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自考测验材料

服装自考测验材料

服装自考测验材料
服装自考测验材料

第一章

先秦服装

第一节中华服饰的起源

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衣料包括:麻布,葛布,丝绸,毛织品等。

中国原始社会的服装大体在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形成配套,包括冠帽,衣裳,套裤,护腿,鞋靴,发式,首饰,纹彩等。

概述新石器时期的首饰文化。

中华祖先从5至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旧利用兽牙,贝壳,骨管,鸵鸟蛋壳,石珠等创制串饰,后来又用墨石,玛瑙,玉髓等制作装饰品。这些装饰品除了实用外,还渗透着与原始巫术图腾活动相关的观念性含义。这一时期的饰物主要有发饰,耳饰,颈饰,配饰,臂饰等。

第二节中国奴隶社会的服饰艺术

礼!在奴隶社会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以礼的形式被固定下来,籍以稳定社会内部的各种秩序,维护奴隶制度的统治。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从而被赋予强烈的阶级内容。

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

礼服

据说夏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黼冕。

所谓冕服,即由冕冠和礼服组成的整套服装。

六冕的内容如下

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为冕与中单,大裘,玄衣,

衮冕(王之吉服)为冕与中单,玄衣,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

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

玄冕(王祭群小的礼服)

此外,六冕还与大带,革带,跋,佩绶,赤,等相配,并因服用者身份地位高低,在花纹等方面加以区别。

周代国王的礼服除了以上六种冕服之外,还有四种弁服,即用于视朝时的皮弁,兵事的韦弁,田猎的冠弁,士助君祭的爵弁

一般服装

玄端—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时穿的衣服。

深衣——一般用白布制作,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起的长袍,但儒家学者为了继承上代的传统观念,在按规矩在裁剪时仍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又缝接成长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裳用六幅,每幅又交解为二,共裁成十二幅,以应每年有十二个月的含义。(袖圆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襟平衡似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是有夹层,夹层里面装有御寒的旧棉絮,在周代袍是一种生活便装,不是礼服。军队的战士也穿袍。

襦——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叫襦。如果是质料很粗陋的襦衣,则称为褐,褐是一般百姓穿的粗布短衣。

裘——最早用来御寒的兽皮。

商周时期的军队已用铜盔和革甲

十二纹章

周代奴隶主以玉品喻人品,玉成为奴隶主贵族道德人格的象征。

按周代奴隶主贵族的传统,色彩也是有尊卑区别的,青,赤,黄,白,黑是正色,象征高贵,是礼服的色彩。绀,红,缥,紫,流黄是间色,象征卑贱,只能做便服,内衣。是平民的服色。后来因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齐桓公喜欢穿紫袍,对社会影响很大。由于紫色具有稳重,华贵的性格特征,所以后来紫色一直是象征富贵的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是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纹样传统基础上演化而来。随着奴隶制度的崩溃和社会思潮的活跃,装饰艺术风格也由传统的封闭式转向开放式,造型由变形走向写实,轮廓结构由直线主调走向曲线主调,艺术风格由静止凝重走向活泼生动。商周时期的矩形,三角型几何骨骼和对称手法仍继续运用。

第七章秦至唐代服装

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

冕冠——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一尺二寸,宽七寸,前圆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

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织,故称刘氏冠,又称斋冠。

委貌冠——长七寸,高四寸,上下下大,型如履杯,以皂色绢制之,与玄端素裳相配。

此外,还有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哀出冠,术士冠,却非冠,樊哙冠等。

汉代的朝服为袍,即深衣制。样式无差别,衣料精粗及颜色有差别,红色为上,青绿次之。汉代的袍服多大袖,内穿肥裆大裤,衣袖由宽大的袖身袂和往上收的袖口组成,由袖身下垂逐渐上收连接袖口,成一条弓弧线。袍服里面衬以单衣,春秋战国时期的曲裾袍,西汉仍流行,到东汉就流行直裾袍了。

曲裾袍——曲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6片,身部两片宽各一幅,两袖各两片,内一片宽衣幅,一片宽半幅,6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领口挖成琵琶型。袖口宽28厘米,袖筒教肥大,下垂呈弧状。下裳部分斜裁共4片,各宽一幅,按背缝计,斜角度为25度。底边略作弧形。里襟低角115度,上端长出60度衽角,穿时裹于胸前,将衽角折往后侧腋后。袍领,襟,袖均用绒圈棉斜裁拼接镶缘,再往外沿镶绢条窄边。

直裾袍——直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4片,身部2片,两袖各一片,宽均一幅。4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领口挖成琵琶型,领缘斜裁两片拼成,袖口宽25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弧状,袖线宽于袖口略等,用半幅白纱直条,斜卷成筒状,往里折为两层,因而袖口无缝。下裳部分正裁,后身和里外襟均用一片,宽各一幅,长于宽相仿。下部和外襟侧面镶白纱缘,斜裁,后襟底缘向外放宽成梯形,底角成85度,前襟底缘右侧偏宽。

汉代妇女礼服也采用深衣制。深衣中一种无衬里的单衣,称为禅衣,禅衣有曲裾,直裾两种,曲裾禅衣与曲裾袍裁法相同,直裾禅衣上衣部分正裁4片,下裳部分斜裁3片,两袖无胡,底边无缘。直袖无胡的深衣称为衣。

汉代的一般庶民,男子穿襦裤,妇女穿襦裙和类似半臂的衣服,都穿短上衣,上身和下身分开。青,绿色一直被定为平民的服色。

裤子在先前多为无裆的管裤,名为裤。汉代男子所穿穷裤,有的裤裆极浅,穿在身上露出脐子,但没有裤腰,裤管很肥大。

单裙用宽一幅的绢4片缝制而成,4片均上窄下宽,居中两片稍窄,两侧两片稍宽,上部加裙腰,两端延长成裙带,或另配裙带。

秦汉时期的鞋子,单底的叫履,复底的叫舄,面涂黑漆或红漆,形式有方头,圆头,双尖头等。

西汉时期的服饰纹样,题材以变体云纹,变体云中龙,变体云中凤,豹纹,鸟纹,菱纹,花叶纹,藤蔓纹等为主,东汉时期以充满神话色彩和动物云气山岳为主题。(龙,虎,麒麟,仙鹿,仙人骑马)

三国时期,织锦纹样出现“如意虎头连壁锦”

秦汉时期的发饰有笄,簪,叉,华胜(最美丽的是步摇簪)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艺术

胡服在汉族劳动人民中间得到推广,其根本原因就是北方的胡服便于生活活动,实用功能强。

裤褶——裤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是用较粗厚的毛布做的左衽大袖短上衣和肥管裤。这种短上衣叫做“褶”,与下身穿的裤子合称“裤褶”。(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

衣丙裆——裆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由军戎服装中的裆甲演变而来。这种衣服没有衣袖,只有前后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后来又称为“背心”“坎肩”。裆既能保温,又便于手臂行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衣服,因此当时男女都穿用。

半袖衫——半袖衫是一种短袖式的衣衫,也称“半臂”。由于当时的半袖衫多用缥色,与汉族传统章服制度中的礼服相违,曾被斥之为“妖服”。后来风俗变化,到隋朝时,内官多穿半臂。

裤褶,裆,半袖衫都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地区的异族文化,经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优选,其功能上的优越性使之广受欢迎,大大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

文士的服饰风尚

魏晋以来,社会上盛行玄学与道,释两教教义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清淡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蔑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

魏晋时期妇女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饰有发饰,指环,耳坠,鸡心佩,金奔马饰件,金花饰片,金博山。

隋唐五代的服饰艺术

唐代的服饰文化特点

唐代的文学艺术空前繁荣,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而推陈出新,别开生面。由于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使外来异域文化一经被大唐文化所吸收,便自然成为大唐文化的补充和滋养,这是唐代服饰雍容大度,百类竞呈的缘由。

缺胯袍——是一种左右开叉的直裾长袍。和幞头,革带等配套,是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装形式。半臂——

大口裤——

唐代的官服是一种圆领长袍,发展了古代深衣的传统形式

幞头——由包头布逐渐演变而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

进贤冠——进贤冠是文吏,儒生戴的一种礼冠,由缁布冠演变而来,因文吏,儒士有向上引荐能人贤士而得名。

平巾帻——也叫平上帻,是武官,卫官公事之服。

冠——冠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作为武官的冠帽,唐代的冠,把冠耳变成两只鸟翅型,而鸟自冠前顶部作展翅俯冲的姿势,极为华贵生动。

通天冠——级位最高的冠帽,是皇帝的礼冠。又叫高山冠。

唐代女装

贵妇穿白鸟毛裙,普通妇女穿石榴裙。

最具代表性的女装

1:襦裙——是由女上衣和女裙配套的服装式样。

2:披帛——披在肩上的长披巾。

3:半臂——短袖上衣,对襟,长及腰际,两袖宽大而平直,长布掩肘。

4:幂篱——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脸容,不然路人窥视的一种首服。(西域)

5:回鹘装——翻折领连衣窄袖长裙,衣身宽大,衣长及地,腰际束带。

第八章宋至元代的服装

宋代服装特征——整个社会舆论主张服饰不应过分豪华,崇尚简朴,比起南北朝及隋唐五代时期,要质朴得多。

宋代男子的一般服饰主要品种如下:

袍——衣长及脚踝,有表有里,有广身宽袖和紧身窄袖两种形式。

襦,袄——衣长至膝盖间,是有袖头的夹衣或棉衣,襦和袄在造型上没有多大区别。

短褐——用粗布或麻布做的袖小身窄的短衣,为贫苦百姓所穿。

褐衣——文人隐士或道家所穿的长而宽大的外衣,一般用麻布或毛织物制作。

衫——没有袖头的上衣,分衬在里面所穿的短小的衫和穿在外面较宽松的长衫,后者如凉衫,紫衫。凉衫男女都穿,紫衫比凉衫短小,袖窄。

直掇——背部中缝线直通到底的长衣,为宋代文人,隐士,僧侣常穿。

道衣——斜领交裾,衣身宽大,四周用黑布为缘。以茶褐色布做成的袍称道袍,为文人道士所穿。

鹤氅——古时用鹤羽捻线织成面料,衣身宽长地,披在身上,称为鹤氅或羽衣。宋代文人,诗客,隐士用布制作,披在外面。

背子,半臂——背子和半臂都是隋唐流传下来的短袖罩衣,宋代的背子为腋下开衩的长袖长衣。半臂为短袖上衣。

宋代女子的上衣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背心等形制。下裳多穿裙。

围腰——宋代妇女常在腰间围一副围腰,色彩以鹅黄最为时髦,称腰上黄。

背子——又名褙子,宋代男女都穿,男子一般把褙子当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来穿。而妇女则可以作为常服及次于大礼服的常礼服来穿。宋代的背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布缝合,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式样。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宋代女子所穿背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长于衫,衣长于裙齐的标准格式。

辽国朝服为络缝红袍,束犀玉带,后改锦袍金带。以穿新疆獐皮靴为贵。公服为紫皂幅巾,紫窄袍,束玉带或穿红袄。常服是盘领左衽绿衣窄袖袍。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钮,袍带在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

金代服饰大多沿袭辽制

西夏男子一般穿短襦短衫,小口长裤,有的小腿束绑带,足穿草鞋,女子则穿裙衫。

质孙服——元代统治阶级穿的官服。参加庙会时,穿一色金锦质孙服。

第九章明清的服饰艺术

明代的官服制度。

明代的官服式样一律为盘领右衽,袖宽三尺,文职官员的衣服,自领至裔,离地一寸,武官的衣服离地五寸。官服的颜色也因级别而异,一至四品用红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九品用绿色。所用花纹,一品为大朵花,直径可达5寸,八品以下就没有花纹了。洪武年间恢复了官服上的补子制度,所谓补子,即在胸前和背后补上一块表示官阶和职别的标志性图案。文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明代妇女日常服装种类

有对襟合领,对襟直领式衣服,裙子有月华裙,凤尾裙,百褶裙。足履——外高底

明代的衣料有缎类,绢类,罗类,纱类,绸类,改机,绒类,绫类,丝布,锦类。

清代的冠服

冠帽,清代男子的冠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又分冬天戴的暖帽和夏天戴的凉帽,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毛皮,也有呢子,缎子和布做的,颜色以黑色为多。凉帽无檐,圆锥状,最初流行扁而大的,后来有流行高而小的,用藤,竹,麦秸编制,外裹绫罗,多用白色,也有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便帽,也称小帽子,以六瓣缝合,俗称瓜皮帽,形式有平顶,尖顶,硬胎,软胎之别。除以上两种帽子,冬天还有风帽,风帽过去只作外出御寒用,后来也有家居戴的。

皇帝冠帽

冬朝冠——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冠周围有一道上仰的檐边。

夏朝冠——冠形作圆锥状,下檐外敞呈双层喇叭状。

吉服状——冠形似朝冠,分冬夏两种。

常服冠——分冬夏两种,冬为有折檐的圆形帽,夏常服冠形同夏朝服冠。

行服冠——也分冬夏两种,冬行服冠如冬常服冠,用黑狐,黑羔皮制。夏行服冠同夏常服冠,用藤丝,竹丝编制。

雨冠——冬季冠形为高顶式,前有深檐。夏季为平顶式,前檐展敞。

皇子,亲王的冠帽。

皇子朝冠——造型与皇帝冬,夏朝冠相同,冬朝冠用青狐制作,冠顶只有两层。夏朝冠用玉草或藤丝,竹丝制作,顶如冬朝冠。

皇子吉服冠——红绒结顶。行冠,常服冠与吉服冠相同。

雨冠——红色,按季节用毡,雨绸或油绸制作。

亲王冠帽——朝冠于皇子同。

亲王吉服冠——冬用海龙,熏貂,紫貂。夏吉服冠只是冠顶改用红宝石

亲王世子朝冠——冬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九颗,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五颗,后缀金花,饰东珠四颗。其余冠帽和亲王相同。

郡王冠帽——冬朝冠。顶金二层,饰东珠八颗,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四颗,后缀金花,饰东珠三颗。吉服冠,行冠,常服冠与亲王世子相同。

百官冠帽——帽子的最高部分,装有顶珠,原料多为宝石,颜色有红,蓝,白,金等。顶珠式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按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金花,九品用阳文镂金花。无顶珠者,即无品级。

皇后,皇太后朝冠——冬用熏貂为之,冠体为圆顶呈半圆坡状,上缀朱伟,冠顶呈宝塔形。夏朝冠以青绒为之,造型与冬朝冠相似。

皇贵妃朝冠——与皇后朝冠相似,差别只是金凤上没有猫睛石,翟鸟下所垂珠结不是五行二就,而是三行二就。

妃,嫔朝冠——顶都是二层,不是三层,装饰的珠宝数量不同,其他与皇贵妃相同。

皇子福晋,亲王福晋,固伦公主朝冠——顶镂金三层,饰东珠10颗,上衔红宝石,朱伟。上周缀金孔雀,饰东珠,小珍珠,后饰金孔雀一只,垂珠三行二就。

一品命妇,镇国将军夫人朝冠——顶镂花金座,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熏貂为之,顶用珊瑚。

二品命妇,辅国将军夫人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一颗红宝石,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

清代男装

端罩——是清代皇帝,皇族及近臣,侍卫所穿的一种毛朝外穿的宽松式裘皮衣服。圆领,对襟,平袖,袖长至腕,衣长至膝下,对襟上有5个纽扣。

衮服——皇帝在祭祀,祈雨等场合穿的礼服,圆领,对襟,长与坐齐,平袖,袖与肘齐,石青色面,石青色扣鼻,钻金圆纽扣。

补服——式清代的礼服,造型特点:圆领,对襟,平袖,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门襟有五颗纽扣,是一种宽松肥大的石青色外衣。

皇帝朝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元旦,祭祀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所穿的礼服,其基本款式由披领和上衣下裳相连的袍裙相配而成。

龙袍——十二章龙袍,圆领,右衽大襟,窄袖加综袖,马蹄袖端,四开裾式长袍,明黄色,用缂丝或妆花,刺绣作金龙九条,再装饰十二章纹样,间以五色云幅纹,下幅装饰八宝立水。领前后饰正龙各一条,左右及交襟处饰正龙各一条,马蹄袖端饰正龙各一条。领和袖均用石青色镶织金缎边饰。

皇子,亲王朝服——有两种形式,都是金黄色。

清代男子的一般服饰

清代男子的一般服装有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

马褂——长袍或长衫配马褂、马甲,腰束湖色,白色或浅色腰带,后系手巾,是清代男子一般通穿的服装。马褂长仅及脐,左右侧缝和后中缝开,袖口平直,有的袖长过手,有的袖长仅至手腕,开襟形式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对襟礼服,大襟常服,琵琶行装。

马甲——即背心,坎肩,也叫紧身。

袍,衫——清初流行长的,受西方服饰文化影响,款式越来越紧瘦。

衬衫——穿于袍,衫之内,形状与长衫相似。

短衫、短袄——与裤子相配,外束一条腰裙,是一般劳动人民的衣服。

瓜皮帽——沿袭明代六合统一帽,又名小帽,便帽,秋帽。

毡帽——为农民,商贩所戴。

风帽——又名风兜,观音兜,多为老年人所戴。

拉虎帽——即皮帽,脑后分开而以二带系之。

孩童帽——帽顶左右两旁开孔,装两只毛皮的狗耳或兔耳。

清代女子一般服饰

旗髻——指“两把头”、“大拉翅”等满族发髻。

马褂——款式有挽袖,舒袖两类,与男式马褂差不多,但女式马褂全身施纹彩,并用花边镶饰。

坎肩——又名紧身,搭护,背心,马甲,为无袖短上衣,有一字襟,琵琶襟,对襟,大捻襟,人字襟等。

褂襕——

衬衣——清代妇女的一般日常便服。

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

围巾——一般都绣有花纹,花纹与衣服上的花纹配套。

裙子——清代的裙子有百褶裙,马面裙,鱼鳞裙,凤尾裙,红喜裙,月华裙,墨花裙,粗蓝葛布裙等。

云肩——妇女披在肩上的饰物。

一口钟——又名斗篷,是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

吉祥图案的寓意?

清代的服制改革?

在强制改革引起汉族人民的抵制后,采纳了金之俊的“十从十不从”的建议。在服饰方面,像结婚,死殓时,女性都可以保持明代服式,和尚,道士的装束不用变更。这大大缓解了因强行剃发易服引起的民愤。

第十章近代的服饰艺术

辛亥革命后的服饰

男装——长袍马褂,长袍坎肩,西服,中山装,学生装。中式衫袄,中式抿裆裤(劳动人民)女装——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裙子有斜裙,绕膝裙,喇叭裙,百褶裙,塔裙。

中山装的特点?

后身贯通背缝,前襟有四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形,前襟5粒扣子,袖口3粒扣子。

民国妇女的发饰特点?

有前刘海,燕尾式,满天星,后来用缎带束发,也有用宝石做成各种发箍套在发上。

旗袍的特点?

清末满族的旗袍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

20—30年代女子连衣裙的特点?

连衣裙的特点是上衣和下裙相连,,在腰间缩紧,或于腰间加带袢,可束腰带,能够显示腰身的纤细,多为直开襟,有开在前面的,有开在后面的。

中山装如何体现东西文化的结合?

上衣基样为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尊重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穿短衣长裤的习惯。

旗袍改良的位置表现在哪里?

缩短长度,收紧腰身,主要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

第六章外国古代服装

第一节古代埃及

亚麻布是古埃及人的主要衣料

古埃及男子的衣服主要是用一块白色亚麻布缠裹在腰上的“罗印,克罗斯”。其式样有缠裹后系腰带的,有兜裆的,有带子斜挂在肩上的。

罗印,克罗斯——用一块白色亚麻布缠裹在腰上

卡拉西里斯——是一种从西亚引进的宽大贯头衣

多莱帕里——类似袈裟一样缠卷披挂在身上的卷衣,有许多悬垂衣褶。

丘尼克——有点像现在的短袖睡袍,其长度从膝到脚各种各样。

古埃及女子服装

绳衣——在腰部系一根绳子

丘尼克——一种从胸到脚踝的筒形紧身衣,是妇女的正式服装。

古埃及中期以后出现了上衣和裙子组合的两件套式。上衣是凯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把长方形的布披在肩上,在前面系起来。另一种是阻碍椭圆形的布中间挖个洞,把头套进去披在肩上,其长度遮住肘部。裙子(斯卡特)也由两种,一种是用长方形的布缠在腰里,在前面吧两个头系起来,与男子的罗印,克罗斯相同,另一种是把布缝成圆筒,在其上部挖几个小洞,用细带穿过这些小洞然后系紧,形成许多碎褶,很像现在的碎褶裙。

古代埃及服饰文化特点

古埃及人衣服非常朴素,但服饰品华美。化妆术很发达,古埃及人留短发,戴假发,一般不穿鞋。

第二节古代西亚

卡吾那凯斯——是一种特殊面料(卡吾那凯斯)缠裹在腰部的罗印,克罗斯。

巴比伦人穿的是卷衣

亢迪斯——把两块像双人床单大小的布在肩部缝合,留出伸脖子的领口,再从两侧低腰处到下摆缝合,留出两个很大的袖口。穿时用带子在高腰身处一系就行。

亚述男子三种外出服装样式,丘尼克+卡夫坦型外衣,丘尼克+贯头衣,丘尼克+披肩式卷衣。

巴比伦人卷衣的缠裹方法,1:先把一角搭在左肩上,后边斜着绕过背到右腋下,经右腋下再回到胸前。2:再次搭在左肩上,斜着经后背回到右腋下。3:在右腋下把布折叠起来掖进右腋前。4:把最初搭在左肩上的一端垂披在左臂及左手腕上。

第三节爱琴海文明中的克里特人的服装

克里特女子服装的基本造型为上衣和裙子组合的上下分离式。上衣很短,立领,领口开得很大,整个乳房全部露在外,衣襟在乳房下系合,从下面托起那丰硕的双乳。腰部用很宽的腰带勒得很细。裙子为一段一段接起来的下摆宽大的吊钟状“塔裙”,每段都捏有很多褶襞。除此之外,臀部还裹着围裙式的小型罩裙。

古希腊的服饰种类

希顿——麻布贴身衣,古希腊男女都穿的一种衣服

多利安式与爱奥尼亚的区别

1:多利安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狂,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亚式希顿用麻织物,衣褶细而多,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2:多利安式有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爱奥尼亚式没有。

3:多利安式用别针在双肩固定两点,爱奥尼亚式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

4:多利安式的侧缝一般不缝合,爱奥尼亚式的侧缝必须缝合。

5:多利安式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亚式有袖子的构成。

希玛纯——古希腊男女都穿的一种披风,没有固定造型。

克拉米斯——比希玛纯小的一种斗篷,可以单独穿,也可以穿在希顿外面。

古希腊时期的服装特点

古希腊的服装结构极为简单,朴素,仅为一块长方形的布料,不需要任何的裁剪,通过在人体上披挂,缠裹或系扎固定来塑造处具有优美的悬垂波浪褶饰的宽松型服装形态。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希顿和希玛纯。

第四节古罗马的服饰文化

古罗马男子服装的代表是托加。托加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也是古罗马人的的身份证。持有托加着需有三个条件,1:很富有。2:有空闲时间。3:使用者众多奴隶。

托加——托加一般为白色毛织物,最初直接裹在罗印.克罗斯外面,后来又裹在丘尼卡外面。竖长为身长的3倍左右,横宽为身长的2倍。

托加.普莱泰克斯塔是一种有紫色条状缘饰的白色托加

托加.佩克塔是凯旋的将军或皇帝才能穿用的紫色托加,绣有金色纹样。

托加.亢迪达专指古罗马官吏者穿用的经漂白处理的白色托加

托加不仅在大小,形状,配色上有用途区别,而且材料上也由等级区分,一般庶民多用毛织物或麻织物,贵族,官吏和皇帝常以丝绸做素材。

罗马男子的另一代表性衣服是作为内衣穿用的丘尼卡。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状贯头衣。

拉塞鲁那——一般为毛织物,除紫,红色外,还有许多明快的色彩,下摆呈圆形,衣长略长于腰际线。(一种很实用的防寒斗篷)

佩奴拉——用毛织物或皮革剪成椭圆形,在中间挖个洞伸头,有袖子,也有的做成从左边开门的,用扣子固定。衣长及腰,及膝不等,还有像库库鲁斯一样带风帽的。

罗马女子服装

公元前4世纪前后,出现了模仿雅典女人的爱奥尼亚式希顿的“斯托拉“和模仿希玛纯的外衣”帕拉“。

斯托拉——通常穿在丘尼卡外面,腰里系一条带子,有时在乳下和低腰处各系一条带子。帕拉——一块长方形的毛织物或麻织物,缠裹方法如同希玛纯,通常缠裹在丘尼卡或斯托拉外面,颜色有紫,红,蓝,黄,绿等。

公元3-4世纪,罗马女子参加体育竞技是穿斯托罗菲吾姆和帕钮。

斯托罗菲吾姆是缠在胸乳上固定乳房的布带,可以说是后世出现的乳罩“布拉加“的鼻祖。帕钮是一种缠腰布,从造型上,也可以说是现在女用三角裤衩——潘蒂兹的鼻祖。

这种组合很像本世纪50年代出现的比基尼泳装。

古罗马男装特色?

第七章中世纪的服装

拜占庭时代

达尔玛提卡——一种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是把布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

帕留姆——女子用的帕拉到罗马末期逐渐变窄,称为帕留姆。

罗姆鲁——到拜占庭时代,帕留姆演变成宽15-20厘米的表面有刺绣或宝石装饰的带状物,叫做罗姆鲁。

帕鲁达门托姆——拜占庭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是帕鲁达门托姆,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佩奴拉——一种象征威严的礼服。

霍兹——一种紧身的裤子。

简述拜占庭时期的服饰特色

拜占庭初期的服装,基本上沿用罗马帝国末期的式样。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服装外形慢慢变得呆板僵硬,把表现的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和表面装饰纹样的变化上,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一起,使人感到有一种否定人的存在的抽象的,绝对的宗教性。主要品种有达尔玛提卡,帕鲁达门托姆,帕留姆以及霍兹,内衣仍沿用古罗马的丘尼卡。

日耳曼人服饰的主要式样!

日耳曼男子在丘尼卡和长裤外披上了罗马式的萨古姆。

日耳曼女子服装业沿用了罗马末期的达尔玛卡提,只是把克拉比装饰变成沿领围一圈后中心一条的形状。

罗马式时期的服饰特色

罗马式时期的的服装特征是男女同型,除男子穿裤子外,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差。基本品种有鲜兹(内衣)布里奥(外衣)曼特尔(斗篷)。

鲜兹——白色麻织物的内衣,有窄长的紧身袖子,袖口装饰着精美的刺绣和带子,领口多以数排丈绳或金银线滚边作缘饰,衣长及地。

布里奥——从达尔玛提卡演变来的这个时代特有的外衣。

科尔萨基——穿在布里奥外面像紧身背心一样的胴衣。

奥摩尼埃尔——垂挂在腰带上的小口袋。

布莱——裤腿较宽松,无裆。(裤子)袜子(肖斯)

曼特尔——一种无袖的卷缠状或披肩状的长披风。形状有圆形和长方形。

家徽图案——公元14世纪,尊崇身份和门第的风习盛行,人们把自己家族的家徽图案装饰在衣服上。家徽的作用:用于在战场上分清敌我,贵族特权的象征。

哥特式时期的服饰

俢米兹——用柔软的亚麻或丝织物制成,领口,袖口常有刺绣装饰。到14世纪改用丽丝装饰。

科特——是一种男女同型的筒形衣服。女服收腰,强调曲线美。

希克拉斯——无袖宽松的筒形外套。

克塔尔迪——新奇的衣服。

普尔波万——布纳起来的,绗缝起来的衣服。

肖斯——与普尔波万组合穿的下身衣服。

吾普朗多——统治阶级和大商人的装饰性外衣。

哥特式时期的服饰文化对西方服装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

公元13世纪,受建筑风格影响,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新的裁剪方法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了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形。

第八章近世纪的服装

16世纪服装突出的造型和表现手法?

1:男子上衣,短裤,男女袖子上施加填充物,表面装饰斯拉修。2:独立制作,独立使用的褶饰领“拉夫”出现在男女服装上,成为一大流行风尚。3:裙撑“法勒盖尔”的发明和使用,使女装下半身膨大化成为定型。4:女子在上半身盛行使用紧身胸衣“苛尔、佩凯”

巴洛克时期的两个代表国家?

荷兰和法国。

巴洛克时期的服装风格与典型式样?

造型为男女统一的胖乎乎的外形,丽丝作为装饰大量出现在领子,袖口和裤脚等处。

拉巴

袖克夫

长筒靴

朗葛拉布(裤子)

鸠斯特科尔(紧身合体的衣服)

贝斯特

洛可可男装的典型式样?

阿比

克尤罗特

夫拉克

基莱

洛可可女装的风格和典型式样?

用紧身胸衣勒细纤腰,用裙撑增大下半身体积,用夸张的外形强调女性肉体的吸引力和美感。葛里杰

鸣钟罗布

帕尼埃

文艺复兴对服装的影响?

第九章近代服装

19世纪风格主要时代风格?

第十章现代服装

《服装材料学》复习提纲.

《服装材料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纤维 细度很细,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细长物质称为纤维,而纤维中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绕曲性和互相纠缠抱合性能和其他服用性能而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可以用来制造纺织品的),叫做纺织纤维。 2. 回潮率 回潮率是纺织材料(纤维、纱线或织物等)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率。其计算式如下: 1000 0?-=G G G W (%) 3. 公定回潮率 在贸易和成本计算中,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及统计上的方便,对各种纺织纤维及制品,根据其吸湿能力的强弱规定了相应的回潮率值,称为公定回潮率,其值一般都接近标准回潮率。 4. 特克斯 纤维和纱线的粗细程度(线密度),用1000m 长的纤维和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叫纤维和纱线的特克斯。特克斯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一般用于棉纤维和纱线。 5. 纤度 纤度是指9000m 单位长度的纱线或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所具有的重量克数(g),称旦尼尔,也叫纤度(旦),通常用来表示化学纤维和蚕丝的细度。 6. 公制支数 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纺织材料质(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的米数,叫公制支数。公制支数属定重型,纤维和纱线越细,支数越高,一般用于毛及毛型纱线或纤维上较多。 7. 丝光 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后,纤维横向膨化,从而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可提高纤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8. 同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同一种类型毛纤维组成,纤维细度、长度基本一致。同质毛一搬按细度分成各种支数毛。 9. 异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两种及以上类型毛纤维组成。即羊毛被中兼含有绒毛、发毛和死毛等不同类型的毛,异质毛一般按粗腔毛含量分成各种级毛。 10. 品质支数 品质支数是羊毛业中长期沿用下来的表示羊毛细度的一个指标。把各种细度羊毛实际可能纺得的英制精梳毛纱支数称为品质支数,以此来表示羊毛品质的优劣。随着纺纱方法的改进,

服装材料学试题

东华大学2010年度服装材料学试题库 一、填空类 1、用于服装的天然纤维有;用于服装的人造纤维素纤维有;用于服装的合成纤维有 。 2、纤维的结构、结构、结构会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纤维是纤维;弹性最好的纤维是;耐日晒性最好的纤维是;耐磨性最好的纤维是;延伸性最好的纤维是;最不耐湿热的纤维是;最不耐干热的纤维是;最轻的纤维是;阻燃性最好的纤维是。 4、比较纤维强度大小时常用强度来表示。 5、极限氧指数表示纤维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极限氧指数越高说明该纤维阻燃性。 6、天然纤维素纤维和动物纤维如果保存不当易出现现象。 7、鉴别纤维的方法有 。 8、衡量纤维细度的指标有

。 9、写出5中花饰线。 10、花饰线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 11、梭织物的组织参数为。 12、梭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3、写出10种精纺毛织物 。 14、写出10种桑丝织物 。 15、写出5个描述织物舒适性的名词 。 16、写出5个描述织物外观风格的名词 。 17、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8、织物的服用性能包括 ;那麽抗皱性、刚柔性、悬垂性属于上述性能。 19、织物拉伸断裂后能够得到的指标有 。

20、国际上衡量织物耐用性时常使用织物。 21、织物的形态稳定性是评价服装保形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具体衡量织物形态稳定性要测试织物的 。 22、棉织物中斜纹组织植物有。 23、写出10种新型服装材料 。 24、动物毛被由、、三种体毛组成。 25、毛皮的鞣制过程大体经过、、 。 25、动物毛皮按照、及,可以分为、、和等四类。 26、用于衣着的皮革主要是和,服装各有和 。 27、服装皮革的主要品种是 。 28、服装辅料主要有 。 29、写出10种服装用衬

服装材料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东华大学 (答案 要注明 各个要 点的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1)公定回潮率:指相对湿度为65%±2%、温度20℃±2℃条件下纤维的吸湿性。 (2)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是保持织物尺寸稳定。 (3)丝光处理:通常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经过丝光处理的棉、 麻织物强力、柔软性、光泽、可染性、吸水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 湿舒适性。 (5)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 特性。 (6)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7)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的产品。 (8)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棉 , 麻 , 动物毛 , 蚕丝 。 2. 线密度(tex)、 旦数(D) , 公定支数(Nm)、英制支数(N e)。 3. 水洗或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渍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日晒色牢度。 4. 涤纶 , 锦纶 , 腈纶 , 丙纶 , 维纶 , 氨纶 , 氯纶 。 5. 桑蚕丝 , 粘胶人丝 , 涤纶 6. 进口精纺羊毛 , 12公支 。 7. 75D 锦纶长丝 , 21S 棉纱 , 56根/CM , 24根/CM 。 8. 云锦 , 宋锦 , 蜀锦 。 三、简答题(每个4分,共16分) 1.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 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特点:纵向尺寸稳定,横向有弹性和延伸性,抗皱性好,脱散性小,透气性好。 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特点:一般尺寸不及经编针织物稳定,弹性、延伸性较经编针织物大,脱散性较经编针织物大。 2. 混纺织物与交织物的区别 混纺织物:由两种或以上纤维混纺成纱而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是长丝纱,另一组是短纤维纱交织而 成的织物。

服装材料学题目和答案

服装材料学试题库 一、填空类 1、用于服装的天然纤维有; 用于服装的人造纤维素纤维有; 用于服装的合成纤维有 。 2、纤维的结构、结构、结构会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纤维是纤维;弹性最好的纤维是; 耐日晒性最好的纤维是;耐磨性最好的纤维是;延伸性最好的纤维是;最不耐湿热的纤维是;最不耐干热的纤维是 ;最轻的纤维是;阻燃性最好的纤维是。 4、比较纤维强度大小时常用强度来表示。 5、极限氧指数表示纤维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极限氧指数越高说明该纤维阻燃性。 6、天然纤维素纤维和动物纤维如果保存不当易出现现象。 7、鉴别纤维的方法有 。 8、衡量纤维细度的指标有 。 9、写出5中花饰线。 10、花饰线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 11、梭织物的组织参数为。 12、梭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3、写出10种精纺毛织物 。 14、写出10种桑丝织物 。 15、写出5个描述织物舒适性的名词 。 16、写出5个描述织物外观风格的名词 。 17、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8、织物的服用性能包括 ;那麽抗皱性、刚柔性、悬垂性属于上述性能。 19、织物拉伸断裂后能够得到的指标有 。 20、国际上衡量织物耐用性时常使用织物。 21、织物的形态稳定性是评价服装保形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具体衡量织物形态稳定性要测试织物的 。 22、棉织物中斜纹组织植物有。 23、写出10种新型服装材料 。 24、动物毛被由、、三种体毛组成。 25、毛皮的鞣制过程大体经过、、 。

25、动物毛皮按照、及,可以分为、、和等四类。 26、用于衣着的皮革主要是和,服装各有和 。 27、服装皮革的主要品种是 。 28、服装辅料主要有 。 29、写出10种服装用衬 。 30、粘合衬压烫的工艺参数是。 31、衬料的品种多样,性能各异,选用衬料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 。 32、写出5种用于服装的絮填材料 。 33、测试缝纫线可缝性的方法有。 34、织锦锻和古香缎是经面缎纹提花丝织物,其中织锦锻所提花型特点是以 为主,古香缎则以为主。 35、天然纤维中耐碱性强的纤维是耐酸性强的纤维是 。 36、织物的量度指标有 。

2020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0127服装材料学(二)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2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服装材料学(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课程代码:1012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題的答案涂、写在答題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岀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題,毎小题2分,共20分) 1.棉纤维根据不同品种和种植条件的分类中没有( B ) A.长绒棉 B.短绒棉 C.细绒棉 D.粗绒棉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9页。 2.具有鳞片结构,织物易产生缩绒现象的纤维是( C ) A.棉 B.麻 C.羊毛 D.蚕丝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11页。 3.不耐水洗和不宜在湿态下加工的是( A ) A.粘胶织物 B.棉织物 C.腈纶织物 D.锦纶织物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14页。 4.涤棉混纺纱的强度为( B ) A.涤纶与棉的中间值 B.比涤纶低 C.比涤纶高 D.与涤纶相同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39页。 5.双绉的组织是( D ) A.斜纹变化组织 B.斜纹组织 C.缎纹组织 D.平纹组织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46页。 6.绵绸采用的纱线是( A ) A.绢纺纱 B.棉纱 C.棉混纺纱 D.化纤纱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130页。 7.以下面料中保形性最差的是( B ) A.派力司 B.人造棉平布 C.双绉 D.夏布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135页。 8.化学纤维中由于保暖性特别好而被用于絮填料的是( C ) A.丝绵 B.棉花 C.中空纤维 D.羽绒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180页。 9.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皮板称为( C ) A.生皮 B.裘皮 C.皮革 D.皮草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156页。 10.使服装获得满意的造型,提高抗皱能力和强度,改善服装加工性的辅料是( B ) A.里料 B.衬料 C.絮填料 D.肩垫料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166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1.服装用毛纤维主要有_绵羊毛_、山羊毛_、马海毛、兔毛、骆驼毛、牦牛毛、羊驼毛和骆马绒。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11页。 12.影响服装舒适性的纤维性能主要有导热性、_吸湿性、_放湿性、表面摩擦性能、比重和弹性等。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85页。 13.按纱线结构的不同,简单纱线可分为单纱、__股线_和_复捻多股线__。 答案解析:服装材料学课本第26页。 14.丝织物依其外观和结构特征分为纺、绉、绸、_绫_、罗、缎、锦、绡、绢、纱、绨、葛、绒、

服装材料学知识点

名词解释 B变形纱.合成纤维长丝在热、机械力或在喷射空气的作用下,使其由伸直变成卷曲的长丝.称为变形纱或变形丝。 C差别化纤维;经过化学或物理改性,得到与原纤维有不同性能的纤维 3.公定回潮率为贸易和检验等要求,对纤维材料及其制品所规定的回潮率. 纯纺织物:指织物的经纬纱线是由单一的原料构成.特数:1000m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里的重量克数。 F飞数在组织循环中,同一系统经纱(或纬纱)中相邻两根纱线上对应的经(纬)组织点在纵向(或横向)所间隔的组织点数,称为组织点飞数服装起毛起球;由于摩擦使纤维端伸出织物表面从而形成绒毛,但不能及时脱落,并且会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小球状突出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G公制支数;以公制单位表示的支数。即在公定回潮率时每克纤维、单纱的长度米数 F缝纫线的可缝性;指在服装的缝制过程中,缝纫线是否能够适应各种加工条件晰顺利地缝制出良好的线迹 服装辅料;构成服装时,除了面料以外用于服装上的一切材料都称为服装料。 H混纺纱用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混合纺成的单纱. 混纺织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纤维混纺成纱线进而织成的织物。 花式纱线在通过各种加工方法而获得特殊的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 黑炭衬;是以棉或棉混纺纱线为经纱,犊牛毛或山羊毛(有时还有头发)与棉或人造棉混纺纱线为经纱,而织成的平纹布。 J经编针织物纱线在经编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形成的平幅形或圆筒形针织物.经编是在经向上的一组经纱做纵向运动,配合织针运动形成新的针织线圈。 经纬密度;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 极限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 机织物的织物组织在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经纬纱按一定规律交织成的织物 交织物:指织物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为长丝纱、一组为短纤维纱,交织而成的织物 经组织点:在经纬纱相交处,凡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称为经组织点。 交织织物;是指经,纬用两种不同纤维的纱线交织成的织物. M面料的可缝性;织物缝纫加工性优劣的一个综合评定指标。包括布料的缝合后平整程度,缝纫的线迹外观形态优劣,线迹在常规外力下的断裂程度。 免烫性织物经过洗涤后,不经熨烫而保持平整的性能 马尾衬;是以羊毛或棉纱为经、马尾为纬交织而成的平纹织物。 毛型织物;指以羊毛、兔毛等各种动物毛及毛型化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织品,包括纯纺、混纺和交织品,俗称呢 绒. N捻度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 P皮革粒面;粒面层的表面有许多小 凸起,形成乳头,在制成革后形成皮 革粒面 Q裘皮:鞣制后的动物毛皮。 R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 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 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目的是 保持织物尺寸稳定。染色牢度是指染 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 染料、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下,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不褪色、不变 色的能力. 热收缩主要是指热塑性材料(ABS、 石蜡等)因其固有的热膨胀率而产生 的体积变化,它是收缩产生的最主要 原因。 S。缩水指新的织物或衣服等浸水之 后缩短长度 纱线旦数:描述纱线与丝线粗细度指 标纱线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下 一克重纤维有多少米长 色织物:指纱线染色后而织成的各种 条、格及小提花织物。 梭织物:指以经纬两系统的纱线按 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T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 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 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 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 的产品。 透气性;是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 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是聚合物重 要的物理性能之一,与聚合物的结 构、相态及分子运动情况有关。 特数:指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W纬编针织物用纬编针织机编织, 将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 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 穿套而形成的圆筒形或平幅形针织 物. 完全组织: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 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出现为一个 组成单元时,该组成单元称为一个组 织循环或一个完全组织。 X线密度:公定回潮率下,1000m长纤 维重多少克,称多少特克斯简称特 (tex) Y异形纤维经一定得几何形状 (非圆型)的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 横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缎纹 Z中长型织物;即用中等长度的化学 纤维混纺织制的仿毛织物。化纤的中 等长度一般为51~76毫米,纤度为2~3 旦,介于棉纤维和羊毛之间的。 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 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 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 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织物单位重量是指纬编针织物一平 方米所具有的重量,以克表示,工厂 里俗称“克重”,单位是克/平方米(g/ ㎡) 织物风格:指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 对织物所作出的综合评价。包括织物 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 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 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织物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 数,可分为经向密度和纬向密度。 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 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 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湿舒适性。 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 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 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特性。 针织物:指用一根或一组纱线为原 料,以纬编机或经编机加工形成线圈, 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 组织循环;在组织物中每重复一次所 需要的最少纱线数。 简答题 1.何为棉的丝光和碱缩,两者的异同 点是什么? 棉纤维在强碱作用下,会直径膨胀, 长度缩短。丝光:使用18%-25%的氢 氧化钠溶液浸泡棉织物并施加一定的 张力,限制其收缩,这种处理称为丝 光处理。碱缩:使用18%-25%的氢氧 化钠溶液浸泡棉织物但不限制其收 缩,称为碱缩。相同点:均是利用棉 纤维耐碱的特性,在烧碱溶液中处理。 不同点:(1)丝光必须施加张力限制 纤维的收缩;而碱缩不施加外力任其 收缩。(2)产生的效果不同同:尺 寸稳定性,保形性好。异:丝光处理 能使棉织物变得平整光滑,吸附能力, 化学反应能力增强,强力,延伸性等 服用机械性能有所改善,碱缩能使织 物变得紧密,弹性提高,手感丰满, 主要用于对针织物的处理。 2.材料的导热性和保暖性分别指什 么,举例说明静止空气和水对于材料 保暖性能的影响 导热性:在有温差的情况下,热量总 是从高温部位向低温部位传递,这种 性能称为导热性。保暖性:抵抗这种 传递的能力则称为保暖性。 静止空气:静止空气的λ值小,是最 好的热绝缘体。若纺织材料中含静止 空气多,则材料的保暖性能提高,羊 毛,蚕丝,腈纶,氯纶的导热系数小, 织物保暖性就好。 水:水的导热系数很大,因此,随着 纤维的回潮率增加,导热系数增大, 保暖性下降。麻织物回潮率高,导热 性大,冷感性大。 3.说出以下标识的所表示的内容。 T/R/W 60/40/10 320×245 64/2 涤纶60%/人造丝40%/绵羊毛10% , 织物经密度为320根/10cm,纬密度为 245根/10cm,纱线粗细为64织两合 股。 4.简要说明羊毛、麻、涤纶、锦纶各 自特有的优缺点。 羊毛:优点:外观保持性好,可以染 成各种颜色,弹性好,外观保持性优 良,缺点,遇湿外观保持性下降,由 于表面鳞片,有刺扎感。 麻:优点:有优良的洗放湿能力,耐 水洗,具有凉爽感,耐用性高,可熨 烫温度高,缺点:外观性能差,不易 去除原色,弹性差,抗皱性差,手感 粗硬,有时有刺痒感。 涤纶:优,综合强伸性好2.有优良的 洗可穿性,缺,稀释性差,易起静电, 吸灰,起毛起球,不易染色。 锦纶:优:.耐磨性最好2.弹性好, 缺:外观保持性差,织物易变形,吸 湿导热性差。 SHELL ACRYLIC表层是腈纶INING NYLON内层是锦纶FILLER POLYESTER 填充物是涤纶65% WOOL 绵羊毛65% T/C 65/35 涤纶65%,棉35% 35% VISCOSE 35%人造棉 6.从导热系数看,哪种纤维保暖性好, 哪种纤维保暖性差,对于保暖性差的 纤维怎样提高其制品的保暖性? 1.丝纤维,毛纤维,人造纤维的导热 系数小,织物保暖性好。2,麻纤维, 棉纤维保暖性较差。 1.提高织物厚度 2.填充静止空气。 7.分析麻纤维的优缺点,并简述麻的 风格特征。 麻:优点:有优良的洗放湿能力,耐 水洗,具有凉爽感,耐用性高,可熨 烫温度高,缺点:外观性能差,不易 去除原色,弹性差,抗皱性差,手感 粗硬,有时有刺痒感。亚麻由于采用 工艺纤维,纤维粗细不匀,导致织物 表面有粗细节的独特外观特征。 8.比较棉、羊毛、粘胶纤维、涤纶的 服用特性。 舒适性能:接触感上,棉,黏胶,涤 纶都较柔软,羊毛由于表面鳞片,有 时有刺扎感, 湿舒适性上,棉,羊毛,黏胶吸湿性 都好,涤纶吸湿性差。 热舒适上,棉,羊毛,黏胶保暖性都 好,涤纶相对其他三种保暖性微弱一 点。 保养性上:棉,黏胶,涤纶均可水洗 机洗,羊毛只能中性洗涤剂干洗或手 洗, 1.不同种类纤维混纺的目的是什么? 增强韧性,保暖性能,柔软度,抗菌 性,纹理效果等, 2.简述花式纱线的一般结构,以及各 部分的作用和采用的原料特点。花式 纱线一般由芯纱,饰沙和固纱三部分 组成。1.芯纱是花式线的主干,被包 在花式线中间,是饰纱的依附件,与 固纱一起形成花式线的强力,捻制和 织造过程中,芯纱承受着较大的张力, 因此应选择强力较好的材料,如涤棉 纱或中长纱。 2.饰纱以各种花式形态包缠在芯纱外 面而构成起装饰作用的各种花型,是 构成花式纱线外形的主要成分,一般 占花式线重量的50%以上,各类花式 纱线以饰纱在芯纱表面的装饰形态而 命名。花式纱线的色彩,花型,手感, 弹性,舒适度等性能特征,也主要由 饰纱决定,一般用单纱,原料一般为 腈纶,羊毛,马海毛等。3.固纱包缠 在饰纱外面,主要用来固定饰纱的花 型。以防止花型的变形或移位,并与 芯纱一起构成花式纱的强力。固纱一 般采用强力较好的涤纶,锦纶,腈纶 纱活长丝作为原料。 1.说出丝织物中,纺、绉、罗、缎、 绒类的主要特征 1.纺类,质地比较轻薄,外观平整缜 密。品种多样。 2.邹类,手感糯爽,光泽柔和,抗皱, 弹性良好。品种多样。 3.罗类,质地轻薄,丝缕纤细,铰孔 透气,穿着凉快,并耐洗涤。 4.缎类,稠面平滑光亮,质地紧密厚 实,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5.绒类,质地厚实,坚牢耐磨,手感 柔软,富有弹性,种类繁多。 2平纹织物采用哪些手段改变其外观 效果?(举例说明) 根据不同要求采用各种方法,如经纬 纱线粗细的不同,经纬纱排列密度的 改变以及捻度,捻向和颜色等的不同 进行搭配,配置等,织物可获得各种 特殊的外观效应,如横纵凸条,隐条 隐格,邹效应,泡泡纱效果等。 3泡泡纱的风格特征和用途如何? 风格特征:外观新颖别致,立体感强, 质地轻薄,穿着不贴体,凉爽舒适, 洗后不需熨烫。但洗涤后泡泡易变形, 消失,是尺寸变大。用途:主要用作 妇女,儿童的夏令衫,裙,睡衣等。 4简述纯棉灯芯绒的外观及特性,适 宜做什么服装?在穿着、使用及服装 制作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 外观:布面呈灯芯状绒条,采用纬起 毛组织。特性:灯芯绒的绒条园直, 绒毛丰满,质地厚实。手感柔软,富 有弹性,坚牢耐磨,保暖性好。适宜 做外衣,童装,裤料,鞋帽等。为了 防止其倒毛,脱毛,洗涤时不宜用热

服装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纺织纤维:细度几微米一一几十微米,长度在几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强度、柔曲性、安 全性、可纺性及服用性的细长物体称为纺织纤维。 2、双绉:丝织物的一种,采用平经绉纬,以平纹组织织成的绉类织物。通常以两种不同捻向 的强捻纬纱zs/zz交替织入,在布面上形成隐约可见的均匀闪光细鳞纹,别具风格。绸面轻薄凉爽、手感柔软,属丝绸中的高档品种。 3、织物:通过经纬沙相互交织或线圈相互串套或以纺织纤维网直接加工而成的服装材料。 4、公定回潮率:为了测量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将各种纤维及制品的回潮率规定一个标准,这 个标准称为公定回潮率。 5、功能材料:采用各种特殊工艺、特殊加工方法。获得各种特殊外观,特殊手感。特殊用途 和具有特殊功能的各种材料。 填空: 1、织物一般分为a机织物b、针织物c、非织造布。其中a是由经纱和纬纱相 互交织而成,b是由线圈直接构成纺织品,不经过经编针织物、纬编针织物、纤维网或纱线、品种织造等过程。 2、棉织物的品号由4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代表加工种类,第二位数代表 _品种类别。— 3、在显微镜下观察,羊毛纤维纵向有鲮片层,棉纤维纵向呈扁平带状,丝纤维表 面有节,麻纤维纵向有横节竖纹,合成纤维纵向一般较为光滑。 4、天然絮料有棉花、羊毛、驼绒、羽绒、天然毛皮。 5、14号单沙二合股,该股线号表示14*2__________ :公制支数分别为26, 24, 22的三根 单沙合股,该股线的公制支数表示为26/24/22 。 &织物品质评定中,一般评等内容包括实物质量、物理指标、布面疵点、和染色牢度、等项目。 7、服装用纤维的组成单元是长链大分子,其中在空中的几何排列和构型无一定的规律 性,使得纤维内部结构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长链分子排列较为整齐的区域,称为结晶区,另一种为长链分子排列不整齐的区域,称为非结晶区。 8、常用化纤中耐晒性最好的是腈纶纤维,耐磨性最好的是锦—纤维,吸湿性最好的是 粘胶纤维。 判断错误,并说明理由 1、特克斯相同,其直径也必然相同 错。特克斯为细度指标,属定长制,表示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纤维所具有的重量克数,其直径并未限定,且直径与纤维重量也无明确的正比关系,直径与纤维内部结构及组成有关,即与纤维密度有关,因此,科特斯相同,直径不一定相同。 2、毛锦粘华达呢与毛粘锦华呢是同一织物。 不是。毛锦粘华达尼是指羊毛纤维与锦纶和粘胶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成纱而织成的织物,而毛粘锦华达尼是指粘胶纤维与锦纶纤维混纺织成的仿毛型华达呢织物 比较异同 1、比较回潮率与含水率的异同点。 回潮率是指织物的湿重与干重之差(水重)对织物干重的百分率,它是纺织厂经常使用的指标。 含水率是指织物的湿重与干重之差(水重)对织物湿重的百分率,它是服装厂经常使 用的指标

浙江省2011年4月自学考试服装材料学(二)试题

浙江省2011年4月自学考试服装材料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10127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1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纤维中属于纤维素纤维的是( ) A.涤纶 B.天丝纤维 C.羊毛 D.腈纶 2.当纤维长度达几十米或上百米时,称为( ) A.短纤维 B.长丝 C.毛型纤维 D.中长纤维 3.燃烧后其残渣形态为松脆黑灰的纤维是( ) A.涤纶 B.羊毛 C.锦纶 D.粘胶 4.蚕丝织物( ) A.耐酸不耐碱 B.耐碱不耐酸 C.耐酸耐碱 D.不耐酸不耐碱 5.以下织物作为里料时,不易 ..缩水的是( ) A.纯棉平布 B.涤丝纺 C.美丽绸 D.真丝斜纹绸 6.下列毛织物中属于精纺毛织物的是( ) A.驼丝锦 B.制服呢 C.顺毛大衣呢 D.海力斯 7.下面不.属于花式纱线的是( ) A.绒线 B.雪尼尔线 C.结子线 D.金银线 8.棉平绒采用的组织是( ) A.平纹 B.斜纹 第 1 页

第 2 页 C.缎纹 D.双层组织 9.下面毛皮中属于粗毛皮的是( ) A.水獭皮 B.狐皮 C.绵羊皮 D.兔皮 10.织物的日晒牢度评价分为( ) A.二个等级 B.三个等级 C.五个等级 D.八个等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服装材料根据其主次可分为面料和______。 12.化学纤维可分为再生纤维和______两大类。 13.棉纤维的横截面呈______,中间有腔。 14.只有一股纤维束捻合而成的纱,称为______。 15.纱线先染色后织造而形成的织物,称为______织物。 16.正面线圈与反面线圈混合分布在同一面的针织物,称为______针织物。 17.在梭织物组织中,______指的是连续浮在另一系统纱线上的纱线长度。 18.在表示斜纹组织所用的分式中,分子分母之和为______。 19.针织物中线圈沿纵向串套的行列,称为线圈______。 20.织物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特性称为______。 21.在水洗过程中,粘胶织物发生尺寸收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2.织物将水从织物表面反泼的性能称为______。 23.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皮板称为______。 24.人造皮革包含有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氨酯合成革和______。 25.粘合衬的内在质量评定包括剥离强度、______、水洗和干洗后的外观变化等。 26.拉链按其结构形态分,有______和开尾拉链。 27.在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洗涤标记中, 表示______。 28.借黏着剂将颜料粘在纤维表面来获得所需图案的印花工艺称为______。 29.服装存放过程中,______纤维织物易虫蛀。 30.舒适的标准服装气候是温度______左右,相对湿度50%,气流速度25cm/s 左右。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凉爽羊毛 32.经编针织物 33.织物的顶裂 34.派力司

服装材料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东华大学 (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1)公定回潮率:指相对湿度为65%±2%、温度20℃±2℃条件下纤维的吸湿性。 (2)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是保持织物尺寸稳定。 (3)丝光处理:通常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经过丝光处理的棉、 麻织物强力、柔软性、光泽、可染性、吸水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 湿舒适性。 (5)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 特性。 (6)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7)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的产品。 (8)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棉 , 麻 , 动物毛 , 蚕丝 。 2. 线密度(tex)、 旦数(D) , 公定支数(Nm)、英制支数(N e)。 3. 水洗或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渍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日晒色牢度。 4. 涤纶 , 锦纶 , 腈纶 , 丙纶 , 维纶 , 氨纶 , 氯纶 。 5. 桑蚕丝 , 粘胶人丝 , 涤纶 6. 进口精纺羊毛 , 12公支 。 7. 75D 锦纶长丝 , 21S 棉纱 , 56根/CM , 24根/CM 。 8. 云锦 , 宋锦 , 蜀锦 。 三、简答题(每个4分,共16分) 1.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 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特点:纵向尺寸稳定,横向有弹性和延伸性,抗皱性好,脱散性小,透气性好。 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特点:一般尺寸不及经编针织物稳定,弹性、延伸性较经编针织物大,脱散性较经编针织物大。 2. 混纺织物与交织物的区别 混纺织物:由两种或以上纤维混纺成纱而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是长丝纱,另一组是短纤维纱交织而 成的织物。

2018年自考《服装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服装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制支数: 2、裘皮: 3、完全组织: 4、针织物: 5、交织物: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苎麻纤维的断面形态特征是( ) A、腰园形,有中腔及裂缝 B、多角形,有较小中腔 C、三角形或半椭圆形 D、锯齿形,有皮芯结构 2、羊毛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是( ) A、表面有鳞片 B、表面平直 C、表面有鳞片 D、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3、缎纹组织的组织循环是( ) A、Rj=Rw≥3 B、Rj=Rw≥4 C、Rj=Rw≥5 D、Rj=Rw=2 8、紫貂皮属于是( ) A、小毛细皮 B、大毛细皮 C、杂皮 D、粗毛皮 9、公认的标准的舒适气候是( )

A、是温度32℃左右,相对湿度50%,气流速度10cm/s左右 B、是温度32℃左右,相对湿度50%,气流速度25cm/s左右 C、是温度24℃左右,相对湿度50%,气流速度10cm/s左右 D、是温度24℃左右,相对湿度50%,气流速度25cm/s左右 10、平布是下列哪类织物的主要品种( ) A、棉织物 B、毛织物 C、丝织物 D、麻织物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主要指纤维的( )、( )和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横断面和纵截面形状、外观等。 2、府绸的织物组织是( )组织。 3、污垢与服装的结合方式可分为( )和( )以及( )。 4、织物的主观评定一般采用( )、( ) 、( )、( )四个步骤。 5、天然丝织物是( )纤维。 6、织物的量度有( )、( )、厚和( )等量度指标。 7、天然毛皮的皮板有( )、( )和( )。 8、经密很大、布面呈现菱形颗粒纹外观的织物为( )织物。 9、常用服用化学纤维中密度最小的是( )、吸湿性最好的是( )。 四、简答题(共26分) 1、简述织物正反面鉴别的方法。(10分) 2、简述燃烧法进行纤维鉴别的操作方法与观察内容。(8分) 3、简述棉织物中府绸、卡其、平绒、灯芯绒的异同点?(8分) 五、实验题(9分)

《服装材料学》复习与答案

《服装材料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机织物:是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纵横交错交织而成的,与植物纵向(长度方向)平行的纱称经纱,与织物横向(宽度方向)平行的成为纬纱。 针织物:是利用织针讲纱线编织成圈并互相串套而形成针织物的一种方法。机织物经(纬)向密度:是指沿织物纬向或经向单位长度围经纱或纬纱排列的根数。一般用10cm纱线根数表示。 针织物纵(横)向密度:指沿线圈横列(纵行)方向在规定长度(50mm)的线圈数。 针织物的面密度:当原料种类和纱线线密度一定时,单位面积重量间接反映了针织物的厚度、紧密程度。 面料:是指体现服装的主体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服装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材料。 辅料:是指在服装中除了面料以外的所有其他材料的总称。 非织造布:是一种由纤维层构成的纺织品,这种纤维层可以是梳理成网或由纺丝方法直接制成的纤维薄膜,纤维杂乱或定向铺置。 二、思考题 1、服装用纤维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何分类? 答:只有具有一定得长度和细度、一定得强度、可纺性能和服用性能的纤维才是纺织服装用纤维。分类:1、纤维的来源 2、纤维的形态 3、性能 2、了解常用的服装纤维(棉、麻、蚕丝、羊毛、粘胶、三大纶、氨纶)的特点(答案有待查证) 棉:是细而长的扁平带物状,具有天然转曲,它的纵向呈不规则的而且沿纤维长度不断改变转向的螺旋形扭曲。 麻:主要组成成分和棉纤维一样也是纤维素,单纤维是一个两端封闭的细胞。羊毛:沿长度方向天然的立体卷曲,纤维表面覆盖有鳞片。

粘胶:一般以木材、棉短绒,甘蔗渣,芦苇等为原料,再经过一系列的化学与机械方法制成,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大分子,是最早工业化生产的化纤。 3、何为纱线?按其形态结构划分,纱线分几类? 答:纱线是由纤维轻纺加过而成的具有一定粗细的细长物体,是机织物、针织物、缝纫、绣花等的线材。 分类: 1、短纤维纱(纱、线) 2、长丝(单丝、复丝、捻丝) 3、特殊纱线(变形纱、花式纱线、包芯纱) 4、用那些指标表示纱线的细度?其含义如何?表示方法如何? 答:直接指标、间接指标。 细度的含义:是指纤维或纱线的粗细程度。 表示方法:1、特克斯(tex):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为1000m纱线的重量克数 2、旦尼尔(D):9000m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 3、公制支数(N):在公定回潮率下,每克重的纤维或纱线的长度米数。 4、英制支数(S):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0.4536kg)重的纤维或纱线,长度为840码(0.9143m/码)的为1英支。 5、何谓纱线捻向?如何区分? 答:就是纱线加捻时旋转的方向。 加捻是有方向的,一种是从上往下,从左到右,称之为“反手捻”、“左手捻”,又叫“Z”向捻;一种是从下往上,从右到左,称之为“右手捻”、“顺手捻”,又叫“S”向捻。 6、按原料不同服装材料如何分类?按用途服装材料如何分类? 答:1、纤维制品(机织物、针织物、复合织物)2、裘革制品 1、生活装面料 2、职业装面料 3、礼仪装面料 4、衣面料 5、童装面料 6、运动装面料 7、劳动保护服装面料 8、舞台装面料

2020年4月浙江自考服装材料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服装材料试题 课程代码:00677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5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衣用纤维可分为_________和化学纤维,其中化学纤维又包括再生纤维和_________。 2.衬料是附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材料。 3.三原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纱线通常按纺纱工艺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5.毛皮的种类可分成四大类型:_________、_________、粗毛皮和杂毛皮。 6.根据构造形式的不同,织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非织造布和其他结构的织物(如编织物等)。 7.针织物基本线圈形式有三种:_________、经编开口线圈和经编闭口线圈。 8._________、_________和服装材料构成服装三要素。 9.衣料的刚柔感通常被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10.直接从蚕茧的茧衣中抽取的丝,称为_________,去除丝胶后称为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______织物质地较轻薄,通透性好,适合夏季服用。( ) A.纱罗组织 B.起绒组织 C.双层组织 D.重组织 2.最初被人们所利用的植物纤维是( ) A.棉类纤维 B.麻类纤维 C.毛类纤维 D.石棉纤维 3.______纤维色泽白中带黄、青、灰色,精炼漂白后为纯白色且有较好光泽。( ) A.棉 B.麻 C.羊毛 D.蚕丝 4.______是粘胶、醋酯纤维类里料的代表品种之一。( ) A.尼丝纺 B.涤丝纺 C.美丽绸 D.真丝斜纹绸 1

服装材料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机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相互垂直交织成的片状纺织品。 2.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通过线圈相互串套的方法勾连成片的织物。 3.非织造布: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溶合或其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薄皮或毛毡状制品。 4.毛皮:又称裘皮,是经过鞣制的动物毛皮,由皮板和毛被组成。 5.皮革: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动物皮板。 6.衬料:介于面料与里料之间起支撑作用的服装材料 7.纤维:把长度比直径大千倍以上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统称为纤维。 8.纤维的体积质量:单位体积纤维的质量,影响植物的覆盖性 9.纤维的疲劳:纤维因蠕变也会逐渐损伤,以致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10.热定型:利用纤维的热塑性进行的加工处理 11.抗熔孔性:在穿着过程中,织物某个局部受到或接触到温度超过熔点的火花或热体时候,接触部位会形成熔孔,抵抗熔孔称为抗熔孔性 12.纤维的吸湿性:纤维能吸收空气中气相水分 13.纤维的吸水性:从水溶液中吸收液相水分的能力 14.丝光:棉纤维耐碱性较好,在常温或低温下浸入浓度为18%-25%的烧碱溶液中,纤维的直径膨胀、长度缩短,此时若施加外力,限制收缩,则可提高光泽度,易于印花染色 15.混纺纱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成的纱线 16.线密度:指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17.旦数:指9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18.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1g重的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19.花式纱线:通过各种加工方法而获得的具有特殊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 20.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按照一定方法制成的柔软且有一定的力学性能的片状物,分为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和非织造布四大类 21.印花织物:经印花加工后表面有花纹图案的织物 22.色织物:将纱线全部或部分染色,再织成各种不同色的条、格及小提花织物 23.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错、上下沉浮的规律 24.非织造布:不经过传统纺纱、机织或针织的工艺过程 25.树脂整理:以单体、聚合物或交联剂对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进行处理,使其具有防皱性能的整理方法 26.毡缩:毛织物在洗涤过程中,除了内应力松弛而产生的缩水现象外,还会因为羊毛纤维的弹性特点尤其是定向摩擦效应而引起纤维之间发生缩绒,即毡缩 27.洗可穿性能:织物洗涤后不经熨烫或稍加熨烫就达到平整的性能 28.织物手感:用手触摸、撰握织物时,织物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手并通过人脑产生的对织物特性的综合判断 29.织物的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 30.织物悬垂性: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特性称为织物的静态悬垂性 31.天然毛皮是动物毛皮经过加工而制成。天然毛皮是有皮板和毛被组成 32.服装辅料包括里料、絮料、衬料、垫料、线料、扣紧材料、商标标志 33.衬料:是介于服装面料和里料之间的材料,它是服装的骨骼 34.粘合衬:是以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为基布,以一定方式涂热熔胶而制成,因此粘合衬得基本性能主要取决于基布、热熔胶盒涂层方式。 35.纽扣分为:合成材料纽扣、金属材料纽扣、天然材料纽扣、复合纽扣 36.拉链按使用功能分为:开尾型、闭尾型和隐形拉链拉链按材质可分:金属类拉链和非金属拉链 37.编织花边:以棉纱为经纱,以棉纱、粘胶丝或金银丝等为纬纱,编织成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花边 38.机织花边:由提花织机织成,花边质地紧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图案多样 39.刺绣花边:由手工或电脑绣花机按设计图案直接绣在服装所需的部位,形成花边 40.用于服装的标志有:品质标志、规格标志、产地标志、使用标志、质量标志 41.标志:用于说明服装原料、性能、使用及保养方法、洗涤及熨烫方法等的一种标牌 42.服装的外观和性能是由纤维、纱线、织物结构和后整理四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服装材料学6套试卷

《服装材料》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特数: 2、织物风格: 3、经组织点: 4、梭织物: 5、色织物: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棉纤维的断面形态特征是() A、腰园形,有中腔 B、多角形,有较小中腔 C、三角形或半椭圆形 D、锯齿形,有皮芯结构 2、桑蚕丝的纵向形态特征是() A、表面有细沟槽 B、表面平直 C、表面有鳞片 D、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3、在公定回潮率的条件下,某种纱线长度为30米,重量为60毫克,其特数为() A、20 B、0.5 C、2 D、50 4、右边组织图应为()组织。 A、平纹 B、1/2左斜纹 C、2/1斜纹 D、1/2右斜纹 5、右边组织图应为()组织。 A、斜纹 B、缎纹 C、平纹 D、变化组织 7、右边熨烫标记表示() A、可熨烫,但要垫烫布 B、可熨烫,但温度在100℃以下 C、 可熨烫,但熨斗温度在150℃以下D、可熨烫,熨斗温度可达200℃ 8、纬平针组织是由() A、连续的单元线圈单向相互串套而成 B、正面线圈的纵行和反面线圈的纵行以一定组合配置而成 C、由每根经纱在相邻两只织针上交替垫纱成圈而成的 D、由两个罗纹组织交叉复合而成 9、公定回潮率是() A、是指在相对湿度65%±2%,温度20℃±2℃条件下的回潮率 B、是指在相对湿度60%±2%,温度20℃±2℃条件下的回潮率 C、是指在相对湿度65%±2%,温度25℃±2℃条件下的回潮率 D、是指在相对湿度60%±2%,温度25℃±2℃条件下的回潮率 10、华达呢是属于() A、精纺毛织物 B、粗纺毛织物 C、长毛绒织物 D、驼绒织物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纤维的鉴别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有()、()和()、溶解法、药品着色法、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