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公共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第五章公共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第五章公共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第五章公共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第五章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主要内容

政策问题的产生与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与经验

政策制定(policy-making):是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

广义的政策制定,(德罗尔)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部分

狭义的政策制定,理解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普遍、本课件

政策制定过程包括三阶段: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方案合法化

第一节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产生

1、社会问题的涵义

社会问题就是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

2、社会问题基本特征

客观性、主观性、价值相关性、社会性、过程性、系统相关性

3、社会问题的分类

1)过失性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2)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4、社会问题产生

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政策问题的确认

1、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问题察觉是指某一问题被人们发现并引起政府关注的过程;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解释的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目的是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2、政策问题确认与政策决策者的分离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特征。

政策问题确认的原则:

第一,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第二,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总之,以客观代替主观,以直接代替间接。

第二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就是将社会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公众议程(也称系统化议程)和政府议程(也称制度化议程)是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同时也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一、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

1、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2、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入关切,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的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不同

公众议程由一些抽象的或不完全成型的问题组成,人们认识比较模糊,处于问题的察觉阶段,其目的提起公众政策诉求。

政府议程由意义明确的项目组成,具有制度化的操作程序运行方法,其目标就是对客观事实作出主观认定。

一般情况,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先要经过公众议程,然后政府议程,但有例外。

3、政策议程的三种类型

美国学者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的主体为标准,提出:

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

二、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

1、公民个人的作用

2、利益团体的作用

3、政治领袖的作用

4、政府体制的作用

5、大众传媒的作用

6、问题自身的作用

三、政策议程的引发机制

政策科学家科布和艾尔德认为:

内在引发机制:自然灾害、意外的人为事件、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资源分配中偏执与失衡、生态变迁。

外在引发机制:战争法案、武器技术的进化、国际冲突、世界性联盟的格局。

政策科学家J?E?安德森在《公共决策》中认为:

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抗议活动(或使用暴力手段)、新闻媒介、公共突发性事件预案

琼斯和马瑟斯《政策形成》总结为:

政治领袖、政治组织、代议制、选举制度、行政人员

利益团体、专家学者、公众、大众传媒、危机和突发事件

四、政策议程建立障碍

1、政治原则的偏离

2、价值体系的排斥

3、政府体系的封闭

4、承受能力的不足

5、表达方式失当

五、政策议程建立的策略1、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人主动,政府只是有限介入;(政府不知、政府有权无能、政府有能无权、政府轻重缓急)

2、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中的团体和个人只是有限介入;(保护环境、弱势群体、危机现场、自我保护)

3、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完全吻合、完全相反或基本相反引发更多问题)

4、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理论存在,实践少)

第三节政策方案规划

一、政策方案规划

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

二、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

1、信息完备原则

2、系统协调原则

3、科学预测原则

4、客观公正原则

5、参谋咨询原则

6、目标优化原则

7、效益考量原则 8、现实可行原则

9、民主参与原则

三、政策方案规划中的思维方法

1、经验思维

2、逻辑思维

3、直觉思维

4、创新思维

四、政策方案规划程序

1、政策目标的确定

2、政策方案的设计(5W1H)

3、政策方案的评估

4、政策方案的选择

政策方案的评估方法:

可行性评估: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社会等可行性;预测性评估: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投入产出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

如何确定政策目标:

首先,目标要具体,不能含糊不清;其次,目标定位要恰当,防止偏高或偏低;再次,目标具有可检验性,分阶段分具体指标;最后,目标确定应该具有前瞻性。

第四节政策合法化

一、广义的政策合法化

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二、狭义的政策合法化

1、合法的政策主体:六要素

2、合法的政策程序:程序公正

3、合法的政策内容:实质公正

4、政策法律化:立法活动

政策法律化应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使之纳入法律轨道,以更好地保障其作用的实现。

二是具有长期稳定性地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三是只有比较成功地政策才能上升为法律。

三、政策合法化的地位和作用

1、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

2、政策合法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具体体现;

3、政策合法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4、政策合法化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保障。

四、政策合法化的路径依赖

1、立法听证制度与政策合法化

2、行政程序制度与政策合法化

3、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与政策合法化

4、公民参与与政策合法化

5、协商制度与政策合法化

6、救济监督制度与政策合法化

第五节中国政策制定的特点与经验

一、中国政策制定的特点

在中国,社会结构分化程度比较低,社会利益的表达与综合并非由各种社会结构来承担,而是由政治系统内部权力精英通过分析、研究、调查而将他们所认定的社会利益输入到公共政策中去的。

因此,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呈现出一种“内输入”的特征。

政府管理科学化:行政机构的合理化;行政管理职权明确化;管理理论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二、中国政策制定的原则性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

2、坚持调查研究

3、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4、坚持民主集中制

三、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和群众路线

1、建立民意调查制度

2、信息公开与新闻媒体的介入

3、举行公开听证会

4、院外集团与游说制度

5、公民请愿与公民投票

6、协商谈判制度

四、“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1、注意摸索,大胆创新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从点到面,协调发展

思考题

1、影响政策议程建立的因素(条件)有哪些?

2、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

3、运用实例说明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

4、阐述政策合法化及其路径依赖?

5、我国政策制定的特点与经验是什么?

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 1.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立法者(国会议员)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其授权于行政部门的决策以及法院制定的专门政策,几乎所有的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规定。国会在宪法的“授予权力”和“默示权力”的限度内行使其立法权。随着一项议案的提出、审议、听证、通过,最终成为法律,标志着一项公共政策完成其制定过程正式出台。 2.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其决定往往是通过如下途径作出的:一是在内阁(某些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的名称。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决策中具有独断权。就美国情况而言,宪法把行政决策权仅仅授予总统而不是委员会。据说,有一次林肯在全体内阁成员投票反对他的决定时宣布:“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决定通过。” 可见总统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二是政府各部提出的政策倡议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总统直辖机构这个行政系统的末端。总统决策一般包括这样几种类型:(1)立法倡议:总统每年要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建议叫做咨文)预算咨文和经济咨文,并就国防、科技、能源、环保、民权、福利等问题提出专门咨文。这些咨文虽然不是公共政策的完成形态,但它们作为重要的立法建议,实际上决定了国会的主要议事日程并最终成为国会的重大立法。 (2)立法否决:国会通过的立法须经总统签署方能成为法律。总统可以运用否决文书或议案搁置的方式行使其立法否决权。 (3)委托立法:国会依法把立法权委托给总统行使。“委托立法权”涉及范围很广,尤以处理对外事务和紧急状态时更为突出。在总统直接行使立法权的情况下,行政决策无须履行国会立法程序而直接以公共政策的形式颁布实行。 (4)外交决策:总统在外交事务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可以行使主权国家的“固有权力”。(国家主权又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这表现为:1,对内最高权,即国家对它领土内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和事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人实行管辖的权力,有权按照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2,对外独立权,即国家完全自主地行使权力,排除任何外来干涉;3,自卫权,即国家为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和威胁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综述

第11卷第2期(总第80期)Vol.11No.2General No.80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2010年第2期NO.22010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综述 洪园 (云南大学,昆明650091) 作者简介:洪园(1983—),女,广西南宁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政府运用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对全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过程。我国理论界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和角度对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做了大量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就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406.17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重新认识和科学总结过去重大决策的严重失误,克服决策体制的弊端、决策过程的无序性以及决策手段的落后性,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所谓公共政策是指公共权威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指定和选择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 公共目标, 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规范和指南。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核心。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委托执行者, 应从确保公共利益的基本点出发来制定公共政策,加强和完善公众决策参与机制,保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更加明晰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现状研究 我国理论界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和角度对当代中国公共政策 制定做了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可以发现,理论界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成果还不算很丰富。公共政策制定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对整个政策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一项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往往是其实施成败的前提。许多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公民要求参与决策的意识逐渐增强,我国的公共政策体制已经向现代化的政策体制逐步迈近,譬如参与的形式逐步多样化、逐步推行政务公开等等得到了实现,但现代化的政策决策体制并未最终确立起来,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经笔者梳理,就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现状研究作如下综述: 对于公众参与程度的研究,何祖洪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众作为公共政策 制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参与的意识和要求也随之增强。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引 导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推进政策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决策水平,已成为现代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王小玉,高沛煊,刘兰兰认为,近年来,科技不断进步使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促进了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的民主观念明显增强,参政自觉性 不断提高, 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关于参与方式的研究,谭颖、颜世磊指出,目前我国公民进入政策系统的方式大致有参与选举活动、听证会、信访、社会组织活动、政党活动以及利用网络、媒体等中介工具表达意见,通过这些制度性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等形式,公民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降低了决策风险,有利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 主化。但是,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还存在着障碍性因素。 ”梁巨龙叙述道,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正式渠道有两个:其一,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推荐政协委员的方式参与政策规程;其二,党和政府开设的来信来访、各种不定期的座谈会等等。 周丽君、张凤军认为,总的说来,目前我国政策制定过程呈现一种“内输入”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 下,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变 化主要表现为由政治运动式参与向分配性、 利益性参与发展,由单一的官方参与渠道向多样化民间参与渠道发展,由被动参与向 主动参与发展。实践中表现为水电涨价听证会、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评定中的问卷调查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公众参与。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正步入健康有序的轨道。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二、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问题研究 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和谐稳定等都是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然而,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偏离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现象。当前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贾金臻指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公共决策信息失真,偏离公共原则;二是违反程序导致决策失误,损害公共利益。我国的行政体系普遍存在着权力过大、闭门 决策的问题。没有监督和制约, 没有听证和预审,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超越权限决策,是无法保证公共 利益的。三是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颇, 违背公正原则。一些垄断性行业,比如民用航空和电信业出台违背市场规律的垄断性政策 谋取部门私利,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以保护主义为价值取向,制定出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这些都是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颇,违背公正原则的客观体现。 谭颖、颜世磊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还存在着障碍性因素。其一,政府和公民对公民参与的认识存在误区。政府在促进公民参与的主动性不强,公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甚至造成了公民心理上的政治冷漠和对政府的不信任。其二,公民组织发育不成熟。部分公民组织管理欠佳、自律性差、监督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利益表达组织化不足,公民对民间组织的认同度低,影响了公民通过民间组织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性。其 三, 制度化缺失。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由政府精英代替人民进行利益的整合与表达,尽管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都鼓励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的制定, 但这都是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的,并没有法律上的制度保障。 罗琳娜指出,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系统及机构方面存在缺陷。如党 政政策的权力职责划分不甚明确, 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的政策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的党政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有待加强;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不仅数量少且功能不全;地方某些部门仅仅 将政策研究组织作为一种摆设, 根本不能发挥作用。二方面公共政策研究系统的软件条件落后。人员分配不合理,合理, 此外,国家对于政策研究人员不够重视也直接造成了一些优秀人才的流失。三方面公共政策的逆境研究分析不够。我国在公共政策的逆境研究中也同样遇到问题,汶川地震是对我国公 共政策在逆境下的执行的一个很好的考验, 虽然尽可能地挽回了灾区人们的生命,但其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公共政策学者研究探讨。 梁巨龙将公民政策参与的困境分为:一、主体性困境,表现为公民缺乏参与意识。二、渠道性困境。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正式渠道有两个:其一,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推荐政协委员的方式参与政策规程;其二,党和政府开设的来 · 4·

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一、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1、信息系统 信息是管理活动中各种消息情报、数据指令、密码、符号、文字、语言等讯号的总称。是否及时得到准确而有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是进行有效公共决策活动的必要前提。 (1)信息系统的职责 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有:①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②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③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2)信息系统的构成 公共政策的信息系统由信息流程体系和信息组织体系两大部分构成。其中信息流程体系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贮存等基本环节。 信息组织体系,从我国的情况看,主要有四种类型:①专业性的社会统计系统;②政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③政策智囊机构设置的信息系统;④政策中枢机构设立的信息系统。 2、智囊系统 (1)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①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②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③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2)智囊系统的构成 根据与政策主体的不同关系,智囊系统主要划分为政府和政党组织体系之内的官方智囊机构,和非官方的政策研究机构两个部分。前者在体制上隶属于政策主体,在研究工作中向政策主体负责;后者主要有三类:①由政府资助和管理的专门研究机构;②各种独立的、民间的研究机构;③大学。它们在体制上不隶属于政府。 3、决断系统

第五章公共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第五章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主要内容 政策问题的产生与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与经验 政策制定(policy-making):是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 广义的政策制定,(德罗尔)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部分 狭义的政策制定,理解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普遍、本课件 政策制定过程包括三阶段: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方案合法化 第一节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产生 1、社会问题的涵义 社会问题就是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 2、社会问题基本特征

客观性、主观性、价值相关性、社会性、过程性、系统相关性 3、社会问题的分类 1)过失性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2)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4、社会问题产生 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政策问题的确认 1、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问题察觉是指某一问题被人们发现并引起政府关注的过程;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解释的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目的是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2、政策问题确认与政策决策者的分离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特征。 政策问题确认的原则: 第一,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第二,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总之,以客观代替主观,以直接代替间接。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教学提纲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5、简述公共政策客体包含的内容。 1、公共政策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而且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按照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狭义)和文化等领域的问题。 2、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指那些由于政策的强制性而必须对自身的行为模式重新进行调适的群体,它是政策的作用对象,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实现。 3、社会利益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公共政策根本目的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6、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 (1)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的针对性; (2)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 (3)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4)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先进性。 7、简述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因素是制定、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影响公共政策的经济目标和方向;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 2、体制或制度条件。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认识国际贸易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演变,了解不同类型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分析与研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教学重点】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休谟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幼稚工业保护论外贸乘数理论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1.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2.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和演变 1.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2.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三、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考虑因素 2.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般执行方式 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践 一、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有明显不同: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以 政府干预为主的重商主义的限入奖出政策到18世纪末开始的贸易自由化运动,再到当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以后的保护贸易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开始趋于复杂化,表现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的混合体,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自由贸易是主要倾向;70年代中期开始起,新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政策呈现新的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政策 虽然自由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讲对各国都有利,但在现实中,绝对的自由贸

易从来就没 有真正实行过,只是在历史上某些阶段,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曾对国际贸易持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 从工业革命以后的历史看,发达国家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开始于英国。以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为标志,英国进入了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时期。在英国看来,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本国出口自己的工业品,比较廉价地进口当时纺织工业所需要的棉花,以及可以降低工资水平的谷物。因此,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发挥自己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而放弃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生产。当时的自由贸易政策给英国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根据英国学者的统计发现,与对外贸易有关部门的生产增长率高于英国经济的增长率,更高于与贸易无关部门的经济增长率。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对外贸易是英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正是由于对外贸易对英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英国一直主张自由贸易。然而,随着英国经济逐步被美国、德国和法国超过,其自由贸易政策的使用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发达国家早期的贸易保护政策、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源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现实中,多数企业面临着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变成了一场少数几家企业之间的“博弈”,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要着力于本国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保护本国工业的成长与发展,还在于通过政府的干预措施,改变企业的战略行为,发展本国产品的出口,使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为了说明这一道理,经济学家经常用波音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作为例子。假定在飞机生产行业只有这两家公司,即该行业是寡头垄断,且这两家公司生产技术和能力相近,都有能力生产一种可坐500名乘客的大客机,而生产这种客机又具有规模经济。为了简化起见,假定两家企业只能做出是或否的决策:生产或不生产这种飞机。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两家公司都生产,两家公司都会亏本。如果两家公司都不生产,虽然谁也不亏本,但谁也没有利润。只有一家生产而另一家不生产的情况下,生产的一家才会有足够的生产量而获

公共政策的过程及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一)公共政策的设计 ----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 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公共政策议程)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1.公共政策问题 (1)公共政策问题形成: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公共政策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的现实状态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而引起的矛盾或冲突。 公共问题----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到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 特性:影响的广泛性 影响的不可分性和?°社会共享性?± 公共问题的类型 按地域和行政区划分 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问题;全国性公共问题 地区性公共问题;社区性公共问题 按公共问题的性质划分 管制性公共问题;基础性公共问题 服务性公共问题;保障性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是被列入政府议程的公共问题。 公共问题只有当通过个体或团体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而其该公共问题又属于该部门的管理权限范围之内,政府又尝试采取干预的手段去解决时,才有可能列入政府议程。 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途径: 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存在,并加以注意。 各利益集团通过政治途径反映问题。 部分公民、民间组织或媒体通过呼吁或请愿的方式提出问题,引起有关公共决策机构的关注。 专家、学者通过发表学术研究论文的方式提出社会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判别和确定公共政策问题的准则: 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影响程度大的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应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应是政府及其公共组织职权范围内的问题 (2)公共政策问题分析 一般程序包括:思考问题---划定问题边界的轮廓---收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列出目标---界定政策适用范围---概算成本与收益---检查并确认问题。 (3)公共政策议程 ----就是将公共政策问题列入公共部门的议事日程,公共部门经过讨论,将其纳入公共决策阶段的过程。

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一、名词解释 1.决策权力2.集权制3.分权制4.公共政策监控系统 1.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2.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3.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4.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 1. 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2.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3.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4.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三、多项选择题

1. 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 )等子系统。 A. 监控 B. 智囊 C. 决断 D. 信息 2. 外部监控体系是由(BCD )等组成。 A. 政党 B. 人民群众 C. 新闻舆论 D. 社会团体 3、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BCD )。 A.界定政策问题 B.确定政策目标 C.设计政策方案 D. 选择政策方案 四、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答: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是否及时得到准确而有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是进行有效公共决策活动的必要前提。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决断系统是由拥有公共决策权力的领导者集体所组成的中枢机构,是公共政策活动的组织者,领导政策的全过程。公共政策的决断系统是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决断系统不仅拥有决定权,而且还统帅其它子系统的活动,为信息系统指明收集信息的方向,为智囊系统确立拟定备选方案的目标,指导政策方案的实施活动;但信息、智囊等其它系统或机构却不能取代决断系统的地位。对政策过程的监控,既有助于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也有助于政策方案的贯彻实施与评估,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四个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分析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 从系统分析方法来看,公共政策的运行是以公共政策系统为基础的。公共政策系统是研究公共政策过程的前提。 我国有学者把公共政策系统界定为“由政策的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本章着重探讨公共政策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即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和公共政策环境,以及公共政策工具的含义、构成及选择。 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公共政策主体不仅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监控等环节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由于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公共政策主体的分类上,存在着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体制内和体制外等划分方式。 公共政策主体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 从官方和非官方角度来探讨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及其行为,前者着重探讨权力配置问题,后者着重探讨政策参与问题。 一、官方决策者 一般而言,官方决策者是指广义的政府,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现代政治体制中,这三大系统分别掌握着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各司其职,依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制定各类公共政策,同时相互制约,保持三种权力之间的平衡。 我国执政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1.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即履行制定法律和政策。 立法机关在西方主要指国会、议会、代表大会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在我国则是指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各国的立法机关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 2.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它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 在西方国家,随着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行政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出现了所谓的“行政国家”。总统在美国权力体系和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国会还常常将一些非常重大的决策权授予总统,特别是在外交和军事领域。 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务院及其组成部分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它们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国务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以及其他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 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其权力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授权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社会管理权、外交管理权等。 按照法律规定,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在地方政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四个层级中,省、市、县三级政府管理的范围,特别是事权的范围,除军事、外交和戒严外,基本上与中央政府相似;政府的部门也基本与中央政府部门对应设置。 3.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传统上被认为只是一个检察、审判的机构,但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7)(1)

第七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政策终结对象的是()。 A、权力 B、政策功能 C、政府 D、责任 2、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心理倾向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定型效应 D、反衬效应 3、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的是()。 A、战争 B、生态变迁 C、国际冲突 D、武器技术的重大进化 4、下列对美国政党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执政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B、在野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C、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其政策方针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公

共政策 D、在野党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不具影响力 5、理性优化模型对人的前提假设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道德人 6、公共政策的广义合法性是指()。 A、公共政策符合宪法 B、公共政策符合法律 C、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 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和接受 7、定型化政策不同于下列哪种政策()。 A、程序性政策 B、例行政策 C、反馈政策 D、常规政策 8、具体政策最典型的特征是()。 A、稳定性 B、变动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9、“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这句话体现了下列()的观点。 A、传统理性模型 B、有限理性模型 C、渐进模型 D、小组意识模型 10、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 A、替代 B、合并 C、分解 D、缩减 11、政策执行程序的核心要求是()。 A、执行的灵活性 B、执行的协调性 C、执行的有序性 D、执行的时限性 12、孔多塞标准又可以被称作()。 A、两两对比法 B、博尔达计数 C、正负表决法 D、同意表决法 13、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称作()。 A、首因效应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 1、兰德公司的4W决策思考模式。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采取哪条行动路线?前景如何?是一种适合于人所有个体和群体的思考模式。 决策的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 2、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拉斯韦尔、卡普兰(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伊斯顿、戴伊(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某事的行为)对公共政策所下的定义。 3、公共政策的含义。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4、公共政策定义所揭示的内涵特征。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政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第三、公共政策是有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得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政策与决策的不同:政策是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政策具有总括性和指导性,决策具有微观性和操作性。政策为决策和决定提供一定原则。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构成和结构 1、国家、政府、公共政策的关系:国家在本质上是讲公众的权力变成了支配公众的权利;政府是国家主权的管理者和行使者;政府是国家的中枢系统;政府存在的基础是政策。 2、政府利益(政府自利性)的含义:即:指政府系统自身需求的满足。 3、政府过程的含义:即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逻辑顺序。也就是说是政府动作的程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113页 4、G.A.阿尔蒙德的政府过程逻辑顺序: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反馈。 公共政策是政府系统输出的主要产品。 5、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6、美国公共政策形式构成中的横向结构的特点: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114 横向结构形式美国最为典型,有: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公共政策课后习题精简版

1、什么是公共政策?它具有哪些特征?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景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政治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功能的复杂性、合法性、权威性:指政策对公众的约束力. 、普遍性:、稳定性 2解释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的概念。 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政策客体:政策问题和目标群体 政策环境:就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政策的存在、发展及其变化的因素皆构成政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3、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官方决策者 (1)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主体:①国会立法;②总统决策;③政府机构决策;④司法决策 (2)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制定: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②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 ③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 2、非官方参与者 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 4什么是社会问题?什么是政策问题?二者有何区别? 社会问题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政策问题是指能够得到政府的真正重视,进入政府议程的社会问题 5结合我国具体情况阐述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①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②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③人的价值判断影响社会问题④社会问题是一种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⑤社会问题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⑥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 6、政策目标群体的含义是什么?其接受和服从某项政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目标群体——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①政治社会化的影响;②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③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④对成本收益的权衡;⑤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⑥避免受到惩罚;⑦环境条件的变化。 7、举例说明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另外需要举例) 8公共政策具有哪些功能? 1、导向功能: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方向。 2、制约功能:对作用对象的行为与事物发展失范进行控制和约束。 3、调控功能: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 4、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 9、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 一、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 二、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具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直接引导,二是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从作用结果看,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 第二章思考题

第五章 公共政策制定分析的案例

重庆路桥年票制:听证会成“走过场”? -------------------------------------------------------------------------------- 2002年7月18日17:06人民网 https://www.doczj.com/doc/461244764.html,/79/06/news202200679.shtml 于小水文/图 7月1日是重庆实行路桥收费年票制的第一天。凌晨零时,重庆主城区7座跨江大桥的收费站同时停止了收费。 与交管部门估计相反的是,接下来的一周,重庆城一天比一天堵。原来因回避高昂过桥费而蜗居的车都开出来了,原来不愿打的过桥的人因为不再为出租车交5元的过桥费而纷纷打的过桥,被过桥费压抑很久的重庆市民迸发出的出行激情,充分显示了路桥收费改革的巨大影响。就在那一周,重庆江北的房价每平方米平均上涨了80元。 但是,这样的快感并没有掩盖重庆大多数车主的不满和即将购车者的失望,因为重庆市确定的主城八区路桥年票价格“太高”——以轿车为例,一年2000元,不买不能年审,而且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一价格是在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年票价格听证会前7天就拍了板的。 今年6月中旬,重庆媒体刊发了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提交给重庆市物价局关于机动车路桥年票制的两套方案。随后重庆几家媒体的热线遭到“轰炸”,所有致电者的意见几乎一致:这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价格,而且是强制消费。一些人指出,比重庆消费水平高得多的广州,路桥年票制轿车收费不过980元,“重庆的年票太贵了”。 重庆市市政管委会的说法是,以轿车为例,2200元或2000元的价格与在重庆一座桥买一年月票的总价格2160元相当。年票“管”主城区七桥一隧道和13条收费公路(实际上都较偏远),买年票很合算。 一些市民不理解:如此“合算”的事,为何要用“不买年票不予年审”来“邀请”?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6月24日的年票制价格听证会上。 重庆市物价局称,本次价格听证会的听证代表共有39名,他们是从主城八区社会各界中选出来的,有广泛的代表性。 6月24日,年票价格听证会如期在重庆市物价局举行。代表发言时,焦点还是集中在年票价格高低和是否“一刀切”即主城八区车辆必须全都买年票这两个问题上。 重庆市消费者委员会副秘书长罗霞拿出了市消委会针对路桥年票制的调查结果:70%以上的人认为方案中年票价格过高,市民认可的年票价格以轿车为例应该在1000元-1300元。 在4小时的听证会上,共21位代表发言,仅有路桥公司在内的3位代表赞成年票制的两套方案;其余的在表达了对改革的支持后均提出各种反对意见,其中一位代表的话意味深长:“24日开听证会,7月1日就要施行,我们知道政府部门不太可能因为听证会来改变既定政策,我们只希望‘走过场’走得好一些,让物价部门将市民心声带给政府就是了。” 听证会结束后,市物价局表示,立刻将听证会内容和该局的观点上报市政府。 听证会次日即6月25日晚8时,一份重要的官方文稿传到各新闻单位:重庆市路桥收费标准已获通过。文稿后附有年票具体标准和征收管理办法,其中的年票价格,正是此前提交听证的一号方案中的“建议价格”。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一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早在6月17日就已获审议通过。 这意味着,该办法早于听证会前7天就已敲定。 这时候,有人还想起重庆市物价局局长王胜利在听证会上说的一句话:“路桥收费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不开听证会,但由于事关重大,我们还是决定开听证会。” 重庆市消委的另一位副秘书长参加了去年以来的多个价格听证会,谈到此次年票价格听证会,他一脸无奈地说:“是不是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不要听证,已在其次,关键是听证会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一、公共政策的概述 (一)公共政策的涵义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党和政府)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或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任务,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和发布的、用以规范和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行为准则或指南。 这个定义突出强调了四点: (1)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是党和政府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一种政治措施或政治工具; (2)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规范和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 (3)公共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社会利益分配的问题,所有公共政策最终都表现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因此,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4)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的整体目标需要,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追求,如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 元政策:是指规范与引导政策过程中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行为的准则或指南。 总政策:是指政策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的、对一个国家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全局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政策。也常常被人们称为"战略决策"。 基本政策:是指执政党和政府为维护和协调事关国家全局和整体利益的,而对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发展所规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和行动准则。 具体政策:一般是指中下层公共管理部门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为解决特定问题所规定的行动目标、任务和准则。 (三)公共政策的功能 1.指导功能:公共政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2.协调功能:公共政策对公众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调节、调适功能。 3.控制功能:政府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种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与控制。 4.分配功能:政府的公共政策具有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

第五章政策制定

第五章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Policy-making )是政策过程的第一和首要的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 何谓政策制定?政策科学文献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有些政策科学家如德洛尔将政策 制定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大多数政策 科学家则对政策制定作了狭义的理解,即把它理解为政策形成( Policy formation )或政策规划(Policy formulation),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我们从后一种意义上 来理解政策制定。本章将讨论政策制定过程的各阶段、环节或功能活动。 第一节政策议程 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它由一系列功能活动或环节所构成。安德森认为政策 形成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公共问题是怎样引起决策者注意的;解决特定问题的政策意见是 怎样形成的;某一建议是怎样从相互匹敌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中被选中的。①查尔斯?琼 斯和迪特?马瑟斯在《政策形成》一文中认为政策形成包括了这样一些问题:政策问题来自何方?如何分清轻重缓急?问题怎样随时间变化?什么人与提案的形成有关?他们怎么做?如何支持提案?体制对方案的形成有何影响?以及出现了什么跨体制因素促成方案发展?等等。②由此可见政策制定过程包含了议程设立、方案规划和方案的合法化等功能活动环节或阶段,而设立议程是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始阶段的功能活动。 一、政策议程的种类 政策议程实际上也就是政治组织,尤其是国家(政府)确定政策问题的轻重缓急。社会向政府提出了大量的需要采取行动的要求,而在这成千上万的要求中,只有少量受到政策制 定者的注意,那些被决策者所关注并感到必须加以处理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科布和爱尔德 将政策议程定义为:“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了政策议程”。我国学者张金马给政策议程下了这样的定义:“政策议程就是将政策问题纳入政治或 政策机构的行动计划的过程,它提供了一条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过程的渠道和一些需要给予考虑的事项。”③由此可见,政策议程就是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将一个政策问题提到政府机构的议程之上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一步。一个公共问题或社 会问题只有以一定的形式,经过一定的渠道进入政策过程,成为决策者研究和分析人员的对 象,才能成为政策问题,也才能通过政策过程得到解决或处理。政策议程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问题有望获得解决的过程,就是统治阶级或人民群众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促使政策制定者制定政策予以满足的过程,也是政府或执政党集中与综合它代表的阶级、阶层和 集团的利益,并通过政策制定予以体现的过程。 在政治系统中存在多种政策议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们加以分类。琼斯在《公共政 ①[美]詹姆斯? E ?安德森.公共决策.北京:华夏岀版社,1990: 65页. ②[美]S. S.那格尔主编.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94页.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 2013年09月17日14:16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作者:张云昊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摘要:随着知识政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前沿性、交叉性的重大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问题意识,在建构了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十二五规划”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中管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发展趋势和运行机制。本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之间日益呈现出一种主体间性的“双向运动”趋势,这在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重构。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制定;双向运动 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CGL064)、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ZD-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支持项目(项目编号:2012-CXTD-07)。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影响政策以及在哪些阶段、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政策,这一方面决定着以公共问题研究为中心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决定着以公共问题解决为己任的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问题就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在我国当前学术制度与政治体制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是如何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之中,形成了怎样的运行机制,以及在参与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中国特色”。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日益重视向多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团体寻求智识支持。许多学者关注这一现象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库领域[1],对于更大范围的社会科学研究是如何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之中还缺乏应有的关注。当然,要研究这一问题并非易事。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科学研究日益分化和多元化,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研究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参与政策的行为模式比较低调和“隐蔽”,他们很少以公众可见的方式进行参与,因此人们很难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影响政策的。国外学者肯特?考尔德曾将政策制定过程背后的研究者群体称之为“权力的伴影”[2],非常形象的道出了研究者群体在当代政治决策中影响巨大却隐藏幕后的特征。[3]为了降低这种复杂程度和行为的隐蔽性,我们选择“十二五规划”为例进行深度剖析,以管中窥豹,从中透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与机制。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蓝图,“十二五规划”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因此它的制定也要求更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据统计,在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各类社科专家和研究人员将近万人。[4]这一过程,为我们观察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提供了全景式的窗口和绝佳的案例。 本文首先从社会科学研究群体、政策过程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上搭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深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整个过程,从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发展趋势,以期捕捉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新气象”。 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框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