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理工大学复合材料学试题

浙江理工大学复合材料学试题

浙江理工大学复合材料学试题
浙江理工大学复合材料学试题

浙江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试卷

专业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PAN基碳纤维一般为

( )

(a) 高强度 (b) 高模量 (c) 特种碳纤维

2、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作用是

( )

(a) 增加强度(b) 增加韧性 (c) 增加界面结合性能

3、水泥基复合材料中,需要对水泥的水灰比进行计算,假如需要配制28天抗压强度为40Mpa的水泥,用标号为425的新奇水泥,则其水灰比为

( )

(a) 0.5 (b) 0.48 (c) 0.52 (d) 都不对

4、CFRP是指

( )

(a)水泥基体复合材料(b)碳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c)玻璃钢复合材料

5、残余应力要紧有下面那个因素造成的

( )

(a)在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时,由于冷却速度过快,使应力来不及缓和造成的。

(b)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化学相容性不行造成的

(c)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性造成的。

二、填空题

1、复合材料是指

2、玻璃纤维按性能分可分为、。其中,S玻璃纤维是指。

3、Kevlar纤维的单丝强度为23.9~26.8CN/dtex,相当于~ GPa.

(Kevlar纤维的密度为1.44g/cm3)。

4、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要紧有、结构效果和。

5、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英文缩写为俗称。

6、晶须是指

,常见的晶须尺寸为。

7、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纤维的作用是,基体的作用是、、等。

8、用单纤维临界强度法模型测定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界面

强度,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直径为10微米,纤维的,强度为2400Mpa,刚度为70GPa,平均断裂长度为1.5毫米,修正系数为0.75。则其界面强度为。

9、化学键理论要紧为

10、比强度是指

11、按用途分类,复合材料可分为、,

复合材料。

12、用于复合材料增强材料的纺织结构材料有、

、等。

1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基体要紧有热塑料树脂和两大类。所用的热塑性树脂要紧有、等。

1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一般包括和结构设计两部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工艺性要求包括构件的和。

15、热塑性树脂

浙江理工大学复合材料学试卷

浙江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试卷 专业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PAN基碳纤维一般为????????????????????????????????????????????????????????????????????????????????????????( ) (a) 高强度(b) 高模量(c) 特种碳纤维 2、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作用是???????????????????????????????????????????( ) (a) 增加强度(b) 增加韧性(c) 增加界面结合性能 3、水泥基复合材料中,需要对水泥的水灰比进行计算,如果需要配制28天抗压强度为40Mpa的水泥,用标号为425的新鲜水泥,则其水灰比为??????????????????????( ) (a) 0.5 (b) 0.48 (c) 0.52 (d) 都不对 4、CFRP是指?????????????????????????????????????????????????????????????????????????????????????????????????????????? ( ) (a)水泥基体复合材料(b)碳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c)玻璃钢复合材料 5、残余应力主要有下面那个因素造成的?????????????????????????????????????????????????????????? ( ) (a)在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时,由于冷却速度过快,使应力来不及缓和造成的。 (b)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化学相容性不好造成的

(c)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性造成的。 二、填空题 1、复合材料是指 。 2、玻璃纤维按性能分可分为、。其中,S玻璃纤维是指。 3、Kevlar纤维的单丝强度为23.9~26.8CN/dtex,相当于~ GPa. (Kevlar纤维的密度为1.44g/cm3)。 4、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主要有、结构效果和。 5、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英文缩写为俗称。 6、晶须是指,常见的晶须尺寸为。 7、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纤维的作用是,基体的作用是、、等。8、用单纤维临界强度法模型测定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直径为10微米,纤维的,强度为2400Mpa,刚度为70GPa,平均断裂长度为1.5毫米,修正系数为0.75。则其界面

浙 江 理 工 大 学研究生往年真题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 代码:920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45分) 1、热收缩 2、混纤丝 3、花色线 4、羊毛品质支数 5、纤维的形态结构 6、丝光棉 7、羊毛纤维的缩绒性 8、纤维拉伸断裂比功 9、动态弹性模量 10、临界捻度 11、纤维分子间引力 12、假捻变形纱 13、纱线中的纤维转移指数 14、接触角及浸润滞后性 15、织物刺痒感 二、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各题的( )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编号(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纤维中,属于半合成纤维的是( )。 ①黏胶纤维 ②大豆蛋白纤维 ③锦纶纤维 2、 凯芙拉纤维是指( )。 ①间位芳纶纤维,其耐热性能很好 ②对位芳纶纤维,其强度、模量突出 ③对位芳纶纤维,其耐热性能非常突出 3、锦纶纤维的三种热收缩率(125℃饱和蒸汽、100℃沸水、190℃热空气)( )。 ①一样 ②热空气的热收缩率最大 ③饱和蒸汽的热收缩率最大 4、在各种变形丝中,与短纤纱性能最接近的是( )。 ①假捻变形丝 ②空气变形丝 ③改良假捻变形丝 5、低强高伸涤纶与羊毛混纺,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 )。 ①逐渐增加 ②逐渐下降 ③先下降至一定值后又逐渐增加 6、各种干燥纤维的吸湿微分热( )。 ①大致相等 ②与纤维吸湿能力有关 ③与纤维吸湿能力无关 7、3dtex 的涤纶、腈纶、丙纶纤维,经强度测定,均为16cN ,三种纤维的应力为:( )。 ①涤纶>丙纶>腈纶 ②涤纶>腈纶>丙纶 ③丙纶>腈纶>涤纶 8、利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纱线细度的变化应采用( )。 ①低频 ②高频 ③中频 9、用倍克线法测量纤维的双折射率值,该法测得的是纤维( )折射率。 ①表层 ②整体 ③内层 10、羊毛纤维的天然卷曲是由于羊毛皮质层的( )造成的 ①热弹性 ②双侧结构 ③卷曲 11、棉纤维的长度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 )。 ①增加 ②不变 ③减小 12、我们通常使用的比电阻为( ),量纲为cm ?Ω。 ①表面比电阻 ②体积比电阻 ③质量比电阻

《复合材料学》考试大纲

《复合材料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复合材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包括复合材料基本理论,设计思想(原则),各种基体、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合成原理、组织结构,以及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与界面控制等。 二、考试内容: 1.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 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的命名与分类,复合材料的结构,复合材料的基本特点,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 2. 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增强体的分类,纤维具有高强度的原因。玻璃纤维,B纤维,C纤维,SiC纤维,各种晶须,各种颗粒增强体,有机纤维。3. 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过程、设计条件,材料设计,复合材料制品设计与研制步骤,设计目标与设计类型,复合材料设计的内容,复合材料性能设计。 4. 复合材料的界面 复合材料界面的基本概念,对界面的要求,界面效应,界面作用机理,各种复合材料的界面,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 5.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体的种类、组分和作用,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常用的聚合物基体。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界面、结构、性能、应用。 6.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选择金属基体的原则,常用金属基体材料,金属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金属的强化方法。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界面、结构、性能、应用。 7. 陶瓷基复合材料 陶瓷的键合,陶瓷的性能,陶瓷的晶体结构,常用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结构、界面、性能与应用。 三、试卷结构 满分:150分 题型结构 (一)考试题型 1.概念题(40分),共40分; 2.问答题(80分),共80分; 3.论述题(30分),共30分。 (二)内容结构 1.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15-25分) 2.复合材料的增强体(15-25分) 3.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和复合理论(15-25分) 4.复合材料的界面(15-25分) 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15-30分)

浙江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受贿 一审被判死缓

浙江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受贿一审被判死缓 浙江理工大学贪腐串案在浙 江省高教领域引发巨大震荡,此案涉及人员级别之高、人数之多、金额之巨,皆为罕见。近年来,浙江高校的基建累计投入超过400亿元,一个个崭新的校园初见规模,但与此同时,一些干部纷纷落马。办案人员认为,这个案子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制度建设上的一些缺陷,高校必须认真思考反腐大计。 今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浙江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副厅级)夏金荣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处该校设计研究所原所长沈丁无期徒刑,罪名为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和行贿罪。至此,浙江高校第一贪腐串案一审告终。 此前,该校原党委书记白同平因受贿罪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原基建处处长陈松树因受贿罪被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 据浙江省检察机关介绍,该案涉案人员级别(正厅级)之高、受贿金额(848万元)之巨,牵涉人员(受贿人4人,行贿人16人)之广,皆可称浙江高教领域自建国以来的第一贪腐串案。 该案在浙江省高教领域引发巨大震荡。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干部的频频落马,高校已成为新的职务犯罪高发区。为此,浙江省各高校不得不开始冷静地思考反腐大计,全面地建章立制,查漏补缺;浙江省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更是不遗余力地出谋划策。 本报记者历经半年有余,独家调查采访了此案。 东窗事发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06年1月,白同平从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休,虽称不上风光无限,却因多年来踏实的工作作风给教职员工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时隔半年后,白同平开始坐不住了,原因是该校设计研究所被查账。而在学校另一间办公室里,时任该校副校长的夏金荣更是坐立不安,原因也是因设计研究所被查账。 两年后,人们总算明白,设计研究所所长沈丁和白、夏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沈丁落网,最终令二人晚节不保。 “当时只是省委巡视组在巡视过程中的例行审计,但我们却发现该校下属单位———设计研究所的账目有较大的问题,一方面有着2000余万元的经营额,另一方面却连续7年未上交一分钱利润。”浙江省审计厅的一位干部透露。

浙江理工大学试题

浙江理工大学 二O一O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高分子化学A 代码:720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简答题(35分) 1.马来酸酐难以进行自由基均聚,为什么?(3分) 2.苯乙烯、氯乙烯和异丁烯三种单体中,哪种单体可以用萘钠引发聚合?该聚合过程需要在高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为什么?(6分) 3.当乳液聚合进行到第Ⅱ阶段(即自胶束消失开始,到单体液滴消失为止)时补加一定量引发剂,聚合速率是否会变化,为什么(5分) 4.在市售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常含有少量的对苯二酚,主要起什么作用?进行聚合反应前如何去除?若没有去除,则会对聚合反应有何影响(6分)5.进行二元共聚时,单体M1的竞聚率如何表示,有何物理意义?二元交替共聚和二元恒比理想共聚的条件是什么?(4分) 6.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终止速率常数k t大于链增长速率常数k p,为什么还可以生成长链聚合物分子?(5分) 7.高压聚乙烯和低压聚乙烯各采用什么聚合机理来制备?(2分) 8.在自由基共聚合中,e值相差较大的两种单体容易发生什么共聚?Q、e相近的两种单体间容易发生什么共聚?(4分) 二、问答题及计算题(115分) 1.从适当的单体出发,合成下列聚合物,写出反应方程式,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并说明反应机理(逐步聚合还是连锁聚合)(16分) (1)维尼纶(2)丁苯橡胶(3)涤纶(4)聚碳酸酯

2.解释下列概念(15分) (1)引发剂效率 (2)活性聚合 (3)反应程度 (4)临界胶束浓度 (5)界面缩聚 3.写出以BPO 为引发剂,四氯化碳为溶剂苯乙烯溶液聚合时各个基元反应。(12分) 4.丙烯腈单体可以在52%的硫氰化钠水溶液中进行聚合,也可以在纯水介质中聚合。在这两种聚合过程中各选用什么类型的引发剂(水溶性还是油溶性)?哪种聚合过程的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得早,为什么?(8分) 5.为什么自由基聚合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反应时间基本无关,缩聚反应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6分) 6.在只有单体和引发剂参与反应的自由基聚合中, (1) 在什么条件下生成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主要与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有关,而受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小;(2)在什么情况下生成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主要受温度影响,而与引发剂浓度无关。(6分) 7.(15分)60℃以AIBN 为引发剂,苯乙烯本体聚合,若全部为偶合终止,f =0.8,k d =9.5×10-6 s -1,k p =176 L ·(mol ·s)-1,k t =7.2×107 L ·(mol ·s)- 1, C M =6.2×10-5。60℃苯乙烯的密度为0.887g ·mL - 1。为得到2000=n X 的PS 。 试计算: (1)c (I)=? (2)?=p R (3)计算转化率为10%时所需的时间? 8.(12分)在生产AS 树脂时,采用丙烯腈(M 1)和苯乙烯(M 2)进行共聚。此共聚体系的竞聚率r 1=0.04,r 2=0.40。 问:(1) 若丙烯腈(M 1)和苯乙烯(M 2)的投料比m 1 :m 2 = 24∶76 (质量比),计算反应 初期所合成的共聚物组成。如何保证合成组成均一的共聚物? (2)若丙烯腈(M 1)和苯乙烯(M 2)的投料比m 1 :m 2 = 1∶9(质量比),计算反应初 期共聚物的组成,并说明随转化率的增加共聚物组成的变化情况。采用何种工艺才能保持共聚物组成的均一?

新材料科学导论期末复习题(有答案版)

一、填空题: 1.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谱学分析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3.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晶体结构和组织结构。 4.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制备/加工和结构/成分。 5.按组成和结构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6.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很大,是由许多相同的结构单元组成,并以共价键的形式重复连接而成。 7.复合材料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 8.聚合物分子运动具有多重性和明显的松弛特性。 9.功能复合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具有良好的其他物理性能并包括部分化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材料。如有 光,电,热,磁,阻尼,声,摩擦等功能。 10.材料的物理性质表述为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11.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 合度。 12.对于脆性的高强度纤维增强体与韧性基体复合时,两相间若能得到适宜的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显示 为增强体与基体的互补。(ppt-复合材料,15页) 13.影响储氢材料吸氢能力的因素有:(1)活化处理;(2)耐久性(抗中毒性能); (3)抗粉末化性能;(4)导热性能;(5)滞后现象。 14.典型热处理工艺有淬火、退火、回火和正火。 15.功能复合效应是组元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与交互作用表现出的复合效应。复合效应表现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 应,其中线性效应包括加和效应、平均效应、相补效应和相抵效应。 16.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结构材料转向功能材料。 17.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一般是指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功能基团与聚合物骨架相结合的过程。功能高 分子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①功能小分子固定在骨架材料上; ②大分子材料的功能化; ③已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扩展; 18.材料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催化性能和抗腐蚀性。 19.1977年,美国化学家MacDiarmid,物理学家Heeger和日本化学家Shirakawa首次发现掺杂碘的聚乙炔具有金 属的导电特性,并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陶瓷材料的韧性和塑性较低,这是陶瓷材料的最大弱点。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纤维与复合材料题库

纖維與複合材料題庫 1.請說明在纖維製品行銷管道中目前最為通行之方式,並說明為何會採 用此種模式? 2.請說明在天然纖維(Nature Fibers)中之植物纖維以何種纖維材料之成 本最低,並且請列舉此種纖維之終端用途? 3.請說明何謂人造纖維(Artificial Fibers)?並請列舉五種生產量最多之 人造纖維及其常採用之紡絲方式?另請列舉此五種纖維之終端用途? 4.請說明何謂無機纖維(Inorganic Fibers)?並請列舉三種生產量最多之 無機纖維及其常採用之紡絲方式與終端用途? 5.請說明在天然纖維中之羊毛纖維(Wool Fiber),若要製作高級不會有皺 摺之西裝(Suit)應該採用以何種纖維來做混紡最為便宜,且配合何種織物結構?並除製作西裝以外另請列舉三種終端用途? 6.請說明內政部頒布之服飾標示基準中,針對西裝應該有何種內容之標 示項目(Care Label)? 並說明其洗標之涵義? 7.請說明在高科技紡織品之工業用紡織品(Industrial Textiles)之定義及 其三種終端用途及其所強調之性質? 8.請說明在CFRP之拉伸實驗中,狗骨頭形狀與長方形之樣本在拉伸前 需加以何種處理?若未經此前處理過程會有何種負面效益? 9.請說明塑膠、橡膠、複合材料與纖維之主要不同點,並且列舉每種產

品之三種終端用途? 10.請依照纖維、紗、織物、染色整理加工與成衣製作之觀點,說明一般 之防彈衣與羊毛背心有何差異處? 11.請依照纖維、紗、織物、染色整理加工與成衣製作之觀點,說明一般 之雨傘布與運動杉有何差異處? 12.請列舉五種家用紡織品(Home Textiles)所使用之纖維、紗、織物及依 序排列其附加價值? 13.請以纖維型態之觀點,舉例說明五種不同之五種纖維型態(需備註英 文)種類,並說明其所使用之附加價值與終端用途? 14.請說明在染色整理加工中,所針對纖維、紗、織物之加工成本何者最 低?為什麼?且說明不同之應用時機? 15.請以紗型態之觀點,舉例說明五種不同之紗(Yarn)型態(需備註英文) 種類,並說明其所使用之附加價值與終端用途? 16.在高科技紡織品中,請列舉其所適用之五種奈米原料種類及其功能? 並說明其製作方法? 17.請定義何謂奈米複合材料?並說明奈米複合材料(Nano Polymer Composites)之結構、組成與功能如何? 18.請定義何謂材料的一次與二次功能?並請舉例說明材料的二次功 能?

浙江理工大学 数学分析 期终试卷 期末试题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分析》期末试卷(A )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 若,2)0,0(,1)0,0(=-=y x f f 则dy dx y x df 2),()0,0(+-=。 ( ) 2、若切线的在点:,则曲线))0,0(,0,0(0 ) ,(2)0,0(,1)0,0(f y y x f z C f f y x ?? ?===-= 。 方向向量为k i s -= ( ) 3、若一元函数连续,,分别在、0000),(),(y x y x f z y x f z ==在点则),(y x f z = 连续。),(00y x ( ) 二、选择题(每题3分) 1、级数∑∞ =? ??? ??????? ??+11n n n x n n 的收敛半径为 ( D ) (A ) 0 (B ) ∞+ (C )e (D ) e 1 2、点3 2)0,0(x y z +=是函数的 ( C ) (A )极小值点 (B )极大值点 (C )非极值点 (D )不能判断 3、交换二次积分? ?-x y dy e dx 0 2 1 2的积分次序 ( C ) (A )? ?- x y dx e dy 1 2 10 2 (B ) ??- 2 21 2 1 y y dx e dy (C ) ??- 1 2 10 2 2y y dx e dy (D )??- 1 2 10 2x y dx e dy 4、设????? <≤-<≤=π ππx x x x f 2 1201)(的正弦级数=∑∞=)25(),(sin 1πs x s nx b n n 则和函数为(C )

(A )1 (B ) 12-π (C )4 π (D )0 5、利用球面坐标化三重积分 1)1(:,222222≤-++Ω++??? Ω z y x dv z y x 为三次积分( A ) (A ) ???? π π ρρ ??θcos 20 3 2 20 sin d d d (B ) ???? ππ ρρ ??θcos 20 3 20 sin d d d (C ) ???? π π ρρ? ?θsin 20 3 2 20 sin d d d (D )???1 32 20 sin ρρ??θπ π d d d 三、填空题(每题3分) 1、广义积分 ?+∞ +1 2 1sin dx x x x 收敛性为 2、设=??=22),,(x u y x x f u 则 3、设=-=dz y z xz f z 则),,( 4、=+-+>≤+?? D dxdy y x y R R y x D )963(,0,:2222则二重积分设 5、?=++=+l ds y x xy y x a l )432(,134222 2则的椭圆为周长为设 三、讨论级数 R p n n n p ∈∑∞ =,sin 11 π 的敛散性。(10分) 四、求级数 ∑∞ =+-1 1 ) 1(n n n nx 的和函数。 (10分) 五、设)()(,)()()(0 y F x f dx x f y x y F y ''+=? 为可微函数,求其中。 (10分)

(整理)复合材料学思考题

复合材料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复合材料的定义。 2. 复合材料相的划分。 3. 复合材料的命名和分类。 4. 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1. 金属基体选择原则包括哪些方面?并举例说明。 2. 结构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的分类及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哪些? 3. 功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金属基体种类有哪些? 4. 常用的陶瓷基体的分类,且每一类中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哪些? 5. 无机胶凝材料的分类。 6. 水泥的的分类。了解硅酸盐水泥生产、组成及硬化机理。 7. 镁质胶凝材料的种类及原料。 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原理及性能特点。 9. 环氧树脂胺固化和酸酐固化原理,固化剂用量的计算? 10. 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固化原理? 11. 常见热塑性塑料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12. 常见橡胶的结构式、性能特点? 13. 橡胶配方中各配合剂的作用? 第三章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 1. 增强材料的定义。目前常用的增强材料有哪三大类? 2. 玻璃纤维的分类,玻璃纤维的主要性能特性。 3. 分析玻璃纤维比大块玻璃高强的原因。影响玻璃纤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4. 玻璃纤维织物的品种主要有哪些? 5. 连续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制造方法分为哪两类,它们拉丝的工艺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哪种制造方法更优越,相比其优点主要是什么? 6. 玻纤制造过程中加浸润剂的作用,浸润剂分类,去除纺织型浸润剂有哪些方法? 7. 碳纤维的概念。碳纤维的分类。 8. 碳纤维的制造方法有哪两种?其中哪种方法最常用? 9. 有机纤维碳化法制造碳纤维要经历哪些阶段?并解释每一阶段的作用。 10. 碳纤维的主要性能特征。 11. 了解芳纶纤维的制造过程和其主要特性。 12. 理解沃兰或硅烷与玻璃纤维表面作用机理

浙江理工大学简历模板-(大学封面+简历+自荐信--word可修改)-强烈推荐-大学系列作品

实习经历 2016.05 - 2017.05 XXXX 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CEO 在职期间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顺利为公司签订500万订单,开拓渠道3家,维系稳定客户12家; 在职期间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顺利为公司签订500万订单,开拓渠道3家,维系稳定客户12家; 2015.11 - 2016.04 XXX 教育培训机构 主讲教师 在职期间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顺利为公司签订500万订单,开拓渠道3家,维系稳定客户12家; 在职期间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顺利为公司签订500万订单,开拓渠道3家,维系稳定客户12家; 教育背景 2016.09 - 2020.06 XXXX 大学/XX 专业本科/ 绩点(3.8) 主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流体输配,教育学,管理学概论 在校活动:参与XXX 勘探计划,参与XX 大学能源清洁化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 专业技能 所获荣誉 语言技能:英语CET-6、计算机二级、驾驶证、普通话甲级、教师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 专业技能:熟悉Web 、iOS 和Android 开发,精通数据库、C++及Java 办公技能:熟练使用Office 办公软件、Axure RP 、Visio 姓名: 生日: 籍贯: 现居: 萌妹子 1996.06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微信: 微博: 手机: 邮箱: mengmeizi 简致简历 123-4567-7890 123456@https://www.doczj.com/doc/3212880797.html, 校内经历 2017.09 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第一名;2016.09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第一名; 2017.10 XX 省创业计划大赛XX 赛区冠军;2016.09 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8.01 XX 省创业计划大赛XX 赛区冠军;2019.09 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第一名; 2016.09-2020.06 XXX 大学 学生会 副主席 举办校园迎新晚会、协调社团日常建设、学院卫生检查、外联等工作。 2020.09-2023.06 XXX 大学 研究生会 部 长 举办校园迎新晚会、协调社团日常建设、学院卫生检查、外联等工作。

浙江理工大学模电试题及答案

浙江理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 二 学期 《 模拟电子技术 》期末试卷(A )卷 本人郑重承诺:本人已阅读并且透彻地理解《浙江理工大学考场规则》,愿意在考试中自觉遵守这些规定,保证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参加考试,如有违反,自愿按《浙江理工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有关条款接受处理。 承诺人签名: 学号: 班级: 一、在图1半波整流电路中,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12.6V (50Hz ), F C R μ000,25,15=Ω=,假定二极管导通电压为V U on 0.1=,求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 直流输出电流、纹波电压、导通间隔与导通角。(12分) 二、 图2所示电路是什么电路?(2分)图中min L R 是多少?(5分)若100Z R =Ω,当1L R k =Ω和2L R k =Ω时,输出电压分别是什么?(8分)根据计算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3分)

三、已知已知V U V A K M R k R V U TN n G D DD 1/2602103.32 ==Ω=Ω==、、、、μ ,计 算图3所示两电阻偏置MOSFET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Q(DS D U I 、),判断晶体管工作区域。(10 分) - V 3.3+

四、电路如图4所示,晶体管的 =100。 A 、R i和R o;(12分) (1)求电路的Q点、 u (2)若电容C e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化?(6分) 五、设计一个比例运算电路,要求输入电阻R i=20kΩ,比例系数为-100。(10分)

六、判断图5所示电路能否正常放大输入信号?(2分)为什么?(3分)如果在T的栅极和电源间接上一个电阻R,对电路有什么影响?(3分)画出修改后的交流小信号电路模型(5分)。写出放大倍数表达式。(3分) 七、图6所示的功率放大器产生8V p-p的正弦波,确定其效率。(8分)

复合重点学习的材料重点学习的教学大纲纲要.doc

复合材料教学大纲

《复合材料》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复合材料 二、学分、学时: 2 学分、 32 学时 三、教学对象: 06 级应用化学本科 四、课程性质、教学目标 《复合材料》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 础课程,选修。复合材料是包括多学科、多领域 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以恰当的比例分别对复合材料的各种增强材料、复合材料的各种基体材料以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的性能、制备、应用和发展动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使学生在已有的材料科学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学习复合材料的各种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方法与应用,了解材料的复合原理,以及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从而丰富和拓宽学生在材料及材料学方面的知识。 五、课堂要求 要求认真随堂听课,认真阅读指定教材,广泛查阅有关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资料。按教学要求完成专题综述论文的撰写,并进行课堂交流。 六、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 2 学时) 复合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今后的发展

方向;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复合材料的增韧增强原理;复合材料的特性;复合材料的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分类,了解复合材料的应用。 (二)材料的基体材料(6学时) 金属材料:金属的结构与性能、各种合金材料; 陶瓷材料:包括水泥、氧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 聚合物材料:聚合物的种类、结构与性能,复合材料选用聚合物的原则。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基体材料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其选用的原则。 (三)材料的增强材料(6学时)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分类、制备、性能与应用; 碳纤维的分类、制备、性能与应用; 陶瓷纤维、芳纶纤维、晶须的制备、性能与应用; 填料(高岭土、石墨、烹饪土、烹饪土、碳酸钙、化石粉等)的性能与应用。

复合材料试题B卷及答案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 《复合材料》 本科试卷(B 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六 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 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分: 】 A 、玻璃纤维增强Al 基复合材料。 B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C 、碳纤维增强塑料。 D 、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 2. 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 ) A 、 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 B 、 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 C 、 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小。 D 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小。 3. 在体积含量 相同情况下,纳米颗粒与普通颗粒增强塑料复合材料( ) A 、前者成本低 B C 、前者原料来源广泛 D 4、 K evlar 纤维( ) A 、由干喷湿纺法制成。 B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 (30 分, 分 ) 择 每 【 、前者的拉伸强度好 、前者加工更容易 、轴向强度较径向强度低 D 、由化学沉积方法制成。 、轴向强度较径向强度低。 D 、由先纺丝后碳化工艺制成 ( )

C、强度性能可保持到1000C以上。 5、碳纤维() A、由化学沉积方法制成。B C、强度性能可保持到3000C以上。 6、聚丙烯增强塑料的使用温度一般在: A 120C以下B、180C以下C、250E以下 D、250 E以上 7、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受吸湿影响,原因之一是() A、环氧树脂吸湿变脆。 B 、水起增塑剂作用,降低树脂玻璃化温度

8、玻璃纤维( ) A 、由SiO 2玻璃制成。 B 、在所有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弹性模量。 C 、其强度比整块玻璃差。 D 、价格贵、应用少。 9、 生产锦纶纤维的主要原料有( ) A 、聚碳酸酯。 B 、聚丙烯腈。 C 、尼龙。 D 、聚丙烯。 10、 晶须( ) A 、其强度高于相应的本体材料。 B 、长径比一般小于 5。 C 、直径为数十微米。 D 、含有很少缺陷的长纤维。 11、对玻璃纤维和聚酰胺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命名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纤维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B ?玻璃纤维/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C .聚酰胺材料 D .聚酰胺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12、目前,复合材料使用量最大的增强纤维是 1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大体过程不包括( ) A .预浸料制造 15、有关环氧树脂,说法正确的是( 1、复合材料是由两个组元以上的材料化合而成的。 2、混杂复合总是指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基体。 3、层板复合材料主要是指由颗料增强的复合材料。 4、最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 5、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6、竹、麻、木、骨、皮肤是天然复合材料。 7、分散相总是较基体强度和硬度高、刚度大。 8、玻璃钢问世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0、硼纤维是由三溴化硼沉积到加热的钨丝芯上形成的 9、 般酚醛树脂和沥青的焦化率基本相同,在高压下,它们的焦化率可以提高到 90%。 A .碳纤维 B . 氧化铝纤维 C . 玻璃纤维 D .碳化硅纤维 13、目前,复合材料使用量最大的民用热固性树脂是( )。 A .环氧树脂 B .不饱和聚酯 C .酚醛树脂 D .尼龙 C .固化及后处理加工 D .干燥 B .制件的铺层 A 、含有大量的双键 B 、 使用引发剂固化 C 、使用胺类固化剂固化 、判断题 (20分,每题 2 D 、 属于热塑性塑料 得分:

浙江理工大学布局分析(1)

浙江理工大学选址与布局分析 一、浙江理工大学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 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因办学成绩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下设17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本科专业65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专业学位类别10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5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880余人,正高职称270余人。 二、浙江理工大学选址因素 (一)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分析 浙江理工大学位于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下沙高教园区位于杭州下沙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是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分为东、西两区,西区濒临下沙镇。园区占地10.91平方公里,拥有14所包括理工科、文科在内的高等学校有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以及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

工学复合材料有关习题

复合材料习题 第一章 一、判断题:判断以下各论点的正误。 1、复合材料是由两个组元以上的材料化合而成的。(?) 2、混杂复合总是指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基体。(?) 3、层板复合材料主要是指由颗料增强的复合材料。(?) 4、最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 5、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6、竹、麻、木、骨、皮肤是天然复合材料。(√) 7、分散相总是较基体强度和硬度高、刚度大。(?) 8、玻璃钢问世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二、选择题:从A、B、C、D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B、D) A、以重金属作基体。 B、延性比金属差。 C、弹性模量比基体低。 D、较基体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 2、目前,大多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为(B) A、低于100℃。 B、低于200℃。 C、低于300℃。 D、低于400℃。 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为(B) A、低于300℃。 B、在350-1100℃之间。 C、低于800℃。 D、高于1000℃。 4、混杂复合材料(B、D) A、仅指两种以上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B、是具有混杂纤维或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 C、总被认为是两向编织的复合材料。 D、通常为多层复合材料。 5、玻璃钢是(B) A、玻璃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 B、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C、碳纤维增强塑料。 D、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 6、功能复合材料(A、C、D) A、是指由功能体和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B、包括各种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C、包括各种电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D、包括各种声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7、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A) A、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 B、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 C、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小。 D、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小。

复合材料复习题 西安理工大学

. 精选文本 一、判断题: 1、复合材料是由两个以上组元材料化合而成。( ) 2、层板复合是一种由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 ) 3、应用最广泛的复合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 ) 4、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 5、竹子、贝壳是天然的复合材料。( ) 6、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问世于1940s 。( ) 7、比强度和比模量分别是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与其密度的比值。( ) 8、基体与增强体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 ) 9、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充分条件。( ) 10、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 11、界面结合强度过高,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 ) 12、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发生完全分离的现象。( ) 13、混合法则:P c = P m V m + P r V r 可用于各种复合材料的性能估计。( ) 14、纤维长度 l < l c 时,纤维上作用的应力永远达不到其抗拉强度。( ) 15、天然纤维都是有机的,而无机纤维均需人工合成。( ) 16、UHMWPE 纤维是所有增强体纤维中密度最小的。( ) 17、玻纤是晶态玻璃制成的细丝,其晶粒尺寸约30 m 。( ) 18、单晶Al 2O 3f 仅有一种晶态结构,即:a -Al 2O 3。( ) 19、多晶Al 2O 3f 仅有一种晶体结构,即: -Al 2O 3。( ) 20、B f 既可用CVD 法制备,也可用溶液化学方法结合烧结制备。( ) 21、制备SiC f 采用 PAN 作为先驱体。( ) 22、纤维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使其表面光洁度提高。( ) 23、Kevlar 纤维平行于其轴向上其热膨胀系数小于零。( ) 24、乘积效应属于传递效应的一种。( ) 25、Ni 3Al 属于Berthollide 型金属间化合物。( ) 26、Cu 3Au 、Fe 3Al 、Ti 3Al 、Ni 3Al 都是Kurnakov 型金属间化合物。( ) 27、体积分数相同时,SiC w 的增强效果优于SiC p 。( ) 28、体积分数相同时,SiC w 的增强效果不如SiC p 。( ) 29、体积分数相同时,SiC w 的增强效果与SiC p 相当。( ) 30、颗粒/晶须增强MMC 是目前应用最广、开发前景最大的MMC 。( ) 31、B f /Al 可利用半固态复合铸造法制备。( ) 32、利用扩散结合法制备MMC 时,最关键的步骤是排布铺层工序。( ) 33、制备纤维有排布要求的FRMMC 唯一可行方法是粉末冶金法。( ) 34、粉末冶金法制备MMC 的优点之一就在于其对增强体材料的添加比例几乎无限制。( ) 35、Ospray 法制备的PRMMC 相对密度可达95%以上,且几乎无界面反应。( ) 36、原位复合法得到的复相组织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因而其高温稳定性较好。( ) 37、压铸法制备的MMC 中基体-增强体界面是自然形成的,因而无湿润性、界面反应困扰,且具有很高的界面结合强度( )。 38、MMC 种类繁多,其制备多为复合+成形一体化过程。( ) 39、半固态复合铸造法制备MMC 时,在固液两相区的搅拌使基体组织细化、增强体分散均匀,但同时也导致熔体粘稠化、流动性变差。( ) 40、双马树脂是一种PMC 常用的热塑性树脂基体材料。( ) 41、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环氧树脂,但不如双马树脂。( ) 42、层压成形属于干法压力成形的一种。( ) 43、模压成形只适于大批量生产PMC 板材。( ) 44、注射成形对热固性/热塑性基体均适用,但更多用于热塑性树脂基PMC 的制备。( ) 45、CMC 的气孔率越高,其韧性越好。( ) 46、FRCMC 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增强体纤维的强度,而与其弹性模量关系不大。( ) 47、基体-增强体热膨胀系数差越小,CMC 的综合力学性能越好。( ) 48、粉末冶金法与浆料法相比,所制备的CMC 增强体分布更为均匀。( ) 49、反应烧结法的主要优点是所制备的CMC 具有很低的气孔率。( ) 50、C/C 复合材料的成分特点是:99%以上为C 元素,只包含少量其它杂质元素。( ) 51、沥青作为浸渍碳化法的基体先驱体材料,在常压下碳化时其产碳率为50%左右,与酚醛等树脂类先驱体基本相当。( )

浙江省浙江理工大学考点单招校考学校历考题

浙江省浙江理工大学考点单招校考学校历考题

————————————————————————————————作者:————————————————————————————————日期:

浙江省浙江理工大学考点单招校考历年考题 院校名称2011年2012年2013年 桂林理工大学素描:3/4 女青年默写 水粉:南瓜一个。白萝卜一个。西红柿三个。香蕉两个。灰色衬布一块。默写 西安理工大学素描:照片:正面带帽子的男老年色彩:彩色照片:深红色的陶罐里有两支玫瑰,右边是一个细长的黄色瓷瓶,七个沙糖桔,三个梨,两个苹果,白色瓷盘(上面放有苹果、梨、桔子各一)左右黄红衬布各一块 长沙学院头像默写八开。:女教师或母亲。色 彩:八开:一块冷色调衬布。一个 白盘。一块面包。一个苹果。一个 鸡蛋。一个高脚杯。一把不锈钢餐 刀 素描(默写,头像):女老师或母亲 色彩(默写):1个啤酒瓶,1个西 瓜,3个梨,3到4个苹果,1个白瓷盘, 1条白布,1条深蓝色布。 武汉纺织大学素描:一个深色陶罐,一个高脚杯, 三个平果,两个梨,一串香蕉,深浅 两块衬布 色彩: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束花,一 块白色衬布,水果若干 素描考题:默写陶罐一个,桔子三个,矿泉水一瓶, 正方体石膏一个,衬布一块,将其组合成一个画面, 横式构图,表现手法不限。 色彩题目:默写一个深色罐子,三个梨,两个苹 果,一块深色布,一块浅色布 苏州大学素描,写生男青年头像。速写,20分钟男青年站姿写生。色彩,1深色罐子,5胡萝卜,2白萝卜,1把刀,2鸡蛋,1玻璃杯,1块中黄布,1块浅灰布 兰州理工大学素描:土陶罐,一个白瓷盘,若干土豆,若干红枣,一深一浅两块布。 色彩:一个酱油瓶,一个卷心菜,一个白瓷盘,装着柠檬汁的玻璃杯,四个橘子,两片面包,两块衬布。

复合材料试题2019-2020第一学期

XXX应用化学系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复合材料》试题 适用范围:应用化学1706、1707班命题人:材料科学教研室 审核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或()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复合材料是多相材料,主要包括()和()。 2、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分类,可分为()基、()基和()复合材料。按增强相形状分类,可分为()增强复合材料、()增强复合材料和纤维复合材料。按复合材料的性能分类,可分为()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 3、刚度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的能力,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比刚度是指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的比值,亦称为"比模数" 或"比弹性模量",是结构设计,特别是航空、航天结构设计对材料的重要要求之一。比刚度较高说明相同刚度下材料重量更轻,或相同质量下刚度更大。 4、强度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比强度则指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材料表观()之比叫做比强度。 5、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质不仅与基体相、增强相有关,更与两相间的()有着重要的关系。 6、复合材料界面作用()、()、()。 7、陶瓷基复合材料若界面结合较弱,当基体中的裂纹扩展至()时,将导致界面脱粘,其后裂纹发生偏转、()、纤维断裂以致最后纤维拔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主要有:() A. 手糊成型法 B. 喷射成型法 C. 模压成型法 D. 注射成型法 2、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A. 真空热压成型法 B. 缠绕成型法 C. 模压成型法 D. 注射成型法 3、影响纤维增强塑料(FRP)性能的因素:() A. 原材料 B. 结构设计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