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绘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技法

色彩绘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技法

色彩绘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技法
色彩绘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技法

色彩绘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色彩绘画的主要画种水粉画和油画的工具、材料特点有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合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表现对象,

取得理想的表现效果,提高绘画技能。

教学重点:有效的区分了解不同画种所运用的工具、材料及不同特性。

教学难点:在表现绘画对象时,结合表现效果,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不同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及特点,从根本上掌握色彩绘画的表现技法。

教具准备:相关绘画工具、材料、图片。

一.组织教学

在有了一定的色彩基本知识后我们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色彩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

方法及特点,才能在表现对象时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取得理想的表现效果,不同的绘画种类有其各自的工具材料及特点,因此本课通过对色彩绘画主要画种水粉和油画的分析比较,来进一步了解色彩绘画从而提高绘画表现技能。

二.导入新课

色彩绘画种类繁多,各自特点鲜明,有水粉、水彩、油画、色彩、炳烯画等。

展示各种绘画作品实物及图片提问:结合图片实物烁烁哪些是水粉画、哪些是油画?

回答:水粉画:…油画:…

指正并挑出水粉、油画作品图片对比赏析提问:以前看过相关作品么,知道水粉、油画有何不同么?

回答:颜料用色不同,画的工具不同等。

由于其各自所运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因此特点、技法也不同,本课我们仅就水粉画、油画加以分析比较,从中了解色彩绘画的基本特点及技法。三.讲授新课

(一)色彩绘画的工具与材料

展示水粉画和油画及其工具材料,虽然水粉与油画都属于色彩绘画艺术,但它们还是存在明显差异。

水粉画与油画的区别:

⑴用笔不同

水粉画

水粉笔:狼毫笔:画亮部,中间固有色部。

羊毫笔:表现湿润、柔和部位易衔接色块。

水彩笔:根据习惯、爱好灵活运用。

油画笔:猪鬃笔:挺、硬、不易含水分,适合画亮部、厚涂。

狼毫笔:较软,现鲜活物品亮部,进行一定的塑造刻画。

油画

扁头油画笔:不易清洗,备用笔要多。

圆头油画笔:画写实性油画,易产生特殊效果。

⑵用笔不同

水粉画:水溶性颜料主要颜色有:…

油画:油溶性颜料:写实性绘画颜色种类:…

印象主义绘画颜色种类:…

⑶用纸不同

水粉画:水粉纸或素描纸,质地坚固不光滑吸水性不强的白纸为主。

油画:亚麻布、厚纸、木板做上底子而成。

⑷用具不同

水粉画:搪瓷或塑料的调色盒。

油画:调色板为主。

⑸溶剂不同

水粉画:用水调色,稀释。

油画:调色油、松节油、速干油、上光油等,用途略有不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水粉画质地柔和、色泽鲜艳,明亮、深厚、柔润,由于表现技法丰富,工具普通,其包含了油画厚重刚劲、层次丰富、覆盖力强特点,湿画又有水彩明快、柔和的效果,因此它是应用广泛、表现力较强的画种之一。

(二)色彩绘画的特性及技法

1.水粉画特性

①水:作为调和颜料、稀释颜料、洗涤工具用的。

用时干湿适度,近景少、远景多,亮部少、暗部多,刻画少、铺色

多。

熟悉掌握水粉画特性后,便于根据画面不同需要合理运用水的不同性能进行创作,充分发挥水的作用。

②白:加强画面的厚实感、绒面感,产生丰富色彩变化。

提高色彩明度:产生中间层次,响亮润泽的效果。

降低色彩纯度:调出灰色调。

不宜多用,易产生浑浊现象,粉气,远景暗部宜少用。

③粉:水粉颜料带一定粉质,湿深、干浅,含粉质越多变化越大。

综上所述,善于应用水、粉是掌握水粉画技巧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得当可使画面产生流畅,厚重之感。

2.油画的一般技法

①合理作底避免画布吸油。

②合理运用技法避免画面吸油。

四.小结

展示水粉画、油画等各类色彩绘画图片与实物范画,请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绘画类型并说出其特点。

综合材料技法和表现

综合材料技法与表现 前言综合材料艺术的研究在中国是个新学科,许多美术院校都把它当作油画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央美院1997年就成立了材料表现工作室,可见材料课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先从宏观上了解一下材料,从材料的性质和运用技术上,大体可以把材料分为两大系统:水性材料和油性材料。水性材料主要指的是坦培拉技法,它是以坦培拉乳液为绘画媒介剂,这种技法历经公元前后千余年。(图波)而后大约在十四、十五世纪渐渐演变为与油结合的混合技巧(图荷、凡),到了十七世纪油性坦培拉又逐渐演变为纯粹的油画,这种技术被欧洲画坛普遍接受并发展成熟。西方绘画发展到二十世纪20年代之后,高科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使许多艺术家的观念都发生变化,表现出了对材料艺术的关注,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及内涵的精神意义,把材料提升转化为艺术语言的地位上来,实现了物质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创造价值。 下面,我给大家分类具体介绍一些材料: 首先,我先讲一下古典油画最主要的技法之一坦培拉的一些相关问题: 1. 坦培拉英文tempera,以前被译做“蛋彩”,而其实蛋彩只是坦培拉的一种。坦培拉绘画的特殊性质就在于它的调和剂是一种乳液。乳液是一种多水而不透明的乳状混合物,含有油和水两种成分。通常油和水是相互排斥,不能混合的。但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大量

的天然乳液,如鸡蛋(尤其是蛋黄)、牛奶、无花果树的汁液、蒲公英的汁液等;还有人造的乳液,如肥皂乳液、树胶乳液。天然乳液的特性是虽然它含有油的成分,但能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干燥,变的坚固而不再溶于水,能很好地黏附在一切画底上(胶底或者油底上)(图鱼)。而人造乳液则永久保持溶于水的性质。 2.制作坦培拉的特殊工具: (1)底板:需要选用硬质板材,如细木工板、密度板、三合板、椴木板均可。 (2)画布:棉布、帆布 (3)底料:a.早期用石膏多底料。B.现在多用动物胶或水胶调和大白粉做底料c.用乳白胶调和大白粉、立德粉、清水 (4)颜料:干粉颜料——色粉 (5)调色板:选用质地坚硬光滑的瓷质板,如建筑用的白瓷砖或白地砖 (6)其他普通工具:画笔、板刷(韧性好,吸水性好) 3.制作方法:与水彩画法相似,采用多层罩染的方法,用色粉调和乳液绘画。坦培拉与现代油画比起来制作工序烦琐,而且需要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必须待上一层完全干后再覆盖下一层,否则底层就有被溶解的危险,还有覆盖涂层时不够轻快的话,也容易被溶解。但正是因为坦培拉这些较高的技术要求才反衬出手工制作的不可替代性。 4.坦培拉材料的4大特点:

信息技术《有趣的绘画工具》说课稿

信息技术《有趣的绘画工具》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绘画工具》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金山画王2002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金山画王中一些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重点是掌握利用金山画王2002画板下的9种工具的基础操作及利用工具画图。新的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与创作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也导致了学生内心理想与实际技能的不平衡。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极其强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就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和起点。基于此点,从信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信息技术课,只教电脑操作狭隘的课程局面。争取把更多的信息纳入到我们信息课程体系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让他们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 从内容层面出发,对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完成,同时结束教师适当个别指导。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板下工具的操作。掌握对工具的综合运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并且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和掌握画板下9种工具的操作。 难点:对油漆桶的正确用法。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40分钟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

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浅谈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作者:————————————————————————————————日期: 2

浅析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摘要:在艺术发展到"东西方会合"的大时代背景下,选择野兽派领袖马蒂斯为代表,以分析、对照具体作品为方法,从画面形式层面,具体从色彩方面剖析这位画家作品中所蕴含的具有东方意味的情趣,以展现东方意味在他画面中的具体运用或表现。 关键词:亨利·马蒂斯;平面性;东方艺术;色彩观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出生在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诺尔省),是法国野兽派的先驱,与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1892年,马蒂斯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落第后被著名象征派画家莫罗看重,收入自己的画室。这位导师竭力鼓励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绘画。他教导学生,为抵制学院主义,不要单纯地满足于经常去博物馆,也要向街头或者到大自然中去作画。莫罗的"在艺术上,你的方法愈简单,你的感觉就愈明显"这句格言,对他启发最大。① 他从后印象派画家中得到启示,大胆发展塞尚的"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协体"这个思想,并从凡高那跳动的笔触中得到狂热表现的力量,也从高更东方色彩的运用中取得表现的方法,马蒂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美术界。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画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犷有力,画面线条狂野,富有装饰趣味,成为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他的油画、壁画、雕塑、素描、版画、剪纸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继往开来,但那看似极其概括简单却又神秘的色彩,精致、提炼,究竟有何深度呢? 一、马蒂斯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时代背景。19世纪末,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这种工业革命的变革,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给人们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带来了变化。20世纪初,以反叛传统为特点的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出现,但从艺术本身来看,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已经多次复兴,整个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几乎无人能有新的建树。事物的极度发展往往会导致衰退或者变异,西方现代艺术走向了相反的道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写实走向写意。于是改变了对自然物象的摹仿与再现,开始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科学的发展也使得追求客观物象视觉真实效果的西方传统绘画受到了危机;照相机的发明可以把客观景物十分快捷并且真实无遗地重现出来,以客观再现为主要目的的西方传统绘画,无法与照相机抗争,而到主观色彩更加强烈的领域寻找出路,因而笔触、线条、色彩、光等,都成为画家一直用来表达情感和情趣的手段。 2、东方艺术的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从工艺美术之国--日本选择工艺性重于绘画性,装饰性重于写实性的浮世绘等艺术。这种选择也导致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最重大的文化革命--现代主义扬弃写实主义传统。所以早在1891年,法国批评家在谈到日本主义的时候就指出:"试图无视这个影响者,看不清现代艺术革命的起源,注定会犯这种过失,忽略形成今天样式的本质要素。同时,在艺术历史中,也注定会对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的实例视而不见。"事实上,这种影响,与古希腊,罗马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大量的东方艺术品、非洲艺术、中世纪艺术涌入欧洲,给欧洲艺术家以许多启发,审美价值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绘画不

浅谈综合材料在油画中的运用

浅谈综合材料在油画中的运用文化?9?9艺术浅谈综合材料在油画中的运用渲染画法从内容上讲大多是具有主题性的、具有教化功能的宗教题作时除颜料外往往选择一些非绘画材料和非传统的绘画手段来加强塑等雩髯蓬萼登孥堡对堡长童亳庄晋苎啐点掺苎堂堡譬圭望翌要视觉中击力各种不同材料之间会产生有趣的对比有些材料本身还能量贯釜鬯龚垦也喜丰二耋堂蠢煞竺耋翌妻喜二曼塑翌量乏乏至善≤羞葙三寿衾南美三呈妄著崭助≤藉藉本≥磊磊蔷矗≥苫面莴术龛当譬雾莩名秒著姿喜喜莩譬期荦蓑雾蚕叁霎喜笔譬誊誓志耍量薹磊至羞蒜萎篡篓磊薹荡磊翥并罚蒹兰着篙孬看主爻。作品真实可信度只有真实可信人们才能接受它。而广义油画作为“…”。什““工‘““”“。……““““……“““一种艺术表现媒材的概念其表现力大大增强的同时仍然对创作有一文精神的表现精神穿透材料材料才具有生命”周民江《解读材料思路来适应媒丰才管制挚。第二种选择是痛苦而又无奈的致使艺术家的定的精神内涵。基弗的艺术就是人类深层心灵活动与精神力量的体现。刨适召旱銎干刀呈竺裂。一。。、。…。。一。。。综合材料技法的创作并没有严格的步骤和技法规范限制自由性比。。。当世量当享要雾雪彗等譬皇零掣毛翌著鎏孽零篓三毽惹翟生较大了高善磊茎。箱素高毒昌嘉裂支。磊葛磊蕃主某蒿羞这成为油画的开端。材料的变化带来了技术与风格形式的变革。但这时引、’世墩化侄坩夕州霾制肌工

王双禾’任刮射…朱、蜮。口、灶”“八《新西部期万方数据初探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人才?9?9袁业初探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童筱燕朱慧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摘要有效的科研管理体制对于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与质量是十分关键的而激励机制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为它能起引导作用。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重视并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为科研工作者营造一种良好的科研气氛和环境是推动科研工作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肩负发展科学技术的任务这教师有效当这部分教师达到了自己所预期的目标时晋升职称对他们重要职能逐渐显现出来科研已经成为高校的特征之一。如何有效地激就完全丧失了激励作用。发和调动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校科研更加适合社会‘刀切、标准相同”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已经成为科研管理者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根据年龄、职称、科研能力等因素可以将高校教师分为不同的层而“调动积极性”在管理心理学中就是“激励”。因此在高校科研管级每一层级的科研能力不同如果用相同的科研标准衡量每位教理活动中“激励”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者提高管理绩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师将会一部分教师因达不到要求而失去信心还有一部分科研能力强激励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的教贝会觉得这个标准没有挑战性从而失去动力。现将高校中的在激励就是激发

《有趣绘画工具》说课稿

《有趣绘画工具》说课稿 《有趣绘画工具》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绘画工具》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金山画王xxxx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金山画王中一些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重点是掌握利用金山画王xxxx画板下的9种工具的基础操作及利用工具画图。新的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与创作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也导致了学生内心理想与实际技能的不平衡。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极其强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就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和起点。基于此点,从信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信息技术课,只教电脑操作狭隘的课程局面。争取把更多的信息纳入到我们信息课程体系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让他们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 从内容层面出发,对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完成,同时结束教师适当个别指导。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板下工具的操作。掌握对工具的综合运用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并且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综合材料绘画新篇

综合材料绘画新篇(图) 文/贾佳 在当代艺术领域,生活中常见的几块石头、一堆纸片一旦被艺术家安置在画面上,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材料便以艺术的名义登堂入室,被艺术界称为响当当的艺术品。现成品的直接利用,考验了大众的接受度和艺术的开放尺度,这种不再局限于绘画材料和表达媒介的艺术作品很难被界定和归属到哪一个画种。于是这些建立在非绘画材料上的艺术品便拥有了一个具备绝对包容性和创新性的名字——综合材料。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媒介材料、技法风格上趋于自由、跨界、不拘一格,拥有形式上与语言上的新变化。新生事物携带着满满的朝气和张扬的个性呼啸而至,吸引着艺术家们不停的去尝试和探索,于是,对材料绘画的研究和考察便应运而生。 什么是综合材料绘画 很多人认为1917年的达达主义者杜尚将小便池上摆放到博物馆,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材料运用。其实不然,综合材料艺术在西方的首次出现是在1908年,当时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批画家运用一种新的技术与材料,将墙纸、乐谱、油画布、硬纸板等材料拼贴到画面中。并模仿油漆匠利用类似梳子的工具制造木纹的效果,他们把沙子、木屑及颜料混合以制造特殊的质地,试图制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后来这一创作时期被称为“综合的”或“拼贴的”立体派。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是毕加索和布拉克。他们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正如毕加索所说:“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 立体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07年到1910年的初期立体派,它的画风受到黑人雕刻及塞尚的影响,呈现了多视点的表现法。第二阶段是1910年到1911年的分析的立体派,这个阶段的立体派画面风格趋向空间平面化。第三阶段,是综合的立体派,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一定的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画面中出现了素材和文字,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试图使艺术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这一阶段又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已经是综合材料绘画的雏形,越来越多样的现成品材料在画面上直接拼贴和运用,渐渐演变为综合材料艺术。 从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共性中,我们便可得到初步定义:综合材料艺术,是艺术家将材料作为媒介运用于绘画当中,通过材料的特殊性能,让画面具有特殊的肌理、纹理,从而打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在绘画中色彩起着独特的作用。它对塑造人物、描绘景物,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巧妙地运用色彩,能使美术作品增加光彩,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更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因而也就更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绘画作品,虽然构图一般,但由于色彩处理得恰当,还是能吸引观众。与此相反,有的作品,如果在构图、素描、透视、解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在色彩处理和运用上存在问题,这幅作品就逊色了。 一张描绘工人形象的油画肖像画,形体结构和神态表现都很好,但是色彩很脏、很灰暗,或者是很“火”气,就不仅破坏了形和神,还可能在客观上造成丑化工人形象的不良效果。肖像画是这样,风景画和主题性创作也是这样。一幅主题是需要表现欢乐、热烈气氛的画,而作者使用了灰色调或冷色调,则不论在其它方面表现技巧多好,它的艺术效果还是未能达到。这是因为色彩在人们视觉上是有其独特作用的。而色彩在使用上又往往是感性多于理性,因而它在画面上最富有感情效果。它对于深入刻画形象、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这种独特作用,是其它绘画语言所替代不了的。一般从事绘画工作的人,对色彩都是十分重视的。 作为绘画语言,色彩是重要的造型因素,但它不是第一位的,只有素描才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色彩,但反对色彩第一论与唯色彩论。把绘画中的色彩看成是第一的与唯一的因素,只看运用色彩的技术,这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语言,素描是解决形体结构这一最基本问题的,没有形也就没有造型艺术了。而色彩是依附于形的,不依附于形的一堆色彩是不能正确描绘对象的。我们在绘画训练中,不仅要处理好色与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色彩与主题内容的关系。即色彩的运用必须服从于主题思想,才能达到以形写神,以色写神,使形、色、神浑然一体,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WINDOWS系列工具--画图详细教程

WINDOWS系列工具--画图详细教程 目录 一.如何使用画图工具 二.《画图》工具系列-妙用曲线工具 三. 《画图》工具系列-巧用圆形工具 四. 《画图》工具系列妙用文字工具 五. 用“画图”进行屏幕拷贝 六. “画图”程序的放大修改功能 七. “画图”中的工具与颜色配置 八. 灵活使用编辑功能 九. Windows画图程序操作技巧 十. Windows画图程序操作技巧 十一. 用画图程序检测LCD的暗点

一.如何使用画图工具 想在电脑上画画吗?很简单,Windows 已经给你设计了一个简洁好用的画图工具,它在开始菜单的程序项里的附件中,名字就叫做“画图”。 启动它后,屏幕右边的这一大块白色就是你的画布了。左边是工具箱,下面是颜色板。 现在的画布已经超过了屏幕的可显示范围,如果你觉得它太大了,那么可以用鼠标拖曳角落的小方块,就可以改变大小了。 首先在工具箱中选中铅笔,然后在画布上拖曳鼠标,就可以画出线条了,还可以在颜色板上选择其它颜色画图,鼠标左键选择的是前景色,右键选择的是背景色,在画图的时候,左键拖曳画出的就是前景色,右键画的是背景色。 选择刷子工具,它不像铅笔只有一种粗细,而是可以选择笔尖的大小和形状,在这里单击任意一种笔尖,画出的线条就和原来不一样了。

图画错了就需要修改,这时可以使用橡皮工具。橡皮工具选定后,可以用左键或右键进行擦除,这两种擦除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左键擦除是把画面上的图像擦除,并用背景色填充经过的区域。试验一下就知道了,我们先用蓝色画上一些线条,再用红色画一些,然后选择橡皮,让前景色是黑色,背景色是白色,然后在线条上用左键拖曳,可以看见经过的区域变成了白色。现在把背景色变成绿色,再用左键擦除,可以看到擦过的区域变成绿色了。 现在我们看看右键擦除:将前景色变成蓝色,背景色还是绿色,在画面的蓝色线条和红色线条上用鼠标右键拖曳,可以看见蓝色的线条被替换成了绿色,而红色线条没有变化。这表示,右键擦除可以只擦除指定的颜色--就是所选定的前景色,而对其它的颜色没有影响。这就是橡皮的分色擦除功能。 再来看看其它画图工具。 是“用颜料填充”,就是把一个封闭区域内都填上颜色。 是喷枪,它画出的是一些烟雾状的细点,可以用来画云或烟等。 是文字工具,在画面上拖曳出写字的范围,就可以输入文字了,而且还可以选择字体和字号。 是直线工具,用鼠标拖曳可以画出直线。 是曲线工具,它的用法是先拖曳画出一条线段,然后再在线段上拖曳,可以把线段上从拖曳的起点向一个方向弯曲,然后再拖曳另一处,可以反向弯曲,两次弯曲后曲线就确定了。 是矩形工具,是多边形工具,是椭圆工具,是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用法是先拖曳一条线段,然后就可以在画面任意处单击,画笔会自动将单击点连接起来,直到你回到第一个点单击,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多边形了。另外,这四种工具都有三种模式,就是线框、线框填色、和只有填色。

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感受

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感受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色彩。在生活中,我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得到训练,在欣赏绘画时,我们对色彩的感觉得以抒发。色彩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能引发人对绘画作品的感悟,从而引发人的共鸣。一副能引起观赏者共鸣的优秀的绘画作品离不开好的色彩搭配。优秀的色彩搭配又得在冷暖色调、色调强弱、主题突出等问题上特别注意。 【关键词】色彩;绘画;视觉感受;心里联想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世界里,最先进入人感官世界的都是色彩。在欣赏绘画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走进由色彩组建成的五彩缤纷的画面中的世界,在这世界中体会绘画者得感情。不同的色彩反应了绘画者不同的情感,而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欣赏同一副画面所看到的色彩也是不同的。色彩是引起绘画者与观赏者情感上发生碰撞的一个重要因素。 1.关于色彩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也随着对光学知识的了解而变化着。起初人们认为色彩是有物体本身发出的,而实际是部分光线不能被物体本身吸收而发生反射形成的。比如黑色的物体将所有颜色的色光都吸收了,没有色光反射出来,人们看到物体就是黑色的了;白色物体将所有色光都反射,七色光混合在一起,人们看到物体就是白色了;红色物体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反射红光,于是人们看到物体呈现红色…… 色彩在绘画中的变化规律分为两个方面:冷暖色调变化以及强弱变化。在绘画中绘画者一般用冷暖色调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基调,而色彩强弱的变化的使用使得色彩在过渡方面不会显得太突兀。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应用这些规律,让我们的眼睛更容易捕捉色彩,思想更容易捕捉情感。 2.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绘画者根据绘画的需要将色彩分为光源色、固有色、条件色。光源色指光源的色彩,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光源是太阳光,太阳光实际是7色光,由7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手电筒的光是橘黄色,白炽灯的光是白色的,这就是他们的光源色了。而固有色指的是物体在阳光照色下所表现的颜色。至于条件色就比较复杂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平时人的肤色一般都是白色或黄色但在舞厅的时候,各种色光照过来,人脸的颜色也不同的变化着。物体在不同光源、环境下呈现的色彩就叫条件色了。对于绘画者来说,要注意固有色和条件色的把握,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从生活中寻找他们的矛盾统一关系,并且灵活运用,才能提高色彩运用的表现力。

绘画教程:渲染色彩12种用色方法

绘画教程:渲染色彩12种用色方法 在花鸟画中,用色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以我个人经验,总结为十 二种具体方法。即:润染、褪染、分染、提染、背染、干染、调染、 罩染、渲染、衬染、点染、湿染十二种,说明如下: 润染:又叫冲染,主要用于工笔花鸟画。在画花瓣上,能够同时 使用三支笔,一支笔按需要调好水粉,原则上是“水要饱满”、“粉 不要多”,另一支是干水笔,再一支是调上色的笔,(按需要调上或红 或紫等色)。画时先用色笔在一个花瓣的根部点一块,边沿的凹处点一些,不等干马上将另一支水粉笔冲染进去,如嫌太多,则可用干水笔 略吸一吸,但笔毛不可接触画面,以免影响她的自然灵活的味道,而 现出机械的笔道道。这样画,干了以后,花瓣的边沿,显出一条深深 的线,比之单纯勾线自不过巧妙得多,整个一朵花画完,干了以后, 能够于瓣根加点重色醒醒清楚。这种画法,能把花朵的质感充分表达 出来,弄得好,实能够说比真的还美,达到“妙造自然”的水准。小 朵的花,用润染法。 画花叶时,可先使花青调藤黄成草绿色点染,趁其没干,马上以 矿物色三绿点藤黄冲进去,水分不能少了,干后再以草绿色提染,也 得自然之妙。另外,在花卉的嫩枝干上也能够用这方法。花鸟画家陈 之佛的作品,润染方法很妙,极为典型。初学时先勾线而后如此着色,效果很好;熟练以后,不勾线,单用没骨润染,效果更好。清代恽寿 平的没骨花卉,基本上是用这种润染法。就是矿物色用的很少,我们 如能尽量使用好矿物色,那就更漂亮了。 这种润染方法,根据不同需要,有时能够冲水,有时能够冲粉, 有时能够冲其它的水色。也能够在一片花叶上,先使植物色草绿画出来。而后,局部地用不同的水或水色冲之,有变化无穷之妙。 褪染:也是一手操用三支笔,一支调深色,一支调上浅色,再一 支清水笔。画时先使深色于瓣根部画起,接着用浅色往外褪,再接着 用水笔褪到瓣边,表现出由瓣根到瓣边从深到浅的渐变关系。这种染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时间:2008-11-17 15:47:40 来源:作者: 一、色彩与绘画的关系 马蒂斯曾经说过:“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则是诉诸于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定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炼后,它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一幅画中,色彩往往只起着一种吸引视觉注意力的诱饵作用,所以传统上把形状比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诱惑力的女性,形状和色彩的结合对于绘画是必不可少的,绘画作品由于有了色彩才会产生更加诱人的魅力(图44)。 图44 秋海棠(水彩画) [英] 查 理斯·雷尼 二、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关系 色彩应用于绘画,首先必须了解描绘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一)固有色 物体的色彩受光源的制约,物体的本身并不呈现恒定的色彩。前面我们已经谈过物体的固有色并不存在,但我们在绘画过程为了研究方便或便于观察常引用“固有色”这个概念。固有色是指在特定光源条件下物体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这种特定光源条件泛指白天日光下物体呈现的颜色,比如绿树、红花、蓝天等。固有色在柔和的光线下较为明显,强烈的光照下则会减弱,在灰暗的光线下也显得不够明确。其次固有色与物体的质地关系密切,质地松软而表面粗糙的物体,因对光源色的反射较弱,物体受光源色、环境色影响较小,固有色明显;质地坚硬而表面光滑的物体,因对光源色的反射强烈,环境色对其影响也较大,则固有色较微弱(图45)。 图45 静物(水彩画)[美]史蒂芬·朵荷提图46 秋(水彩画)王绍 波 中国传统绘画以平面造型和设色为主,注重固有色描绘,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也是注重于描绘物体的固有色。

最新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认识美术工具》教案.doc

课题:认识美术工具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识美术工具 二、教师出生示范画 三、指导学生利用美术工具画画 四、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五、欣赏学生的作品 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色彩绘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技法

色彩绘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色彩绘画的主要画种水粉画和油画的工具、材料特点有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合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表现对象, 取得理想的表现效果,提高绘画技能。 教学重点:有效的区分了解不同画种所运用的工具、材料及不同特性。 教学难点:在表现绘画对象时,结合表现效果,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不同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及特点,从根本上掌握色彩绘画的表现技法。 教具准备:相关绘画工具、材料、图片。 一.组织教学 在有了一定的色彩基本知识后我们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色彩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 方法及特点,才能在表现对象时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取得理想的表现效果,不同的绘画种类有其各自的工具材料及特点,因此本课通过对色彩绘画主要画种水粉和油画的分析比较,来进一步了解色彩绘画从而提高绘画表现技能。 二.导入新课 色彩绘画种类繁多,各自特点鲜明,有水粉、水彩、油画、色彩、炳烯画等。 展示各种绘画作品实物及图片提问:结合图片实物烁烁哪些是水粉画、哪些是油画? 回答:水粉画:…油画:… 指正并挑出水粉、油画作品图片对比赏析提问:以前看过相关作品么,知道水粉、油画有何不同么? 回答:颜料用色不同,画的工具不同等。 由于其各自所运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因此特点、技法也不同,本课我们仅就水粉画、油画加以分析比较,从中了解色彩绘画的基本特点及技法。三.讲授新课 (一)色彩绘画的工具与材料 展示水粉画和油画及其工具材料,虽然水粉与油画都属于色彩绘画艺术,但它们还是存在明显差异。 水粉画与油画的区别: ⑴用笔不同 水粉画 水粉笔:狼毫笔:画亮部,中间固有色部。 羊毫笔:表现湿润、柔和部位易衔接色块。 水彩笔:根据习惯、爱好灵活运用。 油画笔:猪鬃笔:挺、硬、不易含水分,适合画亮部、厚涂。 狼毫笔:较软,现鲜活物品亮部,进行一定的塑造刻画。 油画 扁头油画笔:不易清洗,备用笔要多。 圆头油画笔:画写实性油画,易产生特殊效果。 ⑵用笔不同 水粉画:水溶性颜料主要颜色有:… 油画:油溶性颜料:写实性绘画颜色种类:… 印象主义绘画颜色种类:… ⑶用纸不同

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简单的讲讲吧,绘画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不管是什么风格的绘画,都脱离不了绘画者对对象的个人理解,好看这个词在绘画的中高阶段显得很肤浅,关键是你要表达出来的感觉,如果你想传达出细腻写实的美感,那你就写实;如果你想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那你就凭着个人的理解去表现对象,不管什么颜色,都是你心境的一种表现!但是这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你要有把握刻画对象的能力和强烈的个人审美观念,要不然你压根就不知道画到什么样才是美! 一、印象派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艺术家个人对艺术的探究与创新,印象派随之而生。与古典主义绘画不同的印象派通过研究色彩在光的作用下,冷暖,纯度,明度的变化,去表现真实的色彩。尤其是冷暖的变化,采用直接画法去快速表现稍纵即逝的光、色,更注重观察与写生。 二、色彩在绘画中的实际运用 色在光之下产生,万物在光之下会产生明度,纯度,冷暖,甚至是色相的改变。一幅画面当中根据对象的大小,远近,主次,位置,光线的不同所产生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光与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合而成的。所有物体都会吸收和反射光,每个物体吸收和反射的光不同,就造就了世界的五颜六色。 冷暖光的照射产生了冷暖。冷暖是印象派区别与古典主义的最大特点。冷暖是人对色的一种视觉感受和心里感受,蓝绿青紫会让人感到冷,红黄橙会让人感受是暖的。在实际的绘画中,一幅画面有一个总体的冷暖倾向。或冷或暖决定画面倾向的有多重因素:一、光源。光会笼罩整个画面,所以光源的冷暖就决定了整个画面的冷暖。二、色彩的面积。画面中占主导的,面积较大的色块的冷暖倾向决定了画面的冷暖。暖色会更加向前,冷色会后退。这是人的眼看色彩的视觉规律。在画面中靠前的会偏暖,越往后会越冷,这是由空气积累的效果所致。光会使单个物体产生亮暗和影。亮部和暗部的冷暖总是相反。一个红色的物体,在冷光的作用下,亮部偏冷,暗部会偏暖,红色偏冷就会往紫色方向走,偏暖就会往橙色方向走。黄色偏冷就会偏绿,偏暖就会偏橙。 三、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光源色是色彩变化的本质原因。就是指物体直接被光照射的区域,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就要求画者仔细的去观察其中的变化。例如:冷色的光照射在绿色的物体所形成的光源色,就会使该区域呈现出青色的感觉,并不是改变色相,而是使其本是绿色明度提高,纯度降低,同时在绿色的基础上呈现出青色,使颜色变的更加丰富,有内涵,这就是光源色的变化规律。 固有色。这是一个伪概念。在印象派画家中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他们认为,颜色的形成,除了光源色,就是环境色。但这一个概念更有利于初学者掌握色彩变化的规律。固有色并不是一成不变,在不同环境和光线的作用下,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在一个冷的环境或光线下,固有色也会变的更冷,只是幅度较小,固有色的明度介于光源色与环境色之间,但纯度会高于另外两者。环境色。即除了受光源色直接照射之外的其他因素。固有色产生的变化的颜色。一幅色彩作品,并不是再现客观物象,而是去提炼,概括,夸张的手法去表现对象。这其中环境色的运用至关重要。环境色的出现在不受光源直接照射的区域将环境色清晰的表达出来会使画面增色不少。阳光下物体的暗部所出现的蓝紫色即是环境色,形成的原因是因为环境以及蓝天所反射的光造成,并非暖黄色的光源照射,暗部就会呈现蓝紫色。环境色一般纯度不会太高,因为都是光的反射所产生的,强度较弱。 四、补色和同类色

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初探教学文案

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 教学初探

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初探 内容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充分挖掘小学美术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追求选材的创意,体验的创意,其独特的激趣功能是小学美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综合材料创意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涉及较少,本文拟就对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引入教学的必要性、实施方法、注意事项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儿童美术综合材料创意教学 正文 一、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1、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美术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是中国教育存在的十分突出缺点,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儿童美术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上述不可忽视的问题。审视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别是还有许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存在。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建议(试行)第21条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鉴于上述分析思考,为充分发

挥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发挥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我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开展了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的研究。我认为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对于弥补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切入点。 2、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使美术课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常使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正进入美术学习的“危险期”,另一方面由于美术非考试科目,学生忙于应付考试等等因素造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相继出现,使得原有的一些美术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少年儿童的需要,因此必须要深入挖掘美术教育资源,使其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它深受学生的喜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美术课中进行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让笑声伴随孩子成长,让孩子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3、填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空白 以小学为例,人美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它的充分引入能改变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课时不足,从而充分使用好小学美术教育的资源。构建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育教学理论与模式,以指导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的开展,从而填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欠缺的一个空白。 二、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实施方法 1、主题创作法 主题创作是指针对特定的材料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规定的范围内创作。如:蛋糕盘的创作课,我给学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换一种工具》教案

《换一种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电脑这一现代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初步学习用于美术创作的主要电脑软件。 2.尝试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进行简单的网页设计。 3.通过欣赏电脑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深刻认识电脑这一神奇的工具,引发学生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工具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电脑这一神奇工具的功能及它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进行网页的设计。 难点:对某一绘图软件工具的合理使用以及网页设计中内容的选择、版面的布局、色彩的处理、导航按钮的设置等。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询收集相关大学的资料。 (教师)课件,当地一些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建筑设计以及绘画等不同领域中使用电脑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强烈地感受到电脑创作所营造的独特的美。电脑这一工具不但具有妙不可言的强大功能,还有着极广泛的应用性。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上过哪些网站?你最喜欢哪个网站,为什么?你认为优秀的网站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教师:到优秀的网站浏览,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搜索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上网聊天、收发邮件、玩游戏、下载软件、听音乐、阅读、看电影等等,网络功能不胜枚举,同学们早已深深地体会到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网站的类型多种多样,设计的风格也依据功能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你在上网的同时注意过网站的网页设计吗?一个图文并茂、简洁清晰、操作方便、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的网页更能吸引浏览者的注意,使人浏览起来心情愉快,接收信息也更加容易,从而提升网站

浅谈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浅析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摘要:在艺术发展到"东西方会合"的大时代背景下,选择野兽派领袖马蒂斯为代表,以分析、对照具体作品为方法,从画面形式层面,具体从色彩方面剖析这位画家作品中所蕴含的具有东方意味的情趣,以展现东方意味在他画面中的具体运用或表现。 关键词:亨利·马蒂斯;平面性;东方艺术;色彩观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出生在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诺尔省),是法国野兽派的先驱,与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1892年,马蒂斯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落第后被著名象征派画家莫罗看重,收入自己的画室。这位导师竭力鼓励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绘画。他教导学生,为抵制学院主义,不要单纯地满足于经常去博物馆,也要向街头或者到大自然中去作画。莫罗的"在艺术上,你的方法愈简单,你的感觉就愈明显"这句格言,对他启发最大。① 他从后印象派画家中得到启示,大胆发展塞尚的"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协体"这个思想,并从凡高那跳动的笔触中得到狂热表现的力量,也从高更东方色彩的运用中取得表现的方法,马蒂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美术界。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画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犷有力,画面线条狂野,富有装饰趣味,成为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他的油画、壁画、雕塑、素描、版画、剪纸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继往开来,但那看似极其概括简单却又神秘的色彩,精致、提炼,究竟有何深度呢? 一、马蒂斯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时代背景。19世纪末,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这种工业革命的变革,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给人们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带来了变化。20世纪初,以反叛传统为特点的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出现,但从艺术本身来看,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已经多次复兴,整个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几乎无人能有新的建树。事物的极度发展往往会导致衰退或者变异,西方现代艺术走向了相反的道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写实走向写意。于是改变了对自然物象的摹仿与再现,开始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科学的发展也使得追求客观物象视觉真实效果的西方传统绘画受到了危机;照相机的发明可以把客观景物十分快捷并且真实无遗地重现出来,以客观再现为主要目的的西方传统绘画,无法与照相机抗争,而到主观色彩更加强烈的领域寻找出路,因而笔触、线条、色彩、光等,都成为画家一直用来表达情感和情趣的手段。 2、东方艺术的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从工艺美术之国--日本选择工艺性重于绘画性,装饰性重于写实性的浮世绘等艺术。这种选择也导致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最重大的文化革命--现代主义扬弃写实主义传统。所以早在1891年,法国批评家在谈到日本主义的时候就指出:"试图无视这个影响者,看不清现代艺术革命的起源,注定会犯这种过失,忽略形成今天样式的本质要素。同时,在艺术历史中,也注定会对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的实例视而不见。"事实上,这种影响,与古希腊,罗马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大量的东方艺术品、非洲艺术、中世纪艺术涌入欧洲,给欧洲艺术家以许多启发,审美价值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绘画不做自然奴仆"、"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已召示着现代主义的到来。 二、马蒂斯东方艺术的发展过程

_谈谈综合材料在装饰绘画中的应用

大 众 文 艺 35 摘要:绘画的材料研究必须经过亲自尝试,对绘画的理解才能够比较透彻。论文通过对装饰绘画中综合材料的概述以及如何运用来进行艺术探讨,用装饰艺术综合材料作品的艺术精神求证艺术的价值。装饰绘画已将生活艺术化,艺术大众化。装饰绘画与现代生活结合,拉近了生活与艺术的距离,使其贴近生活。 关键词:绘画;装饰;综合材料;制作方法 装饰绘画的材料与装饰风格 所谓装饰,“装者,藏也,饰也,物既成而加以文彩也。”材料是视装饰为一种掩盖表面缺陷的修饰。罗可可或乾隆风格中那种多余、虚伪的饰物,是对装饰的片面认识和曲解。 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精髓。所谓材料是指一切艺术、生产活动得以实施的具有广泛概念意义的载体。就其“装饰材料”而言,主要论及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和触觉要素。实质上就是“材料学”。 一切造型艺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叫作‘摹拟的’,二是叫作‘装饰的’或‘形式的’。 装饰造型是可以分为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两类的。 1.具象是以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界,通过写生、提炼、加工变化而成的。具有自然、真实、生动的特点,使人产生共鸣与联想。 2.抽象的造型是运用点、线、面、形,方、圆、曲、直等几何形体为造型元素,运用数理知识,依形式美的法则而成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达到纯粹的自由,给人简明、大方、严谨、富有哲理的韵律美。 中国历代装饰材料与风格不同之中又有相同。 新石器时代:古朴、拙实,以陶器为主;商周时期:神圣、庄严、威严,以青铜工艺为代表;春秋战国:精巧、刚劲、浪漫,以漆器工艺为代表;秦汉时期:凝重、生动,以画像石、画像砖为代表;六朝时期:飞动、飘逸、传神,以墓室壁画、人物造像为代表;隋唐时期:饱满、富丽,以建筑、唐三彩、服饰、壁画为代表;宋代:典雅、清新,以陶器为代表;元代:气派、辉煌、大方,以琉璃用于宫殿、寺庙建筑最有特点;明代:流畅、舒适、大方,以家具为代表,其选材十分讲究,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硬才;清代:繁缛、精巧,体现在建筑装饰、服饰、使用器的装饰等方面。 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形成的风格,除政治、经济、文化、信仰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原始材料的认识和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如“景泰蓝”和民间的许多用竹、藤、草、柳、棕编织成的各种实用器具的装饰,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玩偶、面具、脸谱、窗花等不同民族、地区,因材料的不同而采用的独特工艺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样式,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一切装饰的载体都是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来实现,装饰的材料浩瀚如海。 (一)从化学性质分,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包括铜、铝、花岗石、玻璃等,无机材料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有机材料包括塑料、有机高分子涂料等。 (二)从工艺制作难易和材料可塑性的强弱可分为硬质材料、软质材料,硬质材料有金属、石材等;软质材料有泥土、纤维等。 材料的美感属性。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决定了材料创造实体的造型和造型的工艺流程。材料的可视性形成了材料的抽象的视觉要素;材料的可触感的性能则形成了材料抽象的触觉要素。 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是指材料的色彩、形状、肌理、透明、莹润等;材料的抽象触觉要素是指材料的硬、软、干湿、粗糙、细腻、冷暖感等。这些都属于材料的外在要素。直接受到风吹、日晒、雨淋、霜雪、冰雹等自然因素的袭击,更受到大气污染、酸雨侵蚀的人为破坏等,因而在室内外环境装饰和结构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上,应充分合理考虑坚固性、耐久性强的材料,以及表面的特殊材料的处理,从而保证艺术质量,降低维护维修费用等。 材料的内在要素,是材料内部隐藏的张力形成的重要心理要素,内在与外在要素的正确运用,强调材料质感和光影效果的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环境与装饰的整体效果。 材料美感的认识、发掘、应用及处理的合理与优劣,直接关系到装饰实体的艺术水准和艺术价值。间接地也会影响到人们生 谈谈综合材料在装饰绘画中的应用 吴曜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元镇一人而已。”[10]文徵明亦十分推崇倪瓒的画,其《雨中梧竹图》的表现形式以及《山水册》中简淡的笔墨和一河两岸的构图中看出,深受倪画的影响。明末董其昌,大力倡导学习倪瓒,使得倪画简逸风尚大为盛行。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异族入主中原的时代,那些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大夫为表达其不仕新朝,坚守气节,必须选择新的生存方式:反抗、为国捐躯、归隐和逃禅。由此产生一大批遗民画家,不与新朝统治者合作,寄情于书画,来表达自己心中之逸气和作为遗民的高洁的品格。倪瓒这种孤傲高洁的人品、萧疏空灵的画风以及“聊以自娱”的“逸气说”,正符合他们的精神追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渐江和尚,师法倪瓒,得其真髓,专写黄山之景,开辟了“新安画派”。石涛云:“笔墨高秀,自云林之后罕传,渐江得之一变,后诸公皆学云林,而实是渐公一派。”[11]和渐江并称为 “四大画僧”的八大山人、髡残、石涛,也无不受倪瓒画风影响。与四僧同时代的“四王吴恽”皆以元四家筑基,作品中几乎都有仿倪瓒之作。近代画家陈师曾、黄宾虹等人也都从倪瓒作品中吸取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由此可见,倪瓒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是如此之重,他的绘画 作品和画学思想将不断地为后人绘画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注释: [1]萧平、史克方主编《倪云林研究》第1页.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 .10. [2]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第72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12.[3]容庚.《倪瓒画之著录及其伪作》载.岭南学报第8卷第2期.第74页.1948. [4]同上48页. [5]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第72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12.[6]同上934页. [7]容庚《倪瓒画之著录及其伪作》117页载.岭南学报第8卷第2期.1948. [8]宗白华著《美学散步》2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1981.6. [9]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96页 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84.6. [10]《沈周书画集》4-5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12.[11]见《晓江风便圈卷》.石涛跋. 理论研究?美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