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2课时)

永宁第三中学王芳

课时安排说明:

本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并初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第二课时在进一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同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二、三。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并得到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初步具有了利用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直线位置关系的意识,认识了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为本节课的继续探究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使其成为上节课探究的延续,较好的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通过观察、画图、操作、折纸等活动,认识到了探索直线平行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任务分析:

在第一课时已经得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本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认识内错角、同旁内角,并探索出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有关结论。由于学生对于三线八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比同位角要略为复杂一些,所以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两种角,并能在不同的图形中正确识别。另外,在第一课时中,对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应用即可,对说理要求不高,但是在本节课中就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

直观和推理两方面来探索,既要结合实际图形发现规律,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采用推理的形式加以说明,把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转化为同位角相等来得出结论.教学目标:

1.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图利、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利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条件判定两直线平行。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设计了五个环节:立足基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大胆探究,各抒己见、及时巩固,深化提高、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第一环节:立足基础,温故知新

活动内容:

问题1:写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什么样的角是同位角?

(引导学生从截线与被截线的位置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同位角)

问题2:它们具备什么关系能够判断直线a∥b?你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内容:

3.给出实际问题: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

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 (如图所示)。小明只有

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

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4. 画板上下边缘是否平行能利用同位角来判断吗?如果不能,是否可以利用其他角来判断?

设计目的:创设这个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当用同位角不能直接判断直线是否平行时,应该怎么办?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从而引出课题。 第三环节:抛砖引玉,触类旁通

5.图中∠3与∠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有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理由。

6. ∠3与∠8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呢?说说你的理由。

观察右图并填空:

(1)∠1与 是同位角;(2)∠5与 是同旁内角;

4 1 2 3

5

6

7

8 D C B E A F

(3)∠2与是内错角

活动目的: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设计问题1、2的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复习,通过对同位角的进一步复习,再次让学生认识到具备同位角关系的一对角是在被截直线的同一侧,在截线的同一旁,相对位置是相同的,为类比学习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做好铺垫。通过问题5,6,引导学生概括出图中∠3与∠5,∠3与∠8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两侧,位置是交错的,这样的角叫做内错角;而像∠3与∠6,∠4与∠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角叫做同旁内角,由此得到对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初步认识,再通过一个较简单的练习及时巩固,实现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实际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变式图形中三种角的识别确实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图中不出现平行线的情况下,更加困难,个别学生认为同位角就一定相等,忽略了直线平行。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澄清了认识。问题5,6中引导学生类比对同位角的描述来发现和描述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较清晰的表述,对此应不做较高要求,主要目的是以此加深学生对于这两种的识别,实践证明,这样处理学生较易掌握。然后通过练习及时进行了巩固训练,效果较好,教学时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增加变式图形的练习,但不易过难。

第四环节:问题解决,新课讲授

活动内容:

1.给出实际问题: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

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如图所示)。小明只有

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

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实际教学效果:测量画板边缘是否平行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学生表现出来比较有兴趣,能积极进行观察和操作。因为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快

的想到探索内错角的关系来判断两直线平行,但是主动考虑到去测量同旁内角的不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应注意通过此例教学,只是让学生得到一个初步的猜想,引导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度量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只要学生能够通过度量得出猜想即可。

第五环节:大胆探究,各抒己见

活动内容:依次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议一议:(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请你先独立思考猜测结论,采用推理的方式来说明理由,然后再与同学交流。

归纳结论:(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活动目的:本环节的教学是重点,本环节采取的方式是先独立思考、探究,再讨论交流,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课件展示,进一步验证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设计,避免了多媒体展示取代学生的思考的弊端。以上探索用推理的方法来说明理由,目的是逐步渗透推理的意识,教学时可根据学生情况处理。

第六环节:及时巩固,深化提高

活动内容:

1.做一做:三个相同的三角尺拼接成一个图形,

请找出图中的一组平行线,并说明你的理由。

2.图中各角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时,你能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吗?

(1)∠1=∠4;(2)∠2=∠4;(3)∠1+∠3=180°

n

b

a

l

m 4

3

2

1

3.看图填空:

(1)如右图,∵∠1=∠2

∴ ∥ ,

∵∠2=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

∴ ∥ ,

∴AC ∥FG ,

(2)如右图,∵∠2= ,

∴DE ∥BC

∵∠B + =180°,

∴DB ∥EF

∵∠B +∠5=180°

∴ ∥ , 。 活动目的: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灵活应用。练习1,2的目的在于直接应用直线平行的条件来寻找平行线,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教学时要注重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要增加思维深度,分析图中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尽可能找出所有的平行线,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拼摆三角板,发现在拼摆过程中某些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至少找出一组平行线。教学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教材呈现了两种说理方式,一种是自然语言,一种是利用框图的形式,目的是表现出说理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式。练习3是通过填空的形式降低了难度,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结论的认识,初步训练数学语言。

A B C D E F

4 3 2 1

5 1 2 3 4

A B C D E F G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第七环节: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活动内容:

(1)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学习了几种判断直线平行的条件?

学生可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总结过程中,让学生熟记: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要在思想方法方面进一步提升,扩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布置作业:课本习题2.4

教学设计反思:

1.依据学生认知基础,恰当确立教学起点。从课的一开始,教师就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并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实例引入问题,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索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整合教材,重视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根据学生实际,为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调整,适当增加教学深度,扩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对三线八角的认识、推理能力的初步渗透等,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了新课改多维目标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