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第22卷第5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09年9月V ol 22, No 5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Sep, 2009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 以浙江省楠溪江流域苍坡古村为个案

黄 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要:著名古村落苍坡村的古建筑景观呈现珍贵的宋代风貌,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遗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苍坡古村成为该地区重要旅游景点,村中古建筑也得到了以当地旅游部门为主导的保护和开发,但近年来该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探讨。

古村落不仅是古建筑遗址,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在保护、展示古建筑的同时,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应该合理传承、完整展示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而且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应该由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实施者,政府管理部门应承担指导与资助责任,而不能代替村民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遗产;社区发展;楠溪江;苍坡村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09)05-0046-09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09.05.00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https://www.doczj.com/doc/3612044015.html,获得

苍坡村是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该村历史悠久,始建于五代后周,现有村落形成于南宋淳熙五年,其特色是村庄以“文房四宝”布局,现存古建筑呈宋代风貌。该村原是楠溪江古村落群中最副盛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客源经常保持旺盛状态。但随着村落经济水平的提高,村中的新式多层楼房越来越多,相关政府部门虽努力控制而成效不大,已经很大程度地破坏了古村落风貌,近几年游客稀少,并引起社会关注。苍坡村的物质遗存保护有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同时该村的民俗文化调查工作也基本没有展开,其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尚需探讨。

本文以苍坡村为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如何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和活态保护,如何将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社区发展相协调,如何在进行遗产保护的同时尊重当地民众的意愿、符合他们的生存利益,以及如何加强古村落民众的文化保护自觉意识并使之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一、作为现代农村社区的古村落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古村落也是村落。然而,这一看起来很明白的常识,长期以来却被各方面忽略了,旅游者、管理者、学者等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古村落的古建筑上,而对古村落的村民、活态文化、社区发展等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好像古村落就不是村落了,只是古建筑的若隐

收稿日期:2009-07-20

作者简介:黄涛(1964- ),男,河北景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文化遗产保护

黄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47

若现的、可有可无的容器。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申明:古村落也是村落。只不过它是拥有较大规模的、保存着相对完好的典范古建筑的村落,古村落保护及其研究应该也必须注意它作为村落社区的一面,加入村落研究的视角。

自民俗学在中国建立以来,民俗学者们就把研究重心放在农村地区。这是由于城市社区在文化变革与创新上走在前面,而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得到更多的保留。村落是农村地区的主要空间表现形式,村落民俗研究在民俗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传统意义的村落研究与古村落保护是既有关联又有较大差异的不同话题。以往的村落研究看重村落是承载较为厚重传统文化的空间或社区,一般不涉及古村落保护问题,而近年来的古村落保护及其研究则把关注点集中到古建筑上,这是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出现并成为热点的问题。后者很少关注村落民俗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已给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古村落中的古建筑都是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自然形成的,它们是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的凝结物。近代以来,中国经历多次社会动荡,生活、文化都发生巨大变迁,而这些在形态、功能上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古建筑幸运地保存下来,近年来在全球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集中反映传统历史文化的特色景观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和大众旅游的热点。许多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存还没有得到重视和保护,正在快速流逝;有些具有显著旅游价值的村落古建筑得到了各种方式的保护和开发。而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据冯骥才先生归纳,各地比较好的村落古建筑保护模式有如下几种[1]:分区式、民居博物馆式、生态式、景观式和景点式。古村落保护采取哪种模式要根据保护对象和社区生活的具体情况。这些保护模式各有其成功之处,但多数的情况是“比较注重外观、景点、路线,比较偏重于物质遗产”[1]。这些保护模式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将古建筑保护与所在社区的发展利益结合起来,基本不会妨碍当地民众的现代化需求,并给社区带来旅游收入。但是这些保护模式还是把保护重点放在物质遗存上,把物质遗存与非物质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分离开来,对古建筑所在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不够,也就是没有把古村落当作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综合体,也还不是最为妥善的古村落保护思路。

就目前来看,苍坡村保护状况还不能归入上述几种保护模式之一。目前,该村已被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外来者进入村落要买门票,但村内格局仍然大致保持原貌,并没有像周庄、乌镇等景点式古村落按着旅游需要进行整修和改造;村内几个代表性古建筑分别设立为小型博物馆,但并不像山西的王家大院、常家大院等那样搞成脱离社区、集中重建的民居博物馆,它们就分散在村中民居之间,其余民居古建筑也还作为私人住房使用或闲置。所以,总体来看,苍坡村还是常态下的村落,一个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现代农村社区,只不过它是一个拥有优秀古建筑资源的特殊村落。由于古建筑保护政策的限制和发展旅游的实施,这些古建筑的存在对苍坡村民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没有根本影响,村民们仍然像当地普通村落的农民一样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苍坡村的物质文化遗存主要包括村落格局和古建筑,这些都是古村落村民生活的设施、环境、场所、财产,其文化蕴涵也是村落文化的一部分。要妥善保护这些物质文化遗存,自然要将之纳入村落整体发展体系之中,使之成为苍坡古村作为现代农村社区的生存发展工程的一部分。要研究其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必须将这些物质文化遗存视为村落资源、村落文化的一部分,要了解这些村民的生活、文化、愿望和利益。这需要对苍坡村的整体情况做深入细致的调研,这里仅根据初步调查资料,勾勒苍坡村的概貌。

48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22卷第5期 (一)苍坡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渊源

苍坡村位于永嘉县岩头镇北面6公里处,背靠笔架山,东对楠溪江,邻近仙清公路,交通较为方便。苍坡村的历史源流及旅游价值与楠溪江流域的地理风物密切相关。楠溪江位于温州市北部,发源于永嘉县西北部山岭,由北向南注入瓯江,再流入东海。楠溪江全长145公里,流经永嘉县2/3的地域,流域面积为2 429平方公里。其上游、中游称楠溪,由大楠溪、小楠溪等支流会合而成;下游称楠江,水流较开阔并受东海潮汐影响,又称“潮港”,是永嘉水路交通动脉。楠溪江流域三面环山,东西北三面皆为雁荡山系,南面为瓯江横亘阻隔。此地又邻近东海,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该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唯夏秋之交常有台风肆虐,过去该地频繁遭受江水决堤与暴雨倾注带来的洪涝灾害。故当地村民沿江大举植树造林以抵御风灾洪涝,也使此地多了树木葱茏之美。楠溪江两岸有宽阔肥沃的冲积盆地、河谷平川,适宜人类繁衍生息。西汉初年,越王勾践的后世子孙在这里建立东瓯王国,东晋始设永嘉郡,“永嘉”为“水长而美”之意。

楠溪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很像与世隔绝而又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永嘉县志·疆域》引《浙江通志》说①:“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正是这种环境在历史上曾吸引着大批逃避乱世的人们来此定居。该地古村落群的形成即得益于两次人口大迁徙:一次是晋代,一次是晚唐五代。

西晋末年,大批北方名门望族、文人学士随皇室南渡,使江浙一带人文勃兴,永嘉也在六朝时相继迎来多位大学者任太守②,如王羲之、谢灵运等。明代任敬在《温州府志·序》中说③:“尝考东晋置郡以来,为之守者如王羲之治尚慈惠,谢灵运招士讲学,由是人知自爱向学,民风一变。”自此永嘉人勤耕苦读,尊师重教,文风鼎盛。晚唐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又有大批避乱之人来此。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皇帝王曦残暴无道,许多名门望族北迁到楠溪江流域定居,现在的苍坡、芙蓉、岩头、枫林、花坦、溪口等古村落都是那时的先祖由福建长溪前来创建的。

现存古村落群多位于楠溪江的上游地带。在大楠溪、小楠溪及另几条溪流相汇聚的区域,有一片较为宽阔和肥沃的冲积盆地,晋代以后,这里逐渐人烟稠密,村落众多。苍坡村就是大楠溪冲积盆地古村落群中的一个[2]22-27。

苍坡村的村史可见于近年发表的许多文献,各处说法大同小异,这里引用本村李氏第三十七代世孙李盛仙和李盛献编写的小册子《苍坡》中的一段④:

据苍坡村李姓宗谱记载,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一世祖李岑为避战乱,从福建长溪迁居来到这里。到第九世净堂公时,筑堤引水,建园种树,“环绕所居之东

南”,大功未成便死去。他的妻子刘氏“克继成其志遂成台池之胜”。这便是我们今天看

到的东西两池塘及塘岸。迄今已延续了40多代。现今的苍坡村是南宋孝宗淳熙五年(公

元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规划设计的,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虽然

古村历经沧桑,却依然保存着宋代建筑风格。其寨门、寨强、水系、街巷、民居、宗祠、台榭、殿宇等无不浸透了浓郁的南宋遗风。

①[清]崔锡修, 齐召南, 汪沆纂. 永嘉县志[M]. 晋江施廷灿乾隆30年(1765年)刻本.

②“永嘉”在历史上为郡名, 辖境相当于今温州市区、永嘉县、乐清县等区域, 以及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③[明]王瓒, 蔡芳. 弘治温州府志[M]. 胡珠生, 校注.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④李盛仙, 李盛献. 苍坡[M], 香港: 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002: 3. 该小册子是村民出售给游客的景点介绍性读物, 每本要价5元, 是否确为香港正式出版物尚待查证. 虽存此疑点, 但其中内容无疑是为村民认同的.

黄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49

(二)苍坡村的人口构成

苍坡村现有880余户人家,2 900余口人。村中有土地14.3公顷,每人平均2分地。当地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村中现有7个姓氏:李、潘、徐、周、黄、郑、吴。李为世居大姓,其余姓氏都是以被招女婿的方式进入村里的。

(三)苍坡村的经济状况

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1)种蔬菜。这是苍坡村民的首要收入。各家都有种植蔬菜的大棚,每亩地收入少则1万元,多则2万元。有的人家一年卖菜收入就5、6万元。(2)种柑橘。全村有柑橘树4万多株,平均每家有柑橘100株左右。苍坡柑橘在温州很有名气的。(3)种稻子。全村共有4百多亩地种植单季稻,夏季播种,十月收割。麦子、玉米种得很少,地瓜也种得不多。所收粮食主要是自己吃。村民说:“种粮不划算。”(4)做小本生意。主要是倒卖桂圆。桂圆成熟时,村里每天都有几十户人家做卖桂圆的生意。所卖桂圆并不是自己种的,是福建产的,大家从温州买来,运到永嘉县来卖,早晨出发,晚上回来。另外,也贩卖衣服、红枣、荔枝、白糖等。(5)“打工”。村民所说的“打工”实际是指去外地做生意、开厂子等,很少干苦力。如潘姓人家在外地开超市,一年能赚几十万。本村中青年人大部分都去外边做生意了。本地危险的活儿、装修一类的活儿都是外地来的人干的。还有一些其他收入,如养猪养鱼。村里一户人家拥有永嘉县最大的鱼场。村里现有十几辆轿车,主要是做生意的人买的。一般人交通工具是摩托车、电瓶车。小部分人家里装了空调。

(四)苍坡村在节庆婚丧方面的风习

村民过的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清明节很受重视,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赶回来扫墓,端午节、中秋节不用赶回来。婚俗方面,村民成亲主要靠媒人介绍,很少自由恋爱而成婚的。过去有同姓不婚的习俗,现在村里李姓内部也通婚了,辈分差距很大也没关系。同姓通婚的人家有几十户了。订婚的时候男方要送3 – 5万的彩礼,不过女方会返还一部分,一般送5万返回1万,送3万返回6千元。办婚事时不坐轿,闹洞房的习惯也没有了。不在家里办婚宴,都到酒店、宾馆里请吃饭。有些人只订婚不结婚,在外地生了孩子再回来办婚事,这是由于村民还有较浓重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思想,设法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很重视办丧事,都大操大办,比办婚事花钱多。办一回丧事,花钱多的要5 – 6万。钱主要花在搭彩棚、放礼炮、做道场。酒席办得不多。村民送了礼钱,办丧事的人家回送一部分,如送1百返回30 – 40元,就不再请他吃饭了。

毋庸讳言,吸引外界和游人的,主要是村中古雅、恬淡、秀丽的乡土建筑,确实单纯靠古建筑与古村布局也能吸引游客。但是苍坡古村显然不是那种没有居民、专供参观的博物馆式园林,而是村民在此世代生息繁衍的村落社区,只不过他们祖先的生活设施无意而幸运地保留下来了。外界注重了其古建筑,却忽视了这一村落主要还是数百名村民生活的现代社区,从而导致古村落保护策略上的失误。

二、苍坡村的物质文化遗存

苍坡村确实拥有很优越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村落格局,二是村中古建筑。

苍坡村的总体布局按“文房四宝”设计:进入村落寨门首先看到的两方池塘,被当作“砚池”。池塘边的大条石被解释为“墨条”。村中唯一的一条主街成东西向延伸,长约330米,直指村西约

50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22卷第5期 几百米处一座山峰,该山顶峰蜿蜒起伏如笔架,故称“笔架山”,该街道则称“笔街”。笔街向东方指向另一村落后边的青尖峰,村民将笔街与该山峰组成的景观解释为“文笔清秀”。村子四周用石头砌的寨墙围成方形,村民说整个村子的空间就是一张纸。传统时期的永嘉乡土社会历来推崇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代代宣扬“耕以致富,读以荣身”或“耕为本务,读可荣身”的祖训族规,所以这种“文房四宝”的村落布局是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的典型写照,也为苍坡村赢得了很大名声。

苍坡村的古建筑也有很大的文物价值。村中的建筑物景点主要有:车门(寨门)、仁济庙、李氏宗祠、望兄亭、池塘、水月堂、三份祠、一泉四井、八卦井等。这些主要建筑物都是村中的公共设施,也是该村重点保护对象,从物质遗存层面讲还保存得比较完好,可供参观。另外,大部分人家还保留着建筑风格与上述公共设施一致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与公共建筑物一起,构成了苍坡村古雅珍稀的风貌。根据苍坡村李氏宗谱记载,村中古建筑应为宋代风格,如果没有新建的现代建筑,整个苍坡古村可说是一座典型的“宋庄”,是宋代耕读文化遗址。著名作家汪曾祺参观后赞美道:“村古民朴,天然不俗。秀外慧中,渔樵耕读。”

“楠溪江畔多村落,古村最好是苍坡。”这是流传在苍坡村人口头的一句话。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苍坡村作为古村落被社会发现以后,在近20年的时间里作为楠溪江古村落群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获得了全国性的名声。直到现在,楠溪江最有名的古村落仍然是苍坡、芙蓉并提,只不过现在常见的提法是芙蓉、苍坡,而过去的排列顺序是苍坡、芙蓉。这种排列顺序的改变不是偶然的,而是表现了两村作为古村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调整。现在,人们公认芙蓉村的古村风貌保持较好,游客较多;而苍坡村的建筑格局新旧参差,游客稀落。村民们说到这一点都有些失落和无奈。村民李显春说:“苍坡村原来声誉很好,后来到过这里的人一看见很多新房子,卫生也不好,回去就跟别人说,不要去苍坡了。”这话说得很实在,基本上概括出了苍坡村游客稀落的原因。下面我们再看游客的看法。2002年10月22日“磨坊”网站的“自驾之路”论坛贴出了一位深圳网民的游记,叙述他在当年九、十月份游历福建、浙江的观感,其中有涉及芙蓉、苍坡两村的内容[3]:

我们仍然是6时起来,这几天可能是受到了太姥山和尚的感染,每天很早就睡不着了,在小店吃了糯米饭,7点来到芙蓉村,门票10元,村口有“唢呐乐队”迎接,芙蓉

村始建于唐代末年,元末明初重建,村民都姓陈。一进村门,右手边就是宗堂,和江南

很多已开发的古村落一样,陈氏宗堂已经成了展览室。里面摆放着很多介绍几百年来本

村的状元、举人的图画、石匾,门外有一个戏台。一条溪水从村后地势高的稻田流入,

在村口分叉,流经到每户人家,这有点象云南丽江,只是水没有丽江那样青,水流也不

大,很多村民在家门口洗菜、洗碗、洗衣。有一家还在使用双缸洗衣机。漫步石径小道,旁边尽是些有些年代的老屋,之中也掺杂一些现代的玛赛克建筑,使人感到有些不协调。

告别了芙蓉,我们又来到苍坡,苍坡村玛赛克建筑明显增多,村民的市场意识也要强一些,宗堂已名为苍坡民俗馆,村中还建有苍坡婚俗馆,每天定期给游人表演几次,

门票也成了15元,我们觉得没多大意思,只简单看了看民俗馆中的楠溪江摄影展就出来

了。岩也看了,古村落也参观了,接下来的主题只有漂流了。

由上可知,在2002年,对于游客来讲,芙蓉村的旅游价值已经超过苍坡村了,原因就在于苍坡村的新建筑更多,“发展旅游”的意识也更强。但是这时候苍坡村还有一些游客,每天还有民俗表演,门票也高于芙蓉村。到我们来苍坡村的2008年7月,来苍坡旅游的人很少见了,以至于

黄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51

在这一天,除了我们的调查小组外,笔者没有见到一个游览者。村民说,前些年村里有人利用自己的房子开办了餐馆和旅店,但近几年游客稀少,赚不了钱,又都关闭了(我们调查小组吃午饭是在6公里外的岩头镇)。

村中古貌被破坏主要是村民居住的老屋不能很好保护,有些村民从自己的生活需要出发拆掉老屋,或在老屋旁边盖起新式楼房。虽然政府部门制订了关于保护村中建筑风貌的规定,但是这些老屋毕竟是村民私产,村民盖新房也是出于生活所需,而政府部门又没有拿出更好的处理办法,所以对村民盖新房的行为屡禁不止。这一问题牵涉到各个方面,正是古村落保护的主要症结所在。

三、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密切关联

如果考虑到古村落的村民们,那么古村落不仅是拥有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也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即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1]。实事求是地说,古村落虽然有着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一定是优秀的或有突出特色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因为古村落正在存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古建筑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它与古建筑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如果没有古建筑所处环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好地活态传承,这些古建筑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或变得索然寡味。苍坡村的现状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例证。

苍坡村的古建筑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其“文房四宝”布局显然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的反映,其大小宗祠、四合院民居是宗族文化的传承场所,仁济庙则是村民从事信仰活动的场所,其寨墙、凉亭等公共设施则是对外相对封闭、对内强化凝聚性的村落文化的体现,那两方映照出笔架山的秀丽池塘,不仅是“文房四宝”的组成部分,还是古人阴阳风水、五行八卦思想的结晶。传说南宋淳熙五年国师李时日受托设计苍坡村布局时,注意到苍坡村的环境火旺缺水[2]54:东方甲乙木,村东有一片密林,木易着火;南方丙丁火,火气很旺;西方庚辛金,而村西笔架山顶峰也形同火焰,属金被火炼;北方壬癸水,村北却没有水流湖泊。于是李时日建议在东南方寨门里边修筑双池以蓄水,同时在村落四周开渠引水,认为这样可以以水克火。人们又将这池塘附会为砚池。现在作为村民重要休闲场所的望兄亭与村外东南方不远的送弟亭则承载着一段兄弟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传播着儒家“兄友弟恭”的人伦理想。无疑,这些物质形态的古建筑文化遗产,与其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是表里相依、不可分割的。

在漫长的传统社会,这些古建筑作为村落的私人或公共生活设施,一直发挥着其正常功能。自从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彻底转型以来,随着传统文化大规模地被批判、被舍弃、被打断,这些建筑物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实用功能,或者因不适应现代社会而功能衰退。因为政治运动影响,有些建筑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毁坏,如供奉平水王的仁济庙中的神像在1953年就被捣毁,大殿和走廊天花板上的壁画、屋顶上的麒麟、龙凤雕塑等也在文革中被损坏;宗祠内的祖先神像与牌位也在解放后被毁掉。自然风化因素也对建筑物造成很大程度的毁损。有些居民为了住上新房子、不懂得珍稀古建筑,也对老屋造成毁坏。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极“左”错误被纠正,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同时兴起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这些古建筑成为珍贵遗产。但是此时开始的对古建筑的保护是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具体来说是由县旅游局来领导、主持的。

苍坡村的李氏宗祠在建国前是苍坡村与邻近方巷村的李姓人家举行宗族活动的中心,也是两村举办较大型戏曲演出的场所。建国后,宗祠内用以举行活动的设施全部拆毁、撤掉,改成了村级小学,建筑格局经过多次改建,与原貌有很大差距。20世纪80年代后,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了

52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22卷第5期 修复,基本恢复了建筑物原貌,随后把它与仁济庙连在一起作为“楠溪民俗馆”的一部分供游人参观。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并没有修复原有的祖先神像与牌位,这种对文物性建筑物的修复是不完善的。即使单纯为了向外展览,也应该展示其原貌,没必要将宗族文化设施当作糟粕、丑陋的东西予以避讳、遮掩。再进一步地说,在修复宗祠之后,某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宗族习俗会消失或明确禁止,但是一些适合现代社会的、有益于村民生活的宗族习俗以及文艺活动可以继续在宗祠内举行,这样,宗祠的使用功能可在现代社会得到自然传承和演变,它也继续成为村落生活的设施而存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变成摆设①。三份祠的情况类似。这本来供奉的是李氏某代祖先的三兄弟,现在被改成了“女织馆”,陈列传统时期女工用具和女性服饰。其房门上方匾额上写着“女织馆”几个大字,经询问才知道此处原为三份祠。村民说,这里原来供的是祖先,后来要搞旅游,不准敬祖先了,就摆上了这些。这些东西大部分是从本村收集的,小部分是旅游局从外面收来的。后来因游人稀少,女织馆没设专人看管,有几件玻璃柜内的展示品被村民偷走了。

仁济庙为一处宫殿式的建筑,据说是按着南宋宫廷殿试的试场格局设计,而其三面临水,正殿中心位置为四方水池,布局很有特色。这里供奉的是主掌水利的平水王。庙前墙上悬挂的一块木牌介绍说,平水王就是《世说新语》中讲到的晋朝周处,江苏宜兴人,有少时作恶又痛改前非、降虎斩蛟的事迹。现在村民也认为平水王就是周处。而据明代宋濂《温州横山周公庙碑》记载,晋代还有一个叫周凯的人,浙江平阳人,有治水除蛟之功,唐代被封为平水显应公,宋代被加通天护国仁济之号,其庙被赐以“仁济庙”匾额。从记载看,仁济庙供奉周凯之说更为可信,可能是因《世说新语》的缘故,人们将周凯混为周处了。而周处有浪子回头的事迹,也便于人们教化子女。仁济庙正门匾额上高悬“楠溪民俗馆”五个大字,里面有一块约一人高的木牌介绍楠溪江、永嘉县的历史、民俗,大殿内沿墙摆放着传统农具。大殿东南角有十来个村民围着一张方桌在打牌,一群孩子在玩耍。该建筑有很高的建筑学艺术价值,而其目前的展示设计使其历史文化价值显得混乱不清,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仁济庙后面是太阴宫,其神像也被拆毁,而改成了“楠溪江摄影展”。

在西砚池的北侧有一处保存较好的古屋,也是一处公共设施,屋门木牌上表明“古村耕读文化展馆”,里面展览的是生活用具、婚俗物品。据了解,这里原来是村里接待外来宾客的地方。

这几处公共设施都位于离寨门很近的地方,是村里的活动中心,也是古村的主要景点。目前这几处古建筑的展示方式集中体现了苍坡村保护工作的领导者也是主要实施者——永嘉县旅游局的工作思路。这种思路对一般村民的观念也有很大影响。在访谈中,笔者多次问到一些展示或保护措施的缘由,村民都说到这样的话:“要搞旅游嘛”、“那是旅游局让搞的”、“旅游局让拆的”等等。我们看到一户人家的屋顶房梁处并排贴着两张布质的八卦符咒图,右图的文字是:“符镇九州龙虎伏平安,法行四海鬼神惊吉庆”,左图写的是:“道德高超龙虎伏,法力无边鬼神敛”。我问房主大爷这两张图是什么意思,他摆摆手说:“那是迷信,现在搞旅游不兴这个。”可以看出,县旅游局的工作思路是一方面下大气力保护古建筑,一方面要努力向外界展示“值得肯定的”传统民俗文化,如生活用具、劳动工具、民间工艺等,而回避宗族文化、民间信仰、阴阳八卦等历史文化。但是宗祠、庙宇本来就是这些历史文化的结晶物,如此展示就不能使参观者完整了解这些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同时,也阻碍了这些传统文化形态在现代农村的自然演变与传承,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断裂。

①在我们去调查时, 李氏宗祠主殿内原来摆放祖先排位的位置前面有一张小桌子, 上面放着已干枯的鲜花. 村民说, 这是海外李氏宗亲清明节回来扫墓时摆放的.

黄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53

县旅游局采取行政措施禁止人们毁坏古建筑、乱建新房,也投入财力修缮一些古建筑,同时组织旅游开发的相关工作,如搞习俗表演、民俗展览等。这些工作对古村落保护都起了正面作用。但是行政部门的保护工作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上都必然要符合国家对某些文化问题的政策尺度、政治导向,这固然能够保证古村落保护工作有正确的政治导向、避免出现违背政策的偏向,但是也会有某些方面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新时期,国家在调整对传统文化的政策时有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县旅游局的保护工作如果仅凭已发布的文件精神、按照以前的政策导向来进行,就会落后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不能根据古村落的实际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创新性措施,而对古建筑的保护造成负面影响。在对待宗族文化、民间信仰等方面,国家政策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许多村落的婚丧、家庭纠纷等事务由同姓亲族中有威望的人来组织,以个人形式自发自愿进行,并不危害他方利益的民间信仰活动,这些是不违背国家政策的民间行为,是为政府部门允许的。但是苍坡村的古建筑保护工作由政府部门主导,而非民间行为,在做法上就采取了保守的、严格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与这些公共设施有关的宗族文化、民间信仰活动,管理部门倾向于认为这些是封建的、落后的或“迷信”的,事实上是采取了排斥、取消的措施。这就使宗祠、庙宇等公共设施没有完成它们在现代社会的功能调整,而成了单纯的展示性文物,成为脱离村落正常生活的点缀性景观,这实际上是对完善意义的古建筑保护的损害。

四、结 语

古村落既有珍稀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双遗产的综合体;它既是传统社区的遗存形态,也是作为现代社会一部分的村落社区。社会对古村落的关注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旅游者到了古村落主要看古建筑,行政管理部门也围绕古建筑保护制定严格的政策、投入一定的资金,学者、艺术家们也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这种对古建筑的强烈而专注的兴趣很容易导致一种简单的逻辑错误:古建筑就等于古村落。这种逻辑错误看起来是如此显而易见,如果单纯从字面上和概念上说,即使是小孩子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古建筑当然不等于古村落。但是事实上,在很多地方,旅游者、管理部门、学者们却在不自觉间犯了这样的简单逻辑错误。这是由于古村落之所以被称为古村落,也确实首先在于其古建筑。在注意古村落问题的初期,保护策略不完善、学术研究没跟上的时候,确实容易发生这样的偏向。旅游者对古建筑的游览兴趣无可厚非,而管理者与学者的兴趣必须同旅游者的兴趣分道扬镳:古建筑保护肯定有利于旅游,但是从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发对待古建筑,肯定不利于、甚至是毁了古建筑保护。这种偏向忽略了一个根本事实:这些古建筑里面或周围住着活生生的人,这些古建筑曾经是这些人们祖先的居所和设施,而且现在仍然为这些村民所居住和使用;古建筑不是脱离具体时空的空中楼阁,而是特定村落社区的生活设施的一部分,不仅与拥有他们的村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也与其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单纯从旅游的角度出发,会导致各方面对古建筑进行过度的、不适当的开发利用;行政部门从发展旅游或者仅从保护古建筑的角度而进行的强力干预,则使古建筑的主人——古村落村民们处于被动的、不相干的甚至是抵制者、反对者的位置。

把关注焦点放在古村落的物质遗存上面,不关心与古村落物质遗存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关心古村落居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发展利益等,这种兴趣和思路显然是有偏颇的,按这种思路进行古村落的保护则是有严重缺陷的、不完善的,不能使古村落获得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也不能对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备的开发和展示。完善的古村落保护,不应只重视保护、修复古建筑的物质层面,也应该完整展示、合理传承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保护、展示

54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22卷第5期 古建筑,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而且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应该由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实施者,政府管理部门应承担指导与资助责任而不能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致谢:2008年7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林亦修、研究生曹苗苗与笔者一同赴苍坡村调查,这里对二位在调查中的协助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 文化遗产日的意义[N]. 光明日报, 2006-06-15(6-7).

[2] 胡念望. 芙蓉、苍坡以及楠溪江畔的其他村落[M]. 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1.

[3] wq4365. 十一浙江、福建作业[EB/OL]. [2009.07.18]. https://www.doczj.com/doc/3612044015.html,/forum/23307,0,0,1.html.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

—— Take Cangpo Village in Nanxi River Basin of Zhejiang Provence

as an Example

HUANG Tao

(College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s in Cangpo village, a famous ancient village, are in the precious shape of Song Dynasty and are recognized as a site of ancient farming and studying culture of traditional society. Cangpo vill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its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protected and exploited by

loc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s since the 1980’s. Bu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me issues worth concerning in

the protecti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whos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should be further discussed. Ancient villages are not only sites of ancient architectures but also modern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protection and displa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s, owners’, or villagers’, live cultures and interests of existenc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or damaged.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losely relating to ancient architectures should be rationally

handed down and completely displayed. The local villagers should be the main body in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while the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only bear responsibilities of instructions and subsidies.

Key words: Ancient Villag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 Development; Nanxi River; Cangpo Village

(编辑:赵肖为)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_刘小流

摘要:由于对社区文化建设意义认识不足,社区文化在很长时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目前全国城市掀起一股社区建设高潮,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一部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提出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方面思考:首先,要切实地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其次,要明确以居民文化权利实现为宗旨和以落实社会公平正义为实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第三,要正确认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实践。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社区建设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03-0060-04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 刘小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 虽然早在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就提出要搞好社区文化,但文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社区建设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002年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后,社区文化的意义得到重新认识,同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国办发〔2002〕7号),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9部门也同时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此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相继提出,城市社区建设成了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国各城市社区逐渐掀起文化建设高潮。那么如何去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呢,在笔者看来,以下几方面是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切实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战略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 过去我们提倡社区文化建设之所以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从社区制度创新角度去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现在各地城市社区在大兴文化建设,但如果没有透彻理解它的作用和意义,也很可能影响社区建设,影响社区的制度创新。在笔者看来,文化建设对当前社区发展的以下三大作用和意义不能忽略。 (一)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的治理和善治,实现社区制度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主义,它的一个 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正义、不断追求社会和谐、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1]社区的治理和善治就是我国在社会新形势下在社会基层进行的 一种探索社会正义、追求社会和谐的制度创新。随着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政治与社会管理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传统的由国家承担全部社会管理职能的城市社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区面临新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的目标是通过社区建设实现社区的治理和善治,逐步达到自治,这是我国目前政学两界的基本共识。治理(governance)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用来形容公共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含义是政府的职能从“划船”向“掌舵”转变,更多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要从政府转移到其他社会部门,它强调的不是单纯的政府自上而下的权威“统治”,而是政府和社会民间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从治理的概念引申出“善治”的理论,认为良好的治理就是处于一种协商、合作基础上的“善治”。社区的治理和善治是我国从基层开始的一种社会管理的改革探索,是社会治理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整合提升。治理和善治下的城市社区,不再是政府的延伸,不再承担综合行政管理职能,而是来自草根社会的区域性“共同体”,是一种民间社会。由此制度创新的要义是“社区共同体”的建设,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结构的建设,它的要点是把社区所在地的各社团组织和居民很好地“组织”起来,使他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协同努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各自的功能,改进社区的环境,解决社区的共同需求问题,最终取得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 在现代多元开放的社会,社区共同体的利益和价值日益多元化,加上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大等原因,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疏远,这不仅使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社区意识观念也淡薄。而社区制度创新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即创新过程本身需要社区基层共同体的参与和出谋划策,且创新过程中可能由于种种

古村落的的价值与意义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保护意识淡漠,财力不济,外出务工等原因,以致古村落乡土建筑“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趋势正在蔓延。 2、长期实行“旧房宅基不拆、新房地基不批”的用地政策不完善,加之“农村规划无序性”以及村民改变居住条件、无序地“拆旧建新”等原因,造成古村落格局风貌“自主自建性破坏”难以遏制。 3、加快城镇化、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决策误导,“急功近利”追求政绩的弊端,“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等原因,导致古村落“大拆大建”的“建设开发性破坏”仍在延续。 4、历史文化名村“重申报、轻保护”“重旅游开发、轻文化保护”,商业化过度开发中“拆旧建新”“保护性拆除”为借口的“拆真造假”等原因,导致古村落不断遭受“旅游性开发破坏”时而发生。 5、古村落长期来“萎缩性管理”和“多头管理”的弊端,保护法规、制度、政策相对滞后,新农村建设中“鼓励新建”(按投入补贴)的政策缺陷,农村乡土建筑产权不清等,这些都是给古村落保护带来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6、古村落保护范围广、乡土建筑多,维修规模大、费用高,财政投入普遍不足,还有保护资金及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都是制约古村落保护利用的现实困境。 “保护好古村落”的对策建议 未来5年,我国古村落将面临“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重挑战。如不及时加强保护,分散在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古村落乡土建筑,随时面临着被“拆、迁、整、改、并”等危险。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应坚持文化自觉,将古村落保护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将之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建立“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配合抓好古村落的保护、利用、管理等。 2、各级人大、政协应加强古村落保护的巡回督查和指导。组织专家检查团对加强保护利用提出法规性、政策性、可操作的意见和措施。各级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古村落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应设置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具有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提高居民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意义 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2、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指出,了解社区是了解社会的出发点,社区研究应当包含三大要素,即人民、人们所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其中,文化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社区人民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源于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会议于2001年11月2 日在巴黎通过)大会:认识到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也 是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历史及其在共同遗产方面的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认识到 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所有国家都应负起这一责任;注意到公众对水下文化 遗产日益关心和重视;深信研究、宣传和教育对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极为重要;深信 公众只要以负责的和非闯入的方式进入仍在水下的水下文化遗产,就有权从中接受教育和 得到娱乐,也深信公众接受的教育有助于他们认识、欣赏和保护这份遗产;意识到水下文 化遗产受到未经批准的开发活动的威胁,有必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阻止这些活动;意识到 合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也可能无意中对其造成不良后果,因而有必要对此作出相应 的对策,对水下文化遗产日益频繁的商业开发,尤其是对某些以买卖、占有或交换水下文 化遗产为目的的活动深感忧虑;意识到先进的技术为发现和进入水下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认为国家、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专业组织、考古学家、潜水员、其他有关方面和广大公 众之间的合作对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是极为重要的;考虑到水下文化遗产的勘测、挖掘和保 护都必须掌握,并能应用特殊的科学方法,必须利用恰当的技术和设备,还必须具备高度 的专业知识,所有这些说明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认识到必须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包括1970年11月14日的《教科文组织关于采取措施禁止并防止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非法转让公约》,1972年11月16日的《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1982年12月10日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编纂有关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典和逐步制定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决心提高国际、地区和各国为就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或因 科研及保护的需要,小心打捞水下文化遗产而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在其第二十九届大会 已决定为此拟定一份国际公约的基础上,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本公约。第一条定义在 本公约中:1(a)“水下文化遗产”系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 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比如:(i)遗址、建筑、 房屋、工艺品和人的遗骸,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ii)船只、飞行器、其他 运输工具或上述三类的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他物品,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iii)具有史前意义的物品。(b)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不应 视为水下文化遗产。(c)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以外的,且仍在使用的装置,不应视 为水下文化遗产。2(a)“缔约国”系指同意接受本公约之约束和本公约对其具有约束力 的国家。(b)本公约经必要的改动后也适用于本公约第二十六条第2段(b)中所指的那些 根据该条规定的条件成为本公约的缔约方的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缔约国”也指这些 地区。3“教科文组织”系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4“总干事”即教科文组 织总干事。5“区域”系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6“开发水下文 化遗产的活动”系指以水下文化遗产为其主要对象,并可能直接或间接对其造成损伤或破 坏的活动。7“无意中影响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系指尽管不以水下文化遗产为主要对 象或对象之一,但可能对其造成损伤或破坏的活动。8“国家的船只和飞行器”系指属 于某国或由其使用,且在沉没时仅限于政府使用而非商用的,并经确定属实又符合水下文 化遗产的定义的军舰和其他船只或飞行器。9“规章”系指本公约第三十三条所指的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之路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之路 南昌工程学院 严鹏 1.南昌市古村落的背景分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南昌市古村落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有的部分遭到损坏,有的则年久失修;有的新旧相杂、不伦不类,有的因无人居住或产权归属等问题正呈颓败之势。古村落的环境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古建筑甚至处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境地。因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大环境下, 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2.南昌市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路构架 2.1全面开展南昌市范围内古村落的普查 弄清南昌市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分布、现状及保护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人们重建设轻保护,拆掉了很多可以不拆或本不该拆的古建筑,因此,有必要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公布保护名单,这样才能进行很好的保护。古村镇分布地区广,民族与地域条件各具特色,须分别对待,依据不同的情况、价值的大小、完整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文化遗产普查,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2.2分析南昌市古村落发展与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2.3制定相关对策 a.加强法规建设:加强法规建设,尽快起草制订专门的保护法规。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全适合古村落建筑保护,为便于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必要考虑制定适用于古村落建筑保护的专门法规或政策,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最新资料(最新整理)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建设部和国家XX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主要针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使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有了新的内容。200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走上了法治轨道。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的保护与开发也受益于这个时期。2009 年以后,青城镇相继申请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兰州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祠堂修缮项目和古民居、博物馆保护与建设项目等。经过这一系列的保护与开发工程,青城镇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与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镇。 青城古镇文化遗产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三类:一是文物类,包括砖雕、木雕、传统服饰、明清家具、碑刻、农业生

产工具、水烟制作工具、乐器、传统生活用具等;二是建筑群类,包括明清民居、城隍庙及其附属建筑、青城书院及其附属建筑、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等;三是遗址类,主要指尚存争议的闯王李自成墓及其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四类:一是传统手工技艺类,包括水烟制作技艺、陈醋酿制技艺、织布技艺、长面制作技艺、剪纸技艺、刺绣技艺、砖木雕刻技艺等;二是民间游艺类,包括道台狮子、青城高跷、城河抬子、火狮子、英雄舞鼓等表演活动;三是民间音乐类,主要指青城小调;四是民俗活动类,比较典型的是城隍出府。这些文化遗产共同孕育在青城古村落的整体生态文化遗产之中。 对于青城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各方争论不一。有人强烈反对开发利用,认为其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大过保护。也有人支持开发利用,认为可以依靠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各有利弊。文化遗产是各历史时期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状况,人们通过这些遗产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也要分享利用它的价值。因此,保护和利用并不绝对对立。但也要看到,现实社会中,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开发利用确实威胁到文化遗产的保护,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文化遗产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因此,我们要反对不科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大会,认识到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也是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历史及其在共同遗产方面的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认识到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所有国家都应负起这一责任,注意到公众对水下文化遗产日益关心和重视,深信研究、宣传和教育对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极为重要,深信公众只要以负责的和非闯入的方式进入仍在水下的水下文化遗产,就有权从中接受教育和得到娱乐,也深信公众接受的教育有助于他们认识、欣赏和保护这份遗产,意识到水下文化遗产受到未经批准的开发活动的威胁,有必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阻止这些活动,意识到合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也可能无意中对其造成不良后果,因而有必要对此作出相应的对策,对水下文化遗产日益频繁的商业开发,尤其是对某些以买卖、占有或交换水下文化遗产为目的的活动深感忧虑,意识到先进的技术为发现和进入水下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认为国家、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专业组织、考古学家、潜水员、其他有关方面和广大公众之间的合作对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是极为重要的,考虑到水下文化遗产的勘测、挖掘和保护都必须掌握,并能应用特殊的科学方法,必须利用恰当的技术和设备,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所有这些说明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认识到必须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包括1970年11月14日的《教科文组织关于采取措施禁止并防止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非法转让公约》,1972年11月16日的《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1982年12月10日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编纂有关保护和保存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典和逐步制定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决心提高国际、地区和各国为就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或因科研及保护的需要,小心打捞水下文化遗产而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在其第二十九届大会已决定为此拟定一份国际公约的基础上,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本公约。 第1条- 定义 在本公约中: 1.(a) “水下文化遗产”系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比如: (i) 遗址、建筑、房屋、工艺品和人的遗骸,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 (ii) 船只、飞行器、其它运输工具或上述三类的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它物品,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 (iii) 具有史前意义的物品。 (b) 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不应视为水下文化遗产。 (c) 海底铺设的管道和电缆以外的,且仍在使用的装置,不应视为水下文化遗产。 2.(a) “缔约国”系指同意接受本公约之约束和本公约对其具有约束力的国家。 (b) 本公约经必要的改动后也适用于本公约第26条第2段(b)中所指的那些根据该条规定的条件成为本公约的缔约方的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缔约国”也指这些地区。 3. “教科文组织”系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4. “总干事”即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5. “区域”系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6. “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系指以水下文化遗产为其主要对象,并可能直接或间 接对其造成损伤或破坏的活动。 7. “无意中影响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系指尽管不以水下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或对象之一,但可能对其造成损伤或破坏的活动。 8. “国家的船只和飞行器”系指属于某国或由其使用,且在沉没时仅限于政府使用而非商用的,并经确定属实又符合水下文化遗产的定义的军舰和其他船只或飞行器。 9. “规章”系指本公约第33条所指的《有关开发水下文化遗产之活动的规章》。 第2条- 目标和总则 1. 本公约的目的是确保和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 2. 缔约国应开展合作,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3. 缔约国应根据本公约的各项规定为全人类之利益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4. 缔约国应根据本公约和国际法,按具体情况单独或联合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并应根据各自的能力,运用各自能用的最佳的可行手段。 5. 在允许或进行任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之前,就地保护应作为首选。 6. 打捞出来的水下文化遗产必须妥善存放和保管,以便长期保存。

关于古镇或者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一、调研背景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农耕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之地域辽阔,遗存了大量各具特色、传统文化丰厚的古村落。随着古村落的价值被社会逐渐认可,古村游已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古村落与外界联系的骤然增多,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本次调研对苏州太湖金庭镇明月湾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尝试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明月湾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是一个仅有百来户人家的小村落。由于偏于孤岛一隅,长期隐逸于湖山深处,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鲜为人知。2003年吴中区古村旅游开发公司和西山镇(今改名金庭镇)人民政府对其实施保护整治,2007 年明月湾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苏州古村落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保护和利用。作为苏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代表作,更为完善的对明月湾进行保护开发,能为全市甚至全国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并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持续建设,彰显江南水乡的特色和风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结果 1、明月湾的历史变迁 由于疏于记述且时间有限,明月湾的历史我们只能从文献和镇政府提供的资料中搜索、筛选。尽管找到的也只是一个大致梗概,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个千年古村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保护开发。 (一)春秋时期——吴王和西施玩月之地 明月湾,因春秋时吴王夫差和西施曾来此玩月而得名。尽管这仅是一则传说,但历史上西山确实曾经是吴越相争的前沿阵地,至今岛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吴王的传说,留下了许多当时的遗迹。 (二)盛唐时期——文人雅士寻胜探幽之处 明月湾村的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已闻名遐迩。刘长卿、白居易、皎然、皮日休、陆龟蒙等一代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欣然命笔。他们的作品是明月湾村悠久历史的重要佐证。有“情才冠世” 之誉的诗人刘长卿曾当过长洲(今苏州)尉,后被人诬陷入狱,出狱离苏之前,到明月湾探望一位名叫贺九的隐士,可惜寻访不遇,便写下了《明月湾寻贺九不遇》一诗。诗中写道:“古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有人考证,这首诗当作于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 年。由此算来,明月湾建村距今至少已有1250年了。 宝历二年(825),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这年秋天,他来到明月湾。诗人一下子就被明月湾秀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忍不住赞叹:“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这是明月湾古村在这位苏州太守心目中的地位。 陆龟蒙、皮日休两位诗人是在咸通十一年(870)来到明月湾的。陆龟蒙将洞庭明月湾村和南京道教建筑明月观相比较以后,认为“洞庭看最奇”。诗人突出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612044015.html,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傅敏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21期 摘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养及营造社区良好氛围有着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部分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不利于城市发展,本文将针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74-01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相关概念阐述 城市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日常活动及人口特性的体现。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社区居民相互之间的日常交流,有利于促进居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文化具体表现为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的群体,在已经满足物质条件的前提下为了丰富个人精神世界而开展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性精神文化活动。其最初的形成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作为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的群体,价值观、人生观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点,不断自发组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逐渐形成社区的文化。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规范、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本应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但在城市社区中。大部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热情度不高,参与度较低。一方面,社区居民大多有自己在社会上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大部分居民与社区文化建设不存在相互之间的金钱利益关系。很难得到社区居民的重视:另一方面。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进入城市,部分沿海发达城市社区居民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人口流动性大,缺乏归属感。 (二)政府重视度低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政府组织机关,在实际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独揽大权,不尊重社区居民的意见,也不注重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第22卷第5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09年9月V ol 22, No 5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Sep, 2009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 以浙江省楠溪江流域苍坡古村为个案 黄 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要:著名古村落苍坡村的古建筑景观呈现珍贵的宋代风貌,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遗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苍坡古村成为该地区重要旅游景点,村中古建筑也得到了以当地旅游部门为主导的保护和开发,但近年来该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探讨。 古村落不仅是古建筑遗址,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在保护、展示古建筑的同时,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应该合理传承、完整展示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而且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应该由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实施者,政府管理部门应承担指导与资助责任,而不能代替村民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遗产;社区发展;楠溪江;苍坡村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09)05-0046-09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09.05.00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https://www.doczj.com/doc/3612044015.html,获得 苍坡村是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该村历史悠久,始建于五代后周,现有村落形成于南宋淳熙五年,其特色是村庄以“文房四宝”布局,现存古建筑呈宋代风貌。该村原是楠溪江古村落群中最副盛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客源经常保持旺盛状态。但随着村落经济水平的提高,村中的新式多层楼房越来越多,相关政府部门虽努力控制而成效不大,已经很大程度地破坏了古村落风貌,近几年游客稀少,并引起社会关注。苍坡村的物质遗存保护有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同时该村的民俗文化调查工作也基本没有展开,其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尚需探讨。 本文以苍坡村为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如何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和活态保护,如何将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社区发展相协调,如何在进行遗产保护的同时尊重当地民众的意愿、符合他们的生存利益,以及如何加强古村落民众的文化保护自觉意识并使之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一、作为现代农村社区的古村落 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古村落也是村落。然而,这一看起来很明白的常识,长期以来却被各方面忽略了,旅游者、管理者、学者等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古村落的古建筑上,而对古村落的村民、活态文化、社区发展等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好像古村落就不是村落了,只是古建筑的若隐 收稿日期:2009-07-20 作者简介:黄涛(1964- ),男,河北景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调研报告

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 深入推进我市特色文化村建设 绍兴市农办副主任钱增扬 绍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盛誉。在越地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越民族悠久农耕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人与社会和谐的传统建筑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生态文化。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潜在文化旅游资源,把古村落培育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不仅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市农办组织力量对我市古村落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调研基础上,分析提出了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我市古村落基本现状 由于特色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对古村落的认定也尚无统一标准,为便于调研开展,课题组按照省有关标准,并结合我市实际,把古村落分为古民居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两大类进行研究。其中,古民居村落主要为三类,一是指民国以前(1911

年)建成,至今尚保留较为完整的村落建筑;二是指特定年代(如大跃进年代、文革年代)的建筑;三是指区域地方特色浓郁的村落建筑。自然生态村落,主要指村落布局构思精妙,农民生产生活与山水环境相互交融,自然生态环境及物种保护较好的村庄。 经初步调查,目前我市符合上述条件的古村落约有124个,这些古村落不同程度具备了培育建设特色文化村的基础,其中古民居村落72个,自然生态村落52个。在这些古村落中,合计有古建筑和特定年代建筑2845幢(主要集中在72个古民居村落),占地51.02万平方米。从建筑历史看,民国前的1576幢,占55.4%;大跃进、文革等特定年代的1269幢,占44.6%。从用途看,这些古民居中的六成(64%)仍用于居住,共1822幢,目前居住着5240户,14901人;用于旅游和商业的分别占6.9% 和1.9%,空置和其他用途的约27%。所调查村中,属于规划中心村的古民居村落42个,占58.3%,自然生态村落13个,占25%;9成以上古村落属于规划保留村。另外,在古村落中分布着约105处历史文化保护区(文保单位),属于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的分别为31处、12处、2处和58处。 (一)我市古村落主要特点 概括起来,我市古村落主要有以下四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1、村落历史源远流长。绍兴建城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年,所辖各县(市、区)也均历史悠久,如诸暨、

从古村落文化保护到村落文化景观保护

从古村落文化保护到村落文化景观保护 朱隽 摘要随着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录的公布和《贵阳建议》的出台,古村落的保护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类型因其“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的特点,折射出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内涵。本文通过对古村落保护相关概念的阐述,分析了古村落文化保护、文化景观以及村落文化景观三个概念,并就古村落文化保护及村落文化景观进行了细致比较。另外以宏村和南屏村为典型案例作对比分析,指出古村落保护中的问题,应将其扩展到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并提出了一些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古村落文化保护 文化景观 村落文化景观 1 引言 2008年10月31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录公布,安徽黄山市呈坎镇呈坎村等村镇名列其中,村落及村落文化的保护话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至此,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251个。 在此之前一周,在“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主题,结合国际、国内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形成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贵阳建议》。[2] 2008 年10月17日至21日,第四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并启动了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的评选活动。 密集而频繁的会议及评选活动让古村落保护的话题顿时成为热点,对于古村落保护的关注由此变得轰轰烈烈。 2 古村落保护的相关概念 2.1 古村落文化保护 对古村落文化保护并无直接的定义,但必须体现自然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游憩价值。对其内容各方都有较为相似的共识,古村落文化保护的主要内容包含整体空间形态、传统街巷格局、建筑风格、古文化遗址、古建筑(构筑)物、古树名木;地方特色方言、戏曲、传统工艺、产业、民风民俗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历史保护的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古村落一旦被破坏便再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作者:李榕儿苏琳李嘉瑞苏慕洁蔡佳媚 来源:《丝路视野》2020年第08期 摘;要:在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被称为“传统文化明珠”的古村落正面临着消亡的困境。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成为关注重点,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以潮州市龙湖古寨为例,通过对龙湖古寨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当前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龙湖古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保护等措施,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更好地传承当地文化,试图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对策。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传承;旅游;保护与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曾指出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原著民居、传统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同年10月,在第十九次人大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强调,要实现精准扶贫、振兴乡村,就要特别保护好古村落。这对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都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深远意义。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对古村进行保护和发展,扎实有序地推进对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能够留住“美丽乡愁”,更是可以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现如今,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古村落成为热门话题。对于这一热门话题,以潮州龙湖古寨为例,将作进一步地分析,为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一、龙湖古寨的概况 2019年2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公布了第六批广东省古村落具体名单,名单中共43个,其中潮汕地区共有8个村落入选。作为广东三大民系古村落之一的龙湖古寨,地理位置优越,使得侨乡文化得到积淀和发展,龙湖古寨作为潮汕古村落的代笔也逐渐在古村落文化中独树一帜。习近平总书记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诗中,勾起了离人对故土的眷恋。正因如此,人们对保护好古村落的关切度比以前要高涨了许多,同时可见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建筑形态与历史特点 1.建筑形态 龙湖古寨位于潮汕地区,韩江中下游地段,自古寨建寨以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100多座。古寨整体呈现带状,由南向北走向,面积大约为1.5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摘要】社区文化在潜移默化的感染每个人,良好的社区文化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历程,尤其是基层文化与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剖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意义;对策 1.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1.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1.2社区建设 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 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资料包

为了宣传2001年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我们编写本资料包。其目的是鼓励各国加入该公约并提高公众对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必要性的认识。 目录 1.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威胁 A. 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威胁 B. 人类干预水下文化遗产的一些案例 C. 2001年之前缺少具体针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文书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公约的介绍 A. 总原则 B. 批准的益处以及方式 C. 批准书范本 D. 词汇表与关键定义 E. 参考文献要目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文本

1.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事关重大: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威胁 水下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水下文化遗产面临的威胁与日俱增。随着勘探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入海底越来越便利,海底沉船残骸或水下遗址中发现的物品的利用与交易成为一项相当常见而且利润丰厚的活动。海洋考古遗址被掠夺,在很多情况下造成珍贵的科学和文化材料的损失甚至毁坏。因此,亟需通过一项国际法律文书,保护水下文化遗产,造福全人类。 a) 大量水下文化遗产的例证 ? 据估计,海底散落着三百万艘以上未被发现的沉船;例如,海难词典1列出1824年--1962年间在海上遇难的12542艘航船和战舰。 ? 现在位于水下的古文明遗存包括世界第七大奇观--埃及的亚历山大灯塔以及黑海仍有待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代村落等; ? 整个城市被波涛吞噬,如遭遇1692年地震的牙买加的皇家港--考古发掘使科学家获得研究十七世纪生活2的前所未有的机会。 b) 科学界和公众兴趣的例证: ? 瑞典的瓦萨沉船残骸每年吸引75万游客3; ? 博德鲁姆(Bodrum)及其水下考古博物馆珍藏沿土耳其南岸发现的一系列的历史沉船,现已成为土耳其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4; ? 400余万人参观了英国朴茨茅斯Mary Rose 沉船,1982年10月11日,电视现场直播从洋底吊升这艘580吨沉船,观众达6000万人5; 1Charles Hocking:蒸汽机时代海难词典。伦敦: 劳埃德船运档案,第2卷,1969年。 2Link, Marion Clayton,《探索被淹没的城市皇家港》华盛顿:国家地理,1960年2月,第151-182页,见https://www.doczj.com/doc/3612044015.html,- 该项研究持续了十年,包括八座没入水下的建筑物。 3见http://www.vasamuseet.se 4https://www.doczj.com/doc/3612044015.html, 5见 https://www.doczj.com/doc/3612044015.html,/welcome.html - 朴茨茅斯古船厂获得2005年旅游景点英格兰优秀奖,计划2011年新开一家Mary Rose博物馆。

_自鄙_自珍_与_自毁_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_郑土有

如今,古村落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快速消失,经济发展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文化的拥有者———乡民对自身文化的“自鄙”,使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同弊帚一样被抛弃了、毁坏了,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通过各种手段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的“自珍”意识,在目前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但“自珍”意识一旦建立,又必须防止另一种亲手将宝物毁掉的倾向。克服“自鄙”心理,树立“自珍”意识,防止“自毁”现象的发生,恐怕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一、文化“自鄙”:古村落文化遗产消亡的根本原因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不断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即使没有完全消失,也已经被破坏得“七零八落”,传统民居的雕花门窗换上了玻璃窗,原先的厅堂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村落中的公共设施如水碓、祠堂被拆毁了,五花八门的窗花被千篇一律的印刷画取代了,丰富热闹的民间文艺活动不再演出了……。当我们为古村落传统文化的消失扼腕痛惜的时候,村民们的反应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们给我们的回答是这些东西有什么好的,破破烂烂的,都是老古董,既不好看也不实用。由此想到,村落文化遗产消失的最根本原因恐怕还是文化拥有者———乡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鄙视”,不珍惜。正因为 他们觉得没什么用,所以就轻易抛弃了。因此,要想真正做好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乡民克服这种致命的文化“自鄙”心理。 乡民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文化“自鄙”心理?其形成的原因恐怕是极为复杂的。 首先是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问题。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对流传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一直采取批判的态度。虽然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批评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旧风俗,提倡新生活;新式知识分子以各种方式向民众进行移风易俗的宣传,促使五四之后社会风俗的改变等。虽不能认为五四的“反传统”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但是,也必须承认,五四以后传统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被动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无形之中削弱了。解放以后,又经历了破“四旧”、移风易俗、“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革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成为了落后的代名词,理所当然地成了破除的对象。在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很好挖掘、分析和研究的情况下,就笼统地将其当作封建迷信加以批判。长期以来,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统领下,对传统文化的片面认识影响到了每位中国人,而长期生活于农村的乡民是最容易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群体之一。乡民对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的“自鄙”心理的形成,应该说与这种意识形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6-10-10 作者简介:郑土有(1962~),男,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化学研究。 “自鄙”、“自珍”与“自毁” ———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郑土有 (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043) 摘要: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克服“自鄙”心理,树立文化的“自珍”意识,在目前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但“自珍”意识一旦建立后,又必须防止“自毁”现象的发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契机,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文化自鄙;文化自珍;文化自毁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7)02—0135—03 《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SocialSciencesinYunnanNo.2 1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