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驱动的业务转型

信息技术驱动的业务转型

信息技术驱动的业务转型
信息技术驱动的业务转型

IT驱动的业务转型:从自动化到业务范围再定义

信息技术在塑造未来商业运作方式方面的作用是很独特的。信息技术在创建和维持一个灵活的商业网络中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因素。通过运用一个架构把信息技术驱动的业务转型划分为五个层次,作者描述了每一层次的特点以及为获得最大商业利益提供指导。他认为每个组织首先应该决定转型的层次好处是符合需要的付出的成本或努力,并且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提供给客户价值的增加而向更高的层次转型。

在过去的十年间,关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优点和潜力给企业运作带来新的竞争优势来源的书籍和论文已经把管理者包围了。的确,像“信息技术改变我们做生意的方式”这样的词语现在依然很活跃。这些出版物要么通过直观的有吸引力的框架为提高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法,或者通过描述成功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的方法鼓励其他公司或企业的管理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战略武器。

我们进入了对于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产生高度怀疑的90年代。通过信息技术投资带给企业的效率的提高一直让人失望。罗夫曼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尽管这么多年来技术的提高和这方面的投资给人印象深刻,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效率或者企业其他方面的绩效。美航公司的xx,他的计算机预定系统经常被用来阐释信息技术的竞争潜力,他谈论到靠从专有系统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计算机已经变得像电话一样无处不在了,并且任何旅行社都可以在三十天内建立它的计算机预定系统。再看看宏观经济,xx注意到对于信息技术投资与公司销售额的增加、股票价值这样的经营业绩没有本质的联系。在与此相关的活动中,许多公司已经开始向外部的技术公司、系统集成商(比如IBM等)和咨询公司交出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管理,并且股票市场似乎对他们这些举措反应良好。

与这一背景相反,下面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高层管理者。

把企业传统业务与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这样的战略合乎逻辑吗?如果回到几年前,会被会被放弃?

信息技术已经变为提高管理效率的唯一种必备工具吗?

在当今信息技术的作用与过去的十年相比是否完全不同呢?

信息技术在塑造新的企业战略方面还有作用吗?或者是在执行当前公司战略时仅仅起到辅助作用呢?

信息技术的竞争优势来源是什么,在我们的组织内部还是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和战略联盟之间?

这些都是有根据的问题,因为我们正处在从根本上再评价企业业务活动的逻辑和重新评估信息技术潜力的关键时刻。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信息技术在塑造未来商业运作方式当中的独特作用。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70年代和80年代的商业逻辑是通过垂直一体化来实现低成本优势,在90年代可能远远不够。因为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需要的战略是基于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即通过低沉本,高质量和快速灵活地响应来满足客户需要。没有一个单一因素可以保证竞争成功。与此相一致的是,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作用从最初主要致力于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创建和维持一个灵活的组织间业务网络(包括共担风险,联盟和伙伴关系,长期协议,技术联盟和营销协议)所需要的根本因素。计算机和业务活动交流的作用在于允许公司学习和探索扩展业务网络的能力。

改变轨迹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供了一个信息技术驱动的业务转型架构,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对此框架进行解释和说明,为管理者提供启示和指导。我创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模型作为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管理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把这一模型应用于不同的公司并且从那些使用这套框架的高级管理者的经验当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两个数据流的行动研究合成使我能够检测和验证框架。我探讨了它的再造逻辑和对于管理者的启示。

这一框架基于两个维度,信息技术带给企业的潜在收益大小和组织转型的程度。中心思想是如果仅仅把信息技术叠加于现有的组织条件下(尤其是战略,结构,流程以及文化),那么信息技术带给企业的好处是否是边际的。一个相关的观点是随着业务转型的水平不断提高(即从局部的转型到最终的业务范围的再定义),企业获得的收益也会增加。

图表一是对于框架原理的一个示意图,它提出了信息技术驱动的业务转型的五种层次。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层次并不是概念化的进化的阶段因为有效地战略从来不会按照任何的模型去做。我将会描述业务转型每一层次的显著地特征并且为获取利益最大化提出一系列指导方针。随着转型的水平的提高潜在的收益也会增加,同时也要求组织的程序也相应地进行变化—结构的逻辑,关系,信息流等。因而,每一个组织首先要确定的是哪一层次的变革带来的好处与其为组织的变化所付出的代价相一致。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有更高水平的变革,这取决于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是否需要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顾客价值。

第一个层次,本地化应用

第一个层次是将信息技术的与企业业务相结合的一个基本层次。尤其,管理者在开始引进这些系统时是为了对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来作出回应,比如说,一个24小时,用免费的客户服务支持系统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来减少制造周期的时间。赫兹、安飞士和其他系统的简化汽车租赁。决策支持系统帮助保险承销商评估风险水平的新政策。的确,这种标准企业管理者应该非常熟悉,并且许多读者能够识别公司这些具体的一些应用去适应这种标准。

我的研究指出了这一层次被认为是最好的配置标准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流程变化最小的结合。主要的不足在于竞争者可以很轻易地模仿这些对于业务流程影响不大的应用,从而使得竞争优势被削弱。我认为每一个管理者应该选择一整套有成功本地化应用案例的信息技术应用,并且提出两个问题。

1、对于这些应用程序来说,判断它们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2、因为这个应用程序的部署什么样的变化中的性能标准已经制定?

在我五年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一些管理者把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认为是战略信息系统并且基于过去的实践来定义信息技术的成功。在这些例子中,管理者指出他们选择信息技术应用要么降低一些流程的成本或者加快他们对于顾客要求的响应速度,衡量过去的性能水平。一位管理者的经典评论:免费电话系统的安装使我们处理顾客问题的销率是以前的两倍。当我评价这样的成功故事针对的市场上最佳的实践案例时,他们与以往标准的业务没有什么不同。这是因为在这一层次大部分的应用都是标准化的。竞争对手很容易模仿这些实践因为那些卖家向那些处于相同类型市场的竞争者出售相似的应用。

我的观点并不是反对在本地化应用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即使是标准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工具,随着不同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变化的不同,带来的优势也不一样。让我们来思考一个决定安装800免费电话的零售商店的例子。在如今这种配置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并且这样的系统面对竞争对手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然而,当在标准的应用是加强与呼叫识别,指导每个呼叫的功能,最合适的服务中心,与相应的支持服务代表的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其结果是增强了客户服务,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有效的呼叫应答系统。因此,安装800免费电话应该是基于差异化和战略效益而不是仅仅提高效率。

XX,客户服务工具制造商,设计了一个客户服务中心,通过800免费电话把顾客的相

关信息呈现到客服人员的屏幕上。这一机构也提供局域网服务,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信息以及专家系统帮助识别和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绩效评价标准的变化,强调在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之前的绩效评估标准的重要性。当绩效标准能够反映信息技术驱动的业务流程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好处会加强。我发现有一家公司已经重新设计了它的电话服务流程和数据库时,它的绩效评价标准却并没有改变。经过一年之后,客户服务质量没有得到改善这一点也没让人感到吃惊,公司继续用传统的像电话数量和时长这样的方式来评估当前的活动。

相反,XX,它建立了内部数据库以及运费计算应用工具来提高它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这伴随着绩效评估逻辑的根本性的变化。这家公司现在致力于提高客户满意水平。绩效评估系统是驱动管理行为的根本性的因素。

在本地化应用这一层次,识别单一的信息技术应用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很重要,虽然有用,但从战略上来说数属于一般竞争力量。与描述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作为战略信息系统相比,在我看来,一个公司更应该改变业务流程从而从信息系统同获取最大利益。因而,我的观点是并非所有系统的建立都具有战略意义,尽管随着业务流程的变化会带给企业关键的竞争优势。类似地,并不是所有航空公司的机票预定系统都具有战略意义,尽管有很多迹象表明美国航空和联邦航空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更具优势。原因在于他们借助信息技术在价格和促销方面的分析和洞察力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具有能力。

第二个层次,内部整合

第二个层次首先是第一个层次的逻辑扩展,反映了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整个业务流程的系统化的整合。这一层次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整合,即技术的连通性和业务流程的互依性。单独的一种类型的整合是不够的。

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观察到公司分配在技术方面的时间和努力要多于在业务流程方面。在过去的十年当中,通过技术方面显著性地发展,在技术互通性方面的努力得到加强,比如增强技术方面的内部整合。在我研究过的几乎每一家公司几乎都有技术委员会,他们对于公司技术互通性负责,然而,只有极少数公司,做过类似的,跨职能的团队对于业务流程互依性这方面面临的挑战负责。这令人失望,因为外部的技术公司和系统集成商可以通过任务保证技术互通性,但是对于业务流程互依性这方面的却需要公司对此负责。重要的问题是几乎不会有管理者会问:即使我们做到了在技术方面的无缝对接,我们的管理人员会不会在管理组织方面实现一致性而不是按照职能管理?我的结论是缺乏对业务流程方面的关注会降低组织在技术方面实现无缝对接和内部整合方面的能力。

XX的CMA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技术方面,更在于它业务流程互依性方面的创建使得信息技术通过内部整合提供产品用来快速满足市场需要。USAA,以其客户服务别人熟知的企业,为了实现其“用一个电话完成他们的任务并解决客户所有的问题”这样的企业愿景,公司在业务流程互依性与技术连通性之间进行了平衡。与其类似的,作为PepsiCo(百事)公司旗下的Frito-lay(菲多利)公司,利用技术连通性的这一平台,以便于不同地区市场的公司经理们对竞争做成最有效的应对。

来自美国航空公司的Max Hopper表示:拥有专有系统(或者是“屏幕偏见”)的时代已经终结,但是他强调在整个业务操作进程中,为了进行更好的决策,分析不同的数据元素的重要性。利益的增长不仅仅是计算机预订系统(CRS)的作用,还与收益管理系统(RMS)有关。RMS是基于一个分立的历史旅游模式的复杂内部数据库,而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强在剩余座位、姓名、飞机座位上定价的灵活性。

采矿机英格索兰公司以能提供定制产品获得竞争价格优势。这家公司采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平台的战略,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浪费和库存,交付所需的产品。内部业务流程在HDS框架下进行驱动,HDS框架与多于200哥CAD/CAM终端连接,并与例如采购、

计费、订单交付、工资和以一体化的数据库支撑的车间相连接。内部一体化的主要优势包括:系统拥有利用CAD/CAM画图系统和电脑“嵌套”系统这些必要组成部分的系统来代替采购订单的能力。而这些“嵌套”系统在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的情况下,以最有效的方式切割原材料板块并且减少了90%的劳动力。更加要的是,系统与材料清单、工艺流程、工资、成本、主调度功能相连接,以把生产产品的库存降到本行业最低。

类似的,Otis电梯公司也采用了“Otisline”信息系统,使其内部运行更加流畅化,并设计和实现具有艺术气息的电梯以提高服务部门的水准。Otisline,首先是一个调度服务的中心,它每天处理9000个电话;而且它也是一个在电子化服务部门、销售人员、设计人员、生产工程师、经理之间进行重要信息交换的中心管道。最近公司的也在一些方面进行改善,其包括:远程监控(利用微处理器通过调制解调器将出故障的电梯信息反馈到调度中心)、与被困电梯者进行直接交流、每月将每一部电梯的运作情况做成报告,进行随后的分析。除了电子化服务部门解决问题外,Otisline将关于电梯运行的状况反馈到整理过的数据库,其内部一体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它的销售的支持。销售人员利用Otisline进入一个整合的数据库关系系统NES,这个系统可以快速的将潜在客户提供反馈给销售人员。因此,内部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愿景。据Otis电梯公司的CEO戴维.乔治说,任何一个销售人员可以在一天之内销售一部电梯。

最近进入豪车市场的新进入者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内部一体化的例子。Lexus和Infiniti在进行客户回访时收集了一些汽车性能的重要信息,而且他们将这些信息与他们设计、生产数据库相连接。这样一体化的系统可以让他们更加系统、全面的分析汽车的性能,并且可以提前监测出可能的问题。预防系统可以提供可能的预防性的维护,因此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类似的,Saturn公司已经部署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进行双向数据和单项视频信息的交换,来进行订单状态的追踪和提供预防的信息。这个系统帮助该公司在三天之内召回1800辆因为冷却液有缺陷的汽车。正常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担保协议发现问题,而不需要与生产厂商进行数月的交谈。

以下两个问题可以帮助经理们更好的理解内部一体化:

1.内部一体化的准则是什么?(内部一体化可以提高效率吗,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客户服吗,可以协调制定决策吗?)

2.在市场环境下,业务流程与同行业“最优者”竞争比较的结果怎样?

第一个问题强调的观点是:任何一家公司在对现有业务整合带来的利益进行评估后,都应该制定内部一体化所要达到的目标。就如Hammer所说,我们并非是将过期的流程植入到信息技术中,我们应该消除这些,然后重新开始。如果一家公司将现在的流程视作是最有效的,那么明确的表达内部一体化所要达到确切的目标是重要的:例如,许多公司为了创造一种跨功能的、与传统组织相较处在同一阶段的业务流程、反应垂直功能链作为其目标。另外,内部一体化的逻辑反应了一种在一段时期内进行业务流程根本的再设计的转变。

第二个问题强调的是,确保将考虑市场作为进行内部一体化转变的指导。仅仅通过现有的技术能力对现在过时的进程进行微调的话,不会创造期望的组织能力。一个失败的经理在进行内部一体化后评论道: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拆毁我们现有的、在IBM4381运行的DL/1数据库系统,来支持我们在IBM3090运行的基于Natural2第四代新的数据库。但是我们没有为这次转变提供足够的资源,因此现在我们每天都在进行落在竞争者之后的补救。我们没有评估,不进行转型的真正代价,这就是我们的弱点。内部一体化不是自动化的、无效的业务流程的结果。

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

开始的两层次属于“渐进式”的,因为这两层相对于接下来的三个层次的业务流程需要很小的变化。表1总结了在这两个层次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的主要类别。技术的推动因素是有利的成本性能趋势,技术,越来越实用和可负担,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时区和地域的间进行操作。组织推动因素是与关于成本的管理意识、与这些层次相关的利益、领导的练习,这些推动企业内部的整合。

相同的两个类别与讨论这两个层面的阻碍因素相关。技术阻碍因素涉及:过时的技术和缺乏公认的标准协议和应用程序。涉及实现业务的经理们,需要具有手写识别软件能力,并且他们还强调这种困境:“我时常担心我关于XYZ协议选择,将来会被被证明是一场灾难。同时,我不能保持沉默,等待标准之争的结束。组织抑制因素是当管理者的权利受到破坏和减弱时,管理者的惯性和每个管理者的抵抗,就如利用稀缺资源投资支持建设内部一体化的技术平台。也许最重要的决定是,是否在这两个层次建立转型轨迹,即现有流程的自动化或者成为三个渐进式层次之一,因为它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惯例。

第三层次:业务流程再造

第三个层次,反应出的强烈的观点是,如果叠加于当前的、也许是一体化的业务流程时,IT功能的好处是不是完全被意识到。这是因为当前的业务流程赞同了一套那些对工业革命做出反应的组织原则。组织的概念,如集权与分权,控制幅度,线与工作人员职能专业化,权力责任的平衡,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机制,都来自于一般原则。虽然这些概念仍然是有效的,IT的功能可以显着地改变这些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的“第一原则”。某些模式的组织可能会呈现相对低效率的。专业人士和学者认为,新的组织逻辑来预测当前和出现的IT和IS 的能力。

在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管理计划的研究强烈显示,在现有的业务流程条件下,IT功能不应该被简单地叠加,而是应作为设计新的组织和相关业务流程的杠杆。达文波特和Short 发展的逻辑业务流程的再设计称为“新工业工程”,而IT的能力此时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这是这个层次的转型的典范。

在业务流程再造层要挖掘IT带来的利益,需回答的三个关键问题是:

1.目前的组织设计的原理是什么?(它的长处和局限性是什么?)

2.请问发生显着变化的业务流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3.继续维持现状的成本是什么?(我们重新设计业务流程时间?我们重新设计的步伐应该是什么?)

在我的研究中,一位经理评论说,“这些天,我感觉到一个高层次的狂热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你认为每一个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是,重要的是要了解当前的业务流程的原理,尤其是它的长处和劣势。这样的理解,可以使管理人员在解决业务流程的再设计时会更加合理和系统,而非情绪化。我发现极少数的情况下,在着手于他们的业务流程的再设计之前,组织会系统地评估自己的经营策略,和给出组织的逻辑。

公司在确定主要竞争者业务流程的重大变化后,应该启动业务流程在设计,尤其是那些新进入者的,因此,它可以事先制定适当的反应。在20世纪80年代末,积极主动的信用卡提供商可以问,“新进入者进入AT&T和通用汽车进入信用卡市场,对我的生意会造成什么影响?当业务流程和其他的业务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举措来应对这些竞争力的

动作呢?在竞争对手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之前,分析这些问题将为有效应对提供更多宝贵时间。

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是不是“零或一”,而是反映了几个变量。仔细分析目前业务流程设计的成本和收益,而这些设计是针对一套可行的选择方案进行的,使组织再设计时可以执行协调性的计划。我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会进行业务流程再设计的尝试,而对可选择的危机进行应对时,可以被描述为“快速的和肮脏的”,这不仅效率低,而且无效的应对竞争行为。

在和参与最终交付消费者价值的其他组织进行再设计他们之间关系而采取选择的措施时,如果业务流程没有外扩到焦点组织的边界,业务流程的再设计所带来的益处将会局限于某一范围。关于百特公司的ASAP进行渐进式改变的文章,我和詹姆斯short发现,百特公司在公司范围内采取措施改变时,局限了业务流程再设计的观念。它会提高效率,但不是在市场上的竞争的潜在重组的基础上。接下来,我将详细的阐述业务网络再设计的逻辑。

第四层:业务网络再设计

这三个层次集中讨论的是,在一个单一的组织下,IT驱动的业务转型。这些层次,不管是隐式的还是显式的,都假定的焦点组织的边界是固定的或给予的。即使有当存在外部业务的互连网络,如供应商,采购商,其他的中间商,在不同的企业间的业务活动的分布是没有改变的。相反,通过有效地部署IT的能力,这个层次代表了在业务网络中的多名参与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再设计。

战略思考。

业务网络重新设计的电子数据交换。表2将业务网络再设计与电子数据交换(EDI)进行比较,因为将他们等同是非常错误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选择最好被看作是一种技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业务网络再设计多数是在常见的与专有的接口进行的选择。争议的一个主要领域是处理与外部合作伙伴(如供应商,采购商,或其他中介机构)的专用和通用接口之间的选择上。体现IT优势最典型的例子:美国航空公司的SABRE系统,百特公司的ASAP系统,McKesson公司的Economost系统,集团控股公司-奥的斯电梯OTISLINE系统,这些都是基于公司特定的专有系统。

虽然这些系统部署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是在不同的竞争环境和组织间关系情况下,而那时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仍然是只会当(且仅如果)该公司部署其自己版本的跨组织系统(IOS)才会发挥IT的优势。

但是绝对没有证据表明,部署专有的跨组织系统本身能提供的任何竞争优势。从1988年到1989年,我对美国的一家保险公司

的专有IOS财产保险部门的福利进行了调查。我挑选了他们保险部的八名员工,这八名员工都是从IOS保险公司跨部门职能中选取的。我还选取的八名对照组(规模与归属地相同),把这八名对照组的员工作为我的控制组。这一次的统计数据跨度为一年,包括系统安装调试前的六个月和安装系统后的六个月,通过对比,并没有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有什么绝对性优势。随后又用相同的实验就行分析,这次事先命令员工对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这次的实验发现进行了业务在设计的员工效率明显要高于那些沿着老路走的对照组。

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就不能引进这种交互系统。事实上,我们应该持续的看这种系统的部署在市场上应用的效果,市场从一开始就可能没有组织一批又效率的员工来拟定一个共同的协议。然而,把这种系统作为提高公司差异化优势的手段的概念得到加强还是很重要的,起码要比安装交互系统本身重要的多。所以,IOS

是一个与你的贸易伙伴进行有效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它是公司建立相互独立流程(作为我在保险公司调查的一个案例)的能力杠杆,或是提高决策能力,或是提供不同的增值服务去提高效率。

商业网络的规模和定义的再造要比流程转化效率的概念要广泛。大多数人都认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使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通过排除数据的多样性和快速反应)。这些潜在的收益,在表三中已经用加粗的黑色标出,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到它的范围要宽泛的多。

流程的转变是一个数据结构的相互变化,通过获取订单,发票,物料清单,电子账单,用计算机通过一种机器可读的统一标准在组织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就比如说EDI协议标准﹙比如美国的ANSI X12标准﹚。通过计算机进行流程的转换能够明显提高效率﹙数据输入成本,邮件成本,书面工作等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EDI在企业流程机构转化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且预期,在这个世纪初,百分之七十五的商业变革将会借助EDI网络。所以只要公司之间能够建立统一的标准,这种交互式网络就会变成一种基础设施。

库存运动涉及到将库存在没有经过相关组织管理人员的协调,自动从一个组织移动到令一个组织﹙就是基于上述讨论的过程的效率转化﹚。例如,在制造业,相互联系的信息系统能够触发物料从一个阶段到令一个阶段的移动,即使在不同的制造企业这些阶段是不同的。然而参与在这种功能中要比业务流程转化要严格的多。在表三种已经提到,在不同组织之间的库存转移,是由参与双方所签订的商业合同所制约的,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流程再造所要求的。同样道理,航空企业根据不同的旅行社偏好要求以及客户关系系统的不同要求,将“储位”做的更直观实用。最后,这些潜在的好处不仅仅在于能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能提高运作效率﹙通过减少供应链中库存水平﹚。

表三

过程连锁扩展了商业网络再造在特定重要渠道的范围,比如说,通过普通的CAD,CAM,CIE等软件平台将企业的研发设计和后续的制造阶段练习在一起同时进行。海之星国际与丹娜公司就通过一个质量保证系统相互联系,这就使得一方能够监视另一方的制造过程,减少了再次检验的时间。雀巢朗特瑞-----吉特坎特薄荷糖的制造商已经将他的包装外

包给了劳森马顿集团,但是雀巢还是自动过程连锁进行监控,确保外包产品质量。无独有偶,福特马达公司也跟古特伊轮胎建立了同样的连锁过程,古特伊允许福特监管产品工艺过程用来减少新产品投身入市场的周期。丰田也已经开始研究利用增值网络去建立与其下属供应商的无缝连接过程。这种商业网络再造的模式使得任何参与之中的企业都不能独善其身。参与者们之间的特殊合同和战略联盟能够保证他们都能在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上赞同这种商业布置。Bose公司 -----一家高端产品的装配企业,它提供了一个利用IT技术能力,重组业务关系过程联系的例子。在过去的五年里,Boss公司利用他对准时制生产系统的前瞻性已经在同行业中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唯一不同的是该公司的七个主要供应商改变了传统的采购员和销售员的角色特点,他们的的代表有权使用Bose的订单与供应商的订单相交换。此外,他们还允许实行并行工程,为一个特殊的公司的产品参加工程设计会议,充分利用了Boss 公司的设施,人员和数据。Boss公司与他的七个供应商都参与了该工程,并且取得了成功的互动。对于Bose公司来说,收益是:(1)采购人员从低效率的管理任务被解放出来,能够参与到更多的高附加值的活动领域。(2)对供应商来说包括库存费用在内的成本大大减少,(3)EDI能够帮助与关键供应商建立联系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对于供应商来说,带来的好处是:(1)销售的努力,已经被排除了(分别由一个全职的厂内代表负责),(2)一种常绿的合同重新招标活动没有最终期限和最终博弈;(3)供应量减少,(4)发票和付款传输的更有效并且为销售带来了显著的增长。Boss公司的兰斯·狄克逊又发起的概念JIT II,并且评论说,“准时制生产不仅减少了库存,还减少了业务员和买家。”

知识利用的重点的来源专业技能,这种专业技能并不是基于IT技术建造的商业网络结构,而是通过与构建的EDI数据交换平台相联系,增强这种平台的能力,散乱的信息不能通过成熟的知识网络进行传递,非结构化信息的智能网能够跨越物理,组织和地域的界限。例如,在大学,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生理学家利用多媒体网络从远程位置协助见习医生完成复杂的手术。不同的专家可在不同的手术室解决各种复杂的意外情况,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往往应用在某些专专门领域例如法学,财政,税收和地质学。然而,这样的知识网络的参与受到限制,主要是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例如,的神经科医生的参与是基于他们之前行业成就而不是专业性。潜在的好处在于它依赖合作伙伴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把重要的知识资源和专业技能练习起来的能力,这要比没有关机技术就无法实施要好的多。

表四总结IT驱动商业转化的五个层次

有效的业务网络重新设计,需要通过一个共同的信心系统平台协调不同标准的关系。在过去的十年中,许多公司都注重重新构建外部关系:采购部门越来越重视用自己的方式来简化供应程序(例如,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细化合同的内容,转化非价格因素的表现形式,提高EDI的使用),市场营销部门曾试图找出影响交货和客户服务流程(例如,垂直通道,合作广告,围观市场,产品和服务定制);金融和保险部门试图通过自我保险风险共担等重组的关系网络。在我调查的许多公司,都分别对这些“功能区域”商业关系进行了再造(类似于本地化剥削)。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二、学科基础知识(40分) 单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0分,每题分) 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关系上看,师生关系应是()师生关系 A、教师为主 B、学生为主 C、民主和谐平等 2、信息技术是代表着时代特色()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基础课程 A、技术性 B、实用性 C、工具性 3、《课程纲要》中提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原则是()。 ①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②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③要鼓励学生创新④要重视考查学生实际操作 ⑤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4、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B、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C、研发计算机系统的软件 D、研发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5、小学教材中安排了玩纸牌游戏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B、练习键盘指法 C、练习使用鼠标 D、学习游戏的玩法 6、网络模块中下列哪个不是小学信息技术大纲规定内容()。 A、设计网站 B、上网浏览和搜索信息 C、下载资源 D、收发邮件 7、对于操作系统,在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 A、操作系统的原理 B、操作系统的使用 C、操作系统的设置 D、操作系统的维护 8、根据提供的工具,下列哪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①烽火台②手机③雷达④算盘⑤电视⑥计算机⑦显微镜⑧书本 A、①②④⑤ B、②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⑤⑥⑧ 9、目前防病毒软件的作用是()。 A、查出任何已感染的病毒 B、清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C、查出任何病毒并清除任何病毒 D、查出已知的病毒,清除部分病毒 10、在计算机中使用表格软件统计运动会成绩,就应用领域而言属于()范围的应用。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科学计算 C、实时控制 D、数据处理 11、在演示文稿中给所有幻灯片添加同样的文本或图片可以在()完成。 A、普通视图 B、浏览视图 C、母版视图 D、大纲视图 12、王伟(用户名wangwei)在163邮局的邮箱地址正确的是()。 A、 B、.@wangwei C. D、 13、电子邮件、QQ聊天分别属于()方式。 A、实时交流、实时交流 B、实时交流、非实时交流 C、非实时交流、非实时交流 D、非实时交流、实时交流 14、在演示文稿放映中要实现幻灯片的跳转,可用()实现。 A、幻灯片切换 B、自定义动画 C、添加动作按钮 D、ABC都不行 15、在文件操作中,选定操作是为了确定操作的对象。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应()。 A、按一下Ctrl,再用鼠标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 B、按住Ctrl,再用鼠标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

液晶驱动与显示技术

工程实践报告 摘要 我们通过资料的查阅,初步了解了液晶显示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前景,同时对TN型液晶材料和12864型液晶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做出了实物模型,通过这次工程实践对液晶材料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关键词:液晶显示技术,TN型液晶材料,12864液晶材料,实物模型 前言: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白浊有粘性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这种白浊物质具有多种弯曲性质,认为这种物质是流动性结晶的一种,由此而取名为Liquid Crystal即液晶。液晶是白色混浊的粘性液体,显示棒状的分子形状。 一、液晶的特性 1、常见液晶相 向列相(Nematic)、胆甾相(Cholesteric)和近晶相(Smectic) (1)向列相液晶 它的分子成棒状,局部地区的分子趋向于沿同一方向排列。分子短程相互作用比较弱,其排列和运动比较自由,分子这种排列状态使其粘度小、流动性强。向列相液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单轴晶体的光学性质,对外界作用非常敏感,是液晶显示器件的主要材料。 (2)胆甾相液晶 它的分子呈扁平层状排列,分子长轴平行层平面,层内各分子长轴互相平行(对应方向)相邻两层内的分子长轴方向有微小扭转角,各层分子指向矢沿着层的法线方向连续均匀旋转,使液晶整体结构形成螺旋结构,螺旋扭转360°的两个层面的距离叫做螺距,用L表示,通常L为100nm的数量级。这种特殊的螺旋状结构使得该种晶体具有明显的旋光性、圆偏振光二向色性以及选择性光散射等特殊光学性质。因此,常将胆甾相液晶作为控制液晶分子排列的添加剂或直接作为变色液晶膜。 (3)近晶相液晶 近晶相液晶分子也成棒状,分子排列成层,每层分子长轴方向是一致的,但分子长轴与层面都呈一定的角度。层的厚度约等于分子的长度,各层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动。由 - 1 -

创新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类别:健康产业 | 点击:34 □本报记者姜恒 “‘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词是‘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制剂走出国门,走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就是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日前,在第30届中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这样说。 医药工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研发创新的引领和拉动。而紧跟国际研发动向,放眼全球医药市场,也成为我国医药研发创新路径的必然选择。 创新潮涌 我国《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对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对药物创新,更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8~2020年,我国重大新药专项分为创新转型、快速发展、跨越发展三个阶段,2011~2015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建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体系和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展,整体技术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规范全面接轨,药物综合创新能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我国药物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仅“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药创制专项总经费即达184.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21.3亿元,单位自筹88.3亿元,其他渠道经费10.3亿元。“‘十一五’期间,以1.1类新药埃克替尼、艾力沙坦、安妥沙星等为代表的创新药物上市,大大提升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创新能力。”

重大新药专项或许最能体现国家对药物研发工作的重视,也最能体现我国医药研发创新工作的进展状况。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倪健教授介绍,截至2012年底,我国新药创制专项共立项1251个课题,中央财政共投入97亿元,地方配套41亿元,带动企业投入193亿元;获得新药证书62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约占2/3,其中1类新药12个,临床在研品种近400种;获得了199个临床批件,完成104项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发明专利近9000项,获得专利授权30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授权560项);制定各项标准2200项,带动了单元技术平台国际化进程,其中2家通过OECD GLP认证,GLP平台共承接165项跨国企业委托的安全性评价任务;产业化上市品种23个,总产值达12.4亿元,专项实施累积新增产值近800亿元。 国内知名的CRO服务商药明康德公司研发服务及中国商务拓展执行总监黎健认为,新药重大专项及“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纲要明确了政府对创新药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企业因转型所需,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抱有极大热情,开始愿意对研发增大投资;一批拥有国际经验的研发人员归国从事新药研发;药监部门对新药审批审评管理逐渐展现出开放姿态,鼓励创新并设定多重保障机制,这一切都说明,“当今的中国处于创新药物研发最佳阶段。” 更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药物研发呈现出投入增大、申报趋于合理的特点。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研究员朱建英说,随着国内企业对创新研发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07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仅65.9亿元,2009年达99.6亿元,2011年增至211.2亿元。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1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为1.46%,超过制造业平均科研投入强度0.75个百分点。从企业研发的产品来看,已从简单仿制向自主创新的产业方向发展。历年的新药申

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_洪银兴

20135    [收稿日期] 2013-03-11 [基金项目] 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增进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10zd&020 )[作者简介] 洪银兴(1950—) ,男,江苏常州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 若干重要概念 洪银兴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 210093 )[提 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转向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以科学发现为源头的科技进步模式,体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衔接和融合,是技术进步路径的革命性变化。由于科技创新的源头主要是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因此创新需要大学和企业的协同,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协同。产学研协同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功能的协同,特别需要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驱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概念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6X(2013)05-0005-08 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重大发展战略,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向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研究十八大报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表述和近年来一些先行地区实施创新驱动的实践,可以发现,提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本身就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有必要对与创新驱动相关的一些概念,结合创新的实际作出科学的界定,以形成系统的创新驱动理论。 一、经济增长方式:创新驱动 最早使用创新概念的是熊彼特,最早把创新驱动作为一个发展阶段提出来的是迈克尔·波特,他把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第二阶段是投资驱动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 驱动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阶段。 [1] 所谓创新驱动指的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与其他阶段相区别,不是说创新驱动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由创新来带动。 5

任务驱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任务驱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科学定位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任务,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相应的事项,在计算机上编辑文章和图画,做电子表格,制作多媒体课件,建设与维护网站等。任务应该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操作性等特征。驱动强调的是学生在任务的引领和刺激下,通过同伴的协助,调动多种教学和学习资源,采用自主与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达到建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与提高应用能力的效果。任务必须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这样才能促进达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际效果。 (一)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 信息技术不是单纯为学会理论而设置,应该在课堂中用信息技术处理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小学生对计算机的爱好。教学难度要适当,避免过于简单或者过难,这才有利于教学目标尽快实现。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实践能力。 二、把握任务驱动法的特征 (一)提升教师的主导效果 任务驱动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认真对小学生学习辅导和协助,进行合理评价和激励。教师能够设置适合的学生活动,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提高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他们在合作互动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与团队精神。例如,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图画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操作方案,让小学生设计制作电子书信,将自己的心里话或者祝福语送给父母、同学、老师。教师可以启发小学生充分运用画图工具中的图形、文字、线条等功能,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人文主义情怀。 (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019年教师业务考试(小学信息技术考试卷)

2019年教师业务考试(小学信息技术试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填入卷首选择题答题卡对应的题号。每小题分,共45分)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至今,计算机的变化发展惊人,但是下列哪项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A.外部形状B.体积c.运行速度D.基本工作原理 2、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B.信息处理只包括加工和输出两个环节 c.数字化信息需要转化为模拟信息才能被计算机处理 D.所有的文字、图形、声音都是数

字信息,能够被计算机直接处理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 A.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自动化B.巨型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c.巨型化、微型化、一体化、智能化D.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4、在桌面背景的设置中,无法设置的背景显示方式是() A.居中B.平铺c.叠放D.拉伸 5、在windows98附件的画图中,如果用选定的填充模式画一个边框颜色为蓝色的红色图形(如实心圆等),用鼠标选取颜色的操作为() A.先用左键双击红色,然后用左键单击蓝色 B.先用左键双击蓝色,然后用左键单击红色 c.先用左键单击红色,然后用右键单击蓝色 D.先用左键单击蓝色,然后用右键

单击红色 6、windows98的很多窗口都有“编辑”菜单,该菜单中的“剪切”和“复制”菜单项有时是灰色的,只有在什么情况下,这两个功能才可使用() A.剪贴板上有容B.选中对象c.按鼠标右键D.按鼠标左键 7、windows98的画图所编辑的图像文件可以用()格式保存。 A.... c.... 8、小键盘区位于键盘最右边,该区的数字键大都有“输入数字”和“光标控制”双重功能,双重功能是通过()键来进行切换的。 A.ctrlB.Shiftc.capsLockD.NumLock 9、在windows98中,移动窗口时,鼠标指针要停留在窗口的()处拖曳。 A.状态栏B.标题栏 c.窗口的左右边框D.窗口的四角 0、Delete键的功能是()

HT液晶显示驱动详细原理及程序

H T液晶显示驱动详细原 理及程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Ht1621液晶显示详细驱动使用说明以及程序 1.概述 HT1621是128点内存映象和多功能的LCD驱动器,HT1621的软件配置特性使它适用于多种LCD应用场合,包括LCD模块和显示子系统。用于连接主控制器和HT1621的管脚只有4或5条,HT1621还有一个节电命令用于降低系统功耗。 在虎风所做的这个系统中ht1621用于驱动一个静态的LCD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的方式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静态与动态的区别在于静态显示是持续供电的,而动态显示是利用人的视觉停留效果,快速扫描数码管各个段,让人在视觉上感觉到数码管是同时显示的。 2.HT1621接线原理图 3.静态LCD结构图 4.几个曾经纠结的概念 Time base:时基,即时间基准,可以用来输出,作为外部时钟的时间基准。 占空比:将所有公共电极(COM)各施加一次扫描电压的时间叫一帧,单位时间内扫描多少帧的频率叫帧频,将扫描公共电极(COM)选通的时间与帧周期之比叫占空比。通常占空比等于公共电极数N的倒数,即1/N。这就是说假如你要驱动4个液晶,就需要4个COM,那么你的占空比就要设定为1/4。 偏压比:指的是液晶的偏压系数,可以看看专业技术文章,偏压目的是克服交叉效应,通过把半选择点与非选择点的电压平均,适度提高非选择点的电压来抵消半选择点上的一部分电压,使半选择点上的电压下降,从而提高显示对比度;最终行半选择点和非选

择点上的电压均为显示电压的1/a,1/a就称为偏压系数,也称为偏压。此方法称为1/a偏压的平均电压法,简称为1/a偏压法。 VLCD(LCD驱动电压): LCD的驱动电压为加在点亮部分的段电压与公共电压之差(峰-峰值)。 5.关于RAM地址映射的概念 为了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虎风太愚钝啦…… Ht1621有一个32*4的LCD驱动,映射到32*4的RAM地址。 上图中写命令101后面跟6位RAM地址,那么这个地址是如何确定的呢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RAM地址就是SEG的序号。我们要点亮一段液晶管需要给他提供一个电平,而这个电平是由SEG管脚提供的,SEG管脚电平的输出又取决于对应RAM地址中的值。 驱动一个8段数码管的顺序是A,B,C,D,E,F,G,DP,我们认为前面LCD结构图中的数码管3为我们要显示的低位,那么连接原理图中A3的是SEG12,我们就说此时的RAM地址为0b001100,连接B3的是SEG11,对应的RAM地址为0b001011,依次类推,第一个数码管的所有地址为: 0b001100,0b001011,0b001010,0b001001,0b001000,0b001101,0b001110,0b000111//DP2; 其余地址类似,在此不再解释。 6.程序 Unsigned char LCD_ADD[]={0b00001100,0b00110100,0b00010100,0b00100100,0b00000100,0b00101100,0

剖析北京现代新胜达四轮驱动系统技术

北京现代新胜达四轮驱动系统技术剖析 新胜达(DM)车辆配备WiaMagna韩国的动力公司)传动系的电控4WD系统。基于各种来自发动机、制动器和转向系统的信息,系统根据道路状况和驾驶情况,动态地分配前后轮驱动力,以实现最佳驾驶性能。现有系统最显著的区别是离合器控制,以前使用电磁线圈,现在由执行器单独控制(电机和液压泵),如图1所示。 一、主要特征 系统根据路面和驾驶情况将驱动力分配至前/后车轮,以实现车辆最佳驾驶性能。 1.电控马区动力分配 根据接收来自各传感器的信号,4WD ECU确定路面和驾驶情况,准确调整4WD 祸合器(离合器),对传送至后车轮的驱动力部分进行可变调节。 2.使用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进行手动控制 系统通过使用制动系统,如ABS和ESC,完成控制,确保车辆最佳驾驶性能。 二、系统结构 驱动扭矩从发动机/变速器传送至分动器,然后经由传动轴传送至后差速器载体;驱动力的分配由4WDECU和藕合器控制。 (1)分动器一般安装在前轮驱动车辆,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将驱动力传送到后车轮。对于DM车型,使用了小型单轴式分动器。用于分动器的油为齿轮油(SAE

75W/90 API GL-5级),应注满至加油口下。 (2)4WD系统有两个不同的模块:一前一后。用于前轮的装置在变速器中,用于后轮的与电子藕合器相连接。后差速器的主减速比为2.533,用于后差速器载体的油为SAE75W/90 API GL-5级,分动器使用同样的齿轮油。油应注满至加油口下。 (3)维修注意事项 ①安装注意事项。 驱动轴:在安装变速器、后桥和轴后,检查圈形夹是否安装适当(传动轴断裂原因)。 在安装手动变速器部件时,应注意变速器密封不被驱动轴损坏。 变速器油泄漏原因:应注意由工具或处理失误造成的螺栓被刺穿或箍带损坏。 传动轴:应在拆卸发动机或变速器的同时,拆卸传动轴。 在拆卸发动机和变速器后拆卸传动轴会引起等速万向节角度的弯曲。 如果不拆卸,等速万向节的防尘罩可能被刺穿。 ②在车辆向前/向后移动时,对产生的异常“僻啪”声进行诊断 改善:在轮毅轴承上使用防噪声垫圈(二硫化铂涂层垫圈)。 检查重点在拆卸驱动轴后检查垫圈状态。检查在重新安装后是否产生异常声音。 三、4WD藕合器 4WD藕合器如图2所示。 4WD ECU处理传感器信号,如4个轮速、加速器和转向角,并根据路面和驾驶情况,通过控制多片式离合器将驱动力传送到前/后车轮。 ①在正常驾驶时,大部分驱动力传送至前轮。 ②四动力适应车辆的转弯半径,速度传送至后轮。 ③在一个或两个前轮打滑时,适应打滑的驱动力传送至后轮。 ④在粗糙路面使扭矩最大化(仅在车速低于40km/h时开启)。 四、驱动力分配

创新引领发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报告

创新引领发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报告 发布时间:2010-03-02 10:49:47 上海开发区协会【大中小】 作者:苏州日报燕冰宗文雯 【转型进行时】 15年,5家工厂、1个研发中心、1个全球分拨配送中心,三星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投资发展轨迹悄悄地划出了与园区转型升级相吻合的微笑曲线。1995年,韩国三星投资1.5亿元在园区设立的第一家企业三星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破土动工。接踵而来的是三星家电、显示器、笔记本的制造基地,园区成为三星集团海外最大的制造车间,2005年苏州工厂成为三星笔记本电脑全球唯一生产基地。尽管到2003年三星半导体园区工厂生产的产品技术与母公司实现了同步,尽管生产的是具有先进技术的电子产品,然而,园区仅仅是把车间操作工的角色扮演到了极致。转机,出现在了2006年。三星集团将研发中心也转移至苏州,进一步降低成本,达到零库存的生产管理运作。园区三星的研发力量占到三星总部研发机构的10%。 2008年,三星半导体全球分拨配送中心来了。作为物流分配调送的心脏,这个机构原先仅设立在韩国本土和香港。 制造业投资项目的成功和发展需求,使研发机构和物流中心的进驻成了十分必要的步骤。2009年10月,三星电脑在园区的新研发大楼启用,三星集团越发加快了研发本地化的步伐。苏州研发中心内的研发人员也将从原先的200名增至300名,而且研发规模将与韩国总部平分秋色。未来的趋势是,三星在园区的研发中心规模将超过韩国总部。从简单制造,逐渐开始生产高端产品、研发高端产品,集生产、研发、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昔日的车间操作工要摇身变作“全能运动员”。 【下一站展望】 向产业链、价值链两端延伸,是园区给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定下的明确目标。 经过多年招商引资,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造、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更以高度产业集聚规模,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成为园区主导产业。根据《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园区主导产业升级转型将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能级,引导和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产品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内外销相对均衡,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称得上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及“问题

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及“问题 教学法”的探讨1.关于任务的界定 很多老师认为“任务驱动”中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完成具体的操作,完成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即使学生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这样的完成任务也不等于“任务驱动”。 任务应该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巩固的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但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仅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也有悖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可以从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来考虑,完成任务的过程既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也要根据学生学习技能培养的需要,同时任务应该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和生活性。我认为石嘴山回中的郭斌老师在这方面把握的非常好,他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利用互联网查找“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和“如何遵守网络道德安全”的相关内容,并归纳提炼,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网络查找的关键字。他这样安排任务,不仅使学生练习使用了网络的搜索功能,而且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的进行练习,而且还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效的统一起来,高效的完成任务。 2.任务应适当向课外延伸 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外活动。例如,下节课要讲解表格制作,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材料,如调查自己家附近市商场里一些商品的价格,也可以调查最近一个星期的天气状况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统计表格。这样既可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合适的课外任务,鼓励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中卫中学的张小东老师就给学生留了三个选题,供学生课外选择完成,很好的体现了任务的课外延伸。 3.“任务驱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关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业务水平测试卷试题--优选--精选.do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业务水平测试题 (答题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50 分) ⒈人类先后经历了 5 次信息技术革命。第 1 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_语言的使用 _。第 2 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_ 文字的创造与使用 _。第 3 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_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_。 第4 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_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_。第 5 次信息技术革命是_ 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_。 ⒉埃尼阿克(ENIAC )是按照_十_进制而不是按照_二_进制来工作的。但其中也用少量以_ 二_ 进制方式工作的电子管,因此机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 _十_进制转换为 _二_进制,而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再变回 _ 十_进制。 ⒊“A.M. 图灵 _奖”对获奖者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因此,尽管奖金数额不算高,但它却是信息技术业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 _诺贝尔奖”之誉。 ⒋计算机存储信息容量的大小是以 _二_进制数来计量的。二进制有 _2_ 个数码,即:“0 ”和“1 ”,二进制的加法运算法则是“逢_二_进一,借一当 _二_”。计算机中的“位_”是指二进制中的一个数字位,是计算机中最 _小_的信息计量单位。每相邻的 8 个二进制数字位成为一个“字节 _”,计算机中存储信息一般是以 _字节 _为基本计量单位的。 ⒌计算机中进行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等操作时,一个信息单元的二进制数码组称为“字_”。一个字中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字长 _”。_字长 _越大,计算机一次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越 _ 强_ ,精度就越 _高_。 ⒍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信息的基本功能就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因素。信息的一 些基本特征有: _ 普遍性 _、 _客观性 _、_共享性 _、_时效性 _和依附性等。 ⒎教育部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材中,必修模块是《 _信息技术基础 _》,选修《 _ 算法与程序设计 _ 》《_多媒体技术应用 _》《_网络技术应用 _》《_数据管理技术 _》《_人工智能初步 _ 》的五个模块。 ⒏信息媒体可分为五种。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文本、图形和图像等是 _感觉_媒体。文本编码、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等是 _表示 _媒体。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和摄

基于液晶显示屏的低功耗驱动技术 王会霞

基于液晶显示屏的低功耗驱动技术王会霞 发表时间:2018-01-02T16:54:23.6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作者:王会霞 [导读] 摘要: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随着通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交换信息的摄取信息沟通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频繁地面对在各种显示装置,电子技术必然面临着低成本、低功耗便携式信息设备领域,市场趋于液晶屏幕,高清晰度,高分辨率,低功耗,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宁波群创光电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800 摘要: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随着通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交换信息的摄取信息沟通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频繁地面对在各种显示装置,电子技术必然面临着低成本、低功耗便携式信息设备领域,市场趋于液晶屏幕,高清晰度,高分辨率,低功耗,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各个方面总结了现有低功耗设计的优缺点,并将现有的低功耗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超低功耗驱动技术。 关键词:液晶显示屏;低功耗;显示驱动 1前言 随着TFT-LCD的广泛应用,显示技术升级换代。目前,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量化、触摸控制、高分辨率、宽视角、高色域、立体显示、低功耗等方面。特别是随着绿色节能标准的逐步完善,降低产品功耗的相关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需求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可穿戴显示等由电池供电产品尤中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产品,因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降低功耗的主要技术点 2.1不同像素结构及驱动方法对功耗的影响 随着TFT-LCD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因素成为TFT液晶显示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设计采用双栅结构,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减少数据线的数量,从而节省source IC数量,降低成本。 2.2像素结构的设计与功耗密切相关。 如果液晶分子在固定电压下保持恒定,液晶分子的性质就会固化。因此,液晶驱动信号只能是交流电压。实现像素的极性,正负交替驱动,许多方面,点2h1v翻转,列翻转,行翻转,dot翻转等等。大不同驱动模式之间的权力差异,根据对14hd产品传统的产品结构试验,对比了列翻转、2line翻转、1+2line翻转、dot翻转等驱动方式下的功耗,结果表明,比dot翻转模式相比,列翻转将对传输功率的增加38.5%。 2.3像素负载以及像素驱动信号对功耗的影响 在TFT - LCD中,有大量的门和数据定向的面板金属跟踪,并且数据侧也有等效的液晶电容和像素驱动的电压存储电容器。负荷数据线主要由电阻和电容的数据线。电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容之间的耦合电容CGD和CDC的栅线和数据资料和COM两像素存储电容CST和液晶电容CLC。Gate和Data的负载可以相当于多个串联RC网络。两网络负载,在对功耗Gate影响方向负载小;大部分的电力是由source IC产生,约10% ~ 15%源的总功耗栅极的功率消耗,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5%。功率消耗由ac和DC两部分组成。DC的功耗是由 IC 内部单元的静态工作电流产生的,AC的功耗是由 IC充电的数据线导出的。以14.0hd和14fhd产品为例的像素设计,通过模拟发现像素负载每上升 10%,功耗约有5%-8%的上升,如表1所示。 Gate负责驱动面板TFT的栅极,并负责TFT器件的开关。在GOA的产品,因为转移等级是集成在面板的VGH和VGL信号是通过外部的level shifter产生,作用在寄存器。整个GOA的单位能耗约为25%至35%的整体功耗,因此功耗可降低栅极信号优化。对11.6hdgoa产品,例如,VGH每增加1V,功率消耗增加1.35mw。VGL每提高1V,功耗降低约14.5mw。 在GOA的产品,如果GOA clock信号是MLG,降低功耗的效果可以达到。信号如图1所示,和MLG的信号有两个关键参数,裁剪的水平(VGM)和时间的角夹。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总体战略,围绕“实施五区九园六纵四横,建设美丽麻涌”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发展创新力量,全力加速科技培育步伐,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打造出要素齐备、机制完善、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以科技及产业发展规律为指引,创新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撬动和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提升的投入水平,强力推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实施“科技麻涌”工程为着力点,加大镇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每年20xx0万元、三年6000万元”的产业升级扶持资金,以推进创新驱动“强基工程”、产业提升“振兴工程”、校企结合“活企工程”、创新平台“智富工程”和知识产权“倍增工程”五项工程为依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

量和效益上来,逐步建设完善“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端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确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科技促进内生增长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创新体系功能有效优化,创新资源有效集聚,科技产业金融有效融合;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建成以一批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结构合理的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将我镇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20xx—20xx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建设结构合理的特色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需求结构与创新产出结构相一致的产业体系,创建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的双跨越。20xx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9.2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4.8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54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家以上。 2、建成功能定位明晰的研发机构体系。镇内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

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7-19T11:13:38.990Z 来源:《教育学》2016年6月总第101期作者:唐小珍[导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渐渐走入相关人士的视野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连南县民族初级中学广东清远513300 摘要:为了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需求,达到提升学生信息技术使用综合素养的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渐渐走入相关人士的视野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便将针对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对任务驱动教学以及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趣味教学方法,其基本载体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任务,旨在让学生通过特定的任务训练得到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该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通过设计一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学习任务,将教学内容充分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分析、讨论明确任务中涉及的有关知识、技能方面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综合多种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探索、协作学习而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简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培养出更能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信息技术课程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而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关于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同时提高其使用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并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得到强化,为社会所需得到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在课堂上主要是学生、教师与任务三者之间的互动,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教学情境,展现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教学情境便是在一定任务下的特定情境。任务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完成任务的速度与质量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教学因素处于一种积极的平衡状态,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将任务情境取之于学生生活,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境,也可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具体情境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引出任务,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任务要点并对任务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对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了解与掌握,最终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 2.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任务提出之后便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共同进行任务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讨论整理出任务中应该涵盖的知识点、需要学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注意要点等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将问题的提出尽可能多地交给学生来完成,将学生一开始粗略的问题一步步细化深入,带领学生深刻剖析任务。其中不乏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想不到的问题,便需要教师进行未接触任务与已接触任务的衔接引导,通过比较等方式找出任务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明确任务要点之后便需要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后,便可以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探索、讨论。教师在此部分不可松懈,应该进一步地走进学生的学习世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首先,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适当进行任务创造性的发挥,避免单纯进行无用的尝试或者机械性地模仿任务解决方案。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探索讨论,鼓励学生开展自由发挥的协作学习。如果存在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了解学生存在的难题,并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引导学生解决难题。对于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从整体上而言,课程中应该确保所有同学都达到基础要求,完成基本任务。 4.开展任务汇报,进行评价反思。 教学中的评价反馈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与反思必不可少。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公共反思时间,让学生在结束后用几分钟时间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并扬长避短。随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反馈。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实行竞争评价,提出更高的标准;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应该进行激励评价,对不足处提出批评的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对于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表扬评价,对学生取得的小进步进行表扬,帮助其找到学习中的自信。 5.实施任务扩展,进行知识提升。 任务扩展与知识提升部分的内容应该在课堂尾声进行,在整体点评结束后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任务选择,可以是介绍课外阅读或者有趣的相关课外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库、经验库。不仅可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技能的效果,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林家国任务驱动下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04)。 [2]张秀玲 “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Z1)。 [3]刘涛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4,(08)。

信息技术考试有复习资料

1.2G是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提供的业务包括多媒体娱乐和全球无缝漫游等。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 2.非对称密码算法及对称密码算法,加密和解密使用的都是两个不同的密钥。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 3.巧用文档处理软件不能激活语文写作教学()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 4.当学生应用老师提供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技术和技能自主学习时,教师主要指导学生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5.量规可以在一个学习单元或项目的过程中或结束时使用。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 6.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班的学生,在网络上开展讨论活动和在课堂中开展讨论活动还是有所不同的 A. 对 B. 错 答案:A 解析: 7.电子档案袋可以实现学生作品的收集、分类和整理,还能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8.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教师培训的基本依据。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 9.互联网为社会课程提供了广阔、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真实性的主题情境,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平台和工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课程中的社会探究过程,有助于社会课程的综合。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10.课堂导入必须使用多媒体才精彩 A. 对 B. 错 答案:B 解析: 11.部分整合是信息技术及教学中的部分环节相整合,是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的初始阶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 12.网络学习空间就是把课堂搬到网络上

HT1621液晶显示驱动详细原理及程序

Ht1621液晶显示详细驱动使用说明以及程序 1.概述 HT1621是128点内存映象和多功能的LCD驱动器,HT1621的软件配置特性使它适用于多种LCD应用场合,包括LCD模块和显示子系统。用于连接主控制器和 HT1621的管脚只有4或5条,HT1621还有一个节电命令用于降低系统功耗。 在虎风所做的这个系统中ht1621用于驱动一个静态的LCD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的方式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静态与动态的区别在于静态显示是持续供电的,而动态显示是利用人的视觉停留效果,快速扫描数码管各个段,让人在视觉上感觉到数码管是同时显示的。 2.HT1621接线原理图 3.静态LCD结构图

4.几个曾经纠结的概念 Time base:时基,即时间基准,可以用来输出,作为外部时钟的时间基准。 占空比:将所有公共电极(COM)各施加一次扫描电压的时间叫一帧,单位时间内扫描多少帧的频率叫帧频,将扫描公共电极(COM)选通的时间与帧周期之比叫占空比。通常占空比等于公共电极数N的倒数,即1/N。这就是说假如你要驱动4个液晶,就需要4个COM,那么你的占空比就要设定为1/4。 偏压比:指的是液晶的偏压系数,可以看看专业技术文章,偏压目的是克服交叉效应,通过把半选择点与非选择点的电压平均,适度提高非选择点的电压来抵消半选择点上的一部分电压,使半选择点上的电压下降,从而提高显示对比度;最终行半选择点和非选择点上的电压均为显示电压的1/a,1/a就称为偏压系数,也称为偏压。此方法称为1/a偏压的平均电压法,简称为1/a偏压法。 VLCD(LCD驱动电压): LCD的驱动电压为加在点亮部分的段电压与公共电压之差(峰-峰值)。 5.关于RAM地址映射的概念 为了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虎风太愚钝啦…… Ht1621有一个32*4的LCD驱动,映射到32*4的RAM地址。

几种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发展及其比较

几种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发展及其比较 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电动机主要有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永磁无刷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四类。 现代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的基本性能比较 项目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永磁无刷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功率密度低中高较高 峰值效率(%)85~89 90~95 95~97 <90 负荷效率(%)80~87 90~92 85~97 78~86 转速范围 4000~8000 12000~15000 4000~10000 >15000 (r/min) 可靠性一般好优秀好 结构坚固性差好一般优秀 电机尺寸大中小小 电动机质量重中轻轻 电动机成本 10 8~10 10~15 8~10 (美元/kW) 控制操作性能最好好好好 控制器成本低高高一般 综合评价差一般(坚固)优(高效)较优 资料来源:闫大伟陈世元.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性能比较[J] .汽车电器,2004年第2期:4-6 直流电动机在电动汽车中应用最早,具有起步加速牵引力大、控制系统较简单、控制性能好

等优点,但其缺点是有机械换向器和机械式电刷,电机运转不能太高,过载能力、转速范围、功率体积比、功率重量比、系统效率、使用维护性等方面都受到限制,在目前新研制的电动汽车上已基本不再采用。 交流感应电动机是目前欧美国家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主流产品,功率覆盖面宽广,转速可高达12000-15000r/min;可采用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方式,冷却自由度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好,能够实现再生反馈制动;与同样功率的直流电动机相比较,质量减轻一半左右,价格便宜,维修方便。其缺点是驱动电路复杂、效率及功率密度偏低,控制系统成本过高,其造价远远高于交流感应电动机本身,而且调速性能较差。 永磁无刷电动机采用圆柱形径向磁场结构或盘式轴向磁场结构,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以及宽广的调速范围。按照磁钢在电机中的安放方式,永磁无刷电动机可分为内置式永磁无刷电机和表贴式永磁无刷电机,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应用的主要是前一种类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也称为混合式永磁磁阻电机。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在永磁转矩的基础上迭加了磁阻转矩,以此来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而且易于弱磁调速,扩大恒功率范围运行。这种电动机的结构灵活、设计自由度大,在目前几类车用电动机中是性能最好的,适合成为电动汽车高效、高密度、宽调速牵引驱动,已经引起了各大汽车公司的关注,特别是获得日本汽车公司的青睐,在混合动力轿车上较多应用。如本田Insight、Civic电动汽车,丰田Prius、Crown、Estima EV电动汽车,日产R’IleSSa EV电动汽车等。美国汽车公司也在新车型设计中将永磁无刷电机作为主要采用的驱动电机,如美国UQM公司为美国军方机动车辆配套生产的30—100kW系列驱动电机就是采用的永磁无刷电动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