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昆虫学名

常见昆虫学名

常见昆虫学名
常见昆虫学名

常用昆虫拉丁学名

昆虫名字+图片

昆虫小百科 蝴蝶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 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 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 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 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 米。幼年是毛毛虫,蜕变成蝶。 蚂蚁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 习性的昆虫,一般都没有翅膀, 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 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 脱落。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 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 成成虫.

卷叶象鼻 象鼻虫的一种---卷叶象 鼻虫。此虫较小,比芝麻 大不了多少。体色橙黄 色至呈褐色。 椿象 俗称“臭虫”,椿象是有名的 臭气专家,它们具有臭腺,在 幼虫时位于腹部背板间,成虫 时则转移到后胸的前侧片上, 遇危险时便分泌臭液,借此自 卫逃生,这使它“臭名远扬”。

瓢虫 瓢虫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 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全世 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 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 北美洲。 独角仙 独角仙,学名称双叉犀金龟, 体形大而威武。独角仙在中国 一些地方较为常见,数量多可 能危害森林。在用途上,独角 仙可作观赏,又有很高的药用 价值。2008年,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条件下独角仙会变色,对研究智能材料有启示作用。

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 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 花蜜并酿造蜂蜜。其细胞 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 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 真核生物。蜜蜂群体中有 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蠶(can第二声)蛾 同“蚕蛾”,蚕蛾的 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 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 小,已失去飞翔能力。

昆虫学实习昆虫名录拉丁文

亮丽罗花金龟Rhomborhina (Pseudorhomborrhina)fuscipes Fairmaire 日罗花金龟Rhomborrhina japonica 靛蓝罗花金龟Rhomborrhina hyacinthiba 竹象甲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 大型巨陶楸甲plaoymelus vas. Typhgoniformis 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光肩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楝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葡萄十心叶甲oides decempunctata binberg 透明广翅蜡蝉:Euricania clara 黑额光叶甲Smaragdina nigrifrons(Hope) 掘翁蜣螂 Onthophagus fodiens Waterhouse 黄蜻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 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 九香虫Aspongonpus chinensis Dallas 赤条蝽Graphosoma rubrolineata 麻皮蝽Erthesina full (Thunberg) 日本脊吉丁Chalcophora japonica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中华大刀螳Tenodera aridifolia Sinensls 陆马蜂Polsties (Megapostes)rothneyi grahami van der Vecht 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speculum Walker 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 黄胸木蜂Xylo Copa appendiculata Smith 甘薯褐龟甲Laccoptera guadrimaculata Thunberg 松寒蝉Meimuna opalifera 日本条螽:Ducetia japonica 蓝蝽Zicrona caerula(Linnaeus) 长木蜂Biluna tranquabarorum Swederus 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 var 榆绿天蛾Callambulyx tatarinovi (BremeretGrey) 雀纹天蛾Teretra japonica 白肩天蛾 Rhagastis mongoliana 椴六点天蛾 Marumba dyras Walker 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玉带美凤蝶Papilio polytes 槐蝽Cyclopelta obscura(Lepeleter-Serville) 长翅大水黾Aquarius elongatus 鳃金龟Serica orientalis Motschulsky 突背斑红蝽Physopelta gutta 黑胫侎缘蝽Mictis fuscipes Hsiao

昆虫学

探讨昆虫文化应用于人类社会 姓名:邢鸣宇班级:2009级管理学院3班学号:P0923114837 摘要:本文描述昆虫的社会作用和人文作用。主要是通过阐述昆虫食用性这一特征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帮助;昆虫药用性的特点 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昆虫的娱乐性形成了中国爱虫热文 化,沉淀厚重的历史精华;从昆虫到人类,感悟人生的真谛。关键字:昆虫食用药用娱乐鸣虫爱虫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种群。4亿年以来,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有多少生物难逃灭绝的命运,但是,地球所经历的种种浩劫中,昆虫却能大难不死,经久不衰。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本文对此进行概述。 一、昆虫对现代社会的的作用 ㈠昆虫的食用性 ⒈开发食用昆虫的原因 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趋势下,蛋白质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牛奶、鸡蛋、鱼、肉等常规蛋白质食品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要。因此,开发新型食物和

寻求蛋白质新资源,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昆虫学家和营养学家已认识到历史上人们把昆虫作为食物,不仅是出于补充能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其饮食营养平衡价值和含有的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大量的营养分析结果表明,食用昆虫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良好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食用昆虫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其中大多数指标达到或超过FAO/WHO标准值。食用昆虫的氨基酸不仅含量丰富,而且组成合理,是一优质蛋白质源。食用昆虫的脂肪含量和热值变化较大。 因此食用昆虫对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现代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体营养结构的提高问题有很大的作用。 ⒉食用昆虫的历史 我国的食虫历史早在3000年前的《尔雅》、《周礼》和《礼记》中就记载了蚁、蝉和蜂3种昆虫加工后供皇帝祭祀和宴饮之用。北方人喜食蝗虫、蚕蛹、蝉和豆天蛾幼虫;江浙一带人们爱吃蚕蛹;福建、两广一带捕食龙虱;台湾同胞最爱吃“香酥蟋蟀”;湘西人对炸马蜂幼虫感兴趣。在云南省,食用昆虫为全省各民族普遍的习俗,而且早已形成了极有民族特色的食虫文化,食用的种类和方法也丰富多样,仅烹调的方法就有13大类。并且贵州的仡佬族,广西东兰县长江、金谷一带的壮族和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哈尼族人民都举行各自不同的“吃虫节”,到时家家户户餐桌上总少不了油炸蝗虫、腌酸蚱蜢、甜炒蝶蛹、

秋天会叫的昆虫图片(文档13篇)

秋天会叫的昆虫图片(文 档13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秋天会叫的昆虫图片的资料1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 秋天的昆虫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地变冷了,有一些动物不适应北方的气候,纷纷飞到南方去过冬。例如天空中排成人字型的大雁向南方飞去、燕子成群结队的向南方飞去。。。。。。秋天,我们在草丛中、果树上、土地里可以看见好多昆虫,有的昆虫是益虫,有的昆虫是害虫。比如螳螂,小小的头、长长的身体,它的两个前腿就像两把大砍刀,上面布满了锯刺,这是它用来捕捉猎物的武器。螳螂很会善于伪装自己,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它有时把自己伪装成花螳螂、树皮螳螂、

地衣螳螂或枯叶螳螂。。。。。。,骗取其它昆虫纷纷飞来采花粉或停留休息,以便捕捉它们成为自己的食物。螳螂的头可以全方位的旋转,这可以让它的视线能够跟随猎物而转移。它的大眼睛十分敏锐,能准确地找到猎物。螳螂的本领可真大,它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呢?请同学们猜猜。三0 五班马宇宸

第2篇 “秋天的昆虫” [设计思路] 幼儿园里有一块百草园,那可是孩子们的乐园。在里面孩子们不断的发现蚂蚱、蛐蛐、蟋蟀、蚂蚁等等小虫子。随着一场连绵的秋雨,将时间的车轮推进到了秋天,《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那么就从孩子们热衷的昆虫,开始秋天的发现之旅吧! 主题目标: 1、了解秋天有那些昆虫,并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2、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初步掌握昆虫的共同特征。 区域布置: 美工区: 1、折纸:大雁 材料:大雁示范品一个,折纸示意图,纸张。 关注:幼儿能否熟练地进行折叠。 2、四方连续剪纸: 材料:各色手工纸,铅笔、剪刀等美工用具。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 世代:昆虫一个新个体(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2. 年生活史:一种昆虫一年内的发育史,或更确切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代结束止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 3. 两性生殖:昆虫经过两性交配而产出后代的生殖方式叫两性生殖。 4. 孤雌生殖:昆虫不经过两性交配或经交配但不产生受精卵而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叫孤雌生殖。 5. 变态: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的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 6. 不全变态: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 3 个虫期,而且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 发育而逐步显现,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称为不全变态。 7. 休眠:常常是由不良环境引起的昆虫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当不良环境消除后昆虫可马上恢复活动,继续生长发育的现象。 8. 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9. 羽化:昆虫由蛹或老熟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叫羽化。 10. 补充营养:成虫期所进行的营养。 11. 趋光性:就是昆虫对光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活动的习性。 12. 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四个时期,其翅是在幼虫的体壁下发育,不显露在体外的变态方式叫完全变态。 13. 化蛹:昆虫由老熟幼虫脱皮而产生蛹的过程叫化蛹或蛹化。 14. 孵化:昆虫完成胚胎发育后,卵破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15. 虫龄:幼虫的大小或生长进程叫虫龄。虫龄以蜕皮次数做为指标,虫龄=蜕皮次数+1 16. 龄期:相邻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就是该虫龄的龄期。 17. 生长脱皮:昆虫在幼虫阶段所进行的蜕皮,脱皮后伴随着体积的增大,而没有重大的形态上的改变。 18. 离蛹:附肢和翅悬垂游离于蛹体外,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能自由活动。 19. 渐变态: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很相似,只是翅未成长和生殖器官未成熟。 20. 半变态:幼期水生生活,成虫陆生,以致成幼期具有明显的形态分化。 21. 多足型幼虫:既有胸足又有腹足的幼虫。 22. 鳃叶状触角:触角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 23. 具芒状触角:触角三节,第三节较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为触角芒)。 24. 丝状触角: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部一二节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缩小。 25. 脉序:翅脉的分布型式。 26. 肘状触角:触角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或肘状弯曲。 27. 羽毛状触角:触角柄节各亚节向两边突出成细枝状,很像鸟类羽毛。 28. 寡足型幼虫:只有胸足,无腹足的幼虫。 29. 鳞翅:质地为膜质,翅面布满鳞片的翅叫磷翅。 30. 半鞘翅:翅的前半部分加厚呈革质,而后半部分仍为膜质的翅叫半鞘翅。 31. 膜翅:质地膜质、透明。 32. 鞘翅:翅的质地为角质,坚硬,翅面无可见翅脉的翅叫鞘翅。 33. 覆翅:翅的质地革质、半透明,翅脉仍可见。 34. 无足型幼虫:既无胸足也无腹足的幼虫。 35. 性二型现象:同种昆虫,雌雄两性除性器官和外生殖器存在差异外,还存在个体大小、、

普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 概述 一、普通昆虫学考试科目包括: 普通昆虫学。 二、考试比例: 基础理论80%,昆虫学发展现状20%。 三、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10分(20小题,每题0.5分,占10%) 拉丁学名10分(中、拉互换等形式,10小题,每题1分,占10%) 填空或选择题30分(30空或题,每1空或题0.5分,占30%) 编制昆虫分目或科检索表20分(20个科目,占20%) 简答题20分(4小题,每题5分,占20%) 论述题10分(1题,占10%) 四、考试时间:3小时。 五、参考教材: 1. 雷朝亮,荣秀兰主编,《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 2. 彩万志主编,《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7 一、考查目标: 普通昆虫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均较强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内部解剖以及昆虫分类。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昆虫学发展前沿动态。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1)节肢动物门及各纲的特征; (2)昆虫纲的特征 2昆虫的外部形态 (1)昆虫身体的一般构造:体躯的基本构造;体躯的分节方式;分节的附肢 (2)昆虫的头部:头部的分节、头壳的构造、头式、头部的感觉器官、口器 (口器类型、为害特点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3)昆虫的胸部:胸部构造的特点、胸部的基本构造(前胸、具翅胸节)、胸足的构造及其类型、翅(构造及变化、关节、翅脉及脉序、翅室、连锁和飞行) (4)昆虫的腹部:腹部构造的特点、腹部的基本构造、腹部的附肢 (外生殖器、尾须、无翅亚纲腹部的附肢、幼虫的腹足) 3昆虫的生物学 (1)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卵胎生和幼体生殖 (2)昆虫的胚胎发育:卵的类型及产卵方式、卵的构造 (3)昆虫的胚后发育:孵化、生长发育、变态(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全变态、全变态)、幼虫期、蛹期、成虫的形成

《有趣的昆虫》

二十一、有趣的昆虫 ——抓住特征有序表达【教学目标】 1.在描写昆虫时能够抓住昆虫的典型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 3.在生活中要学会处处观察,处处留心,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能够抓住昆虫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表达要有序。【教学准备】 有关蜻蜓的图片、各种昆虫的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快乐课堂,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之旅吧。下面,请同学们以洪亮的声音喊出快乐作文的口号:快乐作文,快乐成长!在快乐课堂老师提一个要求就是:快!静!齐! 同学们真棒!那就让我们用快乐作文的掌声,夸一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那现在请大家做好准备,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王国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昆虫吗?(昆虫通常是中小型到极微小的无脊椎生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你所知道的昆虫有哪些呢?(蜻蜓、蝴蝶、萤火虫、瓢虫、蚂蚁、

蚯蚓、蟋蟀、螳螂等)【出示课件】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昆虫的图片,大家先欣赏一下,图片展示(蜻蜓、蝴蝶、蜘蛛、瓢虫、蚂蚁等),你喜欢哪个昆虫呢?你能说出它的一个特征吗?如果你说对了,这个小昆虫就会给你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蜻蜓,展示蜻蜓的图片,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蜻蜓是什么样子的?(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表达要有序。老师注意指导)(蜻蜓像顽皮的飞行员,有的穿着红色的飞行服,有的穿着黄色的飞行服,有的穿着绿色的飞行服,还有的穿着蓝色的飞行服,非常酷。小蜻蜓的头上有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两对对称的翅膀,平平地展开着。它们专门吃小飞虫,是消灭害虫的小能手。) 二、说一说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哪些昆虫呢?今天我们就来召开一个“昆虫发布会”,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昆虫。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说出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学生随机说,老师随机展示准备好的图片。(老师随机指导,随机板书) 一、学生写作 同学们,辛勤织网的小蜘蛛,团结友爱的小蚂蚁,七彩斑斓的蝴蝶,这些昆虫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昆虫的世界充满了色彩,把你感兴趣的昆虫写下来吧,让我们也了解它们。拿起笔,行动吧!

认识昆虫(名字-图片)课件资料

昆虫小百科 1.蝴蝶 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 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 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 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 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 1.6厘米。幼年是毛毛虫,蜕变成蝶。 2.蚂蚁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 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 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 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 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 膀即脱落。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 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豆芫菁,为鞘翅目,芫菁科。从南到北广泛 分布于中国很多省、区,主要以成虫为害大 豆及其他豆科植物的叶片及花瓣,使受害株 不能结实。此外尚能为害花生、苜蓿、棉花、 马铃薯、甜菜、麻及番茄、苋菜、蕹菜等蔬 菜。 4.卷叶象鼻 象鼻虫的一种---卷叶象鼻虫。此 虫较小,比芝麻大不了多少。体色 橙黄色至呈褐色。 5.椿象 俗称“臭虫”,椿象是有名的臭气专家,它们具有臭 腺,在幼虫时位于腹部背板间,成虫时则转移到后胸 的前侧片上,遇危险时便分泌臭液,借此自卫逃生, 这使它“臭名远扬”。田鳖科的负子虫,雄虫背上常 背着成堆的卵粒,是水生世界的“好爸爸”。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向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除性器官有明显区别外,雌雄二者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 3、开放式循环:血液只有一段途程流经背血管,其他在血腔和器官间流动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为头、胸、腹 3个体段。 (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1~3对单眼 (3)胸部生有3对胸足和1~2对翅,是运动中心。 (4)腹部通常由9~11节组成,有气门和外生殖器。 (5)昆虫属于变态发育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中也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现象

4.胚胎发育:从卵孵化后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5.变态:昆虫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触角由3节组成,即柄节、梗节、鞭节。 2、昆虫体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个体段。 3、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前端,着生有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是感觉、联络和取食的中心。 4、口器也称取食器,由属于头部体壁构造的上唇和舌以及头部的三对附肢(即上颚、下颚和下唇)组成。 6、贲门瓣的主要功能是使食物直接从前肠导入中肠腔,而不与胃盲囊接触。同时阻止中肠内食物倒流回前肠。 7、昆虫的排泄作用主要是由马氏管和后肠的直肠部分共同完成。(脂肪体) 8、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昆虫的口式不包括( D) A、下口式 B、前口式 C、后口式 D、上口式 2、雄性龙虱的前足是(B) A、捕捉足 B、抱握足 C、开掘足 D、攀握足 3、从功能上分,( B)不属于神经元中的一种。 A、运动神经元 B、中枢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 D、神经分泌细胞

常见昆虫拉丁名

常见昆虫拉丁名

常见昆虫拉丁名集 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al)/16 柳碧蝽Palomena amplifioata Distant/16 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Linnaeus)/17 小皱蝽Cyclopelta parva Distant/17 麻皮蝽Erthesina fullo(Thunberg)/18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Lmnaeus)/18 珀蝽Plautia fimbriata(Fabricius)/19 菜蝽Eurydema dominulus(scopoI i)/19 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 Kolenatl/20 辉蝽Carbula obtusangula Reuter/20 紫翅果蝽Carpocoris purpureJpenms(De Geer)/20 金绿宽盾蝽Poecilocoris lewisi(DIstant)/20 金绿真蝽Pentatoma metallifera(Motschulsky)/zl 褐真蝽Pentatoma armandi Fallou/22 弯角蝽Lelia decempunctata Motschulsky/22 赤条蝽Graphosoma rubrolineata(Westwood)/

22 双痣圆龟蝽Coptosoma biguttulum Motschulsky /23 细齿同蝽Acanthosoma denticauda Jakovlev/23 泛刺同蝽Acanthosoma spinicolle JakovIev/23 宽肩直同蝽Elasmostethus humeralis JakovIev /24 曲匙同蝽Elasmucha recurva(Dallas)/24 红足壮异蝽Urochela quadrinotata Reuter/24 红脊长蝽Tropidothorax elegans(Distant)/25 小长蝽Nysius erlcae(Schillng)/25 纹须同缘蝽Homoeocerus strllcornls Scott/26 广腹同缘蝽Homoeocerus dilatatus Horvath/26 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Linnaeus)/26 锤胁跷蝽Yemma slgnatus(Hslao)/26 绿盲蝽Lygocoris lucorum(Meyer-DUr)/27 三点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 Reuter /27 中黑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 /27

昆虫学重点

昆虫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平衡棒:后翅退化为小棒状体,飞行时平衡身体 生殖节:雌虫腹部第八节或雄虫腹部第九节上有附肢特化而来的产卵器或交尾器,构造有所不同,特称为生殖节。 翅连锁器:前翅发达,后翅不发达的昆虫,在前翅的后缘和后翅的前缘生有专门的连锁结构即:连锁器,以保持前后翅扑动一致并增强飞翔力。连锁器有五种:翅褶型、翅钩型、翅轭型、翅缰型、翅抱型 经济阈值:某害虫种群达到对被害作物造成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时的临界密度。 孤雌生殖:又叫单性生殖。昆虫的卵不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叫孤雌生殖。 若虫:成虫幼虫形态差异不大。但幼虫体型较小,仅具翅芽,生殖器官未发育完全。这类幼虫统称为若虫。 虫龄:从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以前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经第一次蜕皮后的幼虫为第二龄,以后每脱一次皮即增加1个龄期。这就是虫龄。 生活史:昆虫完成一个世代的个体发育史。 年生活史:指一年内昆虫发生的世代数以及各世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一年一代,一年多代,多年一代昆虫的年生活史。 生命表:用表格表示昆虫的年生活史。适于表达一年多代昆虫的生活史。 两性生殖:最常见的生殖方式。雌雄交配,受精后由雌虫将受精卵产出体外并发育为新个体。 多胚生殖:昆虫的一粒卵在发育过程中可以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再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受精卵发育成雌虫,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虫如:膜翅目的茧蜂科、跳小蜂科等内寄生蜂。 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及生活习性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现象称为变态 综合防治: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合理应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以及其他有效的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达到保护作物,人畜健康,增加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蝗蝻:蝗虫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蝗蝻,蝗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 稚虫:半变态类昆虫的幼期虫态,水生,与成虫形态差异较大

普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Ⅱ》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昆虫分类学基本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Insect Taxonomy 基本内容: (1)物种概念Species concept(2)分类阶元Category(3)分类特征Characters (4)学名Scientific names(5)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s(6)异名与同名Synonymy and homonymy 基本要求: (1)掌握昆虫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动物命名法的主要原则(3)学习检索表的原理与制作 教学重点: (1)物种概念(2)学名与俗名 教学难点: (1)模式标本(2)同物异名 第二章六足总纲的系统发育 The Phylogeny of Haxapoda 基本内容: (1)系统发育学Phylogenetics(2)现生六足总纲Extant Hexapoda 基本要求: (1)了解六足总纲的分类和系统发育(2)掌握各目的识别特征 教学重点:各目的识别特征教学难点:各目之间的亲缘关系 第三章直翅目Orthoptera 基本内容: (1)识别特征Diagnosis(2)生物学特性Biology(3)经济重要性Economic significance (4)娱乐性Recreation(5)分类Systematcis 基本要求: (1)掌握剑尾亚目Ensifera和锥尾亚目Caelifera的特征 (2)识别螽斯科Tettigoniidae、蟋蟀科Gryllidae、蝼蛄科Gryllotalpidae、蝗科Acrididae、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癞蝗科Pamphagidae、菱蝗科Tetrigidae 教学重点: (1)亚目的识别(2)重要科的识别 教学难点:系统发育 第四章缨翅目Thysanoptera 基本内容: (1)识别特征Diagnosis(2)生物学特性Biology(3)经济重要性Economic significance (4)分类特征Taxonomic characters(5)分类Systematcis 基本要求: (1)掌握锯尾亚目Terebrantia和管尾亚目Tubulifera的特征(2)识别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蓟马科Thripidae 教学重点: (1)亚目的识别(2)重要科的识别 教学难点:系统发育 第五章同翅目Homoptera 基本内容: (1)识别特征Diagnosis(2)生物学特性Biology (3)经济重要性Economic significance(4)分类Systematcis

普通昆虫学习题及答案举例 (1)

一、名词解释: 1.初生分节:昆虫在幼虫期,相邻两个体节之间以节间褶作为体节分界线的分节方式。 2.后生分节:昆虫在成虫期,以节间膜作为体节分界线的分节方式。 3.蜕裂线:在头部背面的一条倒“Y”字形的缝。 4.内生翅类:幼期翅芽在体外发育的昆虫,其变态类型属于不完全变态。 5.外生翅类:幼期翅芽在体内发育的昆虫,其变态类型属于全变态。 6.翅脉:是位于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的纵横条纹,是由气管所在部位加厚形成的。 7.脉序(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排列形式。 8.闰脉:在两条相邻的纵脉间,加插的两端游离的纵脉,叫闰脉或伪脉。 9.脱皮:幼虫体外表有一层坚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当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形成新 表皮,脱去旧表皮,这种现象称为脱皮。脱下的旧表皮称为蜕。 10.雌雄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了生死器官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 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11.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在身体大小、体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2.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为一个世代,简称为一代或一化,一个世代通常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等虫态。 13.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的发育过程,即昆虫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起,到第二年的越冬虫 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14.休眠: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当不良条件消除时,昆虫可立即恢复 生长发育。 15.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或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滞、 不食不动的现象。滞育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17.生物钟:生物钟是指由于长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节律及季节变化的影响,使生物 的生命活动和行为反应表现出特定的时间节律现象。 18.昆虫钟:昆虫钟是昆虫体内的生物钟,即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的时间节律。 23.趋性: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 动。趋向活动称为正趋性,负向活动称为负趋性。 24.趋光性: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 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 25.趋化性: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通常与觅食、求偶、 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 26.警戒色:是指昆虫的鲜艳色彩或斑纹,具有使天敌不敢贸然取食或厌恶的防御行为。 27.拟态:指昆虫在外形、姿态、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它种生物或非生命物体,以躲避 天敌的现象。 28.鞣化作用:指昆虫表皮蛋白与醌类类化合物交联脱水变硬的过程。 29.食物消化率:也称消化系数,指昆虫的取食量干重减去排出的粪便干重的差除以取食量的干

昆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1、昆虫的头式:也称为昆虫的口式,表示昆虫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所指方向。 6、开掘足:昆虫的足胫节膨大宽扁,末端具齿,跗节呈铲状,便于掘土。 7、携粉足:胫节端部宽扁,边缘具长毛,形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筐。同时第一跗节也特别膨大,内侧具多排横列刚毛,形成花粉梳,用以梳集花粉,形成携粉足。 8、翅脉:气管在翅面上的加厚,起支架作用。 9、脉相:翅脉在翅上分布排列的形式次序称为脉相。 10、模式脉相:也称康尼脉系,昆虫学家康斯托克(Comstock)和尼特姆(Needham)将昆虫的脉序归纳成假想原始脉序,这一命名系统被称为康尼脉系(Comstock-Needham system)。 11、纵脉:从翅基部伸到外缘的翅脉。 12、平衡棒:昆虫的翅退化为小形棒状体,飞行时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称为平衡棒。 13、翅连锁器:很多昆虫的前后翅,借各种特殊构造相互连锁在一起,以增强飞行的效力,这种连锁构造统称翅连锁器。 14、两性生殖: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卵胎生:又称孤雌胎生。指雌虫未经受精的卵在母体内依靠卵黄供给营养,进行胚胎发育,直至孵化为幼体后才从母体中产出。 16、世代交替: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又称为异态交替。 17、多胚生殖:是指1 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8、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现象,称为孵化(hatching)。 19、变态: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渐变态:发育过程中可明显区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逐渐近似于成虫,而且成虫、幼虫生活环境和习性也相同。是不完全变态中的一个类型。 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及习性相差很大或完全不同。 20、半变态:不全变态的一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其幼体水生,成虫陆生;二者在体型、取食器官、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以致成、幼体间的形态分化较显著。 21、蜕皮:幼虫体外表有一层坚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当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形成新表皮,脱去旧表皮,这种现象称为蜕皮。 22、虫龄和龄期:从卵内孵化出的幼虫称为第1 龄幼虫,以后每脱1 次皮增加1 龄,即虫龄。相邻两龄之间的历期,称为龄期。 23、多足型幼虫:除 3 对胸足外,还具数对腹足。 24、蛹:是全变态昆虫在后胚发育过程中,由幼虫转变为成虫时,必须经过的一个特有的静息虫态。 25、前蛹:老熟幼虫行将化蛹前,通常停止取食,并做适当的准备工作(吐丝作茧、筑造蛹室等),幼虫身体缩短,体色变淡或消失,不再活动,称为前蛹(prepupa)。 26、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蛹或末龄若虫和稚虫)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27、雌雄二型:是指雌雄两性个体间除内、外生殖器官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28、多型现象:是指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1.初生分节:一般昆虫的幼期,相邻体节具环形凹陷,即节间褶,纵肌附着褶上,其体节相当于胚胎发育的真正体节,故称这种体节为出生体节。 2.蜕裂线:是幼虫脱皮时裂开的线,通常呈倒Y 形,它的中干起自胸部的背中央,伸到复眼间分叉成两条测臂。 3.翅脉:翅脉是翅的两层薄壁件纵横分布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而成,对翅表起着支架的作用,主要的翅脉有一定的名称。 4.脉序:又叫脉相,指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不同类群的脉序存在一定的差别,而在同一类群中又相对稳定。 5.消化系数:食物通过消化作用后,一部分变成为可吸收的养分,另一部分则不能吸收而排除体外,可消化吸收的部分与消耗食物的比值,称消化系数。 6.肠外消化:昆虫在取食前先将唾液或消化液注入寄主组织内,当寄主组织溶解后,再吸回肠内的过程。 7.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神经节:神经节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 9.突触:昆虫各类神经元的树状突、侧枝活轴突的端丛,并非是直接连着的,而是在脑内、神经节内活神经肌肉连接点等处形成突触,进行联系和传递信息的 10.突触传导:神经元之间在组织学上的间断性,使动作电位不能直接通过突触,而必须借助神经递质进行传导。 11.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2.昆虫激素:昆虫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经体液运至全身各处,对昆虫的生理机能、代谢、生长发育、变态、滞育、生殖等起调节控制作用。 13.信息素:又称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分泌到体外,能影响种件或种内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14.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 15.授精:两性交配时,雄虫将精液或精珠注入雌虫的生殖器管内,使精子储存与雌虫的受精囊中的过程,称为授精。 16.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指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一般分为偶发性孤雌生殖、常发性孤雌生殖和周期性孤雌生殖。 17.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结合之后,方能正常发育为新个体。 18.胎生:有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虫或若虫来的生殖方法。 19.孵化:大多数昆虫完成胚胎发育后脱卵而出的过程或现象叫做孵化。 20.蛹化:昆虫由老熟幼虫脱皮而产生蛹的过程叫化蛹或蛹化。 21.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或现象叫做羽化。 22.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叫脱皮。 23.变态:昆虫在一生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形态的变化,才能变成性成熟个体 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3个虫期,而且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步显现,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称为不全变态。 25.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四个时期,其翅是在幼虫的体壁下发育,不显露在体外的变态方式叫完全变态。 26.渐变态: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很相似,只是翅未成长和生殖器官未成熟。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

名字解释 有效积温: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 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冲破卵壳而孵出的现象。 授精:性成熟的昆虫,通过交配雄虫以不同的方式把精子送入雌虫的体内,这一过程叫授精。受精:经过雌雄的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精子与卵子结合。 结构色:又称物理色,是由于昆虫体壁上有极薄的蜡层、刻点、沟缝或鳞片等细微结构,使光波发生散射、衍射或干涉而产生的各种颜色。 内激素:是指昆虫分泌在体内的化学物质,用以调节其发育和变态的进程。 外激素:又称信息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也可能是异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叫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是昆虫的常见生殖方式,其特点是要经过雌雄的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体,在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受精)后才能形成新个体。 被蛹:全变态类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相对静止的虫态,处于幼虫和成虫之间。 围蛹:蛹体本身是离蛹,只是蛹体被第3、第4龄幼虫所脱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而已。雌雄二型现象: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2性征的不同外,在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双名法:即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为种本名。(分类学著作中,学名后面还常常加上定名人的姓。但定名人的姓氏不包括在双名法内)。 虫龄:昆虫的生长和蜕皮交替进行,在正常的情况下,昆虫幼体每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蜕一次皮,虫体的大小或生长的进程可用虫龄来表示。(从腐化之第1次蜕皮以前的幼虫或若虫叫第1龄若虫……第2龄幼虫或若虫,余类推)。 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身体大小、体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即变态。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 年生活史:生活史常以1年或一代为时间范畴,昆虫在1年中生活史称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世代交替: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通风作用:有助于昆虫体内水分和周围热量的散失而对昆虫体温发生影响;另一方面对昆虫迁移、传播的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 特定时间生命表:在一个同龄个体群中,任一个体有可能存活到年龄为x的概率的一览表。并胸腹节:膜翅目中,成虫腹部的第一节成为胸部的一部分称并胸腹节。 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将旧表皮皮脱去的现象。 课本补充: 昆虫的消化作用可分为肠内消化和肠外消化。 肠外消化:昆虫在取食前先将唾液或消化液注入寄主组织内,当寄主组织溶解后,再吸回肠内的过程。 肠内消化:昆虫消化食物主要发生在中肠内。在某些昆虫中,肠内的共生菌也参与部分消化作用。

昆虫名字图片

昆虫名字图片昆虫小百科 蝴蝶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 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 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 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 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 米。幼年是毛毛虫,蜕变成蝶。 蚂蚁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 习性的昆虫,一般都没有翅膀, 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 脱落。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 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 卷叶象鼻 象鼻虫的一种---卷叶象 鼻虫。此虫较小,比芝麻 大不了多少。体色橙黄 色至呈褐色。 椿象

俗称“臭虫”, 椿象是有名的臭气专家,它们具有臭腺,在 幼虫时位于腹部背板间,成虫时则转秱到后胸的前侧片上, 遇危险时便分泌臭液,借此自卫逃生,这使它“臭名远扬”。瓢虫 瓢虫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 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全丕

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 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 北美洲。 独角仙 独角仙,学名称双叉犀金龟, 体形大而威武。独角仙在中国 一些地方较为常见,数量多可 能危害森林。在用途上,独角 仙可作观赏,又有很高的药用 价值。2008年,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条件下独角仙会变色,对研究智能材料有启示作用。 蜜蜂

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 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 花蜜并酿造蜂蜜。其细胞 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 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 真核生物。蜜蜂群体中有 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蠶,can第二声,蛾

同“蚕蛾”, 蚕蛾的 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 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 小,已失去飞翔能力。 蝗虫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 虫。俗称“蚂蚱”,种类很 多,全丕界有超过10,000 种。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 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螳螂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

《普通昆虫学》常见英文术语1

《普通昆虫学》常见英文术语 entomology 昆虫学insect morphology昆虫形态学head 头thorax 胸 abdomen 腹somite 体节 tergum 背板sternum腹板 pleuron侧板endoskeleton 内骨骼ecdysial line蜕裂线frontoclypeal sulcus额唇基沟frons, or front额clypeus唇基 occiput后头tentorium幕骨 antenna触角scape柄节 pedicel梗节flagellum鞭节 eye, or compound eye 复眼ocellus单眼 mouthparts 口器labrum 上唇 mandible 上颚maxilla下颚 labium 下唇hypopharynx舌 leg 足coxa 基节 trochanter 转节femur 股节 tibia 茎节tarsus 跗节 elytra 鞘翅hemielytron 半翅 tegmen 复翅vein 翅脉 venation 脉序genitalia 外生殖器 phallus 阳茎ovipositor 产卵器 valvula 产卵瓣valvifer 负瓣 circus 尾须 insect biology 昆虫生物学sexual dimorphism雌雄二型现象polymorphism 多型现象parthenogenesis 孤雌生殖polyembryony 多胚生殖paedogenesis 幼体生殖viviparity 胎生ovivipartity 卵胎生embryonic development 胚胎发育egg, or ovum 卵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胚后发育hatching 孵化 emergence羽化metamorphosis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不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 全变态larva幼虫pupa 蛹 moulting 脱皮instar 龄 stadium龄期exarate pupa 离蛹 obtect pupa被蛹coarctate pupa 围蛹 life history 生活史generation 世代 dormancy 休眠diapause 滞育 critical photoperiod 临界光周期behavior 行为 ethology 行为学taxis趋性aggregation群居集性mimicry 拟态 protective coloration 保护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