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碳吸附综合实验报告

活性碳吸附综合实验报告

活性碳吸附综合实验报告
活性碳吸附综合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

(2)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3)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4)学会使用一级动力学、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分析,对 PAC 的吸附进行动力学

分析研究;

(5)了解活性炭改性的方法以及其影响因素。

2实验原理

2.1活性炭间隙性吸附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己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到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使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的结果。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的活性炭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在变化,而达到平衡,此时的动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而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表示。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g/g;

V ——污水体积,L;

、C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g/L;

C

X ——被吸附物质重量,g;

M ——活性炭投加量,g。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称为吸附等温线,通常费用兰德里希经验公式加以表达。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g/g ;

C ——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g/L;

K、n ——溶液的浓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

K、n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C相应之值,将式取对数后变换为下式:

将q、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此外,还有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它通常用来描述物质在均一表面上的单层吸附,表达式为:

由于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处理能力低、设备多,故在工程中多采用连续流活性炭吸附法,即活性炭动态吸附法。

采用连续流方式的活性炭层吸附性能可用勃哈特和亚当斯所提出的关系式来表达。

式中:t ——工作时间,h;

V ——流速,m/h ;

D ——活性炭层厚度,m;

K ——速度常数,L/mg·h ;

——吸附容量、即达到饱和时被吸附物质的吸附量,mg/L;

N

——进水中被吸附物质浓度,mg/L;

C

C

——允许出水溶质浓度,mg/L。

B

当工作时间 t = 0,能使出水溶质小于 CB 的碳层理论深度称为活性炭的临界深度,其值由上式 t = 0推出。

)和速度常数(K),可通过连续流活性炭吸附试验并利碳柱的吸附容量(N

用公式 t ~D 线性关系回归或作图法求出。

2.2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实验原理

动力学研究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经历的具体步骤,即所谓反应机理。它探索将热力学计算得到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将实验测定的化学反应系统宏观量间的关系通过经验公式关联起来。

固体吸附剂对溶液中溶质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准二级、韦伯-莫里斯(Weber and Morris)内扩散模型和班厄姆(B angham)孔隙扩散模型来进行描述。

(1)基于固体吸附量的拉格尔格伦(Lagergren)准一级速率方程是最为常见的,应用于液相的吸附动力学方程,模型公式如下:

——平衡吸附量,mg/g;

式中:q

e

q

t

——时间为t时的吸附量,mg/g;K ——一次方程吸附速率常数,min-1。

以log(q

e -q

t

)对t作图,如果能得到一条直线,说明其吸附机理符合准一级

动力学模型。

(2)准二级速率方程是基于假定吸附速率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这种化学吸附涉及到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电子共用或电子转移,其公式为:

式中K

s

为二级吸附速率常数

以t/q

t

对t作图,如果能得到一条直线,说明其吸附机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3)韦伯-莫里斯模型常用来分析反应中的控制步骤,求出吸附剂的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其公式为:

式中,C是涉及到厚度、边界层的常数。K

ip 是内扩散率常数。q

t

对t1/2

作图是直线且经过原点,说明内扩散由单一速率控制。

(4)班厄姆方程常被用来描述在吸附过程中的孔道扩散机理,方程尽管是以经验式提出,但可认为是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应的动力学方程,这可从理论上导出。其公式为:

当线性拟合得到较好直线,拟合系数R2大于0.99时表示此孔道扩散模型能较好的表示实际吸附情况。

(5)此外,叶洛维奇(Elovich)方程也是可用来描述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动力学方程,其表达式为:

2.3活性炭改性实验原理

普通活性炭比表面积小、孔径分布不均匀和吸附选择性能差,故普通活性炭需要进一步的改性,满足实验和工程需要。现在常采用工艺控制和后处理技术对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进行调整,对表面化学性质进行改性,进而提高其吸附性能。改性方法有表面结构的改性以及表面化学性质的改性两大类。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改性又可分为表面氧化法、表面还原法负载原子和化合物法以及酸碱改性法三种。

本次实验用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属于表面氧化法。硝酸在适当的温度下对活性炭材料表面的官能团进行氧化,从而提高材料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增强材

料表面的亲水性。常用的氧化剂除了硝酸外,还有HClO和H

2O

2

等。

3实验内容

3.1实验设备与试剂

表3-1 实验中所用试剂及说明

3.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3-1和图3-2所示。

图3-1 间歇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图3-2 连续式活性炭吸附试验装置

3.3实验步骤

3.3.1活性炭间隙吸附实验

(1)将某污水用滤布过滤,去除水中悬浮物或自配污水,测定该污水的COD、SS

等值。

(2)将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24h,然后放在105 ℃烘箱中烘至恒重,再将烘干

后的活性炭压碎,使其成为能通过200目一下筛孔的粉状炭。因为粒状活性炭要达到吸附平衡耗时太长,往往需要数日或数周,为了使实验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应多用粉状炭。

(3)在6个500 mI的三角瓶中分别投加0mg、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

粉状活性炭。

(4)在每个三角瓶中投加同体积的过滤后的污水,使每个烧瓶中的COD浓度与活

性炭浓度的比值在0.05~5.0之间。

(5)测定水温,将三角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当达到吸附平衡(时间延至滤出液的

有机物浓度COD值不再改变)时即可停止振荡。(时间一般为30min以上)。

(6)过滤各三角瓶中的污水,测定其剩余COD值,求出吸附量q。

3.3.2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实验

(1)在6个500mI的锥形瓶中投加500mg粉状活性炭,再分别加入400mL原水(过

滤后)。

(2)分别在 0min、10min、30min、50min、70min、90min 时过滤测定出水COD,

并计算吸附量。

3.3.3活性炭改性实验

(1)称取四组质量为 20g 的粉末活性炭,分别放入 200mL 锥形瓶中。

(2)分别往锥形瓶中添加 100mL 1.2mol/L、3.5 mol/L、7.2 mol/L、13.2 mol/L

浓度的硝酸,浸泡粉末活性炭,在常温下放置 2h,期间不断晃动,后用砂芯漏斗进行抽洗,直至活性炭 pH 呈中性,在烘箱中烘干,备用。

(3)在 5 个 500ml 的锥形瓶中分别投加经 1.2mol/L、3.5 mol/L、7.2 mol/L、

13.2 mol/L 浓度的硝酸改性的 500mg 粉状活性炭、未经改性的粉末活性

炭,再分别加入 400mL 原水(过滤后)。

(4)在30min 时测定出水的 COD,并计算吸附量。

4数据记录与整理

4.1活性炭间隙吸附实验

4.1.1实验基本数据

表4-1活性炭间隙吸附实验基本数据

4.1.2实验数据记录

表4-2 活性炭间隙吸附实验数据记录

4.2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实验

4.2.1实验基本数据

表4-3活性炭间隙吸附实验基本数据

4.2.2实验数据记录

表4-4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记录

4.3活性炭改性实验

4.3.1实验基本数据

表4-3活性炭间隙吸附实验基本数据

4.3.2实验数据记录

表4-4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记录

5数据处理与分析

5.1活性炭间隙吸附实验

5.1.1活性炭投加量与COD去除率关系

以活性炭投加量为横坐标,出水COD浓度、COD去除率为纵坐标,绘制活性炭投加量与COD去除率关系曲线如图5-1所示。

图5-1 活性炭投加量与COD去除率关系曲线

由图5-1可看出,随着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大,水样中COD的出水浓度逐渐下降,100 mg活性炭对应的出水COD浓度为39.34 mg/L,而 500 mg活性炭对应的出水COD浓度为5.18 mg/L;与此相对应,随着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大,水样的COD去除率逐渐上升,由100 mg活性炭时的23.68%提升至500 mg活性炭时的86.84%。这说明在实验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着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大而加强。这是因为当加入的活性炭量过少时,活性炭仅吸附了少量有机物就都达到饱和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活性炭投加量,能明显增加有机物吸附量。而当水中有机物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活性炭投加量,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增强作用将不明显,从图中后半段曲线斜率所呈的下降趋势可验证这一点。本实验中,当活性炭投加量增加到500 mg时,水样的出

水COD浓度已降至5.18 mg/L,COD去除率已高达86.84%,由此我们可预见继续增大活性炭投加量对本实验水样COD去除效果的增强将趋向不明显。

5.1.2Freundlich方程拟合

Freundlich方程常用于活性炭吸附等温线的拟合,其方程形式为:Freundlich方程为:

为了便于分析,可将该方程变换为: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g/g ;

C ——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g/L;

K、n ——溶液的浓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

将q、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的直线斜率为1/n,截距为K,由此即可求解出Freundlich方程。

因此,需先计算lgq和lgC的值,结果如表5-1所示。

表5-1 lgq和lgC计算结果

根据上表数值,用Freundlic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以lgC为横坐标、lgq为纵坐标绘制图像,并作线性拟合如图5-2所示,相关拟合数据如表5-2所示。

表5-2 Freundlich方程拟合数据

由表5-2数据可知,用Freundlic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3468,比较接近1,可见该方程的拟合效果是比较好的,这说明Freundlich方程能成功地关联实验数据。

拟合直线的斜率为0.17793,截距为1.29722,也即

因此,本实验活性炭等温吸附曲线的Freundlich方程为:

5.1.3Langmuir方程拟合

Langmuir方程基于单分子层吸附,也可用于描述活性炭的等温吸附曲线,其方程式如下:

由该式可见,1/q与1/C呈线性关系,根据表4-2原始数据,对1/q和1/C 进行计算,结果如表5-3所示。

表5-3 1/q和1/C计算结果

根据上表数值,用Langmuir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以1/C为横坐标、1/q 为纵坐标绘制图像,并作线性拟合如图5-3所示,相关拟合数据如表5-4所示。

表5-4 Langmuir方程拟合数据

由表5-4数据可知,用Langmuir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的相关系数R2仅为0.767,可见该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差,用Langmuir方程无法很好地关联实验数据。

5.1.4等温吸附方程的比较及结果分析

对比两种等温吸附方程的拟合,Freundlich方程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3468,而Langmuir方程拟合的相关系数R2仅为0.767,远远低于Freundlich 方程,说明实验中活性炭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

活性炭对COD的等温吸附曲线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并不理想,其可能原因如下:

①Langmuir等温式是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于描述气-固之间

吸附的经验公式,其假设之一是被吸附的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且吸附只限于单分子层吸附。在本实验中,液相中吸附质之间的距离远比气体分子小,且可能存在各种静电力作用而相互聚集,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是不可忽略不计的,因此Langmuir吸附模型对活性炭吸附COD的拟合效果较差。

②Langmuir吸附模型是由理论推导而来,对于单一吸附质的拟合效果较好,但本实验所用水样并非是单一溶液或是由少数物质混合而成的简单混合液,而是包含多种复杂环境化合物的河道水,这些化合物会在吸附过程中抑制或促进目标吸附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因此会影响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果。

5.2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实验

5.2.1吸附时间与COD去除率关系

以吸附时间为横坐标,出水COD浓度、COD去除率为纵坐标,绘制吸附时间与COD去除率关系曲线如图5-4所示。

图5-4 吸附时间与COD去除率关系曲线

由上图可以观察到,COD的出水浓度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最低可达到6.93mg/L,而活性炭对COD的去除率也随吸附时间的增长而显著增加,最高

可达到82.61%。

另外,由该图COD去除率曲线趋势可以看出,实验吸附后期曲线仍未平缓,说明在吸附时间70~90min间COD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增长效应仍很明显,即粉末活性炭吸附平衡时间应在90min之后。

5.2.2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

颗粒内扩散模型是吸附动力学常用的拟合模型之一,根据拟合结果可判断吸附剂吸附的类型。其方程式如下:

根据表4-4数值,作出吸附时间t和吸附量q

的散点图,并作方程拟合如图

t

5-5所示,相关拟合数据如表5-6所示。

图5-5 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图像

表5-6 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数据

由表5-6数据,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为R

2

= 0.98622,非常接近1,

该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说明活性炭对水样中COD的吸附以孔内扩散过程为控制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这与液相吸附的特点相符合。

5.2.3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

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是吸附动力学拟合的常用方程之一,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q

e

——平衡吸附量,mg/g ;

q

t

——时间为t时的吸附量,mg/g ;

K ——一次方程吸附速率常数,min-1。

在运用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时,一般有非线性和线性拟合两种方

法。非线性拟合对应第一个表达式,它是直接对q

t

、t数据进行拟合,根据拟合

结果可求得平衡吸附量q

e

和速率常数K。线性拟合对应第二个表达式,它是假定

实验吸附后期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即q

e 取吸附后期的实验数据q

t

,然后对ln(q

e

?q

t

)

与t进行线性拟合,从而求出速率常数K。

一般而言,前一种方法求解的结果远比后者准确,因为根据实验结果是无法

准确预知平衡吸附量q

e

的,且在实验中活性炭吸附真正达到平衡需要较长时间,

而在实验中实际的吸附时间往往是达不到平衡时间的,因此若先假定q

e

为吸附后

期的吸附量q

t

将存在较大的误差。由对吸附时间与COD去除率关系曲线(图5-4)可知本实验在吸附时间达到90 min时仍未达到吸附平衡,因此采用非线性拟合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的散点图,并作方程非线性拟根据表4-4数值,作出吸附时间t和吸附量q

t

合如图5-6所示,相关拟合数据如表5-7所示。

图5-6 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图像

活性炭吸附塔_计算书

科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书 工程名称: 活性炭吸附塔 2016 年 5 月13 日

活性炭吸附塔 1、设计风量:Q=20000m3/h=5.56m3/s 。 2、参数设计要求: ①管道风速:V1=10~20m/s, ②空塔气速为气体通过吸附器整个横截面的速度。空塔风速:V2=0.8~1.2m/s , ③过滤风速:V3=0.2~0.6m/s , ④过滤停留时间:T1=0.2~2s , ⑤碳层厚度:h=0.2~0.5m , ⑥碳层间距:0.3~0.5m 。活性炭颗粒性质: 平均直径d p =0.003m,表观密度ρs =670kg/ m3,堆积密度ρ B =470 kg/ m3 孔隙率0.5~0.75 ,取0.75 3、(1)管道直径d取0.8m,则管道截面积A1=0.50m2 则管道流速 V1=5.56÷0.50=11.12m/s ,满足设计要求。 (2)取炭体宽度B=2.2m,塔体高度H=2.5m, 则空塔风速V2=5.56÷2.2 ÷2.5=1.01m/s ,满足设计要求。 (3)炭层长度L1取4.3 m,2 层炭体, 则过滤风速V3=5.56÷2.2÷4.3÷2÷0.75=0.392m/s ,满足设计要求4)取炭层厚度为0.35m,炭层间距取0.5m, 则过滤停留时间T1=0.35 ÷0.392=0.89s ,满足设计要求 5)塔体进出口与炭层距离取0.1m,则塔体主体长度L'=4.3+0.2=4.5m 则塔体长度L=4.5+0.73 ×2=5.96m 4 、考虑安装的实际情况:塔体尺寸L×B×H=6m×2.2m×2.5m =0.73m 两端缩口长0.8 2

活性炭吸附塔技术

活性炭吸附塔是处理有机废气、臭味处理效果最好的净化设备。活性炭吸附是有效的去除水的臭味、天然和合成溶解有机物、微污染物质等的措施。大部分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炔等能牢固地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或空隙中,并对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分子量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作为深度净化工艺,经常用于废水的末级处理,也可用于长产用水、生活用水的纯化处理。当粉尘和颗粒物比较多时,活性炭吸附装置可同时和水帘机和水喷淋塔和UV等离子一起使用,达到废气净化达标排放。 工作原理 活性炭吸附装置主要由活性炭层和承托层组成。活性炭具有发达废气处理粉尘处理噪音处理

的空隙,比表面积大,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正是由于活性炭的这种特性,它在水的深度处理中被广泛应用,如生活给水,污水后段的(净水)深度处理等。 含尘气体由风机提供动力,正压或负压进入塔体,由于活性炭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健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污染物质从而被吸附,废气经过滤器后,进入设备排尘系统,净化气体高空达标排放。 1.吸附效率高,吸附容量大,适用面广 2.维护方便,无技术要求 3.比表面积大,良好的选择性吸附 4.活性炭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特点 5.吸附效率高,能力强 6.操作简易、安全 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了大量的吸附质,逐步趋向饱和,丧失了工作能力,严重时将穿透滤层,因此应进行活性炭的再生或更换。 鹤壁市隆盛环保矿山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盛环保”)于2011年11月成立,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公司注册地址:鹤壁市淇滨区金山工业园区创业路路南。隆盛环保是废气处理粉尘处理噪音处理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实验 3 3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 研究背景: 1.1、、吸附法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 、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1.3 、研究意义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 为直线的截距,1/n 为直线的斜率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活性炭吸附塔-计算书

科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计算书 工程名称: 活性炭吸附塔 : 工程代号 艺业: 工专 : 算计 : 对校 : 审核

2016年5月13日 活性炭吸附塔33 /s5.56m1、设计风量:Q=20000m。/h=2、参数设计要求:V =10~20m/s,①管道风速:1,=0.8~1.2m/sV②空塔气速为气体通过吸附器整个横截面的速度。空塔风速:2,=0.2~0.6m/s③过滤风速:V3,=0.2~2s④过滤停留时间:T1,=0.2~0.5m⑤碳层厚度:h 。⑥碳层间距:0.3~0.5m 活性炭颗粒性质:33mm,堆积密度ρ=470 kg/ 平均直径d=0.003m,表观密度ρ=670kg/ B s p 0.75 0.5~0.75,取孔隙率2 0.8m)管道直径d取,则管道截面积A=0.50m3、(11,满足设计要求。则管道流速V=5.56÷0.50=11.12m/s 1,2)取炭体宽度 B=2.2m,塔体高度H=2.5m (V=5.56÷2.2÷2.5=1.01m/s,满足设计要求。 则空塔风速2 m,2层炭体,3 ()炭层长度L取4.31,满足设计要求。2÷0.75=0.392m/s则过滤风速V=5.56÷2.2÷4.3÷3 0.5m,,炭层间距取(4)取炭层厚度为0.35m 0.392=0.89s,满足设计要求。则过滤停留时间T=0.35÷1 L'=4.3+0.2=4.5m (5)塔体进出口与炭层距离取0.1m,则塔体主体长度????22223d3H2.25?2.B0.8?????= 两端缩口长L”= =0.73m -- ????323222????则塔体长度L=4.5+0.73×2=5.96m 4、考虑安装的实际情况:塔体尺寸L×B×H=6m×2.2m×2.5m 活性炭吸附塔 33/s。5.56m20000m /h=1、设计风量:Q=2、参数设计要求: ①管道风速:V=10~20m/s,1②空塔气速为气体通过吸附器整个横截面的速度。空塔风速:V=0.8~1.2m/s,2③过滤风速:V=0.2~0.6m/s,3④过滤停留时间:T=0.2~2s,1⑤碳层厚度:h=0.2~0.5m, ⑥碳层间距:0.3~0.5m。 活性炭颗粒性质: 33mm,堆积密度d=0.003m,表观密度ρ=670kg/ρ=470 kg/平均直径p B s 2 =0.50m0.8m,则管道截面积A、(1)管道直径d取31则管道流速V=5.56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定稿版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实验3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 1.1、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1.3、研究意义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为直线的截距,1/n为直线的斜率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3.1仪器与器皿: 恒温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分光光度计1台、三角瓶5个、1000ml容量瓶1个、100ml容量瓶5个、移液管 3.2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配制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

活性炭吸附塔操作说明

活性炭吸附塔 操 作 资 料 宁夏宇成蓝天环保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宁夏银川市望远工业园区望银路 电话:0951-*******手机:187******** 目录

一、产品概述 (1) 1、设备工作原理 (1) 2、产品特点 (1) 3、技术参数 (2) 二、安装选型及要求 (3) 1、设备选型 (3) 2、安装要求 (3) 3、技术要求 (4) 三、设备的技术参数 (4) 四、设备操作说明 (5) 1系统开启 (5) 2系统关闭 (5) 五、故障原因与排除 (6) 六、设备保养事项 (7) 1、活性碳塔的压损增大的原因分析: (7) 2、活性碳及过滤网的更换 (7) 3、活性碳塔内的清理 (8) 六、安全注意事项 (8)

一、产品概述 活性炭过滤器又称之为活性炭除臭装置、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是我公司生产的一种废气过滤吸附异味的环保设备装置,活性炭具有吸附效率高、适用面广、维护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混合废气等优点,活性炭过滤器用于电子原件生产、电池(电瓶)生产、酸洗作业、实验室排风、冶金、化工、医药、涂装、食品、酿造等废气处理净化,其中在喷漆废气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 1、设备工作原理 有机废气气体由风机提供动力,正压或负压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塔体,由于活性炭固体表面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健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污染物质从而被吸附,废气经过滤器后,进入设备排尘系统,净化气体高空达标排放。 2、产品特点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炭。主要成分为炭,还含有少量氧、氢、硫、氮、氯。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不规则堆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1000m^3/克)。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液的吸附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 活性炭其吸附作用是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压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反之,减压、升温有利气体的解吸。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1)》(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报告 专业环境工程(卓越班)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二0一六年 11月

附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表面化学性质等有关。 吸附等温线(Adsorption Isotherm): 指一定温度条件下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量 q 与吸附质在流体相中的分压 p (气相吸附)或浓度 c (液相吸附)之间的关系曲线。 水中苯酚在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

水中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吸附机理和吸附速率 吸附机理: 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1)外扩散 (2)内扩散 (3)吸附 ①外扩散:吸附质从流体主体通过扩散传递到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因为流体与固体接触时,在紧贴固体表面处有一层滞流膜,所以这一步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吸附质以分子扩散通过这一滞流膜的传递速率。 ②内扩散:吸附质从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通过颗粒上微孔扩散进入颗粒内部,到达颗粒的内部表面。 ③吸附: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在内表面上。 对于物理吸附,第三步通常是瞬间完成的,所以吸附过程的速率由前二步决定。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非极性的吸附剂。 ?由于活性炭为非极性分子,因而溶解度小的非极性物质容易被吸附,而不能使其自由能降低的污染物既溶解度大的极性物质不易被吸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容量q e表示: ?qe=X/M=V(Co-C)/M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存在于溶液中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与固体表面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时,吸附就达到平衡。 1、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吸附容量和吸附效果就越好吗?为什么? 答:比表面积越大,不一定吸附容量就越好。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只能说明其吸附能力较大,并不代表吸附容量就越大。吸附容量的大小还与脱吸速度有关,如果脱吸速度很快,就算吸附能力再大,吸附容量也还是没多大提升。吸附容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吸附剂的良好吸附性能是由于它具有密集的细孔构造,与吸附有关的物理性能有:a.孔容(VP):吸附剂中微孔的容积称为孔容,通常以单位重量吸附剂中吸附剂微孔的容积来表示(cm3/g);b.比表面积:即单位重量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常用单位是m2/g;c.孔径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实验3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 、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研究意义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为直线的截距,1/n为直线的斜率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仪器与器皿: 恒温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分光光度计1台、三角瓶5个、1000ml容量瓶1个、100ml容量瓶5个、移液管 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配制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 2、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5、10、20、30、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2)、吸附等温线间歇式吸附实验步骤

活性炭吸附箱设备技术原理及应用

活性炭吸附塔设备技术原理及应用实例 一、活性炭吸附塔概述 DR系列|活性炭吸附过滤塔是杭州绿然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一种废气净化、吸附异味的环保设备产品,活性炭吸附塔具有吸附效率高、适用面广、维护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混合废气等优点,活性炭具有去除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和消毒除臭等作用,活性炭吸附塔现广泛用于电子原件生产、电池(电瓶)生产、酸洗作业、实验室排风、冶金、化工、医药、涂装、食品、酿造等废气处理,其中最适用于喷漆废气处理的净化。 二、工作原理 尾气由风机提供动力,正压或负压进入活性炭吸附塔体,由于活性炭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健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污染物质从而被吸附,废气经过滤器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塔体,净化气体高空达标排放。 三、技术简介 1、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炭。主要成份为炭,还含有少量氧、氢、硫、氮、氯。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不规则堆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1000㎡/克)。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液的吸附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的。 其吸附作用是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越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压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反之,减压、升温有利气体的解吸。 活性炭常用于气体的吸附、分离和提纯、溶剂的回收、糖液、油脂、甘油、药物的脱色剂,饮用水或冰箱的除臭剂,防毒面具的滤毒剂,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盐催化剂的截体。 2、活性炭吸附塔产品优点: 1、吸附效率高,效果明显,适用面广; 2、维护方便,无技术要求; 3、能同时处理多种混合废气。 3、活性炭吸附塔产品缺点: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4、活性炭吸附塔分类:可分为方形或圆形。 5、活性炭吸附塔适用范围: 活性炭吸附塔主要应用于:电子原件生产、电池(电瓶)生产、酸洗作业、实验室排风、冶金、化工、医药、涂装、食品、酿造及家具生产等行业的废气净化,其中最适用于喷漆废气的处理净化。 四、DR系列|活性炭吸附塔设备型号及参数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实验 3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 1.1 、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 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 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 、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 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1.3 、研究意义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 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 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 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 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 、1/n 。K 为直线的截距,1/n 为直线的斜率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3.1 仪器与器皿: 恒温振荡器 1 台、分析天平 1 台、分光光度计 1 台、三角瓶 5 个、1000ml 容量瓶 1 个、100ml 容量瓶 5 个、移液管 3.2 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配制100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 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 2、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 5 、10、20 、30 、4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用蒸 馏水稀释至100ml 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470nm 处,用1cm 比色皿测定 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 (2))、吸附等温线间歇式吸附实验步骤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水中亚甲基蓝含量,同时测定水温和PH 。 2、将活性炭粉末,用蒸馏水洗去细粉,并在105 ℃下烘至恒重。 3、在五个三角瓶中分别放入100 、200 、300 、400 、500mg 粉状活性炭,加入200ml 水样。 4、将三角瓶放入恒温振荡器上震动 1 小时,静置10min 。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实验3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 1.1、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1.3、研究意义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为直线的截距,1/n为直线的斜率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3.1仪器与器皿: 恒温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分光光度计1台、三角瓶5个、1000ml容量瓶1个、100ml容量瓶5个、移液管 3.2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配制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 2、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5、10、20、30、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 (2)、吸附等温线间歇式吸附实验步骤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水中亚甲基蓝含量,同时测定水温和PH。 2、将活性炭粉末,用蒸馏水洗去细粉,并在105℃下烘至恒重。 3、在五个三角瓶中分别放入100、200、300、400、500mg粉状活性炭,加入200ml水样。 4、将三角瓶放入恒温振荡器上震动1小时,静置10min。 5、吸取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并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计算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吸附量。 五、注意事项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实验3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一、研究背景: 、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研究意义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为直线的截距,1/n为直线的斜率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仪器与器皿: 恒温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分光光度计1台、三角瓶5个、1000ml容量瓶1个、100ml容量瓶5个、移液管 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配制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 2、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5、10、20、30、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 (2)、吸附等温线间歇式吸附实验步骤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水中亚甲基蓝含量,同时测定水温和PH。

果壳活性炭产品介绍

果壳活性炭产品介绍: 果壳活性炭是以优质杏壳及核桃壳为原料,经干燥、炭化和高温水蒸气活化后精制加工而成的高吸附性能活性炭。外观为黑色不定型颗粒。 果壳活性炭产品优点: 具有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床层阻力小、化学稳定性能好、易再生、经久耐用等优点,并具有各种规格的颗粒度。 果壳活性炭用途: 果壳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废水的深度净化;各种气体的分离、提纯、净化;有机溶剂回收;制糖、味精、医药、酒类、饮料的脱色、除臭、精制;贵重金属提炼;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 果壳活性炭是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主要应用于各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锅炉补给水、电子工业、食品发酵行业等水的去除有机物、去除余氯等工艺中。具有去除能力强、使用周期长、可反复冲洗等特点。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 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 每克活性炭的吸附面积更相当于八个网球埸之多. 而其吸附作用是藉由物理性吸附力与化学性吸附力达成. 其組成物质除了炭元素外,尚含有少量的氢、氮、氧及灰份,其結构则为炭形成六环物堆积而成。由于六环炭的不规则排列,造成了活性炭多微孔体积及高表面积的特性。 果壳活性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去除液相和气相中的杂质的过程中;活性炭不仅含碳,而且在其表面含有少量的化学结合、功能团形式的氧和氢,例如羟基、酚类、内脂类、醚类等;在活性炭行业中通常用碘吸附值或四氯化碳吸附值(CTC)来标定活性炭的吸附值,吸附值越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强。 【包装及储存】 活性炭包装时用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25公斤。置于阴凉干燥处,不宜暴晒。 要购买果壳活性炭,我建议你们还是去实体厂家购买,不仅货源上有保障,也不用担心售后服务。巩义市嵩峰给排水吕器材厂,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夹津口镇工业园区,是一家专业的活性炭实体厂家。

活性炭吸附塔

活性炭吸附塔工作原理,【活性炭吸附塔价格因素及设计方案原理】 活性炭吸附塔的特点: 1、吸附效率高,能力强; 2、设备构造紧凑,占地面积小,维护管理简单方便,运转成本低; 3、能够同时处理多种混合有机废气; 4、采用自动化控制运转设计,操作简易、安全; 5、全密闭型,室内外皆可使用。 活性炭吸附塔工作原理:车间含有有机气体或颗粒物经获罩收集,管道输送有机气体进入活性炭塔,有机气体进入塔内时,风速顺间降下,气体内含的较大颗粒杂物便自然沉降入塔底部,而溶入气体内的有机气体部分随气体流向流进活性炭过滤层,有机气体进入炭层时,有机气体被活性炭吸附进炭内,而干尽的空气穿过炭层进入出气仓,气体经过机械自吸后排入大气中.而活性炭层的在吸附过程中,炭会有个饱和的时间段,其活性炭饱和的过程长短与气体本身内部所含气体的浓度和工作的时间长短有直接相关。 活性炭吸附箱是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设备。由箱体和装填在箱体内的吸附单元组成。根据吸附单元的数量和风量共分为多种规格,活性炭吸附箱选择不同填料可以处理多种不同废气,主要包括叁大类: 1,酸性废气和酸雾 2,碱性废气 3,有机废气和臭味(苯类、酚类、醇类、醚类、酊类) 活性炭吸附箱对于浓度低于1000mg/m3的废气净化后排放满足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部分活性炭吸附器的参数:

型号GCA-100C GCA-150C GCA-200C GCA-250C GCA-300C 处理风 量m3/h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过滤面 积m2 5.7 8.3 11.1 13.8 1 6.6 过滤风 速v/s 0.5 0.5 0.5 0.5 0.5 接触时 间s 0.6 0.6 0.6 0.6 0.6 活性碳 层厚mm 300 300 300 300 300 活性碳 用量m3 1.7 2.4 3.3 4.1 4.8 压损Pa 700 700 700 700 700 材质t2.5A3板、ф3 冲孔板 t2.5A3板、ф3 冲孔板 t2.5A3板、ф3 冲孔板 t2.5A3板、ф3 冲孔板 t2.5A3板、ф3 冲孔板 入出口 径mm ф500 ф600 ф700 ф750 ф800 活性炭吸附塔,是一种高效率经济实用型有机废气的净化与治理装置;是一种废气过滤吸附异味的环保设备产品。活性炭吸附塔是具有吸附效率高、适用面广、维护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混合废气等优点。该设备是净化较高浓度有机废气和喷漆废气的吸附设备,是利用活性炭本身高强度的吸附力,结合风机作用将有机废气分子吸附住,对苯、醇、酮、酯、汽油类等有机溶剂的废气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实际安装和应用情况,总结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经验,改进设计制造,推出下料形式方便,表面平整度更好,结构强度更高,吸附能力更强的活性炭吸附塔。本公司生产多种规格的活性碳吸附塔,根据处理气体污染因子的不同而设计吸附时间,再根据处理废气量的大小确定吸附面积,每一个工程都是全新的设计方案。同时针对不同工艺生产中所排放的废气特性,如排放废气温度、是否含有油雾、粉尘等相关参数,在废气设备进口部分内置或增设冷却器、过滤器等预处理装置或功能段。很好的保护了吸附段,确保吸附塔在高效状态下运行。 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或高浓度间歇排放废气的作业环境。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元件生产、电池(电瓶)生产、酸洗作业车间、实验室排风、冶金、化工厂、医药生产厂、涂装车间、食品及酿造、家具生产等行业废气净化,其中最适用于喷漆废气处理净化。去除率可高达90%以上。

活性炭吸附试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1、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现象,也有化学吸着作用。有一些被吸附物质先在活性炭表面上积聚浓缩,继而进入固体晶格原子或分子之间被吸附,还有一些特殊物质则与活性炭分子结合而被吸着。 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这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如果在一定压力和温度

条件下,用 m 克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溶质,被吸附的溶质为 x 毫克,则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e,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q e=x/m (1) q e的大小除了决定于活性炭的品种之外,还与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浓度、水的温度及pH 值有关。一般说来,当被吸附的物质能 够与活性炭发生结合反应、被吸附物质又不容易溶解于水而受到水 的排斥作用,且活性炭对被吸附物质的亲和作用力强、被吸附物 质的浓度又较大时,q e值就比较大。 描述吸附容量q e与吸附平衡时溶液浓度 C 的关系有Langmuir、BET 和 Fruendlieh 吸附等温式。 在水和污水处理常用 Fruendlich 表达式来比较不同温度和不 同溶液浓度时的活性 炭的吸附容量,即 q e=KC1/n (2)式中:q e——吸附容量(mg/g); K——与吸附比表面积、温度有关的系数; n——与温度有关的常数,n>1; C——吸附平衡时的溶液浓度(mg/L)。 这是一个经验公式,通常用图解方法求出 K,n 的值.为了方 便易解,往往将式(2)变换成线性对数关系式 Lgq e=lg(C0-C/m)=lgK+lgC/n (3)

果壳活性炭实验报告.

材料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果壳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 报告内容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实验目的 1、采用磷酸化学活化法制备果壳活性炭,掌握一种木质材料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方法。 2、选择不同粒度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活化处理工艺制备活性炭,研究原始材料和工艺参数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和方案 (一)实验原理 1、活性炭的性质、原料及其应用 活性炭以石墨微晶为基础,性能稳定,可在不同温度、酸碱度的条件下使用,还可再生循环。原料分为三类:1、木质活性炭2、煤质活性炭3、石油类活性炭4、污泥类活性炭。活性炭是良好的吸附剂,在食品、制药、化工、电子、黄金、国防等工业部门,以及空气、水净化处理等环境保护中获得了广泛应用。2、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活性炭的制备过程实际上是在高温下通过有机物的热分解和热缩聚作用,使碳原料中的非碳物质以挥发的形式去除,并合理消耗掉原料中一定量的碳,从而形成大量微孔结构的过程。根据活化方式的不同,活化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物理化学活化法和化学物理活化法。 物理活化法可分为炭化和活化两个阶段。炭化是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于400℃以上对原料进行热分解处理,将原料中的O和H原子以H2O、CO、CO2、CH4以及小分子醛类等形式除去,也有部分以焦油的形式蒸发除去,排除大部分非碳组分,碳原子不断环化、芳构化,结果是氢氧氮等原子不断减少,碳不断富集,最后形成富碳或纯碳物质。炭化后的料中含有一部分的碳氢化合物,所形成的额细孔容积小且易被堵塞,所以此时的碳吸附性能较低,需要通过活化提高其吸附性。活化是利用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等氧化性气体与炭化料进行反应,使其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 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生产工艺简单、清洁,不存在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并 且活化无需清洗即可直接使用,但通常需要较高的活化温度和较长的活化时间,能耗也较高。 化学活化法是将原料以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化学药品中浸渍一段时间,然后在惰性气体介质中加热,同时进行炭化活化,通过一系列的交联或缩聚反应形成丰富的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其基?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这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e,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V(C0?C) qe?

m 式中 qe—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mg/g; V—污水体积,L; C0、C—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mg/L;m—活性炭投加量,g;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 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曲线称吸附等温线,通常用Fruendlich式加以表达。 qe?K?Cn 式中 K、n—是与溶液的温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 性质有关的常数; K、n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e、C相应之值,将式上式到对数后变换为下式: 1

lgqe?lgK?lgC n 将qe、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 1、振荡器一台; 2、分析天平一台; 3、分光光度计一台; 4、250mL三角烧杯5个; 5、100mL容量瓶6个; 6、活性炭(粉状和粒状); 7、亚甲基兰。 8、活性炭连续流吸附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 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 ①配制浓度为50mg/L的亚甲兰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 ②用十倍稀释法依次配制浓度为5mg/L、1mg/L、0.5mg/L、0.1mg/L、 0.05mg/L、0.01mg/L的亚甲兰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

活性炭吸附箱工作原理及参数

活性炭吸附箱工作原理及 参数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活性炭吸附箱工作原理及参数 一、活性炭吸附箱简介 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就被吸附,起净化作用。活性炭吸附的实质是利用活性炭吸附的特性把低浓度大风量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吸附到活性炭中。活性炭吸附法主要用于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脱除。 二、活性炭吸附箱原理 当废气由风机提供动力,负压进入吸附箱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层,由于活性炭吸附剂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活性炭吸附剂的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活性炭表面,此现象称为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吸附剂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净化后的气体高空排放。 活性炭吸附箱是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设备,由箱体和填装在箱体内的吸附单元组成。 三、活性炭吸附箱的使用范围 活性炭吸附箱主要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剂可处理净化多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苯类、酮类、醇类、醚类、烷类及其混合类有机废气、酸性废气、碱性废气;主要用于制药、冶炼、化工、机械、电子、电器、涂装、制鞋、橡胶、塑料、印刷及环保脱硫、除臭和各种工业生产车间产生的有害废气的净化处理。 四、性能特点 1、吸附效率高,能力强; 2、能够同时处理多种混合有机废气;净化效率≥95%;

活性炭吸附塔简介及作用

恒尔森活性炭吸附塔 简介 活性炭吸附塔是处理有机废气、臭味处理效果最好的净化设备。活性炭吸附是有效的去除水的臭味、天然和合成溶解有机物、微污染物质等的措施。大部分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炔等能牢固地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或空隙中,并对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分子量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作为深度净化工艺,经常用于废水的末级处理,也可用于长产用水、生活用水的纯化处理。 工作原理 该活性炭吸附装置主要由活性炭层和承托层组成。活性炭具有发达的空隙,比表面积大,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正是由于活性炭的这种特性,它在水的深度处理中被广泛应用,如生活给水,污水后段的(净水)深度处理等。 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了大量的吸附质,逐步趋向饱和,丧失了工作能力,严重时将穿透滤层,因此应进行活性炭的再生或更换。 承托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活性炭从设备中流失,在出水及反冲洗时起到一定的均匀布水作用。 设备特点 有机废气活性碳吸附塔广泛用于家具木业、化工涂料、金属表面处理等喷涂、喷漆、烘干等产生有机废气及异味场所,采用优质吸附活性碳作为吸附媒介,有机废气通过多层吸附层进行过滤吸附,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工艺(主要技术)特点: 分为手动式和自动式两种,结构紧凑一体化,易于安装和操作维护; 滤速高,处理量大,运行效果稳定,设备占地少;

滤料截污容量大,孔隙率高,耐摩擦,比重适中 适用范围 该装置运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可处理苯类、酮类、醇类、、烷类及其混合类有机废气,主要用于化工、机械、电子、电器、涂装、制鞋、橡胶、塑料、印刷及各种工业生产车间产生的有害废气的净化处理。活性碳吸附塔,系利用高性能活性碳吸附剂固体本身的表面作用力,将有机废气分子之吸附质吸引附着再吸附剂表面,能对苯、醇、酮、酯、汽油类等有机溶剂的废气吸附,更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废气治理,适用于电子、化工、轻工、橡胶、油漆、涂装、印刷、机械、船舶、汽车、石油等行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