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场地设计论文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摘要:本文选取了自己很感兴趣的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术院校象山校区作为场地设计课作业的调研分析对象,主要想分析一下建筑与场地的矛盾与统一,深入了解一下新乡土主义建筑的特质,从布局、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处理、造园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精髓与韵味,旨在学习如何关注建筑的地方风格与文化根源,如何在当代建筑中继承和体现东方传统建筑的精髓。

关键词: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自然环境、传统、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围合、借景、步移景异、建筑造型

引言:

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照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图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区

1、宏观规划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是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于是,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在今天的范式。校园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建筑和自然景观各占一半。建筑不再突显,而是让位于境界和气象,得到得山水之照应和领引。校园中心是郁郁葱葱的象山,山脚下是一弯流水,30余座建筑像书法笔触一样顺着水势围绕象山一气呵成,平静的沉浸在平缓的山水之间,这一群建筑就像守护的星座,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之间便勾勒出象山。整体的自然错动与内院的几何严谨形成了动静之间的生趣转换,不规则总图构成一种空间的运动关系。”

图2 总平面图

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于是,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在今天的范式。

2 两期建设

象山校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在山北,二期在山南。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校区更像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象山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隐含着再造东方建筑学的宏愿,也着意于建构园林城市、建筑的范本。

2.1象山一期,造园

图3 一期总平面图

2.1.1空间特质——疏朗的性格。

北区为完全新建,大开大合,大气与幽静的统一。以“回”字形院房作为北区的母题,或四合,或三合,或缺一角,偏移扭转,随性布置,好像盘中玉珠坠地,未经规矩,便入地生根,长成房子。其间点缀了梳齿形的教学楼,并在用地的北侧用“一”字形横向展开的画廊限定边界。最后,一座细瘦的玻璃塔在校园西边建筑序列的尽端占领制高点,统摄全局。

图4 从行政和艺术工作室俯瞰一期图5 一期构想草图从最东边的图书馆开始,向西漫步,人慢慢地融入了这个大园子,不断被新的发现吸引,越来越沉迷其中。站在山脚下向北能看到一座巨大的白房子和退在远处一面斑驳的虎皮石墙。白房子是图书馆,单面内坡瓦顶,四水归堂的形制;南墙上挑出层层密檐瓦作,黛墙灰瓦,江南民居的样子,只是尺度大了几倍。河边有一条柏油小路向校园纵深延展,沿着路往北走,随着山体逐渐后退,再顺势左转,便到了象山北面,景色一览无遗。回想起来,当时眼中处局外时,感觉似乎一目了然:房子道路、物景,大小、远近,尚可辨识,然而中国园林的秘密,正在于以无形塑造形式、用虚空度量空间,身处于建筑之中,站在了那个空间转承的位置,看见了未曾意识到的景色,才体味出游园的乐趣来。

图6青砖墁地

十几栋建筑外形简单,内里丰富。图书馆居外,其体量由一“L”形体块与“回”字院搭接构成,两个体块扭结的地方,挤出一块楔形区域,被就势挖深成

沉院,一半青砖墁地,一半栽植翠竹,四面玻璃幕墙内是艺术书店与咖啡茶座。坐在室内看竹林摇曳,有恍惚出世的感觉。

2.1.2场地景观组织

站在院子里抬头,所见的只有一片高远的天空。顺着踏步拾级而上,随着视野的扩大,目光被地平线上由远及近、交错排布的几栋白房子吸引。这四栋白房子是按院系、专业不同分设的教学楼,平面布局都采用“回”字形结构,区别在于各楼开合程度不一,轴线朝向略有偏转。白房子被建筑在石下另有两栋建筑,一为体育馆,一为教学楼,它们呈三足鼎立之势围合出一块操场,通过这个巨大的院子,用空间的停顿为北区的建筑和弦画上了休止符。

图7

2.2象山二期,造城

南区为老建筑改造部分,植被极好,大树参天,隐有古意。王澍在北区实现了“造园”的文人理想之后,在山南有限的场地内开始了他“造城”的宏大实践。如果说北区作为校园公共性区域,在设计的控制下表现出一种疏朗、大气的气质,并且可以用秩序、流线等主流评判概念加以辨析的话,那么,在眼前这一片形式的狂欢中,我隐约看到的是建筑师试图通过将传统小镇中那种“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所蕴含的生动活力预先注入建筑形式,进而实现复制其鲜活生活场景的野心。二期由十座大型建筑和两座小型建筑组成,包括宿舍楼、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实验加工中心、美术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

2.2.1建筑色彩与物料

房子的外墙是纯粹的白色粉刷,院内的外廊用整片的原色木板作围护界面,呈现

一种“皮与瓤”式的结构关系,“4层高的杉木板材原色立面三面围合着象山的三合院落,关闭时具有令人震撼的单纯性,打开时具有轻快的多样性”,在这种单纯的背景前,人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院外的象山,房屋的轮廓成为尺度巨大的景框,建筑本身消隐了,却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象山校区在建筑材料上另辟蹊径。整个校区的建筑只使用四种建材的原色:青瓦、钢筋、水泥、原木(竹),体现了一种不同的中国建筑营造观,让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

图8、图9 原木围合的三合教学楼

2.2.2建筑空间布局

在这组建筑的形式塑造上,王澍一改在一期时惜墨如金的克制态度,转而进入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自由挥洒境界。一方面,在结构层面,借助混凝土的可塑性,通过使用大跨结构、悬挑以及支模现浇这样的技术手段,构建了单纯完整、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大空间,以及扭转倾斜瞠挑战常人认知习惯的小房间;另一方面,他又冒着后现代主义浑水的危险,用瓦片墙、漏窗、井字窗格花纹、瓦檐为冰冷的结构赋予了和善可亲的表情。

“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下雨之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王澍在做瓦檐的时候,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场景。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图10、11瓦檐的设计

结合对传统城镇生活的切身体验,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种辩证法的指导下,可以更好的理解象山二期复杂有机的外部形态。这种古镇,以人的尺度作为构建的起点:窄巷、敞院、码头、廊桥等元素,在空间上并列,于感受中叠加,营造出了宜人的生活环境。

图12 垂直向度——玻璃塔

学校西边尽头处一幢细瘦的玻璃塔是整个校园水平秩序里唯一垂直的向度。与中国元代寺庙的“塔院”形制类似,这栋使用功能是办公室与艺术家工作室的写字楼位于建筑群的后部,并且以制高点的身份成为校园里观念上的中心。周围青山绿水,白鹭满山。

2.2.3建筑造型意象

建筑师从“物尽其用”的朴素愿望出发,通过对传统建筑符号的“借用”、“错用”,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建筑形象,此时,如果我们能把目光从建筑上移开,转向关注实体间的“无”,就会意识到,以建筑为手段,他已经悄然完成了更大尺度上的建构——一座城市!王澍说:“迷宫的形式就是城市百科的唯一内容”,

中国美院教师李凯生对此的理解是“城市是集聚着事物的迷宫,在这座迷宫里,事对物(存在者)进行分类。”,五味杂陈的建筑、漫无章法的摆布,正是建筑师践行自己城市理想的方式。校园生活具有内向性与自足性,这为移植传统城镇的结构提供了可能。他将轴线与轴线交错,使体块与体块并置,造成许多模糊暖昧的空间,期待以之为背景展开的人的活动将其填满,为其定义,实现“事”对“物”的分类。瓦墙、折线屋顶、尺度巨大的竖向隔栅、从立面上长出来的亭台、悬在空中的街道,这些熟悉的建筑元素经过变形、移位、重组,构成了陌生的建筑形象。

图13、14关于“城市迷宫”的意象

中国传统古镇,除了具有考古学价值外,还对工业——信息时代中的城市生活构成批判。与现代城市不同,传统古镇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积淀,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缓慢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在共同中建构区分”和“在事物不同中识别相关”这两种反向的运动持续着,对城市产生着影响,表现为“那些生长出来的历史城市总是能同时具备高度整体性和多样性差异”,形成了关联着场地的江南村落,与四周转塘镇混乱的建成区有一种隐约相似,但二者实则暗含着存在秩序的根本分野。校园把对城镇“相似的差异”构建于区域中,领引着一种城镇势态的转变,使区域中心向象山表征的山水格局转变。山水气势被新的结构群聚组接,如微风下的水波传递到四周,承接转化开去。——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迷宫了。

象山二期有两栋平面呈“弓”字形的建筑,分别位于南区建筑序列的端头与中部的2号、11号教学楼。这两栋建筑,依靠框架柱支撑,悬浮在基地上方,底板与屋顶随性俯仰曲折。建筑下面用毛石砌筑了厚墙,造成厚重台基的效果,

通过蒙太奇的手法,使建筑看上去像是因来自地下未知的巨大力量而扭曲变形似的。建筑外悬挂着两条栈道,缠绕盘旋,将分布在各层各点的几处敞院连缀了起来。栈道自由的形态, 使人对其剖面的复杂程度有了初步的领会。王澍对城市是如此的着迷,以至于他在以建筑群模拟城市的实践之中,还夹带了以建筑模拟城市的尝试。立面上密布着矩形的窗洞,它们跳跃的节奏,让我回想起曾经在重庆长江边遥望对岸的体验,那种夜幕下万家灯火、闪烁明灭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图15 11号教学楼立面

从远处望去,令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要属这独具匠心的立面设计,墙上的植物让这座建筑融入象山,丰富的墙面细节,多变的窗格充分显示了设计的的创意。

图16围墙 图17 路面

而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好像是加强了建筑的呼吸。路面,围墙都是采用青砖铺设。整个设计从细节上应证整校区的设计风格与环保的理念,值得大为称赞。

3 关于借鉴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总结

王澍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总体而言,象山校区在继承园林成中国传统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偏重于整体构图,也分区设景,但各景之间流动性更强,界线更模糊;校园形态上偏于规整,亦融合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景色重整体,有气势,简洁大方。

3.1步移景异

图18、19、20 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展开,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景色。象山校区中有许许多多的廊道,曲曲折折,看似无规则,但却是应“自然”二字,而且这种曲折变化,均与观景有关。

3.2巧于因借,隔而不塞

图18从15号教学楼入口看14号教学楼 图19 从17号楼北望看见层叠的教学楼和象山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常用手法。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通过“借景”这种艺术手法,可以丰富空间环境、突破空间局限、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它是把建筑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建筑空间隔而不塞,不可分割地相互渗透。路线的布置也使人感觉到从幽然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对比,这都是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借鉴。

3.3师法自然

图20 依水而设的建筑

王澍说“面对山水,建筑是不重要的”。象山校区始终体现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的态度。景观设汁中的建筑,已逐渐趋向抽象化、隐喻化,即使看不到正常意义上的建筑物,但却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类似的建筑空间感的存在。建筑其实也和树木一样,自然得体,朴素简约、随形就势、顺着水池自由自在地布置,与山势起伏呼应,与景观浑然一体。

3.4抽象和写意

图21 枯山水般的抽象

象山校区的设计重视抽象和写意。尤其类似日本的枯山水,专注于永恒。仅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而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和水体。象山校区中的植物都是精心裁剪的,形态更为纯净,意境更加空灵,更加注重对林木尺度的抽象与造型的抽象。

3.5留白

图22 15号教学楼空旷留白衬托出灯光的静谧图23 15号教学楼西侧院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就在是空无中缔造出来的。象山校区的设计折射出这样的一种中国的独特哲学思想。

它处处充满象征的涵义,感情丰沛而又含蓄内敛,像中国画里大面积的留白,言未尽而意已至。这种“空间空白”的处理使景园具有丰富的暗示性和启发性,从而为观者想象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观者有不同的联想,用空白和残缺的部分来实现完整的表达。体现了以虚写实的美学追求和高超的艺术感染力。正所谓:“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

结语:

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的大规模拆毁重建现象,一些历史的遗物本来可能被当做垃圾对待,但在这里却的到了循环利用,王澍的设计理念也同样有效控制了造价,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性的建造传统。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收集到象山,这些可能被作为垃圾抛弃的东西在这里被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了造价,这体现了一种不同的中国建筑营造观。当工程临近尾声,环境开始成型。山边原

有的溪流、土坝、鱼塘均被原状保留,只做简单修整。清淤产生的泥土用于建筑边的人工覆土,溪塘边的芦苇被复种,越来越多的周边居民进来散步游览。在转塘这座已经完全瓦解的城市近郊城镇中,新校园重建起一个具有归属感的中心场所,接续了地方建造传统。从每座建筑之中或之间望去,象山已脱胎换骨。某种意义上,新校园竣工之日,才是象山这座山的诞生之时。

所以,建筑师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5000个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象山校园可以作为这句深奥箴言的现实印证:从象山这矛盾的原点,衍生出建筑的诉求以“回”字形房屋为一,于是生出院子;院房与院房之间,院房与山水之间,再进而生发出路、井、廊、坡、桥等种种形式,以及行、止、俯、仰、观等不同行为。不同的人,因目的、心绪不同,将以上各种环境元素与行为方式排列组合,形成自己独有的观览经验,这种因人而异的感受,将是何其丰富繁多、异彩纷呈。这一山、一水、一群建筑的校园,不就是一个世界吗?

王澍的美院只是我们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的的整个过程中的一小步,远远没有到终点。王澍本人也说过“这座校园的设计不仅关乎建筑本身,更是开始了对当下中国建筑设计与建造方式深思熟虑的一种转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他的建筑中许多元素的运用还很不够成熟,比如图书馆立面上瓦片屋檐与巨大的建筑体量相比过于单薄,显得生硬,而且过于符号化形式化,缺少对传统建筑本质的探讨。床格的图案运用在建筑立面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感觉成了笨重的视线遮挡物,虽然在室内形成了一定的光影效果但也显得生涩和过于形式化。也许因为本人未亲临过现场,仅凭图片来看,其所谓的许多传统手法的运用,也显得抽象化,但也正如设计者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即便它是新的,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这条路要想走到头,还需要做很多的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凯生.转象的建筑.《时代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04.P107-109

[2]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1.P131-132

[3]周榕.建筑师的两种言说.《时代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01.P97

[4]王澍.那一天.《时代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04.P102-105

[5]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转塘校园设计,《世界建筑》.北京世界建筑杂志社.2005.08.P104.

[6] 李翔宁.《穿越曲径迷园-解读王澍》时代建筑2002.(5)

[7] 王澍.《造园记》.建筑师 1999(2)

[8] 朱涛.《“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建筑师1998(10)

[9] 王澍.《八间不能住的房子》.建筑师,1999(4)

[10] 计成《园冶》

“活着”的建筑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水岸山居

当2012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余温未散之时,王澍的又一件作品已经悄然伫立在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内。在保护自然传统、保留文化多样的课题上,永远孜孜不倦的王澍,此次将目光集中到了距今几千年的我国古老建筑材料——夯土上。当全世界都在热衷挖掘新奇的建筑形式,寻求新型建筑材料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愿意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思考建筑的本源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需求。建筑是一种载体,做有生命力的建筑,是解决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筑师王澍曾说过:对于“活”的传统,不能轻言放弃。留住材料上的时间,留住生命的痕迹,乡土建筑最玄妙的地方就在这里。 水岸山居位于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 是一处背山临水的建筑群,建筑主体全部 采用生土建造,并加入了类似村落的设计, 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夯土现代建筑 群。关于夯土建筑,根据历史记载早在 4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掌握了夯土技术, 这种传统的建造方法是将生土经过加固处 理,形成结构紧密,坚硬的夯土,进而层层 夯实,用作建筑。古代的宫殿,土楼等都是 采用夯土技术,事实证明,福建著名的裕昌 楼距今已经600多年了,却依旧坚固。与 混凝土住宅的保质期相比,夯土建筑如果 保存得好可以存在千年,这样对环境的影 响也就相应地减少了。 从树木和花草的掩映中,可以看到整 个建筑的全貌:曲折的空间,蜿蜒的长廊, 土黄色的夯土建筑墙体,以及以木结构支撑 的灰黑色屋顶和竹条饰面的建筑立面…… 回转的空间和大尺度的建筑构件显得古朴 而现代。这样如诗如画的建筑群,谁又能 想到它仅仅是用打地基时挖出的泥土建造 而成呢。同时,在整个建筑群中,还能看到 许多旧材料的运用,包括当地一些拆迁老 建筑时留下的废弃砖瓦,石块等。它们被 回收重新利用起来,以另一种形态重现在 新的建筑当中。虽然原来的房子不见了, 但原来的记忆和痕迹却到处都是。因此, 在建筑师看来,这不仅仅是对老建筑的保 护,而是让其以传统和文化载体的形式,继 续有“生气”的活着。 专辑072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实习作业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实习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就是一朵最美的奇院葩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坐落在转墉,背山临水,层林叠翠,弥漫着古朴、清新的田园气息。注重环境的意境营造和才卜态环境保护,采用中闰传统的“大合院”建筑形式,整山理水,漫游环路,布景错落有致,砌筑简单,明了,并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地把中国传统的空传统的诗意与审美代建筑。 这里既是美学的代表之作,城市美学的创意之传统文化和当代人将在这片土地仁携一个影响未来城市术殿堂。式,成功间概念、带入了当杭州城市又是杭州地。‘卞,国文精神必手创造出发展的艺它让油菜花香和山羊漫步的田园与浪漫气质的校园时空对接,既延续了古老的耕读文化,又激发了师生的艺术灵感;它将现代建筑语言与传统建筑材料奇妙对接,随意的联廊、窗户,大量的黑瓦、木窗.青砖,既颠覆了传统的设计章法,但又延续了建筑文脉。它用架空长廊对接象山的灵气,让艺术的想象如象山的白鹭翩翩起飞。象山校区的成功宛如一枚石子,必将激起建筑艺术的一池漪涟,可以发现,这里所有的建筑都不加修饰,只使用四种建材的原色:青瓦、钢筋、水泥、原木(竹)。有的楼像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置身其中,犹如身在古镇周庄;有的楼一面墙上有上百扇窗户,却错落排布,没有两扇是尺寸一样的,从任何一扇窗户看出去,都是一幅天然山水画。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与山水共存的本色。据称,象山校区的建设主旨就是“山水校园”。 象山校园的生成点是杭州的六合塔。六合塔有18个面,把这18个面连续排下来,正好就是中国常见的一个散点透视景观。再有就是屋顶,在象山校区的建筑中大量使用了瓦片,非常传统的瓦片,铺的方式当然是不传统的。我觉得,这是把传统的中国建筑和东方城市的那种平展舒缓,尽力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瓦的运用,就是和当地气候状况有关。我觉得在南方做这种坡顶,很适合当地气候,因为它是在多雨水的地区,坡屋顶是更合适的做法。现在都在回避坡屋顶,不太敢做,甚至不太喜欢做有坡度的房子,因为一用上坡顶,人们就会想到传统。 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5000个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校园的用地环绕一座名叫“象”的小山,山高约50米,两条从西侧大山流来的小河从山的南北两侧绕过,在象山东端合并,蜿蜒流入钱塘江。

理解象山校区的设计思想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理解象山校区的设计思想,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因此,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而与那些沉浸于超速营造中的中国主流建筑师不同,身居学院要职的王澍远离现实的喧嚣,一意于他的理想城市、建筑的营造。园林城市和园林建筑的营造一直是王澍梦寐以求的,而象山校区正好实现和满足了他多年来的夙愿。这是一个人的、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更为重要的是,象山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隐含着再造东方建筑学的宏愿,也着意于建构园林城市、建筑的范本。 所以说,建筑师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于是,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在今天的范式。 校园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建筑和自然景观各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 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 片平坦的水稻田。但王澍运用了传统园林建筑中 “平地起坡”技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了坡度, 这使整个校区如同画卷一般。 象山校区在建筑材料上另辟蹊径。周围青山 绿水,白鹭满山。整个校区的建筑只使用四种建 材的原色:青瓦、钢筋、水泥、原木(竹),体现 了一种不同的中国建筑营造观,让建筑充满了江 南的灵性。 传统中国一直运用土、木这类自然材料作为 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今日完全可以被循

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场地设计论文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摘要:本文选取了自己很感兴趣的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术院校象山校区作为场地设计课作业的调研分析对象,主要想分析一下建筑与场地的矛盾与统一,深入了解一下新乡土主义建筑的特质,从布局、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处理、造园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精髓与韵味,旨在学习如何关注建筑的地方风格与文化根源,如何在当代建筑中继承和体现东方传统建筑的精髓。 关键词: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自然环境、传统、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围合、借景、步移景异、建筑造型 引言: 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照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图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区

1、宏观规划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是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于是,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在今天的范式。校园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建筑和自然景观各占一半。建筑不再突显,而是让位于境界和气象,得到得山水之照应和领引。校园中心是郁郁葱葱的象山,山脚下是一弯流水,30余座建筑像书法笔触一样顺着水势围绕象山一气呵成,平静的沉浸在平缓的山水之间,这一群建筑就像守护的星座,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之间便勾勒出象山。整体的自然错动与内院的几何严谨形成了动静之间的生趣转换,不规则总图构成一种空间的运动关系。” 图2 总平面图

南方城市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2011.10.12—2011.10.20 二、考察地点: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南京 三、考察形式:专业考察 四、考察目的:了解现代建筑构造,设计风格、样式等。学习古代园林造景的手法,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辅助专业学习和设计。通过参观博物馆藏品、古代建筑室内外装饰因素,了解一些反映古代艺术设计思想的视觉设计成分的具体运用。学会以视觉为方式、以平面为元素分析古代设计作品的功能与形式。通过这些认识使学生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深,同进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写生实习我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认识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此次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关于建筑和视觉的知识,对建筑的结构、园林的造型和传统元素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杭州考察 中国美院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位于西湖湖畔绿树成荫的南山路上,学院没有围墙,置身偌大的校园里,可以发现中国式的水墨基调,两幢楼之间的廊桥会让人感受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同时又充满了现代气息。厅中的石鼓,墙上的透光格,廊边 的木窗棂,旋转楼 梯上的小圆亭,让 我们能充分感受 到设计者赋予它 们的意义。 结束了南山 老校区,接着去领 略象山新校区带 给我们另一种设 计的震撼。中国美 院新校区是一个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在象山校区,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旧瓦

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我认为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 西湖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 西湖之美,美 在其如诗如画的湖 光山色;美在湖山 与人文的自然相 融;更美在人们对 她的呵护及对其历 史文脉的传承。 西湖四周,绿 荫环抱,山色葱茏, 画桥烟柳,云树笼 纱。逶迤群山之间, 林泉秀美,溪涧幽深。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二、上海考察 上海外滩及步行街 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 一,也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 易和航运中心。出了世博园,我们 又去了外滩、博物馆、南京路步行 街,去体验真正的上海。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 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 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

浅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浅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功能与形式、文化孰轻孰重 一.引言: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去杭州建筑认知实习,有幸的和王澍及他的象山校区来个亲密的接触。以前总是在书本网络上了解他及他的作品,感觉他是个很有个性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式解构”的意味。对他也充满了崇拜之情,当大巴车进入美院的象山校区,她与南山校区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在这里你仿佛进入江南水墨画般的仙境,新奇的艺术造型,个性的立面和开窗形式,传统的乡土材料。此时的建筑很具有吸引力,大家都很急不可耐的下车,一睹她的真容。但通过几个小时的实地参观接触,我对他却没有了崇拜,反而有了种质疑——“功能”难道比“所谓的形式、文化”更重要吗?首先谈谈象山校区的建筑设计的独到优异之处吧 二.象山校区的设计的独到之处。 第一,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区,大到整体的布局经营,小到建筑的形式、材料,确实有很多对传统与本土营造方式的思考。这种对当代建筑界“忘本”现象的批评,并最终提出了结合本土与当代现实的具体实验方案,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第二,王澍在文章中常说,环境比建筑更重要。设计师对环境自然而然的改造,以及大量的种植和绿化,的确使校园富有生机和意趣。象山校区这种崇尚自然的独特环境,在众多大学校园中的确是不多见的。这不仅为美院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也打破了多年来几乎大 同小异的大学校园格局,使大家重新思考大学校园 的建设问题。 第三,建筑师重新认识本土营造观念,特别是挖 掘出了一些在当代仍显示着可用价值,甚至在当前 社会中显得十分先进的建筑理念。美院建筑利用传 统与本土的材料与观念,却又获得出其不意的新奇 感,

三.象山校区的不足之处 单纯为了立面效果,根本没有考虑人的真实感受。 从外立面看建筑的效果很不错,很有艺术气息,与我们见惯了的正常建筑截然不同,打破了多年来几乎大同小异的大学校园格局,使大家重新思考大学校园的建设问题。但他完全没有将人考虑进去,仿佛就在“玩弄”建筑,“玩弄”美院的在校师生。下面我就介绍几点我所看到的问题! 1.开窗问题 从外面看,建筑的窗户开得很“艺术”,很“个性”。(图1、2)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不该开窗地方开了一个窗户,最后又用帘幕遮上,废弃不用,而需要光线的地方却只有死墙一堵。 2.卫生间的问题 也许最匪夷所思的还是卫生间,卫生间应该是私密 的空间,可是这里许多卫生间的窗户都开向外面的过 道,一点都不避讳行人的目光,实在令人尴尬。 3.楼梯的问题 有的楼梯设计的过于狭小,只能走一个人,人员疏 散缓慢,而且采光明显不足,楼梯间几乎是黑的。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调研报告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调研报告 一、调研主题分析 本调研报告选取了自己比较熟悉的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调研分析对象,从布局、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处理、造园手法等方面入手,主要想分析一下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精髓与韵味,旨在学习如何关注建筑的地方风格与文化根源,如何在当代建筑中继承和体现东方传统建筑的精髓。 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在今天的范式。校区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建筑和自然景观各占一半。建筑不再突显,而是让位于境界和气象。校区中心是郁郁葱葱的象山,山脚下是一湾流水,30余座建筑像书法笔触一样顺着水势围绕象山一气呵成,平静的沉浸在平缓的山水之间,这一群建筑就像守护的星座,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之间便勾勒出象山。整体的自然错动与内院的几何严谨形成了动静之间的生趣转换,不规则总图构成一种空间的运动关系”王澍在象山校区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中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二、调研具体过程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转塘镇,周围是青山绿水。象山北侧是校园的一期工程,是由10座建筑与两座廊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面积约7万㎡,作为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图书馆与体育馆使用。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由10座大型建筑与两座小建筑组成,建筑面积近8万㎡,包括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实验加工中心、美术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 校区总体规划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总体布置从地势和环境特点出发,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分区明确,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变性、整体性。 整个校园建筑的结构形式选用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加砖砌填充墙体系,建筑师利用这种体系,大量使用回收旧砖瓦,并充分利用这里的手工建造方式,将这一地区特有的多种尺寸旧砖的混合砌筑传统和现代建造工艺结合,形成一种有效隔热的厚墙体系。选用一种环保的中空混凝土现浇厚板屋顶,和回收旧砖瓦的上人屋面做法结合,形成一种有效隔热的屋顶体系,这种厚墙与厚板的结合,在这个夏季炎热冬季阴冷的地区能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整个校园建筑和景观共使用多达700 万片回收旧砖瓦,节约了资源,也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生态观念。 象山校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在山北,二期在山南,呈点状分布。北区为完全新建,大开大合,大气与幽静统一。以“回”字形院房作为北区的母题,或四合,或三合,或缺一角,偏移扭转,随性布置。其间点缀了梳齿形的教学楼,并在用地的北侧用“一”字形横向展开的画廊限定边界。最后,一座细瘦的玻璃塔在校园西边建筑序列的尽端占领制高点,统摄全局。南区为老建筑改造部分,王澍在山南有限的场地开始了他“造城”的宏大实践。 建筑物料与色彩,“4层高的杉木板材原色立面三面围合着象山的三合院落,关闭时具有令人震撼的单纯性,打开时具有轻快的多样性”,四种建材原色:青瓦、钢筋、水泥、原木,体现一种不同的中国建筑营造观,

西湖实习报告

风景园林综合实习—杭州实习报告 年级:2009级专业:城市园林学号:0941403005 姓名:陆丹 一、实习目的 设计方面: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一的实习,使学生在基本熟悉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与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南方园林另一代表园林的造园艺术与手法进行理解和感悟,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使学生对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我国南方园林的造园立意、场地与环境、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艺术等有系统的了解和感悟和总结,以便将其自然地应用到将来的新园林设计的创意之中。 植栽方面:识别华东地区常用园林树木,掌握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了解不同类型园林绿地树木选择的特点和不同的应用形式;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园林树木在造景中如何体现地方特色,探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优缺点,提高设计实践中应用园林树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1、11月14日下午,赴太子湾公园进行学习,主要学习内容为太子湾植物种类及其应用、公共景观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布局,造景要素、树群、花镜进行分析。 2、11月15日考察西溪湿地,主要任务是认识西溪湿地的各种植物,初步了解旅游区(自然湿地)的空间规划,交通流线等要素;以及体验湿地的生态功能。 3、11月16日考察杭州植物园,认识华东地区的各种植物;将杭州的植物与苏州的植物的种类及应用形式进行对比。 4、11月17日上午考察西湖、西湖新天地,观看并分析西湖十景,了解对有古文化的中心城区该如何发展,以及古迹附近的现代景观应该如何来设计;下午去了钱江新城的市民中心,实地考察市民中心的景观设计,并结合付晓渝老师的介绍进行专业分析。 5、11月18日中国美院,了解中国美院的基本情况,建筑风格,空间格局,体会中国美院中的学术氛围,并加以思考。 三、实习总结 1、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 杭州太子湾公园是20世纪80-90年代西湖景区新建公园之一,它遵循在传承西湖风景园林艺术的同时有所发展的原则,延续花港观鱼公园所开创的中西合璧、以“中”为主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特色。公园位于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部,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部,背山面湖,仿佛置身密林之中,总体规划面积共80.03hm2,因与庄文、景献两太子有关,故名太子湾。经过20多年的时间沉淀,公园内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稳定、变化丰富的植物空间。经过实地的考察,我大概把其植物空间类型分为半开放型和覆盖型两种,开放型、完全封闭型和垂直型等植物空间不多。 本次太子湾实地考察,在老师的带领介绍后,我选择了公园内望山坪、逍遥坡、琵琶洲和珠帘壁东侧4个典型植物空间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简单地总结了植物空间数量特征,探讨植物空间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⑴望山坪空间 望山坪空间面积约11785m2,位于太子湾公园东北部。该空间由3个植物群落围合,南面山体衬托,营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半开放空间。 从公园主入口进入,第一个典型群落是乐昌含笑、日本樱花、桂花、无刺枸骨群落,上、中、下三层常绿植物盖度较高,能起到障景作用,也为在空间内停留的游人提供天然屏障。该群落主要体现日本樱花春季景观,群落结构设计时,上层乐昌含笑做日本樱花的背景,同时添加少量落叶植物,如白玉兰,使群落统一中富有变化。 群落二是西侧的日本樱花、红花檵木、郁金香群落。此群落的垂直面是望山坪空间的主

中国美术学院考察报告doc

中国美术学院考察报告 篇一:杭州考察报告 齐鲁工业大学 研究生实习报告 院系名称艺术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XX年6月17日——6月21 艺术考察实习报告 考察时间:XX年6月17日————6月21日 考察地点:杭州 考察路线:良渚文化村—西溪湿地—中国美术学院—宋城—南宋御街考察目的:研究建筑的外观与结构,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研究古代街区群落,感受古建筑的魅力。研究景观园林设计特色与创新,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和理论上的认识以及山水印象,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增加了园林景观的知识,及人文知识。以下是结合本专业,认为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描述。其中最喜欢南宋御街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西溪湿地。南宋御街XX年,杭州市政府找上王澍,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

败。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这条承载了很多杭州人回忆的老街,成为了杭州老百姓的一块心病。从XX年开始,各方就已经围绕着怎么改造这条街道展开了讨论和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理想的方案。最初,王澍并不想接下这个项目,“触及的利益太复杂。” 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王澍了解政府的心情:“我知道你们很急,希望我们马上就做设计。可能7月份开始做设计,年底就动工,这是中国的政府项目一贯的作风。”本以为这六条苛刻的条件提出来,对方就知难而退了,可出乎他的预料,政府竟然全部答应了。 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了方案: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 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项目地点:杭州,转塘镇,象山,中国 用地面积:约400亩 建筑面积:约150000平方米 设计范围: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设计时间:2001.4-2002.9;2004.6-2006.6 施工时间:2003.6-2007.10;2005.6-2007.9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砖砌填充墙 主要材料:竹模板混凝土,回收旧砖瓦,本地杉木,竹,钢 建筑师:王澍/陆文宇 这片校园是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学院的教授、艺术家与参与选址的建筑师共同认为,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建筑师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回望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象山新校园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 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这样的建筑被称为“园林”。这个词无法用西语的“花园”去翻译,它特指“自然”被置入“城市”,而城市建筑因此发生某种质变,呈现为半建筑半自然的形态。如果“自然”是一端,建筑师思考的另一端就是“城市”,一系列似乎在等待某种事件突发的小场所,似乎有点散漫,甚至没有一个严格的结构,但真正的生活才可能在这里放松的发生。建筑产生了檐下、洞内、飞道、屋顶下沉院落、屋顶平台、树下、田间、河边等多样性的教学交流空间,在这里,学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浅析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在当代中国,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回避传统问题,这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古典情结。一方面,面对现代,我们不得不放弃古典情感;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放弃又必须是在熟悉和尊重基础上作出的决定,若没有古典情感而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放弃古典情感是不可能的。能像王澍这样如此深刻又紧密地将极为先锋的创作与古老的民间传统联系在一起的人并不很多,这种对于传统的借鉴表现了王澍对传统的尊重。然而,单纯的传统性结构并不能承载他对于建筑的全部理解,生活的每一片断都是在原有旧事物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些新的事物。他的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是对传统和现代建筑结合的漫长探索。 环境 “规划并建设一个美术学院的校园,不仅是一个景观问题,而是在更本质的层次上对建设模式的选择。决定着知识与教育将来在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世界中成长,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艺术观、道德观将在一个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养育,并最终影响、决定着我们所生存的这块土地的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设计整个方案选址正是以此为基础,让建筑场所回到重新再造自然场景之中,回到一个有森林、花草、山水组成的原生态的自然之中的一个尝试。就好比王澍一直所向往,喜爱的江南园林一般,他企图把中国传统上的园林元素而不仅是建筑,重新呈现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呈现在一所校园里。而成功落成的象山校区在今天便是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的范式。 象山校园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建筑和自然景观各占一半。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建筑在山水中只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在王澍看来,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 象山校区里,建筑不再突显,而是让位于境界和气象,得到得山水之照应和领引。原本平坦的场地被顺山形水势改造为这一带典型的低丘,连续、突然转折、高低起伏且不断分叉的步道系统使这里成为一种水平绵延的漫游场所。整体的自然错动与内院的几何严谨形成了动静之间的生趣转换,不规则总图构成一种空间的运动关系。 材料 “使用大量回收材料,除了节约资源,在新建造体系下接续了‘循环建造’的传统,也是因为这类砖、瓦、陶片都是自然材料,是会呼吸的,是‘活的’,容易和草木自然结合,产生一种和谐沉静的气愤。与之相应,我理想中的建筑总是包含大量建筑内的外部腔体,建筑内是有‘气’存在的。” 传统中国一直运用土、木这类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今日完全可以被循环使用。在占地800亩的象山校区里,有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来的700万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它们在这里的屋顶和墙面上恰到好处,重现新生。灰白色调的各种风格的建筑与田园式的园林景观交相辉映,身处其中,感受无处不在的惬意和宁静。 利用这些有记忆的朴素材料,王澍在中国美院的设计中探索了一种当代中国本土的新的城市营造模式,如何将民间的传统建造工艺同简单纯朴的现代主义构造方式相结合,既包含了对历史的讨论,也包含了对这种生态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