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第50卷 第6期2017年6月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ol.50 No.6

Jun.2017

·1093·

doi:10.3969/j.issn.1002-0802.2017.06.00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肖龙龙1,梁晓娟2,李 信1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航天指挥系,北京 怀柔 101406;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兼具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的特点,使其优于其他通信手段,保证了实时、灵活、高效的通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根据移动通信卫星的轨道类型,分别介绍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卫星移动通信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卫星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通信领域;移动通信;轨道

中图分类号:TN9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7)-06-1093-0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XIAO Long-long1, LIANG Xiao-juan2, LI Xin1

(1.Department of Space Command, PLA Academy of Equipment, Beijing 101416, China;

2.Qinghai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bstract: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is makes it superior to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commun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rbi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L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escribed. Secondly, the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a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fi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orbit

0 引 言

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满足各类用户对移动通信覆盖性的需求。卫星移动通信依靠卫星通信的特点,在移动载体上集成了卫星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终端,从而实现载体在移动中的不间断通信。移动载体既可以是飞行器和地面移动装备,也可以是海上移动载体和移动单兵,大大扩展了移动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使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从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国内外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卫星移动通信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收稿日期:2017-02-22;修回日期:2017-05-20 Received date:2017-02-22;Revised date:2017-05-20

·1094·

通信技术https://www.doczj.com/doc/2f14946025.html, 2017年

1 卫星移动通信概述

1.1 卫星移动通信概念与系统组成

卫星移动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间用于进行通信的无线电波,实现两点或多点之间的移动通信。典型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1]。

空间段由一个或多个卫星星座构成,作为通信中继站,提供网络用户与信关站之间的连接;地面段通常包括信关站、网络控制中心和卫星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营运;用户段由各种用户终端组成,主要有两类终端——移动终端和手

持终端。

图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2 卫星移动通信特点

卫星移动通信是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的有效补

充。除了具有移动通信的特点外,它还具有卫星通信固有的优势,具体有:①通信距离远,覆盖区域大,具有多址连接功能。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可覆盖地球表面的42%,地面两点的最大通信距离达18 000 km 左右,且卫星所覆盖区域内的所有地球站都能利用同一卫星进行相互间的通信。②通信容量大,传送业务类型多。典型通信卫星的容量为数十至数百兆比特每秒,能为几百个视频信道或几万个话音与数据链路提供服务。③通信质量好、线路误码率低。由于移动卫星通信的无线电波主要是在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传播,传播特性比较稳定,不易受自然条件和干扰的影响,卫星通信的正常运转率达99.8%以上,传输质量高。④可实现移动平台的“动中通”。移动卫星的用户多样,卫星终端可以是位于地面、海上、空中甚至太空的移动载体。它与地面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和其他通信系统相结合,可组成全球覆盖无缝通信网。

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卫星移动通信还具有如下约束:①移动终端设备的体积、重量、功耗均受限,天线尺寸外形受限于安装的载体(如飞机、汽车、船舶等),手持终端的要求则更加苛刻。②卫星天线波束应能适应地面覆盖区域的变化并保持指向,用户移动终端的天线波束应能随用户的移动而保持对卫星的指向,或者是全方向性天线波束。③由于移动体的运动,当移动终端与卫星转发器间的链路受到阻挡时,会产生“阴影”效应,造成通信的阻断。④多颗卫星构成的卫星星座系统,需要建立星间通信链路和星上处理、星上交换,或者需要建立具有交换和处理能力的信关关口地球站。

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卫星波束覆盖区域,它可分为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服务对象,它可分为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航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所用通信卫星的轨道类型来分,它可分为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下面从轨道类型来介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2.1 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优点是只需三颗卫星就可覆盖除两极以外的全球区域,现已成为全球洲际及远程通信的重要工具。对于区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采用静止轨道一般只需要一颗卫星,建设成本较低,因此应用广泛[3-4]。典型的代表是国际移动卫星系统(Inmarsat)、亚洲蜂窝卫星系统(Asian Cellular Satellite,ACeS)、舒拉亚卫星系统(Thuraya)和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1.1 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1)系统组成

国际移动卫星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原为国际海事卫星系统[5]。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基本由四部分组成,即空间段、网络协调站(Network Coordination Station)、卫星地面站(Land Earth Station)和卫星船站(Mobile

第50卷第6期

肖龙龙,梁晓娟,李 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Earth Station)。目前,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空间段由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主要是第三代和第四代卫星。第三代由4颗GEO卫星(外加1颗备用卫星)构成,第四代由3颗GEO卫星构成,具有1个全球点波束、19个宽点波束和228个窄点波束[6]。

(2)应用情况

国际移动卫星系统(Inmarsat)是为企业和政府用户提供全球移动卫星通信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它通过由分布在全球86个国家的260个合作伙伴组成的全球性业务网络提供服务。该系统中,Inmarsat总部只负责运营空间段,各签字者负责建立各自的地面站和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Inmarsat的中国签字者是交通部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英文简称MCN),是国务院批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移动卫星组织的中国唯一成员,是Inmarsat 所有中国事务的唯一合法经办机构,负责Inmarsat 在中国的经营和管理工作。

国际移动卫星系统可为企业和政府客户提供广泛的语音和数据服务,适用于多个应用领域,包括海事、能源、媒体、救援、政府和安全、采矿、建筑以及航空等领域。以海事应用为例,国际移动卫星和船站间的上、下行线路采用传播损耗和雨致衰减相当小的L波段(上、下行为1.6/1.5 GHz),对通信十分有利。岸站和卫星间的上、下行线路采用微波C波段,便于与国际卫星通信系统连接,实现全球范围通信。船只遍布在辽阔的海域里,通信业务零星分散,所以卫星通信使用按需分配的通信方式。国际移动卫星还兼有救援和导航业务,一旦在海上遇难或船上发生紧急事件,岸站就可迅速确定船只所在海域的具体位置,并及时组织营救。2.1.2 亚洲蜂窝卫星系统

(1)系统组成

ACeS系统是由印度尼西亚的PSN公司、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全球通信公司、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和泰国Jasmine公司共同组建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Garuda卫星、卫星控制站、网络控制中心、网关和用户终端组成[7]。ACeS系统计划发射4颗Garuda卫星,轨道位置分别为80.5°E、118°E、123°E和135°E。第一颗卫星Garuda-1于2000年2月发射,定位于123°E上空。卫星采用处理转发器和多波束天线。星上两副直径为12 m 的天线,可产生多达140个覆盖亚洲地区的点波束,覆盖亚洲2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面积超过2 850万平方公里,覆盖区人口超过30亿。2006年9月,ACeS与Inmarsat达成合作,通过ACeS的Garuda-1卫星和Inmarsat的Imarsat-4系列卫星,提供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

(2)应用情况

ACeS系统的目标是为亚洲范围内的国家提供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业务。除数字语音、传真、短消息和数据传输服务外,它还提供一系列GSM蜂窝电话功能,如呼叫转移、呼叫等待以及会议电话等,并实现与地面公用电话交换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的无缝链接。该系统自2000年9月投入商用后,已拥有9 000多用户。中国地区约占ACeS系统卫星服务区的1/3,是该系统最大的潜在市场。亚洲蜂窝卫星公司曾与中国多家卫星公司接触,商讨合作事宜。目前,它与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的合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2.1.3 舒拉亚卫星系统

(1)系统组成

Thuraya公司1997年在阿联酋创立,是一个私营股份制公司。它目前共有21个股东,主要是一些国家的主要电信业务提供商和国际投资机构,系统的总投资为11亿美元。Thuraya系统的空间段由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每颗卫星均装配高功率多点波束天线和移动通信有效载荷,可提供覆盖区域内的蜂窝式语音和数据服务[8]。Thuraya-1和Thuraya-2已分别于2000年10月和2003年6月发射入轨,分别定位于28.5°E和44°E,轨道倾角为6.3°E。2008年1月15日,Thuraya-3卫星从太平洋上一个浮动发射台发射升空,定位于98.5°E。

(2)应用情况

Thuraya系统提供区域性的移动卫星通信业务,覆盖区域包括欧洲绝大部分地区、中东、非洲中部和北部、西亚、中亚、南亚和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共11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覆盖中国全境。Thuraya卫星终端是全球第一款创造性地整合了卫星、GSM、GPS三种功能,提供语音、短信、数据(上网)、传真、GPS定位五种业务的智能卫星电话,可提供覆盖区域内的蜂窝式语音和数据服务。2.1.4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1)系统组成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而空间段计划由多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组成。天通一号01星作为我国卫星移动通信

·1095·

·1096·通信技术

https://www.doczj.com/doc/2f14946025.html,2017年

系统的首发星,于2016年8月6日发射升空,系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采用新塑天线、单机集成技术等新设备和新技术,通信频率设计在S频段,采用30 MHz带宽的蜂窝技术,可形成几百个点波束,信号传输损耗小,可有效保证通信质量。同时,它采用通信卫星频率复用技术和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大大提升了卫星接收信号的灵敏度,提高了卫星通信的容量。

(2)应用情况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地面业务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负责运营。它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网络,为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可为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移动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短信等通信服务。需要说明的是,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最主要的优势体现在终端设备的小型化和手机化,便于携带。

2.2 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中轨道卫星(MEO)离地球高度约10 000公里左右。轨道高度的降低可减弱高轨道卫星通信的缺点,并能够为用户提供体积、重量、功率较小的移动终端设备。用较少数目的中轨道卫星即可构成全球覆盖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移动通信卫星一般采用网状星座,卫星运行轨道为倾斜轨道,典型的有奥德赛(Odyssey)系统和ICO(Inmarsat P)系统[2]。

2.2.1 Odyssey系统

Odyssey系统由TRW空间技术集团公司推出。系统的网络结构主要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单元三个部分。空间段星座系统采用12颗卫星,分布在倾角55°的3个轨道平面上,轨道高度为10 354 km,卫星设计寿命为12~15年,使用L/S/Ka频段。该系统可以作为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扩充和扩展,支持动态、可靠、自动、用户透明的服务。然而,该系统后期由于融资困难而停建。

2.2.2 ICO系统

ICO系统是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组织制定的“Project-21”计划。为了弥补当时的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仅能提供车载及便携式通信而不能提供手持机个人全球移动通信的不足而提出。ICO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空间段由12颗卫星均匀分布在离地球表面10 355 km 高度的两个正交中圆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平面上有5颗卫星和1颗备用星,轨道面倾角为45°。用户终端包括手机、车载、航空、船舶等终端,以及半固定和固定终端。但是,这种系统由于ICO公司融资失败,经数次转手,于2001年与Ellipso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卫星传输语音、数据业务领域进行合作。目前,两家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并有可能最终进行全面合并。

2.3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新构思。它的基本思路是利用位于500~1 500 km高度范围的多个卫星构成卫星星座,从而组成全球(或区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可以置于倾斜轨道或极地轨道或两者并用,一般为圆轨道。目前,典型系统有“铱”星系统和全球星系统[2]。

2.3.1 “铱”星系统

(1)系统组成

“铱”星系统是第一个全球覆盖的LEO卫星蜂窝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Motorola推出,90年代初开始开发。“铱”星系统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9],组网与覆盖如图2所示。空间段星座最初的设计由77颗LEO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7条极地轨道上,所有卫星都向同一方向运行。它与铱元素的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行类似,系统因此得名。实际星座包括66颗卫星,分布在6个圆形的、倾角86.4°的近极轨道平面上,面间间隔27°,轨道高度780 km。每颗卫星提供48个点波束,在地面形成48个蜂窝小区。在最小仰角8.2°的情况下,每个小区直径为600 km,每颗卫星的覆盖区直径约4 700 km,星座对全球地面形成无缝蜂窝覆盖,每颗卫星的一个点波束支持80个信道,单颗卫星可提供3 840

个信道。

图2 “铱”星系统的组网与覆盖

(2)应用情况

“铱”星系统于1998年11月开始商业运行,

·1097·

第50卷第6期

肖龙龙,梁晓娟,李 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中国在1999年开始运行铱星业务。2000年3月,“铱”公司宣告破产,停止一切业务。2000年底,美国国防部支持的新铱星公司出资收购“铱”星系统,重新开始运营。

“铱”星系统是目前唯一使用了系统内星际链路(ISL)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且具有星间路由寻址功能。每个卫星有4条星际链路,1条为前向,1条为反向,另2条为交叉连接,星际链路速率高达25 Mb/s。由于采用了星际链路,“铱”星系统内用户之间通信可完全通过“铱”星系统而不与地面公网有任何联系,从而实现了“铱”星系统的5W 功能,即任何人(whoever)可以在任何地方(wherever)于任何时候(whenever)和任何他人(whomever)采用任何方式(whatever)通信。“铱”星系统用户与地面网用户之间通信,则要经过系统内的关口站进行通信。“铱”星系统开创了全球个人通信的新时代,被认为是现代通信的一个里程碑,最大特点是通信终端手持化和个人通信全球化。2.3.2 全球星系统

(1)系统组成

全球星系统由美国劳拉空间通信公司和高通公司提出,与“铱”星系统提出的时间差不多。全球星系统主要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空间段卫星采用倾斜轨道网状星座,包括48颗卫星和6颗备用卫星,均匀分布在8个倾角52°的轨道平面上,轨道高度1 414 km,轨道周期113 min,实现了全球南北纬70°之间的覆盖。用户同时可视卫星有2~4颗,每颗卫星与用户能保持10~12 min 通信,然后经软切换至另一颗星[10]

图3 全球星系统结构

(2)应用情况

1996年11月,全球星系统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颁发的运营证书。用户终端设备包括手持式、车载式和固定式。它采用全向天线,可提供高质量的数字语音、低速率数据、短信息以及其他增值业务。手持式终端有双模模式,既可工作在地面蜂窝通信模式(即目前手机的工作模式),也可工作在卫星通信模式(在地面蜂窝网覆盖不到的地方)。2000年5月,它开始在中国地区提供服务,广泛适用于石油、天然气、水利、科考、运输、海上作业、公安边防等行业和部门。

全球星系统没有采用星际链路,系统用户将通过卫星链路接入地面公用网,然后在地面网的支持下实现全球移动卫星通信。它通过遍布全球的上百个合作伙伴和空间卫星网络,将用户与各地的有线和蜂窝通信业务系统连接起来,并向有不同通信需求的用户提供全球漫游、蜂窝网络覆盖区以外的业务以及边远地区的固定终端通信业务。全球星系统是地面蜂窝网络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网络需要大量地面站。

3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既可提供话音、短消息服务,也可提供电报、数据等服务;既适用于民用通信,也适用于军事通信;既适用于国内通信,也可用于国际通信。当前,卫星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业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1]。3.1 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在民用领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除了为移动用户提供全球范围、地区范围或国内的个人通信业务外,还主要提供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和专用部门对车、船、飞机调度等通信业务等。3.1.1 在抢险救灾中的应用

在诸如飓风、地震、泥石流等破坏性极强的大型灾害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公共通信网络设施可能遭到毁灭性的损坏而陷入瘫痪。此时,险情通报和救援指挥的通信刻不容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在突发事件地域不依赖于原有通信网络快速构成应急通信网络,使现场指挥部和指挥中心快速建立通信联络,并提供一定带宽的传输速率,同时传递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支持多方位动态图像实时传输、高清视频会议等。因此,利用卫星移动通信手段可

通信技术

https://www.doczj.com/doc/2f14946025.html,2017年

实现大型灾害事故中的抢险救灾应急通信保障,满足“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应急通信保障要求,是今后应急通信的发展趋势。

3.1.2 在海上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国际移动卫星系统的建设初衷是为海上船只提供通信服务,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2]。目前,几乎所有的远洋船舶都安装了国际移动卫星系统终端。它的优先级为所有通信中的最高级。当船舶发生遇险事件时,可在第一时间将遇险信息发送至地面接收站,并通过专线通知搜救中心。搜救中心可根据船位信息快速调用救援船舶、飞机等展开救助行动,从而极大地提高海上搜救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船舶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1.3 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

对于21世纪的空中交通管制,卫星移动卫星系统可提供飞机与地面站之间的地对空通信业务,完成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卫星移动卫星系统还支持在海洋和荒野上空的监视系统。通过卫星系统报告由飞机本身的导航系统发出的位置和航向信息,然后显示在控制中心的雷达显示屏上,从而为控制器提供交通状态的实时信息,为飞机提供节省燃料的线路。航空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可分别用于日常的航行控制通信和紧急航空控制通信,使航行中的飞机与航空信息系统的联系更为密切,提高操作和管理的效率。

3.2 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保障作战行动的有效通信方式。自英阿马岛战争后,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和系统广泛应用于“精选力量”“持久自由”“伊拉克自由”等历次军事行动中,成为确保战场指挥控制、通信互联的重要手段[13]。

3.2.1 在机动作战实时指挥控制中的应用

信息化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原则有了新变化。通过有效的机动,使部队始终处于相对分散状态,而火力随时处于相对集中状态。部队机动作战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两方面:对机动部队的指挥控制和对机动火力的指挥控制。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最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受地域、天气限制,可在地球表面实现无缝隙覆盖,真正实现实时传输信息。尤其在预设战场通信条件恶劣、通信网络遭到破坏等情况下,卫星移动通信的独特优势表现得更加突出。既可用于部队间的通信,也可用于武器平台间的通信,从而满足上述需求。作战过程中,机动部队和机动火力可通过移动通信卫星直接接收指控中心的指令,完成攻击或轰炸,并将毁伤情况信息回传至指控中心,用于毁伤效果评估,以此决定是否进行二次打击。运用卫星移动通信可在覆盖范围、传输质量、通信容量、视频信息和高速数据等方面有效弥补传统通信方式的不足,通过中远程、大纵深的移动通信,有力保障战略、战役和战术等多种规模作战行动中的指挥控制和通信互联。

3.2.2 在战场情报和指挥态势实时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战场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联合作战中需要大量情报数据作为保障。现代精确打击武器对打击目标各种定位信息、气象信息等情报保障信息需求详细,需要传输的情报信息量大,对情报信息的传输实时性和保密性要求也很高。在现代战争无法预设战场的情况下,卫星移动通信可以适应战场的瞬息万变,实现动态组合,保证可靠通信,实现全天候、全天时、近实时的侦察信息传输,以获得其他手段难于获得的情报,从而满足军事和外交斗争的需求,有效为飞机、舰艇、导弹、坦克等关键主战装备、运输车辆、特种部队和单个士兵提供通信和导航定位服务,为打赢一场高技术战争提供重要保障。3.2.3 在军事远程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中的通信需要,特别是在战场上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传统的地面网络和短波通信无法满足战场应急通信的需要。卫星移动通信具备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动中通能力,这样部队不需要停下来开设战术通信系统,直接使用手持式终端或便携式电话,通过移动通信卫星便可与总部取得联系,报告突发事态情况,并接收总部的应急指挥,大大增强了应急情况下的战术通信支援能力。

4 未来发展趋势

卫星移动通信具有机动性强、覆盖范围大、可靠性好、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成为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对于未来的发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4.1 多种功能融合发展

目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面向用户提供全

·1098·

第50卷第6期

肖龙龙,梁晓娟,李 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球或区域范围的话音、短信、数据等移动通信服务。随着通信的发展需要,未来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融合越来越多的诸如图像、视频等其他功能。此外,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的广泛应用,将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与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结合成为一种趋势。这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可同时支持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因此,未来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必将扩展它的业务范围,实现多种功能的融合发展。

4.2 天地一体化组网

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构架,实现空间网络与地面网络互联互通、互为补充、高效协同,是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当然也包括卫星移动通信网络。天地一体化组网主要包括体制、终端以及应用等几个层面的融合。体制融合是使网络层协议实现全网互联互通,达成各系统之间的兼容;终端融合则向着各系统相互兼容,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移动与固定通信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一个终端走遍全球的个人通信目标;应用融合将各类业务和应用集合打包推向市场,通过服务平台融合,将地面移动通信和卫星移动通信有机结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广泛、便捷、实用的服务。

4.3 多频段共存、宽窄带协同、高低轨协调发展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L频段资源越发紧张,加上日益增长的宽带需求和高速数据处理需求,使用高频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我国的天通一号01星就使用了S频段。可见,各种频段的系统相继出现,并将共同存在。

在持续发展窄带数字话音、传真、数据低速业务的同时,高速率宽带交互通信业务也将迅猛发展。因此,需构筑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卫星移动通信宽窄带业务的协同持续发展。

以国际移动卫星为主的高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于起步早,先入为主地占据了众多高端数据客户。低轨卫星移动系统已经开始利用其全球覆盖特性(可实现高纬度地区通信)和延时短优势,对高轨系统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高低轨系统协调发展,共同前进,必将成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又一发展趋势[14]。

5 结 语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在民用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在军事领域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卫星移动通信在我国尚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军事用途,应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努力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这是我国卫星通信事业近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11]。同时,如何有效利用卫星移动通信资源,使其能够更好地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努力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文江平.卫星军事应用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2007:249-253.

WEN Jiang-ping.Satellite Military Application T e c h n o l o g y[M].N a t i o n a l D e f e n s e I n d u s t r y Press,2007:249-253.

[2] 吕子平,梁鹏,陈正君.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趋

势[J].卫星应用,2016(01):48-55.

LV Zi-ping,LIANG Peng,CHEN Zheng-jun.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s[J]. Satellite Application,2016(01):48-55.

[3] 刘悦.国外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技术发展综述[J].

国际太空,2013(10):26-31.

LIU Yue.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GEO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Technology[J].International Space,2013(10):26-31.

[4] 徐烽,陈鹏.国外卫星移动通信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

电讯技术,2011,51(06):156-161.

XU Feng,CHEN Peng.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Trends of Foreign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s[J].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2011,51(06):156-161.

[5] 何善宝.“国际移动卫星”系统及其最新发展[J].国

际太空,2009(09):31-34.

H E S h a n-b a o.I n m a r s a t S y s t e m a n d I t s N e w Development[J].Space International,2009(09):31-34.

[6] Peter J H.Inmarsat Global Xpress: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and Activation of a Global Ka-Band Network[C].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Systems Conferences(ICSSC),2015:1-8.

[7] Dayaratna L,Walshak L,Mahdawi T.ACeS Communication Payload System Overview[C].18t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Systems Conference and Exhibit,2000:246-251.

[8] Sachdev D K.Thuraya Mobile Satellite System[M]. Success Stories in Satellite Systems,Library of

·1099·

通信技术

https://www.doczj.com/doc/2f14946025.html,2017年

Flight,2009:121-140.

[9] Patrick H, Dr. Peter A S,Edward W A.Hitchhiking IRIDIUM-A Concept for Global Near Real-time Earth Observation[C].29th AIAA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Systems Conference(ICSSC-2011),2011:1-7.

[10] Andrew D S,Paul S.Utilizing the Globalstar Network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n Low Earth Orbit[C].54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2016:1-8. [11] 黄华山.卫星移动通信之应用与发展[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14(26):9-11.

HUANG Hua-shan.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J].China High-Tech Enterprises,2014(26):9-11.

[12] 马冲,左鹏,王振华.Inmarsat系统及其在突发事件

中的应用[J].卫星应用,2009(06):31-35.

MA Chong,ZUO Peng,WANG Zhen-hua.Inmarsa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mergency[J].Satellite Application,2009(06):31-35.

[13] 朱立东.国外军事卫星通信发展及新技术综述[J].无

线电通信技术,2016,42(05):1-5.

ZHU Li-dong.Review on Development and New Technologies of Militar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board[J].Radio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2016, 42(05):1-5.

[14] 吕子平,张更新,梁鹏.我国高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发

展定位思考[J].数字通信世界,2016(07):26-28. LV Zi-ping,ZHANG Geng-xin,LIANG Peng.The Development and Orientation of China’s GEO and LEO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J].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2016(07):26-28.

作者简介:

肖龙龙(1984—),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天基信息支援;

梁晓娟(1983—),女,学士,工程

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应用;

李 信(1995—),男,学士,主要

研究方向为卫星通信。

·1100·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详细透析 导读:多年以来,卫星通信以其覆盖范围广、组网灵活、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势,在野外勘探、边境巡逻、抗争救灾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小型终端数量不足、设备种类多、无法互连互通等原因,依然未能满足救援队伍快速机动的通讯需求。因此,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开始应运而生。那么,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从诞生到发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的? 一、什么是卫星移动系统 移动通信卫星就是可以为移动和便携式终端提供通信的卫星。优势是可以为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移动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通信服务,并可以实现用户终端的小型化、手机化。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受到地面基站覆盖区域的限制,一般在边远山区、沙漠戈戈壁、森林、边境等地区不能实现通信的全覆盖。而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就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可以自上而下实现区域的全覆盖,不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统计全国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不足国土陆地面积的10%,即使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也不足20%,像中国南海这样广阔的区域地面移动通信就更难以实现全覆盖。而我工作在的频段信号传输损耗小,雨衰小,可以实现地面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便于携带,同时保证通信质量。 二、天通一号开通运行背景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区地面通信网络全面瘫痪,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只能租用国外的卫星电话抗震救灾。 而国际上的移动卫星系统已经形成了多个覆盖全球或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铱星系统(Iridium)、欧星系统(Thuraya)和国际移动通信卫星系统(Inmarsat,international

我国his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HIS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2) 二、与国外医院信息系统的比较 (4) 1.投资规模差距明显 (4) 2.技术人员比例差距明显 (4) 3.电子病历的建立,国外的涵不一 (5) 4.缺乏先进管理思想 (5) 三、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6) 1.医院信息化标准逐步完善 (6) 2.hcis成为建设重点 (7) 3.专业细分化、应用软件小型化 (8) 4.新技术融入his (8)

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 his),亦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 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作如下定义:利用电子计

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既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又包括临床医疗信息系统。

按照his 的功能划分,医疗系统的发展可以分为 3个阶段:医院 管理信息化阶段(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hmis)、临床管 理信息 化阶段(hospital com muni cati on and in formatio n system , hcis)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lobal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mis)。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 )是现代化医院运行必备的基础管理与 技术环境。hmis 的建成,将对医院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的作用。 全院级的hmis 并不是各部门mis 的简单相加,它要求在全院实现各 部门之间各种信息的共享。 临床管理信息系统(hcis)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部分,指以患者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为中心,为临床医护人员提 供支持的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 信息系 药库管理系统 护士工作站系统 农合医保管理系统 手术室管理系统 院长综合查询管理系统 病案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岀1$) 系统管理系统 门诊收费管理系统 外延接口管理系统 门诊药房管珂系统 His 系统功能划分图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范文

第四站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 和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理念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三、管理以人为本 四、案例及案例导读(见CAI光碟) 欢迎进入本课程的第四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这一站,我们将概要地向你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整个概貌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调“管理以人为本”。通过这一站的学习,你将对管理信息系统有个总体的认识,了解到任何管理信息系统都只是某一时期管理思想即理念的载体,认识到无论是再先进的技术、再先进的理念,都离不开人的管理,人,才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从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们要追溯到1946年。这一年,一项最伟大的发明产生了,这就是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地点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主要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计算机的应用逐渐由科学计算发展到过程控制,到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的薪金,计算机就应用到了数据处理领域,这就产生了最早的管理软件,即最简单的信息系统,计算机被用到了企业信息管理之中。自此以后,西方的很多国家开始着手信息系统的开发。到60年代末计算机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在西方逐步普及。发展到目前计算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已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了电子商务。 我国计算机用于管理起步较晚,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实施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我国计算机用于管理的里程碑。经过二十几年,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与国外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相似的历程。让我们透过这个梯型图来了解和回顾二十几年来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概貌。 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5代。早期的应用是80年代末期基于DOS平台的单项核算财务软件,主要是工资核算,我们称之为第一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90年代出现了局域网,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由单项的财务核算发展到整个财务核算,包括帐务、工资、成本、材料、报表等,我们称之为第二代;90年代中期,利用核算型财务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财务统计、查询,产生了包括全面核算财务的管理型财务软件,我们称之为第三代;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仅仅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不能满足企业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第50卷 第6期2017年6月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ol.50 No.6 Jun.2017 ·1093· doi:10.3969/j.issn.1002-0802.2017.06.00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肖龙龙1,梁晓娟2,李 信1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航天指挥系,北京 怀柔 101406;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兼具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的特点,使其优于其他通信手段,保证了实时、灵活、高效的通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根据移动通信卫星的轨道类型,分别介绍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卫星移动通信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卫星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通信领域;移动通信;轨道 中图分类号:TN9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7)-06-1093-0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XIAO Long-long1, LIANG Xiao-juan2, LI Xin1 (1.Department of Space Command, PLA Academy of Equipment, Beijing 101416, China; 2.Qinghai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bstract: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is makes it superior to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commun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rbi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L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escribed. Secondly, the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a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fi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orbit 0 引 言 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满足各类用户对移动通信覆盖性的需求。卫星移动通信依靠卫星通信的特点,在移动载体上集成了卫星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终端,从而实现载体在移动中的不间断通信。移动载体既可以是飞行器和地面移动装备,也可以是海上移动载体和移动单兵,大大扩展了移动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使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从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国内外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卫星移动通信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收稿日期:2017-02-22;修回日期:2017-05-20 Received date:2017-02-22;Revised date:2017-05-20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863/CIMS倡导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逐步实施。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终点。 管理思想现代化 社会和科学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大规模定制、基于约束理论的先进计划和排产APS、电子商务、商业智能,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不一而足。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不断增加这些新思想、新方法以适应企业的管理变革和发展要求。 系统应用网络化 我们现在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年代,网络经济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经营管理模式、生活方式和做事的方法。企业对互联网络的依赖将像今天企业对电力和电话的依赖一样重要。离开互联网络的应用就谈不上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只有采用基于互联网络的系统才能方便地实现集团管理、异地管理、移动办公,实现环球供应链管理。 开发平台标准化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那种封闭的专有系统已经走向消亡。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支持标准网络通信协议,支持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支持XML的异构系统互联;实现应用系统独立于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可扩展性、互操作性;这些已成为应用系统必须遵守的标准,反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系统是没有前途的系统。 业务流程自动化 传统ERP是一个面向功能的事务处理系统。它为业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处理功能,但是每个业务处理都不是孤立的,它一定与其他部门、其他人、其他事务有关,这就构成了一个业务流程。传统ERP对这个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一些业务流程被写死在程序里,非此既彼,必须按其执行,否则就要修改程序。许多流程是由人工离线完成的。工作流管理技术是解决业务过程集成的重要手段,它与ERP或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将实现业务流程的管理、控制和过程的自动化,使企业领导与业务系统真正集成,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构。所以工作流管理技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应用系统集成化 企业信息化包括了很多内容:技术系统信息化包括CAD、CAM、CAPP、PDM、PLM;管理信息化包括ERP、CRM、SRM、BI、EC;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包括NC、FMS、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制造执行系统MES。所有这些系统都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共享信息和信息交换,在单元技术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它们之间要实现系统集成,使其应用效果最大化。 其他技术有重多的文章报道,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对于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 gexecutionsystems)国内讨论甚少。按照美国AMR研究公司对MES的定义:ME S是一个常驻工厂层的信息系统,介于企业领导层的计划系统与主生产过程的直接工业控制系统之间。它以当前视角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源(人员、设备、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前景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趋于社会化应用,已成为人们各种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系统。本文简要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简单介绍其几项基本的功能,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出发,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建立地理模型并进行分析,实现对地理的研究的一种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包含的学科比较广泛,涉及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等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其功能的全面与系统性,从多维度的地理信息为人们研究与解决地理、环境、灾害、规划等重大问题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计算机程序与地理数据组成的地理空间模型,它将客观世界模型化的空间数据,用户可在模型中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方便管理与决策。另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硬软件的结合,使得该系统功能比较多,并有了很广泛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又被称为GIS,该系统主要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对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并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系统

经空间的逻辑可扩展至形象思维,而随着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逐渐加深,其内涵在不断的丰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内涵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第一,从技术上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支持,并进行管理、分析与显示空间数据的信息技术系统。第二,从学科上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以测绘学、地理学以及统计学为基础,又通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支持。第三,从用途上来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工具箱,主要包括了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以及现实空间数据等。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在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与使用,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趋于成熟。在我国对其发展的概况来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将电子计算机应用到测量、绘图等领域中。而在这阶段,国家测绘机研究出了地形测量与航空摄影城图等,为地理信息系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且在这一阶段,确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并逐渐开展了对地理系信息系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二是科研试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重视对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入科研?验的阶段。此阶段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成为专门研究地理信息系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浅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摘要:论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分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并且对当前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 1 引言 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来实现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并且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而应运产生的综合控制系统,它紧密依赖于最新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在计算机参与工业系统控制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在60 年代,控制领域中就引入了计算机。当时计算机的作用是控制调节器 的设定点,具体的控制则由电子调节器来执行, 这种系统称作是计算机监控系统。这种系统的调节器主要是采用了模拟调节器。系统中既有计算机又有调节器,系统复杂,投资又大。在60 年代末期出现了用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一个机组或一个车间的控制系统,简称集中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控制系统中, 计算机不但完成操作处理,还可直接根据给定值、过程变量和过程中其它测量值,通过PID运算,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 以使被控量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这种控制系统即常说的直接数字控制( DDC) 系统。计算机DDC 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使用一台计算机代替若干个调节控制回路功能。最初发展时希望能够至少可以控制50个回路以上,这在当时对小规模、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系统,特别是对具有大量顺序控制和逻辑判断操作的控制系统来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整个系统中只有一台计算机, 因而控制集中,便于各种运算的集中处理,各通道或回路间的耦合关系在控制计算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反映,同时由于系统没有分层, 所有的控制规律均可直接实现。但是,如果生产过程的复杂,在实现对几十、几百个回路的控制时,可靠性难以保证,系统的危险性过于集中,一旦计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特性分析

收稿日期:2003-09-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个人移动卫星通信电波传播特性研究0(60172006) 作者简介:1.符世钢(1979-),男,云南安宁人,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2.任友俊(1973-),男,云南宣威人,曲靖师范学院计科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网络通信及其编程研究; 3.申东娅(1965-),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研究.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特性分析 符世钢1,任友俊2,申东娅3 (1.3.云南大学信息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2.曲靖师范学院计科系,云南曲靖 655000) 摘 要:卫星移动通信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补充,是实现全球个人通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通信技术之一.卫星移动通信具有卫星固定业务和移动通信双重特点,其电波传输距离远,经历的环境特殊,导致其信道特性远比地面系统复杂.因此,研究其信道特性是设计出高效实用的通信系统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其信道特性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并对某些衰减因素的解决措施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特性;传输损耗;多普勒频移 中图分类号:TN92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03)06-0071-04 卫星移动通信是指利用卫星实现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间的相互通信.近年来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它的覆盖范围有限,仅能为人口集中的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提供服务.为了获得全球范围的无缝覆盖,实现名符其实的全球个人通信,不得不引入卫星移动通信来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补充.卫星移动通信具有覆盖面积大、业务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地理条件等优点,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通信手段之一. 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不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电波传播要经过漫长的距离,其间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这大大增加了接收信号的波动性,成为保证通信质量的最大障碍.为此,研究信道特性成为设计通信系统的首要任务.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 传输损耗 卫星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要经过对流层(含云层和雨层)、平流层直至外层空间,传输损耗大致为自由空间传输损耗与大气损耗之和.111 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在整个卫星无线路径中自由空间(近于真空 状态)占了绝大部分,因此,首先考虑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链路与大尺度无线电波传播模型类似,在自由空间模型中,接收功率的衰减为T-R 距离的幂函数[1] .当发射和接收天线均具有单位增益时,自由空间路径损耗为:L f =10lg( 4P K d )2=20lg(4P 3@108 d f )(db)(1)当d 取km 、f 取GHz 为单位时,可简化为下式: L f =92145+20lgd +10lg f (db) (2) 112 大气层损耗 大气层在卫星无线路径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最不稳定的区域,其损耗是卫星移动通信最具特色的信道特征之一.伴随着天气的变化,降雨、降雪、云、雾等都不可避免地对穿透其中的电波产生损耗,个别极恶劣的天气甚至会造成通信信号的中断.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对其损耗只能通过实际观测积累数据并由此总结出一些经验公式. 在各种天气引起的损耗因素中,降雨损耗所占的比例最大且具有代表性.在雨中传播的电波会受到雨滴的吸收和散射影响而产生衰落.此时引入降雨衰减系数的概念,即由降雨雨滴引起的每单位路径上的衰减R ,R 如下式所示: 第22卷 第6期 2003年11月 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QUJING TEACHERS COLLE GE Vol.22 No.6Nov.2003

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状况 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企事业单位真正地发挥作用是在1992年前后。最初企事业单位通过FoxBASE系统开发单机版的企事业内部管理系统,把管理人员从复杂的记账、对账、账目分类统计中解放出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公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普及应用,十多年来,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①、各级企事业单位领导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性,都有逐步建立本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本单位办公效率的迫切要求。各类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在MIS系统中应用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的要求处于各级层次:有单纯地利用系统进行事务性处理,有利用系统做辅助统计分析,有需要使用系统为管理者做决策支持。 ②、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标准问题已经引起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于上世纪末就公布了很多信息集标准,例如:在各类信息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性别编码方案、民族编码方案、区域编码方案等;用于教育部门的专业编码方案、培养编码方案等。另外,各类企事业单位也通过交流,取长补短,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 ③、据高等教育EMIS学会不完全统计,95%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日常的事务性处理。另外,有一半的企业局部实现了基于MIS系统的网上办公。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办公自动化系统、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和生产、销售管理系统。 现在还没有真正实施网上办公的单位也已经意识到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建立企业级MIS系统的重要性。 ④、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理念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管理人员利用MIS系统的热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用户。北京、上海的网上地税系统、网上银行系统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可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解决日常事务处理的要求,然而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在当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下列问题: ①、由于在MIS建设的初期,有些大型企业缺乏统一的部署,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各自建立独自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致使企业内部的各子系统使用的开发平台、开发工具、数据库都不相同,致使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出现障碍。因此,对大型的企事业单位来说,系统重组与系统整合已经成为当前MIS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②、在MIS系统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认可仍受一定的局限。因此为了MIS的进一步普及,国家、地方仍需要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律。 ③、随着MIS的广泛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性日益突显。每年因病毒、网络窃听、数据失密造成的损失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运行在TCP/IP协议下的B/S模式的MIS,因难以控制其用户群和登陆地点而造成的网络失密问题尤其严重。 ④、部分单位的领导只是看到了MIS系统给单位带来的效益,对MIS系统的运行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必要的人员准备,致使MIS系统的项目开发匆匆上马,在MIS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管理人员缺乏培训、技术队伍不稳定、系统建设重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09物业管理1班吴菁芸09014139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逐渐地进入信息化社会,对信息和数据的利用与处理也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于是乎各行各业纷纷开发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期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竞争优势,而这在物业管理领域也不例外。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开发较晚,毕竟在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也不过几十年光景,即便是发展相对成熟的欧美等国,与其他领域相比仍算是起步较晚的行业。但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及地区,许多物业管理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物业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以确保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就以台湾地区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起源于集合式住宅因应小区财务管理数字化以防止占用公款之人为弊端以及行政作业计算机化以解决繁杂的庶务需求开始,逐渐发展出一套具备小区资产管理、小区财务管理、小区行政管理、小区讯息管理以及小区通路管理等以小区管理功能为主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针对其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物业公司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导引,采取ERP系统开发特性及模块,整合物业管理对软件功能的要求,开发出符合台湾经济发展的商业型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如良缘科技开发的ePMS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新都兴有限公司开发的New City物业管理信息系统都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在近年来如此得到众多物业管理公司的重视,与其自身系统功能的优点是分不开的。 (1)能够合理、科学地对物业管理文件及资料进行管理。 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其管理内容也不断增加,对于如小区房屋情况、住户档案、写字楼的公共设施维修情况、物业公司的各种统计报表等,若仍依赖于过去的手工方式,耗费大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体系设计及应用模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体系设计及应用模型 伴随通信系统“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的推广,移动通信正朝着无缝覆盖的趋势发展,卫星移动通信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其成为地面移动通信的必要补充。目前国外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北美移动卫星(MSAT)系统,亚洲蜂窝卫星(ACeS)系统,瑟拉亚卫星(Thuraya)系统以及提供全球覆盖的国际海事卫星(Inmasrsat)系统等。Inmasrsat由国际海事组织经营,使用该系统的国家已超过160个,用户达29万多个,其第4代系统BGA N是第1个通过手持终端向全球同时提供话音和宽带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也是第1个提供数据速率证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因此这里提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及其应用模型。 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传输模型 在卫星通信中,电波在空间传输时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大气吸收、对流层闪烁、雨、雪等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降雨对信号的衰减最为严重,因此卫星链路的雨衰特性是影响卫星通信系统传输质量与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卫星通信系统设计时要采取必要措施来应对各种信号衰减,针对信道特点来设计传输模型。 卫星信号在卫星与地面网间的传输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S-Um接口为移动终端与地面信关站使用卫星信道通过卫星中继进行信号的传输:Abis接口为地面信关站与信关站收发信机的接口;A接口为地面移动网交换中心与信关站的接口。 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信体制 2.1 帧结构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采用TDMA多址方式,在物理层信号以TDMA帧的形式进行传输,考虑到与地面GSM 网手持终端的兼容性,帧格式分为巨帧(hyper frame),超帧(superfr AME),复帧(mul TI frame),帧(frame),时隙(timeslot)。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欢迎共阅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863/CIMS倡导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逐步实施。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终点。 管理思想现代化 社会和科学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大规模定制、基于约束理论的先进计划和排产APS、电子商务、商业智能,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不一而足。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不断增加这些新思想、新方法以适应企业的管理变革和发展要求。 系统应用网络化 我们现在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年代, 我们的经营管理模式、生活方式和做事的方法。 要。离开互联网络的应用就谈不上敏捷制造、 开发平台标准化 络通信协议,支持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支持XML 合上述标准的系统是没有前途的系统。 业务流程自动化 传统ERP 、CAM、CAPP、PDM、PLM;管理信息化包括ERP、CRM、、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制造执行系统MES。所 在单元技术成功运行的基 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s) MES是一个常驻工厂层的信息系统,介于企业领导层的计划系统与主生产过程的直接工业控制系统之间。它以当前视角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生产过程的全部资源(人员、设备、材料、工具和客户要求)的数据和信息。MES在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起着中间层的作用,在ERP系统产生的长期计划的指导下,MES根据底层控制系统采集的与生产有关的实时数据,对短期生产作业的计划调度、监控、资源配置和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产品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等模块。在MES下层,是底层生产控制系统,包括DCS、PLC、NC/CNC和SCADA或这几种类型的组合。最近几年国外MES发展迅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六个时期: 1.订货点法OPM 2.物料需求计划MRP 3.闭环MRP 4.制造资源计划MRP II 5.企业资源计划ERP 6.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1订货点法OPM(Order Point Method) 1.1基本原理:对生产中需要的各种物料,根据生产需要量及其供应和储存条件,规定一个安全库存量和订货点库存量。各种物料逐渐消耗中不得低于它的安全库存量,库存逐渐减少,当到某一点时,剩余的库存量(假设不动安全库存),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订货所需时间(即订货提前期),就要下达订单(包括加工订单和采购订单)来补充消耗了的库存量,这个时候的剩余库存量成为订货点,订货点是用物料的某个数量来表达的。 订货点法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种是库存两不得低于安全库存的补充库存方法。计算机系统未出现时该法是解决库存控制问题的常用方法。 1.2 特点 A主要根据历史记录来推测未来的需求 B各种物料需求相对独立 C物料需求和消耗相对连续和稳定 D物料供应比较稳定(提前期已知且固定) E物料的价格相对不太高 1.3优缺点 优点:计算机系统未出现时该法是解决库存控制问题的常用方法。

缺点:只适用于需求或消费量比较稳定的物料,因此,适合于大批量的生产组织方式。 由于需求的不均匀以及对需求的情况不了解,企业不得不保持一个较大数量的安全库存来应付这种需求。这样盲目地维持一定量的库存会造成资金积压,造成浪费。 高库存与低服务水平。传统的订货点方法使得低库存与高服务水平两者不可兼得。服务水平越高则库存越高,还常常造成零件积压与短缺共存的局面。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新产品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顾客越来越挑剔,人们发现订货点法不能适应新的情况。 订货点法之所以有这些缺陷,是因为它没有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用的时间来确定订货日期。于是,人们便思考:怎样才能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得到真正需用的物料?从而消除盲目性,实现低库存与高服务水平并存。一些情况下回造成库存很多,为解决这些不足,物料需求计划MRP应运而生。 2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2.1基本原理: 1)产生主生产计划。结合用户订单和预测需求,以及高层指定的生产计划大纲,在现有资源下决定生产的数量。 2)产生物料需求计划。在决定生产批量后,究竟需要订多少原材料和外购件来满足生产。首先通过物料清单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量,再根据库存记录决定订什么、订多少和何时订等问题。 3)输出制造与采购订货清单。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入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记录;输出是详细的制造与外购的物料以及零部件数量与时间清单。 因此,MRP是一种根据需求和预测来测定未来物料供应、生产计划和控制的方法,其原理是在假设已有MPS且MPS可行的前提下展开的,也就是说在考虑了生产能力是可实现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生产设备和人力来保证生产计划的实现。MRP是当时库存管理专家们为解决传统库存控制方法的不足,不断探索新的库存控制方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顾客订单制定产品生产计划,然后基于产品生产进度计划,组织产品的材料结构表和库存状况,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所需材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材料的加工进度和订货日程的种实用技术。 MRP提供了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其原理图如图: 2.2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分析 国际学院软件二班任钱存 1425120084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不仅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学科,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因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MIS的定义也不断地更新。那么在当今时代,我们普遍认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计算机设备和人的操作处理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一种人机管理系统结构。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们需求的信息量也逐渐增加。本文主要内容是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进行更深一步的论述和发展,和管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方向,以应对人们对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加的问题。 关键字:管理信息系统(MIS);发展条件;人机管理系统结构;发展趋势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一)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认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二)简介 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六个方面组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IS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管理信息系统MIS

HIS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医院的信息流与物流 -HIS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90期7年制7班邓翠莎047703 指导教师:王世伟 摘要: 近期出现并快速成长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近十几年来已经渗透到科技应用的各个角落,医疗卫生保健也不例外。计算机数字化网络技术不仅仅融入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并推动它们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它还扩展至医院的运营管理,介入到医疗服务、后勤保障的各个层面。它对医院建筑设备自身,对建筑物的运行管理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包括医院在内的楼宇自动化、智能化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network technology , digital technology that information flow in the hospital appeared recently and grew up fast, has already permeated through each corner whe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used in recent ten years, the medical health care is no exception. The digitized network technology of the computer not merely incorporates medical technology , medical equipment, promote their reform and innovation . Meanwhile, it expand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hospital also, get involved get medical care, all aspect of rear-service ensurance. It has produced very great influence on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building too on the hospital building equipment oneself, to the automation of building including hospital, there are very great impetuses intelligently. 关键词:信息流物流人流 Information flow Logistics Stream of people 在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更显示出其优势,医院管理系统也需要计算机的配合 .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医院信息流和物流上的应用.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按照Morris F. Collen?所给的定义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Patient ?Care Information)和行政管理信息(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的收集(Collect)、存储(Store)、处理(Process)、提取(Retrieve)和数据交换(Communicate)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Authorized)的功能需求。 医院中的信息流 近期出现并快速成长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近十几年来已经渗透到科技应用的各个角落,医疗卫生保健也不例外。计算机数字化网络技术不仅仅融入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并推动它们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它还扩展至医院的运营管理,介入到医疗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的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重视,再加之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受到以上各种变革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然向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以下趋势: 2.管理信息系统将会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管理科学的发展有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正在向着越来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即以人为本。基于管理学的这一研究视角,管理信息系统也将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将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因素,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而且这种人性化还会贯穿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研究中,具体表现为今后的管理信息系统将具有更加友好的人机界面,易于人们操作,也会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更加个性化。人本化趋势,信息技术不等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本化成为明显的趋势,并带来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变革。对知识的关注由显性变为隐性:管理重点从评估管理现有信息到强调信息增值、知识创造:组织学习纳入信息管理范围,是企业成为更有活力的有机体,不断以自我组织、自我适应的形式进行持续的知识创新; 5.管理信息系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从信息技术中数据通信的角度来看,信息处理将会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使得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建设和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变为可能。基于这一发展视角,管理信息系统将向着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发展。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将更加依赖于计算机通信网络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要支持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 要支持信息系统间“互联互访”, 要实现不同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要处理以XM L 类型的数据为代表的网上数据,甚至要考虑无线通讯发展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还要具备处理更大量的数据以及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要提供对长事务的有效支持, 要提供对XM L 类型数据的快速存取的有效支持。网络化趋势,网络化趋势涉及到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管理范围等方面。使组织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化转变:管理的对象由封闭走向开放:企业活动由完全的序列活动走向合理的并行活动 8.管理信息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产生了很多的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等。智能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思维模拟活动,它具有很高的自学习、自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