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虫病

线虫病

线虫病
线虫病

丝虫病

概述1

线虫病(nematodiasis,nematodosis)是由线虫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在自然界中,线虫已被记录的物种超过28000个,还有大量虫种尚未命名。绝大多数种类体小呈圆柱形,故又称圆虫。线虫广泛分布于海水、淡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可以营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寄生生活的种类超过16000多种,可寄生于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寄生人类的线虫大约176种,有些虫种专性寄生于人体有些种类具有广泛的哺乳类动物宿主,也有少数动物常见的寄生虫偶尔寄生人体。人体常见的寄生线虫仅有10多种。

流行病学1、4

在寄生虫感染中,线虫感染占有重要的地位。1990年第1次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体寄生虫有56种,线虫12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63%,其中线虫感染率高达59.02%,而原虫、吸虫、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32%、0.57%、0.2%。在线虫感染中,蛔虫、钩虫及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估计全国感染人数,蛔虫为5.23亿~5.39亿人,钩虫感染者为1.87亿~2.01亿人,鞭虫感染者为2.05亿~2.20亿人。2005年第2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道,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第1次调查相比,分别下降了60.70%、71.28%和73.60%,但总感染率仍保持在19.56%的高水平,据此推算总感染人数高达1.29亿,这一现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相适应。因此,土源性线虫病依然是我国优先防治的寄生虫病种食源性寄生线虫在我国也普遍分布。广州管圆线虫病曾在温州(1999)、北京(2006)及大理(2008)发生暴发;旋毛虫病暴发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但城市也有暴发的记载,如1995年郑州居民291人在某饺子馆吃了未煮熟的水饺,212人发病。这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局部暴发,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也易成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国报道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还有颚口线虫病、膨结线虫病、筒线虫病等。此外,尖

线虫的病例在我国至今未见报道,但从各海域捕获的多种海鱼的调查结果看,异尖线虫分布广泛,邻近国家感染者较多,因此,异尖线虫除在我国存在潜在的感染威胁外,临床上对该病可能存在误诊和漏诊亦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外寄生虫病传入的危险性增大。此外,艾滋病病例在我国不断增多,一些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的感染(如粪类圆线虫)必须予以重视。

1、传染源

主要为血中含微丝蚴的感染者。马来丝虫还可寄生于猫、犬、猴等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受感染的动物亦可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淡色库蚊、致乏库蚊是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中华库蚊是马来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20~25岁人群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

4、流行特征

呈全球分布,班氏丝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马来丝虫病仅流行于亚洲。我国曾有16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本病,山东、台湾仅有班氏丝虫病流行,其余地区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同时存在。流行季节一般在5~10月。

相关疾病1

班氏丝虫病、马来丝虫病、慢性腹泻、钩虫病、鞭虫病、蛔虫病、血栓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胆道蛔虫病、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象皮肿、急性胰腺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1

(一)病因

1、形态结构

(1)成虫

线虫呈圆柱形,两侧对称,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则逐渐变细,体不分节。成虫大小相差悬殊。小的虫体如粪类圆线虫只有1~2mm;粗的虫体如肾膨结线虫直径可超过1cm,长的如麦地那龙线虫可达1m以上。除极少数虫种外,均为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端尖直,雄虫尾端多卷曲或膨大成伞状。比翼属的虫种,雌雄虫体终生处于交合状态。

①体壁

线虫体壁由角皮层、皮下层和纵肌层组成。角皮层由皮下层分泌而成,无细胞结构。覆盖于体表及口孔、肛孔、排泄孔、阴道等部位。在虫体前端、后端常具有由角皮形成的一些特殊结构如唇瓣、乳突、翼、嵴及雄虫的交合伞、交合刺等,这些结构可作为虫种鉴定的依据。角皮层之下为皮下层,皮下层多为合胞体,沿背、腹中线及两侧向体腔内增厚突出,形成4条纵索。在背索和腹索中有纵行神经干,侧索粗大,内有排泄管。纵肌层由层无横纹梭形肌细胞构成,肌层被纵索分为4区。根据肌细胞的大小、数量及排列方式,可分为少肌型(如钩虫)、多肌型(如蛔虫)和细肌型(如鞭虫)3种。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有一腔隙,因无体腔膜覆盖,故称为原体腔或假体腔。

②消化系统

包括消化管和腺体。消化管由口孔、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口孔周围通常有角质唇瓣环绕,如蛔虫。口腔形状不一,大的口腔称为口囊。咽管亦称食管,圆柱形,有的虫种其后部膨大如球形,称咽管球,如蛲虫。多数线虫的咽管壁肌肉中有3个咽管腺,背面1个,开口于口腔,亚腹面2个,开口于咽管腔中,其分泌物大多含有具消化作用的酶。雌虫肛门与生殖孔分开肛门常位于虫体末端的腹面,雄虫直肠末端与射精管末端汇合,形成泄殖腔,开口于体外。

③生殖系统

由生殖腺和长而弯曲的管状结构组成。雄性生殖器官通常为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及交配附器组成。雌性生殖器官通常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排卵管、阴道和阴门等。寄生人体的雌虫大多具有结构相同的两套雌性生殖管道,属双管型。两条子宫最后汇合,通入单管的阴道,开口于虫体腹面的阴门。

④神经系统

线虫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咽部神经环,为神经节的联合体。由此向前、后发出纵行的神经干,位于背索和腹索中,各神经干之间有神经连合。线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是头部和尾部的乳

突、头感器和尾感器,可对机械的和化学的刺激做出反应。有些虫种缺尾感器。

⑤排泄系统

线虫的排泄系统有管型和腺型两种。有尾感器亚纲的虫种为管型结构,无尾感器亚纲的虫种为腺型。管型的基本结构是一对长排泄管,由一短横管相连,呈“H”形,有的为倒“U”形或“U”形。在横管中央腹面有一小管经排泄孔通向体外。腺型则只有一个具有大的细胞核的排泄细胞,位于肠管前端,开口在咽部神经环附近的腹面。

(2)虫卵

线虫卵大多为椭圆形,无卵盖。卵壳多由3层组成。内层为脂层或蛔甙层,有调节渗透作用的功能;中层为壳质层,较厚,含有壳质及蛋白质,是卵壳的主要组成部分,能抵抗外界的机械压力;外层来自受精卵母细胞的卵膜,称卵黄膜或受精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在蛔虫卵,当通过子宫时,卵壳外又附加了一层由子宫壁分泌的酸性粘多糖-鞣化蛋白复合物,称为蛋白质膜,有保持水分、防止虫卵干燥的功能。虫卵自人体排出时卵内细胞发育程度因种而异。有的线虫卵内细胞尚未分裂,如受精蛔虫卵;有的已分裂为数个细胞,如钩虫卵;有的则已发育为蝌蚪期胚,如蛲虫卵;有的虫种卵内胚胎在子宫内即发育成熟,自阴门排出时已为幼虫阶段,如旋毛虫与丝虫。

2、生活史

寄生线虫的生活史基本过程分为虫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各阶段是连续的,由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时,虫体增大并蜕皮一次。根据线虫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可将线虫发育过程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发育型

生活史过程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寄生于肠道的线虫多属此型,如蛔虫。属于此发育类型的线虫亦统称为土源性线虫。

(2)间接发育型

生活史过程较复杂,需要中间宿主,寄生于组织内的线虫多属此型,如丝虫。于此发育类型的线虫又称为生物源性线虫。线虫的感染性卵或幼虫,侵人人体后常经过一定的移行途径,到达寄生部位。有些虫种的感染期卵经口食入后,在小肠孵化并下行,直接发育为成虫(如蛲虫、鞭虫),或需经过血肺移行,才能发育为成虫(如蛔虫、钩虫)。钩虫和粪类圆线虫幼虫钻入皮肤后,在定居小肠前也需要经过血肺移行。丝虫的感染期幼虫通过传播媒介的叮刺,经皮肤感染,在组织内移行,最后定居在特定的组织中。有些线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然后经口(如肾膨结线虫)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此外,有些寄生虫还可异位寄生;有些虫种的幼虫偶然侵入人体,无固定寄生部位,尚不能发育为成虫,在组织中移行,引起幼虫移行症。寄生在消化道中的线虫,其虫卵(或幼虫)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蛲虫则移行至肛门周围产卵。寄生于肺或肾中的线虫,虫卵随痰(比翼属线虫)或尿(肾膨结线虫)排出。丝虫微丝蚴循环于血液(淋巴丝虫)或移行于皮下组织内(盘尾丝虫),在皮肤内被吸血昆虫吸入体内。龙线虫属的虫种,其幼虫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与之接触的淡水中。

土源性线虫卵和幼虫在外界发育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湿度、氧气较为重要。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是温暖、潮湿、荫蔽的地方。线虫感染宿主的阶段因虫种不同而异。蛔虫、鞭虫等产出的虫卵需在外界发育至含有幼虫期的虫卵才具有感染性;钩虫卵需在外界发育并孵出幼虫,进一步发育为丝状蚴才具有侵入宿主皮肤的能力。生物源性线虫的幼虫,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性幼虫,才能感染终宿主,如丝虫等。

在人体寄生的线虫中,有些寄生于消化道,通常统称为肠道线虫,如蛔虫、钩虫、鞭虫及蛲虫等;有些寄生在组织中,如丝虫;有的在肠内兼组织内寄生,如旋毛虫;有些虫种可出现异位寄生,如蛲虫;也有些虫种不适宜在人体内进一步发育,在组织、器官中到处移行,引起幼虫移行症,如棘颚口线虫。

(二)发病机制

人体感染线虫后,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成为带虫者,也可以出现些症状和体征而成为寄生虫病患者。虫体对宿主危害性的大小与感染的虫种、虫荷的多少、寄生部位以及宿主的功能状态和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寄生的线虫通过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毒性作用或产生炎症及超敏反应等机制致病,严重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病理

临床类型和分类

临床表现1、2

(一)症状体征1

线虫病的种类较多,大约有40多种(类)。线虫寄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不同种类的线虫可引起相似的症状和体征,同一虫种在不同的感染者可有不同的表现。在临床上线虫病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消化系统症状

肠道线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是最常见的共同表现。如蛔虫引起间歇性脐周痛,钩虫病出现隐痛或类似溃疡病的疼痛,鞭虫病可导致慢性腹泻等。消化道出血亦较常见,表现为潜血、柏油样黑便、鲜血便甚至出现大出血。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线虫病有钩虫病、鞭虫病及蛔虫病。此外患者尚有恶心、呕吐、便秘、食欲缺乏等消化系统症状。2、呼吸系统表现

有些线虫的幼虫在到达寄生部位前须经过体内移行过程,当通过肺部时可出现咳嗽、胸闷、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如蛔虫病、钩虫病、旋毛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等。有些虫种寄生在肺部,引起呼吸系统表现,如丝虫引起的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比翼线虫病。少数线虫如弓首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侵入肺部,引起幼虫移行症。

3、急腹症

一些线虫病可并发外科急腹症。如蛔虫、蛲虫、鞭虫可引起急性阑尾炎;蛔虫、蛲虫、粪类圆线虫、鞭虫、旋毛虫、丝虫可导致急性腹膜炎;蛔虫、鞭虫、旋毛虫、异尖线虫、蛲虫、粪类圆线虫可引起肠梗阻;蛔虫引起胆道蛔虫病;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可并发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

4、异位寄生与损害

寄生虫在人体通常有一定的寄生部位,但有些线虫可侵入非常见部位异位寄生,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给诊断增加难度。如蛲虫病、丝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均有异位损害的表现。

5、贫血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贫血的原因有多种,寄生虫感染是引起贫血的因素之能够引起贫血的线虫有钩虫、鞭虫、肝毛细线虫、丝虫、粪类圆线虫等。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线虫、吸虫及绦虫等蠕虫感染,特别是血管及组织内寄生的蠕虫感染以及内脏幼虫移行症,常引起宿主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现象。这是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慢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持续性的组织炎症反应,如旋毛虫病等。有皮肤侵入期及血肺移行期的寄生虫,常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蛔虫与钩虫的幼虫移行期等。寄生于肠道的线虫若对肠壁组织损伤轻微,则很少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蛲虫。如果肠道内线虫侵入肠壁或损伤肠黏膜,则可出现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粪类圆线虫、异尖线虫钻入肠壁组织引起嗜酸性肉芽肿等。犬钩虫成虫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

此外,宿主外周血IgE水平升高也是线虫感染的一个特征。线虫感染者中常出现速发型超敏反应,因为IgE是亲细胞抗体,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有亲和性。结合在这些细胞膜上

的IgE抗体,再遇相应抗原即可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细胞脱颗粒,释放增加黏膜通透性的血管活性物质宿主血液中的保护性抗体可漏至肠腔,在肠道排虫反应中起一定的作用。(二)实验室检查2

1、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急性期患者末梢血液白细胞总数可以正常或略高,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2、微丝蚴的检测

血液中找到微丝蚴是诊断早期丝虫病的唯一可靠方法,自夜间10时至次日晨2时,阳性率最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2

1、免疫学检查

可采用皮内试验、血清循环抗体、血清循环抗原(CAg)等方法进行检测。近来采用特异性DNA探针技术诊断丝虫病,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超声检查

用超声检查可见到班氏丝虫成虫活动的原型。

诊断要点1

线虫带虫者及线虫病患者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原诊断和辅助检查。临床上由于线虫无症状感染者(即带虫者)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在体检或普查时作病原检查才被发现。对有症状的患者,询问病史,包括患者的籍贯、职业、旅居史、饮食习惯等,将有助于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史可做出初步诊断。

病原学检查是对线虫病或带虫者确诊的依据。

根据虫体寄生的部位,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如肠道线虫采用粪便检查;寄生在淋巴系统的丝虫可采血检查;寄生在泌尿系统的用尿液检查;寄生在组织中的应做活检。查到寄生虫的任一虫期均可确诊。有时外科手术中检获虫体,病理标本中发现虫体,作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时查到虫体也可进行诊断。应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体的DN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进行虫种鉴别,尤其对常规病原检查方法不便检测的虫种(如组织中的线虫)较适用,该类方法可归入病原学检查范围。

有些寄生虫病的病原诊断较为困难,可做免疫学试验、影像检查等辅助诊断。免疫学方法对组织中寄生线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对肠道线虫的诊断效果较差。

鉴别诊断4

1、血栓性静脉炎

有血管壁损伤或静脉曲张史,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疼痛及压痛,可触及索状静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血管彩超及静脉造影可见静脉血栓。

2、感染性静脉炎

有局部外伤或感染病灶,伴全身中毒症状,沿静脉走行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及压痛,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3、充血性心力衰竭

有心脏病病史,水肿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伴劳力性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和肝大等。

4、肿瘤性乳糜尿

有恶性肿瘤病史,因肿瘤侵犯腹膜后淋巴管、淋巴结所致。

并发症及防治1

虫体对宿主危害性的大小与感染的虫种、虫荷的多少、寄生部位以及宿主的功能状态和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寄生的线虫通过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毒性作用或产生炎症及超敏反应等机制致病,严重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一些线虫病可并发外科急腹症。如蛔虫、蛲虫、鞭虫可引起急性阑尾炎;蛔虫、蛲虫、粪类圆线虫、鞭虫、旋毛虫、丝虫可导致急性腹膜炎;

蛔虫、鞭虫、旋毛虫、异尖线虫、蛲虫、粪类圆线虫可引起肠梗阻;蛔虫引起胆道蛔虫病;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可并发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

治疗与预后1、3

(一)治疗1

1、驱虫治疗

线虫病的驱虫治疗主要依靠化学药物。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可以将驱线虫药物分为六类:①咪唑类(左旋咪唑、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②嘧啶类(噻嘧啶、甲噻嘧啶、酚嘧啶等);

③哌嗪类(乙胺嗪、哌嗪等);④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山道年、土荆芥油);⑤季胺盐类(灭虫宁、噻乙吡啶);⑥其他化合物,如酚类(溴萘酚、己雷琐辛)、有机磷(敌百虫)、卤烃类(四氯乙烯)。由于山道年、土荆芥油、灭虫宁、己雷琐辛、敌百虫、四氯乙烯等药物疗效低、毒性大、安全性差,在我国均已被淘汰。咪唑类与嘧啶类具有疗效好、毒性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由于哌嗪抗虫谱不广,其驱虫疗效不及咪唑类及噻嘧啶,现已少用。2、对症治疗

一些寄生虫病可引起宿主严重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在驱虫的同时应给予支持疗法;或驱虫前先给予支持疗法,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驱虫。有的虫种如蛔虫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肠梗阻等,可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症处理,然后再驱虫。有的虫种寄生可导致急性阑尾炎、肠穿孔、急性腹膜炎、消化道大出血等急腹症,应立即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驱虫治疗。

(二)预后3

丝虫病对生命威胁不大.早期发现多能治愈。但反复发作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和象皮肿患者可影响健康、工作和生活。继发细菌感染,可加重病情。

护理2

1、隔离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媒介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病室应彻底灭蚊,并有防蚊设施。

2、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病情缓解期应鼓励患者多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有助于患肢液体回流,减轻肿胀。较重的淋巴水肿患者锻炼较困难,应指导家属,帮助患者做肢体被动运动,不要长期站立,避免过度劳累。

3、饮食护理

乳糜尿患者避免高蛋白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瘦肉、蛋清和豆制品等食物。

4、病情观察

(1)观察淋巴结、淋巴管炎的发作频率、部位、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有无蔓延及方向并记录。

(2)观察乳糜尿的持续时间、性状、浑浊程度和有无排尿困难并记录。

(3)观察象皮肿的部位、皮肤干燥程度、汗毛脱落程度,是否有瘤状隆起或赘生物。(4)定期检查患者乳房上是否有结节,眼前房或眼睑是否有丝虫成虫等。

(5)使用乙胺嗪治疗时,及时发现有无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疼痛、全身肌肉及关节酸痛等治疗反应,特别是针对喉头水肿及支气管痉挛,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5、对症护理

(1)淋巴水肿的护理

①用温水和肥皂自上而下清洗患肢。在皱褶深处,深入患处反复擦洗,每天清洗1次以上,防止皮肤感染,预防和减少急性炎症发作。避免损伤皮肤,保持患肢干燥。

②嘱患者穿宽松的鞋子,防止足部皮肤磨损破裂,定期检查趾间和皮肤皱褶有无破损。

③使用绷带绑扎可暂时性消除肿胀,但可引起局部皮肤发热、痒感或不舒适,且不利于锻炼。如使用绷带,应早起绑上,夜间松开,同时保持绷带清洁。

④抬高肢体可以减少液体在下肢的积聚,有利用淋巴液回流。坐姿时,将患肢抬高至与臀部齐平的高度,重症患者如果感到不舒服,可让患者抬高至感觉舒适的高度。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及时更换衣被、皮肤。

(3)鞘膜积液的护理

对于轻症患者先抽掉部分积液。然后向鞘膜内注入2%普鲁卡因浓酒精,注入量为抽出积液量的10%,然后轻柔患处促进鞘膜脏层与壁层粘连。

6、用药护理

口服抗丝虫药后因为大鞋微丝蚴死产释出异性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可用复方阿司匹林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7、生活护理

因肢体肿胀或疼痛导致移动障碍,避免下床活动或提供行动辅助工具,如:轮椅,必要时护士应协助患者。

8、标本留取

因囊尾蚴的昼伏夜出性,患者应保持作息规律,提前告知患者,血标本留取时间于晚上22时至次日晨2时之间完成,以提高标本采集的阳性率。

防治措施1

目前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南方部分省(区)的感染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人口总量大,受威胁的人群多,要使土源性线虫病的控制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控制水平,还需要加大防治力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家畜和肉类、水产品等商品供应渠道增加,但城乡食品卫生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加之生食、半生食肉类的人数增加,使一些经食物感染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程度在部分地区有不断扩大趋势。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防治对策。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卫生监督,加大市场管理力度,严禁有疫病动物肉类食品上市,从而有效地控制传播与流行。

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经过多年的大力防治,至2006年我国大陆流行的县(市、区)全部达到消除丝虫病的标准。但不能排除个别疫点的存在,对以往重点疫点或较晚达标的县(市、区)仍然需要进行监测。

膳食调理2

乳糜尿患者避免高蛋白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瘦肉、蛋清和豆制品等食物。

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

1、《现代寄生虫病学第2版》段义农 2015年人民军医出版社第270~273页

2、《传染科临床护理》姜平 201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第444~447页

3、《传染病学高级教程》李兰娟 2015年人民军医出版社第326页

4、《传染病学第3版》徐小元 2013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205~207页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实用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f18625509.html,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实用技术 作者:张志臣 来源:《吉林蔬菜》2017年第10期 摘要: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蔬菜根结线虫病生物防治的主要实用技术,即使用阿维菌素复配甲壳素和淡紫拟青霉菌剂两种方法。阿维菌素复配甲壳素方法是,1.8%阿维菌素1000倍,甲壳素500倍,定植时按每株250~500g浇灌。如果前茬根结线虫病重,在生长中期再滴灌一次。淡紫拟青霉菌剂除了育苗时处理基质,主要是定植时沟施或穴施,667㎡用量 2kg。 关键词:根结线虫病,阿维菌素,甲壳素,淡紫拟青霉菌剂 设施栽培茄果类、瓜类蔬菜,经常发生根结线虫病,给生产造成损失。2017年辽宁职业 学院基地的春茬黄瓜温室,第一年种菜,第一次种黄瓜,竟然有了根结线虫病,使得黄瓜提前拉秧。所以防治好根结线虫病,是蔬菜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然而,生产上主要采用用化学农药防治,增加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土壤。生物技术防治根结线虫病,是生产绿色产品蔬菜的大势所趋。 1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症状 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蔬菜根部,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受害根部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或根结,根结初为白色,柔软,后变为浅黄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粗糙,有时裂开。部开根结,可看到白色珍珠状小颗粒,是根结线虫的雌成虫。蔬菜受根结线虫侵染后生长发育缓慢,叶片小而黄。发病重时,植株矮小,不结实或结实不良,遇高温干旱天气时,植株易萎蔫甚至枯死。 2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 2.1阿维菌素复配甲壳素:阿维菌素已经广泛用于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近几年,出现了与甲壳素复配技术,使防效得到了增强。辽宁职业学院基地过去在温室番茄上进行了应用,只在定植时浇灌一次,到番茄拉秧时观察根系,只有轻度的根结线虫为害。可见,如果在生产中期再浇灌一次复配的药液,就可有效防治根结线虫,无需用毒性较大的农药。 2.1.1复配甲壳素增效原理:甲壳素(甲壳质、甲壳丰、几丁质、壳聚糖)是国际上公认 的植物免疫剂。它的主要功效有:(1)促进根系发达(在低温时,有利于根系正常生长),使植株生长均匀健壮。(2)提高作物免疫力,诱导植物体产生对病原菌的防护机构,起到植物疫苗的作用。(3)活化土壤,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促进有益菌如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乳酸菌、放线菌的增殖,抑制根结线虫及病原菌繁殖。 2.1.2阿维菌素复配甲壳素的使用方法:1.8%阿维菌素1000倍,甲壳素500倍,定植时按每株250-500g浇灌。如果前茬根结线虫病重,在生长中期再滴灌一次。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摘要】本文分析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发生条件、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疫情普查监测措施,对松材线虫疫情普查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松材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以松褐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松树病害。因其具有寄主植物多、适生范围广、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治理难度大的特点,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松树病害。 1 松材线虫病概述 松材线虫属垫刃目(Tylenehida),滑刃科(Aphglenchoididae),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松材线虫病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葡萄牙等国。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在我国被发现以来,到2011年已扩散蔓延至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6个县级行政区。 松材线虫病的自然传播扩散途径是松褐天牛成虫在病树体内羽化后携带大量松材线虫,当天牛飞到健康松树上取食补充营养或产卵时,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造成的伤口侵入木质部,寄生在松树树脂道中迅速繁殖,导致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使植株水分输导受阻,呼吸作用加强,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减弱直致松树迅速枯死。松材线虫病的自然传播扩散因受松褐天牛飞翔能力和自然屏障限制,传播扩散距离、范围有限。而最危险的传播途径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即带有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的松材及其加工制品(含包装材料)通过运输工具的调运而扩散,这种途径不受自然屏障限制,传播速度快,距离远,我国松材线虫病呈现多点、跳跃式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松材线虫病发生区的病木及制品人为调运而引起。 2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规律 2.1 松材线虫病的寄主 松材线虫的寄主种类均为针叶树,其中以松属树种为主,非松属树种很少。据国内外资料记载,自然条件下感病的松属树种有36种,其中我国有9种:日本赤松、日本黑松、马尾松、白皮松、海岸松、火炬松、黄松、湿地松、硫球松;非松属树种有8种:香脂冷杉、欧洲云杉、加拿大云杉、北美云杉、欧洲落叶松、美加落叶松、雪松、大西洋雪松。 2.2 症状和发病过程 受松材线虫侵染后,植株迅速枯死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特点。被松材线虫侵

试验八动物线虫病常见病原的形态学观察

实验八动物线虫病常见病原形态学观察(一)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线虫的基本构造,掌握动物常见线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实验器材 1.器械。光学显微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平皿、载玻片与盖玻片等。 2.试剂。乳酸酚透明液等。 3.标本。 (1)浸渍标本。 网尾科线虫:丝状网尾线虫、鹿网尾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等。 原圆科线虫:毛样缪勒线虫、柯氏原圆线虫和肺变圆线虫等。 后圆科线虫:野猪后圆线虫和复阴后圆线虫等。 毛圆科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属线虫等。 钩口科线虫:羊仰口线虫、牛仰口线虫、长尖球首线虫、萨摩亚球首线虫和椎尾球首线虫。 盅口科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微管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有齿食道口线虫、长尾食道口线虫和短尾食道口线虫等。 冠尾科线虫:有齿冠尾线虫。 圆线科线虫:马圆线虫、无齿圆线虫和普通圆线虫等。 毛尾科线虫:猪毛尾线虫、绵羊毛尾线虫(T.ovis)、球鞘毛尾线虫及斯氏毛尾线虫等。 毛形科线虫:旋毛虫等。 颚口科线虫:刚棘颚口线虫和陶氏颚口线虫。 吸吮科线虫:罗氏吸吮线虫和丽嫩吸吮线虫等。 丝状科线虫:马丝状线虫、鹿丝状线虫和指形丝状线虫等。 尖尾科线虫:马尖尾线虫。 (2)封片标本。动物横纹肌中的旋毛虫幼虫、颚口线虫的中间宿主(剑水蚤)等。 (3)病理标本。后圆线虫引起猪支气管堵塞、食道口线虫幼虫引起动物肠道的结节病变、毛尾线虫头部钻入动物肠壁、钻入动物胃壁的颚口线虫等病理标本。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挑取捻转血矛线虫或粗纹食道口线虫的雌雄虫各一条,分别放在两张载片上,滴加乳酸酚透明液1-2滴,盖上盖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透明虫体的详细构造。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封片标本的形态构造。 3.用肉眼或借助手持放大镜观察虫体浸渍标本及病理标本。 四、实验注意事项 1.乳酸酚透明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不宜滴加太多,以防溢出载玻片之外而腐蚀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 2.虫体在滴加乳酸酚透明液后,应尽快放到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若虫体透明过度,则不利于虫体内部形态构造的观察。 3.雄虫尾端交合伞常包裹在一起,可用解剖针轻轻移动盖玻片,让交合伞展开便于观察交合伞内肋的形态。

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的区别

[经济作物]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识别与防治技巧! 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不断发展,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连作现象十分突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及根结线虫病为害日趋严重,产量损失高达30%以上,同时根肿病及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又促进了软腐细菌的感染,导致作物发育不良,叶片萎蔫甚至枯死。十字花科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症状相似,都表现为根部肿大,地上部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但两者病原及发病条件不同,防治技术差异较大,正确识别是防治两种病的关键所在。 一、病害识别 1、病状特点: ①根肿病只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发病于根部,根系受病菌刺激,细胞加速分裂,部分细胞膨大,以致形成肿瘤。肿瘤一般成纺锤形、手指形、不规则畸形,大的如鸡蛋,小的如粟粒。在主根上发病时,肿瘤个大而数少,在侧根上发生时个小而数多。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后期常发生龟裂,且粗糙。其他杂菌侵入后可造成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正

常吸收,所以地上部出现萎蔫。但在后期感病的植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 ②根结线虫病不仅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的根部上,还发生在胡萝卜、茄子、番茄、莴苣、生菜等的根部,作物根部感染根结线虫后,受到根结线虫释放的吲哚乙酸等生长激素的影响,造成细胞恶性分裂,形成根瘤或根结。主要发生在须根和侧根上,病部产生肥肿畸形瘤状结。剖开根结,内部有许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一般根结之上可生出细弱的新根,再度侵染则形成根结状肿瘤。轻病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重病植株矮小,叶片萎蔫,渐黄枯,严重时全株枯死。 ③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田间简易诊断可根据解剖根部的肿瘤或根结进行区别,在肿瘤内是否有乳白色洋梨状的根结线虫的成虫,这是最准确的诊确依据,根肿病的肿瘤内什么也没有。 2、发生规律: ①根肿病是由真菌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在根肿上产生休眠孢子囊,肿瘤腐烂后,休眠孢子囊散落在土中越冬或越夏。因此,曾发生过根肿病的菜地,或连续栽种十字花科蔬菜的菜地(白菜类和甘蓝类蔬菜),由于病菌孢子囊在土中逐年积累,病情会逐年加重。病原真菌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主要靠雨水、灌水、害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还有土壤缺钙的地块发病也重。 ②根结线虫病以卵及幼虫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通过种子、苗木、土壤、流水和包装材料远距离传播。土壤疏松、地势高燥、盐分低、贫瘠、砂壤土的地块,适宜根结线虫活动发病严重。通透性不好的土壤极少发生。 3、流行条件: ①诱发根肿病的主要条件是土壤酸碱度、温度和湿度。土壤pH值为5.4-6. 5、土壤温度为18-25℃、土壤湿度为60%时,不仅有利于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并能在48小时内侵入植株表皮细胞内。土壤pH值在7.2以上、土壤湿度在45%以下或95%以上、土壤温度在12℃以下或27℃以上,本病很少发生。 ②根结线虫病的线虫是好气性的,地势高燥,结构疏松,含盐量低的中性砂质土壤,适合根结线虫活动。此外,线虫多分布在表层下20厘米土壤中,以3-9厘米土层内最多,空气充足,有利线虫生长,因而发病不但普遍,而且也较严重。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附件 北京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按照现阶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统一部署,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林生发〔2018〕11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森林资源及松林资源概况 北京市行政区划16个区。全市林地面积1622.17万亩,有林地面积1101.8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2平方米。林业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及塑造国际型大都市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现有松林159.22万亩。其中油松林面积144.78 万亩,占林分面积的16.14%,在优势树种面积比例中居于第三位,仅次于侧柏、柞树面积。落叶松林面积14.44万亩,占林分面积的1.61%。主要树种林分面积情况见表1,松林面积分区情况见表2。 表1 北京市主要树种林分面积统计表

本表数据摘录于北京市第八次园林绿化资源普查成果报告 表2 北京市松林面积分区统计表 面积:万亩;占比:% 本表数据摘录于北京市第八次园林绿化资源普查成果报告 (二)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 我市积极开展了2018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春季普查4-6月,秋季普查9-10月,两次普查完成了对北京市16个区主要松树分布区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普查覆盖16个区、183个乡镇、77个街道、12个国有林场、15个木材经营场所,普查面积159万亩。

全市16个区累计发现死亡松树6588株,采样送检50余份,从目前各区上报数据和各专业检测机构对送检样品反馈结果来看,在我市尚未检出松材线虫。 二、目标与任务 (一)防治目标 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林生发〔2018〕110号)总要求,以有效截断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渠道为关键、快速彻底除治为目标,加强执法监管和检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目标管理,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严防死守,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病入侵,保护我市松林资源安全。 (二)防治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落实各级政府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控主体责任; 2.全市各区、有林单位等要监测到位,及时发现,及时处治; 3.提前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等相关物资储备; 4.组织开展全市各级森防部门和应急防控队伍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操作和流程; 5.通过演练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疫情除治 (一)防治区划 北京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共区划为三个区,分别是除治区、

线虫病

线虫病 1.如何鉴定线虫? 答:形状:多样性; 颜色:多种。体表: 不分节,虫体表面有纵纹、横纹。大小:1mm-1m。体壁:角质层(参与形成的构造,在分类上有意义);皮下层;肌层。 线虫头尾端的变化:头:具有三片唇---蛔虫;具有口囊,口囊内有切板---钩虫;有叶冠、头泡、侧翼膜--- 结节虫;头部两侧有一对颈乳突---捻转血矛线虫;头部有头感器---肾虫。 尾端:尾感器,尾乳突。 2.猪如何感染蛔虫的? 答:雌虫产卵→虫卵→含一期幼虫的虫卵→②幼虫的虫卵→猪吞食→卵壳破裂,幼虫:①大多数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门静脉→肝→肝静脉→后腔静脉→右心→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泡→支气管→气管→咽喉→小肠发育为成虫 ②少数随淋巴液进入乳糜管→肠系膜淋巴结 a. 腹腔→肝→肝静脉→后腔静脉→右心→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泡→支气管→气管→咽喉→小肠发育为成虫。 b. 胸导管→前腔静脉→右心→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泡→支气管→气管→咽喉→小肠发育为成虫。 以上生活史中,在肝蜕皮一次为③幼虫,在肺蜕皮一次为四期幼虫,在小肠蜕皮一次为五期幼虫 3.经皮肤感染线虫有哪些? 答:牛仰口线虫病;猫犬钩虫病;猪冠尾线虫病;猪兰氏类圆形线虫病; 4.经胎盘感染线虫有哪些? 答:犊新蛔虫病;犬猫蛔虫病; 5.自愈现象 答: 6.捻转血矛线虫有何危害? 答: 7.类圆线虫生活史 答:如右图

8.旋毛虫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各是什么?猪如何感染旋毛虫的? 9.如何诊断旋毛虫病? 10.牛羊食道口线虫病临床症状是什么?如何诊断该病? 11.猪肾虫有何危害?如何诊断该病? 12.寄生于牛羊肺部线虫往往引起何种症状?

蔬菜根结线虫病

蔬菜根结线虫病 (相关图片) 蔬菜根结线虫病,群众又称为“瘤子病”,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保护地蔬菜面积的增长,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日益严重,一般发病导致减产26%~50%,严重的甚至绝收,成为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此外,根结线虫病还可以与真菌、细菌、病毒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侵染,加重对蔬菜的危害。 根结线虫病可发生在茄科、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及其它蔬菜如菠菜、茼蒿、胡萝卜、蒿苣、生菜、苋菜、落葵、香菜、芹菜、洋葱等植物,寄主范围很广。 症状 病害主要侵染根部,以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形成大量瘤状根结。其根结的大小和在根上的分布因不同蔬菜寄主种类和不同根结线虫种类而异,葫芦科、豆科蔬菜染病则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成串的瘤状根结,根结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变为浅黄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粗糙,有时龟裂,剖视较大的根结内部,可见到白色梨形的粒状物即线虫的雌成虫,一个根节中可有一至多个雌虫,小根上根节多为一个。茄科或十字花科蔬菜受害则侧根与须根细胞增生畸形,形成瘤状结较肥大,有时根结上可生出细弱新根,染病后生有根结。剖视根结或瘤状物,内有乳白色粒状物,为雌成虫。重病株后期根部腐烂,轻病株地上部分没有明显的症状,病情较重的,地上部分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色暗淡发黄,呈点片缺肥状,叶片变小,不结实或结实不良,但病株很少提前死亡。在干旱或水份供应不足时,中午前后,地上部常呈现萎焉现象,或提早枯死。 病原 根节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spp.)的几种线虫侵染所致,属线形动 物门线虫纲之垫刃目。主要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 (M.arenari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这几种线虫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根结线虫属所致损失的90%以上。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葫芦科根结线虫多为南方根结线虫1号,该种线虫属内寄生线虫,雌虫和雄虫的形态明显不同,雌虫成熟后膨大呈梨形,体长440~1300μm,体宽325~700μm,双卵巢,卵巢盘卷于虫体内,阴门和肛门位于虫体后部末端,阴门周围的角质膜形成特征性的会阴花纹,是鉴定“种”的重要依据,会阴花纹背弓稍高,顶或圆或平,侧区花纹由波浪形到锯齿形,侧区不清楚,侧线上的纹常分叉。雄成虫细长,尾短,无交合伞,交合刺粗壮。成对,针状弓形,末端尖锐彼此相连,体长1150~1900μm体宽280~570μm。 虫体发育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肾脏形或椭圆形,黄褐色,两端圆,79~91 ×26~37.5μm。卵藏于黄褐色的胶质卵囊内。单个卵囊内有卵300—500粒;每个雌成虫可产卵500~1000粒;幼虫:一龄幼虫呈“8”字形卷缩在卵壳内,蜕皮后破壳而出为二龄幼虫,体细长线形无色透明,头部较钝,尾部尖,其大小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二龄幼虫大小为346~463μm,2龄幼虫的形态也是鉴定的依据。二龄幼虫即开始具有侵染性故又称侵染性幼虫可侵染寄主,蜕皮后成为三龄幼虫,此时雌雄虫体开始分化,再经两次蜕皮即成为成虫。南方根节线虫的反照方式上有丝分裂孤雌生殖。雌虫产的卵排出到胶质卵囊中,有时部分留在体内。雌虫寄生部 位不深的,尾端稍微露出根外,卵囊和其中的卵则可露到根外,卵囊就长 期留在细根上;寄生部位很深的所产的卵则留在根组织内。卵囊和根组织中的卵能抵御不良环境条件而长期存活,条件适直时再孵化。根组织的卵孵化后可继续在组织内发育而完成生活史,也可迁移到根外再侵染新根。排在寄主组织外的卵,孵化后可侵染寄主为害。 南方根节线虫由四个小种组成,这四个小种均可在辣椒、西瓜、番茄上繁殖,但他们对烟草及棉花的反应不同。1号小种在烟草和棉花上均不能繁殖;2号小种可在烟草上繁殖但不能在棉花上繁殖;3好小种不能在烟草上繁殖但能在棉花上繁殖;4号小种在烟草和棉花上均能繁殖。 在27~32℃的适直温度下,根结线虫完成一代只要17天左右;15℃时则需要57天。因此,南方根结线虫在南方温暖气侯地区或北方保护地中发生严重就是因为其喜高温不耐低温,在

关于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实施方案

关于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实施方案(最新) 为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保护我区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法律法规和 《X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X区X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林业基本情况 X区下辖4个镇、1个国有林场、2个国营农场、6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马尾松林9933亩,占有林地面积的6.7%,主要分布在X国有林场和浦X镇、X镇。近年来,受持续高温天气、松墨天牛等因素影响,各地松枯死木数量增加。经过几年的林分改造和综合治理措施,松枯死木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但松材线虫等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侵染破坏的风险仍居高不下。 (二)疫情发生情况 X年秋季普查我区共调查松林面积9933亩,发现松枯死木23株,其中:自然因素致死或濒死的12株,人为因素致死的2株,原因不明的9株,经取样镜检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对比X年秋普数据,枯死木数量有所下

降。 (三)上一年度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1、全面完成松枯死木清理工作。我区成立了一支除治专业队,专门负责清理松枯死木工作。同时,制定松枯死木除治方案,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规程》(DB35/T1451-X)技术要求进行清理,GPS每株定位,做到“发现一棵,清理一棵”。X年全区全年清理松 枯死木103 株,清理率100%。采伐松木的伐桩均控制在5 厘米以下,松木及枝桠全部进行焚烧或装袋药物熏蒸处理,松木与伐桩除害处理率100%。 2、挂设诱捕器50 个,与护林员签订监测协议,确保按时更换诱捕药物,全年共诱捕天牛1082只。 3、施放白僵菌粉炮4000 粒,防治面积691 亩。 X年秋季普查我区共发现松枯死木23株,主要分布在浦X镇和X 镇,较X年的秋普数据,松枯死木发生呈现下降趋势。 二、防控目标 X年防控目标:加强预防,巩固成果,防止疫情入侵。全面完成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全区松材线虫病监测覆盖率100%,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及时处置。 三、防控类型区划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8年修订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疫情防治,切实提高疫情防治的整体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监测普查 (一)日常监测。 1.监测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2.监测时间。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3.监测内容。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2)遥感调查。采取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监测调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3)诱捕器调查。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严禁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区域使用。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离鉴定(或者经过培养后鉴定),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当立即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专项普查。 1.普查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 2.普查时间。每年2次。一般于每年3-6月进行春季普查,于每年8-10月进行秋季普查。 3.普查内容。调查本辖区内所有松树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 4.普查方法。同日常监测方法。其中,对已确认发生疫情的小班,直接进行详查。 (三)取样。 1.取样对象。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者刚枯死的松树,不应当抽取针叶已全部脱落、材质已腐朽的枯死树。可参照以下特征选择取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目前农业生产中危害最普遍的线虫种类主要有根结线虫、孢囊线虫、根腐线虫、茎线虫、肾状线虫、半穿剌线虫、叶线虫、松材线虫等,其中以根结线虫危害最重、损失最大。线虫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与缺素症混淆,并与其它病原生物形成复合侵染。 一、线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1、轮作有根结线虫的菜地,最好实行轮作,特别是水稻和葱、蒜等轮作,防治根结线虫效果更好。勿与线虫易发蔬菜种类如茄子、番茄、芹菜、莴苣、胡萝卜等蔬菜轮作。 2、苗床消毒或无土育苗苗床是根结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苗床不进行处理,很容易将根结线虫传播到大田,而作物早期受到根结线虫的危害对其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无土育苗是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一条重要措施。如果苗床面积很大,可采用苗床消毒的措施,将35%威百亩水剂(8-10kg/亩)与土壤充分拌匀后,盖上塑料薄膜熏蒸。

3、水淹杀虫重病田灌水10-15cm深,20-30天,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最好该种一季水稻,既杀死线虫,又不造成田地荒芜。 4、深翻根结线虫多分布在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播前深耕深翻25cm以上,把可能存在的线虫翻到土壤深处,可减轻为害。 5、采用抗根结线虫的品种或砧木选用抗病或耐病的蔬菜品种,可大大减轻各种病害的为害。 (二)物理防治

1、蒸汽消毒蒸汽消毒对人畜无害,多次使用无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问题。蒸汽消毒的方法有地表覆膜消毒法、埋设地下管道法以及负压消毒法,以负压消毒法效率最高。根结线虫对热很敏感,在50℃时保持10-15分钟,可杀死几乎所有线虫。 2、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一项能有效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重要农业措施。根据研究,利用土壤栽培槽填装由稻壳、作物秸秆及动物排泄物的发酵物料等构成的栽培基质进行蔬菜栽培,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产品优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日光消毒(1)日光消毒蔬菜收获后,在夏季炎热季节,覆地膜覆盖10-15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什么是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什么是松材 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疫情防治,切实提高疫情防治的整体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监测普查(一)日常监测。 1.监测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2.监测时间。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3.监测内容。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2)遥感调查。采取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

监测调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3)诱捕器调查。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严禁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区域使用。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离鉴定(或者经过培养后鉴定),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当立即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专项普查。 1.普查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 2.普查时间。每年2次。一般于每年3-6月进行春季普查,于每年8-10月进行秋季普查。 3.普查内容。调查本辖区内所有松树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 4.普查方法。同日常监测方法。其中,对已确认发生疫情的小班,

烟草根结线虫病

烟草根结线虫病 Tobacco Root Knot Nematode 烟草根结线虫病是世界各国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在温暖地区轻砂质土或砂壤土发生严重。我国根结线虫病分布范围很广,据90年代初统计,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陕西、四川、河南和山东等13个省市烟区不同程度地发生根结线虫病。特别是近年来烟草根结线虫病扩展迅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烟草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症状 根结线虫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苗期因温度低,危害时间短,一般发生较轻,症状不明显。受害重的烟苗,长势弱,叶片黄白色,拔起后可见根系发育不良,并有少量米粒大小的根结。 成株期发病的典型特点是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即根结,根结大小、形状差别很大,小的如米粒,大的如花生米,圆形,纺缍形或不规则形。有时一条根上多个根结串生在一起,使整个根系粗细不匀,形成鸡爪状畸形根。剖开根结,内有一至多个黄白色或乳白色粒状物,为病原线虫的雌虫。由于根部受害地上部也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变黄,形如缺肥或缺水状。叶片变黄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起初,下部叶尖和叶缘出现褪绿斑,后整株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整个植株因生长缓慢而比正常植株矮小,特别在干旱条件下更加明显。重病烟株根部变短,后期土壤湿度大时根系腐烂仅留根部表皮和木质部,整个植株萎蔫枯死。 病原

据研究,我国主产烟区烟草根结线虫为混合种群,主要有4种,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M. javanica(Treub) Chitwood,称爪哇根结线虫,M. hapla Chitwood,称北方根结线虫,M. arenaria (Neal) Chitwood称花生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不同地区分布略有差异。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还存在小种分化现象。 发病规律 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卵囊及幼虫在病残体或其他寄主的根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可通过灌溉、耕耙、锄等农事操作传播,移栽带病烟苗、施用带虫粪肥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条件适宜时,土壤中的线虫卵开始孵化,幼虫从根的表皮侵入寄主。线虫以口针穿刺根表皮细胞取食,由于线虫的刺吸,根部中柱鞘细胞大量分裂形成多核的巨形细胞,周围细胞以此为中心而形成肿瘤。随虫态发育成熟,雌虫开始产卵。寄生部位不深的,雌虫将卵排在根外,卵孵化后可重复侵染。寄生部位深的,所产的卵留在根组织内,孵化后继续在组织内发育完成生活史,也可迁移离开根结而侵染新根。一般在南方地区发生代数较多,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代数较少,据河南报道,烟草根结线虫在河南省许昌地区一年约发生4代,第一代于3月上旬至5月中下旬完成,历时60~70d;第二代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完成,历时40~50d;第三代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完成,历时30~40d;第四代于10月下旬完成,历时50~80d。发生代数越多危害越重。 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土壤温度对其发生起主导作用。温度可影响线虫活动的早晚、线虫发育、发生代数及群体数量,当土壤温度超过25℃,线虫20天即可完成一代。因此在较温暖地区,根结线虫活动早,发生代数多,危害时间长,群体密度大,危害重。一般认为,线虫侵染越早,危害越重,侵染越晚,发病越轻。据观察,在临近作物收获季节,大约80%的根系都有被线虫侵染的迹象,但此时根系受害很轻,地上部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症状。土壤质地及含水量是影响线虫病的另一重要因素。线虫喜在轻质透气好的砂壤土中活动,黏性土壤对线虫发生不利。土壤湿度过高也会影响线虫活动,一般土壤相对湿度40%~80%时比较适于线虫活动。常年病田连作,可增加土壤中线虫群体密度,也是加重病害的原因。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利用抗(耐)病品种与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相结合。 1.抗病品种的利用 G28、K326、G80、中烟14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可根据各地情况选用。 2.苗床期控制采用水田土或其他非烟田、非菜园土育苗,或对苗床土消毒处理,可用57%磷化铝片,按每m2放1片药后埋土,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5 d后揭膜通风,有良好防效。磷化铝高毒,应注意安全。移栽时应剔除病苗,防止带病烟苗进入大田。 3.加强栽培管理轮作是病区防治根结线虫的有效措施,可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4.药剂防治烟草移栽时将药剂施入穴内,施药深度10~15cm防效最好,施药太浅,效果较差。常用药剂:15%铁灭克颗粒剂,每hm2用药2~3kg(a.i);10%克线丹颗粒剂,每hm2用药2~7.5kg(a.i)/hm2。其他药剂如呋喃丹、克线磷、涕灭威、甲基异柳磷等也有较好的防效。这些药剂毒性都很大,要特别注意安全。

浅谈松材线虫病

浅谈松材线虫病 摘要:本文针对松材线虫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进行了以系列阐述。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 一、松材线虫入侵树体后的症状 病原线虫侵入树体后,松树的外部症状表现为针叶陆续变色,松脂停止流动,萎蔫,而后整株干枯死亡,枯死的针叶红褐色,当年不脱落。松树从出现症状至死亡约需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时间,发病和死亡过程的时间是该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寒冷地区,松树当年感染了松材线虫也可能在第二年才枯死。松材线虫侵入树体后不仅使树木蒸腾作用降低,失水,木材变轻,而且还会引起树脂分泌急速减少和停止。当病树已显露出外部症状之前的9-14天,松脂流量下降,量少或中断,在这段时间内病树不显其他症状,因此从泌脂状况还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松材线虫病症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外观正常,但树脂分泌量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接着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为害和产卵的痕迹;再就是大部分针叶变为淡褐色,萎蔫,可见到甲虫蛀屑;最后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病树整株枯死,此时树体一般有多种次生性的害虫栖居。 二、松材线虫病的发病规律 松材线虫一生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依靠松墨天牛完成其侵染循环。 松墨天牛成虫从松材线虫寄主树中羽化脱出时携带了大量的松材线虫,当松墨天牛补充营养取食健康松树嫩枝的树皮时,它所携带的松材线虫则通过取食所造成的伤口进入新的寄主体内,并开始大量繁殖。松墨天牛经过补充营养进入产卵期,往往在感染了松材线虫的松树上产卵。当松墨天牛羽化时又将松材线虫携带至新的寄主体内。松材线虫(病原)、松墨天牛(传播媒介)和松树(寄主)三者之间这种生物学联系就构成了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 对于松墨天牛1年发生1代的地区,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大致如下: 春季5、6月份时,寄生在死松树体内的松墨天牛开始化蛹,此时聚集在蛹室中大量的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也开始蜕皮变为持久型4龄幼虫,即休眠幼虫(dauerlarvae),它在形态和生理学上与松材线虫繁殖阶段时的4龄幼虫不同,除了体壁增厚、内含物增多、口针和中食道球退化外,在其体表还附有一种黏性物质,不仅使其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加强,而且易于附着在媒介昆虫的体上,便于媒介昆虫携带和传播。在松墨天牛成虫从寄主树中飞出之前,大量的松材线虫持久型4龄幼虫通过松墨天牛成虫的气门进入气管,尤以后胸气管中线虫数量最多,另外在其体表、前翅内侧等处也有其附着。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成虫从寄主树中飞出后,进入了补充营养阶段。

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最新)

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 为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保护我区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X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商林防检发〔X〕2号,关于转发《X省森防总站关于印发的通知》(X林防检发〔X〕X号)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X区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53个行政村、31个社区,人口55万人。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81.3 万亩,有林地面积213.6万亩,活立木蓄积8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2%,在有林地中,油松、华山松林面积150.026万亩,占森林面积的70.2%。主要分布在X、流岭、X山系,以二X林场、X 林场、X林场面积最多,近几年普查显示,我区尚未发现松材线虫病。但我区国道、省道、铁路、高速路交错,各类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购置和调运的各种苗木、木制品包装箱,各木材销售点经销各类木材、人造板运输频繁,加之X、X、X已经感染松材线虫病,形势不容乐观,我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一旦爆发松材线虫病将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预防区划 根据松林资源分布情况和地域特点,划分不同的松材线虫病预防区域。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的区域列为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预防区。 重点预防区:X源国家自然湿地保护区(二X水库区),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美丽花谷、X 镇、X镇面积共计52.3万亩。 一般预防区:除重点预防区之外的镇、办事处,面积共计 97.726万亩。 三、目标任务 (一)预防目标 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监测覆盖率要达到100%,第一时间发现疫情,新发生区,从确定疫情之日起一年内实现基本根除;加强预防工作,对松类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复检率达到100%,确保重点预防区松林安全。 (二)主要任务 1、加强检疫检查,防止疫情传入。对过往的松材线虫病寄主植物及其产品实施严格检疫检查,严禁疫木及其制品调运。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对区域内的木材交易市场、木材集散地、木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19-10-09T13:27:06.1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作者:杨韵[导读] 松材线虫病严重影响松木生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松木大面积死亡。 广州蓝宝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松材线虫病严重影响松木生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松木大面积死亡。基于此,为了提高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水平,本文结合松材线虫病的病症、发病规律、病害机制及表现,提出科学的综合防治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以提高对于该病的防治效率。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病症;发病规律;综合防治 一、松材线虫病危害症状 松材线虫是一种寄生于松树的、非常常见的寄生虫,寄生在松树上导致松树慢慢干枯直至死亡,是林业中危害最大的几种害虫之一。其以松褐天牛为媒介,卵通过树表创伤进入松树体内,并在其树脂道内寄生并大量繁殖。繁殖后的松材线虫可以侵犯寄生部位的薄壁细胞、上皮细胞,从而阻断松树的水分代谢,并减弱其蒸腾作用。由于这种损伤是全株性的,因此会造成松树全株损害,包括针叶变色、针叶萎蔫、光合作用受阻等,严重时可以导致松树死亡。 通常,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阶段可以分为病害初期、发展中期、发展后期、发病末期4个阶段。在病害初期,松树的外观往往正常,然而由于寄生虫侵犯树脂道上皮细胞,因此可造成树脂分泌减少。同时,由于松材线虫的入侵媒介是松褐天牛,因此发病松树往往还伴有天牛寄生,即针叶出现被啃食痕迹。随后,由于蒸腾作用的进一步减弱,针叶颜色逐渐变黄,树脂分泌更少,且常見天牛产卵的刻槽。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针叶进一步萎缩,光合作用开始减弱。由于松树的水分供应和营养供应均得不到保障,因此植株开始萎蔫,各种昆虫的蛀屑逐渐增多。到了发病末期,由于真菌寄生,通常也称为“木质蓝变期”,未脱落的针叶几乎全部变为红褐色,全株枯死,且伴有次生害虫及真菌大量栖居[1]。 二、松材线虫病发病规律 由于松褐天牛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5—10月,因此这段时间的松材线虫倾向于产卵并使虫卵随松褐天牛在松树上的咬食缺口而进入松树内部,并在其中繁殖扩散。由于虫卵孵化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从松材线虫虫卵进入松树到虫卵孵化持续三四个月。随后,由于松材线虫幼虫逐渐生长,被感染的松树逐渐出现以上几种病态特征,若不及时治疗通常于10月枯死。同时,若某年平均温度高于日常且湿度相对较低,松材线虫孵化的时间会有所提前,其孵化率也会提高,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松材线虫病。 三、松材线虫病病害机制及表现 严重的松材线虫病将极大程度地威胁松树健康生长。由于该种疾病具有广泛传播、病死率高等特点,人们通常称其为“松树枯萎病”。虫媒传播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媒介即松褐天牛。通常,松材线虫在侵入松树之前,会首先寄生于松褐天牛体内,并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增强其自身的致病性。此外,由于松材线虫可在松树树脂道内繁殖、移动,使得松树的受害细胞面积广泛,大体表现为针叶首先丧失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力,并因缺水、缺乏营养物质而逐渐枯黄。同时,松材线虫病的特点之一是病树不落叶,而是缓慢降低自身的树脂合成分泌效率,最终干枯而死。然而,即便松材线虫的致病过程和致病机理早已明确,要想彻底除去该种疾病,仍然受到发病快、病死率高、松褐天牛辅助致病等因素的阻碍。同时,幼虫往往广泛栖居于松树表面的疮孔中,因此一方面会加速松树病死,另一方面会促进病虫害的传播。 松材线虫病的受害植物种类主要包括黑松、湿地松、马尾松等松属植物,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松褐天牛为虫媒的自然传播、以调运患病松木或松木半成品为媒介的人为传播。无论是自然传播还是人为传播,根本原因都在于将携带有松材线虫卵或幼虫的媒介带入易感松树聚集生长地区,从而造成地区内的病虫害蔓延。此外,由于部分地区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不足,使得松材线虫病难以得到防控且难以得到有效治理。 四、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疫情检测系统准确掌握疫情进展、建立完善的疫情检测系统是及时解决松材线虫病危害、防止松材线虫病在当地迅速蔓延的有效途径。借助完善的疫情检测系统,当地的疫情监控便能获得提早发现、提早防治、提早消除的效果,从而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发展。首先,应严格检测出入林区的往来木材运输车辆,切段人为传播途径,将携带病虫害的木材或木材半成品与林区隔离[2]。其次,应加大检疫的执法力度,及时销毁已患松材线虫病的树木及树木制品,同时严禁将此类木材用于市场销售和商业活动。再次,要从流通环节入手,坚决抑制患病虫害的木材在市场上流通,让相关商家转变思想认识,意识到松材线虫可能对当地松树林区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免留下安全隐患。最后,应从法律法规方面入手,及时制定合理的相关规定,并将处罚方案细化、落实到位,让政府和林业部门的职责落实情况受到法律监督,从而保证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的具体落实,以此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二)科学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1.控制传染源 由于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植物传染病,因此,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林区等方面对其进行防治。首先,由于此病虫害的致病过程已经明确,那么就应在松褐天牛羽化成虫之前除去此类昆虫媒介,从传染源头阻断自然传播途径。即砍伐松褐天牛寄生的松树,并及时处理砍伐后的松树。这种以小面积的损失换取整个林区的利益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切断传播途径 正如上文所说,切段自然传播途径的主要方式是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与生长繁殖。经文献查阅得知,每年4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松褐天牛活动的集中时间,因此应在此阶段安装诱捕器捕杀松褐天牛,以阻断松材线虫的自然传播途径。 3.提高林区抵抗力

松材线虫病及预防措施

松材线虫病及预防措施 摘要:探讨松材线虫病多发生的地域分布、发生原因、规律及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的目的。 关键词:松材线虫;发病分布;发生规律;预防措施 松材线虫(NorthAmericanpinewoodnematode;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该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1]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一、分布状况 安徽省主要分布合肥市(肥东县)、铜陵市(郊区)、安庆市(郊区)、滁州市(南谯区、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山区、当涂县)、宣城市(广德县)。全省松材线虫病呈扩散蔓延形势,对黄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以及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大面积松林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与祁门县相邻的石台县、青阳县已被国家确定为松材线虫病疫区,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二、病因及症状 病因:本病由松材线虫引起,线虫的耐久型幼虫自天牛造成的伤口侵入健康松树小枝,并进入树脂管内。这时线虫有强烈的治病作用。待

受侵树木停止分泌松脂时,树体中线虫开始繁殖,以树脂管为通道向其他部位扩散,到针叶开始黄时,树木的整个木质部都有大量幼虫存在,翌年,在罹患病的树林内寄生的松墨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线虫,并“接种”传播到健康的松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 症状[1]:病原线虫侵入树体后,松树的外部症状表现为针叶陆续色,流动,萎蔫,而后整株干枯死亡,枯死的针叶红褐色,当年不脱落。松脂停止松材线虫病症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外观正常,但树脂分泌量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接着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为害和产卵的痕迹;再就是大部分针叶变为淡褐色,萎蔫,可见到甲虫蛀屑;最后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病树整株枯死,此时树体一般有多种次生性的害虫栖居。 三、发生规律[1] 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每年7-9月份。高温干旱气候适合病害发生和蔓延,低温则能限制病害的发展;土壤含水量低,病害发生严重。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病原线虫近距离由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则随调运带有松材线虫的苗木、枝丫、木材及松木制品等传播。松树线虫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温度25℃下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繁殖会受到抑制,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四、危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