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及风险并发症

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

(一)穿刺针

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

(二)穿刺方法

穿刺间隙为L2~3或L3~4。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

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

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二、注意事项

包括:①硬膜外导管可能会误入蛛网膜下间隙,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间隙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②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但阻滞平面容

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破孔渗入蛛网膜下间隙(称为渗漏效应),以及注入局麻药后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使蛛网膜下间隙的脑脊液容积相应减少,局麻药在蛛网膜下间隙容易扩散(称为容量效应)。多数研究认为容量效应是腰硬联合麻醉平面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③实施CSEA在蛛网膜下间隙注入局麻药后,如出现硬膜外导管置入困难,会导致蛛网膜下间隙注药后恢复仰卧体位延迟。如果患者侧卧头低位,重比重液将向头侧移动,使阻滞平面过高,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应严密监测并及时处理。如侧卧头高位,重比重液将向尾侧移动,使阻滞平面较低。④穿刺成功后,患者转平卧位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应及时处理。脊麻布比卡因剂量一般12mg左右,最多用至15mg。待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固定,根据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风险和并发症

(一)阻滞平面异常广泛

CSEA的阻滞范围较一般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其原因:①注入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②硬膜外腔的负压消失,促使脑脊液中局麻药扩散;③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容积增大,挤压硬脊膜,使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麻药向头端扩散,阻滞平面可增加3~4个节段;④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容量增加及阻滞平面升高;⑤局麻药

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⑥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量过多。

临床上应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建议对策:①如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能满足整个手术需要,则术中硬膜外腔不需用药,仅作为术后镇痛;②硬膜外腔注药应在腰麻平面完全固定后再给予;③避免硬膜外腔一次注入大量局麻药,应分次给予。每次注药后都应测试阻滞平面,根据阻滞平面的高低决定是否继续注药及药量;④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加快血容量补充并适当应用升压药。

(二)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

主要与麻醉平面过高有关。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后,如阻滞平面过高,交感神经受到广泛阻滞,易引起低血压,严重者导致心搏骤停。当腰麻平面过高,尤其是肋间肌和膈肌出现麻痹时,将引起患者严重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这种情况多因腰麻作用已开始,而硬膜外置管困难,阻滞平面已经升高,麻醉医师又没能及时发现所致。对老年、全身状况较差或有相对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在CSEA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应用局麻药,及时调控腰麻平面。若硬膜外腔置管困难,应及时放弃硬膜外置管并拔除硬膜外穿刺针。

(三)神经并发症

1.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e syndrome,CES)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及尿道括约肌麻痹、会阴部感觉

缺失和下肢运动能力减弱。引起该综合征的原因包括:①局麻药对鞘内神经直接毒性,与注入局麻药的剂量、浓度、种类及加入的高渗葡萄糖液和血管收缩药有关。术后镇痛在硬膜外腔导管部位局麻药持续作用。国外有大量蛛网膜下腔应用5%利多卡因后引起马尾综合征的报道。②压迫型损伤:如硬膜外血肿或脓肿;③操作时损伤。预防措施:①最小有效剂量的局麻药;②最低局麻药有效浓度,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前应适当稀释;③注入蛛网膜下腔的葡萄糖液的终浓度不得超过8%。

2.短暂神经症(transient neurologic symptom,TNS)

表现为以臀部为中心向下肢扩散的钝痛或放射痛,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背部的疼痛,活动后疼痛可减轻,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无神经学阳性改变。症状常出现在腰麻后的12~36h,2天~2周内可缓解,非甾类抗炎药能有效缓解TNS引起的疼痛。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注入蛛网膜下腔的局麻药剂量和浓度、穿刺时神经损伤以及手术体位等因素相关。

3.穿刺时直接的神经根或脊髓损伤

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反复穿刺,硬膜外穿刺针刺到神经根或脊髓应立即放弃椎管内阻滞。

4.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腰硬联合麻醉因其独特的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仍要注意其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因此,在操作时强调严格掌握适应证

及操作规范,术中加强麻醉管理和监测,合理应用局麻药,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麻醉方式,应用于手术、分娩、疼痛 等多种情况。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显著、风险少等优点,但这种麻醉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与医生紧密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前期准备 在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既 往病史等,以便发现患者的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病情评估时,需要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有头晕、呕吐、休克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等情况。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麻醉用品进行检查,包括药品、注射器、针头等,确保 无损伤、无过期等情况。在手术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操作 在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督促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在随时监测 患者的状态。在麻醉师进行穿刺时,需要协助患者保持稳定,以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增加麻醉师的操作难度。在注射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速度和注射方式等,以免出现过量,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包括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在手术中,需要随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生 命安全。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移除针头、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 注意事项 1.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注药前需要进行漏气检查,以确保腰椎硬膜和腰 椎间隙的位置,并在注药前测量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2.在注药前应有足够的体位变换等床旁护理; 3.在注药前应向患者解释麻醉方式,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 4.在注药后应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患者过早改变体位或下地; 5.在出现神经阻滞不足或过度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6.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协同,配合医生维持患者的稳定。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点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点 腰硬联合麻醉是指将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相结合的一种联合麻醉 方式。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是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 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这样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这种相较另类的麻醉手段有着其独特的注意事项,今天让医生带我们走进麻醉科,系统性了解这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腰硬联合麻醉的概况 腰硬联合麻醉需要寻找某一个特定的穿刺点,完成腰麻和硬膜外麻两种操作 形式。麻醉师需要借助“针内针”这种特殊的穿刺装置,从而进行专业的穿刺操作,要在某一个特定的穿刺点进行两种不同的麻醉形式。这种穿刺装置由内针和 外针组成,内针具有锋利的尖端和适当的刚度,能够穿透皮肤和组织。外针则提 供稳定的支持和导向,使内针能够准确进入所需的穿刺点。这种麻醉方式可以避 免多次穿刺对患者的组织带来严重损伤,同时可以有效扩大麻醉的总体范围,更 快的对患者产生作用,方便手术医师进行后续的治疗。这种麻醉方式的起效较快,且麻醉操作的时间并不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在局部麻醉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大量 的麻醉药物,因而可以避免患者出现麻醉中毒的情况。同时借助腰硬联合麻醉的 方式,可以使患者在手术操作之后自然起到硬膜外镇痛的作用。这种相较“另类”的麻醉形式也存在着缺点,首先这种麻醉型是只能作用于患者的下半身。如果患 者的手术于上半身进行操作,那么这种麻醉形式容易受到最高安全穿刺点的限制,

因而无法很好的完成穿刺过程。这两种麻醉方式需要相互叠加操作,所以在药物 剂量的控制方面相对较为严谨,需要考验麻醉医师的个人专业能力。联合使用两 种麻醉形式也会使患者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反应,随着手术进程的变化,这两种麻 醉状态会逐渐趋向于硬膜外麻醉。在了解这种“另类”麻醉形式的优缺点后,才 能够更好的展开麻醉措施,完成后续的手术治疗方案。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1.摆好体位 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需要关注患者的体位。通常麻醉医生会根据自身的 习惯,摆出利于进行麻醉的体位,向左侧或向右侧稍倾斜都是正常的体位状态。 在摆患者体位时,医护工作者需要让患者的后背保持弯曲状态,使患者的脊部能 够更加明显,从而在进针时更加便于操作。摆好体位是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前提,此时麻醉师和相关医护工作者应当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要让患者保持姿势固定,避免穿刺点错位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穿 刺时要避免对患者的神经产生损伤,如果操作失误,否则很容易影响到正常的手 术过程以及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 2.正确开启腰硬联合穿刺包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及风险并发症 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 (一)穿刺针 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 (二)穿刺方法 穿刺间隙为L2~3或L3~4。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

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 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二、注意事项 包括:①硬膜外导管可能会误入蛛网膜下间隙,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间隙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②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但阻滞平面容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 唐敏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 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罗爱伦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理解是“腰麻基础上的硬腰外阻滞”。我的理解是: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90年代初就有CSEA临床应用报告,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在国内外推广的呼声逐渐升高,在某些国家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我国近几年报告很多,北医吴新民教授介绍已占全部麻醉总数的20%,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故现在腰硬联合麻醉虽然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现将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常遇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穿刺位点的选择:穿刺常选择L2-3或L3-4棘突间隙,一般取两侧髂脊的的最高点连线与脊柱的相交处为第四腰椎或L3-4棘突间隙。但很多相关文献表明,对于很多肥胖病人及其他一些特殊病人,这种方法测得的棘突间隙往往比实际间隙要高一个节段,故一般选择L3-4间隙进行穿刺更为安全。 (2)硬膜外穿刺困难:可根据情况选择完全退针调整方向和进针位点后重新进针,忌多次反复穿刺以造成损伤。必要时可选择另一间隙进行穿刺,但不应超过L2腰椎。如最终无法完成穿刺可考虑行单纯硬膜外麻醉或改行全麻。 (3) 硬膜外针直接穿破硬脊膜:可视情况直接注入局麻药行腰麻,亦可直接放弃改行全身麻醉。 (4)腰硬联合麻醉时腰穿失败:文献报道不一,早期失效率为10%~25%。随着穿刺针改进,目前大致是2%~5%左右。腰麻没有硬脊膜突破感,不能获得脑脊液回流,多数患者腰穿针常有遇骨性结构进针困难感觉。选择改变硬膜外穿刺针角度或不同间隙重新穿刺硬膜外腔,再置入腰穿针,失败率可降至1%~2%。多数操作者两次不成功则放弃,改单纯硬膜外麻醉。 (5)脑脊液回流困难。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腰穿有硬脊膜突破感,脑脊液流出缓慢,需要注射器缓慢抽吸,甚至没有脑脊液流出,空抽。选择再次硬膜外腔穿刺,或者放弃腰麻,改单纯硬膜外麻醉。 (6)硬膜外腔导管置管困难:发生率约3%左右。硬膜外置管时困难、延时,导致影响腰麻平面,致平面过低或者过高,或者偏麻现象。此时可以视情况放弃置管,或者重新穿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足月妊娠急诊剖宫产术患者600例,年龄为20~39岁,体重为52~90 kg,身高146~165 cm,ASA 分级为Ⅰ~Ⅱ级,均无明显的心、肺、肝、肾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病史,无腰麻禁忌证。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150例,B组150例,C组150例,D组150例。 1.2麻醉方法麻醉实施手术前均未予术前用药,入室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给予所有患者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8~20 ml/(kg·h)。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注入药物均为0.5%布比卡因1.5 ml,注入药物时穿刺针斜口方朝向头侧。A组穿刺点选择L2~3,注药速度为20 s/ml以上;B组穿刺点选择L3~4,注药速度为20 s/ml以上。C组穿刺点选择L2~3,注药速度为20 s/ml以内。D组穿刺点选择L3~4,注药速度为20 s/ml以内。所有患者在腰麻注入药物后均予头端置管3.5 cm后立即取平卧位,效果不佳或失败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若SBP<90 mm Hg或MBP下降超过基础值20%时,SBP 下降>30%时,视为低血压,均静脉注射麻黄碱6~12 mg/次,心率慢于60次/min 则给予阿托品(0.5~1.0 mg)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不调整体位。 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情况,采用Bromage改良法评价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阻滞完善(手术区域无痛及Bromage评分达到3分)时间,麻醉平面。评价术中麻醉质量(优良:无痛不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满意:可忍受的疼痛,不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不满意:不可忍受的疼痛,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和肌松效果(优良:无肌张力干扰;满意:出现可接受的肌张力干扰;不满意:出现不可接受的肌张力干扰);新生儿娩出后进行口腔清理,然后进行Apgar 评分。麻醉平面:以针刺的方法确定,麻醉平面超过胸(T)6为麻醉平面过高,T6~8为适度,T10以下为过低。记录阻滞后血压变化、镇痛效果、腹肌松弛、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新生儿评分等表现。 1.3观察指标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腹肌松弛;并发症: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麻黄碱使用次数。 1.4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 1 2.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麻醉效果由表1可见,A、C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佳,B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其次,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B、D组患者麻醉平面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由表2可见,A、C、B、D组患者麻黄碱使用例数、心动过缓、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点?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点? 联合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麻醉,也简称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腔阻滞联合使用的麻醉技术。相比单纯的椎管内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既具有脊麻起效快、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的优点,又有硬 膜外腔阻滞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可用作术后镇痛的优点。主要用于下腹部 及下肢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尤其是产科麻醉与镇痛。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虽然其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拥有较高 的安全性,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手术的顺利进行。以下 是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患者的适用性评估在决定是否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之前,需要进行适用性评估,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该麻醉方式。具体来说,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记录其身体状况和病史,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与手术前的相关检查如血 常规、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等。了解病员有无麻醉的禁忌包括精神病、严重的低 血容量、止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感染及神经系统疾病等,还应关注病员有无局 麻药过敏史。穿刺部位及药物注射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麻醉医生需要注意 穿刺的部位和穿刺的深度及方向,避免损伤脊髓或周围的神经组织。展开来说就 是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一般成人穿刺点应选择不高于L2-3,小儿应选择在 L4-5。注射药物时根据手术需要的麻醉平面选择向上或者向下推药,推药的速度 宜缓慢一些。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执行严格的无菌原则,所有的物品在使用前必 须进行检查,避免污染或交叉感染。术前准备患者在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前,需 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包括需要在麻醉前6-8小时内禁食、禁饮2小时。术 中协作和管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控,以确保患者麻 醉的效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这就包括:如果脊髓麻醉平面能 满足整个手术要求,则术中硬膜外腔不需要给药,或仅作为术后镇痛。硬膜外导 管可能会误入蛛网膜下腔,此时可能有脑脊液经导管流出。因此启用硬膜外阻滞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什么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其原理是将局麻药注射至骶骨上的腰椎间隙内,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通常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持续数小时,较其他形式的麻醉有更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 1.感染由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患者身体上进行切口, 因此存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手术场合中,如果卫生措施不到位,或者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患者如果出现局部疼痛、发红、肿胀等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2.针插入神经腰椎间隙内有很多神经和血管,要进行穿刺需 要非常小心。如果麻醉医师操作不当,轻则引起局部疼痛、背部痛和刺痛等不适感,重则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 3.血肿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如果穿刺不当,会导致血肿或血肿 形成。血肿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感染风险,并可能压迫神经,致使下肢功能障碍。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并发症 1.呼吸困难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 度,这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2.低血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进而引发 低血压。低血压会导致患者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 3.腰背酸痛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腰椎间隙内进行穿刺, 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背酸痛的情况,有些患者还可能伴随着头痛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 4.中毒性脑病极少数患者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时,可能会引 发中毒性脑病。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等。患者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如何降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 1.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和疾病史等相 关信息,以便医生评估麻醉并决定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2.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技术选择,并且 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确保患者fully informed consent。 3.医生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切勿操之过急,以 免引发不良后果。穿刺过程中应注意采用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发生。 4.对于患者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局部疼痛或背部酸痛等, 医生应该及时配合进行辅助治疗,并且指导患者进行症状缓解措施。

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近况

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近况 近年来,随着穿刺器械的改进和穿刺技术的不断提高,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中下腹部、 盆腔及下肢的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麻醉作用完善、用药量少、起效时间短、并 发症少、不受时程影响等优势,其在阑尾手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受到重视。下面我就该麻醉 技术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CSEA的方法 1.1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常规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吸氧,监测BP、HR、ECG、SPO2,选择 L2~3或L3~4进行穿刺,先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达硬膜外腔,再将腰穿针通过硬膜外针刺 入蛛网膜下腔行腰麻(SA),取出腰穿针,硬膜外针旋转90°,向上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SA效果不足时,硬膜外追加1.5%~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EA)。 1.2 麻醉用药常用0.5%-0.75%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5-15mg,也可加入10%GS配成重比重液 使用。EA用药1.5%~2%利多卡因。 2 CSEA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 2.1 在成年患者的应用 CSEA特别适用于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的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切除术是临床最常见的急 诊手术之一,过去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是EA,但存在起效慢、阻滞不完全、肌松欠理想等缺点。SA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完善,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术后头痛、尿储留等发生率高, 禁忌症较多。CSEA是将SA与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SA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 麻药用量小及EA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中下腹 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在阑尾炎患者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迅速解除患者疼痛,手术区域肌松完善,牵拉反应轻微,手术操作轻松。局麻药中以等比重液优于重比重液,徐莉[1]等研究认为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比重比重液麻醉效果更好,循环更稳定,患者不适 减少,不受体位影响,而且术后尿储留时间短。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均为腰麻常用药,两者 相比后者优于前者,党彩艳等[2]报道两者在浓度及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结果麻醉平面相同,但 罗哌卡因起效稍慢,有充分的时间植入硬膜外导管并固定,麻醉作用时间短,恢复也快,且 运动阻滞弱,循环更稳定。两点法是CSEA的改良方法,即先行T12~L1间隙硬膜外穿刺留 置硬膜外导管,再选择L2~3或L3~4间隙穿刺行SA,与一点法CSEA比较,其先进行硬膜 外置管,避免了一点法常遇到的腰麻后置管回血、置不进管或重新穿刺置管等问题,不影响 腰麻后翻身平卧的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主动调节控制麻醉平面。孙华苹[3]等研究发现改良CSEA用于阑尾切除手术可使麻醉平面阻滞更完善,镇痛和肌松最好,牵拉反应轻,血流动力 学也更稳定。在腰麻液的配制上有学者认为局麻药以脑脊液稀释应用为好,不必加用10%葡 萄糖注射液,因为含糖浓度过高会增加神经损害,环节增多,增加污染感染几率。 在老年人,由于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及代偿能力均有一定的退变,施行CSEA是否适当,其可 行性及安全性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但事实证明是可行的。施黎辉等[4]通过研究认为CSEA 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60岁以上老年人。黄世清等[5]通过对45例80岁以上高危患者行腰硬 联合麻醉后认为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术中精心管理,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高危患者也是安 全可行的。在老年人患者中以0.5%布比卡因5-10mg腰麻,阻滞平面控制在T6-10,循环可以 保持较好稳定。 2.2 在小儿患者的应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腰麻用于小儿血流动力学波动大,药量不易掌握,麻醉平面不易控制, 可能产生呼吸抑制,以及术后易发生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因此在小儿手术中应用CSEA 少见报道。而近年研究发现,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发育的相对不完善和血管阻力低而稳定,小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一、CSEA 的优点 (一)腰麻的特点 优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彻底;局麻药用量小。 缺点: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期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 (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 优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期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 缺点: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 (三) CSEA 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优点和长处:起效迅速;效果切当;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 技术。

二、麻醉风险与并发症 (一)腰麻或者硬膜外阻滞失败 腰麻的失败率为2~5%,其原因:①腰麻穿刺针过长或者过短;②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误为脑脊液;③腰麻穿刺针尖硬度未能穿透硬脊膜;④脑脊液回流艰难;⑤穿刺针损伤神经根;⑥穿刺技术不熟练,判断不许确。 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低于腰麻,但比单纯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高。其原因:①硬膜外导管置管艰难,CSEA 时普通在腰麻后3-4min 完成硬膜外腔置管,否则可浮现单侧阻滞、腰麻平面不够或者过高;②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当判断腰麻或者硬膜外阻滞失败,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或者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二)阻滞平面异常广泛 CSEA 的阻滞范围较普通腰麻或者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其原因:①硬膜外腔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②硬膜外腔压力变化,负压消失,促使脑脊液中局麻药扩散;③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容积增大,挤压硬脊膜,使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麻药向

头端扩散,阻滞平面可增加3~4 个节段;④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⑤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⑥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因此,CSEA 期间要加强麻醉管理,合理应用局麻药,密切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加快血容量补充和适当应用升压药物。 (三)全脊麻 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是引起全脊麻的主要原因,其可能途径:①硬膜外导管经腰麻穿刺孔误入蛛网膜下腔;②腰麻后将硬膜外穿刺针适当旋转后置管,以偏离硬膜外穿刺点,硬膜外腔镜检查发现旋转者硬脊膜损伤发生率由普通的3%升至17%;③使用顶端封闭的硬膜外导管,可能仅导管未端或者一个侧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回抽试验无脑脊液,注药后浮现全脊麻。 因此,硬膜外腔注药时要坚持试注试验剂量和分次注药的方法,密切监测麻醉平面动态和子细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一旦发生全脊麻要即将进行救治。 (四)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

05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简化版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其适应征同腰麻,禁忌证、穿刺时的体位、穿刺点的定位均同腰麻。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 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麻醉前准备 腰麻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 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 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 4.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操作流程 1.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2.穿刺点: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3.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4.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联合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1)硬膜外穿刺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2)蛛网膜下腔穿刺:确认硬膜外穿刺针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用腰穿针从硬膜外穿刺 针内进入,当针尖突破硬膜后有明显的阻力消失感,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注意事项同腰麻。 3)当腰麻注药成功后,退出腰穿针,再从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方法及注 意事项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四联合用药要点 在麻醉开始的1~2小时内,腰麻的效果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不必使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检测麻醉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时可追加硬外用药,以弥补腰麻作用不足,保证充分的麻醉平面。或当腰麻作用快消退将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再经硬

何为腰-硬联合麻醉?

何为腰-硬联合麻醉? 医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在多个方面,麻醉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如今,腰-硬联合麻醉被广泛应 用在医疗手术中,这种麻醉技术主要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通过提升操作技术水平,使对人体的麻醉效果得到改善。那么究竟什么是腰-硬联合麻醉?这种麻醉技术有何优点 和缺点?在操作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1.腰-硬联合麻醉及其优点? 在医学上,麻醉主要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让病人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使麻醉部位 没有痛感,以便为手术治疗或者其它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麻醉 技术也得到了优化,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相结合,使麻醉做到起效快、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麻醉时间不受限制、麻醉可连续性、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便 于控制平面和手术后止痛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包括下腹部普外、妇科、泌尿外科手术、髋关节手术、下肢手术等所有腹部以下的手术麻醉以及分娩镇痛中。 2.腰-硬联合麻醉的缺点? 虽然腰-硬联合麻醉有很多优点,但麻醉毕竟存在很大的风险,其本身存在的缺点也不能忽视。 2.1由于腰-硬联合麻醉仅适用于腹部以下的相关手术,因此在实施麻醉过程中会受到人体脊 椎最高安全穿刺点的限制。 2.2腰-硬联合麻醉正如它的字面意思所表示的那样,是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 方法。这样的联合麻醉使得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对病人的干扰升级,稍不注意就会让病人产生 麻药反应。 2.3正因为采用了两种麻醉方式相结合的做法,因此两种麻醉类型产生的并发症有可能同时 在病人身上出现,影响病人身体系统。 2.4腰-硬联合麻醉由于硬膜外腔局麻药要经过硬脊膜破损处才能渗入到蛛网膜下腔;在麻药 给药过程中硬膜外腔压力会发生变化,影响脑脊液里局麻药扩散程度;硬膜外腔注入麻药液 后使其本身的容积变大,从而对硬脊膜产生挤压,造成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会让局 部麻醉的药物扩散至其他部位;受到麻药影响脑脊液会从硬脊膜针孔溢出,稀释了硬膜外腔 的局麻药,使得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由于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此病人体位改变会导 致局部麻药向上扩散;腰-硬联合麻醉是在病人腰部进行的麻醉,因此存在给药平面不足的问题,为了进行补救医疗人员会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这六个原因造成腰-硬联合麻醉 阻滞范围比一般的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更广。 3.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3.1要正确摆放患者体位。腰-硬联合麻醉要在病人腰部进行注射,因此在进行麻醉之前先要 对病人的体位进行正确摆放。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让病人面朝哪个方向,不过要尽量让 病人的后背弯曲,以便拉大棘突间的距离,使穿刺更容易一些。 3.2重视打开腰-硬联合穿刺包的方式。手术不管对于病人还是医生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此 在细节上也应更加认真。将病人体位摆放正确后,医生要用专门的消毒钳将腰-硬联合穿刺包 逐一打开,避免细菌进入穿刺包。 3.3注意倒入局麻药的方式。在给腰-硬联合麻醉做准备期间,医生要注意掰开安瓿瓶子时产 生的玻璃碎屑,要将这些碎屑清除干净,避免玻璃碎屑进入麻醉药里,进而注射进病人体内,给病人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

腰硬联合操作常规及意外并发症处理预案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1] 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腰麻可保证良好的镇痛、肌松作用,且起效快。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且便于术后镇痛。可以在一穿刺点完成两种方法麻醉O [2] 、麻醉前准备 ①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 ②人室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或安定10毫克。 ③准备好急救器具及药品。 [3] 、操作方法 ①体位:取侧卧位,头前屈垫枕、背部贴近手术台边缘并与手术台平面垂直,双手抱膝,膝部贴腹 和胸壁。若患肢不能屈曲,可取被动体位,健肢屈曲。 ②穿刺点:一般选择腰3〜4或腰2〜3,最高不得超过腰2〜3,以免损伤脊髓。两侧骼悄最 高点的连线与脊柱相交处相当于腰3〜4棘突间隙或腰4棘突。 ③穿刺方法:先行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然后检查腰穿针与针蕊是否匹配。在所选择的穿刺点棘突间隙中点做局麻,左手拇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腰穿针垂直皮肤进针,依次经皮肤、皮下组织、棘上和棘间韧带。待穿刺针固定,改双手进针,第一次阻力消失表示针入硬脊膜外腔,第二次阻力消失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蕊见清澈脑脊液流出,此为直入穿刺法。也可使用侧入穿刺法,在棘突间隙中点旁开 1.5cm处穿刺,穿刺针向中线倾斜,与皮肤成75度角对准棘突间孔方向进针,经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此法适用于韧带钙化的老年人,棘突间隙不清的肥胖者或直入法穿刺失败的病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一般10〜30秒注完后退针, 用创可贴或敷料复盖穿刺点,患者缓慢的改平卧位。 ④调节平面: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很多,如体位、用药剂量、浓度、容积、比重、注药速度、 局麻药性能、穿刺针粗细、斜面方向、脊柱弯曲以及病人的病理生理如腹内压增高等。其方法是根据体位调节,针刺皮肤试痛后和观察运动神经麻痹情况来进行。用重比重溶液时,病人头端越低,麻醉平面越高。一般头低位不超过15度,麻醉平面上升至所需高度时,即将头端放平,注药后15分钟阻滞平面固定。 [4] 、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①低血压:主要由于相应区域交感神经阻滞、麻醉平面过高和病人心血管代偿功能较差所致。处理方法:加快输液速度,吸氧,麻黄素6mg、10mg iv ,或者多巴胺2mg 3mg iv.。合并心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版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版 【最新版】 目录 1.腰硬联合麻醉的概念和原理 2.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 3.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步骤 4.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5.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正文 一、腰硬联合麻醉的概念和原理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椎管内麻醉,它结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两大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提高。腰硬联合麻醉利用椎管内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作用,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为手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保障。 二、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以下优点: 1.起效迅速:腰硬联合麻醉利用椎管内麻醉的特点,使麻醉药物迅速进入脑脊液,达到迅速麻醉的效果。 2.效果确切:腰硬联合麻醉同时利用硬膜外麻醉,使麻醉效果更加确切,提高手术安全性。 3.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由于腰硬联合麻醉利用两种麻醉方式,使麻醉时间不受限制,有利于长时间手术的进行。 4.局麻药用量小:腰硬联合麻醉的用药量相对较小,降低了局麻药中毒的风险。

5.术后硬膜外镇痛: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在手术结束后进行硬膜外镇痛,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三、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步骤 腰硬联合麻醉的操作步骤如下: 1.摆病人体位:根据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通常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 2.穿刺点选择:选择腰 2、3 或腰 3、4 椎间隙作为穿刺点。 3.穿刺:首先进行硬膜外穿刺,将硬膜外穿刺针刺入硬膜外腔,然后进行腰麻穿刺,将腰麻针刺入蛛网膜下腔。 4.注药:通过腰麻针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适量局麻药,然后拔出腰麻针。 5.置管:将硬膜外管置入硬膜外腔,固定。 6.注药:如有需要,隔一段时间通过硬膜外管向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达到持续局部麻醉的目的。 四、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2.穿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特别是神经和血管。 3.注药时,应根据患者体重、手术部位和手术时间等因素,合理调整局麻药剂量。 4.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五、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基本上取代了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它适用于腹以下部位的外科手术麻醉,如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子宫切除术等。

椎管内复合麻醉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椎管内复合麻醉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将硬膜外间隙阻滞与脊麻结合在一起的方法,称椎管内复合麻醉。CSEA综合了脊麻显 效快、可靠性高、毒性作用小和硬膜外阻滞的时间可控等优点,使麻醉和镇痛时在技术和麻 醉药品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缺点是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专用的穿刺针、偶有硬 膜外间隙药物或硬膜外导管自脊麻针孔进入蛛网膜下隙的可能;平面较一般硬膜外阻滞广泛。主要适用于脐以下部位的手术。或保留导管可作术后镇痛。临床最常用针内针单间隙穿刺。 该法又分为单导管和双导管两种。 1 单导管法 1.1操作方法 取腰2~3或腰3~4棘突间隙。用制式(目前常用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17G~18G Weiss硬膜外针和25~27G Whitacre笔尖式脊麻针。脊麻针比硬膜外针长12mm。用于CSEA 的制式硬膜外针尚有带背孔的Touhy针)或自制脊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先做硬膜外穿刺,达硬膜外间隙后,将腰穿针缓慢通过硬膜外针内腔(及背孔)穿刺至蛛网膜下隙,见脑脊液回流 通畅后,注入重比重局麻药1.5~2.5ml(常用0.5%布比卡因或1:1:1丁卡因液),退出腰穿针,根据手术需要向头或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退针固定导管平卧后调整阻滞平面达手术要求。如平面未达手术要求时,可经硬膜外导管给局麻药2ml/次,至平面升至要求为止。 1.2注意事项 1.2.1脊麻针长须超过硬膜外针尖1cm稍多,以刺破硬脊膜。针尖以笔尖式为佳,其对 硬脊膜纤维为分离而非切割,较切割式脊麻针穿刺后头痛率明显降低。 1.2.2为避免脊麻针尖折断,退针遇阻力时应连硬膜外针一起拔,或旋转180°再试拔, 勿强行拔出。 1.2.3若脊麻针推进几次均不见脑脊液流出,可重新行硬膜外间隙穿刺。 1.2.4一次脊麻穿刺,硬膜外导管极少能进入脊麻针在硬膜上留下的针孔,但若反复穿刺,该可能性增大。如硬膜外针穿破硬脊膜又退至硬膜外间隙,则导管进入针孔的可能性很大。 1.2.5为判断硬膜外导管位置的正确性,除注药前回抽外,可在脊麻平面固定后,硬膜 外间隙注入等比重2%利多卡因1.5ml,观察阻滞平面的改变。如果导管在硬膜外间隙,平面 最多升高两个节段,若出现更高平面的阻滞,应疑有误入蛛网膜下隙的可能。 1.2.6脊麻给药后,硬膜外间隙容积变小压力升高,相对小量的局麻药,可出现较广范 围的阻滞。 2 双导管法 用18G Weiss硬膜外针穿刺成功后,同连续脊麻一样行脊麻穿刺并置入微细导管于蛛网 膜下隙,退出腰穿针,再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0G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间隙,拔去硬膜 外穿刺针,两管分别加以固定。 先经硬膜外导管给试验量,5分钟后测试该管的位置正确,再分次小量给药进行脊麻诱导,脊麻阻滞不完善,可经硬膜外间隙补充局麻药。此法与单管法相比:脊麻分次小量给药 故更安全,且术中可经任意一导管追加麻药。判断硬膜外导管位置的程序在先,更为方便, 腰穿针孔有导管占据,操作中无硬膜外导管或药物进入蛛网膜下隙之虑。缺点唯操作技术难 度更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