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温带海洋性气候

1、温带海洋性气候

1、温带海洋性气候

1、温带海洋性气候

世界的陆地海洋和气候分析

周练(三)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气候 1.一艘货轮从我国的上海驶往欧洲西海岸,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右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5.X大陆是 A.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 6.Y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 7、已知某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 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有关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 B、亚洲西高东低,平原多分布在大陆东部 C、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 D、南北美洲的地形东部高山、西部高原、中部平原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该大陆为 A .欧洲大陆 B .南美大陆 C .北美大陆 D .澳大利亚大陆 10.甲地气候类型为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读经纬线简示图,其中X 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 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判断第11-12题. 11.X 、Y 两地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12.位于Y 地所在国的是 A.富士山 B.大分水岭 C.巴拿马运河 D.硅谷 读图,回答13—14题。 13、有关图示大洲与大洋关系及所处半球的正确叙述是 A 、濒临两大洋,地跨东西两半球 B 、濒临两大洋,位于西半球 C 、濒临三大洋,地跨南北两半球 D 、濒临三大洋,位于北半球 14、关于图中所示大洲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 、地处北温带和北寒带 B 、有回归线和极圈通过 C 、西北、东北及南面均有海峡与其他大洲分开 D 、南部有三大半岛 15、读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16、 图中4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各省玉米田杂草种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 截止2008年,中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2%。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 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 1.1省 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713.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 841.10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61%,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7.84%。 1.1.1 省种植结构 夏播面积保持80%左右,可灌溉区面积也在80%以上,冀中原夏播玉米区,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占总播种面积的70%;冀东平原和太行丘陵山区夏播区,热量资源相对短缺,约占总面积的10%;春播玉米区,生态、生产类型多样,约占总面积的20%。省约70% 的玉米用于饲料加工和养殖,约29%用于工业加工。 (省玉米生产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研究,文英,农业科学,2009,13(6):113-115)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田杂草群落主要由马唐、稗草、黎、反枝苋、

牛筋草等杂草组成。在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作用下,近年来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东北春玉米区鸭跖草、芭英菜、问荆等杂草的危害程度不断上升,逐步演变为田间主要杂草,而华北夏玉米区难除杂草铁苋菜、苘麻在田间的优势度显著提高。 省玉米田杂草有136种(含变种),隶属于34科、97属,其中优势杂草有马唐、反枝苋、稗、马齿苋、藜、狗尾草、铁苋菜、刺儿菜、田旋花等9种,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区域性优势杂草10种:牛筋草、鸭跖草、灰绿藜、打碗花、苦荬菜、苣荬菜、芦苇、蒺藜、野稷、碎米莎草。常见杂草有21种,一般杂草有96种。地区主要形成反枝苋十狗尾草+灰绿藜+藜为主的杂草群落,地区为马唐+稗+反枝苋十藜,一地区为马唐+马齿苋+鸭跖草十稗+反枝苋,地区为马唐+牛筋草+铁苋菜+马齿苋。和地区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与一地区群落结构最为相似。(省玉米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2006.6,植物保护学报,守辉等) 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于2006—200在冀北地区春玉米生产重点县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地点、72个地块进行调查,鉴定出春玉米杂草18科、46种。其中主要优势种有马唐、藜、反枝苋、铁苋菜、鸭趾草,次要优势种有狗尾草、鬼针草、小蓟、山苦荬、葎草、稗草、辣子草、猪毛菜、个别地块黄花蒿、苣荬菜、圆叶牵牛、莎草等为害较重。圆叶牵牛较多的地块,宜选择含有烟嘧磺隆的药剂等。 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可用灭草松;鸭趾草、小蓟、黄花蒿、藜等较多的地块,可在配中加入适量的2,4一滴丁酯;圆叶牵牛较多的地块,宜选择含有烟嘧磺隆的药剂等。对于乙草胺+莠去津和异丙草胺+莠去津的配,为提高对藜、鸭趾草等的药效,可适当加入2,4一滴丁酯,但加入量一般每亩不超过有效成分309, (冀北春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化学防除技术探讨,明辉,树才.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小麦秸秆覆盖对杂草出苗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若无覆盖并去除麦根,则对马齿苋的萌发和生长更有利,主要原因有以下2个面,1、麦根的去除为杂草生长腾出了生存空间;2、麦根对杂草生长有抑制作用减少。麦根水提物对杂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麦秸覆盖对杂草萌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郭宪,农业科学,2007,35(9):2584,2596)

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

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 1、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1、欧洲大陆西部以平原为主,大陆支离破碎,且山脉(主要是安 第斯山脉)走向是东西走向,使从海洋而来的暖湿气流能够深入大陆。 2、强势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所以海洋性强且分布广泛。 而在北美洲大陆,1、由于西部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的阻挡(路 基山脉逼近沿海地区),以及阿拉斯加暖流,太平洋暖流的弱势,只分 布在北美洲中西部沿岸地区。 不好意思,范围和原因混在一块了。 2、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 3、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及成因 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 主要原因:常年受来自暖流上空的盛行西风的影响。北美洲西部 有平行于海岸的高大山系,西风难以深入大陆内部,北美东部科迪勒 拉山系,山脉是南北走向,延伸很长,阻挡了从西面来的海洋水汽,山脉 西面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4、欧洲和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有什么差别? 形成原因分别为:欧洲和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前者是 受北半球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影响,后者主要是受南半球西 风带和西风漂流的影响。北大西洋暖流是势力最强大的暖流,西风漂 流是势力最强的寒流,虽然它是寒流,但还是对南美洲南部(智利)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5、南、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南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都比较小,东西方向狭窄,南北方向比较长。 主要原因是南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山脉(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山脉的存在,使温带海洋性气候不能向东延伸,只能分布于西侧狭小地带。 6、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降水较多,分配比较均匀,成因是终年受到中纬西风带的控制。 在北美洲主要分布在40°N~50°N的西海岸,呈狭长型,原因是受到地形——落基山脉的阻挡,使海洋水汽无法深入内陆。 7、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异同点及原因 一、两地气候分布的相同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分布都位于位于南北纬40至60度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二、两地气候分布的不同点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更为显著,盛行西风深入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面积大。 而北美州西部的温带海洋性只分布于西部沿海狭长地区,受落基山脉阻挡,内陆地区没有受到西风影响,气候分布范围小,不显著。 三、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是因为常年盛行来自海洋的西风,西岸常有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风从暖洋面吹来,降水颇多。冬季常有锋面气旋来袭,因而尽管全年有雨,秋冬降雨量通常略多于春夏,雨以阵雨居多。 并且欧洲和北美洲受到暖流影响,使西风更加湿润。

寒带海洋性气候种什么

寒带海洋性气候种什么 1、欧洲的气候特点是()A.以寒带气候为主B.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特征显著C.大陆性特征显著D. A、欧洲的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B、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 故符合题意; C、欧洲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故不符合题意; D、欧洲没有热带气候,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各大洲以哪种气候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特点 亚洲以季风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为主,主要包括热带季风、亚热 带季风、温带季风以及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的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亚热带季风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的特点 是夏季高温降水较多,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北美洲以温带大版陆性气候为主。特点是夏季高温降水较多,冬 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南美洲以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还有一条狭长的高山气 候带。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同上。高山气候的特点不明显,象征性不强。 南极洲以极地气候为主。极地气候的特点是全年低温,降水很少。 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冬温夏凉,降水均匀。东权欧地区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同亚洲的。 大洋洲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同非洲的。 3、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寒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寒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选B.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北亚)大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A 错. 东亚东部(包括中国华北、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大部、俄罗斯东南部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此C错. 俄罗斯北部(北亚)濒临北冰洋的部分属于极地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而亚洲没有这样的地区,所以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选B. 4、不同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极地苔原气候——苔原带、极地冰原气候——冰原带高山高原气候——高山植物区(垂直自然带)。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及其气候特点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及其气候特点 发表时间:2009-07-17T15:36:07.827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孟祥刚 [导读] 我们根据气候成因和特点,又可把气候分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等不同类别,现就其中的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作一分析。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及其气候特点 孟祥刚陕西省柞水县凤镇中学 一、气候概述 “气候”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一定地区里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实用地理词典》解释为: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包括其平均状况,反复变化的常态及极端变化。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以及人类活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对气候作如下描述:气候是指大气平均的物理状态长时间的综合表现,与天气形成明显对比。无论哪一种解释,我们都能从中总结出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平均状况是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不同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特点也就不同,而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我们根据气候成因和特点,又可把气候分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等不同类别,现就其中的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作一分析。 二、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类型,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小,受海洋影响大。在海洋性气候影响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北半球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由于海洋巨大水体作用所形成的气候,包括海洋面或岛屿,以及盛行气流来自海洋的大陆近海部分的气候。海洋气候有以下特点: 1.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一个月,如北半球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在高纬度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如旧金山)。秋季暖与春季。 2.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云雾频数多,湿度高。 3.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与中国南海是台风生成和影响强烈的地区。热带风暴(包括台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象灾害。 4.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多数邻近海洋的大陆地区,都具有海洋性气侯特征,西欧沿海地区是大陆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由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全球比较典型,现作如下分析: 西欧全年降水均匀,气候湿润,降水量比较稳定,因此带来以下几方面地影响:①它有利于西欧多汁牧草生长,促进了西欧的畜牧业发展,西欧许多国家出口的畜产品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如丹麦、法国和德国等;②畜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纺织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由于草场广布,加上西欧本身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足球场地建设,促进了西欧足球文化的发展;③西欧地形地势平坦,降水量均匀,使该地河流水量丰富,推进了西欧发达的内河交通运输网络。 三、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通常指处于中纬度大陆腹地的气候,一般也就指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大陆内部,海洋的影响很弱,大陆性显著。内陆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草原和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类型。其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大,受海洋影响小。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化很大,在一天内日变化也很大,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夏至或冬至后不久。北半球最热月为7 月,最冷月为1月。 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在气温的年变化中,最暖月与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别在1月和7月)。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一天中的13~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大陆性气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如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越高和距海岸越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度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俄罗斯的维尔霍杨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我国的季风气候受大陆性影响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冬夏季风更替明显,冬季气流来源于高纬度地区,风向偏北,寒冷干燥,容易出现灾害性天气,即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业生产不利。夏季气流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上,风向偏南,温暖湿润。 2.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也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 3.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台湾山脉东坡和喜马拉雅山南坡达到20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其中,塔里木盆地不足50毫米,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季雨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而冬季降水量在10%以下,降水量的年季变化大,多雨的江南地区年降水量变率也有10%~15%,少雨的北部和西北内陆地区,全年降水变率达30%以上。 4.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在人类聚居比较集中的主要气候类型之间相比而言,大陆性气候的自然舒适度比较低。由于我国的大陆性特征在全球中表现最为明显,导致我国相当大的区域,包括三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等地区的采暖日数或空调度日数都很高。在我国气候区中除面积极小的温和地区(云南、广西)外,建筑一般都有采暖或空调的要求,这就导致我国的建筑热工能耗(包括采暖和制冷能耗)占建筑总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及形成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温和潮湿的气候。它的特征十分明显:冬暖夏凉,降水平均。分布在纬度40~65°之间的大陆西岸。这类气候全年在盛行西风影响下,气旋频繁过境,年降雨量500-700mm,在地形有利地区(如北美洲西北部)多达2500mm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暖月又低于22℃,年较差远小于同纬度的内陆与东岸地区。属于这一气候的有西北欧、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小部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冬暖夏凉,年温差小 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 全年有雨,冬雨较多 此区正当温带气旋活动的路径上,气旋雨量丰沛,特别是冬季时温带气旋更为活跃,雨日很多,但降水强度并不大。

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占比例稍大,全年没有干季,用一句话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 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1个月,如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在高纬地区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秋季暖于春季。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云雾多,湿度高。 在热带海洋多风暴 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与中国南海是台风生成和影响强烈 的地区。热带风暴(包括台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象灾害。 多云雾天气,湿度大 多数临近海洋的大陆地区,都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西欧沿海地区是大陆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 2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 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本区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

亚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1.亚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1)地带性完整,类型多样(10种)。缺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2)季风气候典型,范围广。(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3)大陆性显著,干旱范围广。 成因:(1)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1o17ˊN~77o43ˊN B.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侧向着海洋,西侧为欧洲陆地,南侧为印度洋,北侧为北冰洋。 (2)大陆轮廓,面积: 轮廓完整,面积庞大(4400万平方千米),使沿海与内陆间的地面状况,海陆位置的差异呈经向地带性分布,中部(土兰平原)常年受大陆性气团的控制,气候寒冷、干燥。 (3)地形: A.帕米尔—青藏高原为中心,山脉向三面延伸(山脉起屏障作用) 西亚:东西向山地,阻挡南部气流深入内陆。 东亚:南北走向,阻挡东部气流深入内陆。 B.青藏高原——使西风带分支(南、北)在青藏高原东侧汇合,汇合点以西为“死水区”,死水区以东风力强。 (4)洋流: 黑潮暖流(大陆东部海洋)、亲潮寒流(在日本群岛北部)、印度洋上季风漂流(给中南半岛带来丰沛的雨量)。 (5)大气环流: 影响亚洲的气压活动中心: 冬季: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夏季: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影响亚洲的气团有:Pc(极地大陆性气团)、Pm(极地海洋气团)、Tc(热带大陆性气团)、Tm(热带海洋气团)、Ac(冰洋大陆性气团)、Am(冰洋海洋气团)、E(赤道气团)。 2.非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1)气温高,有热带大陆之称; (2)有广大面积的干旱少雨区; (3)气候类型南北对称。 成因: (1)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37o21ˊN~34o51ˊS B.海陆位置:西侧——大西洋,北侧——地中海,东侧——大部分地区为印度洋,南侧——隔海与南极洲相望,东北部与亚洲相连。 (2)地形:大陆内部为高原台地,起伏平缓,对气流不起阻碍作用,地形没有破坏气候的纬度变化,所以气候类呈南北对称分布。 (3)洋流:索马里洋流,实为寒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离岸流,呈寒流性质。 (4)?大气环流: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3.欧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特点:(1)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 (2)海洋性显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成因:(1)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36oN ~71oN,包括亚热带、温带、亚寒带。 B.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面临大西洋,使其与行星风带相配合,使其可面迎西风环流。 (2)大陆面积和轮廓:1000万平方千米。1/3是岛屿半岛。 A.面积不大,各地距海洋不远; B.南宽北窄,温带区域较大,寒带狭小;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图1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 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

况如图2所示: 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 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 1.1 吉林省 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大部分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79%。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 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越年生杂草不到13%。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吉林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 1.2 黑龙江

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 单位:万亩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图1 个省、市、自治区。其千公顷,分布在约2429863.8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云南、广西辽宁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82% 1 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吉林省1.1 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大部分农田地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千公顷,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势平坦,,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58.47%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为9.79%面积的。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种。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22种,单子叶杂草有286种,双子叶杂草主要杂草%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60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越年生杂年生杂草约占27(吉林地区旱田%。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13草不到2008.2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黑龙江1.2 2 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世界主要城市气候类型 欧洲

——欧洲—— 北欧 Northern Europe: 奥斯陆 Oslo(温带海洋性气候)、卑尔根 Bergen(温带海洋性气候)、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温带海洋性气候)、哥本哈根 Copenhagen(温带海洋性气候)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哥德堡 Goteborg(温带海洋性气候) 赫尔辛基 Helsinki(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坦佩雷 Tampere(温带大陆性气候) 俄罗斯 Russia: 莫斯科 Moscow(温带大陆性气候)、喀山 Kazan(温带大陆性气候)、叶卡捷琳堡 Jekaterinburg (温带大陆性气候)、圣彼得堡 St. Petersburg(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索契 Sochi(地中海气候)、海参崴 Vladivostok(温带季风气候)、摩尔曼斯克 Murmansk(极地气候) 东欧 Eastern Europe: 塔林 Tallinn(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里加 Rig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维尔纽斯 Vilnius (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斯克 Minsk(温带大陆性气候) 基辅 Kiev(温带大陆性气候)、敖德萨 Odess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塞瓦斯托波尔 Sevastopol(地中海气候) 中欧 Central Europe: 华沙 Warsaw(温带大陆性气候)、布拉格 Prague(温带大陆性气候)、布达佩斯 Budapest(温带大陆性气候)、维也纳 Vienna(温带大陆性气候) 柏林 Berlin(温带大陆性气候)、汉堡 Hamburg(温带海洋性气候)、慕尼黑 Munich(温带大陆性气候)、法兰克福 Frankfurt(温带大陆性气候)、科隆 Cologne(温带海洋性气候)日内瓦 Geneva(温带海洋性气候)、苏黎世 Zurich(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欧 Western Europe: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温带海洋性气候)、布鲁塞尔 Brussels(温带海洋性气候) 巴黎 Paris(温带海洋性气候)、里昂 Lyons(温带海洋性气候)、马赛 Marseilles(地中海气候)、戛纳 Cannes(地中海气候) 伦敦 London(温带海洋性气候)、曼彻斯特 Manchester(温带海洋性气候)、格拉斯哥 Glasgow (温带海洋性气候)、都柏林 Dublin(温带海洋性气候) 伊比利亚半岛 Iberia: 马德里 Madrid(温带大陆性气候)、毕尔巴鄂 Bilbao(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塞罗那 Barcelona (地中海气候)、巴伦西亚 Valencia(地中海气候)、塞维利亚 Sevilla(地中海气候) 里斯本 Lisbon(地中海气候)、波尔图 Porto(温带海洋性气候) 意大利 Italy: 罗马 Rome(地中海气候)、米兰 Milan(地中海气候)、威尼斯 Venice(地中海气候)、佛罗伦萨 Florence(地中海气候)、巴勒莫 Palermo(地中海气候) 巴尔干半岛 Balkan: 萨格勒布 Zagreb(温带大陆性气候)、斯普利特 Split(地中海气候)、贝尔格莱德 Belgrade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拉那 Tirana(地中海气候)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温带大陆性气候)、康斯坦察 Constanta(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索非亚 Sofia(温带大陆性气候)、瓦尔纳 Varna(地中海气候) 雅典 Athens(地中海气候)、伊拉克利翁 Iraklion(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速记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1)地带性分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带性规律。 如下图所示: (2)非地带性分布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 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查查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你有什么发现? 下面,让我们结合图1-3-8,来认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一、认识教科书图1-3-8中的两个城市 伦敦,英国的首都,是继莫斯科之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位于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的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泰晤士河的出海口88公里。 图1 伦敦 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小,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空气湿润,偶尔下雨,且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来说,6月份气候就逐渐好转,天空晴朗,阳光温和;7、8月进入真正的夏天,艳阳高照,但温度在20℃左右,白昼特别长。9、10月份秋高气爽,11月下旬慢慢进入冬天,12月到来年的2、3月气温在10℃以下,但下雪的机会也并不多。4、5月回暖,但还是保持在15℃左右的低温。平均气温1月为4.5℃,7月为18℃,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 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是欧洲的第一大城市,位于北纬55°~56°,东经37°~38°之间,地处俄罗斯平原中部,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两河间的中俄罗斯高地。

图2 莫斯科 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反常气象十分频繁。12月会开始漫长的冰雪消融期,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至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平均每年气温在0℃以下的天数为103天。而在夏天,气温可能陡降,阴雨连绵。7月平均气温18.1℃(最高37℃),总计全年天气晴朗时间156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90~240毫米,降水高峰期为八至十月,降水量最少的是二至四月。冬季多刮西风、西南风和南风。自五月开始西北风和北风较为频繁。 二、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成因 为什么伦敦和莫斯科会有如此迥异的气候条件?这是由它们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首先,海洋的成分(水)和陆地的成分(泥土)的比热容不同,水的比热容约4.2×103J/(k g·℃),而沙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 g·℃),干泥土的比热容为0.84×103J/(k g·℃)。 水体的比热较大,夏季升温时,水体能吸收更多热量,冬季降温时能放出更多热量,这些热量的吸放并不会致使温度发生过于剧烈的变化,由此显得对热量变化不敏感,因此靠近海洋的区域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它的一个特点是温差较小。而陆地的比热较小,在夏季升温或夏季降温时,对热量的吸放会导致自身温度变化较大,由此对热量变化相对敏感。因此在内陆地区,或者说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无法影响到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陆性气候,其特点之一是温差较大。 其次,气体的压强跟温度有关系,温差的不同会导致气压差的不同,从而影响气流和降雨。在大陆性气候区域,由于温差大,导致气压差也大。大陆上冬

玉米田杂草防控方案

玉米田杂草防控方案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稗草、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和反枝苋、鸭跖草、田旋花等阔叶类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控,根据玉米轮作模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农业措施。及时清除田边、路旁的杂草,防止杂草侵入农田。结合采取小麦(油菜)秸秆覆盖、薄膜覆盖、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大豆、花生等)等措施,减少伴生杂草发生。强化肥水管理,提高玉米对杂草的竞争力。物理措施。在玉米苗期和中期,结合施肥,采取机械中耕培土,防除行间杂草。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玉米田杂草因地域、播种季节和轮作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莠去津属于长残留除草剂,玉米田施药量应控制在有效成分38克/亩以下;使用过莠去津的玉米田,要谨慎选择下茬作物,以防产生药害。 春玉米种植区。北方玉米种植区采用一年一熟种植模式,在播种季节土壤墒情较好的玉米田,杂草防控采用“封杀结合”策略;在土壤墒情差、降雨少、沙性土壤的玉米田,杂草防控采用茎叶处理“一杀一补”策略。玉米播后苗前,选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莠去津(特丁津、氰草津、嗪草酮) 2,4-滴异辛酯桶混或者乙莠滴辛酯合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玉米3-5叶期,杂草2-6叶期,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莠去津、2,4-滴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以稗、藜、蓼、苋、苘麻、龙葵等为主玉米田,选用硝磺草酮莠去津桶混进行茎叶喷雾处理;以狗尾草、野黍、野稷、马唐等为主玉米田,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莠去津桶混进行茎叶喷雾处理;以打碗花、鸭跖草、苣荬菜、刺儿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玉米田,选用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萝藦为害重的地块,需在播种前喷施草甘膦防除。 夏玉米种植区。黄淮海、南方玉米种植区,采用一年二熟种植模式,玉米在小麦(油菜)收获后贴茬免耕种植,杂草防控采用“盖杀结合”或“封杀结合”策略。小麦(油菜)收获后,采取秸秆田间粉碎覆盖,免耕播种夏玉米,在玉米3-5叶期,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苯唑草酮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无秸秆覆盖的田块播后苗前,选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莠去津(氰草津、特丁津)桶混或者乙莠合剂、丁莠合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玉米3-5叶期,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苯唑草酮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陆地海洋天气气候

陆地、海洋、天气、气候 一、单选题: 1、右图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B.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2、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有大面积的森林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D、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3、世界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约为()。 A、3:7 B、6:4 C、4:6 D、7:3 4、形状似“S”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西亚的石油用油轮运往中国,走最近航线,需要经过下列海峡中的()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6、南极洲有世界“寒极”之称,其酷寒的主要原因是() ①跨经度最广②地处高纬度③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中东波斯湾地区素有“石油宝库”之称, 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地区, 阅读右图,回答7——8题 7、波斯湾石油输出路线a所经过的大洋①②分别 是() A、太平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北冰洋 D、北冰洋、太平洋 8、波斯湾石油输出路线b、c所到达的大洲③④分别 是() A、北美洲、欧洲 B、欧洲、亚洲 C、亚洲、非洲 D、非洲、大洋洲 9、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南极洲、北冰洋 B、大洋洲、北冰洋 C、欧洲、北冰洋 D、大洋洲、印度洋 10、雷州半岛的特点是()。 A、一面临海 B、两面临海 C、三面临海 D、四面临海 11、下列哪个洲的主体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地跨寒带、温带、热带且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北美洲 B、亚洲、非洲 C、北美洲、欧洲 D、北美洲 13、澳大利亚在下列哪个板块()。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4、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一、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二、气候类型比较

气候专题习题训练 【气候成因】 1、图1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 。图2示意四地气温年 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2)图2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3.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4.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 .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 .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 .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5~6题。 5.导致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土壤 D .降水 6.导致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降水 7.图9是世界某岛屿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比较P 、Q 两地降水的异同点,并分析成因(7分) (2)该岛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该特点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分) 8.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候类型:甲为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丙为______________。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不同,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方面作简要分析。 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 ° 6° 80° 82° 河流 P Q 图9

各省玉米田杂草种类

截止2008年,中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 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 1.1河北省 河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713.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 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 1.1.1 河北省种植结构 河北夏播面积保持80%左右,可灌溉区面积也在80%以上,冀中南平原夏播玉米区,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占总播种面积的70%;冀东平原和太行丘陵山区夏播区,热量资源相对短缺,约占总面积的10%;春播玉米区,生态、生产类型多样,约占总面积的20%。河北省约70% 的玉米用于饲料加工和养殖,约29%用于工业加工。 (河北省玉米生产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研究,张文英,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113-115) 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田杂草群落主要由马唐、稗草、黎、反枝苋、牛筋草等杂草组成。在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作用下,近年来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东北春玉米区鸭跖草、芭英菜、问荆等杂草的危害程度不断上升,逐步演变为田间主要杂草,而华北夏玉米区难除杂草铁苋菜、苘麻在田间的优势度显着提高。 河北省玉米田杂草有136种(含变种),隶属于34科、97属,其中优势杂草有马唐、反枝苋、稗、马齿苋、藜、狗尾草、铁苋菜、刺儿菜、田旋花等9种,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区域性优势杂草10种:牛筋草、鸭跖草、灰绿藜、打碗花、苦荬菜、苣荬菜、芦苇、蒺藜、野稷、碎米莎草。常见杂草有21种,一般杂草有96种。张家口地区主要形成反枝苋十狗尾草+灰绿藜+藜为主的杂草群落,承德地区为马唐+稗+反枝苋十藜,唐山一秦皇岛地区为马唐+马齿苋+鸭跖草十稗+反枝苋,石家庄地区为马唐+牛筋草+铁苋菜+马齿苋。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