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新生儿49例,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B组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A组给予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较对照组下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使用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效果良好。

标签:新生儿ABO溶血病;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引起的母儿血型不合,临床表现为胎儿或新生儿水肿和(或)黄疸、贫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原因[1]。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4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其中25例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使用间歇光疗治疗,同时给予细心的护理,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新生儿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1~3 d,出生体重

2.0~

3.4 kg,血清胆红素值平均(305.7±63.6)mol/L,ABO血型系统直接试验(改良法)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和血清抗体阳性。出现黄疸或快速进展黄疸,其中重症黄疸12例。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25例,B组对照组24例,两个婴儿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是可比的。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与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100~200 mg/kg,1次/d,连用2 d,严重病例可用碳酸氢钠静脉提高pH值,防止核黄疸。对照组不使用丙种球蛋白。

1.2.2光疗两组均使用波长425~475 nm的蓝光治疗。

1.2.3其他积极纠正缺氧,防止低血糖、低温度。

1.3评价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患儿的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的长短。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构成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溶血病及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及护理 一、概念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胎儿水肿和(或)黄疸、贫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死或遗留严重后遗症。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较为多见,其他如MNS、Kell、 Duffy、 Kidd 等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极为少见。我国新生儿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最常见。 二、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是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血型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在妊娠后期,胎儿血因某种原因进入母体,母体被致敏产生相应的IgM抗体。如母亲再次怀孕,胎儿血再次进人母体,母体发生次发免疫反应,产生大量IgG抗体,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使胎儿新生儿发生溶血。只要0.1~0.2ml的胎儿红细胞进人母体循环就足以使母亲致敏,特别是反复的胎母输血。 三、临床表现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抗原性的强弱、个体的免疫反应、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等因素。Rh溶血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进展快,而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Rh 溶血病-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主要表现有胎儿水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其他如低血糖、出血倾向。

ABO溶血病和RH溶血病的鉴别 四、治疗及预防 1.光疗:如怀疑溶血病,首先给子积极光疗,并随访评价病情。 2.药物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封闭新生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巨噬细胞FC受体,抑制溶血。如胆红素明显上升,或存在低蛋白血症时可给静脉白蛋白输注,增加与胆红素的联结,减少游离胆红素进人脑内。 3.换血疗法:如病情继续发展,尤其是确诊为Rh溶血病,需进行换血疗法,防止发生核黄疸,减少血型抗体。换血指征:血清胆红素达到换血标准,出现胎儿水肿或早期胆红素脑病表现。 但现在更强调预防,给Rh阴性妇女肌内注射RhD IgG30Oug,预防时机为①在分娩Rh阳性婴儿72小时内;②流产后;③产前出血、宫外孕;④输入Rh阳性。在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内注射RhDIgG300μg。 五、护理 1.疾病的评估: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患儿可能出现黄痘和苍白,伴有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新生儿49例,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B组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A组给予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较对照组下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使用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效果良好。 标签:新生儿ABO溶血病;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引起的母儿血型不合,临床表现为胎儿或新生儿水肿和(或)黄疸、贫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原因[1]。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4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其中25例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早期使用间歇光疗治疗,同时给予细心的护理,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新生儿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1~3 d,出生体重 2.0~ 3.4 kg,血清胆红素值平均(305.7±63.6)mol/L,ABO血型系统直接试验(改良法)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和血清抗体阳性。出现黄疸或快速进展黄疸,其中重症黄疸12例。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25例,B组对照组24例,两个婴儿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是可比的。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与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100~200 mg/kg,1次/d,连用2 d,严重病例可用碳酸氢钠静脉提高pH值,防止核黄疸。对照组不使用丙种球蛋白。 1.2.2光疗两组均使用波长425~475 nm的蓝光治疗。 1.2.3其他积极纠正缺氧,防止低血糖、低温度。 1.3评价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患儿的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的长短。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构成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溶血病护理服务全过程

新生儿溶血病护理服务全过程 1、做好入院患者的护理 ①接电话后准备床单元、根据患儿情况妥善安排床位,病情危重者安排在抢救区,一般患 者床单元准备在黄疸区(靠近护士办公台)。 ②做好入院患儿的护理、为患儿做好生命体征的测量及完成入院看次评估。 ③介绍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做好入院宣教,告知家属科室探视制度、流程、注意事项及 时通知管床医师初步诊治。 2、协助医生检查 ①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各科实验室标本的采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离子六项、 心功能、CRP、G6PD、血气分析),留取大小便送检、合理安排检查、联系预约特殊检查(胸、腹平片)。 ②及时查看检查、检验、影像学结果及时报告医生,掌握检查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处理。 3、严密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 ①按新生儿特级护理巡查要求执行,Q1h监测HR、R·SP02 ,体温、病情者测BP,记24小时出入量。 ②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食欲缺乏,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③注意皮肤黏膜、巩膜的色泽,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 似值,评价进展情况。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胆红素脑病典型临床情况 分期表现持续时间 警告期反应低下、肌张力下降、吸收力强0.5-1.5天 痉挛期肌张力增高、发热、抽搐、呼吸不规则0.5-1.5天 恢复期肌张力恢复、体温正常、抽搐减少2周 后遗症期听力下降、眼球运动障、手足徐动、牙 釉质生育不良、智力落后 终生 4、提出护理诊断,关闭风险并发症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病史、认知、实验室、诊断、医嘱、病程发展和病情变化趋势,提出护理诊断 ①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②知识缺乏(家长),缺乏黄疸护理的有关知识。 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准备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 ①护士掌握和理解医嘱目的,及时准确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②加强与医生沟通,跟随医生查房,反映患者治疗效果。

新生儿溶血症的标准护理

【诊断】 1.病史询问父母的ABO、Rh血型和儿母有否输血、妊娠史及胎次、产次,以前生育的子女性别、疾病及存活情况。询问出生后何时出现黄疸和黄疸进展情况。 2.体检有无皮肤黄疸、尿黄、泪黄、巩膜发黄,有无心率快、肝脾大、明显水肿、心力衰竭、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注意精神萎靡、嗜睡、尖叫、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早期核黄疸症状。 3.检验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尿三胆和粪胆原。血型鉴定:作母、子ABO及Rh血型鉴定,ABO血型不合者作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ABO血型相合者可做Rh抗体测定(详见第三十二篇第二章)。【治疗】 1.分娩时治疗分娩时立即钳夹脐带,尽量减少胎盘血流入儿体。由脐静脉注入小三联(25%葡萄糖液10ml、尼可刹米25mg、维生素C100mg)及氢化可的松,并保留脐带残端5~6cm,以便换血时使用。 2.出生后治疗(1)降低血清胆红素:参见新生儿黄疸第十二篇第二章。(2)光疗:①产前已诊断为本症,于生后可提早光疗,不要等到胆红素高过205.2μmol/L. ②需要换血的病例,在换血前后可进行光疗,以减少换血的次数。(3)中药治疗:用茵栀黄注射液(黄连、黄芩、栀子、茵陈、大黄)静滴,40ml/d,加10%葡萄糖液等量。(4)换血指征:①产前诊断明确,新生儿出生时即有贫血、水肿、心力衰竭者。②产前诊断基本明确,出生时脐血红蛋白<120g/L,胆红素>68.4μmol /L。③血胆红素上升迅速,每小时增加8.6~17.1μmol/L,生后12h>171Pmol/L,24h>256.5μmol/L。④任何时候,胆红素>307.8~342μmol/L者。⑤不论血清胆红素浓度,凡有早期核黄疸症状者。⑥早产或前一胎病情严重者可适当放宽指征。换血方法见第三篇第二章。【护理】 1.按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采用保守疗法时应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及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师。 3.随时做好换血疗法的准备,并协助进行。 4.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黄疸、水肿、嗜睡、拒乳等情况,有心衰、呼吸衰竭或惊厥时,分别按有关护理常规护理。【出院标准】一般情况良好,溶血停止,贫血基本纠正,黄疸消退。

新生儿溶血换血疗法护理

新生儿溶血换血疗法护理 一、目的:换血(exchange transfusion)疗法是患儿严重溶血时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通过换血可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疽发生;纠正溶血导致的贫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计划: 1.物品准备 (l)血源选择:Rh血型不合应采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或抗A、抗B效价不高的0型)的供血者;ABO血型不合者可用 0型的红细胞加AB 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换血量为150-180ml/kg体重(约为患儿全血量的2倍),应尽量选用新鲜血,库血不应超过3天。 (2)药物:10%葡萄糖液1袋、生理盐水2袋、苏打、10%葡萄糖酸钙1支、肝素1支、10%苯巴比妥1支、并按需要准备急救药物。 (3)用品:静脉留臵针、注射器及针头(20ml的20副,lml、2ml、5ml的各 3~4副)三通管 2个、心电监护仪1台、远红外线辐射保温床1张、干燥试管数支、绷带、夹板、皮肤消毒用物、换血记录单等。 2.环境准备应在手术室或经消毒处理的环境中进行,室温保持在 26~ 28 度。 3.护士准备 (l)掌握换血指征;①母婴有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产前确诊为溶血病。 ②出生时有胎儿水肿,明显贫血(脐带血Hb<12Og/L);血清胆红素在足月儿>342umol/L(20mg/dl),早产儿体重在1500g者>256nmol/L(15mg/dl),体重1200g者>205umol/L(2mg/dl)③凡是有核黄疸早期症状者。 (2)了解病史,诊断、出生日龄、体重、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估计换血过程常见的护理问题,操作前戴口罩、术前洗手、穿手术衣。 4.病人准备:进行静脉输液,术前1/2小时肌注苯巴比妥,患儿在辐射式保暖床上仰卧,静脉留臵针打上。 【目的】换血(exchange transfusion)疗法是患儿严重溶血时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通过换血可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疽发生;纠正溶血导致的贫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计划】 1〃物品准备 (l)血源选择:Rh血型不合应采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或抗A、抗B效价不高的0型)的供血者;ABO血型不合者可用 0型的红细胞加AB 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换血量为150-180ml/kg体重(约为患儿全血量的2倍),应尽量选用新鲜血,库血不应超过3天。 【操作步骤及护理】 1.抽血测定胆红素及生化项目,测量静脉压后开始换血。 2.根据患儿体重,一般情况、心功能,入量要多于出量至少20ml,换血速度每分钟10ml。

新生儿溶血症的标准护理

新生儿溶血症的标准护理 【诊断】 1.病史询问父母的ABO、Rh血型和儿母有否输血、妊娠史及胎次、产次,以前生育的子女性别、疾病及存活情况。询问出生后何时出现黄疸和黄疸进展情况。 2.体检有无皮肤黄疸、尿黄、泪黄、巩膜发黄,有无心率快、肝脾大、明显水肿、心力衰竭、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注意精神萎靡、嗜睡、尖叫、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早期核黄疸症状。 3.检验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尿三胆和粪胆原。血型鉴定:作母、子ABO及Rh血型鉴定,ABO血型不合者作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ABO血型相合者可做Rh抗体测定(详见第三十二篇第二章)。 【治疗】 1.分娩时治疗分娩时立即钳夹脐带,尽量减少胎盘血流入儿体。由脐静脉注入小三联(25%葡萄糖液10ml、尼可刹米25mg、维生素C100mg)及氢化可的松,并保留脐带残端5~6cm,以便换血时使用。 2.出生后治疗 (1)降低血清胆红素:参见新生儿黄疸第十二篇第二章。 (2)光疗: ①产前已诊断为本症,于生后可提早光疗,不要等到胆红素高过205.2μmol/L。 ②需要换血的病例,在换血前后可进行光疗,以减少换血的次数。 (3)中药治疗:用茵栀黄注射液(黄连、黄芩、栀子、茵陈、大黄)静滴,40ml/d,加10%葡萄糖液等量。 (4)换血指征: ①产前诊断明确,新生儿出生时即有贫血、水肿、心力衰竭者。 ②产前诊断基本明确,出生时脐血红蛋白68.4μmol/L。 ③血胆红素上升迅速,每小时增加8.6~17.1μmol/L,生后12h>171Pmol/L,24h>256.5μmol/L。 ④任何时候,胆红素>307.8~342μmol/L者。 ⑤不论血清胆红素浓度,凡有早期核黄疸症状者。 ⑥早产或前一胎病情严重者可适当放宽指征。换血方法见第三篇第二章。 【护理】 1.按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采用保守疗法时应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及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师。 3.随时做好换血疗法的准备,并协助进行。 4.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黄疸、水肿、嗜睡、拒乳等情况,有心衰、呼吸衰竭或惊厥时,分别按有关护理常规护理。 【出院标准】 一般情况良好,溶血停止,贫血基本纠正,黄疸消退。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