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河北理综试卷和答案

2020年河北理综试卷和答案

2020年河北理综试卷和答案
2020年河北理综试卷和答案

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下列物晶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塑料水杯

B.纯棉衬衫

C.羊毛围巾

D.不锈钢盆

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硫

B.镁

C.红磷

D.铁丝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Fe2+—铁离子

B.—铝原子

C.2He—2个氦元素

D.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5.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图1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6.图2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

B.探究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图2

C.探究水的组成元素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 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M 、N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 2

C.N 、P 点时,溶液的pH :N>P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 -b)g

8.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

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

D.坚持绿色出行

9.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气体膨胀

B.石蜡熔化

C.火药爆炸

D.光的色散

10.图4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块状固体

B.移走蒸发皿

C.测量液体温度

D.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1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C.海面上浪花飞溅

B.春天里柳絮飞扬 D.天空中乌云翻滚

12.下列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两者反应放出氨气

B.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增大摩擦力

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13.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冰、干冰、可燃冰都是氧化物

B.金属、玻璃、石墨都是导体

C.钙、锌、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

D.钳子、羊角锤、定滑轮都是省力杠杆

14.

图4

甲 乙

丙 丁

图5

对图5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气体X一定是二氧化碳

B.乙:试管外壁发烫,说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放出热量

C.丙:二极管发光,说明水果电池提供了电压

D.丁: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却向后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mm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

C.正常人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

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16.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只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C.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

D.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7.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A.汽化升华

B.液化凝华

C.凝固凝华

D.升华熔化

18.如图6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

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

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则()

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7所示,烛焰在光

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

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

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0.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图7

图6

C.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

C.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D.锤柄下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22.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不变,a 、b 为电压表或定值电阻,若为定值电阻,其阻值与R 相同均为R 0.当S 1和S 2闭合、S 3断开时,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0,再闭合S 3,电流表A 1的示数为2I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均闭合后,电路消耗的功率为2I 02R

B.开关均闭合后,a 、b 互换前后A 2的示数之比为1:2

C.将最大阻值为R 的滑动变阻器与R 串联,只闭合S 1、S 2,P 从中点移到阻值最大端,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化量为21I 02R

D.用最大阻值为R 0的滑动变阻器替换a 、b 、R 其中的一个,移动滑片,三个

电流表的示数均发生变化且变化量相等.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连接方式有四种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23.在家庭电路中,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 线上:电冰箱,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都用三孔插座,为了安全,三脚插头的接地脚应与用电器的 相连.

24.仿照实例,请将运用的主要物理知识填写在右侧的横线上.

例:铅垂线的应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塑料吸盘的安装——

(2)飞机升力的产生——

(3)三峡大坝的船闸的使用——

25.蹦极是一种运动游戏.图9中A 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 点是游戏者所能

到达的最低点.当游戏者离开跳台向A 点运动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

为 能;游戏者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绳子具有的 能逐渐增加:到达B 点

时游戏者受到的弹力大.B 于重为所以游戏者在B 点时 (选“是“成“不是)处于平三图

状态. 26.小明用除颜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的黑白两张纸分别将两个相同的瓶子包起来,再将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瓶中,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小明用温度计测量了两瓶中水的温度,发现包有黑纸的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纸的吸热性能比白纸的要 (选填“好”或“差”)

(2)两瓶中的水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图8 图9

(3)已知包有黑纸的瓶中装有0.5kg水.0.5kg的水温度升高20℃

,需吸收的热量.[c水= 4.2×103

J/kg·℃)]

27.核能是一种(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核电站中的汽轮机属于(选填“发电机”“电动机”或“热机”)

28.按图10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己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

29.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2)白菜、大米、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3)生活中防止铁质栅栏生锈的一种方法是。

(4)洗洁精除掉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5)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其中的“氟”是指(选填“元素”“单质”或“原子”).

30.根据图11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时,再开始收集.

(2)乙是金属性质的实验.步骤℃体现了铜具有性,步骤℃验证了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是

31.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12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问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

(2)F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12

图10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7分,,24分)

3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 、F 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 翻转,如图13所示.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激光笔和铅笔.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 沿AO 射到O 点,纸板F 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 ;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 。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 。

(4)如图14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3.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如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拉力F 与物体重力G 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

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2: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3: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物块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相关的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斜面倾角 θ θ θ θ θ1(θ1>θ ) θ2(θ2>θ1 )

斜面的表面材料 木板 毛巾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物块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35

1.52

2.70 4.05 1.52 1.70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比实验 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实验 (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小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 。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沿斜面用1.8N 的拉力,将重为45N 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了顶端.已知斜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图13 图14

图15

面长1.2m、高0.3m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把重物直接提升03m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

34.学习了电功率后,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小灯泡功率跟电阻的关系,L1规格为“25V0.25A”L2额定电压是45V、L3额定电压是6V,可调电压电源.图18是小灯泡L2和L3的1-U图象.

(1)请根据图16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所示实物图补充完整。

(2)电路连接完成后,小明只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但小灯泡不发光,原因是。

(3)下表是实验中的相关数据.

实验次数开关状态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小灯泡电阻小灯泡功率

1只S1闭合U0.25A R1=10ΩP1=0.625W R2=2ΩP2=0.125W

R3P3=0.25W

2只S1、S2闭合

2.5V 0.50A R3=5ΩP3=1.25W

3只S1、S3闭合0.25A R1=10ΩP1=0.625W

4S1、S2、S3均闭合 1.30A R2=4.55ΩP2=1.375W

第1次实验中电源电压U= V,L3的阻值R3= Ω。

(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跟电阻的关系是:

℃ ;

℃ 。

【拓展】完成实验后,老师告诉小明用一个稳压电源和一个滑动变阻器可以

制作成一个可调电压电源.将自制的可调电压电源(稳压电源电压恒为6V),电

流表,小灯泡L3和开关串联,如图19所示,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

关,向左移动滑片,当滑片从A点滑到最左端B点时(A、B两点图中未标出),

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则R AB= Ω。

35.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

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实验1】取少量84清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

℃按图20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

℃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 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 H2O2溶液,

℃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

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

下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140280365x375

x= .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

【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21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7.小明家在不远处施工,临时用导线将电水壶和电水龙头(打开几秒钟就能流出热水)接入家中电能表[3000r/(kW·h)],如图22所示电水壶的规格为“220V 1210W”,电水龙头的规格为“220V 2420W”.当电路中单独使用电水壶烧水时,铝盘转动110r,用时120s.在电路中单独使

用电水龙头洗漱时,用了180s.导线、电水壶和电水龙头的电阻不随温

度变化。

求:(1)电水壶和电水龙头的电阻;

(2)导线的电阻;

(3)在洗漱时,导线上产生的热量.

38.边长为20cm的薄壁正方形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横截面积为200cm2,高度为10cm,如图23所示.然后向容器内缓

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

液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4所示.(g取10N/kg)

(1)判断圆柱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并写出判断依据;

(2)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求它受到的浮力;

(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求容

器内液体的质量.

近三年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云南省近三年(2014、2015、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近三年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的物理试卷,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云南省新课程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为依据进行命题,全面考查我省课改实验区考生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及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的程度,为高级中学对考生进行综合、择优录取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为了把握中考命题的动向,在复习中有规可行,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考成绩,现分析近三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如下。 一、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题型(2014年) 1、由市上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考试,统一电脑网络阅卷。试题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有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试卷内容覆盖面按考试标准中所列知识点计算,不低于65%。易:中:难=7:2:1。 4、分值分布 以题型分:选择题:24分 填空题:20分 实验探究题:25分 综合题:31分 以内容分:力学约占:38% 电学约占:37% 热学约占:15% 光学约占:10%

三、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1.在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2.以现实生活为命题背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3.以课本为中心,全面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5.体现物理知识及概念的建立是以实验为基础,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6.命题联系"STS"教育,开放性的考查了学生实验把握的猜想和结论归纳总结 。 7.试题具有开放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计算、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能力

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及高考备考建议

2019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及2019高考备考建 议 一、总体上难度略有下降 全国卷和北京卷2019年高考总分值都没有变,难度跟2019年相比略有下降,选择题仍然注重基础的考查,比如北京卷其中三道选择题是纯基础,第1题是免疫的基本知识,第2题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第5题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步骤,难度比较低,有两道一个是图形,一个是表格,这两道主要考查大家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集中在3、4题。大题的难度是中等略偏下,特别是2019年的第29题的遗传题,这个跟去年相比难度大幅度下降,但是在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略有难度,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同时也能区分出优秀的学生。全国卷的难度同样也是大幅下降,全国卷第一题考查的是“原核细胞的结构”,第2题考查的是,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几乎都是教材上的原话,是不是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呢?第29题考查的是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对于基础扎实的孩子,如果审题认真,就能够得心应手。所以今年的生物拿分还是很容易的。 二.考查的核心依然是注重基础以及理论联系实际 没有什么偏题和怪题,没有什么陷阱,命题形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北京卷的第1题的“乙肝疫苗有效成分”,第3题“抗癌药物处理”,第5题“转基因植物”,第29题“对药物依赖的研究”,等都贴近我们的实际和社会生活,与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同步,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

的学习价值以及社会意义。 三.考查的重点还是能力考查 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依旧是考查重点,2019年的高考试卷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比分最多,但失分率最多的环节是在获取信息能力,而2019年高考命题延续了这点,比如北京卷29题和31题,同样全国卷29题的光合作用,第5题的信息,第31题的图标,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生物学“实验科学”的学科特点,也是我们在复习中对高三学生一直强调的重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中网校一直严格根据高考要求,设计紧抓考点的练习题,以北京卷31题和全国卷29题为例,仔细观察其实都曾在知识导学练习题中出现过类似题。

全国高考理综试卷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Ⅰ(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科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S32Cl35.5Ar40Fe56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2020年高考河北省理科综合押题卷2套含答案

2020年高考河北省理科综合押题卷一(答卷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2.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为了提高农业产量会采取许多手段。下列手段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巨大的太空反光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地面以增强光照 B.培育对光能利用率更高的作物新品种,如小麦 C.大力发展沙漠农业,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 D.进一步推广杂交种,以充分利用作物的杂种优势 3.吕岁的王小晓因一次意外事故,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⑤免疫能力下降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4.研究发现,由于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员的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的比例有所不同,如短跑运动员肌肉中慢肌纤维只占24.0-27.4%,长跑运动员的慢肌纤维可达69. 4-79.4%。比较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慢肌纤维的机能及代谢特征是

5.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 过一系列代谢过程逐步合成蓝色中 间产物和紫色色素,此过程是由B、 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右 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则开白花。据右图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香豌豆基因型为B-D- 时,才能开紫花 B.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 C.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 4: 3 D.基因型Bb与b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l:1:1 6.所有的废塑料——度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都

理综物理期末统考试卷分析

理综物理期末统考试卷分析 一、综合评价 1.本试卷共四大题,1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题量与时间比较匹配。知识点覆盖物理选修3-2及3-5,试卷总体难度中等,试题结构和分值配置较为合理。知识点覆盖较全面,考点抓的较准确。 2、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规律的运用。考查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有:物理学史、核裂变方程、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有效值、自感现象、光电效应、电压器、右手螺旋定则、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3、突出物理思维能力和方法技巧的考查,尤其是物理方法的考查,如第3、 4、9、10、11、12、13题等。 4、注重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第10小题实验为18分。实验题源于课本,考查实验读数、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 5、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前面选择、实验题均较简单,最后计算题难度略大,得分均较低。试卷内容与大纲和教材的主干内容一致,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体内容,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高中物理选修3-2、3-5的大部分内容,覆盖率为100%。试题有鲜明的物理学特点和广东省高考命题特色,基本上是常规题,没有什么怪题、偏题. 二、选择题情况(抽样较好的一个试室统计): 选择题总体来看9道选择题设计合理,内容涵盖了选修3-2、3-5的所有知识,学生基本能选出自己的结果,好的试室有16个满分(46分)一般都能在20分以上的的平均分。

失分原因分析:主要是对动量守恒定律验证的实验原理理解不透,不知验证守恒式是什么,因此就不知要测量什么,需要什么步骤;对于第二电学实验,普遍存在是对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区分不清,同时实物连线存在不规范,有个别还把画电路图和实物连线搞乱了。 今后教学建议: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弄明白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尽量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三、计算题。 第11题基本情况:该题难度较大,题目使用的物理量较多,要用公式较多,计算较为复杂,学生答题不够理想,得分率为41%,平均分4.6分。 失分原因分析:(1)学生审题不够仔细,误用计算电动势;有部分学生计算总电阻时,漏掉导体棒的电阻r;(2)本题中磁感应强度是在增大的,但部分学生理解不够,认为磁场是恒定的,因此,漏写公式,导致后面的计算失误;(3)本题第三问是临界问题,只要立式即可,但学生却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造成严重错误;(4)部分学生使用计算公式时,字母使用混乱,不使用题目给出的字母进行立式,如:写成,写成。 今后教学建议:(1)注意学生的基础,重视区分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区别,注意两个公式使用的条件;(2)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注意临界问题的条件分析;(3)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写好个物理量对应的字母,要使用题目给出的物理量对应的字母,若题目没有给出的字母,解题时还要进行说明;(4)部分学生在答题时出现计算错误,因此,平时还要注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第12题基本情况:本题有3小问,是一道弹簧模型的动量、能量试题,从高考命题的角度来看,题型、知识点接近高考的要求,难度比高考低一点,比较适合考查现阶段的高二学生。该题共12分,平均分4.59分,得分率38%,其中零分率29. 4%,空白率19.9%,满分率6.9%.

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 科 综 合 试 卷 卷Ⅰ(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 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将垃圾就地焚烧 B .食用水果补充维生素 C .随意丢弃塑料袋 D .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2.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粉和硝石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它属于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CuSO 4 + 2NaOH =Cu(OH)2↓ + Na 2SO 4 B .2NaHCO 3 === Na 2CO 3 + CO 2↑ + H 2O C .Zn + 2HCl =ZnCl 2 + H 2↑ D .H 2 + Cl 2 ===== 2HCl 4.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点燃 铁丝 氧气 图1 A .燃烧 B .过滤 C .稀释 D .蒸发 水浓硫酸

图 4 D .压缩空气 A .闻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 .晾晒衣服 5.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分别表示质子数 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 .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 .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 .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反应 D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7.图3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 3℃时,将a g 甲和a g 乙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3℃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降温至t 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 和乙溶液均饱和 D .降温至t 1℃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饱和 8.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B .鸡蛋清受热凝固 C .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 D .面包发霉 9.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10.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 .良好的导热性 B .良好的延展性 C .较强的抗腐蚀性 D .较小的密度 11.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再加入不同的化学 制剂,与沥青混合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橡胶和沥青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橡胶沥青使“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 C .橡胶沥青路面弹性好,且可增大摩擦 D .橡胶沥青路面的空隙较大,能降低交通噪声 丙 乙 + 甲 丁 图2 t 1 g 甲 图3 a 乙 t 2 t 3 0

2019年河北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年河北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 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

2020中考理综(物理)试卷分析

2020中考理综(物理)试卷分析2020中考理综物理试卷立足于课本,根植于课标,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型稳重又不失新意,考查方向准确又不失丰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把握到位。 选择题部分(15-22):稳中有变,考查细致。16题是声学题,但考查非常全面,声音的产生、特性、应用及噪声防止方法全考察到了。21题是滑轮组方面的问题,考查方向为力的关系、功率、功、效率,但难度加深。22题为电学题,延续往年判断表的选择,比值变化及电功率变化的定性分析。属于较难题,有一定区分度。 填空题部分(23-26):分值未变,难度有减。23考查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不再是电能表,难度降低。24题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光学画图,三个光学知识-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反射也是比较基础。25题以课本科学世界插图为背景,结合电磁波、能量转化和参照物的考查,体现了知识的融合。26题考查能源分类和能量利用的方向性,知识点取自课本,比较基础。“也许这是在传达一种信号,课本乃万题之本,能力乃万事之根。” 实验题部分(32-34):方向依然,旧貌新颜。32题考查薄板重心的寻找,知识出源自于书本,落脚于行动,体现学生

体验、思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符合科学素养对人的培养理念。33题与其说考浮力,不如说在考合力;与其说是考影响因素,不如说是在考控制变量法如何表述; 与其说是考浮力测密度,不如说是考查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在这其中要逐其本,舍其末,究其源,得其实。34题虽考查额定功率的测量,实则考查测电阻。在对电路图连接、故障、电功率等的常规考查之后,出其不意来了个电源内阻的测量,增加了该题的区分度。 综合计算部分(37-38):电学计算不再以最后压轴题出现,顺序换到了37题,今年降低了难度。34题延续了分来讨论的形式,试题第2问在电流表量程和连接位置上进行分类讨论,但难度上有所下降,第3问变化电路,考查电路安全问题,是电学常考题型,学生应该有一定思路,不会过于陌生。在2014和2015年河北中考中,计算题考查过杠杆和压强结合,但今年在第3问增大了难度,将切割和压强变化结合在一起,需要学生有缜密的思维,并进行细致的推导,不仅考查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又择其优,拔其萃,为高中输送优秀的生源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失为一个妙题。 2020年物理部分命题一改往年的保守风格,相比以往对各种题型都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动和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河北中考理综试卷分析.(精选)

2018年河北省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卷分析 清苑二中吕建乔 2018中考试卷物理部分题目设置上在基本保持原有的题型的,部分题目沿用了以往的考察模式,亮点是出现了大量教材中的典型题和典型配图,整体难度不大。本套题目的覆盖面很全,并且难易适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本次中考试题相比去年试题有几个变化 1 选择题中的多选题难度较以往有所下降 2、在32题的位置依然出现了一道实验设计题。该题是让学生用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实验的表述能力。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样的简单的实验设计题目的考查非常有必要。本题的模型在教科版八下教材第九章第4节大气压强部分课后实验中有体现。(注:17年32题在教材中有体现,16年32题参考了教材原图,15年中考题24题题目配图为教材原图) 3、本套试卷中多道题都是教材配图及教材课后习题的典型变式,这也是历年中考的一种典型的考查模式,因此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材!

二、试卷简析: 1、选择题基本上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相比去年,学科历史的考查没有出现,在选择题中增加了浮力的考查,凸透镜成像问题以单选题出现。21题涉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考查改为浮力、压强的考查。22题依然为变化电路图的分析。 2、填空题相比去年有较大变化,但是难度并不大。24题由4分变更为3分,25题由2分变更为3分。 3、实验题变动不大。32题与去年一致,是对课后小实验的考查。33题是考查的是杠杆平衡原理。34题的考查焦耳定律,考点依旧为电路连接、电路故障分析、实验结论,这是大家都做过的实验,考的是大家的细心程度和对规律的理解是否透彻。 4、计算题仍然延续了一力学一电学的考查规律,但整体难度较往年考察难度较高。 总之,2018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进行了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也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科学思维过程的培养、注重理化知识的可操作性以及理化实验的细节及原理,不要只在做题中去学习。 三对今后教学的指导作用

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下载精编版

2018年河北中考理综试卷 一、选择题 1、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油脂 D 糖类 2、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入固体 B 量取液体 C 收集氢气 D 点燃酒精灯, 3、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 氦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Al 3+————铝离子 B 2K ——2个钾元素 C F 2——两个氟原子 D 2SO 2 ——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事,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 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6、如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燃 + + 甲 乙 丙 丁 氢原子 氧原子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生成物丙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7、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分别向等质量的Mg 和Cu 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 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 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 和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 和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 8、图4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热水蒸发 B 蜡烛燃烧 C 滚摆上升 D 影子形成 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A 参加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 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 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D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 B. 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 C 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 D 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 ② ① ③ ④

河北省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

河北省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7.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8.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整理)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2014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天津卷) 李金龙张国东 一、试题分析 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基础题,是得分题,学生只要是掌握了细胞分裂的基础知识,此题就能得分了。了解有丝分裂各个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的变化规律,就能解答此题了。主要涉及几种情况,一是DNA加倍时期,二是着丝点断裂时期,包括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期,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答案】C 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结合的题,所涉及的知识并不多,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之间实际为互反过程,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在物质的量上,有氧呼吸消耗多少光合作用就产生多少,是一个平横的动态过程(仅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时),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及各个过程的物质及能量变化规律,此题就迎刃而解。难度较低。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②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类中的氧来自CO2,C错误;过程①和②都能产生[H],前者主要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还原,D正确。 【答案】D 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河北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案

+2 2 0 16年河北省理综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图1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2、下列物质的利用 对人体健康无害的 是 A .用甲醛浸泡海产 品保鲜B .用霉变的 花生制作花生糖 C .用工业染料制作彩色馒头D.用硝酸铵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煮沸可以使硬水软化 B.地球表面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 .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D.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4.“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 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13O 2 8CO 2+10H 2O 。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 3H 8 B .C 4H 10 C.CH3OH D .C2H5OH 5.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A.Mg —— 金属镁 B. ——镁原子 C . M gO —— 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D .N2 —— 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6.下列验证Zn 、Fe 、Ag 三种金属活动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图2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 B .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镁 加热

C.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 D. 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8.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与粉尘排放 9.下列生产生活中做法正确的是 A.戴耳罩防止噪声的产生 B.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给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减小摩擦 10.图3所示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1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12.利用下列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是 A.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 B.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用交流电源进行电解水实验D.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分子的直径 13.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陶瓷、石墨、食盐水溶液都是导体B.空气、蒸馏水、不锈钢都属于混合物 C.扳手、钳子、剪铁皮的剪子都是省力杠杆 D.台秤、天平、弹簧测力计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14.图4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火柴梗的a点最先碳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B.乙实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负电 C.丙实验:冷却后析出晶体,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丁实验:滚摆从上向下运动,速度增大,说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1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g 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 C.绿色菠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9s 16.下列有关声音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和微波炉都会发出电磁波 B.钢琴是通过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 C.利用次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实D.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调高 17.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洒在地板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1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2017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 试题数量:试卷共有五大题,共21小题。 2. 试卷结构: 3.试题难度:主要山常规题组成,大部分题LI比较简单,学了就应该会做,部分题目命题比较灵活,全卷也有难、繁的题目。易、中、难的比例为7: 2: lo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1. 试题难易适当,区分度不好 试题要有较高的区分度才能实现选拔功能,今年中考物理试题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为7: 2: 1,没有拉开不同水平学生的档次,从阅卷的情况分析使得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合理,区分度不好,不利于实现中考的选拔功能。 2. 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试题没有偏题、怪题和模棱两可的试题。但同样也较为繁琐汁算题。本次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3. 考查的知识全面 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穿插刻度尺读数,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及电压表的使用,天平调节,生活中的杠杆使用等实验技能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多道试题的设讣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4. 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年的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通过对仪器的调节、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5. 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充分体现了探究性

和开放性,题LI的答案极具开放性,如第18题探究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考查图像分析提取解题信息,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 6. 综合题,计算难度较大 试卷中的计算题量为两道,计算难度较大,多考查的是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计算繁杂。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笫21题考查了全自动米糊机工作原理,结合工作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P-t图象,通过公式W二Pt计算电能,联系比热容的讣算对加热效率相关容的考查。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好 试卷中的大部分题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其中有些题得分率偏低其至一部分同学综合应用题得0分或直接口卷,表明一些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尚有欠缺。 2. 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试卷中很多题LI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解决问题,但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知识与现象之间仍处于相对游离状态,不能很好的解决。 3. 学生对学科交义与综合方面的知识认识、掌握不够,科学素养不高,利用各学科综合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通过阅卷发现学生的讣算能力普遍较差,很多时候物理公式能写对,相关数据也能代对,就是最后的讣算结果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必须继续加强学生数学讣算能力的培养。 4. 学生的思维方法,语言文字表达,解题过程缺乏规训练,严格要求。(如:计算题不写解、答,不写原始公式,不写文字叙述,乱套公式,乱用字母,不注意单位及换算等。) 四、具体的试卷容分析(识图与作图) 本次试卷中识图与作图题共有4道小题: 1. 第13题“通电螺线管”主要考查右手螺旋定则即安培定则。解析:由小磁针的指向可判断出电磁铁的极性,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有磁性的变化情况可知电流的变化,从而判断滑片的移动情况。解答: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则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右端为S极,则左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则可以判断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为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需正大电路中电流,山欧

高三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内容结构和试题特点 (一)试卷结构 总体特点:非选择题超量供题限量做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根据山西省2011年新高考题的形式理综化学满分100分,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中7——13题为化学题各6分共42分,非选择题有必考题26、27、28共43分,选考题36、37、38任选一题共15分。 (二)试题特点及评价 1、知识点分布 选择题分别为:7题为关于阿佛家德罗常数知识的考查;8题为有机化学中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考查:9题有机化学中反应类型的考查;10题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考查;11题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考查;12题为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13题为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以上是常见高考中的热点和考点。 非选择题分别为: 26题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推断,涉及到了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考点。 27题二硫化氯的制备为主线考查了化学实验的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实验方案的考查,各仪器的用途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8题以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为载体分别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知识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原理的应用。 整卷涉及考点内容大,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 选考题: 36题为化学与技术的考查。 37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分别考查了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晶体结构的考查。 38题为有机化学基础的考查。以乙烯和对二甲苯为原料制取有机物为载体分别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名称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能力与技能方面的考查。 本卷在能方面要求很高,知识点考查容量大,要求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同时在大题中对某些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比如:化学知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26题、27题得到了充分的考查;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在26题(6)37题(5)28题(3)具体体现。 二、我校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高三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普遍较弱,尽管本学期进行了一轮基础复习,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从学生的答卷上可以看出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的得分意识不够,对于那些填空题,空着不做肯定意味着没

2020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20年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塑料水杯 B.纯棉衬衫 C.羊毛围巾 D.不锈钢盆 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A.硫 B.镁 C.红磷 D.铁丝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Fe2+—铁离子 B.铝原子 C.2He——2个氦元素 D.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5.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图1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6.图2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18年中考理综物理试卷分析

2018年中考理综物理试卷分析 东盛实验中学张佳 一、总体评价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覆盖面很全,难度较往年微量下调,但部分题出现了教材中的典型题和典型配图,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物理教材的掌握程度,为我们今后学习物理明确了方向。 二、试卷分析: (1)选择题 单选题基本上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得分。主要是对估算、声学和电磁波、物态变化、力学基础、电路图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浮力等基础试题的考点,考查形式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多选题考查的内容有所变化,考查的内容与2017有所不同,20题由2017年凸透镜成像规律换成了电与磁的内容,降低了难度;21题由2017滑轮组机械效率定性分析转换为浮力,增大了难度。 (2)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查了光学、内能、内能的利用、电表、功和机械效率五方面的知识,前三点较为简单,后两方面略难一些。其中23题考查了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换成了今年的电表知识的解答,提升了难度;27题的材料阅读改成了教材中的典型配图,充分体现了教材在我们学习中所占的重要性。 (3)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32题考查内容变化很大,由往年的“证明微小形变”转换为典型例题“大气压特点”的考查,应该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但考查的能力点大多属于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范畴,降低了难度,考察的问题常规,容易得分;33题由“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变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考查,基础题常规,拓展应用性比较强,易错;34题由“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转换为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的考查,综合性强,需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拓展”环节非常巧妙的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看似轻松的两个问题,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考查更加深入,如果对实验的理解不是非常的透彻,正确解答很不容易。这就对学生物理实验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计算题 计算题37题考查“压强”的内容,前两问基础考察基本公式计算,很简单,第三问计算量比较大,非常容易出错。解题的思维量很大,但大在分析过程,如果思路清晰,接下来的数学计算一定不会成为拖累;38题依然是电学综合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出乎大家意料所在,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下,以不同的形式考查相同的知识点。在最后一问要进行分情讨论,首先要看懂题意和电路图,同时画出不同情况下的电路图,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这要求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总之,2018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进行了大胆创新,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