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测的注意事项.doc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测的注意事项.doc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测的注意事项

欧阳嵘

目前,我国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人数日益增多。随着病程的发展,肾脏受累的可能性与受累的程度也不断上升。通常情况下血尿素和血肌酐的测定值正常时并不能排除肾脏的受损, 而尿

常规蛋白测定结果为阳性时,肾脏的损伤往往已达到不可恢复的阶段,尿微量白蛋白(MAU) 的测定已越来越多地用做肾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其临床意义也已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若在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这一阶段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降压、降脂、减少蛋白摄入量、改善生活方式,仍有希望阻止病情向大量蛋白尿发展或延缓其发展速度,同时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2]。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亦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去关注。

1、尿微量白蛋白的定义

1982年Viberti等发现1型糖尿病时尿总蛋白在参考范围内,而尿白蛋白排泄却增加,由此提出了“微量白蛋白尿”的概念,并把它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一个敏感指标[3]。其特征是尿白蛋白浓度为

20-200mg/L或白蛋白排泄率20-200μg/min(或30-300mg/24小时),或白蛋白/肌酐比率30-300mg/每克肌酐)。此时尿常规试纸条检测蛋白为阴性。尿常规试纸条检测蛋白为阳性时白蛋白浓度已大于

200mg/L(或白蛋白排泄率大于200μg/min),称为大量白蛋白尿。因尿蛋白浓度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故临床上更多采用白蛋白排

泄率或尿白蛋白/肌酐比率来表示尿白蛋白的值。国际上多采用白蛋白排泄率表示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

2、尿微量白蛋白发生的机理

白蛋白(Albumin)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kD,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在肾小球滤过膜上有许多小孔起机械屏障作用,膜孔直径为5.5nm,限制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的滤过。在滤过膜上还存在着带负电荷糖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这些带负电荷的结构形成了滤过膜的电子学屏障,限制了带负电荷的分子滤过。血浆白蛋白分子量69 kD,且由于其带负电荷,所以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部分能滤过,经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几乎全部被近曲小管以主动方式重吸收,因此最后随着尿液而排出的白蛋白只有极少量。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但在病理情况下[4],如各种炎症、代谢异常和免疫损伤,使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肾小球滤过膜损害是造成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增加的重要原因。糖尿病病人由于长期高血糖使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导致缺氧,血液黏度增高,同时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改变,进而引起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并导致肾损害,同时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膜上硫酸乙酰肝素合成减少,硫酸肝素分子带有许多阴离子侧链,对于维持基底膜电荷和孔径的大小起重要作用,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受损,使尿微量白蛋白在尿中排出增加[。再加上糖尿病病人存在三多一少症状,近曲小管内的尿流速增加,导致被滤出的白蛋白又不

能被很好的重吸收,故而最终从尿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增加。另外,对正常人群MAU的分析表明,随着年龄增加,MAU排出有增高倾向,但是这种改变还在健康人范围之内[4]。

3、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有很多,有放射免疫分析法、ELISA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法半定量试纸条等等,其结果差异很大,即使用同一种检测方法,尿标本的留取方法不同,也会使得白蛋白检测结果相差很大,如放射免疫比浊分析法测量单次尿与24小时尿白蛋白结果可相差1倍。

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有3种方法:⑴留取任何时间点的尿液,测定白蛋白和肌酐比值(尿白蛋白肌酐);⑵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内白蛋白量;⑶留取一段时间内的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有文献中提到,在晨尿微量白蛋白尿不同方法检测比较中免疫比浊法与放射免疫分析法差异无显著性(P=0.664),而试纸法与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在试纸法显示微量白蛋白尿异常的标本中另外两种方法均有半数未达异常标准,提示试纸法的敏感性强而特异性差,准确性不如其他方法,更适用于人群筛查而不适用于临床诊断[5]。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是公认的诊断指标和可靠的检测方法,以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作为标准配对t检验比较,放射免疫分析法单次晨尿测定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0),提示单次尿

蛋白浓度结果收尿量变异大的影响,不适合作为临床诊断依据。而免疫比浊法ACR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配对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P=0.259),且相关性高(r=0.861 P=0.000),由于每日内生肌酐的排泄率是相对恒定的,测定比值可以校正尿量变化的影响,免疫比浊法ACR结果与24小时AUL最接近。被称为金标准的24小时白蛋白定量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方法繁琐、记录不准确、膀胱不能完全排空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如果没有条件留取24小时定时尿量测尿蛋白排泄率,ACR免去了长时间留尿的误差和繁琐,操作简单,可以作为24小时AUL的替代方法,用于临床微量白蛋白尿的判定[5、6]。

4、临床留取尿标本的注意事项

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受人的体位、运动、血压、蛋白摄入量等因素的影响。发热、精神紧张、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尿微量白蛋白分泌增加。有文献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无明显的昼夜周期变化,但个体间变异系数较大,可达45%,平均CV值为34.2%,文章中指出无论正常人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有多大变化, 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昼夜及日间变动的CV 值大于测试本身重复的CV ,表明在方法技术误差范围外存在一定的生理变动因素,但这幅度通常不影响正常值与病理值的鉴别。因个体测定值存在正常波动,在出现临界值时应通过复检加以确认,因此仅1次检查阳性,还不能确诊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需要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如果3次检查中2次阳性,测可确诊,如果结果为阴性,则每年检查1次[7、8]。

运动强度与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有直接关系,日常体力活动不

影响尿微量白蛋白的判别,但运动强度大时则会使白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例如跑步,所以留取尿标本时要注意避免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一般浓度的茶和咖啡对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率无明显影响。但,尿标本留取时保存的温度是会有影响的。有文献报导尿标本在-20℃保存2-6月时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明显低于新鲜尿检测结果,主要由于低温冷冻导致尿液中蛋白分子构型的改变,导致白蛋白部分沉淀,使冻融后测定值低于实际值20%-50%。尿样品放在4℃8周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建议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最好用新鲜尿,或是4℃冰箱保存[7]。

另外有血尿或尿路感染时,可能引起尿蛋白的升高,应该避免此时取样。

鉴于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等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的重要指标,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于发病时间确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则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同时进行检查[9-10]。

参考文献

[1] Mogensen CE. Microalbuminuria as a predictor of clinical diabeticnephropathy. Kideny Int, 1987, 31: 673.

[2] Joss N,Paterson KR,Deighan CJ,et al.Diabetic nephropathy:how effectiveis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QJM,2002,95:41-49.

[3] Rigas Kalaitzidis MD, George Bakris MD.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Microalbuminur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he Road Ahead. J Clin

Hypertens,2009,11:636–643.

[4] XIAO L, ZHU Sh. Observation on curative efect of imidapril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0f earlv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32 cases . China Joumal of Modem Medicine 2007,17(9):1 130—1 131.Chinese

[5] Mogensen CE,Damsgaard EM,Froland A,et a1.Micmalbuminuria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J].Clin Nephrol,1992,38 (suppl 1):$28-39.[6] 魏明,张德,李继广.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探讨.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8,21(5):437-438.

[7] 张晓梅,胡肇衡,梁红,等. 微量白蛋白尿不同测试方法的比较. 中国医药导

刊.2007,50:186-188.

[8] Ewald B,et al.The microalbuminuria detection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Aust Fam Physician.2004,33(7):565-567,571.

[9]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betic nephropathy.Diabetes Care,2002,25 Suppl 1:S85-S89.

[10] 湛玉良,魏有仁,王玫. 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的生理变动及有关因素探讨.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3):159-161.

[11] Herman W,et al. Am J Kidney Dis. 1989.13:2.

[12] Sowers JR,Epstein M,Frohlich ED.Diabetes,hypertension,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update.Hypertension,2001,37:1053-1059.

尿微量蛋白的临床参考范围

尿微量蛋白的临床参考范围 什么是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同一个物质竟差异如此之大? 尿蛋白的检测指通过检测尿中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判断肾脏是否发生损伤,是诊断肾脏疾病和病变的重要常规指标之一。尿蛋白检测分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定量检测一般作24小时尿蛋白总量或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来判断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定性检测尿蛋白是在尿常规中的都可以检测到,也是患者进院初步对肾脏进行筛查的常规必做的项目之一。一般来说以阴性、微量、1-4个加号表示,或者以数值来显示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的多少,加号越多或数值越高则尿蛋白越多。检测范围也是相对较广。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在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含量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又尚未到达临床尿蛋白水平,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临床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不同仪器参考范围不一样,具体依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 也就是说尿常规中尿蛋白和特定蛋白中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的不同浓度段,在高浓度段的尿蛋白检测出阳性时,无需进行低浓度段的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下面是正常情况样本可能出现的情况: 1、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呈阴性,提示肾功能正常。 2、尿微量白蛋白出现阳性,尿蛋白呈阴性,提示早期肾功能损伤。 3、尿微量白蛋白出现阳性,尿蛋白呈阳性,根据阳性情况提示肾功能损伤程度。 而申先生的检测报告出现尿蛋白强阳性、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异常现象。很可能说明了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反应体系出现了典型的“钩状效应”,导致了假阴性的现象。

uacr微量白蛋白尿的标准

uacr微量白蛋白尿的标准 U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一个重要的尿液检测指标, 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微量白蛋白尿是指UACR值在2.5- 30mg/mmol之间的情况,通常是肾脏早期损伤的表现。那么,UACR微量白蛋白尿的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UACR值的计算需要同时检测尿液中的白蛋白和肌酐含量。通常情况下,尿液样本需要收集早晨第一次排尿,因为这时尿液的浓度最高,更容易检测到微量白蛋白。 其次,UACR值的正常范围是0-2.5mg/mmol。当UACR值在2.5-30mg/mmol之间时,就被认为是微量白蛋白尿。如果UACR值超过30mg/mmol,则被认为是明显的蛋白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不同的UACR值标准。 因此,在进行UACR检测时,应该参考当地实验室的标准范围。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UACR微量白蛋白尿呢?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导致UACR微量白蛋白尿: 1. 高血压: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压力,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从而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2. 糖尿病:糖尿病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从而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3. 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小球滤过膜炎症性损伤疾病,也是导致微量白蛋白尿的原因之一。 4.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ACEI、ARB等。 当然,UACR微量白蛋白尿也可能是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的,如运动、饮食等。因此,在进行UACR检测前,需要注意一些 影响因素,如暴饮暴食、剧烈运动等。 总之,UACR微量白蛋白尿是一种早期肾脏损伤的表现。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参考当地实验室的标准范围,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保护肾脏健康。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第五稿)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华高血压杂志 1. 引言 微量白蛋白尿(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除肾脏本身病变外,高血压与糖尿病等心血管系统高危因素是导致MAU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出现明显靶器官损害之前,许多心血管高危患者即测出尿白蛋白排泄量的轻度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AU的存在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密切相关。因此,监测MAU不仅有助于发现早期肾脏损害,还可为心血管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与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1,2]。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相关指南均对MAU的筛查与干预做了重要推荐,但迄今其重要意义仍未受到我国临床医生的充分关注,日常临床工作中对于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MAU的检出和干预仍与指南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为增进广大医生对MAU检测与干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以及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 2. 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白蛋白是循环血液中正常存在的蛋白质。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生理状态下尿液中仅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排出(<30 mg/24h)。在某些病理条件下,经肾脏排泄的白蛋白可增加。若24h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在30mg-300mg (20µg/min -200 µg/min)范围内时,称之为MAU。若24h尿白蛋白含量超过300 mg,则称为蛋白尿,后者不在本专家共识的讨论范围内。

3. 微量白蛋白尿的流行病学特征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导致MAU的主要原因,在此类患者中MAU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MAU的发生与高血压持续的时间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与病程的延长,患者发生MAU的风险逐渐增加。早期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中MAU的检出率为5%-40% [3-5],但此后完成的i-SEARCH研究发现此值可能更高(58.4%)[6]。孙宁玲等对我国5,02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蛋白尿的筛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MAU的检出率为18.6%[7]。在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的DEMAND研究中,MAU的检出率为39%[8]。以亚洲人群为基础的MAP研究发现,在伴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中MAU的检出率为39.8%[9]。该研究纳入了2,473例中国患者,其MAU检出率为42.9%[10]。上述研究表明,在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中具有很高的MAU检出率,而在中国患者中其流行趋势可能更为严重。 4. MAU的临床意义 MAU不仅反映了肾小球内皮功能的受损,同时也是全身血管内皮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肾小球毛细小管内皮损伤可导致白蛋白从血中渗漏出到尿腔从而在尿液中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这种结构特点与全身血管相似,因此MAU的出现虽然反映了肾脏的病变,同时也反应全身血管内皮的损害,后者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因而MAU的存在常常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已经启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与无MAU的患者相比,伴MAU的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左心室肥厚、缺血性心脏事件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11,12]。Agrawal等人的研究发现[13],与无MAU者相比,伴MAU的高血压患者中左心室肥厚(24%对13.8%)、冠心病(31%对22.4%)、心肌梗死(7%对4%)、卒中(5.8%对4.2%)、外周血管疾病(7.3对4.9%)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EPIC-Norfolk研究也发现MAU可显著增加卒中发生率[14]。Wachtell 等以LIFE研究人群为基础所进行的分析显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每增加10%,其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57%,心血管死亡增加97.7%,全因死亡率增加75.2%,卒中增加51.0%,心肌梗死增加45% (均p <0.001) [2]。与之相似,Olsen等的研究也证实MAU的出现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UACR是心血管死亡的重要预测因子[15]。HUNT研究则表明,MAU的水平越高,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16]。上述研究结果有力证实,MAU是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因MAU的检测简便易行且敏感可靠,有助于及早发现早期肾脏损害与心血管高危人群,因此应成为心血管高

检验科关于开展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尿肌酐检测的通知

检验科关于开展尿微量白蛋白 β2微球蛋白、尿肌酐检测的通知 第一部份开单与送检 一、开单 1、电脑开单: 在化验—→“抽血项目”类别下,建有“血清β2微球蛋白”; 在化验—→“一般检验”类别下,建有“尿肾功能损伤早期标志物2项(尿肾标2项)”“尿肌酐”模板,直接选取就可。 2、纸质申请单: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生化的检验写在同一张单上。 “尿肾功能损伤早期标志物2项(尿肾标2项)”“尿肌酐”需要另外单独写一张白色申请单。 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血清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同生化其它检验项目 2、尿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1)、首次晨尿PH往往<6.0,会影响检验结果的测定,尿标本不能使用首次晨尿。 (2)、女性在经期收集尿液可能因携带额外的蛋白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要避免在经期进行测定。 (3)、过量的运动也可能增加白蛋白的分泌,需要避免在运动后收集尿液。(4)、为避免细菌的大量滋生影响检测结果,未防腐处理的标本应在两小时内送检。 (5)、标本接收时间同生化其它检测项目。

第二部份检验项目简介与临床应用 尿微量白蛋白 一、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白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的正常范围,但是常规检查方法,不能定量定性检测的蛋白尿。 若患者出现以下3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都可被诊断为存在微量白蛋白尿: ①患者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泌总量达到30~300mg ②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g/min; ③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为2.5~30mg/mmoL(男性) 或者为3.5~30mg/mmoL(女性)。 二、确定微量白蛋白尿应该注意的事项 因尿白蛋白排泄量可受很多因素干扰(如存在运动负荷、短期内血糖过高、泌尿系统感染、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发热性疾病等),故只有在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时排除了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使患者于半年内重复进行此检查3次且其中≥2次检查结果符合微量白蛋白尿的标准者时,方可做出确定的诊断。 三、临床意义 1、白蛋白分子量为66458,健康人的原尿中很少出现白蛋白,即使有少量滤出, 绝大部分都会在近曲小管被从吸收。 2、在病理状态下,白蛋白滤出增多或近期小管从吸收功能下降,导致尿液中白 蛋白含量上高,小量高多提示肾小管从吸收功能降低,明显上高时提示上小球病变,白蛋白滤出过多导致。 β2微球蛋白 一、β2微球蛋白 1、β2微球蛋白(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 分子球蛋白,分子质量为11800,由9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测的注意事项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测的注意事项 欧阳嵘 目前,我国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人数日益增多。随着病程的发展,肾脏受累的可能性与受累的程度也不断上升。通常情况下血尿素和血肌酐的测定值正常时并不能排除肾脏的受损, 而尿常规蛋白测定结果为阳性时,肾脏的损伤往往已达到不可恢复的阶段,尿微量白蛋白() 的测定已越来越多地用做肾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其临床意义也已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若在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这一阶段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降压、降脂、减少蛋白摄入量、改善生活方式,仍有希望阻止病情向大量蛋白尿发展或延缓其发展速度,同时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2]。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亦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去关注。 1、尿微量白蛋白的定义 1982年等发现1型糖尿病时尿总蛋白在参考范围内,而尿白蛋白排泄却增加,由此提出了“微量白蛋白尿”的概念,并把它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一个敏感指标[3]。其特征是尿白蛋白浓度为20-200或白蛋白排泄率20-200μ(或30-30024小时),或白蛋白/肌酐比率30-300每克肌酐)。此时尿常规试纸条检测蛋白为阴性。尿常规试纸条检测蛋白为阳性时白蛋白浓度已大于200(或白蛋白排泄率大于200μ),称为大量白蛋白尿。因尿蛋白浓度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故临床上更多采用白蛋白排泄率或尿白蛋白/肌酐比率来表示尿

白蛋白的值。国际上多采用白蛋白排泄率表示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 2、尿微量白蛋白发生的机理 白蛋白()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在肾小球滤过膜上有许多小孔起机械屏障作用,膜孔直径为5.5,限制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的滤过。在滤过膜上还存在着带负电荷糖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这些带负电荷的结构形成了滤过膜的电子学屏障,限制了带负电荷的分子滤过。血浆白蛋白分子量69 ,且由于其带负电荷,所以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部分能滤过,经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几乎全部被近曲小管以主动方式重吸收,因此最后随着尿液而排出的白蛋白只有极少量。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但在病理情况下[4],如各种炎症、代谢异常和免疫损伤,使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肾小球滤过膜损害是造成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增加的重要原因。糖尿病病人由于长期高血糖使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导致缺氧,血液黏度增高,同时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改变,进而引起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并导致肾损害,同时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膜上硫酸乙酰肝素合成减少,硫酸肝素分子带有许多阴离子侧链,对于维持基底膜电荷和孔径的大小起重要作用,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受损,使尿微量白蛋白在尿中排出增加[。再加上糖尿病病人存在三多一少症状,近曲小管内的尿流速增加,导致被滤出的白蛋白又不能被很好的重吸收,故而最终从尿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增加。另外,对正常人群的分析

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 1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将未稀释的样品加入含有抗人血清白蛋白特异性抗体的缓冲液变浊溶液吸光度值(340nm)与尿液样品中白蛋白浓度成正相关。 3 标本: 3.1 病人准备:留取24h尿液标本(加苯防腐)混匀后记录尿液总量取少量尿液离心;清晨中段尿。 3.2 类型:尿液 3.3 标本存放尿液的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1天,2~8℃保存至少可稳定2天; -20℃保存可稳定6个。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 3.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上海倍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alb试剂盒 4.1.1 试剂组成 R1:TRIS /HCL缓冲液:20 mmol/l,pH 7.4;氯化钠:150 mmol/L;聚乙二醇6% R2:抗人白蛋白TRIS /HCL缓冲液:20 mmol/l,pH 7.4氯化钠:150 mmol/l 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2-8°C下保存期限:见试剂标签上的有效期。机上稳定期:90天。 4.1.4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则试剂不能使用。 4.2 校准品:使用试剂盒里校准品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5 仪器 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6.4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7 质量控制 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8 计算方法 以MALB校准品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以mg/L报告。

ALB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第一部分 尿微量白蛋白(U-Albumin)的临床意义1982年Viberti等发现了糖尿病患者尿中总蛋白在正常范围,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现象,首先提出了尿微量白蛋白的观点,并指出了这种蛋白的出现是肾病发生的早期预兆。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目前主要用于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检测发现微量蛋白尿,以便及时采取保护肾功能的措施,如限制蛋白的摄入量、禁烟、及时控制血糖和血压。 因此及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控制和防止早期肾病的发生极为重要。 1、微量白蛋白尿的基本概念 多种疾病可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增加,尿中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到,叫微量白蛋白。其含量在20-200mg/L,此时如能及时治疗,肾脏损害处在尚可逆转的时期,这种常并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中的尿蛋白,称微量白蛋白。 2、尿正常代谢及尿蛋白的形成 尿是在肾脏内形成的。体内血流经肾小球毛细管时,其中的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脂类等胶体被截留,其余成份则经半透膜滤过进入肾小球中此称为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时,绝大部分水分及电介质和葡萄糖等物质又被吸收回血,同时肾小管也分泌一些物质加入尿中,最后生成终尿。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内压力增高滤过增加或是基底膜改变,导致高滤过率而出现蛋白尿。 3、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健康成年人尿微量白蛋白参考区间 24h尿:<30mg/L(24h最高量) (摘自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006,第三版p356)

与定性法比较有下列优点: *敏感性高,可测出定性法阴性的标本 *精密度CV5-8% *定量结果测定范围广5-200mg/L *标本量少,20ul尿液 *特异性强能抗尿中多种物质的干扰 *测量时间快,3分钟报告结果 4、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 、对高血压病的应用价值 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与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呈正相关,肾小球内压力上升,白蛋白滤过功能关系失调。可以帮助了解肾脏损害的程度。肾脏发生病变的最早信号之一是尿微量白蛋白增高。 U-Albumin升高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子和预报指标。高血压伴U-Albumin 应降压治疗,是减缓中断微小血管损伤的有效措施。目标130/85mmHg U-Albumin是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比眼底检查更敏感。 (2) 、对糖尿病的应用价值 可以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最早的临床信号是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出现微量蛋白尿。 U-Albumin<30mg/L为正常白蛋白尿期; U-Albumin 位于20-200mg/L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认为此时病变经治疗尚可复原,尿微量白蛋白可转为阴性。 U-Albumin>200mg/L常规蛋白定量>0.5克/24h,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正常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为5~20mg/l,在20mg/l以内视为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浓度为20~200mg/l为增高,尿中血红蛋白浓度大于0.5mg/l 时,因血尿中的红细胞引起的人血清白蛋白增加将发生假阳性性质的结果升高。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 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所以,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预防糖尿病肾病,应该更多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因为尿白蛋白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首选指标,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只有微量白蛋白,因此这一检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1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需要马上进行这项筛查,结果正常者仍然需要每年检查。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病血管损伤的重要指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留取尿液有四种方式!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

尿微量蛋白操作流程

尿微量蛋白操作流程 1. 简介 尿微量蛋白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微量的蛋白质。本文将详细描述尿微量蛋白的操作流程,包括样本收集、处理和分析等步骤。 2. 实验材料和设备准备 •尿液收集容器 •尿液离心管 •显微镜 •尿液分析试纸 •生化分析仪器(如比色计) •实验室耗材(试剂、移液管、离心机等) 3. 样本收集 1.提醒受试者在收集尿样前先进行外部清洁,以避免外源性污染。 2.提供干净的尿液收集容器,并告知受试者在收集尿样时避免接触容器内壁。 3.受试者应将第一次排尿舍弃,从第二次开始进行采样。 4.受试者应采集早晨第一次排尿作为样本,并将其放入标有姓名和日期的离心 管中。 4. 样本处理 1.将采集好的尿液样本离心,以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颗粒。 2.将离心后的尿液转移到一个干净的容器中,避免留下任何固体残留物。 3.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样本,可以加入一定量的保存液(如硼酸盐缓冲液)。 5. 样本分析 1.尿微量蛋白分析可以通过尿液分析试纸或生化分析仪器进行。以下将分别介 绍两种方法。 5.1 使用尿液分析试纸 1.取出一张尿液分析试纸,并查看其有效期和使用说明。 2.使用移液管或者特定的取样器,在尿样中吸取适量的尿液,并滴在试纸上相 应位置。 3.等待指定时间(通常为几十秒至数分钟),使试纸与尿样充分反应。 4.使用试纸上标示的颜色比对图,根据颜色变化确定蛋白质含量。

5.2 使用生化分析仪器 1.根据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将处理好的尿液样本放入生化分析仪器中。 2.设置所需参数(如波长、温度等),并启动仪器进行分析。 3.仪器会自动完成样本的检测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6. 结果解读和记录 1.根据尿微量蛋白分析的结果,判断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根据临床标准,将结果归类为阴性、微量阳性、阳性等级。 3.将分析结果记录在相关表格或系统中,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备份。 7. 质控和质量保证 1.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质控,以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定期校正和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3.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操作。 8. 结论与报告 1.根据尿微量蛋白分析的结果,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测指标,对患者的健康 状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2.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样本信息、处理方法、分析结果等内容,并向有关人员 提交报告。 以上就是尿微量蛋白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和流程。在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注意样本收集、处理和分析中的细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需要进行质控和质量保证工作,以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

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 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是指在尿液中微量存在的白蛋白,通常被用作评估肾脏 损伤的指标。下面是关于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的详细描述: 1. 尿液微量白蛋白定量试纸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快速、便捷的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试纸上有特定抗体,在与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结合后,导致特定的颜色反应。根据试纸颜 色的转变,可以定量测量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的浓度。 2. 免疫荧光法:这种方法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结合,在荧光显微 镜下观察和测量荧光强度来评估微量白蛋白的浓度。 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这种方法利用酶与抗体结合,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颜色 变化,从而测量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 4. 免疫化学法:这种方法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结合,然后使用化 学发光、颜色反应等方法来测量微量白蛋白的浓度。 5. 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这种方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定抗体与尿液中的微 量白蛋白结合,然后使用放射测量技术来测量微量白蛋白的含量。 6. 毛细管电泳法:这种方法利用毛细管电泳的原理,通过对尿液样品进行电泳分离,从而分析和测量微量白蛋白的浓度。 7. 质谱法:这种方法使用质谱仪测量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质量,并根据峰的强度来 计算其浓度。 8.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结合特定柱和检测器,将尿液样品中的微量白蛋白分离、识别和定量。 9. 生物传感器法:这种方法利用特定的生物传感器,如电极、荧光探针等,与尿液 中的微量白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信号,通过检测信号来测量微量白蛋白的浓度。 10. 核磁共振波谱法:这种方法利用核磁共振仪对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进行谱学分析,从而获得微量白蛋白的浓度和结构信息。 以上是关于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微量白蛋白的检测。

关于24小时尿蛋白检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关于24小时尿蛋白检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监测尿蛋白,是肾友日常很重要的一个项目。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临床最常用、备受医生青睐的一个蛋白尿检查方法。 关于24小时尿蛋白检查,我们收集了很多肾友的疑问,和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1、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0吗? 不是! 正常人蛋白尿小于150mg,也就是小于0.15g(中间的换算是1g=1000mg),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 2、那为何有的医院不是这个正常范围? 上述介绍的小于0.15g(150mg)是国际通用的标准范围,有的医院可能使用的范围稍微有些不一样,但差别不大,肾友们不需要太纠结这个问题。 3、什么情况下要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对于持续性蛋白尿患者,在肾友进行病情评估、以及有关治疗的重大决策时,都需要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只要留得准确,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临床上评估蛋白尿程度的金标准。 4、尿蛋白定量的程度是怎么样分的? 轻度蛋白尿:小于1g; 中度蛋白尿:1~3.5g; 重度蛋白尿:大于3.5g,又叫“肾病范围蛋白尿”,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蛋白尿大于3.5g; 5、肾友多久查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 看情况。 一些肾友正在进行药物调整时,可能1个月左右就得查一次。 如果病情平稳,治疗没有什么大的改动,可能只需要3-6个月查一次。 6、24小时蛋白尿会不准吗? 临床上24小时蛋白尿出现不准,最可能的情况就是肾友留错了,这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多留了或者少留了,都不对!具体方法记住顺口溜“留尾不留头”。假如打算留今天早上7点到明天早上7点的24小时所有尿,那么,今天早上7点的那次尿必须排掉,这代表的是昨天晚上的尿液,如果留了就是留多了;之后的每一滴都收集起来,包括明天早上7点

关于尿液蛋白质定量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关于尿液蛋白质定量测定方法及临床 意义 【摘要】正常人尿液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质,每天排出量在150mg 以下,其中以白蛋白占多数,随不同病种有一定量的球蛋白和其它蛋白。随着肾病科研工作的开展,以观察患者每天排出蛋白质的量以示病情的变化,因此尿液蛋白质定量在临床上有实际应用价值,已成为医院化验室常规的检验项目。 【关键词】尿液蛋白质检测 1 丽春红-S法 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与丽春红-S染料混匀后一起被三氯醋酸沉淀,将沉淀物溶解 于碱性溶液中,此时溶液呈紫色,显色深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1.1试剂 三氯乙酸-丽春红-S试剂原液:称取丽春红-S 1.0 g,加入到1 000 ml 300 g /L三氯乙酸中溶解。 三氯乙酸-丽春红-S试剂应用液:将原液用蒸馏水按1:10稀释,放置室温稳定数月。 蛋白定性试剂。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 蛋白标准曲线:把定值蛋白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按操作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横坐标,以稀释后的蛋白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操作先做尿蛋白定性试验,以适当稀释标本。在试管中加入100μl标本,再加入1 ml三氯乙酸一丽春红-S应用液,混匀后以3 000 r/min离心15分钟,吸去上清液,倒置于洁净滤纸上。在沉淀中加入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l ml,用560 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查标准曲线的蛋白含量。 1.3参考值46.5±18.1 mg/L 1.4注意事项:尿液如被稀释应乘以稀释倍数。尿中血红蛋白含量>5 mg/L 时影响结果。离心后上清必须全部弃去,若沉淀中夹带有丽春红-S影响比色结 果。 2 双缩脲比色法 以磷钨酸乙醇溶液沉淀尿中的蛋白质,在碱性介质中蛋白质与铜离子形成紫红色络合物,与标准液比色即可得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 2.1试剂 蛋白沉淀液:称取磷钨酸7.5 g,加入30 ml蒸馏水、95%乙醇385 ml、浓盐酸25 ml。 双缩脲液:(1)称取枸橼酸钠34.6 g,无水碳酸钠20 g,加入12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2)称取硫酸铜3.46 g,加入2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将(1)、(2)混合,加入蒸馏水至200 ml,备用。0.75 mol/L氢氧化钠溶液。蛋白标准液(1.5 g/L):称取150 mg结晶型冻干人血清白蛋白,加入100 ml的3 g/L苯甲酸溶液溶解。 2.2操作取5 ml 24小时混合尿液,2 500~3 000 r/min离心5分钟,取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