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摘要文章根据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流动的现状,在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的人口流动政策有所借鉴。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空间差异性行业限制劳务输出

劳动就业形势不容我们乐观。目前,城市下岗职工已近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2亿,全社会流动劳动力达8000万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中国最严重的就业压力。中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世纪性挑战。

据有关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3.17亿,2004年在2.7亿左右。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此庞大的数目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严峻性。下面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1.1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差异性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空间区域性特征,即劳动力流动就业存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支配,东部自然条件虽然不如中部丰厚,但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依赖聚集资本、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条件,通过建立各种开发区,使这里很快变为产业层次高、结构门类齐全的发达地区。随着各种产业的不断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渐进有序地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与产业的发展进程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同步性。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同时,中小城镇规模、数量快速扩张。西部地区缺乏区位优势和历史工业基础薄弱。中部地区大多是平原地区,山地丘陵比西部少,耕地面积与劳动力总量所占比例大。所以中部农村劳动力大多仍依赖于土地,外出打工以兼业型为主,虽然中部有些省份是输出劳动力最多的地区,但真正长年打工者占当地劳动力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主要表现为大量季节性外出务工。

1.2 流动渠道单一,多以外出务工为主从近几年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由于文化水平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以外出务工为主,务工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体力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环境条件差,安全保障系数低。务工地点主要是东南沿海,而且外出务工的人均收入不高,据2006年7月《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卷》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年收入高于3000元的只达到46%,这远不能满足农村家庭的各项支出。外出务工以成年男性为主,妇女数量不大,这也表明一些新兴的家政服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3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高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直接成本是农民外出务工引起的直接花费,具体包括务工形成的交通费、就业信息费、培训费以及维护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指农民工、其子女和老人为了能够在城市里生存下去所需要的各种支出,包括高额的食用、住房支出费用、水、燃料、物业管理等费用)。另外,还有二元经济条件下强行收取的各种入门费、如农民进城务工至少需要“六证”:暂住证、就业证、务工证、健康证、消防证、婚育证等,合计每人每年要缴费600—1000元。机会成本是指农民一旦进入城市,必须放弃他们在农村可以得到的种植和养殖等所有收入,所失去的这些收入必然构成其进入城市的机会成本。由于群体差异性,农民本身与城市居民在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之间的不同,导致农民在城市常常受到歧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只能干城里人所不愿干的险、脏、累、难的工作,工资拖欠以及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又加上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基本上没有任何维护自己

权益的能力,农民在城市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因此,劳动力流动给农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与生存压力,这些压力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心理成本与风险成本。总之,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得到微薄工资收入的同时,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甚至成本远大于收益。

由以上看出劳动力流动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劳动力流动的主流是农村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已达7073万,主要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劳动力流动的时间性也显示了这一特点。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每年春节后的3月,是城市人口迁入高峰,主要是由外出打工的农民流动引起。

第二、劳动力流向主要是从乡村流向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仅1995年,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55.4%。

第三、流动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偏高。1996年劳动部就业司对民工调查发现,民工平均年龄25.6岁。公安部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流入城市人口中,男性占67.4%,女性占32.6%,性别比为100:207。另据河南省农调队调查,该省农村流出人口中,男性占84.8%。可见劳动力流动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女性大多属于伴随性流动,相对滞后。这种现象完全符合国际人口迁移规律。

第四、流动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总体较低,但高于流出地的非流动人口。由于流动力主要是农民,所以流动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程度较低。但是这并不违背有关“文化程度与迁移有正相关关系”的人口迁移理论。第三次流动潮初期,众多科技人员“孔雀东南飞”,证实了文化程度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在此之后大批流动的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偏低,但和流出地相比,其平均文化程度仍然高于非流动人口。

第五、流动劳动力大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由于流动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且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所以主要在纺织业、建筑业、采掘业和装卸运输等部门从事脏、苦、累、有害、有毒的工种,或者为城市提供环卫、保姆等社会服务性劳动。而城市部分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偏差,也导致城市经济中存在这类“空位”。

2造成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的原因

2.1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区域发展来看,我国经济集中表现在这样一种现象上:经济快速增长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并存。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结构问题,还是一个多元结构问题,东部地区很发达,西部地区十分落后,中部地区居于其中,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画卷。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差异性。

2.2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仍然制约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体系主要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组成。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但由于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缓慢等原因,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许多困难,如教育经费日趋紧张、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等,这就必然地影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降低其发展潜力,使其不具备和城市新增劳动力竞争的实力,阻碍其向城市流动。在我国现阶段,不能进入高中或大学的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但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其相对水平还有待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还很低,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也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近些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和滑坡,一些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已名存实亡。教育资源减少、资金紧张、单一办学,片面追求学历教育是其主要原因。

2.3 对城市外来劳动力的行业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经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我国一方面正在加紧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另一方面城市政府,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却通过政策的变通,不断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管制和限制。从各地政府颁布的条例看,政府列示的限制、外来劳动力进入的行业、职业以及素质门槛的条目多是外地人愿意进入的职业领域,只有城里人不愿干的那些脏、累、苦活才取消对外地人的从业限制。当地政府采取就业限制的动机就是避免流动人口给城市居民尤其是下岗职工造成就业挤出效应,因为安置不好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将会影响其政治绩效和社会稳定。

3. 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劝的对策

改革以来,我国劳动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长为1996年的68850万人,增长了71.5%,仅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就达13140万人。但是,从发展趋势看,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下降。统计资料表明,1992—1995年期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1.9%,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率为20.6%,而同期全国从业人员就业年均增长率仅为13%,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高投资增长率、低就业增长率的情况。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看,尽管就业人数已从1979年的290万增长到1995年的1.31亿,但就业弹性系数却从0.94%下降为0.75%。同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今后一段时期,职工下岗人数还会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将会导致两个后果:或者是受到经济吸纳能力的限制,无法找到工作岗位,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盲流”;或者是压低工资水平被企业所吸纳,从而加重下岗职工增多的局面。这两个后果都不利于社会安定。所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跨世纪挑战。

从中国国情出发,应采取以下可行的战略性对策: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投资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八五”期间,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七五”时期的3.62元下降到2.56元,降幅为30%。1996年,国内库存实际年均增长率约为40%,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4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结构性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另外,在经济发展中,长期向工业倾斜。国家基建投资仅有4%的用于农业,1994年,这一比例更下降为2.5%,同时,在5142亿元的农村资金投入总量中,非农业产业投资占73.9,农业投资仅占26.1%。这种向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忽略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利于就地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流动归根结底是趋向于收入较高、发展较快的部门或地区,所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核心,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劳动力流向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强调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良性循环。今后,应健全投资约束机制,增加对农业的投资,调整农业部门内部结构,并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改造工程,以便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劳动力。

第二、政府应对劳动力的流动量作适度调整。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职工下岗人数将会增多。在政府下大力气抓“再就业工程”的同时,也应考虑限制企业使用民工的数量。以避免企业为了追求低成本、高效率,选择裁减职工、大量雇佣农民工的做法。

第三、大力发展小城镇。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就业空间容量已经十分狭小,对移民的接纳能力已近饱和状态。同时,受国力限制,今后一段时期难以新建大中城市。所以,兴建和扩展小城镇,是未来15年的城市化战略选择。虽然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流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但乡镇企业投资少、转型快、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优势决定了它仍是农业剩余流动量流动的主

要渠道。有关部门应在资金贷款、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和政策优惠。鉴于乡镇企业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重要基地。这样,既提高了农村工业化的程度,也可以就近吸引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第四、加快改革计划体制式的户籍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以便加强对流动劳动力的社会管理,从而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第五、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农民进城务工,除了领取务工许可证,也应接受短期培训(包括简单职业培训和基础法规教育)。农民工是否也应纳入劳动预备制度范围;建议有关部门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李勋木,李国平《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及实证分析》2005.6

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1994.4

《中国就业》1998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

绪论 (2)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2)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2) 2、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3) 3、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宽松的政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3)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 (3)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4)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 (4) 1、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远大于企业的需求 (4) 2、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工作选择的余地小 (4) 3、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依然面临着制度障碍 (5) 4、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低下,属于边缘群体 (5) 5、产生“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 (5) 6、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动加重城市负担 (5)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监督和引导 (5) 1、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变迁过程 (6) 2、地方政府要加快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6) 3、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 (7) 4、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宏观调控流动人口 (7) 5、加强对劳动力的就业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地位 (8) 6、多渠道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8) 7、完善农民工养老金制度 (9) 六、小结 (9)

绪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在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涌向了城市,成为了产业工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国家实现城市化的必然过程,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从建国到改革开发之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际背景,我国采取重城市轻农村发展战略,并实施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改革开发之后,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流动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基本特征和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客观现实地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监督和引导的措施。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机制。农村劳动力流动一般是指具有农民户籍的“农民工”跨乡镇、区域从事非农生产与服务,他们的身份职业与实际从事的职业发生分离,在中国突出表现为,80年代开始的每年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巨大的“民工潮”。 劳动力流动本身的原因有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差别、经济周期的波动、国际间资本流动、人尽其才的愿望等。具体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1)生产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 众所周知,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突出的国情,并且大约65%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另外,耕地面积也逐年减少。因此,这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 (2)典型的二元结构调整的要求 国家在建国后一直实行重城市轻农村的战略,虽然使工业部门体系逐渐健全,但却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造成中国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随着时间推移,国家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也越来越大,并且受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影响,曾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加突出了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而现阶段我国处于转变二元结构格局,推动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从而实现现代化是实

有关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分析

有关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和类型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流动性。劳动力流动从本质上讲是劳动力的自主寻优选择行为,它通过推动自愿的劳动力交换来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这种稀缺资源的配置作用。事实上,一个社会是依靠劳动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的职业等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而以一种同时使劳动者和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方式来进行劳动力配置的。 劳动力流动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在空间上的位移和工作岗位上的变换。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仅是指劳动力在企业内的工作岗位变换,如工作性质的调整,职位级别的迁升或下落等。水平流动是指劳动力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工作岗位的条换。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力流动和人口流动是有区别的。劳动力流动是比人口流动有着更严格限制的定义,劳动力流动通常不考虑随父母迁移的儿童和退休人员在退休时或退休后的流动。这是因为退休人员的移动和在职人员的移动受不同原因的支配。退休人员经常是流动到气候宜人和那些生活费低的地方,因为这样能够增大他们退休金的实际价值,从社会保障中得到更得的利益。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可以把劳动力的流动分成不同的类型。首先,从流动的发起主体来说,流动可以分为自愿

流动和非自愿流动两种。其中,自愿流动是劳动者为追求总体效用水平的提高而主动发起的流动;而非自愿的流动则是企业发起的劳动力流动,主要表现为劳动者被企业解雇或是辞退等等。其次,根据劳动力流动的方向来说,劳动力可以划分为职业间的流动、企业间的流动、行业或产业间流动、跨地区流动(包括国际移民)等等。当然,这几种类型之间会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比如一位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可能同时还伴随着不同企业间的流动,甚至可能同时还发生了职业间的流动。 二、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力流动的决策可以纳入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在现实中,个人进行劳动力流动的决策时,也要首先界定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劳动流动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差额影响着劳动者的决策。 虽然,劳动者的流动提高了社会的劳动力利用效率,因而对社会的福利改善也是有益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劳动者的自由流动还是发现劳动力市场价值信号即市场均衡工资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一个组织中存在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现象或是员工的流动动机很强,则这种情况会迫使那些支付的工资低于均衡工资水平的企业提高工资水平;而且,人才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频繁的员工流动对企业的损失的是很大的,企业为了减少人员流动的损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制度或改变经营模式,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然而,流动本身却是要付出代价的。劳动者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doc张甲佳

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调查 ----------------基于南伏牛调研结果的分析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8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南伏牛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外出务工。出于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大都常年在外,一年之中只有农忙或春节时才返乡回家。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留在家中,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就业。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且整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升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在外地寻找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他们常年不返回老家,使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学者所做较为著名的即为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拉尼厮---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刘易斯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界定为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较多资本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1】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型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和农业对工业增长做出的贡献,他们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托达罗模型中,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减去迁移成本大于农村收入,理性的劳动力就会选择迁移,其中城市预期收入由城市工资水平和城市就业率的乘积决定。 国内学者对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展开的。杨春瑰从制度因素角度考虑认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4】庞丽华认为家庭层次(家庭类型、劳动力数量等)、社区层次(交通条件、迁移传统等)和省区层次对劳动力迁移影响较

国际劳动力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劳动力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 按照WTO的界定,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是服务贸易的四种交付方式之一,受《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及其附件的约束。GATS将国际间劳动力流动视作自然人移动。在GATS关于自然人的几种分类(公司内部调任人员,商务访客,合同服务提供者,独立专家)中,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相关的主要是“合同服务提供者”(contractual service suppliers)。其在外期间的报酬由雇主支付,合同服务提供者应具有相关和相当的教育背景及专业资历。这种临时性服务的期限一般为1~3年。 由于自然人移动涉及到国家的出入境管理和移民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自然人移动严格设限。进入21世纪后,随着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的展开,自然人移动的自由化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人移动自由化不仅有助于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和贸易竞争力,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并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普遍存在着劳工大量短缺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人口下降和老龄化造成了劳工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许多社会地位低、工资少、耗体力的工作常常无人问津。因此,发达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劳动力流动自由化是一个双赢的问题。

这一共识,为下一轮的服务贸易谈判和劳动力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奠定了基础。 当前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区域特点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预计,全世界约有1.4亿人在国外工作,每年全球劳动人口流动达6000万人,而且在不断增加。按照经济学原理,生产要素总是从报酬低的地区或行业流向报酬高的地区或行业,作为劳动力要素也不例外。 当前,劳动力流动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于各个国家在全球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面临的形势、所采取的政策不同,各大洲的劳务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欧美市场 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欧盟和美国的薪酬福利体系对外来劳动力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加上其存在大量劳工短缺和高失业率,开拓欧美国家的劳务市场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差异,欧美的劳动力市场只对东欧各国和部分非洲国家开放,而对中国的开放度很低。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基于东楼村和省村调研结果的分析 06级经济学基地王茜 [调查时间]2008年4月27、28日 [调查地点]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省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周至县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0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的东楼村和省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地劳动力流动现状 刘易斯将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而不会导致产出的任何减少的劳动力。【1】【p77】本文将剩余劳动力界定为抽去这些劳动力不影响家庭农活的劳动力。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65.85%的被调查者表示的外出劳动力的出外打工对家庭的农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留在家里的人依旧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干完农活,无一人表示打工者出外以后家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忙不过来。这表明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笔者在今年四月去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和省村进行了调研活动,在对周边农户进行入户访谈式调研时发现所调查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存在劳动力流动现象。在被调查的59人中有41人家中有人外出打工,占被调查人数的69.5%。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 通过对当地外出打工者的情况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流动存在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打工者以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中老年女性占很小比例。其中中青年男性所占比重为60%,青年女性所占比重为16%,而中老年女性仅占8.7%。 2、长期外出打工者的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短期(季节性)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本省的西安市,只有极少数务工人员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打工者占打工者比例高达66.7%,中西部地区仅有0.8%. 3、外出打工者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制造业和饭店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有86%的外出打工者集中在这几个行业。 4、打工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人参加过技能培训。外出打工者中的71.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82.6%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5、文化程度和技能是产生外出打工者工资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下图就显示了对打工者工资造成影响的因素影响比重。

国际劳动力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劳动力流淌现状及进展趋势 按照WTO的界定,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劳动力流淌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是服务贸易的四种交付方式之一,受《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及其附件的约束。GATS将国际间劳动力流淌视作自然人移动。在GATS关于自然人的几种分类(公司内部调任人员,商务访客,合同服务提供者,独立专家)中,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相关的要紧是“合同服务提供者”(contractual service suppliers)。其在外期间的酬劳由雇主支付,合同服务提供者应具有相关和相当的教育背景及专业资历。这种临时性服务的期限一般为1~3年。 由于自然人移动涉及到国家的出入境治理和移民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自然人移动严格设限。进入21世纪后,随着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的展开,自然人移动的自由化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由于进展中国家普遍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人移动自由化不仅有助于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和贸易竞争力,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并能够关心他们摆脱贫困。而关于发达国家来讲,普遍存在着劳工大量短缺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人口下降和

老龄化造成了劳工严峻短缺;另一方面,许多社会地位低、工资少、耗体力的工作常常无人问津。因此,发达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劳动力流淌自由化是一个双赢的问题。这一共识,为下一轮的服务贸易谈判和劳动力在国际间的自由流淌奠定了基础。 当前国际间劳动力流淌的区域特点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可能,全世界约有1.4亿人在国外工作,每年全球劳动人口流淌达6000万人,而且在不断增加。按照经济学原理,生产要素总是从酬劳低的地区或行业流向酬劳高的地区或行业,作为劳动力要素也不例外。 当前,劳动力流淌要紧是从进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于各个国家在全球劳动力流淌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面临的形势、所采取的政策不同,各大洲的劳务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欧美市场 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欧盟和美国的薪酬福利体系对外来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浅析

流动人口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地一个特殊地人口群体,近三十年,这个群体地规模、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到如今,我国地流动人口数量人就持续增加.不难看出,劳动力大规模地流动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地挑战. 从我国目前来看,劳动力流动主要有四大流向,分别是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从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动,由技术力量雄厚地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地部门和单位或者技术雄厚部门单位之间流动.除此之外我国还面临着地就是在国际间地劳务流动,主要体现在劳务出口和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两个方面.当然随着我国经济地发展繁荣,劳动力流动地趋势和范围也将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多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分析造成这种劳动力流动地形成原因,不同行业地人会有不同地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地差异是比较重要地原因.在我国自上世纪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一带发展迅猛,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国地经济发展比较发达地地区.在这些发达地区中,原有农村过剩人口地释放工作已经接近完毕,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被逐步吸收.发达地区地创业就业机会也就会很自然地吸引一些外来人口地进入,劳动力地供求关系迫使劳动力自然地流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经济发展水平地不同就自然导致地区之间同质劳动力地工资差别,上述地外来人口地进入很大地原因就是同质劳动力工资差别导致地.人们愿意离开原来工作地地区,为了追随更好地待遇选择去新地地方工作,这就是这个原因导致劳动力流动最普遍地情况.一般地,企业地规模越大,企业员工地流动率相对就越低.除了地区和地区之间地同质劳动力工资差异之外,在国家和国家之间自然也是存在这样诱导劳动力在国际之间流动地情况.这样地情况在近几年尤为突出,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与世界越来越融合,逐步形成地球村地概念了.这也是“国际资本流动”导致劳动力流动地解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以上介绍地都是关于造成我国现在劳动力流动现状地一些宏观原因,在这些大环境地感染下,一些微观地因素也在导致着我国现在地劳动力流动现状.其主要方面有劳动力地年龄、家庭、教育以及其职业技术等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相比于其他几个因素,年龄因素是最重要地因素之一了.现如今地数据表明,劳动力流动地高峰年龄是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地人会认为因为自己年轻,自己将从人力资本投资中获得地潜在收益会相对较高.除此之外,我们在年轻阶段对于“离开朋友、离开自己原有生活圈、丢掉自己熟悉周围环境所带来地一些利益”等问题地思考和重视程度都是不够地.这些问题地原因主要是年轻地劳动力自身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也不够丰富.随着年龄增加,社会迁徙变少,在一些不可抗因素地影响下,人们便不愿意再进行迁移.大多数劳动力都是如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家庭因素导致地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和年龄有着关系.人们在未婚阶段相较已婚阶段更容易流动,若是家庭中有学龄儿童,那么这一类家庭地中劳动力流动就会很难.需要抚养地子女会限定父母地流动,同样地需要赡养地父母也会限定着子女地流动.“家”地概念在我国可以算是最让人有安全感地一个地方了,正是这种安全感,也降低了劳动力地流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教育程度对于劳动力地迁徙也有着非常重要地作用,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科技等高度发展地一个社会环境中,教育程度对劳动力流动地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地受教育程度越高,会让人拥有更高地迁移率.现在不仅是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是如此.越来越多地“海归”一组们开始选择在国外学成之后或者是工作一定时间后回到我们地祖国,在国内发展.这就是高学历迁移地一个具体且常见地例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还有一个微观原因也在导致着我国劳动力地流动,那就是劳动力不同地职业和技术等级.一般地,技术等级越高地人越不容易选择流动,因为他们是在自己地行当里面非常专业地人群,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摘要文章根据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流动的现状,在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的人口流动政策有所借鉴。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空间差异性行业限制劳务输出 劳动就业形势不容我们乐观。目前,城市下岗职工已近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2亿,全社会流动劳动力达8000万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中国最严重的就业压力。中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世纪性挑战。 据有关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3.17亿,2004年在2.7亿左右。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此庞大的数目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严峻性。下面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1.1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差异性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空间区域性特征,即劳动力流动就业存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支配,东部自然条件虽然不如中部丰厚,但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依赖聚集资本、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条件,通过建立各种开发区,使这里很快变为产业层次高、结构门类齐全的发达地区。随着各种产业的不断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渐进有序地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与产业的发展进程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同步性。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同时,中小城镇规模、数量快速扩张。西部地区缺乏区位优势和历史工业基础薄弱。中部地区大多是平原地区,山地丘陵比西部少,耕地面积与劳动力总量所占比例大。所以中部农村劳动力大多仍依赖于土地,外出打工以兼业型为主,虽然中部有些省份是输出劳动力最多的地区,但真正长年打工者占当地劳动力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主要表现为大量季节性外出务工。 1.2 流动渠道单一,多以外出务工为主从近几年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由于文化水平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以外出务工为主,务工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体力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环境条件差,安全保障系数低。务工地点主要是东南沿海,而且外出务工的人均收入不高,据2006年7月《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卷》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年收入高于3000元的只达到46%,这远不能满足农村家庭的各项支出。外出务工以成年男性为主,妇女数量不大,这也表明一些新兴的家政服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3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高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直接成本是农民外出务工引起的直接花费,具体包括务工形成的交通费、就业信息费、培训费以及维护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指农民工、其子女和老人为了能够在城市里生存下去所需要的各种支出,包括高额的食用、住房支出费用、水、燃料、物业管理等费用)。另外,还有二元经济条件下强行收取的各种入门费、如农民进城务工至少需要“六证”:暂住证、就业证、务工证、健康证、消防证、婚育证等,合计每人每年要缴费600—1000元。机会成本是指农民一旦进入城市,必须放弃他们在农村可以得到的种植和养殖等所有收入,所失去的这些收入必然构成其进入城市的机会成本。由于群体差异性,农民本身与城市居民在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之间的不同,导致农民在城市常常受到歧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只能干城里人所不愿干的险、脏、累、难的工作,工资拖欠以及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又加上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基本上没有任何维护自己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要外出打工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劳动力市场客观需求。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河口乡每年就以百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 年竟达3491 人,占全乡总劳力人口9790 人的35.35%。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大规模外出打工呢?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 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 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 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 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

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 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 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逐步推广,农业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刀耕火种变为现在的科学种田,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近几年来全县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由于本县没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事可干,为了谋求生计和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从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的效果来看,它不仅缓解了全县严峻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他们告别了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们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也促进了自身和地方发展。就河口乡而言,仅2008 年就寄回现金300 多万元;少数人员由于外出时间长,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为公司或部门主管,月收入在几千元以上;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在外辛勤劳动逐步致富,回到家乡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养猪场。由此可见,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二、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那些问题我县打工经济起步于 80 年代,发展于90 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随着打工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国研网“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课题组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  谭深 近年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各种调查中,性别差异是一个不被十分注意但却无处不在的问题。这些或大或小的数字,或多或少体现出女性与男性在农村的不同的社会处境、经济地位、家庭角色,它们的背后则是更为复杂的制度和文化的原因。本文根据笔者参与的调查和其它资料,概要地描述这些差别,重点讨论婚姻与发展及就业就业制度与性别职业两个问题。 一、差异的一般状况:数量与结构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分类,农村劳动年龄内人口的迁移原因中,“务工经商”和“婚姻迁入”是两种主要形式。我们常说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事实上主要指“务工经商”这部分,因为婚迁者一般都定居下来,而务工经商者更具“流动”性质,而且这两者的自身状况,对家乡和流入地的影响是很不相同的。  1990年人口普查反映,在15岁以上的农村迁移者中,男性占51.6%,女性占48.3%;迁移者中有职业的是1422.8万人,其中男性54.0%,女性46.0%,总体数量上差异不大。但在务工经商迁移的725.4万人中,男性占69.4%,女性30.7%,两者之比为2.3∶1,而在410.9万婚迁者中,男性仅占8.6%,女性高达91.4%。换句话说,外出男性的93.4%为务工经商者,而女性有62.8%属于婚姻迁移。  近年有许多对务工地和流出地进行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查,如前文所述,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外出务工经商者。根据这些调查,近一、两年外出务工经商者的农村劳动力男女比例大致在2∶1,(男:女,下同)1又据农业部农研中心对75村跟踪调查,在外出劳动力中女性比例上升,1988年性别比是3.75∶1,1991年3.22∶1,1993年2.57∶1,而1994年降到2.29∶1。如果假定目前流动农民有7000万,那么按最低估计其中有2300万左右是女性。2这些劳动力主要流向何处呢?1990年人口普查显示,外出务工经商者中男性有近60%是在省内,女性比例高些达65%;省际流动中,不论男女首选的顺序依次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女性显然要比男性更集中,有近一半跨省流动的女性聚集在广东省,如果加上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占了出省务工的农村女性的65%以上;男劳力在广东的数量也最多,但仅占出省男劳力的16%,加上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也不到24%。而在女性数量很少的新疆、青海、贵州、湖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分布着不算少的男性。  近几年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查显示了同样的趋势,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大多数在省内流动3;省际流动者,仍以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等地所占比重最大;4出省的女劳力大规模集中在广东省和其它工业发达地区。  笔者参与的课题调查,广东省1994年外省农村劳动力650万人,其中女性占60%约390万5。如果按农村女劳动力出省的占35%算,2300万外出农村女劳动力当有800余万跨省流动,与90年人口普查比例相似,约一半流入了广东省。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_回乡__省略_进城_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 出版发行 白南生、宋洪远等编写的 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 一书近日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福特基金会资助、农业部农村经济中心承担的 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 课题报告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也是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的一部最为系统、全面的专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盛一年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主体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状态,并未成为输入地稳定的移民,其中绝大多数仍将返回到输出地。回流现象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回流现象,无疑将对中国近中期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产生直接影响。但是,由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时间较短,所以直到90年代后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策研究部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都很不充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相关政策的制定一时间也显得相对滞后。 该书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过程、后果及其对输出地社会经济影响的微观分析,对现阶段的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做出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并为制定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和其他农村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外出与回流人口的数量形态和基本特征;回流原因分析;回流人群的就业状况和其他境况;回流对输出地的影响;对回流中的女性和回乡创业者两个特殊群体的分析;外出与回流的趋势;相关政策的演变和执行情况等。为了既能够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总体情况,又能够对回流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组成调查组分别对四川、安徽2省4县12村400个农户进行了实地访谈,另一方面又并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住户调查数据对四川、安徽2省全部7100个样本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 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该书提出:在过去的若干年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农村劳动力外出是解决农民就业和农户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化的各种体制障碍一时很难消除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候鸟式的流动正是逐步实现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方式,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转型的贡献;从城市化历史进程的角度观察问题,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就业期间的经历正是他们的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即使目前他们中的许多仍要回到家乡,但他们的再社会化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做了有益的准备。 全书约38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是课题研究报告,由导言和8章组成。其中,导言部分介绍有关回流的研究背景、已有成果、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描述农村外出就业人群与回流人群的总体特征;第二章探讨回流的原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回流,第五章、第六章是对女性回流群体和回乡创业群体的单独研究;第七章从收入、就业、城市化的角度讨论了外出与回流的趋势;第八章回顾了相关政策的演变和执行情况,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下篇是访谈资料选编,收录了从访谈资料中选择出来的4篇村级访谈报告和36篇农户访谈录,以加深读者对研究报告中分析结论的理解,同时也供其它研究人员和有兴趣的读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参考。 该书的出版,澄清了许多过去比较模糊的认识,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本书可以看作1997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 的姐妹篇。从研究外出到分析回流,标志着中国学术界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深入。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包 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 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篇1 按省就业服务局《关于在重点监控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北湖区石盖塘镇采取据实填写“重点监控乡 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与村干部座谈、与个别在家务 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 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收入等作了一系列 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 问题、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 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石盖塘镇位于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区“城郊新镇、工业重镇、经 济强镇”,镇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市经济十强乡镇行列。全镇下 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总人口11950人,其中农村人口 9406人,城镇人口2544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6至60周岁)2343人;劳动力年龄结构为:16-20岁之间的劳动力180人,占7.6%; 21-40岁之间的劳动力1506人,占64.2%;41-60岁之间的劳动力 657人,占28.0%。知识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1533人,占65.4%;高中、中专以上文化800人,占34.1%。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 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 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 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 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 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区等地区。随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从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因素、信息因素三方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提出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户籍制度障碍;文化障碍;主观障碍。 【关键词】农民工;经济社会学;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形式。按照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户籍制度、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的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城市地区之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农民工的边缘化,无法实现身份认同,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化的趋势。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区,导致在城乡及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从较不发达地区转移到较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当地城市,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二元结构不仅仅只在经济层面体现出来,更应当体现在社会层面(庄士成、王莉,2014)。因而,不能仅从经济层面去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多层面关注,才是理解经济发展应有的态度。 二、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经济社会行为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不单单是受到物质利益和理性驱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韦伯关注的重点。根据韦伯的说法,有四种主要的社会行动: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在经济行动中,没有使用暴力并且经济目的是主要导向。在经济取向的行动中,或者目标是经济的但使用了暴力,或者目标不是经济的但经济方面的因素被考虑进去。经济社会学既研究经济行动也研究经济取向的行动,而经济学传统只研究了前者(胡雅梅、韩克庆,2015)。相比于市场分析和文化分析,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同时包容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且承认历史的影响。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分析 在刘易斯的二元论述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将出现从农业部门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何要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一个问题。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和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经济差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值得探讨。1、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早已有之,仅仅用经济学的推拉理论并不能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