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全文】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摘要] 地震属性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隐藏有用信息,因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近几年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究。本文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总结,简单阐述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在不同时期所用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对新地震属性进行了具体介绍。最后对该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摘要:在勘探和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地震资料在复杂油藏系统的解释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缺少一种有效地将地质知识应用于地震解释中的上具。随着一系列属性新技术的出现,对地震属性进行充分研究,就给地质家提供了快速地从三维地震数据中获得地质信息的能力。尤其在用常规解释手段难以识别日的储层的情况下,属性分析技术更是给地质上作人员指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地震属性储层预测叠前数据叠后数据

关键词:储层;波形分析;地震属性

1.引言

地震属性是指叠前或叠后的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的特殊度量值。地震属性的发展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的直接烃类检测和亮点、暗点、平点技术开始,经历了70年代的瞬时属性(主要是振幅属性)和复数道分析,90年代的多维属性(特别是相干体属性)分析,21世纪的地震相分析等阶段[1一SJ。随着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研究,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储层预测、油气藏动态监测、油气藏特征描述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之,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以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藏其中的多种有用信息,这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料,也为解决复杂地质体评价提供了实用的分析手段。因此,对该技术进行深人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地震属性是指从地震数据中导出的关于儿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特性的特殊度量值。它可包括时问属性、振幅属性、频率属性和吸收衰减属性,不同的属性可指示不同的地质现象。地震属性分析则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并结合钻井资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种地震信息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以揭示出原始地震剖面中不易被发现的地质异常现象及含油气情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研究已由线、面信息扩展到三维体信息,从分类提取扰化发展为一项系统的应用技术。随着地震技术的日趋成熟,地震属性技术近儿年也发展迅速,其中有多属性联合解释技术、波形分析技术、吸收滤波技术等。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去完善勘探生产中的油藏描述工作,已经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的核心内容。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预测岩性和有利储集体,描述油藏特征及孔隙度变化,寻找难以发现的隐蔽油区,以至于监测流体运动和进行其它综合研究,一直是石油工作人员追求的目标。

1波形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常的层段属性只是表示了某儿个地震信号的物理参数(振幅、相位、频率等),但它们没有一个能够单独描述地震信号的异常,而地震信号的任何物理参数的变化总是对应着反映地震道形状的变化,所以,研究和分析地震资料中代表各种属性总体特征的地震道形状(波形),应该能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1. 1波形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处理过程

如果要将地震属性用于油藏特征描述,通常有2种方法:

1)层段属性的大量计算,井信息和沉积模型与属性成果图的匹配。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经验,在20到50种图中,仅3到4种图具有相对明确的物理意义。

2)使用有效的井信息进行地震数据分类或地震反演。这里假设有效的井完全代表着所含的地质信息的差别,目_没有考虑其它地质相变化的存在。

上述常规的方法在处理过程中丢失了2个基本的信息:}X有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用于处理的层段属性只是波形的某一特征值;C不能描述出地震信号变化的分布规律。没有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的知识,很难给出井位置的地震信号变化的可靠评估。例如,如果地质人员观察到砂泥岩比的重要变化,但不知道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与砂泥岩比的关系,那么就不能将此信息外推。

波形分析技术的原理就是采用道波形识别的神经网络技术。它利用神经网络对地震道形状进行分类,并把地震信号形状进行分类形成离散的“地震相”,得出与地质相相对应的地震相图,并与井曲线对比,根据井中的物性参数及测井曲线可进行岩性参数的实时标定和交匀_模拟,从而更详细地解释地震资料的地质内容(图1}。由于波形分析技术采用的技术基础是神经网络,所以它也有着严密的实现过程:

1)明确需要进行属性分析的目的层段,解释出控制目的层段的层位;

2)神经网络在地震目的层段内对实际地震道进行Ull练,通过儿次迭代之后,首先得到模型道,这些模型道的模板代表了在地震层段中整个区域内的地震信号形状的多样性;

3)将实际地震数据与训练形成的模型道进行对比,通过自适应试验和误差处理,合成道在每次迭代后被改变,在模型道和实际地震道之间寻找更好的相关。最后形成目的层段的地震相图以及用于质量控制的模型道与实际地震道之问的相关图;

4)根据J}中的物性参数及测J}曲线对地震相图进行校正,得出最终的结果。

以上方法形成的地震相图,通过观察图上颜色的分布,可以评估地震形状在所解释的区域的分布。主要特征得到之后,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感兴趣的区域,以便获得更细致的图形。对应着波形分析技术的实现过程,再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规律,在具体应用该项技术时应该注意以下儿点:

1)在选择用于训练神经网络采样的数据量时,对于一个小的三维测区,比如小于300 x 300道,可以使用每一道数据。对于一个较大的测区,例如1 000 x 1 000道,抽稀道以减少计算时问,建议每4道抽1道处理。这样程序就每隔4道抽出1道去建立网络培训数据。如果问隔选的太大,比如超过10 x 10,那么一些重要的特征就会被忽略掉。

2)利用波形特征分析层段内的地震数据时,间隔的选取最好是大于1/ 2个相位,并小于150ms,太大的间隔会包含太多的模型,给解释带来困难,物理意义也不明确。

3)波形的分类数是指在整个感兴趣的层段内所遇到的地震道的种类数,较为理想的分类数是不容易定义的,一般至少计算3次去估计该参数。首先把层段厚度除以6作为第1次计算的分类数;把上次计算分类数的50%作为第2次计算的分类数;把第1次计算分类数的150%作为第3次计算的分类数。其次,正确的分类数应取决于所要研究的目标和对数据的了解程度,分类数大,结果过于详细;分类数小,结果过于粗糙;超过15} 20类,通常是很难解释的。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地震信号的复杂程度,间隔的大小以及对地震数据的认识程度等,一般情况下,分类数是在5} 15之问。

4)神经网络大约在10次迭代后就收敛到实际结果的80%,这对于快速浏览很方便有效。在实际应用中10} 20次迭代已确保较好的分类,但对于最终解释最好选用20 } 40次迭代,

以保证网络收敛最佳。

5)在相关图中,较差相关的区域可能对应一个相,正象河道的例了一样。一般说来,地质特征变化剧烈的地方,如断层,地层不整合处,碳酸岩裂缝发育区,砂体剧烈变化的区域,可能在该图中比较清晰地显示出来。

2多属性体综合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 3]

2. 1多属性体综合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实现过程

利用已存在的地震资料进行油藏描述,虽然出现过不同的技术系列,但是这些技术系列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都是运用地震资料的单一属性。尽管这些反映地震资料某一特征的单一属性在针对不同的储集体类型时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那也仅仅限于构造简单、储集体类型典型的地区。对于构造复杂、储集层类型不明确的复杂断块油川,这些单一属性就往往很难解决问题。为了弥补单一属性分析的不足,提出了多属性体综合分析技术。

多属性体综合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地震资料中的多种单一属性,用相应的、适合探区地震地质条件的数学关系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能反映储集层特性,反映油气显示为主的综合信息。这些参与数学运算的多种属性在单独用于油藏描述时也许没有明显的效果,但由它们运算形成的综多属性体联合解释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得到一种来自于多种地震属性的综合地震分类属性。

研究综合地震分类属性与岩性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将地震信息转化为地质岩性信息。从而完成对储层空问展布形态、分布范围和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参数的描述与预测。诚然,用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及油藏特性时存在某些潜在的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所选择的地震属性与油藏特性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地震属性和目的层的储层及油藏特性之间实际上不相关时,据此进行储层及油藏特性预测则会导致错误结果。

通过对多个地区的多属性综合分析技术的研究,确定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利用高精度层位标定技术确定所研究目的层段的位置。保证地震资料与井合成地震记录的最佳匹配,确定所要研究的层位。

2)利用解释软件提供的强大的解释功能对三维数据体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力求层位解释的准确性,为下一步提起地震属性打下可靠的基础。

3)沿层提取各种各样的地震属性。包括振幅系列、濒率系列和相位系列等。结合井的情况选择对地质异常现象敏感的属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属性间的相关分析,选择彼此间相关性小的属性集。

4)运用某种数学算法对所选取的属性集进行运算,得到可以描述目的层段储集层油藏特征的综合属性,并结合地质上沉积相带的研究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由于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多种单一属性是多属性综合分析的基础,所以在提取地震属性时应该对单一属性的变化因素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同时,在属性提取时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在振幅属性方面,一般情况下,储集了油气的储集层处,其顶界面的反射能量将变小,地震波的振幅变弱,以至出现“暗点”反射特征。相应地,储集层的底界面振幅变强,出现“亮点”特征。

2)在频率属性方面,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变好、储集层中聚集了油气,都会造成地震反射波频率下降。

3)在相位属性方面,油气藏顶界面反射强度由“日音点”变为“负亮点”的条件下,在油气藏的外边界会出现的极性反转现象。

4)在反射波速度方面,传播速度下降可能是储集层的孔隙度变好;在储层内部,储层含油部位比不含油部位的速度低得多。

5)由于层位和断层的精细解释是属性分析的基础,应当以高信噪比资料为基础,涉及振幅能量时应当首先选择保幅处理的地震资料。

6)提取地震属性时,时窗的选取是以目的层的深度和厚度为依据的。沉积相研究湘变带预测及储层预测等,应先搞清目的层段基本厚度,根据合成记录标定后目的层所对应的地震反射范围来开取相应时窗

3结束语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一定的地震地质条件下,对搞清地下地层岩性的横向和纵向变化,预测岩性和有利储集体,描述油藏特征及孔隙度变化,寻找死油区,以至在监测流体运动和进行其它综合研究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属性分析技术的局限性出很明显,它虽然可以表征多种物理意义,但难以总结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属性解释方法。

2.地震属性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

3.1基本原理

地震属性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出的能反映储层含油气性的特

征参数,如振幅、频率、相位、能量、时间、速度、吸收

等。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是对地下地层

特征的一种综合反映。地!;地层性质的空间变化必然会引起地

震反射波特征的变化,进而也就导致了地震属性的变化】blo因此,地震属性和储层的含油气性之间也就必然存在某种对应的联系,这也为我们研究地震属性技术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保障。

z..?工作流程

地震属性分析的基本工作流程主要有【l:数据浏览(包括剖面浏览、切片浏览与三维可视化)一>层位标定与拾取一>时窗的选取一>属性参数的综合分析。

3.地震属性分类

地震属性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有4种抽象的分类方法:一种是从运动学与动力学角度把地震属性分为振幅、频率、相位、能量、波形和比率等六大类,这是我国目前较流行的分类方法;另一种是拾取的方法把地震属性分为界面属性和体积属性二类;还一种是由Alistai R . Brown(1996)提出的把地震属性归纳为时间、振幅、频率和衰减四大类66种;最后还有一种是由Quincy Chen(1997)提出的把地震属性归纳为振幅、波形、频率、衰减、相位、相关、能量、比率八大类91种,这是目前最有实用性的分类方法ll,gl。随着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尤其是微机群(PC一Cluster)技术的突破,截至目前己经发展了近200种地震属性,随机抽取其中的常规属性并把其最新研究出的地震属性归纳在一起(见表1)。以便

能具体的对属性有个深刻的了解。其中,奇异性指数即H?lder指数a,作为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它能够准确反映数据中的奇点位置和奇异性强度,是一种自然的能够精确刻画地层边界的地震属性,这为过去的地层界面在地震振幅中显示不明显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此外,它还可以作为介质波阻抗或波速度反演的有力支持工具[9-14}相关同相轴频谱成像即SPICE,它是以小波变换域中的奇异值分析为基础的另一种新的常规属性,它不需要速度或子波信息的单道处理技术,却能提供一个地下地层模型,并包含有丰富的构造和地层细节。在缺少井控的情况下,SPICE可以提供无法从现有技术中获得的特征,加上井孔校正,这种技术代表了油藏描述技术的重要进展,并相对过去还可使得相干和阻抗属性更加的明显突出{ 15]。

5.总结和展望

纵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理论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现简单归纳如一下:

y准属性!s}与新属性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研究。

(2)属性研究从过去的线性提取、叠后数据提取、纵波属

性分析、定性属性分析向现在的非线性提取、叠前数据提取、

弹性波属性分析、定量属性分析发展。

(3)多属性综合应用于储层预测技术发展迅速。

(4)找准与储层岩石物性相关的地震属性是成功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之所在。

(s)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作为开发地震的关键技术之一,必将会得到广泛的深人、研究与应用。

(6)在提取地震波属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窗的选取,不能选的过大也不能选的过小,一般是以目的层的深度和厚度为依据。

(7)对优化后的地震属性进行描述时,一般利用三维可视化功能来进行显示,这样得到

的效果要明显些。

(8)由于单一地震属性分析预测结果存在多解性,那么多参数综合预测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预测成功的关键是提取并优选与地质特征有关的地震属性。

(9)由于储层特性与地震属性非线性关系,因此,可以把人工神经网络、测井特性与地震属性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复杂的(ANN)、遗传算法(G A)等应用于地震属性提取及储层预测。

GeoFrame_地震属性分析和应用

SIS 软件软件技术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应用之一之一 斯伦贝谢伦贝谢科技服务科技服务科技服务((北京北京))有限公司 2007年3月 GeoFrame 地震属性分析和应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应用

1 地震属性分析和应用 应用地震属性开展储层横向预测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地球物理理论、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计算方法能够提取和分析的地震属性越来越多,如何从众多的地震属性中选择能够反映客观地质现象的属性对目的层储层开展分析,这是地球物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 GeoFrame 综合地学平台为地球物理人员开展储层横向预测研究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工具。SATK 、SeisClass 、LPM 以及GeoViz 的组合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从属性提取、属性优化、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储层预测全过程。本文重点阐述GeoFrame 储层预测的基本思路及地震属性的地质应用。 1、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的基本思路 地震地层学原理假定,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具有年代分界面的意义,要研究地层岩性和沉积相主要依据的是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横向变化,也就是地震属性的变化,这是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基本理论依据。 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横向预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多解性问题,即:一种地震属性参数的变化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而一种地质现象的改变,也会造成多种地震属性的异常。 因此,在对地震属性分析预测过程中,如何从众多的地球物理参数中选取能反映地质特征变化的参数,是地震属性预测的主要问题。实际工作表明,必须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① 正确认识地震属性 正确认识地震属性是做好属性预测的基础,不同的地震属性参数,它的地球物理含义、数学含义不一样,反映的地质规律也不一样。如:半时能量和总能量,尽管都是振幅类参数,但具体的展布规律却不一样(图1)。 图1 1 相同地区相同地区相同地区半时能量半时能量半时能量和和总能量总能量对比图对比图对比图 半时能量半时能量((Energy half-time ) 总能量总能量((Total Energy )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全文】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 [摘要] 地震属性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隐藏有用信息,因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近几年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究。本文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总结,简单阐述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在不同时期所用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对新地震属性进行了具体介绍。最后对该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摘要:在勘探和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地震资料在复杂油藏系统的解释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缺少一种有效地将地质知识应用于地震解释中的上具。随着一系列属性新技术的出现,对地震属性进行充分研究,就给地质家提供了快速地从三维地震数据中获得地质信息的能力。尤其在用常规解释手段难以识别日的储层的情况下,属性分析技术更是给地质上作人员指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地震属性储层预测叠前数据叠后数据 关键词:储层;波形分析;地震属性 1.引言 地震属性是指叠前或叠后的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的特殊度量值。地震属性的发展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的直接烃类检测和亮点、暗点、平点技术开始,经历了70年代的瞬时属性(主要是振幅属性)和复数道分析,90年代的多维属性(特别是相干体属性)分析,21世纪的地震相分析等阶段[1一SJ。随着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研究,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储层预测、油气藏动态监测、油气藏特征描述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之,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以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藏其中的多种有用信息,这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料,也为解决复杂地质体评价提供了实用的分析手段。因此,对该技术进行深人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地震属性是指从地震数据中导出的关于儿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特性的特殊度量值。它可包括时问属性、振幅属性、频率属性和吸收衰减属性,不同的属性可指示不同的地质现象。地震属性分析则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并结合钻井资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种地震信息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以揭示出原始地震剖面中不易被发现的地质异常现象及含油气情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研究已由线、面信息扩展到三维体信息,从分类提取扰化发展为一项系统的应用技术。随着地震技术的日趋成熟,地震属性技术近儿年也发展迅速,其中有多属性联合解释技术、波形分析技术、吸收滤波技术等。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去完善勘探生产中的油藏描述工作,已经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的核心内容。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预测岩性和有利储集体,描述油藏特征及孔隙度变化,寻找难以发现的隐蔽油区,以至于监测流体运动和进行其它综合研究,一直是石油工作人员追求的目标。 1波形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常的层段属性只是表示了某儿个地震信号的物理参数(振幅、相位、频率等),但它们没有一个能够单独描述地震信号的异常,而地震信号的任何物理参数的变化总是对应着反映地震道形状的变化,所以,研究和分析地震资料中代表各种属性总体特征的地震道形状(波形),应该能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1. 1波形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处理过程

地震属性含义及其应用..

地震属性含义及其应用 一、 瞬时属性 19 假定复数道表示为:)t (iy )t (x )t (u +=,则 1. 瞬时实振幅 IReAmp ( Instantaneous Amplitude ) 是在选定的采样点上地震道时域振动振幅。是振幅属性的基本参数。 广泛用于构造和地层学解释。用来圈定高或低振幅异常,即亮点、暗点。反映不同储集层、含气、油、水情况及厚度预测。 2. 瞬时虚振幅 IQuadAmp (Inst. Quadrature Amplitude) 是复数地震道的虚部,与复数地震道的相位为90o时的时域振动振幅。即正交道,为虚振幅。 因它只能在特定的相位观测到,多用来识别与薄储层中的AVO 异常。 3. 瞬时相位IPhase ( Instantaneous Phase) ))t (x )t (y tan(A )t (=γ, 定义为正切,输出相位已转换为角度,数值范围是 [-180o ,180o ]。为q(t)/f(t)的一个角,是采样点处地震道的相位。 有助于加强储层内部的弱反射同相轴,但同时也加强了噪声,可用于指示横向连续性;显示与波传播有关的相位部分;用于计算相速度;因为没有振幅信息因此能够显示所有同相轴;用于显示不连续;断层、显示层序边界。由于烃类聚集常引起局部相位变化,也可以做烃类直接指示之一。 4. 瞬时相位余弦 CIP ( Cosine of Inst. Phase ) 是瞬时相位导出的属性。其计算式为))t ((Cos γ 常用来改进瞬时相位的变异显示。并用于相位追踪和检查地震剖面对比、解释的质量。多与瞬时相位联用。 5. 瞬时频率 IFreq (Inst. Frequeney) 定义为瞬时相位对时间的函数 dt )t (d γ(以度/毫秒或弧度/毫秒表示),其量纲为频率的量纲(Hz),是地震道在频率方面的瞬时属性。 用来计算、估算地震波的衰减。油气储层常引起高频成分衰减及杂乱反射显示,所以横向上可用于碳氢指示。高频成份多显示为尖锐的界面或薄层,亦可反映岩相的粗、细变化及地层旋回。

解释及分析地震数据体一般步骤

解释及分析地震数据体一般步骤: 1、合成人工记录和层位标定 2、追层位,注意闭合 3、解释断层 3、平面成图 在解释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五种技术方法: 1.层位标定技术 2.三维体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3.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 4.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 5.断点组合技术 其中各项技术的具体用法自己去查资料 若遇到潜山和特殊岩性体时,在成图前增加1项,速度场分析即第6项技术变速成图技术;若有储层描述部分,还需增加反演处理。 1、反演工区建立 2、地震子波提取 3、井地标定 4、初始模型建立 5、反演参数选取 6、反演处理 7、砂体追踪描述 8、成图 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对有井斜资料的井,分层段进行了井深校正,将测井井深校正为垂直井深。通过钻井资料的校正,利用校正数据表的数据,对断层的断点位置和断距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三维地震所做的构造图与钻井数据相矛盾的地方进行反复推敲,分析油藏油水关系,对一些四、五级断层进行组合、修正,反复修改构造,最后编制研究区构造图。静校正statics:地震勘探解释的理论都假定激发点与接收点是在一个水平面上,并且地层速度是均匀的。但实际上地面常常不平坦,各个激发点深度也可能不同,低速带中的波速与地层中的波速又相差悬殊,所以必将影响实测的时距曲线形状。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对原始地震数据要进行地形校正、激发深度校正、低速带校正等,这些校正对同一观测点的不同地震界面都是不变的,因此统称静校正。广义的静校正还包括相位校正及对仪器因素影响的校正。随着数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已有多种自动静校正的方法和程序。 [深度剖面]depth record section;据磁带地震记录的时间剖面或普通光点记录,用一般方法所作出的地震剖面只是表示界面的法线深度,而不是真正的铅垂深度。经过偏移校正和深度校正之后,得到界面的铅垂深度剖面才叫做深度剖面,它是地质解释的重要资料。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处理磁带地震记录,能自动得出深度剖面 [同相轴]lineups;地震记录上各道振动相位相同的极值(俗称波峰成波谷)的连线称为同相轴。在解释地震勘探资料时,常常根据地震记录上有规律地出现的形状相似的振动画出不同的同相轴,它们表示不同层次的地震波。 [速度界面]velocity interface;是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的、相邻的两层介质的公共接触面。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有多种定义。通常将地震仪器的输出端上,有效信号的功率与噪声(干扰)的功率之比称为信噪比。信噪比既与输入信号本身有关,更决定于仪器的特性,它也被用来衡量资料处理的效果。因此,提高信噪比是提高地震工作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信噪比愈大愈好,可以通过改进仪器性能或选择工作方法提高信噪比。 子波wavelet:从震源发出的原始地震脉冲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对地震脉冲有滤波作用,并且地层界面使波产生反射和折射,因此,自距震源一定距离起,脉冲波形便发生变化而与原始波形不同,但在一定传播范围内其形状甚本保持不变,这时的地震脉冲便称为子波。子波的形状决定于震源和介质的滤波性质,其频率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有所降低,振幅也逐渐减小。不同的界面各自的子波不同,每一道的地震记录可以认为是由一系列的子波构成的。子波不仅用于制作理论地震记录,而且在断层对比和反褶积处理等方面都需要它。 [有效速度] effective velocity; 把覆盖层看作均匀介质而从实际观测所得的反射波或从折射波时距曲线求得的波速,统称为有效速度。由于在层状地层中存在层理,介质并不真正是均匀的,再加上界面的弯曲,使有效速度不同于平均速度,往往是比平均速度大的一种近似速度,但在各层速度的差别不很大和界面弯曲不大时,两者的差别很小。 [有效波]effective wave; 指能用来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有效波是个相对的

地震属性体处理

地震属性体处理 1、分频处理属性 分频处理属性可将地震振幅和属性数据转换成更为清晰的地下地质图像,识别薄层或能量衰减区。将各地震道分解成不同的频带成分,有助于突出复杂的断裂体系以及储层的分布特征。分频处理的技术主要是通过 “Gabor-Morlet” 子波对复数地震道进行谱 分解,类似于小波变换。用来帮助地质家和解 释人员进行如下的勘探研究工作: (1)薄层检测以及薄层厚度估计; (2)衰减分析——直接进行油气检测 (3)提高地震分辨率 该方法通过连续的时频分析来描述时间-- 频率的瞬时信号能量密度。与以往常规的谱分 解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不同,该方法使用 Gabor-Morley 子波来提高时间-频率的分辨率。 提供了两种计算瞬时能量的方法:等空间中心频率和倍频程频率。输出结果可以分解成多种属性体:时间-频率体、时间切片,然后进行分析。 2、地震属性分析 地震属性分析使我们获得更多极有价值的多方位信息,从而使油藏的描述更准确、更细致。帕拉代姆地震属性库包括丰富的地震属性,如振福包络、瞬时频率、吸收系数以及相对波阻抗等20多 种复地震道(Hilbert )属性、多道几何属性,谱分解属 性和用户自定义属性见图。这些地震属性可分别表征地 震影像的不同特征,从而使解释人员以少量的工作即可 获得大量的地质信息,其中多地震道几何属性包括倾角 体、方位角体、非连续性和照明体。这些属性旨在强化 地震影像的非连续性特征,因此对识别地质体的构造特 征(如断层)、地层边界、河道和地质体的几何样式十 分有效。在这些属性体提取的基础上,利用PCA 主组分 分析技术进行属性优化分析,同时也可借助多属性体交 会VXPLOT 识别异常体。通过多属性体交汇、神经网络 测井参数反演、多属性体的波形分类以及变时窗/等时 窗的地震相划分等综合技术,并借助多属性体立体可视 化浏览技术实现对地下构造、地层和储层岩性的综合解 释。 光照体属性 常用提取的地震属性有信号包络、瞬时频率、瞬时相位、相对波阻抗、分频处理等。

常用地震属性的意义

常用地震属性的意义 地震反射波来自地下地层,地下地层特征的横向变化,将导致地震反射波特征的横向变化,进而影响地震属性的变化,因此,地震属性中携带有地下地层信息,这是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油气储层参数的物理基础。随着地震属性处理及提取技术的大量涌现,属性种类多达几百种,实际应用人员应用起来遇到了很大困难,迫切需要按实用的角度,总结各地震属性参数与储层特征参数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研究建立地震信息与储层参数之间的关系提供可靠的前提条件,做到信息提取有方向、有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按类别较全面总结了目前常用地震属性,从算法开始,分析了各属性所表达的在地震波波形上的意义,从正向上分析地震属性变化与油气储层特征变化的关系,进而探讨总结了它的潜在地质应用。 1、属性体、属性剖面 这类属性是按剖面(或体)处理的,是一个体文件(或剖面文件),属性值对应 、属性值),可以用于常规地震剖面的方式显示与使用,常空间位置,即(x、y、t 用的属性有:相干体(方差体、相似体等)、波阻抗、道积分数据体,经希尔伯特变换得到的瞬时属性体、倾角、倾向数据体等,这些属性体可以直接应用于解释,也可以用解释层位提取出来转变为属性层,下表为常用属性体属性意义及潜在地质应用一览表。

2、沿层地震属性 这种属性是用解释层位在地震数据体(剖面)中提取出来的属性,它的数值对应一个层位或一套地层,每个属性值对应一个x、y坐标。提取方式有两类:沿一个解释层开一个常数时窗,在此时窗内提取地震属性,提取方式有4种(图2-1a)。用两个解释层提取某一段地层对应的地震属性,提取方式也有4种(图2-1b)。 常用地震属性的计算方法总结如下: (1)、均方根振幅(RMS Amplitude) 均方根振幅是将振幅平方的平均值开平方。由于振幅值在平均前平方了,因此,它对特别大的振幅非常敏感。

抗震设计方法概述

本学期的“工程结构抗震分析”课程首先介绍了地震与地震震害以及结构抗震分析的必要性和其方法的发展过程,然后简单回顾了一下结构动力学基础,接下来认识了地震波与强震地面运动的特性,以及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方程,最后重点讲述了几种抗震设计分析方法——反应谱分析法,时程分析法(弹性和弹塑性),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本人对强震地面运动特征和抗震设计原理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在进行建筑、桥梁以及其它结构物的抗震设计时,一般都要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抗震设防标准选定、抗震概念设计、地震反应分析、抗震性能验算以及抗震构造设计,其流程如图1 所示。 本文将着眼于图1流程中的第3个步骤, 从我国现行规范中的3种最常用的结构响应分 析方法出发,简单介绍一下其各自的基本概念 和适应范围(具体原理和计算过程在此不再详 述,读者可另查阅相关课本和规范),以及现有 抗震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初学者对结 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也作为 本人对本课程的学习总结。 一.3种最常用的结构响应分析方法 1.底部剪力法 定义:根据地震反应谱理论,以工程结构 底部的总地震剪力与等效单质点的水平地震作 用相等来确定结构总地震作用的一种计算方 法。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基本振型主导的规则和 高宽比很小的结构,此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对于 结构剪力的影响有限,而对于倾覆弯矩则几乎 没有什么影响,因此采用简化的方式也可满足 工程设计精度的要求。 高规规定: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 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 建筑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尚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我们可以用它的理念,简化的估算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至少在静力的概念上把握结构的抗震能力,它还是很有用的。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定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用来计算多自由度体系地震作用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利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振型分解的原理,求解各阶振型对应的等效地震作用,然后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对各阶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组合,从而得到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作用效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一般可考虑为计算两种类型的地震作用:不考虑扭转影响的水平地震作用和考虑平扭藕联效应的地震作用。 反应谱的振型分解组合法常用的有两种:SRSS和CQC。虽然说反应谱法是将并非同一时刻发生的地震峰值响应做组合,仅作为一个随机振动理论意义上的精确,但是从实际上它对于结构峰值响应的捕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一般而言,对于那些对结构反应起重要作用的振型所对应频率稀疏的结构,并且地震此时长,阻尼不太小(工程上一般都可以满足)时,SRSS是精确的,频率稀疏表面上的反应就是结构的振型周期拉的比较开;而对于那些结构

Landmark主要地震属性及其地质意义

Landmark主要地震属性及其地质意义利用地震进行储层预测时主要从振幅属性及其延伸属性出发,分析属性的变化特征,然后与钻井和地质进行标定,赋予属性地质意义。 为了将已知井上的岩性信息,在整个工区进行有效的外推,需要优选出在该区对岩性参数和含油气性反映敏感的属性,我们通过两个层次来完成这一个工作。第一个层次是选择对岩性变化相对敏感的地震属性,这部分工作在属性提取时已完成,其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时间派生的属性有利于对构造的细节进行解释;振幅和频率派生的属性用于解决地层和储层特征; 一般认为振幅是最稳健和有价值的属性;频率属性更有利于揭示地层的细节; 混合属性包含振幅和频率的因素,因此更有利于地震特征的测量;同时在对所提取的地震属性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地震属性的提取第二个层次是使用数学和信息学的方法优选属性。“地震属性和井数据采样伪相关在独立的井数据较少或者参加考虑的独立的地震属性过多时产生的概率较大”(CYNTHIA T. KALKOMEY),由于对于该区已知的独立井信息多数情况下较少,勉强满足统计分析的样本要求,单纯使用相关分析方法产生伪相关的概率较大,因此我们在经过第一个层次的筛选之后,采用数据相关和信息优化组合方法进行属性优选。 目前属性种类很多,属性软件也非常多,这里转列landmark软件中的PAL 属性,供大家参考选择使用:Average Reflection Strength 平均反射强度:识别振幅异常,追踪三角洲、河道、含气砂岩等引起的地震振幅异常;指示主要的岩性变化、不整合、天然气或流体的聚集;该属性为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Slope Half Time 能量半衰时的斜率:突出砂岩/泥岩分布的突变点;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Number of Thoughs 波谷数:可以有效的识别薄层,为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Average Trough Amplitude 平均波谷振幅:用于识别岩性变化、含气砂岩或地层。可以有效的区分整合沉积物、丘状沉积物、杂乱的沉积物等;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Average Instantaneous Phase 平均瞬时相位:由于相位的横向变化可能与地

常用地震属性列表及其描述、应用

地震属性列表及其描述、应用 我们将经常应用到的地震属性的简单描述,经过物理分析与长期应用地震属性实践中认识到的地震属性潜在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列表如下: Average Reflection Strength 平均反射强度:识别振幅异常,追踪三角洲、河道、含气砂岩等引起的地震振幅异常;指示主 要的岩性变化、不整合、天然气或流体的聚集;该属性为预测 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Slope Half Time 能量半衰时的斜率:突出砂岩/泥岩分布的突 变点;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Average Trough Amplitude 平均波谷振幅:用于识别岩性变 化、含气砂岩或地层。可以有效的区分整合沉积物、丘状沉 积物、杂乱的沉积物等;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Average Instantaneous Phase 平均瞬时相位:由于相位的横 向变化可能与地层中的流体成分变化相关,因此该属性可以检 测油气的分布。同时还可以识别由于调谐效应引起的振幅异 常,为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Energy Half Time 能量半衰时:区分进积/退积层序,该属性 的横向变化指示地层或由于流体成分、不整合、岩性变化引起 的振幅异常;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Total Energy 总能量:识别振幅异常或层序特征,有效识别 岩性或含气砂岩的变化;区分整合沉积物、丘状沉积物、杂乱

的沉积物等;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Total Amplitude 总振幅:识别振幅异常或层序特征,有效识别岩性或含气砂岩的变化;区分整合沉积物、丘状沉积物、杂乱的沉积物等;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Maximum Trough Amplitude 最大波谷振幅:识别岩性或含气砂岩的变化振幅异常,特别是层附近;是层序内或沿指定反射进行振幅异常成图的最佳属性之一;该属性通常用于储层的油气预测; Average Peak Amplitude平均波峰振幅:用于识别岩性变化、含气砂岩或地层。可以有效的区分整合沉积物、丘状沉积物、杂乱的沉积物等;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Peak Spectral Frequency 频谱峰值:最大熵谱分析结果,为峰值主频,提供了一种追踪由于含气饱和度、断裂、岩性或地层变化引起的相关的频率吸收特征的变化;例如含气砂岩吸收地震高频,因此在该情况下你只能看到低的频谱峰值;Amplitude of Maximum 最大振幅:识别岩性或含气砂岩的变化振幅异常,特别是层附近;是层序内或沿指定反射进行振幅异常成图的最佳属性之一;该属性通常用于储层的油气预测;Positive Magnitude剖面正极值的平均值:用于识别岩性变化、含气砂岩或地层。用于预测含油气性和砂岩厚度的属性;Correlation Components 相关成分:P1 第一主组分用于度量同相轴的线性相干、P2 第二主组分用于指示剩余特征、P3 第

(完整版)地震属性原理

地震属性原理 振幅统计类属性能反映流体的变化、岩性的变化、储层孔隙度的变化、河流三角洲砂体、某种类型的礁体、不整合面、地层调协效应和地层层序变化。反映反射波强弱。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1.均方根振幅(RMS Amplitude ) 均方根振幅是将振幅平方的平均值再开平方。由于振幅值在平均前平方了,因此,它对特别大的振幅非常敏感。适合于地层的砂泥岩百分比含量分析,也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2.平均绝对值振幅(Average Absolute Amplitude ) 平均绝对值振幅没有均方根振幅那样,对特别大的振幅敏感。 适于地层的岩性变化趋势分析,地震相分析,也可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3.最大波峰振幅(Maximum Peak Amplitude ) √

最大波峰振幅的求取方法是,对于每一道,PAL在分析时窗里做一抛物线,恰好通过最大正的振幅值和它两边的两个采样点,沿着这曲线内插可得到最大波峰值振幅值。 PAL画一个使这三个采样点适合曲线并且 沿这一曲线确定出最大值。 最大波峰振幅= 125 最大波峰振幅是分析时窗内的最大正振幅,最适合绘制层序内或沿着特定的反射体上的振幅异常图;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气体和流体的聚集,不整合,或是调谐效应而引起的。 适于沿某一层面进行储层分析,也可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4.平均波峰振幅 (Average Peak Amplitude) 平均峰值振幅是对每一道在分析时窗里的所有正振幅值相加,得到总数除以时窗里的正振幅值采样数得到的。 适合研究某一层的岩性变化,也可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5.最大波谷振幅 (Maximum Trough Amplitude) 最大波谷振幅的求取方法是,对于每一道,PAL在分析时窗里做一抛物线,恰好通过最大负的振幅值和它两边的两个采样点,沿着这曲线内插可得到最大波谷振幅值。

地震作用分析方法 (一般选侧刚)

一、地震作用分析方法:“算法1”是指按侧刚模型进行结构振动分析,“算法2” 是指按总刚模型进行结构的振动分析。当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某层局部或整体有弹性楼板单元)、或有较多的错层构件(如错层结构、空旷的工业厂房、体育馆所等)时,建议采用“算法2”。 线性方程组解法:VSS向量稀疏求解器计算速度快,需要硬盘空间小,为程序默认解法。位移输出方式:选择“简化输出”。 计算出错时,首先关闭所有无关程序重新计算;如果还是不行,可根据程序提示的错误号到说明书的错误信息表上寻找其内容。 总刚计算模型不过的主要原因 1、多塔定义不对; 2、⑴同一构件同时属于两个塔。 ⑵定义为空塔。 ⑶某些构件不在塔内。 2、铰接构件定义不对; 3、局部构件引起结构整体不过。 4、悬空构件 ⑴用户输入斜梁、层间梁或不与楼面等高的梁时,如果不仔细检查,可能出现梁在梁端不与任何构件相连的情况,即梁被悬空。 注意:节点处如果有墙,则变节点高是不起作用的,与此节点相连的任一构件标高均与楼层相同。 ⑵节点处有柱时,与同一柱相连的梁,如果标高差小于500时,标高较低的节点会被合并到较高的节点处,大于500则不合并,但最多只允许3种不同的标高。如下图所示。 二、侧刚分析方法:配合刚性楼板选用。 总刚分析方法:配合弹性楼板、错层结构选用。 三、地震作用分析方法 侧刚计算方法”和“总刚计算方法”均为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二者同属于“振型分解法”。 “侧刚计算方法”是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只适用于采用楼板平面内无限刚假定的普通建筑和采用楼板分块平面内无限刚假定的多塔建筑,对于这类建筑,每层的每块刚性楼板只有两个独立的平动自由度和一个独立的转动自由度,“侧刚”就是依据这些独立的平动和转动自由度而形成的浓缩刚度阵。“侧刚计算方法”的优点是分析效率高,由于浓缩以后的侧刚自由度很少,所以计算速度很快。但“侧刚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当定义有弹性楼板或有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时(如:错层结构、空旷的工业厂房、体育馆所等),“侧刚计算方法”是近似的,会有一定的误差,若弹性楼板范围不大或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不多,其误差不会很大,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若定义有较大范围的弹性楼板或有较多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侧刚计算方法”则不适用。 “总刚计算方法”就是直接采用结构的总刚和与之相应的质量阵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这种方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准确分析出结构每层每根构件的空间反应,通过分析计算结果,

地震属性及其提取方法.doc

地震属性及其提取方法 地震属性及其提取方法 1绪论 1.1 选题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作为油气藏勘探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作用主要为:岩性及岩相、储层参数和油气的预测。地震数据体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不同的地震属性组合可能与某些地质参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利用地震属性参数可以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常用的地震属性主要有瞬时类参数、振幅统计类参数、频能谱统计类、相关统计类、层序统计类。在层序界而内追踪闭合基础上,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储集层反演技术、相干体切片技术等许多新技术综合应用于分析论证,可以预测有利的区带,进行油气藏勘探。 1.2 重要研究内容 地震属性包括剖面属性、层位属性及体属性,目前层属性最为常用和具有实际意义。剖面属性提取就是在地震剖面沿目的层拾取各种地震信息,主要通过特殊处理来完成;层位属性就是沿目的层的层面并根据界面开一定长度的时窗提取各种地震信息。提取的方式有:瞬时提取、单道时窗提取和多道时窗提;体属性提取方法与层位属性相同,只是用时间切片代替层位。 地震属性提取选择合理的时窗很重要,时窗过大,包含了不必要的信息;时窗过小,会丢失有效成分。时窗选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当目的层厚度较大时,准确追出顶底界面,并以顶底界面限定时窗,提取层间各种属性,也可以内插层位进行属性提取; (2) 当目的层为薄层时,应该以目的层顶界面为时窗上限,时窗长度尽可能的小,因为目的层各种地质信息基本集中反映在目的层顶界面的地震响应中。 1.3地震属性分析的难点问题 (1)地震属性分析的间接性。地震数据中所含的储层信息往往是十分间接的,至今无法建立明确的物理或数学模型,这种关系通常是定性的、模糊的、不唯一的,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

发电厂房墙体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 1问题描述 发电厂房墙体的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发电厂墙体几何模型 基本要求:依据class 9_10.pdf的最后一页的作业建立ansys模型,考虑两个水平向地震波的共同作用(地震载荷按RG1.60标准谱缩放,谱值如下),主要计算底部跨中单宽上的剪力与弯矩最大值,及顶部水平位移。要求详细的ansys反应谱法命令流与手算验证过程。以时程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阻尼值(0.02,0.05,0.10)的影响。 RG1.60标准谱 (1g=9.81m/s2) (设计地震动值为0.1g) 频率谱值(g) 33 0.1 9 0.261 2.5 0.313 0.25 0.047 与RG1.60标准谱对应的两条人工波见文件rg160x.txt与rg160y.txt

2数值分析框图思路与理论简介 2.1理论简介 该问题主要牵涉到结构动力分析当中的时程分析和谱分析。时程分析是用于确定承受任意随时间变化荷载的结构动力响应的一种方法。谱分析是模态分析的扩展,是用模态分析结果与已知的谱联系起来计算模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技术。 2.2 分析框架: 时程分析:在X和Z两个水平方向地震波作用下,提取底部跨中单宽上的剪力、弯矩值和顶部水平位移,并求出最大响应。 谱分析:先做模态分析,再求谱解,由于X和Z两个方向的单点谱激励,因此需进行两次谱分析,分别记入不同的工况最后组合进行后处理得出结够顶部水平位移、底部单宽上剪力和弯矩的最大响应。 3有限元模型与荷载说明 3.1 有限元模型 考虑结构的几何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首先建立平面几何模型,并将模型进行合理的切割,采用plane42单元,使用映射划分网格的方法生产平面单元(XOY平面)。然后,采用solid45单元,设置拖拉方向的单元尺寸并清楚初始平面单元plane42,将平面单元进行拖拉,最后生成发电厂墙体的有限元立体几何模型。单元总数为6060个,总节点数为8174个,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发电厂墙体有限元模型 3.2 荷载说明

(完整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_zyz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 2007.5 乌鲁木齐

目录 前言 (1) 1、地震属性的分类 (1) 2、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及影响因素 (2) 2.1、信躁比 (2) 2.2、时窗的选取 (5) 2.3、属性色标的使用原则 (7) 3、结论及认识 (9)

前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的进步,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地震属性分析预测以其独到的技术优势,在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油气藏描述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地震属性是对地震资料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学特征的度量,其应用是通过各类地震解释软件来提取、统计分析、验证,进行地层分析、岩性特征描述。 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经历了50余年,目前的勘探目标已经由显性的构造型油气藏全面转向隐蔽型油气藏。配套的地震勘探解释技术已经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向高精度构造解释下的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和油藏监测延伸。近几年准噶尔盆地众多油气田的发现(例如车89井区、石南21井区、石南31井区),地震属性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准噶尔盆地多旋回的构造运动,多期湖平面升降,造就了多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发育,为多种类型的岩性圈闭的发育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但是,由于地震勘探技术本身的精度限制,识别并描述出各种类型的岩性圈闭,存在预测结果的多解性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项目的设立,期望通过对已知典型油气藏发现过程的解剖分析,总结地震属性提取时应注重的关键环节(信躁比、时窗、色标的正确使用),建立起储层分析技术针对不同沉积类型的储层的研究工作流程。

地震振幅属性

1.均方根振幅(RMS Amplitude ) 均方根振幅是将振幅平方的平均值再开平方。由于振幅值在平均前平方了,因此,它对特别大的振幅非常敏感。适合于地层的砂泥岩百分比含量分析,也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2.平均绝对值振幅(Average Absolute Amplitude ) 平均绝对值振幅没有均方根振幅那样,对特别大的振幅敏感。 适于地层的岩性变化趋势分析,地震相分析,也可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3.最大波峰振幅(Maximum Peak Amplitude ) 最大波峰振幅的求取方法是,对于每一道,PAL 在分析时窗里做一抛物线,恰好通过最大正的振幅值和它两边的两个采样点,沿着这曲线内插可得到最大波峰值振幅值。 √

PAL画一个使这三个采样点适合曲线并且 沿这一曲线确定出最大值。 最大波峰振幅= 125 最大波峰振幅是分析时窗内的最大正振幅,最适合绘制层序内或沿着特定的反射体上的振幅异常图;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气体和流体的聚集,不整合,或是调谐效应而引起的。 适于沿某一层面进行储层分析,也可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4.平均波峰振幅 (Average Peak Amplitude) 平均峰值振幅是对每一道在分析时窗里的所有正振幅值相加,得到总数除以时窗里的正振幅值采样数得到的。 适合研究某一层的岩性变化,也可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计算薄砂层厚度,识别亮点、暗点,指示烃类显示,识别火成岩等特殊岩性。 5.最大波谷振幅 (Maximum Trough Amplitude) 最大波谷振幅的求取方法是,对于每一道,PAL在分析时窗里做一抛物线,恰好通过最大负的振幅值和它两边的两个采样点,沿着这曲线内插可得到最大波谷振幅值。 PAL 画一个适合这三个采样点的曲线 并且沿着这一曲线确定出最大值。 最大波谷振幅= |-90| = 90

地震属性含义及其应用..

地震属性含义及其应用 一、 瞬时属性 19 假定复数道表示为:)t (iy )t (x )t (u +=,则 1. 瞬时实振幅 IReAmp ( Instantaneous Amplitude ) 是在选定的采样点上地震道时域振动振幅。是振幅属性的基本参数。 广泛用于构造和地层学解释。用来圈定高或低振幅异常,即亮点、暗点。反映不同储集层、含气、油、水情况及厚度预测。 2. 瞬时虚振幅 IQuadAmp (Inst. Quadrature Amplitude) 是复数地震道的虚部,与复数地震道的相位为90o时的时域振动振幅。即正交道,为虚振幅。 因它只能在特定的相位观测到,多用来识别与薄储层中的AVO 异常。 3. 瞬时相位IPhase ( Instantaneous Phase) ))t (x )t (y tan(A )t (=γ, 定义为正切,输出相位已转换为角度,数值范围是 [-180o ,180o ]。为q(t)/f(t)的一个角,是采样点处地震道的相位。 有助于加强储层内部的弱反射同相轴,但同时也加强了噪声,可用于指示横向连续性;显示与波传播有关的相位部分;用于计算相速度;因为没有振幅信息因此能够显示所有同相轴;用于显示不连续;断层、显示层序边界。由于烃类聚集常引起局部相位变化,也可以做烃类直接指示之一。 4. 瞬时相位余弦 CIP ( Cosine of Inst. Phase ) 是瞬时相位导出的属性。其计算式为))t ((Cos γ 常用来改进瞬时相位的变异显示。并用于相位追踪和检查地震剖面对比、解释的质量。多与瞬时相位联用。 5. 瞬时频率 IFreq (Inst. Frequeney) 定义为瞬时相位对时间的函数 dt )t (d γ(以度/毫秒或弧度/毫秒表示),其量纲为频率的量纲(Hz),是地震道在频率方面的瞬时属性。 用来计算、估算地震波的衰减。油气储层常引起高频成分衰减及杂乱反射显示,所以横向上可用于碳氢指示。高频成份多显示为尖锐的界面或薄层,亦可反映岩相的粗、细变化及地层旋回。

关于地震属性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关于地震属性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王龙军张群会叶琴 [摘要]地震属性分析是储层描述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发展迅速,在油气田开发中应用广泛,并 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分析希望从地震数据中拾取隐藏在这些数据中的有关岩性和储层物性的信息,从而 加强地震数据在油田开发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地震属性属性提取属性优选 1.前言 随着地震属性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震资料的属性解释分析逐渐形成了一项专门的地震属性技 术,并且也初步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地震属性学(Se ism i2 cA t t r ibu to lo gy). 2.地震属性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对地震属性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大家引用较多 的是W e ste rnA t la sIn te rna t io na l公司的Q u incyChen与 S teveS idney所给出的定义:”地震属性是地震资料的几何学,运 动学,动力学及统计学特征的一种量度”.这也是本文所引用的 地震属性定义. 3.地震属性分类 目前,地震属性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但没有一个公认的地震 属性分类,也很难建立一个完整的地震属性列表,概括起来主要 有以下五种: (1)是在我国学术界较为流行的分类方法,即从运动学与动 力学的角度,将地震属性分为振幅,频率,相位,能量,波形,相 关,衰减和比率等几大类. (2)是按属性拾取的方法将地震属性分为剖面属性,时窗属 性和体积属性三类的分类方法. (3)是由T ap e r等人(1995)提出的将地震属性分为几何属 性和物理属性两大类. (4)是由B row n(1996)提出的将地震属性分为时间,振幅,

地震属性分析在沉积相中的应用

地震属性分析在沉积相中的应用 [摘要]地震属性可以获取地震资料的重要地震参数,以达到分析沉积、构造、岩相的功能。地震属性分析是分析沉积相的有效方法。笔者以丰乐三维地震工区为例,进行了均方根振幅、能量半幅点、有效带宽三种属性分析,以将属性进行分析,以辅助地质学科对沉积相进行科学量化的分析 [关键词]地震属性沉积相 1工区背景 丰乐三维地震工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东部,工区勘探面积大约600平方公里,扶余油层为本工区的重点勘探层位。其中以录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井震联合对比等技术手段,建立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双城区块扶余油层统一分层方案,建立层序构成模式,从而完成丰乐地区扶余油层分层在地震上的标定。 2地震属性 地震属性是指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在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构造变形、岩性岩相及储层展布等方面的信息,是寻找特殊有力储集岩体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生成地震属性是获取所需信息的一条重要捷径,因此,长期以来地震属性技术一直是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的主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到对地质问题的分析中,其中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来辨别古河道、层间砂体展布、物源方向,以及对沉积体系的分析,都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规方法。本文以丰乐工区为例,详细论述了地震属性分析在沉积相中的应用。 双城区块扶余油层7个砂层组地层发育较薄,呈整合接触,层间时间距离大概为15毫秒左右,因此选择层间地震属性提取,时窗选择为相邻两层之间。对七个层序均选择提取了以下三种属性:均方根振幅、能量半幅点、有效带宽(图1)。 均方根绝对振幅:将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振幅值取平方和再开方,就得到某一时窗段内某一道的均方根振幅值。该计算方法的特点是把小值变得更小,大值变的更大,拉开了数据之间的差距,因此该属性对振幅变化比较敏感,可以反映反射波强弱。通常用于地层岩性相变分析。 能量半幅点:它是分析时窗内能量由顶向底累计超过1/2时的时长占整个时窗时长的百分比,描述能量衰减快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属性,尤其反映沉积旋回,如果在分析时窗内振幅相对稳定,则能量半衰时接近50%;如果在分析

各种地震属性的物理意义和用途

利用地震进行储层预测时主要从振幅属性及其延伸属性出发,分析属性的变化特征,然后与钻井和地质进行标定,赋予属性地质意义。 -------------------------------------------------------------------------------------------- Average Reflection Strength 平均反射强度:识别振幅异常,追踪三角洲、河道、含气砂岩等引起的地震振幅异常;指示主要的岩性变化、不整合、天然气或流体的聚集;该属性为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Average Trough Amplitude 平均波谷振幅:用于识别岩性变化、含气砂岩或地层。可以有效的区分整合沉积物、丘状沉积物、杂乱的沉积物等;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Average Instantaneous Phase 平均瞬时相位:由于相位的横向变化可能与地层中的流体成分变化相关,因此该属性可以检测油气的分布。同时还可以识别由于调谐效应引起的振幅异常,为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Absorption 能量吸收属性:以滑动摩擦形式出现的内摩擦和孔隙流体之间的粘滞损失可能是波动能量转换为热能最重要的形式,其中在高渗透率岩石中,孔隙流体的粘滞损失更严重。因此认为吸收类的属性可以作为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Slope Reflection Strength 反射强度的斜率:分析垂直地层的变化趋势,识别流体成分在垂直方向的变化;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Percent Greater Than Threshold 大于门槛值的百分比:区分进积/退积层序,该属性有助于分析主要的沉积趋势,区分整合沉积物、丘状沉积物、杂乱的沉积物等;对层序或沿反射轴进行振幅异常成图;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Energy Half Time 能量半衰时:区分进积/退积层序,该属性的横向变化指示地层或由于流体成分、不整合、岩性变化引起的振幅异常;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Effective Bandwidth 有效带宽:识别复合/单反射的变化区域,该属性高值指示相对尖锐的反射振幅和复杂的反射,低值指示各项同性;为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 Negative Magnitude 剖面负极值的平均值:用于识别岩性变化、含气砂岩或地层。用于预测含油气性和砂岩厚度的属性 Total Energy 总能量:识别振幅异常或层序特征,有效识别岩性或含气砂岩的变化;区分整合沉积物、丘状沉积物、杂乱的沉积物等;预测含油气性的常用属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