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知识点及重难点

小学知识点及重难点

小学知识点及重难点
小学知识点及重难点

一年级的知识点及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所以要经常性的练习。一年级要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思路。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的

认识,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让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涂珠算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书写、思维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直角。(四)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应该:

第一:要适度应用学具,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用摆小棒的方法,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出两份数目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且乐意学乘法了。

第二:利用生活知识教学。

例如:小红做了18朵纸花,送给同学们12朵,还剩下多少朵。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如果在生活中做一做,学生就明白意思了,所以说,有一些应用题,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先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解答,再用数学知识来解答,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

第三:利用社会环境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时,可以带学生到商城或社会中,利用新学的统计知识,通过观察、计量、比较,从而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第四: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

“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

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种数学能力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其次是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再次是基本能力(概括和推理)。

第一,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

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

第二,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三年级下册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第三,观察活动:

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根据例证得到三个等式:

(5+3)×2=5×2+3×2

(6+4)×30=6×30+4×30

(25+9)×4=25×4+9×4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两个思考题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都具有什么相同点(即规律)。①竖里观察,等式的左边都有什么特点?等式右边又有什么特征?②横里观察,等式的左边与右边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再要求学生把记录的文字: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两个积的和,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

四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3)乘、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积的变化。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

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

(5)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6)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注: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二)量与计量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

角的度量。

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从直观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的学习运用发展其逻辑思维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除了注意学生思维方法的掌握,最明显的表现是培养学生画概念图和线段图,促进其知识系统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知识中,数学概念又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原理、数学方法也是由数学概念构成。概念的清晰性、稳定性、可辨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极大地影响数学知识的质量。概念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建构自己的概念图,掌握这种方法。数学知识就像~张纵横交错的网,每个知识点都是一个网点,网点上的一条条知识,连接起了一个个的网点,从而形成一张密密的“知识网”。培养学生自己去“织网”能力应该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之一,而且对于小学四年级的教师来说,在学生思维折的关键时期,有意识地通过让学生画概念图的方法

来培养思维能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法之一。

“线段图”是指由有一定意义的线段、箭头、数字符号等构成的图式,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符合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数学各种类型的应用题:如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用线段图扳书分析数量关系,易化繁为简,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四年级教材中的路程问题(第七册59—61页),很容易通过例题中的线段图理解问题。对于第七册第64页的习题5,学生们也能轻松地把情景图用线段图表示出来;第八册“解方程一”(第95页)的练习2,即使学困生也很容易列出方程,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能把一些方程用线段图画出来,比如97页的练习l、2,通过这种思维训练,学生的表征能力得到提高,实现《标准》提出的“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五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经历

2、

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

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第三单元“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在学习《空间与图形》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以及类比法等教学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在探索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六年级数学大纲:

(一)数与计算

(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三)几何初步知识

圆的认识。圆周率。画圆。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

(四)统计初步知识

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五)应用题

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率、税率等的计算)。比例尺。按比例分配。

(六)实践活动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画一个平面图。

(七)整理和复习

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科目稍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

在学习《位置》在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这部分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学生可在方格纸上画画。

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一小时刷一面墙的1/4,1/5小时刷一面墙的多少?实际上是求1/5的1/4是多少?

这种题型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画一画,折一折。再就是利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一节时,例如:分数、除法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以及分数除法应用题无论是折纸实验,还是画线段图,都是用图形语言揭示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几何意义。分数乘除法,比的知识,运用了类比的数学。(相似和变式)

在学习圆这一节时,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把一个园等分(偶数份)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思想,应用转化思想。在应用中,我们还知道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周长一定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这题蕴含着一个数学规律,即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在学习数学广角这一章节中,例如,研究古代鸡兔同笼的问题,就应用了假设法来教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划归法。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1到6年级重难点及基础知识大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1到6年级重难点及基础知识大全总结 一年级: 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把字母表背熟;重点:字母的运用。 二年级: 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多音字的运用,字的认识;难点:区别多音字。 三年级: 要求认识多字,学习作文。难点: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回答问题。 四年级: 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把课文理解。重点:作文、阅读的掌握。 五年级: 要求掌握多音字、字词,写好作文。难点: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 六年级: 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字词、写好作文。难点:阅读。重点: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 2 小学语文1-6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 3.特殊韵母: 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 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 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 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西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知识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总复习重、难点汇总 一、复习 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关键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 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二、复习内容: 位置与方向 掌握八个位置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西北); 知道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能根据给出的 一个方向确定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估算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商中间、末尾有 0的除法); 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 用估算解决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 解决问题:1.用连乘解决问题 2.乘除两步解决问题 复习统计图 复习统计图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 上,并可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年月日 一年的天数; 年月日基本知识每月的天数;大月、小月和特殊月 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及转换; 有关时间计算的应用题;

面积 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 方米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公式及面积计算 正方形面积公式及面积计算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读法、写法 小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大小比较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 十进一,退一作十 用小数解决问题 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问题 简单的搭配问题 简单的组合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考点汇总,一份就够了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东、南、西或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方向、描述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P3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

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 2.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知道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技能。 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平面图 教学内容:P4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帮助学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 2.学生在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在平面图上确定东、南、西、北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方位感,培养空间观念。 3.在看图、填图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并能描述物体在地图上的方向。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时间:2014.11.27 铁河中心小学----胡由辉 21世纪是开放的、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已渗透、影响各行各业。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非常普遍了,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抓住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机遇,努力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功能,推动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的处理不仅关系一节课的成败,而且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如何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要求和对象,会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效的一种方法是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突破重难点。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我们的教学应把知识融入情境,融入生活、回归生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课程提倡的是“将新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自主选择”。也只有如此,才可真正体现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内在的而非外界强制的。当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形式下,要想达此目的,就需借助信息技术只管生动的信息展示方式,创设条件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确实,让学生置身于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得到情感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教师如果照本宣科,仍然按照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讲课,学生只会觉得枯燥无聊,昏昏欲睡,课堂缺乏活力,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解决十分不利。因此,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活力,有利于重难点问题的突破。例如《经济生活》在讲:“学会合理消费”时,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为线索,贯穿重难点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把这一课的重点“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讲的清晰、透彻。 情景一:开学初,小明看到同学穿新鞋,要妈妈买名牌运动鞋。 情境二:小明的爸爸是机关工作人员,妈妈开小店,准备贷款买一处商品房。 情景三:小明妈妈的小店打算买一冰柜,如果买无氟的有氟贵400多元,家人拿不定主意,假如你是小明,如何建议爸妈? 这三个情境都配以动画和人物对话,而且源于生活,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的情境中理解了应该客服四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做到合理消费,顺利突破重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以情感突破重点。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它实质是关注人,是三维目标中根本。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过程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也是教学中一对重要的关系。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钻研教材,探幽索隐,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好情感气氛,洞察社会现实深化道德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思想政治课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很多重难点问题正是要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学问明智,意在导行,在政治课中知识目标和情感问题,依次作为突破重难点的切口,而信息技术正为这一问题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一、解决问题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 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 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三、图形与变换 1、角: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如:推拉窗。 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如:方向盘。 4、平移的方法:①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②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③把各个按 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④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 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 位是万位。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带必考应用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带必考应用 题.DOC (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应用题100道 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 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难点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下午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第三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和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 5、10或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 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 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几个特殊数:25×4=100 ,125×8=1000 3、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深化教育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也开始探索如何借助计算机来优化自己的教学。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效果。信息技术集图、文、声、色、像于一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它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不但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如:《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去数学宫。在此故事中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去数学宫的路上,听音乐出发了,途中三颗生病的星星挡住去路。为顺利到达数学宫,要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充满了迎接挑战的激情,他们以“医生”的角色义不容辞的“为星星治病”,每个人争先恐后地出谋划策,给算式找错,并修改,小组交流再汇报。第二个环节是进入数学宫的智慧门,电脑播放可爱的兔妈妈、兔哥哥和兔妹妹采蘑菇的对话。根据听到对话中的问题列式计算。第三个环节是购物,小熊的商店里有很多的体育用品,请小朋友们想,要买哪两样,一共花多少钱?跟你的好朋友说说。本环节利用一个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使学生进入故事中,积极展示他们的智慧,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二、运用信息技术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有关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整体与部分之间进行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事实的联系,教学规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理解、分析,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认识时分的进率1时=60分这一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1时=60分是这节课的难点。我不想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将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龟兔赛跑”这个老故事,把两个小动物请到钟面上,课件先演示乌龟和兔子在钟面上赛跑,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完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 一、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 如:12—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 过程:想先算:10-9=1 则再算:1+2=3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 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百数图》 以33 34 35为例: ①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 33 和35中间的数是34。 ②比34少1的数是33, 比34多1的数是35。 ③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 ④35比34多1,33比34少1。 以52为例: ①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 58、59 ;(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 ②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面的五个数是:53、54、55、56、57。 ③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 ★9、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 6 34 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 11、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如:30+2=32 (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五、认识人民币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重难点归纳复习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复习资料 第29课 乞乞丐乞讨乞求乞怜 巧灵巧巧合恰巧能工巧匠霄云霄重霄九霄云外 渡渡过横渡渡船远渡重洋屏屏幕屏风画屏屏蔽 烛烛光蜡烛烛台风烛残年晓报晓破晓揭晓家喻户晓偷偷窃偷盗小偷偷工减料第30课 淹淹没淹死水淹七军 官官员官职军官官兵 逼逼迫逼近逼债寒气逼人姓姓氏姓名百家姓隐姓埋名睁睁眼睁开眼睁睁 旱干旱旱情抗旱旱冰 徒徒弟信徒教徒师徒 腾扑腾奔腾腾飞腾云驾雾催催促催肥催生催人奋进吊吊灯吊床吊窗提心吊胆跪跪下跪倒跪拜三跪九叩渠渠道水渠沟渠水到渠成灌浇灌灌溉灌木灌输 溉灌溉

第31课 隆隆重隆冬兴隆轰隆隆 塌崩塌倒塌塌陷塌方 lù露天露营露宿 露 lòu露面露头露脸 燃燃烧燃料点燃燃放 熊黑熊熊猫狗熊熊熊大火 ē挣扎 挣 è挣脱睁开挣钱 熄熄灭熄灯熄火 喷喷泉喷水喷火喷出 缺缺少缺口稀缺缺席 纯纯洁纯净单纯纯粹 冶冶金冶炼妖冶 炼炼钢提炼锻炼炼铁 盆脸盆饭盆盆地倾盆大雨 二.课文分析。 60、《嫦娥》一诗中长河指的是银河,“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两句表达了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让我们领悟到主人公的凄凉,不堪忍受寂寞的情怀。61、唐代诗人林杰写的《乞巧》,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诗的前两句叙述的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全诗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乞巧》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人们过节的喜悦心情。“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那天的主要习俗是乞巧。 62、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有智慧、讲策略的人。 63、《西门豹》一文的顺序是调查原因——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64、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答:1)没钱的人家逃到了外地2)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65、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治了官绅和巫婆?他的方法妙在哪里?答:西门豹先找了位老大爷摸清了河伯的底细,再利用河伯娶媳妇的机会把巫婆和官绅扔下了河。他使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他的方法妙在1)安排周密2)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哪些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哪些问题 学习了信息技术之后,我认为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 一、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有些内容光凭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的情况,这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把抽象的道理简单化,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获取网络信息、扩大课堂信息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能在网络上进行有目的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融合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和信息资源,生生、师生之间展开讨论,并通过资源收集再利用、再发现知识。 三、信息技术帮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归课堂。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一幅美丽的图片或一信息技术帮助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这样

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我任教的学科,教师在这些具体教学行为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讲授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教师没有单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亮出,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和情景深深吸引。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再由教师结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从而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 二、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展现方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表现力,极大的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可以形象地展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把学习的内容化大化小,化静化动,化远化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弥补教学中学生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课中,内容多、时间紧,为了让学生明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采用了制作课件,用动态画面提供示范,导控实验步骤,让学生清晰看到一个变化过程,并能通过现象获得较准确的结论。再如,电流方向的判断及大小计算在初三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多幅相关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动态感觉。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动态软件设计,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导线中电流方向画面,直观化、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还有许多现象及应用我们在课堂上无法做的实验,我们也可参照类似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大全带必考应用 题.DOC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必考应用题集锦 1、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摩托车每小时行驶29.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70.5千米,经过2.7小时两车相遇。两车站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将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8.7米,第二段比第一段长度的1.5倍短6.8米。第二段有多长? 3、甲数是560,乙数是70,甲数给乙数多少后,甲数是乙数的4倍? 4、一个房间的长是12米,宽是10米。现用每块0.64平方米的瓷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瓷砖? 5、非洲鸵鸟奔跑的速度是每小时72km,比野兔的2倍少12km,野兔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6、张老师给学校买了8个足球和4个排球,每个足球65元,张老师一共花了700元,每个排球多少元? 7、一个长方形铁丝框的长是8米,周长是28米。 (1)这个铁丝框的宽是多少米? (2)如果将这个铁丝框改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铁丝框的边长是多少米? 8、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它们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则摩托车到达甲地还需行几小时? 9、小兔子采蘑菇,晴天每天能采36只,雨天每天只能采24只,它一连几天共采了288只蘑菇,平均每天采32只。这些天中有多少天是雨天? 10、一种瓶装速溶咖啡粉净重600克,每冲一杯咖啡需要9克咖啡粉和2.5克方糖。这瓶咖啡粉最多可以冲多少杯咖啡? 1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其中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2.5千米,2.8小时到达乙地;这时另一辆汽车离乙地14千米。若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大约几小时相遇?(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2、一间教室长8.5米,宽4.5米。用每块0.25平方米的瓷砖铺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瓷砖?13、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3.5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称还有18.15千克。原有苹果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免费】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和重难点解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和重难点解析 数与计算 -1- 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 -2- 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 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 -4-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认识,读法,写法。比较小数的大小。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量与计量 长度单位 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重量单位 吨、千克、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面积的定义。 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数学广角——集合 学会画韦恩图,利用韦恩图解决集合问题。 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一周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三种数学能力 数概念 第一,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 空间关系 第二,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三年级下册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观察活动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中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中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认识计算机》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学科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尽管作为课程的内容已经筛选,但仍然很庞杂,且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那么确定好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后,如何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形象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更要注意运用形象化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2、比喻教学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习计算机知识尤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却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3、游戏学习法 4、猜谜导入法

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枯燥的理论课变得有趣和活泼。 例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中国,以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没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万事一点便明了;少了电源就睡觉。(谜底:计算机) 师:由于计算机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所以人们也叫它电脑。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认识计算机。(出示课题)(设计意图:谜语是大家司空见惯的,通过谜语导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善于引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引导手段的多样性。所以,教师必须多备几手“导”的技能,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一法不灵,再换一法,或激趣导思,或设疑诱思,或换法巧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活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善于引导还必须讲究分寸,适可而止,做到导而不死,导而不露。因为“善于引导”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善于学习”,而不是包办和替代。倘若导而无度,全盘授予,背离了“导”的宗旨和意义,就会“导”而无功。 例如:在讲《认识计算机》一课时,在让学生判断耳麦是输入设备还是输出设备时,学生上来就判断是输入设备。这时老师引导学生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带必考应用题

五年级的知识重点 1计算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2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空间与物体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4图形的转换 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5统计与概率 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6平均数 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实际应用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

必考应用题集锦 1、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摩托车每小时行驶29.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70.5千米;经过2.7小时两车相遇。两车站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将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8.7米;第二段比第一段长度的1.5倍短6.8米。第二段有多长? 3、甲数是560;乙数是70;甲数给乙数多少后;甲数是乙数的4倍? 4、一个房间的长是12米;宽是10米。现用每块0.64平方米的瓷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瓷砖? 5、非洲鸵鸟奔跑的速度是每小时72km;比野兔的2倍少12km;野兔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6、张老师给学校买了8个足球和4个排球;每个足球65元;张老师一共花了700元;每个排球多少元? 7、一个长方形铁丝框的长是8米;周长是28米。 (1)这个铁丝框的宽是多少米? (2)如果将这个铁丝框改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铁丝框的边长是多少米? 8、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它们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则摩托车到达甲地还需行几小时? 9、小兔子采蘑菇;晴天每天能采36只;雨天每天只能采24只;它一连几天共采了288只蘑菇;平均每天采32只。这些天中有多少天是雨天?

小学知识点及重难点

一年级的知识点及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方面。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所以要经常性的练习。一年级要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思路。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如“左右”的

认识,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让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涂珠算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书写、思维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直角。(四)应用题

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习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热情很大。特别是六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四年了,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引导对计算机理论和logo语言绘图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logo,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共2课,通过利用网络搜索学习认识计算机系统,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logo语言乐园,共10课,通过学习logo的操作,让学生掌握logo语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命令绘制简单的图形,学会重复命令、重复命令的嵌套,可以通过重复命令绘制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了解了过程的定义、调用、修改等知识。第三单元是算法思想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算法现象、算法的优化思想、算法的描述方法等。共3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工作的过程。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了解LOGO语言,了解各种语言命令。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常用算法。认识计算机各部分组成,理解工作原理。掌握LOGO语言基本命令使用方法。绘制简单图形,使用重复命令,嵌套方法绘制复杂图形。掌握四则运算和表达式输入方法。了解打印。提高能力。描述算法,选择恰当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