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萨克斯坦煤炭生产概况

哈萨克斯坦煤炭生产概况

哈萨克斯坦煤炭生产概况
哈萨克斯坦煤炭生产概况

哈萨克斯坦煤炭生产概况

哈萨克斯坦的煤炭生产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关键位置。目前全国78%的电力和100%的焦炭化工生产依靠煤炭,市政供暖和居民生活仍离不开煤炭。在石油和天然气全球范围内大幅涨价的背景下,煤炭工业的发展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一、储量情况

煤炭工业是哈萨克斯坦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哈国煤资源储量排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占世界总储量的4%。全国已探明和开采的煤田有100个,总地质储量1767亿吨。其中的大部分煤田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斯图兹和舒巴尔科里煤田)和北部(图尔盖煤田)。其中卡拉干达煤田储量93亿吨、图尔盖煤田—58亿吨、艾斯基巴图兹—127亿吨。

目前,哈萨克斯坦煤产地主要集中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图兹和库切津斯克(Куучекинск)地区。焦煤产地在卡拉干达,产量比重占该地区煤产量的55%。哈萨克斯坦北部生产褐煤,主产区为Торгайскийбассейн和Майкубинский

бассейн。

二、煤炭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前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煤炭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独立后第一年,1991年全国总产量为1.304亿吨,占前苏联总产量的20.7%。当时,哈拥有26个矿区和7个露天煤矿。27%的用于炼焦。随后的几年,由于各种原因,煤炭生产大幅下滑,行业内出现严重不景气。

1995—1998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卡拉干达和埃斯基巴图兹国有大型煤矿进行私有化改造,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投资建设进程。著名的投资者包括:美国投资者Access Industrits Inc.(投资卡拉干达煤矿)和英籍印度商人ЛакшмиМиттал(埃基斯巴斯图兹煤矿投资人)。经过私有化改造,哈萨克斯坦煤炭行业从1996年开始走出危机。

哈萨克斯坦大型国有煤矿通过引进外资,完成了私有化改造进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矿井布局、关闭亏损企业等一系列措施,使改造后的煤炭企业完全走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降低了开采和管理成本,提高了

企业在国内市场和独联体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外资的引入,有效建立起了“煤—金属”和“煤—电力”垂直化工业模式。保证了市场稳定和经济效益。

三、目前的行业状况

根据哈能矿部统计,目前哈萨克斯坦煤炭领域有33家公司(5家外资公司,28家国内公司)。10年来公司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2006年一年的投资额就达4.29亿美元,是1996年的10倍。哈国大型煤炭企业包括:

1、ТОО“БогатырьАксесКомир”(占全国采煤量42.8%),简称“БАК”公司,是美国Access Industrits Inc.的子公司,主营埃斯基巴斯图兹煤田的“Богатырь”和“Северный”露天煤矿,每年产量的一半出口俄罗斯。根据该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2006年煤产量为4100万吨,比2005年增长16.3%,其中向俄罗斯出口2070万吨。

1985年至1990年间埃斯基巴斯图兹年产煤量曾达到创历史的7880—8860

万吨,其中4370万吨用于满足国内市场,4000万吨出口俄罗斯。

根据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到2015年以前该公司煤产量将恢复到年产6700 —7200万吨的水平,其中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需求量分别为3500万吨和3700万吨。

2、ОАО“Евроазиатская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корпорация”(占全国采煤量20.7%) , 拥有“Восточный”露天煤矿,年开采量为1600万吨。该公司参照国际标准进行管理,获得IS09000和14000质量管理认证,是环保工作最佳的公司。

3、ОАО“МитталСтилТемиртал”(占全国采煤量12.3%),该公司是哈萨克斯坦全国唯一的钢铁联合企业的一个分属部门,拥有位于卡拉干达煤田的8个煤矿。2006年实现产煤1154万吨,其中出口俄罗斯250万吨。2007年实现产量1300万吨,实现利润3000万美元。公司计划今后将年产量提高到1500万吨。

4、“Майкубен-Вест”(占全国采煤量3.3%),“БортыкорпорацииКазахстан”(占全国采煤量8.7%)。该公司是美利坚电力集团AEC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在埃斯基巴斯图兹拥有与本公司同名的露天煤矿, 2006年的产量为387万吨。

上述公司合计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7.7%。

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累计产煤15亿吨,目前年均产量稳定在9500-9700万吨。2006年年产煤9600万吨,消耗量为5600万吨。2001年上述两个数字分别为7910万吨和4660万吨;预计2008年分别为1.15亿吨和6120万吨;2009年

分别为1.25亿吨和6670万吨;2010年分别为1.39亿吨和7140万吨,2015年以前年产量将稳定在1.2亿—1.3亿吨。据统计,现哈萨克斯坦每年露天煤矿煤产量为4亿吨。

据哈萨克能矿部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开采量和国内的消耗量成逐年上升趋势,但开采量的增长明显高于消耗量的增长。主要原因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电力需求的发展速度的增长过快相关。开采量中除国内消耗主要用于出口,弥补电力缺口,解决由于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电力需要进口的资金来源问题。2004年哈国主要通过热电站发电解决全国用电需求,火力发电占主导地位,其中:艾斯基巴斯电厂提供全国总发电量的59.4%;卡拉干达电厂提供—10.3%;巴尔林斯克—11.3%。按能源种类消耗量计算,2004年发电用煤4170万吨,重油66万吨,天然气290万立方米。哈萨克斯坦煤产量不仅可以作为工业发电的强力支撑,而且还有大量出口,对俄罗斯的出口占出口量的90%。

四、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根据哈萨克斯坦经济预算部数据,哈目前实行的振兴工业发展计划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到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达到3.9亿吨。另据哈气候变化协调中心的统计,现哈萨克斯坦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2吨/年,在中亚国家中名列第一,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热电站,该国85%的电能产自燃煤电站。埃斯基巴斯图兹煤矿向电站提供发电用煤,但煤的燃烧值低,灰分大,容易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污染。

哈萨克斯坦积极参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活动,1995年政府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1999年在京都议定书上正式签字,承担起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

五、哈鼓励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专家认为,目前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煤层中甲烷气在发电企业中的应用问题,这种能源经济、环保、易取。

最近,欧亚工业协会提出引进一套年产30万吨专用焦炭的生产设备,应用在АО “Шубарколькомир”公司的露天煤矿。设备有六台焦炉组成,每台年产专用焦炭5万吨,设备总投资3500万美元。该套设备的优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回收并二次利用焦炉气,能有效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该项目已得到哈能矿部的支

持。此外,哈计划制定长期研究和发展规划,进行“煤转气”工程,开发电力生产的新能源,减少煤碳在发电中的占比,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总之,哈萨克斯坦煤储量丰富,煤在发电中占的比例达85%,虽之带来的是经济高速发展和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情况类似,虽然电力来源多元化,但热电站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如何与哈展开煤炭生产和防止排放污染等方面的合作,值得我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关注。

驻哈萨克斯坦经商参处

2008年2月14日

(于新)

哈萨克斯坦GDP

哈萨克斯坦经济情况 宏观经济学 1. 找到本国哈萨克斯坦近3年(2008-2011年)的GDP、CPI、失业率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画出图形。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和东欧,国土横跨亚欧两洲,西濒临里海.它的总面积272.49万平方千米,其中欧洲部分约为15万平方千米。人口为1681.56万(2012年8月1日),由125个民族组成。哈国的首都是幻想之都-阿斯塔纳,人口80万(2012年)。它的总统是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以及官方语言是哈萨克语和俄语。国家用的货币是Tenge(KZT) ,就是 1美元=147.7坚戈。 根据本国家的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近三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许多的新变化。GD P 和CPI 每年都增长,失业率越来越减少。具体情况如下。 画出GDP图形

2. 根据图形,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国近5年来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GDP是否增长,如果增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增长,GPI计算范围与实际情况、失业是否严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等。 根据上边画的图形,我们国家近5年来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下。随着哈萨克斯坦迅速经济的发展,从2008年到2011年GDP增长率为?%。 2008年GDP为1068.3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3.2%,而2007-2008年因为工业总产值,输出,建筑投资的减少, GDP突然下降了。从2007年道2008年底,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巨大。 2009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比2008年实际增长1%。于2008年,石油价格的急剧下跌,及其后收支平衡的恶化,致使哈萨克斯坦政府不得不在2009年初实行坚戈贬值。坚戈贬值对主要的出口商带来了益处,并且降低了国家黄金储备的消耗速度,不过导致经济增速未能维持因此GDP继续下降。但是从第四季度开始,由于农业发展,石油价格增长GDP再开始增长。最终的GDP数值本身已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显现出来的经济运行方向。也就是说,哈萨克经济2009年已经到达谷底,现在正在进入上升通道。2010年哈国的GDP是 1469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7.3%. 当年这样的增长都是因为工业生产增长10%,建筑业产值增长1%,国内零售贸易额增长12%,运输业产值增7.4%,通讯业增长5%。所有行业的增长特别是制造业,出口也增长了。当年,还是因为政府消费的提升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也提高,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所以GDP才这样增长。于2011年哈GDP增长 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所以哈GDP也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上述,2008-2011年,需求的名义增长,逾70%被价格增长掩盖,1/4被进口增长所补偿。根据俄罗斯经济学家的观点,在此情况下,欲使通胀降低,只能依靠降低经济增速,从而降低国内需求增长,方能成功。不过,国际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原料的需求,以及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商品价格的增长,将推动哈经济发展,相应地,带来

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措施

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措施 王田涛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E-mail:wangtian19862003@https://www.doczj.com/doc/4713897831.html, 摘要: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地为主要载体的家畜生产体系,是草原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主体产业。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对促进草原牧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天然草地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面对草地承载能力下降与牲畜头数迅速膨胀的矛盾,还有各种矛盾,如何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急需研究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草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在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方向发展的今天,人们却开始追求"绿色"食品,草原畜牧业独具的"绿色"性和原始性,在人们需求中更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家畜存栏量的越来越大,草原面积越来越小,植被也越来越差。现在,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风吹荒野沙满天飞"。 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实现我国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要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措施 1引言 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地为主要载体的家畜生产体系,是草原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主体产业。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对促进草原牧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天然草地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面对草地承载能力下降与牲畜头数迅速膨胀的矛盾,还有各种矛盾,如何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急需研究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草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在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方向发展的今天,人们却开始追求"绿色"食品,草原畜牧业独具的"绿色"性和原始性,在人们需求中更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家畜存栏量的越来越大,草原面积越来越小,植被也越来越差。现在,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风吹荒野沙满天飞"。 面对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众多问题,显然要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和个人都要面对和解决好所面临的问题。 2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中国的草原面积40000万公顷(40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利用的草原面积31333万公顷(313.3万平方公里)。2002年牲畜存栏数量为:羊31655.2万只,其中山羊17275.9万只,绵羊14379.3万只;牛13084.8万头,马808.8万匹,驴849.9万头,骡419.4万头。 [1] 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状况不仅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兴衰,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产能力不协调,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原生态退化(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草原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控制,严重影响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牧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1草原利用现状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前景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现状和 前景 吴茜 2011-12-30 12:28:11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1期 【内容提要】苏联解体后,在中亚五国,新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吉尔吉斯斯坦共产党人党、塔吉克斯坦共产党等坚持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在中亚恢复社会主义制度;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民主党、土库曼斯坦民主党、吉尔吉斯斯坦社会民主党等主张民主社会主义,更倾向于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民主、自由价值观,以建立人道的民主和法制国家为宗旨。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亚威权主义政治传统、民族矛盾与地方主义、“颜色革命”、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美俄等国际力量在中亚地区的角逐等因素的影响,中亚五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仍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关键词】中亚五国社会主义政党社会主义运动 【作者介绍】吴茜(1975-),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博士(福建厦门 361005)。 苏联解体后,中亚[1]五个新独立国家的社会主义力量构成及其活动环境发生了巨变,社会主义运动举步维艰。在新自由主义及其政党主导中亚各国政治发展的背景下,原苏联中亚加盟共和国共产党的一部分忠实信仰者不畏压制,相继重建共产党组织;另一部分成员则组建了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致力于在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建立人道的民主和法制国家。经过18年的发展,中亚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政治力量。但由于党员人数减少、“强人政治”、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美俄等国际力

量在中亚地区的角逐等因素的影响,中亚五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中亚五国独立后社会主义政党状况 苏联的解体突然切断了中亚国家与联盟的经济联系,对卢布的依赖给中亚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中亚国家被迫进行痛苦的经济社会转轨。在这些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急剧转轨过程中,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社会生产大滑坡,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工人和农民等社会底层居民日益陷入贫困状态。从而导致民众开始怀念苏联时代的社会福利制度,转而支持社会主义政党的主张。在哈萨克斯坦,“8·19”事件后,原哈萨克斯坦共产党第一书记、共和国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宣布退党并建议哈共解散,原哈共迅速瓦解。1991年12月7日,哈萨克斯坦共产党重新组建,谢里克鲍尔辛·阿勃季利金(СерикболсынАбдильдин)当选哈共第一书记,党员人数约86000人(2009年),其中大部分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退休人员。[2]由于哈共宣称自己是1903年成立的布尔什维克党真正的合法继承者,致力于在哈萨克斯坦复兴社会主义和恢复苏联,从而受到执政当局的排挤。1996年,哈共的活动曾被检察院的一纸决议所中止。2002年执政当局试图借实行《政党法》的机会不发给哈共新证件,2003年又对该党实施“分裂手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之下,哈共顶住压力,惨淡经营,提出一定要在业已掀起的反对共产党运动的条件下继续生存下去,将以合法的方式为政治权力而斗争。[3] 哈萨克斯坦社会党成立于1991年9月7日,同年10月在哈萨克斯坦司法部获准登记,有3万名党员和1586个基层组织。[4]由于哈社会党违背了执政当局让其成立哈萨克斯坦人民统一党的意愿甚至警告,执意成立哈社会党,使得该党

哈萨克斯坦资源

哈萨克斯坦资源国家。 哈萨克斯坦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矿藏,在独联体国 家甚至在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哈萨克斯坦具有发展对外合作的有利条 件。 1、矿物资源:哈萨克斯坦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都很大,哈萨克斯 坦煤的探明储量为1400亿吨,大部分煤矿都集中在卡拉干达、库斯塔奈、 阿克莫拉、巴甫洛达尔和东哈萨克斯坦州。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 储量分别为45亿吨和5.9亿立方米。 2、金属矿藏:哈萨克斯坦有色金属矿藏丰富,而且品种比较齐全,铁 矿石的探明储量有80亿吨。铬铁矿石的储量2亿吨。锰矿主要分布在乌卢套、萨雷阿尔克、卡拉套和满格斯套等地,铜矿主要分布杰兹卡兹甘州。铅矿已 探明储量约1000万吨;锌矿已探明储量1400万吨。 3、非金属矿藏:哈萨克斯坦非金属矿藏主要有钾盐、硫酸钡、磷钙土 和萤石等,哈萨克斯坦境内有20多个湖泊盛产食盐,并有两个岩盐矿。 4、化学工业:哈萨克斯坦充分利用资源和开辟原料资源的工业部门。 该国拥有铬、硼、记硝、天然硫酸盐、矿物颜料、硝酸镁盐、亚铬硫盐、镁盐、磷灰石、硫铁矿、油页岩等矿铁原料。 5、电力工业:哈萨克斯坦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一直以发展火电为主。 6、机械工业:哈萨克斯坦的机械工业基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 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集中在阿拉木图、卡拉干达、巴甫洛达尔等地。 7、建材工业:哈萨克斯坦拥有诸多如石灰石、泥灰石、耐火石、陶土、石英砂等丰富的建材原料。 8、轻纺工业:哈萨克斯坦的轻纺工业有丰富的农业原料资源。其中制 革业、毛皮业、裘皮业和洗毛业,在独联体占有重要的地位。 9、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是哈萨克斯坦主要消费品工业之一,有20多个 行业。肉类工业是哈萨克斯坦主要食品工业的主要部门,就产量而言,居独 联体各国第三位。 10、农牧业: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主要的商品粮、畜生产基地之一。该 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农牧业生产的条件。

新地缘政治下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中大部分的国内外政策都具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元素,但建设自由市场关系以及建立真正的民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独立不久的国家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多变,它们应该积极加强政治概念,运用最合理的方式实行国内必要的改革,如此才能保障安乐、捍卫人权以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丰硕的成果进入国际社会的公共事务中[1]。 哈萨克斯坦建国不久,但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它的外交方针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那么,哈萨克斯坦在外交政策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又是什么?本文以宏观的视角,从地缘政治上分析考虑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在关注每一个功能的运用中,通过新地缘政治方法解答以上问题。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地缘政治;外交政策;国际社会;合作关系 作者简介:Kenzhegaliyeva Gaukhar(高哈尔);性别:女;生日:1990年7月;国籍:哈萨克斯坦;单位: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9--02 一、哈萨克斯坦在新地缘政治条件下的特性 如果考虑哈萨克斯坦的地理和经济特性,就先应该注意到它在欧亚大陆中的战略地位和它的丰富资源。从地理特性和经济基础设施来看,哈萨克斯坦在自由市场生产体系中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冶金工业、重机器制造业、热力工业、矿物化肥生产、交通运输业等,因此,在建设它的外交政策中地理和经济功能所起的作用很重要[1]。 哈萨克斯坦的意识形态形成于经济严重衰退和政治混乱的时期。苏联解体以后,新建立的国家需要重新确定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 政策方面,总统治理被选为共和国的政治模式,这一选择注定要改革旧的管理制度,这需要极大的努力和重大的结构性转变[2]。此外,起初哈萨克斯坦面临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如前所示,在这些情况下,对于拒绝从苏联继承核武器在现在看来是正确的决定,哈萨克斯坦为世界大国提供了安全保障。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哈萨克斯坦建立外交的政策有两条主线:一方面,位于两个核大国之间,哈萨克斯坦几乎完全依赖以前的宗主国才能够保护共和国;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需要创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吸引国外投资[3]。这些任务成为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概念的基础。 二、哈萨克斯坦对外政策的方针倾向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国家,处于俄罗斯和中国、欧洲、美国和穆斯林世界的地缘政治利益十字路口。它的外交政策战略要求保障本国安全和经济发展,同时保持当前权力平衡[4]。 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概念的逐渐形成。第一阶段(1992-1993年)是进行合作,主要是根据国际法律依据形成。当时哈国的外交决定了它在国际社会的进入。在第二阶段(1994-1995年),主要任务是促进本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利益。因此,哈萨克斯坦在亚洲大陆上建立安全结构,这包括在独联体的举措。第三阶段(1996-1999年)的特点是外交政策概念的完成和哈萨克斯坦外交基础结构的形成[5]。 现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对外政策中形成了六个主要的方向: 第一,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的历史和战略盟国。过去表明,俄国的内政力量格局基本上决定其他独联体国家的政治路线。尤其是,弗拉基米尔? 普京的上台在俄罗斯与中亚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中带来了重大的变化[6]。 现代的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着不仅是历史、广阔的边境线、人民的心态等方面的关系,还有各种各样的经济、金融、军事、文化和科学的链接以及双方的问题,例如拜科努尔的使用、军事站点、里海地区的问题、区域安全、铺设输油管道和其他交通设施到南部

中亚地区的农业有何特点

中亚地区的农业有何特点 一、中亚五国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是中亚五国的传统主导产业。这一特征一方面与其自然资源条件适宜农业生产有关,另一方面,在前苏联时期的地区分工中,中亚国家主要以农业、矿产和石油资源开采加工业为主,形成了较为简单的产业结构。从中亚五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1.光热资源丰富。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一样,位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冬夏分明,冷热悬殊。夏季白天气温一般都在27度以上,日温差大。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为2000—3000小时,光热同季,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养分积累,尤其有利于优质粮棉、果品、花卉等的生长。在灌溉条件下农作物基本保收。 2.土地资源丰富。中亚五国面积合计40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1万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总量的1/4,草地面积2.5亿公顷,相当于我国的62.54%。人口密度14.7人/平方公里,仅为我国的1/10。中亚五国有不少可耕地未被利用,如土地较多的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农业用地在1500—1800万公顷,不到其耕地面积的80%。 3.水资源较为短缺。中亚五国的年降水量在160—700毫米,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降水较多,五国的降水多集中在冬春两季,而且多在山区。中亚五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8000立方米,虽高于我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平,但从整体上看属于缺水国家,对种植业形成一定的制约。中亚地区地表水分布极不平衡,地处锡尔河、阿姆河上游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拥有地表水资源分别占43.4%和25.1%,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处于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农牧业在其国民收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灌溉用水量较大,而这三国的地表水资源的总和才接近1/3。中亚五国水资源在各国间的协调问题是关系中亚五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4.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五国人口合计近6000万,农村人口约占40%,农业人口约占1/4。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5公顷耕地和39公顷草场,土地富余的哈萨克斯坦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18公顷耕地和149公顷草场。 5.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虽然中亚各国重视农业的程度在逐渐提高,但受经济转型即农业私有化改革和各国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和矿产资源开采等重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造成了农业投入体制的不完善和农业信贷体制的不健全,中亚五国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严重不足。1999-2001年,中亚各国农业得到农业外部支持的资金总额相当于各国2003年的GDP比例分别

(完整word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关系分析(最新)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关系分析》 学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国贸10硕 学号 L100904S02 姓名玛尔江(哈萨克斯坦)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关系分析 1中哈贸易关系简述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都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转型经济国家,双边贸易投资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不仅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和产品的互补性等,而且双方在跨国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良好政府合作也为双边贸易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随着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不断发展和跨国区域分工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已成为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1992-2004年间,中哈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 3.680亿美元增加到44.9809亿美元,增加了约12.22倍,详细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1、1992-1993年数据来自中国海关统计(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713897831.html,/aarticle/zxhz/sbmy/200403);2、1994-2004年数据来自2005-1995中国统计年鉴。 如果没有比较优势和良好的分工合作关系,以及稳定有效的跨国公共产品供给,要达到表1-1所表示的进出口贸易水平是极为困难的。在国际社会中,随着国家之间在社会,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之间的交住程度与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彼此之间相互交住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的需求增大,跨国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直接影响到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跨过公共产品已经成为跨国经贸合作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文以亚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为背景,主要从中哈贸易现状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经贸合作的比较优势和面临的风险,为中哈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展望美好前景。 2中哈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对一个国家来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类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商品竞争力状况。从近几年中哈贸易发展进程看,双方贸易在快速增长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长期存在而又难以快速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进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哈萨克斯坦进口中国的商品分为低附加值和高附加值商品,前者如服装、鞋类、布料、食品、棉纱等,后者如机械设备、化工产品、贵重及稀土金属、光学器材等。近年来,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哈萨克斯坦进口中国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如下明显变化:低附加值商品份额下降,高低附加值商品快速上升。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进口中国商品结构变化如表2-1和表2-2所示: 表2-1 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由中国进口的低附加值商品所占份额表(%)

哈萨克斯坦电力行业概况 2013

哈萨克斯坦电力行业概况2012 一、主要电站 二、电力传输 三、电力生产和消费 四、电力发展战略 五、电力主管部门和主要电力企业 附录1:哈萨克斯坦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地方电网公司 附录2:哈萨克斯坦的主要电站 附录3:哈萨克斯坦电力生产和消费统计 附录4:哈萨克斯坦电力生产的基本经济技术指标 附录5:中亚国家电网分布图 附录6:哈萨克斯坦电力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联系方式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的电力生产大国。从1996年开始,哈萨克斯坦在电力领域实行改革,主要的措施有三项:一是对电力企业实行私有化和公司化改造。除干线输变电网由国家控制外,大部分电厂和地方电网企业都允许私人企业参与,或用于抵偿债务。二是将电力生产与输送分开,以便电力生产领域实现竞争,提高服务质量。1997年7月组建国家电网公司,属国有垄断企业。三是组建电力批发市场,解决电力供需。2000年4月成立电力交易市场,集中电力交易。 一、主要电站 截至2012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共有68座电站,总装机容量19.8吉瓦,有效发电能力15.8吉瓦。其中火电约占88%,水电约占12%,其他电站不足1%。全国最大的电站是埃基巴斯图兹1号电站,装机容量400万千瓦(2010年共发电117.03亿度,占哈发电总量的13%),其次是阿克苏电站210万千瓦,江布尔电站120万千瓦,埃基巴斯图兹2号电站100万千瓦。 (一)电站分类。从电站规模看,可以分为全国意义(国家级)、工业意义(工业级)和地区意义(地方级)三大类。国家级电站是指主要用于满足国家电力批发市场需求的电站,工业级电站是指主要用于满足大型工业企业和附近居民电力需求的电站,地方级电站是指利用地区电网、满足本地区内电力和热力需要的电站。哈国内最大的热电站是埃基巴斯图兹1号电站(总装机容量4000兆瓦),最大的水电站是舒里宾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02兆瓦)。 国家级电站主要有8家,其中火电站5家,水电站3家:1、埃基巴斯图兹1号热电站;2、埃基巴斯图兹2号热电站;3、欧亚电力集团的―阿克苏‖电站;4、―哈萨克米斯‖热电站;5、江布尔热电站;6、巴尔喀什水电站;7、乌斯季卡缅水电站;8、舒里宾水电站。 工业级电站中,规模较大的有:1、卡拉干达热力集团下属的卡拉干达3号电站; 2、―阿尔塞罗尔米塔尔铁米尔套‖钢铁企业下属的卡拉干达1号和2号电站; 3、―萨卡洛夫斯卡-萨尔拜伊‖选矿联合体下属的―鲁特涅‖电站; 4、哈萨克米斯集团

哈萨克斯坦煤炭生产概况

哈萨克斯坦煤炭生产概况 哈萨克斯坦的煤炭生产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关键位置。目前全国78%的电力和100%的焦炭化工生产依靠煤炭,市政供暖和居民生活仍离不开煤炭。在石油和天然气全球范围内大幅涨价的背景下,煤炭工业的发展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一、储量情况 煤炭工业是哈萨克斯坦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哈国煤资源储量排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占世界总储量的4%。全国已探明和开采的煤田有100个,总地质储量1767亿吨。其中的大部分煤田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斯图兹和舒巴尔科里煤田)和北部(图尔盖煤田)。其中卡拉干达煤田储量93亿吨、图尔盖煤田—58亿吨、艾斯基巴图兹—127亿吨。 目前,哈萨克斯坦煤产地主要集中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图兹和库切津斯克(Куучекинск)地区。焦煤产地在卡拉干达,产量比重占该地区煤产量的55%。哈萨克斯坦北部生产褐煤,主产区为Торгайскийбассейн和Майкубинский бассейн。 二、煤炭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前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煤炭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独立后第一年,1991年全国总产量为1.304亿吨,占前苏联总产量的20.7%。当时,哈拥有26个矿区和7个露天煤矿。27%的用于炼焦。随后的几年,由于各种原因,煤炭生产大幅下滑,行业内出现严重不景气。 1995—1998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卡拉干达和埃斯基巴图兹国有大型煤矿进行私有化改造,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投资建设进程。著名的投资者包括:美国投资者Access Industrits Inc.(投资卡拉干达煤矿)和英籍印度商人ЛакшмиМиттал(埃基斯巴斯图兹煤矿投资人)。经过私有化改造,哈萨克斯坦煤炭行业从1996年开始走出危机。 哈萨克斯坦大型国有煤矿通过引进外资,完成了私有化改造进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矿井布局、关闭亏损企业等一系列措施,使改造后的煤炭企业完全走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降低了开采和管理成本,提高了

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2012-05-04 前言:哈萨克斯坦农工综合体的改革已经完成,当前所面临的是在已建立的法律基础和积累的改革经验上实施大型项目。此外,随着农业进一步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诸如发展粮食出口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拖拉机停车库、改变补贴政策支持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租赁、发展供肉食的畜牧业、建立饲料基地等,这些都是农业部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如何解决以及正在实施的解决方案,哈农业部长阿塞尔让?玛梅特别科夫接受《哈萨克真理报》采访,相关情况摘要如下。 一、关于粮食播种与出口 (一)关于粮食播种情况 当前各地区的春播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去年由于大丰收,有很多营养物质从土壤中流失,因此,今年哈萨克政府提供补贴,为土地施加矿物化肥。此外,哈政府还为农民购买除莠剂提供补贴。但是鉴于目前该项补贴只能针对哈本国厂家,导致在很多情况下,补贴额被厂家吸收,为此哈政府正在考虑修改相关法律,对哈国产和进口的除莠剂都提供补贴,从而保证市场竞争,价格合理,让农民真正受惠。 根据各州农业局的初步统计数据,2012年农民播种农业作物的耕地面积为2120万公顷,与2011年持平。其中,春播耕地面积为1850万公顷,比2011年减少20万公顷(或0.9%)。 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630万公顷,其中小麦为1350万公顷,分别比2011年增加了5.5万公顷(或0.3%)和减少了30万公顷(或2.1%)。 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65.7万公顷,棉花为14.6万公顷,甜菜为1.8万公顷,果蔬和土豆为37.8万公顷,饲料作物为274.6万公顷。 (二)关于粮食出口 2012年3月,哈出口小麦95万吨、面粉22万吨,维持了粮食出口量在130-135万吨的区间。尽管如此,哈萨克国内仍有大量粮食有待出口,今年秋收后可能因为粮仓不够的原因导致无处存粮。这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需要多样化发展粮食生产。 哈萨克斯坦对农业实施了市场化改革,如今每个农场主都是自主决定种植何种作物,但目前对很多农场主而言,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可以考虑将种小麦的土地转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doczj.com/doc/4713897831.html, 2012年6月 197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康增奎 阿丽娅 摘 要:自1992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建交以来,由于资源互补性,使得哈中两国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在独联体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本文对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双边贸易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双边贸易发挥出最大潜力,促进两国经贸往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哈萨克斯坦 中国 贸易关系 对策发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197-03 1 哈中双边贸易关系现状分析 1992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正式建交,双边贸易往来几乎从零起步,建交当年贸易总额仅3.68亿美元。由于资源与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两国贸易往来迅速发展。据哈萨克斯坦统计署数据,2011年哈萨克斯坦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13.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51.1%,在哈外贸总额中的占比为16.9%。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0.9%,在哈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18.5%。按贸易额排名,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三大出口国。 1.1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的互补优势 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在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哈萨克斯坦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煤炭、铁矿、铜矿等探明储量非常大,石油产量逐年增加。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国内资源远不能满足消费要求,从这一层面上讲,哈萨克斯坦的矿产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 哈萨克斯坦的重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相对落后,导致对粮食、生活用品、家电、机械电子等产品的需求特别大。而中国在食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以及机械制造等产业上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正好与哈萨克斯坦在工业产业结构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经济互补性。中国竞争优势很强的有,塑料橡胶制品、木材与木制品、纸板与纸制品、鞋帽、石料、陶瓷、玻璃、机器、电器、音像设备、车、运输设备、光学仪器、烟草制品、食品、饮料等等。哈萨克斯坦竞争优势很强的有,皮、毛制品,矿产品。 1.2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1.2.1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主要有以下特点(见表1): (1)资源能源类产品为出口主要商品,石油原油出口量为1103.6万吨,比2010年上升13.4%,由于油价持续上涨,石油原油出口额为86.02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60.1%,占到对华出口的一半以上。 (2)金属及矿产品出口量价同比增长,硫磺出口增幅迅猛。铁矿石及其精矿出口量最大,为853.4万吨,同比上升47.75%,出口额达12.34亿美元,上升81.5%;此外包括铜矿砂及其精矿、铁合金、未锻 轧锌、天然铀及其它放射性元素在内的几种商品的出口量都有所上升,精炼铜及其铜合金出口量下降4.6%,但出口额上升22%,达13.54亿美元。 1.2.2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结构 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的进口贸易额为50.2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6.8%,在哈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为13.2%,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进口贸易伙伴国中排名第二。哈萨克斯坦进口主要有以下特 点(见表2): 表1 2011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 (按金额排名前十位) 排序海关税号 商品名称 金额 (亿美元)占比(%)12709石油原油86.0252.827403精炼铜及其铜合金13.548.332844天然铀及其化合物12.887.94 2601 铁矿石及其精矿12.34 7.6 52701石油及从沥青中提取的油 类,但原油除外 10.37 6.4 67202铁合金7.74 4.772603铜矿砂及其精矿 6.20 3.887901未锻轧锌 3.76 2.397408铜丝 1.99 1.210 2503 硫磺 1.79 1.1合 计 156.62 96.14 资料来源:哈萨克斯坦统计署 (1)电子类及机械类商品进口持续扩大。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进口金额达3.96亿美元,比2010年上升138%,成为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进口最多的商品。电话等通讯设备及数据交换设备进口金额达3.56亿美元,比上一年上升93.2%。推土机、平地机、铲运机等机械进口金额为1.5亿美元,比上一年上升38.9%。 (2)进口商品类别有所增加,大宗物品较少。2011年哈萨克斯坦自中国所有类别产品的单项进口额均未超过4亿美元,进口商品前十名总量仅占总额的32.77%。钢管进口量持续下降,从2010年的9.3万吨降到7.44万吨,进口金额为1.44亿美元,同比下跌21.8%。碳电极、碳刷、石墨或精碳制品进口量小幅下降,但进口金额为1.11亿美元,同比上升14.4%。焦炭和非合金平板轧材进口上升,进口额分别

哈萨克斯坦政治现状

哈萨克斯坦政治现状 一、政体 哈为总统制共和国,政治保持稳定。2006年建立新的政权党“祖国之光”党,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亲任该党主席。宪法规定哈萨克斯坦是“民主的、非宗教的和统一的国家”;推行总统制的共和国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是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基本方针,并在国际关系中代表哈萨克斯坦的最高国家官员,是体现人民与国家政权统一、宪法的不可动摇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象征与保证。 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 哈萨克斯坦总统的任期为7年。2007年5月18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授权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可不受次数限制地连任总统职务。总统可以任命总理、副总理以及外交、国防、财政、内务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惟需经最高苏维埃同意。 二、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5年8月30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998年10月7日修改。宪法规定,哈萨克斯坦为总统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是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基本方针并在国际关系中代表哈萨克斯坦的最高国家官员,是人民和国家政权统一、宪法不可动摇性、公民权利与自由的象征和保证。国家政权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既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实现。2007年6月中旬,哈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定哈政体由总统制向总统-议会制过渡,首任总统为终身制;扩大议会权限,提升政党作用,增加议员数量;议会多数党团获得组阁权并推举总理人选;扩大地方自治权限,地方行政长官任命须经地方议会同意,州议会议员任期由4年延至5年;推动司法改革,明确法、检两院职责,简化司法程序,保障司法体系。 三、政党 哈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独立后,即推行多党制进程。2002年7月出台《政党法》,规定只有党员人数超过5万,在全国14个州和两个直辖市均设有分支机构,且各分支机构成员达到700人以上的政党才可在司法部获准登记。截至2011年12月,司法部共登记有9个政党,其中主要有:

哈萨克斯坦经济形势及社会问题

哈萨克斯坦白1991年底独立以来,其经济经历了“U”型变化,即从独立初期的严重危机到近年开始复苏的变化。1999年,哈萨克斯坦经济开始小步增长,2000年—2002年呈现快速增长。2002年,哈萨克斯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631美元,按全国人口1482万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1.7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6.6%,较2001年的6%略有上升。失业率为9.4%,较上年下降一个百分点。2002年,哈三大“摇钱树”——石油、有色金属和粮食的产量都有所增加。石油产量达到4500万吨,较上年增产500多万吨。除自用外,石油出口约3500万吨。在石油价格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哈石油成为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煤产量为7200万吨,较上年减少700万吨,这与暖冬用煤减少和俄罗斯进口哈煤减少有关。有色金属和贵金属除黄金外产量都有所增加。粮食产量达到1620万吨,较上年增产30万吨,是近年来收成较好的年份。全年出口粮食420万吨,成为世界第六大粮食出口国。其他农作物收成也不错。油料作物增产22%,甜菜增产53%,饲料作物 由于近几年经济形势好转,哈国做出了补偿前苏联时期存款损失的决定,该决定涉及到700万人。尽管按150卢布兑换1美元偿还,存款人仍蒙受较大损失,但这毕竟是独联体国家中第一个做出偿还决定的国家。国家为此要花费9000万美元。偿还工作定于2003年开始,2005年完成。2002年,哈国还对低收入者、军人和养老金领取者提高了工资和养老金。 宏伟发展目标 2002年12月13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哈农工政策会议上指出,国家面临的第一项任务是使经济“快速发展”,认为这是“各项工作基础的基础”。根据总统的指示精神,哈政府与国家银行按惯例制定了哈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142亿坚戈(约合2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的目标。国家将再度提高工资和养老金。最低工资和养老金数为5000坚戈,2002年则为4000坚戈。 刚过4个月,2003年4月8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提出在2015年要使哈萨克斯坦经济达到2000年3.5倍的宏伟目标。同日,哈经济与预算规划部部长克里姆别托夫在政府会议上说,根据2002年和2003年头3个月哈经济执行情况,由于石油价格处于高位,哈2003年和以后几年经济发展速度会比原来预计的要快,收入也会增加。原计划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2003年为6%。经过精确的统计和预测,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9.5%,2003年预计达到8.3%,以后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也要做适当的修改。他对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是根据每桶石油26美元做出的。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情况,国家对2003年—2006年的指标进行调整。国家要加大对社会领域的支出,要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养老金的数量。这项工作从2003年7月1日开始。最低养老金数量由5000坚戈提高到5500坚戈。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增加50%。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国情咨文中阐述了2004年哈经济和社会政策将要发生的变化以及政治民主化方面的问题。 在农业政策方面,哈国将发展农业作为政府未来时期经济社会工作的重点。国家计划在2003年—2005年向农业投资1500亿坚戈。在未来两年,国家将补充拨款300亿坚戈用于农村卫生事业,2004年-2005年,每年拨款150亿坚戈用于发展农村教育和卫生以及改善供水

哈萨克斯坦国的外贸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哈萨克斯坦国的外贸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一、哈萨克斯坦国的进出口现状 (一)出口现状 哈萨克斯坦主要出口产品有:钢材、精铜矿、精锌矿、阴极铜、铜制轧材、铅制轧材、球铁矿、生铁铸件、钢、镑、镁、钦、钥、原油、动力煤、焦煤、铁合金、磷酸、正磷酸、磷矿、磷化锌、硼酸、三磷酸纳、合成橡胶、普通颗粒状过磷酸盐、农药、各种石油产品、聚氯乙烯纤维、聚丙烯、冲击式聚苯工烯、氧化铬、氧化钧、硫化钠、X光机、金属切屑机床及零配件、自动锻压机、挖掘机、翻斗车、变压器、蓄电池、选煤机、矿井设备、重型拖、各种耐火材料、各种绝缘材料、油漆和醇酸漆、拖拉机零配件、悬劈起重机、机械牵引耙、离心式水泵、各种水泵、皮棉、细羊毛、普通小麦、肠衣、纯种羊羔皮、稻种、肉类罐头、去毛绵羊皮、鹿茸、皮革及车辆,奶粉、奶制品、床上用品、浴巾、毛巾、棉毛织品、糖果点心、地毯、首饰、服装、童装、长短袜、针织品、体育用品、运动鞋、旅游鞋、皮大衣、皮鞋、日用化工品、电视机、录像机、双卡录音机、水果蔬菜、啤酒、电缆、家用电器、吸尘器、家俱、化妆品、载重汽车、小汽车、汽车配件、平土机等。他的特色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铀产量现居世界第一。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煤、铁、铜、铅、锌产量丰富。1984年产煤12,570万吨,商品铁矿石2,400万吨。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 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湖泊和水库4.8万多个。耕地大部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还产棉花、甜菜、烟草等。畜牧业亦盛。收场占农业用地80%。羊只总头数和羊毛产量在经济中均占重要地位。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也较重要。主要城市有阿斯塔纳、阿拉木图、卡拉干达、奇姆肯特、巴甫洛达尔等。哈萨克斯坦在世界贸易中排在第54位。中国、意大利、法国和荷兰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出口市场。 (二)进口现状 哈萨克斯坦主要进口商品有: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化工产品,食品、饮料、烟草,塑料、橡胶,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家具、玩具、杂项制品,陶瓷;玻璃,纤维素浆;纸张,植物产品,活动物;动物产品,纺织品及原料,木及制品等等。中国、乌克兰、德国和美国是哈萨克斯坦的四大进口来源国 二、成因分析 (一)形成上述出口现状的原因分析 自然地理:哈萨克斯坦的领土从西部的伏尔加河下游到东部的阿尔泰山长3 000千米,从北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到南部的天山山脉宽1 700千米。哈萨克斯坦通过里海可以到达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和黑海(并非完全内陆国)。面积排世界第九位,是地处欧亚的一个大国家。西有内陆海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内陆国,名为内陆国,其实可以到达外海(伏尔加河-黑海-地中海-大西洋)。多为平原和低地。属大陆性气候,这里既有低于海平面几十米的低地,又有巍峨的高山山脉,山顶的积雪和冰川长年不化。降水量,北部300~500毫米,荒漠地带100毫米左右,山区1000~2000毫米。西南部属图兰低地和里海沿岸低地。中、东部属哈萨克丘陵,东缘多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气候类型。冬天寒冷夏天炎热,但山区高峰亦有终年积雪,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气候各个地区相差很大。铀、铜、铅、锌、铬的储量丰富,还有煤、铁、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磷灰石等。它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

哈萨克斯坦经济特区现状

哈萨克斯坦经济特区现状 文章来源:驻哈萨克经商参处2013-07-04 00:49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哈萨克斯坦首批经济特区出现于1991年,如原热兹卡兹干州的扎伊列姆——阿塔苏经济特区,原塔尔迪库尔干州的阿拉库利经济特区和扎尔肯特经济特区,科斯塔奈州利萨科夫经济特区和阿拉木图市阿塔肯特自由贸易区等。但是,由于当时经济特区运营法律机制和组织机制不完善,特区管理当局在解决财务、税务和其他问题上不具有充分自主权,成立经济特区的初始尝试没有取得预定目的。近年来,哈不断完善经济特区法律建设,吸引借鉴国际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大力加强经济特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哈经济特区的法律调节 为规范经济特区管理和提高经济特区运营效率,2011年7月21日,哈萨克斯坦颁布实施了《哈萨克斯坦经济特区法》,对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特区企业享有的优惠等予以了明确规定。 (一)哈经济特区设立目的 哈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加快哈地区发展,促进哈国经济更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展新技术领域,掌握新产品以及建立富有成效的出口型产品生产,吸引投资,运用现代的管理和经营方法,以及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 (二)哈经济特区的设立 根据哈经济特区法规定,经济特区设立首先由哈地方政府向哈中央政府提议,哈中央政府根据地方政府提议向哈总统建议批准设立,哈总统同意后颁布总统令设立经济特区,并规定其运营期限。经济特区是哈萨克斯坦有限制的区域,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法律制度。 (三)经济特区企业 根据哈萨克斯坦法律规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法人是经济特区企业: 1.在经济特区税务机关注册登记的; 2.在经济特区外没有分支机构的; 3.其年收入不少于90%来自于在符合经济特区建立目的的活动种类框架下销售商品(开展工作和服务)的收入。这些商品(工作和服务)的详细名单由哈政府决定批准。 下列企业不是在经济特区企业: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企业; 2.生产应征收消费税商品的企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