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好)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好)

3.把盛水的水桶拴在长为L 的绳子一端,使水桶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要使水在水桶转到最高点时不从水桶里流出来,这时水桶的线速度至少应该是(

)

B

C

D 6.如图,一质量为m 的球,用长为L 的细线悬挂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L/2处钉有一根长钉,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度释放,当悬线碰到钉子

瞬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

B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C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D .悬线拉力突然增大 1.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盛水的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杯子到最高点时,里面水也不流出来,这是因为 ( )

A .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了

B .水受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

C .水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使水做圆周运动

D .杯子特殊,杯底对水有吸力

2.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 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B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仍可能产生压力,但压力一定小于mg

C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D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4.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一条绳子系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 ,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变为24v gR ,则两位置处绳子所受的张力之差是( )

A .6mg B.5mg C .4mg D .2mg

5.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 .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

D .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24 N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对杆的压力大小是6 N

C.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24 N

D.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是54 N

8.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v

B .v 由零逐渐增大,向心力也逐渐增大

C .当v

D .当v

9.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 、b 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

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

A.a 处为拉力,b 处为拉力

B.a 处为拉力,b 处为推力

C.a 处为推力,b 处为拉力

D.a 处为推力,b 处为推力

10.如图所示,在一个内壁光滑的平底试管内部装有一个质量为1Kg 的小球。试管的开

7.如图所示,长0.5 m 的轻质细杆,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3 kg 的小球,另一端由电动机带动,使杆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的速率为2 m/s 。取g=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口处装一转轴,轴到管底小球的距离为5cm,使试管在竖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g取10m/s2)

(1)转动中,试管底部受到小球压力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求此时的角速度。(2)当角速度ω=30rad/s时,管底对小球压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多少?

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弧轨道ABC 和水平轨道PA 在A 点相切.BC 为圆弧轨道的直径.O 为圆心,OA 和OB 之间的夹角为α,sinα= 3 5 ,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A 点沿圆弧轨道通过C 点,落至水平轨道;在整个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及轨道作用力外,小球还一直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C 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水平恒力的大小和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到达A 点时动量的大小; (3)小球从C 点落至水平轨道所用的时间. 【答案】(15gR (223m gR (3355R g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动量、斜下抛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解析(1)设水平恒力的大小为F 0,小球到达C 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 .由力的合成法则有 tan F mg α=① 2220()F mg F =+② 设小球到达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F m R =③ 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03 4 F mg =④ 5gR v = (2)设小球到达A 点的速度大小为1v ,作CD PA ⊥,交PA 于D 点,由几何关系得 sin DA R α=⑥

(1cos CD R α=+)⑦ 由动能定理有 220111 22 mg CD F DA mv mv -?-?=-⑧ 由④⑤⑥⑦⑧式和题给数据得,小球在A 点的动量大小为 1232 m gR p mv == ⑨ (3)小球离开C 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设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v ⊥,从C 点落至水平轨道上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 2 12 v t gt CD ⊥+ =⑩ sin v v α⊥= 由⑤⑦⑩ 式和题给数据得 355R t g = 点睛 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常见经典模型,此题将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动量、斜下抛运动有机结合,经典创新. 2.有一水平放置的圆盘,上面放一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O 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长度为l .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盘的转速ω0多大时,物体A 开始滑动? (2)当转速缓慢增大到2ω0时,A 仍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弹簧的伸长量△x 是多少? 【答案】(1) g l μ(2) 34mgl kl mg μμ- 【解析】 【分析】 (1)物体A 随圆盘转动的过程中,若圆盘转速较小,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圆盘转速较大时,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物体A 刚开始滑动时,弹簧的弹力为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角速度ω0. (2)当角速度达到2ω0时,由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伸长量△x . 【详解】 若圆盘转速较小,则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圆盘转速较大时,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体的简单运动本章测试卷一、理解与应用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2.如图测3-1所示是频闪照相每隔 s拍摄下 来的棒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置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棒 球自左向右运动,照片显示了棒球沿斜面做减速直线运动 B.若棒球 自右向左运动,照片显示了棒球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 C.若棒球运 动到某点时,棒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棒球运动到某点时,棒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 棒球将变为静止图测3-1 3.课堂上老师让小明上讲台演讲,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0.lm/s B.1m/s C.10 m/s D.20 m /s 4.下面关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 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 的快慢程度 D.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 度 5.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灯号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 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测3-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 行距离为5m C.从开始刹车后1s钟,车速为5m/s 图测3-2 D.从灯号转为红灯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15 m 6.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 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 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 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7.一摄影师用照相机对一辆运动的汽 车连续进行两次拍照,拍照时间间隔为2s,先后拍的照片如图测3-3A、B所示,已知汽车长是5m,那么根据以上条件()图测3-3 A.能

北师大版第三章_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及答案[1]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28分,其中1~11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2~14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1.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任何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 B.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C. 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 D. 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2. 夜晚,抬头看月亮在云层中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这是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地球 B.云层 C.月亮 D.不能确定 3.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 月球绕地球公转 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 河水在河中流 4. 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 A. 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 B. 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 C. 100m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那么它的速度是() A. 每秒30米 B. 3米每秒 C.10米秒 D. 3秒米 6. 下列给出四种运动速度,其正常运动速度最接近60 km/h的物体是() A. 农用三轮车 B.汽车 C.飞机 D.火箭 7. 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1可知() A. 甲车快 B. 乙车慢 C. 乙车快 D. 甲车慢 8. 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 10m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再同时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 A. 同时到达 B. 甲先到达 C. 乙先到达 D. 不能确定 9.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 3 :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 3 :2 B.2 :3 C.1 :6 D.6:1 10. 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 图1 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速度是() A.10m/s B. 6m/s C.8m/s D .2m/s 11. 一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散步,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50m,第二分钟走了40m,连续走完180m长的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走180m路程的即时速度是0.75m/s B. 他在第二分钟内,一定是匀速行走的 C. 他在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 他走18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75m/s 12. 据报载,第一次世界打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A. 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 子弹静止在空中 C. 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 D.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小 B.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小 C. 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大 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4. 某车站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待发的列车,一会后,甲车的人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东移动起来,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 B. 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两车相对静止 C.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行驶 D. 甲、乙两车均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行驶

(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放着A 、B 两个物块,转盘中心O 处固定一力传感器,它们之间用细线连接.已知1kg A B m m ==两组线长均为 0.25m L =.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8m F N =.A 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0.5μ=,B 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μ=,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两物块和力传感器均视为质点,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 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勾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F ,g 取2 10m/s .求: (1)当AB 间细线的拉力为零时,物块B 能随转盘做匀速转动的最大角速度; (2)随着转盘角速度增加,OA 间细线刚好产生张力时转盘的角速度; (3)试通过计算写出传感器读数F 随转盘角速度ω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图乙的坐标系中作出2F ω-图象. 【答案】(1)12/rad s ω= (2)222/rad s ω= (3)22 52/m rad s ω= 【解析】 对于B ,由B 与转盘表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向心力公式有: 2212B B m g m L μω=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12/rad s ω= (2)随着转盘角速度增加,OA 间细线中刚好产生张力时,设AB 间细线产生的张力为 T ,有: 212A A m g T m L μω-= 2222B B T m g m L μω+=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222/rad s ω= (3)①当2228/rad s ω≤时,0F = ②当2228/rad s ω≥,且AB 细线未拉断时,有: 21A A F m g T m L μω+-= 222B B T m g m L μω+= 8T N ≤ 所以:2 364 F ω= -;222228/18/rad s rad s ω≤≤ ③当218ω>时,细线AB 断了,此时A 受到的静摩擦力提供A 所需的向心力,则有: 21A A m g m w L μ≥ 所以:2222218/20/rad s rad s ω<≤时,0F = 当22220/rad s ω>时,有2 1A A F m g m L μω+= 8F N ≤ 所以:2 154 F ω= -;2222220/52/rad s rad s ω<≤ 若8m F F N ==时,角速度为:222 52/m rad s ω= 做出2F ω-的图象如图所示; 点睛:此题是水平转盘的圆周运动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地确定研究对象,搞清向心力的来源,结合临界条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试题版)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22分) 1、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 2、人在行走时,身体的运动形式是(),手臂的运动形式是()。 3、车轮在地上的运动是(),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是()。[填“滚动“或“滑动”] 4、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5、六棱柱在斜坡上运动时,当坡度较低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是(),当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会变成()。 6、组装“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应先从()开始组装,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车“的(),[填”起点“或”终点“]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又能提高效率。[填”起点“或”终点“] 二、判断题。(10分) 1、有的物体是永远不会运动的,如楼房、树木。() 2、参照物必须是绝对静止的物体。() 3、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只需说明方向即可。() 4、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是静止的。() 5、桌球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6、橡皮、铅笔和乒乓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都是滑动的。() 7、高度越高,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慢。() 8、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9、组装“过山车“时高度够高就是好。() 10、要确定“过山车“的位置,首先钉确定方位。() 三、选择题。(22分) 1、“小红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300米处”在这句话中,()是参照物。 A. 300米 B.小明家C、小红家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选择另一个()为参照物。 A. 假设不动的物体 B.高大的建筑物C、颜色鲜艳的物体 3、滚动的易罐的运动轨迹是()。 A. B、C、 4、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分钟,乙用了38分钟,丙用了36分钟,()的速度最快,()的速度最慢。 A. 甲 B.乙C、丙 5、下列关于弹簧摇马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摇马各个部分都是摆动 B. 弹簧摇马各个部分都是振动 C、弹簧摇马人马身是摆动,弹簧是振动 6、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没有变化,说明两个物体()。 A. 相对静止 B.相对运动C、无法判断 7、在相同时间内,甲跑了80米,乙跑了90米,丙跑了60米,他们三人中速度最的是()。 A. 甲 B.乙C、丙 8、下列与火车前进运动形式不同的是()。 A. 拉锯 B.水车转动C、散步 9、下列方法不能使“过山车“运动得更快的是()。 A. 将部分直线轨道改为曲线轨道 B.将部分曲线轨道改为直线轨道 C、增加斜坡的数量 10、为了方便我们准确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我们可以()。

八年级初二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计算题专题练习

八年级初二物理《物质的简单运动》计算题专题练习 1.沪宁高速公路长300千米,若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为120千米/时,那么汽车跑完这条公路需用几小时? 2.光传播的速度为3×108米/秒,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分20秒,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3.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多长的路程。 4.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分10秒的时间,求隧道的长度。 5.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6.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 可知,列车从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分钟?在此过 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多少?(结果取整数) 7. 小明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km/h 的正常速度骑了12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求:(1)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2)小明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 8.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9.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km,一辆小车以74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lOOkm /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I)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专项练习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专项练习 主备人:审核人:高一物理备课组 2020年2月19日班级:高一()班姓名:座位号:组号 【学习目标】 1.知道向心力是圆周运动的物体半径方向的合力,不管是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变速圆周运动。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学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来源。 3.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分析和处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学习重点】能在实际情景中找出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并利用公式进行求解 【学习难点】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对变速圆周运动的处理与分析 【学习流程】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物体仍然随圆筒一起匀速转动而未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问题1.物体与筒壁间动摩擦因素为μ,要使物体不掉下来,圆筒转动的角速 度至少多大? 练习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紧贴在匀速转动的圆筒的竖直内壁上,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A.线速度v A>v B B.运动周期T A>T B C.它们受到的摩擦力f A>f B D.筒壁对它们的弹力N A>N B 例2: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质量为m的摆球在水平面作匀速圆周运动,线长L,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求:(1)线对球的拉力大小; (2)小球转动的线速度V和角速度ω; 练习2:图为游乐场的悬空旋转椅,我们把这种情况抽象为图乙的模型:一质量m =40kg 的球通过长L=12.5m的轻绳悬于竖直面内的直角杆上,水平杆长L′=7.5m。整个装置绕竖直杆转动,绳子与竖直方向成 角。当θ=37°时,(g = 9.8m/s2,sin37°= 0.6,cos37°= 0.8)求:⑴绳子的拉力大小;⑵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 θ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

(第1题)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2.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 ,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 43,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 A .15 m/s B .20 m/s C .25 m/s D .30 m/s 3.在水平铁路转弯处,往往使外轨略高于内轨,这是为了( ) A .减轻火车轮子挤压外轨 B .减轻火车轮子挤压内轨 C .使火车车身倾斜,利用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转弯所需向心力 D .限制火车向外脱轨 4.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为R ,内侧和外侧的高度差为h ,L 为两轨间的距离,且L >h ,如果列车转弯速率大于L Rgh /,则( ) A .外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B .铁轨与轮缘间无挤压 C .内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D .内外铁轨与轮缘间均有挤压 5.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时,地面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当汽车速率增为原来的2倍时,则汽车拐弯的半径必须( ) A .减为原来的1/2倍 B .减为原来的1/4倍 C .增为原来的2倍 D .增为原来的4倍 6.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盛水的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杯子到最高点时,里面水也不流出来,这是因为 ( ) A .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了 B .水受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 C .水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使水做圆周运动 D .杯子特殊,杯底对水有吸力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将离圆心越来越远 B .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其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C .做离心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到外力的作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因受合力大小改变而不做圆周运动时,将做离心运动 8.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 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练习北师大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4分,共计3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 D.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相同 C.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4.假设小王百米赛跑最短时间为10s,若他前5s钟内的平均速度是9m/s,那么它的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1m/s B.10.5m/s C.9m/s D.10m/s 5.甲、乙两个运动员在400m圆形跑道上从起点同时向同一方向奔跑,已知甲和乙的速度分别为8m/s和7.5m/s,并且保持不变,则甲、乙在运动中第一次相遇时,所用的时间是( ) A.50s B.800s C.53.3s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6.在测量小车从斜坡上滑下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若小车从顶端释放,开始迟了一点儿,到达斜面底端计时正确,则测得小车的平均速度将会比真实值( ) A.偏大B.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D.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7.一艘巡洋舰以90km/h的速度追赶它前面120km处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70km 才追上,则战斗舰的速度为( ) A.40km/h B.50km/h C.30km/h D.60km/s *8.三只小兔在进行百米赛跑,甲兔的速度是8m/s,乙兔的速度2km/h,丙兔的速度是360m/min,则最先到达终点的是( ) A.甲兔B.乙兔C.丙兔D.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8分) 9.座在汽车上的人看到公路上的树木向后退,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静止在地球赤道上方的同步通信卫星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0.一辆汽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______。 1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物理)高考必刷题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题

(物理)高考必刷题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题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如图所示,竖直圆形轨道固定在木板B 上,木板B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3m 小球A 静止在木板B 上圆形轨道的左侧.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水平射入小球并停留在其中,小球向右运动进入圆形轨道后,会在圆形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圆形轨道半径为R ,木板B 和圆形轨道总质量为12m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小球与圆形轨道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求: (1)子弹射入小球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2)当小球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低点时,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 (3)为保证小球不脱离圆形轨道,且木板不会在竖直方向上跳起,求子弹速度的范围. 【答案】(1)2038mv (2) 2 164mv mg R + (3)042v gR ≤或04582gR v gR ≤≤【解析】 本题考察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与曲线运动相结合的问题. (1)子弹射入小球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3)mv m m v =+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0111 422 Q mv mv =-? 代入数值解得:2038 Q mv = (2)当小球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低点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得2 11(3)(3)m m v F m m g R +-+= 以木板为对象受力分析得2112F mg F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木板对水平的压力大小为F 2 木板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20 2164mv F mg R =+ (3)小球不脱离圆形轨有两种可能性: ①若小球滑行的高度不超过圆形轨道半径R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11 332 m m v m m gR +≤+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2、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车厢中,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路边的房子 B、行进的路面 C、行进中的其它车辆 D、车厢本身 3、一个物体通过400米的路程,在前一半的路程中所用的时间是10秒钟;如果在后一半路程中运动的速度为40米/秒,则在这一段运动的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0米/秒

B、40米/秒 C、30米/秒 D、 26、7米/秒 4、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5.课堂上老师让小林同学上讲台演讲,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0、lm/s B.1m/s C.10 m/s D.20 m/s 6、我们曾经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的飞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是因为( )、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7、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该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

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有一水平放置的圆盘,上面放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O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长度为l.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盘的转速ω0多大时,物体A开始滑动? (2)当转速缓慢增大到2ω0时,A仍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弹簧的伸长量△x是多少? 【答案】(1) g l μ (2) 3 4 mgl kl mg μ μ - 【解析】 【分析】 (1)物体A随圆盘转动的过程中,若圆盘转速较小,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圆盘转速较大时,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物体A刚开始滑动时,弹簧的弹力为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角速度ω0. (2)当角速度达到2ω0时,由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伸长量△x. 【详解】 若圆盘转速较小,则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圆盘转速较大时,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1)当圆盘转速为n0时,A即将开始滑动,此时它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μmg=mlω02, 解得:ω0= g l μ 即当ω0= g l μ A开始滑动. (2)当圆盘转速达到2ω0时,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已不足以提供向心力,需要弹簧的弹力来补充,即:μmg+k△x=mrω12, r=l+△x 解得: 3 4 mgl x kl mg μ μ - V= 【点睛】 当物体相对于接触物体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这是经常用到的临界条件.本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及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及答案)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如图,光滑轨道abcd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 水平,bcd 为半圆,在b 处与ab 相切.在直轨道ab 上放着质量分别为m A =2kg 、m B =1kg 的物块A 、B (均可视为质点),用轻质细绳将A 、B 连接在一起,且A 、B 间夹着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未被拴接),其弹性势能E p =12J .轨道左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质量M =2kg 、长L =0.5m 的小车,小车上表面与ab 等高.现将细绳剪断,之后A 向左滑上小车,B 向右滑动且恰好能冲到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已知A 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满足0.1≤μ≤0.3,g 取10m /s 2,求 (1)A 、B 离开弹簧瞬间的速率v A 、v B ; (2)圆弧轨道的半径R ; (3)A 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计算结果可含有μ). 【答案】(1)4m/s (2)0.32m(3) 当满足0.1≤μ<0.2时,Q 1=10μ ;当满足0.2≤μ≤0.3 时, 22111 ()22A A m v m M v -+ 【解析】 【分析】 (1)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求解两物体的速度;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求解圆弧轨道的半径R ;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关系求解恰好能共速的临界摩擦力因数的值,然后讨论求解热量Q. 【详解】 (1)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 由动量守恒定律: 0=A A B B m v m v - 由能量关系:22 11=22 P A A B B E m v m v - 解得v A =2m/s ;v B =4m/s (2)设B 经过d 点时速度为v d ,在d 点:2d B B v m g m R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2d 11=222 B B B B m v m v m g R +? 解得R=0.32m (3)设μ=μ1时A 恰好能滑到小车左端,其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 =()A A A m v m M v +由能量关系:()2 211122 A A A A m gL m v m M v μ= -+ 解得μ1=0.2

《第三章_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 A.5圈 B.60圈 C.100圈 D.3 600圈 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的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4.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 C.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 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5.如图3-17所示,在下面运动中,可以看作直线运动的是() A.沿笔直铁轨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B.踢到空中的足球 C.人造地球卫星 D.过山车 图3-17 6.下列各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约等于4.5m/s的是() A.正常成人行走 B.正常骑自行车 C.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D.正常运行的列车 7.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4︰9 B.4︰1 C.1︰4 D.9︰4 8.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 度()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9.如图3-18所示,是我国主要城市间的里程表(单位:km)。由图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北京与天津相距146 km B.B.南京与上海相距370 km C.北京与南京相距1417 km D.天津与上海相距1787 km 10.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在图3-19所示的各个图像中,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二.填空题(共22分) 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所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 2.“神舟六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3-20所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3s内飞行了0.6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m/s 4.观察图3-21甲可知汽车做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3-21乙),可知苹果做直线运动。 5.在“中学生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谁是冠军,众人注目。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计时少的人运动得快。应注意的是,观众与裁判员判断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在运动时间_________情况下,比较运动员运动的路程_________的方法;而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运动员跑的路程_________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_________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能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6.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他比赛时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__m/s。合 km/h。 7.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3-22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3-22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8.如图3-23是一个骑车者和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合理信息很多,请写 出其中的三条。 图 3-20 图 3-21 图 图 图 3-18 图3-19 A B C D

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一) 一、知识概述 本周我们将学习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解析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2、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3、参照物的选择 研究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不是真正不动的。自然界不存在绝对不动的物体。 (2)同一物体,由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描述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3)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该选择最合适的物体作参照物,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我们常把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研究运动的车上的物体运动时,可以选运动的车厢为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也就不同,巧妙地选取参照物,往往可以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 (4)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它不是另一个物体,而是同一物体。如果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说的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都是指这个物体相对于一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即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即我们说物体是静止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那我们说物体是运动的。可见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而言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因此,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不事先选择参照物,说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没有意义,也是不对的。 5、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例1、甲、乙、丙三人各驾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 B.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 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 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课后练习(含答案)(最新整理)

O A G 课后巩固提高 限时:45 分钟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1~3 为单选,4~6 为多选。每小题 8 分,共 48 分。) 1. 如图所示,在盛满水的试管中装有一个小蜡块,小蜡块所受浮力略大于重力,当用手握住A 端让试管在竖直平面内左右快速摆动时,关于蜡块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试管保持相对静止 B.向 B 端运动,可以到达 B 端 C.向A 端运动,可以到达A 端 D.无法确定 2.图中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盛水的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杯子经过最高点时,里面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是因为( ) A.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 B.水受的合力为零 C.水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使水做圆周运动 D.杯子特殊,杯底对水有吸引力 3.

gR 如图所示,汽车车厢顶部悬挂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当汽车以某一速率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弹簧长度为 L1,当汽车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桥面为圆弧形的凸形桥的最高点时,弹簧长度为 L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L1=L2B.L1>L2 C.L1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习题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熟练地运用动力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圆周运动问题。 2、学会分析圆周运动的临界状态的方法,理解临界状态并利用临界状态解决圆周运动问题。 3、理解外力所能提供的向心力和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根据理解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 【要点梳理】 要点一、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的圆周运动的临界状态 要点诠释: 1、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不变,它受到的切线方向的力必定为零,提供向心力的静摩擦力一定沿着半径指向圆心。这个静摩擦力的大小 2f ma mr ω==向,它正比于物体的质量、半径和角速度的平方。 当物体的转速大到一定的程度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若再增大角速度,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离心运动。 临界状态:物体恰好要相对滑动,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的状态。此时物体的角速度r g μω= (μ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可见临界角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与它到转轴的距离有关。 2、水平面上的变速圆周运动中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无论是加速圆周运动还是减速圆周运动,静摩擦力都不再沿着半径指向圆心,静摩擦力一定存在着一个切向分量改变速度的大小。如图是在水平圆盘上的物体减速和加速转动时静摩擦力的方向:(为了便于观察,将图像画成俯视图) 要点二、竖直面上的圆周运动的临界状态 要点诠释:

1.汽车过拱形桥 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中可以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对于变速圆周运动,需要特别注意几种具体情况下的临界状态。 例如:汽车通过半圆的拱形桥,讨论桥面受到压力的变化情况 (1)车在最高点的位置Ⅰ时对桥面的压力 对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R v m F mg N 2 =- 为了驾驶安全,桥面对车的支持力必须大于零,即0N F > 所以车的速度应满足关系gR v < 临界状态:汽车在最高点处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为零,此时汽车的速度gR v = 。 如果gR v =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汽车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速度沿着水平方向,满 足平抛运动的条件,所以从此位置开始,汽车将离开桥面做平抛运动,不会再落到桥面上。 (2)汽车沿着拱形桥面向下运动时车对于桥面的压力 当汽车在跨越最高点后的某一位置Ⅱ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N v mg sin F m R θ'?-= 解得汽车对于桥面压力的大小2 N v F mg sin m R θ'=?- 可见在汽车速度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角θ的不断减小,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不断减小。 临界状态:当2 arc v sin Rg θ=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减小到零。从此汽车离开桥面做斜下抛运动。 所以要使得汽车沿着斜面运动,其速度必须满足:0N F '>,即车的速度v gR 'sin <θ。 2.细线约束的小球在竖直面上的变速圆周运动 例如,用长为R 的细绳拴着质量是m 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物理】 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物理】简单机械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上的摩擦力是50N B.拉力的功率是50W C.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 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利用W=Fs计算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利用W有=Gh求出有用功,利用W额=W总﹣W有求出额外功,然后利用W额=fs计算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2)利用P =W t 求拉力做功功率;(3)由η= W W 有 总 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详解】 AC.拉力F做的功:W总=Fs=150N×3m=450J;有用功:W有用=Gh=500N×0.6m=300J,额外功:W额=W总﹣W有用=450J﹣300J=150J,由W额=fs可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 擦力:f=W s 额= 150 3 J m =50N,故A正确、C错误;B.拉力的功率:P= W t 总= 450 6 J s =75W,故B错;D.斜面的机械效率:η= 300 450 W J W J 有 总 = ×100% 66.7%,故D错误.故 选A.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10N,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为75N 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 D.提升200N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F=1 3 (G+G动)= 1 3 ×(140N+10N)=50N,故A错误; 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B错误;C.拉力做功:W总=Fs=50N×6m=300J, 有用功:W有用=Gh=140N×2m=28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W 有用 总 ×100%= 280J 300J ×100%≈93.3%,故C正确。 D.提升200N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η=W W 有用 总 = Gh Gh G h + 动 = G G G + 动 可知滑轮组机 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 3.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省力 C.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D.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 【答案】B 【解析】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S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是为了省力. 故选B. 4.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