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其它所有的软件都是基于操作系统运行的,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 DOS、 UNIX、 Linux 、OS/2、 AIX等。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用来控制及指挥电脑系统运作的软件程序。

(1)操作系统管理和控制系统资源。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数据等都需要操作系统的管理。操作系统通过许多的数据结构,对系统的信息进行记录,根据不同的系统要求,对系统数据进行修改,达到对资源进行控制的目的。

(2)操作系统提供了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用户界面。在介绍操作系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看到,用户需要通过鼠标点击相应的图标就可以做他想要做的事情,桌面以及其上的图标就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界面,有了这种用户界面,对计算机的操作就比较容易了。用户界面又称为操作系统的前台表现形式,Windows 98采用的是窗口和图标,DOS系统采用的是命令,Linux系统既采用命令形式也配备有窗口形式。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用户界面,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方便用户的使用。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简单、直观、方便使用。

(3)操作系统优化系统功能的实现。由于系统中配备了大量的硬件、软件,因而它们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这些功能之间必然免不了发生冲突,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

操作系统要使计算机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使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采用最优的实现功能的方式。

(4)操作系统协调计算机的各种功作。计算机的运行实际上是各种硬件的同时动作,是许多动态过程的组合,通过操作系统的介入,使各种动作和动态过程达到完美的配合和协调,以最终对用户提出的要求反馈满意的结果。如果没有操作系统的协调和指挥,计算机就会处于瘫痪状态,更谈不上完成用户所提出的任务。

因此,可以定义操作系统为:对计算机系统资源进行直接控制和管理,协调计算机的各种动作,为用户提供便于操作的人一机界面,存在于计算机软件系统最底层核心位置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功能:

可以根据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分类来对操作系统的功能进行划分。一般说来,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指处理机、存储器、标准输入/输出设备和其他外围设备;软件指各种文件和数据、各种类型的程序。由于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协调的程序的集合,我们按这些程序所要管理的资源来确定操作系统的功能,共分为八个部分:

(1)处理机管理。处理机是计算机中的核心资源,所有程序的运行都要靠它来实现。如何协调不程序之间的运行关系,如何及时反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如何让众多用户能够公平地得到计算机的资源等都是处理机管理要关心的问题。具体地说处理机管理要做如下事情:对处理机的时间进行分配,对不同程序的运行进行记录和调度,实现用户和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不同程序在运行时相互发生的冲突。处理机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最核心部分,它的管理方法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能力和质量,代表着操作系统设计者的设计观念。

(2)存储器管理。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越大,存放的数据越多,硬件制造者不断地扩大存储的容量,还是无法跟上用户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再说存储器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但用户需求的增长是无限的。在从多用户或者程序共用一个存储器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带来许多管理上的要求,这就是存储器管理要做的。存储器的管理要进行始下工作:以最合适的方案为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任务划分出分离的存储

器区域,保障各存储器区域不受别的程序的干扰;在主存储器区域不够大的情况下,使用硬盘等其他辅助存储器来替代主存储器的空间,自行对存储器空间进行整理等。(3)作来管理。当用户开始与计算机打交道时,第一个接触的就是作业管理部分,用户通过作业管理所提供的界面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因此作业管理担负着两方面的工作:向计算机通知用户的到来,对用户要求计算机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和安排;向用户提供操作计算机的界面和对应的提示信息,接受用户输入的程序、数据及要求,同时将计算机运行的结果反馈给用户。更具体地说,作业管理要提供:安全的用户登录方法,方便的用户使用界面,直观的用户信息记录形式,公平的作业调度策略等。

(4)信息管理。计算机中存放的、处理的、流动的都是信息。信息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是数据项、记录、文件、文件的集合等;有不同的存储方式:可以连续存放也可以分开存放;还有不同的存储位置:可以存放在主存储器上,也可以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上,甚至可以停留在某些设备上。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共存于有限的媒体上,如何对这些文件进行分类,如何保障不同信息之间的安全,如何将各种信息与用户进行联系,如何使信息不同的逻辑结构与辅助存储器上的存储结构进行对应,这些都是信息管理要做的事情。

(5)设备管理。计算机主机连接着许多设备,有专门用于输入/输出数据的设备,也有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还有用于某些特殊要求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又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型号更是五花八门,如果没有设备管理,用户一定会茫然不知所措。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为用户提供设备的独立性,使用户不管是通过程序逻辑还是命令来操作设备时都不需要了解设备的具体操作,设备管理在接到用户的要求以后,将用户提供的设备各与具体的物理设备进行连接,再将用户要处理的数据送到物理设备上;对各种设备信息的记录、修改;对设备行为的控制。

除了以上五大管理以外,操作系统还必须实现一些标准的技术处理:

(1)标准输入/输出。用户通过键盘输入他对计算机的要求和要处理的数据,计算机通过显示器向用户反馈信息同时输出运行结果,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如果不指定键盘为标准输入设备及显示器为标准输出设备,我们是无法直接通过这两种设备进行输入/输出的。当系统开始运行的时候,操作系统已指定了标准的输入/输出设备,因此,用户使用的时候感觉很方便。如果我们想用其他的设备来作来标准输入/输出设备也是可以的,因为操作系统提供了这种功能。它帮助用户将指定设备的名称与具体的设备进行连接,然后自动的从标准输入设备上读取信息再将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上。(2)中断处理。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如硬件故障、电源故障、软件本身的错误,以及程序设计者所设定的意外事件。这些异常一旦发生都会影响系统的运行,因此,操作系统必须对这些异常先有所准备,这就是中断处理的任务。中断处理功能针对可预见的异常配备好了中断处理程序及调用路径,当中断发生时暂停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去处理中断处理程序,它可对当前程序的现场进行保护、执行中断处理程序逻辑,在返回当前程序之前进行现场恢复直到当前程序再次运行。

(3) 错误处理。当用户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时候,操作系统的错误处理功能既要保证错误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又要向用户提示发现错误的信息。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显示器上给出了发生错误的类型及名称,并提示用户如何进行改正,错误改正后用户程序又可以顺利运行。错误处理功能首先将可能出现我错误进行分类,并配备对应我错误处理程序,一旦错误发生,它就自动实现自己的纠错功能。错误处理一方面找出问题所在,另一方面又自动保障系统的安全,正是有了错误处理功能,系统才表现出一定的坚固性。

3、文件的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文件是一个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一

组相关信息怕有序集合,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名。

文件:是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任何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上,文件是数据组织的最小单位。

文件名:任何一个文件都有一个名称,文件的操作依据文件名进行。文件名一般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文件主名往往是代表文件内容的标识,而扩展名表示文件的类型。需要操作某种类型的文件时,可通过扩展名进行。

文件夹:文件夹的图标像一本书,打开文件夹就像翻开书一样,里边的内容一目了然,非常直观。文件夹和不同类型的文件采用不同的图标,因而很容易区分。

路径:是指由目录文件和非目录文件组成,从树根到任何一叶节点有且只有一条路径,该路径的全部节点组成一个全路径名,用来惟一标识和定位某一特定文件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操作系统复习题概念

1、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方便用户使用;扩大机器功能;管理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构筑开放环境。 2、系统调用是一种中介角色,把用户和硬件隔离开来,应用程序只有通过系统调用才能请求系统服务并使用系统资源。系统调用是应用程序获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系统调用可分为:进程管理、文件操作、设备管理、贮存管理、进程通信、信息维护六类。 3、系统调用的实现原理:⑴编写系统调用处理程序⑵设计一张系统调用入口地址表,每个入口地址都指向一个系统调用的处理程序,有的系统还包含系统调用自带参数的个数⑶陷入处理机制,需开辟现场保护,以保存发生系统调用时的处理器现场。 4、系统调用与过程调用的主要区别:⑴调用形式不同⑵被调用代码的位置不同⑶提供方式不同⑷调用的实现不同 5、系统调用的作用:(1)内盒可以基于权限和规则对资源访问进行裁决,保证系统的安全性(2)系统调用对资源进行抽象,提供一致性接口,避免用户使用资源时发生错误且提高编程效率 5、用户态转向核心态:程序请求操作系统服务,执行系统调用;在程序运行时产生中断或异常事件

6、中断的概念: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遇到急需处理的事件时,暂时中止现行程序在CPU上的运行,转而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成后再返回断点或调度其他程序执行。 进程线程区别联系: 进程:是一个可并发执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执行过程,也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保护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操作系统进程中能够独立执行的实体,也是处理器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是进程的组成部分,每个进程内允许包含多个并发执行的实体引入进程的原因:一是刻画系统的动态性,发挥系统的并发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是解决共享性,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状态。 8、进程最基本的状态有三种:运行态:进程占有处理器正在运行。就绪态:进程具备运行条件,等待系统分配处理器以便运行。等待态:又称为阻zǔ塞sè态或睡眠态,指进程不具备运行条件,正在等待某个事件的完成。进程状态转换的具体原因:运行态→等待态等待使用资源或某事件发生,如等待外设传输、等待人工干预。等待态→就绪态资源得到满足或某事件已经发生,如外设传输结束;人工干预完成。运行态→就绪态运行时间片到,或出现有更高优先权进程。就绪态→运行态 CPU空闲时被调度选中一个就绪进程执行。 9、进程控制块(PCB)的概念和组成:每个进程有且仅有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或称进程描述符,它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是操作系统用来记录和刻画进程状态及有关信息的数据结构,是进程动态特征的一种汇

第2课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第2课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4)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 2.过程与方法 (1)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们学习所涉及到的知识,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及发展历程。(2)在问题情境下,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合作关系,增强学生合作精神。 (3)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 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 四、教学策略 本节是第三章操作系统中的第二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枯燥和严谨,也缺乏兴趣。建议以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己去上网或查阅教材来学习,老师做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①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己去上网查找,通过直观的文字或图片信息,加深他们对操作系统的概念理解以及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案例: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出今天的内容,让学生们思考并通过上网查找答案来完成这节课的内容。 1.小明的计算机因为中了病毒系统文件被删除,不能正常启动了,我们怎么帮助他呢?2.新买的计算机能直接用吗? 3.操作系统是属于硬件系统还是软件系统? 4.苹果牌的笔记本电脑大家试着操作一下看用得惯吗? 5.比尔?盖茨的生平简介。 6.目前有哪些主流的操作系统? ②分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 老师布置任务,小组间同学互相商量并总结。 1.尝试着让学生使用DOS,总结和WINDOWS操作系统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总结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3.计算机除了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外还有那些操作系统呢? 五、教学资源 网络、极域电子教室系统、课件 六、教学内容或活动

《会计学基础》相关作业(doc 9页)

《会计学基础》作业 名词解释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复式记账法、会计循环、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平行登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结账、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 思考题 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哪些? 2.会计信息有哪些质量要求? 3.什么是会计计量?它包括哪些计量属性? 4.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区别有哪些? 5.错账更正主要有哪些方法? 6.简述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作用。 7.简述利润表的概念与作用。 8.简述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 9.简述现金流量的分类。 10.账务处理程序有哪几种? 11.简述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2.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13.简述常用的会计方法。 帐务处理 一、[资料] 中兴公司十月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销售商品一批,价款117 000元未收。该批商品成本为68 000元。 (2)以银行存款预付第四季度设备租金9 000元。 (3)收到上月销货欠款234 0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150 000元。 (4)预收某公司订货款50 000元存入银行。 (5)销售商品一批,价款351 000元存入银行,该批商品成本为220 000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16 000元。 (7)本月短期借款利息3 000元,银行按季度进行结算支付。 (8)销售商品一批,价款175 500元已于9月份预收,该批商品成本为128 000元。 [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分别按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计算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资料:甲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某单位投入一批原材料,总成本200 000元。 (2)向银行借入3个月期借款100 000元存入银行。 (3)向银行借入3年期借款800 000元存入银行。 (4)从银行存款中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32 000元,本季度前两个月已预提短期借款利 息21 000元。 (5)计提长期借款利息90 000元,其中固定资产在建期间的借款利息70 000元,固定资 产完工交付使用并已办理竣工手续后的利息20 000元。 (6)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50 000元,长期借款100 000元。 (7)收到某公司投入本企业商标权一项,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为200 000元。 (8)按规定将盈余公积金30 000元转作资本金。 (9)接受外商捐赠汽车1辆,价值120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三、资料:某工厂某年10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进1台设备,买价80 000元,运输费400元,包装费300元,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交付使用。 (2)向大明工厂购进甲材料1 500千克,单价30元,计45 000元,增值税7650元;乙材料2 000千克,单价15元,计30 000元,增值税51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3)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甲、乙材料的运杂费7 000元。 (4)向宏天工厂购进丙材料3 000千克,单价25元,计75 000元,增值税12750元,款项尚未支付。 (5)用现金支付丙材料的运费及装卸费3 000元。 (6)甲、乙、丙三种材料发生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3 250元(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用现金支付。 (7)本期购进的甲、乙、丙材料均已验收入库,现结转实际采购成本。 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运杂费和挑选整理费按材料重量分摊)。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

1.1在多道程序和分时环境中,多个用户同时共享一个系统,返种情冴导致多种安全问题。a. 列出此类的问题b.在一个分时机器中,能否确保像在与用机器上一样的安全度?并解释乀。 Answer:a.窃叏戒者复制某用户癿程序戒数据;没有合理癿预算来使用资源(CPU,存,磁盘空闱,外围设备)b.应该丌行,因为人类设计癿仸何保护机制都会丌可避兊癿被另外癿人所破译,而丏径自信癿认为程序本身癿实现是正确癿是一件困难癿亊。 1.2资源的利用问题在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中出现。试例丼在下列的环境中哪种资源必须被严栺的管理。(a)大型电脑戒迷你电脑系统(b)不服务器相联的工作站(c)手持电脑 Answer: (a)大型电脑戒迷你电脑系统:存呾CPU资源,外存,网络带宽(b)不服务器相联癿工作站:存呾CPU资源(c)手持电脑:功率消耗,存资源 1.3在什举情冴下一个用户使用一个分时系统比使用一台个人计算机戒单用户工作站更好? Answer:当另外使用分时系统癿用户较少时,仸务十分巨大,硬件速度径快,分时系统有意丿。充分利用该系统可以对用户癿问题产生影响。比起个人电脑,问题可以被更快癿解决。迓有一种可能収生癿情冴是在同一时闱有许多另外癿用户在同一时闱使用资源。当作业足够小,丏能在个人计算机上合理癿运行时,以及

当个人计算机癿性能能够充分癿运行程序来达到用户癿满意时,个人计算机是最好癿,。 1.4在下面丼出的三个功能中,哪个功能在下列两种环境下,(a)手持装置(b)实

时系统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a)批处理程序(b)虚拟存储器(c)分时 Answer:对二实时系统来说,操作系统需要以一种公平癿方式支持虚拟存储器呾分时系统。对二手持系统,操作系统需要提供虚拟存储器,但是丌需要提供分时系统。批处理程序在两种环境中都是非必需癿。 1.5描述对称多处理(SMP)和非对称多处理乀间的区别。多处理系统的三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Answer:SMP意味着所以处理器都对等,而丏I/O可以在仸何处理器上运行。非对称多处理有一个主处理器控制系统,不剩下癿处理器是随从关系。主处理器为从处理器安排工作,而丏I/O也叧在主处理器上运行。多处理器系统能比单处理器系统节省资金,返是因为他们能共享外设,大容量存储呾电源供给。它们可以更快速癿运行程序呾增加可靠性。多处理器系统能比单处理器系统在软、硬件上也更复杂(增加计算量、觃模经济、增加可靠性) 1.6集群系统不多道程序系统的区别是什举?两台机器属二一个集群来协作提供一个高可靠性的服务器的要什举? Answer:集群系统是由多个计算机耦合成单一系统幵分布二整个集群来完成计算仸务。另一方面,多道程序系统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有多个CPU组成癿单一癿物理实体。集群系统癿耦合度比多道程序系统癿要低。集群系统通过消息迕行通信,而多道程序系统是通过共享癿存储空闱。为了两台处理器提供较高癿可靠性服务,两台机器上癿状态必项被复制,幵丏要持续癿更新。当一台处理器出现敀障时,另一台处理器能够接管敀障处理癿功能。

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特点

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特点 (一). 会计的概念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1)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企业/事业/行政)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单位(企业/事业/行政)内部财务状快、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 (2)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由会计的本质持征所决定的固有的、直接的功能。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达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会计的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些新的职能不断出现。一般认为,除了会计核算监督两个基本职能之外,还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各种职能控制。 1.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采取货币形式从数量方面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2.会计监督职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工作。 会计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 (三).会计的特点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可以综合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记录,是记账的依据。如:发货票、火车票、入库单等。

本科会计学作业 第1次作业(含全部答案)

学校:年级:姓名:专业:得分: 《管理会计》本科第一次作业 1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1)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生产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2)区别:职能目标不同、主体不同、资料时效不同、核算依据不同、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2简述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特征 固定成本的特点: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金和保险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 变动成本的特点: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3简述两种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当产量等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计算的利润完全相同;当产量大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当产量小于销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4 简述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1)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 (2)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3)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变动方向相同; (4)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5)在同一产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从而风险也越大。 5 简述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单价与保本点的关系。保本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金融企业会计》本科第1次作业 1、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哪些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 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质量要求: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

会计的基本概念试题

会计的基本概念试题 2.14会计的基本概念来源: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核算B.监督 C.核算和监督D.控制 2.我国会计年度的起止日期是( )。来源: A.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B.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C.每年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D.每年2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 3.会计主要利用的计量单位是( )。 A.实物计量单位B.货币计量单位 C.劳动计量单位D.工时计量单位 4.有关会计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 B.会计监督主要利用各种价值指标 C.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监督 D.上述说法都对 5.会计核算的内容不包括(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B.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C.工程合同的签发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6.下列关于会计监督内容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会计人员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 B.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随意涂改 C.会计账簿记录的各项财产物资应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保证账实相符 D.会计账簿记录不一定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 7.会计假设中,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空间范围的是( )。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8.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明确了会计工作时间长度的是( )。来源: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9.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价值才能运用( )计价。 A.现行市价B.历史成本 C.清算价格D.重估价格 10.关于会计假设下列提法错误的是( )。 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主体B.我国采用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 C.会计主体就是法人主体D.编制的会计报表必须以人民币反映 1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 )的要求。

《操作系统》(二学期)A卷及答案

操作系统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重点内容: 第一章概述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特征 操作系统发展、多道程序设计概念 操作系统基本类型及特点 操作系统主要功能 处理机工作模式 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系统调用的步骤,常用的系统调用 常见的几种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第二章进程与线程 并发与并行的概念、进程的基本概念、特征、状态及其转换、实现、进程与程序的区别与联系、进程创建 线程的基本概念、引入线程的原因、线程的用户空间实现与核心空间实现的特点,进程与线程的区别与联系 原语的概念、进程控制原语 临界资源、临界区、互斥的概念 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进程间信号量通信方式 调度的层次,进程调度的时机、调度方式,常用的调度算法及评价指标(先进先出,轮转算法,短作业优先算法,响应比高优先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多队列轮转算法) 第三章死锁 资源,可抢占与不可抢占资源 死锁概念、死锁产生的原因及必要条件 死锁的四种解决策略 鸵鸟算法 死锁检测和死锁恢复 死锁避免、安全状态定义、单个和多个资源的银行家算法, 死锁预防 第四章存储管理 简单存储管理方式——单一分区、多分区存储管理 空闲物理内存管理方式:位图及链表方式 分区内存管理中常用内存分配算法(FFA,BFA,WFA); 虚拟存储的概念,覆盖及交换技术;

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原理、包括地址映射过程、及常用的页面置换策略及算法;(OPT,LRU,NRU,FIFO) 分页系统中页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多级,转置) 分页系统中全局与局部策略、页的大小、负载等问题 缺页处理过程 第五章文件系统 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存取访问方式 引入目录的原因 文件的物理结构及特征 目录的实现 文件的共享及实现 文件磁盘空间管理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的保证 文件系统的性能 文件的安全访问控制 第六章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角度的I/O设备分类 I/O设备组成、控制器功能 I/O设备的两种编址方式、常用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I/O软件分层结构 设备无关软件层的具体功能; 设备驱动程序功能;缓冲的引入、种类及工作原理; 中断处理程序处理步骤 SPOOLING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特点; 磁盘硬件原理、磁盘编址、常用的磁盘臂调度算法(FIFO,SJF,SCAN) 安全 文件的保护机制:存取控制表及权限表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一、本章需要熟练掌握的内容 1、计算机四大系统资源的管理机制:处理器、存储器、外围设备和文件四大资源的管理。 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进程 (1)、进程是指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程序(或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或基本单位。 (2)、进程是动态的,它由操作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因某个条件不足而被暂时“阻塞”,当条件满足时又被“唤醒”并继续执行,直到任务完成而“撤销”。因此,进程有生命期,并在不同的状态之间动态地转换。 (3)、进程的并发特征是指一个进程能和其它进程并行执行,但各进程在逻辑上又相对独立,同时各进程的执行速度是不可预知的、异步的。因此,系统必须为进程提供同步机构,以确保进程能协调操作和共享资源。 (4)、一个进程至少要对应一个或多个程序。不同的进程可以调用同一个程序,但该程序必须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执行。 (5)、程序和进程的关系在于: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程序的执行过程才是进程。 3、线程:在现代操作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进程的并发性,引入了线程(Thread)的概念。简单地说,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此时线程成为处理器调度的基本单位。 4、页式存储: 页式存储基本原理是预先把内存物理空间分成大小相等的存储“块”,比如每块为1k字节,并编上号码,同时把要运行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与“块”大小相同的“页”,也编上号码。

当把程序调入内存时,恰好把程序的某一“页”装入内存某一“块”,而且可以见缝插针地将若干连续的页装入分散的不连续的块中。由于页和块大小相等,所以除了最后一页可能小于块之外,其余都很合适,这样每一个内存碎片的大小不会超过一“块”的大小。 页式虚拟存储就是把内存和外存作为一个整体连续起来划分成块。在一个进程运行前,不必将其所有页装入内存,而只需先装入当前要运行的若干页。 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现所需要的程序页不在内存时,便请求系统分配存储块,然后将所需页从外存调入,并在页表中登录新调入的页号与对应的块号。这一调度过程在操作系统控制下自动实现的,用户无须干预。 5、虚拟存储: 当所运行进程需要较大的内存空间,而内存空间又有限时,存储管理提供虚拟存储的功能,将内存和大容量外存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虚拟内存(VM:Virtual Memory),从而大大地扩展程序可运行空间。 虚拟存储的概念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从逻辑存储空间角度看,程序的大小不定,经过编译连接后的目标程序地址多是从零地址开始的一维连续或二维段页式地址。这是一种虚拟地址或逻辑地址,它们都不是程序运行时的真正物理地址。我们把程序逻辑地址的全体所对应的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简称虚存。虚存地址空间大小有可能会超过实际物理内存空间。 从程序设计者角度看,虚拟存储器就是把内存和外存作为一个整体连续起来划分,当内存空间不足时,参与当前运行的部分程序可以暂存在外存中,一旦需要及时调入内存,而已经在内存中的部分程序目前可能不再使用,可以保存到外存。这样程序设计者不必忧虑内存是否够用,因为有巨大容量的外存可供使用。虚拟存储管理的工作就是及时恰当地调入调出当前程序,为进程提供“透明”的存储空间。 6、段式存储管理: 段式存储把其地址空间在逻辑上划分成若干个段(segment),如代码段、数据段、共享段等,这时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可以看成二维空间,其中一维是段号,另一维是段内从0开始的地址。利用连续可变分区或可重定位分区管理方式,为每一个段分配一个连续分区,而各段之间可以不连续。“段”成为程序的逻辑单位,它是由程序设计人员规定的,其长度随程序的不同而不同。

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概念 考试内容:了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及两者的主要联系和区别。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系统、客观、及时地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根本的区别是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职能。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1.会计的核算职能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会计监督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

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 (三)会计的对象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或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 财务会计的对象通常是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管理会计的对象是未来的经济活动,主要是预期的价值增值活动或现金流动。 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的目标 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 (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考试内容:熟悉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利益关系人两大类。 1.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作业会计产生的社会背景

作业会计产生的社会背景 : 当代高的蓬勃,可称之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为当今世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生产高度的电脑化、自动化,使得产品生产从订货开始,直到设计、制造、销售等所有阶段所使用的各种自动化系统综合成一个整体,由电脑统一调控,这些为生产经营管理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并使各国制造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和推行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适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ProductionSystem――JIT),简称适时制。所谓适时制,其涵义是 指以必要的劳动,确保在必要的时间内按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亦即以需求带动生产和采购,以期达到杜绝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其与传统生产系统的不同在于,传统生产系统是生产推动系统,即企业只按计划安排生产,其产品在某生产工序完工后,即转入后一生产工序继续加工,而不管后者的确切需要量是多少。这种由前向后推动式的生产系统,使前面的生产工序居于主导地位,而后面的生产工序只是被动地接受前一生产工序转移下来的加工对象,这就必然会造成生产经营环节的不直接,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材料、在产品、半成品的存在。而JIT是一种“需求拉动”的生产系统,即由后向前拉动式的生产系统,企业根据顾客订货所提出的有关数量、质量和交货时间等特定要求来安排生产任务,以最终满足客户需求为起点,由后向前进行逐步推移来安排生产任务,前一生产工序只能按后一生产工序所要求的有关数量、质量和交货时间等特定要求来组织生产,它要求企业材料适时到达生产现场,前一生产程序的半成品适时送达后一生产程序,产成品适时送达给顾客,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无须建立库存储备,实现“零存货”的目标。可见,JIT要求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紧密地协调配合,准确无误地进行 运转,使之达到高的效益和效率。

操作系统概念习题集锦

1 引论 小结 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操作系统是硬件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支撑其他所有软件运行的基础。 2.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程序,这些程序在管理程序的控制下交替运行,共享处理机及系统中的其他资源。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多道程序运行的特点是:·多道:计算机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微观上串行: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占有CPU,交替执行。 3.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 4.操作系统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能对一批作业自动进行处理,在批处理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形成了多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及多道程序运行。 ·在分时操作系统中,处理机的运行时间被分成很短的时间片,系统按时间片轮流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联机作业使用,若某个作业在分配给它的时间片不能完成其计算,则该作业暂时停止运行,把处理机让给另一个作业使用,等待下一轮时再继续其运行。分时系统的特征是同时性、交互性、独立性和及时性。 ·实时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实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响应及时和可靠性高。 5.操作系统的特征是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及不确定性。 ·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供多个用户共同使用。 ·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实体。 ·不确定性是指系统中各种事件发生的时间及顺序是不可预测的。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及调度。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分配、存保护、地址映射及存扩充。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设备分配、设备驱动及设备独立性。文件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操作管理及文件保护。 7.操作系统提供两种类型的用户接口:命令接口提供一组操作命令供用户直接或间接控制作业的运行;程序接口提供一组系统调用供用户在程序中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习题1 (1)什么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 (2)操作系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

16秋学期《基础会计学》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 A. 资产类账户 B. 负债类账户 C. 费用类账户 D. 收入类账户 满分:2 分 2.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上的会计科目用错,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 划线更正法 B. 红字更正法 C. 补充登记法 D. 作废原凭证重填 满分:2 分 3.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簿()。 A. 只反映价值量 B. 只反映实物量 C. 既反映价值量,又反映实物量 D. 既不反映价值量,也不反映实物量 满分:2 分 4.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 A. 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明细分类账

B. 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 C. 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日记账 D. 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 满分:2 分 5. 下列费用中,被称为间接费用的是()。 A. 直接人工 B. 管理费用 C. 制造费用 D. 销售费用 满分:2 分 6. 一般说来,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A. 资金分配 B. 资金筹集 C. 资金运动 D. 生产关系 满分:2 分 7. 下列各种方法中,定期总括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专门方法是()。 A. 财产清查 B. 登记账簿 C. 编制财务报告 D.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满分:2 分 8. 在以下各项中,被称为利得的是()。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营业外收入

D. 投资收益 满分:2 分 9. 企业对发出材料进行汇总并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主要依据是()。 A. 材料的名称 B. 材料的数量 C. 材料的用途 D. 材料的种类 满分:2 分 10. 一般认为,会计产生至今已有()。 A. 一千余年 B. 两千余年 C. 三千余年 D. 四千余年 满分:2 分 11. 在以下各项内容中,不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是()。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库存现金 E. 未分配利润 满分:2 分 12.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为会计的题词是()。 A.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 B. 诚信为本,遵守准则,操守为重,不做假账 C.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原则,不做假账 D. 诚信为本,信用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

操作系统复习笔记

第一章 1.软件的层次:硬件(裸机)→OS(操作系统)→实用程序→应用程序。 2.虚拟机的概念:通过软件扩充计算机的功能,使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加方便。 3.操作系统的功能: (1)操作系统作为用户与计算机接口。 ①操作系统不但本身具有优良的的图形用户界面,而且与用户界面生成环境一体化,可为用户开发的应用程序自动生成图形用户界面。 ②操作系统与软件开发环境一体化,可按用户要求建立、生成、运行和维护应用程序。 ③与数据库系统一体化。 ④与通讯功能网络管理一体化。 (2)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管理者。(①处理器管理②存储器管理③输入输出设备管理④信息管理) 4.操作系统的特性:(1)并行性(2)共享性 5.操作系统的分类: (1)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2)分时操作系统 (3)实时操作系统 (4)Windows NT 课后习题 1.6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的含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1)管理系统资源;(2)使用户能安全方便地共享系统资源,操作系统并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合理调度;(3)提供输入输出的便利,简化用户的输入输出工作;(4)规定用户的接口,以及发现并处理各种错误的发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方便地使用计算机提供更友好的接口和服务。 1.7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起因和目的是什么?答:(1)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是指“把一个以上的作业存放在主存中,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器时间和外部设备等其他资源”。 (2)由于通道技术的出现,CPU可以把直接控制输入输出的工作转给通道。起因:为使CPU在等待一个作业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能运行其他作业,我们在主存中同时存放多道作业。当一个在CPU上运行的作业要求传输数据时,CPU就转去执行其他作业的程序。 目的: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根本目的是提高CPU利用率 1.10 为何要引入分时系统,分时系统具有什么特性? 答:为了能够提供用户和程序之间有交互作用的系统,所以才要引入分时系统。分时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课后习题 2.3 什么叫特权指令?为什么要把指令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答:特权指令是指在指令系统中那些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这些特权指令

CPA 会计 第A118讲_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1)

会计(2020)考试辅导第二十八章++每股收益 第二十八章每股收益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了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数不高,属于不太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 (1)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2)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3)需要重新计算财务报表各列报期间每股收益的情况。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正确理解和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019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基本无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 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第四节每股收益的列报 第一节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普通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类。 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提示】公司库存股不属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教材例28-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0 000×12/12+16 200×8/12-7 200×1/12=40 200(万股) 或者: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0 000×4/12+46 200×7/12+39 000×1/12=40 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0.4(元/股)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7年度,甲公司涉及普通股股数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25 000万股;(2)3月1日发行普通股2 000万股;(3)5月5日,回购普通股800万股;(4)5月30日注销库存股800万股。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甲公司2×1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金额的是()。(2017年回忆版) A.当年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B.当年注销的库存股股数 C.当年回购的普通股股数 D.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答案】B 第1页

财务会计理论作业

第一章 1、规会计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归纳法,演绎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 2、资本主义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股份公司对会计理论的影响(2)工业革命对会计理论的影响(3)会计职业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3、近代会计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是不同的,从而使不同企业的会计报表无法进行比较(2)会计目标主要是为了计算应税收益,并且是为了尽可能少交所得税(3)人为地平均各个年度的收益。例如,随意采用递延收益和递延费用的账务处理方法是极为普遍的(4)大多数会计程序和方法缺少会计理论上的依据,因而会计具有实用主义的特点,对复杂的会计账务问题采用权宜的处理方法 4、实证会计理论具有那些优点? (1)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某一假设是否合理,从而可以接受或抛弃某一理论,因此就方法论而已要优于规会计理论(2)其目的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而不是像规会计理论那样描述会计实务,它克服了规会计理论中的目标及目标函数的束缚,从而在没有谁先谁后的目标前提下得出结论(3)可以评价现有会计原则的合理性,这是规会计理论无可比拟的(4)试图将会计、企业和市场纳入一个模

型,从而可以在整个经济框架结构中分析会计问题。 第二章 1、民间制定会计准则方式的优点 (1)民间指定会计准则方式的优点:它响应了不同社会成分的要求。第一,除注册会计师外,ASB的成员构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第二,其资金支持与个体、公司及协会的呢个不同团体组成的供资者是相分离的;第三。它采纳了复杂的正当充分处理的程序,该程序十分注重向所有利益集团的反映;第四,正当充分处理的程序引发了对各利益集团行动后果的积极关注。(2)它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会计准则的技术性,保证其科学化和合理化。它能够吸引具有必要技术知识的人作为其成员或工作人员去开发和执行不同的计量和披露体系,并使准则制定的在逻辑一致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保证。作为一个整体,毫无疑问,准则更有可能被会计公司、企业和外部用户所认可。(3)它所制订的准则强调“真实和公允的要求“至高无上、会计概念清晰和明确,并重视会计环境的制约。(4)最能代表公众(指大众投资者)的利益。这是因为它能避免会计准则依附特定政策(如政府政策多变)而反复变更,也能避免因政府或党派之争或过分政治化而导致特定会计准则项目的破产。 2、政府制定会计准则方式的优点 政府制定会计准则方式的优点:(1)通过政府或立法机构的选定权限使会计准则取得了更高的法律效力和执行权力,保证了会计准则的权威性(2)政府对于会计准改革过程的推动作用不可置疑,在指导从“安全“或”稳健“的会计方法向革新的和现实的会计方法过渡方面,政府或立法机构将发挥主导作用,保证了会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计算机是一个高速运转的复杂系统:它有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各种各样的输入输出设备,通常称为硬件资源;它可能有多个用户同时运行他们各自的程序,共享着大量数据,通常称为软件资源。如果没有一个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软件,计算机不可能协调一致、高效率地完成用户交给它的任务。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是为了合理、方便地利用计算机系统,而对其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管理的软件。它是系统软件中最基本的一种软件,也是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必须学会使用的一种软件。 4.3.1 操作系统功能 操作系统五大管理功能,即作业管理、存储管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和处理机管理。这些管理工作是由一套规模庞大复杂的程序来完成的。 作业管理解决的是允许谁来使用计算机和怎样使用计算机的问题。在操作系统中,把用户请求计算机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称为一个作业。当有多个用户同时要求使用计算机时,允许哪些作业进入,不允许哪些进入,对于已经进入的作业应当怎样安排它的执行顺序,这些都是作业管理的任务。 存储管理解决的是内存的分配、保护和扩充的问题。计算机要运行程序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存空间。当多个程序都在运行时,如何分配内存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内存空间为多个程序服务;当内存不够用时,如何利用外存将暂时用不到的程序和数据“滚出”到外存上去,而将急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滚入”到内存中来,这些都是存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管理解决的是如何管理好存储在磁盘、磁带等外存上的数据。由于计算机处理的信息量很大而内存十分有限,绝大部分数据都是保存在外存上。如果要用户自己去管理就要了解如何将数据存放到外存的物理细节,编写大量程序。在多个用户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各个用户的信息在外存上存放的位置不会发生冲突,又要防止对外存空间占而不用;既要保证任一用户的信息不会被其他用户窃取、破坏,又要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多个用户共享,这些都是要靠信息管理解决的。信息管理有时也称为文件管理,是因为在操作系统中通常是以“文件”作为管理的单位。操作系统中的文件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文件不同,在操作系统中,文件是存储在外存上的信息的集合,它可以是源程序、目标程序、一组命令、图形、图像或其它数据。 设备管理主要是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等各种设备的分配、回收、调度和控制,以及输入输出等操作。 处理机管理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将CPU分配给各个程序,使各个程序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运行安排。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操作系统看作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一组程序;从用户的角度看,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界面。用户看到的是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一组操作命令,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命令来使用和操作计算机。因而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命令就成为学会使用计算机的第一步。 4.3.2 操作系统基本类型 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类型可以划分为三类,即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在这种操作系统环境下,用户要把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一次提交给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在处理过程中与外部不再交互。分时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使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互不干扰地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交互进行操作,就好像他自己独占了该台计算机一样。实时操作系统则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