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实务

知识产权实务

知识产权实务
知识产权实务

知识产权诉讼证据保全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诉讼证据保全制度。在知识产权诉讼中,诉讼证据保全更是常见,几乎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取证制度。申请人(一般是原告)往往在起诉的同时即提出证据保全申请,请求人民法院对存放于被告处的某类证据采取保全措施,以便于审理的开展,比较常见的是提取和固定侵权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证据保全制度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得以普遍执行,客观上确实有助于保护权利人的权利,体现了“倾向于保护权利人”这种价值取向,促进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发展。在很多案件中,证据保全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案件的胜负。因此,法院对证据保全的执行能力甚至成了当事人选择管辖的依据之一。在我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近5成提出了证据保全。但随着审判工作的展开,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我们对证据保全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同样深有体会,因此对知识产权诉讼过程中的证据保全制度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思考。

一、常见的证据保全对象

在我们审理的案件中,常见的证据保全申请主要是针对提取侵权物、固定侵权现场、提取财务账簿三类。

(一)有关提取侵权物的请求一般又分三种形式。

申请人已通过如购买或公证购买等其他取证方式取得证据,为进一步确定物证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关系,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保全,以免被申请人在诉讼过程中否认与该侵权物的关系。如德芙巧克力不正当竞争案中,原告已在高桥市场公证购买了侵权产品,但担心被告不承认侵权商品系其生产,故提出证据保全申请,请求人民法院在现场提取物证,固定生产场所,以进一步确定被告系侵权产品的生产商这一事实。

申请人因主观原因无法取得侵权物,直接提出申请,要求保全侵权物证。理由往往如:被控侵权物过于昂贵,无法购买,单纯拍摄图片又不能证明侵权事实的存在,因此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知识产权权利人经济条件比较差或律师全风险代理的案件中。

申请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侵权物而提出证据保全申请的。例如,被控侵权物体积过于庞大或无法移动,现场情况又无法进行公证取证。在一起涉及大型游乐机的专利案中,原告的专利权利要求包含有供给水设备,而这些设备都是隐藏在游乐机内,虽然该设备不容易被移走,但原告无法对设备内部进行公证取证,即使另行购置一台同款游乐设备,也无法证明新购的设备与被控侵权产品具有完全相同的技术特点,原告因此提出证据保全申请。在另一起涉及烟囱排气设备的专利案中,被控侵权的产品被安放在烟囱内部,不进入烟囱底部无法取证。显然,这也是公证取证无法完成的任务。

(二)有关固定侵权现场的申请种类。

侵权行为与特定场所相关,且不可恢复。在邱某系列专利侵权案中,专利权人邱某持有的专利涉及空心楼板技术,而空心楼板一旦浇灌完成,除非破坏楼板,否则根本无法事后取证,因此,邱某的所有专利侵权案,均提出了证据保全申请。由于邱某围绕着空心楼板申请了近千项专利,其技术保护范围极为广泛,因此引起的反弹也非常大。从他的第一起案件开始,针对法院证据保全的非议就不断,在邱某的“专利池”形成之前,各地不同的当事人串通起来上访告状的事时有发生。

侵权行为发生在特定场合,且容易被破坏,不可重现。这种情况,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软件侵权现场的固定。在微软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中,原告发现被告在其营业电脑上使用盗版的windowsXP、office2003等软件。原告无法对侵权证据进行固定,而起诉后这些软件也很容易被删除,遂在起诉的同时申请证据保全。

(三)涉及赔偿数额确定方面的证据,主要是财务账册等。

这种申请是知识产权案件中最为常见的请求,又分成两种情况:原告已搜集了与被告销量或利润相关的资料,例如网站公布的数据、报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的证据、纳税的证明、证券商公开的财务信息等。为避免被告否认数据或来源,进一步请求法院进行证据保全。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情况是原告没有提供任何有关被告获利的证据,为了追求高额赔偿而申请证据保全。

二、对证据保全申请的审查和处理

对于一项诉讼申请的审查,申请人的主体资格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与其他民事案件的主体审查也没有什么不同,与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相适应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形式要件的要求,民事诉讼法本身并没有对证据保全进行单独的规定。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了诉前证据保全的形式要件,包括应当以书面形式,并载明如下内容: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申请保全证据的具体内容、范围、所在地点;请求保全的证据能够证明的对象;申请的理由,包括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且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具体说明。就这个规定而言,既然是诉前证据保全,相关的材料上当然要列明申请的主体、对象、内容、执行地点等,这与任何类似文件的要求是一样的。事实上,关键仍然是对“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和“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具体说明”的把握。

“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这条规定与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是一致的,但无论是司法解释还是民事诉讼法都没有对此作更明确的规定,例如到底是因证据本身的性质还是因侵权人故意毁损的原因导致证据灭失?在理论上,这个问题可以进行深度思考,但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深究其区别。一般情况下,任何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情况,我们都视为符合这个要件。证据保全条件的把握,我们紧扣两者的结合,即要求申请人对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且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进行说明。然而,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只是我们审查证据保全的条件之一。另外,我们结合民事诉讼关于举证责任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进行审查。原告主张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应当对被告实施了侵权行为进行举证。这是侵权之诉的基本要求,也是原告无法逃避的举证责任。因此,我们在这个环节上的认识是,涉及侵权的基本事实,一般不属于证据保全的范围,否则,若没有保全到相应的证据,原告就必然败诉,这样就有可能陷入帮原告打官司的范围了。

前文提到了一些当事人确实无法取得侵权证据的情况,在那些情况下,不采取相应的证据保全措施,可能会导致原告根本就无法维权,也不符合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立法要求。因此,我们一般要求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就基本侵权事实提出证据保全申请的时候,必须提供初步的证据。即使证据保全未取得相关的证据,但人民法院依据初步证据的证明程度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第75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我们强调认为,证据保全不能作为原告赢与输的关键证据,除非权利载体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质。更重要的是,法院不能因为当事人的无端猜测而充当探路者的角色。因此,在对“可能灭失和以后难以取得”这个条件没有法定限制的情况下,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着重考查两个因素:一是对于初步证据的审查和对于当事人是否能自行取得的审查。初步证据的标准是能证明某事实是否发生,能否自行取得的标准是看当事人是否已穷尽了取证措施。对于自行取得这一标准的控制,与“初步证据”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所以两者的标准总是结合起来考察的,以下举例说明。

初步证据证明力强的德芙不正当竞争案。该案中,原告已公证购买了侵权产品,但原告考虑到仅凭侵权产品上标注的生产厂家就起诉,恐被告矢口否认侵权产品系其生产,被告甚至有可能说这是假冒其厂名的商

品。因此,原告提出了证据保全申请,请求人民法院对被告的生产现场进行固定,并提取侵权产品。在审查该申请时,我们考虑到原告的这种担忧是现实存在的,且原告即使能潜入厂区,其拍摄的照片或取得的物证也缺乏其他证据予以证明,被告如果否认,同样不能与公证取证形成对应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原告所提交的证据已符合初步证据的条件,因此尽管原告还可以通过直接向厂家订货等方式证明厂家与侵权产品之间的对应性,但由于公证购买的侵权产品上有明确的生产者标注,也就是说属于证明力较强、指向明确的初步证据,在这种条件下,对于无法自行取证的条件可相应放宽,以免当事人承担过多的举证责任,故同意了原告的证据保全申请。

初步证据证明力弱的审查。在某著作权侵权案中,原告诉某学校收藏了盗版图书,构成著作权侵权。原告提出证据保全申请,初步证据是一份记载了在被告图书馆网页上列的侵权图书名称的公证书。原告认为,该网站记载的侵权图书的书名、作者均与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相同,但不是原告委托的出版机构出版,系盗版图书。在讨论该案是否符合证据保全的条件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的网站上承认了有这本书的存在,应视为自认原告已提交了正版出版物,证明网页上记载的作品系非法出版物,原告已完成举证义务,且原告无法自行取得,可能导致诉讼过程中被告毁灭证据,应同意原告的请求,进行证据保全。另一种意见认为,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仅凭书名和作者名是无法进行侵权比对的,内容比对是必要的程序。盗用他人书名和作者名与盗版作品系不同的法律概念,有不同的法律后果。在现实中,也确实出现过与畅销书同名同作者但内容完全不同的新型“搭便车”案。如市面上就出现过书名和作者完全相同的《地球是平的》一书,但内容和出版单位完全不同,正版出版方对此非常恼火,却又束手无策。在没有取得侵权物,也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对证据进行初步比对的情况下,不能仅凭证据规则第75条的规定推定侵权事实存在与否。也就是说这种初步证据证明力弱。同时,原告从未进行任何从图书馆借阅的尝试,也不符合无法自行取得的条件。在初步证据证明力弱的情况下,对于原告的取证能力就应当严格要求。否则,如原告因证据保全未能取得物证而败诉的话,其原因必然是原告就侵权事实举证不能。深究一下,到底是原告的取证能力差,还是法院的执行能力差呢?这个问题,把法院与官司的胜负联系在一起了,是否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呢?

现场客观上无法保存的情况。在邱某系列专利侵权案中,由于其专利的特殊性,一旦楼板浇筑完成,现场就不可复原,相关的技术特征也就无法进行比较。因此,该案原告必提证据保全申请。在审理该系列案的初期,对邱某的证据保全申请,我们一般都予以同意。从客观上说,邱某的专利得到保护并最终形成中国第一个“专利池”,与各地法院的强有力的证据保全措施是分不开的,这也算是司法推进技术发展的一个典型。随着认识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对于邱某案的证据保全申请,我们也从一般同意其证据保全申请到同样要求其提交证明侵权的初步证据(根据多年的审判经验,当事人确实无法自行进入施工工地进行拍照、取证)。从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就其专利而言,其发明点集中在楼板或构件的结构特征上,对于这部分事实,原告可以通过长焦相机等远程取证方法,经过公证取得初步证据。这样,原告提交公证书,不仅提交了初步证据,还注明了侵权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时间,相关工程的参与人情况也会有记载。

侵权物性质导致容易被毁损或破坏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软件侵权案中最为常见。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条件下,删除和重新安装软件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在软件侵权案中,只要侵权人有所警觉,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删除相关软件,使著作权人无能为力。例如微软的软件著作权案件中,尽管微软方声称可以通过软件侦测到特定网络内侵权产品的数量、名称等情况,但该取证软件和方法的合法性本身即存在问题,在目前情况下,不宜直接作为侵权证据使用。微软的维权诉讼,仍是通过证据保全进行取证。在我们办理的一起微软著作权案中,微软方提出了证据保全申请。即使考虑到软件的特点导致这类案件离开了证据保全,著作权人根本无法维权这种情况,我们仍然认为,软件案件的这种特殊性只是证明了权利人确实无法自行取得,并不能因此免除权利人提交初步证据的义务。权利人提供了其多次派遣调查员至被告营业场所的证据,提交了

被告向版权管理机关提交的盗版自查表等证据,证明在被告的营业场所确有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我们因此认为,该案符合证据保全的条件。

对于财务资料保全申请的审查。此类证据往往涉及侵权程度的认定,与原告的索赔请求即经济利益最具密切联系,因此对于此类证据的调取应当更加慎重。知识产权诉讼大部分是侵权诉讼,我们的理念是知识产权人理应通过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获利,而不是以诉讼索赔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可以认为停止侵权是此类诉讼的最为直接的诉讼效果,索赔并不是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停止侵权相比,赔偿数额的确定更像是锦上添花。这方面的举证责任,理应由原告自行提供。在实践中,我们对这方面的初步证据要求更加严格。对于就侵权产品的销量等未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贸然提出对财务资料的证据保全申请,直接驳回其申请。对于其他条件符合证据保全申请,而附带提出保全财务材料的,也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原告已搜集了与被告销量或利润相关的资料,例如网站公布的数据、报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的证据、纳税的证明、证券商公开的财务信息等作为初步证据的,一般同意其申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证据保全申请事实上对被告同样有利。一方面,宣传中的数据往往有夸大的情况,取得被告的实际财务资料,本身也可以使判决结果更接近于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被告在宣传资料上的数据,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自认,被告要否认这种数据的真实性,需要举证反驳。证据保全只不过是要求被告当场提供反驳证据,以保证这些反驳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对被告本身并无更大的损害。

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保全申请的审查。司法实践中,以诉讼为目的打击竞争对手的情况很常见。从实体上说,这种情况属于滥用诉权,但伴随着证据保全的成功,被申请人的商业秘密往往被公开或被申请人知晓,从而丧失竞争优势。这种情况,并非通过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可以补救。对于涉及此类情形的证据保全申请,我们的做法是,发现有此类苗头或被申请人在保全过程中提出了确有依据的置疑时,执行法官应当将相关情况记入笔录,并要求被申请人对商业秘密的范围进行划定。然后根据该范围把取证的结果封存,并指令被申请人就其商业秘密的性质提交证据,同时要求原告就该类证据的必要性和关联性进行说明,由被申请人就此进行专门的答辩。法院根据双方的答辩审查所谓的“商业秘密”,对明显与本案无关的内容予以排除。对从形式上审查确与本案有关的内容,由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出具保密声明。

三、现行证据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证据保全依当事人申请而为之,取得的证据属于当事人的证据。无论从民事诉讼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还是从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原则,证据保全制度都不应当是民事诉讼中常用的举证制度。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出现的证据保全适用频率高、保全对象集中这种现象,引入深思。一方面是因为知识产权本身的性质即无形性使证据具有隐蔽性和易灭失等特点,另一方面也因为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用了证据保全力度大、公信力高、成本低(诉讼收费调整后,这种低成本的优势逾见突出),关键是当事人能借用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权力介入本应由当事人自己完成的举证任务。审判法官直接参与证据保全,过早地与被告形成对立关系,使被告一开始就对法官的公正性产生怀疑,不利于案件的审理。另一方面,在保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伴随着冲突的出现,可能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虽然法院的这些强制措施都有法律依据,但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下,也同样会引起旁观者或不知情者的反感,从一定程度上说也不利于法院公正司法形象的树立。申请人动辄申请证据保全,以减轻自己的取证成本和提高证据的证明力,确实存在着把法院当成取证工具的现象。维权成功,被告会认为法院一开始就在帮原告,有失公正;维权失败,原告又会认为是法院的证据保全不力导致其败诉,法院和法官被动地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尽管各地法院都对证据保全设置了审查门槛,仍然无法彻底消除被申请人对法院的不信任。就现行证据保全制度而言,在知识产权诉讼中,证据保全具有以下弊端。

就申请人而言,由于有关证据保全的法律规定过于含糊,没有细化、明确的定量或定性标准,导致司法尺度不一,容易引发当事人对法院有因案因人而异的误解。在现行制度之下,人民法院准许或不准许当事人

的证据保全申请,都没有明确而细致的标准。我院在审查证据保全时,一般会跟当事人谈话,制作笔录。谈话的内容包括要求当事人提供被保全证据明确存在的证据、当事人为自行取证进行的尝试等,并告之证据保全取得的证据如对申请人不利,申请人也不得不适用。例如在当事人提出对财务资料进行保全时,我们会明确地告之当事人,如证据保全取得的财务资料比当事人预期的要少,当事人不得拒绝使用该证据,而转而请求适用更高的定额赔偿。我们这么做的理由:一是尽管证据保全依当事人申请进行,但保全的证据应当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且由于人民法院公权力的介入,证据保全的对象已被固定;二是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机制中,定额赔偿的适用条件是权利人损失或侵权人获利无法查清。取得了相应的证据,就不符合定额赔偿的适用条件了。这样可以避免申请人仅凭猜测就申请证据保全,滥用公权力。

被告的诉讼地位决定了其对证据保全这种取证方式会产生排斥和反感。知识产权诉讼已为维护原告的权利设置了相对有利的机制,例如定额赔偿制度是其他民事诉讼所没有的。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在其他氏事诉讼中,原眚的赔偿请求应予驳回;但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可以通过定额赔偿制度获取适当的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原告仍然要求通过司法公权力取证,被告的排斥心理也可以理解。而被告的抗拒往往会使现场出现冲突,法院适用或不适用强制措施,均可能导致今后审理的困难。措施有力,被申请人会认为法院偏帮一方,从而与法院产生对立情绪;措施有力,被申请人会更漠视法院和法律的威严,申请人还会产生对法院执行能力的不满。

证据保全可能使法院承担过多的、额外的社会责任和压力。就民事诉讼制度而言,中国的法官除了查明事实、依法判决之外,还承担了构建和谐社会、协调解决社会矛盾等责任,在知识产权诉讼中频繁出现的证据保全又使法院直接参与了本应由当事人解决的证据问题。证据保全成功,是当事人运用证据成功,还是人民法院证据保全成功?证据保全失败导致失利,是当事人因举证不能、证据能力不足理应承担的后果,还是人民法院保全能力不足,导致当事人败诉?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在执行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结果会相差很远。证据保全的成果由当事人享有,证据保全失败的评介指向法院,显然是不公平的。

司法资源的浪费。新的诉讼收费办法出台后,大幅降低了诉讼费用的收取,切实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也杜绝了法院乱收费的可能。证据保全收费没有具体的规定,如果按非财产性无标的案件收费的话,30元1件,即使按财产性案件保全收费,也是5000元封顶。而法院为证据保全往往需要运用车辆、2名以上的执行人员,多数情况下还需要法警支持,异地执行费用更高。从收费与支出的不对称可以简单地看出,当事人在利用属于公权力范畴的司法资源以满足其私利。

投资并购交易中需要警惕的知识产权问题

作者:瞿淼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缓慢的自我积累难以满足企业筹资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行投资及并购实现快速的业务扩张。在并购及投资交易中,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是并购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充分认识和评估并购交易中的法律风险,避免出现“并购后遗症”类型的纠纷,本文中总结了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重要知识产权资产的识别及其与收购目的的关联性

在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知识产权律师的责任是了解客户的收购意图和目的,从而在交易过程中识别出与客户收购目的紧密相关的知识产权资产。

案例一:某跨国公司拟以股权收购的方式收购一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看重其生产的某品牌产品名列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拥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和完善的销售渠道及网络。我们在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发现,目标公司拥有该品牌的注册商标以及一些发明专利。但是,该注册商标的注册类别为药品而非医疗器械,而在医疗器械类别上,则是由目标公司的一关联公司注册了相同标志的注册商标。相关发明专利,虽有一定价值,却与其主打产品没有什么关联。

显然,在这一案例中,该关联公司所拥有的医疗器械类别上的注册商标才是与收购目的关联最密切的知识产权资产,而非目标公司名下所拥有的药品类的注册商标。因此,仅仅收购目标公司股权不足以实现本次收购的目标,而相关专利则可能并不构成重要的收购资产。

二、确认重要的知识产权资产是否明确体现在交易文件内

在识别和确认了与收购目的直接关联的知识产权资产的基础上,知识产权律师还必须保证,这些重要资产将被明确、准确地纳入交易框架并体现在交易文件中。

案例二:某国内半导体企业(1)拟与一外国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芯片产品。作为双方合资的条件之一,外方同意将自称为“AAABUS?”的一整套芯片封装技术许可给未来的合资公司。在交易文件中,外方将“被许可的技术”表述为其“拥有的所有涵盖AAABUS?技术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信息”。为确保今后合资公司能够获得明确具体的知识产权授权,知识产权律师应明确该套技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明确为其在中国和美国申请专利总数,以及若干技术信息,并能够保证最终能够实现产品达到特定的可验收标准。

在这一案例中,如果未能将相关专利明细明确写入合同,势必造成许可技术定义不清,对被许可方在合同签订后所实际获得的技术和具体实施范围造成很大不确定性,并且后续技术改进的权利主张也将受到影响。

三、相关知识产权资产的产权是否明晰

如果一项知识产权资产对于实现收购目的至关重要,则还要对其权属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核实,以免在收购后陷入纠纷。

案例三:某世界著名制药公司拟收购境内一个创业企业,以便获得该创业企业拥有的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疫苗技术,该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获得该项专利技术是收购的主要目的之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显示:该疫苗是由创业企业的创始人主导进行,与某知名大学的教授合作完成,科研团队中还包括教授所指导的研究生;工商登记资料显示该创始人并非创业企业的名义股东,而是由其儿子出资,与创业企业也未签订任何劳动合同;并且,该创始人同时担任另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总经理。

以上案例中,创业企业虽然名义上拥有该目标专利的权属,但该权属关系却并不清楚。某知名大学、教授、研究生、以及另一家高科技企业都可能对该项专利成果享有权益,需要在收购完成前理清产权关系以免今后发生纠纷。

四、警惕关联企业之间知识产权资产混同及产权不清的问题

如果并购对象是企业集团中的一个成员公司,则要十分关注其与控股公司及关联公司之间是否存在知识产权资产混同的情况,并力争在尽职调查阶段理清产权关系。

案例四:某世界领先的自动控制设备生产商收购了中国本地市场上领先的同类设备供应商。被收购主体的控股股东下设多个关联公司,分别从事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被收购主体主要承担产品的研发任务。收购方认为自己收购该研发公司之后,当然获得了相关产品的知识产权。然而,收购后却发生了有关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争议。被收购主体的原控股公司声称,其拥有所有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并已经在收购前将部分知识产权转让给了其他的子公司,因此这些知识产权不包括在交易范围内。

这一案例反映了许多国内企业的真实状况,即关联企业之间知识产权资产混同、权属不清。如果不能在尽职调查阶段就将其理顺并取得各方同意,则可能导致收购结束后的争端。这需要收购方特别予以注意。

五、并购行为对被收购方知识产权相关协议的影响

在投资并购的尽职调查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投资及并购行为对一些知识产权权利可能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许可协议可能产生的影响。常见的情形有,收购导致触发控制权变更条款,从而可能影响协议的效力;或者协议原有的一些条款可能造成收购主体未来业务经营的妨碍。

案例五:某跨国公司拟整体收购另一跨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移动通讯业务部门。在尽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被收购方曾与一国有企业签订一份许可协议,将该业务部门的核心技术许可该国有企业在中国进行排他性地使用,且承诺将不会将此技术在许可地域内转让或许可给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律师应与收购方管理团队进行及时沟通,了解该公司的业务架构,明确收购方拟将收购获得的技术转让给收购方在中国的其它主体进行实施和管理。因此,应建议收购方在签署交易合同之前,由被收购方与被许可的国有企业协商修改许可协议,以保证交易后业务能够按计划运作。

以上案例中,如果不能及时在尽职调查中发现和解决上述问题,则可能造成收购方在完成收购后发生违约的法律风险。

六、并购后知识产权资产的移交和转让

在资产收购的交易中,知识产权资产的移交和转让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有时,即使是在交易文件中进行了相关约定,仍可能在后续的履行过程中产生问题。

案例六:某企业收购了一个著名的从事儿童早教特许经营企业的相关特许经营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培训课件、教程等。协议中列明需要进行相关知识产权资产的移交和转让,并通过清单方式进行列举。但是,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因为清单上仅仅是简略列明了移交的标题内容,双方对此的理解又有较大偏差,遂发生争议。

通常,如果被收购的知识产权资产涉及商标、专利、已登记著作权的作品等,移交和转让过程会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涉及的是一些没有相关权利凭证的专有技术、未经登记的著作权作品等,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这些都最好在尽职调查阶段就能在双方间达成共识,并将这些无形资产的载体加以明确。

七、知识产权资产转让过渡期的安排

对于经过登记的一些知识产权资产,虽然在移交和转让过程中比较简单,但却要考虑完成移交和转让的时间问题。例如,目前我国完成一个注册商标的转让手续可能需要10~12个月时间,完成一个专利或专利申请的转让手续需要1~2个月时间。并购交易双方还需要考虑在这一转让过渡期内,如何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在此期间内能够顺利享受和执行该等知识产权。

八、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及责任

在进行产业收购的时候,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评估和分析是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寻求收购目标,拟将其作为全球生产基地,其产品可能销售到中国之外的更多市场。这就不得不慎重评估被收购对象目前经营中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以避免今后发生重大损失。

案例七:一家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在激烈竞争中成功投资一家国内某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该企业所在领域属于新兴市场,企业本身又系龙头企业,前景十分看好。然后,就在上市准备阶段,该公司突然被控专利侵权,原因是该公司所使用的一项主要技术系通过许可方式获得,而许可方认为该公司超过许可范围将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未按合同要求公开其财务资料供审计,且并未按照合同约定足额缴付许可费。由于双方达不成一致,遂陷入旷日持久的纠纷,而上市日程也因此一再推迟。

投资银行、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通常并不热衷于进行非常详尽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因为其投资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并不谋求长久经营。然而,随着拟上市公司的知识产权门事件愈演愈烈,证监会对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和谨慎。以上例子恐怕将不再是偶然发生的个案。

案例八:一家国际知名的制药企业拟收购某公司新近研发出来的新药成果。由于知识产权是收购的核心资产,该制药企业委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知识产权调查,其中包括对于现有专利的检索和拟收购技术的不侵权分析。通过专利分析发现,虽然该新药成果具有世界范围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但是其实施却依赖于几个在先专利,即,其为几个在先专利的改进成果,如要进行商业化生产,必须获得几个在先专利的实施许可,或等待其到期失效。但是,这几个在先专利仅在中国、欧美等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经过多轮内部论证,该企业最终决定仅购买该技术在东南亚某区域的许可,在该等地域内几个在先专利并未进行申请,不需要购买许可,可以立即投入商业运营。

在上述案例中,知识产权律师不仅可以协助客户发现收购中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并且可以根据其商业目标尽量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结语

在活跃的收购兼并活动中,知识产权资产常常因其无形性而成为一个容易忽略或引发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能在尽职调查阶段就被发现并加以妥善解决,就能避免很多事后的纠纷和争议,并为企业节省处理纠纷和争议而产生的巨额成本。

关于商标权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要点

2011年12月最高法院出台了关于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30条意见,在此意见中关于当前商标纠纷案件审判提出了关于审判指导思想和法律适用的一些政策界限,值得关注。这些政策意见或称法律适用要点的指导性很强,笔者尝试归纳复述如下:

审理这类案件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加强商标权保护,培育和维护知名品牌,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创新性和包容性增长,充分体现商标权保护的法律导向。

加强依法保护商标权,必须有利于鼓励正当竞争,有利于划清商业标识之间的边界,有利于遏制恶意抢注他人知名商业标识及“傍名牌”行为,有利于为知名品牌的创立和发展提供和谐宽松的法律环境,为培育知名品牌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供助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加快转变。

要根据商标的知名度、显著程度等,恰当运用商标近似、商品类似、在先使用并且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等裁量性法律标准,妥善把握商标注册申请人或者注册人是否有真实使用意图,以及结合商标使用过程中的“傍名牌”行为认定主观恶意等,用足用好商标法有关规定,加大遏制恶意抢注、“傍名牌”等不正当行为的力度,充分体现商标权保护的法律导向。

(一)准确把握认定商标近似的法律尺度

妥善处理商标近似与商标构成要素近似的关系,准确把握认定商标近似的法律尺度。认定是否构成近似商标,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通常情况下,相关商标的构成要素整体上构成近似的,可以认定为近似商标。相关商标构成要素整体上不近似,但主张权利的商标的知名度远高于被诉侵权商标的,可以采取比较主要部分决定其近似与否。

要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划清商业标识之间的边界与特殊情况下允许构成要素近似商标之间适当共存的关系。相关商标均具有较高知名度,或者相关商标的共存是特殊条件下形成时,认定商标近似还应根据两者的实际使用状况、使用历史、相关公众的认知状态、使用者的主观状态等因素综合判定,注意尊重已经客观形成的市场格局,防止简单地把商标构成要素近似等同于商标近似,实现经营者之间的包容性发展。

(二)准确把握商品类似的认定标准

充分考虑商标所使用商品的关联性,准确把握商品类似的认定标准。认定商品类似可以参考类似商品区分表,但更应当尊重市场实际。

要以相关公众的一般认识为标准,结合商品的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因素,正确认定商标法意义上的商品类似。主张权利的商标已实际使用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认定商品类似要充分考虑商品之间的关联性。

相关公众基于对商品的通常认知和一般交易观念认为存在特定关联性的商品,可视情纳入类似商品范围。

(三)规范、切实地加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规范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切实加强驰名商标保护。驰名商标保护的目的在于适当扩张具有较高知名程度的商标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强度,不是评定或者授予荣誉称号。凡当事人主张驰名商标保护且符合保护条件和确有必要的,应当依法予以认定和保护。对于一般公众广泛知晓的驰名商标,要结合众所周知的驰名事实,减轻商标权人对于商标驰名情况的举证责任。

认定驰名商标并不要求具有等同划一的知名程度,但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和强度要与其显著性和知名度相适应,对于显著性越强和知名度越高的驰名商标,要给予其更宽的跨类保护范围和更强的保护力度。

要认真执行司法解释的规定,准确把握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加强对驰名商标事实认定的严格把关,坚持判前审核制度,防止当事人弄虚作假,为骗取驰名商标的认定而进行虚假诉讼。

(四)妥善认定商标侵权抗辩事由

妥善认定商标侵权抗辩,维护正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商标侵权行为应以在商业标识意义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标为条件,被诉侵权人为描述或者说明其产品或者服务的特点而善意合理地使用相同或者近似标识的,可以依法认定为正当使用。

注册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属于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抢注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或者以不正当手段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被诉侵权的在先商标使用人以此为由提出抗辩的,应当予以支持。

(五)关于授权案件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妥善处理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强化商标授权确权争议的实质性解决。程序既有其独立的法律价值,又必须以实体问题的解决和实体公正的实现为取向和终极目标。实体公正既是程序运行的目标和指向,又需要以程序公正为支撑和保障。既要高度重视程序公正,防止忽视程序公正片面追求实体公正,又要以实体公正为依归,防止机械司法。

当事人因行使程序权利的瑕疵而可能影响其重大实体权益,甚至可能导致其丧失救济机会且没有其他救济途径的,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给予补救机会。

要注重商标授权确权争议的实质性解决,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程序重复,搁置实体问题和回避矛盾。对于商标是否应予注册、是否应当撤销等能够做出实体性判断的,可以在裁判理由中作出明确的判断,为被诉行政机关重作决定作出明确指引。

“知识产权审判实务”研讨会综述

三、知识产权诉讼地域管辖问题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知识产权案件存在管辖连接点多,实践中原告为了达到便于起诉的目的,存在虚设管辖连接点的情况。高法官重点分析了侵权行为地、以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等。

A.对于侵权行为地:

1.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2.侵权结果发生地是侵权行为直接产生的结果发生地,而实践中的常见错误是因为原告受到损害,就认为原告所在地就是侵权结果发生地;

3.在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侵权产品的销售不是使用商业秘密的侵权结果发生地。

B.对于以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规定的适用问题:

1.适用前提: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对此,存在被告身份不确定的起诉问题)

2.适用案件范围:域名的侵权案件

(典型案件参考:宁波圣利达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与思瑞克斯(广州)电器有限公司、思瑞克斯有限公司商业诋毁纠纷管辖权异议案件:宁波不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明确,高院支持了管辖权异议)

C.以淘宝、电信、移动等为共同被告的侵权案件的管辖问题

(典型案件:美心食品公司与宁波美心以及淘宝公司的商标侵权纠纷)

对于起诉虚列被告或者先诉后撤这些情况,法院一般倾向于认为没有联接点,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

四、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据问题

对于知识产权案件,法院审理案件的思路是按以下证据类型来审理:

1.权利证据

2.侵权证据

3.损害赔偿证据

A.对于当事人自行收集的证据提交应注意规范性:比如何时何地由何人取得?

B.公证证据保全

(1)公证是获取侵权证据的重要(甚至是主要)手段

(2)注意对公证书的事前审查。如有瑕疵,应要求公证机构进行补正,避免产生争议,甚至公证证据不能被采信

C.电子证据的审查与采信标准:

最高法院(2008)民申字第926号民事裁定书:由于在技术上确实能够达到虚拟的目标网页与真实的互联网网页同时并存的状态,因此对于当事人提供的网络侵权公证证据,人民法院要根据网络环境和网络证据的具体情况,按照电子证据审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审查公证证明的网络信息是否来自于互联网而非本地电脑,并在此基础上决定能否作为定案依据。对于公证行为是在公证处以外的场所进行,公证所用的电脑及移动硬盘在公证之前不为公证员所控制,且公证书没有记载是否对该电脑及移动硬盘的清洁性进行检查的情况下,此类公证书虽能证明在公证员面前发生了公证书记载的行为,但还不足以证明该行为发生于互联网环境之中,不能作为证据采信。

D.对隐名取得证据的审查和采信

隐名取证与陷阱取证(机会提供性陷阱取证与恶意诱发性陷阱取证)

(典型案件:北大方正诉髙术公司案件)

四、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

1.关于权利主体身份的确定问题

对于原告系通过许可合同等方式取得作品著作权的案件,怎么来审查原告是适格的权利人。

(典型案件:北京华盖公司系列案件:如何来证明自己是权利人?署名?仅凭一纸声明是否能证明自己享有著作权?数字水印宽泛地讲可以视为著作权人的署名)

2.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对侵权行为的性质判定的影响

现在一般不注重身份,根据具体行为来定。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本公司持有的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鼓励发明创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知识产权的保护时效及界定等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其中主要包括: (一)专利权:主要包括新物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新设计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权等。 (二)商标权:本公司拥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三)著作权:主要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本公司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摄影、录音、录像等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本公司提供资金或资料等为创作条件,组织人员进行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 (四)商业秘密(含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主要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只属本公司拥有的经营管理、科研、工程、设计、市场、服务信息等。 (五)其他单位委托本公司承担的科研任务并负有保密义务的科技成果权。 (六)本公司引进的专利、商标、著作、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

(七)《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赋予的权利,如商号、域名、网络地址专用权等。 第三条公司各级领导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增强员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维护公司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公司的知识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犯。凡本公司的员工(含公司各级领导、无固定期限的员工、合同制员工、临时工等,下同),或来本公司实习、学习、进修或合作研究的研究人员,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本公司成立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各产业主要负责人等组成,总经理为领导小组组长。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是本公司知识产权的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公司知识产权的宏观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本公司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策略及规定; (二)审查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有关办法、工作规划、计划; (三)指导、检查、监督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四)规划处理与本公司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保护本公司的知识产权; (五)其他有关知识产权的领导、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六条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是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的下设机构,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总结

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专项 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文化部的科学指导下,在省直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接到任务后,厅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安诽部署并成立了贵州省文化市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厅长(组长),厅办公室、市场处和稽查总队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各市(州、地)文化(体育)局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督促落

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稽查总队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稽查总队副总队长分管。在专项行动期间,先后下发了《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开展文化市场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开展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宣传计划》、《贵州省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延长期工作要点》等。同时,每周、每月按时报送相关数据和材料,深入各市(州、地)、县(市、区)督导检查10次。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6月24日,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出动检查共计49687家次,其中:音像市场9227家次、网吧28519家次、娱乐场所10351家次、演出场所1590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73824张;行政处罚案件立案158起,办结156起, 案件查处率100%,办结率98.7%,其中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案件一个。 二、基本估价 去年10月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后整合的文化市场执法资源,集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案件,打击了侵权盗版行为,曝光了违法违规经营户,取缔了违法违规网吧和网站,收缴了一批违法音像制品,有

【良心干货】知识产权案件办案律师应该掌握的实务要点汇总

【良心干货】知识产权案件办案律师应该掌握的实务要点汇 总 作者:李骞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案件相对传统民商事案件以及行政和刑事案件来 说算是律师行业的新业务,自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确立了“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改革方向后,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已经变成了国家层面的具体行动。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专门处理涉及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的第一审民事和行政案件、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以及不服基层人民法院第一审著作权、商标、技术合同、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判决、裁定提起的上诉案件。一、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和难点知识产权案件不同于其他民间借贷、人身侵权等普通民事和刑事案件,笔者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实务操作中深感由于所涉及领域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维权成本高,维权举证难,维权收益低。这三维总结,决定了权利人轻则不动,一旦启动维权,对律师的期望值则成倍加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除了证据保全、诉讼禁令等程序启动难之外,专利特征等同、商标混淆可能性、著作权的实质性近似又是何等主观,飘忽不定,权

利人举证责任有多大,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深有感触。所以在办案过程中要求律师既要对诉讼法里的相关程序和实体 法相关法条了如指掌,还要对所涉及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解,需要具备能精准把握相关证据证明力的基本能力,才有可能办理好此类案件。所以许多代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律师一般都具有理科或者工科的专业背景,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相当的专业知识,否则很容易说错话,或根本满足不了客户对律师的法律要求。 在实践中,涉及知识产权领域纠纷的客户往往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如果作为律师不懂或者懂得不比他多,客户很难把业务交给他不信任的律师。所以作为知识产权律师应当要善于总结知识产权案件的规律和特点,并将其上升为自己的办案规则。专利纠纷案件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出现多少案件,其内在规律性是一致的。在整理总结这些规律时,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办案思路,而善于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总结起来并运用到下一个案件中是律师操作知识产权案件的一个重 要成功秘诀,尤其对常见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的基本知识,原理、基本法律原则应该做到胸有成竹,先要成为专家或者业内人士,其次才是律师。二、知识产权律师办案技巧笔者在参与办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实务操作中,深感此类案件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压力大,典型案例也比较突出。无论是结合当前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司法政策背景,还是落

2016年知识产权工程师考试题A卷74分

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网上自测试卷A卷 (共90道题,共100分,限时:150分钟,还剩149分钟52秒) 单选题 1. 会计、财务、税务、金融都会产生与专利有关的职业岗位,例如: (1分) A. 专利律师 B. 发明人技术顾问 D. 专利质押顾问 2. 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1分) A. 由刘某、王某、韩某和赵某合作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他们可以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只属于王某 B. 甲受乙的委托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由于乙提供了全部的资金和设备,因此就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乙 C. 张某和李某共同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如果李某要对其单独申请专利就必须征得张某的同意 D. 钱某临时借调到某研究所工作,在执行该研究所交付的任务过程中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3. 北京某国有企业拥有一项发明专利,上海一家外商独资公司希望该国有企业转让其专利权。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1分) A. 国有企业转让专利权需经其上级主管机关批准,否则转让无效 B. 由于转让的受让人是外商独资公司,该专利权的转让必须提交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出口许可证》或者《自由出口技术合同登记证书》,或者地方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自由出口技术合同登记证书》 C. 负责批准转让的部门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 D. 专利权的转让必须订立书面合同 4. 发明专利申请人可以向下列哪些保藏单位提交发明所涉及的生物材料样品?(1分) B.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直接提交 C.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国外保藏单位 D.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可的国内、外保藏单位

5. 某地工商局在审查某皮革制品厂拟使用在其生产的皮制品上的商标时,发现其中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商标。该商标是:(1分) A. “千里”牌商标 B. “七匹狼”牌商标 D. “耐斯”牌商标 6. 著作权人寄给图书出版者的两份订单()内未得到履行,视为脱销(1分) B. 9个月 C. 12个月 D. 10个月 7. 甲经贸公司租赁乙大型商场柜台代销丙厂名牌旅游鞋。为提高销售额,甲公司采取了多种促销措施。下列措施哪一项违反了法律规 定?(1分) A. 在摊位广告牌上标明“厂家直销” C. 开展“买就有奖”活动,每买一双鞋都奖一件小礼物 D. 对断码鞋以成本价销售 8. 陈某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申请,其优先权日为2007年8月8日。如果下列出版物上均记载了与该申请中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同的技术内容,且没有其他证据能证明其实际公开日,则其中哪些会导致该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丧失新颖性:(1分) A. 印刷日为2007年8月的专业书籍 C. 公开日为2008年8月3日的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 D. 印刷日为2007年8月8日的内部资料

江苏省2016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网上自测试卷A卷 86分

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网上自测试卷A卷86分 答案仅供参考:86分 单选题 1. 王某于2005年8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005年10月王某将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权转让给张某,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了相关手续。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审查于2006年4月驳回了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分) A. 张某对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 B. 张某对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 C. 王某对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 D. 王某对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驳回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 2. 某杂志社的期刊名称设计新颖,具有独特的含义,并且产生了广泛 而良好的社会声誉,特咨询某律师其名称可以获得哪些法律保护,就该问题,该律师的下列哪种回答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1分) A. 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B. 著作权法、商标法 C. 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D. 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3. 下列哪种语言不是国际公布的语言? (1分) A. 西班牙语

B. 阿拉伯语 C. 希腊语 D. 韩语 4. 不属于要素变更的发明是: (1分) A. 一项有关剪草机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刀片斜角与公知的不同,其斜角可以保证刀片具有了自动研磨的效果; B. 一项涉及泵的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中的动力源是液压马达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电机,并且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C. 将作为木材杀菌剂的五氯酚制剂用作除草剂而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D. 一项产品发明省去了一个或多个零、部件后,依然保持原有的全部功能。 5.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计算机软件包括 (1分) A. 程序、口令和文档 B. 程序和文档 C. 文档和口令 D. 程序和口令 6.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1分) A. 某无效宣告案件的审查决定,评述某项权利要求的创造性时,在请求人提出的评述创造性的证据不能采信的情况下,合议组直接依据请求人提交的其他不是用来评述创造性的证据来评述该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在未给予对方当事人就此陈述意见的机会的情况下,得出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结论 B. 某无效宣告案件,请求人提交的证据1为从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获得的书籍,对方当事人对其真实性和获得途径没有异议,但认为其没有履行公证认证手续因此不应接受。合议组认为证据1为域外证据,应履行公证认证手续,其不符合法定形式,不应采信 C. 请求人在《无效宣告请求书》中认为权利要求1不具备新颖性,权利要求3不具备创造性。合议组经审查,发现权利要求3的保护范围与权利要求1实质相同,因此依职权在口头审理中将权利要求3是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全文gbt29490——(最新整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全文GB/T 29490——2013 发布:2014-04-18 作者:admin 浏览:38次内容出处: 前言I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 引言II 0.1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 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 战略导向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 领导重视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C)全员参与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0.4 影响因素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 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企业: a)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b) 运行并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c)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评价。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可参照本标准相关要求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21374-2008 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2008和GB/T 21374-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知识产权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知识产权”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国有大型石化企业,主要从事基础化工原料的生产。结合自身工作,首先对于“知识产权”的态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而在具体工作方面,“知识产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避免自身发生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二是注重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是基于在“以人为本”和“不断创新”的两个理念上发展而来的。首先,“知识产权”在台湾和香港也被称为“智慧财产权”,即从侧面反映了知识产权对“人”的权利的肯定。而近年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是强调对人的尊重和肯定,那么对于人的智慧财富也就给予充分认可,即对知识产权的认可。其次,从政府层面到民间层面,人们都在强调“不断创新”,摆脱中国仅仅为“世界工厂”的现状。要鼓励创新,激发人们的创新激情,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就要对创新成果给予充分保护,而这正是知识产权保护所能做到的。同时,经济领域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体现“知识产权”在经济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对于“知识产权”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避免自身发生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在新建项目实施过程中体现尤为明显。第一,对于引进新技术,如果是涉及专利技术,首先要求合作方出具专利证书或者授权证明,同时在合同中明确专利权利归属和收益分配方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第二,在采购新设备过程中,我们也会在技术协议中加以明确,比如以“乙方所供所有设备,属乙方自有专利产品的,甲方购买设备同时即购买专利使用权;专利权属第三方时,由乙方全权负责专利使用等各项费用,发生专利纠纷时,甲方不承担相关任何连带责任”作为附加条款进行明确,避免侵权。我们的企业管理部有专门的人员审查合同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对于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主要针对我们自主开发的新技术的保护方面。近年来,我们在一些领域也申请了自己的专利。一方面我们采用这些专利技术,在我们企业内部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使我们的专利技术市场化,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即确定我们的“自有技术”作为商业秘密,而不进行专利申请,实行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加以保护。 尊重知识产权,不仅避免企业自身发生侵权,同时保护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知识产权培训资料

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概念 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对自然人通过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两大类。工业产权可以分为三类:创造性成果权、识别性标记权、制止不正当竞争权。广义的版权可以分为作品创作者权和作品传播者权两类。 三、知识产权的基本性质 (一)无形性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的理解: (1)有形财产权的一般特性为对某种有形物的占有,而知识产权一般表现为对某项权利的占有,两者表现形式不同; (2)有形财产权的标的是有形物本身,是有形的,知识产权的标的是某种权利,是无形的; (3)有形财产权的利用和转移一般表现为有形物的消耗和转移,知识产权的利用和转移一般并不引起相关有形物的消耗和转移; (4)知识产权的标的具有可分别利用性,即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可由多人分别按各自的方式加以利用;对于有形财产权的同一有形标的物而言,则不具有可分别利用性; (5)对有形财产权的侵害行为直接、明显易辨,而对于知识产权的侵害行为不一定都很直接、明显,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地,情况多种多样,比较复杂,给侵权的判定增加了难度。 案例1:某画家创作了一幅美术作品,画家将美术作品原件出售给了某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画家还是属于某甲? (2)该美术作品出版后,原件不慎毁坏,画家是否还享有该美术作品的著作权? (3)如果画家将该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经济权利)转让给了某画院,是否

需要将原件一并移交给画院?如果不移交,是否意味着著作权(经济权利)未转让? (二)专有性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包括两层含义: (1)知识产权具有排他性,在权利的有效期内,未经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许可,在规定的区域内,任何人不得利用此项权利; (2)对于一项智力成果,国家所授予的某一类型的知识产权应是唯一的,不能再对同一智力成果授予他人同一类型的知识产权。 案例2:甲报社从《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警察》画册中,复制了林某的摄影作品用于其编辑出版的杂志的封面用图,并在照片画面中显著位置配写了“一个缉毒警察的腐败之路”、“更年期危机”、“娱乐圈秘史”等文字标题。之后又将该作品用于其杂志征订广告宣传品上散发。 问:请结合知识产权专有性特点,分析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三)地域性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项智力成果能否取得知识产权保护,或者说一项知识产权能否产生,依各国相关法律的不同而不同,在一个国家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的智力成果,在另一个国家未必能取得知识产权保护; (2)对于同一项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保护内容因国家不同而异; (3)任何一项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仅在它依法产生的地域内有效; (4)一项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在某一国家的失效,即该项智力成果在该国内由“专有领域”进入“公有领域”,并不意味着该项知识产权在另外一个国家也已失效; (5)对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判定,依各国法律的不同而异,在一个国家被认定为侵权的行为,在另外一个国家未必也被认定为侵权。 案例3:2005年8月24日,深圳海关根据美A公司的申请,扣留了B公司报关出口的NOVA商标男衬衫,A公司认为,NOVA是该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商标,B行为侵犯了其涉案商标专用权。 问:本案如何解决?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三)专利篇-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三)专利篇|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 2016年12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推广实施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的通知》(国知办发管字〔2016〕56号)。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对企业重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关键技术开展分析导航,以专利导航分析为手段,以企业产品开发和专利运营为核心,贯通专利导航、创新引领、产品开发和专利运营,指引企业创新路径和专利布局,推动专利融入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1、为什么要进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 关于对导航我们都不陌生,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用手机进行导航。首先,要知道要去的目的地(方向)?其次,目前在什么地方(定位)?最后,从定位到方向之间会设计出路径。也即导航的三个要素:方向、定位、路径。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也类似设计一个路径,将专利与产业相融合的研究方法,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关于方向、定位及其之间路径信息的决策规划地一种方法。现在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外国公司给我们布局的技术壁垒,专利成为突围的瓶颈要素。解铃还须系铃人,突破专利瓶颈需要专利本身的引导。专利申请的盲目性、随意性削弱了专利的影响力。必须将专利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中去,才能体现专利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市场价值。 2、企业为什么可以用专利进行导航? 据WIPO统计,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最新科学技术和技术动态信息首先是通过专利文献得以反映,其中的70%从未以其他形式发表过,专利文献具有信息高度集成性:技术信息、法律信息、市场信息、其他信息。专利信息具有更新及时、领域广泛、描述详细、内容可靠格式统一、规范、便

公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对于一个研发技术的企业而言,要想在市场中谋生存,只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知识产权形成有效地保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建议公司做如下工作: 一、对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整体规划和有效管理 公司的业务活动可能涉及到不同形式的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的版权)、商业秘密、域名等。因此建议公司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进行规划和管理: 1、公司可指派专人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列出明细,建立档案。 2、对知识产权按其实际可创造价值、对公司发展的重要程度、维 护成本等进行分级。 3、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平台,如中外专利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外标准数据库等,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数据信息,避免重复研究造成对公司资本的浪费,也可避免造成对其他知识产权人的侵权。 4、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公司利益。知识产权覆盖面很广,在签订合 同或遇到纠纷时,有的情况下主张一项权利往往难以有效保护公司的权益,这时需将几种权利综合起来行使,往往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1、公司在分析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基础上,对于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 响的知识产权,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域名等,应第一时间聘请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申请,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利益。在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权属、使用范围、期限、后续研发成果的分配等做详细规定,签署相关法律文件。 2、在保护知识产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1)计算机软件版权的保护: 虽然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中国公民和单位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不论在何地发表,均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但同时该条例第二十四条又规定: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的登记,是根据本条例提出软件权利纠纷行政处理或者诉讼的前提。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发放的登记证明文件,是软件著作权有效或者登记申请文件中所述事实确实的初步证明。所以为更好地保护公司计算机软件的版权,公司应该将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的登记,从而避免在产生纠纷时因无法提供有力证据而处于被动地位。 2)专利技术的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实务试题与答案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实务试题与答案(1) (2010-08-07 09:31:11) 一、A型题[共-1道题,每题1.5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是(C) A. 创造性、新颖性、技术性 B. 新颖性、美观性、实用性 C.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D. 创造性、合法性、新颖性 2.某教授完成一篇论文,投稿给某杂志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杂志社有权对该论文进行修改 B. 杂志社可以在署名的情况下自行转投给其他杂志社 C. 杂志社可以对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删节 D. 杂志社对作品的任何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 3.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C )。 A. 化学元素周期表 B. 农历历法 C. 建筑图纸 D. 法律法规 4.将营销模式纳入专利保护范围的是那个国家(B ) A. 荷兰 B. 美国 C. 中国 D. 丹麦 5.广义的版权分为(B ) A. 人身权和邻接权 B. 作品的创作者权、作品的传播权 C. 财产权和邻接权 D. 人身权和表演者权 6.以下不是我国民法通则中保护的知识产权形式的是(D ) A. 著作权、专利权 B. 商标权、发明权 C. 发现权及其他科技成果权 D. 制止不正当竞争权 7.甲公司想把注册商标“梅花”用在自己新近研发的产品上,应当(A) A. 另行提出注册申请 B. 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核准 C. 变更注册申请 D. 取得商标管理部门的同意 8.下列文件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的是(A ) A. 1709年英国的《安娜女王法》 B. 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反不正当竞争法》

知识产权培训试题答案精品范本

在全市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1-06-03 10:38:50 关键字: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知识产权培训工作 《知识产权公共教程》考试题答案“五套” 2010-07-29 15:37:28| 分类:继续教育 《知识产权公共教程》测试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本部分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版权又称为著作权。 (√ ) 2.无形性是知识产权最基本的性质。(√ ) 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又可称独占性。(√ ) 4.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 ) 5.知识产权法只是国内法。 (× ) 6.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属于专利法保护的范围。(× )7.商标的标识对象是商品或服务。(√ ) 8.按照保护客体分类,商标可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9.商号就是厂商名称。 (√ ) 10.商誉不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 11.驰名商标认定遵守“个案处理,被动认定”原则。(√ )12.版权是一种知识产权。 (√ ) 13.署名权是版权的经济权利。(× ) 14.版权因注册而产生。 (× ) 15.版权只包括财产权利。 (× ) 16.版权可以依法合理使用。 (√ ) 17.“盗版”是一种性质严重的侵犯版权的行为。(√ )18.我国刑法规定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 19.创新是产生知识产权的必要条件之一。(√ )20.未经许可,将网上传播的作品“下载”会构成侵权。(√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知识产权主要包括( D )。 A、商标权 B、专利权 C、注册商标 D、商标权、专利权、版权 2.对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独占性 B、排他 性 C、经济性 D、垄断 性 3.知识产权的时间性,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A、人们可以推断知识产权的保护时 间 B、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较长 C、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期限法定 D、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根据高层决 策确定 4.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 ( D )。 A、商标权 B、专利权 C、版权 D、工业产权和版权 5.关于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的内 容,错误的说法是( C )。 A、工业产权 B、版权 C、商标权 D、对“边缘保护对象” 保护权 6.构成WTO(世界贸易组织)的三 大支柱的错误说法是( C)。D A、知识产权 B、货物贸易 C、服 务贸易 D、外贸进出口 7.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属于( B )。 A、国内法 B、国际公法 C、 国际私法 D、国际投资法 8.专利是( D )。 A、发明专利的简称 B、实用 新型专利的简称 C、外观设计专利的简称 D、专利 权的简称 9.专利权客体的种类包括( D )。 A、发明 B、实用 新型 C、外观设计 D、发明、实用 新型和外观设计 10.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性要求 ( D )。 A、新颖性实用性 B、新颖性 创造性 C、创造性实用性 D、新颖性 创造性实用性 11.不属于商标侵权行为的条件的 是( D )。 A、它是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 或类似商品(包括服务)上使用与其相 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 B、它所涉及的商标权必须是有效存 在的 C、使用相关商标的行为必须是在商 标权保护范围内才能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D、它是一种直接侵权行为 12.根据专利法,下列不授予专利 权的选项是( D )。 A、违反传统习俗的发明创造 B、违反单位规章制的发明创造 C、专利 申请人属犯罪嫌疑人 D、违反社会公 德的发明创造 13.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包括 ( C )。 A、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B、行政责 任、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D、商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4.版权从内容上讲包括的权利有 ( D )。 A、财产权、占有权 B、人身 权、处分权 C、所有权、使用权 D、财产 权、人身权 15.植物新品种依法必须具备 ( C)。 A、新颖性、稳定性 B、一致 性、特异性 C、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 性 D、新颖性、特异性、稳定性、创造 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所给选 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 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15个小题,每 小题2分,共30分) 1.WTO对知识产权范围的定义包 括( ABCDE )。 A、版权与相关权利 B、商标权、 地理标记权 C、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权 D、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 E、未披露过的信息(商业秘密) 权 2.知识产权的基本性质有 ( ABCD )。 A、无形性 B、专有性 C、地 域性、时间性 D、可复制性 E、经济性 3、我国国内法中知识产权法律制 度包括( BDE )。 A、宪法 B、中国内地主要的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C、单行条例 D、最高人民法 院有关的司法解释 E、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的司法解 释 4.专利法的主体包括 ( ABCDE)。 A、专利发明人 B、专利申 精选word编辑文档

《新时代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与严格保护》-部分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题 1.专利质量主要是指专利的法律质量、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其中(法律质量)是决定性 2.高档商品或奢侈品的价格主要由知识产权的高额附加值决定,知识产权就是它所用的商标和品牌。这体现了专利具有(经济价值)。 3.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共同构成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其中,(专利数量)是构成企业知识产权优势的基础。 4.专利具有时间性,其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10年),过了保护期,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5.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道,全球每年发明成果的(90%-95%)都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查到。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5题。 1.根据本课程,专利的权利特点是指专利具有(ABCD) (A)独占性(B)地性(C)时间性(D)可转让性 2.对一个概念下定义至少要遵循(ABCD)个准则。 (A)简练(B)完备(C)准确(D)易懂 3.企业到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申请专利的时候,审查员会依法审查,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审查(BCD)。 (B)新颖性(C)创造性(D)实用性 4.本课程提到,知识产权有多种价值,最主要的价值是它的(ABCD) (A)制度价值(B)经济价值(C)文化价值(D)市场价值 5.高价值专利的"高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价值高低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下列各项中,属于因事而异的是(ACD)。 (A)专利主体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充分发挥专利的制度价值功能 (C)专利主体想和竞争对手开展市场竟争,更多关注专利的市场价值 (D)专利主体想建设企业文化,更多关注专利的文化价值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10题。 (是)1.知识产权有多种价值,最主要的价值是它的制度价值、经济价值、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 (是)2.高档商品或奢侈品的价格主要由知识产权的高额附加值决定,知识产权就是它所用的商标和品牌 (是)3.本课程提到,高价值专利是指有用性强的专利。对于国家来讲,高价值专利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赢得国际经济竞争。 (否)4.很多企业往往只认识到知识产权具有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时知道知识产权还有制度价值和文化价值,知识产权的制度价值是最重要的。 (是)5.高价值专利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赢得国际经济竞争 (否)6.本课程提到,专利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财产,随着使用会产生损耗,因而会在使用中不断贬值。 (否)7.高价值专利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专利不是企业的核心克争力,科技成果并不是,因为法律赋予专利“独占性”。 (是)8.专利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并不是,因为法律赋予专利“独占性”。(否)9.根据中国专利奖评奖标准,凡是获得中国专利奖的专和—定是高价值专利,同时高价值专利也一定是获得中国专利奖的专利。 (是)10.高价值专利是指有用性强的专利。

企业法律实务历年真题:企业知识产权法律实务(案例题)(2).doc

2011年企业法律实务历年真题:企业知识产 权法律实务(案例题) 2002年6月6日,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开发用于特种设备的变频装置的,双方约定乙在合同生效后的3个月内将该变频装置的图纸一份及样品一套送交甲,专利权归甲所有,甲支付乙开发费用100万元。2002年8月,甲取得该变频装置后,于2003年3月5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审查通过,于2004年1月授予发明专利,随后甲与丙于2004年11月18日签订了专利权转让合同,并与2004年12月18日向专利局申请登记,经专利局审查于2005年1月10日予以登记,并在同年的2月10日的专利专刊上予以公告。当丙实施该专利技术时,发现市场上已有此种装置出售,经调查系甲所为,遂要求甲停止销售并收回产品,甲解释其销售的产品为以前剩余积压的产品,不同意收回。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真题试题】(2008年第66题) 1.甲乙双方如果未在合同中约定专利权归属的,则该变频装置的专利权申请人应为()。 A.甲 B.乙 C.甲和乙 D.甲,但必须经乙同意并在申请书上写明发明人为乙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为委托发明专利权的归属。根据我国《专

利法》第8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由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真题试题】(2008年分析第67题) 2.甲丙之间的专利权转让合同的生效日期为()。 A.2004年11月18日 B.2004年12月18日 C.2005年1月10日 D.2005年2月10日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为专利转让合同的生效时间。根据我国《专利法》第10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由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真题试题】(2008年案例分析第68题) 3.甲在将变频装置的专利权转让给丙以后,对其剩余的专利产品()。 A.甲可以自行销售,不构成侵权 B.经丙同意后,甲才能销售 C.经专利主管部门批准后,甲可以销售 D.丙有权要求甲停止销售,并赔偿损失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答案解析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题-答题卡 (总分100分限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A) 2、(B) 3、(D) 4、(A) 5、(A) 6、(C) 7、(D) 8、(C)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10分) 1、(ABD) 2、(ABD) 3、(ABD) 4、(ABD) 5、(ABC) 三、填空题(10分) 1、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2、明确问题并对可能得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实施行动计划,评估结果,如果对结果不

满意就返回到计划阶段,或者如果结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 3、审核与批准。 4、宗旨与方向。 5.经营发展情况;持续适宜性;全体员工. 四、简答题(30分) 1、文件编制应遵循得五原则就是什么? ①符合标准原则 ②结合实际原则 ③可操作性原则 ④部门一贯负责制原则 ⑤优化与增值原则 2、简述知识产权手册具体内容应包括哪些 知识产权得内容:?(一)专利权 1、专利权得定义:专利权就是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或单位对发明创造成果独占、使用、处分得权利。 2、专利权得主体:有权提出专利申请与专利权,并承担相应得义务得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 3、专利权得客体: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4、专利权人得权利:独占实施权、许可实施权、转让权、放弃权、标记权.? 5、专利权人得义务:实施专利得义务、缴纳年费得义务。?(二)商标权 1、商标权得定义:商标,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区别不同得商品而专门有人设计、有意识地置于商品表面或其包装物上得一种标记.商标权就是指商标使用人依法对所使用得商标享有得专用权利。? 2、商标权得主体:申请并取得商标权得法人或自然人。? 3、商标权得客体:经过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国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防止假冒商品的协议》,标志着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入了高标准、高水平的国际化保护阶段。本文阐述了笔者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方面的观点,介绍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并从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如何推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若干构想。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的称谓来源于18世纪的德国⒈,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弟将知识产权概括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这一学说被广泛传播,得到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对知识产权的概念如何界定,我国学术界各种观点和争论颇多。在这一点上笔者赞同郑学思先生的观点,即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或工商业活动中的标记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⒉,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其它智力成果权。

(二)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独特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1、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非物质性的信息。非物质性的信息是一种精神财富,具有永久存续性、可复制性和可广泛传播性,可以同时被许多人使用,而且不能用控制物质财产的方式控制。 2、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知识产权的效力可以对抗一切人,即除权利人之外的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干涉其权利的消极义务,而没有协助其实现权利的积极义务。知识产权权利人具有根据自己的意志,对权利的保护对象进行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3、知识产权可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分地域取得指同一信息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同时或先后在不同的法域分别取得相应的知识产权。既然同一项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法域内分别取得多个知识

知识产权诉讼实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知识产权诉讼实务 篇一:专利诉讼实务 专利诉讼实务 (江苏高院意见) 一、现有技术抗辩 1、定义:指被控侵权行为人以自己使用的技术是现有技术(现有 设计),或者更接近于现有技术为由,抗辩专利权人的侵权指控,以否定侵权指控。 2、法律依据:法22, 3、可以以在先专利进行抗辩,但在先专利的专利权人需是原告以 外的其他人。 4、在先专利申请日应该在原告专利申请日前即可,无需在先专利 公开日早于原告专利申请日。 5、可以引用的在先专利的抗辩范围应该包括其专利文

献的全部, 而不仅仅是权利要求书。 6、公知技术抗辩时,被控侵权人一般只能引用一份公 知技术对比 文件,证明其实施的技术于该公知技术相同或十分接近,而不能援引两份或多份对比文件进行组合。将两份或多份对比文件进行技术组合本身就有可能产品新的技术和新的专利,组合而成的技术既不属于公知技术,也不与任何一份单独对比文件近似。且多份对比文件组合本身就涉及是否具备创造性的判断问题。 7、外观设计专利侵权不应适用组合公知技术抗辩,但 该现有外观 设计属于同一生产者的同一产品的除外。 8、但是,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案中,如果被控侵权人 提供了充分 的证据证明了公知技术的组合是显而易见的情况下(如简单叠加),可以认定该技术的组合属于公知技术。此时, 应加大被控侵权人的举证责任,即其应该提供专家证明、权威刊物的书面表达、权威机构证明、鉴定等证明上述组合属于显而易见的组合。且被援引的技术应该属于相同的技术领域,反之,不同技术领域的技术组合一般不具有显而易见性。当然,如果现有技术中给出了明确的记载,认为可以得出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