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国防知识 增强国防观念

学习国防知识 增强国防观念

学习国防知识  增强国防观念
学习国防知识  增强国防观念

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

由于甲流的影响,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军训时间,但那短暂而美好的记忆至今在脑海挥之不去。军训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在军事理论中我们学习国防知识,国防观念也有了提高。

开设军事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高校国防教育正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国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

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防教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具有发展德育和体育的功能。就智育方面说,其功效也是非常显著的。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

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它既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启发自觉性,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搞好训练;又靠强制的力量,达到教育训练的标准,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不难看出,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国防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国防

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国防教育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综合育人上下功夫,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首先,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而国防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精髓,以国家防卫问题为中心的理性意识,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其次,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出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学习军事教程使我对军事知识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军事方面的知识绝对是多数大学新生的盲区,军事知识扫盲迫在眉睫。军事教程的学习让我知识吸收效率很高,因为有很多东西真是一点也不知道。而只通过学习一门课程就这么的规模的充实自己本应该掌握的知识真的是非常划算。教程中对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军事地形学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强大的中华民族”—每次上军事课都会想到这点。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提出,创立,发展,完善到我国对周边国际形式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再到我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让人十分感慨。

学习军事教程还可以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目的,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人生在世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的价值取向,就是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人生观的基础;人生态度,就是怎样立身做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对待和处理人生历程遇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曲折,这是人生观实现的途径。站岗执勤是保卫国家,奋勇向前是视死如归,军旅生活是男儿本色,历经坎坷是人生历练。一个人从社会得到肯定、尊重和回报,一般也是与他对社会所作的奉献成正比的。任何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革命军人,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及人民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的人生才算得上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就现在,我只能给中国所有的军人一个大大的对号!

学习军事教程使我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有了更全面,更详细,更深刻的认识。

全民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教育,通过经常性的思想灌输和必要的训练,使公民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和国家安全观,掌握一定的国防和军事知识,作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因素,在政治上可以转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因此,全民国防教育必须以一定的阵地为依托,以实现全民国防教育的经常化、多样化,不断扩大国防在各个教育阵地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精神支柱立而不倒。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所以,军事课在普通院校开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在军事理论课中充实了自己,学习了一些军事知识,国防观念有所增强,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我坚信中国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越来越强大。

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树立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通信gj1201 田兮辰国防意识是以祖国安危为特征的理性思维。事实上,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不但要有对国家防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还要有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的思想认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需要树立国防意识,它集中体现为对战争与国家防务问题的关注,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和我国国防建设和各种防务政策与措施的认同。增强国防观念,要树立三种国防知识,忧患意识,尚武意识,责任意识。 首先,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作为一名大学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作为祖国的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国防意识观念。目前的中国乃至世界,总的来说虽处于和平时期。但暴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中国还面临着很多的内忧外患,俗话说有备无患。我认为目前重点虽然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可是我们也要对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保持必要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取得高等学历的地方,它也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国防意识,忧患意识的地方。一个对自已祖国都不关心的人,学历再高也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接班人。一支没有忧患意识的军队是注定要被消灭的,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被侵略的,而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高校大学生更是不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竞争和中国国防安全需要的!!

其次,我们还要树立尚武意识。尚武不是好勇斗狠、穷兵黩武,而是要崇尚军事职业重视国防建设,特别是国家利益面临威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不惜作出重大牺牲,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捍卫我们国家的一切利益!!目前中国面临的形势堪忧,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东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沙问题都可能引发军事冲突,我们党和国家正在经受严重的挑战,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怎能置身世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七十年后的今天,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抗战”将在何时打响,其实,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国际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和军事干涉主义的抬头都说明了实力政治和丛林法则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世界。和平仍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非道义来捍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善良的中国人民不希望看到战争。可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西方超级大国亡我之心不死,东面的强邻也不愿反思侵略历史。我们只能尽量避免战争,却不能逃避战争,如果可能的话,也许我们大学生也会奋战在第一线的!! 最后,我们还要树立责任意识,作为当今高校大学生,同样在国防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从来相辅相成,准备战争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国防义务,国防不仅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防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有一支相对强大的军队,暂时还用不着高校大学生去扛枪。但高校大学生却并不是没有事情可做,而且我们该做的事情还很重要。战争年代,今天的高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的高技术兵种之优秀战士。国防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健康的、迅速发展的社会,它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让我们体会到了幸福安逸的生活,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讲,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 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以来的一连串战争看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威胁是不应回避的现实挑战。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反动势力总是利用军事威胁与“和平演变”的反革命两手对付我们。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并且时刻准备着为和平而战。 为了应对未来的的突发事件,我们必须要时刻警惕着,战争来时我们要做到全民皆兵,都要用自己的力量来保家卫国,如何做到战时的全民皆兵呢?那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战争的动员,增强大家的国防观念,正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啊! 国防动员就是指国家为加强国防、维护和平、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过程的国防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防动员法规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从1994年成立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并陆续出台了《国防教育法》、《人民防空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尚没有一部全面规范国防建设的基本法律。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动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动员法,依法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对于积蓄国防潜力,增强国防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防动员法》的颁布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国防法律体系。国防动员法的公布实施,填补了国防立法空白,完善了国防法律制度;二是有利于提高国家平战转换能力,为国防动员的准备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确保在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能够依法实施快速动员,为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有利于推进国防动员科学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加快发展,国防动员工作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开展国防动员工作的做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制定国防动员法,建立起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国防动员工作体制机制,科学规范政府、公民和组织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国防动员建设是联结平时与战时的纽带,是贯通经济与国防的桥梁,具有国防、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在强调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当今时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作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国家安全和统一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的新形势,对加强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我们现实而且必须的选择。 全民国防动员是一项事关民族根本利益、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国防建设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国防动员。

国防安全教育知识讲座稿

国防安全教育知识讲座稿提高和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素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质,是国防教育的百年大计。记得有一首歌词是这样写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为响应上级号召,增强大家的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今天,我们利用课间操时间,给大家进行这场名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国防教育讲座。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有关国防教育的知识:1、什么是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我国国防的性质是什么?我国国防的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卫祖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即我们的国防是全国人民的国防。第二,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国防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即我们的国防是独立自主的国防。第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不搞霸权主义,我们不要任何国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一寸土地。即我们的国防是积极防御的自卫型国防。 3、我国国防的职能有哪些?主要表现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巩固国家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发展进

步做出贡献;通过国防工业、国防技术、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使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同学们,当你们坐在安静的教室里上课时,你们有没有想过: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解放军叔叔爬冰卧雪、不畏严寒酷暑,不怕流血牺牲,时刻准备抗击敌人的进犯,才保证了我们今天的正常学习。正是因为我国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全国人民才有了和平的环境,? 才能安心地生活、学习、工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万,二战的湮灭,离我们并不遥远,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35也仿佛近在咫尺,是我们同胞的尸体留下了悲惨的战争见证;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在东北三省烧杀抢掠,无所不为,那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痛,永远是燃烧在中国人民心头的一腔怒火。忆起民族危亡,百余年的屈辱和血泪,令人无法忘却,义愤填膺。事实证明,一个落后的国家,只有任人宰割,而今天的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综合国力飞速发展,中国不但站???无还手之力。起来了,更富起来了。中国能在联合国上占有一席之地,每位国人都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的未来是怎样的呢?我们的未来是和平的,还是像现在一样,美国?的总统布什先生为了一件小事就向阿富汗宣战呢?我们的未来是一个没有谜底,没有人去揭开它的面纱,也不敢,也不想。现在,国防教育的进行非常激烈,好像学得慢一些,就会被球人偷去资料似的,来得突然,来得令人想不到。我非常仔细地翻看着《国防教育》这本书。当看到核核武器的介绍时,我的心

居安思危,增强国防意识.勿忘国耻.强国从我做起

居安思危,增强国防意识 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 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安全稳定的环境,离不开国防力量的加强。”“只有建设一支与我们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强 大军队,才能可靠地保卫国家安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如果说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那么国防观念就是民族生存之魂。孙中山先生说过:“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先驱者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防巩固与否不应只以“山 溪之险,兵革之利”来衡量,还应看其国民的国防意识和精神状态如何。“ 牢固的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全国人民必备的素质。公民国防观念的强弱关系到国 家的强弱和名族的兴衰。它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制止战争、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它在军事上能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能转化为生产力,在总体上有利 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潜力,捍卫和发展国家、民族的利益。不同时代国防观念发挥着不同的意义,战争时代的 国防观念激励人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敌;和平时代的国防观念提醒人们忘战必危,常备不懈。 因此,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居安思危,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要求。 增强国防意识,居安思危,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一条重要的政治经验。 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提出了为政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孔子主张“安而不忘危,存而不亡,治而不忘乱”;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哲们告诉我们社会政治中的“安危”、 “存亡”、“忧患”、“安乐”之理,是从当时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之谈,唐太宗接的魏征“居安思危,戒奢 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清朝末年,慈禧夜郎自大,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最终使中国陷入了半封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千年来被反复证明、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味沉浸于和平环境,而忽视国防事业,必将影响国家安全,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只有保持足够的忧患意识,看到面临的种种威胁,才可能有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决心。历史向我们证明:增强国防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居安思危,增强国防意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是振兴祖国的必由之路。 强烈的忧患意识来自于对形势清醒的认识。在中国历史上,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是一个周边安全 形势近于完美的时期。当时,清王朝已经平定了所有的叛乱和分裂势力,中国的陆地边界外的国家除了俄罗斯以 外都是中国的藩属,而且俄罗斯也和中国保持了100多年的友好关系。但是当的中国朝廷人民沉浸于盛世幸福中,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中国已经不知不觉的在军事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数十年后,在西方 侵略者终于敢于用一支仅1万多人的军队进攻拥有四亿人口和百万军队的貌似强大的中华帝国的时候,中华民族 的苦难历程就揭开了帷幕。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正是为因为在清代中期不能居安思危酿 成的悲剧。然而,今天中国在世界的相对地位远没有清朝中期那么高,我们就更不能存在和平主义和麻痹大意的 思想。 我们不能因为周边安全局面的改善而高枕无忧,应时刻居安思危,认清局势,了解国防的意义,加强国防 意识。

全民国防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中,对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思考,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为提出新的改革创新思路提供参考依据和外部活动,使国防教育的改革成果共享,同时也能扩大高校国防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宣传推广国防教育的改革主张,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高校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深刻领会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在,为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开展必要的理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从事高校国防教育实践的教师要对过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以促成其在实践的基础上演绎、归纳、推理,使之理论化,并成为学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减少教学工作的盲目性,缩短教学改革质量转化的周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构架起飞跃的平台,推动高校国防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全民国防能力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顶层设计,形成“整体与模块”间清晰的理论体系 将国防教育课程简化为军训,为军训而军训。可以从整体上将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分为四个模块进行有区别的设计,即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两个基本模块和巩固养成与深化拓展两个发展模块。 在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对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部分内容主要在于为适应新情况而及时进行调整,而对于巩固养成和深化拓展两个发展模块,是往往被学校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巩固养成模块是为了将前期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学习的成果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学校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引导,例如,可以将军事课程学习中一些规章制度应用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养成;还可以定期对于军事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等等,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生活阶段都能体会到军事课程学习的必要性。深化拓展模块是对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军事课程学习养成的培养,使学生最初的军事课程的学习深化拓展到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上来。 (二)利用资源,依托外部力量共同开展军事课程理论创新 在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创新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依托当地部队建立国防教育课程教育基地,共同与部队在实践中完善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国防教育课程学习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善于集体生活。由于大学生总体氛围比较宽松自由,通过校内培养学生的毅力、自理能力、集体感、团队精神的效果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充分利用部队资源,安排学生到部队军训,不仅能够让他们学到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尝到如何独立生活,如何融入集体,如何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学生在利用部队的资源优势,依靠并积极创造条件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由部队对学校国防教育课程理论总体设计进行实践,是提高军事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布局,构建“一—二—三”的理论创新联动机制 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及课程实践工作,是一种“学生—学校—承训部队”的线性布局,课程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成果的信息是单向传递,容易赞成各个环节脱节,影响了整体效果。在当前的环境下完成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创新应对学生、学校、承训部队几个环节进行合

国防教育知识手抄报

国防教育知识手抄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是每个中华人民的责任,作为学生我们要认真读书,发奋图强,努力学习科学本领,长大以后为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安全是一个民族兴盛的必要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社会也变得更加礼貌。 国家、种族的界限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素质也越来越高,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国防只有在战争年代才值得重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显得剩余了。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无论多强大的经济也会化为乌有。 众所周知,落后便要挨打。当今霸权主义,强权横行。由于一次海湾战争,原本风光富裕的伊拉克也算一个经济强国,但此刻却只能任人宰割,前几年的阿富汗和南斯拉夫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假如他们拥有自我强大的国防后盾,还会任人宰割吗?假如美国等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他们能够肆意的挑起战火吗?所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防人才。民是国之本,国民素质是决定国家盛衰强弱的根本性因素。 我国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国防需要的是身体健康,拥有从事生产和必须的战斗技能能够爱国守法的“国防人”。

只有广大公民都具备国防所需要的特定素质,才能适应国防的要求,否则,就难以成为对国防有用的人,更不能成为国防人才。国民素质的提高,国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防教育作用的发挥。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我的完美愿望和宏伟蓝图,但是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威胁到全世界的和平。人民军队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就不能与霸权主义斗争到底;没有他们,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无法保障。 曾几何时,过去旧社会的中国任人欺凌,祖辈被人欺悔。当我想到这些时,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不可一日无防”,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世难忘。有人说:“抵御外敌,捍卫疆土的英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万里长城!”而我却要说:“我们拥有比万里长城更坚固无比的东西,那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坚定信念!”我们的信念就是国家安定,团结!这个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是任凭什么现代武器都不能攻破的!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透过参加国防教育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从而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职责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永恒问题,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资料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我们就应牢记无数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惜献出自我宝贵的生命,邱少云、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更让世人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

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1500字

论述大学生树立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国防意识是以祖国安危为特征的理性思维。事实上,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不但要有对国家防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还要有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的思想认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需要树立国防意识,它集中体现为对战争与国家防务问题的关注,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和我国国防建设和各种防务政策与措施的认同。增强国防观念,要树立三种国防知识,忧患意识,尚武意识,责任意识。 首先,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我很关心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我认为国防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而是全中国人民的事情。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作为祖国的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国防意识观念。目前的中国乃至世界,总的来说虽处于和平时期。但暴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中国还面临着很多的内忧外患,俗话说有备无患。我认为目前重点虽然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可是我们也要对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保持必要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取得高等学历的地方,它也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国防意识,忧患意识的地方。一个对自已祖国都不关心的人,学历再高也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接班人。一支没有忧患意识的军队是注定要被消灭的,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被侵略的,而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高校大学生更是不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竞争和中国国防

安全需要的!! 其次,我们还要树立尚武意识。尚武不是好勇斗狠、穷兵黩武,而是要崇尚军事职业重视国防建设,特别是国家利益面临威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不惜作出重大牺牲,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捍卫我们国家的一切利益!!目前中国面临的形势堪忧,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东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沙问题都可能引发军事冲突,我们党和国家正在经受严重的挑战,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怎能置身世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七十年后的今天,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抗战”将在何时打响...... 其实,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国际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和军事干涉主义的抬头都说明了实力政治和丛林法则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世界。和平仍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非道义来捍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善良的中国人民不希望看到战争。可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西方超级大国亡我之心不死,东面的强邻也不愿反思侵略历史。我们只能尽量避免战争,却不能逃避战争,如果可能的话,也许我们大学生也会奋战在第一线的!! 最后,我们还要树立责任意识,作为当今高校大学生,同样在国防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从来相辅相成,准备战争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国防义务,国防不仅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防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未来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大学生应该为国防做点什么?很明显,中国有一支相对强大的军队,暂时还用不着高校大学生去扛

国防知识大总结

1、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 的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 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2、我国《兵役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 3、在我国国防法律体系中具有统帅地位、是国防法规的核心和其他军事立法的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4、公民享有3个方面的国防权利: ①建议权,即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②制止和检举权,即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 ③取得补偿权,即公民和组织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 失时,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 5、我国公民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有6项: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和依法服兵役。 6、公民在偶然机会下知悉涉及军事秘密的事项,应当予以保守,不再扩大知悉范围,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个国家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至领海基线不应超过200海里。 8、我国法定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9、国防动员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 10、人民防空提出的“三防”是指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 11、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 12、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18000 千米。 13、我国最南端的领土是南沙群岛。 14、我国的陆地边界长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1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6、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经济、发展利益。

2013年季课教育(民兵整组)加强国防教育 强化国防观念

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 增强民兵履行根本职责的自觉性 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民兵的性质和所担负的任务,决定了民兵必须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自觉接受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国防实践活动,不断激发爱国热情,增 强国防观念,提高军事技能,为 履行根本职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对民兵实施国防教育的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无论其政治制度如何,几乎都十分重视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一项战略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国防教育关系到国防建设的全局。国防领域里的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都与国防教育有关,都要依靠国防教育为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国防领域里的人才培养、武器发展、人和武器的科学编组,也都与国防教育有关,都要依靠国防教育为之注入活力。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防教育,提高民兵建设质量,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一)国防教育是强化民兵国防意识的迫切需要 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进行国防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筑起防御外敌侵略的精神长城,不容有丝毫懈怠。 这是因为:第一,复杂多变的严峻的国际形势不可忽视。西方敌对势力散布“中国威胁论”,并加紧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我国的南海诸岛归属问题还没得到彻底解决,南海诸岛

的大片领土及其海域为别国占有,资源正在被别国所盗用;与有的国家间的领土争端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边疆安全还存在着不稳定因素;随着台海局势因陈水扁的重新当选,推行急独而持续紧张,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以及“法轮功”分子活动猖獗,对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和国内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等。第二,新形势下相对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容易淡化人们的国防观念,安逸舒适的生活条件容易消磨人们献身国防的斗志。一是,和平环境使人们的国防观念淡化。和平时期,大量的社会生产活动是经济建设,人们关心比较多的是国富家富,而对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外敌入侵的潜在威胁却是容易忽视的。二是,经济观念、致富欲望冲淡着国防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致富上,加之其所处的地位、生活环境、从事的职业等局限性,往往只想到“养羊”而忘了“打狼”,只想到经济而忘了国防。三是,安逸舒适的生活消磨着献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平安逸的生活环境容易使人们滋长享乐的思想,把个人和小家庭的物质享受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忽略了保卫国家、献身国防的人生抱负。 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解除思想武装,放松斗争警惕,淡忘国家安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大忌。进行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意识是形势所迫,使命所系。广大民兵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一方面,要自觉接受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牢记历史老人无数次谆谆告诫我们的:有国要有防,有国才有家;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和带动周围群众,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聚万众之心,集各方之力,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重任,为筑牢21世纪的钢铁长城贡献力量。 (二)国防教育是提升民兵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 加强国防教育,是提升民兵整体素质,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是

国防教育学习心得感悟

国防教育学习心得感悟 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在当今的和平时代,国防教育依然是世 界的一大战略问题,随着主权国家观念的强化,现代国民意识的确立,国防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不重视国防教育的国家 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一定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 国防与你、与我、与他、与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关系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通 过血与泪换来的对国防与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等价值关 系的深刻认识。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来认识它 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我们享受国防带来的安宁环境和幸福生活 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轻视它。要通过经常而有效的国防教育,使人们居安思危,从而积极关心和参加国防建设。 一般地说,当外敌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要深一些,会觉得没有国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时期,当自己国家由于已有相当强大的国防力量,外敌 不敢贸然进犯,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生活的时候,则容易出现轻视国防,甚至出现国防可有可无的认识和心态。这好比人们对待健康一样,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有的人当自己处于健康状 态时,却并不觉得它的重要和珍贵,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将要 失去它时,才觉得健康对于个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 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建设和巩固国防。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屡遭侵略战争之害,饱受列强的欺凌之苦,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通过长期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在,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抓住

通过军训加强国防意识

通过军训加强国防意识 国防,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国家防备外国侵犯,保证国家安全稳定的能力。具体解释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从国家的诞生之日起,国防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稳固的国防,就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没有稳固的国防,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稳固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强盛的国家都少不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弱肉强食,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当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百万铁骑横扫亚洲大陆,靠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防落后,必将受制于人,甚至遭受侵略,导致国家覆灭。回首百年前的中国,由于国防羸弱,不堪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瞬间变得千疮百孔,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土地任人瓜分,国民遭人蹂躏。悲矣,往事不堪回首…… 在当今世界,国防实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国家的国防实力足够强大,国家才能够在国际上争取到话语权,才能够真正保证本国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另外,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才能够真正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够真正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才能够真正保证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想象,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何来的经济发展?何来的科技进步?何来的安居乐业?所以说,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人投身于经济建设的浪潮里,激情澎湃。然而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放慢国防建设的脚步。在和平的年代,人们很容易被幸福冲昏头脑,以为现在的中国和平安定,国际环境一片大好而津津自乐。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一句古话:“居安思危”。况且,如今的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安”。在国内,西藏、新疆近几年遭受了不少骚乱,台湾的台独分子依然猖獗。在边境上,印度、泰国等国频频与中国产生矛盾,中国南海海域部分岛屿被占多年,美军的太平洋舰队在中国周边不少地区都建立了军事基地,对中国虎视眈眈……可以说,中国的内外都存在着不少不安定的因素。中国的国防建设依然责任重大啊! 加强国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是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和平年代,随着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一辈人的逐渐老去,国民的国防意识已经渐渐变得浅薄。人们往往会认为,国防是军队的任务,国家的主权、领土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应该由军队来保卫,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80后、90后的青少年,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年代,他们的世界里往往充斥着物质欲望与玩乐享受,完全没有将自己与国家的国防联系在一起。然而,现在的青少年将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当上一辈人老去以后,年轻一代的人将要撑起整个国家。如果这一代人缺乏国防意识的话,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年轻一代的人更加有必要接受国防教育,培养自己的国防意识,肩负起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 在校大学生,是国家里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年轻群体。大学

居安思危,增强国防观念

居安思危,增强国防观念 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 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安全稳定的环境,离不开国防力量的加强。”“只有建设一支与我们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强 大军队,才能可靠地保卫国家安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如果说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那么国防观念就是民族生存之魂。孙中山先生说过:“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先驱者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防巩固与否不应只以“山 溪之险,兵革之利”来衡量,还应看其国民的国防意识和精神状态如何。“ 牢固的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全国人民必备的素质。公民国防观念的强弱关系到国 家的强弱和名族的兴衰。它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制止战争、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它在军事上能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能转化为生产力,在总体上有利 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潜力,捍卫和发展国家、民族的利益。不同时代国防观念发挥着不同的意义,战争时代的 国防观念激励人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敌;和平时代的国防观念提醒人们忘战必危,常备不懈。 因此,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居安思危,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要求。 增强国防意识,居安思危,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一条重要的政治经验。 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提出了为政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孔子主张“安而不忘危,存而不亡,治而不忘乱”;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哲们告诉我们社会政治中的“安危”、 “存亡”、“忧患”、“安乐”之理,是从当时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之谈,唐太宗接的魏征“居安思危,戒奢 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清朝末年,慈禧夜郎自大,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最终使中国陷入了半封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千年来被反复证明、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味沉浸于和平环境,而忽视国防事业,必将影响国家安全,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只有保持足够的忧患意识,看到面临的种种威胁,才可能有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决心。历史向我们证明:增强国防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居安思危,增强国防意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是振兴祖国的必由之路。 强烈的忧患意识来自于对形势清醒的认识。在中国历史上,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是一个周边安全形势近于完美的时期。当时,清王朝已经平定了所有的叛乱和分裂势力,中国的陆地边界外的国家除了俄罗斯以 外都是中国的藩属,而且俄罗斯也和中国保持了100多年的友好关系。但是当的中国朝廷人民沉浸于盛世幸福中,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中国已经不知不觉的在军事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数十年后,在西方 侵略者终于敢于用一支仅1万多人的军队进攻拥有四亿人口和百万军队的貌似强大的中华帝国的时候,中华民族 的苦难历程就揭开了帷幕。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正是为因为在清代中期不能居安思危酿 成的悲剧。然而,今天中国在世界的相对地位远没有清朝中期那么高,我们就更不能存在和平主义和麻痹大意的 思想。 我们不能因为周边安全局面的改善而高枕无忧,应时刻居安思危,认清局势,了解国防的意义,加强国防 意识。

小学国防教育知识

小学国防教育知识

小学国防教育知识 1、什么是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我国国防的性质是什么?我国国防的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卫祖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即我们的国防是全国人民的国防。第二,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国防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即我们的国防是独立自主的国防。第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不搞霸权主义,我们不要任何国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一寸土地。即我们的国防是积极防御的自卫型国防。 3、我国国防的职能有哪些?主要表现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巩固国家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贡献;通过国防工业、国防技术、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使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4、什么是领土?领土,泛指一国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土和上空。我国领土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达21900公里。 5、什么是领海?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从海基线量起12海里的水域是我国的领海,它和陆地领土一样都是我国的领土。从海基线量起24海里邻接邻海的区域为毗连区,在毗连区内,我国可对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实施管理。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200海里邻接领海的区域是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这一区域有管辖权。大陆架是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直到大陆边外缘,最多不超过350海里。沿海国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已行使主权权利。属于我国主权和管辖的海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这就是祖国的海洋国土。 6、什么是领空?领空,是指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为领土的组成部分,受该国的主权管辖,它国不得侵犯。 7、什么是国防政策?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国防政策,是根据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国防关系等情况,对国家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使用以及与国防有关的其他方面活动制定的准则。我国的国防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总政策,其基本思想是: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行积极的防御战略,坚持全民自卫原则;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具体讲,就是加强必要的国防力量建设,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防环境,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

大学生如何增强国防意识

大学生要为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当喧嚣的白昼渐渐地披上黑色的晚礼服,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带着奋斗一天的亢奋回到家,当莘莘学子忙碌完了繁重的功课,整个城市被笼罩在一片安宁之一中,因为这片安宁,十几亿的中国人才能带着对明天的希冀进入梦乡;因为这片安宁,我们的祖国才能蒸蒸日上。 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那里,在环境艰苦的边防线上,有一支人民的军队,日夜守卫着我们的祖国,对他们来说没有昼夜,没有物质上的奢华,没有睡懒觉、不上岗的自由,有的是责任,为中国人民负责。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在革命战争时期是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体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要有一道坚不可催的国防线,必须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积极推进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都应为国防事业作一份自己的贡献,因为国防是我们大家的事,连着你我他,为了这片维系千万家的安宁,每个人将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青年学生一定要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高度,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光荣义务。不管你是经理老板还是普通工人,不管你是商人还是老师,都应该为我们的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以最诚挚的心情祝福我们的军人,感谢他们在国防事业中坚持不懈的付出,感谢他们让我们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然而国防更是我们大家的事,是所有已经为、正在为、即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的事。 为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抓好国防建设,这样才能建设我们的小康社会,祖国才能在富强文明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战斗精神是国防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战斗精神是军队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气质特征,是军人素质和觉悟的集中展示.战斗精神对全民国防意识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大国防”观念,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断增强关心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会参与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培育战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撑。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则应重点围绕爱国奉献、坚定信念、敢打必胜等核心内容,锻造高技术条件下军人过硬的战斗气质,使全社会学有榜样,推动全民国防意识的提高。 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全民国防教育就尤其重要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新的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不断深入。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加大,部分西方大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扰中国的前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校,必然要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人才的准备,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从小树立青少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前途,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人。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在中学阶段适时进行国防教育,是党中

国防知识

1、国家的概念及属性是什么? 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定义中,一个国家没有具体的边界;国家也指那些享有共同领土和政府的人民,如世界上大多数的多民族国家。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被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一个领地或者邦国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利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2、何谓国家主权、领海、领空、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防空识别区和管辖权? 国家主权又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 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 3 个部分,上及高空,下及底土。领水附随于领陆。领空和底土又附随于领陆和领水。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属于主权性质的权利和由此而衍生的部分利益。其包括沿海各国依法在管辖海域(领海及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包括对所属岛屿行使主权、管辖权和管制权; 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在国家管辖海域外(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的各项自由和权利等。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这些权利和利益是受法律保护的。 3、近代以来严重损害国家主权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1.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马关条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