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概况(资料)

英国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的演变(比较教育第144)

对英国初等教育的宗教性特征可适当展开(西方近代教育史第105)

近代英国教育特征初探

教育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发展势必引发理性化、世俗化、知识科学化的价值取向,进而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及民主化。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现代化最早出现顿挫,剖析近代英国教育的嬗变及其特征无疑是必要的。

一、17~18世纪

17~18世纪尚属近代早期, 近代早期英国带有封建主义残余的宗教教育、职业教育、古典教育这三大特征。

初等教育有歌咏学校和文法学校,高等学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两所大学当时为经院哲学和教会教育的中心。它们作为国教教会的附属机构只招收国教徒学生,并规定教师必须独身,同时还必须担任牧师之职。

两校课程的设置更是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有“神学婢女”之称的数学及古典语言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一特色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上半叶。因此,当时流传着“大学是教会的灰姑娘”这样一个说法。1649年,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抨击大学“象一潭死水的臭池塘..(它)使对无知、混乱、奴役的诅咒从此处蔓延到全国。”在教会势力的严密控制下,牛津和剑桥大学以沉闷、因循守旧著称。

中世纪与近代之交,英国社会步入“原始工业化”阶段,生产大多在家庭手工作坊中进行。各种行业所需技能,既便是毛纺织业、火药制造业、采矿业、炼铁业、蔗糖业、明矾业等行业也都掌握在工匠手中。在行会制、学徒制及家内制盛行的社会中,人们谋生所必需的技艺或父子相继,或师徒相传。

与之相应的是产生了家庭职业教育。英国的家庭职业教育通常是在家学习阅读、写作等基本技能及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社交技巧和祖传技艺的专门训练。

另有一种形式是将儿童送到行会师傅的作坊里或名门望族的宅第内,以便他们习得相关的知识技能。男孩从14岁起便离家外出,接受7年左右的训练。贵族子弟学习拉丁文、法语、书写、绘画、舞蹈、骑射等,劳动人民子弟则学习谋生技能,受些基础教育。

进入近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领域的拓展,家庭职业教育逐渐为学校教育取代。英国遂向“学校教育的社会”过渡。学校提供法律、医学、神学等不同职业的训练和正规课程的讲授。以考切斯特·福瑞文法学校为例,1645年在该校注册的165个男孩的家庭社会背景如下:手工业主占37 %,贵族占31 %,教士占20 %,富裕农民占12 %。①由此可见,社会各阶层已开始将孩子送往学校接受教育。

17 —18世纪英国教育尤以崇尚古典主义教育为特色。英国古典主义教育上承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并以此为宗旨规定了学习科目为“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天文、几何、音乐。其中前“四艺”为中等教育基础课程,后“三艺”为高等教育讲授范畴。

英国自中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公学”和文法学校是向统治阶层输送政治精英的传送带,十分重视古典主义教育。当时各校通行的教材内容颇能说明问题。牛津大学标准的教科书汇集了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维吉尔、贺拉斯、西塞罗、欧几里德、希波克拉底、盖仑等人的著作,这几乎已囊括了古典主义文化的巨擘。

近代早期英国带有封建主义的残余的宗教教育、职业教育、古典教育。

“近代科学之父”弗朗西斯·培根率先倡导开展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主张“把自然研究从被禁痼、从被看作巫术或被鄙视,从被看作低下的笨拙劳动的状况下转变过来。”他所提倡的“实

验归纳法”与崇尚经典、形式主义和束缚心智的僵化的传统教育背道而驰,因此他又被尊奉为“科学教育之始祖”。

与此同时,英国民间自发地出现了一个远离主流文化、正统教育的科学家群体。他们既非学者名流,也从未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大多是些能工巧匠,热衷于改良技术,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其中的佼佼者有泰尔福德、布林德利、史蒂文森、高特、达比父子、博尔顿、克朗普顿、阿克赖特、韦奇伍德、瓦特。这些为英国工业革命创下不朽业绩的有功之臣,其职业五花八门,从木匠、织工,到理发师、实验管理员,不一而足。然而,正是这些出身寒门、平凡无奇的小人物,不囿陈说,勇于探索和实践,自下而上地推动着英国技术革新运动,乃至工业革命。

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还出现了一批科学社团机构,如“皇家学会”。这些所谓的“无形学院”过定期聚餐,举办讲座、出版刊物等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英国未经历过彻底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在近代早期英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宗教势力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教育难以与之抗衡,去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19世纪

纵观19世纪英国教育有这样三大特征:偏重精英教育,忽视民众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对立;地方分治和自由主义思想妨碍了政府对教育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19世纪是英国进行社会改造的时期,先后在1832、1867、1884年三次进行了议会制度的改革,选举权范围逐渐扩大到工业资产阶级和部分城乡劳动者。187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确立起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人才的原则。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英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首强,号称“世界工厂”,国际金融中心,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国,在世界贸易和海运业中居于垄断地位。然而,在这令人炫目的“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盛世”“,教育却形同巨人的跛足,与其赫赫名声不称。正如史学家GM·“维多利亚社会的力量和弱点在哪里都没有比在教育领域表现得更明显。”②温斯顿·丘吉尔也曾指出,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仍无教育政策可言。

时至19世纪文法学校、九大公学仍是进入上流社会的阶梯。这些学校只向上流社会的子弟开放,绝大多数毕业生日后都能顺利地进入牛津、剑桥。无论是文法学校、公学还是牛津、剑桥均以培养未来的文官和政治精英为目标。如牛津大学的贝利奥尔学院就以“主教、殖民地总督和内阁大臣的摇篮”而遐迩闻名。

这种向精英教育倾斜的办学方向严重地制约着英国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欧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教育开始出现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势头。以1900年为例,英国每一万人中大学生仅有6人,而美国为31. 4人,德国为8. 3人,法国为7. 6人。

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大批目不识丁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再加上城市本身人口出生率大幅度的增长,下层人民的教育问题成了一大社会问题。1832年,哈德兹菲尔德众议院委员会的报告竟披露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工厂里会写字的人不超过1%。据19世纪40年代注册总局的报告,40 %的成年人不会拼写自己的名字。平民子弟所能受的教育十分有限,多数是进入由私人捐助或教会主办的学校。在这里无非是听一些节俭、虔敬、安贫之类的道德说教,至多不过背诵《圣经》,并被告诫不要参与政治活动。至1835年各教区兴办的主日学校仍有90多万学生。

教育的现状令工人阶级强烈不满。1851年3月31日,在伦敦召开的宪章派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宪章派鼓动纲领”中就教育问题发表了见解。在纲领的第三部分“中严正指出:教育”“因为每个人有权拥有物质生活的手段,所以也同样有权拥有精神生活的手段。扣压智力需要的精神食粮,如同不发给身体所需的食品一样,都是不合理的。所以,教育必须是国有

的、普及的、免费的,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是强迫的。”

宪章派还详尽地提出了他们的具体要求:

“第一,凡受国家资助的学校,学院和大学,必须向全体公民免费开放,并且强迫父母使孩子接受普通教育。

第二,在高等学校受教育是免费的,但是按自愿原则。

第三,开办工业学校培训青年掌握各种行业和技术,以便逐渐取代学徒制度。”

此后,曾围绕着是否应将教育办成“国有的、普及的、免费的”教育,宗教与教育是否分离,下层人民应受怎样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纽卡斯尔就教育成立的一专门的调查委员会中一位委员声称,他甚至怀疑有无让农民子弟上学上到14 —15岁的必要。他提议劳动群众的子女上学到10 —11岁足矣。他认为一个孩子受教育到10岁即拥有对下层阶级的孩子来说足够用的知识。”更有甚者,资产阶级中竟有人提出,一个受过教育的工人阶级就意味着劳动纠纷的增加。

尽管上层特别是保守的贵族对向劳动人民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持抵触情绪,对政府干预教育,发放教育拨款横加阻挠,但是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亟需的不再是文盲和准文盲,而是大量的具较高素质的有技术的工程人员和技术工人。俟劳动者在选举制度改革后获得了选举权,资产阶级日益认清了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其统治的重要所在—它是对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下层人民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因此,议会在1870年通过了《福斯特法案》。这一法案的核心是,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

它规定,凡 6 —13岁的儿童必须一律入校学习,其课程全部为世俗性的。该法案是英国教育史上尤其是初等教育的一大转折。其意义在于扭转了民众教育不受重视,仅限于宗教慈善团体的资助,学校控制在教会手中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国教育的发展。在该法案颁布后十年间,公立初等学校的从过去的8000所发展到14000所。但是,仍应看到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英国发展教育的时机还是被延误了。1858年英国全日校学校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77 ,而同一时期普鲁士的比例为1∶6.27 ,两相比较,悬殊甚大。日后英国被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起之秀”————美国和德国超越,原因固然是综合性的,但长期以来,英国政府不注重民众教育亦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前所述,英吉利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崇尚古典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这个民族对科学持有明显的“傲慢与偏见”,人为地造成了两种文化的相互对立,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似乎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甚至互为敌视。正如当代英国著名作家查里斯·帕希·斯诺所指出的,人文主义者特别看不惯科学家那种近乎狂妄的坦率,看到科学家经常兴致勃勃地否定前人的结论和得意洋洋地宣称自己做出了什么新发现的样子总感到不舒服。在他们看来,科学家是些粗俗不堪、浅薄狂妄的家伙,根本没有教养。而科学家又往往觉得人文学者软弱迂腐,无病呻吟,并且不关心同胞的实际生活。尽管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有很强的力量,但是整个社会对于科学文化的不理解程度却是令人吃惊的。两种文化的分裂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就重大社会问题开展认真的讨论。“对科学具有生死悠关的重要性,对在国家事务中运用科学的急切需要,竟然茫然无知。在所有需要科学的政府部门中,主管大臣们、常务次长、助理次长和职员们对科学都是一窍不通的。很自然,既然科学无法为他们所用,或他们无能力运用科学,他们就厌恶科学。”据统计,1815 —1914年18位首相中仅三人—威灵顿、拉塞尔、迪斯雷利不是在牛津、剑桥受的教育。素以人文教育为宗旨的两校,重传授古典文学和数学知识,重视智力训练,轻视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的训练,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而在文官制度改革条例中规定,文官的考试内容须以牛津、剑桥所设课程为准。因此,学习古典科学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职业教育,甚至影响到英国决策层的素质。

鄙视自然科学,使英吉利民族不得不自己饮下自酿的苦酒。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的国

际博览会上,英国在所有100多个展出门类中均获优胜奖。但在1867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已被普鲁士、法国抛在了后面,只获90个展出门类中10个优胜奖。两次博览会间隔16年,但英国国力在与世界各国较量中一盛一衰,反差何其鲜明。此外,英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增长的百分比下降也颇为明显。1860 —1869年英国工业增长了33 %。1880 —1889年仅为16 %,而1900 —1909年降至9%。不重视科学教育的结果导致了英国国力下降,进而言之,导致了现代化的中断。

这一时期英国教育存在的第三个弊端是,地方分治传统和自由主义思想妨碍了政府对教育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虽然政府早在1833年即已拨出2万专款发展初等教育,1839年增至3万,同年又在枢密院设教育委员会,此后政府开始对教育直接控制,但地方自治,各自为政的倾向已是积重难返。经过1835年地方自治改革,强化了教育由地方政府控制的趋势,遂从19世纪30年代起,各地成立了地方教育委员会。此类地方教育委员会规模不一,大到拥有会员50名,下辖50多万学生,小至仅仅控制一所学校的农村地方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的权力主要在于管理初等教育。《福斯特法案》规定,全国划分为若干由地方教育委员会领导的学校区,每区民间组织应设一所学校,如有不执行者,地方教育委员会有权以税收与学费共同维持学校。如此,凡家长支付不起学费的儿童均可免费入学。1902年《教育法》规定,取消地方教育委员会,以地方教育当局取代。随后2568个地方教育委员会被318个地方教育当局代替,其权限可从初等教育扩大到中等教育、师范教育, 本世纪60年代进而控制了高等教育,地方教育当局要直接负责承担全部教育开支的86 %。地方自治的传统进一步造成了英国与发展教育的机遇失之交臂。

喜爱自我标榜是一个富有自由主义精神国度的英国,反对政府对经济生活予以干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教育在人们的观念中是父母和监护人的事。谁办教育置、授课安排..,完全不受政府干涉。迫于各阶层要求政府参与初等教育的呼声高涨,政府在1839年设立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部。但是,国家干预教育仍面临重重阻碍,其干预程度远逊于欧美其,如何筹措资金、校舍和设备以及课程设它资本主义国家。1859年纽卡斯尔调查委员会曾就初等教育是否义务化、强制化作出了如下结论: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势必造成对私人权利的无端干涉。初等教育义务化、强制化就这样遭到了否决。政府对教育事业无所作为,采取放任自流的举措,致使英国错失现代化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开发人才资源的良机。这一问题引起英国有识之士的担忧和强烈不满。

英国现代化之所以采取渐进的、自发的方式,除了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结构和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外,教育亦参与其中。英国教育的弊端严重地制约了经济更快的发展,其现代化的顿挫也与近代英国教育改革滞后,教育政策未能及时加以调整和转轨不无干系。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母国,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的演进具有典型意义,其所付出的代价、走过的弯路无疑可供我们借鉴。

三、20世纪英国初等教育(部分与19世纪重复)

形势的发展使得英国普及初等教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对初等教育的忽视, 也使英吉利民族不得不自己饮下自酿的苦酒。在1867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 法、德展出精湛的工业品, 反映出他们的劳动者的技术和教育水平。相比之下, 英国工人阶级的文化教育水平明显低下,英国已被抛在后面。此外有识之士认识到“如果没有初等教育, 为艺匠提供的技术教育就缺少基础, ??如果我们听任这种状况继续存在, 即使他们身强力壮, 精力充沛,他们也将在世界的竞争中落伍”人们也在现实中体会到“教育??对于造就工业社会的作用非常大。”[ 14 ]为了改变初等教育落后的局面, 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了初等教育制度, 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一) 政府介入, 开始承担教育责任1833年, 政府为初等教育拨款两万英镑, 通过两个教派的协会分给所属的初等学校, 以后还包括师范学校。这是政府第一次对国民教育承担责任。

1839年, 在辉格党人罗素勋爵的倡议下, 设立了枢密院教育委员会, 由枢密大臣任教育委员会主任。这是政府设立教育行政部门的开始。为了克服初等教育改革道路上的障碍, 1858年议会又组织起一个新的、以纽卡斯尔公爵为首的调查委员会, 对各种类型学校进行调查。(二) 制定《福斯特教育法》, 初等教育体系初步建成

1858年以后的余年, 英国的初等教育由于踏步不前而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但国内整个社会经济形势的压力,国际竞争的影响和挑战, 提出了加强初等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立法的迫切性。促使英国统治阶级下决心实行教育立法。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福斯特向议会呼吁“我们不能再延误了。我们工业的繁荣取决于初等教育的迅速设置。”我们都知道, 缺乏教育也就是无知, 无知就是软弱,软弱在当前残酷斗争的世界中通常带来不幸, 尽管有各种势力、观点的争论, 福斯特提出的法案最后终于获得议会通过, 于1870年8月正式批准颁布为法律。《福斯特教育法》全文有百余条款, 有的条又列若干细目。主要包括由地方承办学校和议会拨款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又包括学校的供给、供给的程序、由学校委员会维持和管理学校、学生出勤率等小节。法令试图在全国建立起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初等教育制度。法令的颁布, 为初教事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三) 完善教育法规, 初等教育体系正式确立

此后议会又于1876年通过《桑登法》。该法规定: 每位父母均有义务使其子女接受足够的“3R”初等教育, 违者将受到处罚; 禁止招收10岁以下童工, 否则雇主将受到处罚; 禁止招收10一14岁童工, 除非他们在通过“3R”四级水平考试后获得皇家督学颁发的工作许可证, 或者在五年期间平均每年在校学习250天; 该法的实施由学区学校委员会负责, 在未成立学校委员会的地方, 由学校入学委员会负责。1880 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一部教育法, 即《芒代拉法》。该法在《桑登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规定各学区学校委员会或学校入学委员会有义务颁布有关学生入学问题的地方法规, 规定5一10岁儿童无条件入学, 10一13岁儿童只有达到一定的

成绩要求或已连续五年正常入学接受教育, 方可免除义务入学要求, 具体标准由各地通过地方法规确定。1880年《芒代拉法》的颁布, 以教育法的形式对原属《工厂法》管辖的最低工作年龄及相应的义务教育年龄做出了规定, 标志着英国义务初等教育体系的正式确立。

随着强制入学制度的实施以及民主观念的普及, 考虑到许多家庭由于无法支付学费而使儿

童丧失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 舆论开始倾向于实施免费的初等教育。在越来越大的压力面前, 政府终于在1891年颁布了《免费初等教育法》。该法通过向初等学校提供一定数额的人均政府拨款, 使英国少数初等学校的学费大大下降, 并使大部分初等学校实施了免费教育。到1918年完全实现了国民免费初等教育。至此, 英国初等教育问题划上了句号。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小学办学经费不足—国家在学校经费投入上重中学轻小学。

100余年来, 国家用于小学的开支比中学的要少得多。历史上, 小学的大多数教师是单科教师, 对全面理解各科目地要求不高在中学里, 科任教师不仅要注意所教科目的新要求, 而且要全面理解各科目的新要求。在完成所教科目的同时, 在顾及总体目标及与其它科目的相关性。如今, 由于引进了国家课程, 小学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小学教师在现实的要求下, 需要教相当于中学教师相同范围的课目。要求高了, 但是, 相应的物质条件却没有配套。

专家们指出学校预算应该按实际情况制定, 而不仅仅以学生与教师之比来确定, 这一观点已经由全国教师精英委员会提出。他们相信, 不久将来小学和中学在开支上的鸿沟将得到

缩小。

当然, 所有的小学校长并不希望从削减中学的开支中得到钱, 而是希望二者的都能从缩小差别中得到更多的资金。

2、师资严重不足

英国教师工会最近发出警告, 在英国中小学教师的缺乏已经成为隐患。教师训练局官员米勒说, 从现在起的5年里, 每年将需要2至3万的合格教师补充到中小学, 这将是一个十分

棘手的问题。教师训练局打算将中学进修教师的名额再增加50%, 将小学进修教师的名额再增加34%。教师奇缺由两个原因造成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大量的教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学生数量的剧增。

一项新的调查显示, 学校在招募骨干教师时, 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大。在伦敦区有40%的空缺, 在罗马天主教学校在33%的空缺不得不接而连三地张登广告, 以吸引受聘者。中学骨干教师的流动非常快, 年就是一个轮回小学的流动已达年5一个轮回。空缺总得要填补, 但是骨干教师的质量仍被认为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而不能忽视, 所以招聘工作的难度就可想

而知。尤其在小学,招聘工作更显困难。由于中学骨干教师在受聘时对薪金可以商议, 而小学骨干都在受聘时却绝没有这种机会。教师要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英国也是人们至今在追求的目标。

课程设置(见表)

英国中小学开设的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课程包括两类: 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学、英语、科学三门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宗教教育、历史、地理、设计与技术、信息传播与技术、现代外语、音乐、美术、体育和公民等, 共计12 门课程。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较为宽广的、与他们的需要相联系的课程结构, 使他们能更好地为担负起成人的工作和职责做准备,国家课程实行全国统一课程计划。

学校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为了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 可以自主开设选修课, 即学校课程。这使学生有机会选择他们喜欢的课程, 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英国, 学校开设选修课程的数量、质量,也成为家长评价、选择学校的重要依据。

最具特色的是英国的中小学开设有戏剧表演课程, 强调对本国文化遗产的赏析。比如新课程计划非常清楚地表明, 学生必须学习和赏析英国文学的伟大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作品), 并要求他们从两份1914 年前的作家和诗人名单中选择。

补充资料:

英国国教,英文:Church of England,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民族教会。也称英格兰圣公会或安立甘教会。英国国教也传播到爱尔兰、苏格兰和英属殖民地。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各国圣公会的名义教宗。

16世纪英国专制王权与罗马教廷争夺英国教会最高统治权和经济利益的斗争加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觊觎教会占有的大量土地财产,这些矛盾由于教皇迟迟不批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而演成公开对抗。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操纵议会实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先后通过法令禁止向教廷纳贡,取消其最高司法权和其他种种特权。1534年的《至尊法案》正式宣布国王为英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脱离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但基本沿用旧教教义、礼仪和主教制。爱德华六世时国教教义和仪式逐渐接近于新教。1553年玛丽女王登位一度复

辟天主教。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重立英国国教会,规定官方教义和礼仪,镇压不服从国教的天主教徒和清教徒。

1563年颁布《公祷书》和《三十九条信纲》,规定英国国教的教义,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原则,否认教皇的权力。在17世纪英国革命中废除作为维护专制君主制和对抗清教运动的工具的国教会。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再次恢复国教会,并企图转向罗马旧教。1 688年政变后国教会深受加尔文教影响,逐渐变成资产阶级化的教会。18和19世纪分别出现过提倡新教传统的福音运动和强调天主教传统的牛津运动。这两派继续存在于圣公会内。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 度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教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 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基督教的传入时开始的.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 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宇,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640~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成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规定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所具有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质.同时,英国国教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使得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宗教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英国国教中分离出去的清教主义主张,应把发展近代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应重新考察文法学校的教育价值.科学家培根也认为文法学校的内容过于陈旧,主张应建立一个设有众多自然学科的所罗门宫.文学家弥尔顿主张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开设广泛课程的实科中等学校.政治家洛克也批评当时的文法学

中英小学教育制度差异

一、中英小学教育体制比较 1.教育理念不同 中国的小学教育理念与英国相比截然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中国重视输入式授课,当然,这也表现了我们的优点,我们的学生基础扎实;中国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是有畏惧心理,与英国学生相比,创造能力较差,不管是课后作业答案,还是设计报告,期中、期末考试,中国教育更为重视答案的标准化,以及成绩的高低。而英国小学教育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区别。 中国的小学生往往有很好的记忆能力和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磨练出来的,这使孩子们从小学起就有很多压力。但英国的小学教育更多是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合作,英国小学的很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和组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同学生一起思考、动手,启发式的学习。因此,英国小学教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情境、学习态度同中国有天壤之别。 此外,在英国小学课堂上,孩子们学习比较自由、轻松。这是由英国的历史和文化原因造成的,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孩子们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怎样学习?学习什么知识?教师与家长仅仅起引导作用,剩下的都是小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英国的小学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中国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团队意识不强。 2.办学特点不同 (1)中国小学办学特点 中国现在已经普及小学六年制义务教育,学生免费享受受教育权利,学校大都是公立学校,管理相对严格,家长在孩子小学期间就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中国的中学差别较大,学生进入好的中学需要有好的小学成绩。因此,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背负着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的压力。学生在学校中从小就要做一个“好学生” ,自由度不高。 (2)英国小学办学特点 ①开放性强。英国的小学分为私立、公立和教会小学三种,这三种学校在教育制度、生源等方面的差别和界限较小。以圣保罗小学为例,该小学是教会学校,但也招收无宗教背景和非基督教背景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学校课程中的宗教内容比重也比较小,注重平等、宽容、守时、诚实等习惯和品德的培养。 英国小学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对外交流上,特别是与其他学校的交流特别多,充满了多样性,他们每周都会与其他学校有交流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相互参观校园,进行球类比赛、集体互动、野餐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也提前让学生有了接触社会的机会。另外,因为英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完备,世界上每年都有很多留学生或学者到英国学习访问,他们的子女就在当地学校学习。通过这种便利条件,这些小学经常邀请留学生或者学者给孩子们进行讲座,内容包括其他国家的人文环境与地域文化等,通过这种方式,大大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充实了他们的头脑,给他们营造了一个缤纷的世界,为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了基础。 ②自由程度高。英国小学的自由程度很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学校不受教学大纲条条框框的限制,每个学校的课程编排得都比较自由,因而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学校可以根据学期进展的情况、家长的建议、突发性事件等状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二是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度。英国小学生所得到的自由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宠物以及自己制作的小发明等到学校,然后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这和中国小学不准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到学校是截然不同的。此外,英国的学生们可以随时离开学校,与父母

维多利亚时期介绍

Victorian fashion comprises the various fashions and trends in British culture that emerged and grew in province throughout the Victorian era and the reign of Queen Victoria, a period which would last from June 1837 to January 1901. Covering nearly two thirds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64 year reign would see numerous changes in fashion. 维多利亚风格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的服饰风格,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是,大量运用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随着复古风潮的盛行,这股华丽而又含蓄的柔美风格,正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These changes would include, but not be limited to, changes in clothing, architecture, literature, and the decorative and visual arts. Victorian period design was based on imitation and reproduction, made easier by the induction of mass production. The Victorian period of fashion was about living more simply than the previous era. Clothing, makeup, and hairstyles become more natural and relaxed. The use of elaborate wigs made way for cleaner, gentler looks. False hair was limited to rats or switches. 服饰:Victorian Era, Clothing 1825-1850 这个时期两性服裝的潮流到达一种荒谬的定点。女性则持续使用裙撑架,利用褶皱及蕾丝等把自己过度装饰得像个会走路的婚礼蛋糕。由于缝纫机的发明,还有打版书和系统的散播,这个时期不论男人和女人的服裝都变的更为复杂。 By the later 1830s, fullness was moving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sleeves. This morning dress of 1836–40 features shirring on the fitted upper sleeves;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Croquet players of 1864 loop their skirts up from floor-length over hooped petticoats. Small hats with ribbon streamers were very popular for young women in the mid-1860s. 到了1860年,hoop实在是太大了因而它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于是hoop的形状逐渐变成圓卵形加上在背后大量拖曳的裙摆。1866年,hoop的size逐渐縮小但仍维持圓卵形,直到1870年渐渐演变为所谓的Tornure或是Bustle。这样的演变使得女性的体型姿势向前倾斜,就像一艘船的船头一样。此时最特別的是,女性的裙撑架,出現「前扁后膨,强调臀部」款式造型的变化。1860年的crinoline如钢般坚挺,从1864年起,用三角形布拼缝起的裙子使得裙宽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1870年,本时期初,女子穿着「臀垫」〈bustle〉以达到「强调臀部突出」的造型。在1875年之后,女性则转而流行「紧身与拖曳裙」款式的造型,并强调腰部以下背后华丽的装饰。 Bustles and elaborate drapery characterize evening dresses of the early 1870s. The gentleman wears evening dress. Detail of "Too Early" by Tissot, 1873

西方教育制度

第二节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 由于我国近现代的学制一直以西方为模版,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总的来说,古代西方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 近代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推动了人类制度化教育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当前,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变革时期。 一、西方古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古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 1、雅典的民主教育制度 ①0-7 岁接受家庭教育。 ②7-12(13)岁上音乐学校。 ③12(13) -15(16)岁上体育(体操)学校。 ④15(16) -18 岁上体育馆学习:学习投标枪、驾御战车、角力等在当时十分重要的知识,为学生成为一名军人做准备。 ⑤18 岁以后上埃夫比学校学习。 雅典民主教育制度的目的在于培养民主的公民,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发达的智力,健康的体魄,多方面的兴趣,身心和谐发展等。女子在家里接受教育。以私立学校为主,学生上学要交纳一定数量的费用,只有部分有钱家庭的子女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2、斯巴达的军事教育制度 ①0 岁以前就开始进行胎教:斯巴达非常重视胎教 ②0-7 岁接受学前(家庭)教育。 ③7-18 岁上国家设置的寄宿学校

④18 -30岁接受长期的军事训练。 斯巴达军事教育制度的特征:教育由国家办理,禁止私人办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骁勇善战的军人,与雅典的全面发展教育有很大差别;男女接受同样的教育,对以后女子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的西方教育制度 1、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主要由教会学校进行传授,学习神学知识,其目的在于培养僧侣,并向群众宣传教义。 2、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公元十一世纪,一些大的主教学校和修道院发展成为大学,是古代西方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比较著名的有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在学校组织上,中世纪大学分为两段(预备阶段和正式阶段)、四科。预备阶段学习“七艺”,括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然后才能报考神学、医学和法学等科目,在入学年龄和学习年限上没有严格的规定,每科学习时间一般为 5-7 年。 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成果,对于保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进行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发展学术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3、行会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出现 行会学校是非正规学校,跟随师傅学习生产知识和技能,为工商业培养人才。 城市学校是为城市发展,为贫困子弟开办的学校,属于初等教育性质。 4、骑士教育 为世俗的封建主培养随从的教育。学习“七技”、诗歌等。 总之,西方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教育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广大的劳动人民被排斥

英国近代初等教育发展

一、摘要 英国,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大国之一,英国教育的发展也相应地受到了关注。我国国内不乏很多学者对英国教育的研究与探讨。如2012年发行出版的唐彩斌等人所著的《零距离的英国教育》,就是结合实际经验对英国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的例子之一。初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在国内日渐成为备受瞩目的研究对象和探讨话题。奥尔德里奇在《简明英国教育史》一书中这样提到英国初等教育:“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学校,在国际上,尤其在进步教育界中,无愧地取得了相当高的声誉”,其对英国初等学校的赞誉可见一斑。但我们知道,相比西方其他强国,英国的初等教育在近代发展的十分缓慢。到了19世纪国家才开始对初等教育负责,为其拨款。那么,怎样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致使英国的初等教育发展缓慢,甚至一度出现停滞现象呢?仅仅是英国人“不重视教育造成的吗”?那么,又是怎样的因素使得英国人有这样的观念?为什么慈善教育在英国一段时间内“经久不衰”?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支撑着它?又是哪些动力推动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前进和改革?英国又为何能从落后的初等教育困境中冲出重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逼着。对于英国教育史的研究在世界教育史的学习中笔者已经了解到不少,不难发现在诸多世界教育史专著和教程中对英国教育的历史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但其探讨多停留在历史事件本身。而教育并非独立发展的个体,其存在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的影响。英国的初等教育之所以由“落后”到“先进”肯定有其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是什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则是本研究的原动力。本文为历史性研究,即“系统搜寻资料以回答有关过去现象的问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前的教育机构、教育实践、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1] 二、概念界定 初等教育 作为核心的“初等教育”现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认的定义为:初等教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平简介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平简介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被英国人民认为给他们带来了幸福与富足的伟大女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简介记载她生于1819年,逝世于1901年,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这期间英国的经济、人文、科学和军事实力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她执政时期被后人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简介指出她幼年丧父,1837年继承王位,1839年与表弟阿尔伯特亲王完婚并育有九个孩子,她在结婚当天着白色婚纱,引起极大轰动,这逐渐成为延续至今的婚礼习俗。维多利亚女王因是血友病携带者并遗传给三个子女,后因子女与欧洲其他王室联姻而致血友病在欧洲王室里蔓延,她在位期间为了扩大销售市场和寻找原始材料,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后因中国政府的顽强反抗而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她在位期间,不惜一切手段扩张大英帝国的领土,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城市、学校以维多利亚命名;虽然在这一时期英国已经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维多利亚女王对官员的影响仍然很大,这一时期英国经济不断繁荣,交通枢纽更加便利,文化和科学方面以狄更斯和达尔文为代表人物。 维多利亚女王简介最后强调她的名字代表了一个时代,她在位的

六十多年使大英帝国的领土面积和国家人口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期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她的名字成为英国繁荣和强盛的象征,代表了大英帝国的至高荣耀。 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被称为维多利亚公主的人便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乔治三世国王第四个儿子肯特公爵爱德华成功的得到她的芳心并与她喜结连理。1819年5月24日是一个重大的日子,一个小女婴在伦敦肯辛顿宫出生,她就是维多利亚女王。当时,肯特公爵爱德华夫妇特别喜欢这个孩子,急迫的希望她能顺利降生在英国伦敦,便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地向英国赶路,终于从德国的巴伐利亚奔到了目的地。 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掏空了心思,终于把名字定了下来,给她起名为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这个意义非凡的名字不单让孩子懂得教父对家人的影响,时刻表示尊敬爱戴,同时也表达了父亲对母亲热烈的爱意,寓意着传承她伟大的母亲维多利亚公主。对肯特公爵爱德华来说,他对这个小家伙的降临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孩子不仅顺利出世而且身强体壮,生命力十足。但对于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来说,由于她初次婚姻的失败,造成了遗留下来的两个孩子都是与王位继承权丝毫不相关的人。而眼前这个初生的小婴儿却是意义非凡,不仅未来可能登上大英帝国的王位,更是成为女王的潜力股。 但是成长的痛苦仍旧困扰着这个女婴,在她只有八个月大的时候,父亲不幸患肺炎,医治无效后去世。而后维多利亚女王一直在母亲所在地的德国成长。早年成长的时候受到舅父利奥波德一世的监护

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 长期以来,英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所谓“伙伴”关系,称为“地方管理的国家制度”. 英国现在的教育行政机构包括: 1.教育和科学部 根据法律规定.英国公共教育体制的最终管理权属于议会,议会创定有关教育的法令,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人们遵守法令.同时,议会把法定的“管理和领导”责任委托给教育和科学大臣. 英国政府内阁设教育和科学大臣,下设教育和科学部.教育和科学部的二级组织设一司三局:财务司,继续教育及高等教育局、中小学教育局、师资及统计局. 教育和科学部在工作上得到以下组织的协助: (1)教育标准处. (2)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 (3)学校考试和评价委员会. (4)高等教育基金会. 2.地方教育当局 英国现行地方政府体制,以都市郡的区、非都市郡、内伦敦和外伦敦的市为地方教育行政单位.地方教育当局从总体上负责协调本地区教育的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职责是:为本地区的学校制订目标,对学校系统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维持部分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控制权;管理和规划本地区的继续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包括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

二、学制结构 英国的现行学制建立在1944年教育法的基础之上,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英国的义务教育年限 是11年,即从5~16岁. 三、各级各类教育 1.学前教育 在英国,学前教育指义务教育开始年龄5岁之前的儿童教育,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其实施的机构有:公立与私立幼儿园. 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儿童的适当态度和习惯,注意儿童的身心健康 和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其目标包括6个方面:个体和社会发展;语 言和识字;数字;对世界的了解与理解;创造性;具体发展. 2.初等教育 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幼儿学校(infantschool,招收5~7 岁儿童)、初级学校(juniorschool,招收7~11岁儿童)、混合学校(包括幼儿部和初级部).初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了解 自己,了解自己与他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指 导他们有益地运用自己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必需的 一些个人素质和态度,以便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一课程的规定,初等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除宗教教育外,还包括数学、英语(在威尔士为威尔士语)、科学、历史、地理、 技术学、音乐、艺术和体育,其中数学、英语和科学为“核心课程”,学校应在课时上予以优先保证. 3.中等教育 在英国,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公立中学和独立学校系统的公学.公立中学包括5种类型: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综合中学、被认为是中学的中间学校以及第六学级学院和第三级学院.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Chapter 4 The Victorian Period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散文,小说在创作思想上的进步和创作技巧上的改革,以及对该时代主要作家的生平,观点,创作旨意,艺术品特点及其代表作的主题,结构,语言,人物刻画等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作品选读加深体会感受,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考核要求 (一) 维多利亚时期概述 1. 识记:(1)维多利亚时期的界定 (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 领会:(1)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特点 (2)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 应用:宪章运动,功利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独自等名词的解释 (二) 该时期的重要作家 1. 一般识记:重要作家的生平与创作生涯 2. 识记:重要作品及主要内容 3. 领会:重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社会意义等。

4. 应用:(1)狄更斯和萨克雷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及各自的创作手法,艺术特色。 (2)小说《简.爱》,《呼啸山庄》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塑造。 (3)“我逝去的公爵夫”;中的戏剧独白。 (4)乔泊.艾略特和哈代小说中环境,氛围描述与人物内世界的展示。 A. Introduction to the Victorian Period 1. 识记 (1) Definition: the Victorian Period Chronologically the Victorian period roughly coincides with the reign of Queen Victoria who ruled over England from 1836 to 1901. The period has been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glorious in the English history. (2) Political, Economical &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Victorian England was a tim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After the Reform Bill of 1832 passed the political power from the decaying aristocrats into the hands of the middle-class industrial capitalist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oon geared up. Towards the mid-century,England had reached its highest point of development as a world power. And yet beneath the great prosperity & richness, there existed widespread poverty & wretchedness among the working class. The worsening living & working conditions, the mass unemployment & the new Poor Law of 1834 with its workhouse system finally gave rise to the Chartist Movement (1836-1848)。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英国的教育是鼓励式教育,不断的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以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越来越好地学习。 ——中国驻英国使馆前教育参赞王百哲 一、英国教育制度现状及其学制 英国的学校教育是从基督教传入英国(约公元6世纪)开始的。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王朝复辟以及工业革命等发展演变过程,老学校制度的保留、新学校制度的诞生,造成教育面貌具有保守与创新的折中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为恢复教育,继1943年英国政府发表《教育改革》白皮书之后,1944年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议会上提出了教育法案,被通过。《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教育法》,这个法案为英国战后的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嗣后,相继产生了近20个教育法,是对《1944年教育法》的修正或补充。 (一)英国教育在行政上长期存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执,

现行行政体制是折中的产物 1.北爱尔兰的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直由北爱尔兰教育部全权掌管。 2.苏格兰则是初等、中等和中学后教育由苏格兰教育署掌管,大学由中央领导管理。中央设“教育和科学部”,负责领导和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还领导和管理不列颠的大学和民用科学事宜。 3.1970年后,威尔士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领导脱离中央,归威尔士国务大臣领导。 与“教育和科学部”差不多是平行的英国教育行政机构还有:陛下督学处,任务是了解教育情况并予以评价和指导;学校课程和考试委员会,任务是对各级教育的课程以及证书考试进行研究;大学拨款委员会,了解大学情况,对拨款提出建议,帮助制定大学发展规划。地方教育行政是设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也有督学。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不规定课程和教材,校长有决定权。 (二)现代英国的学制由原来的双轨制演变成多轨制 英国历来的教育法规都没有规定教育目的。事实上,学校教育不可能没有目的,只是目前的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英国属于后一种。从英国教育的实际做法和效果中,从英国社会的教育舆论(电台广播、报刊教育论著)中,还是能看出英国的教育目的。英国自然资源有限,殖民地越来越缩小,知识和技术是国家生存的重要条件。英国的学问家、教授和教师等即使收入不高,但社

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概况(资料) 英国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的演变(比较教育第144) 对英国初等教育的宗教性特征可适当展开(西方近代教育史第105) 近代英国教育特征初探 教育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发展势必引发理性化、世俗化、知识科学化的价值取向,进而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及民主化。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现代化最早出现顿挫,剖析近代英国教育的嬗变及其特征无疑是必要的。 一、17~18世纪 17~18世纪尚属近代早期, 近代早期英国带有封建主义残余的宗教教育、职业教育、古典教育这三大特征。 初等教育有歌咏学校和文法学校,高等学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两所大学当时为经院哲学和教会教育的中心。它们作为国教教会的附属机构只招收国教徒学生,并规定教师必须独身,同时还必须担任牧师之职。 两校课程的设置更是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有“神学婢女”之称的数学及古典语言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一特色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上半叶。因此,当时流传着“大学是教会的灰姑娘”这样一个说法。1649年,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抨击大学“象一潭死水的臭池塘..(它)使对无知、混乱、奴役的诅咒从此处蔓延到全国。”在教会势力的严密控制下,牛津和剑桥大学以沉闷、因循守旧著称。 中世纪与近代之交,英国社会步入“原始工业化”阶段,生产大多在家庭手工作坊中进行。各种行业所需技能,既便是毛纺织业、火药制造业、采矿业、炼铁业、蔗糖业、明矾业等行业也都掌握在工匠手中。在行会制、学徒制及家内制盛行的社会中,人们谋生所必需的技艺或父子相继,或师徒相传。 与之相应的是产生了家庭职业教育。英国的家庭职业教育通常是在家学习阅读、写作等基本技能及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社交技巧和祖传技艺的专门训练。 另有一种形式是将儿童送到行会师傅的作坊里或名门望族的宅第内,以便他们习得相关的知识技能。男孩从14岁起便离家外出,接受7年左右的训练。贵族子弟学习拉丁文、法语、书写、绘画、舞蹈、骑射等,劳动人民子弟则学习谋生技能,受些基础教育。 进入近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领域的拓展,家庭职业教育逐渐为学校教育取代。英国遂向“学校教育的社会”过渡。学校提供法律、医学、神学等不同职业的训练和正规课程的讲授。以考切斯特·福瑞文法学校为例,1645年在该校注册的165个男孩的家庭社会背景如下:手工业主占37 %,贵族占31 %,教士占20 %,富裕农民占12 %。①由此可见,社会各阶层已开始将孩子送往学校接受教育。 17 —18世纪英国教育尤以崇尚古典主义教育为特色。英国古典主义教育上承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并以此为宗旨规定了学习科目为“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天文、几何、音乐。其中前“四艺”为中等教育基础课程,后“三艺”为高等教育讲授范畴。 英国自中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公学”和文法学校是向统治阶层输送政治精英的传送带,十分重视古典主义教育。当时各校通行的教材内容颇能说明问题。牛津大学标准的教科书汇集了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维吉尔、贺拉斯、西塞罗、欧几里德、希波克拉底、盖仑等人的著作,这几乎已囊括了古典主义文化的巨擘。 近代早期英国带有封建主义的残余的宗教教育、职业教育、古典教育。 “近代科学之父”弗朗西斯·培根率先倡导开展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主张“把自然研究从被禁痼、从被看作巫术或被鄙视,从被看作低下的笨拙劳动的状况下转变过来。”他所提倡的“实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

六.维多利亚时期(Victorian Era 1837年—1901年)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杰出的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波兹特写》(Sketches by Boz),《匹克维克外传》(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the Pickwick Club),《雾都孤儿》(Oliver Twist),《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美国札记》(American Notes),《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荒凉山庄》(Bleak House),《艰难时世》(Hard Times),《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的小说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亨利·艾斯蒙德》(Henry Esmond),《纽可姆一家》(The Newcomers)。 勃朗特三姐妹(The Bronte Sisters): 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简爱》(Jane Eyre);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e)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安尼·勃朗特(Anne Bronte)的《安格尼斯·格雷》(Agnes Grey)。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代表作《亚当·比德》(Adam Bede),《弗罗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织工马南》(Silas Marner),《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A Study of Provincial Life)。 盖斯凯尔夫人(Mrs. Elizabeth Cleghorn Gaskell): 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玛丽·巴顿》(Marry Barton),《南方与北方》(North and South)《夏洛特·勃朗特传》(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乔治·梅瑞迪斯(George Meredith): 小说家,代表作《理查德·法弗尔的苦难》(The Ordeal of Richard Feverel)。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 伟大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卡斯特桥市长》(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威赛克斯故事集》(Wessex Tales),《人生小讽刺》(Life’s Little Ironies),诗歌《列王》(The Dynasts)。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

英国基础教育改革

英国基础教育改革浅析 岑建君 https://www.doczj.com/doc/3513104363.html, 2001-11-27 13:26:57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近10年,英国教育改革力度较大,但步履维艰,利弊俱存。8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教育界及其他各界人士就如何改革教育体制,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为经济建设服务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意见不一。经反复辩论,政府达成如下几点意见:一、权力,尤其是中央“权力”,不能进入市场;二、把学校推向市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三、为受教育者及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四、教育要面向未来,迎接21世纪挑战。为此,英政府颁布了“1988年教育法”。本次“教育法”的颁布被视为英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政府的办学思想及管理模式,使英国教育体制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化。 “政校分家”,加速政府职能转变 1988年,英政府确立了“中央权力”不能进入市场、不能过多干预基层正常教学活动的观念,认识到中央政府应集中更多精力,去追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根据英国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教育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英教育部自1988年以后,逐步成立了“英国教育标准局”、“英国继续教育拨款委员会”、“中小学教育拨款委员会”、“中小学教学大纲与评价总局”及“教师培训局”等半官方机构,负责具体行政事务。同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即学校人事编制、经费使用、教学大纲等均在校董会领导下由校长负责。上述机构确立后,与教育部不再维持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变为独立的行政部门,直接向英国教育大臣负责,每年根据政府对教育发展的原则性立场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落实。政府职能分解后,教育部摆脱了过多的行政事务,政府宏观决策日趋科学化;同时加强了对各执行部门 的指导与监控,各行其职,教育管理体制日趋合理化。 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学校办学自主 权 80年代,由于权力过分地集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手里,学校没有办学自由,在招聘教师、经费使用及师资培训等方面都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难以进行自身建设与发展。1988 年后,英政府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引进竞争机制,把学校推向市场。90年代初,英国教育部创立了“公立自治学校”(Grant-MaintainedSchool),通过“拨款委员会”将教学经费直接拨付给学校;一切教学经费由学校校长支配,各级政府无权干涉学校正常教学活动;使学校在基建、招聘教师、教材选编等方面都充分享受办学自主权,依靠自身有利条件,创办具有自我特色的学校,以扩大“生源”,真正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达到“优胜劣汰”之目的。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学校的宏观指导及教学质量监督。1992年,教育部成立了“中小学教学大纲与评价总局”和“英国教育标准局”,一方面力争使全国教学大纲标准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教学质量评价,严格把握“产品进出”二大关口,对不达标的学校则勒令其整顿或停办。

英美文学选读-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练习题汇总(选择大题)

I.Multiple Choice(40 points in all, 1 for each) Select from the four choices of each item the one that best answers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A, B, C or D on the answer sheet. chapter 18.The Victorian Age was largely an age of ____, eminently represented by Dickens and Thackeray. A.poetry B.drama C.prose D.epic prose (024) 18. A typical feature of the English Victorian literature is that writers became social and moral ______, exposing all kinds of social evils. A. revolutionaries B. idealists C. critics D. defenders(044) 16. The Victorian Age is most famous for its ________. A. plays B. novels C. poems D. essays (047) 1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Victorian literature is NOT true?()4 A. Novels became the most widely read and the most vital and challenging expression of progressive thought. B. Victorian novelists were angry with the inhuman social institutions, the decaying social morality, the widespread misery, poverty and injustice. C. Influenced by a particularly strict set of moral standards, Victorian writers like Oscar Wilde, advocated the old moderate, respectable life-style. (057) D. Victorian prose writers joined forces with the critical realist novelists in exposing and criticizing the social reality. 18. Although writing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nd with different techniques,writers in the Victorian Period shared one thing in common,that is,they were all concerned about ______. A. the fate of the upper class B. the re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C. the fate of the common people D. the future of their family clans(087) 1. The first mass movement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and the early sign of the awakening of the poor, oppressed people is_____. 3 A. The Enclosure Movement B.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C.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D. The Chartist Movement (097) 13. In the Victorian Period _____ became the most widely read and the most vital and challenging expression of progressive thought. 2 A. poetry B. novel C. prose D. drama(097) 14. 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Victorian period is true EXCEPT ______. 1 A. England was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B. The early years was a tim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erious social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比较初等教育试题和答案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比较初等教育试题和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比较初等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朱利安于1817年撰写出版了-------------,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2.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____的方法去探询 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成为20世纪上半期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 3. 1929年,中山大学一--------教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比较教育专着《各国教育比较 论》。 4.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 育。 5.目前,英国实行-------------年义务教育。 6. 1944年,英国设立了____考试来控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这使得英国各 地区的初等学校课程标准大体上一致。 7.在美国初等学校的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授 法。 8.日本初等学校国语中的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词汇教学、作文教学和--------- 三 方面。 9. 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一》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 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10.美国小学一般不大重视 --------认为初等教育是公民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2.影响西方近代初等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英国小学教育目标。 4.简述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 5.在学业评定中,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 6.1995年1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新大纲规定的小学公民教育课的目的是什么? 7.简述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 8.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认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