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市新一代智能交通发展规划主要工作内容1

成都市新一代智能交通发展规划主要工作内容1

成都市新一代智能交通发展规划主要工作内容1
成都市新一代智能交通发展规划主要工作内容1

《成都市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

一、主要研究内容

(一)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分析

在成都市交通运输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发展的现状,了解所建ITS系统的规模与功能,所用ITS技术的水平,挖掘所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尤其是区域、体制、部门、行业等各方面因素。有目的性地选取相关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成都交通运输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对ITS的需求等方面。

(二)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

总结分析国内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管理的教训,借鉴分析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相关经验,规避普遍性问题,紧密结合成都市ITS的现状与特性,从城市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信息与诱导、紧急救援、城市公共交通等方面,梳理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需求。

(三)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战略规划

ITS发展战略是指在ITS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成都市ITS和交通发展本质规律的把握,结合成都市社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等发展趋势,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成都市ITS长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从而形成战略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制定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总体框架,提出系统总体逻辑和架构、系统建设路线选择、总体建设内容及近期、中期实施规划与远景展望等。

(四)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

ITS体系框架由用户服务定义、逻辑框架设计、物理框架设计和应用系统分析等四部分组成。

对成都市智能交通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具体描述,提出系统技术架构、分层结构和数据交换、管理模式、系统运行架构和系统总体构建方案和物理架构、系统建设技术条件等;

通过定义成都市ITS的系统结构,明确ITS与外界及ITS各组成部分间的信息交互和系统集成方式,为系统充分整合提供依据,并为ITS的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

以成都市ITS需求分析为基础,ITS发展战略为指导,ITS体系框架和服务体系为依据,制定成都市ITS发展规划。本规划将作为今后成都市ITS建设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

(1)总体规划。概括出成都市ITS的总体发展目标与总体建设内容;

(2)分期规划。按照部门划分,分别提出成都市ITS发展的近期(5年以内)、中期(5-10年)、远期(10年以远)规划;

(3)近中期重点项目规划。提出成都市各相关部门近中期重点实施的项目。

(六)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集成模式

对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集成性进行论述,包括系统总体组成、各子系统的组成方案、通信网络方案、系统通信方案和数据接口(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接口)、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集成、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集成技术等;提出智能交通系统数据中心建设的技术路线和集成模式,以及多式联运、公交优先、公众出行服务与应急救援联动模式。

(七)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标准

依据智能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4)、国家ITS标准化委员会关于ITS标准体系、标准要素集群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对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标准性进行论述,在车路协作、交通专用短程通信、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交通安全,基于新一代5.8G DSRC技术的车—路和车—车信息交互技术、ETC不停车收费等领域提出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

智能交通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随着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传感器技术、无线宽带通信技术、云计算、海计算等理念及相关产品的问世,智能交通系统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物联网技术为智能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适用技术,因此针对智能交通行业密切相关的物联网技术,提出智能交通领域内的车联网相关标准架构和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八)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施方案

明确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近期建设内容、建设方案以及关键问题和技术解决方案,并结合成都北改、天府新区和智慧城市的需求,提出相关配套的智能交通工程的建设内容和方案;

针对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中所提出的成都市ITS近、中期重点建设项目,应用所提出的成都市ITS项目评价方法,进行项目投资-效益评估分析,根据成都市ITS各个重点项目的社会-经济总体效益评估值,分别对江苏省各相关部门负责的ITS项目进行实施优先程度排序,从而确定成都市各相关部门近、中期ITS重点项目的建议实施顺序。

(九)成都市智能交通工程的经济预算与评价

对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程作投资匡算。包括总投资匡算表、单项系统投资概算表、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投资概算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及各部分费用确定、对投资概算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方法等;

根据成都城市形态和管理实际,对智能交通各相关系统建设预算投入及主体分担进行分析,提供投入主体分担方案,以及总体统筹决策管理体制模式等。

(十)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管理模式

根据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律,结合成都的特点,制定成都市智能交通建设管理机制,从智能交通各系统立项、设计、审核、许可、施工、验收,以及资金拨付决策等关键环节,以及系统使用运行等,制定严谨的技术行政管理机制;

根据城市智能交通是跨领域、跨行业的巨型系统工程的规律和需求,结合成都的特点,对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和规划,提出系统应

用运行管理模式。

(十一)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保障机制

对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保障方案进行规划,包括推进机制与推进策略、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等,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系统建设的评估、考核机制,系统建成后使用效率的评估体系等。

成都市ITS项目的具体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成都市与交通相关的各个部门。为保证成都市ITS健康、有序、合理地发展,建立全面的组织保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故需要在组织(领导协调机构、投融资主体、社会环境、ITS标准与政策法规体系、国内外交流等)、资金、技术等方面提出成都市ITS 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研究目的、总体要求与研究意义

ITS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城市与公路交通现代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目前它已经成为各大中城市现代化以及各区域性交通网络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且正受到成都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为了使成都市交通的发展战略能够得以顺利实现,满足其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产生的不断加速增长的需求,运用新型的交通理念和各种高新技术手段,构筑成都市现代化的智能交通体系已变得极为迫切。ITS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目前在它的建设和运营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的层面看,目前已有的ITS应用系统都存在相互独立运行,而无法充分发挥整体功效的问题。从体制的层面上看,ITS涉及到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多个部门的职能范围,而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规划、建设、管理必须统一协调,才能避免重复建设、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因而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体制层面,都需要统一制定ITS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各部门各应用系统建设共同遵循的依据,以保证成都市ITS的规范协调发展。

成都市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将以交通数据交换集成共享为枢纽,统一标准规范,以道路交通为主,覆盖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航空运输,重点建

设一系列主要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通过本次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成都市将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交通运行监测与协同指挥体系、交通行业信息化监管体系、面向出行者的全程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效用明显、使用范围广的实际智能交通应用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安全、畅通、高品质的行程服务,支撑和引导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对成都市ITS的建设做出统筹规划,制定分步实施计划,从而保证ITS的规范协调发展,确保ITS应用系统的兼容性、互操作性,以及ITS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助于保护成都市对ITS的建设投资,并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系统互联互通提供了可能。

通过ITS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实施计划的制定,极大地加快ITS在成都的发展步伐,通过ITS这一先进交通理念和高新技术手段的引入,有效提高江苏省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成都市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ITS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有助于将ITS在成都市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成都市相关部门建立起有效的沟通途径,从而有助于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成都市ITS的深入发展。

智能交通建设系统总体设计

智能交通建设系统总体设计 1.1 总体设计原则 在本次系统的总体设计中,要求在总结同类型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将遵循以下总体设计原则。 ?标准性 本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之间存着大量的数据交互,因此强调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系统应保证与现行业务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在系统建设中将遵循各类业界标准,从数据结构、技术架构、数据库存储等多个方面标准化建设。 ?先进性 采用当前成熟且先进的技术,保持系统硬件、软件、技术方法和数据管理的先进性,保证系统建成后在技术层次上3~5年内不落后。同时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在将来能迅速采用最新技术,以长期保持系统的先进性。 ?可靠性 一是以可靠的硬件、成熟的软件产品为基础,结合具体需求进行配置、定制和二次开发的方式进行实施,保证有效缩短项目实施时间,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 二是系统应能够支持较大并发用户同时进行浏览、操作等与数据库的交互式的操作,并且相对占用较少的硬件资源。当意外事件发生时,能通过快速的应急处理,实现故障

修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丢失重要数据。 三是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系统在运行时反应快速、安全可靠。 ?安全性 一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首先,选择先进、可靠的主流硬件产品和成熟、领先的软件产品构建系统,为系统的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恢复机制和备份机制,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以及灾难恢复;再次,严格管理制度,为系统安全性提供制度保证。 二是完整的权限控制机制、考虑充分的系统保密措施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因素。需依据信息访问权限,向用户提供授权查询,有效避免越权使用。 系统后台用户分层次管理,并且具有可灵活调整、可细分的权限控制。可对信息内容进行严格的角色权限管理,保证每个用户能够看到且只能看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对系统的管理操作有详实的历史记录。 ?扩展性 系统真正符合多层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不仅基于当前的需求,而且应保证在系统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改变的前提下,实现今后的平滑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数据的扩展:可以利用可视化的工作界面,进行数据的添加,或通过数据库管理工具,创建新的数据库、词典。 应用的扩展:考虑到和其它信息系统的连接,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外接接口,将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充,整个系统中应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业务模块;利用开放标准的应用开发接口可以进行更加个性化的二次应用开发。 ?易用性 系统应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易于使用和推广,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快速地掌握系统的使用。除特殊的、必须的应用外,用户终端全部采用浏览器方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 物联网的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 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 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 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指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 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的一种信 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使交通基 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随着互联网、移运通信网络和传感器网络等新技术的应 用,物联网应用于智能交通已见雏形,在未来几年将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 智能交通体系: 智能交通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它包含的子系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车辆控制系统。指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或替代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的系 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汽车前部和旁侧的雷达或红外探测仪,可以准确地判断车 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遇紧急情况,车载电脑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避让, 并根据路况自己调节行车速度,人称“智能汽车”。目前,美国已有3000多家 公司从事高智能汽车的研制,已推出自动恒速控制器、红外智能导驶仪等高科技 产品。

二、交通监控系统。该系统类似于机场的航空控制器,它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哪里交通拥挤,哪条路最为畅通,该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 三、运营车辆高度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汽车的车载电脑、高度管理中心计算机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联网,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间的双向通讯,来提供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该系统通讯能力极强,可以对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车辆实施控制。目前,行驶在法国巴黎大街上的20辆公共汽车和英国伦敦的约2500辆出租汽车已经在接受卫星的指挥。 四、旅行信息系统。是专为外出旅行人员及时提供各种交通信息的系统。该系统提供信息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脑、电视、电话、路标、无线电、车内显示屏等,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无论你是在办公室、大街上、家中、汽车上,只要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你都能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有了该系统,外出旅行者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也开始实现不停车收费、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智能抓拍违章车辆等功能。 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有三部分: 1)城市智能交通 为了缓解越来越大的城市交通压力,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是通过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把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信息和各种道路交通相关的服务信息传输到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对来自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交通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利用交通控制与交通组织优化

智慧交通产品-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交通产品解决方案 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面向城市交通】

目录 1.1.概述 (3) 1.2.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5) 1.2.1.平台概述 (5) 1.2.2.平台特点 (5) 1.2.3.平台结构 (6) 1.2.4.业务流程 (8) 1.2.5.平台组成 (11) 1.2.6.平台接口 (37)

1.1.概述 我公司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各技术子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分类,根据GA/T445-2010《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1146-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功能和我公司自行拓展的功能,将城市公安交通管理的业务应用划分为五大核心平台,即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运维管理平台、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和交通信息资源平台,如下表所示: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核心业务平台及功能

1)智能交通管控平台 作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核心应用平台,以总队、支队、大队、路面岗勤为主用户群,以城市交通状况监测、交通日常管控、突发事件处置为核心业务,通过交通信息资源云中心对接交互,为指挥中心、科室、路面等各角色提供各类应用的业务平台。 2)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针对交管平台专门打造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以公安网为基础,以警用电子地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及空间数据分析,为核心业务平台提供基础支撑。 3)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为公安交管用户提供面向公众的交通信息服务,实现交通信息采、编、审、发,通过诱导屏、微信、微博等方式对外发布。 4)交通运维管理平台 作为交通技术服务部门提供运维管理工具,通过设备管理、设施管理、警力资源管理、应用运行监测和系统管理等手段有效管理交通设备、应用系统和警力资源,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5)交通信息资源平台 交通信息资源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服务,支撑跨单位间按需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可靠、快速、安全地数据传输,多种类型的数据交换等一系列的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从而实现互连互通、数据共享。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ITS 目录 背景及需求4 形势与背景4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4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4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4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4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4 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勤务信息5 规划定位5 强化指挥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城市ITS建设5 依托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细分业务重点,构筑城市ITS感知网格5 “打基础、上业绩、出成效”三年三大步,合理推进城市ITS进程6 以人为本,推进人、车、路、环境协同发展6 规划目标6 提升全城路网实时态势监控和交通秩序监管水平6 打造全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数据中心6 提升交通管理分析的智能化程度,加强涉牌违法目标车辆的打击能力7 提升应急指挥协作水平,加强应急处突综合调度能力7 提升道路科学辅助决策能力,优化路网渠化、信号配时等交通管理措施7 增加互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增加道路交通信息交互能力,提升城市交通形象8 提高系统运维和数据运维的自主分析能力,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健壮性8 提升业务需求迅速转换为实际系统建设落地的能力,打造城市交通管理亮点8 系统总体设计9 城市智能交通总体建设规划9 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ITS子系统建设10 以人为本开展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建设18

背景及需求 形势与背景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公众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交通拥堵范围与程度扩大,需要ITS构建宏观调控手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在大规模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ITS软环境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速。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需求,通过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非法占用公交车道、道路逆行压线等行为,规范出行交通新秩序。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引进先进的IT手段,通过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的公众出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城市ITS信息服务体系新架构。

智能交通建设项目概述及需求分析

智能交通建设项目概述及需求分析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市区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项目(软件系统)。 建设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市市区及城市副中心的发展,交通已成为日益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为满足市城市发展新要求,建立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感知体系,打造市城乡一体的智能交通综合管理体系、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根据市城市交通科技应用规划建设方案对未来三年市智能交通的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市交通已建设施,完成数据融合、碰撞、分析、挖掘,让数据在智慧交通各平台运转、让科技服务于智慧交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出了建设市区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项目(软件系统)。 1.3 项目需求 1.3.1 整合和共享各系统信息资源的需求 建设市区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项目(软件系统)整合原来交通流量检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上端控制软

件系统、电子警察系统、治安卡口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等各系统的信息资源。 完成对各系统信息的汇聚,存储,提供与管理。同时通过分析各类信息间的关系,提供快速信息检索与服务。 1.3.2 支撑交通指挥管理实战应用的需求 目前,市已建立了警车警员GPS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流诱导系统等,为交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但现有交通管理各系统间集成化程度还比较低,基本处于分散、独立运行状态,影响了整个系统功能和效益的发挥。因此,急需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发挥整体综合效能的综合集成体系,规范今后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1.3.3 服务社会公众的交通信息发布和诱导的需求 对接一期外场建设的交通诱导系统的设施,在软件系统中深化建设交通诱导系统。 交通诱导系统是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公众出行效率的有效手段,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交警支队面向社会公众的交通信息服务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没能进行深化处理生成交通状态信息发布,发布的信息主要通过视频巡检的方式获得,存在信息采集手段薄弱、信息的及时性和质量不高、发布内容形式单一、产生效

智慧交通产品总体解决方案-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智慧交通产品解决方案 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面向城市交通】

目录 1.1.概述 (3) 1.2.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5) 1.2.1.平台概述 (5) 1.2.2.平台特点 (5) 1.2.3.平台结构 (6) 1.2.4.平台组成 (9) 1.2.5.地图数据设计 (17) 1.2.6.平台接口 (19)

1.1.概述 我公司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各技术子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分类,根据GA/T445-2010《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1146-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功能和我公司自行拓展的功能,将城市公安交通管理的业务应用划分为五大核心平台,即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运维管理平台、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和交通信息资源平台,如下表所示: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核心业务平台及功能

1)智能交通管控平台 作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核心应用平台,以总队、支队、大队、路面岗勤为主用户群,以城市交通状况监测、交通日常管控、突发事件处置为核心业务,通过交通信息资源云中心对接交互,为指挥中心、科室、路面等各角色提供各类应用的业务平台。 2)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针对交管平台专门打造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以公安网为基础,以警用电子地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及空间数据分析,为核心业务平台提供基础支撑。 3)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为公安交管用户提供面向公众的交通信息服务,实现交通信息采、编、审、发,通过诱导屏、微信、微博等方式对外发布。 4)交通运维管理平台 作为交通技术服务部门提供运维管理工具,通过设备管理、设施管理、警力资源管理、应用运行监测和系统管理等手段有效管理交通设备、应用系统和警力资源,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5)交通信息资源平台 交通信息资源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服务,支撑跨单位间按需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可靠、快速、安全地数据传输,多种类型的数据交换等一系列的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从而实现互连互通、数据共享。

成都市新一代智能交通发展规划主要工作内容1

《成都市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 一、主要研究内容 (一)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分析 在成都市交通运输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发展的现状,了解所建ITS系统的规模与功能,所用ITS技术的水平,挖掘所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尤其是区域、体制、部门、行业等各方面因素。有目的性地选取相关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成都交通运输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对ITS的需求等方面。 (二)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 总结分析国内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管理的教训,借鉴分析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相关经验,规避普遍性问题,紧密结合成都市ITS的现状与特性,从城市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信息与诱导、紧急救援、城市公共交通等方面,梳理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需求。 (三)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战略规划 ITS发展战略是指在ITS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成都市ITS和交通发展本质规律的把握,结合成都市社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等发展趋势,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成都市ITS长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从而形成战略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制定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总体框架,提出系统总体逻辑和架构、系统建设路线选择、总体建设内容及近期、中期实施规划与远景展望等。 (四)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 ITS体系框架由用户服务定义、逻辑框架设计、物理框架设计和应用系统分析等四部分组成。

对成都市智能交通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具体描述,提出系统技术架构、分层结构和数据交换、管理模式、系统运行架构和系统总体构建方案和物理架构、系统建设技术条件等; 通过定义成都市ITS的系统结构,明确ITS与外界及ITS各组成部分间的信息交互和系统集成方式,为系统充分整合提供依据,并为ITS的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 以成都市ITS需求分析为基础,ITS发展战略为指导,ITS体系框架和服务体系为依据,制定成都市ITS发展规划。本规划将作为今后成都市ITS建设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 (1)总体规划。概括出成都市ITS的总体发展目标与总体建设内容; (2)分期规划。按照部门划分,分别提出成都市ITS发展的近期(5年以内)、中期(5-10年)、远期(10年以远)规划; (3)近中期重点项目规划。提出成都市各相关部门近中期重点实施的项目。 (六)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集成模式 对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集成性进行论述,包括系统总体组成、各子系统的组成方案、通信网络方案、系统通信方案和数据接口(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接口)、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集成、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集成技术等;提出智能交通系统数据中心建设的技术路线和集成模式,以及多式联运、公交优先、公众出行服务与应急救援联动模式。 (七)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标准 依据智能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4)、国家ITS标准化委员会关于ITS标准体系、标准要素集群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对成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标准性进行论述,在车路协作、交通专用短程通信、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交通安全,基于新一代5.8G DSRC技术的车—路和车—车信息交互技术、ETC不停车收费等领域提出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

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_陆化普_百度概要

第 15卷第 5期 2015年 10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 ol.15No.5 October 2015 文章编号:1009-6744(2015 05-0045-08中图分类号:U491.1文献标志码:A 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陆化普 *, 孙智源, 屈闻聪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北京 100084 摘要:大数据给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革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从交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交通大数据带来的问题和大数据驱动的数学建模方法等方面, 阐述了交通大数据给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变革 . 为了深入理解交通大数据的内涵, 分析交通大数据的产生背景, 提出了交通大数据的“ 6V ” 特征, 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中大数据的基本类型 . 面对交通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安全、网络通信、计算效率和数据存储等诸多问题, 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思路 . 对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 说明了混合模型的意义 . 最后, 讨论了大数据驱动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 . 关键词:智能交通; 交通大数据; 数据驱动; 智能交通系统 Big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LU Hua-pu , SUN Zhi-yuan , QU Wen-cong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Big data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of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ignificant changes of ITS, which brought by traffic big data, are shown in three aspects:the concept of traffic big data, problems brought by traffic big data, and big-data-driven based mathematic modeling method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eeply understand big data, the background and category of traffic big data are sketched, the “ 6V ”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big data are proposed, the basic types of traffic big data in ITS are summarized. Strategies and idea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traffic big data, namely, data security,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data storag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method of data driven model, and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hybrid model. Finally, system framework of ITS based on traffic big data is proposed. Key word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raffic big data; data drive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快速发展, 数字城市 (Digital City 与智慧城市 (Smart Ctiy 接踵而来 .1998年 1月,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新世纪人类星球之认识 (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收稿日期:2015-02-04修回日期:2015-08-30录用日期:2015-09-09 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4BAG01B04-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408023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吴江返校经费课题 (2015WJ-B-02 .

智能交通

1 智能交通建设内容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本工程主线监控设施等级为Ⅱ级,需要设置较为完善的信息采集、交通监视、交通卡口控制等设施。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视频监控子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高清卡口子系统、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交通信号灯及控制系统、光纤通信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等。 本工程主要对上述各系统的外场设备、电源、通讯链路管道(立交区范围内)进行设计,各系统与天津市内交通指挥中心的通讯及后端系统集成不在本设计范围内。 2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 本工程智能交通系统应满足以下性能指标: 交通信息采集主要性能指标:(1)、交通主距检测精度应大于85%; (2)、数据采集周期应为10s-60s可调; (3)、视频图像质量不应低于五级损伤制评定的四级。 信息处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交通状态判别处理响应时间不宜大于2s; (2)、交通状态判别准确度应大于90%; (3)、交通事件监测误报率应小于20%,漏检率应小于:20%。 交通信息传输技术性能指标:(1)、外场设备与监控中心之间传输时延不应大于1s; (2)、光纤传输误码率不应大于10; (3)、无线传输误码率不应大于10。 本工程智能交通系统外场设备为天津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设计方案如下: 2.1 视频监控系统外场设备 采用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的方式实现本工程范围内交通状况无缝视频监控。 外场设置原则:采用云台摄像机的方式,摄像机控点的设置需兼顾匝道及立交制高点,全程按照上下行进行设置;桥下十字路口为监控重点之一。摄像机采用挑臂安装,安装时需保证对对向车道的车流的观测。 技术要求: 监控系统摄像头采用全景高清摄像机,星光级照度,分辨率200万像素;焦距f=10-210mm,光圈值F2.0-F360;近摄距:3m;具有日夜转换模式,观看距离:白天1km,夜晚500m。附属设备包括云台、防护罩、传输设备以及摄像机杆、支架、基础、电源等配套设备。云台旋转水平范围:360°连续旋转,垂直范围:-60~+45. 2.2 交通信息监测系统外场设备 本系统是检测本工程进出立交桥范围内的车流量、车速、占有率等交通信息,为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诱导系统提供触发条件,为本区域智能交通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本工程采用微波检测器作为流量监测的方式。 外场设备设置原则:在立交桥上下行无车辆分流段设置。 微波车辆检测器包括控制箱、支架、电源等配套设备。 技术要求: 1)探测区域 信号射角(垂直面):50° 信号方位角:12° 检测范围0-76米 2)检测精度 单车道占有率误差≤5% 单车道车流量误差≤5%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规划方案.docx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高清卡口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道路监控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信号灯控制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智能公交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状况 促进ITS的发展

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状况促进ITS的发 展 2011-10-07 11:40:00 来源:物联网在线评论:0点击:2933 日本的ITS发展现况日本目前有五个机构致力于并负责与ITS有关的活动,这五个部门包括:建设省、警视厅、国际贸易和工业省、运输省以及邮电省。这五个部门同时经由其他的组织来促进ITS的发展,例如车辆、道路和交通... 日本的ITS发展现况 日本目前有五个机构致力于并负责与ITS有关的活动,这五个部门包括:建设省、警视厅、国际贸易和工业省、运输省以及邮电省。这五个部门同时经由其他的组织来促进ITS的发展,例如车辆、道路和交通智能化社团(the Vehicle, Road and Traffic Intelligence Society,简称VERTIS,一个致力于推动ITS发展的行业学术组织)和ISO/TC 204全国委员会(ISO/TC 204 National Committee,致力于推动ITS国际标准的建立)等等。 日本目前有1.2亿人口,每天大约有7000万各种车辆行驶在全国各地。据日本建设省统计,日本每年有约100万人死或伤于与交通有关的意外事故,因交通拥堵而损失53亿小时并因之带来12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在这样一个狭窄而又拥挤的岛国上,缓解交通拥堵这样一个巨大的难题似乎没有特别好的答案——除了ITS。 根据日本建设省公布的2000—2001年ITS发展手册,目前在日本装备了车辆导航设备从而能够使车辆信息和通讯系统一体化并能向车辆提供实时的道路信息的车辆已经超过了200万辆。大约有600个过路收费站已经装备了电子收费装置(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另有300个收费站在未来几年内也将安装同样的设备。 围绕着高级公路辅助导航系统(advanced cruise-assist highway systems,简称AHS)和高级安全车辆(advanced safety vehicles,简称ASV)所进行的研发活动促成了智能导航系统(Smart Cruise System)的发展。智能导航系统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它提供了一系列与驾驶员安全有关的功能,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帮助驾驶人员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以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 VICS、ETC以及AHS/ASV研究的顶点就是日本下一代的被称为“智能公路”(Smartway)的出现,这一成果综合了所有的ITS设备,并将在2003年正式出现在日本的一条新建高速公路上。

BRT智能交通系统_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广州中山大道BRT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 2010.04.10

目录

1.文档介绍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对广州中山大道BRT智能交通系统相关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数据库物理结构进行了设计。目的如下: ●为后台软件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为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提供依据; ●为系统维护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1.2. 文档范围 1.3. 读者对象 ●广州中山大道BRT智能交通系统后台软件全体设计开发人员; ●广州中山大道BRT智能交通系统全体测试人员; ●广州中山大道BRT智能交通系统维护人员。 1.4. 参考文献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2.数据库环境说明 数据库服务器承载综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属于关键性应用,因此采用双机并行方式来提高系统性能及可用性。采用两台配置相同的Unix服务器配置成双机热备系统作综合管理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采用IBM机架式4路Unix服务器P550,每台服务器配置为2×POWER5 1.65G CPU,8GB 内存,提供高性能;服务器内部配置2 块73GB 硬盘做RAID1,保护操作系统;操作系统采用AIX 5L,数据库软件为Oracle 10g 企业版,并通过IBM HACMP高可用集群软件和ORACLE RAC实现两台数据库服务器的双机并行工作。

3.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3.1. 表的命名 使用描述性的英文单词组合,尽量避免使用简写,严禁使用汉语拼音。 4.主键的命名 PK_开头,后跟表名或表名的缩写。 4.1. 外键的命名 FK_开头,后跟表名或表名的缩写。 4.2. 索引的命名 IDX_开头,后跟表名和字段名的缩写。 4.3. 视图的命名 V_开头,后跟描述性的英文单词组合,尽量避免使用简写,严禁使用汉语拼音。4.4. 触发器的命名 [TRIG_][B|A][I|D|U][表名或表名的缩写]。 4.5. 序列的命名 SEQ_开头,后跟描述性的英文单词组合,尽量避免使用简写,严禁使用汉语拼音。 4.6. 存储过程的命名 PROC_开头,后跟描述性的英文单词组合,尽量避免使用简写,严禁使用汉语拼音。

海康智能交通中心平台

1.1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平台1.1.1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市区机动车数量也随之猛增,原有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城区多条道路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现象。 针对目前的交通状况,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缓解当前的交通拥堵现状。采用先进的采集特定车辆信息分析交通流技术,收集城区公交车、出租车GPS信号并通过专业交通分析运算平台,分析出城区道路可能已经出现的拥堵点并自动预警,指挥中心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图像验证后可就近调警并根据情况进行信号灯控制调整。 1.1.2平台概述 iVMS-8600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是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依托于数据库、架构于网络的服务系统,是支撑起智能交通类监控系统产品的中央管理平台,一个能够实现设备接入与用户服务的综合软硬件体系。综合管控平台利用统一的数据库、软件及服务,接入分散的设备并建立用户、业务接口,以完成分散设备的统一管理并提供用户业务需要的服务。 iVMS-8600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需在指定的路段安装数据采集设备,通过各级接入服务器及其应用软件,最终实现诸如交通违法记录与处理、交通事件监测、通行车辆记录、智能研判、交通流量统计等交通业务的功能与应用。 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服务器、CMS管理平台、交通应用服务器、图片服务器、区间测速/套牌分析服务器、设备接入服务器、网络存储服务器、存储管理服务器、网管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电视墙服务器、CS控制客户端、WEB配置客户端、WEB控制客户端以及路口前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发送的道口管理主机,可实现对通行路口车辆的牌照识别、测速及超速报警、闯红灯检测、布控车辆检测报警、查询统计、智能研判等功能。 1.1.3平台架构 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结构分为三层:协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具体模块包括:平台协议模块、基础服务模块、应用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其结构见下图: 平台协议模块是平台与各基础应用系统进行数据通信的基础模块,按照“GA/T 1049.1-2013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一部分:总则”建立标准化接口通信标准,完成与基础应用系统的通信接口封装;基础服务模块构建在平台协议模块以及其他平台资源之上,将平台协议模块的功能接口和其他平台资源的接口按照服务功能需求封装成服务模块,形成符合标准的通用型访问服务。 包括交通信号控制、路况信息采集、路面信息发布、路网地理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应用模块

智能交通系统(ITS)市场分析和个人市场拓展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ITS)市场分析和个人市场拓展规划 根据几日来对于公司课件的学习,以及网上资料的查阅,现将我对于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市场分析以及个人市场拓展规划罗列如下: 第一部分:智能交通系统(ITS)市场分析一、市场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是充分发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潜力,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的有力措施。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交通智能化取得长足发展。以示范、试点工程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在交通运输动态信息采集和监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交通运行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和交通信息服务四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公路交通信息化发展开始进入协同使用和综合服务的新阶段。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对城市建设的格局,尤其是对道路建设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它要求城市道路建设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可以提高城市道路的等级水平。其次,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可以影响城市的土地使用状况,减少道路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扩大道路的容量。这样,和大量投资于道路建设来解决城市交通

问题来对比,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保持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城市的发展预留了更多的空间。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更加全面、高效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交通运输系统全网联动、协同使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提升运行效率、服务公众出行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长远来看,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使用。但从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战略、路网建设规模、道路交通管理以及ITS在中国的研究和使用情况,在未来几年内,ITS主要使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十二五”期间,中国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中心将集公安交通综合业务管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检测、GPS车辆定位、通信调度指挥及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和交通信息,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和最大的性能指标实现面向中等以上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管理规范,科学组织交通,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在城际交通方面,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所需工程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将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实现了跨省区市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管理和跨省区市示范工程,未来将进一步实现跨省区市区域联网收费,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

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内容与思路

一、建设内容 在七五路与环城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高清治安卡口系统、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在解放路与毓秀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高清治安卡口系统、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在公安局指挥中心,设置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高清治安卡口系统、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相配套的中心控制系统。 二、总体要求 路口各方向的过路顶管、基础、管网的开挖预埋等工程由中标方负责;路口前端的电源由业主指定,电源与路口机柜之间路面开挖、管道敷设等工程由中标方负责,在毓秀路口路面的安全隔离岛,基础建设费用包含在本次的招标预算中。 投标方在投标前应对标书要求、公安局指挥中心现有系统及分布、本次工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做充分调研,投标方案应符合实际情况并完全响应招标文件提出的规范标准、系统功能等要求。 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3.1系统功能要求 1、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DGB14886-2006)中的各项规定 2、提供二次开发的透明接口,便于多系统的集成 3.2主要设备要求 1、交通信号控制机 ☆必须是协调控制式信号机,功能、接口、通信等达到国标《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0)标准。 ☆交通信号控制机具有本地遥控功能,每台交通信号控制机配备3个无线遥控器,无线遥控器具有开灯、关灯、黄闪、指定相位等功能。 ☆交通信号控制机具备16套时段控制方案,每个时段控制方案可分18个时段,每个时段可选16套配时方案、黄闪与熄灯等。 交通信号控制机具可驱动带脉冲触发的新型倒计时器. 具备右转单独黄闪

智能交通名词解释

A: AVI:Automatic Vehicular Identification,自动车辆识别 AVC:Automatic Vehicle classification,自动车型识别 ADU: Application Data Unit,应用数据单元 B: BSS:基站子系统,又称基站设备 C: CAN:控制器局域网.CAN-BUS:CAN总线技术。 CALM:Continuous Air interface for Long and Medium distance,中长距离的连续无线接入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CDMA允许所有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1.2288Mhz),且把其他使用者发出讯号视为杂讯,完全不必考虑到讯号碰撞 (collision) 问题。 CEN: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欧洲标准化组织 D: DSRC:专用短程通信.一种无线移动通讯系统,通过数据的双向传输将车辆和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网络,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提供车-车,车-路之间的信息高速传输的无线通讯服务. E: ECU:电子控制单元 EPC:产品电子代码(传感技术) ERP:Electronic Road Pricing,道路电子计价 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F: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 G: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技术,蜂窝型系统), 第二代(2G)移动电话系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 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

智能交通系统 第4章-交通数据库技术

LOGO 第4章交通数据库技术 章节内容交通数据的特征1 交通数据结构2交通数据库设计 3交通数据仓库设计4数据挖掘技术5 GIS-T 技术 6 第1节交通数据的特征 交通数据的特征?时效性?主观性?流动性?再现性 第2节交通数据结构 1.智能交通管理控制数据 按照交通数据的来源以及自身属性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三类 2.静态的道路交通环境数据 3.动态的道路交通流数据 第2节交通数据结构 1.智能交通管理控制数据 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能记录下大量实际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等信息数据,如:车辆的违法时间、地点、车速、类型、车辆的图像、车牌号码等。 第2节交通数据结构 e x t T e x t 2.静态的道路交通环境数据 空间地理信息数据 路面状况信息数据交通基础设施数据 交通历史数据

第2节交通数据结构3.动态的道路交通流数据 实时交通流数据 用户管理数据 信息务功能 发布信息数据第3节交通数据库设计 交通数据库设计 1.概述 2.交通基础数据库总体设计 3.交通数据库设计的基本阶段 第3节交通数据库设计 1.概述 数据库(Database )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简单来说,数据库可认为是电子文件的处所,只不过在这个处所里电子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存储的,以达到低冗余、高共享等要求。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 )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 第3节交通数据库设计 2.交通基础数据库总体设计 交通基础数据库是实现信息平台各项应用子系统功能的底层数据平台。数据库以GIS-T 为基础平台,实现信息平台海量信息的集成、存储和管理任务。 第3节交通数据库设计 3.交通数据库设计的基本阶段 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5.数据库实施阶段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第3节交通数据库设计 1.需求分析阶段 系统数据 静态数据 动态数据 专题数据 检测器属性数据道路数据 摄像头属性数据原始交通流数据 汇集数据评价指标数据 天气数据事故数据道路施工数据 交通管制数据 系统数据框架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