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名单

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名单

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名单
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名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上岗招生遴选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电气工程学位分委会总计:82人

序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所在单位

出生

年月

职称

是否首

次招生

1 陈春阳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

传动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4 教授否

2 陈唐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弓网高速受流技术、接触网在线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09 教授否

3 陈维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分布式测

控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65.1 教授否

4 陈小川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微机保护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3 教授否

5 范建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中国电力科学

研究所

1967.10 教授是

6 冯晓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适

用性研究、列车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列车群控系统及其仿

真研究

电气工程学院1962.10 教授否

7 高仕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11 教授否

8 郭世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微机检测与

故障诊断、机车自动驾驶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1954.12 教授否

9 郭小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技术、交流调速、线性电机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59.04 教授否

10 何正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信号处理及信息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网故障诊断、

配电网自动化、牵引供电及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电气工程学院1970.06 教授否

11 胡基士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学院1955.04 教授否

12 胡劲松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西南电力设计院1968.07 教授是

13 黄彦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系统分析、微机保护电气工程学院1961.02 教授否

14 蒋启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磁浮技术及应用电气工程学院1969.11 教授否

号年月次招生

15 金炜东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

传动

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满意优化与满意控制、系统仿真

与图形图像技术、嵌入式系统、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网络信

息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59.09 教授否

16 康积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电压稳定性、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计算、

测控自动化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1962.02 教授否

17 李春茂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列车控制理论、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电磁

兼容理论及其应用

电气工程学院1963.04 教授否

18 李群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技术

牵引供电系统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能质量与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57.12 教授否

19 林国斌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磁悬浮技术、直线电机及牵引控制国家磁浮工程

中心(上海)

1964.8 教授否

20 刘志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现代信号处理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智能监控技术、轨道

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学院1975.11 教授否

21 谭永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

自律分散系统技术及应用、天线传感器网络电气工程学院1963.7 教授否

22 王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60.4 教授否

23 王莉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悬浮理论及应用、超导应用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6.6 教授否

24 王倩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智能监控技术、调度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轨道交通

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工业监控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62.10 教授否

25 王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机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7.01 教授否

26 王豫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超导电工学及电工材料学超导中心1960.11 教授否

27 王晓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

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62.11 教授否

28 吴广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防雷与接地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9.07 教授否

29 肖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统工程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50.08 教授否

30 许建平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系统的数字控制技术、开关电源新颖控制技术研究、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并网发电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63.06 教授否

31 张葛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

电力系统优化、现代信号处理、智能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

电气工程学院1974.04 教授否

号年月次招生置、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技术、模式识别与

智能系统、系统工程

32 张昆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磁浮列车系统动力学、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控制、直线电机牵

引及其控制

电气工程学院1964.06 教授否

33 张秀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供电技术、无功补偿、电能质量峨眉校区1961.11 教授否

34 赵勇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超导技术及应用、超导磁浮理论与技术、超导超高速磁浮列

超导中心1960.05 教授否

35 朱峰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计算电磁学与电磁成像技术、电磁兼容设计与技术、环境电

磁学与生物电磁效应、电磁功能材料、电磁检测与小信号识

电气工程学院1963.01 教授否

36 庄圣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交流调速、新能源电力变换与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电气工程学院1964.09 教授否

37 何鸿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仿真器设计与制造、运载工具智能控制仿真中心1962.01 研究员否

38 周文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轨道车辆牵引传动与转向控制牵引中心1963.11 研究员否

39 曹保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智能检测与智能监控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70.10 副教授是

40 陈德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机保护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71.04 副教授否

41 陈丽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机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能质量峨眉分校1972.03 副教授是

42 戴小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音视频处理、计算机应用电气工程学院1967.08 副教授否

43 苟先太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

系统

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智能信息处理、测量与控制、系统

仿真、系统优化理论与应用

电气工程学院1971.05 副教授否

44 关振宏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计算机测量

与控制

电气工程学院1967.09 副教授否

45 郭育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牵引系统、有源滤波与无功补偿、新能源变换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6.08 副教授否

46 贺建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网电能质量监控电气工程学院1955.10 副教授否

47 胡鹏飞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技术分布式测控系统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4.08 副教授否

48 华泽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

置、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电气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电气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轨道交通信息检测与处理、智能检测与智能监控、智能化仪

表、传感器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68.11 副教授否

49 黄治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虚拟仪器、电能质量电气工程学院1958.07 副教授否

号年月次招生

50 解绍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及其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76.04 副教授否

51 李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SCADA与综合监控系统电气工程学院1965.08 副教授否

52 李家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列车智能控制仿真中心1963.09 副教授否

53 李建兵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统工程工业监控技术、牵引供电系统调度自动化、决策分析与决策

支持技术、信息系统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1964.10 副教授否

54 林建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机监控技术、分布式开放式SCADA系统、高速铁路综合监

控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1964.04 副教授否

55 刘承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变电站继电保护及测试电气工程学院1963.04 副教授否

56 龙绪明系统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

电力传动

计算机实时控制、表面组装技术SMT、视觉检测系统电气工程学院1962.07 副教授否

57 潘育山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峨眉校区1971.05 副教授否

58 苏虎系统工程计算机仿真、交通仿真、车辆驾驶仿真器电气工程学院1973.08 副教授否

59 童晓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智能Agent、变电站IEC61850、广域保护、电网故障诊断、

高层联盟通信仿真、实时嵌入式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1970.07 副教授否

60 王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09 副教授否

61 王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电气工程学院1972.03 副教授否

62 王富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设备状态检测、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52.04 副教授否

63 王涛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72.07 副教授否

64 王毅非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接触网峨眉校区1961.03 副教授否

65 王玉松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运载工具智能控制、机车车辆网络与信息系统仿真中心1961.06 副教授否

66 王远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轨道交

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气传动系统控制、电机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64.04 副教授否

67 吴积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弓网关系及其评价电气工程学院1966.10 副教授否

68 熊列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机保护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72.07 副教授否

69 曾怡达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软开关技术及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峨眉校区1973.12 副教授否

70 张湘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学院1971.10 副教授否

71 张怡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电气工程学院1970.11 副教授否

号年月次招生72 张晓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电气工程学院1962.12 副教授否

73 张友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系统工程

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电气工程学院1974.07 副教授否

74 赵立峰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研究、铁磁电材料制备及物性研究超导中心1969.05 副教授否

75 赵丽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能质量监控电气工程学院1973.02 副教授否

76 周利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设备状态检测电气工程学院1978.05 副教授是

77 何晓琼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能质量与控制、电气传动及其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74.10 副教授是

78 朱金陵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人工智能与列车控制、仿真器设计与制造、多媒体与虚拟现

实技术

仿真中心1963.04 高工否

79 刘德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供电系统调度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电气工程学院1970.06 副研究员否

80 张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8.06 副研究员否

81 舒泽亮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数字信号处理电气工程学院1979.05 讲师(博

士)

82 郑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温超导电磁特性及磁悬浮应用技术、高温超导车、轴承及

飞轮储能系统、

超导技术研究

1980.08

讲师(博

士)

【有间快题】西南交大风景园林考研趋势(有间快题)-2017年刘老师预测

从大数据看风景园林考研趋势 有间快题 本文提取北林、同济、华南理工等高校近年的考研题目信息作为样本,概括总结风景园林专业的考研大趋势,为芸芸画图狗省去若干搜集材料的时间及信息不对等的麻烦。 北林同济是风景园林专业的风向标这一点不必赘述,它们的出题走向无疑意义匪浅。许多景观专业考研不是辣麽热门的学校现在或许还在这类高校题目历程的前中期阶段,所以不难据此对其出题走势做基本判断。 另外基于地域性,选择了交大和川大两所高校作样本;以华南理工作为考察小建筑设计的老八校代表。话不多说先上高颜分析图~~ 五所学校风景园林考研题目与设计面积(单位:公顷) 据图直观可见景观考研的地块面积大多集中于“1~3 hm2”之间,偶见10 hm2以上的超大地块规划,或1 hm2以下的小场地详细设计。题目大类多出自“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居住区”、“校园绿地”、“城市广场”等,偶见“售楼部景观”、“休闲农场”之辈非主流~ 五所学校考研题目信息关键词

关于题目信息不好一概而论,请待后文详细分解及文末总结~ 一、北京林业大学 就北林本身而言,纵观十年题目不难解析,其出题历程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前期题目较为简易,设计要求抽象主观,场地多为平整规则的空地,考察内容倾向于空间形态。图面表现好占优势,也容易塑造出一些所谓快题套路,市面上几年前出版的快题书目案例就多为此类。 然而考生水平年年见长,原先的考察方法不能筛选出优质考生时,自然开始增添一些场地要素如保留植被与建筑,或基地条件如滨水、高差等,并持续关注场地流线。14年起,除了对竖向设计的要求精确化以外(等高线间距1m),开始强调生态景观设计,16年明确要求设计无径流外排的“低影响开发”雨水花园便是鲜明的旗帜,这也是整个景观行业的热点。此外,15、16年都选取了分散破碎的基地,考察统筹协调能力;都要求为附近的居民、工作人员和学生提供公共服务空间,即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这点也与同济近年考题相呼应。 总之,特别是前几年开始要求纯线稿交图起,北林明显表现出对方案能力的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所有研究生导师名录

学院教职工名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人) 系主任:杨燕 实验室主任:杨斌张新有 教授(5人):诸昌钤曾华燊马永强彭强杨燕 副教授(8人):杨斌戴齐唐慧佳谭献海窦军蒋朝根黄海于张新有 讲师(4人):陈红梅何蓉陈剑波贾真 实验人员(3人):李颖白雅娜(高工)袁霞(高工) 软件工程系(26人): 系主任:周荣辉 实验室主任:郝晓枫 教授(3人):周荣辉尹治本(兼)李天瑞 副教授(11人):陶宏才丁光耀韩丽萍文登敏楼新远黄洪李允朱焱翟东海胡晓鹏赵宏宇 讲师(7人):张跃何太军赵其刚陈帆周杲喻琇瑛胡飞 实验人员(5人):郝晓枫(高工)尹淑倩李勇周晓星王翔宇 通信工程系(26人) 系主任:方旭明(我) 实验室主任:陈红王宏霞 教授(15人):范平志潘炜(光纤)闫连山(编码)何大可(牛)罗斌()方旭明张家树(牛)唐小虎(我) 彭代渊王宏霞尹忠科(0 )邓平(320)王建英郝莉(我)张世昌(320) 副教授(5人):陈红陈庆春刘林马征(320) 讲师(4人):刘浩李晓航张文芳李恒超 实验人员(2人):贾蓓莉王澍 自动化系(13人) 系主任:余立建 实验室主任:王茜杨扬 教授(5人):郭进王长林张翠芳余立建徐志根(兼) 副教授(3人):汪晓宁杨扬侯进 讲师(6人):王茜王小川曾蓉刘利芳王小敏徐图 实验人员(1人):周琴(高工) 电子工程系(15人) 系主任:王丹 实验室主任:杨小雪白天蕊 教授(2人):冯全源陈向东 副教授(5人):杨小雪王丹白天蕊史燕叶文霞 讲师(4人):王平康萍胡香荣张辉波 实验人员(5人):徐安明(高工)贾岱松高洪杰杨磊陈星 院行政办公室(8人) 办公室主任:沈四春 中级职称(7人):陆明向玉兰沈四春徐军夏丽刘明慧 学院党委(3人)

【西南交通大学访谈录】zzdingxi—脚踏实地,锐意进取

他是我交论坛的中流砥柱 他是电气研友的后勤保障 他是严谨致学的学术达人 他是幽默风趣的邻家小伙 他就是我们这期访谈的主角——zzdingxi 一、答疑&解惑 1.考试可带计算器吗? 答:据说13年之前准考证上没有注明是否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是从13年开始,准考证上就明确规定不让用了,估计以后都不让使用计算器。 我个人觉得大家不用担心,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既然不让用计算器,老师命题时肯定会考虑到计算问题的,这样一来,也许就不会出现一些非常难算、运算量及其巨大的题目。我本人是13年考的交大电气,当时看到不让用计算器时也有些担心,记得论坛里头还有师兄发帖告诉大家如何由尺规获得无理数的近似值,我也在这个帖子中重温了初中数学知识,考试的时候我也带上了作图工具。不过答卷的过程中,我发现题目都比较好算,运算量也不太大,并没有出现只能计算器来算的数值。13、14年两次考研结束后,也并没有研友在论坛吐槽没有计算器就算不了的问题,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2.你好我想问一下试卷里面都是大题吗?没有选择填空那些是吗?因为看

了网上下载的真题,所以想确认一下,谢谢。 答:我只能说最近若干年电路分析一和电路分析二都是大题,没有选择填空。以后是否一定没有,我也不敢100%保证。 3.学硕的电路分析考一还是二? 答:学硕考电路分析一,专硕考电路分析二,其实这个问题在去看招生目录就能知道,准备考交大电气,这个都不知道确实有些不应该。 电路分析二比电路分析一考察的内容相对少一些,不过电路分析一考而电路分析二不考的内容也并不是《电路分析》这本书的难点,如果想知道考试内容上具体有什么分别,可以参考最近几年的电路分析一和电路分析二的真题,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明显的。大家做电路分析真题的时候,建议不要去考虑电路分析一还是电路分析二,最好都认认真真做几遍。 考试大纲我也不知道在哪里看,我当时复习的时候也没找过这个,我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尽量用谭永霞编的这本《电路分析》,书本里头的知识点和全部课后习题都要掌握,课后习题的答案百度文库有,论坛里头也有师兄分享了。《电路分析》和邱关源那本《电路》还是有点不同的,至于版本,我当时用的是出版日期为2009-8-1的那本蓝色封面的版本,当然,如果最近出了新版本,肯定是可以用的。《电路分析》这本书我觉得就是考试范围,《电路分析》以及历年电路分析真题复习好了以后,我想大家就不会再去担心考试大纲的问题了。 从往年来看,我一直觉得交大电气电路分析并不难,甚至可以说还是有一点点简单的。13年开始,学校也公布了最后录取同学的全部成绩,不知道大家看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5及答案

模拟试题五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在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 会车间隔时间 B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 连发间隔时间 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2.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本站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3.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划为单独编组到达站的(),是其运行全程获得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绝对条件 4.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 A 使用车数 B 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 D 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 5.区间是指区段内()的区间 AΣ t 最大BT 最大 C 坡度最大 D 距离最大 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为的()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7.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客运站 B 客货运站 C 货运站 D 技术站 8.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列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 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9.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A 解体调车 B 其他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10.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访谈录:西南交大

访谈录:西南交大 他是我交论坛的中流砥柱 他是电气研友的后勤保障 他是严谨致学的学术达人 他是幽默风趣的邻家小伙 他就是我们这期访谈的主角——zzdingxi 一、答疑&解惑 1.考试可带计算器吗? 答:据说13年之前准考证上没有注明是否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是从13年开始,准考证上就明确规定不让用了,估计以后都不让使用计算器。 我个人觉得大家不用担心,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既然不让用计算器,老师命题时肯定会考虑到计算问题的,这样一来,也许就不会出现一些非常难算、运算量及其巨大的题目。我本人是13年考的交大电气,当时看到不让用计算器时也有些担心,记得论坛里头还有师兄发帖告诉大家如何由尺规获得无理数的近似值,我也在这个帖子中重温了初中数学知识,考试的时候我也带上了作图工具。不过答卷的过程中,我发现题目都比较好算,运算量也不太大,并没有出现只能计算器来算的数值。13、14年两次考研结束后,也并没有研友在论坛吐槽没有计算器就算不了的问题,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2.你好我想问一下试卷里面都是大题吗?没有选择填空那些是吗?因为看了网上下载的真题,所以想确认一下,谢谢。 答:我只能说最近若干年电路分析一和电路分析二都是大题,没有选择填空。以后是否一定没有,我也不敢100%保证。 3.学硕的电路分析考一还是二? 答:学硕考电路分析一,专硕考电路分析二,其实这个问题在去看招生目录就能知道,准备考交大电气,这个都不知道确实有些不应该。 电路分析二比电路分析一考察的内容相对少一些,不过电路分析一考而电路分析二不考的内容也并不是《电路分析》这本书的难点,如果想知道考试内容上具体有什么分别,可以参考最近几年的电路分析一和电路分析二的真题,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明显的。大家做电路分析真题的时候,建议不要去考虑电路分析一还是电路分析二,最好都认认真真做几遍。 考试大纲我也不知道在哪里看,我当时复习的时候也没找过这个,我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尽量用谭永霞编的这本《电路分析》,书本里头的知识点和全部课后习题都要掌握,课后习题的答案百度文库有,论坛里头也有师兄分享了。《电路分析》和邱关源那本《电路》还是有点不同的,至于版本,我当时用的是出版日期为2009-8-1的那本蓝色封面的版本,当然,如果最近出了新版本,肯定是可以用的。《电路分析》这本书我觉得就是考试范围,《电路分析》以及历年电路分析真题复习好了以后,我想大家就不会再去担心考试大纲的问题了。 从往年来看,我一直觉得交大电气电路分析并不难,甚至可以说还是有一点点简单的。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2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即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货物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2.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调整。 A 重车 B 空车 C 备用车 D 方向别装车 3.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 A,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则该辆货车对 A 站来说属于()车。 A 有调中转 B 无调中转 C 一次货物作业 D 双重货物作业 4.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A 改编车数 B 办理车数 C 有调车数 D 无调车数 5.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6.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与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在()上是不同的。 A 集结开始时间 B 集结结束时间 C 集结中断时间 D 车组间隔时间 7.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 货运组织 B 车流组织 C 列流组织 D 运输方案 8.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9.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10.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u交空+u卸空?/u使 B ?u使+u卸空?/u使 C ?u使+u卸空?/u空 D ?u交空+u卸空?/u空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铁路局工作量可表示为() A. U +U +U +U +U C. U + U + U D. U +U

西南交大-结构抗震及高层建筑-离线作业

—年第学期 离线作业 科目:结构抗震及高层建筑 姓名: 学号: 专业:土木工程(工民建)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直属学习中心

结构抗震及高层建筑第次作业(主观题) 三、主观题(共道小题)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如结构刚度特征值很大,则其性能趋近于(框架)结构。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如结构刚度特征值很小,则其性能趋近于(剪力墙)结构。 .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 .在地震区须设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房屋,缝宽均按(防震缝缝宽)考虑。 .用手算方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一般可采用(反弯点和值)法。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哪些特点? ①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主要荷载和决定因素;②侧向变形成为设计的主要矛盾和控制指标;③层数较多时,构件轴向变形的影响不容忽略;④结构延性成为设计的重要指标。 .多层及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几种主要体系? 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筒中筒、成束筒、巨形框架等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时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①有利于抵抗水平和竖向荷在;②受力明确,传力路径清楚;③形状简单、规则、对称;④尽量使刚度对称,以减小扭转的影响 .高层建筑设计中,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来处理变形缝的设置? 在高层建筑中设置变形缝会给结构及建筑设计带来困难,并增加造价和施工复杂性,因此尽量不设缝,而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好沉降不均匀、温度收缩应力或体型复杂等问题 .高层建筑设计中,可采取哪些措施以使高层部分与裙房部分不设沉降缝? ①采用桩基或采取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使沉降差降低在允许范围内;②主楼与裙楼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并宜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房,调整土压力使后期沉降基本接近;③地基承载力较高、沉降计算较为可靠时,主楼与裙楼的标高预留沉降差,待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连为整体,使两者标高最后保持基本一致.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布置要点什么? 剪力墙布置要点:剪力墙宜对称布置;剪力墙应贯通全高;在层数不多时,剪力墙可做成形或形等;剪力墙靠近结构外围布置;剪力墙的间距不应过大 .有一正方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等级为三级,柱底截面的内力设计值=,,采用对称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为级,,轴压比限值[],请根据轴压比限值初步确定此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为满足框架柱抗震设计的轴压比要求: 由≤[ μ ] 可得到:≥ [ μ ] × ≈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范文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资料 1. M-N 区段示意图 下行 技术站 中间站 2. 区段技术特征 3.区段距离及运行时分 4. 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起停附加时分 4min τ不= 2min τ会= 4m i n τ连=(第一种类型) 2τ连= (第二种类型)

客:1=起t 1=停t 货:2=起t 1=停t 5. 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 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 6. 客货列车行车量及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1) 行车量 旅客列车:T63/T64特快旅客列车一对 1511/1512次直通旅客快车一对 1517/1518管内旅客列车一对 货物列车:直达列车3对 直通列车9对 区段列车4对 摘挂列车1对 (2)旅客列车到发时刻及停站时间 T63在M 站21:22出发,T64在N 站23:11出发,这两列车在区段各中间站均不停车。 1511次由M 站9:31出发,1512次由N 站15:39出发,在d 站停车5min ,其它中间站均通过。 1517次由M 站17:05出发,1518次由N 站6:16出发,在d 站停留5min 钟,其它中间站各停留2min 。 7. 中间技术站作业时分 d 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需要停车站,每次停留时间10min t 技=。 8. 机车在机务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交路为肩回制,M 为基本段,N 为折返段。 机车在M 站停留时间标准为110分钟,在N 为70分钟。 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单独交路。

9. M-N区段各中间站卸车数 10.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数 11. 排空方向 罐车向上行方向排空。除罐车外,其它车种卸车后利用装车。不足空车由M 站提供。

校园道路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机械与车辆学院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校园道路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指导老师:林科吴小丹 班级:08交通工程2班 姓名:唐庆丽 学号: 080402021038 成绩: 中国·珠海 二○一一年十一月

校园道路是人们在校园中通行的载体和校园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在校园中不但是疏导交通的通道,构成校园规划的骨架,而且为在校园中行进的师生提供观赏风景的通道。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校园交通情况日趋复杂,自行车规模越来越大以及机动化程度不断上升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交通冲突、道路拥挤、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针对目前这些交通现状问题,在现有的交通条件下对本校园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方案设计, 对校园的交通进行有效的组织,保障校园内的交通安全。 关键词:校园交通交通冲突道路拥挤优化方案

The campus road is the people in the campus through the carrier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planning. Roads in the campus is not only the traffic channel, forming the campus planning framework, but also in campus throug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e viewing scenery channe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university campus traffic situation is complex with each passing day, bicycle increasingly large scale and mechanization degree rise ceaselessly caused a series of traffic safety, traffic conflict, road congestion, parking space problems, aiming at these traffic problems, the existing traffic conditions on the campus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optimized design, on the campus of traffic through the effective organization, ensure the traffic safety on campus.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1及答案上课讲义

模拟试题一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货运站 B 客运站 C 客货运站 D 技术站 2.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u交空+u卸空/u使 B u使+u卸空/u使 C u使+u卸空/u空 D u交空+u卸空/u空 3.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4.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 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A 站来说属于()列车。 A 到达解体 B 自编出发 C 无改编中转 D 部分改编中转 5.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的货车。 A 只装不卸 B 只卸不装 C 装后又卸 D 卸后又装 6.将货车由卸车地点调到装车地点的作业称为()。 A 送车 B 取车 C 调移 D 转线 7.考虑线路施工的需要,在列车运行图上,为区间或车站正线规定不放行列车的一段时间称为()。 A 施工空隙 B 施工天窗 C 列车空隙 D 列车间隔 8.将大车组留在到发线直接编组称为()。 A 活用线路 B 坐编 C 横动 D 集结 9.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 B 纯通过时分 C 起车附加时分 D 停车附加时分

10.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个闭塞分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其主要因素有()。 A 中时 B 中距 C 管内装卸率 D 旅速 E 停时 12.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体现在()几方面。 A 运量大 B 运送速度较高 C 成本较低 D 受气候影响小 E 受地理条件限制小 13.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包括() A计划车流 B车流径路 C列车编成辆数 D车辆集结参数 E车辆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时间 14.下列指标中,()属于运行图质量指标 A客、货列车走行公里 B客、货列车行车量 C客、货列车平均技术速度 D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E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 1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各省省会所在站不一定都是特等站。 B车站班计划应当由站长或主管运输的副站长编制。 C摘挂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都必须满轴开行。 D编制班计划时,应优先将编挂机会较少的车流编入列车。 E无调中转车一定随无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 三、名词解释题(3×5 分) 16.技术直达列车 17.通过能力 18.货车集结时间 19.技术站 20.列车进路

西南交大网院《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主观题)》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第一次作业(主观题)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二、主观题(共12道小题) 11.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内容? 参考答案: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变换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12.电力电子技术的分支? 参考答案:电力学、电子学、材料学和控制理论等。 13.电力变换的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 包括四种变换类型:(1)整流AC-DC (2)逆变DC-AC (3)斩波DC-DC (4)交交电力变换AC-AC 14.电力电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参考答案: 电力电子系统包括功率变换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功率变换主电路是属于电路变换的强电电路,控制电路是弱电电路,两者在控制理论的支持下实现接口,从而获得期望性能指标的输出电能。' 15.电力电子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主要包括史前期、晶闸管时代、全控型器件时代和复合型时代进行介绍,并说明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6.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应用领域? 参考答案:介绍一般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家用电器和新能源开发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要说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主要特征。 17.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方式?

参考答案: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1)从门极驱动特性可以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 (2)从载流特性可以分为:单极型、双极型和复合型 (3)从门极控制特性可以分为:不可控、半控及全控型 18.晶闸管的基本结构及通断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晶闸管由四层半导体结构组成,是个半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导通条件: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及门极施加正的触发信号。关断条件: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低到维持电流以下。 19.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大于维持电流。 20.对同一晶闸管,维持电流I H与擎住电流IL在数值大小上有I L______I H。 参考答案:I L__〉____I H 21.整流电路的主要分类方式? 参考答案: 按组成的器件可分为不可控(二极管)、半控(SCR)、全控(全控器件)三种; 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半波电路; 按交流输入相数分为单相电路和三相电路。 22.单相全控桥式整流大电感负载电路中,晶闸管的导通角θ=________。 参考答案:180o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第二次作业(主观题)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二、主观题(共12道小题) 11.单相全控桥式整流阻性负载电路中,晶闸管的移相范围________。 参考答案:0-180o 12.有源逆变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变流电路输出的直流平均电压Ud的极性必须与整流时输出的极性___________,且满足|Ud|<|Ed|。 参考答案:相反 13.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西南交通大学)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B 》 设计题目:建筑桩基础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选择第二组数据: KN F 3150=, m KN M ?=410,H = 56kN ;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或粉沙夹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3、每组编号为1至5号的同学,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mm ,承台底面埋深:m d 50.2= 4、根据附表2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550u kN Q =,也可以有已知条件计算得知u Q 。360380ck q =至之间取值。 5、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 f = 15MPa ,弯曲强度设计值为MPa f m 5.16=,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MPa f y 310= 6、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c f =15MPa ,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MPa f m 5.1=。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设计内容:

1. 确定桩端持力层和承台埋深 根据资料确定承台埋深为2.2m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的截面尺寸为300300mm mm ?。根据底层资料,选粉砂夹粉质粘土层作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不宜小于2倍桩径,选择440.3 1.2d m m =?=,这样承台底面以下桩的长度为14m 2.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n 采用公式(5-21):Q Q Q u q l q A uk sk pk sik i pk p =+=+∑。 查表5-6可得:501Q kP s k = =56.4kP 2Q s k =75.6kP 3Q s k Q u q l sk sik i =∑ 40.3(508.856.4475 1.2)=???+?+? 907.584kN = 查表5-7知:2800q kPa pk =,则 28000.30.3252pk Q q A kN pk p ==??= 3.初步估计所需装数n 在估算桩数时,首先需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 由于桩的布置和桩数还未知,先不考虑承台效应和群桩效应,用公式(5-67)计算R 。从表5-19查得 1.65s p γγ==,故得 //907.584/1.65252/1.65702.778R Q Q kN sk s pk p γγ=+=+= 确定桩数时,由于承台尺寸还没有确定,可先根据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和上部结构 物荷载初步估算确定。中心荷载时,估算桩数F n R μ=,式中μ为经验系数,建 筑桩基可采用1.1~1.2 。本题取μ=1.1,3150F kN =,则得 1.13150 4.93702.778 n ?= =, 为了方便布置,选取6n =,即采用6根桩。 4.进行桩位布置和确定承台尺寸 桩在平面上采用行列式布置,桩中心距(3~4)0.9~1.2a s d m ==,取x 方向中心距为0.9m ,y 方向中心距为1.2m 。取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为10.3d m =,承台边缘至桩的外面缘为150mm ,符合有关要求。桩的布置和承台平面尺寸如图所示。

西南交大2019隧道工程作业全

隧道工程 8. 与地面建筑工程相比,隧道工程更加复杂、建设风险更大、建设周期更长、单位造价更高,主要表现为、、、这四个方面的特点。 答:建设工程处于地质体中,基础理论体系尚未建成,建设工程具有复杂性,体现人文、自然和谐性 9. 隧道的种类繁多,根据所处地域位置及功用不同,可归纳 为、、、、。 答:山岭隧道 , 城市地下铁路 , 城市地铁 ,水下隧道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10. 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以及等。 答:明挖法、盾构法、掘进机法、矿山法 11. 就承载衬砌而言,根据支护结构的机理可以分为、、。 答:复合式衬砌、单层衬砌、装配式衬砌。 12. TSP超前地质预报 答: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专门为隧道与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研制开发的设备,它为方便快捷地预报掌子面前方100~35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和工具。 预报原理: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超前预报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隧洞掌子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情况。 13. 初始地应力场 答:初始地应力场是指隧道开挖前的围岩的初始静应力场,它的形成与围岩构造、性质、埋藏条件以及构造运动的历史有密切关系,问题比较复杂。初始地应力场由两种力系构成,即 14. 围岩分级 答:依据各种围岩的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可将围岩划分为若干级,这就是围岩分级。 15. 荷载—结构计算法 答:地层对结构的作用只是产生作用在地下结构上的荷载(包括主动的地层压力和由于围岩约束结构变形而形成的弹性反力),以计算衬砌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和变形的方法称为

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名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上岗招生遴选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电气工程学位分委会总计:82人 序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所在单位 出生 年月 职称 是否首 次招生 1 陈春阳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 传动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4 教授否 2 陈唐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弓网高速受流技术、接触网在线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09 教授否 3 陈维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分布式测 控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65.1 教授否 4 陈小川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微机保护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3 教授否 5 范建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中国电力科学 研究所 1967.10 教授是 6 冯晓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适 用性研究、列车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列车群控系统及其仿 真研究 电气工程学院1962.10 教授否 7 高仕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11 教授否 8 郭世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微机检测与 故障诊断、机车自动驾驶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1954.12 教授否 9 郭小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技术、交流调速、线性电机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59.04 教授否 10 何正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信号处理及信息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网故障诊断、 配电网自动化、牵引供电及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电气工程学院1970.06 教授否 11 胡基士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学院1955.04 教授否 12 胡劲松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西南电力设计院1968.07 教授是 13 黄彦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系统分析、微机保护电气工程学院1961.02 教授否 14 蒋启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磁浮技术及应用电气工程学院1969.11 教授否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奖学金评定细则

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综合奖学金评定细则 (二○一○年三月修订) 为鼓励我院学生在刻苦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级(类)科技、学科、文化、体育竞赛,积极投身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拓展自身综合素质,依据《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细则如下: 一、评奖范围 就读于我院的各年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的学生需在我院就读满一个学期)。 二、评奖条件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德品质优良,遵守各级规章制度; 2. 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学习成绩优良; 3. 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体育锻炼、文艺活动等多项集体活动,德、智、体综 合考评分达85分及以上; 4. 评奖学期的原始学分绩点不得低于。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学生不得参与本学期的综合奖学金评定: 1. 评奖学期内有必修课及限选课正考不及格的; 2. 评奖学期学生未修满培养计划上要求本学期应选必修课程的; 3. 评奖学期内受“通报批评”的;本学年内受“警告”及以上处分的; 4. 有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反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行为正在接受审 查,拟给予纪律处分的或未给予处分但造成不良影响的; 5. 评奖学期(不含第七学期)所修课程学分总数低于15个学分的。 6.三次未参加学校、学院要求的集体活动的。

三、评定办法 1. 综合奖学金的等级、金额、评奖比例依据《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规范》中《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执行; 2. 综合奖学金的评定以评奖学期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为依据; 3. 电气茅以升班的学生单独评奖。 四、评奖程序 1. 学院学生工作组计算并公示学生原始学分绩点; 2. 学生提交综合奖学金申请表(见附件1)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 学生工作组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无误后计算学生综合学分绩点并 予以公示; 4. 根据综合学分绩点初步确定获奖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5. 公示无误后由评奖评优领导工作小组确定最终获奖学生名单。 五、综合评定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评定成绩包含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工作、各级(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或文学性质的文章、文明寝室成绩等,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一)综合评定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评定成绩=评奖学期原始学分绩点+综合评定加分绩点 其中,综合评定加分绩点=学生干部加分绩点+发表文章加分绩点+科技、学科竞赛加分绩点+文、体比赛加分绩点+论文发表加分绩点+文明宿舍加分绩点+参加活动加分绩点等。 (二)各类加分绩点计算方法如下: 1. (1 )课程学分绩点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4及答案.doc

。 模拟试题四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列车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2.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 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 会车间隔时间 B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 连发间隔时间 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3.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 到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4.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 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本站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5.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 A 重车调整 B 空车调整 C 备用车调整 D 方向别装车调整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的()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7.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都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 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单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绝对条件 D 充要条件 8.铁路区段固定设备在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9.在列车运行图上铺画有各种不同速度和不同种类的列车,该图称为() A 非平行运行图 B 成对运行图 C 平行运行图 D 连发运行图 10.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 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A 中间站 B 会让站 C 区段站 D 编组站

场地设计题库

填空: 1. 场地的构成要素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工程系统。 2. 按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特征场地可分为工业建设场地、民用建设场地。 3.按地形条件场地可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4. 按用地的位置划场地可分为市区场地、郊区场地、郊外场地。 5.场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 6. 场地设计在工作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 参与编制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 场址选择、选址论证,提出选址技术条件,选址用地范围。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 参与工程设计方案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提出要求。 4、建设工程规划阶段 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7. 场地自然条件是指场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8.在场址选择时用到的比例尺是 9. 在场地设计中坐标系统有两种,分别是建筑坐标系统、测量坐标系统: 10. 图例包括地物符号、注记符号、地形符号 11. 气候主要包括风象、日照、气温和降水等。 12. 风象包括风向、风速和风级。 13. 风玫瑰图可分为风向玫瑰图、风向频率玫瑰图、平均风速玫瑰图、污染系数玫瑰图。 14.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质结构、构造特性及承受荷载的能力。 15. 场地的建设条件包括区域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条件、内部建设现状条件。 16. 市政设施条件(七通一平)主要包括道路和供电、给水、排水、电信、燃气及北方地区的供暖等管网设施,连同场地平整。 17. 场地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防护绿地、宅旁绿地等。 18.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使用的合理性、技术的安全性、建设的经济性、环境的整体性。 19. 建筑朝向的选择考虑的因素有日照因素、风向因素,在实践中、还要结合场地具体条件,如道路走向、周围景观、地形变化和用地形状等因素,其中道路走向是影响建筑朝向的重要因素。 20. 建筑间距应根据日照、通风、消防、环保、工程管线埋设、建筑保护和城市设计等要求,依据相关规范或标准规定而合理确定。 21. 当间距一定时,风向入射角由0°~60°渐次增大,则后排建筑窗口的相对风速也相应增大,相当于在逐渐增加建筑间距而加强通风效果。 22. 地形对建筑通风间距的影响,在平原地区当D=2H时,通风效率可视为良好;当D=H时,通风效率为50%。(D为建筑间距,H为建筑高度) 23. 对于学校建筑而言教室楼与教室楼、办公楼、图书楼、实验室、专用教室(不包括音乐教室)等建筑之间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防噪间距不应小于25m。如教室顶棚以吸声材料进行装修时,教室楼与教室楼、图书馆、等其他楼之间的防噪间距不应小于18m。 24.对于学校建筑而言办公楼、图书楼、实验室、专用教室(不包括音乐教室)等建筑之间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防噪间距不应小于15m。 24. 居住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 25. 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对称式、自由式、庭院式、综合式。 26. 轴线是空间组织中一种线性关系构件,属概念性元素,具有串联、控制、统辖、组织建筑和暗示、引导空间的作用,建筑或其他环境要素可沿轴线布置,也可在其两侧布置。 27. 在建筑空间组合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序列:功能序列,空间序列.情感序列。 28.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9.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0.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31.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 32.当基地机动车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33.根据流线进出场地的不同方式,可将场地的整个交通流线体系分为尽端式和通过式两种。 34. 根据场地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道路系统有人车分流、人车混行、人车部分分流基本交通形式。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 根据《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管理办法(修订)》的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研究决定,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名额及奖励金额 根据学校当年的评奖通知确定评奖时间、评选名额及奖励金额。 二、评选范围 1、硕士生评选范围为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评选范围为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已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原则上不参加评选。 2、已经注册为博士研究生的博士生以博士研究生身份参评,硕博连读学生在评奖学年还未注册为博士研究生的以硕士研究生身份参评,直博生第一学年可以以硕士研究生身份参评。 三、评选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模范遵守学校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德智体全面发展; 4、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突出; 5、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6、档案转入我校的全日制在读研究生。 7、有以下情况者,不具备评奖资格: (1)一学年内受到警告及以上纪律处分者; (2)一年内出现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不及格者; (3)违反《西南交通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的相关规定,存在剽窃、作假、提供虚假信息等学术失范行为者; (4)一年内休学、退学及转专业者; (5)超过规定培养年限者; (6)外国留学生及来自港、澳、台地区已享受其它资助的研究生; (7)导师不推荐或不建议参评的研究生; (8)向学院提交申请奖学金材料存在不属实者。

注: ①在我校学习期间,在学制期限内可以重复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但学术成果不能重复使用; ②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当年不能兼得其它专项奖学金。 四、评选程序 1、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组织开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工作,负责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申请组织、材料评审、申诉处理工作,确定学院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推荐名单。 2、评奖流程: (1)个人申请 学生从网上下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审批表》及《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表》填写,并准备证明材料,经导师审核签署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上交至学院学生工作组。申请材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提交完全,逾期不接受修改和补交。 申请材料包括: ①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 ②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表 ③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包括杂志封面、目录页、论文正文首页复印件,或者录用通知单的复印件。SCI、SCIE、EI检索收录的论文须提供检索号,研究生本人未提供检索号的论文按未被检索计算,提供录用通知单复印件时要同时提供论文原文打印件,全国性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需提供参会证明、论文首页、论文集封面和目录;各类学术科技竞赛需提供获奖证书及带有获奖个人名单的获奖文件复印件。 ④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2)材料审核 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授权院学生工作组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初选,按照初评分数排序确定参加答辩的学生候选名单。 (3)综合答辩 组织研究生进行综合答辩,现场投票确定学院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推荐名单。(4)公示名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