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1.手工画

手工画是指纯手工绘画,将图案直接画在某种材料上,然后将其粘贴在墙上的画。这种手工画所用的材料能够分为两种高档类与普通类。高档类的有丝绸,金箔等,普通的有宣纸。

2.墙贴画

它是指透过先透过电脑作图,再由机器喷绘雕画,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喷画组合成图案的一种。它是现代工业的一种完美体现,透过机器作用,加强了生产效率。

墙贴画与手工画也有它的相通之处,它们都是透过一个的材料介质来做画,然后再把完整的作品图案粘贴至墙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唯一的不同点便是一个是人工绘画,另一个是由机器喷画,从而两者间的效率也能直接体现了出现,并且墙贴画能够说是适应了时代的进步,是时代的产物。

3.手绘画

手绘画是透过画工直接将图案描画在墙上的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代的街头涂鸦,它的做法和前面

第一种有点像,只但是它的载体是墙,没有透过其它的材料介质。这种壁画有个小缺点,就是它的耐久度、色彩鲜艳度等比较低,但是它能够做为一种艺术的表现,但不会是现代建筑装饰的首选,所以至今的普及范围不甚广泛。

4.装饰画

装饰画透过绘制或者印刷出画心,然后用木条或者木板绷起,或者直接在木板上作画,而后直接挂墙上的画。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一)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二)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

(三)中国古代寺观壁画。

现代壁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艺术上出现了更多的以"表现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形式,现代壁画与建筑环境艺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正壁画艺术伴随着人类礼貌的发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美的理想、表现

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特艺术形式。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环境对壁画的要求,壁画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壁画无论从表现形式、语言内涵到其社会功能都与传统壁画有着较大差异。

现代壁画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岁月,人们更青睐于写实的、具象的、资料繁冗丰富的,但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人们受着过量信息的困扰,内心变得疲惫,需要的是放松、明快、简约的东西被再一次的肯定,壁画领域也随之而改变,不断地推陈出新,来贴合人们的需要与发展。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这天,大多数建筑承袭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观念,外墙装饰均是清一色的玻璃幕墙或单色瓷砖,面目冷淡,缺乏感情,这种为追求工业的高速发展而生产的建筑形态,与人们向往的自然生态环境格格不入。然而,壁画可作为人们应对自然的一个窗口,能在大厦的外墙和中厅等看到描绘自然的壁画,无疑是一种心旷神怡的心灵感觉。同时,在各种壁画形式中,最耐久、最易清洗、最耐侵蚀、色彩最鲜艳,表现手法最多样的,当属陶瓷壁画。

墙面壁画设计风格

墙面壁画设计风格 导语:墙壁画并不局限于某个位置,墙壁画风格有中华风情、北欧简约、田园色彩、卡通动漫等多种选择。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墙面壁画设计风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手绘出的植物图案恐怕是如今最流行的墙面手绘图案了。其中,东南亚风格一直是居室潮流的热点,无论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泰国饰品,还是鲜艳奔放的印度图案,都是当前装饰中常见的元素。同样,带有这个区域典型特征的图案,如大片绿色的植物、海草、贝壳、翠绿欲滴的芭蕉等,都成为了装饰中的宠儿。 另外,东南亚风格素以大胆的配色著称,在绚丽的色彩“热舞”中,传达舒张中有含蓄,妩媚中有神秘,平和中有激情的体验,这对于一个对空间怀有激情和期待的居住者来说,无疑充满了巨大的魅力,而颜色的调和度,也给平凡的墙面增加了亮点和个性。点评:这种风格强调用夸张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比如略带夸张的荷花,黑色比较醒目,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画面上则讲究层次感、飘逸,略带女性的娇柔。 在许多女性的脑海中,可爱的日韩漫画常常是浪漫梦想的最佳范本。如今,将这一切搬进家里也不是不可能。仅仅

用粉色来装饰家和墙面还似乎缺了点什么,轻轻勾勒的一笔,随意点缀的一把雨伞或小动物图案,会使墙面立刻生动起来。在这种风格下,可爱的动物和“几米”风格漫画会成为年轻女人的最爱。一棵“随风”飘动的大树,一对依偎的背影,一只展翅的蝴蝶,甚至是几滴略带伤感的雨滴都可以“登堂入室”,给家中带来不一样的风情。 并不是在家里贴金色壁纸就是“金碧辉煌”。懂得品位的人可以把壁 画搬到豪宅里,天使、人像或是历史典故,在别墅里满满地画上几面墙,甚至连天花板都不放过,在这种风格里,更强调一种大气感觉,用写实的人像绘画和复杂的背景展现创意,这个时候,会将空间融入感觉之中。 这种风格最复杂,选择的人多为别墅业主或艺术爱好者,可以和壁纸配合使用,颜色也以金、银或暗色为主,耗时也最长 细腻严谨,色调丰富变化万千,更富有艺术性欣赏性和装饰效果。 水墨写意痛快淋漓,是抒情的表现方式,观者也会有一种难以言状的痛快感觉,写意绘画自唐开始经过千年的演变过程,写意风格也是分为几个不同画风,兼工带写,小写意、大写意、泼墨泼彩等。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敦煌壁画

《xx 壁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品读语言,享受文化大餐;抓住文章特点,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认识。这篇阅读课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石窟中艳丽多姿的壁画。全文共有7 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析-概括总结”的思路来安排课文内容。此外,课文编排了三幅插图,一副是敦煌石窟的外观远景图(照片),另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局部),再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图(局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敦煌石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2.技能目标:抓住文章特点,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敦煌石窟中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说教法 在课堂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敦煌壁画的绚丽多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

的客观规律,通过“诱发、发展、升华”三个阶段,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说、品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1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谈话: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 【自读感知】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生字读音。) 【交流领悟】 1.学习生词。齐读,说说词语意思,在文中指什么?(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 2.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交流。 (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3、4 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 5 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引导学生读书: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为什么? (2)画师们是怎样创造、传承敦煌壁画的?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张大千的

传统壁画教案讲解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 1学期 系(二级学院) 艺术学院 教研室(组) 绘画教研室 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 授课年级2012级 主讲教师李黛兰 职称讲师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一年十二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授课 专业 12级绘画班 级 2班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类别 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16学时 学时分配课堂讲授12学时;实践课5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创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壁画的各种材料以及绘制方式,并且让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结合有初步的体会和把握能力。 使用教材 教材名称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编(著)者书籍作者:张仃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图书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指定参考书 《构思与构图》张启文著西南大学出版社

教 案 周 次 第 1周,第 1次 授课时间 2015年 10月 授课章节 第一章 壁画的起源以及分类 本(章)节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实践课( √ ) 教学时数 8 授 课 要 点 本 (章) 节 教 学 目 标 通过壁画的起源与不同风格的了解,让学生理解壁画是一门古老的画种,且能理解壁画的不同材料,并能深入把握其中一种材料的绘制方法。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理解壁画的渊源 难点:对壁画绘制材料的把握 思考题 或 作 业 对壁画的构思并起草,八开素描纸草图一幅 研读优秀作品,深刻体会。必要时写写自己的读画感想。 速写每天五幅(以人物组合为主)

壁画

壁画它是指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案。它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如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 壁画 至今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等文明古国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创作十分繁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壁画;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壁画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等)。我国至今仍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这些遗迹有部分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作为我们古代文明的见证。 我国陕西咸阳秦皇宫壁画残片,距今有2300年。唐代是我国壁画的兴盛时期,那段时期是我国壁画艺术的高峰期,创作出了很多古今闻名的壁画,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到了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直到1949年后,中国壁画才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 现代壁画可以分为四个种类: 1.手工画 手工画是指纯手工绘画,将图案直接画在某种材料上,然后将其粘贴在墙上的画。这种手工画所用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种高档类与普通类。高档类的有丝绸,金箔等,普通的有宣纸。 2.手绘画 手绘画是通过画工直接将图案描画在墙上的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代的街头涂鸦,它的做法和前面第一种有点像,只不过它的载体是墙,没有通过其它的材料介质。这种壁画有个小缺点,就是它的耐久度、色彩鲜艳度等比较低,不过它可以做为一种艺术的表现,但不会是现代建筑装饰的首选,所以至今的普及范围不甚广泛。 3.墙贴画 它是指通过先通过电脑作图,再由机器喷绘雕画,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喷画组合成图案的一种。它是现代工业的一种完美体现,通过机器作用,加强了生产效率。墙贴画与手工画也有它的相通之处,它们都是通过一个的材料介质来做画,然后再把完整的作品图案粘贴至墙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唯一的不同点便是一个是人工绘画,另一个是由机器喷画,从而两者间的效率也能直接体现了出现,并且墙贴画可以说是适应了时代的进步,是时代的产物。 4.装饰画 装饰画通过绘制或者印刷出画心,然后用木条或者木板绷起,或者直接在木板上作画,而后直接挂墙上的画。 高清壁画 编辑本段概述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壁画》教案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壁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 2.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壁画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技法,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形式。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赏析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特点; 2.赏评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3.通过敦煌壁画的鉴赏了解古代洞窟壁画的各种题材与类型。 (二)教学难点 把握中国古代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了解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等。 四、教具准备 图片、视频资料、自制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精美的壁画图片(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讨论:什么是壁画?(壁画的概念) 总结:壁画,是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装饰性图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

个重要方面。壁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介绍: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 介绍:《仪卫出行》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壁中栏,画面有八人三马。八人皆戴黑弁帽,蹬长靴,执旌旗仪仗。其中年长者二人,一著红衫,一著白衫,分别骑乘橘红色及大戏色牡马,处在队伍前列;备用红马一匹。居中之马神态自若,悠然前行;两旁之马,侧首注视观众。六名青年步随其后。此乃北齐贵戚外出时从行部众的写照。画面构图紧凑,人物顾盼传神,艺术水平卓越,从中不难窥见北齐画圣杨子华鞍马人物的风貌。 讨论:《仪卫出行》的艺术特色。 1.以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画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画家善于描写动态,从动静对比中表达画意; 3.以透视的基本原理,表现凹凸明暗画法和远近景深的绘画手法; 4.在形象塑造上,更注重人物表情和马匹神态的刻画。造型逼真,用线刚柔并济,形象更具空间感和真实感,与汉画只注重动态,用笔稚拙率真的面貌拉开了距离。 5.描写的人间富贵,天界幻境是吸取了汉画中的封建意识形态,又以佛教思想为特征,展现出更加宏伟壮观的场面。 (三)中国古代洞窟壁画 介绍:自佛教传入我国,除墓室壁画外,还大量出现宣传佛教内容的壁画。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 介绍:莫高窟壁画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题材主要是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肖像画)、装饰图案等。其中多数是依据佛经绘制的佛教宣传画,但在通过造型艺术表现时,古代艺术匠师们是根据现实和当时社会生活塑造神灵和人物形象、生活场景以表现故事情节内容,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 敦煌壁画 教案

23* 敦煌壁画 教材简析: 敦煌是我国著名历史古城。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篇略读课文就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析—概括总结”的思路行文,可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敦煌壁画的地址。第二部分(2-5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特点。这是全文的分述,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二层意思(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三层意思(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第二部分(第六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画师。这是全文的分述二,有两层意思。先讲近代画家临摹壁画,传承敦煌艺术。再讲古代画师创造壁画,表现出令人钦佩的精神和意志。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敦煌壁画的的价值。课文编排了三幅插图。一副是敦煌石窟的外观远景图(照片),另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局部),再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图(局部)。 设计理念: 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脑、动口,很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履行主导的职责。整合拓展课程资源。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读读记记“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壁画手法

壁画,墙壁上的艺术,在这个世界上已存在了几千年,它瑰丽灿炫,华丽宏壮。献给活着的人也献给死去的人。 壁画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壁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壁画包括史前时期的岩画、洞窟壁画和地画等类型。狭义上的壁画主要是宫廷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等,且各具创新。 壁画作为古人记录当时生产生活的有效工具,一直是考古界关注的热点,但以前人们多从壁画的内容所反映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对美术史的意义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笔者将通过前人对史前到封建社会的壁画研究来讨论中国古代壁画材料及技法的发展。 一商、西周时期的壁画 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宫室壁画出现在商代。《说文·反质篇》引《墨子》佚文说,殷商时期“宫墙文画”“锦绣披堂”。1975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的一座半地穴式房址中发现了绘有红色花纹和黑色圆点的形似对称的图案,说明殷代晚期的建筑物上已经出现了壁画。这一时期人们居住的房舍内,墙壁上刮有一层石灰,这些绘画均作于石灰之上,这也许就是最原始的地仗。这一时期的绘画工具应是树枝或原始毛笔,红色颜料为赭石,黑色颜料为含铁、锰较高的红土。 到了周代,在天子轩明政教的明堂周围都画有壁画。《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观乎明堂,都四门墙,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还有周辅成王召见诸侯的图像。这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壁画的开始。周代也有墓室壁画,在陕西扶风县杨家堡西周墓内有绘菱格式与带状的花草纹样图案的壁画。这一时期的绘画工具比商时已有进步,颜料也更加丰富,多为一些有机矿物颜料,将画作在有白灰的墙壁上。 二春秋战国时的壁画 春秋战国时期壁画的范围扩张。这一时期的壁画题材更加丰富,圣贤肖像,神灵怪异,但现实性的东西较少。据东汉著名学者王逸《楚辞章句》云:“楚有先王宗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诡谲,及古贤身圣怪物行事。屈原…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而成《天问》,此时正值他第一次被放逐。那么,从屈原的《天问》中可以知道其内容是历史与神话的交织,其形式是一组手法自由、不受时空限制的连环画。战国时期的《山海图》则是一种图文配合规模宏大的壁画样式。 三秦代的壁画 1979年在陕西咸阳秦都第三号宫殿遗址一处长32.4米,宽米5的走廊两侧残高0.2——1.08米的坎墙墙壁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长卷轴式建筑壁画,以前虽也发现过壁画残块,但大多为图案纹饰。壁画颜色丰富有黑、赭、黄、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现代壁画能够分为四个种类: 1.手工画 手工画是指纯手工绘画,将图案直接画在某种材料上,然后将其粘贴在墙上的画。这种手工画所用的材料能够分为两种高档类与普通类。高档类的有丝绸,金箔等,普通的有宣纸。 2.墙贴画 它是指透过先透过电脑作图,再由机器喷绘雕画,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喷画组合成图案的一种。它是现代工业的一种完美体现,透过机器作用,加强了生产效率。 墙贴画与手工画也有它的相通之处,它们都是透过一个的材料介质来做画,然后再把完整的作品图案粘贴至墙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唯一的不同点便是一个是人工绘画,另一个是由机器喷画,从而两者间的效率也能直接体现了出现,并且墙贴画能够说是适应了时代的进步,是时代的产物。 3.手绘画 手绘画是透过画工直接将图案描画在墙上的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现代的街头涂鸦,它的做法和前面

第一种有点像,只但是它的载体是墙,没有透过其它的材料介质。这种壁画有个小缺点,就是它的耐久度、色彩鲜艳度等比较低,但是它能够做为一种艺术的表现,但不会是现代建筑装饰的首选,所以至今的普及范围不甚广泛。 4.装饰画 装饰画透过绘制或者印刷出画心,然后用木条或者木板绷起,或者直接在木板上作画,而后直接挂墙上的画。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一)中国古代墓室壁画。 (二)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 (三)中国古代寺观壁画。 现代壁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艺术上出现了更多的以"表现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形式,现代壁画与建筑环境艺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正壁画艺术伴随着人类礼貌的发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美的理想、表现

简述壁画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

简述壁画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 摘要:壁画是一种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艺术形式,它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人们不同的审美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艺术观念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使当代社会的壁画逐步呈现出与传统壁画的不同之处。当代壁画在表现自身艺术特点的同时紧跟时代的步伐,向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壁画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壁画艺术;艺术风格;审美特征 一、在满密中游走 所谓壁画即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从最早先考古发掘的先民居住环境,就可发现先人在他们居住的洞穴或是崖壁上留下了众多岩画,由此看来,壁画的源起在早先就已经与人类生存环境联系在一起了,而今天的现代壁画就是由早期岩画演变而来的。壁画艺术作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艺术,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到了现代,将壁画的创作理念发配到民间,进入消费大众的生活空间,成为一种普通的装饰而存在。 在当今的艺术潮流中,“复古”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许多传统图案经久不衰,并以其别具风格的气韵和文化内涵征服了世界。例如《姥姥家唱大戏》这幅壁画,运用了皮影戏中的造型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并采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烘托出看大戏时那种欢欢喜喜的气氛,恰当的装饰了一些传统的民间图案,情感表达简单直接,使得这幅壁画充满了质朴的乡土气息,更具亲和力。在现代壁画创作中,形色各异的图案,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一切让壁画装饰艺术的审美标准不断发生变化,然而艺术创作家们总有那么强大的应对能力,他们遵循形式美法则,在构图、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进行创新,继承我国的传统艺术精华。这样的创作艺术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又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为在满密中游走的壁画装饰艺术增添了新的力量。 二、在共性中宣叙 当代壁画作为一门装饰艺术,是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整体生产力而日渐提升的。壁画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绘画艺术,他是造型艺术中的重头戏。首先,要求壁画家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与此同时思想和艺术观念也要相对成熟;其次,要求壁画创作者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心胸要宽广;再次,要求壁画家要有能够驾驭大型壁画的创作能力,不仅能够设计壁画,而且还能够组织领导壁画制作和施工。当代壁画家还要时刻掌握时代潮流的走向,抓住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拥有了这些才能创作出反映当下艺术格调的作品,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 美来源于生活,它与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心境相联系,是统一的。不

古代壁画保护技术

古代壁画保护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古代壁画保护技术 摘要:我国古代壁画的绘制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历史兴衰演变和大自然的沧桑变化,历史文献上记载的许多富丽堂皇的壁画大多早已荡然无存。遗存至今的大量历代建筑物、石窟寺及墓室中的精美壁画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关键字:古代壁画保护技术保护材料 一、古代壁画的保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壁画是指绘制于建筑物的墙壁和天花板上的绘画或先画在布、纸等载体上,然后再贴于墙上的图画或图案。中国古代壁画一般以绘制场所的不同而区分,有殿堂壁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民居住宅壁画等。不论石窟壁画、殿堂壁画还是寺观壁画,大多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无论早期壁画还是相对较晚的壁画,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壁画这种绘画艺术形式的认识以及当时历史背景的真实记录,代表了当时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都有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对于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我们先要认识壁画的泥层结构,壁画的泥层结构和壁画的揭取与修复的关系比较密切。制定壁画保护技术方案时,首先需对壁画的泥层结构进行了解研究。建筑物和石窟内的壁画,一般都有泥层或灰层。墓葬内壁画,有的就直接画在石壁上;有的刷一层极薄的白土粉或抹一层极薄的白灰。 由于壁画所处地理环境、地质背景等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常常会受到雨水、风沙等的侵蚀以及强光照射等的威胁,有时的地震也会给壁画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壁画经历了成百上千年,制作材料不断老化,壁画固有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材料层间的粘结力丧失,壁画变得十分脆弱。在上述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壁画产生了诸如颜料层起甲、地仗酥碱、空鼓、脱落、颜料褪色、霉变、划痕等病害。如何防止其损坏以及怎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选用修复材料是我国壁画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1]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敦煌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敦煌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敦煌莫高库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认识读多音字“佛”;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3.能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按照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能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学情况。 1.标自然段、圈生字、划新词。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第二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全文结构是:总写——分述。) 3.学习生字、新词。 A、容易错的字:尊——遵奏——揍、凑 B、多音字:佛(佛像)、(仿佛) C、词语:亭台楼阁——亭子、平台、楼房、高阁(四周开窗可凭高远眺望的楼),泛指风景区或庭园里的各种建筑物。 舒展——伸展。 (三)作业指导 1.抄写生字;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第一自然段。总写“莫高窟”。 重点词语:世界闻名。艺术宝库。 具体写法:用数字说明。 (二)第二自然段。简要地介绍莫高窟的佛像。 抓“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印证第一句“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手绘壁画的优点

手绘壁画的优点 1、独特性。 手绘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作品均由设计师为每一个房间量身定制。根据墙面的颜色,面积,家具等的不同制定不同风格的图案。业主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制定图案,让家与自己的思想和谐统一。 2、表现丰富。 在平面上绘画最容易表达各种风格跟思想。比如喜欢绿色可以画一棵绿意深重的大树;喜欢含蓄可以画一幅抽象图案给人遐思……总之,表现丰富,意韵深长。 3、施工简单。 墙绘无须动用太多的人力。由一两个画师精心绘制而成。且用时不长,不会耽误工期。 4、真实性强。 目前还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墙面装饰方法如墙绘一般真实性强。用写实手法绘出的一棵树,一朵花,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意境非凡,让人耳目一新。可提高视觉效果。 5、环保性强。 所用颜料均为环保性很强的高级专用颜料。无毒无味,且即画即干,丝毫不影响居住。抗老化强,耐擦洗。 6、彰显主人品味。 在墙上作画不同于壁纸,亦不同于墙贴等其他墙面装饰方法。墙绘由专业人士精心绘制而成,其独特性,欣赏性不言而喻。为房主人的非凡品味锦上添花 1. 一、墙体彩绘流程介绍: 2. 售前咨询:(电话、QQ、客服在线、E-mail、上门洽谈) 3. 上门沟通(喜好类型、环境风格、价格意向、现场测量) 4. 设计方案(创意性设计手稿、素材图片加工提炼、业主原稿调整、说明) 5. 选定方案/签订合同(设计手稿、加工过的图片、原稿,支付部分定金) 6. 上门服务/绘画制作(各种画具、材料) 7. 项目验收/结算余款(质量检查) 8. 售后维护服务(免费3年维护) 二、关于墙体彩绘面积计算方式和价格 面积计算方式:选择墙面彩绘处主题物体中心点作为测量区域(如下图黑线框),以此测量区域面积作为收费面积。

墙面壁画设计风格

墙面壁画设计风格 墙面壁画设计风格 墙壁画并不局限于某个位置,墙壁画风格有中华风情、北欧简约、田园色彩、卡通动漫等多种选择。如果是选择一面比较主要的墙大 面积地绘制,这种手绘墙画就是作为家里的主要装饰物出现的,高 大挺拔的树枝、酷感十足的几何造型,都会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会非常突出;另外较为常见的墙壁画是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空 间进行绘制。 异国风情 用手绘出的植物图案恐怕是如今最流行的墙面手绘图案了。其中,东南亚风格一直是居室潮流的热点,无论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泰国饰品,还是鲜艳奔放的印度图案,都是当前装饰中常见的元素。同样,带有这个区域典型特征的图案,如大片绿色的植物、海草、贝壳、 翠绿欲滴的芭蕉等,都成为了装饰中的宠儿。 另外,东南亚风格素以大胆的配色著称,在绚丽的色彩“热舞”中,传达舒张中有含蓄,妩媚中有神秘,平和中有激情的体验,这 对于一个对空间怀有激情和期待的居住者来说,无疑充满了巨大的` 魅力,而颜色的调和度,也给平凡的墙面增加了亮点和个性。点评:这种风格强调用夸张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比如略带夸张的荷花, 黑色比较醒目,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画面上则讲究层次感、飘逸,略带女性的娇柔。 浪漫味道 在许多女性的脑海中,可爱的日韩漫画常常是浪漫梦想的最佳范本。如今,将这一切搬进家里也不是不可能。仅仅用粉色来装饰家 和墙面还似乎缺了点什么,轻轻勾勒的一笔,随意点缀的一把雨伞 或小动物图案,会使墙面立刻生动起来。在这种风格下,可爱的动 物和“几米”风格漫画会成为年轻女人的最爱。一棵“随风”飘动

的大树,一对依偎的背影,一只展翅的蝴蝶,甚至是几滴略带伤感 的雨滴都可以“登堂入室”,给家中带来不一样的风情。 欧式奢华 并不是在家里贴金色壁纸就是“金碧辉煌”。懂得品位的人可以把壁 画搬到豪宅里,天使、人像或是历史典故,在别墅里满满地画上几面墙,甚至连天花板都不放过,在这种风格里,更强调一种大气 感觉,用写实的人像绘画和复杂的背景展现创意,这个时候,会将 空间融入感觉之中。 这种风格最复杂,选择的人多为别墅业主或艺术爱好者,可以和壁纸配合使用,颜色也以金、银或暗色为主,耗时也最长 工笔画 细腻严谨,色调丰富变化万千,更富有艺术性欣赏性和装饰效果。 写意画 水墨写意痛快淋漓,是抒情的表现方式,观者也会有一种难以言状的痛快感觉,写意绘画自唐开始经过千年的演变过程,写意风格 也是分为几个不同画风,兼工带写,小写意、大写意、泼墨泼彩等。

2019-2020年高三美术中国美术鉴赏第4课天上人间—壁画

2019-2020年高三美术中国美术鉴赏第4课天上人间—壁画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古代壁画发展盛期汉唐时代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3、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作用、制作特点及艺术价值。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 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4、唐代章怀太子等墓壁画对当时政治生活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过的多种绘画样式,建立大中国画的观念。 2、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发展的特点相互参照、比较。 3、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参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展开鉴赏: 提问:什么是壁画?讲述中国壁画的地位。 2、汉代墓室壁画: (1)分布: (2)内容: (3)欣赏代表性墓室壁画。 3、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 (1)概述: (2)具体赏析墓壁画。 (3)学生讨论比较墓壁画与汉代墓室壁画在画法和表现技巧的异同。 4、鉴赏区别画像石、画像砖 (1)画像石: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 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故又称汉画像石。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 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6类: ①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②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③墓主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 弈等画面。 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 ⑤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 ⑥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如山东为历史故事、战争、刑徒,河南为天象、杂技、斗兽、收租,陕西为农作、祥瑞物象、云气蔓草,江苏为纺织、犁耕,四川为宴饮、伏羲、女娲等。 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另一部分作品──典型的如庄园、收租、宴饮、乐舞等有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开国大典》

课型单一课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二、教学重点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2、学具教材,笔记本。四、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二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三作者介绍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

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四艺术欣赏1、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2、作品欣赏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

浅析装饰壁画的构图与线条运用(正文)

浅析装饰壁画的构图与线条运用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城市壁画设计专业(指导教师韩忠)

目录 摘要 (3) Key Words: (4) 1绪论 (5)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5) 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1.2.1课题研究的目的 (5) 1.2.2课题研究的意义 (5) 2装饰壁画构图与线条概述 (5) 2.1装饰壁画构图的历史渊源 (5) 2.2装饰壁画构图和线条的基本因素 (6) 3装饰壁画构图和线条运用的审美形式 (7) 3.1装饰壁画构图的审美形式运用 (7) 3.1.1多样与统一的形式 (7) 3.1.2整体协调的形式 (7) 3.1.3比例与秩序的规律 (7) 3.1.4对比与调和的形式 (8) 3.1.5节奏与韵律的体现 (8) 3.2装饰壁画线条的运用形式 (9) 3.2.1轮廓与形式的运用 (9) 3.2.2表现节奏韵律关系 (9) 3.2.3表现装饰美感关系 (10) 3.2.3表现空间关系 (11) 3.2.4表现抽象意象关系 (12) 4装饰壁画构图与线条运用的启示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摘要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创作高品质壁画的作品,就必须在具有民族特质的壁画作品中追溯和在研究。就必须回到对传统艺术形式中本质层面中进行研究,挖掘和创新并进行改进。壁画作为-种公共视觉艺术形式,同时是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瑰宝,壁画以其构成要素、视觉语言和艺术特色等方面以多元的形态出现。本文以装饰壁画造型艺术的构图和线条为主要研究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影响,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崇拜、图腾、纹饰的运用对壁画进行造型构图艺术分析;分析和总结壁画在构图的多种形式的运用、规律和调和的关系;分析线条不同装饰形式的运用。得出装饰壁画在创作之时对构图和线条运用更为精准的把握,通过对不同时期典型壁画作品的分析,为以后壁画的创作提供一定理论价值参考。 关键词:壁画;装饰;构图;线条;视觉艺术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开国大典》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开国大典》 课型:单一课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教材,笔记本。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三)作者介绍: 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

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 (四)艺术欣赏: 、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敦煌壁画

《xx壁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品读语言,享受文化大餐;抓住文章特点,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认识。这篇阅读课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石窟中艳丽多姿的壁画。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析-概括总结”的思路来安排课文内容。此外,课文编排了三幅插图,一副是敦煌石窟的外观远景图(照片),另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局部),再一副是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故事图(局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敦煌石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2.技能目标:抓住文章特点,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敦煌石窟中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说教法

在课堂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敦煌壁画的绚丽多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诱发、发展、升华”三个阶段,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说、品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1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谈话:“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 【自读感知】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生字读音。) 【交流领悟】 1.学习生词。齐读,说说词语意思,在文中指什么?(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 2.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交流。 (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

中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

?I美的寻觅 中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 ◎施海滨 我国壁画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壁画,到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已经出现了基本的色彩运用形式,秦汉时期壁画虽然保存不多,但是通过史料研究可知,当时的壁画色彩艳丽,造型考究。到了汉唐时代,壁画艺术发展到了顶峰:现存的四大石窟中壁画色彩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一这些都给我们研究传统壁画色彩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国传统壁画创作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大致分为三类,主要为原色和间色的运用和黑白色彩的表现以及五行色彩的运用,不同色彩的运用在历史上形成了大量的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丰富和色彩风格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运用体现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与传统儒道释以及五行文化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不同色彩在壁画创作中的运用蕴含着古代人们的传统思想价值和审美趣味,对于现代绘画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启迪和价值c中国传统壁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多地采取工笔重彩的形式,传统壁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对于现代绘画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认真研究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对我国现代绘画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将对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进行阐述,分析传统壁画色彩运用上体现的美学观和文化内涵,探索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方法与表现形式,进而为现代绘画的发展和创作实践提供有效的启迪与借鉴。 一、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槪述 我国传统壁画中色彩同西方色彩学一样,将颜色分为原色和间色,准确来说我国色彩学说要早于西方几千年,这也是我国形成璀璨的壁画艺术的重要原因。我国古人在很早就开始研究色彩,传统色彩中将赤、黄、青、黑、白作为绘画表现的原色,传统壁画中的黑白表现更多地侧重于对画面空间感和色彩基调的营造,黑白色彩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和运用,这与我国社会意识文化形态的发展具有密切关联:黑白的色彩表现主要是基于我国传统道家的玄学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黑白一直作为重要绘画表现色彩,我国古代画家还提出“墨分七色”的学说,将黑白色彩进行了有效的表现。道家提倡阴阳无极学说,黑色则是道家的重要代表,这一点在道家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形成了我国长期的文化发展氛围,主要以黑白作为表现形式,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黑白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五行色彩美学对于我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庄子》中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于色彩的认识。儒家思想对于五色也具有自身的认识,《苟子?劝学》中说:目好之五矣。《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刘熙也曾作具体解释,《释名》中谈及他的观点: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启,如同化水之色;黑为晦,如同昏暗之色C西周时期,已经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我国传统的色彩美学观中认为五色为原色,在壁画创作中被广泛地运用,五色的纯正色彩观念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和绘画作品中更多以五色体系为主,这也代表着我国传统绘画色彩体系和审美意识的形成。五行色彩体系对于中国传统壁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色彩审美意识。 二、中国传统壁画的美学观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深厚的文化美学内涵,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色彩美学观:儒家思想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中讲求“礼”,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多以理性的色彩感知为主,认为色彩中“朱”为正色,“紫”为间色,体现出了孔子所提出的“恶紫夺朱”的思想,这种色彩观念意识对我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体现着传统的审美趣味。道家在色彩的应用上主张“灭文章,散五彩”,主要在色彩运用上强调对黑白的运用,这点在我国国画的表现中可以看出,道家的色彩观中黑白两极的运用,充分体现出道家的思辨美学思想,道家的色彩观念对我国绘画创作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佛教属于外来宗教,在色彩表现上具有极强的异域风格,人物色彩上更多采用蓝绿色,这在很多国外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古代印度的壁画艺术中,佛教的思想和色彩美学对我国色彩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色观的记载有《尚书》: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缗帛也。《老子》:五色不乱,孰为文彩。五行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色彩美学形成的基础,我国的很多古代壁画创作中色彩的应用都是基于五行色彩美学观,金木水火土对应着白、青、黑、赤、黄等色彩,五行思想中认为五行包罗万象。南朝染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正色即原色,它与间色和复色相对应,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青、黄、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在《考工记》中记载将东西南北天地的方位用青赤白黑玄黄等色彩进行划分,体现出我国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同时五行思想中各个部分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性涵义,古人将五行思想应用到很多 越椒帀舟3彳2019年第02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