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服装设计品牌专业及服装类专业群建设项目

一、建设基础

(一)、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

2009年省政府出台的《安徽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长期以来,纺织工业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六安市已将纺织服装列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即将实施的六安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重点项目分工中,明确提出要把六安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根据市场调查,安徽服装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年均5000人以上,并将持续增长。

(二)、专业发展基础

服装设计专业的建设,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2012年,该专业开始建设省级服装设计实践教育基地;2013年,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几年的重点建设,已经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学生的报考率和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攀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 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共13人,其中企业兼职教师占30%以上,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75%以上,专业教学团队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专职教师中,有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3人;有硕士学位的有7人。

2. 实训中心

围绕服装设计专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能力培养,建成面积为500平米的综合性服装实训中心,配备了普通高配电脑5台、数化板(36*48)大型高精度读图板1台、喷墨绘图机1台、平板切割机1台、高速直驱单针自动切线平缝机50套、高速三线包缝机2套、高速五线包缝机2套、针杆离合式高速双针平缝机2套、电子套结机1套、电子装钮机1套、高速带刀平缝机1套、电热蒸汽组合熨烫台1台。配置了服装CAD软件(服装设计放码CAD系统(RP-DGS)院校版支持10个站点使用)。另外拥有4个服装设计工作室,共有打版桌160台,多个人台。并由安徽星星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在学院投资建设了一个“嵌入式”实训室。

3. 实习基地

服装设计专业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十分紧密,与安徽星星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俊玲服饰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建设生产性实习基地,

学生成建制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4. 人才培养方案

在对企业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对毕业生进行了大量走访的基础上,在企业的参与下,重新思考并构建课程体系;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为纲,认真思考、大量调研、充分论证,准确定位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着眼于职业能力的培养,重新修订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 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决定了高职教学要从基于学科知识转换为基于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设计,从注重学科知识系统化到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行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目前,服装设计专业已制定半数以上课程的课程标准,并搭建这些课程的学习情境和评价体系。部分课程已开始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其中,《服装效果图绘制》、《服装结构与纸样》、《服装综合设计与制作》、《服装跟单理单》等课程已作为院级课程教学改革专题立项建设。

6. 校企合作基础

服装设计专业主动服务地方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与安徽星星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构建“请进来,走出去”的校企合作框架,建成“厂中校,校中厂”的实训基地。

“请进来”包括把企业的专家请进来,同时,把企业请到学校来,也即邀请企业在学校内建设部分车间、部门,或在校内建设小微企业。目前已建有“校中厂”——安徽俊玲服饰有限公司,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广泛的校企合作。

“走出去”即让学生和教师走出教室,走到企业、市场上去。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将企业的车间建成“厂中校”,学生成建制的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7. 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来的专业建设,本专业已初步显示出较好的教学效果,“服装工艺技术”的办学特色已经初步形成。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

二、建设目标

围绕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总目标,结合服装设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依托六安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建设以校企立体、深度合作为特色的服装设计品牌专业。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6+★”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下,基于“双需求”,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组建校企共建的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人才任用机制;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使创新创业深入课程、工作室建设;建成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信息化、职场化”实训基地,加大“厂中校,校中厂”的建设力度,满足生产性实训、产品研发、职业技能培训与资格鉴定的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经过几年建设,使服装设计专业在省内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专业教学模式构建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以服务区域服装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以教产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现代学徒制为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律,根据实践要求和服装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院服装设计专业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服装专业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坚持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办学指导思想,推行“文化浸润、人格养成、能力固本、素质铸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针对服装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通过服装专业职业面向和职业岗位分析,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梳理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确立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进一步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

2. 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破解企业用工难、新增劳动力价值提升难、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难、就业者收入保障难等企业用工“四难”问题。服装设计专业分别与安徽星星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俊玲服饰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用、培五位一体的新模式,实现产教融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联合招生招工方式、教学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过程安排、标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学徒制”推进措施。

联合招生招工方式:学院和服装企业在安徽省招生政策范围内,不断创新招生模式,积极探索和完善“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方式,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教学方案制订:学院与合作企业根据服装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制定教学方案,体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特点。方案采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形式,在合作企业中建立“厂中校”,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创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做到理实一体,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

课程体系开发: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教学过程安排:根据服装企业生产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学期制,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三年学徒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和自学相结合,技能部分由师傅教、徒弟学为主。在企业进行学徒式实习时,根据服装产业从开发到生产到销售的工作流程安排教学进程。轮岗时根据每个岗位要求分别安排企业技术能手和专职教师作为师傅,手把手教学,教学过程与服装生产过程对接。

标准和制度建设:借鉴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经验,推进双元育人一体化。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特点,不断探索和建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师傅标准、教师标准、薪酬标准等。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的双重身份,明确各方权益及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证书获取: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开发“双证书”课程,探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

生职业资格认证办法,在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该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构建

(1)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按照“课程体系项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做练一体化”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适应学习领域课程教学。鼓励教师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或者是多元的教学方法。如一体化教学、现场教学、项目导向教学、案例教学、微课程的利用等。探索研究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2)发挥分段式教学优势

发挥服装设计专业一直以来采取的分阶段教学组织模式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职业岗位的特点及技能要求,把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分段。教学模式中,采用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组织方式,理论、实践于一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课程,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实训质量。

(3)推行实践小学期教学

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推动教师积极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高度融合,培养更多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教练型”双师素质教师,积极实行实践小学期教学模式改革,在第一学年暑假开设实践小学期。利用服装设计专业校中厂的优势,与合作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实践小学期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等,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在实践小学期中进行《成衣制作》和《职业素养提升》两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

(3)完善中高职衔接模式

依托安徽省大别山职教集团平台,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出能用、合用的人才至关重要。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上,针对企业对服装行业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在学院“6+★”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下,通过“工作过程”这条线,串联重点专业课程,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发行动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打破学科领域课程体系,重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1. 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服装专业职业面向和职业岗位分析,基于工作过程,建立明晰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完善6大课程模块,即公共素质基础课程、公共素质拓展课程、公共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岗位核心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其中,完成课程体系的重构,建立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2. 专业课程建设

(1)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聘任行业专家与专业骨干教师组成课程组,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为依据,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完成学习内容的构建。课程组通过立项方式申报课程开发专题立项,课程开发实行项目管理。目前已立项建设课程4门,计划3年内完成服装设计专业全部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和95%以上职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5年内完成服装专业群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具体课程建设规划见表1:

表1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2)微课程建设

梳理学习领域课程的技能节点(或者工作知识点),选择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开发微规频、以及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一系列的微课程资源,并上传到学校“微课云”平台,方便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学习。

计划建设微课程的共计10门左右课程,共建微课66个左右。

(3)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建成《服装CAD》、《服装工艺1》、《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英语》、《服装结构与纸样3》《服装陈列》等几门校级资源共享课程,并积极申报省级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或大型慕课,建设期内开始建设一门以上省级资源共享课程。

4. 特色教材建设

对传统的学科体系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引入业界最新技术及行业标准和规范,结合考证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开发符合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特点的教材。计划5年内完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服装立体裁剪》、《服装CAD》、《成衣制作》等校本教材开发,有特色的优秀教材公开出版。

5. 课程资源库建设

本着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原则,整合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和开发国内外相关行业的资源,通过校园基础能力提升工程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云资源平台。建成一个有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科学规范、使用方便快捷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微课程库、素材库、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库)。

针对学习情境进行“微课程”建设,实现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资源;收集服装设计素材,丰富素材库;将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成果——授课计划、电子教案、视频录像、习题库、在线课堂、行业企业标准等完善为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库。

(三)、实践教学体系完善

实践教学必须服务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于“6+★”(公共素质基础课程+公共素质拓展课程+公共技术基础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两个实践基地平台,注意实践教学平台与教学计划的有效衔接。

1. 服务于“6+★”的实践教学体系

(1)基础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服务于公共素质基础课程、公共素质拓展课程和公共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活动。主要依托学校创业中心、英网中心等公共基础课程实践场所和校内实践基地完成。

(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服务于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和职业素质拓展课程的实践活动。依托校内实训中心、校中厂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

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根据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常规教学时间内完成;

课外实践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部分,依托校外实训基地来完成。在企业进行成建制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建立顶岗实习制度体系,保障顶岗实习安全有序地进行;细化现场管理——一是建立分别由学院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企业一线技术、管理人员担任专业导师、生活导师和企业导师的“三导师制”,二是建立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双主体育人制度”;依据危机干预机制,强化危机管理,采取全方位管理,以预防为主,全程监控和跟踪。

2. 职业技能测试平台构建

服装设计专业职业能力测试平台是以专业技能竞赛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包括平台制度建设和设备建设两部分。在全员参与的技能大赛基础上,设置职业能力测试项目见表2:

表2 技能测试项目表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服装设计专业能力测试平台构建方案,系统梳理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结合职业资格鉴定,完善能力测试项目,制定《服装设计职业能力测试办法》。

3. 职场化、信息化、现代化实训中心建设

加大“产教融合”的校内服装设计实训中心建设力度。突出实训中心的“现代化、信息化、职场化”,探索校企共建与专业建设相匹配的实训教学场所,加大“校中厂”的建设力度,满足生产性实训、产品研发、职业技能培训与资格鉴定的要求,使之成为服装品牌研发基地、服装集聚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其中,实训中心要创造优良的仿真实训环境,以确保能开展服装设计与工艺制作训练;在现有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建设,将微课教学引入实训场所;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的投入,建成现代化、信息化的服装设计资源库,支持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依托大别山职教集团平台,利用实训中心的设备资源,对周边中高职对口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活动。

(四)、“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具有服装设计与工艺研发、应用、推广能力,能满足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引进一批高素质教师,壮大师资队伍;全部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挂职锻炼、轮训,通过“实践学期”让教师一起进企业参加“顶岗教学”,提升教师能力;实现教师和企业技术能手的双重身份(教师、师傅),确立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选拔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制定学徒班系统的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选拨办法和考核办法。倡导“心中有德、胸中有梦、眼中有事、手中有能”,建立教师考评新机制。

注重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服装设计专业现有专业带头人1名,通过5年建设,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企业专业带头人一名。5年内派专业带头人进行国内访学。通过“校企互通”的办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工作项目等实践锻炼活动;企业专业带头人通过参加现场教研活动及学院培训、研讨等形式,提升其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

建立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共同组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通过落实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以及随机教学检查相结合,系统、多元、动态化地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制订《服装设计系教学工作评价暂行办法》等评比制度,对系部整体教学工作或专项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评比。

(六)、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是根据地方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安徽星星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的要求和支持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本专业建立之初,服装企业就积极参与到专业建设之中,成立了服装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企业、学校、教学团队”三个层次校企合作运行长效机制,共同建立了产教融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服装设计实训中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诉求,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目标之一。

1. 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

依托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果,主动适应六安区域产业发展与转型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广泛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2. 服装生产技术培训服务

利用“校中厂”中的服装生产线为中小企业提供服装生产和技术支持服务;与安徽星星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培训,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并利用较高水准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实训条件为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提供服装生产技术培训服务;拓展与六安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合作,开展服装制作工等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3. 加强“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密切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建设“厂中校”,实现“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学院与企业共同营造“学习课堂、实训基地和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环境,实行“5s”管理,共同开展学生学徒实践、员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研究。利用师资优势,对服装企业进行对口技术支援。

4. 创办“三位一体式”的服装设计工作室

建立融合创意思维、课题研究和市场实践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式”服装设计工作室,制定相应的运作模式,用于扩展教学方式、增加社会影响力以及加强对外交流,同时也参与企业、市场的竞争,为更多企事业单位服务并进行相关协作。

工作室将不完全拘泥于学院内部的教学,除了完成学院下达的任务外,还与各类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承接一定的设计、技术任务。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开设网店、微店,展开电子商务,组织专业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直接通过企业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加强自身就业能力,提高技能水平,从而尽快融入企业和市场,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服装设计工作室的课题研究能够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创意思维的扩展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加上市场实践的锻炼,能够起到高职院校与市场接轨的重要作用,同时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产生“双赢”的效果。将专业发展、市场需求和互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型销售平台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打造一个“互联网+”的服装设计专业群。

(七)、教科研建设

(1)提升教科研水平

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进行国内访学、学习,定期外请专家做学术和技术讲座,开拓研究视野;结合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培育教育教学成果。

(2)提升技术研发水平

安排服装专业教师进行服装设计和制版研究工作,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与企业对接,直接提供科研支持。

(3)创建自主服装品牌

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围绕《中国制造2015》行动纲领的精神,积极开发自主品牌,探索创新创业渠道。师生齐心,共同创业,力争在建设期内打造出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八)、专业群建设

围绕六安地区服装产业的发展需求,针对服装产业的三大岗位群,拟设立以服装设计专业为核心,以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为支撑,以服装营销与管理专业为外延的专业群。服装设计专业群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方面能够相互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在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方面针对职业能力培养区分专业方向。

拟建服装设计专业群专业课程设置如图1:

图1:服装设计专业群课程设置图示

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如表3:

表3 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为服务专业群教学需要,在实训中心功能划分上既有各专业共享部分,又有术业专攻的特色部分。拟扩建服务专业群实训需求的实训中心如表3:

表4 实训设备建设一览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服装设计品牌专业建设领导组和项目组。

领导组:

组长陈如邦、赵正清

成员贺义宏、杜云林、倪丹、高旋

项目组:

主持人:倪丹、高旋

成员:徐茜、刘晓玲、郭洁洁、张军、李俊

(二)、制度保障

学校和二级学院建立完善的品牌专业群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实行二级学院总负责、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建立项目负责人定期向项目建设领导组汇报制度,学校项目建设领导组适时进行进度和质量监控,确保项目建设按质按量完成。

(三)、经费保障

确保资金到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严格经费管理,严格审批程序。

六、预期成效

构建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地方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机制,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建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十门以上学习领域课程和微课程,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服装设计专业职业能力测试平台;组成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形成一批服装设计、工艺的研究成果,加强“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产教融合”的校内服装设计实训中心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创办“三位一体式”的服装设计工作室,师生共同创新创业,推广工作室“教学+创业”的新模式;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教学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服装专业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省内外专业建设上具示范作用。

史上最全品牌体系建设架构

xx集团品牌建设规划 鉴于企业文化和品牌传播在公司发展中的无形作用,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际状况和目标需求,《xx集团品牌建设规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提高xx集团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科学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对外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提升全员的职业素养,激发工作热情和斗志,为公司的发展加油助力! (一)对内—企业文化建设 1、建设目标 全面推进品牌CIS系统建设,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打造企业形象,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一流的钢铁队伍。 2、开展措施 2.1文化理念提炼及宣导 2.1.1xx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大纲拟定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与集团领导沟通,征询各部门意见,对公司“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竞争观、企业基本法、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人才观、企业竞争观、企业服务观、员工行为准则、员工职业道德”等内容进行提炼,拟定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宣传口号,引导员工塑造统一的价值观,围绕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2.1.2企业文化弘扬传播 通过培训、信息栏、xx集团微博微信、微博微信等端口、电子邮箱等不同方式和载体,使员工认知和感悟xx集团企业文化,通过导引和影响,使员工从内心和思想深处对公司企业文化进行认同和融入。

2.1.3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通过“海报、信息栏、xx集团微博微信”等载体对xx集团企业文化进行宣扬,在公司内部进行悬挂张贴,使员工统一思想、统一行为,营造文化氛围浓厚的工作环境。 2.2公司形象宣传标识管理 2.2.1 logo色及VI延展手册的设计应用 对xx集团公司形象展示标识及xx集团微博微信的LOGO涉及的内容、形状、字体等进行确定,固化公司标识,确保公司“xx集团微博微信、报送材料”等所有对外展示资料宣传的一致性,展示公司统一的企业形象。完善企业手册的制定和宣传册的设计规划。 2.2.2文件模板、PPT模版确定 对xx集团公司各部门需要的文件模板、PPT模版进行确定,确保各部门提供资料模板的一致性,展现xx集团公司的规范性。 2.2.3公司标识对外报送审核 对各项目及各部门对外展示的xx集团公司形象相关的标识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对外展示的一致性。确保对外新闻稿和相关领导的媒体演讲相关术语合法合规。 2.3企业文化氛围营造(4.8--) 2.3.1看板制作 对公司“企业精神、企业基本法、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人才观、企业竞争观、企业服务观、员工行为准则、员工职业道德”等内容进行提炼,设计制作上墙,在xx集团公司走廊和办公区进行悬挂,营造文化氛围。 2.3.2门牌制作 对xx集团公司门牌进行统一、悬挂,确保公司门牌的统一性。 2.3.3办公桌椅及物料摆放 对xx集团公司各部门办公桌、椅子、电脑、文件筐等用品摆放进行规范,确保物品摆放的一致性,营造整齐划一的办公形象。 2.3.4员工行为规范检查 根据《员工行为规范》对“员工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职业环境”等方面进行限定和规范,并通过培训和检查的方式,确保大家行为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对外展现美都统一的职业形象。

关于品牌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品牌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华瑞参业“吉林省名牌”品牌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华瑞参业品牌建设项目背景 (4) 1、项目单位背基本情况 2、项目背景 二、品牌建设的意义 1 、品牌建设能够帮助华瑞参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品牌建设能够帮助促进产品的销售、增加经营收益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3、品牌建设能够提高华瑞参业的凝聚力和员工向心力 4、品牌建设有利于公司形成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 三、行业竞争情况及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四、品牌建设必要性分析 1、公司品牌战略发展的需要 2、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规模、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的需要 3、提高品牌竞争力、应对国际品牌潜在挑战的需要 4、加强营销网络建设的需要 五、品牌建设可行性分析 1、持续发展的中国营养产业为公司品牌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公司已有品牌基础和品牌战略规划是此次品牌建设的有利基础。 3、公司品牌管理团队是此次品牌建设的有力保障

4、行业现状为此次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因素 六、品牌建设实施策略 1、品牌建设实施策略 2、品牌定位 3、品牌建设实施形式 七、品牌建设实施投资概算 1、各项目费用组成 2、媒介广告费用明细 3、公司形象推广费用明细 4、活动策划推广费用明细 八、品牌建设实施影响分析 1、品牌资产的增值 2、形成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 3、形成鲜明的品牌风格 4、促进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九、品牌建设实施风险分析

一、华瑞参业品牌建设项目背景 1、项目单位背基本情况 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坐落在长白山东麓-吉林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司成立于7月,是一家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实体企业。当前,公司拥有大型绿色无公害人参种植基地、林下参基地、西洋参基地、林蛙养殖基地及大型梅花鹿养殖场。自经“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连年达到国家绿色环保标准,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做过大篇幅报道,9月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节目“找野山参”就以本公司林下参种植基地为背景连续播出。 公司依托特殊的资源优势,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聘请国内外著名人参专家,吉林农业大学资深教授、医学博士等专家型人才担任长期顾问,以长白山优质鲜人参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微粉”等世界高新技术,生产出具有高活性的“金立华”牌活性人参胶囊、活性西洋参胶囊、活性林蛙油胶囊、活性山参茸鞭胶囊等活性人参系列功能性食品。同时,公司与国家文化部重点科研基地演员皮肤保护研究室及吉林省文化厅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双重领导的直属科研机构--吉林省文化科技研究所开发中心

品牌学校创建方案

品牌学校创建方案

品牌学校建设项目研讨会实施方案 为保障我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校长专业成长与品牌学校建设”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发挥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的作用,提高校长培养与培养成效,加快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科研项目合作协议要求,结合我校实践制定学校建设项目研讨会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三年的时间内,借助专家组自身的学术优势,经过系统、科学的调研,以校长专业成长促进品牌学校建设规划的制定,实施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帮助学校形成明确的品牌发展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由此提升我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整体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我校在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使我校成为临翔区的品牌学校。 1、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办学理念,塑造学校的办学品牌 具有成熟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强化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办学思想端正、发展战略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和办学成效显著,形成学校的办学品牌。 2、提高校长专业发展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公开发表学校管理的论文与论著,研究成果较为显著。 3、提升学校管理艺术和宏观决策水平 掌握科学管理学校方法与艺术,具有快速而有效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与水平,在推进素质教育。 4、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知识丰富,思维敏捷,个性鲜明,敢于创新,品格高尚,富有人格魅力。 二、问题诊断 1、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业成就发展不均衡,有偏科现象,厌学情绪时有发生; 2、文明礼貌,与同学友好相处,理解和关心她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育; 3、学校虽然有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但个别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失衡,驾驭课堂能力低,导致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注意力不够集中,认真思考上不够,自主学习差。 4、由于经费不足,学校在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建立年度体检制度上做的不够。 5、硬件设施不足,教室、厨房、教师宿舍拥挤; 6、软件建设十分薄弱,无电脑室、实验室、音、体、美、少先队活动室、德育室及媒体辅助教学设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品牌建设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品牌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行业背景 保持快速发展,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较快发展进程之中。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带来大量城市房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大量工业与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市场也将保持旺盛的需求。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建筑业各类规划,我国建筑业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体现: 1、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城镇化建设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并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建筑市场。在城镇化建设的带动下,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19年3月16日,我国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9-2020年)》,提出稳步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目标到2020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化的发展将拓展城市新增住宅建设市场。2020年前我国将有约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这将带来大量新增城市住宅建设需求。此外,大量的城市陈旧住宅更新也将带来较大的住宅建设需求。同时,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带来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的建设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意见》,我国明确了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管网建设、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生态园林建设是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四大核心领域。同时该意见要求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新项目开工、做好后续项目储备,切实保障项目的落实和进度管控。 2、房屋建设市场。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资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年均建设量达到720万套。其中,2019年开工建设1,043万套,基本建成432万套;2019年开工建设781万套,基本建成601万套。2019年,全国已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注:实际为住建部公布的2019年1-11月份数据)预计2019年前,我国保障房将新开工约1,100万套、在建总计约2,000万套,我国保障房市场仍将保持较大建设规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5号),2019-2019年内我国将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棚户区的改造也将带来大量房屋建设需求。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根据《“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的关键时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9.2万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万公里、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5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1,600公里。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9年-2030年》,我国“十二五”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将达40.1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普通国道网总规模约26.5万公里,共约10万公里现有公路需要升级改造、0.8万公里需要新建。国家高速公路网总计约11.8万公里,其中在建2.2万公里、待建约2.5万公里。 综上,“十三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有较大建设规模,公路、机场、铁路、轨道交通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二)人才需求分析 1、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

关于品牌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品牌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寄语:下面是我们的为大家的关于品牌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请大家参阅!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重要举措。 **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形成了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共治的品牌建设合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优品牌和地方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申报至国家质检总局; __卓越绩效奖企业1家、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著名商标19件、省名牌产品13个;市长质量奖企业3家、知名商标20件、市名牌产品27个;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品2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主导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项,申报行业标准1项,已发布地方标准18项、采标1个;建成省级质检中心1个,县标准计量所建成计量标准19项、校准项目2项;品牌企业产值60亿,品牌经济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品牌数

量和产值较“十一五”末均得到大幅提高,品牌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新闻媒体、“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和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活动,面向消费者及公众进行宣传。在两个开发区及重点企业,通过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上 __等方式,大力宣传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努力营造争创品牌氛围。 二是积极引导,部门联动。充分发挥质量强县领导组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遴选技术新、产值大、纳税高、社会效益好的优秀企业,建立品牌培育库,着力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推行质量认证,加强质量教育培训,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追求卓越绩效,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是提升质量,推动升级。以争创中国质量奖、驰名商标、 __质量奖、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等为引领,以**市市长质量奖、市名牌产品、市知名商标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计划,全力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分类建立符合**实际的服务标准体系,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导各类组织争创国家级、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全力推动品牌升级,建立商标品牌指导站,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品牌培育服务。

品牌建设方案

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建设方案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二零零二年六月

目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股份公司统一的市场品牌,完善公司的品牌管理,促进品牌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品牌建设的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一个长期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统一的品牌服务质量保证。 第三条本方案适用于股份公司市场部。 第四条本方案通过品牌定位、品牌管理两部分来建设股份公司品牌。 第二章品牌定位 第五条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标志,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品牌定位的重点是了解品牌的含义: (1)属性:中通建设应当表现出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服务周到、拥有高声誉的品牌属性。 (2)利益:“质量优良”意味着功能利益,“价格合理”意味着经济利益,“服务周到”意味着使用利益,高声誉可以转化为情感利益,是客户充分享受到中通建设这一品牌带来满足。 (3)价值:中通建设的品牌体现了公司高质量、高信誉、高满意度的价值所在。 (4)文化:中通建设的品牌体现了中同建设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 (5)客户:中通建设的品牌,对客户需求来说,体现了客户拥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品质要求。这是中同建设在客户使用上的品牌体现。 第六条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使公司在品牌建设上有的放矢,能够从品牌建设中达到企业品牌发展的愿望。 第七条品牌定位是各分公司品牌的统一,是股份公司对外使用统一品牌的基准。 第八条在品牌定位后,各分公司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有亚品牌的特色,

但不能超越或改变股份公司品牌定位内涵 第九条品牌定位由股份公司董事会讨论修改,其他部门不得擅自更改。 第三章品牌管理 第十条品牌管理是通过日常管理行为逐步实现品牌定位的内涵,从而达到品牌建设的目标。 第十一条品牌管理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的: (一)组织结构 (二)品牌架构 (三)品牌识别 (四)品牌宣传 第十二条品牌管理是由公司市场部负责。市场部设立品牌经理一职,下属各分公司设立品牌管理员,配合股份公司的品牌管理和建设。 第十三条品牌经理由市场部经理任命,对市场部经理负责,下属品牌管理员由分公司总经理提名,市场部任命,对品牌经理汇报。品牌经理和品牌管理员统一由市场部考核。 第十四条品牌经理职责如下: (一)制定并实施公司品牌建设计划 (二)全面管理品牌开支(品牌宣传、促销) (三)了解公司品牌内涵及构成 (四)寻找公司品牌发展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 (五)协调公司各部门协调品牌建设工作 (六)管理并指导品牌管理员的工作 (七)拜访大客户,商讨品牌计划中的缺陷 (八)收集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对品牌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 第十五条品牌管理员的职责: (一)配合品牌经理实施品牌建设计划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有关文件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内教高函 [2005]15号)精神,结合《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规划》,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科专业建设,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品牌专业建设原则 品牌专业分为院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三个级别。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要遵循“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采取“重点扶植,稳步推进,成熟一门,发展一门”的措施,在抓好院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及国家级品牌专业,建立起以学院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品牌专业为主线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和良性发展机制。 二、品牌专业建设目标 1、在现有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我院高职专业中建设5个左右的专业定位准确,教育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及其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在院内领先,在区内有一定影响,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得到社会公认的品牌专业。 2、通过品牌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院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包头市乃至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职业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的申报条件 1、院级品牌专业应是教学系已规划并启动建设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或重点建设的专业。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应是学院级规划并启动建设的品牌专业。 2、申报专业的教学基础设施条件良好,至少已连续培养了三届毕业生(首次评选除外,新开设专业可适当放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比较高;经费投入满足持续发展需要,院内外的实验、见习、实习、实训条件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并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和有效合作。 3、具有很强的学科支撑,有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和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及参与科研的条件及制度保障,具有良好的专业发展前景、较强综合实力和人才市场需求。 4、培养目标合理,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成效显著。 5、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

学校品牌建设高级研讨会汇报材料知识分享

第八届“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 全国中小学品牌建设高级研修班汇报材料 广元市利州区白朝小学吴仕贵 本次研修班会议时间为期3天,专家共作了5场讲座:(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小学文化建设、管理研究专家李继星的《现代学校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中关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文清的《学校品牌建设整体规划与文化统领》;(3)杭二中叶翠微校长的《优质学校品牌塑造与当下学校改造》;(4)原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张景浩校长的《普通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与突破》;(5)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康永邦的《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5场专家讲座和现场交流研讨会,阐释了学校品牌建设的思想的生成与理论构建。为了推动学校品牌创建活动,现将研讨会期间的会议精神和感悟汇报如下: 一、专家报告解读 1、李继星的《现代学校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解读 李教授指出顶级品牌的创建核心是争夺高度,构建角度,归结就是品牌的两级法则:高度制造“第一”,角度构建“唯一”,只有“第一”与“唯一”,才具有绝对竞争力,否则就会被他人复制与替代。李教授的报告主要体现了以下3个方面内容: 第一,品牌创建的意义。加快中小学品牌建设,提高中小学品牌建设的质量,是中小学转型的需要,是培养转型时代后期和第四时代人才的需要,是通过学校转型推动社会转型的需要。

第二,品牌创建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就几个概念进行了解读:品牌和学校品牌,特色、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 第三、品牌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领域分别是:(1)学校的核心理念、文化体系;(2)学生培养目标;(3)课程体系;(4)课堂教学改革;(5)三大核心能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品质】的培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品质;(6)养成教育;(7)教育的开放,教育的国际化;(8)奇偶碍于数字化;(9)学校形象力子系统;(10)教育评价体系 2、康永邦的《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的解读 康教授针对当前教育质量存在的“儿童健康严重堪忧、情感素质极不乐观、创造想象能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一”的三大突出问题,提出了理想学生奋斗目标:身体好、情商高和学习能力强。要求学生要关注自己,立志成才;拟定出了教师成长目标:有思想,有幸福感和有方法。据此,提炼出了“心系健康,赢在习惯”的办学理念,优化四大办学策略:一是让学校领导班子“动起来”,不断将成功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促进班子稳定成长;二是让教师“动起来”,不断促进教师和谐成长;三是让学生“动起来”,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四是让家长和社会资源“动起来”,促进家长幸福成长,彰显学校个性办学。康教授指出学校品牌创建的基本路径——核心在理念、关键在机制、根本在创新、特色在课程、立校在文化。 3、叶翠微的《优质学校品牌塑造与当下学校改造》的解读 从杭二中叶翠微校长的报告中,是我感受到境界的力量,校长境

品牌专业群建设方案

品牌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1、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立项任务书》要求的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项目验收。 2、确保项目验收合格后运行5年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 二、品牌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刘波 成员:蒋元涛、孔令梅、马淑娥、李桂成、徐秋娟 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 实训中心建设工作组: 组长:李桂成 组员:蒋元涛、孔令梅、孙冬梅、刘学辉、李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组: 组长:马淑娥 组员:徐秋娟、汪娟海、刘亚军、隋汝梅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孔令梅(负责财贸学院)、蒋元涛(负责工商学院)、李德华和张宁(负责服务)

三、建设任务分工 任务完工 时间负责人工程监 理 要求 实训中心供电:提供方案、校长批准后实施、日常维护10月 5日 刘学辉李桂成计算机使用过程不能断电; 不能有超负荷和线径过细 的电源线。 1、实训室布线 2、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相关设施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 3、防火与灭火设施 4、高压防护接地装置等安全设施 5、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0月 20日 李桂成F312-31 4蒋元 涛、F309 孙冬梅、 其余孔 令梅 确保计算机能正常使用,三 年无问题,五年无大问题; 在教育厅验收通过以前,不 允许任何部门、任何人挪用 新购1200台计算机;不允 许挪用新购置的电脑桌椅。 实训软件购买、安装、调试、维护10月 31日 李桂成确保软件五年内能正常使 用 实训中心外包工程的验收按合 同约 定李桂成 孔令梅 蒋元涛 达到合同要求 实训中心卫生蒋元涛李桂成整洁干净,墙面不能有脚印 和粘贴物 实训中心走廊设计、装饰10月 31日 孙冬梅现代美观大气 实训室墙壁装饰10月 31日刘亚军 隋汝梅 营造企业氛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马淑娥 徐秋娟 通过教育厅验收 师资队伍建设孔令梅 蒋元涛 通过教育厅验收

关于品牌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品牌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重要举措。 一、**品牌建设工作成效 **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形成了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共治的品牌建设合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优品牌和地方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申报至国家质检总局;省政府卓越绩效奖企业1家、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著名商标19件、省名牌产品13个;市长质量奖企业3家、知名商标20件、市名牌产品27个;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品2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主导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项,申报行业标准1项,已发布地方标准18项、采标1个;建成省级质检中心1个,县标准计量所建成计量标准19项、校准项目2项;品牌企业产值60亿,品牌经济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品牌数量和产值较“十一五”末均得到大幅提高,品牌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品牌建设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新闻媒体、“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和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活动,面向消费者及公众进行宣传。在两个开发区及重点企业,通过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上门服务等方式,大力宣传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努力营造争创品牌氛围。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政办发[2014]86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10.21 【实施日期】2014.10.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4〕86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0月21日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56号)明确提出,实施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为做好工程组织实施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顶天立地。品牌专业(本专科)既要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领先地位,在世界同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又要能够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质增效。 2.坚持特色发展。依据学校办学定位,重点建设具有行业优势、学科特色的专业,打造一批办学声誉卓著、社会广泛认可的品牌专业,加快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3.坚持分类建设。按照部委重点高校、省属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等类型,分类评议,择优遴选,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4.坚持示范引领。引导高校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建设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1.打造一批全国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要求,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建设200个左右在全国同层次同类专业中具有领先优势、高标准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在世界同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本专科品牌专业。 2.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品牌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突出,与世界同类高校同台竞技获得优异成绩,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3.形成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机制。本专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建立,学

某县品牌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某县品牌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Xxx县品牌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意识,开展品牌宣传,重视扶持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农产品注册商标数达7件;4种农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7家企业获得QS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意识树品牌。XXX县农业局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及时调整充实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和部门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狠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相继出台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目标考核制度及扶持资金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基地认定的进行奖励,农业品牌建设成为了农业产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品牌知识宣传活动,全县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品牌氛围日益浓厚。 2.开发特色资源,发挥优势树品牌。一是打好生态资源

牌。XXX县农业局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打好特色产品牌。积极挖掘我县的特色资源,做足特色农产品品牌内涵,农产品品牌活力得到提升。努力培育了红枣、杏子、葡萄、松子、巴达木等一批特色主导产业,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品质、加工能力走在喀什前列,特色品牌效应得到显现。 3.依靠科技手段,打造精品树品牌。一是寻求科技合作。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主动挂靠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二是开发科技精品。鼓励企业进行生产工艺革新,把农产品生产加工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开展科技培训,自XX年起组织县龙头企业参加自治区农业产业局开展的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 4.加大产品营销,提升形象树品牌。一是培育营销主体。培育了XXX公司、等2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9家。二是加强政府引导。XX年积极组织县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4次,有效提升了我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完善市场功能,培育流通体系。 5.重视标准生产,控制质量树品牌。一是抓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坚持以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以土地资源整合、高效节水、钵盆育苗移栽等良种良法为途径,

品牌的建设流程

品牌的建设流程 1、市场调查与研究:市场研究、渠道研究、品牌研究、竞争研究、消费者研究、企业内部调查研究。 2、品牌规划设计:品牌战略定位、品牌命名、USP卖点提炼、广告语创作、品牌形象设计。 3、新产品上市推广:产品线规划、概念命名、包装设计、价格体系、渠道运作、促销物料、招商会、整合推广、媒介计划、费用预算。 4、样板市场运作:区域招商、铺货、推广促销一体化方案。 5、品牌整合传播:广告、公关、促销、人员推广、软文炒作、直销。 6、营销策划: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传播推广策略。 7、企业形象设计:CIS系统(MI、BI、VI、AI)、标志设计。 8、商业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推广物料设计、展览设计、专卖店/专柜设计、POP设计、画册设计、单页/折页设计。 9、广告策划:广告主题定位、广告脚本创意、电视广告片拍摄制作、广告投放策略。 10、营销管理:组织架构、营销培训、客户管理、绩效考核、薪酬体系、危机管理。 11、网站建设:网站策划、网站制作、动画制作、应用开发、网站维护。 12、影视制作:电视广告片、企业专题片、产品宣传片、各类大型活动拍摄、影音后期剪辑、多媒体制作、三维动画、MTV摄制、VCD/DVD刻录。 以上可提供各项单项服务。 常见服务内容明细 以下是常见的服务内容,本部分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服务内容需根据客户需要而订制。 一、市场调查研究 1、市场分析研究:(1)市场环境分析;(2)行业状况分析;(3)市场规模与发展潜力;(4)市场占有率。 2、消费者分析研究(A&U研究):消费者分布及特性、消费心理、消费动机、消费决策及行为特性、消费观念、媒介喜好等。(1)消费者倾向分析;(2)消费者特征分析;(3)消费者心理行为分析;(4)消费者接受性。 3、竞争对手分析研究:竞争品牌、主要产品及服务、优劣势、市场推广等。(1)直接竞争者分析;(2)间接和潜在的竞争力量。

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服装设计专业)

服装设计品牌专业及服装类专业群建设项目 一、建设基础 (一)、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 2009年省政府出台的《安徽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长期以来,纺织工业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六安市已将纺织服装列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即将实施的六安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重点项目分工中,明确提出要把六安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根据市场调查,安徽服装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年均5000人以上,并将持续增长。 (二)、专业发展基础 服装设计专业的建设,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2012年,该专业开始建设省级服装设计实践教育基地;2013年,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几年的重点建设,已经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学生的报考率和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攀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 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共13人,其中企业兼职教师占30%以上,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75%以上,专业教学团队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专职教师中,有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3人;有硕士学位的有7人。 2. 实训中心 围绕服装设计专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能力培养,建成面积为500平米的综合性服装实训中心,配备了普通高配电脑5台、数化板(36*48)大型高精度读图板1台、喷墨绘图机1台、平板切割机1台、高速直驱单针自动切线平缝机50套、高速三线包缝机2套、高速五线包缝机2套、针杆离合式高速双针平缝机2套、电子套结机1套、电子装钮机1套、高速带刀平缝机1套、电热蒸汽组合熨烫台1台。配置了服装CAD软件(服装设计放码CAD系统 V8.0(RP-DGS)院校版支持10个站点使用)。另外拥有4个服装设计工作室,共有打版桌160台,多个人台。并由安徽星星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在学院投资建设了一个“嵌入式”实训室。 3. 实习基地 服装设计专业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十分紧密,与安徽星星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俊玲服饰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建设生产性实习基地,

品牌建设工作与成效情况报告

品牌建设工作与成效情况报告 **镇位于**市东南部,比邻子牙河畔,历史悠久,曾是“古镇码头”,电缆产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素有“电缆之乡”的美称。该镇的电线电缆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手工作坊发展到今天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资金积累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全镇56家电线电缆企业,入统规模企业20家,产品从民用电线到350千伏中低压电缆,共计千余种。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品牌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驰著名商标、河北省名牌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全镇17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其中“金桥”获批中国驰名商标,亚龙、康利等11家企业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二是企业质量大幅提升。全镇所有企业均通过3C认证,拥有省科技型企业39家,5家企业建立科研和产品研发中心,10家企业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三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金桥线缆有限公司是河北省诚信企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并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等众多荣誉称号。常丰线缆有限公司被评为河北省诚信企业和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拥有9项发明专利,嘉翼伦牌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嘉翼伦牌35kv及以下高压变联电力电缆获得河北省名

牌、优质产品,嘉翼伦牌挤包绝缘电力电缆获河北省优质产品,嘉翼伦牌铝合金电力电缆和矿物质柔性防火电缆被推广为中国电缆行业科技创新十佳知名品牌。德昊电缆有限公司被评为河北省诚信单位和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拥有12项发明专利,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该镇在企业品牌建设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发展模式。一是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通过入企走访、发放宣传册等举措,对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相关内容及工作动态、工作成果进行宣传。采取举办讲座等方式,邀请工商局及法律人士解读新商标法。邀请商标服务机构对企业负责人就商标设计、商标申请注册程序、商标使用、名标创建等方面进行指导,提高企业商标运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办理商标注册企业采取“一对一”指导帮扶,畅通“绿色通道”,全程服务,为企业提供便利。二是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对获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对具备条件且又有争创商标意愿的企业,专人全程指导服务,成熟一个、争创一个、成功一个。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服务,在其他资源配置上尽可能优先安排。三是宣传塑造品牌形象。引导和帮助企业增强创牌意识,改进广告宣传,做好对商标、商号及名牌产品的宣传策划工作,扩大名牌产品及驰(著)名商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重要路段设立名牌或

【品牌管理)院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品牌管理)院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院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开展院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是优化我院专业学科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院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了进壹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遴选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启动院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 壹、建设目标 于全面推进我院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重点遴选建设几个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方案富有创意、专业特色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社会(用人单位)评价较好的品牌、特色专业,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且和精品课程、精品课件、实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进壹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院综合竞争力。 二、优选原则 1、坚持导向,强化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要有利于促进学院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形成优势;有利于提升专业内涵,优化专业结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2、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学院学科建设规划,重点建设有行业优势、区域优势专业,重点建设和扬州地方经济结合密切关联的专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3、择优建设,强化成效。依据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建设成效、社会声誉和社会需求,择优遴选,公平公正,宁缺勿滥。 三、优选条件 品牌、特色专业,应充分反映专业发展走向和建设水平,全面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教学体系,拥有优秀教师团队,建有精品课程和精品课件,富有

丰富的教改经验和成果。院级特色专业建设应具有以下条件: 1、教师队伍优。教师团队结构合理,梯队科学,整体素质高。教师个体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较高的科研能力,较为丰富的实践阅历。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 2、人才培养模式新。培养规格定位准确,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培养方案体现以生为本,培养模式新颖、灵活。具有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具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充足。 3、教学改革力度大。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努力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建有省级或院级精品课程或精品课件。选用近3年出版的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跟踪先进技术的优质课件。有院级之上优秀教学成果。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条件较好,学生实践能力较强。至少有壹届之上毕业生。 4、服务能力强。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扣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明确专业建设定位,加强专业特色建设,较好地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于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富有成效,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认同。已培养1届之上毕业生。 四、建设管理 1、建设范围。于各系部重点专业建设基础上,每俩年优选几个院级品牌、特色专业,每批建设不少于4个。由学院行文公告。建设成效明显的院级品牌特色专业支持申报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2、管理运作。院级品牌特色专业实行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应凝聚全体教师,

计算机网络技术品牌专业建设方案

济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专 业 建 设 方 案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2015.11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济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教发〔2012〕49号)文件精神,不断提升办学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根据《济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学校占地133.55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1850万元。拥有专业机房、实训室26个,录播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54个,专业工作室7个,名师工作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音乐教室1个,济南市四部委联合认定为“济南市信息技术实训基地”。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五个骨干专业,2015年新增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在校生3073人。 现有专任教师170人,其中高级教师55人,中级90

人;本科学历168人、研究生27人;专业教师中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设有三二连读大专、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三种办学模式。 学校坚持“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紧紧围绕“内涵、特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品牌铸校”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育教学内容的拓展、评价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构建,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济南领先、山东一流、国内有较高影响的现代化职业学校。 二、建设基础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1999年开办职业中专、普通中专,为济南市骨干示范专业(2001年)、山东省教改试点专业(2002年),2002年增设三二连读大专办学模式。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兼职教师5人,在校生442人。学校连续多年蝉联济南市技能大赛网络搭建项目一等奖,2013年获该项目省赛第一名,2014年获省赛二等奖,入围省协作组。2013、2014年网络综合布线项目获济南市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项目二等奖。2014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获得国赛银奖,2015年物联网项目获得国赛金奖。

品牌建设开题汇报.doc

品牌建设开题报告 品牌建设该怎么写呢?又该怎么对品牌建设这个话题做好的准备和规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品牌建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品牌建设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来源: 品牌是1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成功的创建品牌可以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高额溢价。品牌是企业个性、产品特性意义上的阐释和延伸,是对企业经营要素的内涵与外延的合理诠释和理解,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是企业发展下去的理由。房地产企业作为近十年来国内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类别之一,品牌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品牌建设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的日渐成熟而显得异常重要,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1个重要方向。 本课题来源于在国内发展20多年的较成熟的房地产企业——新城地产的品牌建设过程,详细介绍了新城地产的发展、品牌战略的规划及目标,对国内房地产及其他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出规划及理论依据。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我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市场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经济”下的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已经全面形成。买方市场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产品供过于求,部分工业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不管是何种企业,要想赢得消费者,就必须更新观念,创建适合当前市场和潜在市场需要,在“质量、性能、价格、营销、服务、声誉”等多方面发展,并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底蕴的品牌。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

知名品牌,将决定1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的管理与运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就房地产企业而言,近年来随着该类企业规模、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1步加强,规范了房产、土地等市场,加速了房地产业的成熟及消费观念的理性化。经过十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后,房地产商要想从纷繁复杂的楼市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调整经营思路,实施品牌战略。 新城地产作为1个诞生在常州,扎根并成长在长三角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它的品牌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通过对新城地产品牌建设的研究,我们可以详细地了解1个房地产企业是如何在20年的发展洪流里茁壮成长,它的企业价值和品牌理念对其发展究竟有何意义,探索出国内房地产企业乃至其他企业建设品牌的策略方案,从而为其发展指引道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品牌研究现状: 品牌观念的产生源于17世纪的英国,广告代理商首先出现。18-19世纪初,品牌对广告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要求越来越专业。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品牌的概念最终形成,全球广告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这一时期随着广告意识的觉醒和广告公司的大量涌现,更新更多的技术运用到广告中,品牌得到了专业推广,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品牌都在这个时期诞生。与此同时众多的关于品牌建设的理论也应运而生。 品牌资产的鼻祖大卫·艾克对品牌延伸及品牌权益资产理论的研究十分具有导向作用。他的专著《管理品牌资产》[4]引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