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概论 简答题

史学概论 简答题

简答题:
1、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1)以史为鉴——知道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2)继往开来——套也认了精神品质(3)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
2、天命神学史观的主张:
(1) 天命神学史观是一种唯心史观,突出特征是把人类社会历史的一切现象及其变化的终极原因归结为天命或种种神灵意志(2)主张历史学的研究应该注重人类社会的研究,但受天命和神灵的支配。
3、天命神学史观产生的原因:
(1) 生产力低下,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是人们的生活局限于一个小共同体,若离开则无法生存,而共同体中的人必须无条件地接受一些人或群体首领的保护,受到人生依附关系的束缚;(2)古代社会阶级关系(等级、忠孝)处处制约着人们,是人们把自己的处境归纳为命中注定,归纳为超自然、社会的神灵力量支配的结果;(3)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全力宣扬自己的统治合乎天命。
4、理性主义史学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观点:(1)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摆脱人文主义的控制;(2)以历史进化论压倒历史循环理论;(3)创造世界历史的研究,把世界作为一个主体,以理性为指导;(4)摆脱年代史学的束缚,以文化史替代政治史。
代表人物:(1)赫尔德,德国哲学家,《人类历史的哲学思考》(2)维科,意大利哲学家认为人类历史进步归结为人性理性的发扬过程(3)孔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5、19世纪史学发展的特点?
(1)历史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2)历史思想推陈出新,史学流派繁衍不息(3)史学流派日趋科学化(4)对政治史研究偏重,带有西方中心论思想。
6、年鉴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科学主义史观的内容?
以法国开始创建,继承了实证主义的部分思想,认为整个社会是个存在结构,把历史发展归结为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三个层次,以布罗代尔为代表。
主张:(1)人类历史按固有的模式和结构进行发展,短时段的历史事件并不能给历史起决定作用(2)历史学应该成为一门研究普通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构和模式的科学。
7、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主要观点?
现实的人指的是真实的、有生命的人,它与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的主张区别如下:(1)首先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能动地表现自己(2)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介于一定社会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3)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
8、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限定性表现


(1) 人们虽然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只能在不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既定条件下去创造(2)每一个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发展只有一个不能随意超越的自然历史过程(3)人类的活动领域受到社会分工的限制(社会限制、区域限制)。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表现?
(1)人类可以根据自身实践方式选择社会生产关系的组织方式(2)人类可以根据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来突破自然界的限制,改变自然规律的发生方式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如通过自身能力改变水流——水往高处流)
10、自然条件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有哪些?
(1) 人类实践的客体具有自身的特性(2)人类所处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社会实践的内容(3)人类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1、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动力的观点?
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合力。

12、历史比较方法的原则和价值?
(1) 原则:共时性原则——考察某类历史现象或过程在不同的空间显示的共同性好各自的特殊性以及决定其共时性和特殊性的原因,横向比较;历时性原则——搜索历史现象或过程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纵向比较。
(2) 价值:比较史学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研究者察同察异求规律;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有利于促进各个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消除民族偏见。
13、计量史学的运用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
(1) 价值:计量史学方法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予以确证,或加以修改,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计量史学方法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搜寻普通群体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已经在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方面,具有其他历史研究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促进经济史、社会史、心态史、政治史等史学领域,向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各门社会学科和软件科学接近和交会。
(2) 局限性:计量史学方法的倡导者过分夸大此方法的作用,其实,计量结果只能为重建历史大厦提供某些部件或组件,而不能展示出某个历史过程的全面及其演变机制!倡导者夸大了计量证据的客观性,不能从根本上排除研究者的主观臆想型。
14、现代口述史学方法的新特性?
(1) 对普通大众的研究有助于纠正文献史料的偏见,是史学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
(2) 对普通大众的研究可以增

强普通民众的主体意识,从而有助于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实现。
15、心理史学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有哪些?
(1) 俄狄浦斯情节——恋母情节在人类史前研究中的运用(本能对过去的回忆)
(2) 利用行为主义对历史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一些一般成人的一些心理行为
(3) 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历史进程:如何加工、吸收、利用外来信息,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的认识发展和思维的理论。
16、唯物主义是学认识论的内容?
(1) 肯定过去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过程是独立于历史研究者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始终以本来的面目存在
(2) 认识历史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3) 认为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的真相是能够被研究者逐步认识清楚的。
17、主体化历史和客体化历史的关系?
主体化历史是历史研究者主体对客体历史进行头脑加工的产物,而客体化历史是主体化历史的“生产者”进行加工的自在原形。主与客之间,其实就是“加工的产物”和“被加工的原形”这样一种关系,而且这样一种关系决定着二者之间存在着既互相吻合又相互背离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完全相同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