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资料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资料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资料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资料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刘旭光

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

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一、自然。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其东部(通常称为陇东地区)的天水、庆阳与平凉地区,处黄土高原之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渭河与泾河穿过该地区,气候较为温润。南部为陇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秦岭与岷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多山而险峻,也是连接四川与陕甘的必经之路,在文化也是也是连接藏汉的中间地带。陇中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由渭河、洮河、黄河三河谷地为主体的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处于中心,北接河西走廊,东连陇东,西通青海。甘肃西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聚居于此,此地以高原风光胜,以民族文化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地区有深厚的根基。陇中往北为河西地区,该地区延河西走廊展开,地貌丰富,高原、大山、冰川、草场、大漠、戈壁、绿洲相间而布,此地区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自古是汉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结处,也是

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再向北是酒泉与敦煌地区,地处温带荒漠,地貌以沙漠与戈壁,还有绿洲为主。从地理上讲,甘肃省是一个从南向北,从亚热带向温带荒漠逐渐过度的气候,地貌变化丰富多姿,以此为基础,植被变化与民族分布,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

甘肃省的历史底蕴也异常的雄厚,由于地处西域地区与中原文化区的交接地带,因此,甘肃这块土地上凝聚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与其它民族的交往史,它一方面凝结着汉文化在边陲地区的独特呈现,一方面也是汉文化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的前哨,它更是西部各民族吸收汉文化的地方,因此,甘肃这方土地上曾发生出这样一些重大的历史文化事件:首先,由于它地处黄河上游,渭河穿境而过,所以,可以说是这块土地孕育并滋养了华夏文明,陇东和天水地区就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其次,这块土地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交流的遗迹,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丝绸之路这条文化交流之路就是见证,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看到佛教传向中原地区的历史,纵贯甘肃全境的无数佛教石窟就是见证;它也是汉民族展示自己力量的一个舞台,汉长城和明长城的终点都在甘肃,而且军镇和古代兵城散布于甘肃各地;它更是西域各民族展示自身的舞台,藏族的佛教文化,回族的伊斯兰文化,蒙古族、裕固族等二十多个民族,还有古代的各少数民族,如党项、吐谷浑、楼兰,回鹘等都留下了他们的文化遗迹。最终,所有这一些历史文化的意蕴又汇集为一个点——敦煌,它是历史的凝聚点,也是文化的凝聚点。

在这样一种地理格局与历史底蕴之上,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异常雄厚,而且,这种人文旅游资源与地理格局相呼应,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我们分为四个板块进行分析。

三、陇东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当代旅游价值

陇东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这得益于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该地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源头性的地位,是炎黄部落的发祥地,特别是穿越该地区的渭河谷地,是华夏文明早期的栖息地,而且这个地区是甘肃与陕西与交接地区,也是从中原文化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部,因此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这个地区是以历史积淀与文化遗迹见长。

这个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中心是天水市与平凉市,所依托的重点资源是天水麦积山石窟与平凉道教圣地崆峒山。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保存有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384-417年)到明清为止的历代石窟149个,雕像7000余尊,壁画1300平米,被寓为“东方雕陈列馆”,其中泥塑最负盛名,与其它三大石窟相比,兼雕兼塑,在艺术传播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麦积山所处位置自然风光优美,群峰青翠,温润多雨,植被茂密,称秦州林泉之冠。此山因酷似农家之麦堆而得名,山壁陡峭,佛像依峭壁而雕,加之常年云雾缭绕,佛因云而弥远,云因佛而显辉,颇显佛国之庄严与神秘。这种自然景观与佛像艺术的交融在四大石窟之中是唯一的,加上与之相邻的仙人崖等自然风光景区与其相互辉映,因此它既有文化艺术旅游的价值,也有自然风光游的价值,是这个地区旅游资源的重心所在。

天水本身是历史文化古城,原名秦州,是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名城,该城有“羲皇故里”之称,城中有伏羲庙,是国内最早、得到公认的伏羲宗祠,也是海内外华人认祖归宗的圣地。庙内每年的正月十五与农历五月十三都有大型的祭典活动,现已扩展为伏羲文化节。城杜甫曾居住过的杜甫草堂与颇具规模的道观玉泉观,都具有相当的人文旅游价值,与伏羲庙共同构成天水市内的人文旅游资源。与天水互为猗角的平凉市,其重点旅游资源为崆峒山。崆峒山是道教文化圣地,历史悠久,相传为黄帝得道处,山上道观林立,景色怡人,道教文化遗迹与宗教活动是该处人文旅游资源的重点,可以与天水共同构成陇东人文旅游资源的骨干。

从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天水地区与其相邻的陇南地区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文资源——三国文化。该地区属于川甘交接地带,正好是三国时期蜀魏交战的地区,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数次伐魏都是在这个地区与魏交战,五丈原、街亭等古战场都在本区。因此,发

展三国文化旅游也是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之一。

就人文历史价值而言,陇东地区是最深厚也是最具开发性的,该地区作为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和展开地,它的重要性毋须多说的。就其当代旅游价值而言,它可以满足当代人三个方面的人文需要,首先是文化寻根与民族寻根。随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对民族起源的追思和民族文化起源的探寻已经成为一个热潮,伏羲文化,八卦文化,对每一个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炎黄子孙来说,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它们的人文历史价值是超时代的,而对它们的追问与探源,构成了它们在当代的旅游价值。其次,与这种文化寻根相应,大地湾文化遗址又能够满足在文化寻根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考古的要求,这就把文化寻根与上古文化遗迹考古结合在了一起,从而使两者都增强了旅游吸引力。再加上这个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特别是三国文化,盛唐文化,使得历史考古与文化的地域体验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凸现出了这个地区在文化考古与历史考古方面所具有吸引力与潜力,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历史素养的提高,它们势必成为富有当代旅游价值的热点地区。第三,宗教艺术文化资源。特别是麦积山的佛教文化艺术资源与崆峒山的道教文化艺术资源,它们都是极具人文历史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在宗教上和艺术上,都是久负盛名的名胜之地,它们的当代旅游价值必将随着人文旅游的发展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陇中与甘南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当代价值

从陇东地区向西北方向前进,我们就到了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兰州市古称金城,是西北地区重工业和商业中心,也是古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兰州市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穿城而过。南面有五泉山,林木蔽天,泉水甘美,景色清幽,是兰州第一胜景。山上有寺庙五座,依山而建,绵延不绝。北面有白塔山,因山上有白塔而得名,山上梵宇遍布,钟声不绝于耳,更有以索靖、张芝作品为核心的兰州碑林,尽收淳华阁帖与西北书法之精萃。登上白塔山顶,兰州全景尽收眼底,白云孤城,落日长河,实为登临休闲之胜地,更兼此山自1958年辟为公园以来,经过兰州人民近50年的不断绿化,山上已林木参天,在植被缺乏的周边环境中,令人感叹人工之奇。山上还有缆车横跨黄河,壮观惊险。近年来,兰州市依黄河沿岸而建成黄河风情线,黄河母亲、搏浪等著名雕塑依河而布,有黄河水车、羊皮筏子漂流等旅游项目,还有回汉群众自发的民歌花儿会。落日时分,夕阳无限;河山相应,灯桥互辉;更有清风拂面,歌声缭绕,黄河风情颇令人心醉。

在兰州周边,还有两处人文胜景,共同构成兰州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一是离兰州市区约40余公里的兴隆山,此地是以原始的温带针叶林为主的自然景观,清泉甘冽,古木参天,雪山远立,云气氤氲,各种野生动物时现林中,景观迷人,是感受温带森林、避暑消夏的胜地。除自然景观外,此地还有成吉思汗的陵寝,与之相对的栖霞山上还有清初《西游原旨》的作者刘一明道人的曾主持过的道观,深山访道,颇有“云深不知处”的野意。兰州的另一处人文胜景是居刘家峡水库上游的炳灵寺石窟。该窟始凿于公元420年(西秦建弘元年),是我国所能考证的最早开凿的石窟。“炳灵”为藏语十万之意,其中有佛像694尊,泥塑82尊,壁画900余平米,颇具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该窟紧临水库,乘船方可到达,船程约二小时,沿途峭壁林立,奇峰对峙,水蚀与风蚀地貌千奇百怪,素有小三峡之称,湖光山色与石窟艺术相佐相伴,是此处人文景观的特点所在。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另一个版块是地处兰州西南的以临夏市与夏河县为中心的甘南地区。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缘,处甘青川三省之间,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别具特色,其人文资源的核心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族风情和夏河县的藏传佛教圣地拉卜愣寺。临夏市是回族集居区,市区建筑富有伊斯兰风格,各色民族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州内还有一些风景区定期有民歌花儿会,是体验西北民族风情的胜地。与之相伴的是相距不远的夏河县拉卜愣寺,该寺是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依山而建,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因建筑顶端全部嵌金而

显得金碧辉煌。该寺是藏传佛教的学术中心,宗教气息浓郁,宗教艺术发达,定期有大型宗教活动如晒佛节等,是感受藏传佛教文化氛围,欣赏藏传佛教艺术的圣地。而且此地紧临桑科草原,游览寺院之后可以信马游缰,夜宿藏包,颇能感受高原山河与草原风光,是体验青藏高原风情与牧民生活的绝好去处。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陇中与甘南地区的特点在于民族风情、高原风光、宗教艺术。它的优势在于,它们围绕省会城市兰州而展开,因此旅游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便利,线路开发成熟。资源的重点在于兰州及其周边富于西北特色风光与人文遗迹,重中之重是拉卜愣寺的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将它们与高原风光,民族风情结合起来,将人文旅游与自然风光游结合起来,这是这个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就其当代旅游价值而言,它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它的桥梁作用上,它下接陇东,上接河西,具有中介作用,而它自身的当代旅游价值也不容忽视,它自身是对西北人文旅游资源的一个浓缩,兰州是西北城市的代表,穿城而过的黄河可以满足非黄河地区的人对黄河文化的向往,兴隆山可以作为温带原始森林的代表,炳灵寺堪为西北佛教石窟艺术的一个缩影,而拉卜愣寺所代表的宗教文化与高原民族风情也是极富代表性,再加上具有“小麦加”之称的临夏城所体现出的伊斯兰文化风情,因此对于那些对于西北地区的神秘想作一个概览的人来说,这个人文旅游板块是一个好选择。

五、河西走廊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当代价值

自兰州向西北方向前进就到了沿河西走廊人文旅游区,该区包括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等自古以来西部边陲的重要城市,是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必经之路,自古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接处,是东西贸易的中转站。它的旅游资源结合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石窟艺术、历史考古等,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兰州出发趋车穿越祁连山最南边的山口乌鞘岭,就开始进入河西走廊。乌鞘岭就是传说中的周穆王会西王母处,此地海拔3000余米,草场辽阔,雪山高耸,牛羊遍野,野马成群。入夏时分,油菜花遍野开放,白云、蓝天、雪山、黄花,加之西风古道瘦马之意境,且有古长城踪迹伴随左右,实为领略西部风光之绝佳之处。过乌鞘岭不久就可进入河西走廊。

首先是历史文化古城武威。武威古称凉州,是丝绸之路要塞,也是西部边陲军事重镇和边贸中心。它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史上曾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佛教进入中原的中转站和中心,高僧鸠摩罗什曾长住近二十年译经,市中心的罗什塔和罗什冢是世界佛教徒常往的祭扫之地。该市历史古迹众多,最富特色的是皇娘娘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庙(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庙建筑群之一,现为博物馆,富藏历代文人题记,举世闻名的西夏碑就收藏其中),还有雷台道观,享誉世界的马踏飞燕(中国旅游的标志)就是出土于此。武威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辟有沙漠公园供游人游玩,是享受沙漠风情的好地方。武威盛产瓜果,农业发达,适于葡萄种植,加上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水质好,因此酿酒业发达,白酒和葡萄酒酿造久负盛名。

沿河西走廊继续向西,就到了丝绸之路重镇张掖,西汉时期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丝绸古道之重镇,西北交通之咽喉。该城的人文景观有黑水国西汉墓群,大佛寺(寺内有中国最大之卧佛)等名胜,该城布局富有边塞军镇特色,城中心为钟楼,四方有城门。张掖近处的山丹县有著名的山丹军马场,是国内唯一可以看到万马奔腾景象的地方。毗邻的肃南藏族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寺牧区是张掖地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草原风光、裕固族风情和石窟艺术三位一体。游客可欣赏祁连雪峰、草原风光;在裕固族帐篷内,品尝民族餐饮,观看民族歌舞;在草原上骑马游乐,并参观马蹄寺石窟艺术。

出张掖向西可达酒泉市,一路之上可领略戈壁风光、雅丹地貌与海市蜃楼景观,茫茫戈壁,一望无垠,静寂无限,间或有绿洲出现,就是一个小城市,穿城而过,马上又投入到无生命带中。酒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素有“戈壁绿洲”之称,

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酒泉主要名胜古迹有酒泉公园、钟鼓楼、酒泉博物馆、东晋壁画墓等。酒泉公园是一座有2000年以上历史的古迹园林,园里的酒泉原名金泉,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山前倾斜平原上,泉旁一碑,上书“西汉胜迹”四字,相传西汉名将霍去病征匈奴凯旋,返至酒泉,汉武帝派人送来一罐御酒以示慰劳,霍去病不愿独饮,将御酒倒人泉中与将土分享,酒泉也因此得名。酒泉城也是典型的西域军镇格局,现在是一个工业城市,也是一个科技城,现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闻名于世。

自酒泉往西北方向前进,穿越茫茫戈壁,可到达举世闻名的嘉峪关。嘉峪关位于嘉峪关市西南隅嘉峪山麓,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嘉峪关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作为“河西第一隘口”,是古往今来的军事要塞。嘉裕关城南枕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锁紫如铸铜的马鬃山,南北之间有两翼伸展的长城切断东西走向的河西走廊。关内外有众多的城堡、烽火台,地势险要,固若金汤,号称“天下雄关”,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城设计精巧,建造严谨,关城有东西两城楼、四个角楼等,城墙高11,7米,总长733.3米,关城面积33500余平方米。东城楼的瓮城外有关帝庙、文昌阁等清代建筑,登城楼可远眺祁连雪山、戈壁瀚海。附近有黑山石刻画像和魏晋壁画墓等多处名胜古迹。

从武威到嘉裕关构成了沿河西走廊展开的人文胜景,雪山、戈壁、沙漠、绿洲等自然风光与古道、残垣、边关、佛国、石窟、古墓为主体的人文风光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民族风情、地域风情,构成了河西走廊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些人文旅游资源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是最能体现西部风情的地区,在这个地区汇集了西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只要穿越河西走廊,就意味着既穿越了丝绸之路,也穿越了长城,穿越了边塞,也穿越了两千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只要到过了河西走廊,就可以说到过了西部。

六、敦煌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当代价值

敦煌位于甘肃西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北最著名的旅游城市。敦煌石窟举世闻名,敦煌学已成国际显学,其主景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后经历代增修。窟中主要艺术晶为雕塑和壁画。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有“丝路明珠”之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她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是佛教艺术的巅峰。置身于莫高窟中,佛国之庄严神秘,艺术之俊美崇高,文化之宏大深厚,令人身陷其中,有不知今夕何夕之叹。敦煌除莫高窟外、还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等佛教艺术胜地,其他名胜古迹有敦煌故城遗址、白马塔、阳关古城和玉门关,以及汉代烽火台等。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人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然后是阳关。阳关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时期,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与玉门关南北呼应,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和通道。唐代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阳关随之被废弃,逐渐荒芜并消失。如今只剩下“阳关耳目”墩墩山烽燧孤立于大漠戈壁之上。多数人都是先从唐代诗人王维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首次知晓阳关的大名,而一曲如泣如诉的《阳关三叠》更使阳关成为了绝域荒凉的代名词。如今阳关关城早已湮没,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砂质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残高4.7米,底长宽8米。遗址周围看不到断垣残壁,只有在沙丘之

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墩台南侧,是一片四、五公里见方的凹地,人称“古董滩”,到处可见碎瓦残片,让人不由自主回忆起丝路上阵阵悠远亘古的驼铃。阳关附近有南湖,也是是西汉以出天马而闻名的渥洼池,和葡萄长廊,风格独特,在这里可以探访当地民俗。阳关与玉门关,在民族文化中饱含深情,是怀古抒怀之绝佳之境。

敦煌的人文景观还有榆林窟值得一览。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无几,现存彩塑多为后代重修或重塑。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彩塑、壁画的制作等方面,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敦煌地区的人文价值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100年以来,已经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是西部最具有国际性旅游价值的地方,它的当代人文旅游价值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说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到过敦煌,那么他的文化之旅就是不完全的。它已不单单是一个历史修养、艺术熏陶问题,它的显赫地位使得它已经成为文化人心目中的圣地,对它的敬仰已经到了宗教的地步,它本身已成为一种愿望,而不是一种价值。

从人文旅游资源的宏观角度来看,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可分为陇东、兰州——甘南、河西走廊、敦煌四大块。各有特色,陇东以人文历史胜,甘南以宗教与民族风情胜,河西以域外风情与人文历史胜,敦煌以历史与艺术胜。各区又有互补,兰州的人文旅游和甘南的民族风情游结合起来,河西走廓旅游本身和敦煌游也是融为一体的。这就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以敦煌为重点,以天水为支撑,以甘南为辅助的旅游格局,可分为东南西三线。东线:到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庙、秦安大地湾遗址等,以平凉崆峒山为辅;南线:为兰州、临夏、夏河的宗教和民族风情旅游线,以兰州近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辅;西线:经武威、张掖、嘉峪关等历史文化名城到敦煌。现在甘肃省对人文景观的开发,除传统的丝绸之路全线精华旅游线路(西安一兰州(夏河)—嘉峪关——敦煌一吐鲁番——乌鲁木齐)外,还在完善河西“丝路画廊”和“大漠黄河风情”旅游线,并推出了宁夏一甘南回藏风情、草原风光旅游线和天水一平凉一庆阳丝路胜迹、黄土风情、寻根朝觐旅游线等。虽然甘肃的人文景观过于分散,基础设施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但其人文旅游资源与价值,无愧为祖国大西北人文旅游的明珠。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 特征文本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刘旭光 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 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一、自然。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其东部(通常称为陇东地区)的天水、庆阳与平凉地区,处黄土高原之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渭河与泾河穿过该地区,气候较为温润。南部为陇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秦岭与岷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多山而险峻,也是连接四川与陕甘的必经之路,在文化也是也是连接藏汉的中间地带。陇中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由渭河、洮河、黄河三河谷地为主体的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处于中心,北接河西走廊,东连陇东,西通青海。甘肃西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聚居于此,此地以高原风光胜,以民族文化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地区有深厚的根基。陇中往北为河西地区,该地区延河西走廊展开,地貌丰富,高原、大山、冰川、草场、大漠、戈壁、绿洲相间而布,此地区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自古是汉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结处,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再向北是酒泉与敦煌地区,地处温带荒漠,地貌以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刘旭光 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 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一、自然。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其东部(通常称为陇东地区)的天水、庆阳与平凉地区,处黄土高原之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渭河与泾河穿过该地区,气候较为温润。南部为陇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秦岭与岷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多山而险峻,也是连接四川与陕甘的必经之路,在文化也是也是连接藏汉的中间地带。陇中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由渭河、洮河、黄河三河谷地为主体的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处于中心,北接河西走廊,东连陇东,西通青海。甘肃西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聚居于此,此地以高原风光胜,以民族文化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地区有深厚的根基。陇中往北为河西地区,该地区延河西走廊展开,地貌丰富,高原、大山、冰川、草场、大漠、戈壁、绿洲相间而布,此地区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自古是汉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结处,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再向北是酒泉与敦煌地区,地处温带荒漠,地貌以沙漠与戈壁,还有绿洲为主。从地理上讲,甘肃省是一个从南向北,从亚热带向温带荒漠逐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4、各大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型的典型主题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 经济: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别 社会文化: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3、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特别是地价的上涨 环境上,可能造成人口拥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 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社会文化上:干扰当地人的生活,对当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留下 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 3、狂热交换的旅游产品 4、价格 入境旅游市场特点:我国国际空日元市场的市场格局转为亚洲国家为主。 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天消费量较高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旅游外汇增速快于入境旅游人次增速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1、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比重大 3、旅游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水平低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水平还会继续提高,旅游的地域分布将向中西部扩展

出境旅游的特点:1、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 2、因私出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大 3、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4、出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支出额大 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出境旅游市场将会持续成长,出境旅游人次将会继续增加,而且出境旅游的人员范围和旅游目的地也将会继续扩大

人文旅游的特点

人文旅游的特点: 1.综合性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如山岳景观是由高耸挺拔的山体与林地、云雾等组成;峡谷景观是由谷地、河水及林地组成;一些气象、天象景观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彩虹、夕阳、佛光等,都是阳光光线与一定质量的大气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景观形成因素都有相对不确定性,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应注意不同因素作用条件的满足。人文旅游资源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由于单一资源的开发往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常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开发,以形成互补优势。如西湖风景区虽然以湖泊为主,但还包括山丘、林地、古建、古桥等一系列资源类型。这些资源类型上虽有所不同,但开发中都应服从于一致的主题,资源类型间达到协调统一。 综合性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都应具备整体的眼光,用联系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开发中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行破坏式开发建设;保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由以下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纬度、地貌、海陆位置等)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貌、水文、动植物出现地域分异,从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出现地域性。如赤道雨林景观、温带大陆内部的荒漠景观、南极的冰原景观等分别出现于不同的地表区域。其次,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地域性是旅游流产生的根本因素。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而旅游者天生有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旅游者在一定的条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概论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概论 期中作业 1、请分析莫高窟艺术在不同的三个时期他所表现得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哪些差别? 参考资料: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 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 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 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 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 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 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2、请分析兰州黄河风情线开发中的文化旅游资源的不足与对策。 参考资料: 兰州市政府规划了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4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于2000年开始动工建设。不到8年时间,黄河两岸相继建成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黄河母亲雕塑、绿色希望雕塑、西游记雕塑、平沙落雁雕塑、近水广场、亲水平台、东湖音乐喷泉、黄河音乐喷泉、人与自然广场,以及龙源园、体育公园、春园、秋园、夏园、冬园、绿色公园和其他沿河景观。 兰州的黄河风情线与其他城市的一些景点相比,还存在着总体规划亟待完善、多头管理导致责任不明等问题,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黄河风情线还有亟待提升改造的地方。

甘肃省旅游资源及投资发展环境介绍

前言 甘肃省旅游资源及投资发展环境介绍 甘肃省旅游 甘肃简称“甘”或“陇”,是取古甘州(今张掖)和古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区,包括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的广大范围;地形狭长,两头稍大,中间细长,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版图之中;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接青海、新疆,北与内蒙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最窄处仅25公里,海拔最低500米,最高近5000米,由东南向西北斜长绵亘。全省辖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2008年底总人口为2628.12万人,有汉,回,藏,蒙古,裕固,东乡,保安等45个民族成分,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为甘肃特有的民族。甘肃是华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早开展东西方经济文化和各民族间交流的开放地区。自古以来商贾云集,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横贯全境。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悠久的历史赋予了甘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文化瑰宝。 ●丰富的旅游资源 甘肃地域广阔,地貌类型齐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风情浓郁。与其它省区相比,甘肃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种类齐全,品位较高,地域特色明显;自然风光、古代文化遗迹、当代民俗风情,种类繁多,独具特色,被誉为丝绸之路旅游的黄金路段。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遗址,让人产生不尽的遐想;黄土高坡、大漠戈壁、冰川雪山,以及裕固、回、藏等少数民族风情,更使人流连忘返。按旅游活动主题,甘肃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为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俗甘肃、现代甘肃四个方面和20个基本类型,是甘肃向外界重点宣传推介的“精品旅游,多彩甘肃”的主要内容。到甘肃来,将会让您实现“触摸历史、品味文化、游历山水、感受风情”的梦想。 文化甘肃在甘肃这块土地上,曾经历了伏羲文化的启蒙,周文化和先秦文化的提升和拓展,秦汉文化、长城文化和三国文化的洗礼,大唐文化的熏陶,东西文化的汇聚和近代文明的传播,为甘肃的历史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甘肃是古代东西方联系的纽带,汉唐以来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散布在丝绸之路甘肃沿线的著名文物古迹有莫高窟、玉门关、阳关、榆林窟、锁阳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张掖大佛寺、马蹄寺、武威文庙、雷台汉墓、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平凉崆峒山、夏河拉卜楞寺等品位极高、价值极大的历史文化遗迹,被誉为文物大省、石窟之乡。 山水甘肃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形狭长、气候多样,有八个气候类型区,植被种类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学家认为,甘肃是最丰富的地质和地表特征博物馆,从旅游角度分析,这些地貌特征都极具观赏性和开发价值,甘肃不仅有面积广大的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草原森林、世界上距城市最近的冰川雪山,而且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如武都万象洞;丹霞地貌,如永靖黄河三峡、景泰石林、兰州天斧沙宫;雅丹地貌,如敦煌的魔鬼城,以及甘肃南部数以百计的绿色峡谷群。多种地貌类型使甘肃的山水风光旅游产品具有了选择的多样性。

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特点: ①多样性②吸引力的定向性③垄断性④易损性⑤可创新性 旅游业的特点:1综合性产业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产业3。政策性较强的产业4。脆弱性产业。旅游活动的要素 1.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要素 2.旅游活动体系的构成要素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1.旅行目的(消遣型,因公差旅型和因私事物型三大类型)。2.运输价格 3.旅行距离4.旅行偏好和经验 旅游企业的类型1。直接旅游企业2间接旅游企业。 旅游景点的类型 1.按照旅游景点的设立性质,可将其划分为商业性旅游景点和公益性旅游景点。 ①商业性旅游景点是投资者完全出于营利目的而建造和经营的旅游景点,因而这类旅游景点纯属企业性质,②公益性旅游景点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出于社会公益目的而建造和营理的旅游景点。2.按照旅游景点所依赖的吸引因素的成因可 将其划分为自然旅游景点和人造(人文) 旅游景点。3.按照旅游景点所含内容 的复杂程度,可将划分为单一型旅游景 点和复合型旅游景点。4.按照旅游景 点的内容或表现形式,可将划分为①古 代遗迹②历史建筑③博物馆④美术馆 ⑤公园和花园⑥野生动物园区⑦主题 公园⑧早期产业旧址5.按照旅游景点 的质量等级进行类别划分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生理, 安全,爱的,受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①身体方 面的动机②文化方面的动机③人际方 面的动机④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⑤ 购物方面的动机,其中最主要的三种心 理类型,依赖性②冒险性③中间型 游资源分类;(根据内容性)1。 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3社 会旅游资源(根据本身再生性)1。 可在生性,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根 据存在状态)现实的,潜在的旅游资 源(根据品位或级别)世界级,国家 级,省级,市(县)级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构成:三大支柱”①旅行 社②交通客运③住宿㈡“五大部门①旅 行社②交通客运③住宿④旅游景点⑤ 旅游管理组织㈢我国旅游业的基本构 成:①交通运输②旅游景点③住宿服务 ④餐饮服务⑤旅游纪念品/用品零售部 门⑥娱乐服务⑦旅行社⑧旅游行政机 构和旅游行业组织。 消遣性旅游者:①人数多,比重大 ②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③拥有较大程 度的选择自由④对价敏感.因公差旅型 旅游者(1)出游频率高(2)出游活动无季 节性(3)出行活动的自由度小(4)消费水 平高(5)价格敏感度低 旅游交通的主要旅行方式: 汽 车,航空,铁路,轮船※我国国际旅 游局1982年8 目前世界旅游组织有将近500个成 1841 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 租火车的方式,这次旅游活动的参加者 多达570人,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与 1841年的活动相比1845年的商业性尝 试的组织特点:1.商业性 2.长途过夜 3. 编写指南 4.导游服务. 旅游的影响:经济影响,社会文 化影响,环境影响.

西北地区甘肃旅游必玩 西北旅游资源盘点

西北甘肃旅游必玩西北旅游旅游资源盘点 去西北旅游,是许多人的梦想。因为在很多时候,西北地区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有纯净,有雄浑,有壮丽,也有超凡脱俗,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景点,不论是艺术成就还是民俗特色,亦或是地理奇观和红色旅游景点,西北的旅游资源都堪称叹为观止。 而在整个西北旅游中,甘肃旅游资源因为丰富多样性,而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捧。在甘肃诸多的旅游景区中,有十大景点是甘肃旅游不得不去的必玩项目,盖因为这些景点都代表着某个旅游类型下的顶点。

甘肃旅游中佛教艺术的宝藏——敦煌莫高窟 甘肃旅游中知名度最广的非敦煌莫属,说到敦煌就不得不提及莫高窟,西北旅游中,莫高窟在规模数量、艺术成就上远超其它石窟,堪称中国石窟文化之首,石窟文化艺术积淀深厚,其在岁月的雕琢中也愈发古韵悠长,融汇壁画、泥质彩塑、洞窟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这种来自时间和艺术实践的演化形成了敦煌莫高窟无与伦比的美。不论是佛教信徒还是单纯的艺术爱好者,甚至是单纯组团游游客,都无一不被这深厚的历史积淀所震撼着。

甘肃旅行必玩的瑰丽风景——张掖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可谓古代地址标本之一,它在我国境内分布广泛,在云南、青海、贵州、四川、福建等地都有分布。然而,最值得赏玩的,则非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莫属。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以造型丰富、面积巨大、色彩多样而为人所熟知,其色彩鲜艳绚丽,近看粗犷奇崛大气磅礴,远观雄浑壮丽,不论是怎么玩,都是西北旅游必去的景点之一。 甘肃游玩必去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对一个关隘来说,天下第一关无疑是一大盛名,但这一盛名用在嘉峪关身上,却是名副其实。嘉峪关城墙横贯大漠,北连黑山悬壁长城,若论险要奇崛,天下关隘无出其左右。嘉峪关建筑雄伟壮观,关外苍凉雄奇,登上关隘城墙,便似徜徉于历史长河中,静听往昔的沙场征战和北风潇潇。天下雄奇,嘉峪关观止矣。 甘肃旅游必去的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崆峒,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门派之一,实际上,崆峒武术也的确是我国著名武术文化之一。当然,最值得赏玩的,还是崆峒山无与伦比的道教文化,是西北乃至全国不得不去的道教名山,游遍崆峒山,你会发现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建筑、艺术都能在其中便览,特别是当道教文化和西北风貌结合时,其中的游览感受和江南等地的体验又截然不同。 甘肃旅游必玩的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第七讲人文旅游资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别和内涵 [教学重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别与内涵 [教学难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价值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外显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比分析 复习前面讲述的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分类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旅游资源的特点:整体性、地域性、可创性、易损性 根据基本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赋予的、具有美学、科学意义的自然遗产。 一、人文旅游资源概念 1、概念: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有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人为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的特点。 1、人为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人为建造的,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科技、生产方式、文学艺术等的结晶和体现,是人类发展史的载体,是研究人类发展史的主要资料。 2、时代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因此,人文旅游资源的产生与它的时代有关,体现了当时的科学水平、生产能力、审美标准和道德风范。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资源的性质、风格和建筑方式是不同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3、民族性 人文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特征,不同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很大区别。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各民族都形成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

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

英 国 人 文 旅 游 资 源 的 特 征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学号:1011224938 姓名:潘莉莉 成绩:

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特征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国内与国外旅游业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走出国门去体验外国的风土人情。而英国作为一个历史十分悠久、在历史上及在当今世界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国家,其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了解英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游览英国更能增长我们的眼界,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关键词:英国人文旅游资源交际礼仪民俗传统旅游景点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十分发达。旅行社、旅馆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都得益于发展迅速的旅游业。英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它的多种有利条件是分不开的。首先它拥有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其次,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交际语言,外国游客到英国旅游语言障碍不大。再次,英国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既有伦敦、伯明翰等著名的城市,又有风光绮丽的农村。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诸多古迹,对外国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最后,英国政府重视法展旅游业,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措施。政府及民间的旅游组织十分完善。英国对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十分的规范化,富有特色在英国任何一个名胜古迹,都设有“旅游者咨询中心”,负责想游客免费提供各种咨询、赠送图文并茂的旅游图,并帮助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预订旅馆和车票。为了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旅游者的需要,英国旅游业也实现了多层次的、全面的服务。此外英国旅游部门还十分注意根据英国人的特点经营旅游点,注重文

甘肃旅游市场分析及策略

甘肃旅游业市场分析及策略选择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甘肃旅游业概述 1.1.2甘肃旅游业迅速发展................................ 1.1.3旅游业得到甘肃政府高度重视... 1.1.4甘肃旅游业研究意义................................. 1.2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甘肃旅游业分析........................................ 2.1 甘肃旅游业现状STWO分析 .............................. 2.1.1优势分析 2.1.2劣势分析 2.1.3威胁分析 2.1.4机遇分析 2.2 甘肃旅游业发展症结....................... 第三章甘肃旅游消费者产业链分析分析..................... 3.1不同类型消费者分析 3.2产业链分析 第四章甘肃旅游战略选择.................................... 4.1 STP战略

4.2大旅行战略 4.3增长极战略 4.4品牌战略营销 结论............................................................ 致谢............................................................参考文献........................................................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特点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 (一)地域性与广域性 旅游者之所以产生旅游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资源存在地域差异。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地域特色越突出,旅游吸引力越大。 旅游资源的地域上的特征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地带性差异以自然旅游资源中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较为明显。如我国植被从南致北沿纬度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寒带针叶林;气候方面:炎热地区高山旅游景区夏季的冷爽气候、可以使其成为夏季避暑最佳地,高纬度地区旅游景区可以成为避暑胜地,而低纬度地区的风景区可以成为避寒胜地。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也呈现地带性特征,如居民建筑中,南方的竹楼、华北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牧区的蒙古包等。非地带性差异主要以大多数旅游资源表现得较为突出。如古人类遗址、古城镇的分布等。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我国南方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景观的差异性;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的冰天雪地、林海雪原、高山冰川资源;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椰林竹楼;广阔的草原、偏僻的山区、一望无垠的荒沙上的原始,纯朴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山水方面的“北雄、南秀、西旷、东密”的景观特色和植物、动物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布的地带性特点等,无不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地球上的每个区域几乎都有。地上有名山秀水、流泉瀑布、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下有溶洞、暗河、温泉等;天空有瞬息万变的天象、气象景观;海洋有美丽的礁岛怪石、迷人的浅海沙滩、奇特的海洋生物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城市有现代化建筑、先进的科技园、现代化工厂等;乡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等,不仅亚洲、欧洲、北美洲旅游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非洲、南美洲、甚至南极洲这些旅游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都有旅游资源存在,只不过没有开发出来而己。 (二)季节性 由于受地理纬度、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特别是自然景观)常常会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对旅客旅游兴趣的吸引力也各不相同。表现在

甘肃省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前景分析

甘肃省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正在向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强和规模最大的旅游业产业靠近。西部旅游资源是21世纪开发西部建设的后备资源和潜力所在,甘肃地区民族风情浓郁,山川自然风光独特,历史人文景观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和竞争。本文通过介绍甘肃旅游资源概况,分析了甘肃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资源优势与短板,对甘肃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展望,试图通过四个方面进行资源挖掘:加大资源开发与整合力度,供给复合型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地及沿线地区的公共设施及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旅游产品的品牌化程度及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资源规划布局。 关键词:甘肃省;旅游资源;前景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入经济转型新阶段,绿色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新潮流,而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之一,伴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引领着时代经济的风向标。纵观近几年甘肃旅游业虽发展迅猛发展,并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即使如此,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甘肃省旅游资源布局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本文通过介绍甘肃省旅游资源概况,通过优劣对比分析,针对甘肃旅游业规划发展进行展望。 1 甘肃省旅游资源情况 1.1 自然资源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域辽阔,自然风光独特,历史古迹众多,甘肃除了没有海岛资源之外,它拥有其他各省地区所有的旅游资源类型,而且是丝绸之路、黄河风情和青藏旅游线的必经之路。甘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傲立天地的雪峰、绿草如茵的草原、广阔无垠的戈壁,枝繁叶茂的森林,有河山带砺的黄河,有碧波荡漾的湖泊,还有西北果香诱人的瓜果。我国三大高原是甘肃的交汇带,分别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而且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也是经过甘肃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为我省的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文旅游资源教案

人文旅游资源教案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一、图片导入 对比播放我国自然旅游资源(黄山、九寨沟、杭州西湖等)和人文旅游资源(北京故宫、长城、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等),请同学们谈谈这两类旅游资源各自的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是我国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同学们应该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导入新课 二、新授 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第四节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古都名城、古代工程、古代建筑、宗教古迹、古典园林、文化习俗、风土民情、土特产品和工艺品等。 一、古都名城 1、城市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师简要介绍城市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认识城市出现的必然性。 2、我国政府三次公布了99 座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 学生读表2-1,认识我国主要历史文化名城。 3、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安阳。多媒体出示七大古都,名称和城市景观图片,师生共同讨论,归纳七大古都在历史上的影响,可见展示各自的旅游特色,使学生加深理解。 二、文物遗址 1、古人类文化遗址 通过课前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复习中国历史知识,在课堂上有学生做讲解员介绍我国主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并在地图上指出其所在位置。 2、名人故居 通过课前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认识孙中山、宋庆龄、鲁迅、徐悲鸿、郭沫若等人物,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在地图上指出他们的故居所在的位置。 3、革命遗址及纪念地 三、古代建筑 1概述 课件展示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如故宫、布达拉宫等,对比展示西方建筑,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认识我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①巧妙而科学的木框架式结构。 ②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③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旅游地理》【1191】20秋西南大学第四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一、 单项选择题 1. 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都是因为()因素而遭受的破坏。 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 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 自然因素影响 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 2. 颐和园是以下哪种园林的典型代表呢?()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宗教园林 民族园林 3. 安徽黟县西递、宏村,江苏周庄属于以下()旅游资源。 民族建筑 特色村镇 城市旅游

人造景观 4.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皆盛发展的时期是园林发展的哪个时期()。 发轫期 奠基期 转变期 鼎盛期 二、 判断题 5.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都是重要的道教圣地。 对 错 6. 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主题公园是旅游资源。 对 错 7. 长城作为全世界闻名的旅游资源,最初是始于军事作用的。 对 错 8. 敦煌莫高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9. 藏族有“望果节”也是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对 错 10. 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乐山的“三苏祠”,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都是今天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11. 工业旅游需特别注重旅游者的安全与生产的安全,对旅游者的参与活动必须做出必要的限制 对 错 12. 通常认为人造旅游景观最早起源于现代西方。 对 错 13. 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 错 14. 水也称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某些人文资源中要常常利用水来装饰,如园林。 对 错 15. 民族园林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与宗教气氛的园林。 对 错

16.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佛教的典型建筑。 对 错 17. 城市是旅游客源地,但不是旅游接待地。 对 错 18. 祈年殿、圜丘处处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 错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对 错 20. 天坛是重要的礼制建筑典范。 对 错

旅游资源的特征知识讲解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同世界上其他各种资源一样,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又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一)观赏性和体验性 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它有美学特征,具有观赏价值,其作为资源所共有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观赏性来实现的。尽管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观赏活动几乎是所有旅游过程都不可缺少的。没有观赏性,也就不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同时,体验性也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又一特性,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如民族歌舞、民族婚庆等表现出的可参与性对异质文化区域的旅游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二)时限性和区域性 时限性和区域性是旅游资源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点。旅游资源的时限性是由所在地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使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年之中会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由于许多特色旅游资源只有在某些特定时段内才能被开发利用,所以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组合,能有效延长旅游地可开发利用的时限。另外,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其各地域赋存资源的差异化,故而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区域差异反映到旅游资源上便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三)多样性和综合性 由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它是一个集合概念任何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因素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旅游资源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其他资源所不及。此外,旅游资源各要素间,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共同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区域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种类越丰富、联系越紧密,其生命力就越强,就越能吸引旅游者。旅游资源的综合性特点使其能满足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优势所在。 (四)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 旅游资源的可模仿性差,难以移植或复制,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因为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而具有垄断性的特点。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九寨沟黄龙的彩池群等,均无法用人工力量来搬迁或异地再现。尽管许多主题公园仿制了逼真的诸如竹楼、蒙古包等少数民族的村寨或居室,但它缺乏地域背景、周边环境与民族习俗的依托,在游客的视域中,真假分明,从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魅力。那些历史感强烈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否则其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难以体现。 (五)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与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会发生损耗不同,旅游者的参观游览所带走的只是印象和观感,而非旅游资源本身。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但是,实践证明,旅游资源如果利用和保护不当也会遭到破坏。一种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也称为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它是自从人类出现时起,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经过开发达到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目的的一切事物。通俗讲还是能产生旅游效果的一切人类文化遗存,都认为是人文旅游资源。因此它涉及面广,范围大,类型多。大致可分为古代工程与建筑、古代城市与园林、古墓葬与博物馆、宗教圣地、古文化遗存、纪念地、民俗民情等几个方面。 我国是人类重要发源地和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东方文明,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形成了丰富多彩且世界绝无仅有的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首先是历史性。对于历史文物来说,它们都是历史上先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遗存,国际上叫文化遗产。它必须是已成为历史的,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因素。并从结构、形式到内容、格调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在人类进化或社会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 其次是综合性。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三是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世界上的文化物质遗存是不同民族人民创造的,它们与民族和民族感情不能分割,与民族地理特色不能分割,因此在风格和造型、色调上明显地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和意志,同时也表现为显著的地方特点。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四是强有力的生命力。人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包含着人类的思想意识,体现着创造者(个人或集团)的思想意识,而且这种创造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从未停止过,众多的文化景观能够长久保留下来,经受时间的考验,说明它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耐人寻味。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发掘和保护历史文物和古迹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58年国务院公布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已达5000余处,截止2002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268处。 [练习与思考]除上述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外,你所知道的还有哪些特点,请与同学分享。[知识小链接] 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明孝陵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在第27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教案

学科中国旅游 地理 授课教师执教班级授课时间 执教课题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第四节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教知识1. 掌握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及代表景点。 2. 了解中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价值与分布状况。 学 能力掌握我国不同类别的人文旅游资源,能够认识其代表景区目 标 情感使学生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古代劳动者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掌握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 难点:认识我国不同类别人文旅游资源的代表性景区景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与器材 教学方法1. 图示教学法 2. 情景教学法 3. 案例法 课时7 课时

一、图片导入 对比播放我国自然旅游资源(黄山、九寨沟、杭州西湖等)和 人文旅游资源(北京故宫、长城、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等),请同学们谈谈这两类旅游资源各自的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文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是我国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同学们 应该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导入新课 二、新授 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第四节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古都名城、古代工程、古代建筑、宗教古迹、古典园林、文化习俗、风土民情、土特产品和工艺品等。 一、古都名城 1、城市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师简要介绍城市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认识城市出现的必然 教学过程性。 2、我国政府三次公布了99 座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 学生读表2-1 ,认识我国主要历史文化名城。 3、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安阳。 多媒体出示七大古都,名称和城市景观图片,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七大古都在历史上的影响,可见展示各自的旅游特色,使学生加深理解。 二、文物遗址 1、古人类文化遗址 通过课前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复习中国历史知识,在课堂上有学生做讲解员介绍我国主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并在地图上指出其所在位置。 2、名人故居 通过课前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认识孙中山、宋庆龄、鲁迅、徐悲鸿、郭沫若等人物,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在地图 上指出他们的故居所在的位置。 3、革命遗址及纪念地 三、古代建筑 1 概述 课件展示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如故宫、布达拉宫等,对比展示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