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2015 年第16 期143

收稿日期:2015-04-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63001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项目(14G05)

作者简介:陈红川(1965-),男,博士,教授,E-mail :ahfat@https://www.doczj.com/doc/4818998522.html,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陈红川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农业正在迈向现代化,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阐述“互联网+农业”内涵,分析“互联网+农业”现状,认为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针对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安全政策的“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现代农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5)16-0143-05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agricultur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Internet+”

CHEN…Hong-chuan

(School of BusinessAdministr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global…Internet…technology,Chinese…agriculture…gears…towards…modernization.…The…effective…combination…of…Internet…and…emerging…technologies…promotes…the…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which…plays…a…leading…role…for…the…whole…society.…This…paper…demonstrates…the…connotation…of…“Internet…+…Agriculture”…and…analyzes…its…present…situation.…Although…“Internet…+…Agriculture”…develops…rapidly…in…China…in…recent…years,it…still…exists…some…problems:backward…ideas,irrational…industrial…structure,incomplete…commercial…model…and…so…on.…Therefore,this…paper…puts…forward…the…development…path…of…modern…agriculture…advanced…by…“Internet+”:strongly…develop…smart…agriculture,push…upgrading…of…agricultural…production,actively…promote…rural…electronic…commerce,construct…industrial…chain…of…modern…agriculture,enhance…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of…rural…Internet,establish…agricultural…products…quality…traceability…system…and…improve…agricultural…products…safety…policy.

Key words:Internet+ ;modern…agriculture ;path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运用日益广泛,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对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互联网+”成为发展经济的引擎,深刻影响各行各业,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015 年7 月 1 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等11 个重点发展领域,给现代农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1 “互联网+农业”内涵

“互联网+”是指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化、在线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凭借互联网开放、透明、共享的特性,使有效信息被挖掘和充分应用,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力,实现财

富增长。作为最传统的产业,农业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潜力最大。“互联网+农业”指的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从计划、生产、销售、服务、金融各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重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把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成为新型高效的生产方式。“互联网+农业”中的“+”,并非两者直接的拼凑组合,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通信技术,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的优化调度等,使互联网为农业智能化提供支撑,促进农产品升级换代,创新产业链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以创新驱动农业新业态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一是在生产领域的智慧农业模式,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的精确生产,使得劳动力、生产资料、土地资源等各种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精确分配,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二是在流通领域的互联网深入营销电商模式,深刻改变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三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互联网为重塑农业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依靠互联网平台,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分享、获取各种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并且可以得到法律、融资等相关服务[1],改变相对落后状态,提高竞争力。

2 “互联网+农业”现状

2.1 发展概况

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概念正深刻改变传统农

业,使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管理不断规范,流通

日益快捷。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 农业”发展迅速。以

农村电子商务为例,2014 年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

额超过1…000 亿元,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当前

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数量超过3…000 个,出现快

速增长态势。电子商务仅是“互联网+”的一个方

面,“互联网+”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

方面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互联网+ 农业”,不仅

仅利用互联网改造农业,而且需要改造互联网应用

模式以适应农业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寻

求农业在互联网中的商业逻辑[2 ],创新思维。

2.2 存在问题

当前,“互联网+ 农业”仍存在观念比较落

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等问

题。具体来说,首先是部分农村网络基础不足、通

信设施薄弱。在我国农村家庭中,计算机普及水平

低,计算机拥有量少、应用能力落后,各地农村之

间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边远地区甚至连电话使用尚

且困难,这样的状况严重制约互联网在农村普及,

导致“互联网+ 农业”推广受阻。其次,留守在农

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不高。这些劳动力素质偏

低,专业人才更为缺乏,难以吸收、消化新技术,

更无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再次,农业互联网难

以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信息收集、软件开发、硬

件建设、网络运营资金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现

代农业进程,甚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最后,由于

我国农业市场信息有限,导致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因此要重视农业网络化

建设,利用互联网为生产和市场构建信息分享平

台,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

化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3 ],改善农民生活。而面

对众多难题,需要从根源抓起,寻找现代农业发展

路径。

3 “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3.1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3.1.1 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生产每个环节按传统耕种方式,施肥灌溉的依据是经验和感觉,浪费人力物力,监控不到位,对环境构成一定的危害。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可以使耕种变得更加精准、及时。互联网技术进入育种、栽培、灌溉、收割、加工等农业生产环节,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专业化,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革[2 ],可提高生产效率。

3.1.2 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生产升级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把端点从人扩展到传感器、控制器等机器物品,实现信息采集、通信,使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智能控制、远程控制、实时控制。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包含海量资料,数据规模巨大,数据类型丰富,结构多变,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其价值总量高、价值密度低。运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理念,搭建物联网平台,开发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环境信息与病虫信息感知监测系统、测土配方施肥平台、信息平台展示中心等,通过物联网及时采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处理分析,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管理。利用农业物联网体系,集成应用感知技术、无线网络技术、GIS 技术、控制技术,对田间的土壤、作物、病虫、生态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提取、过滤、综合,以此发出预警,自动、实时加以控制,提出处理方案,帮助农业生产者、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可将这些原始数据或加工数据与各级政府信息采集站、产业链上其他机构数据实现共享,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物联网的基础设施[4 ],提高数据处理智能化技术,优化设计数据共享机制。

3.1.3 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

145

应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融合信息化,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有效监测环境,控制生产,追溯质量。对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在农业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化的饲料自动饲喂系统,根据畜禽生长周期、进食情况等信息,对畜禽投喂量、投喂时间等进行优化调控;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传输、控制为一体的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5 ],提升智能化水平,获得较快发展。3.2 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 农业”…的直接体现是农村电子商务。但农村电子商务不能简单地将其功能定位为帮助农民购买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而是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体系,不再是过去的“农民生产什么卖什么、生产多少卖多少”,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才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的模式[2 ],因此生产经营者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具有互联网思维。传统农业营销模式中难免发生“买贵卖难”现象。由于信息不畅,使得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互联网可以让供求信息得以充分分享,能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流通渠道,缩短流通时间,产销精准对接,因此专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商已改变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目前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企业都看好农村电商,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已被激活,例如,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实施“千县万村”战略,未来3~5 年内将投资100 亿元,建立1…000 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 万个村级服务站,大力推动农

村电商发展。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商企业将未受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转化为竞争优势,力推农业精品种植,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增长迅猛,“淘宝村”、“淘宝县”纷纷在各地涌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陆续出现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希望金融等金融平台为农村服务,利多多、宜农贷等垂直金融平台的业务也拓展到农村[5 ],农村电子商务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商不能只把农村当作生产端,同时应当把农村也归到市场端,拓展网购市场。通过推广网购消除农村用户抗拒和畏怯心理,在硬件基础、操作技巧上做好准备。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均衡发展,让物流等社会化资源可以在农村找到足够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发展农村网购还要做到增强用户体验,提供第三方中介服务。农村线下流通渠道提供的产品不够丰富,农村消费者并不了解一、二线市场的品牌和商品,如果让他们亲身体验,可以提升消费水平,满足他们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因此应让农村消费者试用和体验,接触新商品和新服务。设立中介性质的“中转站”是解决用户分散、订单密度低的农村市场的最佳方案,能提高社会化物流效率,满足初始接触网购的农村消费者对中介的需要,返乡农民工、零售商店、邮局代发点也可以作为中介;可采取佣金分成、返利、收取服务费等商业模式[6 ],大力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拓展市场。3.3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链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互联网能为重塑整个农业产业链提供支撑平台。目前整个农业产业链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产与销售脱节、合同不完善等。先生产后销售、口头协议等落后的生产和营销形式仍旧是主流,以消费带动生产、流通环节最优化还处于发展之中,尚未成熟。目前农产品买卖双方很少签署正式合同,主要靠口头协议,在社会信用监督不健全的大环境下,双方都存在违约风险,纠纷时常发生。现代农业产业链要求遵循契约精神,本着共赢原则,设计严谨完整的交易条款,避免争执。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完整的电商系统不仅仅包含网上买卖功能,还有包含网页设计、产品美工、推广运营等方面,涉及储运、包装、售后等一系列问题,有些还涉及专业培训、支付结算等更多问题。普通农民开展电商,很难自己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政府要做农村电商的后盾,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让电商企业可以专注于销售,让农户可以专心生产,把精力集中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从而各自做好链条内的分工,提高效率,实现共赢。过去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全凭经验,现在互联网可以传递产销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农民可以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生产的品种和规模。因此互联网必将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元素和新动力[7 ],带来新思路,构建产

146

业链。“互联网+ 农业”不只是互联网接入农业、农业融合互联网,实现去中间化、提升效率,而是通过互联网与社会资本驱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互联网+ 农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组织化程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专业化分工;同时通过智能化、物联化、实时化、感知化等手段,为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农地确权等提供动态、精确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动力。推进互联网和农业达到真正融合的关键,不仅仅着眼于其中某一环节,应该着眼于整条产业链融合。同样,“互联网+ 农业”融合而成的电商平台,不仅仅将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更应该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创新。应进一步探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联想集团对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造,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善生产环节、提升生产水平,并运用互联网技术管理整个生产过程以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市场营销,从而打通各个环节,形成完整农业产业链;阿里巴巴集团将农村电商依托于企业整个生态圈发展,将金融业务与农村挂钩,运用大数据直接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满足农民资金需求。“互联网+ 农业”创新出许多新颖的结合模式,不管是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的智慧农业模式,还是互联网

营销深入运用的农村电商模式,或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都在实践中检验、完善。目前大量资本进入,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8 ],全产业链不断完善,现代农业迎来巨大机遇。进一步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2015 年5 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万村千乡”市场网络改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服务环境。这一政策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2015 年5 月16 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加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力度,2015 年新增1.4 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 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95% 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到2017 年底80% 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由此可见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与互联网结合。2015 年7 月18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实行分类监管,鼓励金融创新。围绕农业生产,整个农业产业链系统包括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和农业金融等环节。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其中农资供应和农产品流通环节已取得一些突破进展;互联网金融运用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将互联网与金融的优势相互结合起来,而农业的人口红利吸引社会资本向农业金融领域不断渗透[8 ],因此互联网金融将不断开拓新业态,服务现代农业。

3.4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农业生产环节存在污染,应切实进行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互联网资源和数据资源,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为确保农产品安全及质量,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舌尖”全过程可追溯,强化无线射频识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推广应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确保上下游追溯体系无缝对接[2 ],让消费者放心。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采用标签记录每一个环节数据,消费者通过手机或电脑等扫描终端读取标签,便可以查看该农产品的品种信息、生长的地理位置、生产环境、病虫害防治、肥水投入、采集时间以及储藏环境、质检报告、运输、销售等从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的一系列数据。任何环节出问题,都能准确锁定,找出来源[4 ],以便迅速解决,防止风险。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安全法规,完善农产品安全政策,制定追溯实施标准。制定专门法规和政策,整合相关部门和机构数据资源,建立集成数据库;在充分研究可追溯深度、广度和精度基础上,制定相应追溯实施标准。目前消费者对可追溯产品附加值没有完全认可、接纳,政府可以向已建立追溯体系的企业发放补贴,降低追溯成本,引导企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诚实信用的经营理念,同时进一步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宣传[9 ],普及可追溯农产品安全知识。加强对可追溯农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对影响人类健147康的危害物进行常规监测,对可追溯农产品“从种子到舌尖”全过程进行随机抽查,并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10],从而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4 结语

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目前“互联网+ 农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部分农村网络基础不足、通讯设施薄弱,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素质偏低,专业人才更为缺乏,难以吸收、消化新技术;农业互联网难以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农业市场信息有限。而面对众多难题,必须寻找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生产每个环节,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生产升级,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农村

当作生产端,同时应当把农村也归到市场端,拓展网购市场,促使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均衡发展;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

[J].…唯实(现代管理),2015(6):8-10.…

[2]…肖力.…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N].…经济日报,

2 0 1 5 - 0 7 - 1 0(11).…

[3]…钱卿.…农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和若干建议[J].…上

海农村经济,2012(7):17-19.…

[4]…王新伟,龙毅.…贵州农业冲上“云”端[N].…经济日

报,2015-06-23(10).…

[5]…乔金亮.…“网耕”在希望的田野上[N].…经济日报,

2015-07-02(7).…

[6]…安之.…量“入”为“出”破瓶颈[N].…经济日报,

2015-02-07(4).…

[7]…张宁,殷高峰.…陕西:“互联网+”重塑农业产业链

[N].…中国经济时报,2015-07-07(7).…

[8]…吴文军.…“互联网+ 农业”须找到最佳接入点[N].…

中国财经报,2 0 1 5 - 0 7 - 1 6(1).…

[9]…沈晓玲.…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理

论研究及经验对策分析[J ].…四川农业科技,2 0 1 5

(5 ):5 - 7 .…

[10]…魏兴芸.…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现状与发展对

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5(1):8-10.…

(责任编辑邹移光)

总1 8 4期第6期

2 0 1 5年6月

创新科技

I n n o v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1 8 4,No.6

J u n,2 0 1 5

“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李敏

(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4 5 0 0 4 4)

[摘要]“互联网+农业”,将信息经济与传统产业结合,必然能够给传统产业以新机遇,给中小企业发展以空间,给农民(农民工)就业以机会。本文在对“互联网+农业”进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农业”视域下的现代农业的应该具备的特征,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健康为准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塑农业产业链等;并以这些特征为标准,具体阐述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互联网+;河南;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 3 2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0 0 3 7(2 0 1 5)0 6—1 7—3

Study on t h e M o d e r n Ag r i c u l t u r a l De v e l o p m e n t i n H e n a n Pr o v i n c e f r o m 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I n t e r n e t 4-a g r i c u l t u r e’’

Li Mi“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i c s a n d T r a d e Z h o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g z h o u H e n a n 4 5 0 0 4 4)

Ab s t r a c t:“I n t e r n e t-I-a g r i c u l t u r e”c o mb i n e s i n f o r ma t i o n e c o n o my w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n d u s t r i e s,i t wo u l d b eb o u n d t o g i v e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n d u s t r i e s wi t h n e w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g i v e me d i u m-s ma l l b u s i n e s s w i t h d e v e l o p me n ts p a c e,a n d g i v e t h e f a r m e r s(m i g r a n t w o r k e r s)w i t h e m p l o y m e n t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I n t h i s p a p e r,b a s e d o n t h e e n v i·r o n me n t a n a l y s i s o f“I n t e r n e t+a g r i c u h u r e”,w e p r o p o s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 e q u i r e d f o r m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e,s u c h a s t a k i n g h i g h q u a l i t y a n d h i g h y i e l d o f g r a i n a s t h e p r e mi s e;t a k i n g g r e e n,e c o l o g i c a l a n d h e a l t h y a g r i c u l—t u r e a s t h e c r i t e r i o n;t r a n s f o r mi n g a g ri c u l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mo d e,a n d r e s h a p i n g t h e a g r ic u l t u r a l i n d u s t r y c h a i ne t c.T h e l a s t,t a k i n g t h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s t h e s t a n d a r d,t h e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s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mo d e r na g r i c u l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i n d e t a i l.

K e y wo r d s:I n t e r n e t;He n a n;M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2 0 1 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

联网+”行动计划战略。“互联网+”是中国抓住信息革命历

史机遇的战略选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新推动

力;而“互联网+农业”将信息经济与传统产业结合,必将

给传统产业以新机遇,给小企业发展以空间,给农民就业

以机会。但到目前为止,关于“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现

代农业应具备的特征并没有完备的研究;因此,本文在进

行“互联网+农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互联网+农

业”视域下的现代农业具备的特征;并以这些特征为标

准,具体阐述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1“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

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

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互联网+农业”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要

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

融合于农业发展的各领域之中,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

农民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比如,在不久的将来,

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服务等行业将出现许

多新的企业;利用电商平台更好的实现信息的畅通,并开

拓新的产品销售渠道;增强服务意识,为顾客提供全面的

优质服务等等;提升农业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政

府、企业、农民多赢的格局。

2“互联网+农业”的环境分析

2.1政策支持

2 0 1 5年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

收稿日期:2 0 1 5—5—1 8

作者简介:李敏(1 9 8 0一),硕士,讲师,研究员,研究方向:城镇化、三农问题。·

1 8·“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第6期

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创新农产品

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

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5月7

日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

的意见》又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农资企

业发展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将集中在对农村传统流通网

络的信息化改造,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展农村电子商

务服务领域等四个方面…。

2.2“互联网+农业”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流通问题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

高端农业产品正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但由于高端农产

品生产成本较高,再加上众多中间环节流通成本,当产品

到达销售终端时,销售价格(产品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利

润)肯定会高得让消费者难以接受…。所以,互联网作为

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去掉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间商,极

大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和流通成本。最后,互

联网还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问题,降低“谷贱伤农”类似事件的发生率。

3“互联网+农业”视域下的现代农业特征

推进“互联网+农业”,提高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中

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专业化分工、提高农民组织

化程度、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

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互联网+农业”通过便利化、实

时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技推广、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

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必将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

发展的新引擎。所以,“互联网+农业”是一种革命性的产

业模式创新,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创业打开新的空间。具

体来讲,“互联网+农业”下的现代农业应具备以下特征:

3.1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

粮食是国家的生命线。尤其对于拥有将近1 4亿人

口的中国来说,始终坚持基本自给的粮食发展方针,且确

保粮食自给率达到9 5%,才能坚守粮食安全线。推进“互

联网+农业”目的之一也是为了确保粮食优质高产,保障

国家稳定,人民安定。

3 I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就是农民增收。也

只有真正为农民增收提供帮助的“互联网+农业”创新,才

能获得农民发自内心的认可,才可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市

场。农民作为“互联网+农业”这场变革的主体,能否改革

进步,成为“新农人”,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2 0 1 4年2

月,阿里研究院正式发布的《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

(2 0 1 4))提出,新农人群体的形成是互联网赋予“三农”的必然产物。

3.3以绿色、生态、安全为准则

对于农产品来说,要想长久发展,必须产生效益;要

想产生更多的效益,必须有竞争力;要想有竞争力,必须是健康的;而只有绿色的,才是健康的;只有生态的,才是绿色的,因此生产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产品是推进“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3.4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塑农业产业链

“互联网+农业”将大幅推动智慧农业的进程;通过将

农业物联网、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来重塑农业产业链,可以实现农业智

能化生产、农产品流通模式升级、农业商业模式创新等。3.4.1农业生产智能化。“互联网+农业”通过将借助

于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融合,将改变原有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不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作物抗击自然风险能力;而且使农业生产实现信息化、机械化、精准化、智能化,使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

3.4.2以客户为中心,农产品流通模式升级。推进

“互联网+农业”,搭建信息平台,将农民自家种植或收购的农产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改进传统的农产品流

通模式;提高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流通过程的透明度,逐步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改变农产品消费市场,扩大市场范围,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产品安全性,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吸引和聚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消费者]。

3.4-3创新农业商业模式,重塑农业互联网生态

圈。当互联网和农业深度融合后,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数据、信息以及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农业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有了更多的工具、条件和可能性来进行创新。目前已经涌现出了几种明显的商业

模式创新,如城乡流通渠道变革、农产品电商(生鲜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平台等。“互联网+农业”将重新打造农业互联网生态圈,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的适时沟通,利用开放和对称的信息流打通农业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农业

技术知识、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农业经济、农业人才等各方面信息的有效传递。

4“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4.1以农为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 0 1 4年,河南省粮食产量5 7 7.2 8亿千克,连续四年

超过5 5 o 4 L千克,占全国总产量的9 5%,解决本省人口的

吃饭问题,而且每年外调大约一二百亿千克粮食支援外

省。同时,坚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由“国人粮

仓”向“国人厨房”的根本性转变。2 0 1 4年农民人均纯收

入9 4 1 6.1 0元,增长1 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

第6期“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1 9·收入1 5 6 9 5.1 8元,增长1 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4.2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

河南省商务厅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的“互联网+农村

电商”应用项目合作协议,初期选择孟州市、汝州市、光山

县三个县进行试点。孟州是阿里集团在河南举办的首个

农村淘宝示范县。农村淘宝合伙人享受由阿里巴巴配备

的电脑、电视等网上交易必需品以及相关技术和运营支

持、业务培训、物流培训等。地方政府积极建设农村电商

服务体系,依托菜鸟网络,完善县乡村物流服务网络,扩

大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而且,2014年河南省又推荐九

个县(市)为第二批国家级试点县,如获批可先期支持每

县1000万元,年底验收合格后再各支持l000万元。

4.3发展生态化农业

随着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变化越来越恶劣,致使我们

必须树立“大食物、大资源、大农业、大生态”理念,生态循

环经济发展理念无疑是值得高度关注、充分肯定和大力

提倡的。河南省企业非常重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形成

自己独特的战略性卖点或可观的综合利用效益。

4.4智能化农业产业链

“互联网+农业”意味着迈入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层次。

互联网对农业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不仅用互联网技术改造

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而且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整个生

产经营过程确保品质,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营

销,最终将农业的各个环节打通,形成完备的产业链。4.4.1智能生产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在主粮小麦

产业上,也早已用上了“互联网+”。在9个地市建有近2 0

个小麦苗情数字化远程监控点,这套系统使用农业物联

网技术,可以监测到当地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太

阳总辐射等数据指标,了解小麦生长的环境状况。通过

设在郑州的监控室,科研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图像和数据,

进而做出诊断分析。如鹤壁市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内的

“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而且河南省农

科院曾对“作物生长远程感知系统”项目示范区小麦进行

了对比试验,示范区平均比非示范区亩均增产2 6千克、

节约化肥成本3 0元。

4.4.2智能管控和智能营销

洛阳8 0后小伙吴迪创办的乐活农场就展现了互联

网在农业应用上的广阔前景。不仅种植和管理智能化,

产品销售也用上了互联网思维。这就是农业物联网技

术,拥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远程智能节水灌溉控制系

统、喷淋、滴灌系统。他仅靠一部手机就能打理5 0 0亩果园。除了运用互联网管理果园,他还注册了微信、微博账号,通过互联网招徕客户,网友在农场承包果园和菜地,

玩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游戏,一年就能带动6 0 0多万元的

销售。

4.5信息化农技服务

1 2 3 1 6“三农”热线是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

用号码,主要为农民提供政策、科技等全方位的即时信息

服务。截至目前,河南省1 2 3 1 6“三农”服务热线总呼叫次数已达6 8 1.4万次,专家支撑次数达3 2 4万次,日均呼叫次数在3 3 8 0人次以上,为农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生产生活

难题。而且把1 2 3 1 6成功植入各乡镇的信息服务站和区

域农技推广站,让农技服务更贴近群众,服务更方便。比

如临颍县杜曲镇北徐庄村益农信息社,是一家依托北徐

庄村购物超市建起的信息服务站。目前全省已建成村级

信息服务站7 2 7个,培训信息员1 1 0 0名,提供公益服务

1 6 0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1

2 0万人次、涉及金额6 1 5万元,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9 8 0万元。未来3到5年,将力

争实现全省行政村信息服务站“村村通。

4.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培训

截至2 0 1 4年底,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

l 5.8 5万个,其中,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9.7万个,合作社成员达3 8 0万户,家庭农场1.6万家,种粮大户3.9万户。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 3 9 7万

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

的格局,强有力地支撑了河南省的“互联网+农业”建设。

2 0 1 4年7月,河南省启动“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就

业”项目,从强化创业培训、提供金融资金支持等5个方

面为农村青年提供服务。比如,在“淘宝网特色中国·河

南馆”专门设立省青农联农产品展销页面;举办“河南省

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培训班”,开展农村青年网上创业

帮扶、培育;开展“河南省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创立“河南省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园”,实行农产品电

商规模化运营。该项目实施时间拟为3年,计划开展青

年电子商务创业培训5 0 0 0人次,发放青年电商小额贷款

1 0 0 0万元,帮助1 0 0 0名青农联会员建立淘宝店铺。

综上所述,“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现代农业是一种新

的经济形态,必将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大大提升创新的效率和效益。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任明杰.“互联网+”重塑大农业[N].中国证券报,

2 0 1 5—0 3一l 8.

[2]陈辉.互联网+,让农业玩出新花样[N].河南日报,

2 01 5—0 7—2 1.

[3]高伟.当“农业”站在“互联网+”风口[N].中国证券报,

2 0 1 5—0 6—0 1.

[4]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刘明国,才新

义.冯伟.从“大粮仓”迈向“大厨房”I N].农民日报,2 0 1 5—0 5—0 9.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江苏农业学报(J iangsu J.of A gr .Sci .),2008,24(4):506~509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包锦球 (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4) 收稿日期:2008206228 作者简介:包锦球(19532),男,江苏太仓人,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副主任,主要从事“三农”问题和区域经济研究。 摘要: 文章立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从分析江苏基本省情和发展阶段出发,指出高效农业规模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要统筹处理好规模、产品、市场、粮食安全、各方利益等多方面关系,并就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440(2008)0420506204 So me Poi n ts on the Develop ment of M odern Agri culture and the I nnova 2 ti on of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i n Ji a ngsu Provi n ce BAO J in 2qiu (R esearch O ffice of the People πs Governm ent of J iangsu Province,N anjing 212004,China ) Abstract: The article f ocuses on the macr oscop ic backgr ound of p r omoting the modernizati on p r ocess of agriculture and building ne w s ocialis m countr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 on and current devel opment stage of J iangsu Pr ovince,it is p resented that the efficient scale of agriculture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 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t is als o pointed out that overall dealing with the multi 2relati on a mong scales,p r oducts,markets,f ood safety and multilateral benefits is crucial when devel op ing efficient scale agriculture .Besides,s ome ne w ways and political suggesti ons on how t o fully e mbody the supporting functi ons of the innovati 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are put f or ward .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innovati 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deliberati on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农业是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物质装备、发达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拥有较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在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传统农业改造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 江苏基本省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必 须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现代农业发 展的必然选择 江苏是典型的人口大省、资源小省。人口密度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人均国土面积全国最少,其中人均耕 地不足01067h m 2,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6%[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近年来,江苏每年因工业、城市发展和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消耗的农用地都在 21667×104h m 2 左右,G 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 耗11600×103h m 2 土地。同时,江苏又是农产品消费大省,保持农产品较高的自给率,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也是江苏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 605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李燕凌汤庆熹 一、全面理解现代农业的深刻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可以从三种不同视角全面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一)从阶段论视角来理解。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是指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按照阶段论观点,把历史上的农业区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原始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和原始工具,传统农业主要依靠畜力和非石油动力机械,现代农业则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技术装备、方法等。 (二)从状态论视角来理解。按照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方式特征进行描述性定义,现代农业一般具有科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流通、产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等基本特征,并具有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产品商品率“多高”的显著特点。也有人更直截了当地把现代农业描述成机械化、电器化、化学化、工厂化、市场化、专业化等农业。 (三)从过程论视角来理解。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现代农业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现代农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世界所谓的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即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 从以上可见,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01、某某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02、某某地区农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03、某某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设计(或结构优化研究) 04、某某地区农业结构演变特点及机制分析 05、某某技术推广效益评价 06、某某新技术应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07、某某地区土地利用政策分析 08、某某地区经济发展对农业的影响研究 09、某某地区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 10、某某地区粮食生产波动分析 11、某某地区什么生产的生产模式分析 12、某某地区什么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前景分析 13、某某地区什么生产的比较效益分析 14、某某种植模式(种植方式)的比较分析 15、某某地区与某某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16、某某地区与某某地区生产结构比较研究 17、某某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8、某某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结构调查分析 19、某某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20、某某地区农村教育及其发展对策 21、某市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分析 22、关于某地税费改革的思考 23、农民增收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24、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25、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研究 2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27、对如何启动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探讨 28、生态养猪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9、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研究 30、某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31、“民工潮”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探讨 32、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农户关系的分析 33、绿色食品产业研究 34、农村城镇化改革中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35、农村城镇化研究 36、中国关税制度改革研究 37、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方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等 38、关于农民负担问题的实证研究 39、南京市蔬菜供应链管理的思路探讨 40、放心食品研究 说明:自己针对所学专业结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自定题目以上题目仅供参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精心整理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要把产业链、”业1300多家,全国种业前10强中北京市占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首都建立研发或分支机构。全国种业的交易交流中心。北京种业销售额占全国的10%,农作物种子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7%。搭建种业发展服务平台。搭建了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构建了北京林木种苗网、花卉网、果树网等网络平台。

二、休闲农业。农业与“三产”的有机融合。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多项服务。北京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350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3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休闲农园。从单一的入园观景、赏花、摘果、耕作、垂钓、狩猎等,到融合科研、观光、科普、餐饮、会议为一体,以“新技术、新品种、高科技、 加值,达到“举办一个展会、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目的。北京每年各类会展活动接待参观游览1000万人次,总收入达25亿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节庆活动。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举办农业节庆活动的方式,带动乡村旅游、农村文化和产业发展。目前北京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节庆活动有60多个,如平谷的桃花节、大兴

的梨花节、昌平的草莓节、通州的葡萄节等。二是各类展会。以“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作为宗旨,发挥展示、招商、信息交流等多种功能,积极寻求合作,努力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丰台种子交易会、顺义农博会等等。三是学术大会。以举办与产业紧密结合的、世界性农业学术会议为契 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同审美性结合起来,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如昌平小汤山镇的“京承碧园”(四季蔬菜观光主题园),利用不同的品种选择、色彩搭配、播期调节、艺术造型等,搭建图案、色彩、造型各异的景观效果,形成了春意盎然踏青园、姹紫嫣红瓜果园、金秋十月赏菊园、寒冬保健菜园四个景观园和一个蔬菜迷宫。三

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农业与服务业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传统农业逐渐衰落,新型的现代农业正逐步兴起,农业服务业也随着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服务业的新理念、新运行模式,逐步渗透并开始应用到农业中。农业服务业由提供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服务,转变为依托现代服务业新理念、新方法的现代农业服务业。 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打破了原有一、二、三产业的分工界线,形成一种新的分工链条和业态,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对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关联融合的基本问题以及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趋势和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论文阐述了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特征及其关系;在对国内外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古典增长理论、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现代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理论、非工业化理论、分工理论及产业集群等理论对产业融合发展的论证;在借鉴前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农业与服务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浙江省的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互动关系、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外溢效应及其融合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浙江省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发展却没有表现出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具体计量结果显示浙江省服务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外溢效应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0.4038个百分点;研究发现“特色主导、文化联动、纵横一体和多属融合”是浙江省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论文总结分析了现代农业物流、农业科技、创意休闲旅游、信息和金融保险等行业与浙江省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揭示了各个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影响机制;论文在计量研究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农业物流服务、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创意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支撑以及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一产与三产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新的视野构建和拓宽了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范畴和分析框架。②研究方法首次采用外溢效应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武汉市农业局种植业(蔬菜处)处长王火明 一、概述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把“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理清和挖掘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明晰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现代农业的定义较多,有些从阶段论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也另有观点认为现代农业是一种包含现代科技、管理等在内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阶段论和产业体系论分别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现代农业进行解释的。 现代农业解释之一: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农业解释之二:卢良恕(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我国现代农业一般可定义为,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三: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科技创新产业。它既包涵有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标准化等特征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四: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现代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2004-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9个“一号文件”.这9个“一号文件”都有着自己的主题。 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 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6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2007年“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这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含义,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运用和发展它。 一、现代农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是指以物质和能量的开放式循环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总数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仅相当于国内第三产业的1/4。中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工业原料的需求。据统计部门估算,中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40亿-50亿千克,而土地资源的约束必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还承担着实现农民增收、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生态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

江苏农业科技报/2016年/1月/20日/第001版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明确: “十三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五个主攻”方向 宗禾 本报讯1月14日,江苏省农委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形势,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并对2016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总体上达到省定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目标要求,初步形成“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努力推动“五个主攻”: 主攻综合产能提升。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但必须巩固和提升产能,确保门粮自给。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实现“生产不滑坡、产能再提高。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 主攻竞争能力增强。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强化品牌创建,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求,形成品质安全、适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向规模经营要效益,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9万元,“三品一标”总数超过1.8万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 主攻发展空间拓展。主动迎接国际化新挑战,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出口农产品支柱产业培育、农产品国际贸易促进、农业引资引智引技和农业“走出去”为重点,加快构建江苏开放型农业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充满活力的经营体系、多元稳定的合作市场体系、健全到位的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农产品进出口大省、“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示范省。到2020年,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5%以上。 主攻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凸显农业的绿色功能,以绿色扩展农业增值新空间,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拓展农业生态休闲功能,促进资源集约、环境优化。到2020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农业生产、生态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主攻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补齐农业短板,大力推进主体协同、产业融合、区域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破解现代农业建设缺人、缺钱、缺地的矛盾,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增强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第1页共1页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现代农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税收筹划视角下现代农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伴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不断与国际接轨,现代农业企业对税收筹 划问题越加开始关注,税收筹划与现代农业企业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企 业的绩效。本文选取国内20家农业板块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 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现代农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价 值指标中的前十大股东与现代农业企业绩效显著性呈正比关系;税收筹划与财务指 标中的净利润及资金周转率指标一样,与企业绩效显著性呈正比关系,但其在5% 的显著水平下不显著;据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税收筹划;现代农业;企业绩效;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农业企业作为连接城乡的有效载体,它的发展不仅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整个产业链的扩展,整体效益的提升、以及价值链各个环节增值的实现;但是在现实中,作为独立法人的农业企业,不仅生命周期短,而且业务涉农较少,不仅不能实现经济利益中其自身绩效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无法满足社会利益的需要。究其原因,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农业企业绩效的提升?这些因素对绩效的改变具体产生什么影响? 目前关于农业绩效的研究已有较多文献,例如,贾伟和秦富[1]于2013年利用我国部分农业龙头企业2009-2010年数据,通过建立农业企业绩效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业企业绩效的因素,并利用同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据,通过对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合职与分离是否对农业龙头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进行了类似的分析;吴敬学,李铁男和朱梅[3]等人认为农业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关系到公司能否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以42家农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通过计量模型来予以实证。 但纵观上述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较少将税收纳入到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中。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已从被动的遵循成为绝大多数企业(公司)的主动管理:通过参与计算、筹划其应缴纳的税款来减轻企业(公司)的成本。税收筹划也由此成为影响农业企业绩效的一个内在因素,但由于涉及明显的不确定性而具有滞后性,学者们也就较少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几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简析 1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 1.1精准农业的提出精准农业(也称精确农业、精细农业)是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期继LISA (低投入可连续农业)后,为习惯信息化社会进展要求对农业进展提出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精准农业技术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与治理,如作物的估产、长势监测、产量推测、病虫害预报、确定灌溉方法和最佳施肥量、评判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对作物生产的阻碍及分析由于气候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生产风险等方面。目前,我国一些地点也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与试验。 1.2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把科学的精确性引进农业生产的方法,即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化操纵技术等,利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田间治理,能够做到精确配方施肥、定点施药,在减少投入的情形下增加或坚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及爱护生态环境,适用于种植业、畜牧业、园艺和林业等,精准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运算机和信息技术等)运用在农业中,是一种关于农业治理系统的战略思想,并与可连续农业紧密有关。 1.3精准农业技术与一样农业技术的不同,一样的农业技术是通过品种、施肥、灌溉等措施来提升农作物产量,而精准农业技术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运算机技术,精确地运算出一块地所需的投入,从而达到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幸免资源白费及提升效益的目的,以确保农业可连续进展。 1.4精准农业的进展前景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进展的必定结果,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定趋势。至今为止,农业仍是投入/产出转换效率专门低的产业,其中重要的缘故之一确实是由于对作物的投入不是按照作物的实际需要。另外,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农产品残留毒害也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解决的途径也必定是采取精准农业战略。从长远看,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也只有在采取精准农业战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 正实现。 2都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 )

现代农业发展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 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上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 、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 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 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 生产经营格局。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 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 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运 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 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在温氏集团 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

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这些 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 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 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温氏集团在处理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把农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在市场风险出现时,以公 司综合经营的收益来保证农户的利益。例如,温氏集团承诺按保护价收购农户养殖的活鸡,由于农户 所用的饲料和技术服务都是由公司提供,而且按挂帐方式进行,农户的饲养成本比较容易控制,在保 护价高于成本的情况下,公司仍按保护价回购,实际上稳定了农户利益。此外,为稳定保护价政策, 平抑可能出现的购销倒挂所产生的亏损,温氏集团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温氏集团正确处理了公司和农户间 的利益关系,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实惠,保持了该集团增长的持久不断活力。 近10年来,温氏集团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发展速度。截至2007年,公司养殖规模达到了上市肉 鸡5.3亿只,肉猪182万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肉鸡(猪)饲养集团。温氏集团还在广东、广西、福 建、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河南、河北、云南等省市建立了80多家集 种苗生产、饲料供给、技术服务、农户养殖、产品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养殖公司,企业职工人数达到2

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就业渠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四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研究假设;基于假设及测量指标体系构建了结构方程概念模型;又以2005-2011年全国30个省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模型拟合、评价与修正。结果表明,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并针对此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物流农村经济结构方程实证研究 引言 农村物流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加工、包装、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包括农产品物流、农村消费品物流、农资物流以及农村回收物流四种形态,具有特殊性、分散性、差异性、季节性、多样性等特征。近年来,农业进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逐渐从生产转为流通,农村物流作为联系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纽带,在促进城乡商品交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物流也开始为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所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任美霞(2011)认为农村物流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王占霞(2009)概括了农产品市场流通对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性,确定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现状,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王新利与张襄英(2002)认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是入世后我国农业迎接国际农业冲击和挑战的必然需要;是建设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是激励农民重视农业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驱动力;还可以降低和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相比于对农村物流和农村经济的独立研究都是相关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将两者结合分析其关系的研究却屈指可数。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少有研究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文章又表现为浅层次的定性及简单的定量分析,在对两者之间作用机理的深入探讨以及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量化方面几乎为空白。 基于此,本文将创新性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希望可以丰富农村物流与农村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给农村物流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发展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表现在: 第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主要有两种途径:开源和节流。在开源方面,农村物流给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产生工资性收入;通过包装、再加工等功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农民从有限的田地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有利于使分散的农户加强联系,形成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加强农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最终有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给农民提供创业机会,随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环境必然得到很大改善,这给农村旅游业的兴起创造条件,从而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在节流方面,首先,通过缩减流通环节,改进物流技术等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的损耗;其次可以有效解决卖难的问题,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跳跃,保证农民的投入顺利转化为收入;最后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经营风险,这些都可以为农民节约大量成本,相应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农村物流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分拣、包装到装卸搬运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末端服务全要靠人力来完成。因此,农村物流作为一个产业自身的发展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农村物流的发展还可以带动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村旅游、交通运输、修理修配、石油供应、餐饮服务等,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化、经营的国际化、生产的智能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都市农业将极大地带动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具有发展导向的差异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产业间的融合性等特点,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必然向二、三产延伸,二、三产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的内涵不断拓宽。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

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种苗业。充分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良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农业高端产品,积极发展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培育基地和现代化包装业。 (三)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逐步在城市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较强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四)观光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出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 (五)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集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种功能为一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