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社会化综述

政治社会化综述

政治社会化综述
政治社会化综述

政治社会化综述

摘要:政治社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对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自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国内外政治学界的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视角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政治社会化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当前中国推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综述

一、政治社会化的概念综述

什么是政治社会化?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见解有如下几种。K.P.兰顿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对社会的信仰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中去的过程,是政治社会代代相传政治文化的方式。” [1]阿尔蒙德也说:“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2]理查德·道森和肯尼斯·普鲁伊特说:“政治社会化是公民学习获得的、对政治世界形成一定认识的过程,是将其政治标准和信仰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方式。”[3]陈秉公认为:“公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过程,是指一定的政治统治体系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4]格林斯坦认为:“政治社会化包括生活史上每一阶段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意的和无计划的政治上社会态度的学习。这种政治学习不仅包括明显的政治学习,也包括影响政治行为意义上的非政治学习,如政治上社会态度的学习,及政治人格特征的学习等。”[5]詹姆斯·施瓦兹则把政治社会化看成是培养政治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获得为扮演政治角色所必需的价值、规范、知识和技术。以上价值包括爱国心、信仰现存政府的合法性、民主的意识形态、信仰政府人员的合法权威、容忍少数人的看法、参与等。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是创造…政治人?;那就是在心理上涉及政治决策的发展。”[6]理查德·布朗加特和玛格丽特·布朗加特则把政治社会化看成是“一个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7]

国内的政治学家对此也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如黄甫生、刘凤健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有意识地塑造其成员政治意识、培养其成员政治人格的过程。”[8]施雪华对此也作出了自己的界定,他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定的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9]张关宏、胡雨春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10]

从以上的见解可以看出,研究者视角和出发点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对政治社会化解读的差异,而且差异还比较明显。大体而言,学界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类型: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传播、维持与创新的过程。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内化政治文化以适应政治角色的过程。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利用政治文化塑造政治人的过程。

第四,政治社会化是培养政治人格的过程。

第五,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际传递方式。

二、现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一)现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其发源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美国。政治社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对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其中移民同化和爱国主义是最主要的话题,这方面的成果大量出现在当时与教育相关的文献中。美

国学者格林斯坦从思想史的角度归纳了贯穿在早期政治社会化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思想线路。

[11]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社会化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十个方面:生命周期中的政治社会化;政治学习过程;政治社会化对不同人的影响;特殊人物尤其是精英人物的政治社会化;跨代的政治社会化;跨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比较;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亚群体和亚文化的多样性;政治社会化因素和政治社会化机构;政治社会化过程和制度的关系等。其关注的焦点有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政治社会化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个体政治观念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政治社会化过程及其规律、童年期和青春期政治信仰和政治行为模式的恒久性、重大事件对个体政治观念的影响等。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界比较注重不同政治体系下政治社会化的比较研究。[12]在政治社会化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的学者及其代表作主要有赫伯特·海曼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之心理研究》、戴维·伊斯特和杰克·旦尼斯的《政治系统中的儿童》、杰克·旦尼斯独著的《儿童的世界》、格林斯坦的《儿童与政治》、肯尼斯·普热维特的《政治社会化》等,在政治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社会化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相继召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作为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的主要团体,国际政治学会政治教育研究委员会也组织了许多学术研讨活动,其参与者多是西方国家的政治学学者、教育学者和心理学家。其近年来的研讨的主题有“欧洲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机构之功能的潜在倾向和无意倾向”、“民族认同感和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人权与政治教育”、“面向21世纪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反思”、“制度转换中的政治意识和公民教育”等,这些话题凝聚了学术界的注意力,促进了政治社会化研究领域的拓展。在这个背景下,西方政治学界近年来推出了一批比较有分量的政治社会化研究著作,如可劳森主编的《东西欧青年的政治社会化》(1990年)、艾奇洛夫主编的《政治社会化、公民教育和民主》(1990年)、休斯的《俄罗斯青年的政治社会化》(1992年)、法纳恩等主编的《民族主义、种族特点和认同:多国比较分析》(1994年)等[13],还有为数众多的论文、报告,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化研究在此期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现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社会化研究评析

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表现出了三个共同的特点:

首先,其理论的展开主要是建立在精心设计的调查及对丰富的数据资料进行精密的数理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或者是采用试验的方法,即建立与现实类似的可以控制的模拟环境,考察试验对象在模拟环境中的反应,这完全不同于前人所做的纯粹定性的推理。

其次,现代西方学者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几乎没有例外,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的。再次,在研究重点上,西方政治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儿童时期。同时,在早期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把社会化对象视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来自对象的反馈作用。

三、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一)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

当代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不仅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容,而且还是推进中国政治社会化的行动指南。当代中国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有两个直接的来源:第一,它可以溯源至19世纪中期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以及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思想内核上一脉相承。第二,现代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现实基础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整体转型,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给个体的社会适应造成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政治社会化研究成为了社会发展及个体自身的迫切需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开始兴起,并且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其代表性人物有王沪宁、高洪涛、王慧岩、李元书、马振清等。

王沪宁在其《比较政治分析》一书第六章“政治文化”部分,就政治社会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这是国内政治学界就政治社会化问题较早正面探讨的尝试之一。他从政治文化传承的角度切入,把政治社会化看成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这种传播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一个是个体学习获得政治态度、政治观念、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从而形成政治自我与政治行为模式;另一个是共同体政治文化的纵向传播,即社会政治文化遗产代际传递。其具体进程和水平与“政治体系的稳定与不稳定、活跃与不活跃、有效与无效、得到支持与受到反对有密切的关联”。[14]接着,高洪涛在他的《政治文化论》中就政治社会化作了新的解读。他视政治社会化为一个社会政治取向和社会模式的学习、融合、传播、继承的过程。[15]在这个意义上,他把政治社会化分解为三个互相联系的层次:个人学习和建立政治取向的行为模式以及政治人格的过程和方式,建立个人在一定政治系统内扮演政治角色所必需的政治价值、态度、信仰、知识和情感的过程;政治体系把自己认可的政治取向模式和行为规范传授给所有社会成员的过程;政治取向模式和行为规范的代际传播过程,也是政治文化的持续相传的方式和过程。在政治学界对政治社会化研究影响最大的当推王慧岩的《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该书对政治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王慧岩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教育培训过程,是一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其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表现为政治体系主导的政治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公民个体自主的有意识的政治学习,通过学习确立个人的政治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此外,它还表现为政治文化的横向和纵向传播。王慧岩认为政治社会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漫长过程,同时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内容和形式的表现也大不相同。政治社会化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政治角色扮演,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影响到政治体系本身。

[16]20世纪90年代末期,李元书发表的系列论文对政治社会化举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如《政治社会化的动力机制》、《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和《政治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等,在吸收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借鉴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如他把政治社会化看成是“由相互联系的三个基本过程和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动态的有机体系”,[17]揭示了影响和制约政治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诸矛盾,如主动性和制约性、适应性和冲突性、多样性和统一性、延续性和发展性等矛盾,对于理解政治社会化过程有一定的帮助。还应该指出的是,马振清的博士论文《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是迄今为止国内在公民政治社会化研究方面比较有分量的成果,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共10章22万字,涉及的内容有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理论,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当前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时代背景、政治认同、政治参与、个体素质及当前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对策建议等,文章吸收了国内外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资料丰富,视野开阔,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二)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评析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主要是由政界、政治学界的推动。虽然在方法和资料方面借鉴西方学者既有成果的数量不少,但在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及其理论基础方面,与西方国家政治社会化研究大不相同。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兴起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转型,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其来源虽有西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的学术传统,但主流还是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宣传、政治教育的理论。在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性质、方法的探讨方面,中国学者的研究在吸收西方成果的基础上也显示出了自己的特点。但是,中国学者的研究与西方学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原理方面投入较多,在实证研究方面做的工作较少。

四、对中国推行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思考

(一)中国推行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现代社会,政治统治和政治秩序越来越从依靠国家暴力机器的维护转向依赖社会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以获得自己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由于意识形态具有特殊的教化、疏导、论证、说服和协调整合功能,只要社会民众相信了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自然就会唤起对它的“合法性”信仰,从而认同和支持统治者所维护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权威的正当性。[18]虽然在执政过程中,人们对执政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的实际成效上,但是人们对政策的信心、对执政党的信任则是决定性的,而这种信心和信任形成的重要基础就是执政党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的信仰和认同。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看,甚至经济崩溃的后果,都不如意识形态的崩溃来得严重。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崩溃,社会也就缺失了社会整合的主心骨,也就失去了社会整合的社会心理基础。[19]

马克思主义曾经开启了中国民众智慧,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理论武器,并一跃而上升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确立了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主导权与合法性地位,获得了社会民众合理性认同,成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思想意识,凝聚党心民心、推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然而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中国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处于缺失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对我国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影响。当今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交融、碰撞与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媒介优势,向全球渗透和扩张,并力图改造、同化其他民族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其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籍、游戏、宗教、迷信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公开或隐蔽地兜售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理念、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这些文化输出产业披着华丽的外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一些西方国家从民主和民族这两把双刃剑入手,运用他们的惯用伎俩,高喊“民主与人权”的口号,手持“民族与宗教”的魔杖,妄图在中国制造极端民主自由化运动和形成民族分裂的态势,以便最终肢解中国。如果我们无力应对这些挑战,就会使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丧失殆尽,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崩塌。

改革开放发挥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转型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告诉我们,发展经济必须引进市场经济机制,而市场经济机制的核心是贯彻资本原则,资本最主要原则又是竞争和增值,以此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当今社会中需求的强制、生产的强制、技术的拜物教、虚假的消费、精神的缺失、道德沦丧等,都是资本这两大原则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重视改革开放中发挥资本的作用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转型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方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观念空前更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逐步形成与构建,积极、健康、进步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在拓展;另一方面,社会呈现出多元价值观并存、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种文化观念相互碰撞激荡的态势。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一些历史上积淀下来且又富于民族和时代特色的价值观又受到了质疑,致使一些人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徘徊动摇、无所适从。

各种落后的价值观念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由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来自旧社会的思想、观念、习惯没有也不可能消失殆尽,封建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还在作祟害人。随着对外开放的拓展,国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观念也乘机而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学术研究也空前活跃,但也出现了来自“左”的和右的对马克思主义怀疑、否定的思潮。马克思主义需要与时俱进,但只能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而这些思潮以偏概全,大肆攻击、诋毁、否定马克思

主义。

苏联剧变的经验教训。纵观苏联剧变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政治信仰危机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即苏联人政治信仰的丧失造成政治变革或变迁,普通群众和一般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危机是苏联剧变的社会基础和必要前提。虽然多数学者认为苏联剧变是社会上层直接导演的悲剧,但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毕竟是人民群众。如果没有普通大众政治信仰上的变化,苏联剧变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可以这样设想,如果在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状态下,发生上层破坏现存社会政治秩序的事件,群众是不可能漠然不顾的,单纯上层的行动无异于螳臂当车。因此,苏联上层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事件之所以成功,其必要条件就是群众的政治信仰发生了变化,从而对导致国家制度发生变化的事件采取了冷漠和麻木的态度。换句话说,是群众政治信仰的变化所导致的“不作为”成就了上层的“作为”。[20]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的时代。面临着部分群众和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而又有人推波助澜,借势提出指导思想的“多元共存”之时,我们该当如何坚定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列宁指出:“从马克思的理论是客观真理这一为马克思主义者所同意的见解出发,所能得出的唯一的结论就是: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客观真理(但绝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21]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宝贵经验时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22]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中国推行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措施和保障

1、政府的保障机制构建。中国推行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容易忽视政府的责任。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实现是全社会的责任,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本质决定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与政府的责任首当其冲,至关重要。然而,在所有的研究文献中,政府的责任却很少提及。事实上,政府在实践中的作用,无论是机制的构建、载体的建设还是环境的优化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努力提高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的实现程度,提高其水平和效果,是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参与的。因此要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的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机制,对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及其理论成果给予扶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2、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构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加强理论人才培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关键。要把思想理论工作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要加大理论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培养、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坚定、学贯中西、功底深厚、勇于创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批学术功底扎实、有创造活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一批善于运用通俗语言,善于运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为广大干部群众解疑释惑的理论宣传名家;一批思想理论水平高、精通外语、熟悉对外工作方针和国际规则、善于直接做国外智库工作、维护我国权益的外向型人才。[23]

3、传播渠道的构建。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信息的传播渠道按范围来划分,大体上可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的社会化,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目前,理论宣传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解决好几种传播形式的协

调问题。要充分认识不同传播方式的特点和规律,把各种传播渠道结合起来,使其互为补充,以增强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效果。当然,在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渠道的同时,也要有主有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已普及到社会的每一角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领域,人类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新时代。大众传播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通过对社会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的传播,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并且在现代社会,各国上层机构和各种政党也主要通过它来引导公众的思想情绪,使之成为舆论形成的有力工具。因此,大众传播应当成为当前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主要的选择。

[1]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第181页

[2]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曹霈霖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91页

[3] R. Dawson and K. Prewitt:Political Socializati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Boston,1969,p.6

[4] 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3页

[5] Greenste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David L. Sill,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 Sciences, N. Y.:Macmilian,1968,14:551

[6] Audrey James Schwartz. The School and Socialization,N. Y.:Har-per,1975,pp.

16-17

[7] 理查德·布朗加特等著,莫东江译:《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与教育》(上),《青年研究》1998.1,第45页

[8] 皇甫生;刘凤健:《政治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第301页

[9]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第806页

[10] 张关宏;胡雨春:《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237——238页

[11] 罗纳德·奇尔科特著,高恬、潘世强译:《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第250页

[12]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著,储复耘译:《政治学精选手册》(下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第25-26页

[13] 宋迎法著:《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第30-31页

[14] 王沪宁著:《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第181-182页

[15] 高洪涛著:《政治文化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第46页

[16] 王慧岩著:《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第149页

[17] 李元书、杨海龙著:《政治社会化的动力机制》,《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

[18] 袁三标;吴琦.略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思维视角转换[J].求实,2008.8

[19] 吴文勤.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J].求实,2008.3

[20] 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J],2008.4

[21]《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第103-104页

[2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3]李长春.在纪念《求是》暨《红旗》杂志创刊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08/07/04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05 公共管理学 论文题目: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论文编号:

服务型政府相关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且著书很多,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服务性政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通过对这些文献著作的综合论述,来充任的认识和学习服务性政府相关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将有一个提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国内研究

目录 前言 (1) 1 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起源和发展方面 (1) 2 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方面 (2) 3 在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经验借鉴方面 (2) 4 在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动力和具体操作步骤方面 (3) 参考文献 (4)

前言 随着政府的不断改革、发展,国外的研究视野日益由“政府干预”转移到“政府失灵”、“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等问题上来,兴起了“重塑政府”运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公共服务型政府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 服务型政府的研究是与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弗雷德里克森(2003,P.12),认为,新公共行政学将社会公平注入传统的经济与效率目标。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服务的公平、对市民需要的负责而不是对公共机构的负责以及公共项目经理应当对决策和项目执行负责任。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主题是市民参与政策制定、邻居控制、分权与民主的工作环境,关键是授权、促进与适应。劳伦斯·琼斯和弗雷德·汤普森(1999,P.32)在《面向世纪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一书中讨论了新公共管理改革战略的“五’,即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五个阶段或五个战略重构、血重建、重塑、重组、刊吐重思。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重塑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的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拉塞尔·M·林登(2001, P. 58)在《无缝隙政府》一书中详述了再造的步骤,揭示了无缝隙政府不是全盘推翻现有的行政运作程序,不是以部门、职能为导向或以数量、规模为导向,而是以顾客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竞争为导向。最新发展的是登哈特和珍妮特夫妇合著的《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提倡公共利益、公民权利、民主程序、公平和民主、回应性等理念,强调“公民优先”,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分了“顾客满意”原则与“公民满意”原则,表达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 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者们分别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起源和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经验借鉴、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动力和具体操作步骤等各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1 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起源和发展方面

政治社会化专题报告

當代儿童和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的专题报告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来讲,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个体的政治社会化开始于童年,贯穿于人的毕生,是一种终身文化适应的过程。 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当代儿童政治社会化发生的时间主要在儿童晚期(6~12岁)。儿童时期对于形成一生的政治价值取向至关重要。这个时期的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特点是:发展个性、多样,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繁、深入;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但是单一,心理较为脆弱;处于寄托家庭、社会期望值最大,最受社会瞩目的社会角色状态,生存压力大;道德的自觉性有所提升;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儿童对政治制度的认同首先建立在情感认同上,而不是以理性认识为基础等。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般以政治认同、政治归附、政治忠诚、政治服从等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以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政治事物和政治行为作为学习对象,以服从和直接模仿为学习方式。儿童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政治化、拟人化、理想化、制度化。 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家庭和学校和政治组织,家庭成员和教师是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启蒙老师。 家庭对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成员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就是家庭。与其他媒介相比,家庭在对儿童的人格的塑造、基本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政治常识的启蒙等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学校对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一般而言,学校是儿童脱离家庭后所进入的第一个专门的社会化机构。有资料显示,在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大部分儿童都有义务教育的机会,这表明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强大的。 社会组织对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政治组织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组成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社会政治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社会化)【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政治社会化 12.1 复习笔记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关心的是一个自然人如何向具有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的转变过程。 1.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1)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政治学者梅里亚姆和威尔逊所进行的公民教育研究。真正开始勃兴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之后,那时研究者开始对人们的各种政治行为类型感兴趣,并致力寻找影响其行为的因素。 (2)1958年,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赫斯发表论文《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首次提出政治社会化这一术语。 (3)1959年,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海曼出版了《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的心理研究》一书,对政治社会化进行系统梳理,标志着政治社会化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4)1977年,美国伦肖恩主编的《政治社会化手册:理论与研究》一书出版,使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走向体系化。 2.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一直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学者们关注的角度和研究侧重点不同,对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内容存在差异。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

(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这种定义方式从微观层面出发,将个体放在主体地位,偏重强调社会成员在形成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中的主动性,但忽视了政治系统在传播政治文化中的强制性。 (2)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这一观点强调了政治统治系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也意味着他们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识和政治学习当作是消极接受的过程,忽视了社会成员在政治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3)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 在这一观点影响下的政治社会化理论着重研究人们怎样获取以社会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信念、政治准则和政治价值。 (4)实际上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过程 ①就社会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形成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进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 ②对于政治体系来说,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过程,是社会统治阶级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通过各种途径把本阶级的政治文化传播到全体社会成员使之成为社会共同政治文化的过程。 (5)政治社会化含义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系统传播主导政治文化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3.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1)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①首先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个体在成长过程接触到政治生活,开始了解制度、习得政治

农村空心化论文综述

1.“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研究——基于砀山县沈屯村的个案分析”(经济地理学)首先,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演 变历程、产生的原因、具有的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将安徽省 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发展大概分为两个阶段,表现出农村人口的持续减 少、空心村现象明显、具有高知识水平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等特征, 对农村和城市都产生了正的和负的影响。其次,以砀山县的典型个案 为例分析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在对样本村的人口空心状况 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之后,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运用实证方法从个 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造成安徽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的 原因和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影响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因素是劳动 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非农就业的预期收入、非农就业的预期支 出、家庭老年人口数、人均农业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等,其中作用 最明显的因素是劳动者的年龄和非农就业的预期收入。最后,根据实 证分析结果,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视角,为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提 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2.”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空心化现象机理及其治理”(商学院)文章在对其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空心化的产生机理,并对空心村治理存在的障 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最后提出了空心化治理的对策3.”甘肃省县域单元农村空心化差异的PCA—ESDA测度”(地理与环境科学):利用PCA—ESDA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了甘肃省县城农村空心化程度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格

局。甘肃省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高值区集中于河西走廊经济发达县域,低值区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甘南高原等落后地区,在空间上体现出两极“俱乐部趋同” 的集聚态势。按照各县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将甘肃划分为5个农村空心化区,并提出了分区调控对策。 4.“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利用环渤海地fK分县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神经网络确定权重的方法,对该区分县农村空心化程度和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综合测评,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两者耦合规律探索。 5.“基于农村“空心化"的社区建设对策研究”(江苏农业科学)。农村“空心化”会导致农村内外部环境恶化、人才外流,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必然会阻碍社区建设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元化模式建设农村社区、多方位构建农村留守人员信息平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创办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6.“解决农村空心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的探讨”(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本文基于笔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在四川农村调查所得到的一些事实和数据,讨论了当前农村空心化的各种表现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及功能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及功能⒍杨曦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人是社会的动物,又是政治的动物。人的成长的过程,就是其融入社会的过程,是其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其逐步参与政治的过程,是其逐步政治化的过程。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人格的形成过程。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媒介,逐步获得政治知识,从而形成了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这种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总和共同构成一个人特定的政治人格。一个人政治人格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其获得政治知识,形成特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过程。二是政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过程。一个人政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其通过不断地参与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而逐步获得的。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参与政治生活,逐步认识各种政治现象、政治事件,逐步掌握各种政治生活规则,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生活技能,而这些都是通过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由此可见,政治社会化是帮助社会成员融入社会、适应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桥梁。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大学生获得政治知识、形成政治人格、逐步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过程,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基本途径。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较多,文化层次较高,他们比一般的社会成员更关心国家大事,政治敏锐性也较强;但由于年龄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社会经验和政治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除了具有一般社会群体政治社会化的普遍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向选择上的可塑性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长,在知识层次、修养水平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同龄青年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已开始接触社会,接触和认识一些社会政治现象,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初步具备了选择政治社会化方向与内容的能力,开始把政治社会化与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但是,另一方面,大学时期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社会经验不足,政治意识不成熟,政治态度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所以,在他们政治社会化方向的选择上容易摇摆,遇到政治生活的挫折也容易变换。因此,大学生在政治思想上具有可塑性。 这一方面增大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但另一方面也为矫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向上的偏差提供了有利条件。 2.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环境的校园群体性 环境对人们的成长起着非常大的影响,相似的环境会对大致相同的人群起着相似的影响,而且在一个知识层次、兴趣、爱好大致相同的人群中,人们之间相互影响。大学生活正是这样一个环境。相似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社会兴趣,一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使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关注角度、关注程度具有相似性,他们对政治问题有更多的探讨机会,并且这种探讨常伴有理论上的寻求。同时,处于同学群体的较大影响下,极易受到同学群体的相互感染。大学校园把大量分散的有知识的青年集中为群体,必然使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影响扩大化。在群体感染下,那些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方式极容易被迅速传递和相互强化。大学生活的群体性特点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改变和政治行为的走向有很大的影响。 3.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主体自觉性和整体发展创新性 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进行理性选择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对政治社会化的内容有一定的理性选择能力。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使大学生对政治社会化有较高的自觉性。因此,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主体的理性选择在增强,主体的自我导向越来越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表现出随着大学生的成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

政府公信力文献综述2015.10.8

文献:反思与重构_网络舆情视域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基层权力监管机制缺失、决策和执政过程透明度低、依法行政意识薄弱、基层政府官员政治道德素质不高等等。 其中地方政府公信力下滑是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意识觉醒的结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现代西方政治理念赢得了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大学生群体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对于政府种种弊端予以强烈抨击,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且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之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相对缓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例如:拆迁问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是体制改革变迁产生的结果,在网络时代,农村基层政权恶化,被推上舆论风尖,腐败、专权、黑社会化被揭发,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遭到巨大的破坏 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1,“第五种权力”的崛起影响政治环境(第五种权力,一般是指以各种网络平台为载体的网民舆论和话语权):现实公众参与政治渠道有限,使得中国的互联网担负了过多的表达民意、缓解民愤的功能,大大促进了公共事件网络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改变着中国的社会政治现状。2,网络舆论的放大效应:大众舆论对网络公共事件非常敏感。容易形成与政府对立的意见。3,传统行政方式回应性的不足:在现实的政府行政过程中,地方政府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第一选择经常是隐瞒事实真相,不能做到阳光行政,甚至有时“撒谎”,民众对地方政府难以信任,造成信任危机。 公信力是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取决于政府制度及政策制定过程的被认同程度、行政行为的纯度———公共性/公正性/公开性以及公务员群体在辖区民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衰减是处于加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显现出公民参政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政府治理方式相对落后、制度相对匮乏之间矛盾的反应,是网络舆情的巨大力量、转型时期社会治理问题的暴露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的共同结果 文献:公共危机管理状态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1,是政府机构及其 工作人员通过展示政府的目的和通过实际作为赢得公民的普遍性信任而拥有的一种权威性资源。政府公信力也是政府合法性的一种具体体现。它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 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以及法制建设程度, 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政府公信力涉及两个主体的行为。公众因政府的信用而信任政府, 而政府因被公众信任而树立信用。 政府公信力和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理念是否先进是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前提,先进的危机管理理念更能获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是否合理是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保证,并且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影响政府公信力高低的关键。 政府公信力要以政府人员的具体行为和表现为行为结果的行政措施来体现, 在改革建设中,民众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得到了提升,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使用, 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透明,环境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形成和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具体表现:1、危机管理理念落后、淡薄。正确的理念引导恰当的行为。2、政府职能不清晰,职能转变滞后。3、管理机制不完善。4、法律建设不健全。5、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 1周红.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政治社会化综述

政治社会化综述 摘要:政治社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对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自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国内外政治学界的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视角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政治社会化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当前中国推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综述 一、政治社会化的概念综述 什么是政治社会化?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见解有如下几种。K.P.兰顿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对社会的信仰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中去的过程,是政治社会代代相传政治文化的方式。” [1]阿尔蒙德也说:“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2]理查德·道森和肯尼斯·普鲁伊特说:“政治社会化是公民学习获得的、对政治世界形成一定认识的过程,是将其政治标准和信仰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方式。”[3]陈秉公认为:“公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过程,是指一定的政治统治体系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4]格林斯坦认为:“政治社会化包括生活史上每一阶段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意的和无计划的政治上社会态度的学习。这种政治学习不仅包括明显的政治学习,也包括影响政治行为意义上的非政治学习,如政治上社会态度的学习,及政治人格特征的学习等。”[5]詹姆斯·施瓦兹则把政治社会化看成是培养政治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获得为扮演政治角色所必需的价值、规范、知识和技术。以上价值包括爱国心、信仰现存政府的合法性、民主的意识形态、信仰政府人员的合法权威、容忍少数人的看法、参与等。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是创造…政治人?;那就是在心理上涉及政治决策的发展。”[6]理查德·布朗加特和玛格丽特·布朗加特则把政治社会化看成是“一个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7] 国内的政治学家对此也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如黄甫生、刘凤健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有意识地塑造其成员政治意识、培养其成员政治人格的过程。”[8]施雪华对此也作出了自己的界定,他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定的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9]张关宏、胡雨春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10] 从以上的见解可以看出,研究者视角和出发点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对政治社会化解读的差异,而且差异还比较明显。大体而言,学界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类型: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传播、维持与创新的过程。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内化政治文化以适应政治角色的过程。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利用政治文化塑造政治人的过程。 第四,政治社会化是培养政治人格的过程。 第五,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际传递方式。 二、现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一)现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其发源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美国。政治社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对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其中移民同化和爱国主义是最主要的话题,这方面的成果大量出现在当时与教育相关的文献中。美

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李元书杨海龙 内容提要政治社会化过程包括如下四个在逻辑顺序上递进的、连续统一的环节:一是政治信息传播,即政治共同体内各种政治社会化组织和群体以一定的方 式、渠道向社会成员传播各种政治文化信息的过程。二是政治观念内化,即社会个 体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行为过程,加工、转化政治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获得的政治信 息,完善政治人格、充实政治自我、更新政治观念的过程。三是政治态度演进。政 治社会化是政治态度产生的直接动因,政治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政治社会化是直 接同一的,政治态度的演进过程伴随政治社会化纵向发展的全过程。四是贯穿个 体一生的阶段性发展。由于社会个体的内在因素、政治社会化群体和组织以及社 会环境的变化,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将呈现出阶段性。上述四个环 节各自又可分为若干个彼此间内在相联的层次。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政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过程包括个体纵向发展和整体纵向发展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政治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过程;后者则把艾里克松的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视为贯穿人的一生的政治社会化。这种描述没有揭示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内在规律和两种过程之间的必然联系。我们认为,政治社会化过程包括政治信息传播、政治观念内化、政治态度演进和贯穿个体一生的阶段性发展四个层面,并按照其内在的逻辑顺序渐次递进,构成一个连续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政治信息传播 政治社会化过程首先是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即政治共同体内的各种政治社会化组织和群体以一定的方式、渠道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知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等政治文化信息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媒体是政治信息传播主体,对政治信息作出能动反映的社会个体则是这一过程的客体。所以,政治信息传播是社会化组织和群体之主体性和社会个体之客体性相互统一的过程。 政治信息传播活动是紧紧围绕着所传播的政治信息来展开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决定着政治信息传播的内容。政治机构是政治统治的专门组织,它们的政治传播活动是为统治者

政治社会化的本质及其功能_李朝祥

理论与现代化 THEORYANDMODERNIZATION2008-01Jan,2008 2008年第1期NO.1,2008 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即使在我国当下也不是什么时兴和前沿的事情了,但是从实践层面上看,政治社会化的效果仍有待于提高。在我国,公民的政治意识仍然不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程度仍然较低。因此,加强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客观地揭示政治社会化的本质,全面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对于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政治社会化研究最早发轫于美国,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一种着重研究人们怎样获取以社会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信念、政治准则和政治价值,以及社会怎样实现其特有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理论。 研究政治文化问题的学者们认为,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心理、政治信仰、政治认识、政治理论等,这些是不能遗传的,任何人也不能把他自己所具有的政治文化通过生理途径传给他的下一代;一般来说,政治文 化都是后天得来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政治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政治社会化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较为经典的界定就是“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1]。 实际上,政治社会化无非是指: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政治文化内容,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的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 二、政治社会化的本质 尽管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提出,为了保证研究的“纯客观性”和“精密性”,在研究中要保持“中立”、 “公 政治社会化的本质及其功能 李朝祥 摘要:政治社会化本质上是统治阶级主导的,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的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政治社会化在改造旧的政治文化,传播、灌输和确立新的政治文化;推动社会政治化,维护和保持主流政治文化;整合亚文化,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趋同主流政治文化;顺应社会政治变迁,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自我变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本质;功能 中图分类号:D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8)01-0031-04 作者简介:李朝祥(1965-),男,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法学博士。邮编:210003

政治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首次提出“政治文化”一词的是(C) A.亚里斯多德 B.马克思 C.阿尔蒙德 D. 伊斯顿 2、将政党划分为左翼、右翼、中间的分类标准是(B) A.政党的阶级属性 B.政党的意识形态倾向 C.政党是否掌握权力 D.政党是 否合法 3、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是(B) A.美国 B.英国 C.法 国D.德国 4、《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作者是(B) A.阿尔蒙德 B.亨廷顿 C.派 伊D.边尔 5、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是(B) A.学校 B.家庭 C.传 媒D.社会 6、正式、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场所是(B) A.家庭 B.学校 C.传 媒D.社会 7、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是(B) A.神权论 B.契约论 C.暴力论 D.有 机体论 8、党的领导的核心是(B)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政治领导D.经济领导 9、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目的是(A) A.实现国家的内外职能 B.实现社会团体的对外交往 C.实行侵略与扩张 D.实行国际主义 10、资产阶级思想家划分国家机关的原则是(C) A.分工原则 B.议行合一原则 C.分权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1、认为“人类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命题是由下列哪一个政治家提出的(B) A.柏拉图 B.亚力士多德 C.奥古斯丁 D.色诺芬 12、米勒蒂在《性别政治》中将政治界定为(A) A.权力结构的关系,在些架构下,其团体的人受到另一个团体的控制 B.政治界定为一种公共生活或公共事物 C.政治界定为“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D.政治就是“权术”、“统治术”、“权谋” 13、首次提出法律的目的是合理安排公共幸福,这根源于人的本性,但究其本质它仍是上帝的意志的体现的观点的人是(B) A.奥古斯丁 B.阿奎那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14、马基雅维利的国家学说是基于什么理论(A) A.人性恶 B.人性善 C.人无所谓善恶 D.进化论 15、17世纪中后期,提出最符合人的自由的最自然的制度是民主政体,但要格外注意民众的冲动情绪的学者是(B) A.格劳休斯 B.斯宾诺莎 C.霍布斯 D.卢梭 16、斯宾塞政治思想的核心(D) A.有限度的社会主义 B.天赋权利论、社会契约论以及自然法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 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

“政治教育”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敏感词汇,因此国内外都鲜有专门提出以“政治教育”为研究目的的著作。但事实上,对于政治教育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其实早以涉及,只是没有明确提出,很多国家关于政治教育的研究始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研究政治社会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界50、60年代。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首次发表了有关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论文--《政治水浒研究中的若干问题》。1959年,海曼在《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之心理研究》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政治社会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英、意等国陆续出版了一大批相关著作,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教育的研究开始走向国际化。 关于政治教育,从来都是避而不谈,十分隐晦,美国在1982—1987六年的时间里,政治行为方面的研究文章经统计只有寥寥几篇:在所统计的125期主要政治期刊中,过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只有14篇可以称作是论述政治教育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政治科学研究的重心与兴趣转移。其二,政治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侧重技术手段,忽视价值评价,因而导致研究结果的出入和失真。例如,早期对政治教育的研究认为,公民青少年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不强烈,也不定型,它对成年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其三,这个阶段的研究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方面失衡。在对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片中了公民的个人权利,忽略了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对公民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近年来,在国外发表和传播的关于政治教育的论著主要有:《社会化过程》(Bugenthal and Goodnow, 2000)、《美国应募入伍人员的军事态度》(Bachman, 2000)、《中学生的社区服务:公民疾患的医治?》(Niemi, 2000)、《服务学习与政治社会化》(Owen, 2000)、《性别角色社会化对福利政策形成的潜在影响》(Taylor, 2000)、《父母与同级群体的环境滴儿童道德推理发展的影响》(Walker, 2000)、《大众行动的个体根源:性别、平等与政治参与》(Burns, 2001)、 《趋向于民享与民有的科学:运用发展科学促进公民社会》、(Learner, 2001)、《在政治差异分界线上促进沟通:大众传媒的作用》(Mutz, 2001)、《28个国家的公民与教育:14岁期间的公民支持与参与》(Torney—Purta, 2001)等。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在美国出版的《政治学文摘》、《社会学文摘》、《心理学文摘》等期刊上均有反映。至于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比如德国。 德国关于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是相对来说较早的了,并且长期受到美、英、法等国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联邦德国是少有的政治家、学者和其他专家都普遍关注政治教育的国家。”德国的政治教育发展是十分成熟的,研究学者众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从19实际末期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政治教育学者,代表人物有德国公民教育的先驱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文化教育学派的杰出代表李特(Theodor Litt, 1880—1962)和普斯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当代政治教育家赫尔曼?基泽克(Hermann Giesecke, 1932--)等,他们的研究集中在政治教育基本原理、政治社会化理论、政治教学法、政治教育史等诸多方面。因为语言因素,这些德国政治教育家的很多文献著作没有被翻译成中文,这也就成为制约我国学者研究德国政治教育的一大障碍。 其他欧美国家也有大批研究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及其著作:克劳森和凯里主

政治学原理_2_试题卷

山东工商学院 2020学年第一学期政治学原理课程试题 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特别提醒:1、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960数字加起来827参考答案207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2、每份答卷上均须准确填写函授站、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一单选题 (共15题,总分值30分 ) 1. 在政治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2 分) A. 政治价值观 B. 政治心理 C. 政治意识形态 D. 政治评价 2. 所谓政体指的是()。(2 分) A. 国家结构形式 B. 政权组织形式 C. 阶级联盟 D. 民族关系形式 3. 目前我国行政机关内部的运作体制实行的是()(2 分) A. 民主集中制 B. 行政首长负责制 C. 集体领导制 D. 总理负责制 4. 下列关于政治文化说法正确的是()。(2 分) A. 政治文化变革与政治制度同步 B. 在一国政治文化结构体系中只存在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 C. 政治文化可以影响政治过程 D. 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的实体部分 5.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核心是()。(2 分) A. 民主 B. 自由 C. 平等 D. 权利 6. 恩格斯在《国家、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揭示国家产生的最典型形式是()。(2 分)

A. 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B. 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C. 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D. 巴比伦国家的产生形式 7. 政体反映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也称为()。(2 分) A. 国体 B. 国家形式 C.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D. 国家结构形式 8. 国家意志是()。(2 分) A. 全体居民的意志 B. 统治阶级的意志 C. 少数统治者的意志 D. 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9. 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的途径和根本动力是()。(2 分) A. 政治革命 B. 政治体制改革 C. 经济一体化 D. 依法治国 10. 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2 分) A. 三权分立与制衡 B. 议行合一 C. 民主集中制 D. 价值中立 11. 通过议会选举实现两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国家是()。(2 分) A. 俄罗斯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12. 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是()。(2 分) A. 原始群 B. 氏族 C. 胞族 D. 部落 13. 最早系统对国家进行分类的是()。(2 分)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政治社会化_涵义_特征_功能

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 李元书 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入手,在把握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力求对政治社会化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文章将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归纳为五种观点,即社会教化论、个体学习论、文化传承论、政治传播论、社会环境论,并进而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将政治社会化的特征概括为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认为政治社会化具有传播功能、教育功能、实现功能、变革功能。 关键词 政治 社会化 政治学 政治理论 政治社会化是在社会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会化属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专用语。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社会化在这些学科中也有不同的含义。这种多元化的研究格局,丰富了社会化的内涵,也对嗣后兴起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政治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既有对社会化传统观点的直接继承,又有全新思想的大胆创新,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本文试图从分析政治社会化的各种不同定义入手,在把握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力求对政治社会化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有关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很多,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五种观点。 (一)社会教化论。社会教化论是对社会化的社会学观点的直接继承。持这种观点的人,视政治社会化为社会组织、群体对该社会的个体成员进行政治教育和灌输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研究早期,这种观点影响颇大。赫斯和托尼指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团体或机构教导幼年成员或新成员学习、掌握有关的价值、态度和行为的过程。1兰顿也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把政治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o西格尔和格林斯坦则似乎对正式教育机构情有独钟,他们把政治社会化界定为“正式教育机构有意识地灌输政治和政治价值观的过程。”?这种观点的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并强调社会组织和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教育和引导这一点是无毫疑义的。可见,社会教化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本质。但是,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教化和个

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 郑永强 2009-02-19 14:10:57 计算机网络作为20世纪人类最为重要的发明,不仅在技术领域引起了一系列的革新,而且直接导致了人类互动过程、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乃至的社会结构的重新建构。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成为以技术为发端的社会变革的前沿领域,作为以社会结构与运行状态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对于网络技术对传统社会的深刻影响有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把握和分析,而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变革中的社会的运作机理、特点与结构关系,并在一个广泛的交互作用的背景中对其加以分析,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和预测,更是社会学的历史使命。由是,网络社会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回顾,进一步明确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确立网络社会学的独有视角和发现社会学方法在网络社会学研究上的创新与突破,最终从网络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的交互中找寻网络社会学发展的清晰路径。 一、网络社会及其存在与发展 (一)网络作为网络社会的物理介质和现实基础 麦克卢汉(Mcluhan)曾经说过:“媒介即信息”。他揭示了技术媒介作为人类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人类历史上每次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一种新技术架构的形塑,通常都会导致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基本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形成新的生活经验。如今,互联网就是一项这样具有革命性的技术。 国际互联网(因特网)是一个以贯通全球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的自主计算机和数以万计的服务器、网站和数据库等为要素所组成的信息采集、贮存的传输系统。

网络技术就是支持和维系网络运行的相关技术,是主要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集合体,构成了维系网络社会存在和运行的物质基础。从目前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情况来看,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数据组织技术这四大核心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是将各种信息都被转换为数字的形式,高速传送到目的地,然后再还原为原来的形式。多媒体技术则是在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将数字、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等信息载体进行集成组合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目前多媒体技术正在实现气味和动感的储存、传输的再现,以调动人的全部感观虚拟现实。数据组织技术的目的是让网上信息可以检索的易于检索。 物理上,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 数字化。数字化是将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用数字“0”和“1”的组合进行记录,网络上所有的信息都经过了数字化处理。据估算,目前人类新生产的信息在部是数字化的信息,“原子”形态的信息正在以一个越来越快的速度数字化,有人估计数字化信息的总量已经超过非数字化信息的总量。 大容量。网络不仅可以大量存储各种各样的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存储大量的图形、图像、声音、软件等各种类型的信息。由于不同的个人、组织、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各种信息均能够存储在网络上,使得网络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信息数据库。 开放性。因特网不限制任何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入,通过遵守共同的协议,任何网络和计算机都可以方便地成为因特网大家庭的一员,跨越现实社会的地区和国家疆界进行信息传输与获取。 智能化。智能化使得网络易于使用,可以为更多的网络互动者提供上网的方便,众多的网络互动者不断地对网络智能化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网络技术的更进一步智能化。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政治学家对政治社会化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代相传的方式。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迁的过程。 上述各家定义,实际上包含了政治社会化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 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 在社会的政治领域,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训练,使之具备必要的政治知识,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生活。这就最通俗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来讲,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第二,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相互衔接、持续不断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使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动能运行机制的体现。是社会与个体之间不断的互动,有作为政治信息传播的“教”和作为“个体”的政治学习和内化的“化”共同组成。首先是社会对成员的政治文化教化,其次是社会个体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客体,也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政治性和社会性,内化和外化,能动性和手动性、极端性和延续新、共同性和差异性,都实现了互动过程的统一。 政治社会化只用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才能实现。 途径:家庭学校社会政治组织大众传媒 方式:政治教育政治模仿政治专业训练政治实践 “政治社会化”这一术语最先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此后,一些西方政治学者开始对政治社会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陆续出版了一些专著,逐渐使这一概念成为当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西方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的传习有关,它对维持或变革政治体系有重要的影响。 政治社会化对维持或变革政治体系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