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版)

————————————————————————————————作者:————————————————————————————————日期:

2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UN doc. A/40/17, 附件I,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1条适用范围*

(1)本法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但须服从在本国与其他任何一国或多国之间有效力的任何协定。

(2)本法之规定,除第八、九、三十五及三十六条外,只适用于仲裁地点在本国领土内的情况。

(3)仲裁如有下列情况即为国际仲裁:

(A)仲裁协议的当事各方在缔结协议时,他们的营业地点位于不同的国家;或

(B)下列地点之一位于当事各方营业地点所在国以外:

(a)仲裁协议中确定的或根据仲裁协议而确定的仲裁地点;

(b)履行商事关系的大部分义务的任何地点或与争议标的关系最密切的地点;或(C)当事各方明确地同意,仲裁协议的标的与一个以上的国家有关。

(4)就第(3)款而言:

(A)如当事一方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点,营业地点为与仲裁协议关系最密切的营业地点;

(B)如当事一方没有营业地点,以其惯常住所为准。

(5)本法不得影响规定某些争议不可交付仲裁或仅根据本法之外的规定才可以交付仲裁的本国其他任何法律。

第二条定义及解释规则

在本法范围内:

(A)“仲裁”是指无论是否由常设仲裁机构进行的任何仲裁;

(B)“仲裁庭”是指一名独任仲裁员或一组仲裁员;

(C)“法院”是指一国司法系统的一个机构或机关;

(D)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八条外,允许当事各方自由决定某一问题时,这种自由包括当事各方授权第三者包括机构作出此种决定的权利;

(E)本法的规定提到当事各方已达成协议或可能达成协议的事实时,或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援引当事各方的一项协议时,此种协议包括其所援引之任何仲裁规则;

(F)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五条(A)项和第三十二条(2)款(A)项外,提及请求时,也适用于反请求;提及答辩时,也适用于对这种反请求的答辩。

第三条收到书面通讯

(1)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

(A)任何书面通讯,如经当面递交收件人,或投递到收件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信地址,或经合理查询仍不能找到上述任一地点而以挂号信或能提供作过投递企图的记录的其他任何方式投递到收件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信地址,即应视为已经收到;

(B)通讯应被视为已于以上述方式投递之日收到。

(2)本条规定不适用于法院程序中的通讯。

第四条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

当事一方如知道本法中当事各方可以背离的任何规定或仲裁协议规定的任何要求未得到遵守,但仍继续进行仲裁而没有不过分迟延地或在为此订有时限的情况下没有在此时限内

对此种不遵守情事提出异议,则应视为已放弃其提出异议权利。

第五条法院干预的限度

由本法管辖的事情,任何法院均不得干预,除非本法有此规定。

第六条法院或其他机构对仲裁予以协助和监督的某种职责

第十一条第(3)和(4)款、第十三条第(3)款、第十四条、第16条第(3)款和第三十四条第(2)款所指的职责应由……(实施本示范法的每个国家具体指明履行这些职责的一个法院或一个以上的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机构)履行。

第二章仲裁协议

第七条仲裁协议的定义和形式

(1)“仲裁协议”是指当事各方同意将他们之间的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特定法律关系上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切或某些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可以采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形式或单独协议的形式。

(2)仲裁协议应是书面的。协议如载于当事各方签字的文件中,或载于往来的书信、电传、电报或提供协议记录的其他电讯手段中,或在申请书和答辩书的交换中当事一方声称有协议而当事他方不否认,即为书面协议。在合同中援引载有仲裁条款的一项文件即构成仲裁协议,但该合同须是书面的而且这种援引足以使该仲裁条款构成该合同的一部分。

第八条仲裁协议和向法院提出的实体性申诉

(1)就仲裁协议的标的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如当事一方在不迟于其就争议实体提出第一次申述时要求仲裁,法院应让当事各方交付仲裁,除非法院认定仲裁协议无效、不能实行或不能履行。

(2)本条第(1)款所指诉讼已提起时,仍然可以开始或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可作出裁决,同时等待法院对该问题的判决。

第九条仲裁协议和法院的临时措施

在仲裁程序开始前或进行期间,当事一方请求法院采取临时保全措施和法院准予采取这种措施,均与仲裁协议不相抵触。

第三章仲裁庭的组成

第十条仲裁员人数

(1)当事各方可以自由确定仲裁员的人数。

(2)如未作此确定,则仲裁员的人数应为三名。

第十一条仲裁员的委任

(1)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否则不应以所属国籍为理由排除任何人担任仲裁员。

(2)当事各方可以自由地就委任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的程序达成协议,但须遵从本条第(4)和第(5)款的规定。

(3)如未达成此种协议:

(A)在仲裁员为三名的仲裁中,当事每一方均应委任一名仲裁员,这样委任的两名仲裁员应委任第三名仲裁员;如当事一方未在收到当事他方提出如此行事之要求的三十天内委任仲裁员,或两名仲裁员在被委任后三十天内未就第三名仲裁员达成协议,则经当事一方请求,应由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委任;

(B)在独任仲裁员的仲裁中,如当事各方未就仲裁员达成协议,则经当事一方请求,应由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委任。

(4)根据当事各方协议的委任程序,如果:

(A)当事一方未按这种程序规定的要求行事,或

(B)当事各方或两名仲裁员未根据这种程序达成预期的协议,或

(C)第三者,包括机构,未履行根据此种程序所委托的任何职责,

则当事任何一方均可请求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采取必要措施,除非委任程序的协议订有确保能委任仲裁员的其他方法。

(5)就本条第(3)或第(4)款交由第6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的事情所作出的决定,不容上诉。该法院或其他机构在委任仲裁员时应适当顾及当事各方协议的仲裁员所需具备的任何资格,并适当顾及尽可能确保委任独立和公正的仲裁员的种种因素,而且在委任独任仲裁员或第三名仲裁员时,还应考虑到委任一名所属国籍与当事各方均不相同的仲裁员的适宜性。

第十二条回避的理由

(1)在被询几有关其可能被委任为仲裁员之事时,其应该披露可能对其公正性或独立性引起正当的怀疑的任何情况。仲裁员从被委任之时起直至在整个仲裁程序进行期间,应不迟延地向当事各方披露任何此类情况,除非其已将此情况告知当事各方。

(2)仅因存在对仲裁员的公正性或独立性引起正当的怀疑的情况或他不具备当事各方商定的资格时,才可以对仲裁员提出回避。当事一方只有根据其作出委任之后知悉的理由才可以对其所委任的或参加委任的仲裁员提出回避。

第十三条提出回避的程序

(1)当事各方有权对仲裁员提出回避的程序达成协议,但须服从本条第(3)款的规定。

(2)如未达成此种协议,拟对仲裁员提出回避的当事一方,应在他得知仲裁庭组成或得知第十二条第(2)款所指的任何情况后十五天内向仲裁庭提出书面陈述,说明提出回避的理由。除非其要求回避的仲裁员辞职或当事他方同意所提出的异议,否则仲裁庭应就回避事宜作出决定。

(3)如根据当事各方协议的任何程序或本条第(2)款的程序提出的回避不成立,提出回避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驳回其所提出的回避的决定通知后三十天内请求第6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就该回避作出决定,该决定不容上诉;在等待对该请求作出决定的同时,仲裁庭包括被提出回避的仲裁员可以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和作出裁决。

第十四条未行事或不能行事

(1)如果仲裁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职责或由于其他原因未能不过分迟延地行事,其委任即告终止,如果其辞职或当事各方对终止其委任达成协议的话。但如对上述任何原因仍有争议,当事任何一方均可请求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或其他机构就终止委任一事作出决定,该决定不容上诉。

(2)如果按照本条或第13条第(2)款的规定,一名仲裁员辞职或当事一方同意终止对一名仲裁员的委任,并不意味着承认本条或第十二条第(2)款所指任何理由的有效性。第十五条委任替代仲裁员

因根据第13条或第14条的规定或因仲裁员由于任何其他原因而辞职或因当事各方协议解除仲裁员的委任或在任何其他情况下终止仲裁员的委任时,应按照原来适用于委任被替换的仲裁员的规则委任替代仲裁员。

第四章仲裁庭的管辖权

第十六条仲裁庭对其管辖权作出裁定的权力

(1)仲裁庭可以对其管辖权包括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或效力的任何异议,作出裁定。为此目的,构成合同一部分的仲裁条款应视为独立于合同其它条款的一项协议。仲裁庭作出关于合同无效的决定,不应在法律上导致仲裁条款无效。

(2)有关仲裁庭无权管辖的抗辩不得在提出答辩书之后提出。当事一方已委任或参

与委任仲裁员的事实,不妨碍其提出此种抗辩。有关仲裁庭超越其权力范围的抗辩,应在仲裁程序中被指越权之情事出现后立即提出。在这两种情况下,仲裁庭如认为有正当理由,均可准许推迟提出抗辩。

(3)仲裁庭可以根据案情将本条第(2)款所指抗辩作为一个初步问题裁定或在实体裁决中裁定。如果仲裁庭作为一个初步问题裁定它有管辖权,当事任何一方均可在收到裁定通知后三十天内要求第六条规定的法院对这一问题作出决定,该决定不容上诉;在等待对这种要求作出决定的同时,仲裁庭可以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和作出裁决。

第十七条仲裁庭裁定采取临时措施的权力

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仲裁庭经当事一方请求,可以裁定当事任何一方就争议的标的采取仲裁庭可能认为有必要的任何临时性保全措施。仲裁庭可以要求当事任何一方提供有关此种措施的妥适担保。

第五章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十八条对当事各方平等相待

当事各方应得到平等相待,并应被给予充分的机会陈述其案情。

第十九条程序规则的确定

(1)在不违背本法规定的情况下,当事各方可以自由地就仲裁庭进行仲裁所应遵循的程序达成协议。

(2)如未达成此种协议,仲裁庭可以在本法规定的限制下,按照它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授予仲裁庭的权力包括确定任何证据的可采性、相关性、实质性和重要性的权力。第二十条仲裁地点

(1)当事各方可以自由地就仲裁地点达成协议。如未达成此种协议,仲裁地点应由仲裁庭确定,但应考虑到案件的情况,包括当事各方的方便。

(2)虽有本条第(1)款的规定,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仲裁庭可以在其认为适当的任何地点会晤,以便在其成员间进行磋商,听取证人、专家或当事各方的意见或检查货物、其他财产或文件。

第二十一条仲裁程序的开始

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特定争议的仲裁程序,于被申请人收到将该争议提交仲裁的请求之日开始。

第二十二条语文

(1)当事各方可以自由地就仲裁程序中要使用的一种或数种语文达成协议。如未达成此种协议,仲裁庭应确定仲裁程序中要使用的一种或数种语文。除非其中另有规定,这种协议或确定应适用于当事一方的任何书面陈述、仲裁庭的任何开庭、裁决、决定或其他通讯。

(2)仲裁庭可以命令任何文件证据应附具当事各方协议的或仲裁庭确定的一种或数种语文的译本。

第二十三条申请书和答辩书

(1)在当事各方协议的或仲裁庭确定的期间内,申请人应申述支持其请求的各种事实、争议点以及所寻求的救济或补救,被申请人应逐项作出答辩,除非当事各方对这种申述和答辩所要求的项目另有协议。当事各方可以随同其陈述提交其认为有关的一切文件,也可以附带述及其将要提交的文件或其他证据。

(2)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在仲裁程序进行中,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得修改或补充其请求或答辩,除非仲裁庭考虑到提出已迟而认为不宜允许作此更改。

第二十四条开庭和书面审理程序

(1)除当事各方有任何相反协议外,仲裁庭应决定是否举行开庭,以便出示证据或进

行口头辩论,或者是否应以文件和其他材料为基础进行仲裁程序。然而,除非当事各方商定不开庭,仲裁庭应在进行仲裁程序的适当阶段开庭,如果当事一方如此要求的话。

(2)任何开庭和仲裁庭为了检查货物、其他财产或文件而举行的任何会议,均应充分提前通知当事各方。

(3)当事一方向仲裁庭提供的一切陈述书、文件或其他资料均应送交当事他方,仲裁庭可能据以作出决定的任何专家报告或证据性文件也应送交当事各方。

第二十五条当事一方不履行义务

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如在不提出充分理由的情况下:

(A)申请人不按照第23条第(1)款的规定提交申请书,仲裁庭应终止程序;(B)被申请人不按照第23条第(1)款的规定提交答辩书,仲裁庭应继续进行仲裁程序,但不将此种行为本身视为是接受了申请人的申述;

(C)当事任何一方不出庭或不提供文件证据,仲裁庭可以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根据其所收到的证据作出裁决。

第二十六条仲裁庭委任的专家

(1)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仲裁庭:

(A)可委任一名或数名专家就仲裁庭待决之特定问题向仲裁庭提出报告;

(B)可要求当事人一方向专家提供任何有关资料,或出示或让他接触任何有关的文件、货物或其他财产以供检验。

(2)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如当事一方有此要求或仲裁庭认为有此必要,专家在提出其书面或口头报告后,应参加开庭,使当事各方有机会向其提问并委派专家证人就争议点作证。

第二十七条法院协助获取证据

仲裁庭或当事一方在仲裁庭同意之下,可以请求本国之管辖法院协助获取证据。法院可以在其权限范围内并按照其获取证据的规则执行上述请求。

第六章裁决的作出和程序的终止

第二十八条适用于争议实体的规则

(1)仲裁庭应按照当事各方选择的适用于争议实体的法律规则对争议作出决定。除非另有表明,指定适用某一国家的法律或法律制度应认为是直接指该国的实体法而不是其法律冲突规范。

(2)如当事各方没有任何选择,仲裁庭应适用其认为可适用的法律冲突规范所确定的法律。

(3)仲裁庭只有在当事各方明示授权的情况下,才应按照公允及善良原则或作为友好仲裁员作出决定。

(4)在任何情况下,仲裁庭均应按照合同条款并考虑到适用于该项交易的贸易惯例作出决定。

第二十九条一组仲裁员作出的决定

在有一名以上仲裁员的仲裁程序中,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仲裁庭的任何决定均应按其全体成员的多数作出。但是,如果当事各方或仲裁庭全体成员授权,首席仲裁员可以就程序问题作出决定。

第三十条和解

(1)在仲裁程序中,如果当事各方就争议达成和解,仲裁庭应终止仲裁程序,而且如果当事各方提出请求而仲裁庭又无异议,则应按和解的条件以仲裁裁决的形式记录和解。

(2)关于和解的条件的裁决应按照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作出,并应说明它是一项裁决。此种裁决应与根据案情作出的任何其他裁决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效力。

第三十一条裁决的形式和内容

(1)裁决应以书面作出,并应由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签字。在有一名以上仲裁员的仲裁程序中,仲裁庭全体成员的多数签字即可,但须说明任何未签字的理由。

(2)裁决应说明其所依据的理由,除非当事各方协议不需说明理由或该裁决系根据第三十条所作出的和解裁决。

(3)裁决应具明其日期和按照第二十条第(1)款所确定的仲裁地点。该裁决应视为是在该地点作出的。

(4)裁决作出后,经仲裁员按照本条第(1)款签字的裁决书应送达给当事各方各一份。

第三十二条程序的终止

(1)仲裁程序依终局裁决或仲裁庭按照本条第(2)款发出的裁定得以终止。

(2)仲裁庭在下列情况下应发出终止仲裁程序的裁定:

(A)申请人撤回其申请。除非被申请人对此表示反对且仲裁庭承认最终解决争议对其而言具有正当利益;

(B)当事各方同意终止程序;

(C)仲裁庭认定仲裁程序因任何其他理由均无必要或不可能继续进行。

(3)仲裁庭之委任随着仲裁程序的终止而结束,但须服从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第(4)款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裁决的更正和解释;补充裁决

(1)除非当事各方已就另一期限达成协议,在收到裁决书后三十天内:

(A)当事一方可在通知当事另一方后请求仲裁庭更正裁决书中的任何计算错误,任何誊写或打印错误或任何类似性质的错误;

(B)如果当事各方有此协议,当事一方可以在通知当事另一方后请求仲裁庭对裁决书的具体观点或部分作出解释。

仲裁庭如果认为此种请求合理,则应在收到请求后三十天内作出更正或解释。解释应构成裁决的一部分。

(2)仲裁庭得在作出裁决之日起三十天内主动更正本条第(1)款(A)项所指的任何错误。

(3)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当事一方在收到裁决书后三十天内,经通知当事他方,可以请求仲裁庭对已在仲裁程序中提出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请求事项作出补充裁决。仲裁庭如果认为其请求合理,则应在六十天内作出补充裁决。

(4)如有必要,仲裁庭可将根据本条第(1)或第(2)款作出更正、解释或补充裁决的期限,予以延长。

(5)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应适用于裁决的更正或解释,并适用于补充裁决。

第七章对裁决的追诉

第三十四条申请撤销作为对仲裁裁决唯一的追诉

(1)只有按照本条第(2)和第(3)款的规定申请撤销,才可以对仲裁裁决向法院追诉。

(2)仲裁裁决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被第六条规定的法院撤销:

(A)提出申请的当事一方提出证据证明:

(a)第七条所指仲裁协议之当事人有某种无行为能力情形;或根据当事各方所同意遵

守的法律,或未指明何种法律,则根据本国法律,该协议是无效的;或

(b)提出申请的当事一方未接获有关委任仲裁员或仲裁程序之适当通知,或因他故致其不能陈述案件;或

(c)裁决所处理之争议非为提交仲裁之标的或不在其条款之列,或裁决载有关于交付仲裁范围以外事项之决定,但交付仲裁事项之决定可与未交付仲裁事项之决定划分时,仅可撤销对未交付仲裁事项所作决定之部分裁决;或

(d)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与当事各方的协议不一致,除非此种协议与当事各方不能背离之本法规定相抵触,或当事各方无此协议时,与本法不符;或

(B)法院认定:

(a)根据本国的法律,争议事项不能通过仲裁解决;或

(b)该裁决与本国的公共政策相抵触。

(3)当事人不得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个月后申请撤销裁决,或如已根据第三十三条提出请求,则从该请求被仲裁庭处理完毕之日起三个月后不得申请撤销。

(4)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时,如果适当而且当事一方也提出要求,法院可以在其确定的一段时间内暂时停止进行撤销程序,以便给予仲裁庭重新进行仲裁程序的机会或采取仲裁庭认为能够消除撤销裁决理由的其他行动。

第八章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第三十五条承认和执行

(1)仲裁裁决不论在何国境内作出,均应承认具有约束力,而且经向管辖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即应依照本条和第三十六条之规定予以执行。

(2)援引裁决或申请执行的当事一方,应提供经正式认证的裁决书正本或经正式认证的裁决书副本以及第七条所指仲裁协议的正本或经正式认证的仲裁协议副本。如果裁决或协议不是以本国的正式语文作成,则该当事方还应提供经正式认证的本国正式语文的译本。* 第三十六条拒绝承认或执行的理由

(1)不论在何国境内作出的仲裁裁决,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可拒绝承认或执行:

(A)裁决仅有受裁决援用之当事一方向申请承认或执行之管辖法院提出证据证明:(a)第七条所指仲裁协议之当事人有某种无行为能力情形;或根据当事各方所同意遵守的法律,或未指明何种法律,则根据裁决地所在国法律,该协议是无效的;或

(b)受裁决援用之当事一方未接获有关委任仲裁员或仲裁程序之适当通知,或因他故致其不能陈述案件;或

(c)裁决所处理之争议非为提交仲裁之标的或不在其条款之列,或裁决载有关于交付仲裁范围以外事项之决定,但交付仲裁事项之决定可与未交付仲裁事项之决定划分时,裁决中关于交付仲裁事项之决定部分得予承认和执行;或

(d)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与当事各方的协议不符,或无协议而与仲裁地所在国法律不符;或

(e)裁决对当事各方尚无拘束力,或业经裁决地所在国或裁决所依据法律之国家的法院撤销或中止;或

(B)如经法院认定:

(a)依该国法律,争议事项不能通过仲裁解决;或

(b)承认或执行该裁决与本国的公共政策相抵触。

(2)如已向本条第(1)款(A)项(e)目所指的法院申请撤销或中止裁决,被请求承认或执行的法院如认为适当,可以延缓作出决定,而且经主张承认或执行裁决的当事一方申请,还可以裁定当事他方提供妥适的担保。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简介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简称《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1985 年 6 月21 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持制定,1985 年 12 月 11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批准该示范法的决议,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世界各国调整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建议各国从统一仲裁程序法的愿望和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特点出发,对该示范法予以适当的考虑。 《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共 8 章 36 条。 第一章,总则(第 1-6 条); 第二章,仲裁协议(第 7-9 条); 第三章,仲裁庭的组成(第 10-15 条); 第四章,仲裁庭的管辖权(第 16-17 条); 第五章,仲裁程序的进行(第 18-27 条);第六章,裁决的作出和程序的终止(第 28-33条); 第七章,对裁决的追诉(第 34 条);第八章,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第 35-36 条)。 该示范法在国际商事仲裁的含义中,对“国际性”进行了宽泛的解释,同时对什么是该法 所称的仲裁也做出了解释,既承认机构仲裁,又承认临时仲裁。 关于“商事” 一词,该示范法没有在条文中作出规定,而是在注释里做了广义的解释,指明包括契约性和非契约性的一切商事关系,以使其涵盖所有具有商业性质的关系所产生的争 议。商事包括但不限于:任何提供或交换货物与服务的商业交易;销售协议;商业代理;财务 代理;租赁;工程建设;咨询;工程技术应用;许可;投资;融资;银行;保险;开采协议或 特许使用;合资或其他形式的工商业合作;货物或旅客的空中、海上、铁路、公路运输等。 该示范法公布后,对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规范国际商事仲裁起到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以及由此所确立的仲裁制度日益 趋同,许多国家或地区按照示范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了仲裁法律制度,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 如美国的许多州、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新西兰、英国以及中国的香港等,都 以示范法为蓝本稍加修改或直接移植使用。中国 1994年的《仲裁法》在起草过程中也参考了该示范法。

国际商法第八章翻译分析

1/1/97 1 第八章 沉降的替代手段 国际商业纠纷 ?由乔纳森钟演讲 1/1/97 2 沉降的替代手段 国际商业纠纷 1.定义替代手段 2.定义国际商事仲裁 3.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框架 4.海牙公约 5.主要的国际仲裁机构及其职能 6.国际商事仲裁的主要程序问题 7.纽约公约和国际商业仲裁 8.国际商事仲裁和CISG 9.解决国际商业纠纷的其他替代方法 1/1/97 3 定义替代手段 ?“另类手段”是指解决争议的非司法方法,其中替代品国际商业诉讼。 ?本章中的“另类方式”是指仲裁,协商(谈判)与和解(调解)。 1/1/97 4 定义国际商事仲裁 ?定义仲裁 ?仲裁的基本特征 ?半自治仲裁含义 ?定义商业仲裁 1/1/97 五 定义仲裁 ?仲裁的第三方解决争端的手段,其中争议各方都有自由,遵守相关法律,以确定是否,何时,何地使用这种方法,指定一名仲裁员(或仲裁员),并选择程序规则(如适用)进行仲裁。 ?仲裁机构的裁决具有约束力和可执行的,除非例外的是使根据相关法律。 ?仲裁既可以在一个体制基础上或在一个特设特定基础上继续进行。 1/1/97 6 仲裁的基本特征 ?仲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这是第三方解决争端的手段,而不是由当事人自己,如协商解决争端。 1.这是解决纠纷的,而不是诉讼或调解半司法程序。 2.这是第三方争端解决一个半自治的过程中, 3.仲裁裁决是强制执行的法律。 1/1/97 7 半自治的含义 仲裁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的半自治地位被证明如下: ?提交国际仲裁,完全是基于双方的协议; ?当事人有权选择在哪里仲裁纠纷; ?当事人有自由选择仲裁员;(二) ?当事人往往可以决定的仲裁规则使用哪个或哪些; 1.总体而言,各方有自主权决定是否,在哪里以及如何进行仲裁。 1/1/97 8 定义商业仲裁 ?商事仲裁是用于仲裁纠纷或所有关系所产生的分歧,是否属于合同,商业性质的,因此排除了非商业性质的纠纷,如不引起人身伤害索赔为目的的类型的仲裁商业活动,邻里纠纷,对行政决定的纠纷,家庭纠纷等。1/1/97 9 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框架 ?商事仲裁的国际化 ?主要公约和规则artitral ?纽约公约 ?1965年的华盛顿会议 ?示范法 1/1/97 10 商事仲裁的国际化 ?在国际层面,任何特定国家的仲裁规则,代表这个国家的管辖范围在某种意义上说,仲裁裁决规则下发要在第一的当地法律认可它可以在本地或在其他国家在强制执行前,纽约公约1958年。 ?缔约方的国际商业纠纷可能更愿意使用国际公约,在国际仲裁示范法,或第三国的仲裁规则,似乎是中性双方当事人均有。 1/1/97 11 重要会议 和仲裁规则 ?国际商业仲裁的法律框架包括约定,仲裁规则和仲裁机构。 ?纽约公约,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模式法对国际商事仲裁和华盛顿公约是对国际商业仲裁的最重要的公约。 1/1/97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版)

————————————————————————————————作者:————————————————————————————————日期: 2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UN doc. A/40/17, 附件I,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1条适用范围* (1)本法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但须服从在本国与其他任何一国或多国之间有效力的任何协定。 (2)本法之规定,除第八、九、三十五及三十六条外,只适用于仲裁地点在本国领土内的情况。 (3)仲裁如有下列情况即为国际仲裁: (A)仲裁协议的当事各方在缔结协议时,他们的营业地点位于不同的国家;或 (B)下列地点之一位于当事各方营业地点所在国以外: (a)仲裁协议中确定的或根据仲裁协议而确定的仲裁地点; (b)履行商事关系的大部分义务的任何地点或与争议标的关系最密切的地点;或(C)当事各方明确地同意,仲裁协议的标的与一个以上的国家有关。 (4)就第(3)款而言: (A)如当事一方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点,营业地点为与仲裁协议关系最密切的营业地点; (B)如当事一方没有营业地点,以其惯常住所为准。 (5)本法不得影响规定某些争议不可交付仲裁或仅根据本法之外的规定才可以交付仲裁的本国其他任何法律。 第二条定义及解释规则 在本法范围内: (A)“仲裁”是指无论是否由常设仲裁机构进行的任何仲裁; (B)“仲裁庭”是指一名独任仲裁员或一组仲裁员; (C)“法院”是指一国司法系统的一个机构或机关; (D)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八条外,允许当事各方自由决定某一问题时,这种自由包括当事各方授权第三者包括机构作出此种决定的权利; (E)本法的规定提到当事各方已达成协议或可能达成协议的事实时,或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援引当事各方的一项协议时,此种协议包括其所援引之任何仲裁规则; (F)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五条(A)项和第三十二条(2)款(A)项外,提及请求时,也适用于反请求;提及答辩时,也适用于对这种反请求的答辩。 第三条收到书面通讯 (1)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 (A)任何书面通讯,如经当面递交收件人,或投递到收件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信地址,或经合理查询仍不能找到上述任一地点而以挂号信或能提供作过投递企图的记录的其他任何方式投递到收件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信地址,即应视为已经收到; (B)通讯应被视为已于以上述方式投递之日收到。 (2)本条规定不适用于法院程序中的通讯。 第四条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 当事一方如知道本法中当事各方可以背离的任何规定或仲裁协议规定的任何要求未得到遵守,但仍继续进行仲裁而没有不过分迟延地或在为此订有时限的情况下没有在此时限内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版)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UN doc. A/40/17, 附件I,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1条适用范围* (1)本法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但须服从在本国与其他任何一国或多国之间有效力的任何协定。 (2)本法之规定,除第八、九、三十五及三十六条外,只适用于仲裁地点在本国领土内的情况。 (3)仲裁如有下列情况即为国际仲裁: (A)仲裁协议的当事各方在缔结协议时,他们的营业地点位于不同的国家;或 (B)下列地点之一位于当事各方营业地点所在国以外: (a)仲裁协议中确定的或根据仲裁协议而确定的仲裁地点; (b)履行商事关系的大部分义务的任何地点或与争议标的关系最密切的地点;或(C)当事各方明确地同意,仲裁协议的标的与一个以上的国家有关。 (4)就第(3)款而言: (A)如当事一方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点,营业地点为与仲裁协议关系最密切的营业地点; (B)如当事一方没有营业地点,以其惯常住所为准。 (5)本法不得影响规定某些争议不可交付仲裁或仅根据本法之外的规定才可以交付仲裁的本国其他任何法律。 第二条定义及解释规则 在本法范围内: (A)“仲裁”是指无论是否由常设仲裁机构进行的任何仲裁; (B)“仲裁庭”是指一名独任仲裁员或一组仲裁员; (C)“法院”是指一国司法系统的一个机构或机关; (D)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八条外,允许当事各方自由决定某一问题时,这种自由包括当事各方授权第三者包括机构作出此种决定的权利; (E)本法的规定提到当事各方已达成协议或可能达成协议的事实时,或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援引当事各方的一项协议时,此种协议包括其所援引之任何仲裁规则; (F)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五条(A)项和第三十二条(2)款(A)项外,提及请求时,也适用于反请求;提及答辩时,也适用于对这种反请求的答辩。 第三条收到书面通讯 (1)除非当事各方另有协议: (A)任何书面通讯,如经当面递交收件人,或投递到收件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信地址,或经合理查询仍不能找到上述任一地点而以挂号信或能提供作过投递企图的记录的其他任何方式投递到收件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信地址,即应视为已经收到; (B)通讯应被视为已于以上述方式投递之日收到。 (2)本条规定不适用于法院程序中的通讯。 第四条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 当事一方如知道本法中当事各方可以背离的任何规定或仲裁协议规定的任何要求未得到遵守,但仍继续进行仲裁而没有不过分迟延地或在为此订有时限的情况下没有在此时限内

国际商事仲裁法的非国际化理论

国际商事仲裁法的非国际化理论

国际商法期末论文 国际商事仲裁法“非国内化”理论优势 姓名 ____佟彤________ 学号 __201230202040__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201 指导老师 __ 吴狄枫___ 时间 2014年12月

摘要;传统国际商事仲裁奉行所在地理论,强调仲裁地国法的权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仲裁地法受到了“非国内化”的挑战。国际商事仲裁的非国内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旨在促进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一定程度的自由、灵活与高效。本文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法及其“非国内 5

化”趋势的了解,探讨非国内化理论顺应了国际商事仲裁以及国际贸易交往的要求,支持非国内化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法仲裁地“非国内化”理论国际贸易 一、国际商事仲裁法及仲裁地法原则 1、国际商事仲裁法 国际商事仲裁法是指从事国际商务交往活动的当事人依据事先或者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有关具有国际因素的商事争议提交给某临时仲裁机构或常设仲裁机构进行审理,依据法律或公平原则做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仲裁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制度。当国际商事关系发生法律争议时,除多由双方当事人彼此友好协商解决外,还可选择采用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不同方式处理。这些解决争议的方式当 5

然各有其特点,而就仲裁来说,如与诉讼相比,它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与调解相比,它又有必要的强制执行力作保证。因而在当前的实际生活中,当争议发生后,不可能或不愿意通过友好协商方式求得解决时,多选择仲裁。 国际贸易仲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常设机构中进行仲裁;另一种是临时仲裁。临时仲裁机构是在当事人所达成的仲裁协议基础上组成的临时仲裁机构,直接由双方当事人指定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进行仲裁,在对当事人之间商事争议做出裁决后即可解散。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同意将他们之间业已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交付某仲裁机构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文件。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有关仲裁机构行 5

国际商事仲裁法复习题

1、世界上最早设立的国家性的仲裁机构是___________。 A、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 B、苏黎士商会仲裁院 C、伦敦国际仲裁院 D、美国仲裁协会 2、与诉讼和国内仲裁相比国际商事仲裁具有明显的特点。在下列选项中,___________不是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 A、管辖权的强制性 B、自治性 C、专业性 D、执行裁决的强制性 3、仲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_。 A、古希腊 B、中世纪 C、古罗马 D、近代 4、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我国的常设仲裁机构,成立于1956年,当时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A、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B、中国国际商会仲裁院 C、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 D、海事仲裁委员会 5、世界最早制定仲裁法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 A、英国 B、瑞典 C、法国 D、德国 6、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总部设在北京,并先后在深圳、上海设立了分会。其中,上海分会设立于_______________。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2000年 7、根据常设仲裁机构的隶属关系,可将常设仲裁机构分为超国家的仲裁机构和国家性的仲裁机构。在下列仲裁机构中,属于超国家的仲裁机构是_______________。 A、中国国际商会仲裁院 B、苏黎士商会仲裁院 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D、吉隆坡仲裁中心 8、在下列仲裁机构中,___________的仲裁规则规定,凡提交给该机构的争议,必须适用其仲裁规则。 A、国际商会仲裁院 B、斯德哥尔摩仲裁院 C、美国仲裁协会 D、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9、通常,常设性的仲裁机构都有自己固定的仲裁员名册,供当事人选择。在下列仲裁机构,没有固定的仲裁员名册的仲裁机构是_______________。 A、美国仲裁协会 B、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 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D、英国伦敦国际商会仲裁院 10、从仲裁制度的基础的角度上看,___________是整个仲裁制度的基石。 A、仲裁协议 B、仲裁管辖权 C、仲裁程序 D、仲裁机构 11、在下列仲裁机构中,其仲裁规则对仲裁员的国籍和身份没有任何限制的仲裁机构是_______________。 A、美国仲裁协会 B、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 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D、英国伦敦国际商会仲裁院 12、各国国际商事仲裁的立法和实践中,在当事人没有选择仲裁应适用的法律时,通常都采用仲裁地法来确定仲裁协议法律效力的做法,即仲裁协议须受仲裁地法的法律约束。在仲裁协议所规定的下述事项中,___________不受仲裁地法的法律约束。 A、仲裁协议的形式 B、仲裁机构的选择 C、仲裁协议的内容 D、可仲裁事项 13、在下列国家中_______________在其法律中明确规定可以对仲裁裁决提出上诉。= A、中国 B 、法国 C、英国 D、美国

《国际商事仲裁法》学习总结

《国际商事仲裁法》学习总结 一、资料查阅 1、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商事仲裁法”为题名的有2条: 1 国际商事仲裁法双语教学初探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8/1 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论商法的重要性与商法学教学改革 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 2007/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以“国际商事仲裁”为关键词的有564条,截取其中一部分: 序号 文献标题 来源 年期 来源数据库 11 浅议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惩罚性赔偿 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2010/01 12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反诉禁令问题研究——以仲裁庭颁发反诉禁令的条件为角度 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2010/04 13 浅析国际商事仲裁中当事人的风险与防范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0/01 14 浅析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准据法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02 15 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异议若干问题研究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03 16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适用 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 2010/02 17 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 Popular Business 2010/04 18 论国际商事仲裁临时保全措施的执行 法制与社会 2009/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 象透析 政法论坛 2009/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商事仲裁 中国检察官 2009/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国际商事仲裁法的仲裁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2000年中国香港仲裁(修订)条例 英国仲裁法[Arbitration Act 1996] 美国统一仲裁法 The Uniform Arbitration Act 司法解释:

8第八章 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的法律制度解析

第七章国际经济争议解决的法律制度 本单元基本知识点: 1、国际经济争议解决的主要途径、方式; 2、各种争议解决方式之间的区别; 3、司法解决国际经济争议的管辖权、法律适用规则; 4、判决与仲裁的承认与执行规则; 5、国际商事仲裁; 6、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第一节国际经济争议解决的法律制度概述 一、国际经济争议的种类 1.不同国家的国民之间的国际经济争议 这类争议的特点是: (1)一般由货物买卖、技术转让、投资、工程承包等跨国经济活动而引起。 (2)一般为当事人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合同的解释或履行中发生的争议。某些情况下可以是非契约争议(如侵权行为引发的争议)。 (3)争议各方的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2.国家与本国或外国国民之间的国际经济争议 这类争议的特点是: (1)主要发生在国家对具体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当事人进行管理或监督的过程中。(如,海关征税、商品检疫、外汇管理等)。 (2)争议一方为主权国家,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即便国家与外国国民之间直接订立商事合同(如国家与外国投资者之间订立允许外国投资者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特许权协议),后者法律地位仍与国家不同。 3.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争议 此类争议的特点是: (1)是主权国家在经济贸易交往中发生的争议;争议双方均为主权国家。 (2)一般产生于国家之间订立的双边或多边国际公约的解释或履行(如对双边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税、漏税协定的解释或履行)中发生的争议以及由于多边国际经济贸易公约而产生的争议,如WTO中的各项协议的解释或履行中发生的争议。

二、国际经济争议的解决方式 1.司法方式 司法方式即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国际经济贸易争议。司法方式的特征是: (1)在一国国内法院而不是某个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法院审理涉及不同当事人之间的国际经济争议。 (2)各国法院通常根据本国的民事诉讼法对争议行使管辖权。 (3)一国法院作出的判决如果需要到另一国家执行,需要得到另一国法院的司法协助。 2.仲裁 仲裁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争端提交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裁决。仲裁的特点是: (1)仲裁是非诉讼方式中最为制度化的方式,又称“准司法方式”; (2)仲裁员可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审理具有保密性; (3)与诉讼相比,效率较高,费用较省,裁决可望更公正; (4)同调解相比,具有裁判性,且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能更彻底第解决争端。 3.选择性的解决争议的方法(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 即通过法院以外的方式解决争议。主要包括通过当事人友好协商或谈判,或者由双方同意的第三人进行调解以及模拟法庭。采用ADR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通过ADR解决争议的协议。 三、解决国际经济争议的法律规范 1.国际法规范 (1)关于司法和仲裁的国际条约 1945年《国际法院规约》、 1954年《民事诉讼程序公约》、 1965年《民商事案件中诉讼和非诉讼文书的国外送达公约》 1970年《民商事案件中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公约》等。 1899年和1907年《海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 1923年《仲裁条款议定书》 1927年《关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日内瓦议定书》 1958年《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 (2)专门处理国际经济争端的国际条约 1965年《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即《华盛顿公约》)、

国际商事仲裁法复习题

国际商事仲裁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按照我国的《仲裁法》规定,在仲裁活动中,有权做出财产保全措施的机构是。 、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仲裁庭、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对其仲裁规则的修改,其受案范围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在的规则修改中,将其受案范围确定为“国际经济贸易争议”。 、年、年、年、年 、仲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最早出现在。 、古希腊、中世纪、古罗马、近代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我国的常设仲裁机构,成立于年,当时的名称为。 、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仲裁院 、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 、世界最早制定仲裁法的国家是。 、英国、瑞典、法国、德国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总部设在北京,并先后在深圳、上海设立了分会。其中,上海分会设立于。 、年、年、年、年 、根据常设仲裁机构的隶属关系,可将常设仲裁机构分为超国家的仲裁机构和国家性的仲裁机构。在下列仲裁机构中,属于超国家的仲裁机构是。 、中国国际商会仲裁院、苏黎士商会仲裁院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吉隆坡仲裁中心 、根据常设仲裁机构的受理案件的性质,可将常设仲裁机构分为专业性的常设仲裁机构和综合性的常设仲裁机构。在下列仲裁机构中,属于专业性的常设仲裁机构的是。 、英国国际商会仲裁院、国际商会仲裁院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通常,常设性的仲裁机构都有自己固定的仲裁员名册,供当事人选择。在下列仲裁机构,没有固定的仲裁员名册的仲裁机构是。 、美国仲裁协会、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英国伦敦国际商会仲裁院 、在下列仲裁机构中,其仲裁规则明确规定在该机构受理的仲裁案件中必须适用该机构的仲裁规则的是。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会仲裁院 、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英国伦敦国际商会仲裁院 、在下列仲裁机构中,其仲裁规则对仲裁员的国籍和身份没有任何限制的仲裁机构是。 、美国仲裁协会、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英国伦敦国际商会仲裁院 、在下列选项中,并非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 、自治性、灵活性、管辖权的强制性、专业性 、在下列国家中在其法律中明确规定可以对仲裁裁决提出上诉。 、中国、法国、英国、美国 、仲裁地法作为确定仲裁协议适用的法律之一,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产生很大影响。但它对产生的影响不大。 、仲裁协议的形式、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国际商事仲裁法重点

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作出裁决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自动地履行该裁决 临时仲裁机构:它是根据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为了解决该特定协议项下的争议而专门设立的仲裁机构。特点: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章程和规则。优势:第一,在程序上比较灵活;第二,可在一定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仲裁费用的开支。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作用:1、该仲裁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单方面撤回2、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排除法院对协议项下争议的管辖权的依据,至少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前,法院不得对协议项下争议的解决进行干预,除非法院认定该仲裁协议无效、失效或者不能履行3、仲裁协议也是仲裁庭取得仲裁协议项下争议的管辖权的主要依据,赋予仲裁员解决该协议项下争议的权力4、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也是使根据该协议作出的仲裁裁决得以执行的保证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1、仲裁程序的启动2、仲裁庭的组成3、仲裁审理(1)、仲裁地点、开庭地点与仲裁庭合议地点(2)、仲裁地点的确定(3)、仲裁审理与调查取证方式(4)、仲裁使用的语文4、仲裁裁决的作出 中国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程序:1、在仲裁申请与案件受理方面,以当事人之间业已存在的仲裁协议为依据2、在仲裁庭的组成方面,我国现行仲裁制度均要求各仲裁委员会设立仲裁员名册3、在仲裁审理过程中,仲裁庭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给双方当事人合理地表达各自意见的机会4、仲裁裁决应当根据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载人笔录 临时性保全措施的性质和特点:1、都是在争议解决之前采取的包括在仲裁程序开始之前或者在仲裁程序的进行之中采取的2、这些措施都是临时性的,其特点是暂时性和临时性的应急措施3、采取这些措施的要求通常都是紧急的 临时性保全措施的内容:1、与取证或保护证据有关的措施2、维持现状的措施3、防治转移财产的措施 临时性保全措施的作用:1、便于仲裁程序的进行2、避免争议标的物的灭世或损坏3、便于裁决作出后的执行 有权发布临时保全措施的机构:法院、仲裁庭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的获取:1、当事人举证2、仲裁庭查证3、法院协助取证 确定解决国际商事仲裁争议的法律的方法:1、当事人共同决定2、由仲裁庭对此作出决定我国关于解决国际商事交易的适用法律:1、我国国际商事交易所涉及的争议一般为平等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争议2、如果当事人未能就解决争议的法律作出决定,使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3、我国许多国内法都体现了商人习惯法的基本原则4、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就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国际公约或国际惯例作出约定,法院或仲裁庭应当予以适用 中国有关事项可仲裁性的实践:1、证券交易争议仲裁2、知识产权争议仲裁3、涉外合同中所涉及的劳动争议仲裁 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理由:1、裁决所依据的仲裁协议无效2、违反正当程序3、仲裁庭越权4、仲裁庭组成不当5、公共政策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6、使用法律错误7、其他 中国有关的撤销理由:1、没有仲裁协议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主要依据:1、各国国内法上的规定2、国际立法中的规定

俄罗斯联邦国际商事仲裁法

俄罗斯联邦国际商事仲裁法 (1993年7月7日起生效) 基于承认仲裁<仲裁庭>为解决国际贸易领域内争议的广为采用的有效手段,且有必要以立法程序对国际商事仲裁作全面规范; 考虑到俄罗斯联邦国际条约中以及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85年通过,并由联合国大会批准的示范法中关于国际商事仲裁的规定可能供本国立法所利用; 特制定本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适用范围 (1)本法适用于仲裁地点位于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国际商事仲裁。然而,本法第八条、第九条、第三十五条及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仲裁地点位于国外的情况。 (2)对外贸易和其他形式的国际经济联系中产生的,属契约性的或其他民事法律关系的争议,只要至少一方当事人的营业地点位于国外的;以及俄罗斯联邦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国际协会和组织之间,它们的参加者之间以及它们和俄罗斯联邦法律的其他主体之间的争议可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协议提请国际商事仲裁。 (3)为本条第(2)款之目的: A.如果当事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点,营业地点为与仲裁协议关系最为密切的营业地点; B.如果当事人没有营业地点,以其惯常住所地为准。 (4)如果根据俄罗斯联邦的某一法律,某些争议不能提请仲裁或只能根据与本法规定不同的规定才能提请仲裁,则本法不影响该法律的效力。 (5)如果俄罗斯联邦国际条约作了不同于俄罗斯仲裁(仲裁庭)立法的规定,则以国际条约的规定为准。 第二条术语的定义及规则的解释 为本法之目的: A.“仲裁”是指任何仲裁(仲裁庭),无论其为审理个别案件而专门组成,还是由常设仲裁机构进行,比如由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下设的国际商事仲裁院或海事仲裁委员会进行(见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 B.“仲裁庭”是指一名独任仲裁员或一组仲裁员(仲裁庭); C.“法院”是指国家司法体系的相应机关; D.除第二十八条外,当本法条文允许当事人自由决定某一问题时,当事—人可以委托第三者(包括机构)作出该决定; E.如果本法条文提到当事人已经达成协议或可能达成协议,或以任何其他形式提到当事人的协议,则这种协议包括该协议中所提到的任何仲裁规则; F.除第二十五条A项和第三十二条第(2)款之外,当本法条文提及申诉时,也适用于反诉;提及答辩时,也适用于对这种反诉的答辩。 第三条书面通讯的收到 (1)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A.任何书面通讯,如经当面递交收讯人或投递至收讯人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讯地址,或者当经合理查询仍不能找到上述任一地点而以挂号信或能提供作过投递企图的记录的其他任何手段投递给收迅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或通讯地址的,书面通讯即应视为已经被收到;

国际商事仲裁教案

国际商事仲裁 争议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两个猿人争一只山果的证据无从考证。不过,当亚当和夏娃互相指责对方意志不坚定导致吃了禁果时,他们俩发生了争议。基督代表上帝进行了审判。此类神话、宗教或文学作品中所记载的争以及其解决,不分中外,俯拾即是。而活生生的人类社会更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杜会,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争议和解决争议的历史。这些争议涉及到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的社会领域。在从野蛮到文明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争议解决方式:集体审查、神判、宣誓采证、血亲复仇、战争、调解、诉讼、仲裁等。这当中有些方式产生了新的争议,有些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消亡,有些依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商事领域产生的社会冲突即是商事争议。商人之间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签订合同,但由于某种原因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适当履行,于是就产生了商事争议。与产生于其他领域的冲突相比,商事争议通常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涉及商事权利义务;二是主体地位平等;三是争议可以通过和解形式解决。 商事争以的解决可以通过两种渠道:自力救济和公力救济。自力救济即指争议主体依靠自身的力量自行解决争议,从而维护自身的权益。公力救济是指争议主体依靠社会或国家的力量解决争议,维护自己的权益。前者如自决、和解等;后者如诉讼。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种渠道中的某些方式日渐式微,而某些方式又方兴未艾。 在现代社会,商事争议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得以解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这其中,以仲裁方式解决商事争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的承认和运用,商事仲裁制度也已日趋完善和完备。 ·定义无论哪种仲裁,一个共性就是,双方当事人将争议提交第三方审理,并作出裁决。国内外学者对于仲裁所下的定义虽存有差异,但大同小异,基本包括了下述的各基本要素。归纳起来,可以认为,仲裁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当事人各方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单独的仲裁协议,自愿将现在或将来的争汉提交给各方同意的仲裁庭进行审理,并作出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要素:(1)合意:仲裁必须是一种合意的程序,由这种合意衍生出仲裁庭的各种权限和管辖权。这种合意的初始表现形式是仲裁协议,即双方当事人问表明其将争议提交仲裁的一致的意思表示。(2)准司法程序:仲裁员不必凡有与法官一样的权力,但是其发挥职能履行职责应类似于法官。(3)争议:仲裁协议的当事人间必须存在争议。任何不一致均构成争议。 (4)终局性:所有提交仲裁解决的问题均由仲裁员解决,而无须再提交其他第三方解决。(5)约束力和可执行性:裁决须是有约束力的,并在法律上可以执行。实际上,仲裁协议的存在和裁决的可执行性决定了仲裁制度的存在与否,而后者更是前者得以存在的基础。 性质:关于商事仲裁的性质,众说纷纭。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四种观点:(1)司法权论。司法权论认为,国家对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的所有仲裁都具有监督和管理的权力。裁判权足一种国家主权,只有国家才能行使这种权力,如果没有仲裁地国的授权,仲裁员就不能行使通常只能山法官才能行使的权力。正是由于法律允许当事人提交仲裁,仲裁员才‘具有像法官一样的裁判权,仲裁裁决才与法院判决具有相同的效力。(2)契约论。契约沦认为,仲裁员不是从法律或司法当局获得仲裁权,而足从当事人那里获取此项权力。整个仲裁都是基于当事人的意志而创立的,仲裁具有完全自愿的特点。(3)混合论。混合论图兼采司法权论和契约论的长处,认为:仲裁裁决介于判决和合同之间,仲裁员不履行公共职能,但裁决也明显不是合同,当事人通过协议创造并固定了裁管辖权;仲裁的有效性来源于仲裁协议,但在适用诉讼法时又具有司法权的性质。事实上,仲裁协议等同于排除了司法权,国内法院的判决权为仲裁员的裁决权所代替。(4)自治论。晚近一些学者认为,仲裁是法律秩序的

44 国际商事仲裁法教学大纲

国际商事仲裁法教学大纲(S) 课程代码:041442006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law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国际商事仲裁法》是为法学专业开设的法律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国际经济法的分支课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国际商事仲裁法是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它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而日显重要,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案例,为今后参与国际民商事法律实务,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当今国际争端解决的方式; 3.把握ADR与诉讼的不同; 4.着重掌握仲裁的程序。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国际商事仲裁涉及的主要是国际商事纠纷的案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国际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国际机构有哪些及它的组成,关于裁决的国外承认与执行问题。 2.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国际商事仲裁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仲裁与诉讼不同之处,掌握仲裁的优点,主要是仲裁的管辖范围、仲裁庭的组成、国际上的主要仲裁机构等。因此可以解决为什么国际商事纠纷出现,商人们首选仲裁的方式解决。 3. 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有关国际商事仲裁法的基础知识,基本了解国际商事仲裁法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并能学以致用,达到能分析国际民商事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水平。从而在对外民商事交往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依法办事,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是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确保大纲中重点、难点问题,根据学时和学生接受情况酌情安排课时。 2.教学手段:有选择地使用CAI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主要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国际商事仲裁法》课程是法学专业选修课,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国际法》、《国内仲裁法》是本课程的先导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习题应与教授内容配套安排,习题可配合较多的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解。习题应在每一章节讲授完毕后及时安排,便于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可参考教材所列思考题选择使用。 2.根据学生接受情况给出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通过学生课后搜集、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 3.从将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中提出思考题,这即有利于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接受,亦有助于学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简介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简称《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持制定,1985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批准该示范法的决议,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世界各国调整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建议各国从统一仲裁程序法的愿望和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特点出发,对该示范法予以适当的考虑。 《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共8章36条。 第一章,总则(第1-6条); 第二章,仲裁协议(第7-9条); 第三章,仲裁庭的组成(第10-15条); 第四章,仲裁庭的管辖权(第16-17条); 第五章,仲裁程序的进行(第18-27条); 第六章,裁决的作出和程序的终止(第28-33条); 第七章,对裁决的追诉(第34条); 第八章,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第35-36条)。 该示范法在国际商事仲裁的含义中,对“国际性”进行了宽泛的解释,同时对什么是该法所称的仲裁也做出了解释,既承认机构仲裁,又承认临时仲裁。 关于“商事”一词,该示范法没有在条文中作出规定,而是在注释里做了广义的解释,指明包括契约性和非契约性的一切商事关系,以使其涵盖所有具有商业性质的关系所产生的争议。商事包括但不限于:任何提供或交换货物与服务的商业交易;销售协议;商业代理;财务代理;租赁;工程建设;咨询;工程技术应用;许可;投资;融资;银行;保险;开采协议或特许使用;合资或其他形式的工商业合作;货物或旅客的空中、海上、铁路、公路运输等。 该示范法公布后,对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规范国际商事仲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以及由此所确立的仲裁制度日益趋同,许多国家或地区按照示范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了仲裁法律制度,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如美国的许多州、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新西兰、英国以及中国的香港等,都以示范法为蓝本稍加修改或直接移植使用。中国1994年的《仲裁法》在起草过程中也参考了该示范法。

国际商事主要仲裁机构

国际商事主要仲裁机构 国际商会仲裁院设立于1928年,总部在巴黎。为国际商会常设仲裁机构。该仲裁院为目前世界上提供国际经贸仲裁服务较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经济仲裁机构。 解决投资争议的国际中心(ICSID) 该机构专门为解决国家契约———国家与外国私人投资者签订的“特许协议”或“经济开发协议”所产生的争议问题而设。该中心为专门性国际组织,具有国际法人地位。ICSID与世界银行关系密切。ICSID仲裁为完全自治的管辖体制,不受制于内国法律和内国法院。在该体制中,缔约国对本国国民和另一缔约国根据公约已同意交付仲裁的协议不得给予外交保护或提出国际要求。内国法院仅限于为ICSID裁决提供便利和给予司法协助。 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院 (the Arbitration Institute of the Stockholm Chamber of Commerce) 成立于 1917年。为斯德哥尔摩商会内部机构,但在职能上独立。瑞典中立国的地位,为其公平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院享有很好的国际声誉。该院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有业务联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议,我国当事人在选择第三国仲裁机构时,可优先考虑该仲裁院。 美国仲裁协会(American Arbitration Association)

为美国主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于1926年设立,总部在纽约,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24家分会。为独立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该协会受理的案件多数为美国当事人与外国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er) 1985年设立,该中心为受限制担保并按香港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民间非营利性公司。受理香港区内仲裁案件和国际商事仲裁案件。该中心无自己的国际商事仲裁规则。实践中,依《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进行操作。 英国伦敦国际仲裁院成立于1892年,为英国最有国际影响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由伦敦市政府、伦敦商会和女王特许仲裁协会共同组成的联合委员会管理。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hines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成立于 1956年4月。前身为“对外贸易仲裁会”及“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总部设在北京。上海及深圳设有分会。XX年,该委员会启用了一个新名称:中国国际商会仲裁院。CIETAC于XX年9月5日通过了新仲裁规则,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受案范围目前为一切国内、国际仲裁。目前,该仲裁委员会受案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