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浅析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设计中的东方印象

摘要:本文以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术院校象山校区为例,从选址与布局、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处理、造园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精髓与韵味。旨在学习如何关注建筑的地方风格与文化根源,如何在当代建筑中继承和体现东方传统建筑的精髓。

关键词: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自然环境、传统、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围合、借景、步移景异、建筑造型

1引言

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可谓是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

筑。漫步其间,让人感受到一种传统江

南水乡的意境。白墙、青砖、小青瓦、

茅草、竹子这些传统建筑与景观元素在

象山校区里重复出现。王澍先生在中国

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成功地把中国

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与审美带

入当代建筑。也体现了他从视觉审美的

角度对中国传统工艺和民间智慧的欣赏。图一中国美院学院校牌

2选址与布局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是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于是,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在今天的范式。

校园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建筑

和自然景观各占一半。建筑不再突显,

而是让位于境界和气象,得到得山水之

照应和领引。校园中心是郁郁葱葱的象

山,山脚下是一弯流水,30余座建筑像

书法笔触一样顺着水势围绕象山一气呵

成,平静的沉浸在平缓的山水之间,这

一群建筑就像守护的星座,一张一弛一

松一紧之间便勾勒出象山。整体的自然

错动与内院的几何严谨形成了动静之间

的生趣转换,不规则总图构成一种空间

的运动关系。象山脚下原是一片平坦的

稻田,王澍先生在平地起坡,然后建筑

就遵循中国传统风水和习惯顺着坡就势

而建。校园内的场地被改造得就像中国

江南丘陵地貌,此起彼伏,站在象山脚图二总平面图

下左右望望,感觉景外有景,难以穷尽。有如一幅中国传统的手卷画,不能一目了然,只有慢慢展开才可窥见全貌。正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3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

图三中国画用水墨写意,一黑一白,是其色彩的基调。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大面积的白墙黑瓦,尽显中国画意蕴。国画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黑是生命力的具象流动,白之虚象容纳宇宙万物万境,两者交相辉映,形成一起一伏的奔腾之势,从而使静态的画面有节奏地律动。建筑就在这律动之中既具有了诗的意境,又具有了音乐般的气质,映现出中国画的意境和品格。校园整体色调高级素雅。

象山校区在建筑材料上另辟蹊径。传统中国一直运用土、木这类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今日完全可以被循环使用。王澍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来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瓦片旧砖头,变废为宝。用上旧的瓦,旧的砖,建筑自生成一天起便有了上百年历史了。从这些“脏建筑”中可见文化的沉淀和时间的积累。这样的建筑不仅生态环保,还能效控制造价,是一种基于中国本土的可持续性的建造。

南方建筑中常见的砖,瓦,泥,竹,木,檐让美院校园充满了江南意蕴,灵气十足。这些材料的质感和色彩还能完全融入自然。建筑基座平台的地面用的露石混凝土。就像乡村水泥路,走得久了,掉皮、混凝土中的石子都露了出来,密集而均匀。隐含着房子与时间的关系,体现出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迷恋。

利用这些有记忆的朴素材料,王澍在中国美院的设计中探索了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探索了如何将民间的传统建造工艺同简单纯朴的现代主义构造方式相结合。试图用手工的建造方式来抵制现代技术导致的生活世界的异化、人的异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的无根状态。

校园里很多做法出自施工管理人员和工匠的智慧。王澍为了模仿没有设计的介入之下的民间建筑生成方式,他让房子不完全由设计决定,设计师只是控制样式与风格,工匠才拥有手工的建造语言——这是民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建筑随着手工的建造过程呈现出随机的、偶然的结果。在这种营造方式

下形成了自发生长的秩序和肌理,细节处尽显心意,呈现出混杂的和谐。

4设计生活

在世界上不

同的地方,黑瓦,

石墙,长草。木凳,

花坛,自行车这些

生活上的琐碎细

节更能体现文化

之间的差别,更能

体现自身文化的

内涵与特征,赋予

建筑乡土的气质。图四

5空间处理

图五

象山校区的建筑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布局。四合,或三合,或缺一角,偏移扭转,随性布置。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于模仿,所有的合院建筑并不都是封闭的。有的合院在面向象山的一面完全敞开,怀抱青葱的景色。在图书馆这个院落有一个缺口,王澍在这个缺口的地方种植了一棵树,期待着树茂密了,学生们会在树下看书玩耍。

在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原则下产生了檐下、洞内、飞道、屋顶下沉院落、屋顶平台、树下等多种多样的富于层次的教学交流空间。学生在建筑和自然之间穿梭,在实与虚之间流走,体验心灵的自由。

图六在每一个合院中,王树都利用石头基座营造出地势落差,设计了很多下沉的庭院,这些庭院来自传统天井的意象。院落中,遍植茂林修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体现了东方建筑所特有的空间观念。

6中国传统造园手法

6.1步移景异

图七

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展开,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景色。将自然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纳入开放的景观体系之中。象山校区中有许许多多的廊道,曲曲折折,看似无规则,但却是应“自然”二字,而且这种曲折变化,均与观景有关,妙在其中。

6.2巧于因借隔而不塞

图八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常用手法。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通过“借景”这种艺术手法,可以丰富空间环境、突破空间局限、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它是把建筑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建筑空间隔而不塞,不可分割地相互渗透。路线的布置也使人感觉到从幽然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对比,这都是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借鉴。

6.3师法自然

图九

王澍说“面对山水,建筑是不重要的”。象山校区始终体现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的态度。景观设汁中的建筑,已逐渐趋向抽象化、隐喻化,即使看不到正常意义上的建筑物,但却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类似的建筑空间感的存在。建筑其实也和树木一样,自然得体,朴素简约、随形就势、顺着水池自由自在地布置,与山势起伏呼应,与景观浑然一体。

总体而言,象山校区在继承园林成中国传统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偏重于整体构图,也分区设景,但各景之间流动性更强,界线更模糊;校园形态上偏于规整,亦融合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景色重整体,有气势,简洁大方。

6.4抽象和写意

图十

象山校区的设计重视抽象和写意。尤其类似日本的枯山水,专注于永恒。仅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而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和水体。象山校区中的植物都是精心裁剪的,形态更为纯净,意境更加空灵,更加注重对林木尺度的抽象与造型的抽象。

6.5留白

图十一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就在是空无中缔造出来的。象山校区的设计折射出这样的一种中国的独特哲学思想。

它处处充满象征的涵义,感情丰沛而又含蓄内敛,像中国画里大面积的留白,言未尽而意已至。这种“空间空白”的处理使景园具有丰富的暗示性和启发性,从而为观者想象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观者有不同的联想,用空白和残缺的部分来实现完整的表达。体现了以虚写实的美学追求和高超的艺术感染力。正所谓:“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

7造型

图十二

王澍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他发明了一种“大屋顶”。简洁大方又蕴含传统屋顶样式的继承。是传统建筑符号的再创作。在一个建筑中(见上图第三张),又利用传统灰色瓦片搭建的屋檐这一语言,层层叠加上去,给出了屋檐全新的使用方式。

尽管王澍在建筑造型上有所考究和创造,却秉持一种非造型性的审美。建筑的造型不是要表述的重点,建筑造型始终让位于场所精神,让位于人的感受,让位于环境。

8结语

这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校园,一个朴素而深沉的作品。象山校区的设计与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有着深层的传承关系。

在白墙、灰瓦、绿树、蓝天之间,包含一种理想的失眠,包含一种活跃的灵感,艺术的学子们在这里更好地生活,自由地创作。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一个个图像,一个个片段,它们不能完全被言语所表达;因为对于使用者所能感受到的,语言显得过于准确和狭义。于是我幡然醒悟,象山校区所表现的并非一个建筑,而是一种印象。一种寄情于江南山水,类似于中国水墨的东方印象。

参考文献:

[1]《穿越曲径迷园-解读王澍》时代建筑2002(5) 李翔宁.

[2]《造园记》.建筑师1999(2) 王澍.

[3]《设计的开始》建筑师1998(12)王澍.

[4]《“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建筑师1998(10)

朱涛.

[5]《八间不能住的房子》.建筑师,1999(4)王澍.

[6]《园冶》计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