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节 耳和听觉 练习

第3节 耳和听觉 练习

第3节 耳和听觉 练习
第3节 耳和听觉 练习

第3节耳和听觉练习

姓名学号

一、我学会了

1、外耳包括_______、_______ 。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内耳包

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___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______,从而使_____能正常振动。

2、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_____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_____,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_______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_____。它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_____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_____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3、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_______。有些人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损伤,再听到声音了。人们把这种状况叫做_____。耳除了听觉以外还有__________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__________。

4、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___,音调就越___。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___,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的___。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__________赫之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赫。把高于________赫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______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5、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声源的振动幅度越____,声音的响度越____;距离声源越____,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____。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_____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6、使人烦躁不安,我们把这类声音叫做____声。控制噪声的措施:防止噪声的__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防止噪声进入______。

二、我理解了

7、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身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听到的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D.饼干太干了

8、猫自高处跳下时,头后仰;一着地,头便前倾。猫的这些姿势变化是--------( ) A.耳蜗受到刺激引起的B.鼓膜受到刺激引起的

C.半规管受到刺激引起的D.听小骨受到刺激引起的

9、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10.小梅听到打雷,迅速将手机关掉,从雷声进入外耳道到形成听觉的正确顺序是( ) A.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神经中枢B.外耳道→鼓室→鼓膜→耳蜗C.外耳道→中耳→内耳D.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11.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12.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外耳道B.鼓膜C.耳蜗D.咽鼓管

13、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14、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传播的速度不同

1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改变C.响度会逐渐改变

D.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会改变

16、人耳能听到鼓面被敲击后发出的声音,而听不到手臂上下挥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手臂上下挥动的频率太低B.人手臂上下挥动的振幅太小

C.人手臂上下挥动不是振动D.人手臂不是发声的物体

17.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8.晕车、晕船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 A.耳蜗B.前庭、半规管C.鼓膜、鼓室、听小骨D.耳蜗、鼓膜

19、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

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5]___

和[7]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

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前一段时间他没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动

作),由于气压降低,致使鼓室内压相对增大,[3]_______向___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鸣。

(3)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______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

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均填数码)。

(4)老年人耳聋眼花,耳聋一般是传导性耳聋,是因为___________受损不能发挥其正

常作用。

(5)明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发炎,后又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________或________并同时双手______,前者的原因是

使[8]_________张开,使[3]_______内外的_________保持________,以免震破[3] ______而失去听觉。

(7)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2]_______传到[3]_______,其振动通过[4]____

传到_______,刺激了[6]____内对声波___________,并将声音信息通过________ 传给________________,人就产生了听觉。

答案:

1、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咽鼓管半规管、前庭、耳蜗咽平衡鼓膜

2、耳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脑

3、不灵敏失聪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器4、频率大高高高65~1100赫 20~20000赫20000赫

20赫5、响度大大远小分贝6、噪声产生传播耳朵7、C

8、C 9、B 10、A 11、B 12、C 13、D 14、B 15、C 16、A

17、A 18、B 19、(1)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2)鼓膜外(3)2或3 6 9 (4)鼓膜或听小骨(5)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6)张开口闭嘴堵耳咽鼓管鼓膜大气压力平衡鼓膜(7)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敏感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七年级科学下册 2.3 耳和听觉同步练习 浙教版

第3节耳和听觉 姓名学号 一、我学会了 1、外耳包括_______、_______ 。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内耳包 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___部,使鼓膜内外空 气压力保持______,从而使_____能正常振动。 2、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_____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_____,使其产生振动。 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______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_____。 它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_____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_____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3、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_______。有些人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损 伤,再听到声音了。人们把这种状况叫做_____。耳除了听觉以外还有_________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__________。 4、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___,音调就越___。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___,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的___。人的发声频率大 约在________ 赫之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_________ 赫。把高 于________赫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______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5、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声源的振动幅度越____,声音的响度越____;距离声源 越____,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____。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_____作为 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6、使人烦躁不安,我们把这类声音叫做____声。控制噪声的措施:防止噪声的______; 阻断噪声的______;防止噪声进入______。 二、我理解了 7、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身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大 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听到的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干了 8、猫自高处跳下时,头后仰;一着地,头便前倾。猫的这些姿势变化是--------( ) A.耳蜗受到刺激引起的 B.鼓膜受到刺激引起的 C.半规管受到刺激引起的 D.听小骨受到刺激引起的 9、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科学:1.3《耳和听觉》教案(3)(浙教版七年级下)

1.3耳和听觉 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重点难点分析 从耳的结构分析听觉的形成 乐音的三个特性 噪声污染的网络调查,从产生的三个条件进行防止。 教学过程 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各种声音,学生举例………………P11第一段 那么,我们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1、我们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课件,模型】 【读图P11】学生自己完成书上填空中耳,外耳,内耳 【思考】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 2、按听觉产生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P12第二段 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产生听觉) 以上的介绍过程中,可以一边让学生猜测,一边进行的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来,最后按课件老师总结一遍,再让学生复述。 3、听觉的损失 (1)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可以戴助听器解决。——自然原因 (2)讨论: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谈谈“失聪”的原因有哪些? 先解释失聪,再小组讨论5分钟,交流,老师总结。 A.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导致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 B.耳膜破裂造成失聪,声音不能振动传入内耳。 原因:1、患极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式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浅水过深 C.听神经,神经性耳聋,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

(3)体验失去听力的感觉 让学生尽可能地罩住双耳,听不到声音,体会失去听力人的痛苦。 4、耳朵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敏感的人就会有很多反应。 P12,说明耳朵是个位听器官。 5、保护耳朵的方法。 让学生举例说明遇到一些场合或问题时该怎么做,如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耳朵进水时,甚至爬进虫时。洗头挖耳不专业等等 二、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概念: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乐音。 1、音调 音调乐音调子有高低,叫音调。 【实验】1、P13图1-18 演示:快速从木梳上划过时声音的调子比慢慢划过时的调子高! 2、P14图1-19 学生:得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赫)(h)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音调的高低一般用音阶表示: 【思考题】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h——2000h 蝴蝶飞行时,振翅的频率低于20h,人就听不见…… 【实验】阅读表格:利用音频发生器测人耳收到声音频率范围。 由f=10h开始,慢慢增大频率,开始听到声音,记录f低,继续增大至开始听不到声音,记录f高 (1)超声波 f>20000h:B超检查人体内部(检查孕妇婴儿的动态影片),超生探伤仪(金属),声纳及回声探测仪。 原因:利用超声波传播,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强;传播时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2)次声波:传播衰减慢,传播很远。 建立接收站,探知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情况,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因为它们速度小于声速。 2、响度:

耳和听觉知识点加练习题培训资料

耳和听觉知识点加练 习题

第二章第三节耳和听觉 知识建构: 1.耳是人的____器官,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外耳包括______、 _______,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内耳包括____、______、 ______ 2.耳廓的功能是____声波,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鼓膜产生______,并带动鼓室内的_____振动。听小骨在鼓室内将振动_____再传入耳蜗,引发耳蜗内液体振动,此时____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______神经传到_____,形成 _______。 3.咽喉管连接____和______,使鼓膜内外的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4.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____中有感觉都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5.声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 6.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频率越小,音调越______ 7.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____,低于20赫叫______ 8.声音音量的大小通常用_____做单位.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跟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 _______ 9.音色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和发声的方法有关。 10.减弱噪音的方法:在_____处减弱,在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基础练习: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3、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鼓膜 B.鼓室 C.听小骨 D.耳蜗 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4、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5、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的意义是 ( )

耳和听觉知识点加练习题

第二章第三节耳和听觉 知识建构: 1.耳是人的____器官,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外耳包括______、_______,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 2.耳廓的功能是____声波,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鼓膜产生______,并带动鼓室内的_____振动。听小骨在鼓室内将振动_____再传入耳蜗,引发耳蜗内液体振动,此时____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______神经传到_____,形成_______。 3.咽喉管连接____和______,使鼓膜内外的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4.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____中有感觉都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5.声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 6.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频率越小,音调越______ 7.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____,低于20赫叫 ______ 8.声音音量的大小通常用_____做单位.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 _____.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跟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 9.音色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和发声的方法有关。 10.减弱噪音的方法:在_____处减弱,在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基础练习: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3、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鼓膜 B.鼓室 C.听小骨 D.耳蜗 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4、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耳和听觉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选择题 1.人耳能听到鼓面被敲击后发出的声音,而听不到手臂上下挥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手臂上下挥动的频率太低B.人手臂上下挥动的振幅太小 C.人手臂上下挥动不是振动D.人手臂不是发声的物体 2.假如跟你家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放音响或引吭高歌,为了减少这些声音对你学习、休息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方法没有用的是( )。 A.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动D.将门、窗关上后再把棉毯挂在窗上 3.形成听觉的正确路径为( )。 A.声波→耳→听神经→听觉中枢B.声波→外耳→中耳→内耳 C.声波→外耳→中耳→耳蜗D.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 4.患中耳炎很可能导致耳聋,其原因是( )。 A.听觉感受器受损伤B.听神经受伤C.鼓膜和听小骨受伤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损伤 5.大剧场的四周墙壁要修得凹凸不平,目的是( )。 A.增强声音的反射B.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D.为了增大音量 6.声音从水中发出,再经空气传入人耳,在此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响度B.音色C.音调D.不能判断 7.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 、耳道 8.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A.鼓膜 B.鼓室C.听小骨D.耳蜗 9.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10.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11.人的听觉形成于()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 12.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13.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学声 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 14.2007 年5 月17 日,“中华情?和谐海西”大型文艺晚会在闽江公园盛装上演。观众能区别出不同乐 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色C 音调D.三者皆有 二、填空题 1.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为、和。 2.声音是发声体而产生的。钢琴、吉它、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也可以从它们的分钟。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第三节耳和听觉同步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三节耳和听觉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我们知道蝙蝠蒙住眼睛,在黑夜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 A.蝙蝠是用耳朵来辨别方向的 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辨别方向 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处的 D.蝙蝠的耳朵特别发达 2 .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3 .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4 . 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5 . 老师给小敏一个纸板做的方盒子,问小敏,里面是什么?小敏拿过盒子轻轻摇晃一下,回答说:里面可能是一个苹果。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敏的回答是()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事实证据D.检验评价 6 . 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罩内,我们会发现()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看见图像但听不见声音 D.可以听见声音但看不见图像 7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第3节 耳和听觉 练习

第3节耳和听觉练习 姓名学号 一、我学会了 1、外耳包括_______、_______ 。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内耳包 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___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______,从而使_____能正常振动。 2、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_____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_____,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_______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_____。它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_____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_____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3、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_______。有些人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损伤,再听到声音了。人们把这种状况叫做_____。耳除了听觉以外还有__________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__________。 4、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___,音调就越___。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___,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的___。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__________赫之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赫。把高于________赫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______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5、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声源的振动幅度越____,声音的响度越____;距离声源越____,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____。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_____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6、使人烦躁不安,我们把这类声音叫做____声。控制噪声的措施:防止噪声的__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防止噪声进入______。 二、我理解了 7、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身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听到的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D.饼干太干了 8、猫自高处跳下时,头后仰;一着地,头便前倾。猫的这些姿势变化是--------( ) A.耳蜗受到刺激引起的B.鼓膜受到刺激引起的 C.半规管受到刺激引起的D.听小骨受到刺激引起的 9、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新7下科学第三节 耳和听觉练习

第三节耳和听觉 [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题 ] 巩固理解 一、选择题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2.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A.鼓膜 B.鼓室 C.听小骨 D.耳蜗 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4、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5、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的意义是 ( ) A.使咽鼓管口闭合,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B.使咽鼓管口张开,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C.使外耳道内气压迅速下降 D.使鼓室内气压下降 6、人的听觉形成于()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 7、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8、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 9.2007年5月17日,“中华情·和谐海西”大型文艺晚会在闽江公园盛装上演。观众能区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三者皆有 10.以下减小噪音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噪声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要种草植树 C、带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禁鸣汽车喇叭 二、填空题 1、声波先到达外耳,外耳像漏斗一样接受声音,并把声音聚集起来,引 向,使其产生振动。鼓膜振动带动了的振动,随即传 到。耳蜗充满着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耳和听觉》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耳和听觉》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耳和听觉》教案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耳朵的结构,能说出各结构的功能; 2.结合图片,能描述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3.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理解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知道频率的概念,了解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 5.能区分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l过程与方法: 1.结合耳的模型与图片,初步认识耳朵的结构; 2.通过利用身边的物品,感受音调的高低和影响因素; 3.通过视频,聆听感受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了解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4.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探究,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习,培养图片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l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能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了解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难点: 知道频率的概念,理解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教学准备:PPT、耳的模型、梳子、钢尺、音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聆听】《苔》 【引入】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好听的歌声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板书:2.3.1耳的结构 (一)耳的结构 【提问】耳是人的听觉器官,你都知道它有哪些结构吗? 【读图】图2-19《耳的结构》,从这张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答: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2.3耳和听觉

2.3 耳和听觉 一、单选题 1.盲人智能手机,整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键,使用时,只要按下按键,手机就会发出语音提示:您需要 进入电话模式还是短信模式。若进入电话模式,盲人通过念号码手机就自动拨号完成打电话的全部过程。下列有关盲人使用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盲人接受手机语音提示信号的感受器是鼓膜 B.耳蜗是中耳的一部分 C.失去视觉功能的原因均是因为视神经损伤造成的 D.所有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2.《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 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能发出145分贝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波具有能量 C.“145dB”是指产生声音的音调 D.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带 3.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 ) A.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B.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 C.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D.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4.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在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 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膜 D.鼓膜和听小骨 5.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C.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觉得吵闹,为了减轻蛙声和 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7.耳机现在已经成为广大年轻人离不开的物品。长期使用耳机会对耳的结构造成伤害,使听力下降。 下列与听觉的形成无关的结构 (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8.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 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9.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 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 A.耳蜗 B.中耳 C.鼓膜 D.听神经或听觉中枢

耳与听觉-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耳与听觉》教学设计 (初备) 一、教材分析: 《耳与听觉》这部分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一章中第二节《感觉》中,本章容分四节:第一节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第二节是介绍感觉器官眼和耳的结构、功能及卫生;第三节是人体通过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第四节是在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协调作用下实现的动物行为。 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人不同的感受器能感知不同的外界环境(或人体部环境)的刺激,并通过传入神经,将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到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感觉,从而使人体获得外界(或部)环境的信息,并且作出适当的反应。人体的感受器多种多样,于是教材第二节就以人体获得外界环境息的主要来源——光、声刺激的感受器眼、耳为代表,介绍了人体的几大感觉器官。在对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活动方式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再来学习刺激的接受者—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对于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建立比较完整的神经调节知识框架有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到第二节听觉这部分容,教材着重介绍了“耳”的听觉功能和与听觉形成有关的结构。在指导学生观察彩图、插图,阐明外耳、中耳、耳各部分构造时,突出了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耳蜗、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等与听觉形成关系密切的部分。教材还针对青少年实际,提倡注意用耳卫生。 二、学情分析: 从教材的容地位和特点来看,本章知识容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神经调节的普遍现象,但是又会常常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在教材中设计了“讨论”、“调查”、“观察”、“实验”、“探究”等环节。 单就第二节来说,学生虽然对自己的眼、耳等感觉器官较熟悉,但对视觉和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所以需要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分析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对于耳的结构的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形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思考后讨论各部分的功能和听觉的形成,耳除了听的功能外还有感知位置变动的功能,所以可以安排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实验说明两只耳听声音的好处,举例说明晕车、晕船等症状。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耳的结构及其功能。 2、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3、阐述如何保护耳朵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耳的结构”的模型或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时评“听觉的形成”,知道耳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耳和听觉练习题

1.人耳能听到鼓面被敲击后发出的声音,而听不到手臂上下挥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手臂上下挥动的频率太低B.人手臂上下挥动的振幅太小 C.人手臂上下挥动不是振动D.人手臂不是发声的物体 2.假如跟你家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放音响或引吭高歌,为了减少这些声音对你学习、休息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方法没有用的是( )。 A.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动D.将门、窗关上后再把棉毯挂在窗上 3.形成听觉的正确路径为( )。 A.声波→耳→听神经→听觉中枢B.声波→外耳→中耳→内耳 C.声波→外耳→中耳→耳蜗D.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 4.患中耳炎很可能导致耳聋,其原因是( )。 A.听觉感受器受损伤B.听神经受伤C.鼓膜和听小骨受伤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损伤5.大剧场的四周墙壁要修得凹凸不平,目的是( )。 A.增强声音的反射B.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D.为了增大音量6.声音从水中发出,再经空气传入人耳,在此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响度B.音色C.音调D.不能判断 7.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8.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A.鼓膜 B.鼓室C.听小骨D.耳蜗 9.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10.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11.人的听觉形成于()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 12.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13.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 14.2007年5月17日,“中华情?和谐海西”大型文艺晚会在闽江公园盛装上演。观众能区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三者皆有 二、填空题 1.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声音是发声体________而产生的。钢琴、吉它、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也可以从它们的__________分钟。 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___高,这是因为同学说话的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___的缘故。 4.减少噪声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示例耳和听觉

教学重点 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1.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2.组织好实验探究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归纳、讨论应用、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提前准备好棉花(或细软的纸、棉布等塞耳朵的物品)、蒙眼睛的物品。 2.教学器材 耳朵结构示意图、模型、助听器、木梳、塑料尺、鼓、鼓棰、有关挂图、课件教学流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人为什么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而鼻子要长在一起呢?在城市汽车为什么严禁喇叭?有的人为什么会晕车、晕船? 二、新课教学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设问:你知道我们的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吗?它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引导观察:挂图、模型、课件,弄清结构,思考:各个部分的功能。 结构:外耳、中耳、内耳。 听觉的形成:声波(信息)——耳朵(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刺激听觉感受器的听神经——大脑 讨论:耳朵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鼓膜损伤、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会有什么影响?耳膜破损会造成什么结果?哪些原因会造成耳膜破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你还知道有哪些造成耳聋的原因?耳朵还有那些用途?耳朵的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系? 体验:完全失去听力的生活。先用两只空纸杯捂住耳朵,再用棉花或软布塞住耳朵,分别感受和体会失去听力后的痛苦。 讨论:平时对失去听力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市汽车为什么严禁喇叭?有的人为什么会晕车、晕船? 设疑: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这样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能耳听八方? 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到交流与评价进一步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用两只耳朵? 建立假设(大胆猜想):①……;②……;③……;④……; 设计实验方案:(目的、如何做、怎么做?控制变量) 实验检验:按方案去做。引导归纳出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点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3第3节《耳和听觉》

第3节《耳和听觉》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远近有关。 2.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了解噪声的产生、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乐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噪声的产生、危害和防治。 难点: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鼓、碎纸屑、手摇式发声齿轮、钢尺、录音机。 2.学具:音叉、乒乓球、细线、木梳、钢尺、旧报纸。 【设计说明】 本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是学生平时没有仔细观察和思考,并且缺少相应的声学理论知识,所以对于音调、响度、音色三个名词非常陌生。但是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其实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表象,上课时很容易联系到本节的知识中来,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兴趣将会很浓厚。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懂得日常生活中有关声现象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理解乐音的三大要素及其区别;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危害和防治。 本节课的引入利用了多面体音频(也可以利用录音机播放,还可以让学生或者老师直接唱歌方式),用不同的形式巧妙的引入,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音调、响度、音色的决定因素,特别是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是本节知识的难点,所以在音调教学中借助于男低音与女高音唱歌的方式巧妙的引入,并借助两个学生实验(钢尺划木梳、撕报纸)和一个演示实验(手摇齿轮发声),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的关系;而在响度的教学时也是借助了三个实验(击鼓振动发声的演示实验、音叉振动乒乓球放大振动的学生实验、听录音的实验),从不同事例分析响度与振幅有关,并结合两个学生的演唱(男低音大声唱和女高音轻声唱)来辨别音调和响度,对于音色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两个游戏,寓教于乐,寻找音色的影响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辩、做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例中分辨这些特征,突破难点。 另外,本节涉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表达上的冲突,也进行必要的说明。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因为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本节知识的学习中,强调科学用语表达的准确性,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对于噪声的危害和防治,主要利用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结合多媒体,进行分组讨论问答,突破本节知识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对于噪声是相对性的这一问题,学生比较难以理解,

七年级科学下册 2.3《耳和听觉》练习题1 浙教版

2.3 耳和听觉(1) 点击要点: 1.耳是人的器官,耳的结构分外耳(包括)、中耳(包括)、内耳(包括),其中, 是起到振动并放大作用的,内有听觉感受器。 2.听觉形成: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振动,听小骨把放大后传人。当声音传到耳蜗,耳蜗内的液体亦会产生,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形成了听觉。耳不仅有听觉的功能,还有的功能。 3.听觉的损失:耳聋和耳聋。 4.: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也不相同。因此人可凭此判断声源的方位。 课堂讲练: 例1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 ( )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巩固训练1人的听觉产生于 ( )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例2某同学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闭上眼睛,但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膜 D.鼓膜和听小骨 巩固训练2看书打瞌睡,头部下垂时会立即惊醒。此过程中接受刺激的感受器是( ) A.鼓室和半规管 B.前庭和耳蜗 C.半规管和耳蜗 D.前庭和半规管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耳的下列结构中没有随声波振动的是 (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内的液体 D.听神经 2.人的听觉形成于 ( )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 3.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4.构成内耳的结构是 ( ) A.半规管听小骨耳蜗 B.鼓膜前庭耳蜗 C.半规管前庭耳蜗 D.鼓膜前庭耳蜗 5.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可能会损伤( ) A.鼓膜 B.听觉中枢 C.耳廓 D.听神经 6.某人失聪后(丧失听觉能力),经检查耳的结构没有损伤,那么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中耳 B.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C.鼓膜 D.内耳 7.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8.放爆竹和礼花时,你若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9.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人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10.对某一声音,人的右耳中听到的声音比左耳强,则可判断( ) A.声源在人的左方 B.右耳先听到声音 C.两耳感受到振动的步调相同 D.两耳同时听到声音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2.3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第1课时)同步练习(I)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3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第1课时)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9题;共11分) 1. (1分)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A . 外耳道、虹膜 B . 鼓膜、视网膜 C . 耳蜗、视网膜 D . 咽鼓管、瞳孔 2. (1分)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 B . 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 . 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 . 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3. (1分)中耳的组成() A . 耳郭和外耳道 B . 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C . 耳蜗和听小骨 D . 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4. (1分)猫自高处跳下时,头后仰;一着地,头便前倾。猫的这些姿势变化是() A . 耳蜗受到刺激引起的 B . 鼓膜受到刺激引起的 C . 半规管受到刺激引起的 D . 听小骨受到刺激引起的 5. (1分)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A . 瞳孔、晶状体、角膜、玻璃体 B . 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C .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 . 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6. (1分)“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 . 嗅觉和听觉 B . 听觉和视觉 C . 听觉和味觉 D . 触觉和味觉 7. (1分)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A . 外耳道---- 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B . 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 C . 外耳道----鼓膜--- 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D . 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8. (1分)晕车、晕船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 A . 耳蜗

眼和视觉和耳和听觉练习

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__________,其次来自________。 一、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 】 :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 【 】 :白色坚韧,保护眼球 【 】 :有色素,中央有 ,可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能调节晶状体的 【 】 :内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可遮光形成暗室 内膜:【 】 :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 【 】晶状体:无色透明,似 透镜,折光作用,有弹性, 可调节 【 】 :位于晶状体后的透明胶状物。 2.若把眼睛比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光圈相当于________,胶卷相当与_________; 2.视觉的形成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__等的_______,最终落在__________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_______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 3.近视的成因 眼球的前后径 或晶状体的 ,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这样的眼叫做近视眼,可配戴 镜来矫正。 4.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 图中【 】 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 (2)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 】 。成像过程中对 光线主要起折射作用的是 (填序号)。如果把人 的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那么装入的底片相当于图中的【 】 。 (3)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 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 】 变大了。 (4)通常说的“黑眼睛”“蓝眼睛”是因为色素在【 】 上。 (5)汽车从远处缓缓驶来,晶状体的变化是 ,其变化是由【 】 来调节的。而瞳孔的变化是 ,其变化由【 】 来调节。 (6)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时眼球中【4】的特点是 。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成像就有可能如右图 所示,这种情况下要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需 选 (填字母)种透镜加以纠正。 (7)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 】 发生了病变。 5、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视网膜、视网膜 B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 .视网膜、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视网膜 6、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 .虹膜和角膜 B .角膜和巩膜 C .角膜和虹膜 D .巩膜和虹膜 7、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眼 球 眼 球 壁 内 容 物 外膜 中膜

七年级科学耳和听觉

七年级科学耳和听觉 1.3 耳和听觉教学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重点难点分析从耳的结构分析听觉的形成乐音的三个特性噪声污染的网络调查,从产生的三个条件进行防止。教学过程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各种声音,学生举例………………P11第一段那么,我们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1、我们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课件,模型】【读图P11】学生自己完成书上填空中耳,外耳,内耳【思考】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 2、按听觉产生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P12第二段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产生听觉)以上的介绍过程中,可以一边让学生猜测,一边进行的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来,最后按课件老师总结一遍,再让学生复述。 3、听觉的损失(1)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可以戴助听器解决。――自然原因(2)讨论: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谈谈“失聪”的原因有哪些?先解释失聪,再小组讨论5分钟,交流,老师总结。 A.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导致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 B.耳膜破裂造成失聪,声音不能振动传入内耳。原因:1、患极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式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浅水过深 C.听神经,神经性耳聋,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3)体验失去听力的感觉让学生尽可能地罩住双耳,听不到声音,体会失去听力人的痛苦。 4、耳朵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敏感的人就会有很多反应。 P12,说明耳朵是个位听器官。 5、保护耳朵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遇到一些场合或问题时该怎么做,如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耳朵进水时,甚至爬进虫时。洗头挖耳不专业等等二、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乐音。 1、音调音调乐音调子有高低,叫音调。【实验】1、P13图1-18 演示:快速从木梳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