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审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

行政审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

行政审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
行政审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行政审批编号66-01(A))

名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确定

性质:行政许可

二、行政审批适用范围、对象

适用范围: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审批

适用对象: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三、设定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

1、事项设立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三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本条例的规定,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确保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质量。”第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审批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2、办理程序的依据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第十五条“建设单

位应当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审定。”第十七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自收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定,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第十八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在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后,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并告知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现行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或者地震小区划成果,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农民建造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住房。”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可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采取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统一办理等方式实施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行政许可事项。”

3、申报条件与申报材料的依据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五条“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有关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审定。”第九条“下列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一)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限两侧各4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二)位于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的建设工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第六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以地震动参数或地震烈度表述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的抗震设计、施工验收和抗震加固工作。”

4、收费的依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桂价费字[2002]267号文件

四、行政审批数量:无限定。

五、行政审批条件: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

六、申请材料目录:

1、项目立项批文(或相关部门意见)复印件(一份);

2、总平面图及总平面图复印件(一份);

3、属于“必须进行地震安评”的项目需提供:

①《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申报表》(一式两份)

②《工程建设项目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意见书》或协议(一份);

4、属于“一般建设工程”的项目需提供:

《一般建设工程设防要求申请表》(一式两份)

七、申请书式样及示范文本(见附件1)

八、行政审批的具体权限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九、行政审批程序:

1.申请:申请人提出申请,提供《一般建设工程设防要求申请表》或者《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申报表》以及办理需提交的申报材料。窗口办理人员审查材料是否齐全。材料不齐全的,打印《补正材料通知单》交申请人,退还申请人,并一次性告之申请时需提交的资料。

2.受理:材料齐全的,窗口办理人员打印《受理通知单》交申请人,将所有材料进行受理,并确定现场勘察时间(1个工作日)。

3、初审及现场勘察: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审核资料、核对总平面图规划,核定所处地形等(如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则配合有关资质单位进行孔位布置,土壤分析,深井探测等,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签署意见。(1个工作日)。

4、审批:地震窗口负责人对窗口工作人员意见进行审批,签署审批意见。(1个工作日)。

5、交费发证:窗口办理人员出具《一般缴款书》,申请人在交纳费用后,窗口办理人员制作《工程建设项目一般确认意见书》,打印《准予行政许可通知单》,发放相关材料。

6、整理资料、材料归档。

十、行政审批法定办结时间和承诺时间

行政审批法定办结时间:15个工作日

承诺办结时间:一般工程建设项目设防要求(3个工作日)

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2个工作日)

十一、行政审批流程图

一般工程建设项目设防要求行政审批图见附件2;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行政审批图见附件3。

十二、行政审批收费:

1、属于“必须进行地震安评”的项目:其收费标准按照桂价费字[2002]267号中的具体技术性工作项目确定,由承担地震安评工作的有资质单位收取。

2、属于“一般建设工程”的项目:抗震设防要求技术咨询费按工程投资总额的0.7‰收取,最高不超过2600元。

十三、行政审批定期检验:不需定期检验。

附件一:申请书式样及范本

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

申报表

工程建设项目名称:

申报日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制

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

申请表

工程建设项目名称:

申报日期:

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

申报表

工程建设项目名称:××××××××项目

申报日期:××××年×月××日

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

申请表

工程建设项目名称:××××××××项目

申报日期:××××年×月××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制

附件3: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行政审批流程图

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行政审批流程图

附件2:一般工程建设项目设防要求确定行政审批流程图

一般工程建设项目设防要求确定行政审批流程图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共10页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行政审批编号66-01(A)) 名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确定 性质:行政许可 二、行政审批适用范围、对象 适用范围: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审批 适用对象: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三、设定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 1、事项设立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三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本条例的规定,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确保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质量。”第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审批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2、办理程序的依据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第十

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总结

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总结 篇一:【转】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水平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水平 ——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物价局窗口争做标准化建设排头兵 20XX-06-25 17:21:51中国经济导报网 孙安庆赵华中国经济导报网记者张莉莉报道 20XX年11月,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单位;20XX年2月,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印发《省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暨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等,标志着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展开。自实施方案启动以来,安徽省物价局标准化工作在省政务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在窗口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在局领导高度重视下,主动适应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新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政职权清理为先导,以流程再造为新起点,突出标准化、规范化、简洁化“三化”特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内容设置,拓展政务服务标准化服务项目,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编制水

平,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的一定成效。 具体做法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政务服务标准化,就是政务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最终目的是实现政务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和全面化,对于统一政务服务的流程、要求和机制,打造为民、高效、服务、廉洁型政府意义重大。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进行政审批和窗口工作,不断提高窗口单位为民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政务服务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提升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徽省物价局领导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工作,两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价格行政职权清理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工作,确定审批办具体负责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牵头工作,要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和大力支持,积极争做标准化建设的排头兵。审批办按照局领导指示和要求,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系统谋划,成立以首席代表为组长的编制小组,指派专人全力投入编制工作,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会和小组研讨会,为标准化建设工作出谋划策,被中心确定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之一。为加强窗口政务服务工作,在标准化验收关键阶段,从局二级机构抽调两名工作人员协助窗口工作,努力为具体承办人员完善标准编制腾出时间、腾出精力。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的建立,

抗震设防要求

? 日本房屋如何抗震 一、抗震设防依据和分类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第3.3.1、第4.8.1条与本条等效 二、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

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服务指南

《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服务指南◆事项名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 ◆许可条件: 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已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评价报告经国务院或山东省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材料齐全;除此之外的项目,材料齐全。 ◆申请材料: 1.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登记表(同时报送电子版); 2.用地勘测定界图(同时报送电子版); 3.工程项目总平面图(同时报送电子版); 4.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有效证照)复印件; 5.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委托办理的,同时提供委托授权书)。 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另须提交: 6.《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7.《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说明】以上材料一式一份(特别注明除外),复印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电子版图纸为DWG格式。 ◆办理程序:受理→审核→出具《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 ◆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办理窗口:东区:江山中路666号卓亭广场3号楼地震局窗口 西区:朝阳山路10号阳光大厦裙楼一楼地震局窗口 ◆办理人员:董恩华(东区)刘军(西区) ◆联系电话:3(东区)1(西区) ◆受理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5:30) 法定节假日依照国家规定执行 ◆监督电话:8(黄岛区地震局) 2(黄岛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

设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管理。 《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抗震设防要求审定意见应当作为建设工程选址、可行性研究或者项目申请的必备内容。缺少抗震设防要求审定意见的建设工程,有关项目审批部门不予批复、核准或者备案。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批准确定。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在完成地震小区划的城市或者地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在尚未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城市或者地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在地震小区划结果、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高一档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青西新管发〔2014〕23号),事项编码:06002。

行政审批管理办法

行政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实施行政审批的监督管理,根据《原州区政务服务中心组建方案的通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是指具有行政许可权力和管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相关部门,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或监督管理提供政府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必须是法律、法规设定或规定监督管理并经本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事项,包括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等情形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服务事项。 第四条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应当坚持“充分授权、依法办理”的原则,实行集中受理、统一送达办理的高效快捷服务方式。 第五条凡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各部门一律不得另行受理。 第六条政务服务中心具体职责是: (一)依据国家、自治区关于行政许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政务服务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组织受理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事项、监督办理、收费管理等事务;

(三)负责规范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运转流程和时限,协调解决办理中的各种问题; (四)负责政府部门未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的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转办工作。 (五)负责对涉及多个部门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事项联合审批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六)负责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各延伸服务窗口的业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负责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受理投诉,统计、通报各窗口业务办理情况。 (八)负责收集、整理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建立查询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为公众提供法规、政策查询、咨询服务。 第七条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各部门依法增加、取消、变更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应当及时向政务服务中心通报。 第八条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实行公开办事制度。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法律依据、办理程序、办理条件、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数量限制、审批材料目录等内容在政务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九条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事项,按以下五种方式办理: (一)即时办理。对程序、条件简单、申办人提供的资料完整的,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南2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南 (集中模式) 广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制 2011年5月12日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模式)建设指南 一、硬件建设 (一)办公场所 办公场所选择,将交通便捷、方便办事第一层楼办公室作为中心办公场所,把规定民政、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和村建、财政6个部门进行集中办公,每间办公室作为一个部门窗口(或整体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区域原则上应达到100平方米以上。 (二)入驻单位及项目 1、入驻单位。根据广区府办发[2009]121号文件要求,必须将民政、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和村建、财政等省规定6个部门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窗口,如果同一窗口工作人员过多,可以划分为例如“计生办窗口一”、“计生办窗口二”等形式,使用两个相邻办公室。上述6个部门都要配备电脑、打印机、评价器,安装并使用行政审批通用软件。 2、入驻项目。便民服务中心除上述6个部门所有审批项目入驻外,还要将省上规定项目其它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具体见附件一)。入驻项目按职能不能归入上述6个独立窗口办理,可多个项目合并共用一个办公室办理。 (四)窗口设置 1、机构名称标识牌

①在办公楼外,正面显著位置横排固定:“XX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招牌,宋体字,白底红字、字大小视场地而定,每字约1米2。 ②如果便民服务中心占用两层或两层以上办公楼层,应在一楼有整个楼层分布图,并在楼梯间张贴相应办公区域导向指示牌,在楼层入口处,横排固定:“XX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识牌,宋体字,白底红字,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相对大楼正面招牌要小一些,起区分、指示办公区域作用。 2、项目公示栏、流程图、各项制度、中心简介上墙 在便民服务中心各单设窗口及综合窗口办公室公示以下内容(见附件一至四): ①“XX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代)理事项公示栏”。 ②“XX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流程”。 ③“首问责任制度”、“即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等制度。 ④“XX乡便民服务中心简介”。 ⑤窗口工作人员纪律规范。(从《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第四条中摘录,语言要精练) ⑥窗口工作人员文明用语。(从《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摘录,语言要精练) 3、窗口吊牌窗口吊牌(详见附件五) 4、窗口室内布局 办公桌、椅、柜子等摆放数量、位置要一致,如果有空间,还应考虑办事群众座椅。

最新整理关于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docx

最新整理关于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自查 报告 关于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今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学习实践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重点,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为手段,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为保障,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xx一流政务服务中心。 一、取得的成绩 (一)强化项目清理,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 根据xx市政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今年9月下旬,市人民政府组织市监察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法制办、市编办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所在的43个部门的行政审批、许可、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核实清理。清理保留行政审批项目原来的xxx项减少到xxx项,公共服务项目原来的91项增加到xxx项,基本实现了“四统一”的目标要求。11月份,为进一步打造xx一流软环境,市政务服务中心对全市的项目规范编制工作规程,分项目确定标准办理环节、步骤,科学设定整体办理时限和各环节标准办理时限,预计20xx年2月初可印制成册并发放到各乡镇。1月1日至12月31日,政务大厅共申请xxx66件,受理xxx98件,办结xxx26件,按时办结率100%、现场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99%。 (二)强化责任追究,实现办事制度标准化 今年,市委政务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四项制度”,不断完善《超时默认制》和《窗口人员操行记录》等制度,增强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推行并联审批制度,出台《xx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试行办法》,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的若干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推行并联审批联席制度;建立“绿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1 总则 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 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 2.0.1 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 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

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 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3.0.2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问答汇总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问答 1、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为什么建设工程要进行抗震设防? 答:(1)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工作是落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地震预测在当今世界还是个难题,目前,我们人类对地震灾害只能积极防御、预防为主,其中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又是综合防御的核心和关键。(3)地震是各种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破坏力大,只有使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具备相当的抗震能力才能有效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进行抗震设防工作的法律依据有哪些?是不是强制性的? 答:(1)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广西壮族自冶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2)根据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是一种政府行政许可行为,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4、我县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合理性是什么? 答:(1) 在《广西地震构造和震中分布图》上,平乐县处在桂林—贺州,荔浦—平乐,(恭城)栗木—(昭平)马江等三条断裂带的交汇处,资料显示,交汇处发生地震的概率在52%。(2) 平乐县是广西历史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县之一,自宋代以来,共发生大小20次地震,其中发生过最大的是5级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5级以上地震为破坏性地震)有4次,而地震往往具有周期性起伏变化的特点。(3) 去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平乐县城有震感,其地震基本烈度相当于本地发生约 2.5级的地震,打来电话报告震感进行咨询的群众全部是居住在五楼以上的居民住户。 5、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分几种类型? 答:主要分两种类型:(1) 重大建设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2)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 6、必须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是哪些?其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有哪些程序? 答: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参见七而平政发(2009)106号文件《平乐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附表中所列的范围。【见附表】 必须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的管理程序有:(1)建设单位或项目业主在项目报建前(在设计前)完成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其评审工作,之后,持有关材料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手续;(2)建设单位或项目业主按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核准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工程的抗震设防。 7、我县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有哪些?其抗震设防耍求管理程序有哪些? 答:(1)我县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的审核范围:一是基础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筑;二是建造高度在六层以上(含六层)的居民住宅楼。 (2)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程序:一是建设单位或项目业主在项目报建前(在设计前),应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场地地震环境研究和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的技术咨询并取得报告书,之后,持报告书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审批核准手续;二是建设单位或项目业主按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核准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工程的抗震设防。 8、什么叫抗震设防要求? 答: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它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主要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的表述。 简单地说,抗震设防就是在工程建设时设立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上述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都必须认真执行。 9、什么叫地震安全性评价? 答: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地区或场址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化等研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的地震动参数和基础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复核,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区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区地震灾害预测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论经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后,可以作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10、为什么要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在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中.在哪个环节进行抗震设防管理? 答:《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冶区防震减灾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重大建设工程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及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应在工程项目设计前进行。 11、抗震设防要求未经过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确定,工程建设业主直接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上的参数进行设计和施工,有关基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就审核审批通过了,可以吗? 答:不可以。因为:(1)依法实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行政许可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其他任何部门单位都无权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审核审批。任何越权替代或绕过地震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的行政许可都是违法的。(2)法津法规规定了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能和职责。(3)直接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上的参数进行设计和施工也是不科学的。其一:依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使用规定:不符合其编图条件的.不能直接采用图上动参数,必须要进行调整;其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分档区划的,每个档次,其参数值都有个范围值,如0.05g峰值加速度区划.其参数值范围为:[0.04g—0.09g).如果笼统都取0.05g就难以反映实际。其三,由于具体建筑物的地基、土壤硬软程度、地质环境等不同,地震动参数也就不同。如果机械地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上的数值,就有可能既达不到抗震设防的效果,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浪费。其四: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还要根据当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地震级别、次数,以及项目的建设工程规模、功能,项目场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地震活动性、工程地质条件等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因素,才能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 12、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各自工作中如何体现抗震设防管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13、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收费的依据、范围、标准是什么? 答: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是不收费的,是免费的行政许可行为。 建设单位或项目业主委托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完成建设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场地地震环境研究和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的技术咨询,这些技术咨询服务单位是按照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是一种科技劳务行为。 目前,桂林市范围只有“桂林市防震减灾技术咨询中心”一家单位具备资质,可以进行工程场地地震环境研究和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的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具备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可以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是“广西工程防震研究院”。 收费依据是:自治区物价局、地震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工作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桂价费字[2002]267号文件)。收费标准是:抗震设防要求技术咨询费:按工程项目总投资额的万分之七收取,最高不能超过2600元。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略) 14、开展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有什么杜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答:(1)一是设防和不设防的建筑物破坏程度大不一样;二是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多是发生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之中。凡经过抗震设防的工程.安全性明显加强,其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小。日本是个多震国家.对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极为严格,没有进行专门的抗震设防论证.任何建设工程都不得开工,所以.日本遭受中强地震时,与世界上同类地震相比.损失是最小的。 (2)科学地核定地震动参数,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费用就比较合理。如果不顾现实的建设条件和环境,一律采用平均动参数值,则:如果震时烈度大于此值.则达不到抗震效果;如果现实地质条件和环境允许比此值小,则工程设计、施工等费用就会过高.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地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是节省投资的途径之一。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市民政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坚持服务为本、便利为要、创新为途、合力为重四项改革原则,在精简审批项目、优化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节约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上下功夫,推出以审批与监管相分离为核心的行政审批职能归并的机制,建立批管分离体制,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功能得以强化、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营造了既宽松又有序、既规范又便利的公开透明的准入环境。但在以往的工作中,行政审批领域内部条块隔阂、政策法规脱节、审批标准不够细化、条件互为前置,审批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衔接不连贯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的科学性,建立民政行政审批标准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建立民政审批标准体系的总体目标 行政审批标准化具体就是把准入资格条件格式化,把审批要求、前置条件罗列清楚,符合条件的予以审批,不符合条件的现场予以解释说明;涉及多家单位并审的,按照简化、优化、协调、统一原则,把涉及审批事项的政策、口径、标准统一起来,变为对外的工作程序,指定审批服务窗口牵头组织联合审批,申请人只要严格按照审批标准的步骤要求办理,就一定能通过审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实现下列目标: (一)建立行政审批标准体系。根据条件明确、程序简便、速度高效、运行顺畅、行为规范、服务热情、监管有力的要求,建立审批资格条件、运行程序、服务行为、内部管理、监督考评和联合审批事项的资格条件、运行协调机制及运行责任与迫究办法等其体标准,做到清晰明确、操作性强,环环相扣、配套完整、形成体系。 (二)理顺联审运行协调机制。一是统一标准、统一受理、统一审批。二是在运行中打通行业、打通层次界限和障碍。三是申请人明确应尽的义务,明确行政受理单位应尽协调责任,相关业务科室明确应当配合责任,使联审部门之间紧密协作、运行顺畅,最终实现申请人办理审批事项有一个主要部门负责。三是优化改善投资环境。通过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和推进运行,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有利、透明、高效、规范的行政审批服务。 (三)监督规范审批权力运行。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和风险防控监管与责任追究体系,在制度上杜绝审批权力运行的自由裁量权,铲除任何个人独立行使审批权力的土壤,面向社会公开审批权力运行,在监管上及时发现纠正和严厉查处审批权力乱用问题,真正做到审批权运行规范,知情权公开透明,监督权严格有力。 二、建立民政审批标准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标准,形成体系。一是有标准,对行政审批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事、言、行都要制定其体的标准。二是统一建立面向服务对象的民政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三是标准配套,从行政审批的运行到监督、管理,从态度到行为、环境,从服务质最到考评、考核等都要有严密配套的标准,形成标准化体系。 (二)精简流程,提速增效。一是要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确保快速高效运行。二是要巩固深化职能归并成果,确保单位对行政服务窗口授权真正到位。三是要打通上下层级和左右部门之间的运行通道,实现纵横联合审批。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使用和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 第五条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有关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审定。 第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设立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

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应当由15名以上地震行业及有关行业的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其中技术专家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第七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委托本级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应当按照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基础资料、技术途径和评价结果等进行审查,形成评审意见。 第八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根据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的评审意见,结合建设工程特性和其他综合因素,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第九条下列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一)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 (二)位于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的建设工程。 第十条下列地区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一)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大中城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二)位于地震动参数0.15g以上(含0.15g)的大中城市; (三)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的大中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和新建开发区; (四)其他需要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

行政服务标准化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行政审批质量、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创建廉洁高效政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一)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建立规范、科学、系统、完整的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形成审批服务的制度和机制,突出行政审批服务的系统性、唯一性和权威性,推动政府明确职责、提高效能,这是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着力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就是以热情、快捷、简便和周到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和社会的服务需求,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强化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理念,实行服务的公开化、法制化,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二)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规范审批程序和环节,防止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出现监管职能缺位;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批管理机制;完善审批制度、审批手段,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所有这些,必然需要通过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来推进。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把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巩固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地位和各项制度建设显得尤为迫切,而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顺应了这种趋势。通过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能够健全审批公示制度,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减少环节,简化手续,规范行政审批管理,从而促进行政服务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三)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推进政府机关廉政建设 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要求各部门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顾客”满意作为服务目标,确立“顾客第一”的理念,把服务与于管理之中,努力改变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服务的陈旧管理理念和方式,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协调统一和施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明确了行政审批服务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理顺了内部工作关系,各个操作过程、工作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全面处于受控,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执法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执法不严、随意性大的问题,增强了执法透明度,保证了廉洁勤政。 (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最新整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操作规范.doc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操作规范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 1、名称: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重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查。 2、性质:行政许可 二、审批事项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xxxx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是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三、办理的设定依据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一条“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xxxx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第二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审定意见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选址或者项目申请的必备内容。缺少抗震设防要求审定意见的建设工程项目,有关审批部门不予批复、核准或者备案。”第二十三条“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xxxx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xxxx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作者:不详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 1.总则 1.0.1 为使建筑的抗震设计有明确的设防等级,以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减轻地震灾害,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1.0.3 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本标准未列的行业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由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比照本标准做专门规定。 1.0.4 各行业、各部门的建筑抗震设防等级的行业标准,应符合本标准对建筑的抗震设防等级标准的原则要求和规定。 2.术语 2.0.1 抗震设防等级划分抗震设计中,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对建筑所作的设防等级分类。 2.0.2 直接经济损失建筑及设备、设施本身破坏的损失,以及其停产所受的损失。 2.0.3 间接经济损失建筑及设备、设施破坏,导致停产所减少的社会产值,修复所需费用,救灾费用以及保险补偿费用等。 2.0.4 社会影响主要指建筑破坏导致人身伤亡和居住条件、福利条件、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造成的损失。 2.0.5 动力系统建筑指供电、供热、供水、供气系统的建筑。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抗震设防等级的划分,应综合考虑下列原则: 3.0.1.1 社会影响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 3.0.1.2 城市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0.1.3 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 3.0.1.4 结构本身的抗震潜力大小、使用功能恢复的难易程度。 3.0.1.5 建筑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考虑进行局部的等级划分。3.0.1.6 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同建筑,由于所处地位及受地震破坏时产生后果及影响的不同,其抗震设防等级可以不同。 3.0.2 建筑应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其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3.0.2.1 甲类建筑,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对国民经济有巨大损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3.0.2.2 乙类建筑,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及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 3.0.2.3 丙类建筑,地震破坏后有一般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 3.0.2.4 丁类建筑,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上述各类建筑,且社会影响、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一般指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建筑。 3.0.3 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3.0.3.1 甲类抗震建筑,应提高设防烈度一度设计(包括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

草原征占用审批操作规范及行政审批流程图

五、草原征占用审批 ——临时占用草原的审核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 (一)名称:临时占用草原审核 (二)性质:行政许可 二、设定依据: 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修订,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2号公布, 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需要临时占用草原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三、实施权限和实施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四十条“需要临时占用草原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规定,县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临时占用草原的审核。市辖区未设立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由地级市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四、行政审批条件 根据《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第九条草原征占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临时占用草原不改变草原性质,即草原的农用地属性不变,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得征占用草原;临时占用草原无需办理农用地转让手续;

(二)临时占用草原不改变草原权属,即草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临时占用草原的单位或个人须经县级以上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签定临时占用草原合同。 (三)临时占用草原只是临时改变草原用途,临时占用期落后,用地单位应及时归还并恢复草原原由用途。 (四)临时占用草原的期限上不得超过二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占用期满,用地单位必须恢复草原植被,并及时退还。 (截止目前为止,贺州市尚未有因矿藏开采和工程建设征用、使用草原的审核项目的申请,相关工作也未能开展。) 五、实施对象和范围 因建设需要征用、使用草原、临时占用草原的单位或个人 六、申请材料 (一)《草原征占用申请表》; (二)草原权属证明材料; (三)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出的包含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项目使用草原可行性报告; (四)草原植被恢复方案 (五)与草原所有权者、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签订的草原补偿费等补偿协议。 以上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三份。 七、办结时限: (一)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