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理论精要

公共行政理论精要

公共行政理论精要
公共行政理论精要

一、威尔逊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产生背景:1,思想渊源,受到德国公共管理研究思想的影响

2,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70年代,美国大资本在财富和政治上的垄断;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民主主义者发动政治改革运动。

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定义: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并将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政治”和“行政”。

三、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定义:是指一种从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组织。“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特征:合理的分工,,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构,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定义: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以及工作分析来达到最优效率。

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定义:将经营与管理区分,经营分为六项管理活动,定义管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法约尔定义的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六、怀特的系统化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行政环境的定义:指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环境。

七、西蒙的行为主义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1、“行政谚语”——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批判

2、行政学研究方法:事实与价值,操作定义和概念工具

3、行政决策理论

4、行政组织理论

“事实与价值”定义: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世界中科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达。这两种命题的区别也就相当于一般所谓“描述性陈述”与“规范性陈述”或“是然问题”与“应然问题”的区别。

八、帕金森定律

定义: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

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于工作人员的多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这些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致,亦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可利用的时间”。九、沃尔多的综合折中行政观

主要内容: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评论

2、对当代公共行政学的论述

3、提出沃尔多本人的公共行政观

借鉴意义:1、公共行政研究的中心要素是人本身,是通过公共行政过程中从事这种行为和过程的人来进行的。

2、行政国家首先是一种国家公共职能现象,其次是一种国家公共权力现象,所以行政国家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与扩展。

十、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

行为模式:1、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融合型)

2、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衍射型)

3、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棱柱型)

棱柱型模式的特点:

1、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

具体表现为“西化分子反精英”现象。

2、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亦行政机构不一定产生其应当功能。

公共行政的生态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政治构架,沟通网络,符号系统。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从行政环境来研究行政的生态学方法值得借鉴;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3、用生态的,整体的世界观看待行政现象,任何一个行政组织都不是一个绝对

孤立的系统,公共行政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行政生态学定义:要求运用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对行政系统做整体的观察与精密的分析,作宏观和微观研究,从而揭示行政这一主体生长和发展规律,以从整体上把握行政过程和行政运行规律。

十一、彼得原理

定义:“在实行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组织成员都会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那一级”。彼得原理揭示了知人善用,适才使用的人事行政原则,对于所有组织有适用性。

十二、德罗尔的政策科学理论

定义:核心是把政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进的对象,包括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政策科学的范围,内容和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的制定过程。

内容:现实和问题的理解;宏观政策或关键选择;超渐进主义;复杂性;模糊性决策;学习;政策结构;困难的选择;元政策,即制定政策的政策。

十三、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理论

主要内容:

1、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新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

2、主张建构新型的政府组织,分权,权力下放,规划,顾客导向,顾客导向,

应变灵活和回应性强的组织形态。

3、主张民主行政,尊重人权和人民主权,倡导社区自治。

评价:(P294)

1、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

2、迈开了公共行政学独立发展的步伐

3、扩大了公共行政的领域范围

4、完善了公共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

5、深化了公共行政教育的内容

6、从公共服务的平等分配,公务员权利解放,利益与价值代表的多元性,参与

观念的增强,内省伦理道德意识的建立以及人事行政的分权化等方面,均对当代政府产生重大影响。

十四、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

定义: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是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或像理论上所说的能够做到的那样“有效”。

补救措施:第一,创立一种新政治技术,提高社会民主程度;第二,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第三,改革赋税制度,约束政府权力。

借鉴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

2、政府的认知,行为能力是有限的

3、“寻租行为”依然存在

4、更加注重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转换观念,引入竞争机制,政府行为法制化,

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评价(P320)

十五,霍哲的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定义:绩效评估;利用绩效评估信息帮助建立商定的绩效目标,分配并优先配给资源,通知管理者核实或改变目前的政策或项目的方向以达到制定的目标,并报告是否成功的达到了目标。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手段和措施,绩效改进才是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宗旨。

十六、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定义: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一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论。

观点: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2、公共利益时目标,而非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有民主性

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5、责任并不简单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7、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借鉴意义:第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第三,责任行政——完善政府责任体系;第四,服务行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七,走向公共管理语境的公共治理理论

意义:

核心观点:主张通过合作,协调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主要内容:

1、公共治理是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

2、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

3、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

4、是一种多元化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

5、公共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修订版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修 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行政管理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着 ?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 ? ?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内部化理论: 2.骆驼评级体系: 3.垄断优势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货币危机有哪些类型? 2.经济数据偏差有什么必然性? 3.如何测算商业银行铸币税? 4.如何衡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 三、论述题(20分) 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战略。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材料1: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政策工具。半个世纪以来,菲利普斯曲线一直是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对曲线的评价也有很大差别。菲利普斯曲线曾经为正统凯恩斯主义干预宏观经济的“相机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资本主义变成了“可调控的资本主义”;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又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成立,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围绕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成为了各学 派争论的突破口和政策分析工具。 ——摘自李争宇“菲利普斯曲线的历史演变及政策意义”一文 材料2: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 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何在?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张国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 一、公共行政学涵义 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 ⒈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⒉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⒊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⒋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⒈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⒉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⒊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⒋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⒈逻辑分析方法;⒉法规分析方法;⒊历史分析方法;⒋实证分析方法;⒌规范分析方法; ⒍比较分析方法;⒎系统分析方法;⒏生理分析方法;⒐心理分析方法;⒑资料分析方法;⒒案例分析方法;⒓量化分析方法;⒔模拟分析方法;⒕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⒈综合性;⒉实践性;⒊系统性;⒋技术性;⒌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⒈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⒉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在现代社会中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⒊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是内容上交叉、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互鉴、学科发展上相互影响和渗透、研究领域各异。 ⒋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五、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出现的某些公共行政现象。 现代行政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⒈行政职能扩展⒉不良行政现象增加;⒊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⒈主动进取;⒉追求卓越;⒊创新发展。 追求卓越:是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意义上追求出色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比较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具有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

比较公共行政

《比较中西方不同的政党制度和社会制度》 摘要 本文对中西方的领导党和执政党地位进行了区分,为中西政党制度的比较性分析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比较、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党的合法制度来源、政党的内部主治结构四方面对中西政党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社会制度和政党制度也有必不可少的联系,未完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执政党政党制度社会制度当代中国

附 目录 1.政党制度 (1) 2.中西社会制度的优越 (1) 2.1本身巨大成功 (1) 2.2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信心 (1) 3.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 (2) 3.1政党与国家掌权的关系 (2) 3.2党际关系的比较 (2) 3.3政党执政的合法性途径 (2) 3.4政党的内部组织 (3) 4.中国的一党制优势与西方比较 (3) 5.总结 (4) 参考文献 (5)

一、政党制度 政党是当代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力量的政治实体,它对一个国家政治过程起着决定作用。政党政治指政党影响国家政权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的政治类型。可以说,民主政治的时代就是政党的时代。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上相当普遍的政治现象,没有政党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已寥若晨星。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由国家法律规定的或在具体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政或参政的方式和程序,包括政党内部的组织结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历史所形成的。具体来说,经济基础、国家性质、各种政质力量集结或分化的程度、政府体制、选举制度、文化传统和国际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二、中西社会制度的优越 新中国六十年历史,虽然常常分为两个三十年,但双方在终极目标上有一个共性,就是探寻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前一个三十年希望通过强调意识形态和主观能动性,打破资本主义法权,以一种反现代的方式追求新的现代化之路。后一个三十年则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标志,一路走过不平凡的历程,创造出时称“中国模式”的全新现代化之路。 中国的模式从被质疑到被全球广泛承认,得益于俩点: 2.1本身巨大成功 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年间超俄、意、英、德和日本等称雄近、当代的强国,高居全球第二,成为影响世界的巨大存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四亿贫困人口脱困,整个社会都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无可辨别的事实,自然令人心悦诚服。目前全球的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最少十年、最多二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现代政策》双月刊2010年第一期刊登了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的文章,预测204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123万亿美元,是2000年全球经济产出的将近3倍。中国的人均收入估计将达8.5万美元,比欧盟高出一倍多,远远高于日本和印度的水平——中国从2000年的穷国变为2040年的超级富国。不过从中国自己的历史来看,这三十年真正的伟大变革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从过去仅仅是上层的变迁转为整个社会的演变:中国不再是一个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社会,而是一个开放的、纵向和横向流动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并几乎同时和世界进入信息社会。 2.2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信心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1■如何认识和测算通货膨胀税? (1)通货膨胀税是指当政府增长中央银行纸币并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时,经济单位 持有的中央银行纸购买力下降,如同政府对持有中央银行纸币者征收税收。(4分) dp/dt M (t)M (t) (2)通货膨胀税可用公式表示为S T=p p(t)=n⑴ 丽,其中n (t)为通货膨胀率。 M (t)为中央银行纸币数量,P (t)为一般价格水平。(3分) (3)从本质上说,通膨胀税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的通货膨胀对货币持有者的影响, 是中央银行纸币持有者由于一般物价上涨所遭受的损失。(3分) 2■简述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1)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内为摸索阶段和不断完善改进阶段。(2分) (2)摸索阶段侧重于定量考核,从1994年开始,着手探索银行审慎监管新办法;1997 年出台了《商业银行资产比例管理办法》;2000年,制订了针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4分) (3)不断完善改进阶段注重定性考核,2003年中四证监会成立以后,积极探索并不 断改进和完善评级办法。2004年出台了《股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外资银行风险评价手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暂行)》等若干风险评价体系;2005年未,出台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取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骆驼监管评级体系;2006年1月起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4分) 3■概括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的方法及其呈现的特点。 (1)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使用了两种方法:机会成本铸币税测算、货币铸币税测算(5 分) (2)从测算结果看,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2001年以前,人民银行铸币税与GDP之比,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比较高,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比较高;二是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在1986—2008年有下降趋势, 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三是准备金存款的铸币税收入占铸币税的比例较低,货币 发行是人民银行铸币税的主要来源;四是在多数年份,货币铸币税对于机会成本铸币税。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公共管理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理规律,加强分析中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提出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分析当前公共管理的前沿核心,重点探讨公共管理的理论前沿,以期有助于我们预测公共管理的研究前景,正确引导我们进行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并在现实中能够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管理;理论;前沿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权力机关和非盈利社会组织为了更有效地促进 公共物品,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平均分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正确运用公共权力和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新兴学科。 公共管理与管理学有很大的相似性。它要指引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有效率,其前提与基础是解释公共部门的各种收入与支出行为、公共管理以及对市场中微观主体的影响与后果。需要注意的是,与管理学不同,在具体分析问题时,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研究前提与研究对象。而且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各个主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个主体的反应与对策将对公共部门的政策执行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给公共管理带来了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挑战。由此可见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为什么”的问题。 卡尔森(Garson)和欧佛曼(Overman)认为,1975 年的“政策管理协助研究委员会报告”是公共管理概念流行的源泉。[1]他们指出,在该报告中,公共管理被分为三个领域:(1)政策管理涉及政策选择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2)资源管理涉及预算、财务管理、人事、采购与供给、财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等;(3)项目管理则涉及日常执行,包括日程安排、记录保存、生产效率与监督等。 大多数美国公共管理研究者似乎更偏好另外两个相近的概念:“政治管理”和“战略管理”。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政治管理研究跟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密切相关。政治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家、该学院的摩尔(Moore)明确表示:“我们的‘公共管理’概念在公共行政的传统责任之上加入了目标设定和政治管理的责任。”[2]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研究重心已经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POSDCORB 范式(计划、组织、人员、指导、协调、报告和预算)转移到 PAFHRIER 范式(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外部关系)。 综合各国的政府改革与发展前沿报告,结合我国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下列几点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的几个前沿问题:(1)

公共行政理论A第1次作业

公共行政理论A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5道小题) 1. 根据行政权力受约束的程度,可以将行政权力分为( ) (A) 羁束的行政权力和自由裁量的行政权力 (B) 报酬性权力和制度性权力 (C) 行政立法权和行政司法权 (D) 行政制裁权和行政监督权 正确答案:A 2. 作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产物,服务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模式是( ) (A) 保护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B) 干预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C) 引导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D) 全能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正确答案:A 3. 行政人员的“原身”是() (A) 公务员 (B) 法人 (C) 公民 (D) 居民 正确答案:C 4. 公务员制度最根本的结构特征是()。 (A)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B) 严格考核、功绩晋升 (C) 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D) 人事分类、依法管理 正确答案:A 5. 下列不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是( ) (A) 中央政府 (B) 地方政府 (C) 非营利组织 (D) 私人企业 正确答案:D

四、主观题(共9道小题) 6. 行政问责制 参考答案: 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 7. 行政协调 参考答案: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8. 行政改革 参考答案:是指为了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和行政系统内部的要求而对公共行政的组织、人员、技术、制度和观念等进行的有意识地创新、发展和调整的过程。 9. 论述服务行政的特征。 参考答案: 第一,服务导向而非控制导向; 第二,公正导向而非效率导向; 第三,公民本位而非政府本位; 第四,开放式行政而非封闭式行政; 第五,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 服务行政是政府公共部门在运行和发展中遵循公民至上理念,以回应公民需求、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新型治理模式。 10. 简述行政管理实践中公共政策与规章制度不协调的表现 参考答案: 第一,各部门在某方面公共政策和规章制度出现空缺的情况下自行制定,导致部门间政策与规章制度不协调; 第二,各部门对公共政策和规章制度的理解不同,从而导致各种管理行为的不协调; 第三,新旧政策和规章制度之间存在着冲突 11. 行政监督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一是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监督;二是对行政活动合理性的监督;三是对各级各类公务员是否遵纪守法、恪守行政道德进行监督;四是对各级各类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是否卓有成效地使用技能和技巧以提高行政效率而进行的行政效能监察。 12. 论述行政绩效评估的价值体系 参考答案: (1)经济 经济指的是组织投入到管理项目中的资源标准。按照经济原则,我们总力求政府能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来提供一定数量或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在全球化时代,资源的稀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公共产品需求的扩大与施政成本有限的矛盾。经济指标固然

西方行政学说中央电大形考不定项选择题

西方行政学说中央电大形考不定项选择题

《西方行政学说》中央电大网上形考平台学习资料 不定项选择答案(已排序) 1.(BC )是影响公共行政最主要的生态因素。A. 生产工具B. 社 会经济机制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社会政治关系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变化对行政学的 研究提出了要求。(AC) A. 政府职能的扩张 B. 政府职能的减弱 C. 行政权力的扩大 D. 行政权力的缩小 3.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基本需要层次不包括(B)。A. 生理的需要 B. 生活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4.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包括(ACD )。A. 建立和维持信息 交流的体系 B. 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C. 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 D. 规定组织的目标 5.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有长期、丰富的企业工作实践, 她从事过的工作包括(ABCD)。A. 机械工人B. 车间管理员 C. 技师 D. 工长 6.比较公共行政和现代组织理论的相同点表现在(ABCD )。A. 关 注方法论 B. 相信系统框架 C. 强调经验描述 D. 寻求一般性概念 7.布坎南认为,导致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包括(BCD )。A. 目标不明确 B. 缺乏竞争机制 C. 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D. 政府机构自我膨胀

8.布坎南提出要借助于(C )来完善选举制度,因为它能够使所有 参与集体选择的个体都有充分的激励说出其对某一公共物品的真实需求状况,从而使投票者得到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最大限度的接近投票者的实际偏好结构。 A. 目标明确法 B. 权力竞争法 C. 需求显示法 D. 权利表示法 9.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包括(ABCD )。A. 博弈论B. 决策论C. 概率论 D. 排队论 10.德鲁克认为,为了减少工作人员跳槽这一目标,能够制定以下策 略(ABC)。A. 修改工资报酬制度 B. 改进物质环境 C. 经过谈话了解原因 D. 到其它组织挖人补缺 11.德鲁克认为,政府机构为了真正体现“服务机构应有出众的工作”, 需要采取实际的步骤,这些步骤概述了政府机构目标管理过程的哪些环节?(ABCD) A. 目标制定 B. 评估 C. 分解 D. 实施12.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目标可分为(ABCD)。A. 战略目标B. 策 略目标 C. 方案 D. 任务 13.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不包括(C )。A. 计划B. 组织C. 决策D. 指挥 14.法约尔的著作包括(ABCD)。A. 《论管理的一般原则》B. 《国 家行政理论》C. 《公共精神的觉醒》D.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5.法约尔认为,个人权力是由管理人员的(ABCD )等所构成。A. 智慧 B. 博学 C. 道德品质 D. 指挥才能 16.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她看来,“经营”包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考核方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 考核方案 (本方案仅适用参加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课程学生)一、考核改革的目的“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是金融学专业中一门专题性质的课程,原来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本学期开始,课程考核改革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改为完全的形成性考核,主要目的是:1.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深入探索既符合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学习特点,又兼顾课程性质的考核模式;2.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探索形成性考核的目标、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切实发挥形成性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课程考核改革,进一步落实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把远程教育传统的考试从环节转化为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并提高学习质量。 二、考核目标通过考核改革,既检测学生对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又要检测学生对基本前沿课题运行规律和具体运作机制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这些前沿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作用、具体实践、发展变化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三、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完全的形成性考核方式。终结性考核形式为材料分析基础上的课程小论文。每学期共安排10次,或针对每个专题,或综合几个专题,每次最高计分为10分。第一次作业(10分):《分析材料》:索罗斯投资理论的重要实用价值在于发掘过度反应的市场,跟踪市场在形成趋势后,由自我推进加强最后走向衰败的过程,而发现其转折点恰恰是可以获得最大利益的投资良机。 过度反应的市场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顺势而动的跟风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见对市场所形成的推动,跟风者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却同样能使市场自身的趋势加强。由于市场因素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越多,随波逐流于市场趋势的人也就越多,这种顺势操作的投机行为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本身也成为了影响市场走势的基本面因素之一,风助火势,市场被投资者夸大的偏见所左右,二者相互作用令投资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绪之中,趋势越强,偏见偏离真相越远,实际上也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接近脆弱。过度反应的市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盛衰现象的发生。要求:在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阐述过度反应及其在证券投资市场中的应用。写作思路:1、依据行为金融学中过度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2、分析产生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3、分析如何利用过度反应理论指导投资操作。第二次作业(10分):《分析材料》:专家认为,今天的亚洲不会再重复当时的危机。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Roubini认为,跟1997年可能不同的是,亚洲地区国际收支状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外汇储备位居全球前列;亚洲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金融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即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一、统一性 (一)、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 自威尔逊以来, 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主要理论。在其一百多年历史中, 经历了从传统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的形式变革,公共管理学是70 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公共管理是 对公共行政的继承和扬弃, 是对公共行政的延续和发展。 (二)、两者隶属于同一理论框架 在广义上,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是相等的, 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是包括政府公共管理)。也就是说, 二者的外延是一致的。 在狭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被用来指公共部门管理的两种不同模式。一方面, 理论界倾向于把公共行政看成是政府为主体的管理活动, 在国内也被称为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 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它强调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而弱化了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 二、差别性 (一)学科设置: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在管理科学门类中,把公共管理定为一级学科,行政管理被定为公共管理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与行政管理相并列的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这是从公共管理的领域划分出的二级 学科。 (二)内涵区分: 公共行政的内涵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学界存有较多争议和分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共管理基本等同于公共行政 一种观点是认为二者内涵是同一的。西方坚持传统范式的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完全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就是罗森布卢姆。

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上)

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上) 第一部分:美国公共行政学五大理论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霍哲教授与盖布雷林(Holzer & Gabrielian,1998)博士将美国的行政学总结为五大理论: ?诚实、无党派及象一样的政府。诚实、无党派、有效率的政府管理是建立公共行政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政府的两大功能是“意志的表达与意志的执行”(古德诺Goodnow, 1900)。进步主义运动时期不仅将行政与政治分离。而且开始了向私有部门学习最佳实践的努力。正如在当今的公共服务中倡导私有化与更多的市场机制一样,这种向私有部门借用经验的做法不局限于组织的内部过程,同样与政治和经济结构相关。 ?经典管理模式。当行政学正式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并且行政被等同于管理,行政学的主流观念就开始追求象机器一样的效率:即用最少的能源耗费完成工作。重心从公共行政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样一个政治问题转移到微观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问题。这种导向源于科学管理学派并在较为复杂的行政决策制定分析中达到顶峰。通过对组织的研究得出一系列被认为在管理中广为适用的原理与原则,而运用这些原理与原则可以取得最佳的效率。将这些发现运用于公共部门组织的管理被认为是顺理成章。 ?政治与政策制定。当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而且新兴的福利国家开始广泛发展福利项目时,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就不再现实。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对社会事物的干预就是明显的例证。如此,公共机构为了获得不同选区居民的支持,便调整策略去影响选区并满足选民的需求。这样,公共行政的一个主要趋势便是远离“中立”而靠向“政治”。尽管早期支持行政中立的学者主张行政官员仅仅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这种假设现在被认为是幼稚的。人们认识到价值观不仅从多重外部因素侵入行政,价值观同样存在于如政策执行这样被号称为是“中立”的内部决策中,象其它政策参与者一样,政府官员应当参与政策制定。 ?人类行为。经典管理学派植根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学派和效率的工程概念中:即用最少的能源耗费完成工作。尽管从私营部门中得出的管理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组织的骨架,但事实证明用这些理论来解释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立部门中的人类行为都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它们不能解释人性的复杂性、不确定因素或变化环境的影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及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与对组织的社会学研

人事行政学试题

《人事行政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三分,共20分.) 1.被公认为是行政学发端标志论文是( ). A《政治与行政》B.《行政学导论》 C.《行政学研究》 D.《科学管理原理》 2.高斯发表于1936年并提出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关系问题的行政学论着是( ). A《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B.《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C.《政府生态学》 D.《公共行政生态学》 3.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按照行政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实现的行政职能是(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4.在领导机构的领导下分管专门行政事务,具有专业性,局部性特点的机构是( ). A.执行机构 B.咨询机构 C.辅助机构 D.派出机构 5.提出实行精兵简政,要求"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的行政组织原则的是( ). A.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 B.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人 C.列宁 D.,恩格斯 6. 奠定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是( ) A功绩制 B.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

C.彭德尔顿法 D.政党分肥制 7.注重正式组织结构,组织规章及纪律的作用,通过行政系统发布有权威性,非执行不可的指示,命令方式实施领导的行政领导方式是( ) A.强制方式 B.说服方式 C.激励方式 D.示范方式 8.办公室管理的根本特征是( ). A.政策性 B.综合性 C.辅助性 D.服务性 世纪40年代末美国兰德公司使用的具体抉择决策的技术方法是( )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斐法 C.方案前提分析法 D.决策树法 10.行政领导者将已经确定的执行计划通过命令,引导,沟通,监督等方式,切实落实到执行实践中去,实现执行活动目标的过程是( ) A.指挥活动 B.沟通协调活动 C.监督活动 D.控制活动 11.下列各项方法中,对组织关系的协调方法是( ). A.奖惩并用法 B.喻意提醒法 C.沟通协商法 D.批评警示法 12.信息最基本的特征是( ). A.信息的广泛性 B.信息的可转换性 C.信息的时效性 D.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性 13.提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是 ( ),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洛克的《政府论》 C.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公共管理系统前沿文献综述

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报告 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和教育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这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六、七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发挥“后发”优势,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①。 本报告以中国大陆发表的公共管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同类文献;在公共管理研究文献的选取上,多与常用的“公共行政”相类,而不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行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完全一致;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中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围大致相同,不包括“三农问题”、“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社区治理”以及“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等专业领域,尽管这些领域在近几年已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②。考察年限以2006年为主,但鉴于我国还没有发表过类似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也回溯了此前的一些重要文献。因此,本报告也可以看作为近年来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报告。 一、主题的确定 除期刊数据库以外,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文献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中国①薛澜对此有过详细考察,参见“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回顾与前瞻”,《管理世界》2002 年第2期。 ②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编的《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暨管理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科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分类。同时,该书对1994年至2003年期间“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作了统计分析。

西方行政学说期末网考题库完整版

西方行政学说网考题库完整版 单项选择 1. 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所决定的。 A. 渐进性 B. 局限性 C. 稳定性 D. 连续性 2. ()不仅是管理的首要因素,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且是一切组织活动的基础。 A. 指挥 B. 组织 C. 计划 D. 控制 3. 斯坦因以()为基础,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的体系。 A. 国家有机体 B. 社会有机体 C. 社区自治体 D. 公共利益体 满分:1 分 4. 怀特提出的()晋升制度,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在公务员晋升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主张 全国或全邦同类职位的混合竞争,给怀能擅才者以晋升的机会。 A. 阶梯型 B. 阳光型 C. 竞争型 D. 开放型

满分:1 分 5. 西蒙在行政行为研究上是以()为基本概念提出一组概念工具的。 A. 计划 B. 决策 C. 组织 D. 决定 满分:1 分 6. 麦格雷戈在《管理评论》杂志发表了()论文,其中提出了著名的“Y理论”。 A. 《企业的人性方面》 B. 《职业的经理》 C. 《领导和激励》 D. 《组织与行政的新观点》 满分:1 分 7. ()与德罗尔一起创办了著名的《政策科学》理论刊物。 A. 奎德 B. 西蒙 C. 沃尔多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1 分 8. 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实质是()。 A. 人的行为 B. 物质 C. 技术 D. 环境 满分:1 分 9. 新公共行政学者直接从美国当代政治哲学家()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思想体系中获取 坚实的理论依据。 A. 阿尔蒙德

B. 伊斯顿 C. 罗尔斯 D. 罗伯特·达尔 满分:1 分 10. 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的()是协调工作的最好方法之一。 A. 每日例会 B. 每周例会 C. 每月例会 D. 日常例会 满分:1 分 11. 在官僚制组织中,人员的任用的根据不应是()。 A. 学历 B. 专业 C. 能力 D. 性别 满分:1 分 12. 负责指挥的管理人员不应该做到()。 A. 对职工有深入了解 B. 召集主要助手开会 C. 留用没有工作能力的人 D. 作出榜样 满分:1 分 13. 在古利克看来,()的角色就是通过监控和调节专家、官僚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来保 持整个系统的平衡。 A. 被任命的政务类官员 B. 技术专家 C. 行政官员

公共管理经典文献书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列宁:《国家与革命》 4.《毛泽东选集》 5.《邓小平文选》 6.毛寿龙:《西方公共行政学名着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7.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8.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9.《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编译中央党校出版社 10.《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张国庆:《行政管理中的组织、人事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 12.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林成顺:《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易纲海闻:《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 15.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 1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王乐夫:《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 19.施九青、倪家泰:《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 20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

2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管理简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 23.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24.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王乐夫:《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国家行政学院,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中国行政改革:政府的责任性、回应性和效率》,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8.张尚仁,杨翟:《政府改革论纲》,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9.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30.沈亚平,吴志成:《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刘立户:《全面质量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任进:《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3.世界银行:《1997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34.刘熙瑞:《》,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35.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7.洛克:《政府论》

公共行政理论A第4次作业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 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道小题) .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 法国 () 美国 () 中国 () 英国 你选择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 解答参考: . 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与世纪的()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 中 () 美 () 英 () 法 你选择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 解答参考: . 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 () 年月日 () 年月日 () 年月日 () 年月日 你选择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 解答参考: . 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 临时方案 () 追踪方案 () 应变方案

() 积极方案 你选择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 解答参考: . 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 () 积极方案 () 追踪方案 () 临时方案 () 应变方案 你选择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 解答参考: . 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 专家咨询系统 () 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 信息支持系统 () 领导决策系统 你选择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 解答参考: . 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准备阶段 () 总结阶段 () 协调阶段 () 实施阶段 你选择的答案: [正确] 正确答案: 解答参考: . 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 网上沟通 () 横向沟通 () 无反馈沟通 () 纵向沟通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审批稿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行政管理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着 ?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

比较公共行政 论文比较公共行政论文

之缘故。关于这两个“缘故”,前者,上面已做过论述;后者,则是需要探讨的。 在“还原论”看来,在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上,何者为先更具有本源性。不言而喻是社会,政府之出现来自社会的需求,对此契约论者早已有过精辟论述,尽管这是一种假说,但已被证实。任何社会都需要政府,把公民的一些权利让渡出来,由一定的组织来承担,在阶级社会,这种组织多半表现为“政府”,并且,社会所要求的政府,是一个好的政府,而“好坏”之分选择的标准,应由社会来评判,因而在行政管理领域,社会治理模式的选择,行政职能的转变、流畅的再造和行政价值观的确立等诸方面,均由社会来评判,以此说明政府存在的合理性。政府自身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这也就是上面所谈及的“不自足”问题。以价值分析之,其中存在主客体关系,社会是主体,政府是客体,政府只有能满足或顺应社会需求,才有其价值。所以,“行政”的“不自足性”、“伦理”的视角特殊意蕴,揭示了“行政”与“伦理”存在的学理根据。 四、结语 “价值理性”、“伦理视角”和“学理根据”,是在进行公共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中,多半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把它归为“公共行政伦理研究的特殊意蕴”。通过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公共行政的演进中存在“价值理性”,在不同时期其形态有差异。第二,对“价值理性”的关注在方法论意义上,是视“行政”为客体,要由作为主体的社会或者公民来决定,以求用这种善的方式(亦即“价值分析”方法)来把握世界,这就是行政伦理视角的特殊意蕴。第三,“行政的不自足”和“行政伦理视角的特殊意蕴”,决定了公共行政的“行政”与“伦理”结合的内在的学理根据,不是外力所强加的。 参考文献: [1]王伟,等.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锋,等.国内行政伦理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3,(11):38—43. [3][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张康之.公共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伦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行政主体行为所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规范。行政伦理被认为是行政管理的灵魂。 纵观我国30年行政改革的历程,行政伦理失范的普遍存在极大地阻碍了行政改革的推进和行政伦理建设的进程。本文从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行政体制原因入手,分析大部制改革对行政伦理建设的影响,进而结合大部制改革,相应地提出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行政体制原因 行政伦理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构建行政伦理自律机制和构建行政伦理他律机制两个方面。行政伦理自律机制是指通过道德的说服力、引导力来影响和提高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觉悟,使其能自觉地遵守行政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调节行政行为的内在约束机制。行政伦理他律机制则是运用法律制度等外在强制手段来构建行政伦理规范,它是一种规范行政主体行为的外在约束机制。 行政体制是行政伦理的他律机制之一。行政伦理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主要包括体制伦理、政策伦理和职业伦理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的伦理是行政伦理的有机统一体,体制和政策是由人制定的,人归根到底是受制于体制和政策的,归结起来,行政伦理的有效运作与这三大伦理之间的和谐配合是密不可分的。行政体制是指政府职能界定、权责划分、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构建行政体制伦理是指将行政伦理的理念融会贯通到行政体制之中,即要以公共性价值规定政府职能的伦理内容,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导向来划定各级政府主体之间的权限和责任,通过合理协调利益分配关系来设置政府机构,并要健全政府的公共伦理监督机制。从1978年以来我国30年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来看,以往行政改革未能形成克服行政伦理建设障碍的行政体制,成为行政伦理失范的重要原因。 (一)以效率为价值导向偏离了行政伦理的基础价值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公共行政主张行政的价值诉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伦理语境 ——大部制背景下的行政改革 郭渐强1,李芳慧2 (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收稿日期:2010-04-20 作者简介:1.郭渐强(1962—),男,湖南茶陵人,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行政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2.李芳慧,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