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建筑色彩作为展现城市特色与创建宜人环境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发达国家城市的改造与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程度不同,我国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新老建筑并存,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力度非常惊人,而关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和理论研究却发展停滞,城市规划部门缺少系统控制和管理的科学依据。此时对我国发展极快的大型城市进行统一的色彩规划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缺少充分的理论基础,而对城市重要景观大道进行合理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却是现实可行的。

据北京市2008年环境办关于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的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所在地的朝阳区,于2006年7月开始展开对朝阳区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和朝阳区景观大道环境建设的深化设计工作。XWHO中国机构承接北苑路整治与改造任务,建筑外立面色彩规划设计是其中一部分,设计中紧扣“2468”,结合区情实际,突出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和后续的可持续性,全面展开深化设计工作。为此,笔者主要就北京市北苑路建筑的色彩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1相关概念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形象和特色危机的今天,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成为城市相关决策者和设计师的历史重任,也是民众所向往的城市环境。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针对色彩在现代城市中的意义演变,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宏观的、景观的角度进行系统地研究,通过环境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和设计,来表现地域化、个性化的城市景观[1]。

街道色彩景观是指街道环境中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所有的色彩要素共同形成的综合、群体的面貌。从研究角度上讲,街道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不同于微观的、单体的建筑色彩设计,而是从宏观的、整个街道的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控制性或指导性的研究。街道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2个部分构成,其中自然色包括植物、天空、河流、山体等,人工色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广场、城市雕塑等。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以再按色彩所依附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类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等构成固定的永久色;而城市中的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报亭、路灯及橱柜等构成临时色。

2国内外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2.1国外法国著名色彩学专家让·菲利普·朗克洛从色彩调查开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观点,即地理条件(包括自然与人文2个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建筑材料和色彩的差异,现代色彩设计应体现这种地域性。让·菲利普·朗克洛的色彩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地域色彩景观规划及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日本建设省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的法案。意大利城市都灵制作涂料样本,形成电脑档案,并依靠历史性的延续主导色彩景观规划,制定了城市色彩规划的导则。

2.2国内2000年8月,为迎接奥运会考察团的考察,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逐步对一些重点街道的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粉饰、清洗。并规定:

编者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许多城市被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了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居住区色彩规划方面应该吸取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长处,弥补其不足,建设和谐的色彩环境,找到自己的色彩感觉。该文以北京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项目为例,对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综述,可为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项目为例杨成汉1,张奕先2,段渊古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XWHO中国机构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16)

摘要依据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实践,提出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规划概念,阐述色彩景观发展的国内外现状。通过对北苑路及周边环境分析,结合奥运节奏,联系北京地域特点,对北苑路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色彩景观;北苑路;街道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8)11-04517-03

Design of Colourscape of Building Around Urban Street

YANG Cheng蛳han et al(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in Beiyuan road,the concept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was put forward,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colourscape development was expounded.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in Beiyuan road was discussed by the environment analysis nearby the Beiyuan road,the rhythm of Olympic Games and regional character of Beijing.

Key words Colourscape;Beiyuan road;Street

作者简介杨成汉(1981-),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

林规划设计。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01-28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11):4517-4519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况玲玲

“外立面色彩主要采用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以创造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环境。”并确定此后北京的色彩控制规划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外环状扩展,颜色由紫禁城的朱墙碧瓦向民居的灰墙青瓦再向现代的浅灰、白色过渡[2]。2003年,

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武汉市色彩规划方案为城市提供了分区色谱,并编制了《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

2006年,杭州市经研究将灰色系定为杭州的主色调,并总结出了“城市色彩总谱”,作为今后城市建筑用色的指导。3

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

3.1现状分析北苑路系奥运功能区的东侧边界,南起安定路,经北四环、北五环与安立路交汇直抵立水桥,全长约6.5km ,

与城铁五号线并行始终,公交站点广泛分布,形成若干交通密集、功能多样的节点区域,途经奥运村街道、亚

运村街道、小关街道、大屯地区和来广营地区(图1)。空间结构自南向北由亲切的社区空间逐渐向立体多交通的敞开型城市空间转化,中间伴随着商业区、生态绿地、奥运公建、居住区等功能建筑群。

北苑路邻街建筑功能复杂多样,建设年代相差较大,形式各异,材料选择多样。现状建筑色彩景观缺乏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感,单体建筑各自为政,这也说明北苑路进行统一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和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对北苑路的色彩采样调查,得出:北苑路的建筑用色基本上是以高明度(明度值:7、8和9占75%)和低彩度(彩度值:2和3占62%)为主,但色相种类繁多(10R 、4YR 、5G 、2.5Y 、N 、2.5PB 、10B 等)。北苑路多种建筑类型共存于街道两侧,且路段较长,所以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设计中,过

分强调色相的统一是片面而不现实的,应采取简化色相的手段来调和色调,并明确不同性质建筑之间的主从关系,取得既和谐多样,又重点突出的街道色彩景观。

3.2改进方案北苑路各类型城市功能组团的组合结构应与奥运中心大致相似,并存在潜在的呼应,同时也应该从

色彩的层面折射出对奥林匹克的感知。基于北苑路的现状特征,体会北京的地域文化,结合奥林匹克轴线节奏和区块结构,据北苑路各街区不同的功能特性,将其划分为5段空间气氛不同又保持联系的街区框架,从而提出北苑路色彩景观理念:聆听奥运脉搏(图2)。

具体色彩方案基于与北京传统建筑色类似调和的原则,由南向北以复合灰和高明度、低彩度的、看上去只是稍有色彩倾向的各种不同明度的灰色过渡,作为北苑路的基调色。据不同建筑使用者对建筑功能应用目的等的不尽相同,依据推荐色谱(图3)自主选择点缀色,并控制点缀色面积占街道建筑立面色彩种面积的30%之内,确保基调色体现整体色调的特性。这样一是将传统色彩文脉得以延伸,从而满足北京市民对城市传统色彩依恋的情感诉求;二是自主选择点缀色的多样性可以现代城市街道的时尚气息,使商业氛围得以渲染;三是由复合灰向较低彩度的过渡较好地解决了历史和现代化的过渡与联系。

3.3色彩景观设计的尺度控制方法色彩设计要在不同

的尺度和状态下进行,为了加强不同层次建筑要素的控制力度,城市规划进程要专业化、自觉化,必须首先建立色彩规划的框架结构[3]。依据北苑路周边环境特点及自身

功能

注:色谱采用孟塞尔色彩体系,以HV/C 形式表示(H :色相,V :

明度,C :彩度);R 代表红色;YR 代表黄红色;RP 代表紫红色;Y 代表黄色;GY 代表黄绿色;B 代表蓝色;PB 代表蓝紫色。

Note:Munsell Color System was used in the chromatogram,expressing

by HV/C form (H.Hue;V.Value;C.Color ).R,YR,RP,Y,GY,B and PB stand for red,yellow red,red purple,yellow,green yellow,blue and purplish blue.

建筑基调色

建筑辅助色及点缀色

图3北苑路建筑色彩推荐色谱之一———红色系Fig.3One of the recommended chromatogram of architectural color in Beiyuan Road 蛳red

series

图1北苑路区位特征

Fig.1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eiyuan

Road

图2北苑路色彩景观设计概念

Fig.2Design concept of color landscape in Beiyuan Road

灰色

红色

绿色

黄色

特性,将其分为5段空间气氛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5个区段。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划分为:一般地段、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

一般地段功能特点在街道中不够突出,建筑形态较为平淡,交通流量相对较少,但所占面积较大,故在街道基调色的控制上更显重要。色彩选择上以协调为主,体现区段的整体性和设计理念。

重点地段功能特性较为突出,交通流量较大,建筑年代相对集中,如商业区,奥运服务区等。重点地段的基调色与区段色彩取得协调的同时,为了突出重点地段的区域统治力,满足人眼希望看到“全色相”的生理机制,可以通过添加与基调色明度和彩度不同的点缀色,烘托与其功能特性相吻合的空间气氛。

重要节点占据优越的位置,是功能特性极为突出的单体建筑或者建筑群,如集奥运服务酒店、商业和住宅为一体,同时又与地铁站相连通的金泉广场。应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色彩设计。从建筑的墙面、屋顶、玻璃、门和细节5个方面分别考虑色彩,在这5个方面中,外墙面的色彩最为重要,它是人的视觉范围内观察最直接、面积最大的色彩,决定建筑的基调色,是街道色彩控制规划中最重要的对象。屋顶和玻璃构成色彩层次的辅助色,在色相、明度和彩度上应与基调色相协调,可以允许有所变化。门和细节部位装饰为点缀色,面积较少,色彩三要素可以与基调色有较大变化,起到对建筑重点部位强化或者点缀的效果。另外,鉴于依托建筑的人工临时色,特别是广告的规划和控制对街道色彩景观的影响也很大,应使之与附着建筑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确保广告在城市色彩景观中的有序状态[4]。

3.4建筑色彩设计原则城市街道色彩设计中,过分强调色相的统一是片面的不现实的,尤其是像北苑路这样路段较长、建筑年代相差较大、多种功能类型共存于街道两侧的现状。此时重要的是色彩景观的同时性和连续性,即两两相邻或隔街相对色彩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整个街道景观中不同性质建筑之间的主从关系。临街建筑立面色彩应遵从以下设计原则:

(1)从大到小的设计原则。将北苑路分为一般路段、重点路段和重要节点3个层次对其进行色彩规划设计。

(2)色彩选择与传统色系类似调和原则,即采用低彩度、高明度的色系。

(3)建筑立面色彩配色原则主要采用明度对比。

(4)人眼的生理机制希望观察到“全色相”,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不同色相的明度值和彩度值,或者添加不同彩度值的点缀色来达到色彩的多样统一。

(5)功能相同、形态类似色彩以协调为主。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设计这个同一过程中相互依存而又矛盾对立的2个方面,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优化色彩设计的关键。要以色彩设计的理论和原则为重要手段,使城市街道获得一个既对比又调和,既多样统一同时又恰如其分地表现地方特性和区域特点色彩景观[5]。

4结语

北京“2轴2带多中心”的城市形态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由5号线提供南北轴线的支撑[6]。北苑路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其色彩景观对北京城市环境具有重大影响,这也说明对北苑路进行统一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和控制的重要性。色彩规划不仅仅是恢复历史,更要面向未来,这是一个双向过程。北苑路色彩规划设计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2个层次,从联系历史和面向未来2个方向进行色彩规划,同时又与奥林匹克生活取得和谐,将北苑路建设成为以人为本,宜居的城市街道。

参考文献

[1]吴薇,刘红红.城市环境中的色彩景观规划[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3):33-35.

[2]赵云川.北京城市色彩规划的困境及可能性[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

(6):1.

[3]卜菁华,王钥.色彩景观设计的目标与方法[J].华中建筑,2006,23

(3):117-120.

[4]周岚.城市空间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陈峰,刘金玲,施仲衡.轨道交通构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J].规划设

计,2006,30(6):36-39.

(上接第4504页)

几条街道的整体景观效果。

4.2对策

(1)针对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加强行道树种开发利用的研究。可开发利用君迁子、水榆花揪(Sorbusa lnifoli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糠锻(Tilia mandshurica)、揪树(Catalpa-bungei)和香椿(Toona sinensis)等陕西关中地区野生树木。这些树木树形优美、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另外,速生树应与慢生树并行发展,要尽可能地做到树种多样,实现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结合的复式结构。

(2)针对树木破坏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行道树应加强人为保护。对行道树要定期进行修剪,喷洒农药,以便更好地杜绝病虫害的威胁。同时,要定期对行道树进行灌溉和喷水,保证足够的水分。并且定期喷水可以清洗枝叶上的粉尘,增大枝叶的呼吸,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5]。

(3)针对分车绿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分车带应以小灌木(小蜡、紫叶小檗)和分枝点较高的小乔木(紫叶李、女贞)为主,这样的落叶乔木和色叶灌木的搭配丰富了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小德,卢山,方金凤,等.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性研究[J].浙江林学

院学报,2000,17(2):150-154.

[2]林绍生,李华芬,陈义增,等.应用模糊数学评价观叶植物的观赏特

性[J].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29(2):43-47.

[3]周述明.成都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评价及其环境效益研究[D].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2003.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5]沈惠新,尤海梅,娄彩荣.徐州市主要街道绿化现状分析[J].淮阴师

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83-86.

杨成汉等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36卷11期4519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本文出自: 都市世界网作者: 上善若水点击率: 655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作者:张楠楠 王向阳 摘要:城市色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对城市色彩的控制内容几乎是空白。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探索将城市色彩规划有效融入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理论方法,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本,发挥法律效力,使城市色彩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关键字:城市色彩;色彩规划体系;城市规划 1城市的色彩及城市色彩问题 1.1城市色彩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总和。色彩无处不在,在现代人类生活的集聚地——城市中,色彩更是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重要历史、文化、美学信息;第二,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一座城市的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建筑景观等也都和城市色彩有莫大关联。 1.2城市色彩的失控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指导和控制,各城市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斗艳,使很多城市失去鲜明个性,丧失历史文脉。特别是城市建筑,并暴露出普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城市色彩

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才能控制无秩序的城市色彩泛滥,显现城市的整体性与秩序感 2城市色彩研究、色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 2.1国外的城市色彩研究与规划管理 西方国家色彩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不少国家从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城市环境色彩 设计的工作,并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使城市的面貌大为改观,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特征。如波士顿以承载历史的红砖暗红色为主调;纽约已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为主调;芝加哥则给人沉稳、高雅的灰色调印象。从这些成功的范例来看,普遍的做法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城市环境色彩的专项规划及建筑外观色彩的配色计划。缺少这项工作的规划或设计将不能通过主管部门审批。例如日本在小区规划中就要求规划新建的居住小区必须作出成套的色彩组配计划;台湾在进行城市改造时,也要求制定改造区域环境色彩的规划及其详细设计,以利于城市整体环境色彩的协调,并在这个基础上塑造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色彩环境。 2.2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 我国较为系统的城市色彩规划始于2000 年北京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从目前我国城市色彩控制实践来看,基本分为三种手段:1、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如北京确定以灰色系为主的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哈尔滨城市色彩确定以米黄色为主色调;2、具体的城市色彩控制技术规定如《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3、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如烟台市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提出塑造“山、海、城、岛”的地域景观特色,进行城市色彩的特色分区,并重点处理的城市景观道路的色彩控制. 3从规划层面控制城市色彩 3.1现有色彩规划手段的缺陷 从以上我国现行的城市色彩规划手段来看,基本上仍停留在“炼金术”阶段,同时也缺乏实施途 径: 首先,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是城市色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但在目前的实践中仅提出了城市色彩控制的大方向和原则,难以直接有效指导规划实施,第二,色彩控制的技术规定提供了很好的城市色彩整治手段,但却往往由于缺乏实施主体而变成一纸空文,并且,这种技术规定主要针对性建筑 色彩,缺乏对城市色彩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的、长期的控制;第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

城市色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背景与概念 国际学术界对于将“城市”作为色彩载体问题的关注基本上始于1970年代,当时主要以旧城的保护和复原为出发点,而之前相关领域的色彩研究则多集中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上。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品尝到了技术万能的观念带来的恶果:诸如空气污染、资源减少、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地区文化、传统文化等人文环境的消解。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成为20世纪后期人类逐渐关注并日益重视的重大课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开始明确指出:“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其面貌是一个地区的地方特征、民族特征和文化传统最直观的反映,而城市的色彩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在针对城市问题的城市景观(townscape 或urbanscape )的研究概念提出之后,又有学者直接针对色彩的主题提出了色彩景观 (colorscape)[1] 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 的重要组成因素,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总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保护环境”的重大主题确立之下,城市色彩问题的研究与之相契合,开始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讲,所谓“城市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城市实体环境中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所有色彩要素所共同形成的相对综合、群体的面貌。虽然从广义上讲,城市的色彩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了城市的气候、植被、建筑、物产、民俗等等,但城市色彩景观的概念则是将研究界定在以“色彩”为特定的景观类型、城市实体的可视因素范围之内。从研究的角度讲,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不同于微观的、单体的建筑设计中色彩语言运用的研究,而是从宏观的、城市的角度进行的系统的、控制性或指导性的研究,其研究层面不是微观的而是相对宏观的,其研究对象不是某一个体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城市环境。从研究的目的来讲,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课题,就是要研究如何从城市这一相对宏观的角度,对城市环境中的色彩因子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期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展现出适宜地表达地方传统文化的、具有地域性的、良好宜人的城市景观。 国外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 对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领域,之前并没有相对系统的研究论述。 而国外一些 城市色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ITY’S COLORSCAPE 摘要:本文提出“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阐述了其产生的背景,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在中国进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还提出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论,包括总体策略的制定、控制模式以及实际操作方法等。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ity’s colorscape”.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some related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rojects, and discusses the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city’s colorscape in China. The methodology is alsodiscussed in the paper, including the general police,control types, specific methods,etc.关键词: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Key words: The city’’s colorscape, Planning, Design 尹思谨/YIN Sijin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 2003-07-15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建筑色彩作为展现城市特色与创建宜人环境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发达国家城市的改造与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程度不同,我国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新老建筑并存,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力度非常惊人,而关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和理论研究却发展停滞,城市规划部门缺少系统控制和管理的科学依据。此时对我国发展极快的大型城市进行统一的色彩规划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缺少充分的理论基础,而对城市重要景观大道进行合理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却是现实可行的。 据北京市2008年环境办关于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的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所在地的朝阳区,于2006年7月开始展开对朝阳区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和朝阳区景观大道环境建设的深化设计工作。XWHO中国机构承接北苑路整治与改造任务,建筑外立面色彩规划设计是其中一部分,设计中紧扣“2468”,结合区情实际,突出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和后续的可持续性,全面展开深化设计工作。为此,笔者主要就北京市北苑路建筑的色彩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1相关概念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形象和特色危机的今天,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成为城市相关决策者和设计师的历史重任,也是民众所向往的城市环境。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针对色彩在现代城市中的意义演变,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宏观的、景观的角度进行系统地研究,通过环境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和设计,来表现地域化、个性化的城市景观[1]。 街道色彩景观是指街道环境中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所有的色彩要素共同形成的综合、群体的面貌。从研究角度上讲,街道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不同于微观的、单体的建筑色彩设计,而是从宏观的、整个街道的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控制性或指导性的研究。街道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2个部分构成,其中自然色包括植物、天空、河流、山体等,人工色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广场、城市雕塑等。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以再按色彩所依附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类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等构成固定的永久色;而城市中的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报亭、路灯及橱柜等构成临时色。 2国内外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2.1国外法国著名色彩学专家让·菲利普·朗克洛从色彩调查开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观点,即地理条件(包括自然与人文2个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建筑材料和色彩的差异,现代色彩设计应体现这种地域性。让·菲利普·朗克洛的色彩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地域色彩景观规划及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日本建设省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的法案。意大利城市都灵制作涂料样本,形成电脑档案,并依靠历史性的延续主导色彩景观规划,制定了城市色彩规划的导则。 2.2国内2000年8月,为迎接奥运会考察团的考察,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逐步对一些重点街道的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粉饰、清洗。并规定: 编者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许多城市被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了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居住区色彩规划方面应该吸取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长处,弥补其不足,建设和谐的色彩环境,找到自己的色彩感觉。该文以北京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项目为例,对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综述,可为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市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项目为例杨成汉1,张奕先2,段渊古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XWHO中国机构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16) 摘要依据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实践,提出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规划概念,阐述色彩景观发展的国内外现状。通过对北苑路及周边环境分析,结合奥运节奏,联系北京地域特点,对北苑路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色彩景观;北苑路;街道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8)11-04517-03 Design of Colourscape of Building Around Urban Street YANG Cheng蛳han et al(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in Beiyuan road,the concept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was put forward,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colourscape development was expounded.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in Beiyuan road was discussed by the environment analysis nearby the Beiyuan road,the rhythm of Olympic Games and regional character of Beijing. Key words Colourscape;Beiyuan road;Street 作者简介杨成汉(1981-),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 林规划设计。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01-28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11):4517-4519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况玲玲

黄石市城市色彩规划控制导则

黄石市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技术导则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 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导则制定背景及依据 第二条导则生效日期、执行主体与解释权 第三条黄石市色彩规划总体目标 第四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适用范围 第二章名词解释 第五条色彩三属性与色调 第六条建筑物外立面色彩类型与比例划分 第七条建筑色彩调和法则 第八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十大方针 第九条黄石市城市标识色 第十条城市色彩主旋律 第十一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区域划分 第十二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八大控制体系 第十三条黄石市建筑外立面色彩分部控制与分段控制 第三章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系统的具体应用 第十四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系统的控制层次与实施步骤 第十五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实施建议 第十六条各色谱色彩与实际建筑涂料、建材色彩间对应统一标准与实操方法第四章相关色彩规划控制与引导 第十七条黄石市道路两厢建筑底部色彩控制

第十八条黄石市道路两厢建筑外立面色彩连续性控制 第十九条建筑外立面色彩分部与分段控制及引导 第二十条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管控 第二十一条建筑外立面玻璃与金属色彩控制 第二十二条沿街建筑与街区内部建筑色彩控制 第二十三条构筑物色彩控制 第二十四条街具小品色彩控制 第二十五条地面铺装色彩控制 第二十六条新兴建筑材料的色彩控制 附图一黄石市总体规划图 附图二城市色彩总谱 附图三黄石市建筑外立面色彩比例与配色调和法则 附图四黄石市城市色彩八大分区图 附图五色彩控制体系——清、厚、史、新 附图六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清、厚 附图七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史、新 附图八色彩控制体系——雅、产、港、田 附图九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雅、产 附图十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港、田 附图十一街具小品色彩规划示意图 黄石市城市色彩控制技术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塑造统一有序、特色鲜明、山水交融、新兴时尚,兼具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印象的黄石,

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色彩

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色彩 摘要: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对于艺术和视觉享受也有了更加强烈的追求,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色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色彩的设计应用一般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从植物品种及植物色彩搭配,铺装形式,城市景观建筑及小品等的色彩应用;都体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性,从而更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的视觉追求。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色彩,视觉追求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day,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art and visual enjoyment has also been stronger pursuit of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olor. color design applications are general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rom plant varieties and plant color with color application the pavement form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sketches, etc.; reflect the rich artistic, thereby further to meet the people’s visual pursui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olor, visual pursuit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 前言 根据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证实,色彩作用于人类的眼球视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以西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例

商洛学院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以西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例 学生姓名:高航 学号:09113107 指导教师:李敏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年级:2009级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商洛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商洛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公开□保密(____年____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以西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例 摘要: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的常用色彩等人文色彩,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人工色。城市色彩景观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奶酪色系的巴黎、橙色系的罗马、清雅色系的日本京都、以及国内的北京、苏州、哈尔滨等城市,都有较为明确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方向。然而,城市色彩在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广泛的问题,造成了色彩污染。为实现城市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与美化,就必须要进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本文以西安市的色彩景观规划为例对城市色彩景观进行研究,重点讨论西安的历史文化对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影响,并探讨了古代色彩景观规划的成就对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色彩建筑规划文化

浅谈城市色彩景观规划

浅谈城市色彩景观规划 因为有了色彩,自然界才会显得生机勃勃,才能够显示出和谐统一的魅力。也正是因为有了色彩,人们的生活才能够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在实现城市景观规划中,应当着重注意色彩的应用,充分发挥色彩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城市景观;色彩应用;景观规划 1、色彩的作用 据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色彩作用于人的眼睛,往往能够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例如红色和橙色作为暖色,往往能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与之相对应的冷色系蓝色和青色,则会给人感觉以寒冷。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颜色与情绪往往息息相关,不同颜色的产生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绪。鲜红的颜色,使人们的情绪变得更加兴奋,更加激进,而淡清的颜色则相对于使人变得沉着冷静,暗淡的颜色会使人的心情压抑而鲜艳的颜色则使人变得亢奋。通过研究色彩对情绪的反射作用,我们在城市景观设计规划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色彩的科学合理借鉴,使广大民众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生活。 2、色彩在景观設计中的应用 2.1景观设计中暖色系的应用。暖色系的色彩可见度较高,且波长较长,能够给人以强烈的、温暖的和欢快的感觉。在实现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大多以暖色系应用在庆典场合,例如广场、花坛及主要入口处运用暖色系的花盆,能够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欢快之感。不仅如此,在高速公路的两边及街道的分车带中尽量避免大面积的应用暖色系的颜色,例如红色和黄色以及橙色等等,这样做可以选机动车驾驶人员提高注意力,避免事故的发生。 2.2景观设计中冷色系色彩的应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青色和蓝色以及邻近的颜色。这些颜色波长较短,可见度较低。在实现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我们可以应用冷色调的植物进行点缀,这样做能够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从而进一步实现空间在人眼中的宽阔感。在实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使冷色与暖色获得同等的感觉就必须使冷色面积略大于暖色,这样既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也能够带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花卉组合方式在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设计师将冷色与适量的暖色搭配在一起,能够产生明朗和欢快的气氛。 2.3黑白色及金银色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黑白色和金银色往往应用在建筑环境和景观小品中。从色性角度来说,金银是的有机搭配是暖色和冷色的协调统一。在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活动中,这种搭配比较广泛。黑、白色在色彩中称为极色,在传统景观中多在南方的景观建筑和民用建筑方面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黑白两色在全国各地应用较多,特别是在护栏、围墙等方

城市色彩设计

城市色彩设计 摘要: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总体的建筑颜色,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不仅是对一个城市的色彩确定一个色调,重要的是突出城市的自然美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并且通过色彩去识别城市和城市区域功能。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城市规划控制,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既陌生又难以令人喜欢的新城市。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和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城市建设的投机、浮躁和短期行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来。无论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异越来越少,面貌越来越雷同,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既然重新建设是

不现实的,那么怎样去改变目前的现状,给 城市建设披上一件和谐的外衣,这就是要积 极开展城市色彩设计。 一、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场所中所有裸 露物体外部被感识的色彩总合。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 有地上建筑、硬质广场地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凡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 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 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 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 招示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这仅是对城市色彩概念性的分析,真正的城市色彩是 一个复杂的系统,与光的原理、材料的表现 机理、环境色彩、建筑位置都有关系。完整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城色彩进行了全面规划与设计。1845年,建筑师协会向公众发表了近5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城市色彩图谱,这些色彩都被编号,以此作为房主和建筑师协会成员进行房屋重新粉饰的参考,这项城市色彩计划被列入了正式的政府文件。1978年,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主持了该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都灵城市色彩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于世界各地的色彩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日本对城市色彩有着较早的管理和规划意识。日本色彩规划中心(Color Planning Center)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日本色彩规划中心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让.菲利普.朗克洛的方法,但在实地色彩采样中使用了电子彩色分光测量仪器,为该地区未来进行建筑色彩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现状数据库,也使设计成果能够得以准确的表现。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政府都免费向建筑商提供《城市色彩规划指南》。虽然这只是指导性而非强制性,但是这套色彩标准中包含城市传统的配色规律,以及城市未来色彩的发展方向。这些色彩搭配的建议都是在系统分析本地区色彩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中包括了气候、地理地貌、城市经济、城市文化等综合因素。 1970~1972年期间日本东京市政府出资委托日本色彩研究中心对东京进行了全面的色彩调研。经过不断的完善与修改,最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味的城市色彩规划——《东京城市色彩规划》。 1972年,日本京都以保护古都风貌为出发点,以本地古建筑群色彩为基调,对城市建筑的颜色作了限制性的规定; 1976年宫崎县开展关于建立(与自然协调的)色彩标准的研究; 神户市1978年颁布“城市景观法规”规定城市色彩的运用; 广岛市成立了“管理指导城市色彩的创造景观美的规划”委员会; 1980年代,川崎市政府为该市重要地区——海湾工业区制定了《海湾地区色彩设计法规》,并规定该区域的建筑每7~8年重新粉刷一次。 1994年,色彩设计家吉田慎吾主持了立川市法瑞特区的色彩规划,最终确定了一套安静、中性的复合色谱作为实施方案。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城市色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对城市色彩的控制内容几乎是空白。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探索将城市色彩规划有效融入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理论方法,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本,发挥法律效力,使城市色彩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关键字:城市色彩;色彩规划体系;城市规划 1 城市的色彩及城市色彩问题 1.1 城市色彩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总和。色彩无处不在,在现代人类生活的集聚地——城市中,色彩更是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重要历史、文化、美学信息;第二,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一座城市的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建筑景观等也都和城市色彩有莫大关联。 1.2 城市色彩的失控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指导和控制,各城市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斗艳,使很多城市失去鲜明个性,丧失历史文脉。特别是城市建筑,并暴露出普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城市色彩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才能控制无秩序的城市色彩泛滥,显现城市的整体性与秩序感。 2 城市色彩研究、色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 2.1 国外的城市色彩研究与规划管理 西方国家色彩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不少国家从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工作,并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使城市的面貌大为改观,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特征。如波士顿以承载历史的红砖暗红色为主调;纽约已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为主调;芝加哥则给人沉稳、高雅的灰色调印象。从这些成功的范例来看,普遍的做法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与

城市夜晚照明色彩设计研究

城市夜晚照明色彩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照明系统是构成城市夜景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应综合考虑各种对象,从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体验为出发点,融入多方面因素,让照城市照明为城市的夜晚创建更加绚丽、和谐的艺术体验场所。本文就关于城市夜晚照明如何进行色彩设计搭配的方法进行探讨说明。 关键词:城市;夜晚照明;色彩设计;研究 美丽的城市夜景不但能够增加城市的美感,同时也能够给城市的旅游和商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突出一个城市所具有的特色,同时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城市照明主要是是通过光来塑造城市的夜景,人类对光的色彩的敏感力为80%,而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这就可以看出色彩对人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漆黑的夜晚,光的色彩更加引人注目,因而城市的照明色彩具有其吸引人的地方,但不合理的照明色彩,会造成对城市夜间的色彩污染,会破坏生态环境,甚至会影响交通安全,因而关于城市照明色彩,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研究出好的照明色彩设计方法。 1 城市照明色彩探究 随着城市夜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城市的夜晚装扮也越来越富有美感,城市的照明称为城市照明色彩,其主要是

指光源的各种色彩和构成城市夜晚景观的各个元素搭配在 一起,通过在灯光的照射下所呈现的一种色彩面貌的总的效果,这种色彩面貌主要是通过被照物的固有色和光源色搭配在一起所决定的。简单地说就是光源色和构成城市夜晚景观的各个元素,诸如道路、建筑物、绿化、公共设施等在灯光的照射下所显现的色彩综合在一起时所形成的总体色彩关系。 2 城市照明色彩体系规划与设计的原理 城市照明色彩体系是指通过光源色来构成城市夜景观,通过不同的灯光色彩搭配城市景观的各个元素诸如道路、建筑物、绿化、公共设施等,使这些城市景观能够在灯光的照射下显现的多样的色彩,通过把色彩进行综合在一起,最后所形成的一种总体关系。城市的灯光设计效果主要是指通过配合城市的各种建筑或者景色,所搭配出的一种光源色彩。对于城市色彩研究,需要结合总体来考虑、筹划和设计,结合城市整体景象对照明色彩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城市的主要夜晚景观主要是通过灯光照明色彩来展现城市的夜景,需要对城市夜晚照明色彩设计进行研究。关于城市照明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进行设计研究: 2.1 城市照明主色调 城市照明主色调是指能够决定城市夜晚整体环境的色 彩氛围与特征,是能够给人一眼多能感知的一种城市照明色

从规划的角度谈城市的色彩设计

从规划的角度谈城市的色彩设计 发表时间:2016-10-28T16:49:17.7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2期作者:董留群[导读] 摘要: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地,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都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 泰鸿森工程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省 223001 摘要: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地,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都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城市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可以使人们在尽可能享有自然界恩赐的色彩的同时,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从更多的方面来探究色彩本身以及更具现实意义的应用,从而使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本文从色彩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规划的角度谈城市的色彩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色彩设计;方法; 要做好城市色彩设计,必须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将彩作为一个专项列出,进行专门的规划,使它在具体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中得到落实。同时,必须指定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从事管理工作。 一、色彩的重要性 提及城市色彩,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色彩就是五颜六色,就是红黄蓝绿紫,城市色彩,就是用各种“最美”的颜色装饰建筑、装扮城市。实际上,色彩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所谓色彩美,完全美在色彩与色彩、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上。人们视觉认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现的地方的不对,或搭配的比例不协调,便可能是最丑的色彩。譬如绿色,作为植物生命的体现,它永远是城市中最美的色彩,无论建筑物色彩怎样混乱,只要被绿色植被遮掩,就会化丑为美。但如果整座城市被涂上绿色,却可能使人产生阴森、恐怖的联想,这是色彩心理学规律使然。譬如大红大绿是色彩运用中的大忌,但“万绿丛中一点红”,却是美的图画。再譬如,“五色令人目盲”,色彩杂乱容易产生视觉污染;但如果色彩过于单调,呆板,同样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正像绘画中色彩运用没有一定之规一样,城市色彩运用也没有刻板章法。我们现在在城市中一般可以看到四种不同规模的色彩:一是城市或区的规模;二是街道或广场的规模,那里的色彩依据临近的建筑物、街道拐角处或对面的建筑里面而产生不同的特征或情绪;三是单体建筑的规模;四是细部的规模—窗、百叶、铁件、街道陈设、小品布局。而且街道或建筑有多个观看方式—上、下、左、右观看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光照程度,阳光下、阴影中或者明亮的蓝天背景下,都会产生不同的色调,不同的心理感受。 二、规划的角度谈城市的色彩设计的方法 1.建立和完善色彩规划体系。我国从未有一个真正的色彩研究中心来专门管理和进行城市色彩协调以及评审工作。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进行城市色彩设计时,应在重点区域建立色彩标准体系,限定色彩的使用范围,同时,对于建筑、广告牌、路标、车辆等动态、静态的色彩载体给出相应的推荐色。在文化街区,色卡样本可以中国绘画色彩体系为蓝本,同时色彩的搭配、图案形态均可参照中国传统绘画名作,这有利于人们创造出丰富的人性化空间。中国画色彩的运用带有强烈的叙事性与亲和力,它的表现内涵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这也是通过色彩手段延续传统文脉。 2.民族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色彩审美偏好反映到城市色彩中来也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色彩风貌,因此,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时还应遵循民族色彩的原则,以保持民族独特的色彩意韵,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例如,作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民族将他们所喜爱的蓝色运用到城市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形成具有民族风味的城市色彩。日本东京许多公共设施都采用了以灰为主色调,点缀以粉蓝的色彩设计。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色彩审美偏好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开展国内城市色彩规划时尤其要以此为指导原则,以创造富于地方文化特色或民族风格的城市色彩形象。 3.植物的在城市里的运用一般我们叫它为绿化,说到绿化很多人会联想到的是绿色植物的种植效果,绿化的范围并不会那么狭小,长绿树长年的绿色不会是完全一样的,落叶树到了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黄,色叶树在一年中的颜色也是一直变化的。所以,绿化只是以植物为媒介,并非单独是绿色的植物。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过分追求绿色,会导致色彩单一。色彩的选择不当,不仅会达不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反而带来负面效应。例如,在一些中小学校园里种植了许多常绿植物,如雪松其深绿的叶色,代表了庄严肃穆,同青少年活泼爱动的特点是十分不协调的。在可供绿化配植的植物中,许多植物色彩是十分丰富的。例如传统栽培的鸡爪槭“红枫”,红叶片十分优美;银杏在秋天到来时,叶片变成灿烂的金黄色,在秋天的阳光下,宛如镀上一层黄金;乌桕和卫矛在秋天则变成深红色;紫叶李一年四季全株叶片紫红。更不用说那数以百计叶色各异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了。只要配置得当,不同的季节,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令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感觉到大自然季节的四季转换。在城市环境中,利用植物的色彩来绿化城市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得花草树木的颜色与周围的建筑的色彩想协调,通常植物的色彩名度越高,色彩就明显膨胀,其体积就越大,并引起近距离的感觉,相反名度越低色彩就显得委琐,其体积就越小,因而会引起远距离的感觉,所以在绿化设计时,要按照空间的大小,合理的布置名度高或者低的植物,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观赏效果。一年四季的更替与植物色彩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通过植物的种类和色彩来反映出来的季相的特征。 4.铺装景观的具有他自己的双重功能,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物质功能是满足城市生活中具有的使用要求,如:散步跟交通需求方向性和尺度感的要求,功能分区的要求等,精神功能是满足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施工过程中的美学、心理学的要求,近而满足人们在城市中的归属感认同感等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方面的要求,这是铺装景观所可以追求的功能,就艺术风格而言,铺装景观的色彩形象应该与所出建筑环境的色彩风格相协调,弥补与加强建筑环境的气愤,形成整体协调的艺术空间。在城市中较大规模的公共广场中,铺装景观中的色彩组合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空间使用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同时也加强了空间的视觉冲击力。铺装材料受时代和地区的局限很大,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的喜好也不相同,各个时代地区建筑的色彩和质感是当时当地文化的一部分,给建筑跟城市环境以独到的特色,正是由于色彩跟质感及特定的建筑城市文化有着特定的联系,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不同时代跟地区的不同文化气息,也提醒我们可以利用这么联系,去创造特定的建筑跟城市文化环境。 总之,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色彩是城市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是我们描述一个城市装饰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城市其余部分来说,色彩可突出重要的建筑和地标,色彩标注着重要的道路,并把整个模式下的个性赋予重要的广场和集会场所。 参考文献: [1]田银生,刘韵甲.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功能的分化.天津大学出版社,P10. [2]张惠东.试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6(3):145-146. [3]廖宇.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11,33(23):33-34.

浅谈城镇化建设中景观色彩设计的布局形式

浅谈城镇化建设中景观色彩设计的布局形式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尊重和保护地方文化成为人们的共识。色 彩以其强烈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在城市景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来协调城 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区保护与新城区建设、城市商业利益与环境保护、全球一体化 与地方传统特色之间的矛盾?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城市建设者提供了科学、有序、可行的新思路。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景观;色彩设计;布局形式 引言 在城镇景观中,色彩设计不仅带来协调且美的色彩,还能赋予景观时代气息,满足人艺术追求。只有全面、准确的掌握色彩设计原则及内容,才能使色彩设计 发挥作用。 1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背景分析 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来看,其本质上来说是人们的交易中心与聚集中心。城 市影响和控制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和生活劳动,人们所注意到最早的景观就是城 市本身。现代的工业化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城市作为文明的形象在逐 渐被破坏,更多的城市居民渴望城市的环境会有所改善,景观作为审美对象也从 被欣赏赞美转向对自然的向往。人们的观念在转变,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绿色 生态思想在普及。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人们开始,努力的让城市和自然相融合,让城市成为广大人们渴望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场所。城市景观也相应得到改善,人 们对城市景观的认识也逐渐改变和重视。城市景观构成包括的两个要素,一是物 质要素,二事非物质要素。城市景观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 品牌资产,其能够增强一个的城市吸引力,能够弘扬一个城市精神面貌,还能够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进而吸引人才和引进资金等。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城市 景观设计正在成为城市建设的重大课题。城市景观色彩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是 城市色彩概念的集合,至于这些色彩的构成是不是合理,一般的不被人们所重视。城市景观色彩设计是针对城市的建设中色彩景观忽视地方传统文化,违背人文精 神等现象,所产生的对美好的有特色的城市色彩面貌的期望。城市景观色彩的含 义十分丰富。而城市景观色彩的研究是以色彩为实体可视因素。城市景观色彩设 计是对城市景观的色彩进行系统的规划,使城市色彩和谐统一,逐渐的使城市发 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展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景观环境。城市景观的色彩和造型紧密相关,但是,色彩比造型有更强的吸引力,任何 景观的存在必定赋予其色彩。因此色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也是协调城市环 境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一个和谐的城市色彩能给城市景观增加无穷无尽的魅力。 2城镇化建设中景观的色彩设计途径 2.1保护地域色彩,彰显城镇特色 保护生态环境,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镇道路绿化显得尤为重要。城镇道路绿化植物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优秀的城镇道路绿化设 计还能提升城镇形象和居民生活舒适度。根据城镇道路所在区域功能的不同,配 合道路风格进行绿化设计,营造出具有明显特色、和谐统一的整体景观效果。在 城镇绿化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植物色彩的搭配应用,首先要考虑安全绿化,注重植 物对道路的安全导向作用。城镇道路绿化设计要以本地树种为主,体现地域特色,搭配外来树种,增强城镇道路绿化的变化和活力。城镇道路的绿化设计是整个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