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评比教案

教案科目: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构成基础》

自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张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合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例:

群化时向一个中心点集中排列,

群化时相对集中,溶成一体,构成面状图形。

、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效等方面对每组进行点评。、表扬:在整个项目中表现出的协作精神,以及取长补短,谦虚好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创造性的构思及表达给予表扬和

课前准备的越充分,课堂效率越高,要有好的自学方法,持续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 I 评比教案 教案科目: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构成基础》

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时数2课时(80分钟)授课章节模块一平面构成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接触构成,之前只接触过素描、色彩之类比较直观的美术形式,但是对于较抽象的构成概念理解不透彻。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设计单形,并群化,感知图形的奇妙,并基本认识构成; 认识图形的8种组合方式;会通过多种尝试,组合新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讲、答、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提高表达概念要素的能力;借助实例,渗透相关专业的设计思想.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平面构成单形与群化的理念及作用,激发观察、分析、探求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意识;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构成的抽象美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单形及群化构成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及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发现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谈话、讨论等辅助教学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巩固知识(计划5分钟) 二、观察生活、引入新课(计划5分钟) 首先我们来看两段视频,大家可以观察下有什么必然的联 系?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观察造房子与搭积木的小视频) 此设计充分利用 学生感兴趣的事 物,提出问题,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复杂的物体都是由简单的小部 件组成的,同一个物体通过数量、方向等变化可以组合成新的形 象。那“简单的小部件”有多简单呢?它又可以构成多少种形态 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今天的课题:单形及群化构成 三、讲授新课(计划60分钟) 在单元式造型中,决定了一种单元形(或几种单元形)后, 将他们组合而成的形体是无限的。 1 单元型的组合(计划5分钟) 1.1单元型的概念 单元形即基本型,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一个点、一条 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单元形的元素。单元形是千变万化、丰富 多彩的,这就给设计者提供了无数的设计资源。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 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 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单形。 自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 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合 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学生学会倾听,能够 主动思考。

平面设计知识汇总

平面设计知识汇总.txt没有不疼的伤口,只有流着血却微笑的人有时候给别人最简单的建议却是自己最难做到的。了解设计的定义和概念将是了解设计的第一步,有助于了解我们作为一名准平面设计师的职责范围。 第一节:平面设计的正名与分类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包括很广的设计范围和门类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等,而平面设计现在的名称在平常的表述中却很为难,因为现在学科之间的交*更广更深,传统的定义,例如现行的叫法“平面设计(graphis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设计……,这也许与平面设计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设计无所不在、平面设计无所不在,从范围来讲用来印刷的都和平面设计有关,从功能来讲“对视觉通过人自身进行调节达到某种程度的行为”,称之为视觉传达,即用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而装潢设计或装潢艺术设计则被公认为极不准确的名称,带有片面性。 现在,在了解了对平面设计范围和内涵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看平面设计的分类,如形象系统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行录设计、包装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可以这样说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 另外,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很显然是存在的。 第二节:平面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一个视觉作品的生存底线,应该看他是否具有感动他人的能量,是否顺利地传递出背后的信息,事实上她更象人际关系学,依*魅力来征服对象,你的设计有抓住人心的魅力吗?是一见钟情式的还是水到渠成式的,你需要象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还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叛逆之子,或是治学严谨的学者。事实上平面设计者所担任的是多重角色,你需要知己知彼,你需要调查对象,你应成为对象中的一员,却又不是投其所好,夸夸其谈,你的设计代表着客户的产品,客户需要你的感情去打动他人,你事实上是“出卖”感情的人,平面设计是一种与特定目的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 第三节:平面设计的特征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说话。 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 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白严谨的态度自身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振动。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教程文件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 1、总论 2、形态属性 3、形态要素 4、基本型和骨骼属性 5、骨骼关系 6、基本形式 第一章总论 1、构成的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包豪 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 起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 “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的定义 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1)目的 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和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艺术造型的本 质和基础。 (2)特点 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的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的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和工艺的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的积累,也有对新 形态的发现与创造。 (3)学习方法 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的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1)工具 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和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

设计基础平构题库

(平面构成p1) 1.构成的概念形成于1913——1917年。是现代艺术兴起的流派之一。(平面构成p1) 以上导言 2.点、线、面通常又被称为“构成三要素”。(平面构成p5) 3.在所有的造型元素中,点是最简洁的形态,是造型的原生要素。(平面构成p5) 4.位置不同的点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点位于画面中心,最稳定‘视线向中心聚拢;点位 于画面左(右)上角,画面重心偏左(右),画面不稳定,视线向角点聚拢,点似欲冲破画面的束缚;点位于画面垂直中轴线上半部分,画面均衡,点有下坠感,提示视线向上聚拢;点位于画面中轴线下半部分(靠近底线中央),稳定、静止;点位于画面水平中轴线上贴左(右)边而立,画面中心(重心)不稳,有下滑、向左(右)突破感; 位于画面左(右)下角落的点,保守、稳定、不引人注目。(平p6) 5.线是最情绪化和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是最富表现的视觉形态,能够代表个人的气质 艺术气息。(平面构成p8) 6.平面构成三要素中“线”的构成特点:1、线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形象,不同的线具 有不同的表现力;2、线是最具情绪化的视觉元素,能够生动地体现力量与情感的变化。 3、线具有划分界限的功能和运动方向。(平p8、p9) 7.细直线的不等间距排列构成,具有一种率直、平淡的女性美;粗直线的不等间距排列构 成,具有一种粗犷、明确的男性美。(平p10) 8.根据面的构成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几何性的面、直线性的面、有机的面、不规则性的 面、偶然性的面。(平p11) 9.几何性的面是用数学的方式构成的形态,几何形有明快、理性、秩序美的性格。(平p11) 10.直线性的面是用直线任意构成的形态,直线抽象的形态面,干脆、强硬、富有男性化。 (平p11) 11.有机性的面是用自由弧线构成的形态,有机形具有自然、流畅、淳朴而柔美的性格,富 于包容感和女性气息。(平p11) 12.不规则性形态的面是由直线和自由弧线随意构成的形态,不规则性形态的面兼具直线性 面和有机性面的部分性格特征。(平p11) 13.偶然性的面是由特殊的技法意外偶然得到的形态,偶然形富于个性、新颖、怪异的性格。 (平p12)

构成基础学习知识(平面构成)

评比教案 教案科目: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构成基础》

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时数2课时(80分钟) 授课章节名称模块一平面构成单形及群化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构成,之前只接触过素描、色彩之类比较直观的美术形式,但是对于较抽象的构成概念理解不透彻。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设计单形,并群化,感知图形的奇妙,并基本认识构成; 认识图形的8种组合方式;会通过多种尝试,组合新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讲、答、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提高表达概念要素的能力;借助实例,渗透相关专业的设计思想.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平面构成单形与群化的理念及作用,激发观察、分析、探求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意识;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构成的抽象美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单形及群化构成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及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发现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谈话、讨论等 辅助教学 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巩固知识(计划5分钟) 二、观察生活、引入新课(计划5分钟) 首先我们来看两段视频,大家可以观察下有什么必然的联 系?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观察造房子与搭积木的小视频) 此设计充分利用 学生感兴趣的事 物,提出问题,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复杂的物体都是由简单的小部 件组成的,同一个物体通过数量、方向等变化可以组合成新的形 象。那“简单的小部件”有多简单呢?它又可以构成多少种形态 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今天的课题:单形及群化构成 三、讲授新课(计划60分钟) 在单元式造型中,决定了一种单元形(或几种单元形)后, 将他们组合而成的形体是无限的。 1 单元型的组合(计划5分钟) 1.1单元型的概念 单元形即基本型,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一个点、一条 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单元形的元素。单元形是千变万化、丰富 多彩的,这就给设计者提供了无数的设计资源。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 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 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单形。 自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 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张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 合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学生学会倾听,能够 主动思考。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 1、总论 2、形态属性 3、形态要素 4、基本型与骨骼属性 5、骨骼关系 6、基本形式 第一章总论 1、构成得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得“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就是著名得“包豪斯”。包豪斯 顺应工业社会得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得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得统一,建立起现代 工业设计得新体系。 “构成”就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得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得定义 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得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得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得目得、特点及学习方法 (1)目得 培养创造力与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与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与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其她艺术造型得本质 与基础。 (2)特点 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得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就是有目得得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得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与工艺得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得积累,也有对新形态得发现与创造。 (3)学习方法 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得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得材料与工具 (1)工具 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与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 纸张:白卡纸、白板织或较光滑得纸张,如果就是做肌理还可以用宣纸,毛边纸,水彩纸或质地较粗糙 得纸张来达到效果、 颜料:通常用瓶装浓缩黑色水粉颜料填色,也可用中华墨汁代替。 5、平面构成给设计思维带来得思考 平面构成就是一种开发潜在创造力得训练方法,其思维途径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 (1)严谨得逻辑思维构成练习中首先确定构成形态得若干基本要素,然后进行分解,组合,排列,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富于理性得,逻辑性很强得思维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得弊病,又便于在众 多得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感性认识得基础上,分析造型得意向特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千变万化得自然形象转化为抽象得几何形态,寻求它们得共性,使其“异质同化”,同化异质,从而创造出 富于想象与具有哲理性得视觉形象。 (3)它与我们传统几何图案有着质得差别,几何图案就是非常有规律得反复中求变化,给人得感受就是平面上产生一种规整统一,平面构成突破了平面时空,从多角度,多视觉,多层次等方面去探 求变化,从而给我们得设计带来了质得飞跃。 第二章形态属性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皆以构成方式存在。大至宇宙星际,小到细胞,原子得结构组合,均以形态构成得结构。 1、自然形态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大纲

《设计基础1》(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任务和作用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创造的能力。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范围内的宽泛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其在面积、空间、肌理、节奏与韵律等不同方面的关系问题,对不同的抽象元素进行组合与创造,力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创造图形的规律,进而研究赋予图形以生命与寓意的各种可能性。 通过学习与研究形态的基本形式法则、形式的审美标准,使学生在这个课程环节中能够了解法则、研究逻辑、学到规律,是艺术感受力、判断力与理性的逻辑、方法的学习愉快结合,为从事“艺术设计”打基础。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形式:教学形式采用讲授一堂基础设计美学形势法则的理论课起步,是对二维设计基础的综述。除了介绍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展示给学生一些生动的二维的与形、色、质有关的素材:有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有学生作业案例,也有与形、色、质相关的人文、自然的图片,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品位。 方法:希望在课程中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实用,立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寻找感觉、研究逻辑、掌握方法”,并且希望学生能够在一种“放松”的气氛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就像做游戏一样在“玩”中学到所需的知识。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 教学年限:第一学年 学时:90学时 学分:5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部分平面 18学时×2周 1、点 用不同的工具,不同手段进行“点”的形态造型。要求从点的大小、形状、

肌理效果以及组织形式诸方面进行思考。 2、线 用不同的工具,不同手段进行“线”的形态造型。要求从线点的粗细、线形、肌理效果以及组织形式诸方面进行思考。 3、面 纸的切割与重构练习。对黑、白色方形进行一次切割、两次切割、多次切割再重组的练习,寻找新的面积、空间组织关系。 4、图形与肌理 肌理是材料与质地在图形上的体现,是图形所具有的材质与痕迹特征。有时肌理在图形的体现中同时具有较明确的“造型形态特征”,也有时则仅仅是以“肌理”或“痕迹”的方式呈现出来。 5、构图 对画面的组织结构的一种决策。 6、骨骼 对设计中常用的如重复、渐变、特异、聚散等基本骨骼进行了解并进行实际的练习。 第二部分色彩 18学时×2周 1、色面积 用准备好的色块进行分割与重组,寻找新的色彩搭配、面积、空间组织关系。 2、色彩调性 寻找色调、色谱、色彩氛围。 3、色相 色彩的相貌关系 [同类、临近、对比、互补]。 4、艳度 色彩的鲜艳程度 [高、中、低艳度,艳灰]。 5、明度 色彩的明暗关系 [高、中、低明,调性]。 第三部分综合排版 18学时 利用形、色、质等要素的特质,进一步领会点、线、面的关系,对其进行创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评比教案 教案科目: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构成基础》

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时数2课时(80分钟)授课章节模块一平面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构成,之前只接触过素描、色彩之类比较直观的美术形式,但是对于较抽象的构成概念理解不透彻。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设计单形,并群化,感知图形的奇妙,并基本认识构成; 认识图形的8种组合方式;会通过多种尝试,组合新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讲、答、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提高表达概念要素的能力;借助实例,渗透相关专业的设计思想.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平面构成单形与群化的理念及作用,激发观察、分析、探求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意识;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构成的抽象美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单形及群化构成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及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发现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谈话、讨论等辅助教学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巩固知识(计划5分钟) 二、观察生活、引入新课(计划5分钟) 首先我们来看两段视频,大家可以观察下有什么必然的联 系?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观察造房子与搭积木的小视频) 此设计充分利用 学生感兴趣的事 物,提出问题,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复杂的物体都是由简单的小部 件组成的,同一个物体通过数量、方向等变化可以组合成新的形 象。那“简单的小部件”有多简单呢?它又可以构成多少种形态 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今天的课题:单形及群化构成 三、讲授新课(计划60分钟) 在单元式造型中,决定了一种单元形(或几种单元形)后, 将他们组合而成的形体是无限的。 1 单元型的组合(计划5分钟) 1.1单元型的概念 单元形即基本型,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一个点、一条 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单元形的元素。单元形是千变万化、丰富 多彩的,这就给设计者提供了无数的设计资源。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 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 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单形。 自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 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合 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学生学会倾听,能够 主动思考。

设计基础教案

设计基础 湘南学院美术系 毛鸿达 第一课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概述及平面构成的元素、基本形与骨骼 课程类型:设计·工艺 教材:平面构成(安徽美术出版社) 授课方式:讲解、展示、示范、练习 授课对象:2010级美术学3班 课时:90分钟 教学工具:教师准备——教材、范图 学生准备——教材、参考书、素描纸或白卡纸、铅笔、 直尺、勾线笔、水粉颜料、水粉笔、调 色盘等绘画工具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构成的特点与分布、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平面构 成与艺术设计的联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平面构成的构成元素、基本型、图与底和平面构成的多种基本构成骨骼 形式。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确切含义,重点掌握平面构成中图与底的运用和基本构成骨骼的 多种形式。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平面构成的骨骼形式的用途以及将其灵活运用于此后的练习作业当中。

2.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绘制平面构成练习作业中基本的重要的绘制技巧。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5分钟) 调整课堂秩序,集中在座学生的注意力。 二、展示少量范图(5分钟) 展示教师自备的平面构成作品范图。 教师提问:我想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在设计类型中,我 们以上所看到的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什么?是 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还是平面构成? (学生回答) 三、引入新课(5分钟) 借学生回答的问题,把课堂进度引入到下面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当中来。 教师提问:请一位同学谈谈,在你的头脑当中,你觉得什 么叫平面构成? (学生回答) 四、讲授新课(40分钟) 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平面构成是一种以研究视觉语言的特性和审美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二维视觉形象的造型活动,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中的造型问题。

平面构成基础[点线面]

平面构成入门 点的构成形式 AKI 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 (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 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 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 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 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 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 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线的构成形式 AKI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1)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 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的线条 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面的构成形式 AKI 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 (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 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 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 果 (3)徒手的面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 面的形态 (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单形的构成 AKI (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分别以连接、重合、重叠、透叠等形式,构成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

(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训练设计者灵活的造型能力) (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形体间相互重合、添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的造型) (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把自然物的基本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用到构成设计中去) 平面构成的形式 AKI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基础 教学计划

平面构成基础教学计划

平面构成基础教学计划 学习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度,提高创造能力和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平面构成是是造型的基础,主要是二维空间中进行。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是现在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 一、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概述 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2.平面构成中形的构成。 3.基本几何的画法。 4.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5.平面构成设计的材料及用具。 6.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构成的概念,以及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正确认识构成教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课程特征、课程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4、转变学生观念,树立“抽象”的设计意识; 5、正确认识构成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构成与包豪斯的关系。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学生设计观念的培养及意识的转变(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概念要素 2.视觉要素 3.关系要素 教学目的 1、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感受

3、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有机形、无机形、偶然形的视觉特点及应用 2、掌握平面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3、理解并掌握不同形态要素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第三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1.自然形 2.几何形 3.偶然形 教学目的: 1、掌握平面构成元素的构成形式 2、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重点难点: 自然形偶然形的画法。 第四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1.重复构成形式 2.近似构成形式 3.渐变构成形式 4.对比构成形式 5.发射构成形式 6.特异构成形式 7.空间构成形式 8.分解、密集、分割、肌理构成形式 9.平面构成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1、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2、掌握各种形式美法则并灵活运用进行构成设计 3、理解并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平面构图和分割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评比教案 教案科目: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构成基础》

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时数2课时(80分钟) 授课章节名称模块一平面构成单形及群化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构成,之前只接触过素描、色彩之类比较直观的美术形式,但就是对于较抽象的构成概念理解不透彻。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设计单形,并群化,感知图形的奇妙,并基本认识构成; 认识图形的8种组合方式;会通过多种尝试,组合新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讲、答、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提高表达概念要素的能力;借助实例,渗透相关专业的设计思想.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平面构成单形与群化的理念及作用,激发观察、分析、探求的兴趣与热情;树立“想象的力量就是无穷的”意识;在与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构成的抽象美与简洁美. 教学重点单形及群化构成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及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发现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谈话、讨论等 辅助教学 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巩固知识(计划5分钟) 二、观察生活、引入新课(计划5分钟) 首先我们来瞧两段视频,大家可以观察下有什么必然的联 系?有什么规律不?(让学生观察造房子与搭积木的小视频) 此设计充分利用 学生感兴趣的事 物,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主动思考,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 与求知欲。

教学过程 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复杂的物体都就是由简单的小 部件组成的,同一个物体通过数量、方向等变化可以组合成新的形 象。那“简单的小部件”有多简单呢?它又可以构成多少种形态 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今天的课题:单形及群化构成 三、讲授新课(计划60分钟) 在单元式造型中,决定了一种单元形(或几种单元形)后,将她 们组合而成的形体就是无限的。 1 单元型的组合(计划5分钟) 1.1单元型的概念 单元形即基本型,就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一个点、一条 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单元形的元素。单元形就是千变万化、丰 富多彩的,这就给设计者提供了无数的设计资源。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 折线、曲线等形态都就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 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单形。 自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 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张与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合 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学生学会倾听,能够 主动思考。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评比教案教案科目: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构成基础》

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时数2课时(80分钟) 授课章节名称模块一平面构成单形及群化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构成,之前只接触过素描、色彩之类比较直观的美术形式,但就是对于较抽象的构成概念理解不透彻。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设计单形,并群化,感知图形的奇妙,并基本认识构成; 认识图形的8种组合方式;会通过多种尝试,组合新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讲、答、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提高表达概念要素的能力;借助实例,渗透相关专业的设计思想.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平面构成单形与群化的理念及作用,激发观察、分析、探求的兴趣与热情;树立“想象的力量就是无穷的”意识;在与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构成的抽象美与简洁美. 教学重点单形及群化构成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及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发现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谈话、讨论等 辅助教学 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巩固知识(计划5分钟) 二、观察生活、引入新课(计划5分钟) 首先我们来瞧两段视频,大家可以观察下有什么必然的联 系?有什么规律不?(让学生观察造房子与搭积木的小视频) 此设计充分利用 学生感兴趣的事 物,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主动思考,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 与求知欲。

教学过程 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复杂的物体都就是由简单的小 部件组成的,同一个物体通过数量、方向等变化可以组合成新的形 象。那“简单的小部件”有多简单呢?它又可以构成多少种形态 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今天的课题:单形及群化构成 三、讲授新课(计划60分钟) 在单元式造型中,决定了一种单元形(或几种单元形)后,将她 们组合而成的形体就是无限的。 1 单元型的组合(计划5分钟) 1.1单元型的概念 单元形即基本型,就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一个点、一条 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单元形的元素。单元形就是千变万化、丰 富多彩的,这就给设计者提供了无数的设计资源。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 折线、曲线等形态都就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 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单形。 自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 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张与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合 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学生学会倾听,能够 主动思考。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 摘要: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简介 平面构成一词的出现及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的确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平面构成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平面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科技的融入,大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基础图案不光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曾有一时,大有取代传统基础图案之势,传统基础图案岌岌可危,的确,平面构成的出现也不得不让人对固守已久的传统进行反思。 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新生事物总是蕴藏强大的生命力的,但传统的东西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人们的认识和观念也经历几波几折,从基础图案课程在课题上悄然隐退,到重新回到课堂,又经历不断改革调整,逐渐打破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的模式,一改以往较单一封闭为现在多元而开放的局面。在基

础图案课程与平面构成并存的基础上,结合各方面实际,许多院校都开设了由图案课程延伸开来的如:黑白图案、装饰图案、装饰画、图形创意等等系列课程。实践结果证明,平面构成和图案(这里的图案涵盖了上面所述的非平面构成的系列课程)各具优势,它们具共性之处又相互区别。因各自优势的特点而不能相互取代,因而也就有了共存的基础。从教学结果的终端,受教育者————学生来看,经历构成和图案等系列课程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学习,可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训练多种思维方法,拓展创作视野和创作手法,更好的服务社会。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浙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如立体主义绘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义,他们都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到后来的德国包毫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计观念在现代设计训练及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术、视觉传递等等领域。 传统的图案造型艺术,从其含义及其特征看,引用中国工艺美术家雷圭元的解释“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统称”。狭义的讲,图案也可称为装饰纹样。可见图案与平面构成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平面构成完全摒弃实用性目的,如功能、材料、工艺等等因素,形态相对也就离具象较远,而塑造纯粹形式感的视觉画面。而图案则一开始既与实用功能挂钩。在艺术表现上相对有一定的制约性。平面构成是高科技的产物,其涉及的知识结构方面,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开放而多元,尤其在素材方面,涉及广阔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传统图案相对封闭,内容到形式均有一定制约性。虽然也讲究形式感,具有一定的抽象因素,但却是建立在具象基础之上的。其具体、生动、感人的特征使之独具魅力。

三大构成基础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的形式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 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

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骨格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变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一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规律、循序的无限变动(如迁移、方向、大小、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此外,渐变基本形还可以不受自然规律限制从甲渐变成乙,从乙再变为丙,例如将河里的游鱼渐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渐变成圆等。 -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此种类的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式相叠而组成的。其中,发射状骨格可以不纳入基本形而单独组成发射构成;发射状基本形也可以不纳人发射骨格而自行组成较大单元的发射构成;此外,还可以在发射骨格中依一定规律相间填色而组成发射构成。 -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旋转式发射格 6.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 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7.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一、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第一章平面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 一、对称与平衡 1.对称:形本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 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 形。 (2)中心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 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 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 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 回旋对称。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 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 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 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 放大,称为扩大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和 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如均衡、适称。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 并富有变化的统一的美感。 二、对比、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 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 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第一章平面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一,对称与平衡 1.对称:形本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称为扩大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和不等形的力的平衡状态.如均衡,适称.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一的美感. 二,对比,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 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