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五)(高起本)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五)(高起本)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五)(高起本)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五)(高起本)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五)》(高起本)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杂剧南戏

2. 大都杭州

3. 小令套数

4. 《三国演义》

5. 《金瓶梅》

6. 《金瓶梅》

7. 台阁体茶陵派

8. 杨士奇杨荣杨溥

9. 英雄传奇10. 《琵琶记》;11. 《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12. 潘金莲李平儿春梅13. 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14. 小令,套数;

15. 辞试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

二、名词解释

1. 套数:是散曲的主要体制之一,又称“套曲” 、“散套”、“大令”它是由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在体制上呈现出三个方面的主要特色:一为它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缀而成;二是它的各个曲牌押同一部韵;三是它通常在结尾部分有〔尾声〕。

2. 是对明代文坛上四部杰出长篇小说的总称,这四部小说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他们在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均有划时代的意义。

3. 是元末杨维桢所创造的诗歌创作风格。杨维桢认为诗是个人性情的表现,因而在创作中以超乎寻常的构思和奇特不凡的意象,力图打破元代中期创作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因而使元末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4. 元曲四大家:是后人对元代曲坛上四位著名曲作家的赞称。但具体带何人的问题上,元明清三代的许多评论家却各有不同的看法,如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指的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四位曲作家;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指的是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白朴四位曲作家;王骥德在《曲律》中指的是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四位曲作家;徐复祚在《曲论》中指的是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四位曲作家。

5. 台阁体:是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他们在内容上大多较为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盛德,歌太平”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6. 散曲: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是金元时期在中国北方地区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此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较之传统诗词,散曲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具有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二,它具有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三是它具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7. 前后七子:是明中期文坛上两个很重要的复古流派。前七子以李梦阳为代表,成员有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主要成员有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他们提出“文必秦汉,诗必圣唐”的创作口号。从文学创作实践来讲,他们的主张及创作活动对打击当时的“台阁体”文风有积极作用,但也同时造成了文学创作中模拟之风和形式主义倾向的盛行。

8.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它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文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写出下列曲辞、诗文的作者、出处并加以鉴赏

1. 出自元代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第三折〔滚绣球〕曲子。它通过窦娥对天地不公的发问,表达了窦娥对当时统治阶段腐朽统治的强烈不满和憎恨。感情浓郁激烈,喷薄而出,是窦娥满腔悲愤的生动体现。

2. 出自明代作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散文。相濡以沫的妻子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她当年亲手所植的枇杷树现在已亭亭如盖。通过这个意象,不仅给人以物是人非的感觉,而且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也在字里行间力透纸背。文笔简洁,感情真挚,深刻地体现了归有光的散文创作风格。

3.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出自明初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中。金陵自古为兵家的必争之地,昔日的三国和六朝都曾建都于此,希望据此天险可以获得长治久安的局面。但他们却摆脱不了最终灭亡的悲惨结局,昔日繁

华的都市现在只能看到荒草凄凄的悲凉景象。作者通过这一意向的设置,抒发了历史变迁中的沧桑之感,感情沉郁悲凉。

4. 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第四本第三折中的〔端正好〕曲子。是崔莺莺和张生分别时崔莺莺的唱词。这段唱词巧妙化用古人诗词中的意向,不但创造了令人断肠的萧索离别场面,并且曲词华美,充分展现了崔莺莺对张生依依不舍的缠绵情谊。

5. 出自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套数[双调?夜行船]《秋思》中的尾曲[ 离亭宴煞] 。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作者不喜爱奔波名利的生活,而希望能像裴公和陶令一样,退居田园,陶情山水,过一种闲适自足的生活。诗句音韵和谐,意象鲜明,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6. 出自元代杂剧家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的[ 驻马听] 曲子。这支曲子豪雄盖世,既有回顾历史征程的

惨烈悲凉之感,又隐藏着作者人生的沧桑之幻,感情沉郁悲凉,发人深思,具有强烈的追古思近意味。

7. 出自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散曲。是此首散曲的点睛之作。它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历代统治阶级争夺政权的背后,在历史兴亡的背后,其实兴也好,亡也好,真正受苦的始终都是广大的老百姓,从而与其他的怀古之作不同,立意高远,见解深刻。

四、简答题

1. 答:元杂剧和元南戏早体制上的不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折” 是元杂剧的体制单元,

元杂剧剧本一般由一本四折的创作惯例;而南戏的结构单位为“出” ,它一般不受折数的限制;(二)、元杂剧的演出脚色分为末、旦、净三类,而南戏的演出脚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各类;(三)、元杂剧由一人主唱,而南戏中任何脚色都可以演唱,演唱形式也灵活多样;(四)、元杂剧一折只能采用一个宫调,并且不相

重复,而元南戏则没有严密的宫调组织;(五)元杂剧一般以弦乐伴奏,而元南戏一般由管乐为主,以鼓、板

为节。

2. 答通过对张倩女为追求爱情幸福而灵魂离开躯体的描写,说明封建礼教可以限制青年的行动,却无法拘束他们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和愿望。并否定了门第观念和喜新厌旧的思想

3. 答:归有光是明中期的重要散文家,也是唐宋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重要抒

情散文,该散文以作者的书房项脊轩为关照对象,历叙了它的环境及前后变化,其间又穿插着亲人们生前对自己的照顾,以及自己对他们死后的深切怀念之情。整篇文章语言简洁生动,人物音容笑貌跃然纸上,感情真挚浓郁。它表明归有光的散文创作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琐事及普通人物,状情摩态,细心刻画,不但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并且感情真挚,使人读起来感觉真切生动,回味无穷。

4. 答:马致远的这首小令仅用28 个字就勾勒出一副秋野夕照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前三句中不用一个动词,而是连用九个名词勾绘出九组剪影,这些剪影交相重叠,从而创造出一种苍凉萧索的艺术氛围,映衬出作者羁旅天涯时茫然无依的孤独与彷徨。全曲景中含情,情自景生,情景交融。难怪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赞其为“秋思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

5. 一是情节上的缺陷。后四十几回明显是在编故事。真实性不强,单调重复。这是主题的限制造成的。二是人物形象的缺陷。主要人物在七十回后性格特色不明显,而且妇女形象的描写基本上是失败的。三是结构的缺陷。征王庆田虎与前后无关,而且写得较差,明显是败笔。后边是简单的循环,单调重复,没有多少意思。

五、论述题

1. 答:《水浒传》一书最早的名字就叫《忠义水浒传》,因而它是以忠义思想作为全书的主要创作主旨,这一创作主旨主要表现在其主人公宋江的身上。在宋江的主导性格中,既有义的一面,从义字出发,他仗义疏财、济困扶危,同情梁山起义英雄,“担着血海也似干系”救了晁盖,杀了阎婆惜,并最终走上了聚义梁山的道路。但另一方面,忠也是他性格的主导方面,被逼上梁山后,他牢记着九天玄女“替天型道为主,全仗忠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的法旨,一再宣称自己绝不背叛朝廷,把“聚义亭”改为“忠义堂” ,并最终将梁山起义引向了招安的悲剧结局。可以说,宋江的

上梁山和最终的被招安始终是由他忠、义两存的复杂性格引起的,它们最终导致了《水浒传》招安的悲剧结局。

2. 答:《三国演义》之所以在人物塑造上会出现“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表现特点,主要源于其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塑造法。所谓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塑造手法,指在人物塑造中,突出甚至夸大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而对其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则欲以舍弃,比如,曹操的奸诈雄豪、关羽的忠义勇武、刘备的仁爱宽厚等。在具体塑造中,为了较好地表现《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作者又运用了以下几种表现手法:(一)、出场定型法,即通过主要人物一出场几件事件的叙述,展示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如曹操少时中风的描写、刘备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的描写,都恰好地揭示了二人的性格特征,以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不过是他们主要性格特征的演化;

(二)、反复皴染。即围绕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如曹操后来梦中杀人、割发代首等一系列事件的描写;(三)、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如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描写;

(四)、善用对比、烘托手法,如刘备和曹操的处处对比描写。《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以上诸手

法的运用,使这些人物容易给人以强烈、鲜明的印象,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但另一方面,这种手法也容易造成人物形象程式化、脸谱化的倾向,因其缺少性格内部的冲突和性格变化发展的逻辑,因而往往给人以失真之感,这也难怪鲁迅要作出那样的评价了。

3. 《汉宫秋》是一部历史剧,写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汉书》卷九《元帝纪》和《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都记载了这一事件,写昭君自动请行,并在匈奴结婚生子,昭君出塞在当时是一件民族和睦的好事。另有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载汉元帝悔失昭君而怒杀毛延寿等画工事;东汉人蔡邕的《琴操》则记昭君到匈奴后因不肯从胡俗嫁前妻之子而自杀;唐代《王昭君变文》则写昭君出塞后思念家乡,愁病而亡。这些记载多有悲剧意味。

在元代,被蒙古贵族压迫的汉人,往往将自己的遭遇和昭君的命运联系起来,如宋宫人郑惠真被俘北去,文天祥战败被俘,都写下有关王昭君的诗句。在这种时代气氛下,马致远从反抗民族压迫的时代精神出发,吸收历代笔记、民间说唱文学的成果,对正史的记载进行了改造:

(1)首先是对主题的改造。马致远将正史中的汉强匈奴弱改为汉弱匈奴强;将昭君自动请行改为匈奴以武力强索昭君;将昭君出塞后结婚生子改为投江自杀。从而,将原故事表现民族和睦的主题改为反抗民族压迫的主题。

(2)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改造。

①将民族和睦的象征或政治的牺牲品的王昭君改写成带有悲剧色彩的爱国女英雄。

②将好色而昏庸的汉元帝改写成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物形象:既昏庸无能又忠于爱情。作者对其既有批判,又有同情。

③将毛延寿由画工身份改变为中大夫,从一般小人变为卖国汉奸,意在批判宋末变节投降元军的卖国奸臣。

4. 答:关汉卿杂剧创作的剧场性特征论述:所谓剧场性,是指戏曲创作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和规律,能取得较好的舞台演出效果,它和主要供文人案头欣赏的案头之戏有本质的区别。关汉卿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戏曲家,因他具有“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因而他的戏曲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剧场性特征,历来为后人所激赏。具体说来,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汉卿在创作杂剧剧本时,注意尽快“如戏”。他一般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

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二)、关汉卿在杂剧创作中很注意

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三)、关汉卿在杂剧创作中,善于设置悬念,从而

使他的剧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四)关汉卿在杂剧创作中,不但能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等选

择本色当行的语言,并且人物的语言蕴涵着鲜明的动作性,不但生动活波,并且切合特定的戏剧情境。(此外,学员在阐述以上各个观点时,应引用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5. 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中“同而不同”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作者注意多层次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如李逵的莽撞中透露出率直和天真;(二)、在艺术形象构造中,作者常常故意创造性

格类型相同的人物,描写冲突相似的情节,以犯中求避,相互映衬,在比照中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

在艺术形象塑造中,作者注意展示生存环境对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影响。(以上各点只是要点,学员在答题时,应以具体的事例来论证)

中国古代文学B作业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2)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 一、苏轼诗歌有擅长用典的特点,《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一诗即是如此。请抄录此诗原文,并对其用典进行分析。 原文: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1、何处用典用何典故 答:(1)“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二句,典出《世说新语·言语》。写天清月明,暗喻自己心地光明无瑕。 (2)“空馀鲁叟乘桴意”,鲁叟(孔子)行道出海。写眼前渡海,兼指流放海南。 (3)“粗识轩辕奏乐声”,轩辕奏乐,借以说道。形容波涛之声,同时暗喻自己到海外之后,开始领悟了老庄的玄妙哲理。 (4)“九死南荒吾不恨”句,典出《离骚》。借屈原抒志,九死未悔。 2、用典表达了怎样的深意 整首诗表明作者达观的生活态度和宠辱不惊的坦荡胸怀和坚毅不屈的信念。 二、苏轼曾自言《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是“吾平生最得意诗也”,此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上都堪称苏轼诗歌代表,请认真阅读此诗,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请用100字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答:此诗是苏轼刚被贬到黄州时所作。通过咏海棠花寄托天涯流落之感。元丰二年,中丞李定等打着“新法”旗号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苏轼当时写了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而下狱,后贬黄州。 2、表达人生体悟和感慨是苏轼诗歌最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本诗即借助咏海棠表达了苏轼的人生感慨。 (1)诗歌描写了海棠怎样的生长环境这与苏轼的处境有何相似之处 答:海棠独处,土人不知;苏轼遭贬,无人知其高贵人品。 (2)诗歌描写了海棠怎样的神韵这与苏轼的思想品格有何相似之处 答:苦幽独,身处空谷,嫣然一笑,自然富贵,桃李不及。苏轼品行高洁,不与世俗合污。(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抒发了诗人流落天涯之感慨。 3、本诗艺术成就很高,苏轼诗歌常用的一些艺术手法在诗中也有体现。 (1)苏轼诗歌有以才学为诗的特点,擅长化用前人诗句,请找出本诗中化用前人诗句处,抄录于下,并说明其意义。 原文:故遣佳人在空谷。 化用何人何诗何句: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表达了怎样的意义:诗人品行高洁,不为人识,被赶外地。 (2)比喻是苏轼擅长使用的艺术手法,请抄录本诗中用比喻的一联,并说明其意思。 答:“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以美妇人比花,以风姿高秀喻诗人自己。 4、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苏轼着名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即作于黄州时期。请分析此词,并说明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本诗有何异同。 答:此词表达感情指抒发个人抱负,慷慨激昂,要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而诗人却壮志未酬,抒写人生无奈之感慨。前诗虽自比“佳人”,名花幽独,高洁不凡,但流落天涯之感颇深。中国古代文学(B)(2)形成性考核作业2参考答案 一、《窦娥冤》第二折剧情

20152018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神话属于创世神话的就是()。 A.大禹治水 B.夸父逐日 C.精卫填海 D.女娲造人 【答案】D 【解析】神话依据其存留的具体情形,从主题的角度主要可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与战争神话三类。其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与夸父逐日属于自然灾害神话,女娲造人属于创世神话。 【考点】上古神话传说 2、以下《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婚恋诗的就是()。 A.《巷伯》 B.《静女》 C.《十月之交》 D.《君子于役》 【答案】B 【解析】《诗经》中,不少作品歌咏了美丽多姿的爱情,抒发了恋爱与相思的甜蜜,《静女》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而《巷伯》属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十月之交》《君子于役》属于政治讽喻诗。 【考点】《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3、先秦历史散文中引譬设喻,善用寓言的就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D 【解析】使用寓言说事,就是《战国策》常用的手法。 【考点】《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4、《韩非子》的文风特点就是()。 A.奇幻诡谲 B.冷峻峭拔 C.质木无文 D.佶屈聱牙 【答案】B 【解析】《韩非子》的说理明切犀利,冷峻峭拔,又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在先秦散文中自成一格。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5、先秦诸子散文中文风空灵飘忽的就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答案】C 【解析】《庄子》的每个故事都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超越常情常理的局限;而其全篇又就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故事间呈跳跃式承接,因而造就了整部书空灵飘忽的文风。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6、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就是()。 A.平实素朴 B.汪洋恣肆 C.清新幽渺 D.沉郁顿挫 【答案】C 【解析】《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她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与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所在的环境与气氛,就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考点】屈原的其她作品 7、下列作品中属于桓谭《新论》的就是()。 A.《抑谶重赏疏》 B.《潜夫论》 C.《谏营昌陵疏》 D.《崇厚论》 【答案】A 【解析】B项《潜夫论》就是王符的作品,C项《谏营昌陵疏》就是刘向的作品,D项《崇厚论》就是朱穆的作品。故答案选A。 【考点】东汉散文的演变 8、司马迁《史记》开创的史书体例就是()。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答案】C 【解析】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 【考点】司马迁及其《史记》 9、《天子游猎赋》所体现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就是()。 A.抒情述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全册答案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1.窃读记 1.圈出每组中读音不同的词语。 (1)转圈 (2)待会儿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依依不舍 倾盆大雨 白日梦 3.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不是……而是……作者不是去书店买书读,而是经常去书店窃读。 ……不得不……学校的新大楼多媒体还没有装好,我不得不用老的教学方法上课。 4.把作者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抄下来。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②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③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5.品读片段,完成练习。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圈出动词,从动词中感受到什么? 答:①顾客多。②惧怕被人发现。③“我”想读书的急切心情,读书的如饥似渴。(2)联系上下文回答。 答:作者在窃读中因书籍给他带来智慧,带来知识而快乐。“惧怕”被书店老板发现后受到训斥和驱赶。 (3)读到“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个句子,你会想到哪一个成语或哪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答:读到这个句子,我会想到“如饥似渴”这个成语或高尔基“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句读书的名言? 3.走遍天下书为侣 1.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吴误(误会)娱(娱乐) 扁编(编制)遍(遍地) 甬诵(背诵)涌(汹涌) 2.填合适的量词。 依次顺序:幅本盒支匹个 3.根据感受填空。 1

教科版科学五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 生物与环境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活动记录:略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C (3)A 2、略。 4蚯蚓的选择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 (2)B (3)B (4)C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活动记录: 1、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落叶—蚯蚓—小鸟 2、略 课堂练习: 1、填空。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1)×(2)√(3)√(4)√(5)√ 3、看图回答。

(1)略。 (2)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 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 6做一个生态瓶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7改变生态瓶 活动记录: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8维护生态平衡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简答题: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B (2)C 2、填空题。(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2)生态系统 3、判断题。(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 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 5、简答题。 (1)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2)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检验对比实验的效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中国古代文学a()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A(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1》作业一 一、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遂称《诗经》。 2.《历山之农者侵畔》选自《韩非子·难一》篇,运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逻辑方法批驳儒家的“德治”。 3.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4.《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及其门客合编,汇集各派之说,人称杂家。5.《湘夫人》选自《九歌》;《橘颂》选自《九章》。 6.《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该书作者相传为鲁国太史左丘明。 7.《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所记史事与《左传》有同有异,互有详略,主要是记载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对话。 二、续写古诗文: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8.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0.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三、名词解释: 1.风、雅、颂(P14)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诗歌。《风》是各诸侯国的歌谣,共15国风,160篇。《雅》是周王朝王城地区的乐歌,用于诸侯朝会或贵族宴会,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多为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词,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2021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五篇】

2021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五篇】 【6我的老师】 1.(1)磕(2)褪(3)鸥(4)痣2.(1)纠纷(2)莫大(3)援助(4)珍宝3.示例:施老师,您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负责,是大家爱戴的好老师,但如果你在课堂上能再多留一些时间给我们自己学习,那就更好了。4.四件事:蔡老师假装发怒,蔡老师教我们跳舞,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蔡老师教我们读诗。5.(1)“一迎”、“敲”表现出学生的“好玩”和老师的“不舍得”。强调蔡老师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表现她既温柔又热爱学生。(2)“狡猾”是贬词褒用,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6.蔡老师教“我们”读的诗,“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么清楚,说明她的教育方法很特别,对“我”来说终身难忘;同时也突出了蔡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的深刻影响。7.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文章着重塑造了蔡老师的形象,她温柔慈爱、循循善诱、热爱学生,正是蔡老师的这样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才使得“我”难以忘怀。 8.四件事:刘老师笑谈残腿,刘老师跳跃旋转为我们生动地讲课,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刘老师放风筝。9.(1)运用了拟人手法,通过“染上”、“尽情”、“舒展”等词语形象地描写了“春天到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2)抓住动作描写,通过“撑”、“急速”、“转”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刘老师为我们讲课时跳跃旋转的特点,表现了刘老师上课的专注和负责。10.每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人天空的风筝。11.因

为刘老师并不因身体残疾而对人生悲观,他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这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印象最深。12.略 【7再塑生命的人】 1.(1)慨(2)捻(3)翼翼(4)绽(5)截(6)恍2.C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作教育4.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5.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涨”、“立即”等词语写出了“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表现了孩子获得成功时的快乐。6.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她对海伦的教育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她是一个懂教育、爱教育的人,她让海伦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理解概念;她是一个善于沟通、有教育艺术的人,她抓住教育时机,开启了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7.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我”认识世间万物的渴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情。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8.朋友连续五年参加长跑赛,都未能获得自己所期望的待遇,却以“平静”面对最后一次长跑赛的佳绩。9.悲苦地放弃了,而让自己沉沦了下去;幸运地让自己上了一次橱窗,人生开始柳暗花明;放弃了长跑,选择了另一种让命运转折的方式。10.面对坎坷命运时淡定、冷静、旷达、沉默、坚毅的态度。11.命运给人的考验很多,并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收获丰硕的成果。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内心的充实,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沉和浮单元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动记录 1、填表 2、填表略 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的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记录 填表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4、造一艘小船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A 5、浮力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也可填:排开的水量)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2)B(3)B(4)A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我的发现: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BA(2)A(3)B(4)A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是否同一个马铃薯,也没有说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故不能排除浮力相同的可能。)(2)×(3)×(4)×(5)×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钩码的沉浮状态)(2)√(3)√(4)√(此题来自书本20面原话,但严格来说,比重计不是比较液体轻重,而是比较液体密度,书本表达不严谨。) 2、选择题:(1)C(2)B(3)A(4)B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 2、选择题:(1)A(2)B(3)C(4)A 3、填:(1)浮(2)浮(3)沉 4、(1) (2)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多浮力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少浮力越小。 (3)方法一加一定数量的盐,方法二加一定数量的糖,方法三加一定数量的味精,方法四加一定数量的尿素。 热单元 1、热起来了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2、我的发现: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2、给冷水加热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6)√ 2、选择题:(1)C(2)A

中国古代文学B 形成性考核册 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2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参考答案 一、 (一)、本诗的写作背景是: 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于1080年,此时作者苏轼因“乌巢诗案”被捕下狱,后经营救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在城的东坡垦荒耕种,见黄州定院东山有海棠一株,长得特别繁茂,故作此诗,并以此寄寓身世流落之感。(二)、1海棠本是西蜀之盛产,现却落地于陋邦黄州,有流落天涯之感。作者苏轼本在京城任职后因事被贬到黄州。海棠的处境与作者苏轼的处境极为相似。 2诗的前半部,以拟人的手法描绘海棠的高贵,自然的天姿和幽独不群的神韵,而此时的苏轼,虽被贬至黄州,但他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在黄州期间,他在城东的东坡垦荒种地,时刻关心国事,以待时机,希望能重反政坛,为国为民出力。这与海棠的品格有极相似之处。 3此诗表达了作者与海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慨。 4、苏轼晚年名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与此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表达的情感:元符三年(1100),苏轼遇赦召还,渡琼州海峡时写下此诗。这两句借自然景象抒发遇赦后的心情。《晋书·谢重传》曾说“月夜明净,不如微云点缀”。苏轼在《东坡志林》中也说过同样的话。此时他从海南岛乘船渡海果然看到如此景象,于是便借题发挥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空海色本澄清。”言外之意是说他本来很清白,在元佑党争中受到诬陷;如今蔽月的浮云终于消散,他也恢复了本来面目。诗人借景抒情,手法巧妙。因此清人纪昀说这“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见《瀛奎律髓刊误》)。而本诗寄寓身世流落之感。 (三)、1、艺术成就 (1)此诗化用前人诗句处有: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谴佳人在空谷” (2)此处化用杜甫《佳人》诗的诗句。 (3)表达的意义:化用杜诗中的两句诗,意指海棠花虽名贵,但生于空谷,无人欣赏。暗指诗人虽才华超人,但不遇知己,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无处施展自己的抱负。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2、运用比喻 (1)此诗用比喻的一联是:“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此联用美人比喻海棠花。其意是说:海棠是名花,其美可与美人蓖美。但只是摆设之物,“ 在深闺无人识”以美人比花,也是自比。写出作者流落天涯的处境。 (2)苏轼其他诗作使用比喻的例子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中的“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本体有“人”与“事”,喻体为“秋鸿”与“春梦”,比喻词是“似”与“如”。诗中运用比喻,产生了明朗的美感。 二、苏轼的被贬到黄州时所做《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诗通过怀古抒发个人怀抱,由“如画”的江山,联系到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再联想到个人的不幸处境,不禁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全词的主调,是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向往和对功业的追求,境界宏伟壮阔,气势豪迈奔放。《寓居定惠院……》一诗,所表达的是一种“天涯流落”的思想感情,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苏轼的被贬到黄州时所做的文的代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神话女娲造人属于A A.创世神话 B.自然灾害神话 C.战争神话 D.其他神话 2.《诗经》运用的基本句式是B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3.下列诗句出于《诗经·廊风·柏舟》的是C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漆与沛,方涣涣兮 4.《尚书》的文风特点是A A.估屈牙 B.微言大义 C.奇幻诡诵 D.华丽富赡 5.《左传》的编篆体例属于C A.纪传体 B.国别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6.《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 是A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 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 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7.《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 A.刘向 B.袁康 C.班昭 D.马续 8.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 表作是C A.《新序》 B.《新论》 C.《昌言》 D.《论衡》 9.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 是C A.堪比《史记》,富于变化 B.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C.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D.逐一描绘,细腻精致 10.枚乘《七发》的创作特 点是B A.抒情述志 B.铺叙夸饰 C.咏物寓意 D.浓情质实 11.张衡的《二京赋》在赋 史上是D A.抒情小赋之开山 B.骚体 赋的代表 C.纪行赋之先河 D.汉代大 赋的绝响 12.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 九首》的是C A.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B.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C.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 是A A.《十五从军征》 B.《同声 歌》 C.《客从远方来》 D.《赠妇 诗》 14.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 特点是C A.四言为主 B.七言为主 C.杂言和五言为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 1 白鹭 1.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白鹤)(生硬) (2)(孤独)(悠然) (3)(韵味无穷) 3.选词填空。 (1)设计(精巧) (2)插图(精美) (3)仪器(精密) (4)身体不(适应) (5)(适用)于学生 (6)(适宜)生存 4.下列说法,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理由:上文说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意指白鹭精巧、匀称、和谐之美;下文说“——不,歌未免太铿锵了。”意指白鹭优美而不声张、不张扬,突出白鹭自然、平凡、质朴之美,内敛含蓄之美。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我发现填入的词都表示(颜色)的。 (4)下面的图片内容分别对应选文哪个自然段?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并给每幅图取个名字,写在方框里。 种嗜好,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联系课文内容,说明理由。答:不同意这种说法,从“可”字可以看出作者对人们意见的否定。并且段中“悠然”一词显然与“望哨”行为不符。作者是在表现白鹭的悠闲、安宁,并不认为它是在望哨。 6.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示例:我抄写了课文第8自然。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2 落花生 1.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慕”字下面的部分是“心”字的变形,写的时候不能少点。书写(略) 2.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半亩)(播种)(浇水)(吩咐)(茅亭)

3.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怪(很、挺、十分、非常) (2)开辟(开发、开垦) (3)居然(竟然) (4)希望(期望)4.课文以“落花生”为题,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联系上下文,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选文主要写我们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谈到花生有这些好处: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②)(填序号) (4)文中把花生比作默默奉献的人,下列事物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精神品质。想一想,连一连。小草——生命不息梅花——坚贞不屈蜡烛——舍生取义荷花——清纯高洁 6.小练笔。 花生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选择其中的一个,试着写一段话。竹子梅花蜜蜂路灯 示例:我选择蜜蜂,“蜜蜂”具有“勤劳、不求回报”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想到了每天为学生辛苦付出的老师们。老师虽然不像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为我们呕心沥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行动和耐心播撒了爱的种子,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少个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那一条条批语,那一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心血吗?他们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您爱我们,我们也爱您!”“竹子”具有”奋发向上、虚心谦逊、坚贞不屈“的精神。由“竹子”我想到了红军战士。“梅花”具有“梅坚忍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3 桂花雨 1.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缠”注意右边是“广”字里面有个“里”字,书写(略)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五年级上册科教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教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 1 种子发芽实验(一) 1.判断题。 (1)×(2)√(3)√ 2.写出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线、相同的环境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分不同 实验的方法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然后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2种子发芽实验(二) 1.选择题。 (1)C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填写。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选择题。 (1)A (2)C (3)A 2.略。 3.仙人掌沙漠 香蕉热带 莲水中 4蚯蚓的选择 1.选择题。 (1)A (2)B (3)B (4)C 2.实验题。 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的生活与温度有关吗? 我们的推测蚯蚓适宜生活在凉爽的环境n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相同的光线、相同的土壤、相同的湿润环境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温度不同 实验的方法找一个纸盒子,盒子的两边放好湿润的土壤。把盒子的一端搁在装50摄氏度的热水袋上,另一端搁在木块上。把6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观察蚯蚓的反应,它们会爬向哪一边。 5食物链和食物网

1.填空。 草田鼠老鹰;草;田鼠、老鹰。 2.判断题。(1)×(2)√(3)√(4)√(5)√ 3.看图回答。 (1)略。 (2) 蘑菇兔子狼;草兔子鹰 果实老鼠鹰;果实刺猬狼 6做一个生态瓶 1.填空。互相作用、互相生存 2.判断题。 (1)√(2)×(3)× 3.略 7改变生态瓶 1.根据自己的生态瓶记录。略 2.思考题。(1)植物的作用是提供氧气,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2)动物的作用是消耗里面多余的物质,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粪便为植物所用。 3.实验题。根据自己的实验进行记录。 8维护生态平衡 1.判断题。 (1)×(2)√(3)√ 2.看图回答。 (1)草羊人;草马人 (2)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原退化,可能会变成沙漠,牛羊缺少食物会饿死,草原上的其他动物也会受此影响而迁走,草原生态被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 单元练习 1.选择题。 (1)B (2)C 2.填空题。 (1)互相作用、互相依存 (2)生态系统 3.判断题。 (1)×(2)√(3)×(4)√(5)√(6)√ 4.小麦田鼠鹰;萝卜兔子鹰 小麦兔子鹰;萝卜田鼠蛇 5.简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作业参考答案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1) 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发言1: 《诗经》中正面描写人物容貌的诗歌不多,而且较为简略。 发言2: 《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 《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 要摆脱”非人”的镣铐, 回到人之因此为人的真实境界, 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 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 发言3: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比兴手法的运用, 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 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使得中国的古代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小论文: 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 分为风, 雅, 颂三类。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 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除了极少数是西周的作品外, 大部分是东周时期作品。原本只称《诗》, 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加上《乐》, 称为”六经”) 。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 共305篇, 因此又称”诗三百”。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即是直接铺陈叙述; 比是比喻, 有明喻、隐喻之分; 兴即起兴, 有引起联想, 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大抵《国风》多用比兴, 《大雅》多用赋法。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赋: 《秦风?无衣》, 这首战歌, 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和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这是一首赋体诗 , 用”赋”的表现手法, 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 一层更进一层地提示战士们崇高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B)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C)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C)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D)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B)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C)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C)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D)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C)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B)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五上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业本答案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 在括号里填上带点词的反义词,使句子完整。(1)精彩 ..(糟糕) (2)严厉 ..(慈爱) (3)谨慎 ..(马虎) (4)赞赏 ..(批评)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1)(虽然)我的诗写的很糟糕,(但是)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因为)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所以)我一直在写作。 (3)我们(不仅)需要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更)需要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 (4)(如果)没有当初父母的两个极端断言,我可能(就)会误入歧途。 3 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腼腆.(tiǎn diǎn)兴(xīnɡxìnɡ)奋(2)母亲看了巴迪的诗后会怎样想?请你设想一下母亲当时的想法,并把它写下来。 母亲想:巴迪的诗虽然不是很好,或者有点糟糕,但这是巴迪第一次写诗,他更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批

评,作为母亲我一定要赞赏他,让他充满自信,这样才能让他写出更多、更好的诗。 (3)父亲看了巴迪的诗后会怎样想?请你设想一下父亲当时的想法,并把它写下来。 父亲想:巴迪的诗写得并不好,我不能像他母亲那么赞赏他了,我要严格要求,不能让他骄傲自满,这样才能让他的诗越写越好。 (4)从父亲的语言及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了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 4 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略) 5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请写下来。 提示:父母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慈祥的爱和严厉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有一次我。妈妈看(听)了,。我心里。爸爸看(听)了,。我心里。现在,我明白了:赞美的爱,让我们鼓起勇气;严格的爱,使我们做得更好。两者都是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作业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作业1——4 作业1 论题:浅析窦娥的节烈和孝道 摘要:《窦娥冤》是元剧大家关汉卿的杰出作品之一。它描写的是下层妇女窦娥的悲惨一生。剧中的女主角窦娥更以其悲惨的命运和独特的性格成为中国文学舞台上的“不朽”形象,本文就窦娥的性格进行分析,以期对窦娥这一形象有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孝顺、贞节、反抗、忍耐与顺从 《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的作品,向来被人称颂为“揭露社会的不公平”“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有力地掊击了封建社会黑暗的政治”的典范之作。剧中的窦娥是一个乖巧、善良、纯真的女性,她集中国传统女性的特性与强烈的反抗意识于一身,细析之是颇有意味的。 (一)窦娥是孝顺的典范也是“孝”的牺牲品 窦娥年纪尚轻便遭受了丧母、离父、丧偶等等接踵而来的沉痛打击,然而她一心想的却是怎样“尽孝”,“我将这婆待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当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威逼要与婆媳两人同时结婚 而向窦娥哭诉时,窦娥的一番“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把人笑破口。”的冷嘲热讽,也是从为蔡婆婆着想的角度出发,更是从“孝”出发,希望蔡婆婆不要因一时的糊涂而毁了自己。“我替你到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她劝阻婆婆再嫁时,是出于对蔡婆婆的关心,也是出于孝的立场。在昏官的严刑拷打之下,窦娥并没屈服,然而,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马上愿意“招供”:“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她宁愿自己死也要保护婆婆,表现她性格中“至孝”的一面。在压往刑场的路上她还是处处为婆婆着想,为了不让婆婆见到她而伤心,她请求绕道而走。即使在冤案得以平反后,她想的还是年迈且无依无靠的婆婆:“爹爹,俺婆婆年纪高,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她这种孝顺的品格令人动容,难怪连其父也感慨道:“好孝顺的儿也”。 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然而盲目的孝顺也是人生的一种悲哀。作为封建道德观念重要内容的“孝”,剥夺了妇女同男人平等的权利。在不孝为之“十恶不赦”的封建社会,饱受孝妇观念禁锢和毒害的窦娥难免成为“孝”的礼教的牺牲品。执着的她即使化为鬼魂也没有从封建式的“孝”的麻药中清醒过来。从窦娥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封建的礼教从肉体到灵魂的对人的毒害。 (二)窦娥身上具备执着的“贞节”观与无力的反抗精神 窦娥身上套着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愚昧枷锁,从小接受的封建道德教育使窦娥形成了以“守节”为荣以“失节”为耻的封建伦理观念,“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于是在张驴儿父子的苦苦相逼之下,在危及自己的“贞节”的危机之下,窦娥开始反抗。面对张驴儿的戏弄和逼婚,她严肃拒绝,发怒地将他推倒在地。当张驴儿诬陷她害死他父亲且以此威逼要她答应做他老婆时,窦娥毫不示弱:“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她宁愿见官也不“私休”,为的都是要守护自己的“贞节”。在公堂上即使被打得“肉都飞,血淋漓”、死去活来,还是坚决回答:“委实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 当她被屈打成招时更发出了“我做了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二折[黄钟尾])的强烈申冤复仇的愿望。 然而,窦娥的反抗是无力的,因为她看不到造成她自身悲剧的“罪魁祸首”——封建伦理道德,而把矛头指向天地与前世今生的宿命。在[滚绣球]中她控诉天地:“有日月朝暮悬,有鬼伸撑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怎可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淋淋。”在她认为:主宰一切的“天地”也是不分好歹的。无处诉说的怨情也只好通过三桩誓愿来昭示。 可悲的是窦娥的反抗丝毫无损统治者的奢侈与昏庸,三桩誓愿中的后两桩——六月飞霜和楚州抗旱三年,受害的也只是和窦娥处在同一低微地位的广大百姓。 (三)忍耐与顺从构成窦娥性格悲剧的又一面 窦娥的性格也具有矛盾的一面,她虽然作过无力的反抗,但她性格中更多的是忍耐与顺从。面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潇洒自由自在随意),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害羞),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忽(上)忽(下)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一(诺)千(金)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一(掷)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 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

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用“﹏﹏”画出段落中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