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教案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教案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教案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教案

新疆财经学院教案

任课教师:李新英

课程名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任课班级:经济学03-1班

经济学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二○○六二○○七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教案概貌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讲师以上(含)为可选项,助教及教员为必选项

(完整版)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工程经济学 定义: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各种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和选择,以确定出最佳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研究对象(P2):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一个项目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明确的费用投入)出发点:企业或投资者角度,以市场价格作为参照的财务评价; 地区或国家角度,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效率的国民经济评价; 考虑到就业率、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研究特点(P3):边缘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 (编英语综述)应用性: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决策的依据; 预测性:在问题决策之前进行的,有科学的依据才能有科学的决策; 综合性:研究处理技术经济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数量性:为科学准确评价方案的经济效果,工程经济学采用许多定量分析。 2、时间价值 定义: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扩大再生产及其循环周转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产生增值的两个条件: (1)货币作为资本或资金参加社会周转; (2)经历一定的时间。 影响增值的因素主要包括: (1)资金数量和投入的时间; (2)资金的周转速度; (3)资金效益高低; (4)资金使用代价的计算方式及利率高低等。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净现金流量的统称) 三要素:大小、流向、发生时间 六个基本公式 已知量未知量系数表达式系数计算式P F (F/P,i,n)F=P×(1+i)n F P (P/F,i,n) P=F× 1 (1+i)n A F (F/A,i,n) F=A×(1+i)n?1 i F A (A/F,i,n) A=F× i (1+i)n?1 A P (P/A,i,n) P=A×(1+i)n?1 i×(1+i)n P A (A/P,i,n) A=P×i×(1+i)n (1+i)n?1 3、投资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增值形式 (1)借贷中的利息;(2)生产经营中的利润;(3)投资的收益; (4)占用资源的代价。

西方经济学教案

课题: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供求理论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供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点:需求机制供给机制弹性理论 难点:市场均衡 教学过程: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取用物品”与“经济物品”。前者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而且在人类生活中后者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二、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按广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中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这是因为他们所支配的东西不允许他们去满足一切愿望。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

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基本概念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核心问题: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1)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居民与厂商)的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价格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是指那些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效果的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

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Economics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及其他经管 类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学》? 学分数:3学分 总学时数:48学时实验(上机)学 时:0学时 考核方式:院考 执笔者:编写日期: 2011年 3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它 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 心内容是一套工程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工程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 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 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 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公益性项目 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 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以达到能对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评价的 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熟悉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 (2)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 (3)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4)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5)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1)熟悉现金流量及工程项目投资的概念及构成; (2)熟悉成本费用的概念及构成; (3)掌握工程项目的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计算; (4)掌握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及净利润的分配顺序; (5)熟悉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机会成本、沉入成本的概念; (6)熟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7)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8)掌握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 (9)掌握资金等值计算及其应用。 第三章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资本成本 (1)熟悉建设项目资金总额的构成; (2)熟悉项目资本金融通和项目债务筹资; (3)了解项目融资及其主要模式; (4)掌握不同来源渠道资金的资金成本计算; (5)掌握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第四章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1)理解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 (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 (3)掌握不同类型投资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第五章不确定性分析 (1)了解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一本研究型的西方经济学流派教科书_评方福前教授所著_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_

经济评论 2006年第4期ECONOMIC RE VIEW No14 2006 一本研究型的西方经济学流派教科书———评方福前教授所著《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马 颖 目前在我国设有经济学院(系)的各个院校中,大都形成了包括“西方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说史”和“西方经济学流派”这三门课程在内的教学体系。从知识结构上来说,这三门课程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补充的关系。国内凡是讲授“原理”的各位同行都清楚,无论他们使用的是“初级”、 “中级”还是“高级”层次的教材,凡是进入“原理”课程的经济学知识基本上是那些已经被学术界所接受并成为定论的假设、定理、模型和结论。尽管在一些国内外教材中介述了一些尚处在学术前沿的存有争议的理论问题,但大部分教材却很少涉及。即使是在那些介绍了新近学术进展的教材中,也很少对那些属于假设、定理、模型及结论之外的知识展开讨论。我们知道,在西方经济学的演进中充满了理论论战。整个一部西方经济学演进的历史就是一部各个理论学派在不断论战的同时,又相互吸收并共同推进理论进步的历史。那些进入被称之为“原理”的教科书中的知识构成了由包括基本假设、基本定理和命题、各种数学模型和基本结论在内的庞大的现代经济学知识体系,但它们都经过了加工,或是被刨去了展现其理论锋芒的“棱角”,或是被做了“截头去尾”处理。因此,原作者的不少原创性思想在筛选进教材的过程中被省略掉了。对于以经济学为专业的学生来说,即使他学过一部流行很广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仍然有可能回答不了如下问题:那些支撑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关键概念和定理是谁先提出来的?它们又是如何被提出来的?如何被其他人推进和发展的?这些概念、定理及模型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在现代经济学的演进中有何重要意义?在经济理论和政策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在国内现行的教学体系内,只能托付给主讲“流派”和“学说史”这两门课程的教师了。 笔者长期以来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西方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说史”和“西方经济学流派”这三门课程。授课的年头长了,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比较关心书市上销售的国内外同行们撰写的教材。近些年来,在市面上能见到不少涉及这三门课程的教材或可以用作参考书的有关专著。在“西方经济学流派”的教科书当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底出版的方福前教授所著《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以下简称《流派》)引起了我的关注。细读此书,可以看得出,此书是方福前教授长期研究并经过认真思考和细心整理后而写成的。同目前国内流行的其他教科书相比,该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色: 第一,此书是一部标准的中级层次的研究型教科书。将此书通读下来,我觉得它是一部标准的中级层次的教科书,既适用于硕士研究生层次,也适合于高年级本科生。作为一部中级层次的研究型教科书,作者在全书的安排上颇费心力。首先,作者在内容的选取上做了严谨而独特的安排。作者显然不想使这部教材给人留下把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简单堆砌在一起的零散的、杂碎的印象,而是一反国内西方经济学流派教材几乎囊括所有流派的惯例,选取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供给学派及新凯恩斯主义这五个主流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奥地利学派共三个非主流学派,而古典学派则作为该课程预备章节也被编入其中。任何人著书立说都需要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选取,而不同的选取方式所带来的是不同作者的风格。 551

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完整版 自己做的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成果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枢纽为流域梯级电站的第三级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任务。工程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61.47km2,多年平均流量121.43m3/s,水库正常蓄水位1150.8m,死水位1110.8m,总库容亿m3,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冲沙孔、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钢管、电站厂房和升压站等,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11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83MkW·h。 二、基本资料 1、基础数据 投资 工程只计发电效益,其工程投资在航运和发电部门已分摊,其中建设投资的70%从银行贷款,30%为自有资金。投资情况见表1。 上网电量 电站装机110(4×)MW,开工后第4年开始2台机组发电,扣除上网端损耗和其他电量损失,第5年至计算期(采用50年)末上网电量每年为483MkW·h。 基准收益率、贷款利率 按规定,全部投资的基准收益率采用8%,贷款利率采用%,项目资本金的回报从正常发电后每年按年资本金额的8%计算。 计算期 建设期为4年,第四年开始发电,生产期采用50年,所以计算期为54年。 2、投资计划及资金的筹措方式 建设投资 根据国家规定和贷款条件,业主在项目建设时必须注入一定量的资本金。本项目资本金总额按固定投资的30%计算,并每年按资本金额占固定投资比例逐年投入,直到建设期末,其余资金从银行贷款。资本金不还本付息,贷款还清后,每年按资本金总额的8%取得回报。 建设期利息 贷款利息按复利计算。由于建设期内有机组投产发电,具有还贷能力,因此,若贷

款利息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建设期利息,就不应计入发电成本。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按装机15元/KW估算。其中30%使用资本金,其余70%从银行贷款,贷款利率取为%。流动资金随机组投产投入使用,利息计入发电成本,本金在计算期末一次回收。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见表1。 3财务评价 发电成本费用计算 1、发电成本单位(万元) 电站发电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材料费、库区维护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和其他费用等。 期末残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5% =(172856+)×5%=(万元) (1)折旧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残值)×综合折旧率(%) =(172856+)×%=(万元) (期末残值按5%计,计算期50年,年综合折旧率%) (2)修理费=固定资产投资×修理费率(%); =172856×%=(万元) (3)固定资产保险费=固定资产投资×%; =172856×%=(万元) (4)工资按职工人数乘以人均工资计算,定员编制为55人,职工年工资取15000元,职工福利费、住房基金、劳动保险按规定为工资总额的14%、10%、17%; 工资福利费=55××(1+14%+10%+17%)=(万元) (5)库区维护费按厂供电量提取元/(kW·h); 库区维护费=×483000÷10000=(万元) (6)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按移民人数乘以年人均扶持基金计算,移民人数为2120人,年人均扶持基金为400元,扶持时间为10年; 从第五年到第十四年总共十年 库区移民基金=×2120=(万元) (7)材料费定额按装机取5元/kW, 材料费用=5÷10000×110000=(万元) (8)其他费用定额取10元/kW; 其他费用=10÷10000×110000=(万元) 在试运行期,以上其他各项按年发电量占正常运行的年发电量的比例计算。 即:第四年取上述各项计算费用的50%,从第五年开始按全额计费。 2、发电经营成本 发电经营成本是指除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外的全部费用,相当于年运行费。 发电经营成本=修理费+固定资产保险费+工资福利费+库区维护费+库区移民基金+材料费用+其他费用=++++++=(万元) 备注:第1年~第3年之间没有发电成本,第四年发电成本取上述计算值的一半,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答试题(1)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试卷(A卷) 课号:017A01Y00 经济学081 一、简答题(10*8,其中任选8道) 1.新剑桥学派的政策主张有什么特点? 2.略述帕廷金的非均衡失业理论和克洛尔的双重决策规则。 3.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什么是“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4.略述哈耶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5.简要评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根本分歧。 6.什么是“凡勃伦传统”?新制度学派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7.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战略与大推进理论有什么区别? 8.举例说明积极的外部性和消极的外部性;如何克服消极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9.举例说明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新认识。 二、论述题(20*1,其中任选1道) 1.在政府对经济进行规制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2.你认为你在本门课程中学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思想,请阐述你所喜欢的一部分内容。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试卷(B卷) 课号:017A01Y0 经济学081 一、简答题(10*8,其中任选8道) 1.在对“滞胀”的解释上,新古典综合和新剑桥学派有什么区别? 2.托宾如何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症。 3.供给学派经济理论的两大特征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论述税率和税收总额之间的关系 的? 4.哈耶克提出的“中性货币”和传统的“中性货币”概念有什么异同?他是怎样用“中性 货币”的概念来阐述经济周期理论的? 5.试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 6.什么是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它与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7.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意义何在? 8.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9.公共物品有哪些特征? 二论述题(20*1,其中任选1道)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政策含义有哪些?为什么它比货币主义更坚决地反对国家干 预经济 2.怎样理解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

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 教案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任课教师: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总量出发,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收入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等。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8、教学进程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经济学复习教案资料

工程经济学复习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1. Recognize a decision problem . 2. Define the goals or objectives 3. Collect all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收集所有相关的信息 4」dentify a set of feasible decision alternatives 确定一组可行的决策选择 5.Select the decision criterion to use . 选择决策准则来使用 6.Select the best alternative 2. Fundamental principles in engineering economics A nearby dollar is worth more than a distant dollar.附近的美元价值超过一个遥远的美元 All that counts 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alternatives. 所有重要的差别是在备选方案 Marginal revenue must exceed marginal cost. 边际收益必须超过边际成本 Additional risk is not taken without the expected additional return. 附加险是不采取不预期的额外回报 3. The procedure for applying the net-present 认出一个决策问题 .定义目标或目标 .选择最好的选择

西方经济学流派

各经济学思想流派观点及评价 (1)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ism)又称“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急先锋,其创始人及主要代表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1950年代就开始反对凯恩斯主义。认为长期内存在“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当劳动市场在竞争中达到均衡时,由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实际因素决定的固有的失业率,包括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和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等。自然失业率是保持零通货膨胀率的最低失业率,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短期内由于货币幻觉,实际工资(Real wages)暂时下降,厂商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但长期内,由于“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工人会要求提高名义工资(Nominal wage),引起实际工资和失业率回升,结果仅仅是通货膨胀(Inflation)。 弗里德曼还提出“恒常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of consumption),认为消费者不是根据现期收入而是根据“恒常收入”来安排消费,因此短期内扩张性政策不可能刺激消费,再次否定了干预政策的有效性。 弗里德曼认为“唯有货币最要紧”,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Single-rule policy of money),即每年根据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按某一固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以稳定货币,稳定经济,根除滞胀。而要稳定货币,就必须放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主义。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纳(K. Brunner)在《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首次袋子使用“货币主义”一词。 (2)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expectations school)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穆思(John F. Muth)1961年发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Rational Expect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一文提出“理性预期”概念,1970-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卢卡斯(Robert Lucas,1937-2001)进一步阐述,受到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华莱士(Neil Wallace)、巴罗(Robert J. Barro,1944-)等人重视。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对经济发展作出正确预测,即所谓“理性预期”。在存在理性预期并且工资与价格具有弹性的前提下,人们将会预料到政府的经济政策并采取相应对策,使之无法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和失业,即所谓“政策无效性定理”(Policy ineffectiveness theorem)。主张政府放弃干预经济,或实行公开的永久不变的政策。 该学派还提出自然率假说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自然率假说(Natural rate hypothesis)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一种内在的动态平衡,外力可以暂时打破这一平衡,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平衡。“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s theory)由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朗恩(John Long)、普洛塞尔(Charles Plosser)等人提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随机波动现象,由技术、战争、人口、自然等实际因素对供给发生冲击引发,市场能够自动调整适应,无需政府干预。 (3)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又称“里根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刺激总需求,使人们过度依赖政府,另一方面导致高税收,抑制企业家的积极性,影响供给,结果导致经济滞胀。该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Say's law),主张减税节支,减少干预,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企业家精神,促进供给。但实际执行时,“减税容易节支难”,造成高赤字、高利率、高汇率、高外债等一系列恶果。 供给学派又分“极端供给学派”和“温和供给学派”,前者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院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考点归纳总结

第11章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11.1 考点难点归纳 11.1.1 提纲挈领 收入分配是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工资价格刚性与市场不能自发出清 货币主义学派自然率与新货币数量单一货币政策 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假说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 过高的税率效果适得其反和强调减税 用经济人假设进行政治学分析 借鉴新古典的方法进行对制度的分析 11.1.2 内容提要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述 1.流派的划分 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流派做出准确的划分是比较复杂的。通常以基本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作为划分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依据。不过,学派的代表人物、师承关系以及地域范围也在一个流派的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可参见:本章提纲挈领。 2.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的渊源 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在不断的演进和分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把约翰·缪勒的古典经济理论和边际学派等一些学派的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理论进一步综合成一个新的体系,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新古典学派”。然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使得新古典学派所构造的以均衡价格为理论基础的,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信条不再令人信服。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有别于新古典学派的主张,新古典学派的主流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但是凯恩斯主义在一统天下几十年以后,遇到了它无法解释的“滞涨”现象,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带来的严重的副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从而使得凯恩斯主义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围绕凯恩斯主义所进行的讨论已经演变为各种流派,它们或者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或者对凯恩斯经济学持有异议,或者反对“凯恩斯革命”。总之,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两大派: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和当代自由主义学派。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两支力量是新古典综合学派和新剑桥学派。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初又出现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称为非均衡分析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修正。由于理论和政策的缺陷,新古典综合派受到来自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非主流经济学派的责难。按时间顺序排列,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反对“凯恩斯革命”的货币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一批经济学家把“理性预期假说”结合到货币主义模式中,形成了理性预期学派,并进一步发展,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又出现了供给学派,并且盛极一时。此外,在自由主义阵营中具有影响的还有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主义学派。 二、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宏微观)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系各专业 规定学时:60学时

沙市大学经济管理系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以政府干预为核心,研究GDP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IS-LM-BP模型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心是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研究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通过研究和分析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考察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功能,近而说明

资源如何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得以充分利用这一问题的。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及分析和研究在现有既定的资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的原因,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的途径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等问题,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寻求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和干预手段,并且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运作用,提供一套的理论规范和行为规范。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决定理论、波动理论和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构成。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及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理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教学大纲 5、教学方式 6、教学进程 7、思考题和习题 8、参考资料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增加讨论课和习题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课:安排每章后。 (三)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小测验、作业等。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案资料

河北工业大学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陈敬武 日期:******

目录 1.本课程设计目的¨¨¨¨¨¨¨¨¨¨¨¨2 2.设计任务书¨¨¨¨¨¨¨¨¨¨¨¨¨¨2 3.项目概况¨¨¨¨¨¨¨¨¨¨¨¨¨¨¨2 4.项目财务数据测算¨¨¨¨¨¨¨¨¨¨¨3 5.国民经济评价资料¨¨¨¨¨¨¨¨¨¨¨4 6.有关参数¨¨¨¨¨¨¨¨¨¨¨¨¨¨¨6 7.成绩评定¨¨¨¨¨¨¨¨¨¨¨¨¨¨¨6 8.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分析¨¨¨¨¨¨¨¨¨6 9.国民经济评价分析¨¨¨¨¨¨¨¨¨¨¨7 10.附表¨¨¨¨¨¨¨¨¨¨¨¨¨¨¨¨¨7

一、本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一个具体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全过程的计算与分析,熟悉项目经济评价的程序,掌握评价报表编制和评价指标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经济评价方法的运用,达到能运用本课程理论来解决实际工程项目经济评价问题的目的。 二、设计要求 1.根据所给出投资项目的基础资料,编制必要的经济评价报表,计算和分析各种评价指标,给出项目经济评价结论。 2.要求计算和分析的财务评价指标有: 静态评价指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动态评价指标: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分别就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变化±10%、±20%对投资回收期和 净现值进行单因素敏感分析(全部投资,税后)。 3.要求计算和分析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有: 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 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外汇净现值、经济节汇(或换汇)成本。 国民经济评价只进行敏感性分析(不确定因素和财务评价相同)。 4.要求完成设计任务后,交课程设计成果报告。 依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项目概况、项目财务数据测算、项目财务评价及评价结论、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数据调整、国民经济评价及评价结论、经济评价报表(以附录形式表示,先基础报表,后辅助报表)的顺序装订成册。 设计报告的封面上应注明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等。 设计报告要整洁、清楚,报表数据要完整,不可用省略号。提交打印文件及电子文档。 5.本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抄袭。 6.报表中数据取整数,评价指标及中间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三、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一新建化工厂,拟生产目前国内外市场较为紧俏的X产品。这种产品目前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每年需要一定量的进口,项目投产后可以以产顶进。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和设备拟从国外引进,厂址位于城市近郊,占用一般农田350亩,交通运输方便,原材料及水、电等供应可靠。 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生产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的生产管理与生活福利等设施。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讲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志伟绪论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 20 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 4-11 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 12-15 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1 / 3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例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不过,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

(完整版)《工程经济学》(第二版)课后及补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课后及补充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课后习题 1.资金的时间价值 习题(P27): 13. 某企业获得8万元贷款,偿还期4年,年利率为10%,试就以下4种还款方式,分别计算各年的还款额(本金和利息)、4年还款总额及还款额的现值和终值: ⑴每年年末还2万元本金和所欠利息; ⑵每年末只还所欠利息,本金在第4年末一次还清; ⑶每年末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 ⑷第4年末一次还清本金和利息。 【解】 ⑴利息:第1年末8000元,第2年末6000元,第3年末4000元,第4年末2000元。 ∴4年还款总额=20000×4 +(8000+6000+4000+2000)=100000元 各年的还款额(本金和利息):第1年末28000元,第2年末26000元,第3年末24000元,第4年末22000元. 还款额的现值 P = 28000(P/F,10%,1)+ 26000(P/F,10%,2)+ 24000(P/F,10%,3)+ 22000(P/F,10%,4) = 80000元 还款额的终值F = 80000(F / P,10%,4)=117128元。 ⑵利息:每年还利息8000元。 ∴4年还款总额=80000 + 8000×4 =112000元

各年的还款额(本金和利息):第1年末8000元,第2年末8000元,第3年末8000元,第4年末88000元. 还款额的现值 P = 8000(P/A,10%,4)+ 80000(P/F,10%,4) = 80000元 还款额的终值F = 80000(F / P,10%,4)=117128元。 ⑶各年的还款额(本金和利息)均为:A=80000(A/P,10%,4)=25240元。 ∴4年还款总额= 25240×4 = 100960元。 还款额的现值:P = 25240(P/A,10%,4)= 80000元 还款额的终值:F = 80000(F / P,10%,4)=117128元。 ⑷4年还款总额=80000(F / P,10%,4)=117128元 还款额的现值:P =117128(P/F,10%,4)= 80000元 还款额的终值=117128元。 14. 【解】 ∴复利系数为。

西方经济学流派题库与答案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六次革命。 二、凯恩斯在哪些方面对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进行了革新? 三、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是如何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存的现象的(新古典综合派在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存现象时主要包含哪些理论?)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 五、新剑桥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 六、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 七、实际工资粘性理论。 八、信贷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怎么评价? 九、现代货币主义者的经济政策主张有哪些? 十、拉弗曲线。 十一、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 十二、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十三、科斯定理。 十四、什么是逆向选择?怎样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十五、委托代理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李嘉图等价?你如何看待该定理? 2、新古典综合派的含义、代表人物。 3、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特点。 4、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都有哪几种预期?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主张、代表人物。 6、弗莱堡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8、供给学派是怎么说明边际税率调整原则? 三、论述 1、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展开了哪些争论? 2、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区别和联系? 3、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主义,理论和政策上的争论。 4、两剑桥之争是指?主要争论点在哪?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六次革命: 1、第一次革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批判传统的重商主义,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第二次革命:19世纪70年的边际革命。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提出质疑,主张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 3、第三次革命: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强调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 4、第四次革命: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的产生。 5、第五次革命:20世纪60年代的“斯拉法革命”。提出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提出批判。 6、第六次革命:20世纪70年代的理性预期革命。 二、凯恩斯在哪些方面对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进行了革新? 1、就业领域:反对萨伊定律。 2、利息理论:认为利息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供应量。 3、工资理论:认为只要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存在“非自愿失业”,而不是由单个的劳动市场供求决定。 4、货币理论:有效需求对物价变动起根本作用。 5、分析方法上:侧重总量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侧重于总量分析。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课程代码:18565029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本科) 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说明 l、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专业任选课程 课程的地位: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是四年制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限选课程。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位工程师和科学工作者所必备的。 课程的任务: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讲求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懂得专业技术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增强学生的经济观点,培养学生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既有科学思维能力又有经济头脑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便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 3、教法特点说明 教学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自学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36

三、理论教学大纲内容 教学基本内容一:第1章概论 学时:2 l、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建设、建筑业的概念,了解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熟悉建筑业的特点和建筑业的行业管理。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基本建设的分类; B (2)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 C (3)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B (4)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A (5)建筑业的行业管理。 B 3、重点、难点 重点: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难点:建筑业的行业管理。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 讲授、自学讨论、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二:第2章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时间价值 学时:4 l、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建设项目投资的构成,掌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投资估算,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 2、教学内容及要求(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1)项目投资的构成; B (2)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投资估算; A (3)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A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投资估算。 难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 讲授、自学讨论、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三:第3章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 学时:4 l、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微观部分: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长期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公共产品,公共选择;*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部分: 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与循环流量图;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两部门模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 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微观部分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对西方经济学的总体认识。 讲授难点:机会成本和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讲授重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Economy------“经济”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亚里士多德(Aristotes,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见之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他认为,经济一词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研究家庭关系,除夫妻关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二是研究致富技术。 经济:1、产出/投入的最优化,致富之路;2、经帮济世; 、生产关系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