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基础作业

金融学基础作业

金融学基础作业
金融学基础作业

《金融学基础》形考作业1

(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亦称应收标价法。

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18

浮动汇率:18

直接融资:30

间接融资:30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二、判断正错误

1.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x )

2.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即现钞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3.在货币层次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小。(√)

4. 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x )

5.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6.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7.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和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x )

8.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 x )

9.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10.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11.商业信用的工具是银行承兑汇票。( x )

12.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是牙买加体系。(√)

13.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市场上的实际汇率则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不会超过黄金输送点。(√)

1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风险和收益是相匹配的。(√)

15.赊销是消费信用的独有形式。(×)

16.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品信用的局限性,它终将取代商业信用。(×)

17. 个人信用主要是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 x )

18.利率有多种分类,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以划分为官方利率、官定利率何市场利率。( x )

19. 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有利。(√)

20.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商品买卖活动为基础。(√)

三、单项选择题

1.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每月公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 C )的状况。A.货币存量………………………B.货币流量

C.货币增量………………………D.货币总量

2.长期以来,对货币具体的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C )

A、金融资产的盈利性

B、金融资产的安全性

C、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D、金融资产的种类

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D )。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

4.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 D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

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

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

D、A C都对

5.货币在( A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

6.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 B )的特点。

A.国际金本位制……………………B.牙买加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D.国际金块本位制

7.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 C )。

A.保持固定汇率………………………B.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

C.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D.国际储备货币单一化

8.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 B )。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

B.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C.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盯住汇率制

D.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弹性汇率制

9.在汇率制度改革中,目前我国实现了( D)。

A.资本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B.经常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

C.资本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D.经常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

10.中间汇率是指( D )。

A、开盘汇率与收盘汇率的平均数

B、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平均数

C、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平均数

D、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1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C )。

A.平等的价值交换 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12.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问普遍存在“三角债”现象,从本质上讲它属于( A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3.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资形式。以下对银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

B.银行信用不可以由商业信用转化而来

C.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D.银行在银行信用活动中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

14.利息是( C )的价格。

A、外来资本B、货币资本

C、借贷资本D、银行资本

15.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 )。

A、基准利率

B、实际利率

C、公定利率

D、差别利率

四、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AE)。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E.现金

2、关于狭义货币的正确表述是( AD)。

A.包括现钞和银行活期存款B.包括现钞和准货币

C.包括银行活期存款和准货币要性就越小

D.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E.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就越多

3、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AB)。

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

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

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

4、我国人民币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ACE )。

A.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

B.人民币主币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C.人民币采用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D.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E.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5、若其他条件不变,一国货币贬值将引起该国( BC )。

A.进口增加 B.出口增加C.进口减少

D.出口减少 E.国内物价水平降低

6、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具有以下性质( ACE)。

A.汇率制度是以信用货币本位为基础B.可以实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C.以浮动汇率制为主导D.以固定汇率制为主导E.无法实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7、以下对现代信用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BD)。

A.现代信用活动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B.信用关系成为观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C.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风险与收益并不经常匹配

D.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E.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独立于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

8、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 ACE )。

A.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的信用 B.银行与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

C.以商品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D.是商品买卖双方可以相互提供的信用

E.是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同时发生的信用

9、银行信用的特点是( A BE )

A.银行信用可以达到巨大规模

B.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C.银行是作为债权人的身份出现的

D.银行是作为债务人的身份出现的

E.银行信用具有相对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贷款人的需求

10、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ABCE )。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C.两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商业信用

E.在一定条件下,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

11、下列不属于高利贷信用特点的是( BD )。

A、具有较高的利率

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

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E、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12、下列各项中属于国际信贷的是( ACDE )。

A、政府信贷

B、政府证券

C、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D、国际银行贷款

E、出口信贷

13、下列属于社会征信系统子系统的是(ABCDE )。

A、信用档案系统

B、信用调查系统

C、信用评估系统

D、信用查询系统

E、失信公示系统

14、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是(CDE )。

A、出口信贷

B、国际金融租赁

C、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商品

D、银行向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E、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15、在下列各因素中,能够对利息率产生决定或影响作用的有(BCDE )。

A、最高利润水平

B、平均利润水平

C、物价水平

D、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五、分析思考题:

1.分析进行货币层次划分的重要性。

划分货币层次是指以流动性为标准,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范围。

中央银行之所以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其中现金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与金属硬币,存款货币则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帐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对中央银行来说,信用货币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控制和影响能力是不同的,中央银行必须根据不同的货币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调控货币量。

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2.现行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有何特点?

答: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是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他们都体现某种信用关系。(2)现实中的货币都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与金融货币通过自然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调控主要由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

3.信用货币制度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制度?

答:信用货币制度下汇率的一般决定因素:按照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纸币是价值的一种代表,两国纸币之间的汇率则应由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来确定。而西方其他经济学家则分别从购买力评价、心里因素以及利率评价等多种角度来说明汇率的决定。(3)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是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同时受中央银行的管理与调控。

人民币汇率制度随经济发展不断在演变、完善,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现行售汇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为稳定汇率,应指定银行持有外汇头寸限额,中央银行设立外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仍需不断修缮。

4.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要点:30

5.何谓利率市场化?结合我国利率改革的进展情况论述其必要性。

(1)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2)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迫切要求我国中央银行放弃使用直接调控工具,而以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取而代之。但任何一种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市场化的利率是前提条件。我国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央行灵活有效地运用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一大障碍。换言之,管制利率是当前货币政策部分失效的原因之一。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已势在必行。

不仅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效果的要求方面来说,而且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商业银行改革、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方面,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上,都有必要实施利率市场化。

(3)我国中央银行已经初步设计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将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坚持渐进改革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先放开农村,后放开城市;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

《金融学基础》形考作业2

(第五章——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

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

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提供服务的投资机构。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货币市场:通常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对有价证券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来说,证券行市不仅影响证券新的发行价格,而且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票据承兑:指商业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二、判断正误

1、管理性金融机构即金融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 (√)

2、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属于政策性金融机构。 (√)

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与赢利性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x )

4、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制属于混业经营模式。(×)

5、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x )

6、在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都可以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x)

7、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x )

8、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资金融通的两种基本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占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9、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方法。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是按交易的标的物所作的划分。(×)

10、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x )

11、证券包销是证券直接发行中一种非常的重要方式。(×)

12、证券行市是指证券买卖本身,也即证券买卖双方从买卖达成到完成交割的全过程。(×)

13、在资本市场上,证券发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企业;一个是金融机构。(×)

14、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既是最大的资金供给者,也是最大的资金需求者。(√)

15、资本市场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可以聚集巨额长期资金。( x )

三、单项选择题

1、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 B)。

A.融通资金 B.支付结算功能

C.降低交易成本 D.风险转移与管理

2、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属于( A)。

A.管理性金融机构 B.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

C.政策性金融机构 D.管理性金融机构兼政策性金融机构.

3、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 C ),且其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表外业务

D、中间业务

4、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系采用的是(D)模式。

A、全能型B、单元型

C、混业经营型D、职能分工型

5、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的业务被称做( B)。

A.回购协议B.信贷承诺

C.票据发行便利 D.单一银行贷款

6、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 A)。

A.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B.公司债券

C.股票 D.政府债券

7、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需求是()。

A、有一笔暂时闲置资金B、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不足

C、流动性资金不足D、补充固定资本

8、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 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 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 B)。

A.5%B.10% C.2.56% D.5.12%

9、货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A )。

A.调剂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

B.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条件

C.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D.有利于企业重组

10、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利率具有互相制约的作用,其中对回购协议市场利率影响最大的是( C)。

A.国库券市场B.票据市场C.同业拆借市场D.CD市场

11、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 D)协议。

A.担保贷款 B.信用贷款

C.抵押贷款 D.质押贷款

12、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锒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称为( D)。

A.贴现B.再贴现

C.转贴现 D.承兑

13、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D )。

A、证券发行市场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D、证券转让市场

14、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项目是( B )。

A、购买力风险

B、信用风险

C、市场风险

D、政策风险

15、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A )。

A、企业股票

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银行承兑汇票

D、银行支票

四、多项选择题

1、金融机构的功能可以基本描述为( ACDE)。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提供政策性信贷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改善信息不对称

E.风险转移和管理

2、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各种形式吸收的外部资金,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高的风险。因而,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遵循( BCD)原则。

A.分散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E.时效性

3、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已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以( ABCE )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A.银监会 B.证监会 C.保监会 D.财政部 E.中国人民银行

4、在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下列所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的是( ACE)。

A.回购协议B.债券承销

C.信贷承诺D.承兑业务 E.票据发行便利

5、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ABD )

A、银行自有资本

B、存款负债

C、现金

D、其它负债

E、存放同业存款

6、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BCE)。

A、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

B、利息属于信用范畴

C、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D、利息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部分

E、利息构成了信用的基础

7、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目前主要有(ACDE )等类型。

A、总分行制B、代理行制

C、单一银行制D、持股公司制E、连锁银行制

8、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BE )。

A.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C.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

D.兼营保险业务是其重要特征

E.以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以特殊方式运用资金

9、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运作方式主要是(ABD )。

A.银行存款

B.证券投资

C.投资不动产

D.发放抵押贷款

E.发放信用贷款

10、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是( BCDE )。

A、基金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

C、商业票据市场

D、国库券市场

E、回购协议市场

11、资本市场发挥的功能有( ABDE )。

A、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B、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C、调剂临时性资金余缺

D、有利于企业重组

E、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12、下列没有偿还期的金融工具是( AC )。

A.永久性债券 B.银行定期存款

C.股票 D.CD单 E.商业票据

13、下列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有( AD)。

A.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B.银行承兑汇票 C.短期政府债券

D.货币互换E.开放式基金

14、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应当考虑的因素有(ABDE )。

A、经济运行周期B、宏观经济政策

C、证券过去的价格形态D、产业生命周期

E、上市公司业绩

15、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 AC )。

A、由原有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成

B、政府出资设立

C、按股份制形式设立

D、政府与私人部门合办

E、私人部门自由设立

五、分析思考题:

1.分析金融机构经营特殊性的表现。

(1)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与资本;经营内容是货币收付、信贷往来等各种金融业务。

(2)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不同。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对象是普通商品和劳务,主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金融机构则经营货币资金这种特殊商品,主要从事货币的收付与借贷。一般经济单位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的关系。一般经济单位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则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

(3)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流通过程,集中表现为商品是否产销对路。这种风险所带来的至多是因商品滞销、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单个企业破产造成的损失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冲击力不大,一般属小范围、个体性质。金融机构则因其业务大多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信用业务,故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甚至会诱发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

2.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必须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由于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其一。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3.、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及其各自的特点。

答案要点: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起,共同构筑成完整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货币市场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交易期限短,交易期限短是货币市场交易对象最基本的特征。最短的交易期限只有半天,最长的不超过1年,大多在3-6个月之间。(2)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3)流动性强,这个特点来源于交易的期限短。期限短的交易对象随时可以在市场上转换成现金而使其接近货币,故被称为货币市场。(4)风险相对较低,货币市场交易对象的期限短,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因此风险很低。

资本市场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2)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3)资金借贷量大;(4)市场交易工具特殊。

4.如何区分票据贴现与票据承兑?

答: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为了资金融通的需要而在票据到期前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银行出售票据。对于贴现银行来说,就是收购没有到期的票据。票据贴现的贴现期限都较短,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而且可以办理贴现的票据也仅限于已经承兑的并且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票据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承诺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承兑为汇票所独有。汇票的发票人和付款人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发票人签发汇票,并不等于付款人就一定付款,持票人为确定汇票到期时能得到付款,在汇票到期前向付款人进行承兑提示。如果付款人签字承兑,那么他就对汇票的到期付款承担责任,否则持票人有权对其提起诉讼。

5.简述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是对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生命周期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状况同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

(1)宏观经济周期性运行与证券市场。证券价格的变动大体上与经济周期相一致。一般是:经济繁荣,证券价格上涨;经济衰退,证券价格下跌。

(2)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财政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为缓慢的影响。汇率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出口型企业将受益,此类公司的证券价格就会上扬。

(3)企业生命周期与证券行市。—个产业经历的由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的发展演变过程称为产业的生命周期。初创期的产业,如信息网络业、生物制药业等的风险较大,因而其证券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由于利润快速成长,因而其证券价格也呈现快速上扬之势;处于成熟期的产业是蓝筹股的集中地,其证券价格一般呈现稳步攀升之势,大涨和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颇具长线持筹的价值。

(4)企业自身状况与证券行市。主要是对公司进行背景分析、会计数据分析和财务状况分析。公司基本背景分析主要包括公司获利能力分析和公司竞争地位分析。会计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一个企业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其所代表的经济活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从财务数据的角度评估上市公司在何种程度上执行了既定战略,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公司财务分析的基

本工具有两种: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金融学基础》形考作业3

(第十一章——第十六章)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货币供应量数倍伸缩的基础,是市场货币量形成的源头。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乘数的作成数倍于基础货币量的市场货币供给总量。

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是社会总供给均衡的一种反映。是相对的动态的均衡。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判断正误

1、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全部国际贸易的系统记录。(×)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属于调节性交易。(√)

3、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未必在任何时候都是好事,国际收支逆差也未必在任何时候都是坏事。(√)

4、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试簿记原理,因此,判断国际收支到底是否平衡,关键事看调节性交易的平衡状况。(×)

5、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结构问题,这在任何国家都不例外。(×)

6、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向另一个国家,简言之,即资本流出。(×)

7、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日益脱离实质经济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8、金融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利,对新兴市场国家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9、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以多元化中央银行最为流行。(×)

10、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x )

1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并非等额的投放货币供应量。(√)

12、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负债一方。(√)

13、在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诸多因素中,财政收支状况以及企业和个人对利润和价格的预期是核心因素。(×)

14、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x )

15、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同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成同方向变动关系。(×)

16、通货——存款比例的变化同方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例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大。(×)

17、从整体上看,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而通货紧缩则正好相反,对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单项选择题

1、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反映为( A)。

A.借方增加 B.贷方增加

C.借方减少D.贷方减少

2、( 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错误与遗漏

3、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目我创汇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 A)。

A.贸易差额B.经常项目差额

C.国际收支总差额 D.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4、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A)。

A.贸易一体化 B.生产一体化

C.金融全球化D.货币一体化

5、中央银行区别于不同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国家的银行

D、政府的银行

6、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D )。

A、准中央银行制

B、复合中央银行制

C、跨国中央银行制

D、单一中央银行制

7、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C)。

A.恒久收入的作用 B.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C.利率的作用D.汇率的作用

8、下列哪一个指标不属于存款派生的制约因素( B )?

A、超额准备率

B、贴现率

C、提现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9、商业银行的提现率与存款扩张倍数之间是( B)变化的关系。

A.同方向 B.反方向、

C.同比例 D.不相关

10、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C )。

A、价格机制

B、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C、利率机制

D、汇率机制

11、在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 A )属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A、财政赤字

B、利润推动

C、预期不当

D、体制因素

12、同业拆借利率通常被当作(A ),对整个经济活动和宏观调控具有特殊意义。

A、基准利率

B、公定利率

C、浮动利率

D、市场利率

13、( B )膨胀是引起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膨胀的主要原因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社会总储蓄 D.社会总需求

1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C )的作用

A、恒久收入经济增长 B 、货币供应量

C 利率

D 、汇率

15、在下列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A )的影响最主要。

A、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B、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国外净资产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我国居民的有( BCDE)。

A.美国使馆的外交人员B.某一日资的外商独资企业

C.在法国使馆工作的中国雇员D.国家希望工程基金会

E.在北京大学留学三年的英国留学生

2、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应采取的调节措施有(A D )。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鼓励出口的信用政策

D、降低关税

E、增加非关税壁垒

3、下列各项中应该记人国际收支平衡表贷方的项目有 ( BD )。

A.货物的进口B.服务输出

C.支付给外国的工资D.接收的外国政府无偿援助

E.私人汇出的侨汇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ABCE )。

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

C、在IMF的储备头寸D、欧洲货币单位E、特别提款权

5、中央银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BE )。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监管的银行”

E、“银行的银行”

6、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的内容是()。

A、充当最后贷款人

B、代理国库

C、办理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清算

D、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E、监管全国的商业银行

7、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体现在( ABCD)。

A.代理国库 B.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C.为政府筹集资金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集中存款准备金

8、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CDE)。

A.投资动机 B.消费动机

C.交易动机 D.预防动机 E.投机动机

9、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 ABCD)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

A、再贴现

B、再贷款

C、购买有价证券

D、购买外汇、黄金

E、给政府公务员发工资

10、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各国主要采用的指标是( AD E )。

A、消费物价指数

B、综合物价指数

C、零售物价指数

D、批发物价指数

E、GDP平减指数

11、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使货币乘数发生变化。( DE)

A.流通中现金增加B.居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变化C.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D.通货一—存款比率改变

E.准备——存款比率改变

12、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存在方式有( BC)。

A.流通中现金B.库存现金

C.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D.同业账户上的存款

E.国际机构账户上的存款

13、下列属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是( BCDE)。

A.央行购买办公用楼B.央行购买外汇、黄金

C.央行购买政府债券D.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

E.央行购买金融债券

14、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原因可以归结为( )。

A.工资推进B.价格推进

C.利润推进D.结构调整 E.生产效率

15、货币均衡的基本标志体现在( )。

A.商品市场上物价稳定B.商品市场上供给稳定

c.商品市场上需求稳定D.金融市场上利率稳定

E.金融市场上价格稳定

五、分析思考题:

1、一国出现长期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是否就是一件好事?为什么?

答:不是好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顺差也会对其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促使本币升值的压力,导致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攻击外汇市场,造成汇率波动。汇率的波动强化了外汇投机,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其次,国际收支顺差将使得一国货币当局积累大量国际储备的同时被迫扩大货币供给量,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最后,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考虑,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盈余时,其贸易伙伴国相应的就是国际收支赤字国,这容易引起国际经济效中的贸易磨擦和冲突,从而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上升。

2、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金融全球队化主要表现为:

1) 金融机构全球化;

2) 金融业务全球化;

3)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4) 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3、分析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答案要点:

性质:

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他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

4、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价格。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且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主要是指债券的利息率或股票的收益率于与货币需求反向变动。

6、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当企业对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较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当居民对价格预期较高时,往往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居民的货币需求增加。

7、其他因素,包括: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

5、分析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2、(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

1、需求拉上,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

2、成本推动,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

4、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

1、短期性;

2、非政策性

《金融学基础》形考作业4

(第十七章——十八章)

一、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狭义上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二、判断正误

1、当经济过热时,人民银行应提高利率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2、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 )

3、一般性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4、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类的货币政策工具。(×)

5、在总量极不平衡的条件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

6、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法定进行监管的体制称为分业监管体制。(√)

三、单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2、在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D)。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

C.提高房地产贷款首付率D.中央银行买进证券

3、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流动性比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再贴现政策

4、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 。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5、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可以灵活使用的市场性工具是( B )。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信贷规模控制

D、法定准备金率

6.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B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信贷规模控制 D、法定准备金率

7、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C ) A.汇率 B.超额准备金C.利率 D.基础货币

8、下列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 A )。

A、基础货币

B、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

D、充分就业

9、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D )。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流动性比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0、一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通常都是从( A)开始。

A、市场准入

B、市场竞争

C、市场运作

D、市场退出

11、金融市场监管中公开原则的含义包括价格形成公开和( B )。

A.市场利率公开 B.市场信息公开

C.市场纪律公开D.检查结果公开

12、金融监管的最基本出发点是( B)。

A.维护国家利益 B.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C.维护金融机构利益D.控制金融机构经营规模

13、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其风险性首先在于( D )

A、利率风险

B、汇率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行业风险

14、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是( D )。

A、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B、货币政策工具

C、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D、货币政策目标

15、以下哪个不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B)。

A、消费信用控制

B、直接信用控制

C、证券市场控制

D、不动产信用控制

四、多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的四要素是指( BCDE )。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E、

北邮大金融学基础第二次阶段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 充分就业就是( )。 1人人都有工作 1充分就业是指社会劳动力100%就业 1有排除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就不是充分就业 1非自愿失业,它主要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是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而得以实现 的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2 (错误)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 1充分就业 1稳定物价 1经济增长 1国际收支平衡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A;]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3 可能导致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 )。 1实施紧缩型的货币政策 1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 1货币供给量过大 1经济过热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A;]

提示: 4 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1货币供应过多 1货币贬值 1纸币流通 1物价上涨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5 凯恩斯认为,( )的货币需求随利率水平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动。 1交易动机 1谨慎动机 1预防动机 1投机动机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6 再贴现是指( )。 1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的贴现 1商业银行之间进行的贴现 1中央银行各分支机构之间的贴现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D;]

提示: 7 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 )。 1特殊企业 1一般企业 1中介机构 1国家机关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8 (错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 1支付中介 1信用中介 1信用创造 1金融服务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C;] 得分: [0] 试题分值: 10.0 提示: 9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 1再贷款业务 1贷款业务 1存款业务 1货币发行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案: [B;]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3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发展回顾 3 第二节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困境 5 第三节行为金融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9 第二章期望理论及过度反应理论 16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期望理论 17 第二节过度反应理论 21 第三章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及分析 26 第一节股市总量谜团及分析 26 第二节其它异常现象及分析 30 第四章行为金融理论总体评价 40 第一节人类认知与决策中的非理性问题 40 第二节市场有效性之争 42 第三节行为金融的两大理论基石 45 第四节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48 参考文献 52 后记 54 前言 长期以来,金融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独立存在。金融研究者们也因为他们能够把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纳入经济学的基本公理假设体系而沾沾自喜。理论界崇尚定量方法和优化,充分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进入 2 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证据显示:人并非都是理性的,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偏离假设所设定的最优行为模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的,并不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所以人们的总体决策也就会偏离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假设。因而,正确地认识人的行为模式成了理解一切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出发点。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ur Finance)应运而生。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新古典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挑战并能够有

效地解释证券市场价格异常现象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心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的一些行为特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人类的心理决策特征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异。应当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鼓舞人心的研究课题之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引入为金融市场的决策研究、为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以及投资管理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方法。对行为金融理论的预期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行为金融理论也因此缺乏一致性。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由于政策是否真正能够实施,与人们在心理、行为上是否可以接受有着巨大的关系,所以,从人的行为角度研究经济学,对中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行为金融学家的重大意义在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人类经济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长期以来,经济学研究忽视了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因此,尽管迄今为止,行为金融理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和认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历史观察上,以及鉴别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而且该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行为金融理论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变革性的视角。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心理积淀,同时又处于全面变革时期的国家来说,行为金融理论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特别是分析非规范制度对股市效率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比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政策市”的领会与把握,与其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国投资者投资观念以及对风险的理解和感受与西方投资者有什么不同;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向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过渡时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下投资者对资本运作活动的理解与困惑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行为金融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学领域,它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目前,行为金融理论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定义。韦伯(Weber)将行为金融定义为:将个人行为与市场现象紧密结合、并融合运用心理学领域和金融理论的知识。福勒(Fuller,2000 )所下的定义:第一,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第二,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金融学基础作业答案

《金融学基础》形考作业1 (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就是国家对货币得有关要素、货币流通得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得制度。 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得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得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得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得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得现象就就是格雷欣法则。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得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得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得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亦称应收标价法。 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得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18 浮动汇率:18 直接融资:30 间接融资:30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得信用。其典型形式就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得信用. 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她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得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国家信用:就是指以国家为一方得借贷活动,即国家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得信用。现代经济活动中得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得负债. 消费信用:企业、银行与其她金融机构向消费个人提供得用于生活消费得信用。 二、判断正错误 1.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x ) 2.我国货币层次中得M0即现钞不包括商业银行得库存现金,而就是指居民手中得现钞与企业单位得备用金。(√ ) 3.在货币层次中,流动性越强包括得货币范围越小。(√) 4、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得货币都就是金铸币.( x ) 5、格雷欣法则就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得“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得现象。( √ ) 6、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得汇率制度就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得、可调整得固定汇率制。(√) 7、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与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x ) 8、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得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得价格下跌。( x ) 9、信用关系就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得经济关系。(√) 10、银行信用就是银行或其她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得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 11.商业信用得工具就是银行承兑汇票.( x )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与创新-最新范文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与创新 内容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与经典金融学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了更为现实的指导。行为金融学在对经典金融理论缺陷的修正中,在行为认知偏差、前景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行为组合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金融学理论研究向更现实的方向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Arrow-Debreu的一般均衡理论和Markowitz 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开始,20世纪60年代Sharpe和Lintner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oss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Fama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了正式表述,Black、Scholes和Merton 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至此,经典金融学理论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它不仅形成了以契约为基础的金融经济学,而且在公司和各种金融中介的金融活动、金融市场的价格运动、市场微观结构、金融系统的演变及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都有专门的理论,从而构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 随着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和金融的不断复杂化,学者们逐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金融理论仅考虑了定价、套利、均衡、合同等问题具有一定局限性,比如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是完美套利,但现实世界中套利是有限的,这就预示着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完全资本市场假定缺乏预见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代理理论模型等虽然比较精致,但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以现值为基础的证券估价模型缺乏理论

意义,扩展到不确定条件和多个时期也是如此;当事人的风险偏好假定不现实,越来越多的实验经济学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股权溢价之谜、市场效率异常得不到合理解释等。 正是因为经典金融理论的诸多局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越来越多与经典金融学理论不一致的实证现象被揭示出来,成为金融市场的未解之谜。实证现象促进了学者们对经典金融理论的进一步思考,由于现实中人们的决策行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有一定的差异,金融学家们基于Kahneman等人发展的非线性效用理论,开始引入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一些观点,来解释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有限套利、噪音交易、从众心理、资产泡沫等,这就产生了金融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以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经典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的大量异常现象无法解释的困境,表明了经典金融学的局限性。 Keynes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他基于心理预期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1936),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决定投资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Burrell是现代意义上行为金融理论的最早研究者,1951年他发表了“以实验方法进行投资研究的可能性”的,提出构造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思路,由此开拓了一个将量化的投资模型与人

关于行为金融学

关于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对于两大传统假设的挑战为我们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一,传统金融理论关于人的行为假设。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 、风险回避(Risk Aver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其二,有效的市场竞争。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但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完美,大量“反常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传统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最优化的道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可惜,并非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论中的模型去行动,人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将人的因素仅仅作为假设排斥在外,行为分析应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理论研究应转向“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而指导决策者们进行正确的决策。 行为金融学起源 早在半个世纪前,爱德华就将决策的制定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勾画了未来研究的蓝图。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直到卡内曼和屠夫斯基发表他们在判断和决策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才取得巨大的突破。在介绍卡内曼的贡献之前,我们将首先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关于决策制定的理论假设方面的一些本质的区别。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

上海财经大学810金融学基础考研资料及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810金融学基础 “金融学基础”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 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消费者行为: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剩余 二、不确定性:期望(预期)效用函数、风险规避、风险性资产 三、生产者行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企业供给 四、竞争性市场:市场需求、行业供给、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经济租金、竞争性市场中的 税收与税负转嫁 五、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定价、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寡头产量竞争、产量合谋、产量领 导者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 六、博弈论基础:支付矩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七、一般均衡:交换经济均衡、帕累托有效、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 学第二定理) 八、外部性与公共品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恒等式 24 二、IS-LM 模型 1、收入与支出; 2、IS-LM 模型; 3、IS-LM 模型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4、开放经济下IS-LM 模型政策效应分析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 1、总供给与总需求; 2、失业与通货膨胀 四、经济增长 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五、消费 1、持久性收入消费理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行为 六、投资 1、基本投资理论; 2、投资的Q 理论 七、经济周期 1、价格错觉模型; 2、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3、粘性价格模型 八、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1、积极与消极政策; 2、政策时滞与政策效应; 3、规则与相机抉择 国际金融部分: 一、国际收支及宏观经济均衡 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 2、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性质上的不平衡及其成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3、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 4、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方法及其效能 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和政策分配原则、斯旺模型 和蒙代尔模型 6、中国的国际收支

《金融学基础》平时作业(新)

……………………………………………………………最新资料推荐…………………………………………………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金融学基础》课程平时作业

第一章货币制度 一、判断题 1.被当作交换媒介的商品不一定就是货币。对 2.现金是货币,银行存款也是货币。对 3.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错 4.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解决了在商品和劳务之间进行价值比价比较的难题。对5.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银币必然要取代金币。错 6.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对 7.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对 8.古代实物货币与现代信用货币在执行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上没有区别。错9.与金属货币相比较,现代信用货币不是良好的储藏价值的手段。对 10.信用货币价值稳定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信用。对 二、单项选择题 1.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a )。 A.货币形式 B.纸币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 2.国家纸币是指(b)。 A.由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 B.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纸币 C.由国家认可的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 D.由国有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 3.本位货币是(a)。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4.实物货币是指( d ) 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B.不能分割的货币 C.专指贵金属货币 D.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 5.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 A.信用货币 B.纸币 C.实物货币 D.金属货币 6.信用货币是指(a) A.由有信用的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 B.足值货币及其代表物以外的任何一种货币 C.由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 D.在有黄金准备的基础上发行的货币 7.劣币是指实际价值(d)的货币。

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 :对冲行为,是通过在各种范围内发现可利用的低效率的公司与市场来优化资 源的配置,从而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而量化技术,则是这一目标达成的最有 效手段。 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理论的悄然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供学习和交流之用。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期望理论。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态分析。有限套利解释了套利对于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从而市场是处于一种非有效状态。但是它无法告诉我们这种非有效性到底采取哪种具体形式,为此,需要建立行为金融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即投资者心态分析。该部分主要通过对经典模型的介绍来阐明这两大基础。第五部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交易策略,这些策略,从主流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非理性的,而行为金融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第六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1994)构筑了BAPM (behaviroral asset pricing model)作为主流金融学中CAPM 的对应物,将 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以及两者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资产定价框架,提出了行为贝塔的概念。BAPM一方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从理性主意出发拒绝市场有效性,这对金融研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第七部分,行为组合理论。Shefrin和Statman借鉴Markowitz的现

行为金融学基础文献

真正经典的行为金融学基础文献没有包括进啊,我这里有个单子,供大家参考 行为金融学基础文献 1、Barberis, N., M. Huang, and T. Santos , 2001 , ―Prospect Theory and Asset Pric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6, pp. 1-53. 2、Barberis, N., A. Shleifer , and R. Vishny, 1998 , ―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9 , 307 -343. 3、Campbell, J., 1999 ,―Asset Prices, Consump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 in J.B. Taylor and M. Woodford eds.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Vol. 1, North–Holland, Amsterdam, 1231–1303. 4、Daniel, K., Hirshleifer, D., and Subrahmanyam, A., 1998 , ―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Vol.53 pp.1839-1886. 5、De Long, J.B., Shleifer, A., Summers, L., Waldmann, R., 1990a, ―Positive Feedback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Destabilising Rational Specul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45, 375–395. 6、De Long, J.B., Shleifer, A., Summers, L., Waldmann, R., 1990b, ―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s,‖ J 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703–738. 7、Hong, H., and J., Stein , 1999 , ―A Unified Theory of Underreaction, Momentum Trading and Overreaction in Asset Markets,‖ Journal of Finance, 54: 2143-2184. 8、Kahneman, D., and A., Tversky, 1979 ,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Vol. 47, No. 2., pp. 263-292. 9、Le Roy, S., and R., Porter, 1981 , ―The Present-Value Relation: Tests Based on Implied Variance Bounds,‖ Econometrica, Vol. 49, No. 3, pp. 555-574. 10、Mehra, R. and E. Pre scott, 1985, ―The Equity Premium: A Puzzl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15, pp.145-161. 11、Shiller, R., 1981 , ―Do Stock Prices Move too much to be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Changes in Dividend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1, pp. 421-436. 12、Tver sky, A., D., Kahneman, 1974 ,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New Series, Vol. 185, No. 4157, pp. 1124-1131. 13、Jegadeesh and Titman,―momentum‖. 相关书籍: 1、金融异象与投资者心理胡昌生 2、投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Nofsinger 3、金融心理学拉斯.特维德 4、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Shleifer 5、乌合之众勒庞

金融学基础作业答案word精品

《金融学基础》形考作业1 (第一章一一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 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亦称应收标价法。 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18 浮动汇率:18 直接融资:30 间接融资:30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 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现代经济活动 中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二、判断正错误 1 .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x ) 2 .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即现钞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 位的备用金。(V ) 3 .在货币层次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小。(V ) 4. 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x ) 5. 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V ) 6.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一一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V ) 7. 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和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x ) 8.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x ) 9?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V ) 10.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 V ) 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行为金融学开题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浅析我国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以2014-2015年我国股市为例 分院:经济管理分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2012-2 学号:20120510620229 姓名:李义施 指导教师:王世杰 填表日期:2015 年11 月24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中国股市的非理性成分在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下尤其明显。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框架,对我国股市的非理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本轮股市的急涨急跌是建立在高杠杆下的个人投资者非理性基础上的,并据此为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典型非理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合理解释及建议。 本文立足市场假说的缺陷着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例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通过对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个人投资者合理投资的有效方法,提出了现有投资方式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对个人投资者的合理投资有实际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一些金融学家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投资者的行为分析,至90年代这个领域涌现大量高质量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形成最具活力的行为金融学派。说明了主流经济学对这一领域的肯定,也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但,行为金融学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如下:1、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框架:2、需要建立统一独特有严密逻辑的分析范式;3、需要建立新的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4、需要建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5、需要有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6、需要对行为金融范式作进一步的拓展。 由于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特点,为行为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所以在这个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有可能为行为金融学作出较大贡献。利用后发优势,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突破。并且,由于我国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尤为明显,所以,对我国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本文从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典型非理性行为出发,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及投资建议。 饶育蕾《行为金融学》从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着手,提出行为金融学理论对于金理论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国内外证券市场异象,指出该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通过心理实验的设计,以及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介绍,了解人类在不确定性决策下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前景理论对于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全书结合金融市场特征和心理学的知识,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分析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偏差。作为行金融学理论与运用的结晶,本书针对证券交易中人类行为的特点,分析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为资产组合理论,并提出资产投资策略。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是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概述,介绍了非理性行为的概念、特点;第三章分析了个人投资者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阐述了个人投资者(群体)非理性行为形成的原因;第五章结合上文分析,提出避免非理性行为的几点对策。

金融学基础作业答案

《金融学基础》形考作业1 (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就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就是格雷欣法则。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亦称应收标价法。 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18 浮动汇率:18 直接融资:30 间接融资:30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就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她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国家信用:就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消费信用:企业、银行与其她金融机构向消费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二、判断正错误 1.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x ) 2.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即现钞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就是指居民手中的现钞与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 ) 3.在货币层次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小。( √ ) 4、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就是金铸币。( x ) 5、格雷欣法则就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 ) 6、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就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 ) 7、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与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x ) 8、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 x ) 9、信用关系就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 10、银行信用就是银行或其她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 )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金融市场中存在很多不能被传统金融学所解释的现象,比如股权滋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股利之谜、小公司现象、一月份效应、价格反转、反应过度和羊群行为等等。学者们将这些违背有效市场假说,传统金融学理论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现象称之为“异象”或“未解之谜”。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大“异象”对传统金融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向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严峻挑战。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完美的”传统金融学理论。 传统金融学理论把人看作是理性人,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人们的估计是无偏的,满足贝叶斯过程。因为人的假设与现实中人的决策行为有一定差异,所以人们开始关注人类行为及心理在决策中的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问题,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从而金融学的研究焦点开始从“市场”研究转向“人类行为”研究。 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36年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证券的价格取决于投资者共同的心理预期。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行为金融学是由美国奥瑞格大学教授Burrel和Bauman(1951年)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对投资者的决策研究仅仅依赖于化的模型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投资者的某些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对决策的影响。心理学Slovic(1972)教授从行为学角度研究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随后,Tversky 和Kahneman在1974年和1979年分别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进行了行为金融学研究,分别讨论了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问题,从而奠定了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中的大量“异象”被发现,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当时的行为金融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异象”、投资者非理性和投资者行为方面的实证研究。Debondt和Taler(1985)在《股票市场反应过度了吗》一文中基于多年的股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正式提出了“反应过度”假说,并指出投资者会对突发的信息产生“反应过度”。Barber和Oden(2000,2001)通过对个人投资者的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远低于CAPM所决定的收益,认为其原

罗伯特.席勒与行为金融学

罗伯特·席勒与行为金融学 【摘要】本文介绍罗伯特·席勒的作品《非理性繁荣》,以及他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成就。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资产定价、非理性繁荣、羊群效应 一、简述席勒教授 罗伯特J·席勒教授(Robert J. Shiller)就职于耶鲁大学Cowles经济学研究基地,斯坦利·里索(Stanley B. Resor)经济学教授。现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助理研究员、美国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会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小组成员。他的研究和著作涉及金融市场、金融创新、行为金融学、宏观经济学、房地产、统计理论以及市场道德判断、公共选择等多个方面。[1] 其学术成就尤以行为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为主,本主要文介绍席勒教授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成就。 2000年,席勒教授的作品《非理性繁荣》 [2]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且在传入中国之后风靡一时。这本书正是席勒在行为金融学领域成就的体现,同时他也成为在世界范围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在这一书中,他结合行为心理学与金融学的理论,详细分析了金融市场泡沫产生的原因,并且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席勒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两次准确预言金融泡沫破裂。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他准确预言了2000年美国股市泡沫。几乎在这本书开卖的同时,纽约股市出现暴跌。另外,从2003年开始他就预言美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一年的2007年9月,他撰文称,美国即将出现房地产崩盘并将带来严重金融恐慌。 在《非理性繁荣》获得成功之后,席勒教授的最新著作《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也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2003、2004年两度发行,这本书主要分析了在21世纪信息时代,新环境下的金融、保险、公共财政体系发展,并给出了一套在新时期规避新风险的有效策略。之后的2013年,席勒教授与尤金?法玛(Eugene F. Fama)和拉尔斯?汉森(Lars Peter Hansen)三人因“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3]。 二、现代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它是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相对应的一种学说,主要内容可分为套利限制和心理学两部分。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现代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投资组合选择》,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建立

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 :对冲行为,是通过在各种范围内发现可利用的低效率的公司与市场来优化资源的配置,从而获得利润的主要手段。而量化技术,则是这一目标达成的最有效手段。 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 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 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理论的悄然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供学习和交流之用。 第一部分,现代经典金融学的缺陷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从现代经典金融学的起 源和发展入手,介绍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经验检验。现代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和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本节主要从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了现代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基础。根据心理学分支的划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 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基础,为后 续理论与模型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核心一期望理论。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其中最有影响为学术界所公认的理论就是期望理论了,期望理论 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理论的模块之一的“偏好与决策问题”,但是它是目前应用于 经济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决策理论之一。本节在回顾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研究,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理论基础:有限套利和投资者心态分析。有限套利解释了套利对于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的作用是有限的,从而市场是处于一种非有效状态。 但是它无法告诉我们这种非有效性到底采取哪种具体形式,为此,需要建立行为 金融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即投资者心态分析。该部分主要通过对经典模型的介绍来阐明这两大基础。第五部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交易策略,这些策略,从主流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非理性的,而行为金融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第六部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 (1994)构筑了BAPM (behavir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作为主流金融学中CAPM的对应物,将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以及两者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同时纳入资产定价框架,提出了行为贝塔的概念。BAPM H方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从理性主意出发拒绝市场有效性,这对金融研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 刻的启示。第七部分,行为组合理论。Shefrin和Statman借鉴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 , MPT于2000年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BPT),该理论打破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存在的局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