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西禁忌习俗

论中西禁忌习俗

论中西禁忌习俗
论中西禁忌习俗

论中西禁忌习俗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日益增多,有中西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往中难免产生误解,而禁忌就是其中一个最敏感的话题,禁忌无所不在,大到政治、文化、外交,小到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如果对交往对方的禁忌不了解,触犯了对方的禁忌,那么交往就无法进行,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会产生,了解西方禁忌习俗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禁忌禁忌习俗中国西方

一、中西禁忌习俗的意义和目的

(一)禁忌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日益增多。有中西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往中难免会产生误解,而禁忌就是其中一个最敏感的话题。禁忌无所不在,大到政治、文化、外交,小到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如果对交往对方的禁忌不了解,触犯了对方的禁忌,那么交往就无法进行。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会产生,了解西方禁忌习俗是十分必要的。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的了解对方,意识到怎样在合适的文化氛围中,做出恰当的语言交际行为。如果意识到交际失误,怎样采取补救措施,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规范,避免交际冲突。论文中涉及到的中西禁忌习俗,可以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避免人际冲突,保证交际顺利实现。

(二)禁忌的目的

禁忌是十分敏感和不详的,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为我们设置了障碍。在日常交往中,如果不慎触犯了禁忌,会导致对方产生误会 ,甚至拒绝继续来往,因此,研究禁忌可以避免不愉快的事发生,促进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二、禁忌的定义和起源

(一)禁忌的定义

“禁忌的国际通用名词是Taboo或Tabu(英文,音译‘塔布’或‘塔怖’,意译即禁忌),这个词来源于中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系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音译。”

1“‘塔怖’原是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其基本含义是‘神圣的’、‘不洁的’和‘危险的’、‘不可接触的’意义。在中国,与‘塔怖’相对应的词便是禁忌。”2禁忌,原本是一个民俗学的概念。东汉学者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的: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声。忌,憎恶也。从心,己声。由此可见,在我国的传统语汇中, “禁”与“忌”是意义相近的两个词。“禁”是禁止亦即不允许的意思,“忌”是一种因害怕或憎恶而力求避开的心理状态。

原来,“禁”是一种和“神事”有关的现象——人所处的环境、情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吉凶难测,而“天神”(一种超人的、神秘的力量)却能在事前将这种变化的征兆通过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显示出来。这不可以做的事项,就是“禁”:而“禁”在人们心理上的投射——因害怕、厌恶、疑虑而力求避开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忌”。

禁忌,是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的总称,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词。“禁忌”是表示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东西或一种暂时性的情况,他们具有传导这种神秘力量的作用,或者它本身就是这种神秘力量的来源。禁忌的内涵主要包括了“神圣的”和“超出寻常的”及“危险的”、“不洁的”和“怪诞的”等意义。

“禁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现象,它代表了原始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时又是他们形成文化观念,进而构筑起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形成。”3禁忌是世界各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不同程度、不同范围上规范了人们的言语行为与社会交际。跨文化交际是现代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多了解语言禁忌现象,做到“入乡随俗”,那么将会把交际失误降低到最低点,使跨文化交际更加得体。

(二)禁忌的起源

关于禁忌的起源,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教训说。

灵力说认为禁忌的根源与灵力(mana,“曼那”,又译“玛那”、“马拉”等)有关,禁忌是从鬼魂崇拜中产生的,禁忌起源于“当心魔鬼的愤怒。”这种原始的观念形成了原始人心目中的禁忌物和原始的禁制。鬼魂和精灵都被认为是具有曼那的,因此附着有曼那的人或物,都会被认为“不可接触的”、“危险的”。灵力说更多的是着眼于禁忌的原始状态。

欲望说将禁忌的起源归结为心理上对欲望的抑制,因为“一件强烈禁止的事情,必然也是一件人人想做的事情”。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曾写道:“塔布是一种

1杨宗、聂嘉恩、郭全盛主编的《中国实用禁忌大全》,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4,第5页

2任骋,《中国民俗通志.禁忌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第1页

3王新华,《避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1,第10页

(由某些权威)从外部强行施加的原始禁止,它针对的是人类所屈从的最大的欲望。”4弗洛伊德注意到心理上对欲望的抑制,这种欲望的抑制便是禁忌的根本来源。欲望说是很宽泛的,它主要从心理学上对禁忌来源进行了追溯。

仪式说指出,禁忌来源于仪式“无理的”“社会规定性”。有时候,人们注重的甚至不是违反禁忌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而是禁忌的执行是否会完全按照仪式的相关严格规定去做了。仪式说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禁忌的来源作了说明,仪式的规定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就曾提及到“有时,社群首领或酋长或神权的代表人物(如巫师)就可以有权宣布任何事物为禁忌。”原始人类出于社会化的需要,并未真正去思考或考察此种禁忌形成的合理依据,而是随着社会化的约定俗成,强制服从。

教训说认为禁忌来源于人们能对某种“偶然因素”的共同的误解,把它作为教训来加以吸取。教训是从失败或者错误中进行因果推导而取得的认识,但是由于早期人类的愚昧和科学发展落后,经常使这种推导走向偏差。经由这种“偏差”造成的“共同误解”来取得“教训”,也是禁忌形成的重要缘由之一。

“这些认识至今没有得到完全的统一,只能是兼容并存,互资借鉴。”5对古老禁忌的起源,人们无法考证,只能依靠遗留的史料记载和文字记录来分析。虽然这些认识都没能达成统一,但是都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涉及到了原始禁忌的起源。

三、禁忌习俗与禁忌语的区别

禁忌语是一代代传来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语言模式。它属于习俗的范畴,是人类社会中最早的社会模式。他并不是一时强加于人们头上的,而是逐渐渗透进人们思想的。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也是一种社会过程,因此社会生活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得以体现。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曾对禁忌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图腾与禁忌》这本专著中指出:禁忌是一套很重要的规范系统,禁忌是指违反社会期望的行为,当然包括犯忌讳的言语行为。

禁忌是跨文化交际中很敏感的问题;禁忌不仅涉及言语行为,也涉及到人们的举手投足,稍不加注意或不尊重对方的禁忌,就容易伤害到对方的情感。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对禁忌必须十分敏感,明察秋毫,不然就会一差万里。

禁忌作为一种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已形成大体稳定的惯例,人们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禁忌往往不是孤立施行的,它常与占卜等迷信结合起来流行于各种礼仪节日生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赵立玮译,《图腾与禁忌》,上海:上海世纪人民出版社,第47页

5任骋,《民间图腾禁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第19页

活中,与迷信相结合的禁忌是一种消极防范性的信仰行为和手段。

“禁忌”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语言禁忌,也称“禁忌语”,简言之,指在某些场合中,不能说某些词或某些话。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几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和语言的使用是深深植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的。倘若离开了语言产生和使用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交际语境,就不能对语言做出深刻而全面的解释。对于语言禁忌,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参与实际交际的人们会不约而同地采取“回避”态度,以免冒犯他人。

禁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深深扎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是社会文化域的一种语言折射,禁忌语受制于特定社会文化域的语言使用,它具有普遍性,同时具有文化特定性。禁忌语是人们在社会特定的价值观、伦理观或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影响下,认为不适宜使用的词语。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心理,要遵循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严格遵循入境问禁、入乡随俗的语言交际规则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前者可以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解,后者则能使交际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四、语言交际中的中西禁忌习俗

(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禁忌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禁忌多表现在细节之处,深处交际氛围中的人往往意识不到。因此在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了解他们的习俗和语言至关重要。如果想当然的认为西方人会类同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产生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就很可能造成误解,导致交际失败。

1.问候语

人们在见面或相遇时都有互致问候或打招呼的习惯,而中西方人们在问候语或招呼语习惯上有着很明显的差异。

在汉语里面,“你吃了吗?”、“你要去哪儿呢?”是最常用的问候语。而在英语里,“How are you?”、“How do you do?”是最常用的问候语。从简单的问候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日常生活语言的差异。汉语的问候语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而在英语中,“你吃了吗?”、“你要去哪儿呢?”这两句话不能用于问候,更有甚者会导致交际冲突。因为,这两句话在英语中只是一个一般疑问句,需要Yes 或No的回答。在中国,如果回答没有吃饭,问话者不回复“一起去吃饭吧”是很正常的事情,听话者也不会误解为“问话者不想请他吃饭”。如果跟一个西方人如此打招呼,西方人很可能会以为问话者要邀请他吃饭。倘若听话者在听到问话者打完招呼,就无所谓地谈起了与吃饭毫不相干的话题,就会很不理解,甚至会误会:“问我吃饭没,明摆着要请我吃饭嘛,如果不请我吃饭,干吗要问我吃过饭没呢?难道担心我没

钱买饭吃吗?”

用汉语思维来看打招呼差异,会认为有丝滑稽和无奈。“中国人都是这么打招呼的”这一思维定势就成了阻碍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因素。其实二者本身并没有冲突,只是跨文化交际双方都忽视了交际对象的语言习俗和文化。

为什么招呼语会有如此的不同呢?

“你吃饭了吗?”是我们最常听到的问候语。为什么一见面就要问“有没有吃饭呢?”中国自古是一个农耕社会,长期以来吃饭问题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影响深远。因此,经常讨论这个话题也不足为奇。而西方常以天气情况打招呼,主要是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英国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天气变幻无常,阴雨天居多,因此人们对天气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谈论天气话题也纯属自然。看似自然的两种打招呼方式,若互换交际环境或处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便会变得不自然,更有甚者会引发一系列的交际问题。如果能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存在的这些禁忌语,就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2.称谓语

称谓语差异也是中西方跨文化日常生活交际中较为普遍的一个差异现象,尤以亲

属称谓语差异为代表。在中西方文化中,亲属称谓有着不同的含义。汉语亲属称谓是一种文化符号,是特定文化精神的载体,它丰富而复杂,在这些复杂的亲属称谓背后潜在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的称谓禁忌主要涉及讳名的风俗,祖先或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而西方在称谓方式上并没有特别的禁忌,只是有一些较为严格的规则。特别是针对王室成员或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而言,称谓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家庭成员或亲属之间,往往严格按照辈分和关系来确定称谓词语,这被

视为一种基本的礼貌。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以美国为例,对于关系较为亲近的人,即使是长幼辈分和上下级之间,依然可以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不礼貌的,不敬的,是可能受到严重批评的。

在汉语里面,用亲属称谓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所有的表示亲属称谓的词均可用作

称谓词,有时对不熟悉的或受尊敬的人们也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词以表示亲切或敬重,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等。这些称谓习惯一旦套用到英语中就会

出现交际失误。比如,一名中国留学生称呼房东老太太为“Grandma”,这一称谓是不符合英语国家的基本礼仪的。其实,英语中表示亲属成员的名词也很多,但他们不能用作面称,即当面的称呼。

又如“先生”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先生”多用于称呼学术界人士,主要是为了表达对高级学者的尊敬之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先生”一词便用于对大教育家、

大理论家及学者文人的尊称。“先生”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更多的是要表达一种尊敬

和爱戴之情,比如“鲁迅先生”或“季羡林先生”这样的称谓语。而在美国,“先生”是对一般人士的称谓语,作为有学识和有威望的教授或学者而言,则应按其学历或者

职称称其为“博士”(Dr)或教授(Prof)。现今,跨文化交流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国内外学术讲座交流也越来越多,这样的场合更需要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有很清晰的了解。

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血缘思想影响下,形成了长幼有序的严格区分,因此对称谓语尤其是亲属称谓语有严格的规定。儒家传统道德礼教的长期熏陶造就了中国人崇尚谦让的民族心理。“谦以待人,虚以待物”、“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是体现谦逊心理的格言、警句。个体归属于集体的人格结构,使得个人对长辈、上级以致于君主的恭敬和服从,扩大到对一般社会成员的尊重。

西方国家大多受“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思想的影响,他们崇尚天赋人权,强调人与人之间无等级贵贱之分,并大力提倡平等自由。早在希腊时期,人们就重视平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权,呼吁自由、平等。在18世纪,天赋人权被启蒙思想家们拿来作为反封建主义的武器。他们反对阶级不平等、歧视以及其他的一些封建残余,认为这些被牢牢建立在自然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之上的永恒真理、公正以及平等所替代。从那时起,平等的理念在西方深入人心。

3.客套话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的文化理念对中国人的言行举止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好意思”、“我浪费您的时间了”、“占用您的时间,真是不好意思”“我的讲演仍然有很多不足,请大家多多指正”、“我该走了,您一定累了”等等,都是客套话。这些客套语,用汉民族的眼光来看,是非常谦虚有礼貌的表现。如果换一个语言环境,或者按照这一思维直译为英语,则大大不妥。因为这些客套话在西方文化中是很不得体的,不仅会引起西方人的误解,更可能会造成非常危险的后果。以“Y ou must be very tired”为例,这句话只有在知道对方生病的情况之下使用,如果听者是年轻、能干、健康的人,听后必然会生气。

中国人习惯给客人倒茶,表示礼貌与友好。但是这一行为缺乏对对方意愿的尊重。而且现代人的饮料选择愈来愈多。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习惯是先征询客人的意见。在英美文化中,客人喝不喝饮料,喝什么饮料要先征得客人的同意,而且主人拿来的饮料,客人要喝光。不然,就表示这个饮料不好,或者不喜欢这个饮料。另外,当西方人说不要的时候,是真的不要,而不是客套。

为什么中国文化的谦逊、客套在西方文化中就彻底变味了呢?这跟称谓语差异的原因有相似之处。

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人生最大的美德”、“谦虚使人进步”,含蓄、谦逊的文化习惯使客套话成自然。表现在言语行为上,总是尽可能贬低子自己,称赞别人,张扬对方,隐蔽自己;即使不赞同对方的意见,也不直接反驳,而是非常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者,因不愿意和对方唱反调,常常随声附和;受到师长的表扬时,常常谦虚地说“哪

里,哪里,我做的还不够……”,等等。这正是民族心理中广泛认同的交际准则。

西方人更崇尚自我、显示个性、自信,更加喜欢“直来直往”,往往坦率的表达内心的想法。

(二)词汇禁忌

在任何语言中,尽管存在着明确表达某些概念或事物的方法的词语,但针对某些概念或事物,人们总是期望避免或避免直接提及,人们这些“回避”的行为,就是语言中的禁忌现象,中西方文化中有一些词汇也是“回避”或“委婉”的方式体现出来了,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忽略了词汇禁忌,同样会导致交际失败或交际冲突。

1.“死”字词汇禁忌

中西方文化都忌说“死”这一词汇,因此用大量委婉语代替“死”。“在世界各种语言中,关于‘死’的委婉语最多。英语中据说有102种。汉语中有多少,众说不一,袁本良收录了130种,姜剑云列举了120种,易熙吾搜集了203个,张供贵在《汉语委婉语词典》收录最多,达481个,然而,谁也没敢说囊括了‘死’的委婉语的全部。”6由此可见,“死”或跟“死”有关的词汇都被打上了“禁忌烙印”。

《礼记.曲记》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升天”、“归天”、“百年”、“亡故”、“夭折”、“老了”、“没了”、“长眠”、“与世长辞”、“天年不测”等词汇都是对“死”采用的委婉语,目的就是避开“禁忌烙印”。英语中对“死”也有很多委婉语表达方式,如“pass away”、“expire”、“to go to heaven”、“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等。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现象,但是中国古人却忌讳说“死”。中国人关于“死”的词汇禁忌体现了两点内容:一时汉民族的生死观,二是体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在古代,人们想象着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神)主宰着人生命运,认为只要不说‘死’字,似乎‘死神’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中国人把死亡看作是神圣的、严肃的。因此,自古至今,人们把人的死亡看作是不吉利的事情,忌讳说‘死’字。”7“死”的委婉语还受到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如道教、佛教。从下面这些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联系。……“羽化”、“仙逝”、“驾鹤西游”、“入寂”、“圆寂”、“物化”、“转世”、“涅槃”、“归真”等,西方文化中对“死”的禁忌词汇更多的是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2.“老”字词汇禁忌

“老”是跨文化交流中很重要的词汇禁忌之一,由于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经常导致跨文化交际冲突。在中国,“老”是一种资历、尊严和权威的象征,汉语词汇中也有诸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姜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谚语,

6孟国,《对外汉语实况教学研究》,北京:戎装书局,2007.11,第290页

7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8,第36页

因此与“老”有关的词汇多表达尊敬之意。而西方国家多“不服老”。举个简单的例子,尊老爱幼在中国被视为一种美德,路上遇到年老的人,年轻人多会主动前往帮忙,而如果在西方国家,年轻人主动上前帮助一名年迈的人,不仅得不到感谢,很可能会被讨厌。原因很简单,首先没有得到对方的允许,再者,西方人有一种“不服老”的强烈自尊心。

不理解“老”的跨文化交际词汇禁忌含义,便不能顺利进行交际。中国人自古注重礼仪,尊老爱幼的美德观念传播至今,每个人都需具备这样的社会道德感。“老”字在中国文化中,除了表示年龄较长之外,还带有“学识渊博、技能娴熟”等多种褒义色彩,比如“老先生”、“老资格”。而在西方文化中,“老”字是一种忌讳。首先,西方文化中,“老”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无能、无用的意思。再者,西方人,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年龄是个敏感的话题,她们一般不会轻易透露自身年龄的。因此对西方人之言“老”是一种冒犯,一种很不礼貌的表现。因此,“old man”、“old lady”、“old woman”这些词汇对称呼西方年长者是很不合礼仪的。西方一直强调个人的独立意识,即使是老年人也不轻易麻烦别人,有一种不服老的自尊心。人们常形容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这就意味着人老了就应该从社会竞争的舞台上退了下来,年龄大了几乎可以跟退出历史舞台划等号了。而这样的结果对个性独立的西方人来说是一件既痛苦又很无奈的事情。

3.数字禁忌

数字禁忌所包含的数字较多,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这些数字:4、6、9、13和星期五。日本人忌讳4、6、9、13;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普遍忌讳13和星期五。

数字的产生最初是为了记录,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数字禁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以下解释:

(1)语音相似

日本人忌讳4是因为4和“死”同音,日语的9和“苦”字同音。语音相似造成了听者听觉上的条件反射,听觉从而影响了心理联想。前面我们已经提及“死”的词汇禁忌,由于“死”、“苦”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映像很消极,因此人们把这些与之有关的数字也划入到语言禁忌中来。

(2)宗教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中对“13”和“星期五”的忌讳主要是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中对“13”的禁忌内容和范围较为广泛:不能13人同桌吃饭、请客、开会等:高层建筑或旅馆房号、楼层号等刻意隐去编号13;重大的大型活动也经常避开13号这天,宴会桌号避开13号等等。见到“13”就感觉如临大敌。“13”这个数字之所以被西方人视为禁忌,是因为他们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会给他们带来灾祸。这个主要缘于宗教信仰与宗教禁忌。传说,耶稣传教时挑选了十二个门徒和他经常

一起,加上他自己形成了一个十三人的小集体。最后在这十三个人中竟然出了一名叛徒——犹大,出卖了耶稣。因此,后人特别是后来的西方基督教国家,就把“十三”作为不吉利的象征。而日本忌讳“十三”就仅仅因为“十三”是“四”和“九”的和。

(三)话题禁忌

中西方隐私观念有着太大的差异,许多中国人对西方人所理解的privacy的全部

概念非常陌生,汉语中也没有与privacy相当的词语。

在中国,按照中国的语言文化习俗,初次见面时,会通过询问一些基本情况来了解对方,比如: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much do you make?

What’s your income?

How much did that coat cost you?

Are you married?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看,以上问题并不能称之为“问题”,礼貌的问询,根

本谈不上什么禁忌。通过此类“拉家常”的询问,表示了对对方的关心,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对方,便于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熟络情感。

殊不知,英美国家的人在闲聊时往往避免谈及一些他们认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比如:收入、年龄、家庭问题等等。跨文化交际中,可以称赞对方的服饰或者发型之类的,但是交谈时绝不能谈及诸如身体等私人问题,“肥胖、秃顶、白头发”等词汇

更不能出现的。西方人对有关身体的词汇很敏感,这些词汇都在时刻提醒着他们年事渐高、逐步失去魅力。而这种“无意的提醒”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对西方人人格的一种侮辱。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这句英语谚语的字面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他的城堡。该谚语的“言外之意”是想表达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同理可得知,个人的私事无需让别人知道,也不容许别人介入干预。由此可以明了诸如“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income?”,“Are you married?”这类问题是必须避免问及的。如果询问

有关个人的年龄、财产、工资收入、婚姻、恋爱、宗教信仰等私人问题时,就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再举一例,在中国,看见别人不舒服,经常会直截了当地问候人家:“你生病了吗?你哪里不舒服了吗?”,简单的问候,表示了关爱之情,增进了彼此间的好感。

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碰到此种情况,直接问“Are you sick? What’s wrong with you?”

是绝对不可以的。这样的语言只有医生在询问病人时或在非常亲密的人之间才能使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为如此表达是对他人的热情关心,换了文化环境反而成了一种侵犯隐私权行为。如若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在顾及不同文化习俗的语言禁忌,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表示一下祝愿。既表达了祝愿之词,又很好地避免了隐私话题禁忌。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对人们的思想、文化、道德、制度等方面有着诸多影响。有的国家全民信仰某种宗教,甚至将其确定为本国国教,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注意宗教话题禁忌。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宗教禁忌,不妄加评论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四)社交禁忌语

为了达到交际目的,社会交际需要遵守一定的交际原则及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了解涉外礼仪,不能以自己国家的礼仪习俗为参照进行交际。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和尊重对方的习俗文化,绝不能触及社交中的禁忌。

西方人从来不“吝啬”他们的赞美之词,经常赞美人们的容貌、服饰、发型、言谈举止、素质修养等被视为礼貌之举,这样的赞美往往能让被赞美人倍感喜悦,特别是赞美女性。赞美词需要一定的尺度,虽然赞美不等于恭维,但赞美多了便有了恭维之嫌。

从下面两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文化中存在的社交文化差异:

对话1:

外:“你的妻子很漂亮!”

中:“不,不,她不漂亮。”

(外国客人看了一眼男主人,看了一眼女主人,微笑着再次说道。)

外:“我是说你妻子很漂亮。”

中:“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我妻子一点也不漂亮。”

外:“也许我们的审美观不同。”

对话2:

外:“谢谢你们的邀请,谢谢你们精心的准备和丰盛的晚餐,我们度过了一个愉

快的夜晚。”

中:“哪里,哪里,今天晚上也没有准备什么菜,没让你们吃好,也没让你们玩好。”

两段对话涉及跨文化交际,一问一答将中西方不同文化思维显示了出来。西方人喜欢赞美别人,因此赞美之词经常挂嘴边。“Y ou are so beautiful”这样的赞美词常用

来赞美女性,实际上,这句话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表达真实意义的赞美,而是作为一种

礼貌惯用语。中国文化含蓄、委婉,很少直面赞美女性外貌、发型之类的,特别是女性当面被异性赞美的情况较少。处于汉文化中女性一般不习惯异性对自己的赞美或恭维,尤其是中年女性。如果一个男孩当面赞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性漂亮,会被认为是“庸俗”心理的表现。

按照中国的礼貌原则,“夫礼也,自卑而尊人”,听到赞美之词时,会贬低自己表示自谦;听到感激之词,则会认为不需要感谢,完全是份内之事,以示谦逊。按照西方的文化思维,这些做法会被认为是言不由衷或是不礼貌的表现。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文化思维必然会有差异,对话1的交际误解不是审美观不同,是不同文化孕育下的心理、思维不同。在中国,谦虚自古就是值得大加赞扬的传统美德。而个人主义文化的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体,别人的赞美和感谢都是对个体的肯定,会直接在言辞上直接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

五、非语言交际中的中西禁忌习俗

跨文化交际中,仅仅掌握好外语这一交际工具是远远不够的。语言交际重要性不言自明,同时也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的非语言交际才行。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往往会导致文化误解或文化冲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起到的交际作用也是很大的,有时甚至可以弥补语言交际的不足。

“熊文华先生的《非语言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一文最早将‘非语言交际’理论引入汉语学界。”8同跨文化语言交际一样,非语言交际也有着不同禁忌。文化背景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也有很大区别。

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人类后天学得的,为一个社会群体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因此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非语言交际构成了文化交际的重要部分。禁忌习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语非语言交际也存在交集,在跨文化语言中也有诸多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非语言交际中的禁忌习俗文化保持敏锐的感知觉,可以更好地促使交际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目的。

(一)体态语禁忌

“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9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或不小心触犯体态语交际中的禁忌,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对中西方体态语禁忌之间的研究,将主要结合差异来进行分析。

“体态语可以细分为面部表情语、眼神语、手势语、身体接触语、气味语、副语8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62页

9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17页

言。”10不同的文化,体态语的内涵和运用场合也存在差异。以眼神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从礼貌原则出发,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从而尽量避免一直直视对方。同时为了让对方能舒服的谈话,会认真倾听,眼神并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对方身上的。而英语国家的人在交流中往往眼神交流较多。他们认为缺乏目光交流或交流时间太短,是缺乏诚意、为人不诚实或者逃避推辞的表现。对中西文化习俗差异不了解的跨文化交际双方,在交流时必然会遭遇这样的交际误解。

同一体态语因被赋予的文化含义不同,使交际双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以招呼某人“过来”的体态语为例,中国和西方的体态语选择是不同的。中国的召唤体态语以年龄为区分标准,对小孩的召唤手势为手朝上,对中年人则是朝下。西方人有两种表示方式:手掌向上朝某人勾起食指:朝自己方向勾除拇指外的其他手指或右手朝左勾。在中国文化中,手掌向上朝某人勾起食指,具有轻佻意味,日常交际中是不会采用的,也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性约定俗成的忌讳手势。差异的产生根源与文化心理差异有很大关系。中国人认为在正式场合手掌向下时为了表示一种严肃的态度:手掌向上则给人一种轻佻或戏弄的心理映像。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不同,西方人认为手掌张开意味着真实、诚挚,手掌向下则暗示压抑。

身体接触语言差异是值得注意的,因为不同文化对身体接触语的观念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异性之间的触摸。中国儒家思想传统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将异性间的

触摸视为禁忌。儒家学派把“含蓄”和“节制”视为高尚的品格,对于公共场合身体接触禁忌规定更为严格。与中国大不同的西方个体意识重,他们认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非常重要。因此在很多场合,并不忌讳身体接触。中国人,看到可爱的小孩,会不自觉地摸小孩的头,表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而随便摸别人的头,尤其是小孩的头,几乎在各国都是忌讳的。因为他们认为头是人体最高的部分,是人体中最神圣的部分,尤其是小孩的头,被视为是神明所在之处。随便摸小孩的头,便等同于随便触碰神明,会触犯神明的,不仅会给小孩带来厄运,更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幸。

(二)社交禁忌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和范围越来越广,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的社交活动也越来越多。社交禁忌必然成了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的研究内容之一。社交禁忌包含的范围较广,拜访预约、寒暄礼节、送礼禁忌等等都是社交禁忌应该重视的内容。

1.拜访

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需事先预约,忌突然造访。否则,受访者会感到不快,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拜访扰乱了工作安排,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约好的拜访一般要准时,但习惯上,尤其是宴请或聚会,美国人习惯晚3—5分钟达到,晚10分钟也是没

10王秋艳、李风云.《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与文化语境分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

有问题的,这是为了给女主人一点换衣化妆的时间。

如果去拜访别人,或者去别人家里吃饭,什么时候告辞就比较棘手。因为在英美文化里,在别人家吃饭或者别人谈完事情后,马上离开说再见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宴请活动,客人吃完饭后至少需要再待半个小时才能告辞。这种情况下,客人应该注意观察主人的反应并视交谈的情况而定,如果主人的身体语言表现出一些不耐烦,交谈由出现中断,或者客人知道主人很忙,需要工作或休息时,应主动提出告辞。客人起身告辞时,主人从客,中国人送客一般送到大门外,甚至大街上、汽车站,而在英语国家里,送客到门口为止,一般不出大门。

2.寒暄

在社会聚会中,应该主动与其他人寒暄,表示自己的友好态度和性格,独自坐在角落,这一动作本身就不礼貌。当别人主动来闲谈时,即使自己很害羞或者不认识对方,处于礼貌也应该做出回答。因为在西方,沉默具有阴郁、消极的含义,而与朋友交谈时一个能带来乐趣的重要消遣方式,聚会、交流和声响是美好生活的标志。

3.送礼物

古语说“礼尚往来”,中国是一个很注重礼节的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涉及到送礼礼节。殊不知,各国因文化习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不同,在送礼礼节方面存在着很多禁忌。比如,送花忌送双数;忌讳送白色的花;给病人送花忌送白色或红白相间的花;赠送阿富汗人礼物的时候,千万不要送酒类、雕塑和女人的照片等;日本忌送夕阳风景图,忌讳送圆珠笔、文化衫等不值钱的东西;法国人忌讳送男人香水、化妆品给女人;意大利忌讳送礼送手帕;秘鲁不喜欢把刀剑作为礼品等。

(三)宗教文化禁忌

不同民族或种族之间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就是同样信仰上帝的人也有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分。不同的宗教信仰,都有着不同的宗教禁忌。由于历史上各种宗教及内部派别互不相容,如今在西方国家,为了尽量避免不同信仰人之间的宗教信仰冲突,彼此间互不打听对方的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一种行为规范。除此之外,宗教文化禁忌也表现在非语言交际方面。

阿富汗、马来西亚、泰国、土耳其、新加坡、印度、越南、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人民禁忌“左手”。他们认为左手是航脏和下贱的,用左手传递东西或者事物是对对方的极大不敬。“左手”及“用左手传递事物”都成为了一种禁忌。这一禁忌与这些国家的宗教信仰有着很深的根源。这些国家的人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古兰经》里面记载到,恶魔都是用左手进食的,由于对恶魔的畏惧,左右进食也因此成了一种禁忌。

六、论文结束语

禁忌习俗的种类繁多,如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禁忌、词汇禁忌、话题禁忌、社交禁忌语、体态语禁忌、宗教文化禁忌等等,这些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研究中了解。之所以要学习禁忌习俗,就是因为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他无所不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禁忌习俗有利于了解西方文化,不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迷惑和不解,或闹出误会甚至产生人们常说的“文化休克”,学习中西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真正了解这些差异,才能体会语言的差异,适应语言的差异,才能利用英语进行思维,将英语真正学通。

参考文献

【1】英.詹.乔.弗雷泽著,刘魁立编。《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2】法.西塞罗.唐纳简.鲁克.克拉蒂奥著,方永德、宋光丽编译,《西方禁忌大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任骋,《中国民俗通志.禁忌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4】任骋,《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任骋,《民间图腾禁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6】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7】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8】赵越利,《当代中国宗教禁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9】杨宗、聂嘉恩、郭全盛主编的《中国实用禁忌大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

【10】王新华,《避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11】孟国,《对外汉语实况教学研究》【M】.北京:戎装书局,2007年

【1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3】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15】王秋艳、李风云.《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与文化语境分析》,【M】.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称谓方面的差异由于汉英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得两种语言 在称谓和礼貌方面的表达截然不同。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 不论职位、年龄的差异如何悬殊, 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很亲切。如果称他们先生、夫人或小姐, 他们总觉得过于郑重其事, 不利于缩短相互间的距离。西方人为了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晚辈可与长辈同名, 在外国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 中国人则觉得不可理解。对长辈或年龄大的人直呼其名或者取与之相同的名字, 被认为是大不敬或没教养的表现。在中国, 人们用师傅、同志来代替不同的称谓, 而西方人经常用“Hi, hello”与别人打招呼, 或轻微发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4.2 私人话题方面的禁忌西方人很看重个人隐私, 对于他们来 说, 年龄、金钱、婚姻状况, 一个人在政治上的见解和宗教上的信仰都属于他们的私事, 别人无权过问。询问这些方面的问题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 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然而此类的禁忌在中国并不存在。因为中国人热衷于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关心。一个人的事情也常常是所属大范围内的人们共同关心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询问在外国人看来是禁忌的问题, 中国人则认为这是密切人际关系, 联络感情的表现,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所谓个人隐私几乎是不存在了。 4.3 数字方面的禁忌在数字方面的禁忌中西方表现出很大的差 异性。例如,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3 和84。传说是因为孔子73 岁死, 孟子84 岁死。英语国家避讳13 和星期五, 因为耶稣遇难的日子恰好是13 号, 星期五。另外,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偶数

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中国人偏爱偶数, 好事成双, 六六大顺, 成双成对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西方人则把奇数(13 除外) 当作幸运的象征。4.4 动物方面的禁忌在中国, 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倒霉、晦气的象 征, 汉语中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而在西方, 猫头鹰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对蝙蝠很有好感, 认为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 通常与寿字连在一起出现, 如“五蝠拜寿”。西方人却对蝙蝠没有好感, 通常联想到坏的特征, 是两面派、见风使舵的代名词。英语中还有as blind as a bat 的成语, 意思是和蝙蝠一样眼力不济。 5.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5.1 使用委婉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为了避免交往过程中的尴尬或 因话语不当所引起的不快, 人们往往借助委婉语来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5.2 加强对禁忌语言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语言是文化密不可分的 一部分, 因此适当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习惯有助于克服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和语言障碍。 西方奇怪的忌讳-[话题] 2009-08-25 很多同学马上就要踏上出国留学或者游玩的旅程,出行之前,再给大家提个醒,注意外国的一些禁忌,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以下这四种禁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doc

---------------------------------------------------------------范文最新推荐------------------------------------------------------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讲究、礼仪,和我们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社交礼仪和餐桌礼仪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自然也不可小觑。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主要由入席离席、餐具使用与摆放、上菜顺序及品酒四个方面组成。本文旨在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差异,主要从餐具摆放及使用这一方面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二、问卷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问卷进行发放,采访被调查者,我们了解到大家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的认识很局限,并且极少数人对其后的文化背景进行过探析,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者中大二的较多,占有效百分比为44.7%;大一占22.9%,大三占21.3%,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为11.2%。被调查者中英语类所占比例为52.4%,非英语类占47.6%,英语类和非英语类所占比例几乎相当。通过这些问卷的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当一 1/ 14

部分人对此不了解。 具体分析问卷得出,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因此,我们将主要从中西文化餐桌的餐具使用及摆放这方面的对比和背景进行分析,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 三、正文 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餐具的摆放及使用 (1)筷子的摆放、使用及禁忌(忌讳、讲究) 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 在中国餐桌上会看到一些这样的场景,客人拿起筷子夹菜时会举棋不定,不知道夹什么好,这种现象被称为疑筷,在正式的场合中疑这是较为忌讳的,在非正式的场合中则不是很严格。在夹菜时一些客人用筷子在菜盘里来来回回扒拉到底要夹什么菜,这种现象被称为脏筷。脏筷从浅层意义上来讲是不礼貌的。有时候大家会在中国的餐桌上看到两个人同时夹同一道菜时,不小心筷子撞在一起的情形,这一现象被称之为抢筷。为避免尴尬,人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巧妙地半开玩笑地说一句:让我来帮你夹怎么样?或者一方表示谦让地让对方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关于西方礼仪文化论文

西方文化与礼仪论文 在这学期我选修了《西方文化与礼仪》这个课程。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对于个人来说,适当的礼仪既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的体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提升人的涵养,增进了解沟通,细微之处显真情。对内可融洽关系,对外可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因为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笑话并不少见。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这个故事就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闹出的礼仪上的笑话。由此可见,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往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还很多,为此本文就以下几方面具体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礼仪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何种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诉你该物品的贵或贱,一般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上哪儿去?”,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另外,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如果中国人发现交际对方的衣服上有根线头,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对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之举。中国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会上前摸一摸,询问价钱或质地;而西方人则不会这样做,他们

中西方禁忌语之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语用

第12期 2011年12月 现 代 阅 读 MODERN READING NO.12 December.2011中西方禁忌语之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吴万能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禁忌语源自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各民族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禁忌语,忽视这些禁忌语,必然导致语用失误及交际的失败。本文从东西方禁忌语的差异入手,探讨其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关系。 【关键词】禁忌语 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97(2011)12—0013-01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生活经历、文化价值观及思维习惯不尽相同,意见、观点也难免存在分歧,如果双方各持己见,只会让问题搁置,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在实际过程中,充分的理由、得体的话语也未必能说服对方,交际双方若忽视禁忌语的存在,势必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失败。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要使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或观点,明确对方语言中禁忌语也尤其重要。 一、关于禁忌语及语用失误 根据国内外学者,如张红玲(2007),胡文仲(2007)的观点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在每个社会都有一些行为和语言被视为禁忌,但是各个社会禁忌的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恰恰反映了某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禁忌,这些禁忌会妨碍人们之间的交往,在有些交际场合必须表达时,可以用委婉语来替代。 语用失误指的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美交际效果的差错。英语语用失误一般分为两类,即语言本身的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是指语言用法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或表达方式不当;社会语用失误是指交际过程中因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而在语言形式选择时产生的失误。语用失误是通常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掌握不全面或不熟练引起的。 二、中西方禁忌语差异之表现 (一)言语禁忌 (1)与性及排泄有关的禁忌语。这类禁忌语被视为污秽下流的词语,是英汉禁忌语重要的一类。这些词语主要涉及人体某些部位、性行为以及与排泄等不洁之物。虽然西方国家对性的问题比过去比较开放了,尤其是在美国,但并不是表示他们可以毫不掩饰地谈论性,英语中特别忌讳在公共场合或男女都在场的情况下说那些下流词语。这些词曾被严禁用在电台或电视台的播音中,否则会被认为缺乏修养、谈吐不雅。 (2)与怀孕有关的禁忌语。这类词在英语中属禁忌语,这也说明人们对性持保守态度。在中国,把怀孕称为“有喜了 ”“有了”等等,这类委婉语在现代社会仍为人们所沿用,直接使用与性有关的词语仍被看作是极不文雅的。 (3)关于诅咒、骂人的禁忌语。有些骂人的词语或语句过于粗俗,受到社会的严格限制。英语中诅咒、骂人的词语多与基督教的词语和名称相关,在交际活动中应避免使用这些词语。汉语中这种固定的诅咒或骂人的话似乎少些,最常用的是“他妈的”,但听的人不会产生很强烈的反感,因为有时它已转化成为无教养的人的口头语。 (二)习俗禁忌 (1)与死亡有关的禁忌语。和“死亡”相关的词语,一般是各国语言中比较忌讳的,因为死亡使人结束美好的人生,让亲人蒙受巨大的悲痛。所以,交际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避讳和死亡相关的词语,尤其“翘辫子”、“见阎王”、“呜呼哀哉”等带有贬义性质的词。有关死的委婉语乃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汉语说:去世、谢世、逝世、牺牲、寿终、作古、已故、尽职、与世长辞、去见马克思、心脏停止跳动了等等;英语中与世长辞等是褒义,同样含贬义的词语有翘辫子等。 (2)人体的生理缺陷、年老、人体功能等方面的禁忌语。在英语中,表示人长得丑,不用“丑陋”一类词,而说成类似“大众化”;表示男子身体太胖,不用“肥胖”,而说成“比较强壮”;表示女子太瘦,用“苗条”来表示;指瘸子或其他残疾病人,说“生理缺陷”;表示老人“年长的公民”。在汉语里,说“胖”为“富态”“发福”,“瘦”为“苗条”,年老为“高寿”。 (3)有关学校和教育界的禁忌语。英语族文化中,对学生的评价几乎不用“消极用语”,而用“积极用语”来替代。英语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用有人帮助他可以学得更好一些,又如懒学生叫“未能充分发挥潜力的学生”,对考试作弊只说“依靠别人做作业”等。汉语里称成绩或品行不好的学生为“后进生”,这样说就不会伤害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容易被人接受。 三、结语 关于禁忌语,由于英汉民族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不同,因而导致在交际中不知什么该说、该问,什么不该说、不该问。在各自的语言中很多可以自由谈论的话题在对方国家却属于“非自由话题”。西方人对个人隐私、个人的行为、个人独立和个人自主看得很重。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这种价值观念一旦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一旦触犯,就是不礼貌的行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长中,要注重禁忌语,说服别人时也要把握分寸,掌握尺度,尤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下同文化下的风俗习惯,各有差异。本族人对自己民族在人际交往中的风俗习以为常,而外族人在同本族人交际时一旦违反了这些习惯,又会使本族入无法接受,从而使交际者感到别扭、不适应,甚至会产生文化休克,导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当我们欲说服英美人接受或放弃某种观点时,一定不能忽视不同文化中的禁忌现象。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1-209. - 13 -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题目: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白莉 学号:201141000102 指导教师:刘晓玲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不仅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在饮食习惯,交际礼仪等等多方面。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去了解与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礼仪与餐桌礼仪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对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认识,从而加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日常礼仪;交际礼仪

目录 引言 (3) 称呼 (3) 饮食 (4) 餐具 (4) 交谈 (5) 结论 (5)

引言 培根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正如同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理解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身为高等学府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友人交往。在交往中需要学习并且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利的语言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利益的差异。“礼仪”的学习与了解应该是有意识的加入到日常生活照,下面,对中西方文化礼仪之差异作进一步分析。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两个字组成,分别代指礼貌、礼节,仪式、仪表。它们是一种要求,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可以产生出“人利”的气氛。“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貌,则无法立身,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中国自古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周礼》、《仪礼》、《礼仪》三部名著,这三部涵盖了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内容。 西方礼仪有很多种词汇,比如courtesy:有礼貌的行为。Etiquette:除了礼仪外,还指对从事某一行业人士的行动起约束作用规矩。Protocol: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内实行的长期公认的相处准则。Tite:仪式、典礼和惯例、习俗。 繁多的有关礼仪的词汇反映出了西方人对礼仪的重视,并有对礼仪更加细致的划分。这具体到礼仪文化上,中西方有如下多种差异。 称呼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是指家庭,中国的礼仪产生于不同的家族文明。西方则从古希腊就开始以工商经济为主,这种经济于天然人伦无法相容,所以,宗法文明未充分发展。英语中的家源自拉丁词汇,而这个拉丁词汇源于在“家族之父的权力下”从事劳动的奴隶[1]。这与中国的家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的家带有与工商经济发展相融的私有财产的意味。不仅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英语中,国家主要表示地域性或民族性的含义。是地域、民族、家族的总和。在中国人看来“国之本在家”。家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人重在家中做人,英文中所说的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在中文中时身家,出身的表示。中国礼仪有着一种高超的宗法文明,同时内外亲疏之别,是中国人往往注重拉关系,“义父”、“义子”、“干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本文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时间观念、日常谈话、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来描述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我们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但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同时也是从一个国家文化移植为另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密切的联系。翻译家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而吕淑湘也曾提到过,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所谓的“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所以,成功的翻译关键是必须要具备对国家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认识。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信仰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 二、历史文化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

中西方文化禁忌

注意,笔画的中英文名称并无公认体系。点——dot,即tiny dash。横——horizontal,即rightward stroke。 竖——vertical,即downward stroke。

提——rise或rising,即flick up and rightwards。尾部变尖锐(taper)。捺——press down或right-falling,即falling rightwards,flattening at the bottom。 撇——throw away或left-falling,即falling leftwards,with slight curve,not very curved。折——break或turning,即90 de gre e turn,going down or going right only。

钩——hook,即appended to other strokes,going down or going left only。 弯——bend,即usually concave 凹的on the left。 斜——slant,即usually concave on the right。 笔画stroke 点、横、竖、撇、捺、折、钩、提dot stroke, horizontal stroke, vertical stroke, left-falling stroke,

right-falling stroke, turning stroke, hook stroke, raising stroke 复杂笔画可以从上述基本笔画组合而来, 例如,竖钩即可为…vertical?+…hook?。 每个汉字不同笔画书写顺序是固定的,即 笔顺。在不同书体中,或在不同地区(中 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笔顺可能不同。永字八法(Eight Principlels of Yong;见篇首图)包含了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与笔顺。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xx级x班 xxx 学号:xxxxx 通过对本学期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学校,我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以下我将从饮食、节日、音乐、建筑等方面,简要对中西文化的异同做一下探讨。 首先,从饮食方面来说: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和西方的饮食习惯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不同于西方,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己的食品板块,在中国菜都放在表和大家共享。如果你是被视为一个中国主机,准备一吨的食物。中国是他们的饮食文化非常自豪,并会尽力给你许多不同类型的菜肴的味道。朋友之间,他们只是为了将足以为那里的人民。如果他们有人出来吃饭的关系是半礼貌客气的,那么他们通常会比客人数量(例如四口人,五菜)为了一个菜。,如果它是一个商务宴请或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食物量,将不可能完成。一个典型的餐开始与一些凉拌菜,像煮花生和大蒜捣烂黄瓜。这些都是其次的主要课程,热鲜肉和蔬菜菜肴。最后,汤是带了出来,这是由淀粉的“主食”食品,通常是米饭或面条或有时饺子。许多中国人吃米饭(或面条或其他)最后,但如果你要与其他菜肴米饭,你应该说那么早。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

【开题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关键字】开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的参照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四、研究工作进度:11 月,查找相关资料。 12 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照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 : 《语言与文化》 刘炳善 : 《英国文学简史》 王福祥、吴汉樱 : 《文化与语言》 胡文仲 : 《文化与交际》 朱维之、赵澧 : 《外国文学简编》 张今、陈云清 :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二级学院:文新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XX级2班 学号:XX010240 学生姓名:黄通科 指导教师:曾祥云 20 14 年 6 月12 日 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文化的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事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何使跨文化的交流得以顺利展开,这是我们这些语言学习者和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原语言和目的语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的几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来提高语言学习者对于其的重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差异理解跨文化交际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其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的与日俱增,她与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在所难免。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说过:“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查知。”{1}自陌生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下面就中西文化中几点差异的表现进行阐述。 1、思维方式的差异 1.1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西方人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如果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对方,并明确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2直接性与间接性: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会很生气,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后面才讲些客套话。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则会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又比如有些中国名家文章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去意会,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

论中西禁忌习俗

论中西禁忌习俗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日益增多,有中西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往中难免产生误解,而禁忌就是其中一个最敏感的话题,禁忌无所不在,大到政治、文化、外交,小到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如果对交往对方的禁忌不了解,触犯了对方的禁忌,那么交往就无法进行,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会产生,了解西方禁忌习俗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禁忌禁忌习俗中国西方 一、中西禁忌习俗的意义和目的 (一)禁忌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日益增多。有中西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往中难免会产生误解,而禁忌就是其中一个最敏感的话题。禁忌无所不在,大到政治、文化、外交,小到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如果对交往对方的禁忌不了解,触犯了对方的禁忌,那么交往就无法进行。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会产生,了解西方禁忌习俗是十分必要的。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的了解对方,意识到怎样在合适的文化氛围中,做出恰当的语言交际行为。如果意识到交际失误,怎样采取补救措施,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规范,避免交际冲突。论文中涉及到的中西禁忌习俗,可以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避免人际冲突,保证交际顺利实现。 (二)禁忌的目的 禁忌是十分敏感和不详的,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为我们设置了障碍。在日常交往中,如果不慎触犯了禁忌,会导致对方产生误会 ,甚至拒绝继续来往,因此,研究禁忌可以避免不愉快的事发生,促进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二、禁忌的定义和起源 (一)禁忌的定义 “禁忌的国际通用名词是Taboo或Tabu(英文,音译‘塔布’或‘塔怖’,意译即禁忌),这个词来源于中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系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音译。”

中西文化差异 论文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五千年,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社会历程,文化差异却很大。中西文化差异研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内涵,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做简单的的论述。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感性思维。而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 在西方人的眼里,自然也就从需要崇拜的对象,转变为需要去征服和加以改造的对象,目的当然是使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类就不得不去研究身周的事物,去研究自然。因此,西方人一直秉持实用的原则去对待自然,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习惯于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具体的事物,而很少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整个世界。 二、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很内敛,喜欢“每日三省吾身”,把修心养性看得非常重要,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而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注重精神的自由,古时人们更是把自由看做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是在渴望能有好官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权力的。 四、教育理念的异同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西方的大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选修科目,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只要把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 而西方的大学体制是很灵活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选学几个专业的课程,只要拿到足够的学分就可以取得该专业的学位。在中国,在大学里就确定了专业方向,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就从事一种职业,这样就有可能忽略了在其他方面的潜能。 五、礼仪文化的异同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中西方文化交流史论文

最伟大的桥梁:丝绸之路 ――浅谈丝路对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 作者:周爽历史2007级01班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这条道路的开辟,促使了我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相继传入中国。是我国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中西文化 丝绸之路的起源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丝绸之路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00多年,由于大汉王朝西北边境长年遭受匈奴的侵扰,武帝刘彻决定派出使者联络地处西域的大月氏王国,共同夹击匈奴。张骞领命,于公元前138年,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虽路途辗转,但其不忘使命,终达成汉武帝召命联络到大月氏。但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这就促使了张骞二次出塞。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丝绸之路便由此形成了。 它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今和田)、莎东、蒲犁(今塔什库尔干),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疏勒,逾葱岭,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全长约7000公里。 因为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形成于此时,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①“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②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古丝道,有一半在新疆。因此,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中西方禁忌文化 (2)

中西方禁忌文化 组长:马文莉(2011142134) 组员:符小群(2011142102) 吴可嘉(2011142132) 花毛措(2011142160) 锁溯(2011142139) 谢琦(2011142143)

禁忌的定义 禁忌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忌讳的一些行为、事物和思想等。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 禁忌的国际通用名词是Taboo或Tabu(音译“塔布”或“塔怖”),该词源于中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原为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其含义是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和不可接触的.

禁忌的起源禁忌的起源一般认为有四种观点:(一)灵力说:灵力说更多的是 着眼于禁忌的原始状态,禁忌 是从鬼魂崇拜中产生的。实际 上是从人类信仰发展史方面对 禁忌的认识,它分析了人们对 灵力的信仰以及由此一信仰而 产生的情感诸如崇敬和畏惧等 等,并据此而追溯到了禁忌的 来源。一般说来,灵力说更多 的是着眼于禁忌的原始状态和 原始的禁忌状态的。

?(二)欲望说:欲望说将禁忌归结为心理上对欲望的抑制。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写道:“塔布是一种有某些权威从外部强行施加的原始禁止,它针对的是人类所屈从的最大欲望。”欲望说认为欲望的抑制便是禁忌的根本来源,它主要从心理学上对禁忌的来源进行了追溯。

(三)仪式说:仪式说指出,禁忌来源于仪式无理的社会规定性。它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禁忌的来源作了说明。弗雷泽曾在《金枝》一书中提到“有时,社群首领、酋长或神权的代表人物(如巫师等)就可以有权宣布任何事物为禁忌”。原始人类处于社会化的需要,并不真正的去思考或考察此种禁忌形成的合理依据,而是随着社会化的约定俗成,强制服从。(四)教训说:这一观点认为禁忌来源于人们把对某种偶然因素的共同误解作为教训来加以汲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