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贸易差异原因

中美贸易差异原因

中美贸易差异原因
中美贸易差异原因

中美贸易差异原因双边贸易差额状况及原因

自1980年开始,中美关于贸易顺差的统计就开始存在差异,但当时中美两国间的贸易量较小,这种差异不明显。自1995年开始,中美贸易量扩大与之对应两国关于贸易顺差的统计差异日见扩大,探讨贸易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中美双方在统计计价方法上的差异

中美贸易顺差规模的统计差异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中美关于贸易差额的统计方法差异。双边贸易统计方法差异的主要表现是中美凉宫之间进出口几家方式不同。中国的出口数据是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惯例一句离岸价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FOB(free on board)价统计的。与大多数国家出口几家不同,没过出口数据是按照船边交货价,也就是FAS(free alongside ship)价统计的,这与国际惯例有别。由于未包含商品装上船的成本,故FAS价的数值小于FOB 价。并且中美两国都是依据到岸价格,也就是CIF价统计进口。这样,由于中美进出口几家基础不同,自然而然会造成双边贸易统计差异。因而就需要把双方进出口数据转化成统一的离岸价计算,这样才能比较中美贸易顺差规模计算上的失衡程度。为此,按照国际通行的转换方法,以FOB价为基础,把美国的以FAS几家的出口值加上1%的成本转换成FOB值。并且,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转换做法,把中美两国的以CIF价计算的进口值扣除10%来得到FOB。为什么要用同一种方法计算进出口数据呢?运营是当贸易数值庞大时,FOB价与CIF价的差异会造成显著的由计价方式不同带来的差异。比如如果以FOB价计算,中国,美国每年对另一方的商品出口为500亿美元。双边贸易笨应该刚好平衡,但现在美国会认为,本国对中国出口是500亿美元,但从中国进口是550亿美元,原因就是后者以CIF价格计算。这使得美国以为自己有50亿美元的逆差。烦过来,中国对美国出口以FOB价计算是500亿美元,但进口以CIF价计算是550亿美元,以致中国也认为自己有50亿美元的逆差。一项本来平衡的贸易,现在变得双方都认为自己有了“逆差”。因此,用不同的基准价格计算进出口会造成一定数额的误差。

当我们按照国际通行的转换方法,以FOB价为基础,办美国的以FAS计价的出口值加上1%的成本转换成FOB值,并且,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转换做法,把美中两国的以CIF 价计算的进出口值扣除10%来得到FOB值,双方哎统计几家方法完全以致情况下计算出的经过修订的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数值增加了,美国队中国的进口额数值减少了,同样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进口额也减少了。这样,经修订后,双边贸易顺差规模的差异有了一定数量的减少。而且从几家方法上明显看出,美方的统计数据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

二~所谓转口亦即香港买家依法取得某批进口商品的所有权后随即售出,运送给第三国家或地区的另一个买家,香港买家将进口商品再出口前,或会略微加工,但不影响商品性质,故不会把香港变成原产地。这种转口使中美双边的贸易统计数据出现差异。美国方面在计算进口时,由于美国海关追查所有进口商品,包括转口商品的原产地来源,美国的进口数据应该已经包括了直接进口和间接进口,无需另加转口。

现实中,中国使用的是目的地原则,往往不统计部分经由香港对美国转口商品。如果这部分转口在中美贸易中微不足道,或可忽略,但现实中刚好相反。香港经济研究中心学者Fung and Lau根据香港贸发局提供的数据研究后发现,以2000年为例,,美国有61亿美元的制成品经由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占美国对中国出口官方数据的37%。同期中国内地有365亿美元的制成品经由香港转口到美国,占中国对美国出口官方数字的70%。如此高的比例,原因在于中国以目的地为原则的统计方法没有统计经香港转口商品的数额,美方资料显示,中国的货物只有20%直接运往美国,其余80%是通过第三方转口到美国的,中方对转口贸易不计入贸易额的统计方法,倒桩中国统计的对美出口普遍低估,而美国由于在进口贸易中统计转口部分,使得美方统计的自华进口普遍高估,这导致中美贸易顺差规模统计数据

存在较大差异。根据Fung and Lau的研究,中国在加上对转口的统计后,中美双边关于贸易顺差规模的统计差异后大大减小。

三~转口加成利润的影响

分析时,我们还应考虑香港转口毛利带来的标价上升问题。中国出口商品经由香港转口赴美时,香港中介人附加了利润,即加成利润。这部分被视为香港的附加值,理应在中美贸易数据中剔除。根据Fung and Lau的研究,中国货物经由香港转口到美国的评价增值率高达40%。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入进口的方法,导致美国的统计数据中包含了该增加值部分,从而夸得了美自华进口数量。在美方所计算的自华进口数据中剔除香港转口加成利润后,中美贸易顺差规模的统计差异也会进一步缩小。

四~美方统计中忽略了服务贸易

中国加入WTO后,为促进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更好履行加入WTO的义务,中国在商品市场全面开放的同时,资本和金融账户也在进一步开放之中,自20世纪90年代后,中美之间服务贸易也在快速增长,美中服务贸易顺差逐年上升。自1995年至今,中美服务贸易更是借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活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势头强劲,2004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增长20%,美中服务贸易顺差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而中国在统计贸易额时却忽视了美中服务贸易部分。如果在统计中考虑美国对华服务贸易的巨大顺差,中美贸易顺差规模将进一步减少。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外,中美双方在统计范围上的差异,也影响到双边统计数据的差异性。美方统计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进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国采用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吧进行统计。这样美方统计的范围大于中方,导致双方对贸易额的统计上出现差异。此外,出口商品运输时滞的存在,使得中美双方对进出口额的统计会出现差异,也导致双方所统计的贸易顺差规模会出现差异。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 摘要:在发达国家大量通过FDI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背景下,基于所有权原则的贸易收支统计能够捕捉FDI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各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根据测算,美国自2000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净收益约占其贸易赤字的25%~30%。同时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调整后发现,中美贸易顺差根源于FDI,这与现有有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的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而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著特征的。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给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一,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为以美日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提供了口实;第三,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陷入因内外均衡的冲突而左右为难的窘境。因此,探究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真实原因,从而重估中美间的贸易差额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国际压力,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中美之间的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政策层、商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讨论,提出了争议极强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人为地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了中国对美国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对国际市场出口(包括对美国出口)

方面有大量的政策鼓励和制度激励,人为地导致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相反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了种种政策性和制度性的限制,以至于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非常大,致使两国贸易不平衡。这一观点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政策层,认为中国实行了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中美两个经济体储蓄率的不同所导致。这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储蓄率近年来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的结果,因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国的贸易顺差的本质就是储蓄过剩,逆差就是储蓄不足。 第四种观点在关注中美贸易失衡时,主要解释为什么中美之间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被夸大了,其原因是由于进出口统计的产销国原则、进出口计价因素、香港转口贸易因素、服务贸易因素等所导致的。如Fung 等(2006)认为,应该在现行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基础上作如下四项调整:一是船边交货记录原则转化为船上交货记录原则及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调整;二是通过香港或其它地方的转口贸易扣除;三是转口贸易加价;四是服务贸易调整。经过四项调整之后,他们测算得出中美2005年的贸易差额应该为1707亿美元,这高于中国海关的统计(1142亿美元)而小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亿美元)。而Schindler等(2005)在分析中美贸易差额时,尤其强调香港在中国转口贸易中的显著作用,他们认为现行的报告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因而误解了中国的进出口实际情况。他们经过重新测算后认为,2004年的中美贸易差额在530亿美元到1290亿美元之间,低于美国的统计而高于中国的统计。但他们研究的重点是解释中方和美方所报告的数据为什么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的解决缺乏深入的探

正确看待中美贸易争端(重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 美国也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上都存在着重大差异,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磨擦。近年来,两国在诸如纺织品贸易、市场准入问题、反倾销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对华最惠国待遇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问题上都发生过纠纷。加深对美国贸易政策和立法的演变历程及其经济背景的理解,有助于正确认识中美贸易关系和纠纷,为改善两国经贸 关系、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正确看待中美贸易争端 (1)中美市场准入争端 市场准入问题是中美贸易的本质问题,也是中国加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问题。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是导致该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贸易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这对美国拓展出口意义重大。因此,美国近年来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打开中国市场,为美国公司占领中国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美国多次指责中国对美国产品封闭市场,批评中国的贸易制度和贸易中存在的许多“障碍”和“壁垒”,如繁琐和复杂的进口管理和许可证制度、进口限额管理的不公开、贸易管理和法规透明度不够等。此外,美国还指责中国对服务行业过度保护,特别是在美国特别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保险和会计师事务所、运输等领域中国的开放度太低。美国在市场准入方面做文章,并频繁地向中国施加压力,充分体现了美国贸易政策及策略由追求竞赛规则的公平合理转为追求竞赛结果的对等性,由单纯限制进口转变为限制进口与积极扩大出口相结合,通过增加出口,改善贸易状况,带动 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失业问题。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与美国的阻挠 我国根据通行的国际标准和自己的国情,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多边贸易体制,这是 我国的一个根本立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和开放市场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进口关税水平大大降低。而美国无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已取得的成绩,以成熟发达国家市场开放标准和经贸管理的做法来要求中国,要求中国承担与自己的国力和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过高的义务和责任。美国还抬出其国内的贸易立法单方面给我国施加压力,以贸易制裁和报复主义的措施相威胁,力求迫使中国作出更多的开放和自由化的减让,扩大美国从中 国发展中所获取的份额。 (3)中美知识产权争端 中美近年来在知识产权领域屡有争端。早在1989年和1990年美国就根据美国特殊301条款,把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1991年4月2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以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为由将中国列为特殊301条款“重点国家”之一,并以价值28亿美元的贸易制裁和对中国某些出口产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相威胁,要求中国与之签订旨在制止对计算机软件和音响制品的盗版行为的贸易协定。此后,美国又于1994年和1996年

中美贸易的根源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中美贸易的根源分析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 业: 系 (院): 答辩日期:
陈 善 鹏 郭 全 州 国 际 贸 易 实 务 经 贸 系 2015 年 6 月 5 日
1

目 录
摘 要 ·······························1
一、第 1 章目前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现状 ·················1 二、第 2 章两国贸易争端主要表现 ····················2 三、第 3 章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焦点 ····················3 四、第 4 章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分析 ·················4 五、第 5 章处理中美贸易摩擦的贸易对策 ·················5 结 论 ·······························6
参考文献 ·······························6 致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分析
摘要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 自冷战结束后, 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极格 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显 现。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经济全球化促使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但随着 两国经贸交往全面发展,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保 护知识产权、贸易不平衡、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人民币汇率等问题 上。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掺杂着许多政治因素。 美国经常将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挂钩,将贸易问题政治化。中美贸易摩擦 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外贸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美国又 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因此,做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对于我国经济健康 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哪些是技术问 题,哪些是制度问题?哪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只有 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解决好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以促进我国经济平 稳长足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中美关系;贸易摩擦;原因;现状;对策
第1章目前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现状
(1)目前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现状
从中国加入 WTO 后,中美贸易关系一直趋好。但近两年来,双方贸易摩 擦明显增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对华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贸 易不平衡问题、 对中国加入 WTO 承诺履行的批评以及对华出口管制等问题, 构成了中美经贸关系中摩擦加剧的焦点问题。中国和美国事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 1979 年两国建交 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 好事。自 2002 年起,伴随着中国加进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 进进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至 2006 年底,5 年中两国贸易 年均增长率达到 27.2%,堪称世界之最。中美贸易额 2003 年突破 1000 亿 美元大关, 达到 1263 亿美元, 2005 年突破 2000 亿美元大关, 达到 2116.3 亿美元,2006 年更达 2626.8 亿美元。目前,美国事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1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前言: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哪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发现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面对新机遇,积极运筹,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摩擦,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一、贸易摩擦的概念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摩擦。它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了另一国的产业。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些摩擦得到解决或弱化;而另外一些摩擦,比如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纺织品贸易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则仍然严重存在。尤其近年来,中国刚刚初尝WTO“自由贸易”果实,就饱受欧美“特保”、“反倾销”等一系列举措,有些摩擦甚至逐步升级。 1.贸易失衡问题 中美贸易统计也许存在一些小差异,但贸易失衡迅速扩大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了最大的的贸易顺差国。美国将中美之间这种

贸易失衡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头等问题”,甚至有人想把这种问题政治化。2001年中国入世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较之前增长了一倍多,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着增加了。 2.反倾销问题 2.1 倾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为开拓市场,打击竞争对手,出口企业往往以低于正常价值,或者“公平市场价值”的价格向国外进行销售产品,被称为倾销。 界定是否倾销相当困难:寻找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来估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产品的成本是公司的机密 2.2 迄今为止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一百多项的反倾销调查,也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华的反倾销不仅次数最多,而且金额也较大。据统计表明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特点非常显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中国是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比位居第2的日本多70%以上。 (2)以反倾销案件中唯一被调查国家这一指标看,无论以案件总数还是所占比例衡量,中国均为首位。 (3)美国对中国征收了最高的反倾销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平均反倾销税率为127%。这些特点着实地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歧视。 2.3 具体案例: (1)美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油井管征收反倾销关税 时间:2009年11月6日,美国商务部5日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2)美国对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钢丝层板、钢格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绞线、石油管材展开反倾销

中美贸易的现状与未来

中美贸易的现状与未来 长期以来,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过程中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自2008 年11 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到2009 年 3 月份开始企稳反弹,8 月份回升趋势确立。据海关统计,2009 年,美国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982.6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5%。其中,我国对美出口2208.2 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自美国进口774.4 亿美元,同比下降 4.8% ;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433.8 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贸易顺差总规模的73.1%。中国海关网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3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781.1 亿美元,同比增长25.8%,低于同期中国与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全球进出口贸易的总体增长幅度。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236.6 亿美元。近年来连续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截止到2010年3月,我国的美元外汇储备达到24470.84 亿美元,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9年4月至2010 年3 月随着金融危机形势的好转,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一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企稳发展,对美进出口贸易也在小幅波动中不断发展。进入2010 年,我国对外进出口额有所下滑。2010 年 3 月,我国对外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出口1121.1 亿美元,增长24.3%,进口1193.5 亿美元,增长66%,当月贸易逆差72.4 亿美元中止了我国自2004 年 5 月开始连续70 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但是3月份对美贸易仍然是贸易顺差,顺差额为98.7 亿美元。 另外,2009 年1月20日,民主党领导人奥巴马在世界陷入经济衰退、美国深陷危机中心时开始他的执政生涯。奥巴马执政后,中美贸易摩擦的总体形势与2008年相比更为严峻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全年,中国共遭受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61.4亿美元其中美国15起,排在印度之后居第二位。而2009年1-8月,中国就已遭受7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美国14起,除案件数额继续列第二位外,涉案金额正在大幅增加。据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于2009年10月15日对媒体公布的数据,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的总金额约有102亿美元规模,其中美国占57% ,几乎与2008年中国全年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总金额相当。2009年至今美国对中国频频发起规模较大的贸易救济调查,这表明,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美国对华频频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来看,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保护主义程度明显增加了起。2009 年9 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2009 年10 月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双反”调查。2010 年4 月12 日~16 日,美国商务部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涉及薄棉纸、蜂蜜等六个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强使得美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时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融入其中,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 贸易问题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国际经济学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工商104 姓名:郭守林

学号:3 (期中)课程论文 题目: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104 姓名:郭守林 学号: 03 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12 日 二○一二年五月十二日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 郭守林 (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中国加入WTO六年后,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最惠国 待遇、知识产权、入世谈判、市场准入等已经得到了解决或者不再被过多地关注,然而,金融危机以后,中美贸易差额问题却使两国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局势。此贸易摩擦问题却逐渐成为了的新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表现,就此问题回归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积极的提出对策和建议,寻求贸易差额的解决途径,以便更好地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贸易摩擦; H-O模型;贸易对策 一、贸易摩擦问题现状 据,自奥巴马就职以来,奥巴马政府对中国产品开展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其重要的贸易摩擦概览如下:2009年6月美国对中国实施“轮胎特保案”,2009年11月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征收“双方”关税,2009年11月对中国产石油钢管征收约10%至16%的关税,2010年1至2月往来反倾销案10多宗,2010年3 月美国对中国人民币升值施压,2010年3月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由此可见,中美贸易的摩擦正在逐步升级。同时,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下近年来中美贸易状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 二、用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中美贸易根源 本文在分析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在回归贸易事情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H-O模型对此问题进行解释和剖析。 1.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即H-O模型,又称为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其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下,提出了:一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同时,该模型也显示了以下内容——发生贸易的基础为:相对要素丰裕度差异→相对要素价格差异→相对商品价格差异→比较优势;进行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贸易和对美贸易发展迅速,规模空前。但是,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特别是作为全球贸易大国的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近年来不断升级,甚至愈演愈烈。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和威胁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因此,研究探求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其症结并找出对策,使中美贸易和谐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美经贸发展的现状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由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贸易格局。 实际上,自中国与美国建立经贸关系以来,双边经贸摩擦就与之相伴。比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劳改产品出口等问题。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些摩擦得到解决或弱化;而另外一些摩擦,,则仍然严重存在。应该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但过多的贸易摩擦最终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分析 (一)中美经贸关系存在不平衡性 ①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美经贸的不对称性。就现实而言,中美经贸关系严重不对称显而欲见。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较低。正是因为这种不对称性,使得美国对中国有着较大的经济约束力,而中国对美国则缺乏相应的制约能力。由美方主动挑起,中方被动应战的贸易摩擦反映了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严重不对称的现实。 ②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也体现在中美贸易的顺逆差问题上。中美贸易,中国存在顺差,美国存在逆差。贸易逆差是这一结果不可辩驳的证据,因此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就成为攻击中国的靶子。 (二)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①1992年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加强了美国政府对外贸的干预。 ②2001年,布什政府不但继承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的,而且更滥用世贸规则保护本国产业,充分反映出布什政府较强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③一直以来,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美国还对我国提出了“过度性产品保障措施”和反倾销调查,进一步扩大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范围。 (三)中国的崛起和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政治因素在降低,而贸易摩擦在对华经济制裁中的地位日渐加重。由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引发的贸易摩擦,以及两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扩大了美国国内的“中国威胁论”市场,成为抑制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纵观近年来的中美贸易争端,处处可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意图。(四)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市场拓展之间的矛盾 当代,各国经济发展对市场,特别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就中美贸易关系来讲,美国要求在资本、能源、通信、航空等领域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为保护某些国内的幼稚产业,还不能完全开放本国市场。所以在市场问题上中美之间的矛盾同样不可避免。 (五)美国政治的需要加剧贸易摩擦 由于美国政治自身的特点,中美经贸关系始终难以摆脱“美国大选综合证”的影响。美国的大选年各种利益集团总是要借助各种机会,利用竞选活动来施加自己的影响,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而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为了拉拢选民,也常常满足这些利益集团的要求,以争取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根源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与实质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根源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与实质 [摘要]自1979年中关建交及《中关贸易关系协定》签署以来,中关经贸往来日趋频繁。然而,从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中关贸易摩擦此起彼伏,波澜不惊。作为世界两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中关间的贸易摩擦也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分析中关贸易摩擦的现状,进而探究产生摩擦的根源,为中关贸易顺利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关键词]中关贸易摩擦;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产品附加值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为了更好的认清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本人将先简要分析中美建交30年来的贸易摩擦的艰辛历程。第一阶段:单纯经济性贸易摩擦阶段(1980-1989年) 这一阶段由于中美间存在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大多数的贸易摩擦属于经济性质范畴内的经济性问题,由于当时中美政治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中方在贸易摩擦中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因此摩擦的解决途径也基本遵循着“美方立案一中方解释一美方裁决一中方让步一双方达成协议”这一模式。这一阶段涉及的商品还大多数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纺织品、化工材料以及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阶段:政治化摩擦阶段(1990-2001年)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是经济问题的政治化。冷战结束后,由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破灭,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恶化,美国对华贸易不再简单的以反倾销为主,而是加大了经济制裁手段的使用力度,主要以限制防范对华的高新技术扩散,此外,还扩展到最惠国待遇、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以及入世等方面。这一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中美两国经贸的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主动反击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日益提高。第三阶段:制度性摩擦阶段(2002年至今) 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主要特征是从纺织品彩电家具等微观经济局面向以人民币汇率、市场经济体制等宏观经济局面为核心的制度性摩擦阶段发展。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不断,摩擦数和金额迅速攀升,已成为我国加大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以上文提及的中美轮胎特保案来说,涉案金额就高达22亿美元涉及20多家中国企业,10万多名中国工人的就业,特别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几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都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两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对方发展良好而平稳的关系的意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都有共同利益,所以存在着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中美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意识形态,区域稳定,共同利益,合作共存 一、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以从世纪之初的罗曼蒂克到当前的恶毒拒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这些与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国内的选举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布仕政府调整对华经贸的政策。再有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停滞不前,也加大了布仕政府对华贸易问题的压力。但是,中美两国领导都充分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利与弊,美国对中国更是既爱之又恨之。中美的贸易关系正处于微妙之中,美国的发展要靠中国,中国的发展亦离不开美国。中国应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呢? 二、具备友好发展的基础 1、两国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乃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方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以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密切磋商和对话,可见中美关系已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中任何一方受损都必将导致另一方受损。“9.11事件”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对肿没共同利益和分歧点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给中美关系友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与美国虽然在有的地方存在分歧但中国与美国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应努力寻找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在共同利益上加强合作,求同存异。 三、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为何从罗曼蒂克步入了当前的恶毒拒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贸易收支方面,由于美国对华年年贸易收支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

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影响(2020年整理).pdf

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蔡学林卢平 【摘要】中美贸易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更加频繁,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形式也更加多样。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国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本文将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对我国的主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达到改善中美贸易状况和实现二者之间互利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特点原因影响及策略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1、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 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2002 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3867亿美元,中国保持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4%,仅次于加拿大的18%。健康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对两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两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40%。但是,

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中美经贸关系,随着双方市场不断扩大和贸易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也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而愈演愈烈。1979-198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和实施配额限制主要涉及纺织品和一些工业品。2000年后,美国对华反倾销数量逐年增多,从纺织、轻工等领域逐步蔓延到化工、钢铁、机电以及高新技术产品领域。2001年入世后,美国力求通过以经济制度协调为核心的制度摩擦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施压,美国向中国提出的要求扩展到知识产权、执法、政府采购、生命科技产品市场准入、保险和电信市场准入、补贴等众多领域。中美贸易摩擦正在从单纯的贸易领域上升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层面,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劳工问题。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的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带头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了许多新的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引发了许多贸易摩擦和纷争,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然成为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首要对象。2009——2012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对相关商品出口造成严重阻碍。如2009年9月美国决定对我国轮胎产品连续3年加征待别关税,2010年2月5日美国对华礼品盒和包装丝带征收高达231%的反倾销税,2012年3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产品的“双反”(反补贴和反倾销)裁决。初裁认定,中国输美的此类太阳能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幅度为2.9%至4.73%。 由上述可看出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主要表现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对华“双反”问题和美国对我国的贸易歧视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经贸摩擦程度也日趋加剧,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美国经济衰退和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以及随着全球贸易形势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摩擦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2、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1)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由贸易不平衡引起的摩擦加剧

中美贸易战原因、趋势及中国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战原因、趋势及中国应对策略 目录 一、科学技术领域方面的中美贸易 (2) 1.美国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3) 2.中美贸易的历史观察 (5) 二、趋于新兴技术为基础的制造业竞争 (7) 1.美国制造业重振策略和《中国制造2025》 (9) 2.美国贸易保护指向“中国制造2025” (10) 三、掌握科技创新要素是应对摩擦的关键 (11) 1.科学把握中美贸易实质,沉着应对贸易摩擦 (11) 2.加快科技创新,争取新技术领域的话语权 (11) 3.充分发挥以生态体系为基础的大国优势 (12) 4.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12) 截至目前,中美两国在贸易摩擦中相互制裁的方式愈演愈烈以致演变为贸易战。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全年中美贸易逆差为3233.2亿美元,美国领导人长期抱怨中美贸易不平衡,并频频采取制裁措施,2017年8月份特朗普以贸易逆差为由,决定对中国实施根据1974年《贸易法》的《301条款》调查,认为中美贸易当中可能存在窃取知识产权、强制美国公司转让技术等问题。2018年4月

3日宣布将对中国500亿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我国宣布要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作为报复6月18日美国宣布会对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的报复性关税。7月6日美国正式对301调查清单上的第一批商品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税,对此,中国就美国根据《301调查》形成的征税措施向WTO起诉。7月10日美国方公布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或25%的税,中国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进行有层次的征税,贸易战愈演愈烈。 美国这次为什么重点针对中国呢?按照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话说“赤字只是现在,而科技才是未来。”危机后美国决定以高端制造业回归的方式重振制造业,并把这个举措放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中国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出口产品结构和质量。美方认为,这将对美国技术市场和全球产业链至高地位产生威胁,USTR所发起的《301条款》调查瞄准了可能威胁美国未来制造业竞争能力的《中国制造2025》所支持的新兴技术制造业,中美贸易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本文从历史背景入手,探讨科学技术争夺为核心的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和最新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科学技术领域方面的中美贸易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学年论文 题目: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学生:王晶晶 学号: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高莉 2013年12月28日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国贸112班:王晶晶指导老师:高莉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量和幅度的迅速增大,同时,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的加剧,贸易赤字,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等成为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贸易摩擦对我国的的对外贸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的负面影响,如何化解这些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的和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原因,影响,对策 Title ABSTRACT:This paper is tha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mplitude increases rapidly, while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have continued to intensifies, the trade defici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nti-dumping and other trade frictions become the focus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produced a more negative impact, how to resolve these trade frictions, has become a country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foreign trade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ause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 and analyze the economic impact on our country, and hav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hina - U.S. trade, trade friction, causes, effects, countermeasures 中美两国自从1979年1月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的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美两国的贸易量和贸易幅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24.51亿美元发展到2012年的50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由于两国经济互补的经济结构,使中美之间互相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美国成为我国贸易摩擦最大,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对外贸易反倾销的指控中,20%以上涉及到中国,给中美贸易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中美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前提,但如此大的贸易摩擦,不禁担心,因此深入探究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对应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中美贸易摩擦形成的原因 1.1美国的原因 1.1.1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两面性,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对本国商品实行各种优惠措施,并对国外商品实行贸易行壁垒。出口上推行自由化原则,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只要美国的经济衰退和国内

最新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论文摘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影响未来几年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外交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 论文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不平衡;双边贸易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 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 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从近年来这

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 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1.3%,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的1.8%和去年第四季度的 2.5%,是过去四年来的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 2.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的武器之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的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会随着美国大选而呈周期性。 3.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全球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中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非西方文明的特质决定在其强大后必然会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发生冲突。正

(完整版)关于中美贸易差额的分析

关于中美贸易差额的分析 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贸易不平衡成为一种常态,各国能够做的只能是控制不平衡程度,实现相对平衡。目前中美贸易不平衡程度较高,基本特征是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逆差。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2010年,美中货物贸易4568.2 亿美元,同比增长24.86%。其中美对华出口917.8亿美元,增长32.2%;自华进口3649. 4亿美元,增长23.14%。美对华贸易逆差27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36%。2011年,中美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对华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20%。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 专家们对此有多种解释,个人觉得一下几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1.较低汇率政策的影响,汇率对进出口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现的。以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而对外汇率下降为例,由于该国出口商可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而额外利润提供了调低出口品在外国市场上价格的可能空间,这就增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从而有可能扩大自己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增加出口。但这也要以竞争对手未采取或尚未来得及采取应对措施为条件。当竞争对手通过贬低本币汇率等措施加以反击时,竞争力的优势即不复存在。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人为地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引起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自1994年并轨以来变动浮度很小,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至2005年7月,几乎固定不变,而期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币币值并未相应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2.两国储蓄率的差异,它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是由于美国储蓄率不断下降造成的储蓄缺口和中国储蓄率不断上升造成的投资缺口引起的。因为从宏观角度讲,储蓄大于投资,意味着该国的国民产出中有一部分既未被国内消费又未被用于国内投资,而只能是用于出口被他国利用,即经常项目出现顺差。反之,储蓄小于投资则产生贸易逆差。中国储蓄占GDP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5-20个百分点。储蓄大于投资、内需不足的局面长期存在,对外就表现为贸易顺差。中国国内的高储蓄率导致较高的贸易顺差;而美国之所以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主要是其储蓄率偏低,以及因庞大的军费开支、政府的减税计划、低利率政策所导致的高涨的国内投资缺口 3.国际分工及收入水平。中国劳动力素质好,工资低廉,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工业发达经济体纷纷将工厂迁移到中国生产,依旧利用原来的贸易渠道销往美国,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国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而且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这就导致了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属于高档产品,由于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对美国生产的高端产品的需求也就非常低。这种因为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性是造成两国贸易不平衡的长期因素。这个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逆差,正是因为各国自然资源不同导致国际分工的差异,才有了比较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