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中国服装行业分析

一、中国服装业经历三个阶段 2

二、中国服装三大特征2

三、中国的服装品牌类型 2

四、2011中国十大休闲服饰品牌榜 3

五、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六、服装行业的营销渠道 5

七、服装行业的营销环境7

八、营销活动13

九、消费者购买行为17

十、服装行业战略17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引言:我国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还处于品牌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配置不是很完善,还缺乏运作的人力,品牌营销相对薄弱

一、中国服装业经历三个阶段

1.以生产为中心;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2.以需求为中心,产品供过于求,为买方市场。

3.以品牌为中心;由于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形态由独占、寡占发展到多占,名牌观念越来越强。企业间由产品销量的竞争转向市场份额的竞争。

二、中国服装三大特征

1.价格持续走低

2.品牌意识凸现流行趋势导向作用增强

3.服装经营方式悄然变化,买断、特许等新兴方式逐渐兴起

三、中国的服装企业类型:

1.第一是外贸企业;

2.第二是销售型企业,就是代理商;

3.第三是产供销一体的企业;

4.第四种是虚拟经营企业,比如网购等无店铺销售和直购;(没有自己生产,没有自己的研发,做一个产品贸易销售,只是建设一个平台,平台上把供应链和销售链聚集一起,自己获得品牌附加值,品牌都属于大路货品)

5.第五种是品牌经营性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南北差异化,年龄差异化,价格差异化

四、2011中国十大休闲服饰品牌榜

唐狮Tonlion(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博洋集团有限公司) 森马Semir(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服装协会休闲装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森马集团有限公司) 以纯YISHION(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名牌,休闲服十大品牌,国内休闲服装知名品牌之一,东莞市东越服装有限公司) 美特斯邦威Metersbonwe(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制造业500强,上市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真维斯JEANSWEST(于1972年成立于澳大利亚,中国休闲服装最具竞争力品牌之一,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 佐丹奴Giordano(创于1980年,香港上市公司,国内著名中低端休闲服饰品牌,十大休闲服品牌,佐丹奴集团有限公司) 杰克琼斯JACK&JONES(创始于1975,欧洲时尚潮流男装品牌,著名休闲服饰品牌,丹麦Bestseller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之一)

班尼路Baleno(1981年意大利,专业致力于休闲服饰的企业,行业著名品牌,十大休闲服品牌,班尼路集团有限公司)

依米路Eminu(东莞市鸿越服装有限公司创于1996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

卡宾CABBEEN(于1989年,著名休闲服品牌,专业致力于设计生产休闲服饰的企业,广州市卡宾服装发展有限公司)五,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发现服装企业要想在如今残酷的市场搏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保持较低的竞争成本、优良的产品质量和高水平的客户服务,实施信息化管理己成为服装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一种趋势。开发区的服装生产企业80%为出口加工型企业,它们对信息化与产业升级改造的融合、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求十分迫切。按照常规思路,应该在品牌上,在产品创新上,在技术上。但是现在,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渠道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渠道更为关键,“渠道为王”。

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一是跟随型产品与市场控制的关系。本土服装企业几乎都处在跟随国外同类产品技术的状态,产品同质化很严重。只有建立自己的渠道,才能保证把产品送达市场。否则,很容易失去对市场的控制,造成被动。

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二是市场需求与生产衔接的关系。通过渠道,企业不仅能销售产品,还能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收集一手的市场信息。由此,企业间渠道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终端门店数量、大小等的竞争,而是沿门店往上至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竞争。通过

门店,大家都能捕捉市场信息,但是,如何灵敏准确地应对信息并最终反馈给市场,则考验各家供应链的功夫。

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三是渠道与品牌的关系。“没有渠道就没有品牌”,说这话的是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波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高。在这位雅戈尔主管销售的大将看来,品牌的基础首先是销量,“无法想象,哪个品牌没有终端,能成为最大的品牌”。

六,服装行业的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包括产品的供产销过程中所有的企业和个人,资源供应商、产品生产商、中间商人(代理商批发商)、商业辅助商(如物流运输企业、公关媒体及广告、房产货栈持有者、金融保险提供商、市场研究机构等等)最后产品流通环节――消费者或用户。服装作为一个面向跨地域经营的商品,因此服装企业对营销渠道的有效管理,也就成为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概括地说,服装营销渠道主要的终端组成可以分为:1、分公司或代理商;2、专卖店或加盟店;

3、商场的柜台场地。三类营销机构在角色及履行职能方面各有侧重,分公司或代理商起到了地区的物流中心、促销中心及管理中心的作用;专卖店或加盟店作为特许经营的方式起到了直面消费者、维系品牌形象、方便消费者购买的作用;而商场的营销方式更多的体现在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及在客户二次消费时产生心理暗示的作用。

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消费市场的转向,三类营销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也重新赋予了新的含义。

分公司、办事处或代表处的分支营销机构曾长期作为服装营销渠道的主体而存在。服装行业内分公司体制下的经营模式,其实就是产供销一条龙的推动式经营,极容易造成销售假象,实际上只是进行了产品库存的转移,并没有形成有效的销售;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造成了机构臃肿、人员浮动、管理难度加大等经营困境。

专卖店加盟形式因不受产品竞争的地域限制、方便掌握末端通路、企业藉由同业或异业通路整合提升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众多服装品牌企业的欢迎。其定义及操作方法是,企业和加盟者缔结契约;企业将自己保有的店号、商标以及其它足以象征营业的资料和经营KNOW-HOW授予加盟方,使其在同一品牌形象下销售企业的商品;而加盟者在获得上述的权利之时,相应的给予品牌持有企业一定的信用保证资金。

商场租赁场地或柜台进行产品销售是持续了几十年的常规营销

模式。近年来在国内经常评论的“大卖场营销”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进行开放式经营、单独设立场地并独立销售、由场地所有方进行集中式资金管理的百货商场;另一种是场地所有方只提供场地的使用权,进行简单的物业管理,产品销售商负责销售及品牌形象维护,并直接在场中设立专卖店,北京的丰联广场及众多五星级酒店底层的精品服装街都是采用的这种形式。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商场销售并没有给企业或经营商带来满意的利润回报,而且受到商场的管理约束,在品牌形象宣传及资金周转方面也不太尽如人意。

七,服装行业的营销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而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国内供货市场(供应商):

1.广东沙溪

2.福建石狮

3.江苏常州

服装行业政治法律环境: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服装行业的准入尚无具体针对性的规定。结合服装行业的具体情况,在该行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包括《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

的通知》、《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政策均鼓励服装企业发展品牌,鼓励连锁经营模式,鼓励农村市场消费的升级,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纺织服装作为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大宗消费品,各国政府对该类产品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纺织服装的主要进口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基于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WTO/TBT框架下制定了诸多的技术法规,这相当于给我国的出口纺织服装在技术上设置了一道门槛,直接影响到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贸易。从2005年1月1日起,纺织服装配额的全面取消,全球纺织服装贸易真正进入一体化时代,给我国的纺织服装的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但随之发达国家从另一方面也加快了限制性贸易措施的步伐,其中技术贸易壁垒就是其限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手段,我国的出口纺织服装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遵循国际市场纺织服装的技术要求,才能使我国的出口纺织服装在这一新的机遇条件下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在可预期的将来使我国真正成为纺织强国。

2,科学.技术:

1)大量先进的进口生产工业设备、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时尚业转变,技术型产业,知识型产业,时尚型产业。

2)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设备现代化+企业信息化,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新的诠释:信息化的高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设计:

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设计能力较弱,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服装的新产品周期(设计、成衣到进入销售)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

社会文化环境:

休闲消费的新变化。第一,休闲支出的变化:比例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大师皮特?德鲁克曾指出:由于工资的稳步增长和工作时间的不断缩减,人们会将财富积累的一半用于休闲。随着我国居民消费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和富裕型转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而与休闲相关的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不断提高。199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537.6元,用于娱乐、健身、文化教育消费的支出达312.7元;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309.0元,用于娱乐、健身、文化教育消费的支出达690.0元。根据零点公司对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成都五城市消费者调查,仅北京市平均每人一年用于体育运动的消费达到

888元。

第二,休闲时间的变化:闲暇普遍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居民的闲暇时间普遍增加。从总体来看,自1995年起实行5天工作制,1999年10月起又增加了3个黄金周的休假,这样我国公众全年享有的法定假日为114天。从不同群体来看,加上寒暑假,学生和教师全年休假时间可达140天;国家公务员及外资企业管理人员每年享有约10天的带薪休假,全年休假时间共约124天;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全年约有半年闲;退休人员拥有的闲暇时间更多;就业结构多元化、工作形式多样化使得“弹性时间工作制”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家庭现代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使人们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日趋减少;未来5年,中国全面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将成为可能。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加必将促进休闲消费的发展。

第三,休闲方式的变化:传统与现代共存。近些年,人们的休闲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是传统休闲方式的沿袭,如艺术鉴赏与收藏、插花、茶艺、逛公园、宠物养殖、体育健身、参观博物馆、观看各种演出展览、观光等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另一方面是现代休闲活动的涌现,如各类“吧”式消费(酒吧、水吧、氧吧、网吧、影吧、电玩吧、咖啡吧)、现代健身运动、继续教育、电子娱乐、网络游戏等在青年消费者中迅速普及。在一些大中城市,还出现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休闲热点:如郑州人钟爱自制佳酿,北京白领丽人喜欢健身拳击,江苏人热衷自助旅游,石家庄人抖起“风葫芦”,上海人崇尚科学健身,

深圳人重视体能训练,天津人偏爱“飙风滑板车”等。《中国消费者报》网络版,2000年11月14日。

根据2002年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和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北京、哈尔滨、广州、成都、西安等10城市3000户城市家庭进行的“城市居民5年生活质量变化”调查,市民参与娱乐休闲活动的次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短距离郊游”,之后依次是“去公园或游乐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国内观光旅游”等。第四,休闲频率的变化:从集中到常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从集中型向常规型转变。过去,受经济水平和自由时间的限制,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频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节假日或者重要的场合;如今,去剧场看演出、去运动馆健身、去郊区旅游等,已是稀松平常。休闲,已从偶然性的事件消费发展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日常消费。

第五,休闲和其他消费:带动与融合。休闲,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类别,不仅包括了丰富的内容,涵盖了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消费中的大部分;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不仅间接地促进交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还直接与餐饮、住宅等产业融合。以我国所确定的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例,住宅、汽车、旅游均与休闲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或融合。目前,居民休闲需求的增加和内涵的拓展,催动了旅游市场需求的演变,休闲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休闲地产或休闲住宅在各大城市热销;各汽车厂商纷纷推出休闲概念车型,倡导新的汽车消费文化。

③社会对休闲的重视。第一,媒体报道,掀起热潮。随着休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从新世纪开始,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在内的各大媒体,纷纷给予休闲及相关研究极大的关注。一时间,休闲文化、休闲产业、休闲经济、休闲消费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焦点,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休闲热”。如顾晓鸣:《什么叫休闲?》,《人民日报》,2001年4月19日;张悦:《有关专家谈“入世”后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国际商报》,2001年8月22日;张然:《休闲已成高速盈利新产业》,《市场报》,2001年11月24日;《用休闲改变国人生活》,《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12月5日;萧山:《休闲是我们喜欢做的事:关乎1/3生命的话题》,《人民日报》,2002年118日;《休闲产业:个人投资的新宠》,《经济参考报》,2002年4月8日;《休闲莫成一窝蜂》,《经济日报》,2002年5月10日等。

第二,政府企业,逐渐关注。居民休闲消费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的推进,也逐渐引起了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的重视。杭州和成都分别提出建设“休闲之都”的目标,杭州市还争得了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办权,希望通过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的发展带动整个杭州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休闲研究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被列入国家级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在“十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合理调整居民工作和闲暇时间,休闲、闲暇问题第一次写进了国民经济计划纲要。从业界来看,随着居民休闲消费的增长,相关企业也将休闲视为新的投资热点,尤其一些民营企业,不仅加大

相关投资,有的还组建了中国休闲发展基金会和中国休闲文化投资公司,积极参与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

八,营销活动:

终端促销谋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卖企业经营的成败最终要靠销售来体现。在服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成功的销售仅靠企业采购适销对路的商品,制定有吸引力的价格还远远不够,要想销的多,销的快,企业还要控制其在市场上的形象,后者正是促销的作用所在,正因为促销是企业招徕顾客,提升经营业绩的利器,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促销活动。

由于服装流行性很高,流行周期短,企业购物率受气温,气候等气象条件和顾客的兴趣、个性、感情所左右,所以服装企业的促销应从怎样销售这方面的企业观点出发,和顾客选择买怎样的服装这样的顾客心理角度两方面来平衡思考,因为服装终端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

对服装企业而言,最常用的促销方式有折价券,价格折扣、时装表演、赠品、主题促销、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人员促销等。

折价券可采用邮寄,附于商品或广告中等形式,向潜在消费者发送,持券人在购买时可凭券享受规定的优惠。折扣优惠,即降低售价的一种促销方法,又称特卖或打折,这在服装企业应用尤为普遍,每至换季时节,许多卖场为减少库存积压,常将换季服装对折,三折甚至低至一折销售。赠品一般是以免费赠送为理由,来激发顾客的购买

欲,如买规定金额以上的服装赠一条丝巾或一件饰品等属于此种方式。如“卡佛连”服装2004年从10月22日开始,在北京当代、蓝岛、西单、望京购物中心、机场专卖店、定福庄专卖店买满299元送价值100元/套时尚保暖内衣一套。Theme最初打进香港市场时更是别出心裁,他们采用薄利多销的“朝值行销”策略来买卖购物,顾客不仅可以受到一流的待遇,临走时导购员还赠送一颗糖果,代表甜美的回忆,给人温馨和甜蜜感。

主题促销除了可利用各种特殊节日或季节外,企业还可选择属于自己的特殊节日或为主题的加以促销,如利用店庆周年纪念日。

服装企业所要传达的广告信息,需借助媒体传递给目标受众,如报纸、杂志、电视、广告牌等。

服装企业通过媒体新闻报道的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是企业开展公关关系活动最有效的途径,通过新闻报道传达给公众的事件比商业广告更能令人信服。另外,通过向公益事业提供资助,赞助或捐赠,在人力、物力上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是取得公众尊敬和社会信任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活动,如能吸引媒体的注意,将会产生更大的效果。

人员促销通过直接聆听顾客意见,满足顾客需要,解决顾客问题,同目标市场的顾客建立联系,通过直接传递信息,宣传介绍服装,使顾客更容易了解企业内的商品,同时还能及时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是培养忠诚顾客的关键所在。

企业通过在短期内采取的一些特殊手段,对顾客进行强烈刺激,鼓励顾客购买服装,促进企业销售量迅速增长,并使库存服装量达到

最小,使得资金能够尽快周转。那就是一个好的促销方案!

通用的休闲服装传统促销方式主要有:打折、买赠、送赠品、凭证优惠、抽奖、集点换物、促销游戏、人员卖场推广、竞技活动、公关赞助、会员营销、联合促销等。这其中前八种主要围绕直接提升销售量来考虑的,后四种基本兼有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直接提升销售量促销的目的就是要打击竞争对手,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销售。这一类促销的设计,一定要达到在短时期内销量最大化的目的。通过提升品牌来做促销的时间过程比较缓慢,很难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果,但可以培养大批的忠诚消费者。无论处于什么目的而设计促销,在设计时首先要注意避免出现投入的促销费用过高,同时要注意的是促销活动不能动摇品牌形象,不能让品牌辛苦积累起来的品牌无形资产在消费者的心目中逐渐消失。

事实上,折扣或买赠促销是促销手法中运用价格杠杆提升销量的方法,比较适合针对品牌价格较高、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在清货时运用,并不适合大众休闲品牌使用。终端的销售是靠货品、有效销售面积、价格竞争能力、促销吸引力和人员推广来实现的。简单来说,在做终端促销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成本不能过高、销售提升和毛利减少要成比例、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要足够、不能以损害品牌来换得暂时的利益;除了这些之外,休闲服装企业的策划部门还一定要注意一下的一些问题:服装终端的促销,不可以简单地把促销看成是取悦消费者的手段,千万不要用不断降价、打折、赠送等促销手段,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如果一个品牌是靠刺激来维系销售的,就一

定谈不上品牌忠诚,一旦刺激停止,销售马上就会回落。营销学对“促销”的定义是促进销售的手段,它包含了终端从陈列、推广、一直到人员推广等一切终端“促进销售”的手段。所以,我们在设计终端的促销方案时,不要忽视了促销的本来目的,要杜绝随意做、盲目做、跟风做、怪异做、亏本做的滥促销发生。

在宣传上,大部分走明星效应,其中很多大明星品牌颠倒的现象,主要的载体以电视媒体、互联网、专业服装杂志和大众时尚杂志为主,但更多的资源放在终端的宣传和专卖形象设计上。在促销方面:主要以打折为主,且在市场竞争中,折扣的花样越来越多。

总结: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促销已不仅仅是用来提升销售量的工具;我们必需认识到,促销绝不是简单的打折与降价,它需要科学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品牌战略与促销战术相结合来做文章。科学的品牌促销设计,必需围绕旨在通过促销信息、促销活动来与消费。

九,消费者购买行为:

1) 营销理论在服装零售卖场仍然适用,且7Ps服装零售卖场方面因素对消费情绪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服务人员产品属性有形展示产品价格品牌形象卖场促销卖场地点

2)服装消费者最常出现的种消费情绪分别6是:喜爱满足高兴兴奋生气不满足将以上种消费情绪进行归类,分别是:正面消费情绪(喜爱满足高兴和兴奋)负面消费情绪(生气和不满足)

3)营销者不仅要加大人员培训的力度,更要加强导购人员的技能;产品的生产应以基本属性为主,注意产品在款式颜色上的变化;卖场

环境的风格应与服装特色相对应;尽量给消费者传递一种物有所值的信息;完善售后服务制度,加强各种促销活动的宣传力度;选址应符合服装品牌定位

4)提高消费者正面的消费情绪,就会抑制消费者负面的消费情绪正面消费情绪能够对顾客满意情绪的感知不明显,所以会出现购买决策与负面消费情绪的影响不大的情况此结果也表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与消费者正面消费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十,服装行业战略:

1)服装业的世纪战略就是:必须立即走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2)上市大军、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商业模式新潮、产业格局、上市军团扩充:服装行业的上市大军中“福建军团”。兼并重组大潮中:服装企业的整合,通过企业资本、品牌的实质性整合,联动上下游产业的纵横交错的产业集团,并通过资本纽带逐步整合国际资源,形成中资控股的服装跨国集团。

a)杉杉集团与日本伊藤忠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b)由8家温州民企投资组建的优衣派服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

c)波司登5月收购了从事男装业务的康博公司,9月收购“娇点女装”

d)最重磅的收购莫过于中国企业“吃进”皮尔卡丹。

中国服装业的战略地位(swoT分析)

强势(stmngthS)

1)中国在中低档服装加工生产领域具有优势。

2)中国是一个服装消费大国,满足十三亿人口的服装需求,正在刺激、推动中国服装业的发展。

3)从1994年至今中国一直是位居世界第一的服装生产武汉工作服大国和出口大国,服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的五分之一。弱势(weakness鹳)

1)产品数量大,整体档次低;从业人员多,人均效率不高;服装企业数目多,平均规模小;出口数量大,平均创汇低。

2)出口服装中加工贸易占48.5%,几乎所有的生产要素唯客户是从,是资源型出口,是低廉土地、材料和人力资源的出口。

3)天然纺织原料已与国际市场同价,服装面料自给率不高,小时工资率高于一些发展中国。

机遇(opport)

1)新世纪初世界经济形势看好,2001年起的今后5年,世界经济增长状况好于上

世纪末,年平均增长速度有望达到3.25%~3.8%。

2)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3)加入WT0为中国服装业带来多种机会。

4)中国消费市场引起发达国家服装经销商及服装企业的关注。

5)国外中、高档服装的引进,包括新的设计、先进的工艺技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领先的市场营销手段将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威胁(Thmats)

1)国际服装贸易的数量和价格竞争正在转化为技术、质量、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在高档品种及深加工方面,中国面临与发达国家的挤压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竞争。

2)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服装工业急起直追,中国周边的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及越南等国,以低廉的资源和劳动力,结合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增加了服装出口竞争力,成为中国在世界中低档服装市场的重要竞争武汉劳保服对手。

3)尽管乌拉圭回合就服装贸易达成若干协议,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声势有增无减,反倾销、环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愈演愈烈,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4)加入wTo后,中国将承担关税减让义务,境外品牌服装将快速增加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方面中国服装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是日益发展、尚未成熟的国内市场供大于求、供不“对”求现象容易造成国内同类品牌之间的无序竞争,中国传统中小型服装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或被兼并破产的严峻局面。如,美国国内从优质棉花生产、纺纱、织布,一直到成衣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大量生产,低价格销售是美国服装的特色。美国纺织服装制造业的战略目的是赶在2005年纺织服装贸易配额取消之前,通过结构调整,增强纺织及服装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作为全球化战略,快速反应(QR)、供应链管理(SCM)和敏捷销售(Lean Retailing)等模式为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界确保世界竞争力提供了新的理念,并制

定了一系列符合国际质量、安全,环保要求的标准。

美国的龙头经济以信息科技为主,纺织服装业由于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已成为压缩型产业。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服装行业概述 1.1服装行业概要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此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服装制品的内需市场正由量的膨胀向质的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新的流通方式。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加也正加速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化,服装业界的海外贸易也逐步增加,海外贸易的方式也将向多样化发展。 1.2 服装行业现状 2007年,服装行业大企业纷纷出手开始了新一轮“圈地运动”,原来在从业于沿海发达地区回乡创业的“新企业家”队伍也在内陆省份开始圈地建厂,圈地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河南省、重庆市等省市地区。杉杉、雅戈尔、报喜鸟、红豆、波司登等上市公司率先在上述地区大规模投资,法派、培罗成、高邦、凯撒等大企业也将西服、衬衫、职业装等大类产品生产线迁往外省。同时,承接转移的内陆地区也在进行着“招商战”,通过专业工业园区建设、服务手段升级、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经济政策优惠等手段来吸引优质资产投资。《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也推进了梯度转移进度。 梯度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几点:承接外销订单转移。鉴于劳动力供给不足、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以无法按照原有价格完成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加工,海外客户在寻找转移这类产品加工的承接地,一部分订单转到了比我国更具报价优势南亚国家,另一些订单则转向了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国内陆省份。转移的主要产品有针织服装、休闲类服装、童装、牛仔服装等。

(行业分析)女装行业分析

前言 据统计,我国女装企业已超过2万多家。从出口贸易到零售商店,我国女装业都展示出强大的活力和雄厚的实力。但同时我国女装业才刚刚起步,技术、工艺、设计、管理、营销等方面与国际女装业还存在差距,这也是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所在。目前女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过去的价格竞争,变成款式、时尚、销售环境等综合因素的竞争。随着服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女装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企业只有提高在服装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才能生存和发展,并在世界服装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一女装行业的发展概况 从目前发展程度来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风俗各异,再加上女装消费者的多样化、多层次以及消费个性化,决定了女装产品的多变性、周期短的特征,同时也成就了国内女装品牌强烈的区域色彩,如汉派、杭派、海派、粤派等,根据线路高低又可以分为一线品牌、二线品牌以及一些知名度较低的小品牌。然而与国际女装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女装在品牌上、在产品的档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国外品牌的大量涌入,我国女装的高端市场尤其是顶级女装领域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女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愈加明显;在全国范围内,女装品牌的市场集中度较低,突破区域性的品牌较少;品牌特色风格不明显,模仿现象仍较严重,产品定位趋同现象较为突出,互补性差,缺少自有设计概念;女装市场总量供给有余,但有效供给不足,高附加值品牌产品缺乏,产品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在我国市场上国际品牌所渗透的地理范围更为广泛,在各一二线以及重点城市的高端百货市场都有,而国内品牌则地域性表现明显,真正能够渗透全国的服装品牌极少。

弱势或无名品牌服装商大<50% 百货公司,连锁 店,小型专卖店, 专业批发市场 大量的中小企业女装品 牌 中低档品牌服装商较大0 百货公司。连锁 店。超市,专业批 发市场 伊藤忠 二.女装行业市场容量巨大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女装实现的年零售金额超过3,000亿,零售量超过40亿件,市场容量巨大。与男装品牌相比,女装品牌集中度相对较低,这对女装品牌发展而言,更是机遇。中国女装的规模其实还局限于地域上的集群化和产值上的整体强势;虽然也显露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然而,这种规模毕竟是松散的结合。我国女装目前总体上还处于各自为政、埋头竞争、整体缺乏凝聚力的阶段,也是中国女装产业发展中的必经阶段。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女装零售额同比增长28.2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5.54个百分点,比2009年全年增速水平高出2.73个百分点。零售量方面,2010年前三季度,女装零售量同比增长14.43%,比上年同期高出7.96个百分点,而与前几年全年水平相比较,零售量增速更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原因:①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导致消费升级 我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景气周期,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有关专家预测2006年我国GDP增长5.5%,各个行业都能从增长中获得收益。GDP增长的巨大惯性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中国服装市场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后劲。中国服装企业中有相当

服装行业产业现状分析

2006国内服装行业产业现状分析 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在2004年人均GDP 超过了1000美元后,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国内服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但今后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将集中在精品化和个性化上。 二、服装市场细分分析 1、性别细分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据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品牌之间市场综合占

有率的差距并不大,总和也只在15%左右。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颜色鲜艳、色块较大、结合时尚流行款式的“汉派”服装,带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杭州女装产业和具有港澳风 格的深圳、广东虎门女装产业。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虽说其目前渠道较少,价格定位较高,但其对女装高档市场的影响和对国内女装时尚趋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基本占椐了高档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男装市场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目前我国男装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男装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产品市场定位相对明确,质量比较稳定。继2001年11家衬衫品牌荣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价的“中国名牌”后,2003年又有12家男西服品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我国男装产品实物质量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品牌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生产经营向系列化、休闲化、国际化、多品牌、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企业间资源整合周期缩短;企业注

服装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2006年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服装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 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在2004年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后,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国内服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但今后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将集中在精品化和个性化上。 二、服装市场细分分析 、性别细分1.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据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品牌之间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距并不大,总和也只在15%左右。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颜色鲜艳、色块较大、结合时尚流行款式的“汉派”服装,带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杭州女装产业和具有港澳风格的深圳、广东虎门女装产业。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虽说其目前渠道较少,价格定位较高,但其对女装高档市场的影响和对国内女装时尚趋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基本占椐了高档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2020年服装行业市场发展与趋势研究报告

2020年服装行业市场发展与趋势研究报告 2019年,我国服装行业承压负重、迎难前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务实创新发展,在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总体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44.72亿件,同比下降3.28%。 近年来,服装行业经营效益持续下滑,2019年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16010.33亿元和872.8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45%和9.75%。2019年,服装行业运行指标出现下滑,营业收入利润率、产成品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均出现下降。 同时,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行业出口压力加大,2019年服装行业出口1534.53亿美元,同比下降3.74%。 服装产量小幅下降,2019年为244.72亿件 2019年,我国服装行业承压负重、迎难前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务实创新发展,在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总体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发展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44.72亿件,同比下降3.28%,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0.09个百分点。(注:同比增速数据由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动,每年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同比数据均为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数据进行同比)。

行业经营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加大 由于2019年以来经济总体偏弱,服装出口和内销市场均表现欠佳,加之制造成本高企、订单转移、出厂价格增长乏力、库存增长等因素导致服装企业利润空间严重压缩,服装行业效益指标增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企业盈利压力显著增加,运行质量提升难度加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876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10.33亿元,同比下降3.45%;利润总额872.83亿元,同比下降9.75%。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工艺与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一、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较快能够突破的技术和项目。加强针对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研究、推广应用,为解决服装行业发展中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1、品牌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 优先主题: (1)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2)自主服装品牌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研究 对于品牌的建设和运营,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方面我们与世界服装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3)开展服装品牌的体系整合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服装品牌的类型细分、国内外同类品牌的体系建设比较,研究时尚文化在整合服装品牌诸要素中的作用,提出以服装品牌体系竞争力建设为核心的可行性建议。 (4)服装创意文化市场拓展研究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分析(doc11)

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分析(doc11) 一、服饰行业企业网络营销开展情形分析 1、市场概况 2003年中国服装行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名单 日前,由《当代经理人》杂志社及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首都经贸大学等单位共同评选的中国成长100强的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服装协会会员宁波洛兹集团、浙江步森集团、庄吉集团、宁波培罗成集团、桐都市鸿润集团公司、上海南极人企业进展、广东溢达纺织榜上有名。

<要紧品牌> 报喜鸟法派虎豹柒牌雅戈尔杉杉美特斯邦威庄吉罗蒙红豆恒源祥TONYWEAR <产品特点> 服装行业品牌众多,且针对不同分类方向品牌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服装行业企业专门重视品牌效应,注重产品的包装和个性化阐释。 2、服饰行业用网状况 服饰行业属于紧跟时代步伐,流行阻碍力专门大的行业,迫切需要同意最新反馈信息,并将企业信息公布出去。而且时装消费者要紧是面向中高收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他们大部分都差不多成为互联网的忠有用户。因此服装企业上网差不多成为企业进展的必经之路了。 专门明显,企业网站是利用了互联网的特色,作为媒体,其

便于检索、传播范畴最广、交互性强、针对性强、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实时、灵活、成本低、强烈的感官性等特色是其它媒休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互联网的差不多特点,然而在服装企业网站中,专门多网站没有利用到这些优势,具体表现在: (一)、网站信息长时刻未更新,服务质量低 调查显示,长时刻未更新网站信息是企业网站最突出的问题,有些网站建立于2001年,但2001至2004年网站上都只显示着2001年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企业新闻、品牌动态、时装秀、企业资料等,有些企业大手笔做品牌策划,但网站新闻栏目里的内容往往是网站初建时的那几条。有些网站的产品栏目里长年显示着往年的产品,还有一些网站更加让人费解,产品实际上是2004年的,但标题却是2005年最新款式,这些问题使扫瞄者无法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到企业和品牌,使网站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调查中还发觉,多数网站设立了留言本(有些网站命名为“互动地带”、客户咨询等),一段时刻下来,差不多有潜在客户在网站上留言咨询,但是有些网站要么长时刻无回复,要么就回复简单的一句“感谢你的留言,请致电XX部门”,这种形式的回复使留言本形同虚设,也反映出网站的服务质量低下。 而事实上,网站信息和产品的丰富程度及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截了当关系到企业形象甚至是企业文化,也阻碍到扫瞄者对网站的中意度、回头率,更是关系到互联网优势与价值的表达、互联网对非网民的吸引程度等。因此,要使互联网站发挥其应有

【精品】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1980 年前韩国具有竞争力的前五十大出口企业的统计表明,韩国的纺织与服装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1990年初韩国纺织业面临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低工资国家和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国际市场占有率减少,国内企业转往低成本地区生产;2000 年后为适应市场变化,重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由内需转为出口导向,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使得纺织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居重要地位。 1 韩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1 生产与进出口现状 纺织服装业是韩国重要的产业之一。2000 年韩国纺织服装业占国民总产值的8%,从事纺织业的人数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2002 年韩国棉纺业通过结构调整,将细纱机保有量减少了20 万锭,使棉纺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大幅度提升。韩国成衣主要出口地区为美欧、日本及中国,近年来对中国出口增加。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韩国纺织品出口值为153 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4%,居世界第五位;2002 年成衣出口总额38.52 亿美元,2003 年增长到66 亿美元;2004 年纤维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52 亿美元,其中纺机设备的出口金额为11.13 亿美元,比2003 年的出口额9.26 亿美元增长了20.2%。韩国纺织业年贸易顺差一般在100 亿美元左右,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占制造业出口总值11.3%,其中成衣业占3.4%。 1.2 消费现状 在韩国纺织品销售中以中低价为主的通路型态居重要地位:2003 年,韩国成衣卖场面积在3 000 平方公尺以上的大型商店共1 863 家,其中803 家分布在汉城、仁川及京畿地区。其中,一般商店 1 458 家,折扣店238 家,百货商场98 家,购物中心46 家,批发中心 5 家。大型折扣店及购物中心较1999 年增长174%、48%,增长幅度最大。另外电视购物及网上购物等无店铺的流通方式亦迅速发展,2003 年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及邮购等无店铺市场销售额分别占39%、36%、24%。韩国的家用纺织品消费呈快速上升趋势,服装消费市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连锁店、专卖店,还有很多大型市场。如汉城的东大门纺织品服装市场,每年约有12 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光临。像这样规模的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市场,韩国至少有30 多个。 1.3 对外投资现状

中国电商行业服装销售分析调查报告

中国电商行业服装销售分析调查报告 电商行业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风生水起,越来越多商家瞄准互联网而向电商市场进军。很多大牌商店也开始做起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不得不说这给了买家很多便利。比如在刚过去的双十一狂欢节,网上的销售额又创新纪录。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中国电商行业服装销售分析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一、服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服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概述 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也是服装出口和消费大国,服装产业在我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服装行业不同于其他,时效性极强, 现已表现为“多品种、少批量、高品质、快交货”的特点。要求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必须具备高度自动化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而电子商务适合时宜地为整个服装行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纵观我国服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史,在经历了孕育期、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爆发期后,现已逐步跨入稳定期。 (1)孕育期:1994年-xx年,服装电子商务模式主要以B2B为主,诞生了诸如中国服装网这样的行业领先平台。 (2)起步期:xx年-xx年,在非典爆发、淘宝网广告效应 * 下, 奠定了坚实的网购用户基础,服装服饰类产品成了网络热购的产品之一,C2C电子商务得到了发展。

(3)发展期:xx年-xx年,传统服装零售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开创了B2C直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同,服装电 子商务由此进入发展期。 (4)成熟期:xx年-xx年,凡客诚品、若缇诗、欧莎、裂帛、七格、斯波帝卡、玛萨玛索、零男号、梦芭莎、螃蟹秘密和兰缪等网络服装品牌大规模增加。服装服饰类商品成为网络购物的第一大销售商品。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由此步入了成熟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格局。 (5)爆发期:xx年-xx年,李宁、红豆、森马、以纯、GXG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服装企业纷拓展“线上渠道”,服装电商进入爆发期。 (6)稳定期:xx年以来,服装网购市场规模保持较大比例的平稳增长,并呈现持续放缓的趋势,服装电商销售渠道拓展为C2C、B2C、O2O、虚拟试衣间等新模式、新技术相结合,移动端销售增长迅猛,内部结构优化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我国服装网购市场交易情况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xx年,我国服装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4349亿元,同比xx年的3050亿元增长了42.6%,占整个网购市场的23.1%。xx年服装行业网购渗透率达21.7%,较xx年增长5.8%。xx年,我国服装网购市场整体规模达到6153亿元,同比增长41.5%,占全国网购市场规模的22.1%。 有调查数据显示,xx年,我国服装类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4%,增速较xx年回落0.9%。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3-02-17 00:00 原文链接 2012年,受到外需不振、内需增长趋缓、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装行业进入调整转型期,增速放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但是,全行业通过努力创新,依然实现了两个市场增长的不易成绩。 一、内销: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2012年一季度,服装内销基本延续2011年四季度趋势,增速明显放缓。至2012年三、四季度,随着中国经济筑底企稳,服装内销增速逐步回升。全年来看,内销市场保持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1、全年服装内销增长前低后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2.5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90347亿元,同比增长14.5%。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8611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明显高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但比2011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2012年1-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1823.2亿元,同比上升12.57%,比2011年下降7.04个百分点,低于2008年(18.96%)、2009年(15.51%)同期水平。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重点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 5%,其中,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约7.2%,比2011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随着经济筑底企稳,2012年内销市场增速呈逐季回升的态势。 2、价格增幅回落,年末销量增幅有所上升 2011年以来,国内服装价格上升较快。价格上涨对服装内销金额增长有一定拉动作用,但另一方面,对服装销售量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2年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平均价格、销售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2.31%、15.19%,而销售量仅同比增长2.56%。之后的7个月,服装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一直较低,除个别月份外,基本处于2%左右。至三季度后,随着价格涨幅回落,服装销售量也出现较明显增长,至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平均价格、销售金额、销售数量分别同比增长4.68%、16.4%和11. 2%,销售数量和金额呈现同时增长。 2012年三季度以来,价格增幅的回落,一方面是年关将近,节日来临,各地零售企业打折、满赠、抽

第七章 网络营销模式案例分析

第7章网络营销模式案例分析 一、讨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网络营销发展模式。答:做好定位,针对性进行网站建设,做好推广和运营,聚焦和专业化是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必经之路,在前期,老板应该足够重视网络营销,定位部分要亲自做好,对网络营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要盲目追随,知道每一步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之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效果,现在也有很多网络营销公司,选择一件专业的网络营销整体服务公司,这样有更多的保障,可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目的,建议中小企业采用外包的形式。 二、目前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时面临“投入没有效果,不投入没有机会”的两难境地的原因。 答: 1网络营销陷入两难境地中小企业寻求破局利器 又到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销售旺季,然而对蟹行老板来说,被迫加入网上排名的“恶斗”行列,的确是无奈之举。据报道,目前在上海,蟹行如果想在百度“大闸蟹”关键词搜索首页上置顶,点击一次的价格甚至一度超过200元,价格之高令人瞠目。 搜索引擎、竞价推广、网幅广告、行业门户等传统网络营销手段,曾经力助众多商家在互联网上赚到了不少钱,而现如今随着价格疯涨,俨然成为中小企业主说不出的“痛”。要么投入重金“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正陷入两难境地。 2性价比之痛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100.5亿元,首次季度规模突破百亿。艾瑞咨询预计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元。一方面,网络营销作为一种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其市场规模和容量仍然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用户而言,网络营销的成本迅速增长,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性价比日益降低。 当前,中小企业常用的网络营销主要采用网幅广告、搜索引擎、竞价推广、行业门户营销等几种常见的方式。有行业专家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上的单一的网络营销形式的局限性已经越来越明显。网幅广告在显著性和品牌表现力方面优势明显,但是每月动辄数万的广告费用,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例如商家在淘宝上开店固然可以免费,但是想要在淘宝网首页上做网幅广告,上万费用亦是非常常见。另一方面,网幅广告受众分散,也降低了广告的效率。搜索引擎、竞价推广的优势在于直达与准确,然而对中小企业来说,点击成本高,而且无法屏蔽恶意点击、无效点击,不利于企业有效控制营销成本,性价比日益降低。同时,搜索引擎、竞价推广也存在着受众过于宽泛,无即时沟通等劣势。行业网站营销随着近年来行业垂直网站的兴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中小企业也热衷于将自己的产品服务,拿到行业网站上销售。许多的中小企业主和管理者也逐渐习惯了到行业网站上去买原料,卖产品。 然而,行业网站营销也为中小企业带来了难题:行业网站众多,需要一家一家的去推广,工作繁琐而且成本无法控制;同一网站上同类产品增多,竞争无形加剧,产品信息甚至有被淹没的可能。 对中小企业而言,迫切需要新的形式和高性价比的营销利器,来改变网络营

中国服装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中国服装行业2005年第4季度分析报告 摘要:报告分析中国服装行业2005年的整体发展情况,包括生产和销售、进出口和经济效益情况,并指出2005年出现的新现象 ?生产和销售情况 ?全年产量及其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47.98亿件,比去年同期 增长16.8%。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调查,2005年中国实际完成服装总产量465亿件,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梭织服装产量170亿件,比上年增长13.3%;针织服装产量295亿件,比上年增长10.1%图标1 “十五”期间服装行业产量及其增幅单位:亿件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总体上看,服装生产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尤其是梭织服装。2005年与以往不同,梭织服装的增长幅 度不但高于针织服装。原因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梭织服装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应对各种贸易摩擦中表现出较强竞争能力。同时发展较为平稳,产量基数小于针织服装。此外,梭织服装增长很快,但其增量绝对数仍然比针织服装少 ?年内月度生产形势 2005年配额取消后,服装行业出现了对设限地区出口增长的短期释放现象,1、2月份中国出口到欧、美的服装数量成倍增长。3月份以后,随着中国主动采取加征出口关税,实行自动出口许可、调低出口税率等措施,加之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行“紧急特保”,出口服装企业受到极大影响。到4月份服装生产急刹车,增幅猛然下降到8.5%。国内对出口服装征税政策反反

复复,企业感到无所适从。企业不敢贸然接大的订单,接受的订单就抢时间出口,根本无法均衡生产。环境稍稍稳定以后,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直至11月份中国与欧美达成协议后,才有了一个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四季度行业呈现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图表 1 2004~2005年服装产量月度增长幅度对比 ?分地区生产情况 ●从全国生产情况来看,具备一定工业基础的中西部省份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越来越 明显,而东部发达地区则相对而言生产增长的速度开始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服装生产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2个地区,梭织服装生产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5个地区。高速增长态势较为突出的是黑龙江、河南、广西、江西和四川。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服装生产大省还有湖南、山东、辽宁、湖北、安徽和江苏,上述六省增速虽不及黑龙江等地,但由于基数大,是真正左右全国服装生产形势的省份 图表 2 2005年服装主要产区产量增长幅度 ●预测,今后在国内服装生产环节的转移中邻近发达省份、边境贸易发展迅速、纺织产业有基础的中 部省份将会成为服装资本的首选

服装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服装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服装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服装行业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服装出口国有中国、韩国、意大利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是主要的出口地区。(意大利是传统的服装王国,产品以迎合小批量、高档次的消费需求着称于世)。我国服装行业在九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出口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1980年—2001年世界服装出口总额增长倍,而同期中国服装出口增长了倍,美国增长倍;发展中国家泰国、印度分别增长倍和倍;从1994年起中国的服装生产和出口位居世界第一。2001我国内地服 (图一:1980年-2001年部分国家服装出口增长状况) 装出口占世界出口额的%。排名第二的香港区,占世界出口额的12%。实际上香港出口中大部分为内地的转口贸易。如果加上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我国的服装出口在世界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根据WTO2001年度报告数据计算,在世界主要服装进出口国家中,中国的服装竞争力系数(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接近最大值1,居各国之首。同年墨西哥和意大利的竞争力系数为,法国,德国,美国。 (图二:主要服装贸易国家服装产品竞争力比较)在国际贸易配额限制的束缚下,多年来中国向设限区出口服装只占该区进口额的5%左右,而向非设限区出口的服装占到该区进口额的35%。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配额的逐步取消,WTO的《纺织品服装协议》中规定了纺织品服装设限国在2005年以前必须分阶段取消配额限制,但由于取消的比例是针对数量而不是金额,对4类产品也未规定每类必须取消的比例,因此在前三个阶段中,发达国家取消配额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价值的纱线、织物和制成品。而高附加值的,对其冲击较大的服装,其配额被发达国家挤到最后阶段取消。如美国最后阶段应取消配额比例为纱线12%,织物59%,制成品13%,服装83%。因此2005

服装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服装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针对服装行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政府连续出手救市。首先是面临国外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的不利环境,国内服装出口受阻。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服装行业从业人数多、牵扯面大。政府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首先提高了服装出口退税率,及时缓解了出口型企业的赢利压力;此后,又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服装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跳板行业,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我国政府都一定会在政策上继续有所支持。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所处的宏观环境。宏观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战略管理。经济环境是宏观环境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即国家的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影响到具体产业和企业的表现,所以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更直接、更显著的影响。 1、经济增长率 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有所减缓。据法新社报道,这场金融危机压落中国经济增长率至个位数,08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下跌到9.6%,在此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06年为11.1%,07年为11.9% 。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服装产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宏观经济低速发展或停止倒退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增长很小甚至不增加,企业发展机会就减少了。尽管服装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但是在经济危机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这会导致人们缩减需求,减少对服装的购买,换句话说,对服装的价格更为敏感,会避免选择高价位的服装,这对高档次的服装业造成一定影响。 而全球面临同样的困境,外国对中国的服装需求量也减少,导致了我国服装行业的出口量下降。 尽管我国的经济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政府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经济增长率在回升,这有利于服装行业的发展 2、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决定了社会和个人的购买能力,因此,当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时,代表一国的经济越发达,也表明该国的居民购买能力增强,这还牵扯到可支配收入的支出模式问题。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表明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品质越追求越高。人们用于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国民的收入也在提高,而个税的上调更是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人们

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现状及发展前景

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现状及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见明显,世界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我们进入了科技时代,而近年来,网络的兴起与大众化普及更加缩小了世界的空间限制,使处于各国家与地区的网民充分利用网络自在交流与沟通,信息时代悄然而至。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民人数正以使人吃惊的数量激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网络影响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对于网络营销的理解也愈见深刻,越来越多的成功的网络营销推广的案例,使大量具有敏锐商机眼光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网络营销的诸多优点并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推广,网络营销也凭借其诸多优势逐渐成为最有效的营销推广方式。巨大的上网消费人群为中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只要把握住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正确利用网络之一利器,可以说,服装网络营销定可在鼠标催生的“手指经济”中大放异彩。 一、网络营销状况 (一)网络营销兴起背景 1、互联网为网络营销提供技术支持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是光的速度、全球无距离的范围、24小时无限制且兼容的容量,创造了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无版面约束、内容详尽、多媒体传送、形象生动、双向交流、反馈迅速等前所未有的奇迹。网络营销正是利用互联网这一集信息、通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网络系统,发布商业信息、寻找商机,进而盈利的。 2、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演变为网络营销提供购买基础 互联网的流行与普及,使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方式发生着重大变革,消费者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出许多以往未有的新趋势:如个性消费成为主流、与营销者之间的互动大为增强、不单单购物更追求购物的乐趣,以及渴望更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等。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新的变化趋势的要求,而网络营销作为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提供个性化产品,且与消费者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方便快捷,舒适、低价等优势的新兴的理想营销方式,满足了新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改变。 3、营销环境的变化是网络营销工具产生的现实基础 开展网络营销,不仅可以节约昂贵的店面租金,减少库存商品资金占用,消除经营规模的限制,而且可以及时收集市场信息、捕捉消费趋势,更好地开发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可以使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降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生产: 1)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广阔的资源、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生产能力相对较强,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相对重视。 2)生产形式: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服装产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3)产业分布:2001年纳入国家统计指标的企业有21000多家,其中87、5%是小企业,大部分是从个体、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产值占76%,控制的资产占63%,实现利润达到了90%。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十年启幕,产业能否全面回暖、地方的服装振兴规划、纺织振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各个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兴建服装工业园区。新疆的棉花、内蒙的羊绒、宁夏的皮草、中国服装的重心在东部,但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兼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4)生产难题:“招工难”有破解的锦囊妙计:用工方面面临压力、工人素质要求、用人模式。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发展中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的集中度走向问题。 2、技术: 1)大量先进的进口生产工业设备、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时尚业转变,技术型产业,知识型产业,时尚型产业。 2)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设备现代化+企业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新的诠释:信息化的高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3、消费市场: 1)国际市场: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2002年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创汇达617、7亿美元,占到了全国的18、97%。而顺差为474、62亿美元,占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156、14%。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陷入困境,市场单一,不能改变国际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但却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出口竞争力。产业回暖、边境贸易异军突起。 2)国内市场:占世界1/5人口的消费大国,2002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0644亿元,销售总额10024亿元,实现利润336、6亿元,全国服装和纺织行业70%的利润来源于内贸市场,内贸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战场。服装业的“外转内”外贸企业做内贸市场。纺织品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06年国内服装行业产业分析报告 市场环境分析 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在2004年人均GDP 超过了1000美元后,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国内服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但今后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将集中在精品化和个性化上。 二、服装市场细分分析 1、性别细分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据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品牌之间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距并不大,总和也只在15%左右。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颜色鲜艳、色块较大、结合时尚流行款式的“汉派”服装,带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杭州女装产业和具有港澳风格的深圳、广东虎门女装产业。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虽说其目前渠道较少,价格定位较高,但其对女装高档市场的影响和对国内女装时尚趋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基本占椐了高档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男装市场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目前我国男装业的发展

中国服装行业的市场分析

。 中国服装行业的市场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服装市场形成了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从事OEM出口贸易与致力于在销需求增加国外品牌进入较少的条件下作品牌服装销生产和销售的两大市场。然而目前国际国两个市场都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 出口市场:由于我国OEM企业长期以国外贸易公司加工基地的形式存在,依赖单一客户;且集中于常规大类商品的生产,加工程度较低,又惯于大批量 生产,市场反应速度较慢。特别是2001年开始,由于日本的经济萧条, 使占日本市场77%出口的中国服装企业甚至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欧美 市场从2002年1月1日到2004年的配额从部分取消到全部取消要到 2005年全部释放,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更低劳动成本国家在服装贸 易中的兴起逐渐消弱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及抗风险能力,而各国OEM厂 商间竞争加剧,订单价格日益下降,不断挤压着OEM企业10-20%的 盈利空间。 尽管某些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市场快速反应机 制的建立,高效的管理和严格的成本控制,较深的加工程度和一定的设 计能力(避开粗加工的激烈竞争),以及在这些因素基础上形成的抗风 险能力。但同样面临大多数OEM企业竞争激烈,定价主动权掌握在国 外品牌商手中挤压着OEM企业的盈利空间的事实。 国市场:据了解国外服装企业平均毛利率达40%,高于国企业25-30%的平均水平。在国生产和成功经营的某国外服装品牌公司毛利率更高达80%。“大市场”营销策略曾让许多企业在过去20年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但随着服装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使“大市场”经营难以为继。加之我国品牌服装企业存在市场定位模糊、品牌经营不力、中低档次过度竞争的问题。2002年行业年报统计:我国6,850家服装企业中,80%集中在中低档产品的生产,2001年有1,396家企业出现亏损,占企业总数的20.4%。中低档次产品的产能难以被社会消化,2004年库存比2005年增加9.2%。降价促销风亦愈演愈烈,除2000年外,国服装价格从1995年以来年年下跌,不断地挤压着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大市场”营销促使企业销售增长放缓毛利率下降、经营费用上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