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_饶卫民.pdf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_饶卫民.pdf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_饶卫民.pdf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_饶卫民.pdf

第14卷第6期

安顺学院学报

Vol.14 No.6

2012年12月

JOURNALOFANSHUNUNIVERSITY

Dec.2012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饶卫民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3)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探讨了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关系,指 出在二者具有相对性的前提下,译者应不断丰富诗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降低不可译性,更 好地进行诗歌翻译。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 (2012)

06-0027-03

诗歌翻译是常见的文学翻译类别之一,诗歌翻 译的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也一直是译界讨论的热点话 题。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剖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因 素与不可译性因素入手,对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 可译性进行探讨,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诗 歌翻译提供适当的策略和支持。

1、诗歌翻译的可译性

翻译理论认为诗歌作品可以翻译,具有可译性 的

原因主要有:人类不同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等各个 方面都存在着共通之处,于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 化交流具备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成为了可译性 的基础。诗歌是人们托物言志、抒发情感、高度凝 练的文学作品形式,人类思想的共通性决定了诗歌 中的思想感情是可以通过不同语言的交流来引起共 鸣的。因此,诗歌翻译中思想、情感内容是可以传 递的,具有可译性。

一般文本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字面的意义,还

要译出字里行间隐含的文化内涵或具有民族文化特 色的内容。诗歌翻译更具有难度的是,在传递原文 意义的同时,还要兼顾形式之美。

形式不仅包括拼写形式,大小写、书面的排列 方式,有时还是信息的载体,形式本身也是诗歌的 内容之一。形、神、韵兼具的翻译对译者的知识素 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实际翻译出的作 品也和译者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同一首 诗歌来说,不同的译者给出的译文不同,下面以拜 伦的 《哀希腊》中的一节译诗为例:

The isles of Greece,the isles of Greece

收稿日期:

2012-06-18

When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Eternal summer gilds them yet,

But all,

except their sun,

is set.

梁启超的译文是:

“哎!希腊啊!希腊啊…… 你本是和平时代的爱娇, 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

撒芷波歌声高,女诗人热情好。

更有那德罗士、菲波士 (两神名)荣光 常照。

此地是艺术旧垒,技术中潮。 即今在否?算除却太阳光线, 万般没了。

马君武的译文是:

“希腊岛,希腊岛,

诗人沙孚安在哉?爱国之诗传最早。 战争平和万千术,其术皆自希腊出。 德娄飞布两英雄,渊源皆是希腊族。

吁嗟乎!漫说年年夏日长,万般消歇剩 斜阳。

胡适的译文是:

“嗟汝希腊之群岛兮, 实文教武术之所肇始。 诗媛沙浮尝咏歌于斯兮, 亦羲和、素娥之故里。 今惟长夏之骄阳兮,

作者简介:饶卫民 (1969~),女,福建建瓯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语翻译。

·27·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纷灿烂其如初。 我徘徊以忧伤兮,

[1]

哀旧烈之无余!

Grief,

grief,

cruel,

cruel grief

从以上三位名家的译文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译

Nowwarm thenlikeanautumn 文跟他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联系紧密,热情高亢

Coldagain

地呼喊自由,和拜伦作此诗的心境相似;马君武则

[4

由于学者、教育家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更为理性地 英文译文二(朱纯深译):

呼唤自由 ; 胡适在自己国人应多译而少创作的思想

Searchinseekinendlessl

gg支配下,用离骚体更为忠实地传达了原诗的风貌。 A lone,

lonely,

这些译诗的共同点就是都译出了原诗的灵魂。但译 Moody,

gloomy

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思想以及翻译策略、翻译目 I am,

at this most unrestful moment

的都有所不同,他们处理诗歌翻译时采取直译、意

o theda

now warm,

then

译、或者加注等方法,可以给出形式不同的译文。 cold.”[5]

同时译文的字里行间也可以反映出,译者的主观能 从格律与意境表达都难以翻译的原文与译文可 动性在诗歌翻译中起到了创造性翻译的作用。从一 以看出,译文一采用的是字对字的直译,译文毫无 定程度上来说,诗歌的意境、韵律与文化内涵、精 美感,读者也很难领略到原作者的满怀愁绪,同时 神风格也是可以传译的。

原诗被翻译后,诗味也丢了。译文二用精炼的词句 因此,所译诗歌只要能反映原作的音、意、 加上头韵、叠韵、长音、与尾韵,表达了原作的忧 形,能够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同时译者需要牢记 伤、凄婉的意境。译者不同,其知识结构、才情资 的是译作能让读者接受,换言之,诗歌翻译要能经 质与语言运用能力,以及采用的翻译方法、策略不 得起接受理论的检验,在这个条件下的译文一般是 同,译作的表达方式和效果也就有所不同,译者对 成功的。

原作的把握和内容、风格的处理因有所侧重,原作

2、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

的不可译性也就表现的程度不同了。

持诗歌不可译观点的学者,中外都有,比如朱 因此,对于在实际翻译中难以翻译之处,也就

光潜、王以铸、余光中、雪莱、罗伯特 ·弗罗斯 是所谓的不可译性,译者正确地做法不是因为难译 特、切斯特顿等等,他们认为,诗歌是不可翻译 就放弃不译,而是指灵活地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 的,诗歌的意境与韵味、格律是无法用另一种语言 方法来解决翻译的不可译性。

来表达的。

3、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关系

不可译性作为翻译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还 不管翻译界的学者持诗歌可译性还是不可译性 曾受到很多译界学者的关注。比如卡特福德认为语 的观点,诗歌翻译作为一个事实很早就存在了,并 言和文化都具有不可译性,语言的不可译体现在不 且翻译史上,诗歌的翻译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 同的语言结构无法进行准确地对应,而文化的不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管是英诗中译还是中诗英译的 译性则体现在两种文化所包涵、附加的意义很难对 作品都忽如一夜春风来,遍地开花了:近代时,清 应[2]

。翻译的文化转向学派的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则 代的外交官董恂翻译了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

认为,不可译性的讨论要根据语境和上下文因素在 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和胡适之都曾翻译过拜伦 翻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来进行分析,完全不可译的

的哀希腊 (

);五四以后,泰戈

TheIslesofGreece

情况是少见的,很多文化缺省所表现出来的不可译 尔、雪莱、惠特曼、济慈等诗人的名作被大量地译 性是可以通过翻译方法来进行替代或补偿的

[3]

;诗

介到中国来。向外输出的译例也很多,阿瑟 ·韦 歌是难以翻译的文学形式,译文在内涵意义、表现 利、庞德曾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四大名著等名 形式、风格、韵律等方面与原文相比,有时会出现 作也不断被译成外文小说。近些年,翻译事业更是 翻译增值或损失的情况。但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得到了蓬勃发展,中西互译的作品如雨后春笋,数 的运用,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可译性。下面 不胜数。这些译作有不少是被广大读者认可的,换 以李清照的 《声声慢》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言之,是符合接受理论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读 凄凄惨惨戚戚。”及其英译文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者的评价、满足读者的期待心理是必须要考虑的一 英文译文一(Clara Candlin 译): 个要素。

·28·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曾被认为 “不可译”的例 子,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嘲笑名僧佛印而作的一幅 对联的上联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所 做的下联回应曰:“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这幅 对联对仗工整,里面包含了拆字游戏,同时寓意于 形,耐人寻味。这幅对联曾一度被译界学者认为根 本不可译,因为英语中似乎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句法 和相

关的拆字修辞。但后来许渊冲先生却给出了令 人满意的译文:

A Buddhist cannot bud into a B

uddha,

A maiden maybe made a hou

se maid.”[6]

不管是语意还是文字对仗,使人充分领略到语言的 共通性和翻译的神奇之处。

诗歌的可译性是说诗歌翻译的可能性,不可译 性是指诗歌翻译中的难译之处,二者均具有相对 性。同时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 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作

为译者,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和态度来对待相关文本 的可译与不可译性,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和挑战翻 译过程中相对较难处理的部分,知难而上,明知不 可为而为之,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 力,译出读者满意的作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并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诗歌的可译性是贯穿了诗 歌发展的整个历程的,而不可译性只是短暂的、阻

碍诗歌翻译的障碍,是可以被清除的。诗歌的不可 译性宛如我们前行路上的雾霭和荆棘,译者不仅应 擅长走过坦途,而且还要能经过审慎地辨析和思 考,找到正确的方法,铲除荆棘、跨越障碍,最终 到达彼岸,传递给读者正确的信息。

结语

诗歌的翻译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静态的符号或 文化系统,而是通过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诗歌的译介 而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自身文化的历程,这种开放的 系统将使诗歌翻译不断地超越和发展。有鉴于诗歌 翻译促进了中西诗歌的交流,推动着诗歌发展的历 程,同时诗歌翻译也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可译因素与不可译因素是译者翻译决策过程中不可 回避与绕行的必经之地,每个译者都应该在自己的 翻译实践中重视和思考相关两方面的问题,避免单 纯的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剖析诗歌翻译中相对难 以处理的部分,认真地译好每一部作品。在做好翻 译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诗歌翻译,以促进整个 翻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

://

brotherlilac.blog.sohu.com/

113642314. html

D]

.2009,

4./

2012.3.

[2]肖洋·科特福德“语言不可译”与“文化不可

译”.[J] .安徽文学,2011,(8):171.

[3]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 [M].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2009.

[4]潘家云·“声声慢 ”翻译赏析与试译 [J].外国语,

2003,(3):

53.

[5]朱纯深 ·译注宋词英译 (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木兰花慢(辛弃疾),声声慢(李清照)[J].中国翻译,

2002(3):

92-93.

[6]翻译典型译例举隅[EB/OL].htp://wenku.baidu.com/ v

iew/

2157475e804d2b160b4ec084.html.2011.3.

翻译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翻译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赵云龙刘慧玲 翻译中遇到不可译性的问题是常有的事。翻译是搞语言文字的转换工作,所谓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也完全是针对语言文字而官的。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共同特征形成了翻译中的可译性,而各区城民族因地理条件和文明程度等方面的迥异形成了讲言文字方面的隔腆性、冷僻性和不可理解性,也造成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谈谈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问题。 一、不可译性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某些语言现象在译文中无法表达,属不可译性。不可译是语际转换中永远存在的一种现象.原因为任何语言都带有很大的实在性和局限性,它从来也没有考虑到如何翻译其他文化的问题。应该说翻译中语言本身出现不可译现象是完全正常的和客观的。 不可译性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译入语言缺乏对等的表达形式。一种语言用某一形式表达了语义场内的某一意义,同时表达了该形式的某些特征,而另一种语言又恰好缺乏相应的形式既能表达出该意义又能表达出所要求的该形式的某些特征,不可译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这是不可译性产生的语言学原因。翻译中的绝对不可译现象一般都是与语言文字形式相关的一些现象。如下面的两句: 1) A: What makes a road broad? B: The letter B. 2) A: Why is the letter D like a bad boy? B: Because it makes ma mad. 句中“road,broad,ma,mad”不仅起一般词形的形式作用,而且是作为内容出现的.句中“road”,“broad”和“B”都无法译成汉语.如当英语语言形式本身充当内容时.不可译现象就可能出现.此外,还有与语言父字的形式特点有关的不可译现象。这类现象大多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形式特点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属于这类现象的有韵(尤其是头韵)、文字游戏(双关语)和某些实用意义等。汉语中那些依赖语言音形义结构的修辞手法(如双关、拆词、仿词等)几乎都是不可译的。如:好容易到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着去看.(鲁迅《故乡》) At last the end of the year came,and one day mother told me that Runtu had come,and I flew to see him.(杨宪益、戴乃迭合译) 句中“好容易”实指“好不容易”,表示难言的渴望之情,这一修辞有习用性.是不可译的。 第二种是,译文语言缺乏应有的表达形式.就是说,原文表达的思想对译文语言来说完全是新的。一个民族运用了新的词汇表达新产生的思想,而另一个民族由于地理的或社会的原因,没有产生这种新概念、新思想,当他们需要翻译这个新的词汇时.必然会遇到不可译的问题。比如,英语的“illoetionaryaet”是个新词,既有“言外之意”又有“言语目的”的意思,还带“非言语活动”的含义。汉语中一时还没有相应的词来表达它。文化差异导致的非对应也是在语际翻译上导致难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主要原因。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语中不存在,不常见,不被注意。如“松”和“鹤”在汉语里可比喻长寿。相比之下,英语中就没有相应的隐喻。对英语接受者来说,“松”和“鹤”并不能引起与汉语接受者相同的联想.又如美国但语中称学者(如大学教授)为“egghead”,这在汉语中也找不到相应的形式和涵义。同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曾一度被污蔑为“奥老九”,如果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是很难理解这一称呼的含义的.这几个例子说明,语言之间存在着一些形式和内容都颇为独特,无法相互取代的符号,这使语言和文化间,出现了一些难以逾越的沟壑,严重障碍了彼此的交流.这是产生不可译的历史文化原因。 总的说来,不可译的东西并不等于没有确译的词句。众所周知,翻译就是把某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那么,在翻译中不可准确地再现,就是不可译性。这就是说,确译与误译在于有没有准确、完整的再现,而不可译则在于可不可能达到准确、完整。 二、可译性 在各种语言中,共性是广泛存在的。语言之间的共性构成了可译性的基础。 l、可译性的理论依据 语言是思维的各种不同的工具和外壳,但是思维的基础是现实,思维是统一的,思维的规律是一样的,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_饶卫民.pdf

第14卷第6期 安顺学院学报 Vol.14 No.6 2012年12月 JOURNALOFANSHUNUNIVERSITY Dec.2012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饶卫民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3)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探讨了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关系,指 出在二者具有相对性的前提下,译者应不断丰富诗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降低不可译性,更 好地进行诗歌翻译。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 (2012) 06-0027-03 诗歌翻译是常见的文学翻译类别之一,诗歌翻 译的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也一直是译界讨论的热点话 题。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剖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因 素与不可译性因素入手,对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 可译性进行探讨,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诗 歌翻译提供适当的策略和支持。 1、诗歌翻译的可译性 翻译理论认为诗歌作品可以翻译,具有可译性 的 原因主要有:人类不同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等各个 方面都存在着共通之处,于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 化交流具备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成为了可译性 的基础。诗歌是人们托物言志、抒发情感、高度凝 练的文学作品形式,人类思想的共通性决定了诗歌 中的思想感情是可以通过不同语言的交流来引起共 鸣的。因此,诗歌翻译中思想、情感内容是可以传 递的,具有可译性。 一般文本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字面的意义,还 要译出字里行间隐含的文化内涵或具有民族文化特 色的内容。诗歌翻译更具有难度的是,在传递原文 意义的同时,还要兼顾形式之美。 形式不仅包括拼写形式,大小写、书面的排列 方式,有时还是信息的载体,形式本身也是诗歌的 内容之一。形、神、韵兼具的翻译对译者的知识素 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实际翻译出的作 品也和译者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同一首 诗歌来说,不同的译者给出的译文不同,下面以拜 伦的 《哀希腊》中的一节译诗为例: “ The isles of Greece,the isles of Greece ! 收稿日期: 2012-06-18 When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Eternal summer gilds them yet, But all, except their sun, is set. 梁启超的译文是: “哎!希腊啊!希腊啊…… 你本是和平时代的爱娇, 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 撒芷波歌声高,女诗人热情好。 更有那德罗士、菲波士 (两神名)荣光 常照。 此地是艺术旧垒,技术中潮。 即今在否?算除却太阳光线, 万般没了。 马君武的译文是: “希腊岛,希腊岛, 诗人沙孚安在哉?爱国之诗传最早。 战争平和万千术,其术皆自希腊出。 德娄飞布两英雄,渊源皆是希腊族。 吁嗟乎!漫说年年夏日长,万般消歇剩 斜阳。 胡适的译文是: “嗟汝希腊之群岛兮, 实文教武术之所肇始。 诗媛沙浮尝咏歌于斯兮, 亦羲和、素娥之故里。 今惟长夏之骄阳兮, 作者简介:饶卫民 (1969~),女,福建建瓯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语翻译。 ·27·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 Peter Newmark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Guided Reading Peter Newmark (1916) is an accomplished translation scholar as well as an experienced translator. He has translated a number of books and articles and published extaensively on translation. His publications on translation includ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About Translation(1983),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段落翻译(1985),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翻译教程(1988), and 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1993). In his wo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Newmark proposes two types of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语义翻译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focuses primarily upon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wherea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focuses essentially upon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sponse of receptors. This distinction results from his disapproval of Nida's assumption假定,假设,设想;假装;承担,担任that all translating is communicating, and the overriding最主要的,最优先的principle of any translation is to achieve "equivalent effect". For Newmark, the success of equivalent effect is "illusory", and that "the conflict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谭亚洁081105301 08英语3班 摘要:翻译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大部分诗歌是以内敛、含蓄、意味深远而为人所称道,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更是如此。这就使诗歌翻译比起一般的小说、应用文翻译显得更为艰难与妥帖。本文通过选读关于英汉诗歌可译性方面的文献篇,对中外诗歌翻译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行性 正文: 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播。所以对译者来说这种“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实用翻译教程p1)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及技巧性。而诗歌翻译则对译者提出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 一、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其中诗歌是厚重历史的传播者与奠基人,而中国古典诗歌最有趣和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含蓄美与韵律感。《辞海》对诗歌的定义是:“诗歌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正是因为严格的格律限制以及悠长的深远意味导致很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与领略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对于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解读它们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这其中还不包括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韵味缺失和各种翻译技巧导致的译者的再加工。 就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来说:字数精炼,平仄严格,押韵且一般是押尾韵,要求对仗。就这几点的要求对于中英诗歌译者来说就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更不用提什么“赋比兴”了。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许渊冲的译文: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描述一位老人在雪中钓鱼,但是联系当时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其实诗人是在钓雪而非钓鱼。其实许渊冲老师在翻译这首诗时已经处理地相当好了,他在每句诗的末尾用了押韵,采取了对应的词和词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在阅读原文和译文

翻译论文—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吴斐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0801班湖北 434023) 摘要:谈到诗歌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不同的译者持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认为诗是翻译中漏掉的部分。而本文将从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感觉出发,来追寻诗歌不可译性的根源。总所周知,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对于诗歌翻译,纯粹的意义相对容易表达,而与意义和语言形式都有联系的情感、修辞与风格则常常使译者束手无策,而后者正好是一首诗歌的灵魂之所在。因此,本文将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和意义情感两方面进行分别阐述诗歌的不可译性。 关键字: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感觉、外在形态—形美和音美、意义情感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同时,作为一种艺术美的特殊存在,是个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而且是诗人在“万能规律”之上苦苦思索而创造出来的独属于自己的东西,它是诗人内心孤独的产物。因此,诗歌同其他文体,如政府公文,学术论文等相比,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可概括为:第一,高度集中、概括的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同时,正如埃利蒂斯说:“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是感觉”,我们不妨将诗歌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感觉,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作为一首诗歌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诗歌是否可译将与翻译能否准确的表达原诗的灵魂,即感觉、感情息息相关。 二、诗歌的不可译性 众所周知,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语言的扞格,文化的差异,译者与作者在社会时代、民族心理、知识架构、写作风格等方面的距离,决定了翻译实践不可能产生绝对忠实的译文。而翻译的求“信”或求“似”中,“似”的内容大致包括思想、情感、修辞、风格等方面。其中思想内容的“似”以至准确是对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较容易做到,但情感、修辞与风格,求“似”已不易,完全的对等几乎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也就是说,纯粹的意义相对容易表达,而与意义和语言形式都有联系的情感、修辞与风格则常常使译者束手无策。因此,对于将情感作为灵魂的诗歌而言,其情感的载体—形美、音美、意义的翻译,难度可见一斑,甚至可由此将诗歌视为不可译。 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看,双语转换是一种认知心理现象,其过程蕴含了日常言语交际所具有的感知、理解、产出等认知心理现象,其中的感知可理解为对源语的感觉和知觉。随之,对应在诗歌中,对于感知的理解,本文将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和意义情感两方面进行分别阐述。 2.1外在形态的不可译性 2.11形美的不可译性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具有完全不同或大不相同的发音、书写和意义系统,它们之间没有丝毫的渊源与联系,除开英汉字形与发音的不同外,这里的“形”主要是指诗歌的体裁方面,或者说诗歌的格律。如,唐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来写作的,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在字句方面,每首限定八句,五字一句为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初探

英语翻译学论文-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初探 一、引言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年出生,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纽马克认为翻译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1]。说它是科学,因为翻译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具有很严格的标准,比如一些科技术语、成语、度量单位或部分社交用语已经有了特定的翻译模式;翻译又是艺术,因为在很多场合要求译者进行选择判断,不能墨守陈规,否则只能反映表层意思,触及不到深层的含义。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1981年,在《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中,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1]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成为西方翻译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尽管已经年已耄耋,纽马克仍然笔耕不辍,不断发表学术成果。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翻译理论。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探析,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二、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他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号召功能(vocativefunction)。 (一)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讲话人、作者。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讲话人或作者运用这些话语表情达意,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这些文本的权威性来自其作者的地位或可靠性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虽然这样的文本大多不具有言外之意,但往往带有其作者个人特征的"印记";3、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当这些文本是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当读者背景模糊时,便属于表达型文本。 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以原作者为核心,既要忠实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在这类文本的翻译中,译者不仅不容许对原文进行修饰和修正,而且必须尽可能以词、短语和分句作为基本翻译单位。 (二)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外在的语境、话题的事实或语言之外的因素等。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涉及百科知识,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或会议记录等。信息型文本由于强调"真实性",通常用不带个人特色的现代语言写成。因此,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必要时还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正。与表达型文本相比,译者有更大的自由度,比如当原文表达含糊、混乱或不确切时,译者有责任进行修改,以对目的语读者负责。鉴于此,翻译信息型文本为主的对外交流材料时,可以不受原文结构的束缚,打乱原文的叙述顺序,采用自由的方式,以原文信息加以充实。这种场合,由于许多信息资料通过翻译得以进一步整理,有时译者翻译的文本反而好于原文[3]。 (三)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一、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类型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 1、交际翻译 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 2、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 3、直译 在直译中原文本的基本意义被译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 4、死译 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思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语文本排列的。 二、纽马克根据语言的三大功能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传信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他认为各类作品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应采取“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方法, 译文要尽可能接近

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其语义内容,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上, 应采取“交流翻译”的方法, 译文更倾向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纽马克对“交流翻译”的定义是: “交流翻译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 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 使其内容与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这种翻译可以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 使译文流畅、自然、简洁、明了, 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这样的译文必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用严复的话说, 就可以“言之有文,行之弥远”, 合乎“雅”的要求了。 纽马克谈理论, 最重视与实践的结合。他说“任何理论如果不是产生于翻译实践中的间题, 那就毫无意义, 毫无生命力。”所以, 我们有必要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实例来 证实这三家理论的一致性。试举例如下: eg.1 If she did, she need not coin her smiles so lavishly; flash her glances so unremittingly; manufacturing airs so elaborate graces so multitudinous. 译1,如果她真做了, 她就不需要这样浪费地铸造她的微笑, 这样不懈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三分。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豪遗憾B.无奈悲伤 C.感伤埋怨D.骄傲惭愧 2.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达虚浮B.包涵虚无 C.贯穿空洞D.体现枯燥 3.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能在国籍上获得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垄断抢先B.操作独立 C.控制自发D.专营及时 4.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日中天B.名声大噪 C.声名鹊起D.享誉中外 5.五四运动后,许多人追求真理。追求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的种种社会,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识别通病B.甄别矛盾 C.辨别现象D.鉴别弊端 6.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渐达到一种互相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契机适应B.目标协调 C.手段促进D.标志制约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一、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类型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 1、交际翻译 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 2、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 3、直译 在直译中原文本的基本意义被译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 4、死译 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思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语文本排列的。 二、纽马克根据语言的三大功能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传信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他认为各类作品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应采取“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方法, 译文要尽可能接近 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其语义内容,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读者 的理解和反应上, 应采取“交流翻译”的方法, 译文更倾向于译入语 的语言形式,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纽马克对“ 交流翻译”的 定义是:

“交流翻译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 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 使其内容与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 所接受和理解。”(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这种翻译可以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 势, 使译文流畅、自然、简洁、明了, 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这样的译文必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用严复的话说, 就可以“ 言 之有文,行之弥远” , 合乎“ 雅”的要求了。 纽马克谈理论, 最重视与实践的结合。他说“ 任何理论如果不是产 生于翻译实践中的间题, 那就毫无意义, 毫无生命力。” 所以, 我们 有必要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实例来 证实这三家理论的一致性。试举例如下: eg.1 If she did, she need not coin her smiles so lavishly; flash her glances so unremittingly; manufacturing airs so elaborate graces so multitudinous. 译1,如果她真做了, 她就不需要这样浪费地铸造她的微笑, 这样不懈 地闪耀她的眼光, 制造这样精致的气派, 这样众多的文雅。 译2,如果她当真爱他的话, 她就用不着这样过分地装出笑容, 不断地送她的媚眼,费尽心计装腔作势, 摆出许多文雅的姿态。 译3,如果她当真爱他的话, 她就根本用不着这样满面堆笑, 滥送秋波, 煞费苦心地故作姿态, 装出许多斯文模样。 从以上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

从中国古诗的英译看诗歌的可译性限度

从中国古诗的英译看诗歌的可译性限度 摘要:诗歌是否可译,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否可译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基于诗歌是否可译的争论,从中国古诗的英译出发,分析了诗歌的可译性及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论证了诗歌的可译性限度, 提出诗歌翻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诗歌; 古诗英译;可译性;可译性限度 Abstract: The 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especially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has been a disputable topic. Based on th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latability of poetry and points out the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 in poetry translation. Key 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ability;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 1.引言 诗歌是文学的灵魂,是最精炼的艺术形式[1]。诗歌不仅浓缩了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含有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而且是诗人的思想与文字在作品中融为一体的产物。中国是诗歌起源最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作为一种既高度浓缩又抽象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在音律节奏、句法篇章结构、以及意象构造方面有着区别于其他文化诗歌独一无二的特点, 堪称艺术的精华,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 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为了使西方读者能充分领略悠久的中华文明的独特文化魅力, 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中外译者不懈努力致力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然而,由于中国古典诗歌自身独特的特点及中西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古诗英译困难重重,这也引发了关于中国古诗乃至诗歌究竟是否可译的争论。 2. 关于诗歌是否可译的争论 诗歌是否可译,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否可译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持不可译论的代表当推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他曾经断言“诗歌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英国诗人雪莱也持诗歌不可译的观点。他在《诗辩》中指出:“要想把诗人的创作从一种语言输入另一种语言, 就像把一朵紫罗兰投入坩埚去找出它的颜色和香味的构成要素一样是不明智的。”[2]国内也有人持诗歌不可译论。翻译家王以铸说:“我以为诗这种东西是不能译的。理由很简单:

诗歌的可译性-2019年文档

诗歌的可译性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阐释过程, 无论是首先理解原文文本还是最终以译入语再现, 实质都是译者通过有限的阐释来接受信息和再现信息的完整的阐释循环的过程。二十世纪阐释学派代表人物伽达默尔一反传统阐释学努力把握作者和文本原意的客观主义精神, 宣称作者“本意”是不存在的。文本创造出来后,就是脱 离了其作者的独立的存在。阐释者的任务是探究文本而非寻求作者的认同。在这一理论的关照下, 追寻作者本意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而翻译作为一种阐释行为无疑具有最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能性。译者无法诠释和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译本反映的是译者自己理解和感受的文本世界, 而非作者笔下的世界。这无疑给翻译这样一个明晰的阐释过程蒙上了一层迷雾, 也对译者的工作提出了质疑: 译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忠实原作?译本到底可不 可译? 诗歌因为其自身特有的模糊性和朦胧性以及对特定语言形式的依赖, 在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关照下,诗歌翻译就具有更 加明显的不确定和不可能性。诗歌作为一国语言文字的精品, 往往韵律和谐、富于乐感、锤词炼句、旨意深远, 集中体现了特定民族语言文字的美妙和魅力。雪莱说: “诗唤醒和拓展人的心灵, 它使它能够容纳成千种未曾领略过的思想组合。诗揭去罩在世界

隐秘世界之上的面纱, 它使熟悉的事物变得仿佛并不熟悉。” (1967:10 -19)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自白, 具有朦胧性和多义 性,是无法诠释和翻译的。同时, 由于诗歌独特魅力植根于特定语 言文字形式的土壤之中, 许多人认为离开了这种特定的母体土壤 以另一种语言形式再现的诗歌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和朦胧美。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曾说过, “诗歌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 西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锦瑟》历来由于其诗意的晦涩 和模糊性而成为阐释和争论的焦点。其诗曰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典故极多。题目“锦瑟”语出《古今乐志》: “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庄生晓梦迷蝴蝶”语出《庄子》: “庄周梦为蝴蝶” (钱牧斋、何义门,2000:347-348) 。“望帝春心托杜鹃”寓指蜀国望帝杜宇与其宰相鳖灵之妻乱伦之典而“月明”“珠泪”“蓝田美玉”也都有据可考。全诗意境朦胧、虚幻而美丽。诗人用这些美丽朦胧的语言符号要表现什么含义?由于“时间行程中读者的态度、感情、观点和价值发生了变化”, 因此历代以来不同的学者对《锦瑟》的含义有不同的阐释

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

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讲座用) 可译性(translatability)指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短语、小句或语篇可以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性程度。语言学家乔治·斯坦纳曾对历史上有关可译性的争论作了如下的评述: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的底层结构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共同的。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表层。正因为那些在遗传方面、历史方面、社会方面根深蒂固的东西都可以在人类使用的每一种语言中找到,所以翻译是可能的。……与此相反的观点认为所谓普遍存在的深层结构不是无法从逻辑和心理方面考察,就是极其抽象、极其笼统,无足轻重。……(所以)后者得出的结论是:真正的翻译是不可能的。人们称之为翻译的,只是一种近似物,是一种粗糙的复制品,如果涉及的两种语言或两种文化有共同的渊源,译作是可以勉强接受的,如果涉及的是两种相去甚远的语言,译作就完全不可靠了。 从翻译研究的角度而言,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能简单地归为“是”或“否”的极端,而应该辨证地看待这两个概念:语言之间具有很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是翻译活动出现和存在的前提,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经历的共同性、人类思维和思想感情的共通性构成了世界上各种语言具有相融性和相似性,而且,语言交流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深入和拓展,又进一步促进了语言文化间的可译性,这一点已经由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历史所证明。与此同时,由于各区域、各民族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文明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民文化差异,这决定了翻译活动的另一个特征,即翻译的可译性限度。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的差异性往往很大程度地制约着翻译的等效。意大利语中有—句俗言:“翻译即背叛”,就揭示了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间既矛盾又相关的特殊关系。 我们认为,语际间必然存在可译性,但是这种可译性是有限度的。不过,不可译之处是可以通过各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加以变通,从而达到交流的最终目的的。 翻译活动中的可译性限度主要表现为语言的可译性限度(limited linguistic translatability)和文化的可译性限度(limited cultural translatability)。 一、语言的可译性限度存在于语言系统的各个层次,其中包括: 1、字符层(graphological level) 字符是语言的书写和记录符号,是语言形式的实体(substance)。由于字符是约定俗成的,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字符通常不能翻译或转换。例如,汉字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英文则由拼音字母组成,两种语言在字符层几乎无任何可译性: He knows the subject from A to Z.(他非常了解这门学科) 八字都还没一撇呢。(Not even the first stroke of the character 八is in sight---there’s not the slightest sign of anything happening yet.) 以上两个例句中黑体字的部分是英语和汉语中的书写字符。“A”和“Z”无法翻译为汉语中的任何一个汉字,同样,“八”也无法译为英语中的任何一个字母。 拆字是将汉字加减笔划,拆开偏旁,或打乱字体结构,是汉字所具有的独特的构词手法,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拆字游戏。合体字经拆分成两个字后,又各具新的字义,其字形和字义的变化,恐怕任何高超的翻译家也难以完整、准确地用英语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在翻译如下自我介绍时,只能译出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只得略去了。“我叫李斌,十八子李,文武斌”。“I’m called Li Bin”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别无它法。又如: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为婢,女又何妨称奴。先有译者将其译为:The man who has been a monk cannot become a Buddha. /The girl who is a bond maid may be called a slave. 应该说该译文较好的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句型结构也与原文大体对应。但是,汉语中“人”和“曾”合在一起可构成“僧”,“女”和“卑”合在一起可构成“婢”,原诗句作者独具匠心的构字手法,精致独到的令人回味之处,在译文中却根本无法得以体现。该诗句后有译界前辈大为推崇的译界大师许渊冲先生载于“中

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对策浅析

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对策浅析 摘要:本文从诗歌特殊性和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出发,探讨了意象与意义层面上意境的不可译性及其原因和相应的对策,突出了采用模糊处理和增加言外之意等策略对原诗意境的翻译作用。 关键词:意境不可译性汉诗英译模糊处理 一、古诗英译中意境的不可译性 “意境本质上是古代汉语的产物,它特别适宜在古代汉语语境中生长,也只有在古代汉语语境中才能够被广泛地理解和接受,正因为意境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内 在联系,所以意境是不能用现代语言来翻译的” [1]。既然连同一语系内都有如此大反差,那“意境”能否翻译成英文就更讳莫如深了。要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翻译成英文,且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尽管一些学者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Herbert A.Giles和我国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都对此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论从中英诗歌语言的差异还是意象的生成条件来看,意境皆具有不可译性。 1.中英诗歌之别的不可译性 诗歌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大量运用意象。所谓意象,简言之,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义是以意象为主要单位出现的。中国诗歌“注重写意传神的粗线条勾勒,是一种仰观俯察、远望近看的空间性结构,客观物象在中国诗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西方诗歌“注重写实性的描写刻画,精致细腻,叙事性的时间链条较为分明突出,主体的议论抒情等介人诗歌是其特别之处”。这些不同可以归结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诗歌重感性的直观把握,以微妙、委婉、简洁胜;西方诗歌重理性的逻辑分析,以直率、深刻和铺陈胜。“中国诗歌中众多的意象群落所具备的发散力和审美的不确定性内涵,使其具有较强的韵味并且意象之间相互渗透交融,浑然一体”。[2]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及诗歌语言的差异造成了古典诗词英译时在一定程度上的意境的不可译性。 2. 生成意境的条件的不可译性 综合古今有关意境的探讨,“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从中可以看出生成意境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意象”的存在,二是必须能“虚实相生”,也就是通过主观的加工,产生“象外之象”。

论风格的定义及其可译性(精)

论风格的定义及其可译性 摘要:风格是否可译,是翻译界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从风格的定义出发,阐述风格的可译性,从幽默故事、诗歌与对联以及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选出优秀的例子来证明风格的可译性。 关键词:风格;定义;可译性 一、什么是风格 当代关于“风格”的定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重德先生把风格概括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而言,风格即文学观点,译者要尽量使译作符合原文的思想,和原文一样感人;微观上而言,风格是语言学的观点,是通过章、句、字的巧妙配合而成的。张今先生把它划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刘柄善先生则把两个方面合为一句话“风格是作家的个性经过一定思想文化陶冶后通过一定语言手段的自然表现”。徐有志在杨自俭主编的《语言多学科研究》(上册)一书中将众说纷纭的风格定义从文本角度上分归四大类:一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特征,即个人的语言习惯。所谓“莎士比亚的风格”、“鲁迅的风格”即指此。它常常强调个人表现出的特有的或首创的语言特点,所以广而言之,它可以指一个作家对常规用法的“变异”。二是指集体运用语言的特征,即众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情景下表现出的类似的语言习惯,诸如“建安风骨”、“美国式幽默”、“公众讲演风格”、“民谣风格”等。这个定义的重心不在于发话人的个人特点,而在于他们在特定场合表现出的类似特征。三是指有效的表达方式,即所谓“以最有效的方式讲适切的话”,如大部分写作教程中所提倡的那种“明白的”或“优雅的”风格。四是单指“好的”文学作品的一种特点,文学批评家们广泛运用的诸如“庄严”、“华美”、“清丽”、“平淡”等风格。 二、风格的可译性 尽管很多人赞同风格不可译的观点,更多的学者还是认为风格不但可以翻译,而且非译不可。早在1954年,茅盾就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是一种很困难的工作。但是文学翻译的主要任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古诗歌翻译与修辞法技巧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ems and the rhetoric device 古诗词的翻译是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播到西方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国内有很多的大家都致力于古诗词的翻译,主要以许渊冲为代表。这里就古诗词中翻译与修辞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明喻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三首(其一)》) 译文:When night comes,candles light the hall,We sit face to face as in dream. 在此句中许渊冲直接把“如”翻译为了“as”。 二、暗喻 汉语的暗喻与英语中的暗喻都不露比喻的痕迹,在诗中的译法为: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译文:Of all the moonlit nights on earth when people part, Two- thirds shed sad light on Yangzhou with broken heart.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传颂千古,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银河”被直译成Silver River比milkyway更符合意象传达。诗中用银河比喻瀑布的汹涌磅礴,取“银河”之“河”字与瀑布的相似之处设喻,激发了读者无限想象 三、拟人 这一修辞就是把人以外的无生命之物或有生命之物当作人来描写,并把它写得既有人的动作又有人的思想感情,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是如此。诗中的应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译文: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 out heart. 四、夸张 夸张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是常用的修辞,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有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翻译中直接采取直译,能把原文中的语言的感染力带到译文里。在诗中的应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译文: 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 五、转喻 汉语和英语里的转喻内容丰富,有的借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代指人或事物,有的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工具或材料代指人或事物等。在诗中的应用: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译文:Gather sweet blossoms while you may.And not the twig devoid of flowers! 在这句诗里,“花”指代美好的时光,但是这里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并没有把它意译过来。 六、设问 所谓设问,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以达到加强语气,引人注意的修辞效果。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