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隧道综合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综合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综合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综合设计

薛家沟高速公路隧道综合设计

1.隧道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基础理论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掌握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隧道结构构件验算的方法;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素质。

2.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主要内容为公路隧道综合设计,具体包括资料整理分析与开题报告的撰写、路线方案比选、平纵横断面设计、洞门及明洞设计、衬砌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通风照明设计,编制设计文件和绘制图纸等。

3.设计采用的方法

3.1设计总说明

薛家沟公路隧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薛家沟公路隧道全长1231m,为长隧道。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式隧道,行车道宽度均按设计行车速度80km/h 考虑,内设紧急停车带1处,人行横通道2处和车行横通道1处。隧道围岩黄土、板岩、石灰岩为主,围岩级别主要为Ⅳ和Ⅴ级。隧道衬砌结构设计采用“新奥法”复合式衬砌,土质围岩较差区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岩质围岩段采用超前锚杆预支护、进出口采用超前大管棚等方法处理。灯具布置出中间段采用中央侧偏布置外,其余采用双排布置,高压钠灯光电照明。

3.2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本隧道采用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隧道。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交通量:近期21000辆/日(2025年),远期34000辆/日(2035年);

隧道设计车速:80km/h;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净宽:10.25m ( 3.75×2+0.75+0.5+0.75+0.75);

隧道净高: 5.0m。

隧道内卫生标准

CO允许浓度:144.225ppm;

阻滞情况下CO 允许浓度: 150ppm ;

烟雾允许浓度K : 0.0070-1m 。

3.3隧道断面设计

正常段隧道路面横坡采用 1.5%的单坡。本隧道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设

计车速为v=80km/h 情况下的横断面规定,断面为三心圆,cm r 543

1=,cm r 7932=,cm r 1003=,cm r 15004=。

紧急停车带的总宽度13.0m ,包含右侧向宽度应取3.5m ,其余均和正常隧道建筑限界相同,停车带的路面横坡取0%。紧急停车带位于Ⅳ级围岩中,取cm r 5431=,cm r 7932=,cm r 1503=,cm r 18004=,cm r 7375=作紧急停车带横断面。

3.4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计算

二次衬砌的计算采用“荷载结构法”,属于结构力学方法,设计中的衬砌为拱形曲墙式,故用假定抗力法来计算。由于仰拱是在曲墙和拱圈受力之后修建的,因此计算中通常不考虑仰拱的影响。其计算模型为拱脚弹性固定而两侧受围岩约束的无铰拱。

具体计算时,首先从拱顶切开,以一对悬臂曲梁为基本结构,切开处赘余力为X1,X2,在主动和在和弹性抗力的共同作用下,根据位移连续条件,可解得衬砌内力。计算采用Ⅴ级围岩深埋段隧道衬砌结构。

3.5隧道衬砌设计

Ⅳ级围岩段:初期支护采用径向系统锚杆、超前锚杆,钢拱支撑配合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形成整体。系统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直径为25mm ;超前锚杆采用直径为22mm 的钢筋。喷射C25混凝土厚度为15cm ,钢架型号为I16。

Ⅴ级围岩深埋段:初期支护采用径向系统锚杆、超前小导管周壁预注浆,钢拱支撑配合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形成整体。系统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直径为25mm ;超前小导管采用直径为42mm 的无缝钢管,喷射C25混凝土厚度为20cm ,钢架型号为I18。

Ⅴ级围岩浅埋段:同Ⅴ级围岩深埋段,锚杆、小导管设置间距有所不同。喷射C25混凝土厚度为25cm ,钢架型号为I20a 。

3.6隧道防排水设计

隧道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除仰拱外)均铺满复合防水层(含350g/㎡),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抗渗等级不小于S6的防水混凝土,全隧道衬砌两侧边墙脚内均沿纵向设置Φ120PVC 双壁波纹管,50m 设一检查孔。中心沟每250m 设

置一处检查井。隧道拱墙设直径50mm塑料半管作为环向盲管,环向盲管每隔5m 设置,并每隔10m纵向在水沟外侧留泄水孔,并采用三通连接纵向盲管与中心排水沟。

3.7通风照明设计

由规范可知,隧道的照明由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两部分组成,基本照明按中间段照明考虑。灯具布置以远期数据为准,实际布置灯距只可比上述灯具小才能满足照明要求,根据上面计算可计算得:

入口段1需布置400W的高压钠灯12组(间距3.2m,布置35m)洞口7m内不设置照明;

入口段2需布置250W的高压钠灯11组(间距3.8m,布置42m)。

过渡段照明时:

过渡段Ⅰ需布置150W的高压钠灯10组(间距7.2 m,布置72m);

过渡段Ⅱ需布置100W的高压钠灯7组(间距12.7m,布置89m);

中间段按中央侧偏布置,需布置100W的高压钠灯93组(间距10m,布置926m)。

出口段1照明需布置100W的高压钠灯6组(间距6.5m,布置30m)。

出口段2照明需布置150W的高压钠灯4组(间距6.8m,布置30m)

除中间段外,余均为对称布置。

隧道需风量计算包括跟工况车速下稀释CO需风量、稀释烟雾需风量、稀释异味需风量、考虑火灾排烟的需风量四部分计算,再计算各工况下隧道内的风压,比较选择最大的的风机数作为设计风机数,火灾情况下交通风压设计为0。经计算知:近期风机布置按照火灾条件下的通风要求设计;远期按照阻滞情况下稀释CO布置风机。该隧道采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远期和近期需要布置风机都为4组8台900型风机,隧道内的近期风速会达到7.25m/s,符合规范要求。

3.8洞门设计

隧道进口设计为削竹式洞门,主要以为进口处围岩的强度比较好,围岩比较完整,洞口地形坡度比较缓;隧道出口地形较陡,围岩较破碎,因此采用端墙式洞门。

3.9隧道施工及开挖方法

本隧道主要以Ⅳ、Ⅴ级围岩为主,地质条件较差,隧道设计施工以新奥法理论为基础.

新奥法是以柔性支护手段来保持围岩强度,控制围岩变形,以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并通过施工监控量测来指导设计和施工。Ⅳ级围岩主要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Ⅴ级围岩主要采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开挖。

4.总结

本次隧道的毕业课程设计,让我对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检验,是对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使我不仅掌握了知识要点,而且能够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某隧道毕业设计

1 太平隧道方案比选 本设计主要从渝湘高速公路路线总图布置、公路设计规范、隧道洞口距四川省省内重要交通线的距离、地质条件等方面论述渝湘高速公路在最西段界石段至水江段采用隧道方案的有利条件何可行性。重点比较分析在穿越该路段的各种修建方案中,采用隧道方案较敞挖方案的优越性。 拟建的渝湘高速公路需经过界石至水江段,其修建时考虑环保和行车舒适是规划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现穿越界石至水江段方案比选中,若采用隧道方案,可以避免破坏渝湘高速公路沿途环境何改善行车条件等问题,且采用隧道从山体内部通过,可以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做到互不干扰,两全其美。太平隧道方案可以做到保护当地植被资源,也体现了国家建设不扰民、不破坏的宏观总体规划。经过反复比较分析,认为采用隧道方案较为理想,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的优点,现分述如下: 1太平隧道方案在渝湘高速公路总图布置中具有巨大的优化作用 (附图渝湘高速公路路线图) 渝湘高速公路为交通部规划的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项目之一,其规划建设符合中央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实施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渝湘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完善重庆市主骨架公路和地方道路网布局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区域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要,对加强主城区与渝东南地区的联系,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作用,加快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渝湘高速公路附图中可以看出,其沿途经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和接龙镇交界处,进口(长沙端)位于接龙镇青岗村以西省道渝道路陡崖处,出口(重庆端)位于南彭镇将军湾村石家沟东边斜坡地带,此处植物资源丰富,植物有430科、1884属、5099种。自然植被有菌类、蕨类和裸子、被子植物种群。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古稀植物,一级有银杉、珙桐、水杉、人参等4种;有中药材植物4180种,已形成种植规模的有黄柏、黄连、天麻、杜仲、云木香、五倍子,这样的环境是不忍破环的,因此采用隧道方案可以保护这些资源。同时隧道出口距省道渝道路约1.3Km,交通较为方便。为加大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了交通保障。 2 太平隧道方案能较好地适应高速公路的设置原则 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中规定,高速公路最大纵坡位4%,设计坡长不宜超过800m。按照规定,界石段至水江段若采用敞挖方式开挖,由于右线进口设计标高为371.12m,出口设计标高为414.19m,隧址最高点海拔为687.6m。因此最高点开挖深度为233.17m,这样的开挖方式及其土方开挖量将是相当大的工程,而且开挖后的土方与填方不能基本平衡,弃土场地地选择又是一个难题,这样造成了二次环境的破坏,对环境影响是目前难以计算的。同时,两边边坡太高,且公路大致成东南——西北走向,采光条件不是很好,对修建后的行车危险性增大。如果采用绕到而行,前后的路线都要进行调整,修建的高速公路路线增长,施工难度也是较大,技术要求高,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一笔“不可再生”的。 采用隧道,虽然在最先设计施工时投入的资金与前面的方案预算基本持平,但是在修建正式通车后,隧道克服地形及高程障碍,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约燃料、节省时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采用隧道方案,其优越性就是在于改善了行车条件,保护了生态环境,这笔财富也将是目前我们难以估算的。 3 地质条件为修建太平隧道提供了有利条件 隧址位于川东弧形构造带明月峡背和桃子荡背斜之间的洛碛向斜近轴部,洛碛向斜轴向为N20~30E°,与之正交的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110~120°。该向斜轴部宽缓,西翼岩层产状为110°∠10°~15°,东翼岩层产状285°~310°∠6°~9°,向斜内未发现次级褶皱和断层。 岩体主要受到原生层面裂隙切割多呈薄~厚层状,向斜东西翼砂岩体内还发育两组高角度X型构造裂隙,其特征分别为:向斜西翼第一组裂隙(A):产状285°∠73°,裂面平直,裂隙宽10~50mm,向深部多呈闭合状,竖直延伸长5.0~15.0m,间距2.0~5.0m,一般3.0m;第二组裂隙(B):产状200°∠75°,裂面锯齿状,结合良好,微闭无充填,竖直延伸长3.0~5.0m,裂隙间距3.0~5.0m。向斜东翼第一组裂隙(C):产状165°∠75°,裂面平面,微闭无充填,竖直延伸长3.0~6.0m,间距3.0~5.0m;第二组裂隙(D):产状260°∠85°,裂面锯齿状,结合良好,多闭合,竖直延伸长度2.0~3.0m,间距4.0~6.0m。隧道走向基本与岩层垂直,符合隧道开挖条件。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计

实例探讨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计 隧道作为高等级公路的特殊路段,当车辆在驶入、通过和驶出隧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视觉问题,为适应视觉的变化,需设置附加电光照明。因而隧道照明设计在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工程概况 百罗高速公路是广西至云南的交通枢纽,给我国西部发展提供交通便利。百罗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共有两个隧道,分别是:发达隧道,全长690米;坡温隧道,全长377米。该隧道工程全长1067米,双向两个车道和一个停车道,分上下行四个隧道。 百罗高速公路 工程设计 1.设计原则 (1)由于百罗高速公路是广西至云南交通枢纽,而高速公路上的发达隧道和坡温隧道是保证交通安全,改进交通导向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关健所在,也是高速公路上的两道风景线,所以必须在隧道里面具有较高的照度和理想的均匀度,使其突出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标准要求,与隧道之外的高速公路相辅相成,组成都市一个有机的整体。 (2)根据我公司在以往做隧道照明工程的经验和工程方的设计规划,百罗高速公路上的发达隧道和坡温隧道照明分成跳跃式控制,控制方式要灵活,充分考虑到避电高峰和某个时间段的车辆稀少等因素,可按平时、节日、上半夜、下半夜等时段分开控制。 (3)照明设计安全可靠,灯具的固定支架选用优质冷轧钢板,灯具具有较高的防水防尘等级(IP65),光源选用原则为高效、长寿命,整个隧道灯选型便于维护和管理。

2.总体构思 由于隧道内部与外部道路不同,隧道照明中必须考虑某些特殊的视觉现象,为了对隧道照明进行优化设计,就有必要先了解些基本的视觉问题。在白天,驾驶员进入隧道时会遇到如下视觉问题:刚进入隧道由于白天隧道外的亮度相对于隧道内的高很多,如果隧道足够长,驾驶员看到的是黑乎乎的一个洞,这就是“黑洞”现象;如果隧道很短的话,在驾驶员面前就出一个“黑框”。进入隧道后由明亮的外部进入一个较暗的隧道,视觉会有一定的适应时间,然后才能看清隧道内部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适应的滞后现象”。 在隧道中间段,由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集聚,形成烟雾,汽车前照灯的光会被这些烟雾吸收和散射,形成光幕和降低前方障碍物与其背景(路面、墙面)之间的亮度对比度,影响障碍物的能见度,给视觉功能带来不利影响。隧道出口处会出现一个很亮的出口,对驾驶员会产生强烈的眩光,从而看不清路况,容易发生车祸。为此隧道照明通常分为入口照明,内部照明和出口照明。其中对入口照明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从与外界相仿的亮度逐渐降低。具体而言,白天隧道入口照明的亮度要根据隧道外的亮度、车速、入口处的视场和隧道的长度来确定的。 国际照明委员会将隧道入口照明分为(从隧道口开始)阈值段和过渡段。而日本的隧道照明标准中更进一步将隧道入口照明分为引入段,适应段,过渡段。阈值段是为了消除“黑洞”现象,让驾驶员能在洞口辨认障碍物。隧道过渡段照明是为了避免阈值段照明与内部基本照明之间的强烈变化而设置的照明段,其照明水平进一步逐渐下降。所以隧道灯的光源,除了满足一般道路照明的主要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隧道照明的特殊要求,保证在隧道汽车排放物的影响下也能有良好的能见度。 高压钠灯是目前国际上穿透能力最强的光源,适用于风尘和烟尘较多的地方,在发达隧道和坡温隧道照明中采用光压钠灯光源,确保驾驶员的分辨障碍物的能见度。 3.视觉设计 由于人眼对光强度的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白天当司机驾车从隧道外进入隧道内时,隧道内外明显的亮度落差形成黑洞效应,驶离隧道时形成白洞效应都将使司机的视觉出现暂时的盲状态,严重危及驾车安全。为克服这种视觉上的滞后现象,必须运用照明控制手段使隧道出入口和隧道内的亮度与隧道外的亮度相匹配。

公路隧道毕业设计

公路隧道毕业设计

榆树坪隧道综合设计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 710064 ) 摘要: 本设计按照“新奥法”施工的要求,对某山岭二级公路上的榆树坪隧道进行了综合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路线方案的拟定比选、隧道横纵断面设计、隧道衬砌结构设计、路基路面防排水及管线沟槽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了隧道二次衬砌的结构计算,IV级围岩隧道施工阶段分析,同时还完成了隧道通风、照明的计算及设计。 关键词: 隧道新奥法防排水衬砌结构 通风照明监控测量结构计算 第一章隧道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概况 榆树坪隧道位于吴旗县,是连接刘河湾,胜利山,贺石湾,洛源桥,榆树坪地区的山岭二级公路区段上重要的通道,该地区为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貌,地质地形复杂,拟建隧道经过区域地表地形整体起伏较大,其中最低标高1252.0m,最高标高1512.0m。该隧道拟设计为单洞双向隧道,该隧道为整体一段,入口桩号K0+015,出口桩号

K2+140.87,全长2125.87m,采用双坡,坡度为第一段1.25%,第二段-1.5%。隧道行车道宽度按照设计行车速度60km/m考虑。明洞施工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新奥法”施工。隧道衬砌结构设计采用“新奥法”复合式衬砌,并采用高压钠灯光电照明、射流风机机械通风;隧道洞门形式根据地形条件采用入口削竹式,出口端墙式洞门。隧道围岩以较为破碎的白云岩、片麻岩、玄武岩、页岩、变质砂岩为主,围岩级别以Ⅲ,Ⅳ、Ⅴ级为主。 二、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定的远景交通量设计,采用单洞双向隧道 公路等级:山岭重丘二级公路 设计交通量:262辆/h(近期),540/h(远期) 隧道设计车速:60km/h 隧道建筑限界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规定确定: 行车道: W=2×3.50m 侧向宽度: L L=0.50m 余宽: C= 0.25m 人行道宽: R=1.00m 限界净高: 5.00m 隧道净高: 7.09m

谈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及其应急措施完整版

编号:TQC/K426 谈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及其应急措施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及其应急措施 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摘要】介绍了隧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对隧道火灾中烟气流动和火焰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通过典型事件针对突发情况时通风、照明等各个系统的工作情况和隧道火灾的控制预案进行说明。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应急措施 1 隧道火灾的原因及隐患

高速公路隧道综合设计

薛家沟高速公路隧道综合设计 1.隧道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基础理论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掌握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隧道结构构件验算的方法;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素质。 2.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主要内容为公路隧道综合设计,具体包括资料整理分析与开题报告的撰写、路线方案比选、平纵横断面设计、洞门及明洞设计、衬砌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通风照明设计,编制设计文件和绘制图纸等。 3.设计采用的方法 3.1设计总说明 薛家沟公路隧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薛家沟公路隧道全长1231m,为长隧道。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式隧道,行车道宽度均按设计行车速度80km/h 考虑,内设紧急停车带1处,人行横通道2处和车行横通道1处。隧道围岩黄土、板岩、石灰岩为主,围岩级别主要为Ⅳ和Ⅴ级。隧道衬砌结构设计采用“新奥法”复合式衬砌,土质围岩较差区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岩质围岩段采用超前锚杆预支护、进出口采用超前大管棚等方法处理。灯具布置出中间段采用中央侧偏布置外,其余采用双排布置,高压钠灯光电照明。 3.2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本隧道采用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隧道。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交通量:近期21000辆/日(2025年),远期34000辆/日(2035年); 隧道设计车速:80km/h;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净宽:10.25m ( 3.75×2+0.75+0.5+0.75+0.75); 隧道净高: 5.0m。 隧道内卫生标准 CO允许浓度:144.225ppm;

公路隧道毕业设计图纸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设计文件设计题目:天台山公路隧道设计 专 业:土木工程(岩土)班 级: 11-3 班 学生姓名:臧浩然学号:20117181 指导教师:刘振平院长: 武鹤 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 录 图 表 名 称 图 号 备 注 设计总说明 I 共2页 上行先平纵缩图 S1-1 共5页 下行线平纵缩图 S1-2 隧道平面布置图(一) S1-3 隧道平面布置图(二) S1-4 隧道平面布置图(三) S1-5 隧道上行线纵断面缩图 S2 共1页 隧道上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一) S3-1 共3页 隧道上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二) S3-2 隧道上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三) S3-3 隧道下行线纵断面缩图 S4 共1页 隧道下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一) S5-1 共3页 隧道下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二) S5-2 隧道下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三) S5-3 Ⅲ级围岩隧道标准横断面图 S6 共1页 Ⅲ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一) S7-1 共2页 Ⅲ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二) S7-2 Ⅲ级围岩支护与衬砌构造图 S8 共1页 Ⅳ、Ⅴ级围岩标准横断面图 S9 共1页 Ⅳ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一) S10-1 共4页 图 表 名 称 图 号 备 注 Ⅳ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二) S10-2 Ⅴ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一) S10-3 Ⅴ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一) S10-4 共4页 Ⅳ、Ⅴ级围岩支护与衬砌构造图 S11 共1页 标准横断面图 S12 共1页 紧急停车带横断面和平面图 S13 共1页 人、车横向通道横断面图 S14 共1页 翼墙式洞门立面图 S15 共1页 翼墙式洞门侧面图 S16 共1页 翼墙式洞门平面图 S17 共1页 射流机安装位置图 S18 共1页 射流机平面布置图 S19 共1页 照明灯具安装位置图 S20 共1页 照明灯具平面布置图 S21 共1页 Ⅲ级围岩施工方案图 S22 共1页 Ⅳ级围岩施工方案图 S23 共1页 Ⅴ级围岩施工方案图 S24 共1页

公路隧道消防设计与探讨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公路隧道消防设计与探讨 简易版

公路隧道消防设计与探讨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摘要: 在缺乏行业消防设计规范的情况下,根据隧道火灾的起因、种类和特点, 提出防火和灭火的措施,认为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应在保证最少,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隧道内任何部位的前提下, 根据具体情况经过计算确定,水喷淋灭火系统对隧道的消防的有效性还有待探讨. 关键词: 公路隧道;防火;灭火;消防设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福建属于多山省份,近年来,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等级的

提高,对公路线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克服高程障碍,优化线路,缩短里程,修建隧道必不可少,而且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隧道是公路交通的咽喉要道, 结构复杂,环境密闭,空间狭窄,能见度差,流动车辆多,车速快,一旦发生火灾,扑救相当困难,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故在隧道设计时,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采取有效的防火与灭火措施,使火灾控制在最低限度,使隧道真正起到安全输送人员和物资的作用. 1 火灾的起因、种类及特点 1.1 火灾的起因 公路隧道一般远离市区,是车辆流通的必经之道,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以下5 种可能:(1)人为纵火;(2)汽车本身系统故障起火;(3)汽车装载

XXXX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X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XXXX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招标书; 2、XXXX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招标技术规范; 3、XXXX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隧道消防图纸; 4、XXXX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 5、现行的国家相关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 6、我公司承担过的多项类似隧道消防工程施工经验。

1、工程概述及工程范围 本合同工程概况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有:隧道外取水及供水系统、隧道内、外消防管网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发热电缆保温系统、隧道内防火防烟封堵设施、消防与其他专业的联调工程等。 本合同工程工程范围 承包人应完成消防系统设备的采购、运输、仓储、试验、安装、调试、试运行、开通、缺陷责任期保修、培训等工作负责,并提供竣工图和测试资料。承包人还应按本规范要求完成施工期间的维护、水压试验、冲洗、消毒及工程验收等工作。整个消防系统应能满足隧道的特殊环境要求,保证消防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合同工程工期: 预计工期:6个月;预计开工日期:2012年5月1日;预计完工日期:2012年10月31日。 本合同工程质量要求: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质量评分不低于90分; 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2、施工队伍的组织及配置,设备、人员的调动以及材料等运到现场的 方法 施工队伍的组织及配置: 我公司将按招标要求组建项目经理部,配备符合招标要求的项目部人员。 同时将组建三支有丰富的隧道消防施工经验的施工队,并配备满足本工程需要的大中小型施工机械设备。三个施工队分别包括隧道消防水施工队、隧道消防电施工队及土建施工队。 隧道消防水施工队负责隧道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管道、低位水池至高位水池给水管道、高位水池至隧道的消防给水管道安装;管道保温;泵房内消防泵及管道的安装;消防水系统的设备安装; 隧道消防电施工队负责隧道的线管敷设、电线电缆安装;电伴热系统的设备及电伴热带安装;

公路隧道消防设计与探讨

公路隧道消防设计与探讨 摘要: 在缺乏行业消防设计规范的情况下,根据隧道火灾的起因、种类和特点, 提出防火和灭火的措施,认为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应在保证最少,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隧道内任何部位的前提下, 根据具体情况经过计算确定,水喷淋灭火系统对隧道的消防的有效性还有待探讨. 关键词: 公路隧道;防火;灭火;消防设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公 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福建属于多山省份,近年来,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等级的提高,对公路线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克服高程障碍,优化线路,缩短里程,修建隧道必不可少,而且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隧道是公路交通的咽喉要道, 结构复杂,环境密闭,空间狭窄,能见度差,流动车辆多,车速快,一旦发 生火灾,扑救相当困难,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故在隧道设计时,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采取有效的防火与灭火措施,使火灾控制在最低限度,使隧道真正起到安全输送人员和物资的作用. 1 火灾的起因、种类及特点 1.1 火灾的起因 公路隧道一般远离市区,是车辆流通的必经之道,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以下5 种可能:(1)人为纵火;(2)汽车本身系统故障起火;(3)汽车装载的货物遇明火或热源引起燃烧或自燃;(4)汽车相撞起火;(5)电气线路短路起火. 1.2 火灾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隧道火灾的起因和物质燃烧的特性分析,隧道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大致有A,B,C,E4类. A类指汽车装载的可燃固体燃烧的火灾或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燃烧的火灾;B类指汽车装载的可燃液体燃烧的火灾或汽车本身的油箱燃烧的火灾;C类指汽车运载的可燃气体燃烧的火灾;E类为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其中以汽车相撞引发的A,B类火灾最为常见.这些火灾由于受隧道空间的限制,火焰和烟雾无法向上发展, 迫使其往纵向扩散,并且很快充满隧道.据资料[1]报道,两辆货车或公共汽车相撞酿成的火灾, 在起火25s 后就充分发展,3min左右火源上方顶部温度已达到1000℃左右,10min内达1000℃以上.如此迅猛的火势给人员疏散和灭火造成很大的困难. 2 防火与灭火措施 2.1 防火措施 根据隧道火灾的起因,设计时,通常采取以下几种防火措施: (1) 在隧道进口设管理站,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管理; (2) 限制车速,限制载有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危险品的车辆进入隧道或由专业车辆引入; (3) 各种电气线路采取穿管保护,电缆采用阻燃电缆或耐火电缆; (4) 长隧道内设置电视监控系统,事故报警按纽, 避难通道,应急灯,电话以及通风机等; (5) 选用耐高温、耐潮湿环境的防火涂料; (6) 所有的灯具、电话箱、灭火设施箱体均要求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2.2 灭火措施 2.2.1 灭火剂的选择 由于当前我国尚没有隧道消防设计规范, 所以隧道消防设计时,通常根据隧道内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选择灭火剂. 一般有(1)干粉,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可用于扑救除活泼金属外的其它各类火灾,对火灾种类复杂的隧道特别适用.设计时,通常选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2)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灭火剂,取之方便,价格便宜,可用于扑救隧道内的A类火灾.同时,由于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大量的热,能有效地降低燃烧物质和周围物质的温度,使燃烧停止, 所以, 对于隧道内除A类外的其它各类火灾,还具有冷却降温和冲淡稀释作用.(3)泡沫,主要用于扑救隧道内的B类火灾,特别是隧道内最可能引发的汽油火灾.由于水

高速公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高速公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一、说明 1、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具有线型好,交通流量大,车行速度快等特点,高速公路隧道又是高速公路路网的咽喉路段,如不采用先进的监控管理措施,在交通量大、气候恶劣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可实施高速公路咽喉地段交通流量和交通运行监视,对关键路段实施交通适时控制,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以确保高速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经济地运营。 2、本次设计某公路隧道为单向双车道双洞隧道,上下行线长均为5km,行车道每隔150m左右设置一台摄像机,双洞大约共要64台摄像机。两洞之间由4个车行横洞相连,每1km设计一个车行横洞。隧道的主要技术条件为:隧道单洞净宽10.5m,净高5m,行车道宽7.5m,设计车速80km/h。 3、根据隧道特点,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本隧道具有距离长、照度低、通风条件差、湿度高及有害气体浓度大、以及具有较强腐蚀性等特点。系统要求在隧道正常运行时,能够循环显示监视图像,并还能将所有监视画面集中显示。在右报警时,能自动切换进行监视,并能启动录像机进行录像存档。系统还要求摄像机有自动检测功能。 4、对于高速公路隧道的视频监控方案主要考虑隧道的入口、中间段、出口处的实时图像状况。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视频图像实时浏览; 2)通过图像监控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3)通过图像监控报警联动功能,对突发事件及时预警和及时处理; 4)配合其它系统的工作。 5、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摄像子系统、图像传输子系统、输出子系统、控制子系统组成。 1)视频摄像子系统,包含摄像机、摄像机镜头、摄像机支架、防护罩、云台等。主要任务是全天候拍摄隧道中监视范围内的车辆及环境场景,完成信息采集。 2)图像传输子系统,主要指视频发射机、中继器、接收机、线缆、视频分配器等。完成采集图像信号的传输工作。 3)输出子系统,包括监视器、硬盘录像机、延时录像机。将接收到的图像一一显示出来。 4)控制子系统,包括云镜控制器或控制键盘、副控键盘、矩阵切换器、画面分割器等。控制系统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 摄像系统将现场的视频信号采集拾取到监视系统中,由传输系统完成视频信号的传递,视频信号在监控室连接到监视器、录像机等输出设备,系统用户通过控制键盘、解码器等控制子系统的设备完成变焦、旋转等功能,其基本原理图如

(完整word版)高速公路及隧道机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公路及隧道机电工程施工组织 八、初步施工组织计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1.1施工组织机构图 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措施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四、保证措施 4.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4.2工期保证措施 4.3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 4.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4.6 支付保障措施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1.1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主管、质量主管等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 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和工艺设备的仓库储场、现场加工制作场所、办公生活房屋做出合理规划布置。

1.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措施

1.3.1施工管理程序 1.3.2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的功能与标准,交工验收为合格,竣工验收为优良。 2、工期目标 工期目标: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节点工期目标祥见1.3.2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3、安全目标 杜绝一切人身、行车、设备责任事故,保证施工期内负伤率为零。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3.1工程难点 (1)技术要求和系统集成度高 (2)防护要求高 (3)施工安全难度大 (4)施工界面及集成接口复杂 3.2工程重点 (1)施工图设计 (2)前期土建工程检查确认 (3)设备采购 (4)设备安装、调试质量的控制 (5)与相关工程的协调配合

隧道建筑防火设计要求

第一章隧道建筑防火设计要求 针对公路隧道火灾特点,设计人员对隧道工程采取主动防火和被动防火两种措施。主动防火设计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对火灾采取及时扑救的角度出发,包括内部照明系统、通风系统、消防设备布置、火灾发生前后的火灾探测、报警、灭火及疏散系统,以及隧道的运营管理和灾情发生时的应急方案等一系列设计;被动防火设计主要是通过采取提高衬砌混凝土材料的耐火性能、喷涂防火涂料、安装防火板材等防火保护措施来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使灾后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护而不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 一、建筑结构耐火 (一)构件燃烧性能要求 为了减少隧道内固定火灾荷载,隧道衬砌、附属构筑物、疏散通道的建筑材料及其内装修材料,除施工缝嵌封材料外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通风系统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隧道内的灯具、紧急电话箱(亭)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的防火桥架。隧道内的电缆等应采用阻燃电缆或矿物绝缘电缆,其桥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的防火桥架。 (二)结构耐火极限要求 用于安全疏散、紧急避难和灭火救援的平行导洞、横向联络道、竖(斜)井、专用疏散避难通道、独立避难间等,其承重结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隧道主体结构耐火极限要求。 隧道内附属构筑物(如风机房、变压器洞室、水泵房、柴油发动机房等)应采用耐

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顶板以及防火门与隧道分开;附属构筑物(用房)内部的建筑构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 (三)结构防火隔热措施 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喷涂防火涂料或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安装防火板等。隧道主体结构和附属构筑物等设计,要充分考虑隧道结构防火性能要求,采用相应的衬砌结构形式。当其结构不能满足规定的耐火极限要求时,应采取防火措施以达到耐火极限要求。 二、防火分隔 隧道为狭长建筑,其防火分区按照功能分区划分。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的每个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不应大于1500m2,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耐火构件,将隧道附属构筑物(用房),如辅助坑道以及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独立避难间等,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 (一)防火分隔构件 隧道内的水平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用于人员安全疏散的附属构筑物与隧道连通处宜设置前室或过渡通道,其开口部位应采用甲级平开防火门,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监控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监控 交通是一个国家的的血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产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与否很大程度要看该国的交通发展状况。我国山地丘陵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9%。由于过去公路建设资金的短缺在山区或丘陵区修筑的公路多以盘山公路为主。这种公路不仅等级低,绕行里程长,占用可耕地多,而且存在着能耗高,安全隐患多,生态环境破坏大等不利因素,因而交通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隧道建设是提高公路等级,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高速、快捷、安全运输的重要工程设施,隧道在现代化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公路交通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新的勘察设计理念逐渐成熟,施工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由于隧道的环境特殊,隧道的安全性以及隧道管理的稳定性是隧道运营状况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隧道对通风、照明、交通控制等监控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工业化软件产品性能指标、网络性能等对整个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利用现代化的控制理论和先进的监控设备,建立一套完整的隧道监控系统,调节交通流、控制隧道通风和照明,防患事故于未然,对于提高隧道行车的安全性、快速性和舒适性尤为重要。 隧道监控按照各个子系统可分为:中央控制系统、交通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紧急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环境检测系统等几个子系统。具体内容如下:隧道监控等级及监控设施设置内容的确定;现场监测、控制和诱导设备的类型选择和设置位置选

择;隧道变电所内监控设备选择和系统构成;隧道管理救援站系统构成以及网络系统、显示设备的设计;图像传输与控制系统设计;火灾报警设备的确定、系统构成及设计;紧急电话、有线广播系统的构成及设计;监控系统软件配置等。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指挥各子系统的工作,并负责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各子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汇总、显示、统计、打印,为隧道管理人员提供隧道综合信息及决策信息,提供人机接口、手动控制等功能,确保隧道交通运营的安全、通畅。 中央控制系统主要由隧道管理救援站监控机房内计算机局域网和隧道现场控制网络组成。隧道现场设置多台区域控制器,可独立完成外场设备的信息采集与设备控制。区域控制器之间、区域控制器与中控室内计算机之间通过现场控制网络进行通信 中控室内的设备主要由交通监控计算机、图形计算机、电力监控计算机、通风照明监控计算机、消防火灾监控计算机、异常事件管理计算机、ACU管理控制计算机及广播控制计算机等、打印设备、网络设备、显示设备、综合控制台、闭路电视设备等组成。现场控制网络主要由多台可独立完成外场设备的信息采集与设备控制的区域控制器构成。 中央控制系统由中控室内的服务器、工作站、紧急电话设备、线广播设备、打印机、网络设备、UPS、综合控制台、闭路电视设备等组成。 交通监控系统 交通监控系统由现场控制和隧道现场监控设备组成。现场控制网络主要由隧道上、下行区域控制器ACU、变电所内的区域控制器ACU、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合兴隧道管理救援站内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光缆等组成,隧道的现场控制网络采用工业以太网方式。

7.贵州省高速公路瓦斯隧道设计技术指南

贵州省高速公路瓦斯隧道设计技术指南Design Guidelines for Freeway Gas Tunnel of Guizhou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2014年2月

贵州省高速公路瓦斯隧道设计技术指南Design Guidelines for Freeway Gas Tunnel of Guizhou 审批单位: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主编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中南大学 主要起草人:母进伟许湘华郭军张晓忠陈健蕾周森胡涛王瑞甫徐文平肖勇罗亨文张胜林 林志管桂平任达成张学民计中彦陈雷 彭夔李科谭捍华王天宇龙万学李克伟 陈勇安航汤怀周争菊何文勇李东 石磊束懿刘彦 主要审查人:潘海周子成王联向龙熊世龙高世军高峰

本指南是根据贵州省交通运输厅黔交科教[2013]6号文的要求,总结提炼贵州省近十年瓦斯隧道建设的经验,以及公路、铁路系统的相关科技成果编制而成。 本指南共分为8章,另有9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勘察、瓦斯超前预报与预测、瓦斯隧道等级、结构设计、揭煤防突设计、附属系统设计等。与铁路与煤矿系统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相比,本指南的特点在于: (1)对公路瓦斯隧道进行了科学分类。根据公路隧道断面大小与施工特点,制订了瓦斯工区等级划分的标准与衬砌结构设防标准。 (2)结合建设项目审批过程,对工程可行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相应的瓦斯隧道地质勘察工作作了详细规定。 (3)规定了公路瓦斯隧道专项设计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4)规定了揭煤防突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除本指南外,贵州省高速公路瓦斯隧道尚应执行同步发布的《高速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市三桥白云大道南段305号,邮编:55000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由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某高速公路消防应急预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某高速公路消防应急预案(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4913某高速公路消防应急预案 Fire emergency plan for a highway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不断增多,隧道自身的结构特点和隧道安全管理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文章立足于现实,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二次事故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就交通安全管制,消防火灾扑救、二次事故预防等方面探索性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有所裨益。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历史上空前发展的时期,随着已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不断增多,如何安全管理好高速公路隧道,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一问题已明显的摆在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者面前。隧道是高速公路的中心枢纽,笔者认为,隧道安全管理,重点是遏

制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避免隧道内二次事故发生,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保障过往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隧道大多位处山脉纵横、丘陵沟壑的区域,高速公路相对平坦的特点决定了多数隧道较长距离的空间近似封闭。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高速公路交通量、车型、车载可燃物等因素决定了高速公路隧道发生消防安全、交通事故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可以说,高速公路隧道越长,交通量越多,隧道内发生交通意外、消防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大。 一、隧道火灾概率及特点据国外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资料显示,隧道火灾发生的概率是10次(亿车*km)~17次(亿车*km)。由于较长隧道近似封闭空间,火灾发生较之于正常界面,具有明显的特点。1.蔓延快,不易控制。隧道因车辆事故,汽车相撞等引起火灾后,除本身携带一定数量的燃油外,有时还运载相当数量的可燃品、化学品、危险品,火势蔓延快,很难加以控制。2.通道易堵塞,隧道纵深距离窄长,发生火灾时,隧道内大量车辆难以疏散,极易造成堵塞,火

2021年完整版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021年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施工管理目标 (13) 第三章任务划分及队伍安排 (14) 第四章临时工程及平面布置 (17) 第五章总体施工方案 (20) 第六章洞口段施工 (23) 第七章主要工序施工工艺 (39) 第八章特殊地段施工 (78) 第九章施工通风及除尘 (96) 第十章四新应用及科研计划 (115)

第十一章隧道不渗不漏措施 (117) 第十二章隧道建议方案 (121) 第十三章施工保证措施 (125)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概述 **某隧道位于**市**县境内,起讫里程DK188+687~DK198+085,全长9398m,是渝怀线第二长大隧道。辅助导坑设置:在DK191+900 线路右侧设长396m 横洞一处,在横洞内距正洞中线右侧20m,向出口方向设1406m 平导,在出口正洞左侧设 2415m 平导一处。 (二)本隧道特点 1、隧道长、工期紧,通风、运输困难; 2、地质复杂,进口段为古滑坡体,隧道穿越涌水、岩爆、高地温、瓦斯等不良地质地段; 3、横洞口无场地,出口正洞与平导两洞口相距185m,洞口场地布置困难;

4、洞口段均下穿公路。进、出口位于居民区,施工干扰大。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1、地形、地貌 **某隧道,线路沿乌江峡谷,傍乌江右岸而行。沿线属中低山地貌, 山脉标高500~800 米,相对高差200~500 米,自然横坡30~50O 。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属中低山地貌,基岩大部分裸露,植被条件较好。进口1773m 埋深较浅。 2、地质构造 **某隧道位于**向北西翼,单斜构造,岩层走向N15°~60°E/S E,倾角12 °~36°,个别为北西向倾北东,节理以垂直节理为主。3、工程地质 **某隧道地质复杂,不良地质地段较长。由进口向出口地质条件依次为: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分析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分析 摘要: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对于维护隧道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相关工作人员 需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因此必须做好该方面的消防安全防护工作。本文将从 高速公路隧道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系统设施,浅析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致力 于提升我国消防设备运行强度,从而减少和避免隧道这一特殊环境中火灾发生。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科技水平逐渐提升,高速公路工程也开始由城市范围过 渡到山区,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日益完善[1]。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得高速 公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及隧道密集,车辆频繁 使用刹车、天气高温或人为原因导致洞内发生火灾,若消防措施不到位,可能导 致交通瘫痪甚至危害到群众生命财产等问题。 1高速公路隧道运营消防系统 1.1消防设施设计原则 消防设施与通道设计原则:以人员逃生为主,车辆疏散、财产保全、灭火为辅;以自救为主,外部救援为辅。隧道消防设施的设置水平限于扑灭汽车油箱火 灾及普通货物火灾及以下水平。 高速公路消防灭火设施设计内容应包括灭火器、消火栓、固定式水成膜泡沫 灭火装置、隧道消防给水设施及其他设施等[2]。 1.1.1灭火器 为使司乘人员在发生上述火灾时能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或控制火情,为专业消防人员赢得时间,所有高速公路隧道都必须设置灭火器。 单洞双车道高速公路应在隧道一侧设置灭火器,单洞三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宜在隧 道两侧交错设置灭火器。灭火器单侧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考虑到施工误差的 因素,此间距一般设计为45m。灭火器应成组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每组所设灭火 器具数宜为2-3具。灭火器箱门上应注明“灭火器”字样。高速公路灭火器宜选用 磷酸铵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剂充装量不应小于5kg且不应大于8kg。 1.1.2消火栓及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的配置等级根据隧道单洞长度和设计年度预测 隧道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两个因素划分为了A+、A、B、C、D五级,等级为A+或 A的高速公路必须设消火栓系统及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等级为B的高速 公路宜设消火栓系统及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等级为C或D的高速公路对 消火栓系统及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设置不作要求。 设有消火栓和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高速公路隧道一定设有灭火器, 三者应成组安装于消防箱内,消防箱宜固定安装在隧道沿行车方向的右侧壁消防 洞室内,单洞双向通行两车道隧道可按单侧布设;单洞双向通行两车道以上的隧 道其消防箱可按单侧布设,但还应在隧道另一侧交错设置灭火器箱。 单洞双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箱间距不应大于50m,考虑到施工误差的因素,此间距一般设计为45m。单洞三车道、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箱间距不应大于40m,考虑到施工误差的因素,此间距一般设计为35m。 消防箱内一般配置3具磷酸铵盐MF8/ABC干粉灭火器,双栓口减压稳压消火 栓1套,25米长DN65衬胶消防水龙头带2条,19mm水枪2支。容积为30L的 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1套, 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消防卷盘选用长 25m,口径19 mm的胶管,泡沫枪为带开关的吸气型泡沫枪,口径为9 mm,连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