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丙烯酸树脂应用范围的研究

提高丙烯酸树脂应用范围的研究

提高丙烯酸树脂应用范围的研究
提高丙烯酸树脂应用范围的研究

丙烯酸树脂涂料配方技术专题

[CJ32585-0659-0504] 一种可替代电镀装饰铬层的涂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替代电镀装饰铬层的涂料,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丙烯酸树脂20~30%,三聚氰胺树脂5~10%,二甲苯29%,二丙酮醇3~8%,正丁醇3~8%,乙醇1~5%,醋酸丁酯1~5%,醋酸异丁酯1~5%,乙二醇丁醚1~5%,二氧化硅1~5%,环氧树脂1~5%,其他成分5~10%。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分简单,可替代电镀装饰铬层的涂料。本发明涂料的装饰效果和电镀铬的效果非常接近,能替代电镀铬外观效果。本发明涂料涂装应用产品上其附着力、硬度、耐磨性、耐蚀性、抗刮性能都比较好。本发明涂料涂覆在经过抛光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与金属本身的光泽混合一起可产生与电镀铬类似的外观。 [CJ32585-0184-0505] 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息图文模压复制涂料的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通过单体配比、合成温度、聚合时间以及引发剂的类型和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条件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组成质量比为50~70∶20~40∶5∶5,反应温度为120-126℃,反应时间为0.5~5小时,所述的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5~1.75%。所得的树脂固含量为49.9%,粘度为5690cP,涂膜铅笔硬度为1H,光泽度高达90.5Gs,适合制备有良好的透明性、流平性、热塑性、光亮度、耐磨性、抗水性、抗酸碱性纸全息图文模压复制涂料。 [CJ32585-0177-0506] 一种UV涂料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UV涂料,其主要包括以下组分,其含量以重量份数表示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0-25;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0-15;丙烯酸酯磷酸酯3-7;丙烯酸树脂10-20;丙烯酸金属盐5-15;光引发剂2.0-3.0;消泡剂0-0.3;流平剂2.0-4.0;本发明采用丙烯酸酯磷酸酯单体和金属性丙烯酸酯(丙烯酸金属盐)作为附着力促进剂,在镁合金氧化层及钝化层上有很好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CJ32585-0406-0507] 光固化水性丙烯酸环氧树脂乳液及由其制备的涂料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性环氧树脂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丙烯酸环氧树脂乳液及由其制备的涂料。光固化水性丙烯酸环氧树脂乳液包括自乳化丙烯酸环氧乳化剂,苯乙烯改性丙烯酸环氧酯,稀释剂,光引发剂,其余量为水。本发明的乳液生产成本低,产品性能好,采用光固化即可。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了由该乳液制备得到的涂料,涂料得到的漆膜性能如下:附着力(划格法)1级;耐50%乙醇>8小时;耐水>72小时;耐硫酸10%>72小时;耐磨性1000克/1000 转<0.03克。 [CJ32585-0447-0508] 一种钢铁用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钢铁用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钢铁用重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经硅烷偶联剂包膜的锌粉90~95%,氟碳改性丙烯酸树脂2~5%和/或环氧树脂0.5~3%,防沉浆0.5~2%,纳米磷酸盐0.5~1.5%,助剂0.2~0.6%,其余为溶剂。本发明的重防腐涂料可以用在钢铁表面经至少一遍刷涂或喷涂,既可作为底漆又可作为面漆使用,底面合一;可以在钢铁基面带微锈情况下进行涂装;漆膜附着力优异,耐盐雾,环保自洁,使用寿命长。 [CJ32585-0476-0509] 一种氯醚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固体胶的研制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固体胶的研制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了丙烯酸树脂。当甲基丙烯酸的用量占总单体量的40%以上时,经碱中和得到完全溶于水的丙烯酸树脂。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为胶粘剂原料制得了固体胶,探讨了固体胶的硬度与硬脂酸钠浓度、水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浓度的关系。在灌装温度为85 ℃时,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固体胶的黏度仅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固体胶黏度的1/3。制得的固体胶经测试符合企标要求。 标签: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固体胶;黏度;硬度 固体文具胶(简称固体胶)具有原料易得、制造简单、保存期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和粘接牢固等特点,近年来已逐渐代替传统的液体文具胶和浆糊,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固体文具胶通常有4个主要成分:胶粘剂、赋形剂、溶剂和保湿剂。此外还可以加入各种添加剂,如填料、香料、作色剂和改性剂等。其中关键成分是胶粘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出现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固体胶[1~3]、聚乙烯醇固体胶[4~7]、水性聚氨酯乳液固体胶[8~9]、淀粉醚固体胶[10]和水性环氧树脂固体胶[11]。 目前市售的固体胶主要有2类,一类是聚乙烯醇固体胶,这类胶具有价格便宜、胶液黏度小及容易灌装等优点,但存在含游离甲醛、固含量较低和容易收缩等不足之处;另一类是聚乙烯吡咯烷酮固体胶,这类胶具有不含甲醛、固含量较高、不易收缩以及粘接性较好等特点,但具有价格贵、胶液黏度大和不易灌装等缺陷。 本研究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为主体材料生产固体胶,通过优化软硬单体和功能性单体的比例,利用功能性单体—COOH进行中和,生成了—COONa,改善了固体胶的收缩性;优化了固体胶的配方和生产工艺,降低了固体胶高温灌装时的黏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次品率随之降低。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工业级,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反应性乳化剂(COPS-1),工业级,罗地亚公司;过硫酸钾,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硬脂酸、甘油,工业级,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工业级,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防腐剂(Promex20D),工业级,英国普隆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2 实验仪器

丙烯酸树脂生产异常现象技术分析及处理

丙烯酸树脂生产异常现象技术分析及处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丙烯酸树脂生产异常现象技术分析及处理 摘要:丙烯酸树脂涂料在国民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树脂的合成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导致出现异常现象,是各树脂厂家感到棘手的实际问题。丙烯酸树脂生产中异常现象应急处理方案,对今后我国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生产及指导意义十分重大和宝贵。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配方设计;实际生产;异常现象 0前言 丙烯酸涂料因具有优异的耐候性、颜色浅、保光保色性好、价格便宜、国内技术日趋成熟、原料(丙烯酸单体)等供应充足等优势,且其用途广泛,越来越被用户接受,因此其数量增加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齐全,应用施工技术也逐渐成熟。近几年成为发展最迅速的涂料品种之一。由于丙烯酸涂料的生命力很强,发展趋势和前景非常喜人,因此,涂料行业包括树脂生产企业对该品种也越来越重视,生产厂家越来越多。但是,要想生产出好的丙烯酸涂料,首先必须保证生产出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涂料用丙烯酸树脂。认真总结生产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丙烯酸树脂生产中异常现象应急处理方案,对今后我国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生产及指导意义是十分重大和宝贵的。下面就从理论和生产实践大量数据中加以总结,从丙烯酸树脂生产中涉及到的树脂液聚合反应机理、工艺配方设计、所用原材料(丙烯酸单体、溶剂、引发剂、助剂等)、生产设备及设计规划、计量仪器、生产操作、中控、质检、包装等多个环节加以剖析,尽可能地从原因上加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以确保生产中这些问题不再重复发生,避免给

醇溶性EMI导电涂料配方的设计

醇溶性EMI导电涂料配方的设计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廉价的高性能的塑胶材料面世,电子科技产品开始大量采用轻便的塑料壳体作为外壳,塑料壳体容易产生静电和滞电现象,造成射电频率干扰或电磁场干扰、无线电噪声干扰,因此要求这些壳体表面导电或接地,针对这一问题,屏蔽用导电涂料应用逐渐广泛起来。导电涂料实际上是防静电涂料的一种特例,导电涂料通常含有大量的铜粉或炭黑,或是镍、铝、钼、银等金属粉。 从1996年开发的镍、铜第一代溶剂型导电涂料至今,导电涂料经过了银、银铜第二代溶剂型导电涂料的发展并过渡到了第三代醇溶性导电涂料。醇溶性EMI 导电涂料配方的成熟为导电涂料由溶剂型体系向水性体系发展的过渡做好了准备。这里结合相原理对醇溶性EMI导电涂料的生产、储存以及成膜进行讨论。 1 实验部分 1.1 导电涂料的制备 1.1.1 导电涂料的配方 醇溶性丙烯酸(美国):15%;辅助树脂(美国):3%;导电填料(美国)*: 31%;异丙醇(中国):40%;H2O(中国):10%;改性蜡(美国):1%。(以上数 据为质量百分含量) *本配方中的导电填料选用平均粒径为12-18micron的银包铜粉。 1.1.2 导电涂料的生产工艺 (1)先将异丙醇和H2O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2)将配方中的醇溶性丙烯 酸和辅助树脂缓慢加入到(1)中;(3)将(2)中的混合液体置于50℃的条件下充 分搅拌30-40min,使(2)中添加的树脂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的有机载体;(4) 将改性蜡按配方添加量加入(3)的有记载体中,置于50℃的条件下充分搅拌

5min左右使其完全溶解;(5)将导电填料按配方比例在中速搅拌下加入(4)所述的载体中,使粉体与载体充分混合形成相对稳定的化学体系。 1.2 导电涂料的施工 1.2.1 导电涂料的涂装 用异丙醇或乙醇清洗素材表面,然后以1份涂料:0.7份稀释剂开油,喷涂于素材上,并在50℃条件下烘烤15-20min。在喷涂的过程中,经常性地搅拌涂料,将沉底的导电填料搅起。 1.2.2 涂膜的物理性能 涂膜的物理性能列于表1。 表1 涂膜的物理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配方的设计原理 将涂料视为一个系统。由相原理可知:只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我们所建立的系统处在单一均匀的液相(相平衡状态)之中即保证体系具有良好的混溶 性,就能避免出现因混溶性不佳而引起的涂料弊病。当漆膜干燥成膜时,系统原有的相平衡被打破,涂料系统由液相转变为固相与气相。由相原理及反应动力学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和应用CE10P

基于Cardura TM E10P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和应用 王丰万,邓子明,王位,阮军 (迈图化工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摘要:介绍了基于Cardura TM E10P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和应用,从聚合物制备的相关因素,组成、制备工艺、性能检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测试了其相应的固化条件和最终涂料的性能。 关键词:Cardura TM E10P;水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应用; Abstract:Introduction to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Cardura TM E10P waterborne acrylic resin with polymer manufacturing conditions,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roperties tes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ing conditions and final coating properties have been evaluated. Key words: Cardura TM E10P; Waterborne acrylic resin; Synthesis; Application; 0 引言 丙烯酸树脂可以为汽车用清漆提供基料。溶剂型树脂满足汽车涂料的需要已经很久了。出于减少有机挥发物的需要,我们已经在研究如何提高树脂的固体份。出于同样的原因,水性基料已经在底漆和底色漆的生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对于面漆,仍然还处于完善阶段。作为水性体系,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如何使水性体系达到与溶剂型体系相同的性能。这就需要我们非常小心地控制水性基料制作时的各种参数。 现在的丙烯酸酯类清漆主要通过丙烯酸树脂上的羟基与氨基或者异氰酸酯反应固化。而使丙烯酸树脂获得羟基的方法之一是将叔碳酸缩水甘油酯—Cardura TM E10P 这个含有很大侧链的单官能团环氧引入丙烯酸树脂。Cardura E10P 的结构如下: Cardura E10P 可以利用分子上的环氧基团与羧酸反应,如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从而将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的结构引入到丙烯酸聚合物中,同时产生一定比例的伯羟基和仲羟基。 Cardura E10P在水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作用: (1)C ardura E10P可以利用空间位阻效应保护交联的化学键减少水解,这样就能够非常有效地改善耐酸性和耐化学品性; (2)C ardura E10P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具有更高的光泽; (3)C ardura E10P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中可以使用更少量的助溶剂; (4)C ardura E10P为生产水性丙烯酸树脂提供了方便。Cardura E10P能够作为反应初始阶段的起始溶剂(底料),然后再作为聚合物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减少移去溶剂这个步骤。 1 基于Cardura E10P的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1.1水性体系的选择 水性涂料的基料根据其存在形式可以大致被分为两类:聚合物分散体和聚合物乳液。聚合物分散体往往是首先在某些助溶剂中聚合,然后再分散在水中(有时候我们也称这类分散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氨基烘漆研制_闫福安

文章编号:10044736(2003)02000603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氨基烘漆研制 闫福安 1,2 ,官文超 1 (1.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 要: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 M 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β羟乙酯(HEA)和甲基丙烯酸(M A 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合成了丙烯酸酯四元共聚物,以二甲基乙醇胺(DM A E)中和制得了丙烯酸酯共聚物水溶液.该树脂同六甲醇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HM M M )复配成的烘漆具有优秀性能.讨论了工艺条件对水溶胶性质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水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六甲醇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烘漆 中图分类号:T Q 433.4+ 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03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4012) 作者简介:闫福安(1964),男,河南人,博士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水性功能高分子的研究与开发. 0 引 言 丙烯酸树脂是一种优秀的涂料树脂,由其配制的塑料漆、聚氨酯漆、氨基烘漆近年来发展很快[1] .但常规的丙烯酸树脂是溶剂型的,随着其施工、应用,有大量的芳烃、酯或酮类溶剂进入大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在,世界各国的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加强,因此,涂料的“高固体化、粉末化、辐射可固化及水性化”趋势愈来愈明朗,该“四化”标志着涂料的发展方向.由于粉末涂料、辐射可固化涂料因施工工艺特殊,其应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高固体份涂料由于理论、技术水平的制约,其发展也比较缓慢.近年来,水性涂料树脂合成用功能单体发展很快,已有大量的水性单体投放市场,因此水性涂料成为涂料工业中发展最快的环保产品,在美、欧发达国家水性漆已经占到涂料产量的一半左右,而且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我们对水性醇酸[2]、水性聚酯[3]及水性聚氨酯树脂[4]的合成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介绍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氨基烘漆的研制,由其在工业涂料方面取代溶剂型相关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及处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M M 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β羟乙酯(HEA)和甲基丙烯酸(M AA)均为化学纯,N 2气氛下,在对苯二酚(M AA 用 CuCl)存在下减压蒸馏后使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分析纯,经重结晶后使用;巯基乙醇(链转移剂)、丙二醇丁醚、二甲基乙醇胺(DM AE )均为化学纯,直接使用;六甲醇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HMM M;固含量≥97%,mass ratio),工业品(美国,氰特工业公司),直接使用.1.2 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原理 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原理[5]可用图1所示的聚合反应方程式表示. 1.3 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工艺 在装有搅拌装置、冷凝器、温度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将单体(单体以80%固含量计,mass ratio )、引发剂、链转移剂配成混合溶液,取1/3加入四口瓶;N 2保护下,在80℃下进行溶液共聚合;另外2/3单体溶液加入恒压滴液漏斗,同时滴加,约2h 滴完,继续反应2h,得到淡黄色透明丙烯酸酯共聚物粘稠溶液.降温至60℃,强烈搅拌下,按一定中和度滴加二甲基乙醇胺中和,然后滴加蒸馏水,调节固含量为40%,即得到淡黄色透明丙烯酸酯共聚物水溶液. 1.4 产品技术指标 外观 淡黄色半透明水溶液固体含量/% 40pH 值 7.0~7.5粘度(涂4杯)/s 70~100 羟值(每克固体树脂中KOH 毫克数) 100 1.5 水性丙烯酸氨基烘漆的配制 1.5.1 实验配方 以水性丙烯酸树脂和HMM M 第25卷第2期 武 汉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V o l.25 N o.2 2003年6月 J . W uhan Inst. Chem. Tech. Jun. 2003

丙烯酸树脂类药用辅料的分类、结构性能与合成研究概况

丙烯酸树脂类药用辅料的分类、结构 性能及合成研究概况 迈特兴华制药厂 建国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丙烯酸树脂药用辅料的分类、结构与性能;综述合成研究概况,展望了丙烯酸树脂药用辅料合成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分类;结构;合成研究 药用辅料的丙烯酸树脂是一类由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酯如:甲酯、乙酯等)以本体(一种单体)聚合,或者与甲基丙烯酸(或它的酯如:甲酯、乙酯、二甲胺基乙酯等)以二种单体(二元)或以三种单体(三元)按一定比例共聚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合成反应可以用下列通式表示: R (或R 1或R 2或R 3 )+R 1 (或R 2或R 3或R 4 丙烯酸树脂 R =丙烯酸 R 1 =甲基丙烯酸 R 2 = 丙烯酸酯类 R 3 = 甲基丙烯酸酯类 R 4 = 其它酯类 本体聚合:R=R 1=R 2=R 3 =R 4 二元聚合:R 、R 1、R 2、R 3 、R 4中任意二种R 共聚 三元聚合:R 、R 1、R 2、R 3 、R 4中任意三种R 共聚 该类化合物在体不降解,安全无毒,由于其结构特点,可以使药物按预期设 计或在胃或在肠溶出;并可以用于缓(控)释制剂(1)(2);更有可能以此类辅料将 药物制成靶向制剂(3)(4)。因此,在药剂中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试以“分类”、“结构与性能”、“合成研究概况”等三方面作一概述。 1 分类 1.1 按制造原料(单体)分类 1.1.1 本体聚合而形成 即自身聚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部分被中和的聚丙烯酸”(国际特品公司NP600、NP700、NP800)

1.1.2 二元聚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酸树脂l (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35;65共聚物)、聚丙烯酸树脂Ⅱ(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1:1)共聚物)、聚丙烯酸树脂Ⅲ(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1:2)共聚物)、Eudragit(尤特奇)NE 30D (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2:1)共聚物)、尤特奇L 100—55(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1:1)共聚物)等等。 1.1.3 三元聚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酸树脂lV (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2:1)共聚物)、聚甲丙烯酸铵酯Ⅰ(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1:2:0.2)共聚物)、聚甲丙烯酸铵酯Ⅱ(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1:2:0.1)共聚物)、尤特奇FS 30D (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1:1)共聚物)等等。 1.1.4与其它高分子混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本类丙烯酸树脂是在共聚(合成反应)完成以后加入其它高分子药用辅料而形成的产品。如: 尤特奇RD 100(聚甲丙烯酸铵酯Ⅰ和羟甲基纤维素钠(9:1)混合物)、 1.2 按丙烯酸树脂的溶解性能分类 1.2.1 pH 依赖型丙烯酸树脂 本类丙烯酸树脂只在特定的pH 条件下溶解而释放药物如:聚丙烯酸树脂lV 溶于pH<5的胃液;是胃溶性药物的良好辅料。而聚丙烯酸树脂l 、尤特奇L 100—55、聚丙烯酸树脂Ⅱ、聚丙烯酸树脂Ⅲ、尤特奇FS 30D 等等溶于pH>7以上肠液。是肠溶性药物的良好辅料。 1.2.2 非pH 依赖型丙烯酸树脂 本类丙烯酸树脂不溶于水,在任何pH 条件下都不溶解如:尤特奇NE 30D 。是缓(控)释制剂的良好辅料。 1.2.3 渗透型丙烯酸树脂 本类丙烯酸树脂不溶于水,但是遇水能溶胀,形成微小的水分子通道,如: 聚甲丙烯酸铵酯Ⅰ、聚甲丙烯酸铵酯Ⅱ,广泛用于缓(控)释制剂的膜包衣技术。 2结构与性能 2.1 含酸性基团的丙烯酸树脂(阴离子型、肠溶型丙烯酸树脂) 酸性基团为:-COOH - 如:

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研究

丙烯酸树脂涂料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 摘要:介绍了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用途;简述了丙烯酸树脂改性方法,展望了丙烯酸树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纳米材料杂化改性UV固化 1、前言 丙烯酸涂料是由丙烯酸树脂、溶剂和颜料、填料以及助剂组成。丙烯酸树脂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苯乙烯等单体聚合而成,丙烯酸树脂具有色浅、透明度高、光亮丰满、涂膜坚韧、附着力强、耐腐蚀等特点,是常用的涂层材料。由于丙烯酸树脂在特定场合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硬度、抗污染性、耐溶剂性、机械性能不够好以及成本偏高等,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深入研究,有众多改性方法[1]。2010 年国内丙烯酸及酯的产能分别达到117.9 万t/a、172.8 万t/a,我国已成为世界丙烯酸及酯的最大产国[2],丙烯酸树脂及涂料产量也将居世界首位。 2、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用途 2.1 用于建筑涂料 如丙烯酸树脂建筑用乳胶漆,聚丙烯酸酯彩色涂料,防水涂料和外墙涂料。 聚丙烯酸酯彩色涂料的基料可用于制备清漆或者色漆,其制得的清漆或者色漆适合于内外墙装饰,具有色彩艳丽,耐水性,耐恶劣气候性强,漆膜柔韧,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2 ,2用于制备防腐涂料 水性铁红丙烯酸防锈漆,水性自交联丙烯酸防腐涂料,耐酸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涂料,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木器涂料。 水性铁红丙烯酸防锈漆是自干型涂料,其性能优于红丹酚醛防锈漆和红丹醇酸防锈漆。该漆具有优良的耐盐水性,耐腐蚀性,漆膜附着力强,坚韧牢固,可与各类面漆配套使用,且无毒害,不燃不爆,对坏,境污染少,便于储藏运算和施工涂料。该涂料主要应用于大型机械车辆船舶与小型仪器仪表的涂装。 2,3 用于导电功能丙烯酸涂料 丙烯酸--石墨导电涂料,丙烯酸—聚苯胺防腐导电涂料,塑料制品用丙烯酸防静电涂料 丙烯酸—石墨导电性涂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对陶瓷表面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其优点在于不污染环境价格低廉,主要用于电磁屏蔽的涂覆。 ,2,4 光学涂料

丙烯酸树脂基础知识

丙烯酸树脂基础知识 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几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不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溶剂组成,可合成不同类型、不同性能和不同应用场合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根据结构和成膜机理的差异又可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是指在结构中带有一定的官能团,在制漆时通过和加入的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中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热固性树脂一般相对分子量较低。热固性丙烯酸涂料有优异的丰满度、光泽、硬度、耐溶剂性、耐侯性、在高温烘烤时不变色、不返黄。最重要的应用是和氨基树脂配合制成氨基-丙烯酸烤漆,目前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卷钢等产品上应用十分广泛。 按生产的方式分类可以分为: 1、乳液聚合: 是通过单体、引发剂及其反应溶剂一起反应聚合而成,一般所成树脂为固体含量为50%的树脂溶液,其一般反应用的溶为苯类(甲苯或是二甲苯)、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一般是单一或是混合。固乳液型的丙烯酸树脂一般会因溶剂的选择不同而使产品性能不一样。一般玻璃化温度较低,因为是用不带甲基的丙烯酸酯下去反应。该类型的树脂可以有较高的固含量,可达到80%,可做高固体分涂料。 2、悬浮聚合: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产工艺,是做为生产固体树脂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固体丙烯酸树脂一般都采用带甲基的丙烯酸酯的反应聚合。不带甲基的丙烯酸酯在反应滏中聚合反应不易控制,容易发粘而至爆锅。工艺流程是将单体、引发剂、助剂投入反应斧中然后放入蒸溜水反应。在一定时间和温度反应后再水洗,然后再烘干过滤等。其产品的生产控制较为严格,如在中间的哪一个环节做得不到位,其出来的产品就会有一定的影响,体现在颜色上面和分子量的差别。

丙烯酸树脂

第五章丙烯酸树脂 第一节概述 以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苯乙烯等乙烯基类单体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共聚物称为丙烯酸树脂,以其为成膜基料的涂料称作丙烯酸树脂涂料。该类涂料具有色浅、保色、保光、耐候、耐腐蚀和耐污染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机械、电子、家具、建筑、皮革涂饰、造纸、印染、木材加工、工业塑料及日用品的涂饰。近年来,国内外丙烯酸烯树脂涂料的发展很快,目前已占涂料的1/3以上,因此,丙烯酸树脂在涂料成膜树脂中居于重要地位。 从组成上分,丙烯酸烯树脂包括纯丙树脂、苯丙树脂、硅丙树脂、醋丙树脂、氟丙树脂、叔丙(叔碳酸酯-丙烯酸酯)树脂等。从涂料剂型上分,主要有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高固体组份涂料和粉末涂料。其中水性丙烯酸烯树脂涂料的研制和应用始于50年代,70年代初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具有价格低、使用安全,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公害等优点,因而已成为当前涂料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涂料用丙烯酸树脂也经常按其成膜特性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其成膜主要靠溶剂或分散介质(常为水)挥发使大分子或大分子颗粒聚集融合成膜,成膜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为单组分体系,施工方便,但涂膜的耐溶剂性较差;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也称为反应交联型树脂,其成膜过程中伴有几个组分可反应基团的交联反应,因此涂膜具有网状结构,因此其耐溶剂性、耐化学品性好,适合于制备防腐涂料。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发丙烯酸烯树脂涂料,在80年代和90年代,北京、吉林和上海分别引进三套丙烯酸及其酯类生产装置,极大促进了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和丙烯酸烯树脂涂料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丙烯酸类及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是合成丙烯酸树脂的重要单体。该类单体品种多,用途广,活性适中,可均聚也可与其它许多单体共聚。此外,常用的非丙烯酸单体有:苯乙烯、丙烯睛、醋酸乙烯酯、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丁)二醇二丙烯酸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单体尤其是功能单体曾出不穷,而且价格不断下降,推动了丙烯酸树脂的性能提高和价格降低。比较重要的功能单体有:有机硅单体,叔碳酸酯类单体(Veova 10,V eova 9, Veova11),氟单体(包括烯类氟单体:三氟氯乙烯、偏二

丙烯酸树脂分类详解

丙烯酸树脂分类详解 一、油性丙烯酸树脂(油性固体丙烯酸树脂/油性液状丙烯酸树脂) A油性液状丙烯酸树脂指树脂固含量为30-80%的丙烯酸树脂,这类树脂是经乳液聚合反应而成的含有有机溶剂的丙烯酸树脂,而当因含量在大于60%以上时!就称为:高固体分丙烯酸树脂,这类树脂粘度低!低VOC含量! 当固含量是在50%左右的,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也就是我们涂料行业通常在应用上面说的单组分和双组分。 1、单组分涂料一般也叫自干型的涂料,也就是以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的涂料。 2、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一般配上氨基树脂时,因两者之间的氨基和羟基反应,按理说应算是双组分涂料用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烤漆,一般应用在金属上面用的烤漆,一般烤的温度在100度以上,这类应用是最为古老,最为早的,生活中常可看到。 3、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一般配用固化剂(一般是异氰酸酯),再加入其它料,也就成为涂料行业中所说的双组分涂料了,既有主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稀释剂了,这类性能较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稳定,且性能也较为优越。 B油性固体丙烯酸树脂:(普通油性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特殊功能油性固体丙烯酸树脂) 固体丙烯酸树脂,现在市面上主要的还是以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为主!这类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也叫溶剂型固体丙烯酸树脂。因为他们一般都是溶于溶剂的,如苯类、酯类、酮类、氯化类、醚类、醇类等!根据合成的不同溶解性就有不同! 固体丙烯酸树脂,最通常用到的牌号一般都是由MMA和BMA,也就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合成。因带甲基的丙烯酸酯单合成的单体玻璃化温度较高!树脂的性能一般都是由生产工艺中单体的配方原料性能而决定的!当所合成单体全用MMA时!它的硬度就会很高!也就我们常说的压克力、有机玻璃了!但此类树脂不易做为涂料上面使用!一般应用于塑料板材上面!普通的固体丙烯酸树脂一般就是由MMA、BMA以不同比例进配方中合成不同指标性能的固体丙烯酸树脂!通常的玻璃化温度在50-100之间!软化点也在150-200度之间!分子量由其它合成助剂取决!这类树脂在应用上面是最普遍的,液体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有应用到的!它一般也都应用得到!只是有些达不到液体性能的效果。 在用途上可应用很广,比如: 1、普通油性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用途: 最早的固体丙烯酸树脂是由英国ICI旗下的公司研发出来并投入市场的!最为通用型牌号为2013、2016,此二种型号为油溶性的丙烯酸树脂,可应用于各种塑料涂料、金属涂料、且应用于印刷油墨等多种涂料,多且应用于高档油墨上面!经调整过的型号欲有其它的功效!比如耐汽油、高光、高硬度等!再经市场投放后又研发了其它的应用于,比如皮革上面用的,再后来的较难附着的铝材、陶瓷、玻璃等底材上面应用!后因ICI旗下的几家公司分家!就有原主体公司(现中国地区名为英国路彩特公司)继承了原ICI的该树脂事业部!另几家也就是很有名的公司捷利康公司!其主要的牌号与ICI的牌号产品指标基本上相同!举此类树脂最常应用的几种地方: 丝网印刷油墨: 各种普通塑料底材涂料及油墨: 金属船舶涂料: 纸张木材涂料: 一般玻璃化温度在50-80度,软化点在160左右,分子量在35000-80000。及原料单体的不同很多都决定了它的应用!比如玻璃化温度,就一般而言,TG越高故它的硬度也就越高,成品也就越容易脆;TG越低它的柔韧性就越好,成品也就更易于应用到底材为软质的材料上面。而软化点一般而言在自干型涂料中是够耐常温度的,但一些要求高耐温度的应用就无法满足了!分子量主要是影响了产品的粘度,但也不是粘度的主要取决原因,但大体上来说影响了粘度的高低,一般而言分子量越高粘度也就越高,当粘度高时,树脂所能溶解的速度也就越慢,可溶解的固含量也就越

丙烯酸酯类树脂的合成工艺进展

丙烯酸酯类树脂的合成工艺进展 1215511121 12精细化工(1)班 摘要:自1843年Joseph Redtenbacher 首先发现丙烯酸单体以来,人们一直对这类具有活性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从结构与性能上进行探讨,合成各类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不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溶剂组成,可合成不同类型、不同性能和不同应用场合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根据结构和成膜机理的差异又可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的生产方式主要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关键词:丙烯酸酯类树脂,合成工艺,进展 1.丙烯酸类树脂的合成工艺 1.1丙烯酸类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丙烯酸类树脂复合材料是含丙烯酸类树脂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互穿网络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而引起了各地科学家的重视,暨南大学的将笃孝【1】等人以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聚氧硅烷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丙烯酸酯/聚氧硅烷互穿网络阻尼材料。并用院子力显微镜对聚丙烯酸酯/聚氧硅烷互穿网络阻尼材料的微相结构观察表明,聚丙烯酸酯/聚氧硅烷互穿网络阻尼材料的微相结构的阻尼性能,有效的互传和一定程度的微相分离,才使材料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 原位插层聚合法聚合制备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鲍艳【2】等人采用原位插层聚合法成功制备了PMAA/MMT和P(MMA-AL/MMT)两种纳米复合材料。所制备的两种纳米复合材料均为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较相应的聚合物提高了20℃左右,应用结果表明另种纳米复合材料均具有鞣制性能,其应用性能较显影聚合物有所提高。 1.2丙烯酸类树脂微球的制备 反应性凝胶是一种分子内交联,表面或者内部带有一定火星集团的大分子, 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流变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涂料与软了、、石油开采等方面。微凝胶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张静【3】等采用疏水性较强的带有长脂肪链的丙烯酸单体进行共聚,利用分散合成聚合法合成了带有不同反应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微凝胶。张静等人还发现当丙烯酸十六酯用量为30mol%~40mol%,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的用量为5mol%时可得到平均微径为25nm左右的微凝胶颗粒。 熊圣东【4】等人通过微博辐射分散聚合制备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但分散聚合物微球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表面反应能力高等特异性。在环境保护、生物医学、胶体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熊圣东等以乙醇/水位分散介质,在微博辐射下制得了微径为250nm~400nm的PMMA微球,其研究表明,当分散介质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位40%~50%时能得到稳定的聚合物微球。随着聚合反应前期微博功率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先变小后变大。随着AIBN浓度的增加,微球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先变窄后变宽。微球半径大小和粒径分布都岁PVP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1.3含氟丙烯酸类树脂的制备 氟化丙烯酸酯聚合物中的C-F键键能大(460J/mol),稳定性很高,螺旋状排列的氟原子对碳珠帘起到很好的“屏蔽保护”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碳原子和贪恋的暴露,使得氟化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后行,耐腐蚀性,耐化学戒指等性能。【5】

醛酮树脂说明书

醛酮树脂CT 系列 产品图片 CT-80F CT-120 CT-120A CT-120B CT-1210 CT-130 技术指标

醛酮树脂分子结构图 产品特点 醛酮树脂(又称聚酮树脂、酮醛树脂)是一种 具有高亮度、耐光性的中性、非皂化型环已酮—— 甲醛树脂。 CT系列醛酮树脂的化学结构赋予其特殊质量与 特性,树脂在缩合期形成了饱和的环状结构,使其 有高光泽、硬度、抗降解及耐侯性。由于这种树脂 在结构中不含酯键,因而有较好的耐水性,主键上 含有很多的环己基,使其具有耐热性。另外,酮基团和羟基团的极性使其具有广泛的溶解性相容性,以及具有良好的颜料润湿性和附着力。因此,CT系列醛酮树脂既可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相容,又可与极性较小的化合物相容,适用大多数油墨,涂料和胶粘剂体系,用来提高油墨、涂料和胶粘剂的快干性、光泽、附着力、流动性、颜料的润湿性及固体份含量等,是油墨、涂料和胶粘剂的理想配套原材料。 一、溶解性 CT系列醛酮树脂可溶于除水和脂肪烃外的所有涂料工业常用的溶剂中,如醇类、酮类、酯类、醚类及其混合溶剂等中。(附表一) 注:A表示可以任何比例溶解和稀释;B表示含量大于30%时可以任何比例溶解;C表示不溶解或不可 稀释。 采用混合溶剂或加热方式,可加快树脂溶解速度。 二、CT系列醛酮树脂与其他大多数树脂和增塑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具体请见(附表二)。 注:A表示相容;B表示有限相容;C表示不相容

以上结果是将混合物涂在玻璃上空气干燥后,根据干膜的外观测定的。 醛酮树脂应用领域??油墨行业 CT系列醛酮树脂与硝化棉、聚酰胺树脂等原材料配套使用可提高该体系的光泽度、附着力、颜料湿润性、可印性、保色性及固质含量,可使聚酰胺树脂的凝固点降低,使油墨在冬天存放时不易冻结,从而改善了油墨的存储问题。由于其无毒性、无异味,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用油墨。 A、CT-120A耐黄变醛酮树脂系本公司最新研制的特殊合成树脂,采用特殊工艺和进口原材料,解决了普通醛酮树脂户外耐黄变耐候性欠佳的难题,且不含醛类,苯类,酮类等有机物,具有优良的耐黄变性、快干性,溶剂挥发性好,软化点高,硬度高,附着力强,光泽度好等特点,适用用环保油墨配方体系中。(新产品推荐) B、CT-120B醇溶性醛酮树脂属于高软化点,高羟值,醇溶性优异的脂肪族树脂,在甲醇及其他醇类溶剂中溶解性能尤佳。更适合用于醇溶性油墨体系中,具有更好的颜料润湿性和分散性能,同时具有高光泽度,高附着力,高硬度,挥发性好等特点。(新产品推荐) C、CT-1210醛酮树脂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及特殊工艺,其羟值高达260左右且无任何气味残留,无重金属,无毒性,更环保;适合用于食品包装类油墨,水松纸油墨,烟盒类上光油、纸张类上光油、皮革类上光油、鞋类上光油、指甲类上光油等。可显著提高该体系光泽度、附着力、快干性、流平性、可印性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10%。(工程师重点推荐) D、CT-80醛酮树脂由于其低软化点,高附着力,非常适用于对附着力要求极高的金属油墨塑胶油墨,热转印油墨等特殊油墨体系中,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15%。(工程师重点推荐) E、CT-130醛酮树脂由于软化点高达130℃左右,适用于耐高温牛奶袋油墨、耐高温蜡烛油墨体系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1%-5% 。(工程师重点推荐) F、CT-120醛酮树脂与硝基纤维素、聚酰胺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马来酸酐树脂、松香树脂等混合用于塑料表印油墨、塑料复合油墨、铝箔油墨、烫金油墨、金银卡纸油墨、防伪油墨、粘合薄片油墨、透明油墨、热转印油墨等可显著提高光泽度、附着力、流平性、快干性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2%-5%左右。 G、CT-120醛酮树脂用于溶剂型凹版、柔版及丝网等印刷油墨中,可提高油墨的颜料湿润性、光泽度,可印性及固体份含量。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3%-8%。 H、CT-120醛酮树脂用于圆珠笔油墨中,可使其具特殊的流变性。这些性能可使油墨在书写工具中不会干燥而写完后快速固化。

丙烯酸树脂分类详解

丙烯酸树脂分类详解) 油性液状丙烯酸树脂一、油性丙烯酸树脂(油性固体丙烯酸树脂/这类树脂是经乳液聚合反应而成30-80%油性液状丙烯酸树脂指树脂固含量为的丙烯酸树脂,A以上时!就称为:高固体分丙烯酸树脂,这的含有有机溶剂的丙烯酸树脂,而当因含量在大于60% 类树脂粘度低!低VOC含量!也就是我们涂料行业通常在 应用上面说当固含量是在50%左右的,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的单组 分和双组分。 1、单组分涂料一般也叫自干型的涂料,也就是以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的涂料。、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一般配上氨基树脂时,因两者之间的氨基和羟基反应,按理说应算是双组分2度以上,涂料用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烤漆,一般应用在金属上面用的烤漆,一般烤的温度在100 这类应用是最为古老,最为早的,生活中常可看到。,再加入其它料,也就成为涂料行业中、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一般配用固化剂(一般是异氰酸酯)3、固化剂、稀释剂了,这类性能较热塑性丙烯酸树所说的双组分涂料了,既有主剂(丙烯酸树脂)脂为稳定,且性能也较为优越。(普通油性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特殊功能油性固体丙烯酸树脂)B油性固体丙烯酸树脂:固体丙烯酸树脂,现在市面上主要的还是以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为主!这类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也叫溶剂型固体丙烯酸树脂。因为他们一般都是溶于溶剂的,如苯类、酯类、酮类、氯化类、醚类、醇类等!根据合成的不同溶解性就有不同!甲基丙烯酸BMA,也就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固体丙烯酸树脂,最通常用到的牌号一般都是由MMA丁酯等合成。因带甲基的丙烯酸酯单合成的单体玻璃化温度较高!树脂的性能一般都是由生产工时!它的硬度就会很高!也就我们常艺中单体的配方原料性能而决定的!当所合成单体全用MMA说的压克力、有机玻璃了!但此类树脂不易做为涂料上面使用!一般应用于塑料板材上面!普通以不同比例进配方中合成不同指标性能的固体丙烯酸树脂!、BMA的固体丙烯酸树脂一般就是由MMA度之间!分子量由其它合成助剂 取决!这之间!软化点也在150-200通常的玻璃化温度在50-100类树脂在应用上面是最普遍的,液体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有应用到的!它一般也都应用得到!只是有些达不到液体性能的效果。在用途上可应用很广,比如: 1、普通油性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用途:、最为通用型牌号为2013最早的固体丙烯酸树脂是由英国ICI旗下的公司研发出来并投入市场的!,此二种型号为油溶性的丙烯酸树脂,可应用于各种塑料涂料、金属涂料、且应用于印刷油2016墨等多种涂料,多且应用于高档油墨上面!经调整过的型号欲有其它的功效!比如耐汽油、高光、高硬度等!再经市场投放后又研发了其它的应用于,比如皮革上面用的,再后来的较难附着的铝旗下的几家公司分家!就有原主体公司(现中国地区ICI材、陶瓷、玻璃等底材上面应用!后因的该树脂事业部!另几家也就是很有名的公司捷利康公司!ICI名为英国路彩特公司)继承了原的牌号产品指标基本上相同! 举此类树脂最常应用的几种地方:其主要的牌号与ICI 丝网印刷油墨:各种普通塑料底材涂料及油墨:金属船舶涂料:纸张木材涂料:及原料单体的不同很多。分子量在35000-80000160一般玻璃化温度在50-80度,软化点在左右,越高故它的硬度也就越高,成品也就越容都决定了它的应用!比如玻璃化温度,就一般而言,TG易脆;TG越低它的柔韧性就越好,成品也就更易于应用到底材为软质的材料上面。而软化点一般而言在自干型涂料中是够耐常温度的,但一些要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研究_郑忠伟

36 郑忠伟: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研究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研究 郑忠伟,陈 浩,鲁 宁 (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41) 摘 要: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为单体,以正丁醇和水为环保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为热引发剂,制得了水性丙烯酸树脂。并改变其中不同组分多次重复实验,得到了不同的试样。进行成膜实验,分别比较其粘度及成膜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其中各组分对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到较理想的配方。 关键词:水性丙烯酸树脂;单体;配方 制备水性涂料用的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有两种方法:丙烯酸酯在溶液中共聚成粘稠状的聚丙烯酸酯,然后部分醇解;丙烯酸酯和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羧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等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等)在溶液中共聚成酸性聚合物;加胺中和成盐而获得水溶性,然后加水稀释得到水溶性丙烯酸树脂。这种合成方法最常用。此外树脂侧链上还可通过选用适当单体以引入-OH羟基、-CONH2酰氨基或-O-醚键等亲水基团,以增加树脂的水溶性。中和成盐的丙烯酸树脂能溶于水,但其水溶性并不理想,常常形成乳浊状的液体或黏度很高的溶液,所以必须加入一定比例的亲水性助溶剂来增加树脂的水溶性。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药品及设备 1.1.1 主要药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分析纯;丙烯酸丁酯,分析纯;丙烯酸羟乙酯,化学纯;丙烯酸,分析纯;正丁醇,分析纯;过氧化苯甲酰,分析纯;29 %氨水,化学纯;氯化亚铜,化学纯;无水硫酸钠,化学纯;氢氧化钠,化学纯;乙醚,分析纯;醇胺,化学纯。 1.1.2 实验仪器 250ml三口瓶,分液漏斗,滴液漏斗,球形冷凝管,真空泵。 1.2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1.2.1 药品的提纯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提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 20ml,然后加入等量的10 %的NaOH溶液按常规方法洗涤至液体无色为止。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吸水静置后,过滤。将三口瓶、搅拌器、球形冷凝管、温度计、真空泵组装起来。将洗净的单体置于三口瓶中,加入氯化亚铜0.1g。开泵抽真空,加热搅拌,收集40℃~4l ℃的馏分得到纯净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羟乙酯的提纯:用上述方法减压蒸馏得纯净的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丁酯的提纯:用10 %的NaOH清洗获得纯净的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的提纯:减压蒸馏得纯净的丙烯酸。 1.2.2 聚合过程 将经提纯的适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混合,加入少量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均匀得到组分1,装入滴液漏斗;将正丁醇加入三口瓶中,搅拌,加热,升温至大约108℃时,溶剂开始回流,保持恒温110℃左右,开始缓慢滴加组分1,3 小时均匀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在回流温度下继续反应3小时后,降温到75℃左右,进行减压蒸馏,脱除回收部分溶剂和未反应的单体。使共聚物组成单体含量> 80 %,得到粘稠状液体。保温 70~80℃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用29 %的氨水调节PH = 7~7. 5。补充适量蒸馏水,得到透明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将其均匀涂刷于有机玻璃板表面,分别放入真空烘箱中和在常温下各二份干燥,观测其成膜效果。 分别采用不同的丙烯酸用量,不同的中和剂,采用乙醚作溶剂重复上述聚合过程,将得到的水性丙烯酸树脂成膜比较。 2 结果及讨论 2.1 丙烯酸用量对树脂水溶性的影响 一方面,必须均匀地加入足够量的-COOH而获得水溶性;另一方面,-COOH的引入量也直接影响涂的性能。所以,-COOH的引入量必须在满足水溶性前提下加以控制。以下是不同的 AA用量对树脂水性的影响: 2011年第2期 2011年2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